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08日
顶礼上师三宝,
今天是我们戒律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节课《结语:以戒为本》,之前在讲中观的时候,我们把一些概括性的内容放在了第一节课,因为戒律的内容相对有一些特殊,所以我们在讲完所有相关的主要知识点之后,再进行整体的归纳。今天的内容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录
一、戒律的意义、
二、戒律的思维模式
三、常见疑惑
四、两种需要警惕的重大过失
五、其他事项
六、结语
一、戒律的意义
1、防范过失(粗大 微细)。
首先,了解戒律的意义非常必要,戒律存在的第一个必要就是它能够防范过失,所谓的过失包括这些粗大的过失,还有这些细微的过失,比方说我们受不杀生戒之后,那么杀生的过失就可以通过持戒来避免,加以防范;受菩萨戒之后,追求自我寂灭的自私的发心也可以得到对治,所以戒律有很大的必要就是防范过失。
2、提供参照点,确定正确的轨道。
戒律存在的第二个必要就是能够提供一个参考点、或者说参照点,它能够让我们确定正确的轨道,这点非常关键。打比方说走在一个沙漠上,如果没有参照物,可能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如果说有日月星辰或者太阳运行的方位做参照,我们至少可以确定自己是否处在正确的轨道上,总体方向是否正确。有一句话说走得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背道而驰,所以戒律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参照点,让我们对自己的修行做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它能够提供一个修行好坏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很多问题难以界定。
比方说在世间,有些年轻女性可能会说:我会说脏话,泡吧,吸毒,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姑娘”,如果我们完全没一个善恶对错的标准,就可能出现这样一个相对看似荒唐的言论,同样在佛法的圈子当中,我们可能也会碰到一些修行人会声称:虽然我杀生偷盗,我邪淫妄语,甚至我会谤法,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修行人,因为他完全没有标准。
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来做参照物的话,我们很难去界定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一个好修行人,在世间我们评判这个人是一个好人,就说他没有去杀人犯法,遵纪守法,从不去杀人放火,从不打架斗殴,从不犯罪等等, 这是一个世间常见的标准。那么在佛法当中,如果我们没有戒律,我们很难去判断这个人他是不是一个好修行人。如果有戒律,我们把这些根本戒,这些主要的戒条搬出来,我们就可以说通过这些戒条做标准,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好修行人,所以这样的一个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地方我们强调的是根本戒,前面我们学到说戒律根据程度的差异有根本戒和支分戒的区别,对我们来说根本戒相当于是一个“基本盘”,是我们整个修行过程当中的基石,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守持支分戒,相对来说可能会有过失,但是问题不算最严重,但如果根本戒都守不住,对自己的修行就可能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说根本戒是我们整个修行过程当中的一个基石。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强调的是三乘戒律是获得三乘修行成就的基础,我们知道三乘指的是声闻缘觉乘,还有大乘当中的波罗密多乘,以及金刚乘,通常可以这样讲,三种戒律分别是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有密乘戒,这三种戒分别可以对应三乘的修行成就。
首先第一个别解脱戒主要对应的是声闻缘觉的果位,你想要获得声闻缘觉阿罗汉的果位,那么你就应该守持清净的别解脱戒,如果你已经破了根本戒,一般来说想通过常规的手段获得声闻阿罗汉的果位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别解脱戒跟声闻的成就具有一种必然的关联。
第二、菩萨戒对应的是以大乘显宗的修行方式获得成就,我们知道大乘分为显宗和密宗,那么在大乘显宗当中,你想通过常规的方法获得大乘成就,比方说获得一地菩萨的果位乃至成佛,你就需要以一个清净的菩萨戒做基础,如果你破了菩萨戒的根本戒,而又没有修复,在这样的一个戒律失毁的状态下,你想通过常规手段,一个大乘显宗的修行方式获得成就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种就是密乘戒,也叫密宗的誓言,它对应的是以大乘密宗的方式获得相应的成就,比方说你打算通过修密法的方式开悟,获得虹身成就等等,那么前提是你的密乘根本戒要清净,如果你已经严重违犯了密乘戒,破坏了相关誓言,还没有修复,在这个情况下想通过修密法的方式获得成就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通过分析就会发现三乘戒律与三乘的修行具有紧密的关联,或者说它有一种内在的深奥缘起,如果你没有戒律做基础,即使你非常努力非常勤奋,最后修行的目标难以达成。在《大般涅槃经》当中也有提到: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一切众生,虽然都有佛性,但是如果没有持戒的话,你无法见到佛性。你仍然会在无明凡夫的状态当中去流转,所以需要通过持戒才能够认识自己心的本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法王如意宝在《教诲甘露明点》当中也提到过,为了保证自己的修行不要出现大的障碍,那么守住根本戒是必须的,对于这点我们一定要注意。
二、戒律的思维模式
1)常见流程:
1、确定戒条。
2、确定条文起作用的各种条件。
3、结合前两点进行比对。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皈依戒,还有居士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那么归纳这些相关的意义,我们该如何总结戒律的思维模式?首先第一个我们要确定戒律的流程,也就是说我们在运用戒律原理的时候主要程序是怎样的,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点,首先第一个确定戒条。就是说首先要有一个依据,有一个权威出处的戒条作为你去施展这样思维的一个基础,如果说完全没有戒条,或者说有什么戒条你不知道,你不确定,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你很难判断一个行为是否犯戒。打比方说在世间要判断一个人他是否犯法,他是否属于犯罪行为,我们需要有法律条文做根据,你首先要确定法律作为基本参照对象,所以我们首先第一步是要确定戒条。
第二、确定条文起作用的条件,前面我们在讲戒律的时候会谈到发心(动机),对象、行动、最终的结果,还有很多相关的条件,那么这些条文起作用的条件具体是是怎样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分清楚它起作用的条件,盲目地在任何情况下去机械套用,就可能会出问题,就像前面我们讲到的一些戒条,看上去似乎很难守持,其实我们发现它有一个特定的发心,如果你不是这样的发心,你根本就不会犯,所以要认清它起作用的相关条件。
第三,结合前两点进行比对,在确定戒条和戒条起作用的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就某一现实案例与上述的这些属性进行比对,这就是一个常见的思维方式。
