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五部大论 > 正文

《中论释》辅导讲记-第36讲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5/31 11:43

《中观根本慧论》用遮诠的方式抉择了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如果从正面来宣说一切万法的本性,众生很有可能通过分别念将其执为实有或实无。所以龙树菩萨通过善巧方便,以遣除或破斥的方式,让万法显示出离戏的实相,即我们面前的显现法非实有亦非实无,本体离戏一无所取的本身,就是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众生了悟此实相之后,熄灭了分别念,一切万法的本体,或者说如来藏光明自然显现出来。这就是《中论》宣说一切万法空性实相的方式。

今天宣讲第十七品,观业品。前面通过各个角度对束缚和轮回一一做了观察,而观业品是对业和果进行分析观察,从而了知业果是不存在的。

在佛法当中,了知业果非常关键。一方面,它是入佛门的第一步,趋入佛法必须要诚信业果。我们学习佛法,首先从了知三世轮回和业因果开始,因为整个佛法的框架建立在业果的基础上。业果包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行持轮回的业,必然感受轮回的果;修持佛法则感受解脱的果,修空性则是证悟万法实相的果等等。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业果是最基础的法很容易了知,学习过之后就再也不管它了。其实,业果既属基础也是最甚深的。为什么说其甚深呢?人们修学佛法直到成佛之时,才能真正准确无误地了知业果。除佛之外就连大菩萨也没办法完全了知业果之间的关系,更何况说一介凡夫。如此看来,这个道理岂不是极为甚深?有时候我们觉得中观空性的推理还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宣讲一切万法业因果关系,例如念诵经典的善业感召巨大的福报,小小的一个恶业导致巨大的痛苦等等;相反,我们觉得匪夷所思难以接受。这充分说明业果的体相甚深难知。我们众生的分别念非常粗浅,所以我们对待业果需要谨慎小心。

业果规律是世俗谛的基本法则。不学佛法的人认为,业果只是宗教中尤其是佛教的一种说法,它似乎是某种宗教当中的道德规范。实际上业果的安立并不是一种所谓的道德规范,而是世间的基本法则,或者说根本规律。不是只有学佛的人才必须按照因果法则去取舍,而不学佛法的人就不受它的牵制约束,有如地方风俗习惯,东方的道德规范西方不一定适用。然业果是世间的基本法则,周遍一切时空, 任何凡夫人都不能逆其道而行,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某种行为,那么你就注定要承担它的后果,无法逃脱。只要你的分别心还处在它的范围当中,就必然受它的约束和控制。佛陀制定很多戒律的原因也在于此。佛陀所说的无论是自性戒还是佛制戒,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弟子在业果的法则中,保护自己无有障碍的修道。遵照佛陀所制戒律来取舍,就符合了因果规律,很多罪业和修行的违缘会被遮止掉,同时积聚了顺缘和福报的修道就非常容易相应,佛陀制戒就有这一方面的因缘。而不是说不入佛门之前很自由,什么都可以做,一旦趋入佛门就有了三规五戒的约束。如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有菩萨戒、密乘戒,戒律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守,好像紧箍咒一样把你套住,让你越来越不自由。众生喜欢自由,但自由一定要在一定范围中,如果你违背了因果的规律,想要得到自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必须有一个规范,因果就是一种基本的规律法则,在修行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违越它,要懂得取舍。如果这个关键处能够想清楚想明白,就会自然而然的,无需任何人督促、强迫你去取舍因果,你会非常乐意、谨慎地守持戒律。由此我们了知佛陀讲解因果道理、制定戒律是对众生极大的恩泽。

所有的佛法都建立在业果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每一个修法,比如四加行,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等,每一个都是牵涉到业因果;因果不虚和轮回痛苦直接就是讲业果的。如果你根本不相信业果,四加行就无法修持。乃至最初的皈依也要诚信前后世和因果轮回。再比如我们说听法、转绕、做布施、修持十万顶礼、转绕等都有很大的功德,但如果没有建立在诚信业因果的基础上,很多事情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而且完全是浪费时间,与其这样不如在世间享受一点五欲,何必受这么多苦行。所以说所有的修法,乃至我们修习空性获得佛果都是建立在诚信业因果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没有办法实修。

