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17课-辅导答疑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11/27 0:57

问:在八无暇中学了边地和邪见,道友们在学了内容以后,观修的时候就觉得去了边地以后基本上就有邪见,觉得两个好像差不多,能不能请您在这个方面再稍微讲一下?

答:有相通的地方有,但是侧面不一样。如果生在边地,基本上遇不到三宝,没有三宝所依,所以肯定是没有机缘的。但是为什么邪见要和它分开讲呢?因为有些人虽然没有生在边地,但是他有邪见,他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但是有邪见。所以,二者之间不能只讲一个。如果只讲一个,这个意思就表现不出来。生邪见的人如果生在边地,可能是没有正见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有邪见。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在中土,没有生在边地,但是有邪见。为了表示这个情况的缘故,必须要把两个分开讲。(生西法师)

问:在家居士可不可以接受供养?如何看待像南怀瑾老居士、元音老人他们这种情况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答:在家人到底能不能接受供养?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好像提到供养的时候都应该是给出家人做供养。在家人能不能接受供养呢,其实如果他是受了五戒的人,那么他可以接受没有受五戒者的供养,因为他是个福田。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些地方讲供养一个一般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守五戒的人,供养一个守五戒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出家人、受沙弥戒的人等等等等,有这种说法。能不能接受供养?其实,从这个侧面来讲是可以的。但是这里当然并没有说,我是出家人或者我是居士,我就可以怎么怎么样,想当然地认为可以。接受供养时,一方面接受供养需要有一定的功德,否则,接受是可以接受,但是对自己修行会不会有障碍,这个我们要观察。原则性来讲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在佛经当中也有这样的说法,“供养一个一般的人不如供养一个居士”,这个方面也有这样讲。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方面我们自己还是要注意。(生西法师)

问:世俗谛的“无我”和胜义谛的“无我”有什么区别?

答:世俗谛的“无我”,可能只是在世俗当中有一个类似于平等心—-“自轻他重”或者“忘我”的状态。从世俗的一个侧面来讲,“无我”是没有实有的“我”,有个假立的“我”。所以,在讲世俗谛的“无我”时,有时是从菩提心的侧面来讲,因为修行了菩提心就没有“我”了,把所有的众生当成我,自私自利的“我”就不存在了。这是从无我的角度来讲。如果从这个“我”来讲,其实所谓的实有的“我”在二谛当中都不存在:名言谛当中也没有实有的“我”,只有一个假我,通过五蕴上面安立一个假我,从这个方面,无我是没有实有的我的意思;胜义当中“无我”是彻底的空性,完完全全的就是无我了,所有的概念都已经没有了。我理解的大概是这样。(生西法师)

问:是不是当了达并安住在空性中的时候连西方极乐世界都不存在?

答:如果是从大空性的侧面来讲,的确没有。从空性的角度来讲,没有西方,如果没有西方就不会有西方极乐世界。从空性的侧面来讲一切都是离戏的,我(能往生者)、所往生的刹土、接引我的佛陀,还有西方极乐世界的所有一切,从胜义谛、从空性的层面来讲,的确是是没有的、不存在的。但是在名言谛当中,空性当中显现的缘起,世俗谛当中是有它的显现,虽然显现,但它是没有自性的,是如梦如幻的。只是从胜义的角度来讲,可以说它是空的、没有的,讲净土的实相状态的时候也会这样讲的。所以,从胜义的角度来讲,可以说没有。(生西法师)

问:人死以后尸体就火化了,神识也离开了身体,那么这个身体埋到哪儿还有影响吗?为什么世间人要选风水好的地方,这有用吗?

