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2014-7-26)
《三戒论》宣讲了修行者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需要守持的三种戒律,三种戒律即是三种学处,也是三种修法,它的基础就是别解脱;要在别解脱基础上获得大乘功德,必须要守持菩萨戒;在菩萨戒基础上想要迅速成就佛果,必须要守持密乘戒。三种戒律汇集在一起的殊胜的讲法就在《三戒论》当中,所以我们在很短的时间中就可以了解作为一个修行者从基础戒律到比较高级戒律之间的种种体相、种种守持的方法、怎么样守持戒律、怎么样护持戒律;如果失坏之后如何忏悔、如何还净;很多的意义在《三戒论》当中讲得特别清楚。
在三乘戒律中,别解脱戒是略说,因为广说主要针对出家人的,比丘戒作了很广的宣讲;现在我们主要针对在家居士他守持的别解脱戒,所以前面讲了居士五戒和斋戒。
讲完略说别解脱戒之后,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菩萨戒,前面讲到了禁恶行戒中按照无著菩萨、龙树菩萨的根本学处和分支学处,已经做了一些学习。今天继续学习菩萨戒。下面主要学习到摄善法戒的内容,摄善法戒主要是对于六度的学习方式,当然六度在很多法本、佛教读物当中都会提到六度,小乘也有六种修法,也可以叫六度,但是真正意义上能不能到彼岸也不好讲,小乘中也提到他们自己六度的修法,但如果从大乘角度观察,可以叫作“六种善法”,六种修行的方式,严格意义上讲,没办法到达彼岸,布施到彼岸、持戒到彼岸……等等,这些到彼岸,严格来讲很难安立,没有菩提心摄持,没有大乘空正见的摄受,这样的布施、持戒……等等没办法离开种种的实执所引发的种种过患、种种障碍违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没办法到彼岸,但是到小乘的解脱彼岸是可以的。
在学习六度、学习菩提心过程中,大恩上师在这堂课前面也讲了很多教言,第一教诫我们、鼓励我们一定要发起一个真实的菩提心,否则口头上发菩提心,或在形式上受一个菩萨戒,拿一个菩萨戒的戒本,这是比较容易的,但菩提心是一个非常清净、非常伟大的一种状态,随随便便产生菩提心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要了解菩提心生起的方式、体相,然后通过愿行菩提心的修法进行观修,或通过积累资粮清净罪障的方式,逐渐逐渐在相续中引起、引发殊胜菩提心,这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说表相上获得一个菩萨戒或口头上发一个菩提心不是那么重要,当然若从来没有发过口头上的菩提心,或觉得拿到一个菩萨戒的戒本对他的修行、或触发以后的修行比较重要的话,也可以。但若比较严格的方式安立菩萨的修行,要发自内心的要救度一切众生、为利益众生发誓成佛这样的殊胜菩提心。
所以我们要经常性、持续性地观修菩提心,每天也要念诵发菩提心的仪轨,念诵时,一方面要提醒我们“今天要发菩提心,今天我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奋发”,这也算做一个殊胜的提醒;还有,有些支分的罪业、比较轻的恶作罪,通过念诵发菩提心的仪轨就可以予以遣除。
我们要了知守持菩萨戒的重要性,要重视菩萨戒,尤如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提到,很多修行者对于别解脱戒非常重视,现在内地汉地的很多道场中、密宗道场中非常提倡别解脱戒律,这个非常好,还有一些非常提倡密乘戒律,但是中间的菩萨戒提倡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大乘的修行者对菩萨戒理解的也是非常模糊的。但是菩萨戒的功德特大,按照反方面讲,如果违背的菩萨戒的过患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养成对菩萨戒的正确认知,了知一方面它是戒律,一方面它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无论从无著菩萨还是龙树菩萨的观点,不管是从支分戒还是从恶作罪等等,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很清净地守持菩萨戒,基本上所有大乘修行的作意、行为都已经包含在其中。再加上我们学习后面的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则整个大乘体系中该断除和罪业断除了,该修持的善法修持了,利益有情也做到了,一天、一个月、一年、一辈子,生生世世如果这样行持的话,全是相应于菩萨道,全部是相应于佛道。一方面守持别解脱很重要,守持密乘戒也很重要,但中间的菩萨戒对于我们而言,也的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了解,必须要了解,菩提心最根本的体相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觉菩提”。有时在讲《现观庄严论》时对菩提心有很多、很大的辩论,看起来好像根本得不到正确答案一样,从方方面面讲都有他自己的依据和观点,我们要像那样去了解菩提心,很可能很多修行者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从基本菩提心的体相进行安立,还是必须要了解的,否则不了解,不以菩提心摄持我们的修行,方方面面我们没办法与菩萨道、佛道下面相应。如果没有正面相应,我们虽然花了很多时间,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P240:“己二(摄集善法戒)分二:一、总义;二、详述。”
摄善法戒也是菩萨戒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整个佛法都是摄集善法的,但在菩萨戒中通过六度的方式可以摄集所有的善法,这是菩萨道一个不共的窍诀。也是因为这样一个不共窍诀的缘故,一方面菩萨道的修行时间长,但一方面积累资粮的速度特别快,因为通过菩提心摄持,再加上六度实际操控、实际实践的方法非常殊胜的缘故,所以可以在三个无数劫之后就可以成就殊胜的佛果。
