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判
癸三(破嗔成办怨敌利养者)分二:一、不应以得利养等之因而嗔他;二、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科判分析
怎么破斥呢?就两个方面来破斥:
第一、不应该以得到了利养等的因而对别人生嗔恨;
第二、如果自己没有得到利养,找原因的话,应该是嗔恨自己。因为自己得不到利养,是由于自己没有累积这方面的因缘,所以如果真正要找一个嗔恨的对象,应该是自己。
子一(不应以得利养等之因而嗔他)分二:一、因实现自之愿望故不应生嗔;二、因不加害我故不应生嗔。
我怎么样不嗔他人呢?从两个方面进行遮止,
第一,因为对方怨敌得到了利养,实现了我的愿望的缘故,当然我就不应该生嗔了;
第二,因为对方得到了利养,他对我并没有生起伤害的缘故,也不应该生嗔。
丑一、因实现自之愿望故不应生嗔:
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
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
一、释义分层
1.初欲令有情,成佛受他供——提醒:不忘初心
当初承诺说希望一切有情成就三世间界供养处的佛果,
2.今见人获利,何故生嫉恼——反思:反观自心
如今见到他们只是拥有微薄的利养恭敬,为什么要生起妒忌而损恼他呢?
二、关要
1.初发心的誓愿是否还记得?是否还坚持要履行誓愿?生起嫉妒嗔恨等烦恼与发菩提心是怎样一种关系?
2.是否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后,新鲜感过去后,开始有所迷失(利养、烦恼)?请分析整个过程中,开始学佛法的力量是怎么来的?种种烦恼是被暂时压服还是已经有所对治?如今处在怎样一个状态中?
3.每天串习发心的重要性?各种念诵功课,供养、仪轨等作用是什么?是否每天坚持串习?
4.利:有两种理解
(1)相对于佛果的利益来说,如今怨敌受到到的利养,只是微小的、暂时的、有漏的利益。既然是微小的利益,有什么必要生嫉妒烦恼呢?
(2)即使是微小的利养,也是令他欢乐之因,我的愿望就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安乐。何故生嫉妒烦恼呢?
5.有没有这样的触动?——“的的确确如此,我是发了菩提心的人,怎么能有这种狭隘、不清净的想法呢?其实这是不应该的。”
三、开演
1.怎样才算生起了愿菩提心?
(1)遭遇一切对境(特别是违缘)时,都想的起度化众生。
Q:当有人抢了你财产,破坏你家庭,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利他菩提心?
2.嫉妒心(由嫉生嗔)
(1)定义:《阿毗达磨》:“为贪名利,不忍耐他人之圆满,属嗔之不乐法即嫉妒。”
(2)违品:是菩提心违品
(3)作用:今生不快乐,来世堕恶趣
(4)教诫:见人得福德利养时,应多随喜,不嫉妒嗔恨。《地藏十轮经》中说:“有些众生对他人所得的利养、恭敬、世人称誉深生嫉妒,而追求自己的利养、恭敬、世人称誉,曾无厌倦。”
(5)嫉妒心与人心态有关:执着对境耽着不放,一旦别人拥有,随喜心发不出来。(反例:世尊因地布施头目脑髓,妻儿子女)
3.教诫
多观察自己,别早说大话(轻言自己已具足愿菩提心,或高深境界)
四、总结:
1.菩提心未圆满的验相:若还无法接受某些对境获得安乐,心生痛苦,则说明菩提心未圆满。
2.牢记大乘佛子的责任:度化一切众生,赐予他们暂时究竟安乐。对此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喻:父母养育孩子的责任)
3.应该具足怎样的心态:看到众生受苦,如同双亲见儿流浪漂泊,非常不忍心,想尽让其获得快乐。
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
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
一、释义分层
1.所应恩亲养,当由汝供给——赡养义务(引申:一切众生,皆为父母,大乘佛子,担何责任?)
譬如,所应抚养的亲人本该由你抚养,理当给予食物等,
2.彼今已自立,不喜岂反嗔——不需你操心,是否该欢喜?