答:风水有时会有用的,但是主要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福报或者自己的心。风水是有次要的影响的。人死了火化了,但是火化完之后骨灰或者说骨灰存在的地方,和他的心识之间还是有某种联系,虽然神识已经离开了,他变成另外一个生命体了,他的身体投生在另外一个身体了,但是前一世的骨灰和这一世的神识之间,仍然是一个相续的连接的作用。所以,有时我们在墓地上念经,缘他的骨灰去做法事,对他今生的神识也会有一些影响,因为他转生之后并不是完全就撇清关系的,转生之后今生的神识和前一世的骨灰之间还是有某种因缘的连接,还没有完全地斩断。从某个大的意义的角度来讲它已经离开了,但是从一些微细的缘起的侧面来讲,骨灰和他自己的心识之间是有因缘的,所以,埋葬的地方有时还是会有些影响。因为风水是世俗谛,是一个因缘法,是世间当中因缘法则范围内的。风水,是地势、地方的形成的一种环境。有的地形、地貌或者坟墓在的地方,可能比较好的元素多一点,或者从世俗和比较深奥的心识精神之间来讲,有些细致、细密的联系。所以 ,风水和这些之间会有一些联系,但是到底联系有多大呢?要看自己的善业和恶业。如果有些人善业特别大,福报特别大,风水对他来讲可能作用不大,因为他的福报很大自然可以压住不好的风水;然而如果有些人恶业特别大,好风水也没有用,因为恶业太大了,这个恶业把好风水压住了;一些中等的人,福报、罪业都不是特别大的,有时外在的风水对这些人的影响可能就比较明显。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多去集资净障,但是风水的问题还是会有影响。(生西法师)

问:有一个道友在修五加行,修加行的期间总想杀掉某个人,然后共修的时候就会遇到这个人,让他非常害怕,很苦恼,怎么样对治自己的这种恶念?为了避免见到这个人产生这种心,是不是应该干脆别去参加共修了?

答:不管修行不修行,如果老是想伤害某个人,老是想杀死某个人,他可能是和这个人之间前世有一些互相伤害的因缘。有的时候就遏制不住想要伤害对方,即便对方没有做什么事情,他这种想法都是容易生起来的,这个时候就要多忏悔,多祈祷佛菩萨加持,为了让自己的心能够压下去的缘故呢,要去做一些修行—-修菩提心、观因果、忏悔、集资净障,或者做一些法事。如果实在不行可以换一个地方共修,调一个组,因为远离这样外在的环境可能对我们心的影响会小一点。我们说主要是调心,但是早期的时候环境对我们心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如果在短期当中调伏不了就换一个组共修,不要停止共修,可以换其他组去共修。这样可能比较好。在换的过程当中,多去做改变的因缘,忏罪、集资,祈祷上师三宝,尤其多念莲花生大师金刚七句、缘起咒等等。缘起咒其实是改变我们的一些缘起的一种方法,多念一些缘起咒,一边做这些,一边远离一下对境,双管齐下,可能慢慢会有转变。(生西法师)

问:共修的道友供护法的时候打响指,这是什么意思?这么做如法吗?

答:供护法的时候最后有一个打响指,其实这是一个手印。一方面我们嘴里在念咒语,一方面手上配合咒语做一些动作。其实手印本身是和法性有关的,是让供品清净、增长、转变的缘起,我们心中观想供品转变、增长、清净、广大,手印也有这样一种功用,嘴上念的咒语也一样。如果懂这个手印就可以去做,打响指是整个手印中最后一个环节。有些时候给饿鬼超度的时候,打响指是为了弹开它们的喉咙,但是在这个地方肯定不是。这里通过一系列手印做完之后,结束的时候打响指,让供品可以增长、广大、变得清净。这个当然是如法的,如法的原因是供护法的手印当中本来就有打响指,但如果我们做不了可以合掌,在念供护法之前如果打不来手印就合掌,大恩上师也讲了合掌是一切手印的根本,最根本的手印就是合掌。这个手印可以代表一切手印。如果供护法的时候能够打手印就可以打,如果打不了可以合掌。(生西法师)

问:所修曼茶罗应该是五堆的,供在供台上。在所供曼扎之前要修37堆曼扎和一遍三身曼扎,我不清楚如何去进行这样的一个过程?