所以这里有两个关键,第一是确定戒条,第二是确定它起作用的条件,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学戒或者对戒律完全没有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说不清楚戒条到底有哪些,还有就是对戒律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大概知道有哪几条戒,但是没有认真学习过,我们只是望文生义,凭自己的感觉,而忽视了它的前提条件,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容易出现各种疏漏,所以虽然有三个流程,但是最主要的是前两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2)制定者与解释权:
佛陀是制定者,善知识拥有解释权。
在佛教这个领域当中戒律的制定者唯一就是佛陀,像比丘戒,菩萨戒,它们的出处都是佛,都是佛在经典在律藏当中所提到的内容,所以除了佛之外我们一般的凡夫人是没有资格去随意制定戒律的,这个是非常明确的。
第二制定戒律之后,具体在用的时候,它的解释方法到底该怎么办呢?以不杀生为例,什么叫众生,杀生的标准是什么,这些也是有一定标准的,有些标准是佛陀在经典当中有解释,有些可能没有解释的那么细,有些因为后来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差异,以及现实的具体的因缘,也有很多新生的情况会发生,那么在这些情况下,后代的这些祖师善知识们拥有解释权。
所以我们在学戒的过程当中,会发现有些问题我们会引用历代某一位祖师某一个成就者,某位精通律藏的律师,他是如何阐述这个问题的。所以我们应该要了解善知识拥有对戒律的解释权,不同的传承,不同的法脉,不同的善知识对某一个戒条的解释可能是不同的,这点我们也要给予一个开放的态度,自己处于哪个传承就应按照自己这个传承的相关的善知识导师的教导来行持。
3)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1、严以律己 :不可以“疑罪从无”。
第三个原则叫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虽然是世间的一种道德准则,但是在戒律当中,它有非常大的实用意义,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严以律己,怎么样叫做严以律己,我们知道在世间一些法律的场合,有一个原则叫做“疑罪从无”,意思就是说某一个犯罪嫌疑人,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去证明他犯罪,你就必须说他是无罪的,不能给他定罪,这些原则的制定能够避免一些冤假错案的产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于别人我们可以这样做,但是对于自己,我们不能轻易在自己身上滥用疑罪从无的原则,很多时候我们怀疑可能会有过失,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更加谨慎,更加审慎地去观察,更加仔细地去研究判断,精密取舍,这样才是对自己比较保险负责的一种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对自己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除非自己出现明显的重大过失,其他的自己可能都不当一回事,在这个情况下可能就是要么还没有出问题,要么一出问题就是一个大问题。要么不犯戒,要么就是犯根本戒,这样风险是非常大的,后果也是我们难以承担的。所以我们对待自己不能够疑罪从无,一旦怀疑自己可能有过失,就要尽量仔细观察、反省。
第二、宽以待人,对待他人我们应该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这也是一个世间法律场合的一个俗语,意思大概就是谁主张谁就应该自己拿出证据,同样在戒律的场合一般我们不太赞成非常草率地轻易把某个人定性为一个破戒者,因为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除非你有百分之百的证据,否则不能够这样讲。如果证据不足,只是非常草率地甚至凭个人感情去给别人扣帽子,妄加指责他人,一方面自己可能造下一个很大的罪业,另一方面也可能给佛教团体带来混乱,带来很多斗争,所以这个原则我们需要谨慎把握,对他人尽量要以一个比较宽松的角度,尽量要在有证据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相关的论断。
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提醒的是,佛陀虽然有最圆满的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等等,但是我们通过一些律藏的记载会发现,佛陀并不是在任何的场合都示现神通,在认定某个比丘是否犯戒的时候,佛陀往往不示现神通。我们在律藏中会发现,有些比丘从事某个非法行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佛陀显现上并没有去说什么,直到有人举报到佛那里,并且拿出证据之后,佛陀才去批评、开除,并制定一些规定等等,这都是佛陀的一种具有密意的示现。
佛陀既然有神通,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人叫停,让他公之于众呢?我们应该要知道佛陀他有神通,他有这样的本领,他在世的时候这样做应该也没有问题,大家也会信服,但如果说我们在判定是否犯戒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上,开了以神通就可以去下结论的先河之后,那么后代除了有很多真正具有神通的成就者,还有一些骗子,一些说妄语的人,他们也可能打着这样的旗号,自我吹嘘有神通,然后随意给他人扣帽子,对他人进行攻击,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这个团体可能会一团糟。
所以佛陀这样示现给我们一个很清晰的准则,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我们应该以众人能够信服的证据作为主张,然后去论证。所以我们在跟道友相处的时候,甚至在遇到一些佛教丑闻的时候,我们不能够轻易下结论,我们应该要努力用智慧去观察思考,看看有没有证据,这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4)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与其学习在悬崖边跳舞 不如远离悬崖为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也是传统的一句俗语,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站在一个随时可能倒塌的危墙旁边,否则他随时可能会因为墙壁倒塌而被压死,非常危险。也就是说君子不应该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盲目地让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这并不是一个有智慧的表现,在这个地方我们想说的就是戒律有很多守持的方法,有很多注意事项,我们守戒也当然有很多选择,比如从外在环境上远离那些容易让你犯戒,让你破戒的一些人和事,乃至一些不清静的场所。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不刻意远离这些危险的条件,练习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能够坐怀不乱,能够不去犯戒。当然原则上来讲只要你能够达到守持清净戒律不犯戒,这两种情况我们都应当予以认可,但问题是对于我们普通凡夫来说,虽然在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心,让自己出淤泥而不染,让自己不被外境所转,让自己不被外在这些肮脏的环境所伤害,但是这样做的难度很大,如果我们自己境界不够,一开始发心固然很好,但是最后可能会一败涂地。所以与其学习在悬崖边跳舞,不如远离悬崖为好,这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当我们的修行境界还不足够高,我们的智慧,我们的善巧方便还不够圆满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地让自己处于这样一个危险的环境,打比方来说,有些人会说你要锻炼自己的境界,就应该去一些不清净的场所,这样才叫锻炼,这种想法就像一个人学开车,我们可以说你想要练习自己的车技,可以去高速公路上,去赛车跑道上练习,这样当然是很好的,如果说你能够驾驭的话,但如果是一个初学者,连基本的驾驶规范都不懂,你让他直接上高速公路,很可能会出车祸,然后直接被撞死。
