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主要宣讲的是大圆满的前行,大圆满的前行很多,有共同外加行和不共内加行。虽然破瓦法是本论的正行,但是大圆满的正行并不是破瓦,在大圆满的修法当中,破瓦属于临终的窍诀。真实来讲,大圆满的正行是彻却、托噶等修行方式,其他引导文中除了共同外加行、不共内加行之外,还有观察心的来住去,修持三身的瑜伽、地水火风,或者生圆次第等等,这些都是前行的修持方式之一,真实的大圆满还有大圆满的窍诀。
本论以共同四加行和不共五加行作为主要修行内容。如果我们要让相续成熟,必须要修持共同加行和不共加行。我们现在学习的是闻法方式,前面已经讲完了发心,接下来讲行为。行为有两种,即所断之行为和应取之行为。
丙二(应取之行为)分三:一、依止四想;二、具足六度;三、依止其他威仪。
丁一、依止四想:
“依止四想”是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名医想,于精进修持作医病想,整个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修行。
前面讲到上师的悲心就是对我们宣讲正法,然后让我们去做取舍和修行,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做,通过上师的加持就可以把自己安置在解脱地或者净土当中,而是应该不折不扣地遵照上师的言教踏踏实实地修行,彻底分析轮回和涅槃的界限,这一点非常重要。上师通过悲心给我们传法,解不解脱要靠自己,听完法后我们要如理如实、踏踏实实地去做实际的修行。
与此相反,当前有许多经忏师到亡人的枕边念诵“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
与前面讲到的上师以悲心讲完教言后,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去修行,彻底分清轮回、涅槃的界限相反,有很多经忏师会在亡人的枕边念诵“上去下去的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这些词句属于闻解脱,即莲花生大士以前的伏藏品。后来伏藏大师把闻解脱取出来,一部分是超度亡者的仪轨,还有一部分是大圆满正行的修法。以前大恩上师给我们传的《六中阴》也是闻解脱的一部分。超度亡者都要念闻解脱。我们熟悉的《西藏度亡经》也是闻解脱之一。
现在有许多的经忏师,我们对经忏师可能有一些误解,包括很多汉地的出家人和修行者也是觉得经忏师一定是不修行的,这个不一定。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有些经忏师的境界、悲心、证悟非常高,他去做经忏是纯粹以大悲心利益亡者。他的悲心非常强烈,既能通过自己的修行加持众生,也会通过给众生讲经说法、灌顶、传授窍诀等方式利益众生,或者去亡人的身边,通过念诵闻解脱等具有加持力的词句引导亡者的相续。经忏师中有些人是境界很高的大德、成就者,乃至佛的化身。
也有一些经忏师纯粹是为了得到一些供养,在念诵的过程中发心不正、胡思乱想,根本没想到亡者的利益,只是想着念完之后得到供养而已,因此经忏师也分很多不同的层次。经忏本身是一种佛事,能够获得自他二利,能否利他或者利自关键要看念诵者的发心和修行,佛法用的好会成为自他二利,用不好也可能伤害自己和他人。为什么念经忏会伤害他人呢?因为很多中阴身是有神通的,也会通过神通去观察经忏师的起心动念,如果念诵者一直打妄想,或者生起贪、嗔、痴,亡者就会对念诵者产生不好的念头,甚至生起嗔心而堕落,即便不堕落也会对亡者造成再次的伤害。
到底是自利利他还是自害害他呢?关键要看经忏者的境界和发心。经忏作为一种佛事,不一定是不好的。只不过现在是五浊恶世,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一部分做经忏的人似乎没有修行境界,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别人在做经忏时收了钱财、供养,一定就是不好的吗?这个不确定。有些人收钱,有些人不收钱。以前大德们也讲过,从超度亡者的缘起来讲,给亡者念经的时候,念经者多多少少要接受一些供养,比如食物、钱财。因为如果你不接受一些以亡者名义供养的东西,就没办法和亡者结上因缘,如果没有结上因缘,念经时对方获得的利益可能就要打些折扣。
以前我们在学院念经的时候,益西上师经常让大家享受一些亡者的财物或食物,以此和亡者结上因缘,然后大家再念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做经忏或佛事的时候,亡者的家属也会给僧众或念经者做些供养。有些念经的人不敢吃,担心发下来的食物是超度亡者的,就放在供护法的盘子里,交给护法神去处理;有的人觉得反正我念就行了,不接受供养,一方面是对亡财比较害怕的表现,一方面也可能是稍微考虑自利多一点。
有一次一个居士在佛学院附近去世了,僧众要超度他,他随身带了一些已经变质的饼子,大恩上师说大家还是要吃一点,和他结上缘我们念经就有力量,上师带头吃,我们也分着吃。并不是所有接受财物的经忏师都是不好的,有些的确是以悲心和他结缘才接受的,有些也可能是专门是奔着他的财物去的。如果发心纯正会成为利他的善业,否则也可能成为恶业,因此经忏本身怎样不好说。
当前很多经忏师到亡人的枕边念诵“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等系解脱的文字。“上去下去之关键”,什么时候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呢?亡人死去的四十九天之内,上去是转生净土、善趣,下去是堕入轮回、恶趣,中阴就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就像马往东走、往西走、一直走等等是随着辔头所转。骑马的人一拉左手的缰绳,马就知道往左边走;拉右边往右边走;不拉的话,保持平衡就往前走。