答:供五堆的曼扎,不是一个供品,这个五堆其实是代表皈依境,是所供养的对境。因为我们在放供品的时候,把这些观想成五方佛,中央的毗卢遮那佛,还有周边的这些佛等等,是所供的对境。把所供的对境供完之后再开始修。所修的曼茶罗是要放在佛台上面的,“放置五堆所供物,将位于中央的一堆观想成毗卢遮那佛由如来部尊众围绕;前面的一堆观想成金刚不动佛……”,此处观想的五堆是五方佛的意思。看起来好像是曼扎,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理解的曼扎就是一个供品,但是没有想到曼扎可以作为所供养的对境。在所修的曼扎盘上面放五堆,观想成五方佛,这里五方佛其实就是皈依境。我们看后面“或者像明观皈依境那样,将中央的一堆观想成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莲花生大士……”,这些文字说明得很清楚,这些都是属于圣众、皈依境等等。观想得时候,首先把这些观想好,它们是代表五方佛或者代表皈依境,放在佛台上。放好之后,我们在其面前供养供品。最后一句“如果经济条件有限,没有所修曼茶罗也可以,只是在心里意念明观福田。”如果只有一个曼扎,我们没有办法有两个曼扎,可以心中观想福田在前面,然后开始对它进行供养。如果有皈依境的佛像,可以把它作为福田。这个地方的意思是把我们所放的这些供品米堆等等观想成五方佛,观想成皈依境,观想完之后放在佛台上作为供养的对境。把这个供完之后我们才开始修,修的时候在下面另外一个曼茶上面先修37堆,供养刚刚曼扎上面观想的五方佛、圣者,我们就观想供养它,37堆修完再修七堆曼扎。(生西法师)

问:在学习的法本上用彩色笔画线可不可以?

答:应该可以。(生西法师)

问:在我们东北如果特小的小孩子特别爱哭,父母会找人给看,然后起个小名,这样说叫起来就好养,这种情况算不算起外号?算恶语吗?有过失吗?如果有过失,我学佛后了知了,但是父母给他起这个小名肯定是希望大家都要叫的,对孩子好吗?如果我们制止不了还要去叫他的小名,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叫这个名字?这样过失会小一些吗?

答:取名字的话,要看情况。不单单是东北,其实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在藏地也有,在印度也有,为了孩子好养有时故意把男孩子取为女人的名字,有些是把孩子取一些动物的名字,像小狗啊什么的,但动机的确是善的动机,而且也不是刻意地去侮辱别人。有的时候取恶名的心态是为了戏弄对方,这样的心态是从贪嗔痴的侧面讲的。如果为了好养取一些小名,虽然有的时候不好听,但是因为的确是为了小孩子好,而且是有这个风俗的,大家没有认为这个是侮辱性的名字,为了好养而取的,这样叫了我想不会有问题。虽然好像看起来是恶语、取恶名,但是其实它的本质不一样,所以觉得应该没有问题。(生西法师)

问:株连失戒和“自作自受,不作不受”因果规律矛盾吗?