因此,在佛法中因果的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诚信业因果是趋入佛法的最初关键。如果一个修行者不相信业因果的话,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根本不可能趋入佛法。在不相信业因果的基础上趋入佛法,比如受五戒,做布施、修忍辱等,对他来说的的确确成了大束缚,他根本就不会趋入修行。第二种情况是,即便勉强趋入佛门,修行肯定也是相当懈怠和散乱,成了法油子或是佛教的败类,根本不可能真实地去修行。比如,上师诸佛让他这样做,他偏偏那样做。相反,如果诚信业因果的话,修行就非常谨慎并且非常精进勇猛。比如,米拉日巴尊者说:“我诚信因果不虚的缘故,深信如果不忏悔、不修行一定堕地狱当中。”他以此作为动力,行持了一般人根本没办法想像的苦行,抛弃了所有的享受和欲妙,一心一意在无人的深山中修行殊胜的佛法,最终获得成就。他说,如果你们对业因果也像我这样诚信的话,像我这样的精进你们都能做到。我们按照他老人家的教言来对照自己,是不是真正地诚信业因果?如果我们内心怀疑,那么我这样修行到底有没有功德,有没有利益?这个怀疑就会变成修道很大的障碍,以此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佛法的修持当中,总会给自己保留一点点所谓的空间,仍然会认为该享受的还要享受,有的时候实在做不到如法取舍,就找一些其它所谓的理由来搪塞。这些都是对业因果没有诚信的过患,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发自相续当中的因果正见。

当然对于凡夫人来说,通过推理真正的诚信业因果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的的确确超越了我们分别念的境界,通过分别念很难真正了知业因果是如何产生、酝酿、发展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推理、佛菩萨的教言、一些比喻和公案,逐渐引发业因果的正见。不单单大乘是这样,佛教所有教派,比如有部经部唯识宗都是把引导修行者的心趋向于诚信业因果,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前面分析过,如果不相信业因果,修行就没有丝毫地实义,所以前辈高僧大德在如何帮助后学弟子树立业因果正见方面花了很大的工夫。比如,佛陀在《毗奈耶经》《百业经》《贤愚经》当中宣讲了很多前后世业因果的关系,有的是通过自己照见而宣说、或者通过弟子询问然后进行宣讲,以此引导了很多相续趋向业因果。很多上师也是通过很多比喻,或者通过现代科技的成果等等,来建立前后世业因果存在的道理;而且对于很多所谓不公平的现象,如有些修善法的人遭受痛苦,有些造恶业的人感受所谓的安乐等,也做了很多合理的解释,想方设法打消修行者相续当中的疑虑,令其引发因果不虚的正见。

归纳起来,所谓的业因果有几个原则。第一是“未做不遇”,第二是“已做不虚”。如果你没做绝对不会遇到果报的,如果已经做了之后呢,果报绝对不会虚耗。这就是我们观察业因果诚信业因果中最重要的两点思维方式。“不做”,可从两个方面讲,一方面是如果你不造恶业,你就不会遇到这样的痛苦;另一方面是你不造善根,你就不会遇到安乐,比如你没有种下解脱道的善根,怎么可能获得解脱道的果呢。“已做不虚”是说,如果你做了之后,果报绝对不会虚耗。这也可以从善和恶两个方面讲,如果你造了善根,这个善根不会失耗;你造了恶业,这个恶业不会失耗。从这些方面好好思维之后,我们就会谨慎取舍,不会再大而化之地去对待客观存在的业因果规律了。虽然在法界本性中,因果的确是假立的,但是我们还在分别念的状态中,绝对会受因果的束缚。有些修行人逃避、害怕业因果,比如一看到戒律、《百业经》就害怕,干脆就不看。但是这样避是避不开的,因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与自然的法则,与其用掩耳盗铃的方式还不如正视它,正确的取舍才是对自己、佛法与众生负责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要好好思维业因果的道理,内心当中产生业因果的正见,否则修行会非常困难。