死亡到来的时候,上去下去的关键就像马随辔头所转一样,那时应该生起善念,忆念净土、上师,这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们说临终一念很重要,如果临终没有想什么,中阴的想法也很重要。因为在麦彭仁波切净土教言等窍诀中,都提到中阴因为远离了粗大的色身,只有一个通过自己的业形成的意生身。它的色蕴非常微细,不像我们现在的身体那样粗重,想要跳高一点、走快一点根本不行。到了中阴的时候,粗重的身体已经舍弃了,心识从身体中出来了,重新形成了意生身。因为意生身的色蕴微细,所以行走很迅速,有时他可以穿墙,有时念头一转马上就到了一个地方。他的思想很敏锐,色身很微细。
如果那时能够忆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在中阴非常容易往生;如果他对于世间的贪恋比较强烈,觉得世间的事情还没有做完,还有很多的牵挂。即便中阴很容易往生,专注于这些问题就没办法顺利往生,因为他并不想到净土去。一些修行不好的人,临死的时候其他道友告诉他:“你要放下一切,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他们却说:“我放不下啊,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很多心愿没有了。”
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公案当中,也有这样的事例。有一个伏藏师的弟弟死去了,伏藏师通过自己的境界到了中阴和弟弟相见,告诉他:“如果你忆念净土,中阴很容易往生。”“净土虽然好,现在我对世间还没有完全放下。我三十多岁就死了,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他不想转生净土,只有去寻找好的投生地方。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阴的念头非常重要。上去很重要,下去也很重要。如果你的善念非常强盛、修行很高,到了中阴可以自然的忆念,或者通过你的境界、善念转生到净土当中;如果你在世修的善法很少、恶分别念很多、罪业深重,临终时相续中的业力现前,自然而然产生很多恶念,这样你会很容易转生到恶趣中。
中阴的时候的确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这是颂词本身的意思,但是后面华智仁波切似乎对这种现象有点批评的意思。下面我们再看一下他从哪个角度讲的。
事实上,到了那时,除非是前世修道的大德以外,大多数亡灵都是背后为业力的狂风所驱逐,前面有阴森可怕的黑暗相迎接,就这样夹入中阴的狭长险道中,不可思议的阎罗狱卒口中喊着“杀杀、打打”穷追不舍。
虽然颂词中说,经忏师在亡人枕边、尸体旁念诵上去下去的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等等,“事实上,到了那时,除非是前世修道的大德”,如果是前世修了很多善法的大德、修行有成的人到了中阴可以安住在自己的境界当中。大恩上师在讲记中提到,这时依靠法性力文武百尊会次第地出现,如果能够认识其中一尊就可以获得解脱。有些大德在生前串习了很多诸如此类的教言,这些一显现的时候,他对此很熟悉,一下子就认识到了。这是因为他在世的时候,一方面串习了很多佛法,一方面所积的恶业很少。既积聚了很多顺缘,也远离了很多违缘,文武百尊很容易出现,他的障碍很少。障碍是什么?因为相续中存在的恶业和习气很少的缘故,所以一下子就能认识,迅速到达净土中,很快得到证悟。
还有一些修行人虽然不是证悟的大德,但是他在前世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修了很多善法、累积了很多善根,也在拼命积资净障、忏悔罪业、消除习气。通过修持四厌世心对世间八法没有兴趣,不会为了这些花费很多时间精力,起心动念不会缘世间八法而转。随着耽著轮回的习气的逐渐削弱,同时也在猛烈地修持净土教言等善法。
当一个人的意识专注某一个法的时候,不会专注另一个法,这是一种规律。以前我们分析过这个问题,如果心思专注于轮回、世间八法,不仅当前的心识是缘轮回的世间八法在转;而且真实的佛法没有缘,而且也缘不到,一心不能二用,分别念不可能在一个时间中同时缘两个法。当我们心识在缘世间八法的时候,不仅会产生很多世间八法的念头,也会为了得到世间八法去做很多行为,在行为当中也可能会造罪业。当我们缘着轮回琐事是没有缘佛法的,心没有想佛法,身体和行为也没有行持佛法。
我们做恶业时,不单单是在做恶业,还损失了善法。反过来讲,当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没有造罪。如果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一辈子这样,可想而知一个人在世的时候,修行的善法是很多的。在修善法的同时,他也没有累积很多的恶业。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如果把很多精力放在修善法方面,不单单是修了很多善法,而且这段时间根本没有造恶业,即便是造了也很少,因为你修善法的心念非常强烈。所修的善法是什么?除了闻思修行、积资之外就是忏罪,没有造新业,再忏悔以前的业,然后以前没有的善法现在生起了,以前具有的善法现在增长了。在这种状态下到了临终,我们内心会积累很多的善业,负面的违品会非常少。