声闻乘的利根者虽然三生就可以得到阿罗汉果,但很多菩萨成佛时,很多小乘者还没有真正获得圣道,或通过这些菩萨成佛后,再以佛的身份引导这些和他当时一起发心的人,他们才获得阿罗汉的,这些记载在经典中也是非常多的。我们以前讲的公案:三个小孩子看到佛和两个侍者,一个声闻第一的弟子,一个智慧第一的弟子,在路上托钵化缘,一个小孩子看到佛的庄严,把自己的身上的装饰品、缨络等供养了中间的佛陀,而发愿依靠这个功德,以后要成就如佛一样,另外两个小孩发愿,一个要成为左边的弟子,一个要成为右边的弟子。如是发愿后,发愿成佛的小孩就是释迦牟尼佛,发愿成声闻的小孩就成为佛陀的两位在了,上首弟子,一位是目犍连,一位是舍利弗。同时发愿,当佛陀三个无数劫已经圆满的时候,这两位弟子还要通过佛陀的智慧教言,才获得阿罗汉果位。虽然最利根的小乘者,三生就可以获得阿罗汉果,但是“三身”不是无间的三身,有时第一世苏醒种性,第二世开始积累资粮,第三世成就圣果,这三世中间有时要间隔很多很多的生死,大乘之所以殊胜,就是因为他的发心、修行特别殊胜的缘故。所以我们自己在修行菩萨道过程中,虽然发菩提心很困难,虽然我们持续性地利他很困难,但因它利益特别大故,我们不要放弃菩提心的修行,也不要发起一个小乘的心,也不要舍弃佛法、继续去安住在世间的作意、世间的行为中。既然已经遇到了这么殊胜的佛法,这么殊胜的菩萨道的窍诀,而且也教给我们最初怎么发心,发心后怎么不退失,辗转增上的窍诀,只要我们如理如法的修行,都可以逐渐逐渐在相续中得到承办。
摄善法戒分二,一是总义,二是详述。
P241:“如理如法修学六波罗蜜多”我们应该如理如法地修学六波罗蜜多是很重要的,怎么样如理如法地修持?第一是总义,分七:
P241:“庚一(总义)分七:一、法相;二、定义;三、分类;四、定数;五、次序;六、修法;七、功德。”
此处分了七个方面,如果按照弥勒菩萨《大乘经庄严论》分十个方面宣讲六度的也有,过一段时间,大恩上师讲完《现观庄严论》之后会宣讲《大乘经庄严论》。《大乘经庄严论》非常非常殊胜,弥勒菩萨通过他殊胜的智慧,把整个佛经中菩萨道的修行全部归摄在一起,唐译分为二十四品,通过二十四的方式宣讲菩萨道。无著菩萨在藏文的《瑜伽十地论》中说,谁若能听闻《大乘经庄严论》,就相当于听闻了整个大乘三藏。整个大乘三藏无量无边,尤其现在世间很多大乘三藏都已经隐没了,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汉文《大藏经》中的三藏也很多,如果听一次《大乘经庄严论》就相当于听了整个大乘三藏,如果讲解一次,就相当于讲解了一次大乘三藏,如果忆念、读诵,就相当于读诵整个大乘三藏的功德一模一样。
《大乘经庄严论》里面讲了很多大乘的修法,其中第十七品(度摄品,六度和四摄)讲六波罗蜜多,如果我们自己有福报听到大恩上师讲《大乘经庄严论》的时候就知道其中讲了很多大乘的作意、修法等等,对我们的修行是非常非常有作用的。我们要发愿,一定要听闻《大乘经庄严论》,而且听闻一定要听圆满(不要出现寿命、身体等方方面面的障碍与违缘),听圆满过程中一定要得到最大的收获,而且发愿通过《大乘经庄严论》的教言改变我们的心,因为它是大乘教言,所以听完后,我们很多世间的心、小乘的心都可以通过殊胜法义的方式彻底予以扭转,它的加持特别大,经常这样发愿回向,我们学习这部论典就会得到很大利益。
“辛一、法相:菩提心学处是具有四种特法之六度所摄的一切行善的相应心。”
所谓菩提心学处是具有四种特法的六度,就是六度的每一度都具有四种特点,四种特法(“特法”就是特点、殊胜处,其他方面不一定具有的)。具有四种特法的六度具有所有行善的相应心,所有善法都可以包括在六度中。所以我们要修善就按照六度修持,就包含了所有的善法。如果没有依靠六度行善,自己想这时我在行善,但可能是挂一漏万,或自己所认为的善法,在佛眼、在菩萨智慧看来不一定是很殊胜的善法,如果我们能通达有四种特法的六度的修行去行持,就已经含摄了所有善法,所以此处说“六度所摄的一切行善的相应心”。
下面开始介绍六度所摄的四种特法(每个波罗蜜多都具有四种特法):
“一、远离六度各自的违品”。
修持六度,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违品:
布施度的违品是悭吝,布施是把自己的财物、身体、善根、功德等等都要拿出来布施给众生,是一种没有吝啬心的善的思心所。不愿意布施的违品就是吝啬,对自己的财富特别吝啬,对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听闻功德、念咒功德、放生功德凭什么没有任何条件就布施给众生享受?这就是吝啬心。对自己的身体特别执著,不愿意用自己的身体为众生服务,到了一定境界时,不愿意把自己身体的分支布施给众生,这都属于通过贪执引发的吝啬。
如果我们经常性地行持布施,就可以逐渐逐渐对治吝啬。刚开始从比较微小的财物训练,训练了很长时间,习惯成自然,把微小财物布施给众生没有任何障碍违缘时,就要把布施提高一个档次,开始慢慢习惯布施自己稍微执著的财物,再开始布施比较贵重的财物,然后逐渐是自己的地位……
菩萨为什么要很长时间熏习六度?我们内心悭吝心很重,作为一般的凡夫人,把布施微小财物训练成自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然后再上升一个档次,布施更贵重的财物,刚开始内心中可能还有点舍不得,还不是那么自然,在这个档次中还在不断熏习很长时间,成为习惯,此时再提高布施境界,慢慢习惯,要把自己的所有财富、包括自己的国家布施(释迦佛广传中“布施品”中有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把自己的国家、妻儿等等都可以毫无执著地做一些布施)。把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习惯之后,开始布施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分支,有必要时布施自己的生命,当布施生命非常非常习惯的时候,布施差不多就要到彼岸了,所以这要熏习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布施最高境界。有时我们说菩萨道要很长时间训练,从这个角度也可以了解、理解。
持戒的违品是犯戒。守持戒律就是我们的身语意安住在殊胜的善心、善行中。守持清净的戒律可以累积功德、累积资粮,我们要远离持戒违品—犯戒。
安忍就是不生嗔心,它的违品是嗔恨、嗔恚心。要想方设法调伏自心,让自己安住在寂静的状态中,不生嗔心。如果表面安忍,内心持续性地生嗔心,根本不是安忍。在学习《入行论》安忍品中讲到安忍实际的含意、内涵也分析过很多窍诀。
精进是喜于善法,其违品是懈怠。懈怠是不欢喜善法,喜欢世间法,喜欢恶业,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善法的修行等,必须要摧毁懈怠。
静虑是一心专注,其违品是散乱。散乱是自心无法专注一处,必须打掉散乱,一心一意修持禅定,精通禅定加行、正行、后行,不间断地串习、实行,逐渐可以战胜散乱,内心中产生静虑功德。
智慧本是如理如法了知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体性,有这样的辨别能力与智慧,其违品是邪慧。邪慧是颠倒的认知,无法了知世俗和胜义的本体,必须通过如理如法的生起或修学智慧,摧毁邪慧。
这就是远离六度各自违品的第一个特法。
“二、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