答:株连失戒,这是一种因缘。株连失戒的意思是,当遇到道友犯了戒律,自己和他在一起相当于株连一样,就好像古代的一种株连。株连失戒好像也会失坏一些戒律。它和“自作自受”有没有关系呢?有时我们受痛苦是一种业,有时是一种因缘。这个告诉我们要非常谨慎,虽然自己没有犯戒律,但是如果不注意,很随便地去接触一些尤其是犯密乘戒的人,尤其是明明知道他犯密乘戒,还很高兴地去接触他,这本身说明自己对因果方面没有重视,本来就是一个违犯戒律的行为。还有一些是什么呢?说明我们对佛法没有真实去了知、恭敬。因为知道这些犯了密乘戒的人是不能够去接触的,不能够通过欢喜心去接触,但是现在明明知道他犯了密乘戒,还要通过欢喜心去接触,本来也是一种犯戒,它和业因果不矛盾,也是自作自受。还有一种情况,自己并不知情,比如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在一个山谷当中饮用了一条河流的水,这时相对也会受到一些染污。这是一种因缘,不一定是自己明明知道还去做,这时让自己染上过失是一种缘起,是一种因缘,通过因缘方面让自己株连失戒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每天要做忏悔,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每天都要念金刚萨埵忏悔,如果每天做了忏悔,这种缘起、因缘的染污对我们基本上没什么影响了。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不做,也类似违背教言,因为到密乘的阶段时,有些犯戒律的条件是很容易的,很小的一个不注意都会犯戒,所以,会讲到株连失戒这些都是让我们在每一个细节都要非常非常小心、非常注意,也是为什么每天我们都要忏悔的原因,因为修法越高,对修法的影响的缘起就越细微。刚开始时,比如说戒律,佛陀开许在家修行人受一条戒或者两条戒,这个条件很宽,但是如果只能够受五戒或者只能够受一两条戒,那么成就的速度就很慢;如果受的戒律多,那么成就的速度就快。为什么呢?因为受的戒律越多,它就能够保证我们在方方面面的违缘都能够减轻到最低,到了密乘的阶段时很容易成就,一个小小的因缘都有可能让我们成就受影响,所以,株连失戒这种说法在共同乘当中并不明显,但是到了密乘戒当中时,尤其是像这么微细的程度,为什么这样?因为到了密乘的高度很容易成就了,反过来讲,很容易成就时,很多小的因缘都有可能障碍成就。所以,越到往后,越要注意,越到往后,戒律越容易违犯。在讲这个原理的时候,主要是让我们越往上要越谨慎,每天都要忏悔,每天都要念百字明忏悔。所以它和业因果其实也是不矛盾的,因为如果做到了经常性地观察,那么就相应于这个缘起,“不作不遇,已作不失”,因为我做到了,我就不失,就一定会成就,如果没有做,就不会遇到成就。株连失戒也是一样的,如果细微的因缘没有做到,它相当于也是一种细微的缘起,也是一种细微的业,如果没有做到,它还是和业因果之间有关系,因为你做到了你就成就,没做到你就不成就。如果你真的染上了株连失戒,就说明在密乘当中很微细的地方没有注意,因如果不具足,它的果也不会出现。所以它和业因果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只不过分析的侧面不一样而已,并不矛盾。(生西法师)

问:是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一个常有?就连佛、佛法也没有?劫的最开始和最终是不是也没有常有?

答:在佛法当中讲共同乘的时候,决定、肯定没有一个恒常的,佛也不恒常。从几个方面可以理解:在讲粗无常的时候,连佛都要入灭的。从连佛都要入灭这个侧面来讲,佛也不是恒常的。有些地方讲无常,主要是从唯识、因明 的层面来讲,佛陀成佛之后,佛陀的境界不会丢失,但是佛陀示现的化身会入灭,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无常的。他的境界不会丢失,虽然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但是这个“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也在不断地变,尽管不断地变,但是真正地让我们堕落轮回的因缘没有了,已经消尽了,再怎么刹那生灭也不会变成众生,也不会重新生烦恼,因为生烦恼的因已经彻底灭尽的缘故,所以它永远保持在一种觉醒状态,不会产生丝毫的烦恼。虽然它的本身来讲是刹那生灭的,但是它的境界是持续不断的,不会真实的去丢失的。要看佛到底是不是恒常的,佛陀在三转法轮当中都有不同的安立的:在初转法轮当中,因为主要是打破众生的实执,因为我们没有学习佛法之前认为什么都是恒常的,为了打破这个恒常、常乐我净的颠倒,佛陀说一切都是无常。的确从世俗名言谛的角度来讲都是无常的。但是安立佛果的时候,如果真正成了佛之后,佛的境界、佛陀的智慧也是无常的,但是它不会丢失掉,不会重新转变成烦恼的状态,它会很长时间的延续;在了义的法轮当中,因为打破了众生的分别念的缘故,说“这个是如来藏的佛性,佛陀的智慧恒常不灭”,已经不是众生认为的恒常不灭了。这个方面比较难懂,如果慢慢学了中观,再学了如来藏的恒常、佛智的恒常,这些和打破这种恒常或者说我们在修加行的时候无常的层次不一样,安立的法义也不一样。(生西法师)

问:我们要发愿成佛,那要成什么样的佛?比如我现在看到的佛,有度母,有男有女,我们要成佛的话也能成为这样的佛吗?还是有其他的佛?

