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三戒要解 > 正文

《三戒要解》(上)辅导讲记第15课及答疑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4 1:01

第十五课(2014-6-28)

《三戒要解》宣讲的是作为一个修行者怎么样经过守持别解脱戒,守持菩萨戒和守持密乘戒的方式超越轮回,成为殊胜的佛菩萨的本体之后,利益众生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三乘戒律必须要了解,必须要守持。如果守持了戒律我们就可以获得很多功德;如果没有守持戒律就无法获得很殊胜的功德,这是佛在经典中、菩萨在论典中再再对我们的一些提示。如今我们在讲三戒中的菩萨戒(前面的别解脱戒我们已经学习了),如果没有得戒(菩萨戒),怎么样得到戒律的方法。前面我们学习了龙树菩萨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无著菩萨的观点。无著菩萨的观点是广大行派的传承(前面龙树菩萨是甚深见派的传承),二派针对不同众生的根基,安立了受戒的方式、护戒的戒条等等,也有稍许不一样的地方,但他们的本体都是一致的。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等等,都是一样的。无著菩萨的观点,下面首先看颂词(P186):

 “无著承许受愿心,无需别解脱戒律,

然正受前受七戒,上师询问其违缘,

弟子承诺学处等,以愿行各仪轨受。”

无著菩萨把菩萨戒分为两种:愿菩提心戒和行菩提心戒。首先是“无著承许受愿心,无需别解脱戒律”这两句是第一层意思。说的是,如果我们受的是愿菩提心戒律,在受持愿菩提心戒时,不需要别解脱戒作为基础,“无需别解脱戒律”。

“然正受前受七戒,”但是,如果要受行菩提心戒的话,在受持行菩提心之前,首先内心中要受七种别解脱。七种别解脱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像男女居士戒,或男女沙弥戒、男女比丘,再加上正圆女戒,总共有七种别解脱戒。首先以这七种别解脱戒作为基础才可以受行菩提戒。

在受戒时,首先“上师询问其违缘,”是不是为了利益众生发心的等等,首先要询问他这样一种情况,遣除这个违缘。

“弟子承诺学处等,”弟子承诺,上师受戒,最后宣讲学处,通过前行、正行、后行等不再层次进行受戒。

“以愿行各仪轨受。”无著菩萨受愿菩提心戒时有一个专门的愿菩提心仪轨,受行菩提心戒的时候,有一个行菩提心的仪轨,是分开的。前面我们学习龙树菩萨的,没有分。这两个颂词我们念三遍,第一遍得到愿菩提心戒律,第二遍得到行菩提心戒律,第三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戒律得以稳固,是同时受的。无著菩萨是分开受的:通过愿菩提心的仪轨受愿菩提心戒,通过行菩提心仪轨受行菩提心戒,有这样一种不同的安立。

现在看注释中187页第二段:

“无著菩萨的观点:仅仅受愿菩提心戒者,不必先受别解脱戒。但想受行菩提心戒者,在真实受戒前,首先必须受七种别解脱戒。阿底峡尊者在《道灯论》中说:‘别解脱戒律,恒具七种人,菩萨戒有缘,其余不可受。’”

无著菩萨的观点,如果我们现在还没准备好守持行菩提心戒律,首先想只受一个愿菩提心戒律,这个也可以。如果单单受愿菩提心戒,不必要首先受别解脱戒,不一定要以别解脱戒作为它的基础。“但想受行菩提心戒者”,如果我们愿、行菩提心都想受,或在受了愿菩提心一段时间后,觉得还是有必要进一步用行菩提心调化自己的相续,可以进一步受行菩提心戒。“在真实受戒前,首先必须受七种别解脱戒。”要不然以居士戒作为基础,要不然以出家的沙弥戒作为基础,要不然以出家的比丘戒……等等作为基础,反正要有七种别解脱戒的基础才能真实受行菩提心戒。引用的教证是阿底峡尊者在《道灯论》中有明确宣讲:“别解脱戒律,恒具七种人,菩萨戒有缘,其余不可受。”恒时具有别解脱戒的七种人,都是属于能够接受菩萨戒的有缘者,如果没有具有别解脱戒律的话,其他的不能够受。

当然也有不再的讲法、不同的观点。如果是针对南瞻部洲的人讲,要受菩萨戒首先要受别解脱戒,但些天人、其他净土中的菩萨等等,在他们的环境中不一定要以别解脱戒作为基础,因为他们内心当中本身已经非常调柔,别解脱戒的功德在相续中已经以增上的方式具有,他的菩萨戒也是增上存在的。但无著菩萨是针对南瞻部洲的有情而言,这样安立的。

“受戒方式必须依靠仪轨,以断除厌离轮回及贪执寂灭之心”

不管是愿菩提心还是行菩提心,受戒的方式也要依靠仪轨而受。不管是上师给自己传也好,还是自己在佛像面前自受,都需要依靠一定的仪轨。

首先要生起三种教言改造自心。断除厌离轮回的意思(所安立的)是说,对于轮回的贪著要厌离,如果贪著轮回自己的心就没办法堪能出离、堪能菩萨的修行。

然后要断除贪执寂灭之心。一方面我们厌离轮回,对于解脱产生兴趣。但有些小乘行者,一方面特别厌离轮回,一方面很贪执寂灭,就是很耽执自我的涅槃,就是想自己一个人获得涅槃之后就安住在涅槃寂静中,永远地远离轮回。针对菩萨来讲,贪著轮回是一种过患,贪执涅槃境界、贪执寂灭也是一种过患。对菩萨而言,应该远离二边—一方面要远离贪著轮回,一方面要远离贪著寂灭,即不贪著轮回,也不贪著寂灭。因不贪著轮回的缘故,内心不会被这种过患染污;一方面不贪著寂灭的缘故,也不会不发菩提心、不发入轮回救度众生的心。他一方面入轮回,一方面内心中不会贪著轮回,这就具有了真实的菩萨在轮回中一边自利、一边利他的殊胜修行的功德。

“对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之情这三种教言改造自心。”

菩提心就是远离二边的,一方面远离轮回边,一方面远离寂灭边。通过这三种教言改造自心。

下面讲受愿菩提心的加行:

“加行:在殊胜对境前供曼茶罗,诚心祈祷,”

此处讲到在殊胜对境之前,如纯净的上师、佛菩萨的坛城面前、我们佛堂面前……等等,反正上师三宝就是殊胜的对境,在殊胜对境面前通过供曼茶罗的方式圆满自己的福德资粮。前面我们再再提到,菩提心是一个很伟大、很清净的心,利益功德非常巨大。在我们内心当中想要产生这么清净、伟大的菩提心,如果缺少福报、缺少福德资粮、缺少功德,是无法生起的。故,除了在我们受戒之前供曼茶罗之外,在其他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把供曼茶罗、积累资粮、顶礼……其他殊胜积福德的方式都要非常非常重视。只有有了这样一种很稳固的心、很殊胜的心,内心中的菩提心才有一个所依,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首先在殊胜对境前供曼茶罗,然后诚心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内心中能够产生利他的菩提心。

“皈依殊胜所依,以殊胜方便积累资粮。”

。因为菩萨戒一定是在皈依戒的基础上得到的,首先我们要念诵三遍皈依,如果以前没有皈依过的,要皈依;如果已经皈依过的,要念诵皈依三宝的偈颂。

下面看正行:

“正行:依靠自力苏醒种性,依靠他力了知圆满菩提的功德等,通过加行力生起三想。”

首先通过自己的力量苏醒菩萨种性,苏醒大乘种性;如果没有大乘种性,也不想趋入菩萨道,也不想成佛,也不想利益众生,所以,内心中苏醒大乘种性非常重要。

然后依靠他力,比如上师、道友……等等通过外缘的力量了知圆满菩提的功德,告诉我们成佛,佛具有这种身语意的功德,具有殊胜的事业,利他的种种不同功德,等等,了知圆满菩提的功德我们就愿意产生“我也要获得菩提,通过菩提的身份利益众生”,这需要靠他力介绍我们才能了知圆满菩提。否则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去想:到底菩提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具有什么样的利益?通过我们狭隘的思维是没办法了知的。但是通过精通大乘教言的大恩上师、或者道友的介绍,我们也能够了知菩提的功德,从而对菩提产生想往之心。

通过加行生起三想,通过加行就是通过我们不断地修行生起三想,“三想”大恩上师没有介绍,我这个地方也不是很清楚,也翻了一些其他资料,也没找到“三想”的具体解释,所以“三想”这个词不是特别明确。前面有个“三种教言改造自心”,有可能是这个,有可能不是。前面不是说要断除对轮回的贪恋,对寂灭涅槃的贪恋要断除,对于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之情,不知道是不是这“三想”,我们不敢确定。大恩上师这里没有讲,我也没有在其他地方讲“三想”的地方,如果以后知道的话,我们还可以继续补充。

下面在187页倒数第4行有它的仪轨:

“先祈祷垂念,再念诵三遍‘我某某今发心……乃至涅槃’,如此受愿菩提心戒。”