“三轮体空”—能做、所做和作意叫“三轮”;我是“能做”,“所做”就是我要做的这件事情,“作意”就是中间逐渐实行的过程。世间人或修行者如果没有了解空正见,不知道殊胜空性,一般会安住在三轮执著状态中,认为能做、所做和作意是存在的、实有的、有本体可得,其实一切万法本性是无自性。如果众生安住在三轮执著的状态中,他的善法及善法的功能就无法发挥到极致。是谁阻碍了善法功能发挥到极致呢?就是三轮执著。本来善法可以是无边无际的,善法的功能可以非常广大、非常清净,但因众生没有安住在三轮体空的智慧中,自己的实有分别念阻碍让善法功能发挥到最大、发挥到极致。我们要相应于一切善法本身的本体,自己也要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趋入到究竟实相中,让布施、持戒、安忍、静虑、禅定、智慧六度的功德如理如实地发挥出来,此时必须安住在三轮体空的状态。
故,菩萨道的修行需要三轮体空摄持,能做、所做和作意都不存在。
“能做”就是能做的人,如布施,我就是能做布施的人,通过《般若经》或中观体系中所讲到的人无我智慧,就了解实际上“我”是不存在的;如果了知了我不存在,“所做”我通过布施利益对方的所做也是不存在的,对方也不存在;“作意”,我把东西布施给对方,这个过程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了解人无我、法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就是进一步地了知万法空性,或我所布施的东西本身是空性的),都是无自性的,虽然行为上并没有因为我了知空性而终止,大乘修行中,正在做的时候必须要安住空性,空性中去做布施、安忍……等等善法。当正在做布施时,完完全全从内心中了解,能做、所做、作意都是虚幻的、空性的。如果布施通过三轮体空智慧摄持,十戒同样也是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乃至于精进、禅定、智慧都通过三轮体空智慧摄持,通过三轮体空智慧摄持的六度,就非常清净、功德圆满,就是真正能够到达彼岸的因。通过三轮体空智慧的摄持,就是要周遍到所有以六度归摄的一切善法中,这个修法就相应于菩萨道,相应于究竟的实相。否则究竟实相是空性,修行是执实的状态,能修和所修,或我们的修行与最后达到的修行境界本身脱节、不相应,怎么修行都没办法相应。只有我们了解了法界本身(不管是布施、持戒等等的本体)就是空性的,我们修行时也相应、随顺于法性空性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与实相相应,让布施、持戒……所有修法的作用都用在与实相相应上。如果与实相相应,我们内心的障碍才可以遣除,障碍遣除,功德圆满,才可以成菩萨、成佛,才可以真正利益所有众生,所以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很重要。
大乘经论中对于三轮体空的智慧也是有许多宣说,如龙树菩萨以《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等等论典广释空性;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广释空性;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圣天菩萨的《中观四百论》、静命论师的《中观庄严论》等等,很多大德对于空性的不同侧面,从单空、双运空,有时讲究竟时,如来藏光明双运,讲了很多。如果我们要真实了知三轮体空的智慧,必须也要学习经典中的《般若经》,如《般若十万颂》、《般若金刚经》、《般若心经》等,论典中主要是《中论》等等殊胜的论典,学习后,内心中就会引发空正见,空正见其实就是三轮体空的智慧。
“三、具有满足他众意愿的作用”,
谁可以满足他从意愿呢?就是六度。
以布施为例,不管是财布施、法布施都可以满足众生的心愿。如果菩萨做布施,祈求者得到菩萨的布施,他内心中就得到满足,如对乞丐不管是布施饮食,还是布施财富、无畏等,就能满足他内心中一切所愿。
持戒也可以满足众生所愿。如菩萨守持不杀生戒(也赐给众生无畏布施,遣除了众生的畏怖。当众生知道这个菩萨守持了不杀生戒,就会感觉与其相处非常安全)、不偷盗戒(众生就会知道这个菩萨不会偷任何人的财物,不会占任何人的便宜)、不邪淫戒,所以,只要菩萨持戒,众生就会满愿,不杀生、不偷盗……本身也是利益众生。
安忍也能满众生愿。当菩萨遇到争执或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安忍不生嗔心。若众生骂他,他回骂,众生打他,他回打,就会给众生造成很大伤害,无法满足对方心愿。如果菩萨选择安忍,对方心愿就得到满足。
菩萨因具有精进功德故,很愿意去帮助众生承办各式各样的事情,满足了众生的愿望。
通过静虑禅定满愿的方式,主要是菩萨通过静虑引发神通,通过神通满足众生愿望。在有些传记中,众生福报具足的情况下,菩萨安住在某种禅定中可空中降下粮食雨、珍宝雨,从虚空中降下很多所欲,或遣除众生疾病。
通过智慧满愿,就是解除众生的疑惑。众生在世间法、学习佛法上有很多疑惑,菩萨通过他的智慧可以遣除众生诸如此类的疑惑,而满足众生心愿。
“四、成熟三菩提果”。
六度也可以成熟三菩提。通过布施、持戒等等,满足众生暂时的愿望,究竟把众生安置在三菩提果中。
“三菩提果”—一是声闻菩提、二是缘觉菩提、三是佛菩提,三种菩提都有觉悟的成份。因为众生的根基有声闻根基、缘觉根基、成佛的菩萨根基,佛或菩萨针对三种根基,通过六度方式满足、成熟、安置他们于三菩提中。
如果是声闻根基,暂时无法安置于大乘,就会为他宣讲获得声闻菩提的方法,把他安置在声闻果位中;如果是缘觉根基,菩萨就给他宣讲缘觉法,把他安置在缘觉果位中;是菩萨根基,菩萨就给他宣讲菩萨道,把他安置在佛菩提中。
或今生通过布施、持戒等满足他现世的愿望,后世把他安置在菩提道;首先把他安置在菩提道,究竟把他安置在菩提果,这是菩萨生生世世要做的事情。所以很多菩萨今生与众生结缘后,好像菩萨也去世了,众生也去世了,菩萨与众生结的缘会不会就此终止?并不是就此终止。菩萨有这样一种愿力、神通力、智慧力,即便各自去世了,菩萨也会观察和他有缘的众生在哪里,他会跟随众生的根基示现化身,到他们身边继续调化,乃至于把他们安置在菩提果、安置在究竟的解脱道中,再主他们去利益其他众生。
“《经庄严论》 中云:‘毁布施违品,具有无念智,圆满诸所欲,成熟众生三’。”
这句是把前面的意思做一个归纳。毁布施、持戒等等的违品,“具有无念智”就是第二项,具有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叫“具有无念”,“无念”就是无分别智;“圆满诸所欲”就是第三项满足众生各种各样的愿望,第四项是“成熟众生三”就是把众生安置在三菩提。
P242:“剩余各度均可依此类推。”
前面主要以布施度讲,其他的持戒、安忍、精进等等都可以以此类推。
P243:“辛二、定义:‘梵语波罗蜜多’”,
