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一起学习《<修心七要>耳传略释》。
丙二、(以胜义菩提心而将恶缘1转为菩提道用):
迷境观四身 空护为最上
这是通过胜义菩提心转为道用。“迷境”,即迷乱的世间产生了迷乱的痛苦,要消除引发痛苦的来源,就是“观四身”,即把迷乱的境观为四身。下面还要讲,四身就是法报化本性身。“空护为最上”,“空护”的“护”是什么意思?护就是护轮。在佛法当中,尤其是密宗,如果一个人遇到了违缘或者伤害的时候,他就观想一个护轮,自己处在护轮的中央,然后四面八方上下十方全部已经充满了咒语、兵器、烈火等等,通过这样的观想,一切的违缘不能进到里面伤害自己。
所有的护轮当中,什么护轮是最好的?这里讲空护,就是说空性的护轮是最上的护轮。如果遇到违缘的时候,能够观空性就是最殊胜的护轮。因此“迷境观四身”、空性的护轮都是和胜义菩提心相应的。此处说以胜义菩提心将恶缘转为道用,就是说如果我们遇到恶缘的时候,如果能够观空性,即观能害所害都无自性,能害所害者就是梦幻一般的,这时候就能够自然地接受恶缘。
【依靠烦恼以及内外器情世间的损害,就会产生种种痛苦。然而,这些烦恼和痛苦都是因为心的迷惑而产生的幻相,其体性是稍许也不可能成立为实有的。】
如果我们有了烦恼,依靠烦恼和内外器情世间的伤害,我们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痛苦。我们真正分析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是因缘和合,也是无实有的,然后种种的痛苦也是因缘和合的,不存在实有。这就是心的迷惑而产生的幻相而已,体性就是稍许也不可能成立为实有的。
【世俗谛的这些现象,就像在梦中梦到自己被烈火焚烧、被洪水冲走时的悲惨状况一样,都是因为将无实执著为实有而产生的灾难。】
种种的幻象,就像梦中的房子失火了,我们在火中被烧的很痛苦,或者是发大水的时候,我们被洪水冲走,感受到了很大的痛苦。实际上这些都是无实有的,之所以我们在梦中感受到了痛苦,就是把无实有执著为有实有。如果我们能把无实有了知为无实有,就不会有这么大的痛苦。
比如说在有些窍诀当中讲,在做恶梦的时候,如果当下能够认识到现在是在作梦,这一些都是假的。这样一想的时候,马上能够从梦境中醒过来,从而远离恶梦。我们在现实当中,遇到了一些灾难。如果能够安住在无实空性当中,没有能害所害。伤害的事物或者人都不存在,没有能害所害,也没有真实的所害。这样的空护是最殊胜的。
【在胜义谛中,因为一切法的体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立,所以,如果观察烦恼以及痛苦的本面就可以发现,因为它们首先从何处也无生,因此就是无生法身;】
这就是讲迷境观四身,怎么样将迷境观四身?胜义谛当中,一切法的体性何者也不成立。如果观察烦恼和痛苦的本面就可以发现,首先烦恼和痛苦的产生就是从何处也不生的。我们从它生起的因来看,如果用中观的金刚屑因观察一切万法的生因时,一切万法实有的生因无外乎就是四种,即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不管是从四生当中的哪一生观察,都找不到一个真实的生因。因为找不到生因的缘故,所以它就是无生的法。了知安住无生的法叫做无生法身。在迷境观四身当中,就把一切法观察无生的安立成法身。四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和本性身。第一个就是从无生的角度安立成法身。
【既然无生,也就无灭,因此就是无灭报身;】
生和灭是互相观待的,有生才有灭。比如说一个人有了出生,才有死亡。如果这个人从来没有出生,他的死亡也就没有办法安立了。一切万法既然无生。就不会有灭,从无灭的角度安立成报身,这就是无灭报身。
【既然没有生灭,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中间的住,所以就是无住化身;】
生住灭,如果有了生就会住,有了住就会有灭。现在既无生也无灭,中间的住也就是假立的。所以说,没有真实的生。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生住灭都是假的。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万法有生有住有灭。世俗谛的生住灭都是假立的,如果不以胜义理论观察,假立的法似乎存在,如果以胜义理论观察,就会变成无实有了。就像梦境一样,不以胜义理论观察,或者从梦中显现的角度来讲,好像也会有生起和安住,最后醒来的时候还有灭,有生住灭。如果真实观察的时候,梦境中的法都是不存在的。它的生住灭也是假立的。因为没有住的缘故,所以叫做无住化身。
【而(法、报、化)三身体性的无二无别,就是本性身。】
本性身没有其他的法,就是从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的角度安立的。
【这些将一切幻相观为(法、报、化及本性身)四身体性的方法,就是直指四身的教言。】
实际上直指四身的教言,就是平时我们学习到的把痛苦和烦恼的本性了知为无生无住无灭的空性,实际上就是这里讲的无生的法身等四身。主要的内容就是空性,即把一切的烦恼和痛苦观为空性。
【另外,这些害己者也是促使激励自己修炼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善友,所以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
除了空性的教义之外,伤害自己的人也是激励自己修炼菩提心的善友,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自己的人,有些人认为邻居伤害了自己,有些人认为上级了伤害自己,反正在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都会觉得是张三李四或者某某人对自己做的伤害。作为修行者来讲,他完全能够从其他的角度思维,然后把这个转为道用。从哪方面呢?这个地方就讲了一条,即这些害己者也是促使激励自己修炼菩提心的善友。他们可以帮助自己修持世俗菩提心、慈悲利他。也能够帮助自己修持胜义菩提心。比如说对方出现的时候,我们观想他的身心都是空性的。人的名字只是在人的显现上面安立的,如果对人的身心一一观察,都是不存在实有的。我们观察的时候,既然不存在实有,到底谁的伤害我?这些也不存在。这就是通过胜义菩提心来修炼善法。因此他们对自己有很大的恩德。
话又说回来了,害己者能够成为善友的前提是自己必须要掌握这些修行的方法。如果自己不懂得修行方法,害己者就是害己者。对自己来讲,也没有什么额外的意义了。如果懂得了这些修法,害己者不再是害己者,而是让我们生起殊胜善法的善友。
【只因为我们远离了对治之法,才会在不知不觉之间生起烦恼,正是仰仗着这些害己者,才让我了知这一切。所以,他们就是上师、佛陀的化身。】