这个就是正行受戒的仪轨,因为我们自宗所采用的主要是龙树菩萨的仪轨,此处作者(云丹嘉措尊者)在写注释的时候也没有把完整的仪轨写下来,因为我们现在在自宗中不用。大恩上师说在格鲁派一直在使用广大行的仪轨,这个仪轨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得到的。以前菩萨戒品当中,也有介绍这个广大行仪轨的,上师讲《走向解脱菩萨戒品》在里面也讲到这个仪轨,还有《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好像也是引用这个仪轨。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仪轨是怎么样的。

在菩萨戒品中的仪轨是这样的:首先是祈垂念,然后念诵发心偈颂(有时是跟随上师念):“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阿阇黎耶存念,我名某甲,若于今生若于余生,所有施性、戒性、修性善根,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以此善根,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如是我名某甲,从今为始乃至菩提,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有情未度而当度之,未解脱者而令解脱,诸未安者而安慰之,未涅槃者令般涅槃”。这个就是受愿菩提心的一个仪轨,上师念我们就跟着念。

还在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有一个类似的,不是完全一样的,意义差不多的仪轨:“祈祷十方诸佛垂念我,祈祷住十地诸大菩萨垂念我,祈祷诸大金刚持上师垂念我,如往昔十方诸佛出有坏、住十地大菩萨为利一切众生而发殊胜菩提心,我名某某也自此乃至菩提果之间为利一切众生而发广大菩提心。未救度者救度之,未解脱者令解脱,未得安慰者安慰之,未得涅槃者令涅槃”。

仪轨是这样存在的,我们了解一下也可以。但是平时我们自己在受菩萨戒的时候,自宗的观点主要是从前面龙树菩萨的观点来进行受戒的。

下面再看188页第二段:

“后行:心生欢喜,上师宣讲学处,弟子供养酬谢。”

前面正行愿菩提心的戒律我们已经受了,后行是内心中产生欢喜心。因为自己毕竟已经发了菩提心,受了愿菩提心的戒律,以此为基础进行修行就能慢慢成为成佛、利益有情的因,所以“心生欢喜”,上师宣讲愿菩提心的学处。后面无著菩萨也会宣讲愿菩提心的学处是什么,行菩提心的学处是什么,学到后面时我们要了解,此处我们就不讲了。

“弟子供养酬谢。”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弟子对上师供养。

下面学习行菩提心戒的受法(下面第三段)。

“行菩提心戒受法:加行:受戒者观察意乐,祈求迅速赐戒。上师询问有没有违缘等情况,并让他明白菩萨学处,再问是否愿意受戒。”

行菩提心戒的受法,首先受戒是观察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意乐,主要是内心类中似观修一遍菩提心,观想众生非常可怜,对自己有大恩,自己现在要进入菩萨道,受行菩提心戒律,为了利益他们而奋发,然后就观察自己的意乐,然后祈求上师迅速赐戒,对上师祈祷、祈求,请上师速速赐给我有大利益的菩萨戒,对上师做请求。

请求之后,“上师询问有没有违缘等情况,”就是有没有人逼迫,是不是自己自愿的等等,上师要询问他有没有真实的想要受戒的意乐。然后让他明白菩萨的学处,给他大概宣讲一下布施、持戒……等菩萨的学处。讲完之后,如果有些人心不坚定的话,可能会暂时不受;如果讲完学处后很欢喜,觉得可以学习、守持戒律,可以承诺,在讲完菩萨学处后再问是否愿意受戒,再问这个弟子“你还愿不愿意受菩萨戒”?如果弟子愿意,就可以进行正行。

“正行:上师说‘善男子某某,你是为利一切众生而受戒吗’三遍,弟子承诺:‘我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受戒。’以此获得戒体。”

上师讲三遍,他要重复三遍,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方式进行询问:“你是不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受戒”?弟子承诺:“我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受戒”;再问……等等三遍,如是弟子也是三遍。有些仪轨也说,“犹如过去的佛菩萨、现在的佛菩萨、未来的佛菩萨,也是发起菩提心,守持菩萨戒,他们所受持的戒律有别解脱戒律、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为了利益众生我现在也是跟随他们的发心,自己要守持这个戒律”,这样重复三遍,最后一遍的时候就得到戒体了。因此处不是以无著菩萨的观点为主来宣讲,所以此处也没有把仪轨的全文写下来。

“‘等’字包括宣说后行仪轨,叮嘱了知,宣讲功德;”

在得到戒律之后,颂词中有个“等”字,包括宣说后行仪轨。后行仪轨中有些是请作证,阿阇黎也要念“祈祷十方诸佛菩萨降临此处来作证”,念完之后,弟子也要起来向十方顶礼之后,说:“现在我也是祈祷十方诸佛菩萨给我作证,我发菩提心……”等等,为了表明今天我受行菩提心戒非常非常的殷重,不是随随便便玩耍一样地守一个戒,而是很殷重。受完戒后还要请印证,请佛菩萨作证,叮嘱要了知所受戒律的情况、自己发了菩提心的情况,要叮嘱了知,要请证。然后宣讲殊胜的功德,因为受了菩提心戒之后,在所有功德中没有超胜这种殊胜菩萨戒功德的,可以逐渐逐渐获得成佛的功德。宣讲这样的功德,让受戒者产生殊妙的欢喜心,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还说“对这一非常甚深之法,不能随便宣讲,一定要保密。”要嘱托保密。因为菩萨戒中要利益一切众生,受持布施、持戒、安忍……等等戒律,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善根不浓厚的人根本没办法接受、没办法修学。如果随随便便讲给一些人听,他就会诽谤,觉得菩萨修行没有任何必要,没什么利益,布施、持戒、修安忍……好像没什么用,诽谤可能会让佛法很快消亡;第二,诽谤者自己也会遭受很大的罪业;一个内心不稳固的初学者,如果自己经常讲,自己的朋友非常反对、讥讽、挖苦,自己的心可能也会退失;所以对其他非法器的人要保密,不能随随便便给他们宣讲菩萨戒的本体。在显宗中也是有保密的,如比丘戒律对居士保密,菩萨戒对非法器保密。密乘中甚深见行对非法器也要保密。不一定是密宗才保密的。有些人不了解密宗,说“保密”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其实对非法器而言,为了保护他们,或者让佛法一直不断地弘扬下去……等等必要缘故,一定要保密。不单单密乘中有保密,在显宗、小乘当中也是有要求保密的意义的。

“最后宣说学处,酬谢供养。”

简单地宣讲一下行菩提心的学处,然后弟子酬谢供养。这些方面都是需要了解的。

188页最后一段:

“所谓的抉择自性,也就是略说菩萨戒功德。”

在有些论典当中,所谓的“抉择自性”出现在菩萨戒当中时,也就是略说菩萨戒的功德,对于受菩萨戒殊胜的功德也要略略地宣讲,让弟子内心当中受戒、守戒的心稳固,欢喜心去守戒律当然不一样。被动方式、很情愿去受戒,与很欢喜地受戒,当然利益不一样。主要是让守戒者对殊胜、广大的菩提心、菩萨戒产生勇猛守持的意乐,要略说菩萨戒功德。

“如是按照愿行菩提心各自不同仪轨而次第受戒。”

在广大行(派)中首先受愿菩提心,再受行菩提心。

 

P189:“佛像前可二派同,得戒界限三诵末。”

不管是龙树菩萨的观点,还是无著菩萨的观点,广大行派和甚见派二派共同承许如果没的传戒的上师,没有具相的善知识给自己传菩萨戒,自己也可以在佛像面前受菩萨戒。甚深见派和广大行派二派是相同的,都承认的。

“得戒界限三诵末。”得到戒律有界限也是在念诵完仪轨第三遍时,自己观想得到戒律。

下面就是189页第2段,是注释的原文:

“假设未寻找到具有法相的传戒善知识,在佛像所依前可以自己受戒,这一点是两大派系共同承认的。”

追记我们没有找到具有法相的传戒上师,有的时候自己的确多方打听找不到,有些时候可能有些传戒的,但是自己对他是不是具有法相这方面没有产生信心,从这角度讲就是没有找到具有法相的传戒善知识。传戒善知识我们前面讲过,要不就是自己必须具有菩提心,具有寂静的菩萨戒,还要通达整个大乘的教义、精通传戒的仪轨,这样才可以给其他人传受菩萨戒,而不是随随便便具有行相的功德人可以传菩萨戒,对传戒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找不到可以给自己传戒的善知识,在佛像的所依面前可以自己受戒,这点是两大派共同承认的。

“如果自己有观想的能力,虽然没有所依,但在前方虚空中观想佛菩萨,在彼等前受菩萨戒,这一方式依据《文殊刹土庄严经》所说,在《道灯论》中也有宣说。”

如果自己特别想受戒,也知道可以在佛像面前受戒,但是因各种条件所限,没有所依,没有佛堂,没有三宝所依,也没有寺院,此时如果自己具有观想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力,把自己前方虚空中观想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佛、八大菩萨、十六罗汉……等等,或自己的大恩上师,在他们面前受持菩萨戒,也可以。