很多藏语翻译成“巴绕莫达”,古代汉译为“波罗蜜多”。
“其中‘波罗’义为彼岸;‘蜜多’义为趋至,也就是说,到达胜过世间与声缘一切善法的彼岸,即是波罗蜜多。”
就是平时我们讲的“到彼岸”,布施波罗蜜多就是布施到彼岸,持戒波罗蜜多就是持戒到彼岸……乃至于智慧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到彼岸。“彼岸”的意思就是胜过世间的境界、胜过声缘境界的一切善法的彼岸。如果通过大海比喻,整个世间就是在此岸、还在陆地上,没有真正开始出发;声缘不是在陆地上,他往前走了一段,就像《法华经》所讲,针对一些中下等根性,佛陀给他们宣讲缘觉、声闻乘,相当于商主带领商人取宝的时候,在中间示现一个化城让他们休息,休息之后继续上路。因为大海特别特别广大,佛陀害怕他们对这么广大的大海产生恐怖心,所以佛陀在带领一些人趋向彼岸过程中,在大海中化现一个海岛,让他们暂时休息,声缘的境界相当于大海中海岛的自性,还没有到达彼岸。
菩萨的修行已经胜过世间,也胜过声闻,他已经到达佛法的彼岸,已经完全越过了三有大海,这个叫作“波罗蜜多”,已经到达彼岸之意。
“到彼岸”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正在到彼岸。如菩萨正在修持布施、持戒,正在到达彼岸的过程,也可以叫作“到彼岸”,虽然他可能还没有真正到彼岸,但已经具足到彼岸的所有因缘,与声闻不一样。声缘的到彼岸,虽然已经到达大海中间的海岛在休息,但是他的因缘到达此处,没有动力往前走,在他休息好后,必须有由佛陀化现的商主劝请他们,把幻化的岛去掉,让他们继续上路;他们因为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恢复了体力,恢复了心里方面的勇气,才可以继续上路。但是菩萨是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他知道一定要到彼岸,所以到彼岸的过程叫“到彼岸”。
第二是已经到达彼岸叫“到彼岸”。
一个是正在到彼岸的过程,另一个是已经到达彼岸,很多地方是从这两个角度讲。
现在我们的修行即不是真正已经到达了彼岸,也不是到彼岸的过程当中;现在我们是随顺于到彼岸的因缘,我们正在学习到彼岸的方法,慢慢在做准备。
P244:“辛三、分类:六度每一度都可以分为六种,共有三十六种。也就是说,给予他众为布施,不染违品为持戒,忍耐苦行等为安忍,具有喜心行善为精进,一心专注他利为静虑,三轮体空为智慧。《现观庄严论》中云:‘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分类可以是三十六种,大概讲,每一种都有归摄,“给予他众为布施”,不管是布施度还是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每度中都有一个给予他众,为他众得到利益做六度修行,叫“布施”。虽然它叫持戒,它叫安忍,但是持戒的修法其中有一部分的功德、有一部分的作用是为了众生修行的,布施、持戒、安忍……六度中每一度都有一个成份是给予他众的,这个方面叫“布施”。
第二类是“不染违品为持戒”,布施度中也有一个不染布施的违品,持戒中有一个不染违品的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每一度中都有不染违品,前面已经讲过,六度中每一个都有它的违品,“不染违品”就是它自己修法的一个体现。
第三类是“忍耐苦行等为安忍”。当我们在布施时也能忍耐布施的苦行,持戒时能忍耐持戒的苦行,乃至于精进时忍耐精进的苦行等等,六度中都有忍耐苦行的部分,这部分就统称为“安忍”。
第四类“具有喜心行善为精进”
很欢喜布施、很欢喜持戒、很欢喜安忍、很欢喜善法精进、很欢喜禅修、很欢喜智慧,每一度欣喜的善根,就是精进的本体。
第五类“一心专注他利为静虑”
一心专注利他,就是在利他时一心一意不散乱,布施时也是一心一意地安住在布施当中,持戒时一心一意地持戒,安忍时也是心不外散,精进……等方面都是一心专注,每一度都需要一心专注,故每一度都具有静虑。
第六类“三轮体空为智慧”
布施的三轮体空、持戒的三轮体空、安忍的三轮体空……乃至于智慧的三轮体空,每一度都具有三轮体空的智慧。
综上分析,每一度都有别别他众,乃至于每一度都有三轮体空,所以六六三十六种,有别等别别,布施、持戒等等,别别都可以归摄布施、持戒、安忍……智慧故,所以披甲修行中六六三十六,《般若经》中是这样讲的。
以上是大概分析,进一步分析:
第一布施摄六度:
布施的布施—就是把财富、功德等等通过思维的善心所,舍心所,布施和思心所二者相配合的方式把财物、法布施给众生。
布施的持戒—布施本身就有饶益有情戒。
布施的安忍—当我们做布施时能够忍受对方的邪行,有时我们布施时对方不但不欢喜、不感恩,有时说很多风凉话, 有时给布施者做很多伤害,当遇到这样情况时,菩萨也能够安忍;或布施时间很长,他也能够忍受;或一而再再而三需要布施,他也能够忍受。初学的菩萨在布施时,如果对方很高兴、很欢喜、千恩万谢,我们就高兴,觉得今天的布施成功了,很有意义;如果在做布施时对方没有欢喜、或很冷漠、反而讥笑我们,就觉得很受打击,下次还需不需要再做布施?自己都有所动摇。或第一次布施某人我们很欢喜,第二次又是他的话我们就觉得有点勉强,第三次又是他,我们就不想给了,第四次又来时,我们就有可始生嗔心喝斥对方,让他走、让他滚等等,这就是布施时没有安住在安忍中。
布施的精进—对布施特别欢喜。
布施的静虑—布施时一心一意、心不外散、一心专注在布施中。
布施的智慧—能够分清楚什么是清净的布施,什么是不清净的布施,布施时能安住在能施、所施的空性中,这就是三轮体空智慧的布施。这个智慧有两种:一个是世间智,一个是出世间智,三轮体空的智慧。如果是世间智慧就是前面讲的,布施时什么是清净的布施,什么是不清净的布施,布施的东西哪些是清净的,对众生有利的,哪些是不能布施的,不清净的物体,这是通过世间智慧进行辨别的。如果相应于出世间的智慧,就是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
第二持戒摄六度:
持戒的布施—我持戒是为了利益众生。
持戒的持戒—就是它的本体,他本身守持持戒的戒律。
持戒的安忍—如果我们能够守持戒律,自然也能安住在安忍中。
持戒的精进—对于持戒本身特别欢喜、精进不放逸。
持戒的静虑—不散乱、不放逸、一心专注在守戒状态中。
持戒的智慧—能够分辨戒律各式各样的本体,对别解脱戒、菩萨戒、根本戒、支分戒等等,什么是守戒、什么是犯戒,辨别得很清楚,这是世间智慧。如果是出世间持戒所摄的智慧,就是三轮体空,能持、所持和持戒的作意都是空性的。
第三安忍摄六度:
安忍的布施—为了利他而安忍,或布施时安忍,也是安忍的布施。
安忍的持戒—安忍中包含了严禁恶行戒,也包含了摄善法戒。因为在我们安忍时能禁止嗔心生起,安忍就是止嗔,嗔心就是最大的恶行,当我们安忍时能熄灭嗔心,不让嗔心生起,就是禁恶行戒。它为什么又是摄善法戒?因为所有的苦行都无法与安忍相比,《入行论》中讲“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心”,只要能安住苦行,就是摄善法。