如果我们在一生当中,今天没有怎么修善法,明天也没有怎么修善法,虽然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是到了临终的时候,这些累积起来就显得意义重大了。因为我们一天没有修善,一天当中就在造罪业,当我今天沉溺在世间八法当中造罪,明天、后天、一个月、一年、一辈子都是这样。在我们耽著世间八法、造罪业的时候,同时也是没有修善的。我们死的时候善法很少,以前的罪业也没有忏悔,在不断地增长和累积,还有每天都会增长新的烦恼和罪业。临终的时候会相应于我们一生积累的恶心而形成的念头,如果我们生起很强烈的恶念,想要投生善趣、得到解脱非常困难。
如果我们恶业很深重,甚至于在死的时候,都找不到一个给我们念经超度的人,即便是找到了,罪业太深重的缘故,对自己的帮助也是相当有限的。虽然不是说一点作用都没有,但是作用非常有限。那时候我们相续当中强大的习气已经逐渐成熟了,要去改变是有点困难的。从这个侧面来讲,很多上师都要求我们每天尽量把自己的心专注在佛法当中,尽量地减少对轮回的耽著,这种必要性放到临终就会非常突显。
虽然我们在临终要生起善念,临终的一念固然重要,如果我们不好的习气、罪业没有那么重,有可能在临终的时候可以生起善念;如果我们相续当中的罪业很重、障碍严重,临终根本没办法想到。临终的很多分别和习气不断地翻涌,根本想不到善法。当我们病得比较严重,意识迷迷糊糊,就像到了高原会有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不由自主的相续当中很混乱,各式各样噪杂的声音、不好的情景等等都会不断地翻滚,这时候要生起一种善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里相当于我们临终时的一个预演、小测试,如果那时没办法控制,临终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所作所为都会翻滚出来,而且我们一生当中所造的善业有限、恶业很多,修善法时也没有殷重地修行,力量无法显现。会被其它负面的思想、业力所压制。此处说如果我们在世的时候精进修道了,虽然没有证悟,但是也很容易忆念往生,安住在善念当中。
华智仁波切说,“除非是前世修道的大德”。大德除了证悟者之外也包括认真修道的人。因为大德有两种,一种是证悟者,自然而然可以安住在他的境界当中,这个时候往生净土,或者安住在证悟中转世继续利益众生;还有一种是没有证悟、修行很好的凡夫人,从这个侧面来讲,他们也可以称之为大德,能够很自在地忆念善法。虽然修行没有圆满,还会产生一些习气,但是因为他的习气不是很严重,所以经忏师如果在枕边念诵“上去下去的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自己非常容易忆念。因为有些时候他只是需要有人提醒,否则无法专注。对于有些大德来讲,不需要别人来提醒;有些罪业很重的人,你的提醒他也听不到,或者听不进去;中间也有一些情况,如果提醒一下,他一下子就专注了,如果不提醒,他不一定专注。
为什么要念四十九天呢?就是说今天提醒,明天也提醒,四十九天当中反复提醒,他总有一天会被提醒到,也有这种必要性。闻解脱修法的功德、加持力本来就很大,如果是一些有能力的上师念诵,再加上亡者自己的因素和合,这个时候对亡者解脱,或者忆念善法,还是很有必要性。
如果我们在世的时候没有一点修行,到了中阴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中阴的时候,“大多数亡灵”,因为大部分的人在世都沉迷于世间八法,没有把自己的心思放在修行佛法上,不认为修行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在世没有认真修行,死后就会出现以下的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背后为业力的狂风所驱逐”。“业力的狂风”是平时我们讲的业风,死的时候生前所造的业力有一种力量叫做业风,业风不断地吹,驱赶着你,那时你是不由自主的,没办法和它对抗。造业的力量非常大,就像山洪或者海啸爆发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掉到其中,那是根本没办法的,只能随着水不由自主地往下走而已。那时候有什么自主力啊?基本上没有自在。背后是生前所造的业风所驱逐,自己只有不由自主地往前走。
“前面有阴森可怕的黑暗相迎接”,那个时候如果自己没有修很多善法,到了中阴的时候,在有些教言中描绘当得非常恐怖。为什么要在亡人死去的时候为他们点灯呢?在他们头上点起一盏灯,并不是我们要供养亡者,而是为了通过点灯的善根、点灯者的善念、中阴的愿文等的加持力,令他在中阴中不会那么恐怖和黑暗。如果让我们去行走在非常黑暗的地方,当然会非常害怕。如果有光明之后,就会感到安慰,如果他的心定了之后,就有一个容易忆念善法、祈祷上师的条件。
“就这样夹入中阴的狭长险道中”,这个时候已经进入了中阴的狭长险道,因为自己的业力,轮回的习气很严重,这个时候基本上会感受到一些恐怖,所以中阴的狭道很危险。
不单单如此,在自己的耳边、眼识前面还会浮现出很多不可思议、恐怖的阎罗狱卒,有些地方讲这些阎罗狱卒都是自己的业力形成的。“不可思议的阎罗狱卒口中喊着‘杀杀、打打’穷追不舍”,这些非常恐怖的声音很强烈。眼识面前会出现很多阎罗狱卒的形象,耳边出现恐怖声音,处在黑暗当中,自己非常恐怖,这时要忆念佛法是非常困难的。
华智仁波切描绘不修行的人基本就是这样的,修行的人这方面就不会那么明显,他会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去忆念。如果没有修善法的话,在这个过程当中,景象是非常恐怖的。
当时,无处可逃,无处可藏,无依无靠,处在这般无可奈何、无所适从的时刻,又怎么会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呢?