所以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处于危险条件下的练习风险很高,一旦失败之后代价高昂难以承受。戒律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力不够,烦恼深重,智慧不高,万一犯了一个根本戒,那么它的代价也过于高昂了。所以有句话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你不去故意冒险,你可以过得很安稳,很多违缘障碍其实原本可以扼杀在摇篮中的。与其等这个障碍出现之后,你再去跟他搏斗,不如直接把它扼杀在摇篮当中,让它一开始就不要出现,这是我们的一个建议。
5)学戒是对自己负责,不是为了成为“犯罪高手”
凡夫境界的因果律中 不存在“逍遥法外”这一说。
有的时候我们会想我学戒之后,是不是就可以规避很多惩罚,可以规避很多风险,当然有这种可能性,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戒律它所指向的意义当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我们避免这些自性罪,有些罪业既是佛制罪也是自性罪,很多非法行为,即使你通过巧妙的规避,没有犯根本戒,没有严重犯戒,但是在因果上可能是有过失的,仍然会有罪业。所以我们要知道在凡夫的境界中,并不存在逍遥法外这一说,因果是我们凡夫人谁都逃不掉的,虽然你可能会规避某些犯戒的程度,但是因果你无法规避,如果是一个有烦恼介入的罪业,成熟之后必然会产生痛苦,所以因果律真实不虚,我们不能够心存侥幸。
现实当中的一个犯罪高手,如果说技巧够高,他可以躲避警察的追逐,可以逍遥法外,做很多很大胆的事情,但是这些只存在于现实的比较短浅的范围当中,而因果以跨越前后世的广泛领域来衡量时,我们凡夫人是难以超越的,所以我们要知道,对于因果不能心存侥幸。
6)如果你一定要“犯罪”,学戒也会对你有所帮助
尽可能把过失控制在最小(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再换个角度,虽然我们说不能够心存侥幸,但如果因为烦恼驱使,因为这些外在恶友的教唆,或者因为环境条件的逼迫,最终你一定要制造罪业,必须要犯戒,那么学戒也会对你有所帮助。有些行为如果你知道犯戒的条件,你虽然不能够在总体上避免犯戒,但是能够降低犯罪的程度,至少可以规避根本罪等等的一些非常极端的情况,尽可能把过失控制在最小。包括我们前面讲的舍戒也是这样的原理,如果这个人一定要犯戒,而且一犯就是根本戒,那我们说他还可以舍戒,舍戒虽然有过失,但是小于犯根本戒的过失。
所以懂得这些规则之后,可以通过利用规则,遵循规则的框架,尽量把过失控制在最小,包括即使产生过失,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这个过失到底有多大,虽然是犯戒,有没有犯根本戒,支分戒犯到哪一个程度,具足几个支分,严重到什么程度,过后我们也可以做相应的忏悔。所以懂得更多的知识,在发心清净的情况下不会有障碍,只会对你有帮助,所以即使我们一定要犯罪,也应该多学戒,让自己尽量把过失控制在最小。
三、常见疑惑
1、努力断恶行善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学戒?
有些佛教徒会说我好好修行善法,去避免罪业就可以了,为什么我要学习戒条,学习戒律,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个世间的类似话题来反问,世间有些人会说努力做个好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懂得法律常识?世间是有一群这样的人,声称做一个好人就可以了,我不需要懂得任何法律常识,但是我们看一些相关的纪录片就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之所以会犯罪是因为他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法,他不知道法律禁止这样做,同时他认为这样做与他做个好人并不矛盾。
所以这个地方就牵涉到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好人,我们都可以说我是个好人,都声称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什么是好人,这个标准非常宽泛,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一个人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去胡作非为,但同时他也可以自称是一个好人,他认为自己心地并不坏,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好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如果我们内心对善恶的标准并不清晰,仅仅以一个好人作为幌子,最后我们可能还是会产生重大的过失。
第二点就是法律常识的必要性,虽然你在道德层面上可能是一个好人,可能很多人对你都很认可,但是道德跟法律是两回事,有些行为虽然在道德上,可以被理解,可以被宽恕,被宽容,但是它会触犯法律,所以我们不能够把道德标准的所谓好人与法律常识混淆在一起。
断恶行善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善恶并不一定符合缘起规律,作为凡夫人,我们没有能力观察缘起,没有能力观察因果,我们所谓的善恶,很多时候是依靠自己的分别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自以为是的善恶标准,如果没有具体的戒律戒条来框定的话,我们仍然可能会违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学戒是非常重要的。学戒之后我们可以避免成为法盲,避免成为一个对戒律一无所知的盲人,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持戒,规避重大风险之后,我们的前途才是光明的,这是第一点除了断恶行善之外,还要努力学戒。
2、努力做到就可以了,为什么要专门受戒?
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我大概知道这个戒律是怎么一回事?我也知道了这些戒条,但是我不想专门去受戒,我只是想按照它的精神,按照这些条文尽量去做,他认为这样更加的保险,为什么呢?他会这样想,如说我做到了,那当然有功德,如果我做不到,那么也不会有犯戒的过失,那岂不是非常保险。这样的一个思维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他理解的并不够全面,我们可以这样去分析,为什么要专门去受戒?同样能够做到一个行为的情况下,受戒不受戒又有怎样的区别?
之前我们学过很多法义都会谈到,同样一个行为,做同一件事情,如果你以发愿来摄持,它会产生额外的善业,比方说你不杀生,平时你虽然一直都没有杀生,但如果说你没有专门发愿我不杀生,我要断除杀生,虽然有功德,但它的功德是有限的,如果你专门发愿说我不杀生,即使你的行为跟之前没有任何不一样,那么它的功德也会增上。比方说一个人他可以发愿,我在睡觉的时候不杀生,当然我们可以说你都睡觉了,你一直躺在床上,你怎么可能杀生?但虽然你没有作案条件,但是你专门发愿我睡觉的时候不杀生,它还会产生额外的功德,所以受戒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功德,虽然你同样做到了,但是受没受戒功德大小不一样。
包括我们依靠清净的传承和仪轨受戒之后,会得到清净的戒体,有了这个戒体跟没有戒体也是不一样的,从这个戒体能够护持修行人,增长顺缘,清净罪业,得到善神护法的加持,得到传承的加持等等很多方面讲,你得到这个戒体跟没有得到戒体的差异是巨大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够忽视戒体这个重要因素。