对我们现在学佛者来讲,比较容易找到传戒的善知识,这个条件我们还是容易具足的。即便找不到善知识,但找不到所依的也没有。无论如何,现在佛教团体很多,寺院、寺庙也有很多,我们找一个寺庙大雄宝殿,找一个寺院的殿堂,在这个殿堂的三宝所依前自受菩萨戒,也是可以的。

这里是告诉我们,第一可以自己在佛像前受戒,前提是没有找到具相善知识,找到的话,在善知识面前受戒是非常好的,在善知识面前受戒,自己比较容易产生惭愧心,因为自己是通过这样一种严格的仪轨,在一个具相的善知识面前受了菩萨戒。人的想法也是这样的,在佛像前,有时我们信心不够的话,认为佛像就是一个所依而已,只是一个铜像、泥巴像、纸像……;如果是一个善知识、上师,就认为是一个真实的对境。虽然佛像与佛本体的确是无二无别,但对我们分别心而言,自己信心没达到量时,还是觉得在一个真人、善知识面前受戒,和一个佛像面前受戒好像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所以要是在上师面前受戒,更加容易产生惭愧心,如果在犯戒时也会忆念:“我在上师面前承诺时,上师是这样讲的”,有时也容易通过忆念的方式护戒,等等,有些地方也有不同的讲法,所以还是鼓励在上师、善知识前受戒。

但在此处,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提到,第一我们可以在佛像面前受,如果没有所依,可以观想,也提到过以宗喀巴大师的观点,如果我们在善知识面前受戒,这个善知识必需要具有功德,但是我们不知道传戒的善知识是不是具有功德,这样的话,我们在佛像面前受戒是一个很大的方便,这样的观点也是有的。故,第一次没有得到戒的人,我们在上师面前、佛像面前都可以受。受完之后,每天我们在佛像面前都可以受。自己念诵受戒仪轨,每天受戒很有必要。这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在受菩萨戒时主要依靠殊胜的菩提心,如理如法仪轨的方式,逐渐受持戒律,如果内心中发起菩提心,守持菩萨戒,大恩上师在注释中也提到过,当我们再再提出修持其他的法,都会成为解脱的因,都会成为成佛的因。如果我们内心中没有安住菩提心,没有安住菩萨戒,虽然表面上修很多大法、高法,但是因为没有菩提心作为基础来摄受故,所修之法不会成为成佛的因,这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此处也是鼓励我们要发起菩提心,要守持殊胜的菩萨戒。否则认为守菩萨戒是一个束缚、一个形式,我现在内心中去观修其他的高法、深法,是不是比这个更好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佛菩萨的智慧比我们远远超胜,大恩上师在注释中,及其他大德在法本中所讲的内容我们要认真思维,依教奉行,我们才能产生最大的功德和效益。

191页第二段。这里有得戒界限,咱们法本上没有,在以前的法本上有,

得戒之界限:

“海云上师说:第一诵时得愿菩提心戒,第二诵得行菩提心戒,第三诵使此二戒得以稳固。这也与中观宗的仪轨极为吻合。两派共同承许的得戒界限,即是三诵各自传授仪轨的末尾得戒。”

念诵三遍仪轨,第一遍观想得到愿菩提心戒律,第二诵念完之后观想得到行菩提心戒律,第三诵让二戒得以稳固。现在我们使用的受戒仪轨观想方式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念诵仪轨,在念完第一遍的时候,观想得到愿菩提心,第二遍念完之后观想得到行菩提心戒,第三遍念完之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已经得到。在《入行论》中使用的“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等等开始念诵,最后得戒,这个和中观宗的仪轨是非常相合的。

“两派共同承许的得戒界限,即是三诵各自传授仪轨的末尾得戒。”这方面是共同承许的。再来讲第二个科判。

“戊二、胜义发心由修力而得:”

 

胜义菩提心主要是了知法界的无分别智慧,初地以上菩萨具有的,是通过修力而得,不是通过仪轨而得的。

“胜义依轨而得受,此乃密宗之观点,

显宗若有如是说,仅是立宗修力生。”

所谓胜义菩提心依靠仪轨而得受的是密宗的观点,密宗中有直接宣讲通过仪轨得受发起菩提心。如果显宗有依靠仪轨而得胜义菩提心的说法,仅是一个立宗而已,没有实际通过仪轨得受胜义菩提心的方法,仅仅是个说法,真正通过仪轨而得受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是修力生?因为通过仪轨而受主要是比较粗大的世俗发心,比较微细的法,胜义菩提心是通过现证、证悟而得到的。如果通过仪轨得到的不是很细微的胜义发心,而是比较粗大的一种仪轨而得到的世俗心。前面也是对这个问题做了宣讲。

最后一段的原文是这样的:

“胜义发心不观待仪轨而得戒的方法:认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胜义发心的法相:现量证悟无分别法性之智慧的菩萨圣者根本慧定,以及佛陀入定出定无二无别之本体的发心。”

首先胜义发心不依靠仪轨得戒,怎样得到这样的胜义菩提心呢?“认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认识”主要是亲证、现证。认识有很多种,有时我们通过听闻认识、思维大概了解、通过修行产生一种觉受认识,在这个基础上亲证殊胜的法界本体,叫认识了胜义菩提心的本体。

证悟之后发起胜义菩提心,胜义发心的法相具体是怎样安立的呢?“现量证悟无分别法性之智慧的菩萨圣者根本慧定,”菩萨以上有胜义菩提心。小乘阿罗汉有没有胜义菩提心呢?小乘阿罗汉他也证悟了空性。按照大乘标准来看,小乘人无我空性的证悟还只是一部分,还没有真正到达无分别智的状况,所以很多地方在讲胜义发心时首先是以一地菩萨以上,一地菩萨也分出定、入定。一地菩萨入圣者根本慧定时,泯灭了一切分别念,证悟了殊胜的法界,已经现前了胜义菩提心。如果一地菩萨出定了,在出定位没有再安住殊胜的无分别智,上时现前分别心,就没有这样一种真实意义的胜义菩提心了,只是世俗菩提心,出定位时通过愿心和行心进一步寻求佛果、发愿度化众生,为个目标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行菩提心,菩萨在出定时主要以世俗菩提心积累入根本慧定的资禄。再入根本慧定时,入定的智慧就更深了,就又是胜义菩提心;再出定积累资粮,再入定……反复这样一种出定、入定,到八地时,他的出定入定之间的差别就很小很小了,但是还是有出入定的差别;到了佛地就完全没有出定入定的差别了。所以首先是圣者入根本慧定,这是胜义菩提心。

第二个是佛陀的境界,“佛陀入定出定无二无别之本体的发心。”佛入定出定没有差别,不像菩萨入根本慧定与后得的差别,佛陀恒时没有出定入定的状态,已经圆满了。佛陀相续中的智慧也是胜义菩提心,而且是非常圆满、没有任何障碍的胜义菩提心。

192页第2段:

“按照名言观点来分,显宗说胜义是法界,发心是现证智慧,得戒的方法也必须具备上师、修行、证悟三殊胜。《经庄严论》中云:‘令圆满佛生欢喜,积累福慧二资粮,于法生起无念智,故承许彼为殊胜。’”

按照名言观点宣讲时,显宗说什么是胜义、发心,此处把胜义和发心分别解乏。显宗说,“胜义是法界”,所谓有胜义就是“殊胜的意义”,法界就是最殊胜、最超胜的。“发心是现证智慧”,现证法界的一种殊胜智慧。合起来就叫作“胜义发心”,即现证智慧已经完全证悟了殊胜的法界意义。在宣讲时,能证是智慧,所证是法界,这是讲的方式,必须要这样讲。但真实意义而言,安住时能证和所证是无分别的,法界是智慧,智慧也是法界,他们之间没有一个通过智慧去证法界,在真实入定时,没有分能证所证,也没有分智慧与法界。

如何获得这样殊胜证悟的方法(得戒方法)有三种:

第一是“具备上师”。殊胜的上师。上师有很多种,有时上师是佛,有时上师是菩萨,有时就是显现凡夫样子的殊胜上师,我们要得到胜义菩提心,要证悟胜义法界,第一个殊胜助缘是具备上师,他给我们宣讲取舍之道,加持我们遣除违缘,上师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是“修行”。通过不断积累资粮开始修行。

第三个“证悟”,要生起殊胜的证悟。

有三种条件,三种殊胜,是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讲“令圆满佛生欢喜,”就是上师,此处“佛”也是上师的一种,所以“令圆满佛生欢喜,”也是依止上师的意思。

“积累福慧二资粮”就是修行,修行主要是积累福德资粮和积累智慧资粮。

“于法生起无念智”就是证悟,无分别念的智慧叫“无念智”。

“故承许彼为殊胜。”所以承许三种殊胜,这方面我们要了解。

下去2行:

“密乘则认为胜义发心的法相是远离二取、安住于本基中的光明智慧。”

密乘中认为所谓的胜义发心,它的法相是本来离开二取,没有能取所取。前面在讲的时候我们还说现证智慧是“能证”,胜义法界是“所证”,比较细的角度讲好像还有能取所取。在密乘角度讲,它的法相是没有二取的,在一切有情的相续中本来安住佛的圆满智慧,所以密乘发心就是这样远离二取、安住于本基中的现成的光明智慧。这个也需要了解。

因为在大乘中也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佛相续中的证悟是通过积累福慧二资粮慢慢得到的,三转法轮《宝性论》中也承许有情相续中本来安住佛智;在密乘中比较直接、广大的方式安立内心中远离二取的状态,然后安住于本基光明智慧,它的状态非常广大、清晰的方式宣讲,而且现证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

“《密集根本续》云:‘自心本无生,空性之自性。’”

一切有情的自性本来就没有任何相状、客尘,一切都是空性、光明无二无别的本体。有时佛陀以光明来说如来藏,有时佛陀以显现智慧来说如来藏,有时以二者双运的方式来说如来藏,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佛性,其实都是代表佛性。所以在《密集根本续》中所讲的空性的自性其实就是在讲如来藏佛性光明智慧。还有一些平时我们说的胜义发心,在全知麦彭仁波切《开显解脱道》当中也有,在其他地方也是引用一个颂词,发心时主要以发胜义菩提心,“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无上菩提心”,来时我们念的这个偈颂其实就是胜义发心。密乘中的胜义发心就是念我和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了知这个自性之后就相当于发胜义菩提心。其他很多颂词中用这个颂词来说明这个是胜义菩提心,平时我们要念《开显解脱道》时也会念这样一种颂词。

“如是发心依靠仪轨而受得到戒体的道理,在《幻化网续》、《现前菩提普明续》、《五次第续》等续部中有宣说,由此可知,胜义发心依靠仪轨而受是密宗观点。”

胜义发心通过仪轨而受得到戒体是在《幻化网根本续》当中,乃至于密宗的续部当中有宣讲的。所以“胜义发心依靠仪轨而受是密宗观点。”

“这种仪轨为果智慧转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而生起的。”

真实竟来观察时,所谓得到胜义菩提心的仪轨是把果智慧转为道用。如前面念的颂词“我与一切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在显宗它就是一种佛果。但是我们现在是众生,我们把佛果现在拿来使用,把佛果智慧转为道用提供一个缘起。我们在念诵的时候,我们要现前是佛果。密乘与显宗修法最大的不同,密乘中主要是把佛果转为道用,显宗中主要是把成佛的因转为道用。把佛果转为道用,我和一切有情本来都是佛,了知这样,就是发心了,这样的仪轨是为了我们把果转为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让我们忆念、安住它,提供方便,提供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还是以念诵、提醒的方式生起的大概的总相,有些利根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念诵安住在本性当中,一般凡夫人就是以总相的方式安住。因为它还是念诵颂词仪轨,类似于世俗的形式而产生的一种把果智慧转为道用的缘起。密乘中有直接的这样的修法,密乘中都是把果转为道用,不管是修生走次第、还是修圆满次第,都是首先安住在佛的一种境界状态中,然后开始一步一步地观想,生想本尊、或念诵咒语、或修持圆满次第、修持大圆满,都是把果转为道用的一种方法。密乘和显宗在修行方式上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若是以仪轨的方式得受胜义菩提心,一定是密宗的方法,显宗中是没有的。

“假设依据《诸佛菩萨名称经》中所说的‘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而认为显宗也承许胜义菩提心依仪轨而得,那只不过是立宗罢了。”

如果看到《诸佛菩萨名称经》中有说“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而认为显宗也承认胜义菩提心可以通过仪轨而获得,只是安立了这样一种说法、安立了这样一种观点,其实显宗中没有依靠仪轨而得的。“当发胜义殊胜菩提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现证殊胜智慧,得到殊胜菩提心,而不是说是依靠仪轨而得的意思。

“胜义发心的法相正如前面所说,在资粮道、加行道中,通过反复修止观瑜伽的力量,而于见道真正见到胜义谛的本体,此时方才生起胜义菩提心。”

胜义发心的法相前面已经讲过,是菩萨入根本慧定的境界,是佛出定入定无分别的智慧。在资粮道、加行道中,通过反复修习止观瑜伽,资粮主要是闻思而抉择,加行道主要是通过修行去感受,通过这样反复修寂止和胜观双运瑜伽的力量,最后在见道的时候,见到一切法界的胜义,见道时真正见到胜义的本体,这个时候才发起胜义菩提心。

“丙三(已得戒者不失护持之方法)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得到菩萨戒后怎么样不失坏?怎么样护持内心中已得到的菩萨戒?下面开始宣讲护戒的方法(P193)。

丁一、略说:

中说得不失护法,即是三种菩萨戒,

严禁恶行摄善法,以及饶益有情戒。

前面已经说了,这是初中后,最初我们得戒怎么得到的。“中说”中间宣讲得到之后不失而守护的方法,就是三种菩萨戒:第一个是严禁恶行戒,第二个是摄善法戒,第三个 饶益有情戒,下面也要对三种菩萨戒进行安立。

“如是所得到的戒律,中间为了不失毁而必须要护持,原因是一旦失毁,则会出现欺惑所有众生等极其严重的过患;若未失毁,则会获得菩提等巨大功德。”

为什么我们要护持戒律呢?得到戒律后中间为什么要为了不失坏戒律保护戒律呢?第一,我们前面不是请佛菩萨作证吗?一旦失毁我们就欺骗了佛菩萨,第二就欺惑了所有众生,因为发菩提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发誓成佛,为了利益众生布施、持戒……等等,我们的对境一方成是佛菩萨,一方面是所有的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我们要闻法,所以也出现欺惑所有众生这样非常严重的过患。我们平常只是欺惑一个众生的过患都很大,在《入行论》中也讲过,如果我们内心中想要把一个东西布施给某人,后来没有布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欺骗众生缘故会堕恶鬼,如果只是欺骗一个众生都会堕恶鬼的话,他还只是内心当中想一想,没在嘴上说出来,有些注释当中说,如果我们嘴上已经说出来了,我承诺把什么东西给你,后面没有给的话,这个人会堕地狱。这种情况下的欺惑都会有这么大的过患,何况说欺惑了所有的众生,而且我们所承诺的给予众生的暂时和究竟的安乐,都没有给,全部失坏了,当然过患就非常非常严重,所以得了菩萨戒才是护持戒律的开始。如果我们没有失毁就会获得菩提等巨大功德。如果没有失坏,我们要轮回中会获得增上生,每一世获得善趣时都是相貌庄严、福报广大、智慧敏锐……等等善趣中的功德都会获得,逐渐获得初地、乃至于十地的功德,最后会成佛,成佛之后利益众生。这一切利益功德都来自于受了菩萨戒之后能守护菩萨戒,从这方面得到的。如果没有受戒,这一切的过患没有,一切的功德也没有。如果守了戒破坏了,也会得到很多过患;如果受了戒守护就会得到很大很大的功德。有些人说:“那这样我不受戒”。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中一个比喻:一个人有田地种了庄稼,他耕耘也会有收成,但是也会遇到冰雹、洪水等等摧毁庄稼的情况,但是一个人没有田地,他不会有收成,也不会有冰雹摧毁庄稼的情况出现。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们没有受菩萨戒,我们会不会自然而然变成圣者?自然而然在轮回中这得很好?不会的。因为菩萨戒中把所有的恶行都遮止了,所有的功德都在造。如果我们不受菩萨戒,也没有约束,则凡夫人的习惯、内心中存在的一种习气,一定会造罪业的。有约束还没办法制止自己造恶业,何况没有约束,造恶业方面就更厉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的方式选择受菩萨戒、守持菩萨戒。虽然有可能失毁有过患,但是如果我们好好护持,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功德和巨大利益。

下面讲守戒的方法。

“守护的方法:需要依止增上缘的大乘善知识。”

守护时首先要依止大乘善知识,这是我们的增上缘。我们在守护菩萨戒过程中能让我们守戒得到增上的殊胜助缘。首先要寻找大乘善知识,找到的要好好依止,善巧的依止。有时说依止善知识主要是给上师做事情,这是依止上师的一种方式,但此处主要是从上师这里学习守护戒律的善巧方便,它的窍诀、它的功德利益再再听闻,再再思维,再再抉择,内心当中产生定解,在守护戒律过程中,通过上师的示现,标准守护菩萨戒的样子应该是上师这样,有时内心中直接给我们加持、喝斥、赞叹、鼓励,有时是给我们宣讲方法,有时通过很多事例示现,让我们在守护菩萨戒过程中越来越增上,不会退失。而且需要长时间、不断地、恒时依止,而不是依止一下,有个名份后什么也不做。而是不断地依止上师,听法,不断的依教奉行,这时候我们才可以逐渐调伏自己的相续。在学习菩提道过程中,一定要依止一位殊胜大乘菩萨的善知识,对我们修菩提心,安住菩萨戒,有非常大的必要。