因为我们远离了对治,对治是什么?就是空性、菩提心的窍诀。我们远离了对治法的缘故,所以在不知不觉当中,忘失了正念的状态下生起了烦恼,这时候恰恰又是仰仗着这些伤害自己的人,让我了知了,自己应该生起世俗菩提心,对他们观慈爱,实际上他们就是空性的。通过这些因缘,自己又回忆起了这个教法。从这方面来讲,他们就是上师、佛陀的化身。
为什么他们是上师、佛陀的化身?因为他们做了上师和佛陀的事业,所以他们就是上师、佛陀的化身。他们做了什么样的事业?我们就要观察上师到底给我们做了什么样的事业。我们在依止上师以后,上师告诉我们要对众生发菩提心、观空性,上师说了这些教法让我们观修。好了!如果上师所做的事业是这样的,众生所做的事业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众生出现在你面前,并且伤害你,然后你想他是我无始劫以来的父母,他对我伤害,我应该对他修慈悲心;他对我伤害,我应该观空性。因为他做了上师和佛陀的事业的缘故,所以就可以成为上师和佛陀的化身。
就是从这方面讲的,而不是说他真正是上师和佛陀的化身。他做了上师和佛陀对我做的事业,在帮助我生起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方面,上师和佛陀做的事情他也做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他是上师和佛陀的化身,对我有很大的恩德。
【还有,在出现患麻风病等异常痛苦时,也应当思维:】
前面我们讲了麻风病在古代相当于绝症,换成现在的话,可以说出现了癌症或者艾滋病等异常痛苦时。如果患上了这些疾病的时候怎么办?一般人患上不治之症之后,很多都会彻底崩溃了,觉得自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如果患了绝症怎么办?患了绝症也有患了绝症的思维。
我们应该这样想。
【假如没有这些痛苦,我反而会落入追求今世者的行列,并将正法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我没有得这个病,可能现在就没有办法坐在这里听法,也不会生起去求法的想法,就会像其他的世间人一样,正在努力追求现世的世间八法。然后因为努力追求现世八法的缘故,把正法法忘得一干二净,很多人过于耽著世间八法,所以对正法并没有兴趣。很多人因为太顺利的缘故,所以根本想不到修法。反而是一些经常遇到违缘、受过很多打击或者身患重病的人,他们反而更加能够生起求法的意乐,觉得修法才是最有利益的。
在很多传记当中,经常提到米拉日巴尊者,因为他小时候受到了太多的折磨,依靠这样的因缘又造了业的缘故,所以最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求能够从轮回当中解脱的妙法。
以前还有一个比丘尼,叫做华嫫。她以前是印度的一位公主。因为得了麻风病,逼不得已离开了自己的国家,最喜爱她的父王也抛弃了她。她没有办法,只能到一个山洞里面,精进地祈祷观世音菩萨。每天就是吃草、喝泉水,剩余的时间就是不停的礼拜祈祷观世音菩萨,大概过了六年,在一次修行当中,十一面观音真实现前了,给她灌顶,并把最深的一个修法传给了她。得到加持以后,麻风病就治愈了。作为一个成就者,回到了家乡之后,国王也愿意接受她,很多王子又开始重新追求她。因为她已经完全了知了,只有佛法才有利益,所以毅然出家,出家以后,就把这个法传了下来。现在流传于西藏最出名的十一面观音的修法就是华嫫比丘尼的传承。
如果她以前没有得麻风病,一直在皇宫当中快快乐乐的生活,充其量一生一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庸庸碌碌当中过完一生。长大之后嫁人,过着很好的生活,最后老死而已。既不会成就,也不会给众生留下这么大的利益。就是因为患了麻风病,所以不得不出离。她就很精进地去祈祷,然后通过加持,最后得到了证悟。自己和众生都因此获得了很大的利益。
我们在轮回当中比较好一点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痛苦,很多时候,苦难是让我们能够清醒的良药。遇到苦难会让我们清醒,实际上轮回就是这样不可靠,轮回就是这样痛苦的自性。怎么样摆脱呢?只有修持正法。我们在出现很严重的疾病或者受到很大打击时,既不能像一般人一样崩溃,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能走极端去报复社会,完全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它。
这是我们修法的大好机缘。因为有了这个病,以前我放不掉的,这些所谓的事业、杂事、琐事,现在就放下了。放下之后,能够一心一意的求法、修法,这些得益于哪里?就是得益于害自己的人。有了害自己的人,自己才产生了修道的心,有了出离心。
【承蒙这些害己者的逼迫,才使我能够忆念正法,它们的确是上师三宝事业的化现啊!】
因为这些害己者做了上师三宝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是上师三宝事业的化现。上师三宝告诉我们要出离、精进和追求解脱,同样这些害我的人也做了这些事情,让我们精进、生起出离心、对众生修大悲。这些人的的确确就是上师三宝的事业化现。
这些智慧的教言非常殊胜,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前的想法。如果没有学习佛法,我们的思维仍然会很狭隘;现在学习了这些教法之后,至少我们的思维打开了。如果再进一步串习,我们的心胸就会放开。很多的琐事或者所谓的伤害等等放不下的东西,通过串习这些智慧之后,都可以放下,然后一心一意地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求解脱道上面。
【最后观想:总而言之,有如依靠上师可以生起菩提心一样,依靠伤害我的众生以及这些病痛,就能使我的相续生起两种菩提心。因此,我应该从心灵深处来感谢它们。】
上师是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一个助缘,而众生是我们生起菩提心的另外一个助缘。就像我们依靠上师生起菩提心一样,依靠伤害我的众生和遇到的病痛,就能够让自己的相续生起两种菩提心。因此我应该从心灵深处来感谢伤害自己的人和这些病痛。
每个众生不遇到这些情况,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众生生老病死的痛苦不可避免,其他的违缘障碍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像一般的凡夫一样去迁怒于对方,或者非常绝望,还是像此处所说的那样,主动积极地去修持能够利益自他的教言,让自己的心走上成佛之道?