如果那位亲人不需要你施舍,独立而谋得生计,那么你怎么会不欢喜反而嗔怒呢?
二、关要
1.喻义
(1)比喻:
①世间人在成年后,就应当孝养父母,这是人们应有的道德义务。如果有人不念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不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那么他就是忤逆不孝道德败坏的恶人,人人都会耻骂这种人。
②如果还有人更为恶劣,不但不赡养父母,当父母凭自力得到一些资财安乐时,他不但不欢喜,反而生嗔恚,想尽一切办法去阻止父母得到安乐,那么这种人更是万恶不赦
(2)意义:
①曾经发愿承办一切有情的暂时和究竟的利乐,是大乘佛子应尽的责任。且轮回苦海中,众生皆作过我们的母亲,更加理应赡养父母,给与供养
②初业修行人能力还不足,不能立即去广大利益父母众生。此时如果父母众生以自己的福业与努力,得到了一些利乐,理应欢喜,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的安乐。然现实中,许多作法却是与此相反,某些与自己关系暂时不大好的众生,以他们自己的福善获得了一些利乐时,我们往往因此而不乐,生起嫉妒嗔恼。这种行为,与世间那些不但不赡养父母,反而要为父母靠自力得到安乐而生嗔的逆子,又有何差别呢?
2.恩亲养:两种理解
(1)对于于我有恩的恩人(如法恩的上师善知识)、及有养育之恩的亲人,这些对我有恩之人,我们应该知恩图报
①恩:恩人
②亲养:养育之恩的亲人
(2)对于于我有恩德的亲人,我们应该亲自去供养
①恩:恩人
②亲养:(我)亲自去供养
3.七重因果
(1)一切众生都是“所应恩亲养”,无始以来,所有的有情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有恩德
(2)知母念恩报恩,一直到增上意乐(让众生离苦得乐,一切利养都由我一人来承办)
4.亲怨分别
亲怨都是暂时的,根据自己分别念所贴上的标签。我们被这些概念所困扰,并保持常有的执着
三、开演
1.一切众生,皆为父母,大乘佛子,担何责任?
(1)菩萨戒仪轨,三宝前承诺——“以前诸佛菩萨怎么做,现在我也怎么做,尽量以六度万行来利益一切众生”
(2)训斥:
①承诺的誓言,自己连其中一小部分都无法接受,扪心自问还算不算大乘佛子?显宗的大乘都算不上,高深的境界就更不要提了。
②小乘出离心基础都无法具足,大乘境界不可能有。
2.大乘佛子,一方面对自己要精进修行,另一方面对众生要发愿度化他们。
(1)弘法利生,有责任感
(2)若有意乐。愿定实现。
(3)清净意乐,会有能力
(4)新的时代,转变观念。如何转变?大乘理念,实际运用
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
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
一、释义分层
1.不愿人获利,岂愿彼证觉——反问一
如果连别人获得暂时的这点利养也不愿意,那么,又怎能愿意众生证得菩提呢,根本不可能。
(1)善天尊者解释为若不愿敌人获得这一点点利养,那么……。
2.妒憎富贵者,岂有菩提心——反问二
对他人的财富憎恨者怎么会具有菩提心呢?根本不会具有。
二、关要
1.小利也不肯让别人得,却说希望别人获得大利,这种心态平时有没有?
(1)经常会用类似狡辩:世间法都是有漏的,我不愿意他们因为世间八法的轮回锁链束缚耽着而沉沦,随喜别人得到世间利养我不愿意。随喜出世间功德我愿意的。这种念头有没有?
2.清净的随喜or染污的嫉恨
3.染污嫉恨vs菩提心之间的关系?
4.自相总相
三、开演
1.引子
(1)嫉妒别人赚10块钱,却愿意他获得100万,可能不?