安忍心的安忍—就是它自己的本体。
安忍的精进—因为他对安忍的自性、功德了解的特别清楚,所以他不是被迫、被动,而是欢喜、自觉地行持安忍。
安忍的静虑—一心专注。
安忍的智慧—能够分辨安忍的不同层次状态,如什么是耐苦行忍,什么是耐怨害忍、什么是无生法忍,对安忍的种类很清楚,对胜义中的三轮体空也了解得很清楚。
第四精进摄六度:
精进的六摄就不用讲了,布施也需要精进、持戒也需要精进、安忍需要精进、禅定需要精进、智慧需要精进,每一度都需要精进,没有精进哪一度都成就不了,所以在讲的时候,每一个完完全全都是周遍的。
第五精虑摄六度:
精虑的布施—为了利他而修禅定。
精虑的持戒—静虑中有一个“禅定戒”(《俱舍论》中讲了),当我们安住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等禅定的时候,内心中自然而然引发一种止恶防非的戒体,得到这样一种戒律,叫“禅定戒”,禅定戒就是静虑的持戒。
精虑的安忍—在修持静虑时,为生起静虑能忍受各式各样内心中的散乱等。
精虑的精进—当修静虑时,通过恒常精进(不是两三天的精进而是恒常的精进)与恭敬精进(特别恭敬,通过恭敬心态去精进)行持。
精虑的智慧—对世间的静虑、四禅八定等等分辨得很清楚;出世间的智慧就是安住在无分别智慧中,就是胜出义智慧摄持。
第六智慧摄六度:
智慧度与精进度一样,每一度都需要智慧,有些经典中讲,五度如果缺少智慧就没办法到彼岸,五度如盲,智慧如目。虽然一个人有五度,但若没有智慧,好像一个人缺少眼睛,无法到达城市,无没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布施之所以能够成为布施波罗蜜,能够布施到彼岸,也是因为有智慧摄持;持戒波罗蜜也是因为有智慧摄持……《入行论》第九品刚开始的时候在赞叹智慧的作用时也提到过这个问题,智慧是周遍在六度中。
所以每一度都含摄六度,六度有三十六种。
“辛四、定数:菩萨戒的一切所修均可包括在三学中,观待三学而决定为六度,因为前三度分别以因、本体、所属三方面摄于戒学中,第五静虑度包括在定学中,第六智慧度摄于慧学中,精进是三学的助伴。《经庄严论》中云:‘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属戒学,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
六度的数量为什么是决定的?在《经庄严论》中还讲了其他的根据,这里只选了其中一种,即包括在三学中而确定六度的数量的。
菩萨的所有修学都可以包括在戒定慧当中,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发慧;戒律可以禁止我们的恶行,定可以让我们的心专注,慧可以相应于无分别,相应于究竟实相,所以一切修学包括在戒定慧中。
“观待三学而决定为六度”,如何观待三学把六度的数量决定的?“因为前三度分别以因、本体、所属三方面摄于戒学中,”布施度、持戒度和安忍度包括在戒学中。为什么包括在戒学中?
布施度是持戒的因。为什么布施度是持戒的因?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布施放松我们对于财富、对于人的执著,因为布施就是无求不贪,如果我们对财富不贪,对人不贪,对其他等等都不贪,就能持戒。但若对财富很贪著,正常手段得不到可能就想去通过非正常手段,如偷盗、占小便宜等等手段,故如果内心对财物的执著心很强大,盗戒不一定守得很清净。如果我们对人的执著,如对异性、男女的执著非常强烈,要守持不邪淫的戒律也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对于男女不那么执著,要守持不邪淫的戒律相对要容易多了。对这些不执著才可以安住在一个清净的戒律中,所以布施是持戒的因。
持戒度是戒学的本体。
安忍是戒学的所属,是它的眷属。为什么是眷属呢?因为有了安忍戒律就能守护得更加清净。如果一方面在守戒,一方面不安忍,当别人打骂我们时就生嗔心、发脾气……想要戒律清净也是很困难的。若有安忍,一方面守戒律,一方面有安忍的功德,当别人欺负我时,能安住在安忍中不生嗔心,也不做过激的事情,前面讲过的有耐怨害忍心、耐苦行忍和无生法忍,有了这些我们的戒学就可以守持得特别清净,所以安忍是戒学的眷属、助伴。
“精进是三学的助伴。”不管是守戒、修定、还是发慧,都需要精进。
由于所有修学包括在三学中,而六度可以分别归属于戒定慧三学,所以六度的数量是决定的。
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这样讲:“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属戒学,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观待三学的数字,佛陀就宣讲了六度的修法,前三(布施、持戒、安忍)属戒学,后二的第五归定学,第六归慧学,第四精进度就是三者的助缘,“三”是三学,“一”是精进。
辛五、次序:
为什么布施在前面?为什么布施、持戒、安忍……智慧这样排?为什么不把安忍排第一、禅定排第二、布施排第三……?
六度的次序也是决定的。
“从因果、劣胜、粗细而确定了六度的顺序。”
这里有三个因确定了次序:
第一,从因果角度讲,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如此确定了六度的次序。
第二,劣胜,前前是下劣的,后后是殊胜的,如此确定了六度的次序。
第三,粗细,前前为粗,后后为细,如此安立了六度次序。
如何依因果、贤劣、粗细呢?
“《经庄严论》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
“依前而生后”此句主要说因果,前前生后后,叫因果而排的。
“存在劣殊故”这是劣胜决定次序。
P245:“又云:“‘粗大细致故,说彼等次第。’”
“粗大细致故”粗细而决定次序。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因果、劣胜、粗细排序的意义。
第一从因果排序:
首先是布施,因为布施可以生持戒,布施是持戒的因,所以由布施可以生持戒的功德。若我们对财物、世间八法特别执著、贪恋,对财物、人等等都有很强的贪执,为了得到它而产生很大的贪心,通过贪心而犯很多罪业;或谁侵犯了我的权益,就生嗔心,有时会引发杀生、杀人等等;或为得到这些而引发妄语,说大妄语、说上人大妄语等等。所以如若布施没有修好,没串习好,要守持戒律也比较困难;若修好布施,打消或控制了贪欲,通过布施就可以生持戒。如果对财富不执著,看得很淡很淡,会不会因为2元的车票而逃票?会不会去偷盗?根本不会。所以有布施就可以产生持戒的功德。