194页第二段:

“还需要精通所缘缘大乘三藏及其注疏。”

依止上师后我们要好好学习,尤其要学习大乘三藏,要精通所缘缘,就是我们所缘的因缘。我们所缘是大乘三藏。通过我们学习所缘的对境,大乘三藏,对大乘三藏各种各样的注疏,如《学集论》、《中论》……其他一些论典等等,诠释菩萨行不同修行的论典。如《中论》主要对菩提心中的接近胜义菩提心,或智慧度所摄的空性,《入行论》菩提心没有发起怎么样发起,发起之后怎么样不退失,不退失基础上怎么样再再增上,讲了很多殊胜的窍诀、功德、利益。所以我们也要经常性地学习。现在我们学习《入行论》、《前行》等与修行、调心直接、间接有关的很多论典,这方面需要认真学习。精通之后,我们内心中智慧增长,智慧增长后在护持戒律时就会得到很多善巧方便。

“不应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应实地加以修持。”

在学习大乘三藏注释,第一个字面上必须要通达,通达之后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要把字面给我们提供的,或指示的意义进一步观修,进一步加以实践,才可以护戒并获得功德。

“宣说所护的戒条:概括而言,即是三种菩萨戒,禁止发心学处违品之三门一切恶行,即严禁恶行戒;”

三种菩萨戒第一个是严禁恶行戒,针对我们发心利益众生,发心成佛的所有违品,三门的一切恶行全部都要禁止。自性罪、别解脱戒(它也属于菩萨戒的支分),也是需要遮止的。还有在菩萨戒本身中的一些戒条,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十八条根本戒,二十条根本戒,都是属于严禁恶行戒。

 

自相续摄集以六度所摄的一切善法,即摄集善法戒;

自己的相续中必须要修持、必须要摄持、集聚以布施、持戒六度为首的所摄持的所有的善法,这叫做“摄集善法戒”,“摄集善法戒”也是宣讲六度的修行。

 

以四摄利益有情,即饶益有情戒。

通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通过四摄来利益众生,叫做“饶益有情戒”。

所有菩萨戒均可包括在这三戒当中。这三种菩萨戒实际是一本体,仅是以反体不同而分的。

三种菩萨戒是三种呢?还是一种呢?三种菩萨戒其实是一种。佛教中有个术语叫“一本体异反体”,就是说,一个本体中不同的反体,不同的侧面。三种菩萨戒其实一个本体的,仅仅是它的侧面不同、反体不同。

 

如同有些宝珠带在身上时,具有遣除黑暗、摄集众生之财、利于传染病的作用一样。

比如说有些如意宝、有些宝珠,如果戴在我们身上,具有三种不同的作用,但这三种作用是一个宝珠上具有的,如第一、宝珠(夜明珠、如意宝)可以放光,遣除黑暗,类似于前面的严禁恶行戒;第二、摄集众生之财,你想要的世间财富祈祷如意宝,都可以如愿地赐给你,对照第二个摄集善法戒;第三、利于众生治愈传染病,比如有些地方有很严重的传染病,如果祈祷如意宝,它的作用可以遣除疾病,给众生带来利乐,这相当于第三个饶益有情戒。相当于一个宝珠三种作用,一个菩萨戒中有三种不同的作用—禁止恶行、摄集善法和饶益有情,所以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三种戒是一本体异反体。

 

一切菩萨的事业决定是为自他二利,依靠严禁恶行戒与摄集善法戒成熟自相续后,以饶益有情戒成熟他相续,因而它们的定数不多不少决定为三种;

所有菩萨主要修持的是主要利他,附带着成就二利。首先是通过严禁恶行戒和摄持善法戒来成熟自相续,让自己相续成熟,第一个主要是严禁恶行,第二要修持从布施到智慧之间很多善法,通过这两种戒成熟自相续,然后通过饶益有情戒,四摄的方式成熟他相续,所以它们的定数不多不少决定是三种。

 

如是远离三种戒律的违缘,成办顺缘而加以守护。

我们对于三种戒律的违缘都要遣除,守护三种戒律的顺缘我们要尽量具备。

 

尤其为了便于记忆也可作成偈文“……以正知念不放逸,断除不善行善法”。

有些修法、窍诀当中为了便于我们记忆也会把菩萨戒作为偈文,让我们平常念诵、背诵,也是便于我们去行持菩萨戒。

 

P195:丁二(广说)分三:一、所护戒条;二、能护之方法;三、生起菩萨戒体之所依。

所守护的戒条是哪些?能够护持的方法是什么?生起菩萨戒体的所依是不是需要霞满的人身?其他的身份是否可以生起?等等。

 

戊一(所护戒条)分三:一、严禁恶行戒;二、摄集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己一(严禁恶行戒)分二:一、龙猛菩萨之观点;二、圣者无著之观点。

对于严禁恶行戒龙树菩萨怎么承许的(二十种或十八种根本罪)?无著菩萨怎么承许四根本,等等,有愿、行不同的安立方式。

 

庚一(龙猛菩萨之观点)分二:一、宣说根本罪;二、恶作罪参阅他论。

其中着重宣讲菩萨戒根本戒,恶作罪可以参阅其他的论典。

 

辛一(宣说根本罪)分四:一、国王五定罪;二、大臣五定罪;三、平凡人八定罪;四、彼之摄义。

根本罪分了三类,后面摄义除了前面三类之外没有讲其他的。

第一是国王容易犯的五定罪,第二是大臣五定罪,第三是平凡人容易犯的八定罪。是不是国王的五定罪一般人犯不了呢?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国王的身份、条件比较容易犯的五种,其他人也会犯这五种的。

 

壬一、国王五定罪:

第一掠夺三宝财,舍法惩具破戒者,

令还俗等造无间,邪见国王五定罪

十八条根本戒中的前五种,第一是掠夺三宝的财产;第二是舍法;第三是惩具破戒者令还俗等,即惩罚具有戒律的修行者或出家人,对破戒的也不能惩罚,如果惩罚具有戒律的或破戒的修行人、沙门,令他们还俗、打他们、骂他们、关监狱……等等,这些也是犯根本戒;第四是造无间罪;第五是邪见。

 

接下来次第广说以上概述的三种戒条,其中第一严禁恶行戒,依照《虚空藏经》、《大密善巧方便经》,寂天菩萨在《学集论》中对龙猛菩萨的观点加以分析:

国王五定罪等等恶行戒的戒条其实在《虚空藏经》、《大密善巧方便经》都有宣讲,龙树菩萨把宣讲的这些道理安立为十八种根本罪,寂天菩萨在《学集论》中把龙猛菩萨的观点进一步加以分析,这也是这些(戒律)的来源,也是来自于佛经。

 

一、以猛烈心强行掠夺或盗窃、令盗三宝的财物,无论价值足量与否。

在其他的注释当中,对于是不是犯菩萨戒、是不是犯根本戒也有一种观察的方法。

第一,如果自己的心当时很狂乱,如自己精神失常了,自己会做如掠夺三宝财物等等这些事情,或惩罚破戒者,或造一些大的罪业,如果自己心智失常了,会不会犯戒呢?如果自己心智失常了,不会犯戒,这是一种开源(音,但是不是这两个字不知道),在自己不正常情况下做的不会犯戒律。

第二,当时自己被很严重的痛苦逼迫,虽然做了这些事情,也不会犯根本戒。

第三,自己没有菩萨戒。所以此处所说的国王五定罪一定是受了菩萨戒的,才能犯菩萨戒。否则看到一个官员、一个国王,他再掠夺三宝财产,他的罪业很大,但不会犯菩萨戒,因为他没有受菩萨戒。

还有一些观点如果我们所安立的犯根本戒(后面还要说)也要具足是不是上品残犯,就是大束缚、中束缚、小束缚,或一般讲上品残、中品残、下品残。

上品残(很大束缚、很严重的造业)有四个条件:

第一,数数现行,经常这样造。不是做一次,有时候做一次不一定犯根本戒;

第二,没有惭愧心,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一点惭愧都没有;

第三,不但没有惭愧心,而且很高兴、很欢喜去做;

第四,见为功德,认为这样做有很大的利益、很大的功德,很好。

上品残具足时,其戒体摧毁,有时要重受戒等等(后面也有讲)。

但有些地方也说,是不是十八种或二十种根本戒当中全部都要有上品残犯呢?有些是具有,比如这一条就必须具有上品残犯,如果不具有上品残犯,也不会犯根本戒。

如邪见,有时说不需要上品残犯,只要生起邪见有可能就破了根本戒。

还有舍愿菩提心也是这样,不需要数数现行等等,只要舍弃愿菩提心,就会违犯(戒律)。

第一条,通过猛烈心、强心(强烈的烦恼)掠夺三宝的财物、盗窃三宝的财物、抢劫三宝的财物等等,不管价值是不是足量(因为有时在犯别解脱戒时,偷盗、抢劫的财物必须要超过价值,如两块五、三块等等,才会犯根本戒),但此处不论价值,一根针、一根钱,都会犯根本戒,从这个角度讲是比较严重的。三宝的财物,如佛像、供佛的资具、经书、法宝、包裹经书的布等等、有些僧众的财物,如果强行掠夺、偷盗,会犯菩萨戒。