还有一点,一般凡夫人都有种惰性,我们的自制力可能是有限的,同样面临诱惑,如果有戒律的约束,你会想到这样做是犯戒的,我受过这个戒,我不能这样做。如果说你没有受过这个戒,虽然之前口口声声说我努力去做,但是在这个时候可能会给自己开绿灯,会想反正我没有受戒,我去做也没有什么,可能会选择去放纵。所以了解人性的弱点之后,专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自己设定一定的外在约束,能够让自己在面临诱惑考验的时候变得更加坚定,这点非常重要。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世间我们说让大家都努力做一个好人就可以了,都遵纪守法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设定这些法律?为什么还要有警察的存在?实际上虽然人都有向善的这一面,总体来讲大家都希望做一个好人,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约束,没有这样的一个心理震慑,我们有时候可能会铤而走险。打比方说,在一个法律非常清晰明确,警力部署也非常充分的社会当中,一个人想要犯罪,他会掂量一下,我这样做之后风险会有多大,我可能会被抓住,可能会进监狱,因此会选择放弃,不去犯罪。如果说完全没有警察,而且没有法律,虽然他也会良心发现的说,我要做个好人,我不能这样做,但是最后在利益的诱惑之下,他可能还是会选择犯罪。
所以我们应该要清楚,不能高估凡夫人的自制力,我们自己容易随诱惑而转,所以在这个时候通过受戒让自己在面临考验的时候,有一个更加紧谨慎警惕的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引用《妙臂菩萨所问经》当中的内容:戒喻于甲真言喻弓箭,勇猛如乘象。若具如是。恶魔鬼神不敢侵近亦复如是。戒体、戒律就像铠甲,盔甲一样,真言咒语就像弓箭一样,精进勇猛就像乘坐大象一样,那么你乘在大象上,然后身披铠甲,又握有弓箭,在这个时候很多外在的邪魔外道违缘就不能够把你怎么样,恶魔鬼神不敢亲近。
这里还提到说【1】夏天很热的时候,风吹动树,那么树木相互之间摩擦就会产生火,火就会把这些草木都焚烧干净,同样如果有人以精进作为一种风,摇动戒律的树,通过念诵产生火,最后就会将罪业的草都烧干净,它有很多相关的比喻来说明想要通过念诵咒语获得成就,戒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还有一个明确的教言【2】:持诵行人求悉地者。以持戒为根本。然后运菩提心。发精进勇施正勤力。意思是说如果你想通过持诵咒语的方式获得悉地,获得成就。那么以持戒为根本,然后用菩提心去摄持,通过精进,就可以获得成就。那么反过来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很坚定地去念诵佛号咒语,念很多遍,但是一直没有很大的感应,没有很大成就,当然原因肯定有很多种,但是一种可能就是他戒律不清净,他的行为非常的散乱放逸,在这个情况下,因为没有戒体,没有戒律做加持,虽然精进念经有功德,但是想快速获得成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修持密宗的修行人,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成就,就更应该重视戒律,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三种戒律跟三乘的成就,它是有必然关联的。
3、万法皆空,为什么要持戒?
“万法皆空,为何要 吃饭?”
“万法皆空,为何要 遵守法律?”
“万法皆空,为何要 不持戒?”
这个问题我们讲中观的时候已经讲过很多次了,我们还是可以用一些世间的问题来反问一下,第一个问题就是万法皆空,为何要吃饭?吃饭也是空的,然后嘴、饭都是空的,为什么你要吃饭?第二个问题:万法皆空,为何要遵守法律?既然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不害怕,那你敢不敢去杀人放火呢?你敢不敢到广场上去做一些很显眼的非法行为?显然不敢,因为你知道这样做之后,会被抓起来。虽然这些都是空性,但是空性不离显现,没有离开显现的空性,所以你既然要吃饭,既然要遵守法律,为什么你不要持戒?
第三个问题既然万法皆空,为何要不持戒?我们把不持戒当做一个行为可以去分析,如果真正从万法皆空来讲,在空性当中所谓的持戒不持戒都是戏论,都是概念,都不能成立,那么如果说你执着于因为万法皆空,所以我不持戒,你执着一个不持戒,这本身也是执着,这本身跟空性的意义也已经发生了对立与矛盾。
所以提出这样问题的人,他对所谓万法皆空的意思了解的并不充分,就像我们前面讲中观时提到的 二谛,分清世俗谛和胜义谛非常重要,空性是胜义谛的境界。如果证悟了空性,自然而然不会造恶业,如果没有证悟真正的空性,身处世俗谛中,然后用胜义谛来做幌子,为自己的散乱放逸找借口,这是混淆二谛的表现,我们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不要混淆二谛。这里我们再强调一下,二谛一定要分清楚,如果你认为万法皆空就可以胡作非为,那在世间法上你可能会坐牢,可能会因为犯罪而进监狱,从佛法来说,你可能会因为造恶业而堕入三恶趣,所以虽然万法皆空,但是因果显现缘起在凡夫的境界当中是不会消灭的,它会起作用,所以这个是我们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4、受戒、守戒是不是一种束缚?
1)戒律最终可以导向超越束缚。
2)作为凡夫,被戒律约束, 好过被烦恼束缚。
凡夫的“自由”不过是被贪嗔痴烦恼奴役的自我麻醉。
3)成佛之前,我们都可能被束缚。
有人会问所谓的受戒、守戒是不是一种束缚?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当然我们可以承认戒律是一种束缚,但束缚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在表达受到制约,受到约束。我们承认作为一个凡夫人受戒,守戒会受到约束,会受到制约,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受戒持戒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获得究竟解脱,当你获得究竟的佛果解脱之后,你就超越了束缚,所以戒律本身它最终的导向是超越束缚。
作为一个凡夫人,你肯定是会受到束缚的,如果你不被戒律所约束,就会被烦恼,被恶业所束缚,这是非常重要的。凡夫所谓的自由不过是被贪嗔痴烦恼奴役的一种自我麻醉而已,一个人说他很自由,他所谓的自由就是我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他所谓的想干什么,想去杀人就杀人,想放火就放火,他的心其实已经被杀人放火所控制,当烦恼产生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去驾驭自己,他只能追随这些贪嗔痴的烦恼去杀人放火。他本身已经成为烦恼的一种奴隶,本身并不自由,但是他自认为自由,这只不过是种自我陶醉而已。
所以我们要认清楚凡夫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你不被戒律约束,就一定会被其他某些东西所束缚。乃至我们作为一个公民,你再怎么高喊自由,你还是会受到宪法,刑法等等相关法律的约束,很难跳出去,这是一个世间的规律。
在成佛之前,我们都会被约束,乃至一个十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也不能够完全超越因缘的制约,只有成佛之后才能够彻底超越因缘的制约,达到一个无为法的状态,这个是很高的境界,所以束缚本身并不一定是坏事,我们被一个好的东西束缚总好过被这些危险的东西所约束。
有一句话讲到所谓的自由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说你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就像一个人沉迷于电子游戏,他认为他可以没日没夜地去打游戏打麻将,这是一种自由,但事实上他现在能放下吗?他根本放不下,根本停不下来,这就是不自由,他被这样的欲望所控制。所以当凡夫人没有以正见摄持的时候,很容易被烦恼所控制,我们一定要了解到束缚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
5、怎样守好戒律?