这段话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处于中阴的实际状况。现在我们要提前了知这种情况,我们在心中应该反复观想:如果我不修行善法,处在这种状态时该怎么适应呢?这时基本上没有自在了。前面描绘的情况,我们要在打坐的时候,闭着眼睛想一想。中阴的时候,生前造的很多业力在后面推着我们往前走,我们不由自主、停不下来,前面是根本看不到光明、希望的狭长黑暗,眼前看到很多恐怖的阎罗狱卒拿着各式各样燃火的武器,耳边听到非常恐怖的杀杀打打的声音,像抓住他、捆住他、打死他等等很多的声音。他们穷追不舍,基本上在自己业力要成熟的时候,真的找不到一个可以躲避的地方。
我们闭目思维一下在这样情况下要怎么办?根本忆念不了善法。因为这时我们的心智很迷乱,也没有一个环境让你坐下来思维。我们在人间并没有那么恐怖,都想不起来忆念三宝、祈祷上师、修行善法,更何况在那种紧急的关头。这么混乱、恐怖的时候,如果没有前世强大的习气,要去忆念善法、祈祷上师,还是很困难的。
“当时,无处可逃”,真的找不到一个可以逃避的地方。“无处可藏”,藏的地方也没有。因为自己业力现前的缘故,不好的习气就会感召这样无处可藏、无处可逃的状态。“无依无靠”,如果在世间的话,你可以找亲属投靠一下,请朋友谁帮助一下,或者找上师给你念念经,那时候什么也找不到。并不是上师没有悲心,而是自己习气业力现前的时候,上师也没办法作为你的依怙。
在《入行论》第二品忏悔罪业中也描述了一些临死的状态,到处都是阎罗狱卒,自己“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睁开了很大的因为恐怖而凸出的眼睛,到处寻找也找不到一个依怙,就是处于这样一种无可是从的时刻。这样的状态怎么可能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呢?虽然临终是上去下去的关键,但是一般的亡者根本没办法忆念善心、祈祷上师。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修行的人到了中阴状态,再说现在是上去和下去的关键有点迟了。我们并不是说闻解脱当中讲的是不对的,虽然是上去下去的关键,但是除了中阴是上去下去的关键之外,这里还给了我们的一个信息是,生前自由自在的时候才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如果我们把现在的关键点抓住了,然后到了中阴自然而然地会把上去下去的关键突显出来,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这是上去下去的关键,必须要生起善心。
中阴生起这样的想法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出现这种思想,必须要在生前好好抓住这个关键点,只有在生前把这个关键点抓住了,中阴的第二个关键点才能抓住。那时候你如果能比较从容平静地去祈祷阿弥陀佛,一下子就往生了。刚刚我们讲了麦彭仁波切说,因为中阴的色蕴很细微,所以要去哪个地方很迅猛。如果一艘船在水面上,用手轻轻一拖,想要往东边西边都比较自在;如果这艘船在陆地上,拖起来就很困难。
我们在中阴的时候,前提是能够忆念起来,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一刹那就去了,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并不是因为既然华智仁波切都推翻了,说这个哪里是什么上去下去的关键,所以我们也说闻解脱当中所讲的是没有用的,千万不要这么去想,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把这个问题已经分析的非常清楚了。
此处所指是什么?此处所指就是,如果你在世的时候不努力,却把所有的宝都押在死的时候别人给你念经超度或者助念,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如果你自己不做一点努力,别人怎么提醒你?你在中阴迷乱,外面的师父不断地念经,上师也在不断地提醒,你要忆念、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出现了,那个时候什么佛出现了,但你看不到。如果你的业力深重,只是看到一些阎罗狱卒而已,根本看不到清净的本尊。即便有时候看到了,迷乱所遮的缘故也会很快消失了,没办法忆念。我们对于闻解脱中所讲的情况和华智仁波切这里所讲的情况要分清楚重点,此处所讲的就是我们要把关键点放在生前,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灵牌之上灌顶时已迟,灵魂漂泊中阴如愚狗,忆念善趣彼者有困难。”
闻解脱就是莲花生大士的伏藏。莲花生大士讲到了,“灵牌之上灌顶时已迟”。什么是灵牌呢?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提到了,亡者去世后要给他念《西藏度亡经》,佛法术语叫做闻解脱。念闻解脱时,会做一个灵牌。大恩上师以前给我们看过灵牌,在一个伞下面画了一个人,合掌蹲在那,伞代表上师三宝的庇护,然后他躲在庇护中求加持,这就是灵牌。
画一个灵牌,做一个所依,现在很多是把亡者的相片放在灵牌上,然后上师念勾招仪轨,把亡者的神识勾招到灵牌当中来。有些上师具有能力的的确确可以通过禅定力把神识抓住勾招到灵牌中,亡者也需要一定的因缘,否则也没办法。把亡者的神识勾招到灵牌之后,闻解脱的仪轨当中还有一个灌顶的仪式。通过给灵牌灌顶为亡者清净罪业、具足功德。以前有些道友去世的时候,我也参加过这种法事。灵牌灌顶一般是这样的,虽然是给亡者灌顶,但是如果活着的亲属愿意灌顶也可以接受灌顶。给灵牌灌顶的过程中有一个灌顶仪式,我们过去也能得到一个类似的灌顶,可以清净自己的罪业。然后把灵牌交给具有功德的上师处理,有时是法王如意宝交给僧众处理,有时是上师们自己以他们的能力处理。如果在世的时候什么都不修,只是把所有的宝押在灵牌之上灌顶的时候,那时间已经迟了。