还有一种说法,如果偷盗僧众的财物,必须自己不属于僧团当中的,才犯根本戒;如果自己属于僧众当中,不会犯这条偷盗僧众财物戒。

所以有时也会有一些观察的方法。首先我们要认定偷的东西、不错乱;有想偷盗的心;不管自己偷还是让别人抢,加行;第四个是究竟,现在这个东西归我了,是我的东西了,就会犯戒律,有这样一种安立的方式。

因为国王的权力比较大,所以对于三宝的财物产生强烈的贪心,自己去抢或让别人去抢、或权势去压,等等,这个国王如果自己本身有菩萨戒的话,就犯戒。

除了国王之外,我们自己也是一样的,如果去偷三宝的财物等等也会破根本戒。

 

P196:二、口口声声说三乘中任意一乘的教法三藏、证法三学中所包括的一切善法不是佛陀的言教,也不是获得解脱的方便,自己舍弃或令他人舍弃,会犯第二条根本戒。

三乘,如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有些地方说是小乘、大乘、显宗、密宗,但此处从菩萨戒的侧面讲,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口口声声说三乘中任意一乘的教法三藏、证法的三学(戒定慧),教法也好,证法也好,它所包含的一切善法第一不是佛陀的言教,第二如果你去实行不能获得解脱、不是获得解脱的方便,自己舍弃或让他人舍弃,这就会犯第二条根本戒,这是舍法(舍弃佛法,谤法),它的过失非常严重。弥勒菩萨在《宝性论》后面也是讲到了,如果是五无间罪啊其他的靠思维法性还可以解脱,但如果谤法,你都舍弃了佛法,依靠什么?思维什么法性而获得解脱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过患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我们自己平时在学习佛法过程当中、在与别人探讨过程当中,非常非常需要注意,千万不要谤法、千万不要舍法。尤其是对大经、大论学习的比较多的话,相续当中比较不容易谤法,因为他学的多,就知道三乘佛法都是佛陀为了利益众生,适时方便,都能让众生解脱烦恼、调伏烦恼。所以广闻博学的人的思想比较开阔,智慧比较深邃,他就知道上至密乘大圆满,下至小乘教法之间,每一个教法都是佛说的,每一个都是调伏烦恼的方便,所以他自己不会舍弃,也不会劝别人舍弃。但是就怕学的很少的人,学了一点点教法的人,他说:“这个也不能学,那个也不能学;这个大乘不是佛说的,那个密乘不是佛说的;你这样学对你解脱没有好处、没有方便;你只能学我们自己的……”等等,如果经常这样说,就很容易谤法、很容易舍法,如果是受了菩萨戒的,经常性,如果上品残犯的话,就会犯第二条根本戒。如果自己是学净土的人,也可能是造了舍法罪,阿弥陀佛说,如果你是五无间罪,舍法罪,是不能往生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文闻博学,就可以知道佛法调化众生的方便是什么,安立的时候绝对不会去谤法的。学的越高,越能了知下面的教法。如他能接受密乘的观点,毫无疑问,他一定可以认同大乘显宗、小乘的修行方法;他如果学了大乘显宗,对于小乘的教法一定是认同的。反过来讲,如果只学了小乘的,能不能认同大乘?不一定。如果只不学了大乘显宗,对于大乘密宗没有学习,能不能认同?不一定。所以,我们要多学,认认真真地学,内心中的智慧比较深邃,对于小乘的教法也知道这是佛说的,是为了度化小乘根基宣讲的;大乘的显宗、唯实、净土、中观也是佛陀为了度化这些众生宣讲的;全是佛法,都能让不同众生获得方便的方法。密乘也是,不管是事部、行部、续部、瑜伽部,等等,都是为了针对不同众生根基宣讲的,都是殊胜的佛法,都能让众生获得方便。如果了解之后,对每一个教派、对每一个教派的修行者都会尊重,产生恭敬心,对他们的教法也会恭敬,不会诽谤,虽然他可能没有时间学,但绝对不会去诽谤说:“这些对我们调伏烦恼没有用,没有方便”。

 

三、以嗔恨心惩罚持学处的具戒比丘或未持学处的破戒比丘,或令他们还俗,抢夺或令人抢夺他们的袈裟等。

以嗔恨心惩罚:

一、持学处的具戒比丘(包括沙弥);

二、持学处的(内心中通过合理的受戒仪轨得到了戒律,正在守持这个戒律,这叫“具戒比丘”);

三、未持学处(分两种),一种是以前有学处,现在破了戒律;二是只有出家形相,披了袈裟、剃了光头,没有受戒。

惩罚的方式:令他们还俗、抢夺他们的袈裟、抢夺他们的资具钵盂等、或把他们关入监狱、或判处死刑,都是犯第三条菩萨戒。

前提也是国王必须自己具有菩萨戒。

我们自己也一样,我们有时不注意的话,看不起比丘、应该让他们还俗,抢夺他们的袈裟等等,还是比较容易犯这条戒律,只不过国王有权力,更容易犯而已。

有此注释中讲这条戒律是四位比丘以下的(1-3个),如果是4个比丘以上就不是第三条,而是第一条根本戒,掠夺三宝物,因为4个比丘以上属于僧宝支分(僧宝的一部分),这个我们是需要分别的。

佛陀在经典中,如《地藏十轮经》中也是针对国王、大臣等,在家人说,对于出家人,不管是具有戒律还是不具有戒律,都要恭敬,不能惩罚。因为对境很严厉,身上披的是三世诸佛代表的袈裟,是持佛陀形相的出家人,如果自己惩罚,会造很大的罪业。

 

P197:四、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造五无间罪任何一种。

此处父亲、母亲不是养母、养父,也不是其他的寄父等,必须是生母和生父,自己真实得到种子的亲生父母。

此处的罗汉一定是得第四果的罗汉。

有些地方讲,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这两条现在不会犯,必须佛在世时,提婆达多这样的人在,目犍连和舍利弗尊者在,才会有破和合僧,否则其他时间不会出现破和合僧;现在佛的化身已经入灭了,现在也没办法造恶心出佛身血的五无间罪。

但是对有些人讲,杀父杀母还是有可能。

杀阿罗汉不多,但阿罗汉毕竟在世间还存在,这条还是有可能造的。

无论如何,国王或一般的人造了五无间罪也会破这条根本戒。

 

五、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不存在,执持邪见。如果以此驱使,直接造不善业,那实在是罪大恶极。

第五是生邪见。他内心中这样认为,或直接宣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等前因后果是不存在的”,执持这样的邪见,也会破根本戒。

 

上述五种罪是势力强大的国王容易就犯的,因而安立为国王五堕罪。

以上是国王容易犯,所以安立为国王五堕罪,其他的有情也是可以犯,五无间罪一般人可以犯,生邪见并不是国王才生,一般人也会犯,只不过是国王更容易犯的缘故,安立为国王五堕罪。如果我们不说国王五堕罪,这五种罪,也可以,这旨八种根本罪中的前五种。


第十五课答疑(2014-6-28)

问:我问一个前面几课关于实修方面的问题,有一个道友受持八关斋戒,因是第一次受戒,在当天下午喝了一口饮料,他现在有一个疑惑,请教师父,他这个戒体还在不在?

答:戒体应该还在吧。有时小乘三戒中下午喝水可以,但饮料有的时候要观察的,但如果单单喝水没问题,这里主要是斋和戒中斋的部分,斋的一个支分,像这样的话,戒体还应该有。他针对这个事情忏悔,那就可以了。

问:他忏悔了,他当时正在学院念金刚萨埵心咒,我当时对他说:“你现在把这个也加进去忏悔吧。”那下个月的时候他继续可以受了。

答:可以吧。

 

问: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上课的问题,分类分一至六类,后面又有一个地界的22种分类,这课我们又提到刚好不多不少我们分成摄集善法1-6类及地界22种分类,为什么上课分类时要分成1-6类和地界22 类?也是两大车轨恰好不多不少恰好也可以分成1-6类呢?

答:地界也好,1-6类也好,有些是出自佛经当中,有些是从1到6之间,菩提心可以从1到6之间有这样安立。当然是不是完完全全只是这6种、22种,这也不确定。但是归纳起来可以分成1到6,便于我们记忆、便于我们学习,便于我们对菩提心有个全面的认知,因为太多了我们也记不住。而地界是从小资粮道到十地末尾之间菩提心的安立,像这样我们也可以如实去安立。从某些必要来讲,这样分也是有它的根据的,但是从某些方面讲,是不是像六度一样一定是六度不多不少,或者是一定三种菩萨戒不多不少,这个也不确定的。

问:第二个问题,这一课的P193略说护戒者不失护戒方法的时候提到一个守护的方法,“需要依止增上缘的大乘善知识。这里所说的增上缘与《俱舍论》中的增上缘有点不同,此处的增上缘相当于因缘……”在P194中还提到“另外,还需要精通所缘缘大乘三藏及其注疏”。这里提到,如果按照《俱舍论》我们其实是安立了因缘、所缘缘、增上缘和等无间缘这四种缘,这个地方我们提到的因缘和所缘缘(所缘缘提到了三藏的注疏),那么是不是颂词中还有其他地方可以对应到等无间缘和增上缘呢?还是这里只讲了因缘和所缘缘两种?