此处讲的很清楚,通过学习懂得这个教言之后,最好能够反复观修,经常去看一下,让这些教言融入自心。如果只是听一下,有了一点点印象,可能在听课的时候,稍有触动。下课之后,遇到了其他外境,就像没听过一样,这点感动马上就会消散。为了让这些感动能够长时间保存,能够从内心当中真正对这个法有所收益的话,下去之后,还要反复去看,并且去思维和观修。因为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让自己把法记得更牢,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心的一部分。那时候你想丢也丢不开了,通过观修,这个法融入了自心,起心动念就是利他心和如何转为道用。如果我们现在不精进的话,很快就会忘失,所以还是要精进地去串习。
下面讲述以集资净障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的殊胜行为。
四行胜方便
可以通过四种殊胜的行为来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下面就要讲到这四种殊胜的行为。
乙二、(将恶缘转为菩提道用的行为)分四:一、积累资粮;二、净除罪障;三、布施魔鬼;四、供养护法。
丙一、(积累资粮):
我们遇到恶缘时应该想到,如果不想值遇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积累资粮。如果一个修行者自相续当中的资粮非常深厚,他是不可能遇到障碍和违缘的。每个众生遇到的恶缘和痛苦都和罪业有关。因为积累资粮本身是一个清净的善法,所以从因果关系来看,积累资粮只会值遇快乐。我们在积累资粮的过程中,也可以清净以前的罪业。实际上这就是一举两得的殊胜方便。
【第一个殊胜的方便法门,就是积累资粮。】
四行为当中,第一个就是积累资粮。
【当自己遭受痛苦的时候,心中时常会想:“如果能没有这些痛苦,那该有多快乐啊!”】
平时我们在遭受痛苦的时候,通常都会这样作意:如果我没有这个痛苦,这是非常好的,或者如果我没有这个痛苦,那是很快乐的事情。虽然一般的人非常想脱离痛苦,但是没有考虑到因果的问题,众生在造因的时候毫不在乎,而在感受果的时候,非常不愿意去感受痛苦。菩萨不是这样的,他们不仅在因上面很注意,在感果的时候,他们也会积极地转为道用。佛经中也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一般的众生非常害怕果报,果报出现的时候,都很恐怖、很痛苦。菩萨害怕的是因,他们知道如果在因上面出现了差错,以后的痛苦会没有办法遮止。因为菩萨在因上非常小心谨慎,所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下面我们看修行者应该怎样思维呢?
【但在此时,我们却应该这样观修:这一切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想遭遇痛苦而只想得到快乐,就必须通过行持乐因来累积资粮。】
我们应该观想,尤其是在遇到痛苦的时候,要这样去想:这一切痛苦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如果我们现在或者以后都不想值遇痛苦,只想获得快乐,那就必须要通过行持乐因来累积资粮。这一切无外乎就是一种缘起规律,如果我们现在造下了恶业,以后就算自己不想也一定会值遇痛苦;如果我们现在造下了乐因,以后即便不想快乐,因果不虚的缘故,如果有了乐因,特别是有了很多乐因以后,一定会出生种种快乐的感受。这就是因果不虚的道理。当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如果不想再遇到这些痛苦的话,必须要从现在通过积累资粮的方式予以改变。
佛眼观察一切万法的实相,了知了众生的流转并不是一生一世,而是流转了多生累世。当我们这一世走到尽头之后,通过业因就会导致下一世的流转。因为我们可能还有很多后世的缘故,所以为了以后都会值遇快乐,现在就应该积极地去营造以后会快乐的资粮。
【并尽力供养上师三宝、承侍出家僧众或为魔众供施食子等等。】
积累资粮的方法之一,就是供养上师三宝,对于上师我们可以直接供养。对于三宝,平时我们在佛像、法宝或者僧宝的菩萨、僧众面前,都可以供养饮食和财物为自己积累资粮。我们所供养的上师三宝、出家僧众等等,从因果规律来看,都是属于殊胜的对境。虽然对于世间上各式各样的对境,我们都可以供养和布施,但是因为修行或者功德的不同,所以在这些对境当中,有些是殊胜的对境,有些是普通的对境。上师三宝是巨大的福田,能够成为殊胜的对境。出家僧众因为守持戒律一心一意修行的缘故,所以也能够成为殊胜的对境。这些对境都可以作为殊胜的福田来做供养,因为他们是殊胜的福田,所以能够供养的话,相当于在良田当中播下了优良的种子,以后一定会有很好的收成。
“或为魔众供施食子等等”,或者给魔众做一些布施。在布施魔众的食子当中,有一些是专门的方法,也有比较简单的方法。比如说我们用七粒米、洒一些水,通过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心咒加持这些食物变得无穷无尽,让很多的饿鬼获得饱足,也是一种积累资粮的殊胜方式。平时有很多人喜欢烧烟,通过烧烟的仪轨来满足很多饿鬼,也是可以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即便没有时间精力经常去做火施仪轨,就在我们倒水和剩饭的时候念诵观音心咒,观想通过观世音菩萨的加持,让无量无边的饿鬼能够饱足,也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一般来讲,念诵七遍观世音菩萨心咒就可以让无量饿鬼现前得到饱足。
【总之,就是要用我们的身、口、意三门尽力地积累资粮,并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向上师三宝敬献曼茶罗,】
总而言之,就是用我们的身语意竭尽全力的积累资粮。我们的身体可以做布施、顶礼、供养;口也可以通过赞叹上师三宝来积累资粮;我们的意可以经常观想上师三宝的功德,产生恭敬心。这些都是可以积累的资粮。