佛陀和祖师在鼓励我们趋入业因果之道时,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业造了之后,怎么样保存?业因怎样与业果联系?二者之间又是如何连接的?为了说明这些问题,不单单是建立有因有果,而且要把中间联系的问题善巧建立起来,让后学的弟子从方方面面诚信业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不同的宗派也建立了不同的业因果连接的方式,比如说有部宗认为业果中间有一个不失坏法,通过这个实有的不失坏法来做为因和果之间的连接(下面还要讲这个问题)。经部宗认为,六识有个刹那刹那生灭的相续,业因果就建立在此相续上。唯识宗认为造了业之后业就存在阿赖耶识中。因为其它的识都是生灭的法,阿赖耶识虽然刹那生灭但是它相对比较稳固,因缘和合时,阿赖耶识就成熟。中观宗通过缘起无自性的方式,来建立业因果不失坏的道理。业果之间的连接在各自宗派的传承当中,建立的不同说法,虽然各宗派互相都有破斥,但是站在各自宗派来说,都有比较详细的教理证和比喻来证成。各宗的弟子通过学习自宗的教义最后能够确定业因果的真实性。之后,修行人就会没有顾虑地勇猛精进,自己的心不断地成熟,最终证悟空性而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以业因果的安立是一种善巧方便。从这个角度讲,每一个宗派都是善妙的,都能够引导它的随学者诚信因果不虚。而中观宗破因果,不是在名言当中破,而是说在究竟的胜义实相中,因果、不失坏法、阿赖耶识等都不成为实有。在究竟胜义当中必须要抛开一切执着,包括对因果的执着也属于一种法执和所知障。如果你不把这个抛弃的话,就无法趋入究竟的法性,这就是本品为什么要破斥业因果的原因。

那为什么前面要讲解业因果存在的道理呢?很多中观的注疏中说,在破斥业因果之前,一定要诚信业因果。也就是说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还没有接触到空性了义实相之前,必须要深信业因果。每一个修行者当你还处在分别心的状态,就一定存在业果,因缘聚集的时候,一定会受果报。不能说我已经抉择到空性就无所谓了,抉择也是用分别心去抉择,这时你仍然要取舍要随顺业果的规律。第二个阶段,当这个修行者的相续中,对因果的正见已经完全稳固后,再宣讲因果实际上是幻化的。在名言谛中不观察时,会有因果的安立、显现和作用,而且丝毫不会虚耗。就如镜子里的影像,虽然是虚幻的,但是当你照镜子时,你的每一根头发,都会在镜子里显现得清清楚楚,丝毫不会混乱。所以业因果在名言当中虽然是假立的,但是假立的如是因果对照得非常清楚,在你没有超越分别心之前,还是受其束缚。

因此名言谛中必须要诚信因果,首先它是如梦如幻的无自性的存在;然后在无自性的基础上,再来了知,实际上业因果是以分别念来安立的,在究竟实相中,它的本体丝毫不可得。如果修行者最初对业因果还有疑虑时,你对他说业因果不存在,他肯定会堕入到业因果不存在的断灭见中。对他来说,中观的正理没有变成甘露,反而变成毒药了。所以学习中观首先要对业因果真实不虚产生坚定不移的信解,再来观察胜义中的离戏空性。最后可以真正的了知,名言谛中一切如梦如幻的显现,都是如是存在的,胜义中一切都是离戏空性的;或者说在不观察的时候,业因果都有,一观察的时候业因果就不存在。所以我们在第十七品观业品中,前面也用了很多的篇幅来介绍他宗安立因果的观点,一方面我们在破斥他宗安立因果的方式前先宣说他们的观点;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把十七品前面这段理解为在世俗谛中怎样建立因果的方式。有人说有部的不失坏法实有,经部的相续实有,这些观点在名言中也不合理。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他们教派当中的确出现了很多阿罗汉,也就是说安立不失坏法实有,安立相续实有,并不障碍他们证悟无我空性,获得阿罗汉果位,反而是一种帮助他们获得阿罗汉果的殊胜方便。所以中观宗破斥这些不失坏法相续实有等等,只是胜义谛中破。二谛的关系我们要提前了知,否则有可能对有部和经部宗的因果安立产生疑惑,对我们自身是有害的。

下面正式讲颂文十七品观业品,

观业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首先讲经部关联。经部关联指在经典当中讲了什么是圣者种姓——彼者无业,亦无业因果。趋入真正的证悟、真正圣者的出发位,这叫做“种姓”。什么是“圣者种姓”呢?“无业、无业果”指在胜义中你必须要了知无业、无业果的问题,如果你在胜义谛中还认为有业、有业果的话,以这种实执无法获得大乘的圣者果位。所以佛陀教导大乘菩萨趋入圣者的预备位时,一定要诚信无业和无业果,抉择其离戏空性之后,再安住、现证这个空性,如是就可以真正获得圣者果位。