持戒可以生安忍。为什么?因为守的了戒律,佛陀规定应该如何做,戒律中如是说,很多时候就可以安忍。若别人欺负自己,就忆念我正在守戒律,戒律中不允许伤害对方,如果守戒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嗔心,故通过持戒可以生安忍。
通过安忍生精进。不管是耐怨害忍、还是耐苦行忍,只要能安忍,就会产生精进,只所以我们不精进,就是因为我们忍受不了很多痛苦。但若有安忍,如苦行,早上该起来时能起来,该看书时看,该背诵时背,该念咒时念,对苦行有安忍,就可以产生精进。大堪布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成都百日放生,很多修行者、居士跟随一百天放生,如果没有安忍功德,坚持不下来;如果有安忍就能发起精进,一百天放生,每天都能参加,每天都能圆满。所以有安忍就能产生精进。
有精进就能产生禅定。禅定也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我们的心很散乱很散乱的,单单修一、两次就想产生禅定的功德,是很困难的;但若有了精进,对禅定本身很欢喜,天天修持,逐渐逐渐就可以产生禅定,所以精进产生静虑。
静虑产生智慧。如果有了静虑就可以产生了悟殊胜法性的智慧,此处的智慧主要是圣智,圣者的智慧。
前前生后后,有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所以六度的次序是确定的。
第二从劣胜排序:
虽然布施有很大的功德利益,但若与持戒相比,除了各别的一些情况外,布施的功德远远不如持戒的功德,有些地方说“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一百年中做布施不如一天守持不杀生的戒律功德大,所以布施与持戒相比,持戒是很殊胜的,布施是下劣的,前前是下劣的,后后是殊胜的。
持戒与安忍相比,安忍的功德要远远超胜持戒的功德。
安忍与精进相比,安忍变成下劣的,精进变成超胜的。
精进与静虑相比,静虑变成超胜,精进变成下劣。
智慧与静虑相比,静虑是下劣的,智慧是殊胜的。
通过劣胜,前前下劣,后后殊胜故,排定布施、持戒、安忍……智慧的次序。
第三从粗细排序:
前面的修法是粗大的,后面的修法是细微的。如何理解“粗细”?越粗的法越容易行持,越细的法越不容易行持,和胜劣之间有一点点的相似,但是不一样。越粗越容易行持,就比细微的难以行持的功德下劣,小。
为什么说布施很粗呢?不单单菩萨可以修布施,世间的国王、总统、大臣、一般的百姓、乃至于乞丐、屠夫、妓女都可以做布施,从这个角度讲,布施的修法很粗大,上到国王,下至一般百姓都可以做布施,所以做布施很容易,布施排在第一位。
布施与持戒相比,持戒更细微,细微故难行持。这么多做布施的人有几个愿意守持一条戒律?很少很少。不要说守五戒、十戒、比丘戒,一辈子守一条戒都很难很难。一天中、一日一夜中守八关斋戒的人都很少很少,能布施的人让他一辈子守持一条不杀生、守持一条不偷盗,很难做到,所以布施也持戒相比,持戒就细微了,布施就粗大了,持戒难以行持,功德也大,原因在此。
持戒与安忍相比,持戒就变得粗大,安忍就变得细微。虽然可以持戒,但安忍更困难。持戒自己把心管住,有时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守持自己的戒律,不去杀生,也不去偷盗,但若别人经常性地挑衅就难以忍受。持戒是安住在身三语四,主要是身体和语言方面的戒律,一般而言是比较容易守持的。佛陀在别解脱戒中主要是以身三语四的戒律制定为标准,没有说心如何如何;如果制定心的戒律,可能很多修行人每天都在破戒,毫无疑问。而安忍主要是从心上安立,内心不要产生嗔恨,这就很困难。一个是调身语的,一个是调心的,所以身语的持戒和心的安忍相比,当然安忍要细,就更加难行,更加难行故,功德就比前面的大,胜劣之间就有这样一种联系。
安忍与精进相比,安忍就变成粗,虽然可以在别人伤害时做安忍,但恒时精进于善法、恒常对善法产生欢喜心就很困难,所以精进比安忍细。
精进与静虑相比,静虑就更细了。精进有各式各样的精进,身体的精进、语言的精进等等,精进可以有很多散乱的精进,如磕头、放生、转绕、念咒等等,有时是比较散乱的善法的精进。但静虑要求控制内心中的分别念,必须要自心一处、一心安住,是纯粹在自心上安立的,就更细微。
静虑与智慧相比,智慧更细。因为智慧必须安住在无分别智、圣智、三轮体空的智慧当中,它与一般的世间禅定不同。世间禅定一般外道、凡夫也可以产生,但证悟的智慧、和法界相应的智慧就非常非常稀奇了,必须要泯灭分别心才能产生圣智,所以后面的智慧更加超胜前前。这是粗细而确定六度的次序。
P245:“辛六、修法:《经庄严论》云:‘无求之布施,不贪世持戒,一切皆忍受,功德源精进,静虑非无色,智慧具方便,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修。’这一切均应具足六种殊胜而实修。”
在《经庄严论》中是这样讲的,“无求之布施”,布施是远离贪欲,故无求无执;“不贪世持戒”,守持戒律后世可以转生到善趣,我们得人身、善趣,持戒是根本,持戒功能的本身就是能得到世间福报,像前面说布施,为什么无求呢?因为布施的果就是成百上千倍地增长,财源滚滚而来,这是布施它自己的一种功效。但菩萨做布施不是为了追求这些,是布施利益有情。持戒也同理,持戒本身有可以转生到善趣等等的功能,但是菩萨持戒不是为了贪著后世转生到善趣,“不贪世”,而纯粹为利他、成佛,这叫“不贪世持戒”。
“一切皆忍受”,不管怎样,一切皆忍受。有些时候世间的安忍、不清净的安忍,如对上级、弱者对强者时不得不忍,这只是表面的安忍;还有一种安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我不与你争论,时间长了,走着瞧,这也不是安忍。菩萨的安忍是“一切安忍”,不管是十年还是百年,他永远不会找他人麻烦,也不可能记恨记仇;他不单单在强者面前安忍、与自己差不多的有情面前安忍、哪怕是一个弱者、一个乞丐对自己出言不逊或侮辱自己,菩萨仍然安忍,根本不分对境。通过菩萨的安忍反观我们自己的安忍,差得很远。我们不能忍受比自己弱的人的辱骂,或不能忍受自己很信任的人,如亲友、恋人、子女,总之自己曾经给过很大恩德的人伤害自己,但菩萨不会这样,菩萨是“一切皆忍受”,不分对境、不分所缘、不分任何情况,菩萨内心中永远如如不动,永远不会产生嗔心,这就是菩萨特别殊胜的安忍。不学不知道,学习后就知道菩萨的功德很大,再反观自己,就了知差距很大,我们把差距当成目标,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这个境界,这也是我们学习这部论典的必要。
“功德源精进”, 所有功德来源于精进,如果不精进连世间法都成就不了,何况出世间的法。如果我们要承办一切功德,必须抓住功德的来源—精进。