1)学戒。
守好戒律有很多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是要学戒,只有学好戒 律,才知道怎么去守好戒律,就像说只有懂得法律,才知道怎么去守法,怎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2)了解戒律的对立面。
第二就是要了解戒律的对立面,当你打算守持某一条戒时,你要分析这条戒律的对立面是什么?比方说不邪淫戒,它的对立面是贪欲心,不杀生戒的对立面可能是贪心或者是嗔恨心,菩萨戒的对立面可能是自私自利的心等等。那么戒律有它的反面,我们从反面去对治,从烦恼的根源通过闻思修予以铲除之后,我们的戒律自然会清净,守戒也自然不会成为一种困难。所以了解戒律的对立面之后,从它的根源入手,这是一个大的总体原则。
在此我们还介绍一个善巧方便,有一个咒语叫做清净戒律咒,这个咒语在藏传净土法当中有提到,《喇荣课诵集》当中也有,它的出处是《不空绢索神变真言经》,这部经当中把这个净戒咒叫做净戒波罗蜜多真言,是清净戒律度的一个咒语【3】,它提到说如果说有人通过念诵这个咒语加持身心,就能够得到十方一切诸佛的清净波罗密多的功德加持,他的戒香会遍满十方,乃至破戒之后也可以得到修复等等。这个清净戒律咒有两个功用,一个是对已经破戒,已经犯戒的情况,会起到一个清净和修复的功能,另外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缘起是说能够在未来制造一种守持清净戒律的顺缘条件,让自己未来具有清净戒律的缘起,所以我们希望自己将来守戒的时候不要出现障碍,能够一直戒律清净的话,通过每天念诵七遍,或者21遍或者更多清净戒律咒,可以得到一种加持,创造一个缘起,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善巧法门。
四、两种需要警惕的重大过失
1、非法侵占僧众财产。
下面还有一些关键的内容,首先我们来了解两种需要避免的重大过失。前面我们在讲戒律的时候有谈到一些严重的像杀生、邪淫、偷盗等罪业,也简单地谈到有两种过失非常严重,首先第一个就是非法侵占僧众的财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罪业。之前我们在讲不与取的时候没有详细讲,今天当然时间原因也不一定能详细讲,但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个罪业的严重性达到一个怎样的程度。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善法,任何一个罪业的产生依靠对象的不同,它的轻重程度也会有差异,比方说杀人跟杀死一个蚂蚁的罪业是有大小区别的,同样偷盗,偷一个普通人的财产跟偷一个出家人的财产,偷佛的财产过失也是不同的,同样杀人或者偷盗邪淫因为对象不同,所产生的罪业轻重大小是有区别的,这是一个总体原则。
在偷盗当中非法侵占僧众的财产是非常严重的罪业,在这里我们强调的对象是“僧众”,僧众不是指某个人,僧众就是僧团的集体,它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对境,比如你到一个寺院里,寺院里供斋,只开许给出家人吃,没有开许你吃,那在这个时候如果你非法去吃这个斋饭,就可能会涉及侵犯僧团的财产。如果说对居士开许,那是没有问题的,比如我们学院一般来讲很多的供斋,像金刚萨埵法会,有些内容是对居士也开放的,这个要看具体情况。
还有一些僧众的财产,本来说只能按人头领一份,但是你因为贪欲心,在没有得到开许的情况下故意多领,那么也有可能涉及对僧众财产作不与取。比如一些寺院里,会发一些加持品,发一些佛像、经书、吉祥物、护身符等等,如果他限定参加法会的人每人限领一份,而你领了之后,继续又去排队,去冒领,领了很多份,最后你把这些东西跟别人结缘,甚至去拍卖,敛财,这个也是很可怕的,因为你根本没有资格去领取第二份,通过这样一个欺骗的手段,领取了第二份,就是非法侵占僧众的财产,这个过失非常严重。
为什么过失严重?因为僧众是一个庞大的团体,如果说你去偷盗某个人,以他一个人为对象去占有他的财产,跟这一个人结恶缘,这个过失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但是僧众的数量非常广大,特别是所谓的十方常住僧,这个范围包括十方所有无量无边刹土当中的这些僧人,它的范围非常广大,你只要对这些财产做偷盗,就相当于跟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这些僧人都结下一个恶缘,以他们为对象去做非法侵占,这个罪业就会放大到无量倍,所以过失之所以严重的关键在这里。
所以我们平时到一些寺院、佛学院,到一些僧团里面去参加法会的时候,对这些财产一定要谨慎对待,不属于自己的,不该拿的,一定不要去占用,很多时候不是说你明显地去偷,占有,消耗之后没有补偿也算,所以只要是在不开许的情况下去做,都可能会构成非法侵占僧众的财产。比如寺院里面有WiFi,他没有开许寺院之外的人去用,然后你自己住在寺院旁边,通过破解寺院WiFi的密码,自己去上网,这个也属于一种对僧众财产的非法侵占,因为你占用僧众的网络带宽,而这些带宽又是可以换算为金钱的。包括住在寺院旁边,寺院的电,你偷偷的去接一根线,然后自己去使用,而没有交电费,这些都算,所以它的范围非常广。
我们到寺院去的话一定要清楚哪些是开许的,哪些是不开许的,包括开许的内容你也要知道,许可你这样做的人到底他有没有资格做许可,他是不是有权利支配这些财产的人,如果说是这个寺院的方丈,管家,是僧众认可的一个可以拿主意的人,那么相对来说还比较保险。如果说是一个普通僧人,他本身也是属于僧众当中普通的一份子,他没有得到僧众管家开许,没有得到僧团认可,他也没有权利私自挪用僧财。所以这条它不仅对居士有效,对我们出家人来讲也是有效的,我们自己在僧团当中,如果非法侵占僧众的财产,虽然我自己本身是僧众的一份子,但是我仍然可能因为侵犯其他僧众的财产而产生重大罪业,所以这点是我们要警惕强调的。
如果说我们之前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按照一些公案来分析,还是要尽快给这个寺院或者僧团做一些相关的赔偿,一些补偿,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延,这个恶业可能会增长,我们尽量要以两到三倍或者更多的财产作补偿,这样会更加保险。所以这点希望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尽量谨慎,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僧财一定就是属于十方常住僧财,这个也是有不同情况的,所以具体属于哪种僧财,它有很多的讲究,我们今后有机会可以翻阅相关的经论做一些研究。这是第一个重大罪业。
2、诋毁正法。
第二个重大罪业是诋毁正法,前面我们讲菩萨戒的时候也有一条提到过,就是说你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事情去诋毁,对象不同过失也是有区别的,对一个世间的东西以嗔恨心去诽谤当然有过失,但是对正法去否定,这个过失非常严重。
比方说有一个人他在学习经论,然后你跟他说学这些有什么用,算了不要学了,那么这个本身也是一种谤法的行为,因为当你在说出学这些有什么用的时候,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东西都没有用,它是废物,它毫无价值,你不应该学,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你要知道你所诋毁的对象是佛陀菩萨们所宣说的正法,当你说它有什么用的时候,相当于是说佛菩萨造了一个没有用的东西,毫无意义,你已经是对这个正法的价值作了一个否定。
作为正法一定是有价值的,否则佛陀也不可能去讲,佛陀不可能做没有意义的事情,菩萨这些祖师成就者也不可能造一个没有意义的东西,佛陀只要把这个东西弘扬推广出来,就说明它有价值,如果说你去否定它的价值,那么就可能会涉及对正法做诋毁。