第二个科判是品关联。前面我们讲到了轮回和解脱是不存在的,而对方说轮回应该存在,因为业果存在的缘故。其根据为:一方面通过业显现果,轮回的现象就是依靠业来显现的,不管善趣也好,恶趣也好,都是通过业果来呈现的。另一方面业果和轮回之间有一种联系,如果轮回不存在,那业果和轮回之间的联系者就不存在了,没有轮回的话,谁造业谁受果呢?前因后果全会失坏。总之,对方想通过业果存在来证明轮回存在,如果轮回存在,流转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证成,所以他想要以业果作为能立来成立所立的实有。

如果从前后品的连接来看,本品可以理解为是破对方的观点。单独作为观业品,和前后没有关联也可以,因为所有的执着,所有的现象,轮回也好,涅槃也好,修道也好,堕落也好,都是与业因果有关系的。所以把业因果观察抉择为空性之后,意味着一切法都是空性。

此品分三:一、随说他宗;二、对方避免常断边之理;三、驳斥无咎之回答。

前面两个科判都是他宗的观点,驳斥无咎之回答这个科判才开始驳斥对方安立实有业果的问题。

随说他宗分二:一、略说业;二、广说业之分别。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略说业。

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

是名为慈善,二世果报种。

略说业就是略说善业,对善业进行安立。业分善和恶两种,此处的业主要是善的方面,什么叫善业呢?即“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两个条件,第一个是人能够通过正知正念降伏自己的恶心,就不会引发恶业。恶心有很多,比如说伤害众生的心,偷盗的心,邪淫的心,还有想要破戒的心,因为这样的心能够伤害自己与众生的缘故,所以是恶心。第二个是在降伏心的前提之下,利益众生。

这两句可以用小乘的观点解释,也可以用大乘的观点解释。

小乘的观点第一个就是通过守持戒律或者沙门四法等方式,降伏自己的恶心,对其他众生不生伤害心,也不生嗔恨心,或不生犯戒的心等,这些都叫做“降伏心”。方式有思维轮回过患,思维四谛等等,来降伏自己的恶心,让自己的心变得非常调柔。第二个能够利益众生,小乘也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他也能够利益众生。比如说学道的小乘行者可以给众生做布施,如果是在家主要行持布施、持戒等等;出家主要是法施,通过正法给众生做布施,有时也要做放生等等利益众生的事情。只不过他们的发心有限,利益众生的范围观待大乘菩萨来讲,是相对有限的。有些地方说他利益的对象是自己的施主、亲人,还有其他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至于其他的众生,他就无暇照顾了。所持方面就是利益于众生,是名为“慈善”。这个方面慈善就叫是善业,“二世果报种”是他能够成为今世后世这样一种善妙果报的种子。

从大乘的角度来安立也是一样。第一方面,大乘的修行人也要降伏心,因为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大乘涵摄了小乘的所有功德。在小乘的基础上,小乘做不到的方面大乘也可以降伏,比如说自私自利的心,只是考虑自己的解脱,小范围地考虑众生的利益等。大乘行者会完全抛开自他的分别,对无量无边的众生,亲友也好,中等人也好,怨敌也好,一律发起大悲心。所以大乘所降伏的心的范围非常的广,程度也很深,其内涵远远超出小乘。第二方面利益于众生,小乘主要是自利,利他是附带做。而大乘主要是为了利益众生才修法的,成佛也是为了利他才成佛的,他所有的发心和行为都在利益众生方面,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有情全部要利益。这是大乘利益众生的方式,非常的深、非常的广。“是名为慈善”,当然这个也是慈善。

“二世果报种”有二个方面的解释,第一个方面,所谓的二世,慈诚罗珠堪布的注释当中是指第二世,就是后世的意思。因为你今生当中修持正法,它的异熟果报在后世成熟,即异时而成熟。这是从第二世的角度解释的。第二个方面,上师在注释中讲二世就是现世和后世,他能成为现世和后世果报的种子。为什么也会成为现世果报种子呢?因为有些强烈的善根,比如说通过很清净的心供养僧众,法王讲过这就是现世成熟的一种因;有时是对严厉对境的金刚上师,做诚实供养的话,就可以成为现世成熟的因缘。反过来说,恶业也一样,但这里主要是讲善业。在很多讲因果的书当中,有很多人今生做了大善法,今生当中就成熟福报,尤其在《贤愚经》当中,我们讲了很多现世成熟的果报。这是讲现世的果报,后世的果报就更容易理解了。“二世果报种,” 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理解。