“静虑非无色”,一般人修持的色界禅定、无色界禅定,按照《俱舍论》观点,色界定与无色界定属于不动业,如果生起这种禅定,它的业、它的果是不会变动的。如生起初禅,第二世一定会生在初禅天;如果生起四禅,第二世一定会生在四禅天;如果生起四种无色禅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后世一定会转生在无色界。但是菩萨的静虑非无色,他不是为了耽著无色界的境界,也不是为了耽著色界的境界(此处用“非无色”用“无色”归摄色界天的果报),菩萨修禅定不是为了生在无色界的天界当中,生在色界天中,根本不是。菩萨修禅定完完全全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他虽然生起了禅定,他也是发愿投生在欲界,因为欲界更加需要佛法的度化,而且有时候色界、无色界不一定成为法器,菩萨利他为主,他修禅定的功德本来可以生在色界、无色界,但他放弃而转生在欲界当中,继续展开弘法利生的功德。
“智慧具方便”智慧本来是一切不执著的智慧,但菩萨智慧是具有大悲方便的,菩萨的智慧永远是智慧与方便双运的,所以智慧具有方便,方便也具有智慧,二者具有双运,这是菩萨的殊胜智慧。
“这一切均应具足六种殊胜”,下面介绍一下六种殊胜:
“所谓的六度具足六种殊胜:一、所依殊胜:具足菩提心;二、诸法殊胜:行一切事;三、所为殊胜:为利一切有情而奉行;四、方便殊胜:以三轮体空智慧摄持;五、回向殊胜:回向无上菩提;六、清净殊胜:真实对治二障而行。”
“所依殊胜”—菩萨为利益一切有情,具有菩提心。
“诸法殊胜”—菩萨在行持善法时并不说只行持一个布施,其他都不行持了;或只是一、两天行持布施,他是一切六度、所有事情都要去做,所有事情都做的缘故叫“诸法殊胜”。
“所为殊胜”—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奉行,不是为了利益自己,也不是为了利益某一类众生,而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奉行,心量特别广大、清净。
“方便殊胜”—菩萨在行持布施、持戒……等等时,永远都以三轮体空进行摄持,保证他所修持的布施、持戒、安忍……质量永远都是最高、最清净的,不夹杂任何实执。善根夹杂的东西越多,得果方面越不清净;夹杂东西越少,根本没夹杂任何实执、染污,则所获得的果就非常清净、圆满。为什么说佛果、菩萨果是很清净的?因为它的因很清净。
“回向殊胜”—菩萨把善根回向给无上菩提果,不是回向小乘,也不是回向给自己生善趣、升官发财等等,而是完全为利他而回向无上菩提。
“清净殊胜,真实对治二障而行”—一般人心相续中有烦恼障、所知障,因为有了烦恼障,没办法获得解脱,有所知障没办法成佛,所以清净殊胜是真实对治二障,通过人无我空性对治烦恼障,通过法无我空性对治所知障。
辛七、功德:
功德分了几类,一个是分别功德,一个是修行的果等等,首先是六度分别功德:
“六度分别的功德:所缘广大、发心清净、作用广义、果报无尽。”
第一是“所缘广大”。什么是“所缘广大”?一方面理解“所缘”是一切众生的实执所缘;另一个理解是菩萨在修持时对于六度修持的所缘特别广大,他在所有修法中不是只修布施,不修持戒,他全部都修,这就是“所缘”;从时间角度讲,他是恒时修,所缘也特别广大,他不是修两天就放弃了,修两年就觉得差不多了,凡夫人的心态就是这样不稳定,菩萨的心特别特别稳定,没成佛之前一直修,成佛之后他的心也没办法停歇下来,他所修持的六度善法非常非常圆满,一切布施、一切持戒、一切安忍……所有善法全部修持,叫“所缘广大”。
第二是“发心清净”,就是无求。众生在修善法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追求、有各式各样的要求、各式各样的想法,如我们要利他时,一般人就耽著众生如何回报自己,或有时帮助了他人,虽然不一定觉得对方应该用钱财报答,但至少要表示一下谢谢等等,如果说了谢谢,他就觉得很满足,如是没有说谢谢,他就觉得怎么搞的,我帮助他连声谢谢都没有。但菩萨从来不耽著、不追求所谓的对方在现世中给自己的回报;也不耽著后世的异熟果,如布施后,后世会有很大的福报,他不耽著;持戒后世有善趣,他也不耽著;安忍的后世会有庄严的相貌,也不耽著;这叫“发心清净”,有些地方叫“无求”。
第三是“作用广义”—菩萨可以把众生安置在各式各样的所求当中,如前面所讲的,布施满足众生愿望、持戒满足众生愿望、安忍能满足众生愿望……等等,自己的作用非常广大,这是暂时的一些作用。今生把众生安置在快乐中,后世把众生安置在三菩提中,今生暂时安置在一切所欲中,后世安置在三菩提中,叫“作用广义”。
第四是“果报无尽”—菩萨自己所修持的因都非常圆满,所以自己获得的果报也是无穷无尽的;菩萨因通过三轮体空、无分别智慧摄持善根故,其果报是无穷尽的。《金刚经》中如是说,佛陀也如是说,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虚空,没有边际,就像这个一样,菩萨通过空性摄持的布施、持戒等等,也是无穷无尽的。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在修持时,有分别念,通过分别念去染污,或耽著这个,或耽著那个,没有通过无分别智慧摄受,没有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则果报就被我们的执著心所局限,被我们的分别心所局限,它的功德再大,也有边际,就像须弥山再高也有边际,按照《俱舍论》观点,须弥山出水,海上面八万由旬,海下面八万由旬,都是珍宝自性,即便是这么广大的须弥山还是有边际的。如果我们在修法时,没有打破实执,没有三轮体空摄受,功德再大,反正是有边际的。如何才能让它无际呢?只有用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果报才没有穷尽。而且菩萨的发心缘一切众生,缘佛果,再加上三轮体空的智慧。第一众生无边无际,所以他缘众生得到的功德也是无边无际,如果只缘一个众生、缘十个众生、缘一个国家的众生都是有边际的,只有缘无量众生、缘一切众生,功德是无边的,这是第一个无边。第二个无边,缘的是佛果,佛果是无穷无尽的。第三个是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没有任何分别心,所以不可能受到任何局限故,其果报无穷无尽。
“修行之果:《宝鬘论》中云:‘施受用戒乐,忍光泽进威,禅寂慧解脱。’”
菩萨虽然不求果报,但也会得到,这属于法性力,是很奇特的因缘法则。但因众生很追求,故得到的就很少;而菩萨不追求,得到的更多。越执著,越追求,得到的越少,放弃之后,得到的很多,很广大。菩萨虽然不追求,但是通过修持善法因缘的力量、因缘作用力本身,不求也自然得到。
修行的果是六度各自的果,第一个是“施受用”,布施的果报是受用无穷、受用圆满,众生若想要真正的发家至富、得到很多财富,唯一窍诀就是布施,上供下施,通达布施因缘本身的作用就是能够得到广大受用的。
“戒乐”,守持戒律就可以在即生与后世中获得快乐。如通过守戒可在后世得到善趣,即生中通过守戒可以避免恶行,也就可以得到快乐。
“忍光泽”,修安忍就具有光泽,相貌特别庄严。现在许多人想自己相貌庄严,但若不修这个因也无法获得。