“灵魂漂泊中阴如愚狗”,亡者的灵魂在中阴时随着自己的业风所吹不断地漂泊,就像愚狗一样。愚蠢的狗哪里有吃的就去哪里,没有一个定准的方向,到处转悠。中阴身漂泊在中阴的时候就像愚狗一样,思绪混乱忆念善趣比较困难。在为他念经的时候,他不在跟前,听都听不到,让他忆念善趣是有困难的。
大恩上师宣讲《入行论》时曾经引用过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位很著名的上师蒋扬夏巴,他在念经超度的时候,好像怎么念也不成功,最后他先唱一些世间的情歌,再开始念仪轨。他的弟子非常纳闷,心想,上师平时持戒精严,怎么会唱世俗的情歌呢?后来上师对他解释说,这个亡者生前是一个很好的歌手,死后由于这种习气很严重,什么地方唱歌他的神识一下子就过去了。就像现在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亡者有这个习气一下就过去了,你在这边念经,他根本就不理睬,怎么超度也利益不了他。蒋扬夏巴上师也开始唱歌,他是一位声音很好的上师,唱了一首情歌之后亡者的灵魂被他吸引过来,到了跟前再给他念经超度,这样的情况是有的。有些时候有这样的能力,有些时候不一定,所以忆念善趣比较有困难,连这样具力的上师都要用些善巧方便。
在念经超度的时候,亡者的神识跑到很远的地方,一方面可能听不到,另一方面他的心思不在这里,这样念经超度的意义不大,想要超度他很困难,这时候要让亡者忆念善趣的确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把此处讲的人换成自己,如果我们在世的时候不修行,漂泊在中阴的时候也是如愚狗一样,无论是别人提醒我们,还是我们通过自己的能力忆念善趣都有困难,如果在世时不认真修行,真正到了临死、中阴的时候,再让我们去忆念善趣,这时候才是上去下去的关键的确是很困难的。这就是华智仁波切在此处说:“又怎么会是上去下的关键”的用意,并不是说真的没有用,而是如果在世不修行,单单凭借死了之后的超度法事,对我们来讲真正的利益不是很多。
“就像马的方向随着辔头所转一样,上去下去的关键时刻就是现在活着的这个时候。”
就像马往左、往右、直行的方向是随着辔头所转一样,所以上去的解脱、善趣,还是下去轮回、恶趣的关键,就是现在活着的时候。
我们活着的时候,思想稳定,心也相对平静,在这样的状态当中我们要忆念善法,就会成为上去下去的关键。如果每天都在忆念善法,恒常不断地专注法义,就会成为一种强烈的习气。我们临死的时候,也许根本不需要经过中阴。最好是能够即生解脱,我们就不需要考虑死亡时。如果现在通过上师的加持我们就在座位上证悟了,就不需要考虑中阴的问题了。如果今生没有证悟,我们在临终还有一个解脱的机会。我们在临终猛烈地祈祷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断气之前阿弥陀佛就在你的根识前显现,然后你会生起很大信心,然后跟着阿弥陀佛,一断气就往生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中阴。
如果临死没有见到佛,死亡之后,到了中阴身还有机会。如果在中阴的时候忆念净土、忆念阿弥陀佛还可以往生。中阴的时候自己忆念,或者别人念《闻解脱》提醒你现在很重要。因为你虽然有前世修行的习气,只是自己的力量可能差那么一点点,但是如果有人提醒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你修行的习气很强烈,会想到:现在我死了,生前串习的不就是往生吗?现在机会来了,所以我要发愿往生。念头一转,马上就往生了。
如果还不行,就像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说的那样忆念入胎的窍诀,比如把自己观想成种子字等等。如果你想转成一个有智慧的人,就观想文殊菩萨的种子字“德”字入胎,下一世会具有智慧;如果你想转成对弘扬佛法很有能力的人,就观想“吽”字入胎,下一世会具有能力;如果你想转成一个具有大悲的人,就观想“舍”字入胎。在佛法当中有一整套的窍诀,如果能够保持在清净观中入胎,在后世也会具有很多修法的缘分。
平时我们发愿也是这样的,发愿今生一定要获得解脱、证悟大圆满,这是第一个发愿。还要发愿如果今生没有证悟大圆满,就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第二个选择。相当于我们填报志愿,第一志愿是清华北大,如果没考上还有第二志愿。我们回向发愿首先是争取在今生当中证悟,如果不行就发愿在中阴证悟,还不行就发愿下一世在最短的时间中值遇佛法,修学佛法的信心强烈、违缘鲜少,或者在下一世乃至生生世世当中不离佛法、闻思修行等等,还有很多愿要发。不是说我一定要今生成就,既不发愿下一世、中阴往生,也不发愿后一世遇到佛法,什么都不管。如果你没有发愿,后世不一定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有时可能会想:“既然已经说了不想再轮回,为什么还要发愿后世中值遇善知识、殊胜的佛法呢?”这个想法是对的,关键是我们在短短的一生当中能不能圆满这些资粮?这就不好说了。虽然想法很强烈,但是并没有朝着自己希求的目标非常精进地修行,即便精进修行了,因缘没有圆满,也不一定能在今生当中证悟。我们如果今生没有证悟,就发愿往生;如果没有往生,就发愿后世修行,乃至于在解脱之前生生世世值遇善知识、修行佛法、弘扬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像马的方向随辔头所转一样,上去下去的关键时刻就是现在活着的时候。我们现在自由自在,既有时间又有精力,思想可以随我们支配。通过前行的加持、上师的教诲,将我们的心放在佛法的修行上面,这是非常关键的。