答:还有讲到了度母,男佛、女佛等等,其实这些男佛、女佛都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就像观世音菩萨,菩萨其实已经是佛了,本身无所谓男还是女,但是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可以显现一个女身的形象来度化众生,也可以显现一个男性的形象度化众生,菩萨自己本身已经超越了男女的执着。但是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可以显现男和女的形象。我们成佛之后也可以,你觉得这个阶段显现为女身可以度化更多众生,就显现女身,如果显现男身更加容易度化众生就显现男身,或者同时即显现男身也显现女身,在不同的地方度化众生也可以,关键看众生的需要,自己已经超越了,就看众生的需要是什么,众生的因缘怎么样,然后如是的显现。(生西法师)

问:众生成佛和佛成佛是不一样的结果吗?

答:从世俗的角度来讲,现在我们是众生,然后众生不断的修炼,众生的习气逐渐逐渐减弱,最后众生就变成佛了。从共同乘的角度来讲,是从众生修成佛的;从了义的观点来讲,其实没有佛成佛,实相当中每个众生都是佛。实相当中是佛,现象当中是众生,那么现象当中的众生实际上是假立的,通过修行把众生的障垢、众生的概念去掉,成就了本来的佛身,佛成佛也可以这样安立。从究竟的角度来讲它是佛身佛,但是刚开始的这个佛只能说是本净佛。本净佛,本性虽然是佛,但是现象还是众生,只不过我们相应于实相安立的时候,众生的本性也是佛性,所以最后把众生的烦恼、众生的相灭尽之后,本身这个佛现前了,这叫做离垢佛。从本净佛到离垢佛可以叫佛成佛。其实众生成佛也好,佛成佛也好,就看从哪个层次的理解,本质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如果有些人的根基不是那么利,我们就告诉他“你现在就是众生,你如果不断地修习佛法就可以成佛”,这叫做众生成佛。跟根基比较利的就说“你虽然现在表象上是众生,但是你的实相是佛,你现在只要专注你的佛性,把暂时虚幻的众生相泯灭了,你就能现前了佛性。”这叫佛成佛。其实都是一样的,关键是从哪个侧面去解读而已。(生西法师)

问:打坐的时候随时被惊吓。房子的质量不好,楼上突然有响动,经常被惊吓,心脏受不了,再者每次打坐为了预防被惊吓,要随时提防楼上突然的响声,从而影响了打坐的质量。应该如何应对打坐?

答:打坐刚开始的时候是要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如果我们经常容易被惊吓,第一,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态,因为可能这也是自己的一种业,学业因果时在十不善当中,如果以前经常对别人生害心,那么今生当中我们就经常容易受到惊吓,因为我们生害心去惊吓别人,让别人恐怖,在今生当中随便一个风吹草动,有的时候都让我们非常恐怖,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吓,这也是我们的业。一方面要多忏悔,忏悔以前的这种不好业,多念莲师、多念三宝加持遣除这种违缘障碍。第二,还有就是可以挑比较不容易受惊吓的时间段打坐,尽量不要受外界的干扰。第三,就是逐渐去适应,因为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修行的质量还不高,慢慢慢慢去适应。受惊吓的时候就忏悔自己的业,不要对惊吓者生嗔心,不要觉得为什么我打坐的时候惊吓我,这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以前的业,我们要去习惯它、接受它。慢慢修行习惯了,不管外面多大动静都可以面对。因为我们现在也是可以训练的,刚开始时可能任何一个响动、噪音都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是如果经常性训练,慢慢慢慢这些就不会成为问题的。不间断地去适应、调整,不断增上自己的修行,刚刚讲的这几种如果能够做到,慢慢就可以改变。(生西法师)

问:如何将七支供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怎样行持修行更有利?