皈依三宝的功德也非常大,如果还没有皈依三宝的人,应该去皈依;如果已经皈依三宝的人,每天在起床以后,都不能忘记首先皈依上师三宝,然后发菩提心。皈依的功德很大,发菩提心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在很多佛经当中都讲,皈依三宝的功德如果有形象的话,整个虚空也无法容纳,有这样一种教证。
发菩提心的功德当然不用讲了,因为发菩提心的对境是缘一切众生,无量无边的的缘故,所以从因果的规律来讲,缘一个众生做好事和缘十个众生做好事比较起来,对境数量多的缘故,缘十个众生做的善事功德就大。现在发菩提心的对境是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且所发的善心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所以发菩提心的功德无穷无尽。
我们在积累资粮的时候,也应该懂得善巧方便。如果没有任何作意、发心,只是走到街上随随便便布施一些东西给乞丐,虽然不能说没有功德,应该是有功德,但是因为缺少善巧方便的缘故,所以功德非常有限。
善巧方便是什么呢?第一,皈依三宝。皈依三宝的人身份不一样,比起一般的人,因为相续当中有了皈依戒的戒体,所以他做一个布施的功德会远远超胜于没有皈依三宝的人所做的布施。受戒的人当中,受一条戒的人和受五条戒的人、受居士戒的人和受出家戒的人,因为相续中的戒体不一样,所以他们在供养、布施的时候所获得的功德也不一样。
第二,发菩提心。如果我们懂得发菩提心,虽然做了小小的一点布施,哪怕只是布施一元钱,但是相续当中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以这个布施一元钱的善根来成熟一切众生的殊胜安乐而发誓成佛,通过这样殊胜的善根摄持,看似小小的善根也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资粮。因此我们做善法的时候,是否懂得善巧方便的结果有天壤之别。比如有两个人同时掏出一元钱,懂得善巧方便的人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无量无边的善根,不懂得善巧方便的人功德非常有限。此处既然在讲积累资粮,我们就要懂得积累资粮的时候,应该具有一些善巧方便。掌握了这些窍诀和善巧方便,我们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当中,积累起巨大的资粮。
第三,向上师三宝敬献曼茶罗。在密宗的加行修法当中,有一个就是修十万遍献曼茶罗,如果能够向上师三宝献曼茶罗,也可以在短时间当中积累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密宗说可以一生成就,就是能够在短暂的一生当中积累起显宗的修行者三无数劫才能圆满的资粮。他们之所以在短暂的一生当中累积巨大的资粮,就是具有善巧方便,否则是永远做不到的。在短时间当中,通过供曼茶罗可以迅速累积巨大资粮的殊胜方便。
【并且殷切地祈请:“如果自己生病能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生病;如果自己病愈能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能够痊愈;如果死亡对我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让我死亡。”就这样将一切希求、疑虑抛之脑后,专心专意地诚恳祈祷。】
我们做完供养之后,还要向上师三宝祈请。祈请的内容噶当派当中叫做《断除希疑祈祷文》,就是消除希求、疑惑、恐怖的祈祷文。虽然它的名字是这样,但是内容就是向上师三宝祈祷:请你们通过智慧眼观察,如果我生病对自己的修行和众生更有利,就祈求你们加持我生病。如果我无病或者痊愈对自己的修行和众生有利,就祈祷你们加持我无病或者痊愈。如果你们觉得死亡对我的修行比较好,就祈求你们加持我死亡。如果你们觉得长寿对我比较好,就祈求你们加持我长寿。这是一个断除祈求疑虑的祈祷文。这样祈祷有很大的必要,一方面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分别念想法抛到一边,一切都依赖于三宝,这里面有一个诚心皈依的意思。另一方面实际上我们在遇到违缘的时候,都有一种希望,就是希望把一切违缘遣除。因为我们很害怕再遇到其他的违缘,所以就在患得患失当中,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修持正法。
做这样的祈祷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希求、恐惧完全抛开,而将所有的精力用于修持殊胜的菩提心等正法。而且因为我们有了心理准备,这是刻意的向上师三宝祈祷,所以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就会想这是我向上师三宝祈请的,上师三宝通过观察之后,给我安排了生病的情况。因为我祈祷的是如果我生病对于自己的修行比较有利,就请你们加持我生病,所以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上师三宝要求我以生病作为修行的契机,可以通过将生病转为道用来修行。如果自己无病,我们就想通过无病的方式修行很好;如果自己死亡,我们就想通过死亡的方式修行也很好。
当然我们在死亡之前、死亡的过程中、死亡之后,按照佛教的修法,还有很多可以做的。这些主要是讲让我们抛弃掉很多无用的杂念,将自己的心专注在修道当中。如果能够这样做祈祷,生病能够修行,无病也能够修行,长寿可以修行,得知自己很快就要死亡了,也可以转为道用。就像我们昨天讲的一样,如果能够这样,那还有什么违缘能够阻止我们修法呢?我们在无病的状态当中可以修,在有病的状态当中也可以修。因为我们是提前刻意有了准备,所以即便出现了一些所谓的恶缘,自己也不会被这些恶缘打倒,可以一如既往的修行。实际上这样做有很多的必要,主要是让我们放弃很多希望和疑虑产生的分别念,而将自己的心一心一意地专注于真实的修行当中。