依靠即生的人身行持向上之善业的力量与其余五道相比遥遥领先,也就是说,此生此世完全可以永远舍弃天灵盖。
“依靠即生的人身”,就是现在我们现在的身心。“行持向上之善业的力量与其余五道相比遥遥领先”,现在我们的人身称之为暇满人身,除了人身之外,还有五种身体,即地狱道、饿鬼道、旁生、阿修罗、天人的身体。因为地狱的身体太痛苦,所以修不了道;饿鬼的身体经常被饥渴、邪分别念所困扰,很难生起善心,也不是真正的修行所依;旁生的身体过于愚笨,不能成为真正修行善法最好的所依;虽然阿修罗在天上,但是争斗心、嫉妒心太强烈,经常忙着在内部或者和天人争抢地盘,相续中也不堪能修持善法;天人算是轮回中最好的,因为生活太好了,忙着享受,过度地享受对意志力是一种消损,想不到去修善法,虽然不是完全想不到,偶尔也会修,但是修行善法的时间太短了。
像现在很多富人学佛法一样,有时他们也在学、念经、磕头,多数的时间还是忙于享受,有时为了所谓的事业,有时为了种种的享受,因为有经济能力,所以可以去实行,今天去这里玩,明天去那里玩。如果没有钱,可以想,但没办法承办。富裕的人可以进行很多消费,耗费了大把的时间、精力,不想去做很多的修行。天人就是这样,他们的富裕远远超过世间的任何富翁,基本上是心想事成,享受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很多的勤作,过度地沉溺于受用时,即便听点善法也是很短暂的,听完之后就想着怎么去享受了。
其他五道的身份要修行善法很困难,人身非常特殊,能够清晰的思维。人道有苦有乐,不像天人过于享受,快乐占百分之九十九,痛苦才一点点,过于地享乐对修行善法不利。过度的痛苦也不行,三恶趣天天被痛苦折磨,哪里还会产生修行善法的心呢?当我们几天没有吃饭,内心饥渴的感觉困扰,基本上想不到善法,肚子饿心是发飘的、安住不了,吃了东西、身体的饥饿感消失,心也定下来了。我有这样的感觉,并不是饿过三天三夜。以前年轻时饭量大,有时想今晚不吃饭了,好好看看书,但是根本不行,非常饿、心发慌,只能妥协了,吃了东西之后一下子好了,再看书就看得进去。我们仅仅一晚上没吃饭,心也是慌的,何况这些饿鬼,他们一直找不到东西吃,心思怎么会在法上,哪里有饮食、水声就跟着去了。虽然在寻找过程中非常痛苦,找到也根本吃不到,但是还在追求。其它的身份,比如宠物狗、牛、马、羊、猪等等,它们修善法也很困难。
人是苦乐相杂的,纯粹的乐不行,纯粹的苦也不行,有苦有乐的状态比较均衡、容易忆念善法。不会过度的沉迷于享受,也不会由于过度的痛苦没办法忆念佛法。因为有一点痛苦的缘故,所以思维佛法讲的三界皆苦会有一些体会。太过痛苦也不行,要有安乐的时候,安乐有助于思维:一切的安乐都是变苦的自性,一切的痛苦是苦苦的自性。对于这些都可以去想,然后去实行,这种想法有助于安住在正道当中。人的身心也比较容易修善法,比如磕头、念经等修行,身体的手脚等部分都可以配合我们,非常容易实行;也有比较明清的智慧可以思维无常、空性、如来藏等法义,因此只有人身才是别解脱戒的所依,有很多修持善法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什么要发愿得到暇满人身,而不是得到暇满天身呢?因为天人、阿修罗等其他身体都不是暇满的,所以真正的暇满只有人身。虽然饿鬼、旁生、天人、阿修罗偶尔会有修行,但是都太少了不普遍,属于特殊情况。真正普遍意义上可以修道的只有人身,因此我们要发愿获得暇满人身。因为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依靠人身可以行持向上的善业。比如顶礼,很多佛经中讲到,顶一个礼,从你所顶礼地方的地面到金刚地基之间所有的微尘,一个微尘就是一次转生金轮王的数量。有多少呢?这是不可思量的。修完了十万大头,可以积累很多资粮。人身可以修菩提心、供灯、放生等等,能够行持的善法远远超胜其他五道。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最殊胜的人身去修道,“此生此世完全可以永远舍弃天灵盖”。什么叫“舍弃天灵盖”?天灵盖是投生的意思,因为转生一次,就重新获得一次人身,获得一次天灵盖,死了之后就舍弃了天灵盖,投生到了第二世,所以会舍弃很多的天灵盖。舍弃天灵盖是舍弃身体的意思。如果今生认真修行,永远舍弃天灵盖的机会就在今生当中。如果证悟了大圆满,后世不会再随业力投生;如果转生到极乐世界,也不会随业力投生。今生抓住时机好好修行,就可以永远舍弃天灵盖,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同样,这个人身积累向下之恶业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余道众生,换句话说,今生今世也可能成为决定无法脱离恶趣深渊的罪魁祸首。
人身行善的能力很强,比如供佛、顶礼,为道友、僧众、上师发心做事等等,可以在短暂的时间中累积不可思议的资粮。反之,人身造恶业的能力也很大,就像有些高官的地位很高,通过权利、地位给人民做好事有能力,也有能力催毁很多地方,人身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依靠人身去修善法,可以在一生中累积无量无边的资粮;如果依靠人身去造恶业,这个能力也远远超胜余道的众生。如果遇到佛法有很大的优势,如果诽谤佛法过失也是很大的。
通过人身也可以造五无间罪,五无间罪有很大的过失,还有毁坏佛法、阻止别人修行,行持杀生、偷盗、邪淫等恶法,因为你有了这样的人身,造恶业的力量远远超过其他道的众生。虽然其他道的众生不是不造业,但是他们造业的力量远逊于人道的众生,比如狮子、老虎等食肉动物虽然一生都在杀生,但是也不是天天杀,有的动物吃饱一顿可以趴在地上休息好几天。从这个角度来讲,杀生还是有限的。人道众生不是这样,可以创造很多条件,运用科技手段杀害很多众生。