答:这里只讲了这两种。前面我们讲了,增上缘其实就是增上我们守戒的方式,《俱舍论》中主要是不做障碍就叫做“增上缘”。但此处的增上缘是对我们修学菩萨戒一定是有增上功德帮助的,它是实体的,不是说只是不做障碍,所以大恩上师说和《俱舍论》中增上缘不一样的地方主要是这个地方,其他的等无间缘(次第缘)这里就没有讲。

 

问:末学请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P187最后一段:“依靠自力苏醒种性,依靠他力了知圆满菩提的功德等,通过加行力生起三想。”“三想”末学理解不知道对不对,是不是P182的最后一段:“受戒的仪轨:加行:依殊胜教言断除厌离轮回、贪执寂灭这心,对远离二边的菩提心生起喜悦之情”是不是这三想啊?

答:对,刚才讲时我说了,P187生起三想上面有:“受戒方式必须依靠仪轨,以断除厌离轮回及贪执寂灭之心……”当时我说可能是这三个,但不敢确定,有可能是这三个,但大恩上师也没有讲,我们也不敢完全确定。

问: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的问题,P191-P192的内容,我们讲愿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依靠仪轨就可以生起,而胜义菩提心要求的境界非常高,是一地菩萨的境界,或是现量证悟无分别智的境界。愿菩提心是不是只要我们发个愿就行了,但为什么对胜义菩提心要求这么高?不是我们对空性有一定认识就可以了,而是一定要见到法界的实相呢?

答:在安立时,世俗菩提心主要是分别念发的、生起的、观修的;胜义菩提心是最殊胜的意义,必须要现证才行。世俗和胜义也分为有分别和无分别,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讲,一个是有分别念安立的世俗仪轨,一个是从无分别智慧安立的胜义的本体。所以在世俗菩提心中可以行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是可以分别心去想、去安住的,胜义菩提心一定是很高的状态安立的。整个菩萨道本身是由浅到深,不是讲全部由分别心能缘,也不是全部讲分别心缘不到的,首先从分别心可以缘,慢慢修六度增上智慧,最后达到胜义菩提心的境界,即有分别的也有无分别的,二者之间是这样分别安立的。

问:那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P184思考题1、获得菩萨戒有几种方法?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按照法本内容就应该是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两种获戒的方法不一样,但按科判角度看,应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而获得世俗菩提心的愿、行菩提心龙猛菩萨与无著菩萨安立的不一样,那这道题的侧重点是指龙猛菩萨与无著菩萨之间的区别,还是获得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两种方法之间的异同?

答:都可以,两种方法都可以答,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也可以,世俗与胜义也可以,但是主要侧重的还是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的受戒方法。

问:最后一个问题,第三个问题,P194倒数第二段,“一切菩萨的事业决定是为自他二利……”,末学困惑的是,一切菩萨,从一地菩萨开始已经泯灭了能所二取,则自他二利,两分就没有了,这时候为什么还要强调自他二利呢?

答:从泯灭了二取角度讲是自利,从他自己而言,如果二取存在,自利圆满不了,没办法得到自利,从泯灭二取角度讲,他内心中的障碍遣除一部分,所以他的自利圆满了;然后他自己泯灭地取后也可以帮助其他人泯灭二取,所以这是他利;泯灭了二取才能够得到自他二利,如果没有泯灭二取得不到自他二利。

问:但是末学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如果已经泯灭了二取,则自他两个方面可能也就泯灭了,因为自和他也是二取的一个部分嘛,也是分为两分嘛,在这种状态下应该是圆融的嘛,他没有必要区别自己与别人。

答:是,虽然没有必要区别,但是在出定位的时候,即便他成佛了,他还要在世间做利益众生的事业。我们观待佛陀而言,佛陀的自利圆满了没有?佛陀的自利圆满了,但我们不能说因为佛陀没有分别心了,不能说他已经有自利了,也不能说佛陀在世间做他利,但是我们观待众生来讲,佛陀的自利是圆满的,佛陀利他的功德是圆满的,我们可以这样讲。同理,菩萨也是一样的,他虽然不像佛一样自他二利这么圆满,但是泯灭了一部分的二取,所以他就得到了一部分的自利,观待我们的角度来讲,或者观待菩萨内心当中,他在出定时,他还有分别心,所以我们观待他泯灭二取的角度讲,他已经获得圣者果位,他的自利达到了某个高度,因为他泯灭了二取或某种自利的缘故,他就可以把这个能力做利他,所以他利也得到了。所以从观待他证悟的胜义谛角度讲,没有二取、没有菩萨……什么都没有(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二谛),但菩萨不是完全处在入定位的境界,他入定、出定都有,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都有,观待利他自利角度也有,他发誓成佛的心也有,后得位时他发誓成佛、度化众生,这些也有,所以观待世俗谛角度讲,当然自他二利是肯定获得的。

 

问:弟子第一个问题是,显宗承许修利生,那么密宗是不是也承许修利生呢(对胜义菩提心)?

答:从总的角度讲,如果从此处胜义菩提心角度讲,都可以说是修利生的。但是密宗因为是果转为道用的修法,显宗是把因转为道用,密宗是果转为道用,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密宗可以通过仪轨来发胜义菩提心,这个是直接可以安立的、正面可以发立的。但是它是有缘起,前面讲了,真正发的时候还是依靠仪轨,相同于世俗的形式生起来,但是它毕竟可以通过仪轨让我们发胜义菩提心,从这个角度讲二者稍微不一样,但是真的讲,还是通过修行产生的。

问:所以弟子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紧跟着这个问题,密宗受胜义菩提心的这个仪轨真的能让凡夫生起胜义菩提心吗?还只是说让你不停地对它产生一种希求心?其实你并不可能真正得到胜义菩提心的戒体,这样理解可以吗?

答:还不能完全这样理解。因为能修密乘时,他的根基已经是比较利的了;再有,密宗中修行的特点、它的教义特点和它修行的特点都是直接把佛境界中的果做广大抉择后让我们去安住,它有些不共的窍诀,有时大恩上师殊胜的加持,还有自己殊胜的信心,他在念这个仪轨时,虽然还不是圣者,但是在凡夫位的时候,这个胜义菩提心的某种(不是所有的)境界会在他相续中短暂的时间会生起来,或相似的方面会生起来。所以它不是完全的让我们再再地念,好像完完全全与显宗一模一样,这个不会,它的确有许多与显宗方面不共的很多殊胜的安住的方法、很多窍诀,还有针对他的根基、福报……等等等等,很多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在他安住时也不完全像显过一样大概一个总相让我们去忆念,它的的确确有些在安住于生圆次第、大圆满窍诀的时候,虽然是凡夫,内心中有时也会现前这个殊胜的心性。所以我们不能说完全是一样的,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问:那他这时候的菩提心是真正界于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之中的和三者菩提心吗?

答:不是。一般来讲,大多数时间他是世俗菩提心的状态,有分别心嘛,但他修行时有时会他现前真实的菩提心,但密宗的窍诀就是这样,他虽是凡夫人,有时也会现前胜义菩提心,他不是第三品,要不就是世俗菩提心,要不就是胜义菩提心。只不过在凡夫位时他现前的胜义菩提心不是那么稳固,现前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又消失了,被分别念又盖住了,然后他再去安住,再去现前,乃至于最后他达到稳固之间都是这样的。所以这不是一个相似的心,而是真实的心,在密宗中有虽是凡夫也可以见心性的说法。

问:胜义菩提心也分愿心二心吗?还是只提一个胜义菩提心?

答:胜义菩提心不分愿心二心。

 

问:每天早上,上师让我们做三个礼拜祈请上师的时候,我这么说:“祈请上师加持护佑,让我时时刻刻在菩提心的摄持下来度化众生”。这是不是发菩提心呢?

答:算。

问:再请教一个问题:法本P194说的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式和饶益有情戒是一本体三反体,下面怎么又说是次第的,不能错乱呢?