第二广说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分别之相。

首先是讲第一个略说,

大圣说二业,思与从思生,

是业别相中,种种分别说。

在广说业的分别前有一个略说,略说分了两种业。“大圣”就是佛陀。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到了两种业,一个是思业,一个是从思所生业,就是“思业”和“思生业”。所谓的“思业”是什么呢?主要是和意识相应的,能够发起身语行为的一种心所,也是平时所讲的心业、意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解释成动机或者等起,就是说你的善恶言行必须有一个推动。还有另外解释的方式,思业也就是心业、意业,不单单是推动,他本身可以作为一种业。所以思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比如说贪心,既能够推动身语的动作,贪心本身也是一种恶业,所以意业不一定要有身语表现,其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业,这个是恶业方面。善业方面,比如信心、观空性、发菩提心、修悲心等都属于一种意业,它既可以成为身语的推动力,也可以单独成为一种业。

我们了知思业之后,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从恶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要认为内心当中的胡思乱想没有什么过失,此是意业,单独可以成为业的。比如说贪欲心,你坐在这个地方身体语言都没有动,但是内心当中生了贪心,这就是一种业。贪心是五毒之一,五毒都能够让你堕恶趣的,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这样的意业。我们身语可以控制,可是是这个心的确很难控制,而且它非常微细也很危险。而我们对身语的业也许比较重视,但是对意业不一定像重视身语业一样重视。可是意业的力量是非常大的!生起贪心、嗔心、嫉妒的时候,有可能你一个人坐在一个地方,这个业就开始运作了,你的身体没有做任何动作,你的语言没有说任何话,但是你的业在不断的累积,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世间也说要慎独,独处的时候你要很谨慎,作为修行人来说,慎独的内涵更深了,不单单是身语方面要谨慎,对你的心更要谨慎。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不单单是不能产生强烈的贪欲,连这些自私自利的作意都是违背菩萨道的,要遮止的。从反方面的善业来说,我们不能认为,我观一观空性,观修一下菩提心都没什么利益吧。这个是意业,它不一定有身语现行,但是在你的这一座当中就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也是意业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了知意业强大的力量之后,平时不能轻视贪心嗔心等的力量,也不能小看观修无常菩提心中观空性的力量。一般人会认为我磕个头烧个香,这个好像有功德,而发一个菩提心,修一个无常他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利益,这就是没有真正了知业果关系所导致的。所以我们对思业还是要做深入思维。

第二个方面就是“思生业”。它是通过这样一种等起而引发的身语的业。总而言之这个思所生业,就是身业和语业。通过你的内心当中的思业,引发了身体的行动和语言。比如说内心当中信心萌发的时候,你会自然而然走到佛像面前顶礼,自然而然赞颂佛陀的功德,这种身语的行为,来自于你内心当中的信心。或者说你走到别人面前给他一个耳光,狠狠的骂他一顿,这来自于你内心当中的嗔心,这都是思所生业。如果你的内心没有起心动念,你的身语是不会这样做的。再比如说,我们随随便便开玩笑说绮语,在前行中讲过,这种所谓的绮语,一定是从内心当中的贪或者嗔引发的,你想说这些战争的事情,你想说其他的世间的事情,说明你对这个有兴趣。或者当你说别人的过失的时候,好像是随随便便在说,但是内心当中如果没有一种不悦意的心,或嗔恨的心,也不会说的。一切妄语、绮语、恶口等等,都来自于内心当中烦恼的推动,而转绕、顶礼,或者说听法等等,来自于内心当中善意的推动。所以说身和语它都是由思而生,叫“思生业”。