大恩上师经常讲,如果我们不注意,在餐桌上吃一顿饭,几十甚至上百的生命就这样被我们杀死了。因此人造恶业的力量很大,远远超过其余道的众生。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好好把握人身,“今生今世也可能成为决定无法脱离恶趣深渊的罪魁祸首”。所谓“决定无法脱离”是指很难、长时间的意思,并不是永远无法脱离,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如果我们今生造很多恶业,就会长时间堕入恶趣,很难从恶趣当中转生出来。
虽然我们得到人身很困难,但是从人身堕恶趣很容易,从恶趣转恶趣也很容易。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好好地取舍,放任自己的习气不去对治,随着习气而转很容易造下非常严重的罪业。
活着的时候,我们分了两方面解释。上去的关键,今生的人身造善业的力量可以超胜其他道,而且这一世还有获得解脱的机会;下去的关键也是现在,因为人造恶业的能力远远超胜其他道的众生,所以下去的关键有可能是今生的人身。如果不注意的话,有可能生生世世难以从恶业当中解脱的罪魁祸首,也在现在的身体上。
如今我们已经幸运地遇到了如名医般殊胜的上师,获得了如起死回生之甘露妙药般的正法,此时应当依靠上述的四种真实想,修持自己所听闻的正法,趋入解脱道。
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人身,遇到了像名医一样很殊胜的上师,“获得了如起死回生之甘露妙药般的正法”。因为天人的福报很大,所以在天界当中有甘露。为什么能够起死回生呢?天人和阿修罗作战,如果头没有被砍断,而是其它地方受到重创,只要是服用甘露或者以甘露涂抹身体,立即就会痊愈。阿修罗非常希望得到天人的甘露,这也是阿修罗和天人发起战争的原因之一。天人和阿修罗战争的原因在佛经中记载,因为阿修罗女很漂亮,所以有时天人发动战争抢夺阿修罗女,还有天人的如意树和甘露是阿修罗没有的,阿修罗想要得到如意树和甘露而经常发动战争。从这方面讲,叫做“甘露妙药”,服用之后可以起死回生。
正法就像甘露妙药一样,如果我们修持妙法,就可以获得殊胜解脱,这方面我们要知道,现在已经遇到这样殊胜的正法了,应该依靠上述的四种真实想,即自己是病人、上师是名医、法是妙药、自己修持是治病,修持自己听闻的正法趋入解脱道。不管是四加行或五加行,一定要通过闻思修行的方便,让心转入解脱道,让法融入心中。
应当断除四种真实想的违品——四种颠倒想。
我们在闻法求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断除四种颠倒想。
如《功德藏》中说:“人性恶劣诳如绳,依止上师如捕獐,已得正法麝香物,实喜狩猎舍誓言。”这其中已经说明了所谓的四种颠倒想,也就是将上师看成是獐子;将正法看作是麝香;将自己当作猎人;将精进修行作为箭、陷阱等捕杀獐子的方便。
“人性恶劣诳如绳”,有些人依止上师求法,他的心思不正确,安住在一种邪分别念当中,这种人是人性恶劣者。他的人性很恶劣,没有真诚的信心去依止上师求法。“诳如绳”,欺诳的手段好像绳子一样。大恩上师也讲到了捕獐的方法之一就是挖一个陷阱,在下面用绳子结套,如果獐子把翻板踩翻之后,它的身体就会被绳子套住,绳子是个活结,一拽之后就系紧了。犹如捕獐的绳子一样,求法者经常在上师面前甜言蜜语,做出欺诳的行为、发心和语言。“依止上师如捕獐”,他们通过狡诈的方式依止上师。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有时看见上师喜欢名声,他就经常去赞叹、吹捧,有时显现上上师喜欢财物,他就经常供养,想方设法地从上师那里得到正法。
“已得正法麝香物”,上师传法之后他得到了正法,正法就像麝香一样,獐子的身上有一种麝香,本身有香味,药用价值很高,卖了之后会得到很大一笔钱。猎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捕住獐子之后,会不会去承侍獐子呀?他不会,只是把獐子杀死之后取出麝香,然后就走掉了。
“实喜狩猎舍誓言”,这些人很喜欢狩猎,得到麝香之后,生起了真正的欢喜。麝香才是他要的,有了麝香其它就不管了。弟子在依止上师过程当中,因为和上师之间是师徒关系,所以有些戒律、誓言、因果规律在里面。当他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之后,就舍弃了自己的誓言,这是下劣弟子的做法。
所谓的四种颠倒想,就是把上师看成是獐子,獐子有麝香,上师有正法,把上师相续当中的正法看成麝香。这种弟子把自己当成猎人,猎人必须要把獐子捕捉到之后才能取到麝香。“精进修持”包含了在求法过程当中,对上师的承侍、依止,还有上师安排的念、修等等修法。虽然他也很精进地闻思修,但是动机不纯,这种精进修行就像以陷阱、射毒箭等方便捕杀獐子,他在上师面前恭敬的行为、语言等等,都是为了得到麝香而已。相当于猎人捕杀獐子取到麝香之后,就不管獐子了。当这个恶劣修行者在上师那里得到正法之后就舍弃了上师,不会再去想在上师面前的承诺、誓言。他就是要得到正法,是为了修行吗?当然不是为了修行。如果真正为了修行,对于传法的上师一定会永远地恭敬祈祷,想要修行的人对传正法的上师有一种正念。