所以所谓的诋毁正法或者谤法它的范围也非常广,并不是说你需要用一些很下流很肮脏的语言对某一个法很明显的去说什么才算是诋毁诽谤,你只需要去否定它就够了。所以我们对正法一定要谨慎,不能随意去否定,看到别人在行持善法的时候,我们也要以一个清净心去随喜去认可,这个非常重要。
平时对于南传、藏传、汉传这些正法,有些法我们虽然不理解,但是在语言当中应该要谨慎,包括在讨论佛法的时候,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我们不能够直接上来就说,这个地方讲错了,这个地方有问题怎么怎么样,这只是你自己暂时还不理解。其实如果你要把它抛出来作为一个问题让大家去探讨去深入思维,或者说你有困惑需要让别人来帮你解释,你也应该说这个地方我还没有搞懂,请你帮我解释一下,这两个地方我还没有想明白前后文该怎样圆融理解。这样讲的时候你把指向性放在自己,是因为我自己智慧不够,我不知道该怎样去理解,该怎样去圆融去融通,而不是非常生硬地把问题放在这个法本身。
所以我们在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这样一个前提,法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法本身是没有矛盾的,但是我自己还没有想明白,所以希望通过讨论,通过提问让我能够把这个困惑消除,只要我们把矛头指向自己就不会有风险,所以平时在研讨讨论期间,我们也要非常重视这方面,尽量不要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五、其他事项
(1)末法时期,守戒的障碍多,守戒的功德也大。
一般来讲我们现在都是属于末法时期,末法时期守戒的障碍非常多,有很多的诱惑散乱,外在的障碍,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守戒的功德也很大。有些佛经提到说在一些清净刹土长时间守持清净戒律不如我们在娑婆世界在末法时代一天一夜守戒的功德大。世间有一个长者,他也曾说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历史的进程对一个人的命运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处于末法时代这样的一个历史进程当中,虽然有很多违缘障碍,但如果我们保持清净的发心,努力去守戒,哪怕只是守一分戒,功德也是非常广大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目前自己能够遇到佛法,能够遇到守戒的因缘,这样一个外在的顺缘,在这个情况下努力跟随自己的能力去守戒。
(2)即使不能成为法律专家,也应该做一个具有法律常识的公民。
我们之前也谈到,这个戒律讲座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精通戒律的专家,关键是让我们成为一个具有戒律常识的修行人,我们学完这些主要的戒条之后,虽然不能保证像很多大班智达、大智者一样精通戒律的所有细节,成为一个专家,但是我知道哪些过失应该避免,哪些行为绝对不能做,怎样做能够规避重大的风险,这样就能够让我们在修行之路上避免这些严重的罪业。就好像说虽然你不是一个法律专家,但是你能够保证不被抓进去,不会因为犯罪被绳之于法,那么你就可以安稳的生活。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虽然不能成为戒律专家,但是只要我们懂得主要戒条的开遮持犯,懂得一些基本的取舍常识,我们仍然能够保证自己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所以我们要以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戒律常识的修行人,作为自己短期内的一个目标。
(3)要学会对接现实场景:会背诵法律条文,不一定是法律专家
第三就是要学会对接现实的场景,就好像在世间我们说这个人他是不是一个法律专家,其实并不是说他会不会背法律条文,一个人会把每部法律都背一遍,这只能证明他记忆力还不错,但是并不能够依此就作为一个充分条件去论证他是法律专家,因为法律问题的难点并不是说你会不会背这些条文,而是说这些条文在面临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它是否起作用,怎样起作用?该怎样解释它,怎样得出终极结论,它的复杂之处在于与现实条件的对接。
我们学戒也是一样,把戒律的每一条都背下来,这并不代表你很厉害,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对接现实场景,去论证它到底是否起作用,所以还是要劝勉我们除了了解戒条之外,要能够结合戒条当中的这些条件去与现实生活对照,这才是考验一个人智慧的真正场合。
(4)有些戒条即使暂时没有条件受持 ,不代表可以乱来。
PS:不可以蔑视“支分戒”
我们前面讲受五戒时,你可以选择受一到五条都可以,受菩萨戒我们也可以选择,有的时候可能因为自己能力的限制而没有办法受持所有的戒条,但我们要知道有些戒条虽然没有受,但是不代表我可以肆意地去违犯,因为佛制定的每条戒,都有相关深奥的缘起在其中,即使你没有受,但是你去犯,也可能会直接间接给你带来某种障碍,所以我们即使暂时没有正式去受,我们也可以按照它的精神努力去做,这是我们目前可以操作的。
还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蔑视支分戒,支分戒和根本戒之前我们是有学习过的,犯根本戒的过失严重,犯支分戒的过失相对轻微,这个我们都了解,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守根本戒是最主要的,当然这样讲没有错,但如果因此而去蔑视支分戒,这样的风险后果也会非常严重。
我们都知道一些律藏里面的公案,某比丘在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因为蔑视某一条支分戒而肆无忌惮地违犯,最后产生一个巨大的罪业,在释迦佛出世的时候还没有得到解脱。所以戒律哪怕再轻微,哪怕只是最轻微的一条支分戒,如果我们以一个傲慢心去蔑视,故意去犯,它的过失可能会放大很多倍,因为这个戒律再小,也是佛制定的,它背后是一个殊胜的对境,如果我们以傲慢心去藐视,相当于是对佛陀本人不恭敬,对戒律这样一个正法产生非常不清净的心,过失非常严重。
所以对支分戒,即使做不到也应该有惭愧心,有惭愧心将来忏悔起来才会比较容易,如果以傲慢心故意去犯,即使犯一个小罪业,忏悔起来难度也非常大。
(5)修行团体的管理规定也是戒律。
第五条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修行团体的管理规定也是戒律。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戒律只是佛制定的这些内容,但从广义来讲,一个正规清净的修行团体,一个学佛团体,通过善知识,通过相关的管理团队制定的这些如理如法的管理规定,也是广义的戒律的范畴,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包括上师的这些教言,我们也要当做戒律努力去遵守,努力去行持,这点非常重要。
有一些人会把管理规定不当一回事,他会认为这些都无所谓,我们要知道它背后是谁制定的,背后的缘起是怎样的,如果我们认清楚之后会知道,很多修行团体的规定不是一般人随便制定,它都是有很多殊胜的缘起在其中,如果说我们遵守,自己也容易通过这样的一个缘起得到善知识的加持,如果我们故意去违犯,也容易因此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障碍。
(6)不可以因为自己戒律清净而傲慢 。
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常见的教证,《大宝积经》【4】里提到的,佛陀对迦叶说,如果有比丘,他别解脱戒很清净,一切行为也很如法,乃至细微的戒律都没有违犯,但是他有一个很强大的我执,他认为自己很清净,然后以傲慢心去诋毁他人,这个叫第一破戒者,也就是说他本身并算是了义的持戒清净者。