答:我们安立的时候,次第不能错乱的意思是说,首先是自利,然后是利他,一般来讲这种次第不能错乱,也错乱不了。如果你还没有得到自利的时候,你要利他也做不到,但是虽然它有自利,但还是一个本体。如我们说如意宝,它在晚上的时候遣除黑暗,白天时摄集众生财物,再去做利他、有利于传染病的事情。所以可以说是有次第的,一本体也不矛盾。

 

问:P192第三段:“这种仪轨为果智慧转道用提供了一个缘起,实际上是以相同于世俗的形式而生起的”。弟子不太清楚“果智慧转道用”。

答:“果智慧”就是佛果的智慧。密乘中所修行的是把佛的智慧果,就是把佛果转为修道之用,现在我们所修的其实就是佛的智慧。但关键是我们首先通过密乘的观点去抉择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这种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其实就是佛相续中所证悟的、相应于法界实相的一种本体。所以我们现在去这样抉择,我们修的就是这个,实际上密乘的修法就是把果转为道用,把果智慧转为道用。显过的修法是把因的分别念转为道用,二者之间一个是修果,一个是修因,所以一个快,一个慢,有这样一个不同的安立。果智慧是密乘中修法的特点。

问:也就是说,依靠密乘,一下子就可以证悟空性,得到胜义菩提心,然后再用它来修道;而显宗是在逐步的修习过程中才能修成胜义菩提心,是这么理解吗?

答:也不能这样理解,有一点点相似吧。“果智慧”首先抉择果,首先把佛他所证悟的果是什么样的状态,抉择之后,再说,其实这个佛果在一切有情相续中也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修行,叫做把这种智慧转为道用。他不通过把我们现在的心首先以无常、再通过无常的心、再通过愿菩提心、通过布施、持戒、安忍……逐渐、逐渐通过修行的方式把我们分别心转为修道之用,产生菩提心,相应于空性的心,最后才开始宣讲佛的境界。密乘不是这样的,它首先抉择果,然后安住这个果而修。显宗中首先把我们的心逐渐、逐渐通过因的方式转变相应于果,它二者之间,一个是人果起修,一个是从因起修。

 

问:弟子也有3个小问题。第一个P194,三种菩萨戒其实是一本体,只是反体不同而分。可不可这样理解:一本体是从菩提心这一个本体来讲,反体不同而分,是不是从自他二利角度来讲?如严禁恶行戒是自利,摄集善法戒是利他,饶益有情戒是大利他?

答:可以嘛。前面我们说一本体就是菩提心,三个反体就是严禁恶行戒等等三个,三个也可以对照自他二利,也可以这样理解。

问:第二个问题,P187“依靠自力苏醒种性,依靠他力了知圆满菩提的功德等,通过加持力生起三想”。因为有加行、正行、后行,那“通过加行力生起三想”是不是受戒之前行持加行、供曼茶、积累资粮……以此生起力量来生起三想,是这个意思吗?

答:加持的范很广的,供曼茶……其他的也算是一种加行。我们理解前行叫加行,但有时,如《现观庄严论》等很多地方讲,加行其实就是正行,就是正式修行的方法,其实就是实践、实行的意思。“通过加行力”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前面的前行,如我们这里的加行和正行就分得很清楚,就是加行和正行的差别。有些地方加行就是实行、实践的意思,所以,供曼茶也是一种实行,很多其他的修持,如观修菩提心的方法也是一种加行,所以“通过加行力生起三想”两个方面都可以理解。其实供曼茶这些真正的前行,也可以这样理解,通过前行产生想之后再去受戒,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通过……(加固入学?00:25:24)的力量,观修所缘,产生三想,也可以这样理解。两个方面都是可以理解的。

问:最后一个问题,P188(自释的P234)整个都在讲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受持戒的世俗菩提心仪轨方法,讲完这些怎么冒出略说菩萨戒功德,弟子不太理解插入这个与上下有什么关联吗?

答:这个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关联,但是我们在抉择自性嘛,所谓的抉择自性,有可能在其他地方出现过抉择自性的说法,所以云丹加措尊者他也在这个地方,把这个所谓的抉择自性作一个介绍。虽然在颂词当中也不是很明显,有什么抉择自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判、意思,这方面的意义去观察,说是抉择菩提心的自性,或有些地方出现的抉择自性到底怎么理解。所以他这样安立抉择自性是所谓的抉择自性,看起来好像这里没什么关系,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个附加内容去理解。如果其他地方有抉择自性,他是怎么样理解抉择自性的,略说菩萨戒功德就是抉择自性。也许在其他著作当中出现这个词,但是其他地方没解释,所以尊者在这个地方就说一下抉择自性怎么理解的。

 

问:12课P150“也有些人说:皈依戒和居士戒有很大差别,皈依戒只是自心的一种意识,居士戒则是依靠真实的仪轨圆满。克主杰在《三戒论疏中严厉驳斥了这种观点”。但是我是非常认同前面有些人说的话的,汉地一般皈依佛门的人可能刚开始皈依三宝只是说不皈依外道,不皈依……外道(?00:28:05),不皈依外道活动,他只要发这三个心愿他就已经皈依三宝了。但是这个地方,我记得上师法本里说如果大束缚烦恼害了众生的话,他首先破掉了皈依戒,那我觉得汉地许多皈依三宝的人因为没有受居士五戒,连一戒也没有守,如果他受大束缚烦恼害众生的话,他的皈依戒是不是已经破掉了?

答:这个要观察。大恩上师在讲的时候说,皈依法不害众生,这里讲的比较清楚,如果皈依法你害众生的话,有可能就破了这个戒。但从其他地方讲,如果他的信心比较稳固,他虽然可能害了众生,但是他对于三宝的信心如果还存在的话,有可能戒律还存在。但是这个讲法没看到其他讲的支持。我们观察的时候可能说,只要你对三宝的信心稳固不退,应该说有皈依这样一种戒体的。但在其他很多注释当中,都看到,如果说是皈依法之后,如果你去伤害众生的话,有可能是违犯这种戒律,讲的比较多一点。所以我们就要用比较严格的方式做要求、做取舍,我们在给别人讲的时候也是说,尽量不要伤害众生,否则皈依戒会破失。这也要求我们作为一个皈依者来讲要好好多学佛法,多学经论才知道,皈依后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变成一个佛弟子、变成一个居士,等等,其实皈依法、皈依三宝之后,还是有很多要做的,要取舍的,把这些取舍圆满之后才是一个真正的具有皈依戒的居士,在这个基础上再受五戒就成为五戒居士了。主要是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知道取舍,通过比较严格的方式要求自己,这就是比较合格的居士。当然有时候,我们只要别人受皈依戒,不传居士戒,这时,如果真正通过很严重的大束缚心杀害了众生,有可能居士戒破掉、不圆满,这时我们要做忏悔。有时我们也不没有要求别人不杀生,是不是真正的破呢?别的地方还是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很确定的说,受了皈依戒,没有舍弃三宝,杀了众生,会不会破皈依戒的根据,还没有,直接的找不到,所以这方面还有待观察。

 

问:如果有的道友问到涉及密法的内容,如果你知道,你可能会破密乘戒,但如果你不说,也可能会破菩萨戒,这时候该怎么办?

答:那就不说嘛,不会犯菩萨戒,对于不是法器的人不说法不犯菩萨戒。

问:我的前提是金刚道友啊。

答:犯戒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情况下都会犯菩萨戒,有时候也有开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了保密我不回答对方,这不是吝啬,不是悭吝心不给对方说法,是为了保密的缘故,是为了守护更高的戒律的缘故,没有讲,这是一个开缘(开许的因缘),不会犯戒的。

问:再问一个,如果有居士开佛具店,我们可能好心帮他推荐,做广告,让很多人去他那买,这个时候会不会破戒啊?

答:佛具店要看,只是卖佛具不是犯这个戒律(贩卖三宝的过失)。有的时候如木鱼、香炉、水杯、香啊,这些卖不要紧。主要有的时候是佛像或者佛经,如果靠这个赚很多钱可能会有贩卖三宝的罪业。这时候我们去帮他赚很多钱也可能不会直接犯戒,但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过失吧。所以如果佛具店中大部分不是关系到佛经、佛像,其他的赚钱,不要紧。如果是卖佛像这部分的钱可以除了运转的资本之外,其他的用来做功德、放生,应该是可以的,分开来对待。贩卖佛像,有时大恩上师说赚一点点钱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也有稍微开许的地方。但是用卖佛像的钱赚很多,自己挥霍,就有点危险了;如果是流通应该没问题,这部分的钱基本保证流通的资本,其他用来做功德或者放生,这些是可以的。如果完完全全指着卖佛像发财,最后挥霍,可能过失会很大,我们要分开看。

 

问:有人说毁坏佛像也是出佛身血,如果是这样的话,有的人没有受戒,会不会也犯这个罪业?

答:出佛身血有两种,一个是真实的出佛身血,第二是相似的,毁坏佛像不是真正的五无间罪,是过失比较大的近五无间罪。是不是真正的出佛身血呢?不一定,但是类似于出佛身血这样的过失。如果不信佛的人这样做,过失非常严重,和信佛的人一样的。

 

相关文章

  1. 吉正说道:

    三戒要解上的第十六课没有哦,感恩师父!

  2. 珠江小雨说道:

    您好! 三戒要解上的22课全套的法师辅导 DOC文档可以发我邮箱吗? 。谢谢!感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