因为他得到正法就是为了名闻利养,所以发心是以法作为得到财富的方便。他求法是干什么?根本不是为了修持,而是为了给别人讲法之后,通过贩卖正法得到供养。甚至会明码标价,也就是说我传这个法给你需要多少钱,完全把传讲正法当成得到钱财的方便。修行正法并不是为了调伏烦恼、利他,他修行法要、在山洞闭关,都是为了得到名声、地位和财富,所以他求法也不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修行而求法,得到法之后也就不会忆念上师的恩德,就像猎人得到麝香也不会忆念獐子的恩德,认为是獐子让我得到了麝香,取到麝香之后,根本不管獐子的死活。他们就是以这种心态求法,在求法之后,根本不去管我在上师哪里承诺了什么,应该如何祈祷、供养等等,从来不会忆念上师的恩德,这样依靠正法积累恶业。
求法不实地修持、不感念上师恩德的这些人,依靠正法积累恶业并终将成为恶趣的基石。
这方面我们要做颠倒想,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什么?有些道友说,我依止上师就是为了听法,得到了法就不管了,这方面是不对的。我们依止上师听法是其中的一个目标,从上师那里得到教言之后,还要依止许多善巧的行为。后面在“依止善知识品”也会学到这个问题。真正来讲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解脱,有些修行者依止上师,从上师这里得到法并修持。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他也会忆念、恭敬、供养给自己传法的上师,这是缘起规律。
虽然有些人依止上师不一定是听法,但是依止上师也会清净罪业、积累资粮。比如我们后面所要学习到的那洛巴和帝洛巴的关系一样,虽然那洛巴依止了帝洛巴,但是显现上帝洛巴从来没有讲过法。依止上师是为了解脱,不确定是不是百分之百为了听法。只有如理如法地依止是解脱的方便。有时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在上师面前得到法,得到法之后要依照法而奉行,平时要祈祷上师等等。
依止上师也不一定要听法,还有解脱方便。大恩上师讲了除非上师像帝洛巴那样,弟子也像那洛巴那样,他们之间没有传法也是可以的。现在有些人认为我也想那样依止上师,不一定向上师求法,或者只是给上师做事情。如果上师是证悟的上师,然后你也是根基很利的弟子,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得到解脱。后面的传记中说,那洛巴在帝洛巴面前没有听法,但是他在依止帝洛巴之前已经是大班智达了,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作为大班智达内心中应该有的佛法的见解、思维、功德、菩提心都是圆满具足的,信心也是非常稳固。我们这些刚刚学习的人,信心也不稳固,菩提心、出离心什么都没有,你说我什么都不用学,以这样的方式想要解脱是非常困难的。虽然有这种情况,但是不是普遍性的,我们是不是这种情况都要分清楚。
我们要依止上师的话,一方面该做的承侍要做,一方面闻法和一心一意地观修都是很重要的。尤其在这里要依止四想,以及通过依止四想引申出来的教言。不管哪方面的教言,大悲心也好,或者今生今世是上去下去的关键也好,还是要断除四种颠倒想也好,通过具足四想本身和引申出来的意义,我们都已经学完了。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思考题
51、藏地经忏师在超度亡人时说:“上去下去之关键,如马随辔头所转。”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最终可得出什么结论?
(1)这句话是说,亡人刚死时也像随辔头所转的马一样,是上去或下去的关键。然而亡人刚死时通过念诵或上师强制性的破瓦法,对某些众生会有帮助,极个别有缘者也会转入善趣,甚至获得解脱。但对大多数亡人来讲,依靠简单念诵而转移非常困难。(2)对大多数来讲,临终并不是上去下去的关键,不能指望上师超度,真正关键的是自己活着的时候是否好好修学佛法。
52、依藏地的习俗,若有人死了会怎么样对待?相较于汉地的传统,你有哪些体会?今后有何打算?
(1)藏人死后必须准备一个灵牌,请上师或僧人用7天或14天或49天念诵《闻解脱》。然后把灵牌及饰物交给上师,每月15号或30号僧众念经一起处理。(2)汉地没有超度的过程,亡者在中阴阶段得不到任何帮助。(3)一是活着时好好修学,二是尽量去参加助念给亡人提供帮助。
53、为什么说人身造善业、造恶业的能力均超过其余五道?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
(1)若依靠人身行持善法,有些大德获得了金刚持果位、往生清土、或脱离轮回,善业力远超其他五道;人身造恶业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余道众生,比如邪见、恶语、诋毁、制造核武器等,其余道众生做不到。(2)我们获得了人身,遇到具相殊胜的上师,得到了解脱的妙法,应该通过依止四想,修持正法趋入解脱道。
54、“四想”的违品是什么?请以比喻具体说明。现在社会上是否存在这种现象?你对此如何看待?
(1)“四想”的违品即四种颠倒想。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云:“人性恶劣诳如绳,依止上师如捕獐,已得正法麝香物,实喜狩猎舍誓言。”就是把自己当作猎人,上师看成是獐子,正法看作是麝香,精进修行作为捕杀獐子的方便。(2)是存在的。(3)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务必要舍弃这四种颠倒。行为应当如理如法,以恭敬心和清净心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融入自心,要用真正的“依止四想”来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