“思业”和“思生业”,这个是佛陀所宣讲的“二业”。虽然也有这样一种说法,三种业当中意业为主,为最重要最根本。如果你的发心是贤善的,一切都是贤善的;如果你的发心是恶劣的,你的一切也是恶劣的。这是把意业作为最主要的一种推动来安立的。一方面我们要接受这样的观点,另一方面也不能够轻视身语的造作,因为身语的行为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最好是身语意三业都朝贤善的方面发展。虽然在究竟的实相中,身语意三业都是无自性是空性的,但是在世俗当中,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将分别念隐没法界时,还是要取舍善恶业,而且在取舍善恶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从调伏自心(思业)开始。也就是,当你在产生烦恼的时候,或者你想要伤害别人的时候,这种烦恼心离你自己最近,第一个最先伤害到你自己。而如果你对别人修善心,也许表面上别人不了知你的心,也许这个善心还导致别人说你很不好,或者误解你的发心,但是这个善心离你自己最近,首先是自己受到了大利益。所以说恶心首先伤害了你自己,善心首先利益的也是你自己。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经常对众生发起慈善的心,断除伤害的心,自己也可以暂时获得很多利益,究竟来讲也能够趋入到善妙的佛法当中。这也是佛陀及前辈大德的教导,如果我们诚信佛语的话,就要随时调伏自己的分别念,让它相合正道。不能够听法的时候觉得这个很正确,但是生活中还是按照自己世俗的方式去做,这就还没有真正和佛法相应。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佛法进入到自己的心中。实际上座观修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的力量非常强大。上座的时候思想很容易散乱,但是如果这个时候把心静下来,只想到利益众生,并且一定要按上师的教言去做,这个力量就很大,下座之后座上的力量仍然可以长时间影响自己的相续。如果只是听一听,觉得这个很好,但根本就没有重视没有去观修的话,实际上我们在起心动念的时候,相续还是有恶的分别念,没办法在善心当中去做取舍。

是业别相中,种种分别说。

按照本科判来讲,这个颂词是略说。如果广说业的别相,“种种分别说”是下面说。从麦彭仁波切上师的注释来讲,“是业”就是二业。思业和思生业的体相、分类、种种安立的方式,在其余论典当中有种种分别说,这个地方就没有讲。

第二个科判是广说分别之相。

广说分别之相有三个颂词。按照上师的注释分了两段,第一段是“佛所说思者”,这一个颂词,是宣讲三业。因为前面一个颂词是宣讲两种业是怎么样安立的,下面这个颂词是宣讲佛在经典当中三种业是怎么安立的。第二段后面这两个颂词是讲佛经当中七种业是怎样安立的。这样分别从二业、三业和七业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三业:

佛所说思者,所谓意业是。

所从思生者,即是身口业。

所谓的三业实际上就是从前面的这样两种业当中分出来的,把思业和思生业变成了身语意三业。“佛所说思者,所谓意业是。”佛所宣讲的这个思业,实际上就是意业。“所从思生者”就是身口业, “所从思”就是说是从思而产生的业,实际上就是身业和口业。因为三业离开了前面的思业和思生业之外,没有其余的安立方式,所以在解释的时候也没有必要再单独解释,因为第一个科判中已经讲过了身口业和意业之间的差别。

那么下面是讲第二个问题,就是七种业:

身业及口业,律仪非律仪,

及其余无表,亦善亦不善。

从用生福德,罪生亦如是,

及思为七法,能了诸业相。

七种业中,首先有表业有两种,即身业和口业;无表业有律仪非律仪两种;及其余无表,就是后面的“亦善亦不善”,这个是善和恶中间的这个中戒无表就是暂时的一种无表;再加一个思业就是七种业了。“能了知诸业相”,这七种业能了知诸业之相。