答:将七支供融入到生活当中,观待七支的这些修法,可以把七支的思想融入到这里面,有些是可以对应的:看到美好的东西时,我们可以去供养,走路时看到好的人、好的风景、好的食物、好的衣服,都可以观想供佛;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要想忏悔;看到好人好事的时候,我们要想随喜;经常性地做回向;看到这么多众生很可怜,我们要祈祷佛法长久住世,或者祈祷度化众生的高僧大德长久住世法轮常转;看到众生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想,这些都是自性佛,观想对他们顶礼,顶礼自性佛也可以,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不入涅槃这些都可以。懂得它的精神之后,我们都可以这样做,虽然有些时候七支所供养的基本上都是佛像啊、经书啊,但是其实如果它的法义更深一点,每个众生都是自性佛,都是未来佛,所以我们也可以比如布施的时候把乞丐观想成佛,把10块钱给他时就想供佛了,其实这也是一种供养。很多大德讲,我们在做布施的时候,如果你想“他是一个很卑劣的众生,我是有优越感的、高高在上的给予者,他是一个卑贱的、低劣的接受者,我在帮助他”,你给他钱的话,其实你的心态很不好,得到的功德就很有限。如果你把他观想成菩萨,你给他钱的时候,你想他是菩萨,你就有供养菩萨的功德。如果你把他观想成佛,你就有供养佛的功德。把他观想成本尊,就有供养本尊的功德。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可以这样去做。既然可以把这些观想成佛、菩萨,顶礼的时候也可以,任何地方都可以,因为佛遍于一切处。佛性即可以是鲜花,也可以是墙壁、汽车,如果安住在这种正见当中,顶礼它也可以,可能别人觉得你怪怪的,你为什么向一朵花顶礼,为什么向一辆汽车顶礼,但是你自己安住在一种清净见当中,其实这个时候也可以的,你可以意幻供养、意幻顶礼一切众生,安住在一切众生都是佛的状态当中去做顶礼、消尽你的傲慢,这个也可以。生活当中都可以这样用。平时我们直接供佛、顶礼佛、祈祷佛住世等等,那么从生活的侧面来讲,下座之后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更提升一步,这样去做顶礼供养等也是可以的。(生西法师)

问:密宗的八关斋戒和显宗的八关斋戒有什么区别和不同?如何守持?

答:第一,仪轨不同,一个是显宗的仪轨,一个是密宗的仪轨。显宗的八关斋戒又分小乘的八关斋戒和大乘的八关斋戒,大乘八关斋戒主要是菩提心等等,小乘的八关斋戒是出离心为标准摄持的。这个方面也不一样。密宗的八关斋戒主要是以事部的仪轨,比如以11面观音这个本尊为所依开始守持八关斋戒。密乘的八关斋戒一般更加严格,所以仪轨有不同的地方,守持的严格的程度也不一样。很多时候密宗的八关斋戒严格来讲要求禁语,日中一食,还要做很多的顶礼,有时候要顶好几千,守持过程当中要念很多观音心咒,这些方面在显宗的八关斋戒中没有要求的,是比较不一样的地方。如何守持密宗八关斋戒?首先必须要找一个能够传密宗八关斋戒的上师给你传戒,传完之后才可以去守这个戒律。(生西法师)

问:盲龟值木轭的比喻是针对人身难得还是暇满人身难得?就是入到木轭孔是指人身还是暇满人身?

答:一般来说,有些地方没有分,就是人身难得,得到人身比这个还难。但有些地方,因为咱们这里是讲暇满难得,所以说暇满人身比盲龟值木轭还要困难。在《前行》暇满难得这一品要结束的时候,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讲:“本来佛说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咱们这个地方讲得主要还是暇满人身很难得。当然一般来说人身也是很难得的,但是用盲龟值木轭这个比喻,我想主要还是说明暇满人身难得,普通人身也可以包括进来,但主要还是暇满人身难得。(生西法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