所以我们要知道戒律它有不同的标准,如果仅仅是在行为上,在外在表面上对某个戒律守得比较清净,但是内心还没有调服烦恼,它本身跟戒律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说戒律本身是为了对治烦恼,防止过失,那么傲慢心,还有这种优越感,本身是以我执为基础的一种烦恼,当我们因为自己守戒似乎很清净而产生傲慢的时候,已经与戒律的出发点以及戒律的精神背道而驰,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它本身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持戒清净,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自己戒律清净而对他人产生一种傲慢心,这个是我们要强调的一点。
(7)不要怀有“诚实的傲慢”。
首先什么叫“诚实的傲慢”,还是拿前面我们举过的一个例子,一些年轻的女孩儿会说:我说脏话、泡吧、吸毒,但我知道我是一个好姑娘。真正的bitch喜欢装无辜、装清纯、喜欢装。。。她会有这样的一种言论,那么这样的一个观点,在佛法当中会有一个类似的版本,就像这个人他会这样讲:“我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谤法 ,但我知道我是一个 好修行人。 有些人就是喜欢装正经,装修行人、装清净。。。 ”
这两种言论,虽然对象不同,用词不同,但是本质上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世间的这个女孩儿认为我抽烟、吸毒、泡吧本身不应该被指责,她认为应该被指责的是一种不诚实,她认为只要我诚实面对我的欲望,我把欲望展现出来,这就应该被赞美。她把这种不健康的纵欲当做是诚实的表现。反而这些正经的比较清净的人,她瞧不起,认为他们都是不诚实的,他们都是反人类,反人性的,都是喜欢装的人。这本身是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在其中的,我们知道人本身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去吸毒、去泡吧、去说脏话,虽然有些人可能是在装,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装,有些人他就是不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够这样草率地去下结论。
在佛教圈子里面也是一样,有些人虽然你可以说他是一个伪君子,他一直在装清净,但是你不能够否定,即使他是以一个虚伪的心去断恶行善,这样做仍然有功德,仍然有意义,以一个虚伪的善去不杀生总好过你故意去杀生,这是我们都能理解的。
所以我们不能因此就把那些清净的修行人完全都否定掉,虽然你很诚实,虽然你可以把欲望都表露出来,你承认我在吸毒,我在说脏话,我在杀生,在偷盗,在邪淫,但是你诚实袒露的本身并不会让这些变成是无罪的,就好像说你承认自己在跳楼,你跳楼之后会摔死,你不承认你在跳楼,跳之后也会摔死,这样做本身就是对自己有伤害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一种所谓的诚实,就认为这样做是可以被推崇,可以被赞美,被肯定。
在世间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可能是特立独行,她可能人确实不坏,可能是一时的放纵而已,可能最后会浪子回头,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有些人这样做,只是因为管不住自己而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就是说你不能够因为你自己有这样的一个习惯,你管不住自己,就把别人都否定掉。在世间就算没有出家,我也不会喜欢跟这样的人去接触,当然不是因为有一种歧视,只不过有句话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人跟人的类型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喜欢杀生,有些人他就是不喜欢杀生,虽然你自己喜欢杀生,但是你不能够认为那些不爱杀生的人,就是在装。有些人也不是在装,他确实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就像我发自内心的不喜欢去吸毒一样,这个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们自己偶尔可能会有过失,会有罪业,但是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立牌坊,没有必要用这样的一个所谓的诚实诚恳来对自己的欲望做粉饰,做伪装,我们应该有惭愧心,我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好好去忏悔,同时对那些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人,我们也应该去随喜,应该要有一个清净的心去肯定他们。
(8)克制不必要的“完美主义”。
在世间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是好事,也有可能是坏事,有些人因为完美主义会追求一个极致,把他的作品做到精益求精,这样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完美主义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有些人会说,因为我可能会做不到最圆满,做不到最清净,所以我选择一点戒律都不受。因为我的这个作品可能会有缺陷,所以我就不愿意去动笔,我一个字都不愿意写。在这个情况下,因为你做不到100分,你干脆就不去做,那么最后只能是零分,如果你做了之后虽然不圆满,但你可能会得70分,得80分,即使是得60分,还是有价值的,好过你原地不动。如果说你原地不动,你永远是零分。
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没有人强迫你一开始就要成为圣者,没有人强迫你一开始就要做到极致,我们容忍你可以犯错误,为什么佛陀要制定根本戒和支分戒,因为他知道众生的层次、能力,众生的烦恼是有轻重差别的,不可能用同一种戒律要求所有的人一下子都去做到,包括佛陀为什么开许可以忏悔,有些戒律可以重新受,多次受,这些都是佛陀知道我们凡夫人并不完美,我们一定会犯错误,所以我们做好犯错的准备,在犯错误当中努力地去改进,这是一个现实的道路。指望不犯错误,这永远是一种幻想,也就相当于指望我们一下子成为圣者一样,这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要克制不必要的完美主义。
(9)内心慈悲对待破戒者。
第九就是说内心要慈悲对待破戒者,前面我们讲到对戒律要恭敬,有些地方也谈到对破戒者需要适当远离并保持距离,特别是在密宗当中严重破密宗誓言而没有忏悔的人,我们应该要保持距离不能够在身体跟语言上过于亲近,这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障碍,不被这些晦气染污,但是在任何状态下内心无论如何都不能舍弃对众生的慈悲,这个非常重要,即使我们在行为上远离他,我们也不应该在内心放弃要度化他的一种发心,在这里内心跟行为要做一个有效的区分。
我们之前学过如来藏都知道,众生本来是清净的,就算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人,他的佛性也没有任何亏损,都是圆满光明的,在胜义谛当中大家都是清净的,所以即使看到有众生因为犯戒而堕落,我们也不应该产生傲慢心,内心不应该产生一种舍弃慈悲心的排斥心理,应该要以清净观以慈悲心去摄持,让自己安住在正见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因为对方犯戒就舍弃慈悲心,那么有可能会犯菩萨戒,会有舍弃众生的过失。
(10)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入行论》