首先这个身业及口业是属于有表业,什么叫有表业?什么叫无表业呢?在《俱舍论》中以及戒律当中,也曾经提到有表业和无表业的差别。所谓的“有表”就是有所表示的缘故,能够表示你的心。比如说你身体在顶礼,身体的行为能够表示你心中的善根,你对佛非常恭敬虔诚的表情,顶礼的动作等外表,可以推出你内心具备的信心,这个信心可以从你的身体上表示出来,这就叫有表。所以真正的佛弟子,在礼佛的时候和一个不信佛的人在礼佛的时候,从外表的行为上有时候可以分辨出来,这是从身业方面讲的。从口业方面讲,比如通过你对上师赞叹的口吻可以推知你对这个上师的信心,这就是一种有表业。恶业方面也是一样的,当你暴怒地去打一个人的时候,从外表的行为推知你内心中有极大的嗔恨;或是当你骂别人的时候,或者是口沫横飞地说绮语的时候,谈论你所谓很好的事情,就可以推知你内心当中的贪心有多大。这些都是有表业。第二类是“无表业”,“无表业”就是“无表色”,是一种戒律的本体。颂词中说的“律仪”就是善戒,“非律仪”就是恶戒。按照有部的说法,当你受戒时,阿阇黎让你顶礼,让你重复,然后一弹指得到戒体,这个戒体的本体是什么呢?有部的观点是一种色法,这种色法就叫做“无表色”,因为当你获得这个戒体之后,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即便你在睡觉的时候显现上没有守持善的行为,但你的戒体一直存在,乃至到命终的时候,没遇到舍戒、破戒等违缘前,这种戒律的本体,无表色的色法是一直存在的,这种业就叫“无表业”。从善业方面来说,居士戒、比丘戒,凡是相续中有这个戒体,这个戒体的本性是色法,叫“无表色”。“无表”是针对“有表”而言,“有表”从外表上可以看得出来,“无表”从外表上看不出来。善的戒律就叫做“无表业”。非律仪也是一种戒体,比如说一个屠夫发誓一辈子杀生,他在发誓的时候,也得到了恶戒,这个恶的“无表业”就叫做非律仪。

“有表业”有身业和口业两种,“无表业”也有律仪和非律仪的两种,这就是四种。其余无表是中戒的“无表色”,什么叫做中戒的“无表业”呢?“亦善亦不善”中,“亦善”是对照“从用生福德”,“不善”是对照“罪生亦不是”,也分善和不善两方面。那什么叫“中戒”呢?善法方面,“从用生福德”,“用”就是受用。比如你给僧众供养经堂,这是一种受用,只要僧众在使用这个经堂,你的善根就不断在增长,《俱舍论》中也是这样安立的,他属于梵天福报。当然这个梵天福报不一定是他生梵天了,是说这个福报相当大,和梵天的福报一样大。“中戒”是暂时性的,当你供养完之后,你相续当中的这个无表业就生起了,然后在使用之间不间断的增长。

前面曾经讲过一个公案,有人供养经堂之后,一直享受天界这样的果报,乃至最后经堂都已经垮掉了,只剩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还在给他做福田。在农夫要搬这个石头的时候,天宫震动了,他观察升天的原因是以前布施了一个寺院的果报,而现在寺院还剩下一块石头,所以不能让农夫要把石头搬走。于是马上给他五百两黄金而不让他搬动。农夫就请问原因,我不搬这块石头怎么要五百两黄金。他说:“以前我修寺院的时候缺一块石头,我就把我家这块最好的石头放在这个地方做地基,之后它就一直成为我的善根。我升天了还在使用它所感的福报,而今天突然天宫摇动了,我观察有可能你损坏我剩下的福德,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石头固定住。虽然这个寺院已经垮掉了,但是地基还在,还会不断的生起福德。”这个农民一听这么大的功德那不得了,马上发心修寺院,把这个寺院恢复起来。这个公案以前我们学习过。

“罪生亦如是”是从反方面讲,比如说你修了一间屠宰场,从屠宰场开始用的时候,你的相续中产生了这种中戒,乃至于它在使用之间你的罪业是不间断增长的。或者说你给别人打了一把屠刀,如果他一直在使用这个屠刀杀生,你的罪业就不间断的增长。表面看我给居士供养十块钱没什么功德,但是如果你从这个角度看,在他一直在使用期间,你的福德是不间断增长的,从因果的角度讲功德是非常大的。

总的来说,六种业就是“中戒”两种,“无表色”两种,“有表色”两种,再加上“思业”,总共七种业。“能了诸业相”,这七种业能了知一切诸业之相,这就是对佛经中讲的七种业做了一个广说。我们了知业,能让我们生起欢喜心,也能让我们生起恐惧之心。因为讲善业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曾经参与其中,就觉得很有希望;讲到恶业的时候,觉得我也参与其中,也是很恐惧的。此二都是对业有一种诚信的象征。如果听到这些善恶业时,内心当中有一种震撼的话,说明对业果还是稍微相信的。这一部分都在讲世俗中的业果是如何安立的,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中论释》辅导讲记-第36讲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