丙二、(净除罪障):
【我们还应当这样思维:这些伤害我者,其实是在告诉我,如果我不想遭受痛苦就应该与痛苦之因——恶业一刀两断。】
平时我们还应该这样思维,如果我们遇到了伤害、违缘的时候,这些伤害我的人或者我正在遭遇的伤害,都是在告诉我一个真相。如果我遇到了痛苦,觉得不堪忍受,不想遭受痛苦,就应该与痛苦之因的恶业一刀两断。因为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恶业,如果有了恶业,就一定会感受痛苦的果报;如果我不想继续受苦,就必须要忏罪。虽然我们还是会在相续当中会遇到痛苦,现在就必须要忏悔罪业。通过这种机缘发起我们想要忏罪的心。
下面就是告诉我们忏罪时的四对治力,这是忏悔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作意。如果有了四对治力,我们忏罪就会很快相应;如果不具足四对治力,虽然我们表面上在做忏悔,但是罪业也很难清净。
【并对往昔所造的恶业产生深切的后悔之心,这就是破恶对治力;】
实际上第一种破恶对治力就是一种后悔心,对于以前造过的恶业非常后悔,觉得以前的确不应该造这个罪业,现在对于曾经造过的罪业有一种强烈的后悔之心,这就是破恶对治力。
打个比喻讲,就像一个人不小心食用了毒药,非常后悔。自己怎么这样不注意,居然把毒药吃下去了,很想把毒药吐出来。我们造了罪业之后,也是很后悔,把非常想把罪业清净掉的决心称之为破恶对治力。我们在忏悔的时候,这是必须要具足的先决条件。
【发誓今后纵使遭遇命难,也决不再造恶业,这就是恢复对治力;】
在有些修法当中,恢复对治力是放在最后的。当我们忏悔完了以后,要发誓以后即便是遇到了生命危险,诸如此类的恶业我也不会再造了。就是下决心以后不会造恶业。这是忏前戒后,忏前就是把以前的罪业忏悔掉,戒后就是制止以后不再造恶业。如果一边忏悔,一边还在继续造罪,就成了一种无止境的循环。虽然通过忏悔可以把以前造的业清净,但是在忏悔的同时又再造新业,以后又要去把新造的业忏悔掉,永远没有清净的时候。而且如果我们在造罪的时候,想反正可以忏悔,现在就可以随便造业。
前行当中讲,如果众生在造业的时候,想反正我可以忏悔,所以说我可以随便造业。如果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即便忏罪,也难以忏悔清净。因此我们在忏悔的时候,一定要有以后绝对不再造的决心。这种决心对于我们忏罪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恢复对治力。
【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等,就是所依对治力;】
“所依对治力”就是我们忏悔的时候,要依靠一个具有能力的对境,此处我们就是依止三宝,以三宝作为我们忏罪的对境。因为三宝有巨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向它发露忏悔,祈求它给我们加持,这个叫做所依对治力,即依靠的对境,三宝、菩提心都可以作为所依对治力。
【而修习空性、念诵殊胜咒语等等,就是现行对治力。】
现行对治力就是真实的开始忏悔,此处讲到了修行空性、念诵咒语。现行对治力是做什么的?现行对治力就是修善法,通过修持善法来忏悔罪业。在善法当中,修持空性的善法非常殊胜,即观想罪性本空。在汉传佛教当中也提到了理忏、事忏,理忏就是观想罪性本空,知道罪业的本性就是空性;事忏就是通过顶礼、念诵大乘经典等等善法进行忏悔,里面既有理忏也有事忏。我们观想空性、念诵百字明、金刚萨埵等具有殊胜加持力的咒语,就可以通过这些善法来清净罪业。当然还有顶礼佛陀、转绕佛塔、念诵大乘经典等等,一切的善法都可以作为现行对治力。
【我们应当在具足以上四力的前提下励力忏悔,直至将罪业忏除清净的验相出现为止。】
我们应当具足以上的四力,以上的四力很重要。我们每次在修持金刚萨埵之前都会学习四力忏悔,自己在忏悔的时候,应该努力使自己的相续中具足四力。一直忏悔,直到清净的验相出现为止。
清净的验相有两种,一种出现在梦中,比如说我们在这段时间当中专门在修忏悔,如果我们梦见自己穿白色的衣服或者呕吐脏物,以及清净的雪山、僧众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修持忏悔法有了一定的验相。这是一种外像,还有一种验相是内像,就是里面的征兆。即自己的烦恼开始减弱。比如以前的贪欲心或者嗔恨心很重,通过忏悔以后,自己的贪欲心或者嗔恨心开始逐渐减弱了,逐渐出现了对善法的一些欢喜心等等,这些属于内像。外像和内像两种验相比较起来,内像比较了义,所以我们就要励力让忏悔出现这种验相,这方面很重要。
不单单我们遇到痛苦的时候要这样想,实际上在整个修道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修行的方法正确,比如说观修菩提心虽然使用的方法都是上师传下来的观心方法,但是无论我怎么观修就是生不起觉受,修行没有进步,这是怎么回事呢?方法对,时间也够长,生不起觉受的话,就是说明一个问题。说明我们内心当中缺少善根或者罪业偏重,这时候必须要进一步去积累资粮、猛厉忏悔。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资净障之后,修行应该就会有进步。
这些都是缘起,我们再再提到缘起不虚和缘起的规律。当我们修法的缘起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或者圆满到了一定的程度时,验相一定会出现。如果验相不出现,只能说明因缘不足,它各种各样需要的因缘还不圆满。如果我们学习没有生起验相肯定是它的资粮不够,这时候还需要励力去积累。
作为凡夫修行者的我们,对于积累资粮这件事情永远不能满足。有时候我们想自己修了这么多法,已经修了这么长时间了,应该足够了吧?实际上资粮是不是足够,要看我们内心当中是不是生起了初地菩萨乃至佛一样的证悟?因为资粮是否圆满不是我们想一想就算数的,关键要看它出现的果,如果没有出现相应的果,就说明资粮没有圆满,还要继续修行。修行到什么时候为止?不是我们笼统的定一个时间三年五年,这是没有用的,只要内心当中没有生起验相为止,都一直要猛厉地使用我们能够使用的一切方法来积累资粮。