①马鸣论师也说:“一个人若贪执财物,相续中不会有菩提心。因为菩提心不是过失的心态,过失存在的地方,菩提心是没有的,犹如尸体与大海不会共存一样。”
②贪财贪人极为强烈者,很难发起真正的菩提心
2.嘴上说, 不代表行动上真正能做到
(1)愿行菩提心只有当遇到真实执着对境的时候才看的出来,菩提心是否存在
3.怎样才能做到?上师开显窍诀和次第
(1)目标:《狮吼经》中强调:“从此之后,我应安忍他人之圆满,不起嫉妒之心。”
(2)初发心:境界不高,难全做到,
(3)通过:教言熏习,调节自心相续
(4)最终:达此境界
(5)注意:心胸狭窄,不能容忍
(6)过患:菩提心苗芽珍贵,若被嫉妒火烧毁,解脱之道困难
(7)应该:学会随喜
4.遣疑
(1)有人觉得:济人之难、施以援手,到医院、孤儿院、乞丐聚居处尽力帮助他们,这就是菩提心
(2)答:不是,这只是怜悯心
(3)怜悯心和菩提心的最大区别:
①怜悯心:缘个别众生
②菩提心:缘天边无尽众生
5.实修需要兼顾自相总相
(1)总相:“天边无尽”的众生
(2)自相: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每个单独的个体有情
(3)偏堕一边的过患:
①若偏堕到只缘总相:空喊口号,不能落地——总相是相对于全部的对境,很好发心。但是一遇到自相烦恼执着的对境时,就不行了(缺深度,)
②若偏堕到只缘自相:注意力放到细节,而忽略了大的成佛的利益(缺广度)
(4)应该如何结合?
①总相:一方面整体来观修,愿一切众生获得觉悟,这是大的发心
②自相:然后在这个大的发心的基础上,再愿单个众生获得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快乐,这种心态才是一种比较圆满的心态
科判
丑二、因不加害我故不应生嗔(怨敌得到的利益,对我没有什么伤害的缘故,我不应该生嗔):
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
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
一、释义分层
1.若已从他得,或利在施家——理性分析
如果怨敌从施主那里获得受用或者未获得而住在施主家中,
2.二俱非汝有,施否何相干——结论,反问
这两者无论如何对你来说同样不具有,无论施予与否,受用或破立的行为与你又有什么瓜葛呢?根本毫不相干。
二、中心思想
1.无论得失,跟你无关
三、关要
1.根源:非理作意
2.思维如何非理作意的妄念
(1)科判:因不加害我故,有了加害才会生嗔,请问整个过程对我有加害么?
(2)利养从施主转到怨敌处,跟我有关系么?为什么心里会觉得不舒服?
(3)如果分析下来一点关系都没有,那还要对其生嗔,是不是非理作意的妄念使然?
四、开演
1.引子
(1)普遍现象:有人得奖了,或赚了钱,如果自己没有占点便宜的话,就会对他不满。——嫉妒、贪心占便宜。
(2)毫无理由:他人得失,与你毫无关系。为何不随喜?而心生嫉妒?
(3)果报严重:弥勒请问经:“若对他人的利养等生嫉妒心,则会如射箭般直堕地狱。
2.引申:活佛与弟子,供养多少的问题。
(1)对于施主:财产是施主自己的,怎么支配是他的自由。
(2)对于活佛:
①过去认定方式以及认定后的闻思修行又严格的要求。——对众生有利益
②现在认定活佛到之后学习都存在大问题,造成一些小活佛没有功德学问,甚至没有信心、悲心。——长大后遇到信徒可能无恶不作
3.引申:闻思修行的重要
(1)闻思修前
①习气:不爱学习,断传承,整天见上师为乐。比如一听到某上师来了,法本一扔就跑出去
1)一方面说明:信心还比较“新鲜”
2)另一方面反衬:喜新厌旧的心态能持续多久?