这是一个世间的原则,我们也可以通用,它叫做“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意思是说当两种有危害的事物对峙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要取其中比较轻微的伤害,就是说如果一定只能二选一,你宁可选择伤害比较小的这一方去承受。反过来讲两种利益放在一起,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当然你要选择利益更大的一种。换句话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过失最小化,范围是一切众生,这样做对一切众生的利益到底是大还是小,过失是大还是小,我们可以这样去权衡。
《入行论》有一个颂词: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就是说在危难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大声地呼喊,去奔跑,做一些比较激烈的行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在这个时候虽然你的行为可能会跟某些细微的戒条有冲突,但是在这个时候,你可以暂时放弃一些细微的戒律,过后去忏悔,为了保证重大的利益不被伤害,这个非常重要。如果说你没有这样做,因此而丧命,或者因此产生一个重大违缘,让自己没法继续修行,看似短时间之内你守住的一些支分戒,当然是有功德的,有很大的利益,但是因为你出现了很大的违缘,比如你现在已经被杀死了,已经不能再修行了,后续的这些亏损更加的严重。这些亏损的利益跟你守住的细微戒相比,就是赚得少,亏得多,所以权衡之下在当时应该可舍微细戒。
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你需要专门去跟一个人说去舍戒,而是说对于某些细微戒条,在有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暂时不去做,这是有一定开许的,大概是这样的意思。所以它有很多具体的情况,总体的原则就是我们要权衡这些长远的利弊,不能以一个短视的目光局限在一两条细微戒上绕不出来。虽然我们内心很恭敬每一条戒,但是我们要结合总体的大环境去做取舍,这点非常重要,当然”可舍微细戒“不是说我们内心完全无所谓,还是要以惭愧心去摄持,过后还是要经常去忏悔,这是我们讲的一个总体的思维方式。
(11)把握戒的精神,与时俱进。
这里有一个大的原则,出自《五分律》的教证:佛言,虽是我所制,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佛陀说虽然是我制定的,但如果说某些地方大家不认为这样做是清净的,我们也可以不去用它;虽非我所制,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那么虽然不是佛所制定的,但是在某些场合当中,如果说有必要做的话也应该去做。打个比方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当中有很多新生的事物,这些事物在佛时代是没有的,那么佛陀并没有明显的去规定它,你不能这样做,但是在当今这个时代下,如果说大家都公认这样做是有问题有过失的,是有很大的负面效应的,那我们也应该去放弃。
比方说吸海洛因,佛陀没有提到说你不能够吸海洛因,但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知道吸食海洛因之后,会有很大的副作用,那我们都应该放弃,包括一些新生的事物,一些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和一些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如果说它对众生对自己有危害,我们都应该尽量去避免。所以戒律本身它虽然有严肃的一面,但是它也有灵活的一面,我们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这个是一方面。
当然这些内容,具体尺度的把握非常困难,我们作为凡夫人很难依靠自己的分别念百分之百地去肯定说这样可以,或者这样不可以,我们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善知识,依靠成就者的智慧判断,帮助我们去抉择。这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具体操作的方法需要依靠善知识的指导。
再看一下上师仁波切的教言,上师在《藏传净土法》当中提到,守持清净戒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守持清净的戒律连善趣的身份都得不到,更何况说获得解脱呢?还谈到说法王如意宝创立佛学院的时候,曾经向僧众提出的佛教的三大要点: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所以上师劝勉大家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都应该精进持戒,最起码要守持一分以上的戒律,就算你不能够做到圆满持戒,但是一分戒,比方说不杀生戒,我们应该尽量去受,不妄语戒我们也应该尽量去受,哪怕受一分戒以上,它的意义都不一样,我们讲零和一之间是一个质变,一和二之间是一个量变,所以我们没有持戒和持一分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上师还提到一些高僧大德的教言,守持清净的戒律比表面上的广闻博学重要得多。以前蒋扬钦哲旺波尊者(大伏藏师)对一位修行人说:“人死的时候,再多的学问都派不上用场,唯有持戒和修行的功德才能带往后世,唯有这种功德才对生生世世有利益”。这个地方就谈到如果说我们内心不清净,只是以一个烦恼心傲慢心去堆砌很多知识,虽然有功德有善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用上,只要我们有一个清净的戒体,按照清净的生活方式去持戒,那么它的功德是不会空耗的,这是我们最后用上师的教言做一个总结。
结语: 戒了吧!
我们很多非法的行为都应该放,之前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戒律的指导之下,首先以根本戒为参照点,努力断除犯根本戒的重大罪业,然后再逐步去做到每一条支分戒,这是我们的一个总体建议。
今天这个正式的内容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把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获得解脱!
注释:
1、【譬如夏热之时风摇众树。木相揩故火遂生着。功用不加自焚众草。如诸行人以精进风摇净戒树。生念诵火焚烧罪草亦复如是。又如冬时雪自凝积。日所照故雪自消散。行人清净戒日舒光。罪雪尽消亦复如是。】-《妙臂菩萨所问经》
2、【复次持诵行人求悉地者。以持戒为根本。然后运菩提心。发精进勇施正勤力。持诵真言常不懈退。于佛菩萨倍生恭信。譬如轮王具足七宝。方理国土而得安静。持诵行人奉戒清净。乃至于佛菩萨倍生恭信。若具此者息灭罪障当获悉地】 –《妙臂菩萨所问经》
3、净戒波罗蜜多真言:
世尊若有有情修治净戒。以此一切如来不空菩提所生净戒波罗蜜多真言海云三昧耶供养。加持身心。当得十方一切如来一切净戒波罗蜜多具足相应。戒香芬馥遍满十方。若苾刍苾刍尼破净戒者。每白月十五日一日不食。诵此三昧耶。当得清净戒蕴相应。直至无上正等菩提而不退失。】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4、【“迦叶,若有比丘,住清净别解脱戒,善护根门,一切行为皆如律制,乃至微细毁犯亦无,清净一切应行学处,然唯执有我我所。迦叶,是比丘名第一破戒,似善持戒。”】
—《大宝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