丙三、(布施魔鬼):
【向(伤害自己的魔鬼等等)布施食子,然后祈祷它们:“你们是督促我修习菩提心宝的助伴,对我有无比的恩德,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使所有其它众生的痛苦能够成熟于我的心相续。”我们应当如此这般地向它们祈请。】
这也是一种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或者说让自己的修行能够上进,把自己的恶缘转为道用的行为。对伤害自己的魔鬼布施食子或者水,以及烧烟施等等,然后向他们这样去祈祷:你们对我伤害是我修行菩提心的助伴。因为有了你们的伤害,所以我现在才可以修持殊胜的菩提心。你们对我的恩德很大。以前你们对我这样做了,希望你们以后也可以继续帮助我,使所有其他众生的痛苦都可以成熟在我的相续当中,就这样向伤害自己的魔鬼等如是做祈祷。这个地方的祈祷,并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皈依的对境,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祈祷的,而是说祈祷他们继续来伤害我,让我的菩提心更加的成熟。当然这种祈祷一般的人想也不敢想的,这是属于修心比较成熟的菩萨。他们的心量很大,修行比较成熟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去祈祷。
一般的人最害怕的就是魔鬼给自己做伤害,而菩萨甚至于可以把这种魔鬼给自己做的伤害来转为道用,不单单不计较他们以前给自己做的伤害,还要祈祷继续对自己做伤害,来让自己成熟殊胜的菩提心。这是以后修行达到某种阶段的时候才能生起来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也许还没有这样的勇气,那没有这个勇气的时候,怎么办呢?下面这段话就是告诉初学者,如果上面这段话我们实在不敢念,担心念了之后,魔鬼就会变本加历地伤害我了,觉得非常害怕。要是实在不敢念的话,可以念下面这段话,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如上所讲的方法如果没有办法做到,就应当(向魔鬼)布施食子、修持慈悲心,并且向它们祈祷:“往后我一定尽力让你们得到眼前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也希望你们不要来障碍我的修行。”】
这就像在和他商量。以后我一定用我的善根为你们作回向,尽力让你们得到眼前和究竟的利益,所以希望现在你们不要来障碍我的修行,我给你布施食子、向你修慈悲心。这方法是比较温和的,一般初学者,都可以做的到的,相当于一种妥协的方式,通过这个把恶缘转为道用。
丙四、(供养护法):
【向护法供养食子,祈求它们加持自己能够平息修法过程中的违缘障碍,并帮助自己能够成办修行中的顺缘。】
供养护法不管是显宗,还是密宗当中,都是比较重视的。“护法”的“法”就是佛法的意思。护法主要的工作就是护持修行佛法的人能够遣除违缘,所以说他主要的工作就是护持正法,即护持行者相续中的佛法功德。我们应该把祈求专注在这个方面。
虽然很多人都喜欢供护法,但是供护法心态各不相同。有些人是出现了一些急事的时候,请护法帮忙;有些人是想要通过护法的帮助让自己升官发财、健康无病等等,有很多这样的祈求。虽然这些祈求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主要向护法祈祷的方面,应该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能够帮助自己平息修法当中的违缘障碍,帮助自己成办修行中的顺缘,这方面才是我们供护法时最主要的作意。一般来讲,就说像出世间的护法神,他们主要是护持佛法方面,对于修行者能够生起觉受、验相的方面比较重视。对于一些芝麻蒜皮的琐事,一般的出世间护法神,不太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因为真正出世间的护法神,比较著重的是你的修行,比如你的出离心、菩提心或你修行即将遇到的退失的违缘,这时候你祈祷他,他就可以帮助你的善心、境界都不会退失。至于其他的小事,他不太愿意管,并不是一点也没有用,主要是他关心的是其他更大的事情。
打个比喻讲,就像把国王从宝座上迎请过来扫地,这是不合理的。国王管的是大事情,而扫地是清洁工的事情,二者是有分工的。出世间的护法管的是修行者的境界怎么样增上,至于世间的琐事,就像清洁工的事情一样,我们请出世间的护法做这些事情就不太应理。因此我们在供护法的时候,尽量要从出世间的解脱方面去祈祷,这方面才是非常正确的。
在其他一些教言当中讲,我们在供护法的时候,有三条应该想到的作意或发愿。第一个是祈祷护法加持我,迅速生起利他的菩提心。作为大乘菩萨来讲,利他的菩提心最重要,所以说祈祷护法加持我生起真实的利他菩提心。
第二个是祈祷护法加持和我有缘的众生,或者见闻忆触,自己能够接触到的众生,能够让他们得到利益。祈祷护法神加持和我有关的这些人,不管是见到我、听闻到我的名字、接触到我的人,愿护法神加持他们获得利益。
第三个是祈祷护法神加持一切众生在修行当中没有违缘。在修行过程中,出现违缘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这方面我们也有同感,因为修行当中出现的违缘很痛苦,所以祈祷护法加持一切众生在修法过程当中,远离障碍、违缘,这是最主要的三大祈请。
我们可以看一看,实际上三条都和利他有关。因为我们修行佛法最主要的就是利他,所以供护法的时候,如果能从这方面多去思维作意,实际上在护法神帮助我们成办这些愿望的时候,自己的修行也能够有所增长。
【为了能将突然遇到的恶缘转为菩提道,(故于颂词中云:)】
如果我们突然遇到了恶缘,怎么把它转为菩提道用呢?