②结果:人财两空,信心境界全无
(2)系统闻思修后:明白佛理,悲心、信心增上,利益相续
(3)期望:大家懂得取舍,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不会盲从跟风,进而跟随习气乱跑,被种种外相所欺骗
4.引申:见修行果上值得注意的,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1)见解:注意无神论、唯物论。因其不承认三世因果。
(2)修行:好好观察哪些是真正修行
(3)行为:注意一些宗教,有一套非常吸引人的慈善行为,人们不知不觉就套到里面,乐此不疲。但须知终究身处轮回,无法究竟出离。
(4)果位:应以平凡人的形象,通过学习佛理来跟别人沟通,这是最让世人接受的
五、教诫
1.本颂讲到关系,那么对于我们汉族人来讲,今后如何在汉地弘扬佛法,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
2.应该考虑:
(1)现在佛教面临的违缘是什么?
(2)需要朝哪个方向发展?
(3)最后要达到什么目标?
科判
子二、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
不守己得财,何不自嗔责?
一、释义分层
1.何故弃福善,信心与己德——若嗔则弃福,福为利养因
假设嗔恨敌人的利养而过分希求自己获得,那么自己利养出现之因是以往的福德、施主的信心以及自己暂时的功德,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嗔恨力丢弃这些呢?
2.不守己得财,何不自嗔责——如是因如是果,自己锅自己背
是自己没有把握住得到利养的这些因,为何不嗔恨自己,理当自我谴责才对。
二、关要
1.消文
(1)福善,信心与己德——获得利养三要素(因缘)
①福善:前世做的上供下施所积累的福德善根(远因)
②信心:施主对我的信心(外缘)
③己德:今生中持戒多闻等等积累暂时的功德(近因)
(2)己得财——自己应得的财富(“利养三要素”)
(3)不守——两种理解
①以获得了却不好好守护
②根本就不具足这些因缘——福善己德信心
(4)自嗔责——自己抛弃了获得利养的因缘,怪谁?
2.思维因缘
(1)如何取舍:种善因得善果
(2)反推:如今为得,是因为当初自己未种善因,如今有机会修安忍,不嫉妒,多随喜而种下善因,为何不这么做?而要选择嫉嗔呢?
3.了知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并非外境的问题
4.如理思维,坚持串习,能止嗔心
三、开演
1.因缘:
(1)若无因缘,不能无缘无故得到今天的恭敬利养。
(2)故应:不该嫉妒他人获得利养,这样才会给今生后世带来安乐
2.高僧传:行秀禅师放弃考试,让靖恩和尚夺魁的公案
(1)说明:真正的修行人,非但无有嫉妒心,反而愿意牺牲自己利益去成全他人。
(2)这样做的结果:自己的前途光明(禅师益生弘法事业广大,大恩上师亦如是),而且会很快乐。
思考题
1、发了菩提心的人,遇到别人抢自己执著的对境时,应该怎么做?你能做到吗?
答: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应该对一切修安忍,纵然是最执著、最喜欢的对境,为了众生也要心甘情愿地舍弃。因为你在发菩提心时,曾于上师三宝前立誓:“为利有情故,不吝尽施舍,身及诸受用,三世一切善。”既然自己的身体都能舍弃,更何况身外之物呢?如果丈夫也好、妻子也好、家里的财产也好,全部可以拱手让人,那说明你确实存在菩提心。
2、你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责任感吗?体现在哪些方面?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答:请自己发挥。
3、你有愿菩提心吗?以什么来衡量的?看到可怜的众生心生不忍,这是菩提心吗?为什么?
答:前一问请自己发挥。
这不能称为菩提心,因为没有发过心的世间善人或外道慈善人士,他们的相续中也有,这只能算是一种怜悯心,怜悯心的对境只是个别众生,而菩提心则是缘天边无际的一切有情。
4、施主供养自己的怨敌,有些人就气愤不已,对此你如何看待?
答:没必要生气。因为不论是怨敌从施主那里获得受用,或者他没有得到,财物仍旧留在施主家,这二者都没有你的份儿。别人得到与否,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又何必生嗔恨心呢?
5、在到处见上师与闻思经论方面,你平时是如何抉择的?为什么?
答:请自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