所遇修道用
“所遇修道用”,就是说把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伤害全部转为修道之用。上师在讲这个颂词的时候,就是把恶缘转为道用归纳在里面。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了很多内容,所以把这个地方作为归纳也是很合适的。
【当病魔、鬼怪或者敌人等忽然出现,使自己产生极大痛苦的时候,我们应当思维: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无量无边的众生,它们也同样遭受着如此的极大痛苦。并对它们生起悲心,观想将这些众生所有的痛苦,全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我们前面讲过了,在这个世界上不遇到违缘痛苦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是在那个地方哭天喊地、怨天尤人,还是更积极的把痛苦转变成修道的动力呢?此处是说遇到痛苦的时候,应该做一种更正面、更积极的思维。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换句话说,就是怎么样让这种痛苦更有意义呢?平时我们遇到了痛苦,如果没有认真作意,就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样让这种痛苦更有意义呢?下面就讲到了让痛苦更有意义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众生同样遭受着极大的痛苦,然后我对他们生起悲心,观想把所有众生的痛苦都聚集在我的身上,由我来代受众生的痛苦,让一切众生由此而离开痛苦,这时候自己身上的痛苦变得有意义了,就不是一个纯粹恶业的果报。
按照《俱舍论》的说法,痛苦、快乐就是一种异熟果,属于非善、非恶的无记果。现在成熟在我相续中的痛苦也是一种无记法,我要让它变得有意义,就是说当我痛苦的时候,比如说生病的时候,感受痛苦本身是以前恶业的成熟,就是一种非善非恶的无记法。当我在感受痛苦的时候,要这样想:现在除了我在感受痛苦之外,整个世间上还有很多众生正在感受和我一样的痛苦,而且也有很多众生的痛苦远远超过我,现在愿以我的痛苦为缘,能够代受一切众生的痛苦,希望一切众生因此不再感受丝毫的痛苦。如果可以这样的观修,我现在的痛苦就有意义了。这样就把一个可能成为负面,或者说本质无记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清净的善法,成为了修道之用。
我们依靠痛苦可以修炼菩提心、如理作意地观修、积累了深厚的资粮。如果每次都这样想的话,痛苦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也不是单纯的痛苦,而会变成了修行者的一种庄严。它是修行者的装饰品,成为了清净的善法,变得非常有意义。我们再也不用去排斥或抵触它,把这个转为修道之用了。
【或者观想:这些伤害我的众生,是帮助我修习菩提心的善友,它们就像上师一样,对自己有着极为广大的恩德。】
或者说我们进一步可以这样观想,这些伤害我的众生帮助我修习了菩提心,就是因为他们这个助缘,所以我开始缘一切众生修慈悲心、菩提心。实际上这是他的帮助才这样观修的缘故,所以他就像我的大恩上师一样,对自己具有广大的恩德。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伤害自己的人看着上师、善知识,那么我们想我们对上师善知识是什么态度,我们队上师善知识只有感恩,只有恭敬,为什么呢?因为上师善知识帮助了我,帮助我生起了善法,所以我非常感恩,那现在呢?伤害我的人帮助我生起了这个菩提心这么稀有的善法,所以他的作用就和上师的作用一样对我也有广大的功德,所以我对他也要感恩。那这个时候,如果我对伤害过我的人感恩了,想想看,我们内心当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当我们对伤害我的人心存感恩的时候,就绝对不可能,就在这个时间当中又生起嗔恨心,所以当我生起嗔恨心的时候绝对没有感恩的心。当我生起感恩的心绝对没有嗔恨心,所以说这个时候呢,我对伤害过我的人感恩,那成功的泯灭了嗔恨的作意,又修持了殊胜的菩提心,所以它是一举多得的殊胜善法。
【当看到其他众生遭遇痛苦的时候,就应该马上观想由自己来领受这些痛苦;当自己或其他众生生起极大烦恼的时候,就应当情真意切地观想:但愿其他众生的所有烦恼,都能够聚集在我自己的身上。】
这些修法应该成为一种习惯,那就说我们如果反复长时间的修行,内心当中有感受的时候,修行佛法很重要的是通过观修内心当中要生起证悟的感受,如果一旦生起这种感受了,就和平时我们嘴里讲一讲,随便说一说,完全不一样。他如果相续当中生起感受这种修法就会变得有力量,所以说我们内心当中真正有感受的话我们就会习惯于看到其他众生招受痛苦的时候马上就算我来代受痛苦,让众生处在这个安乐状态。因为我们很清楚身心无病的时候,处于安乐状态的时候是什么样。现在我们没有大病,觉得身心很愉悦,但是如果一旦生病之后呢他就很痛苦了,所以当我看到其他众生感受痛苦的时候我就想让他来承受这种无病的愉悦状态,让这个疾病在我身上成熟,我来代受它,我来代替他承受这个痛苦,因为我是修心的人,我是菩萨,我是修心的人,我的心力应该比对方大,所以让我来代受他的痛苦,让他处于一种无病安乐的状态当中,自然而然这样去想。
自己或者其他众生生起烦恼的时候,我自己也要想,那么一旦生起了烦恼自己的身心不自在了,所以说愿其他众生所有烦恼让我一个人来承受,我一个人来生烦恼,其他的众生远离烦恼而住。通过这个方面来观想的。
【朗日塘巴说:“转恶缘为菩提道的这些殊胜方便法门,其实就是在灭除我们的期望及疑惧,并将我们推向通往究竟的、远离期待与疑惧境界的通衢大道。】
朗日塘巴尊者是这样讲的,把恶缘转为菩提道的一切的殊胜方便法其实就是在灭除我们期望和疑惧,以前我们讲到,我们对这样一种好的事物啊,好的未来有一种希望,总希望以后自己的生活平平安安的,或者说一切都是幸福境界。如果以后可能会遇到这些灾难啊这些违缘啊,自己很害怕很怀疑,所以很多众生他就是活在这种期望和疑惧当中,活在这种幻得幻失的分别念当中,那么如果我们过多的关注于这些期望和疑惧,我们的心就没有办法关注当下,没办法关注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关注当下的事情他比较容易发现实相的,但是我们总是期望总是疑惧,那我们就会延伸无量无边的分别念,延伸无量无边的分别念我们就没有办法来思维应该思维轮回的现象,轮回的实相,而应该思维这样的法门都没办法思维了。所以说如果能够灭除期望和疑惧呢就把我们推向究竟的远离期望和疑惧境界的通衢大道上面来了。
【现在对亲怨二者所做的修持,就像想法将一根弯曲的木条绷直的过程一样。”】
现在我们对亲怨二者所做的修持,什么是对亲怨二者所做的修持呢?就是对亲人和怨敌所做的修持,就是将他们观为平等,我们平时对亲人是一种态度,对怨敌是另外一种态度,二者是绝对不平等的。那现在大乘的菩萨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他就要将亲人和怨敌完全观为平等。
在四无量心当中其中有一个舍无量心,舍无量心就是怎么样将亲人和怨敌观为平等的一种真实的修法。但这个修行的时候呢,就为了打破我们对亲人执著所以也宣讲一些亲人的对我带来的危害,当然亲人对我带来的危害呢我们自己可能都有所体会,只不过呢有的时候呢忽略了,没有著重的观察,亲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伤害呢有些时候是将自己引向邪道的也有,阻止自己修善法的也有,或者有些亲人呢,一段时间是亲人,马上也会变成怨敌的,或者有些时候亲人伤害比怨敌来得更重啊,等等。有很多很多这些观想方法,这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我们说过渡的偏执于亲人,所以我们要想一些过患,来平抑过激的想法。然后对怨敌呢,就想怨敌给我们做的这个利益,包括这个怨敌以前成为自己父母的时候给自己做的利益,这个也要加进来来想,然后这个怨敌呢有的时候呢是名义上的怨敌,实际上呢,这个怨敌一辈子当中也没有一点机会给我做伤害,怨敌变成亲友的也有,所以说在修持这个方法的时候就刻意的让我们想一想怨敌给我们做的这样一种利益,尤其是很大的利益是什么呢?就是说通过怨敌的伤害能够让我对修法产生意乐,通过怨敌的伤害能够让我生起菩提心,这就是他给我做的帮助,而如果过渡的贪着亲友的话有可能对我们修行佛法,追求解脱呢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所以说对,就说我们对于亲人过渡的喜爱,通过观察他的一些过失来平抑,然后对于这个怨敌对我们做的伤害呢,通过观察他的一种利益来平抑,所以象这样的话我们就最后就可以达到平等,对亲人和怨敌平等,就说我们把他当成一个纯粹的一个人。这里面没有一个亲人的概念,也没有一个怨敌的概念,他就是一个人,所有的人他都是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就是离苦得乐。所有的人都想离苦得乐,那么现在呢,我修法的时候,我就不是专门挑这些亲人,让亲人离苦得乐,怨敌呢就不让他离苦得乐让他得到痛苦,那么现在呢我把怨敌平等了,我就可以平等的缘他们,愿他们离苦得乐。所以这个就是大乘的舍心当中舍无量心当中要达到这个效果,所以现在我们对于亲怨二者所做的修持就是这样的。
那么这个比喻呢就好像我想要一根弯曲的木条绷直,那么这个木条已经很弯了,我们怎么样把他绷直呢?这个里面需要一定的窍诀,有些懂得这个方法的人呢,他可以用这个火烧烤一下,摸点油水里泡一下,然后就把这个弯曲的木条帮在一根很直的棍子上,绑一段时间再把它取下来又烤又泡,再绑又取下来,慢慢慢慢,时间长了之后它就变直了,就是这样。我们弯曲的想法就像这个木条一样,什么弯曲的想法呢?对亲人的过渡偏颇和对怨敌的过渡的偏颇,这个心不正直,啊,这是有偏袒的,我们要把这个对待亲友弯曲的心变成平等心,我们需要窍诀,如果不懂得任何窍诀,没经过任何阶段一下子就想把这个亲怨二者拿呛,观为平等这个很难做到的。的的确确每个人的感受啊,无始以来形成的感受一下子要让他说这个是你的杀父仇人,你现在就要把他观想成为你的亲人一样,这个是任何人做不到,一下子任何人做不到。如果一下子比如说这个绷直的木条,如果我们不讲究策略,如果不长时间的做的话,我们一下子想把他掰直,一下子掰断了,啊,一下子掰断它了。根本达不到那种效果。所以说修行佛法它也非常讲究策略,非常讲究这个善巧方便,它是逐渐逐渐来,逐渐逐渐来调整的,所以调整到最后的时候呢要把这个怨敌和亲人观成平等,那就是水到自然成。啊,就是这样的,就很容易了。但现在呢,我们因为心里面他无始以来养成这个弯曲的心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一下子要转变,有的时候不要说修持,就说理念上从思想上都难以接受,就是这样。但是我们慢慢学习大乘佛法,首先从思想上接受,然后慢慢从行为上去调整,当我们修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我们就可以对一切的亲人,对一切的亲人也愿他离苦得乐究竟成佛,对一切怨敌也愿他离苦得乐究竟成佛,不会我对一个亲人给他的关爱多一点,给怨敌呢关爱少一点。不是这样的,而是平等地去饶益他们。即便是我们说在修法中有观察亲人的过患,但是我们的目的呢,不是因为说我观想亲人的过患就不理他了,如果我们产生这种想法就错了,我们就说要观察亲人的过患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和怨敌一样平等的去饶益,最终的目的是饶益他,让他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我愿一切众生究竟成佛的这样的想法要周遍于所有的众生,周遍于所有的众生,而在这所有的众生当中亲怨这二者是最对立的,最极端的对立,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个关系搞好了,把这个都已经修成平等了,那其他的更不用说了,肯定可以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说这个大乘菩提心它是一种平等心,它是平等,它根本不分对象的,根本不分一切众生平等的利益,所以这个修法呢我们通过观修舍无量心,通过观修四无量心它可以达到的。所以这个心呢,就是按照佛法当中讲虽然很困难,但它必定是一种有为法,任何有为法如果辅以因缘的话都可以改变,因为它的本性什么都不是,它的本性空性,所以说只有是有足够的因缘它就能够转变,那么因缘是什么呢?因缘就是观修这些所有的这个菩提心的修法,这个因缘已经具足了,他的结果就这样出现。
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