“进威”如果自己对善法特别精进可以得到威力,在世间可以成为一个有威力的人,说话、做事有份量,获得他人尊敬;在出世间法也有一定的威力,调伏烦恼、修持禅定都有一定的威力。
“禅寂”,通过修持禅定可以获得寂灭,调伏散乱的心,获得寂静的心。
“慧解脱”,依靠智慧,安住在无分别智,相顺应于无分别智,我们的心可以获得解脱。
“六度也包括在二资粮中,《经庄严论》中云:‘施戒乃福资,三度属二者,第五亦智慧。’”
我怀疑这中间落了一句话,第二句好像没有,“第六即是智”。
“施戒乃福资”布施和持戒属于福德资粮(可以包括在福德智慧二资粮中);
“第六即是智”第六度智慧度即是智慧资粮;
“三度属二者”中间的安忍、精进、静虑三度属于二者,即可以包括在福德资粮中,也可以包括在智慧资粮当中;如无生法忍相应于智慧,耐怨害忍等等可以包含在福德资粮;精进、禅定也一样,如果被智慧摄持就属于智慧资料,如果相顺于前面的布施、持戒就属于福德资粮;
“第五亦智慧”以第五静虑度为例、为主,静虑、精进、安忍、持戒、布施这五个“亦智慧”。什么是“亦智慧”?这五个如果以智慧度摄受,也可以成为智慧资粮,布施的本体是福德资粮,但若以第六度摄持的话,也可以成为智慧资粮。“第五”的意思不单单指第五,而是以第五为例、为主,静虑、精进、安忍、持戒、布施这五个,如果以智慧度摄持,都可以变为智慧资粮之意,所以可以包括在二资粮当中。
“因此,通过积累二资获得色法二身是究竟之果。《宝鬘论》又云:‘一切佛色身,从福资粮生,大王佛法身, 由智资粮生。’”
龙树菩萨对乐兴王(音,不知字正确否01:35:20)说:“大王啊,你应该知道,一切佛的色身由福德资粮生,一切佛陀的法身是由智慧资粮而产生的。”
答疑
第十九课答疑(2014-7-26)
看屏幕上的问题:
问:这是密宗观点,如果显宗有这种说法也仅仅是立宗而已,他们承许胜义菩提心通过修力得到,也仅仅是立宗而已。
答:胜义菩提心通不通过仪轨得的问题,什么叫做“仅仅是立宗而已”?就是他把观点立出来了,没有理由、没有通过能立的根据证成它,这就叫做“仅仅是立宗而已”。只是一个说法而已,只是把他的观点说出来了,但是这个观点为什么可以这样成立?没有任何的根据。“仅仅是立宗”,在很多法本中都会提到,因明中也有,其他地方也有,中观中也会提到这个问题,如果这只是一个观点,他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了,但是没有任何证成这个观点的根据,这个叫做“仅仅是立过而已”。
问:法本P192,果智慧如何转为道用?
答:果智慧转为道用是说,首先我们通过见解抉择了佛果,即佛相续中的智慧是如何如何的,然后我们就在修法中把这种果智慧作为修道之用,就叫“把果智慧转为道用。”要知道什么是果智慧转为道用,就要先了知什么叫“把因的智慧转为道用”(与它对立的)。如显宗是从发菩提心、无常,产生烦恼时如何把烦恼本身转变成与自己修法有关的方式,它不是认知到烦恼的本性是智慧,然后安住在这个智慧当中。如果认知了烦恼本性而安住在本性当中就是把它的智慧转为道用,我们就知道烦恼的本性是佛智,然后安住在佛智当中,烦恼就消灭了,这叫“把果智慧转为道用”;显宗中没有果智慧转为道用,它只是把因的智慧如何通过一种善良的发心变成修道之用。密宗的观点都是首先抉择果的自性,都是首先把我们相续中的如来藏、智慧全部抉择之后,告诉你说,当你产生任何烦恼时,当你看到任何东西时,当你看到山河大地、当我们内心当中产生烦恼时,都知道,这就是清净的智慧,这个就叫做“把果智慧转为道用。”
问:法本上提的止观瑜伽是否是指上师瑜伽?
答:这个不确定,不能够完全这样讲。“止”是寂止,就是一缘专注;“观”就是胜观,以中观宗为例,“观”就是安住在人无我空性的观点、法无我空性,一切大空性,这叫“观”。“止观双运”、“止观瑜伽”就是说用寂止摄持住这样一种大空性的见解,不散乱、不丢失,安住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就叫“止观瑜伽”。所以说止观瑜伽和上师瑜伽,从某个侧面而言,不是一样的。“上师瑜伽”主要是以上师作为我们所观修的对境,上师的智慧融入我们心中,当然上师相续中肯定是具有止观的,如果了解这个观点,修上师瑜伽也相当于修果位方面的止观瑜伽,但是他们修法的侧重点还是有不相同的地方。
问:请问“事势理”是什么意思?
答:“事势理”是一切万法自然的法则,随顺这个自然法则而抉择的道理,就叫做“事势理”。如空性,一切万法本来是空性的,我们随顺一切万法空性的究竟意义而抉择的道理,如用金刚屑因、离一多因抉择出空性的道理,所抉择出来的这样一种空性其实它随顺于一切万法的本性,这种道理叫做“事势理”。
问:这三戒实际上是一本体,仅是以反体不同而分的,譬如,一个宝珠可以遣除黑暗、摄集众生之财、利于传染病,这个“反体”是什么?
答:“反体”就是守持自己的本性,和其他的法都不一样,这个叫“反体”。但有些地方讲,就是不同的侧面。它虽然是一个本体,但它的侧面不同、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但真正的反体是他自己不同于其他法的东西叫反体。比如遣除黑暗,它即不属于摄集财产,也不属于利于传染病,这就是它不同于其他地方,叫“反体”,从这个角度讲,比较严格的认证。但是如果从泛泛的角度讲,“反体”的意思就是“侧面”的意思,“角度”,就是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
问:请法师再讲解,受戒后承诺没兑现的过患。
答:比如我们受了戒律,没有守护,就会犯戒,就会破戒。破戒的话,戒体就破了;如果侥幸没有破戒也会有犯戒的过失。受戒也分好多种,有的是尽形寿的戒律,有些是暂时的戒律。如果这里是指受了五戒,没有守护五戒,当然会有破戒、犯戒的过失,对这个过失必须要认知、忏悔,如果可以重受戒就重受戒。如果这里受戒的意思是指其他的我做了一些承诺,没有兑现,也有相应的过患。如《入行论》中讲了,我承诺把某个东西给别人,心中想把这个东西给别人,没有给就会堕饿鬼;如果我们口里说了把这个东西给别人,没有给,就会堕地狱。
问:如果发了菩提心,仍卖佛珠,所得也会供养三宝,算不算犯根本戒?
答:卖佛珠本身应该不会算吧,贩卖三宝主要指佛像、佛经、佛塔这方面的。有些如供水杯、供灯油、佛珠等等,一方面它不算是真实的三宝,有些地方开许的时候就说,如果开佛具店,只是卖这些东西,这些钱是可以使用的;如果还要供养三宝,不会有什么问题。
问:弟子刚学佛,在显宗一个小寺院发心搞卫生,在擦一尊小佛像时,把佛像的眉毛擦掉了,当时很害怕,不敢告诉当家师,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怕,请问法师,这样算破戒吗?如何补救呢?因那家寺院当家师对密宗有偏见,所以弟子很多年没有去过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补救呢?
答:像这样,我们要忏悔。首先我们不是故意心把佛像毁坏掉,从发心讲,与故意毁坏佛像相比,罪过是无法比的,要轻得多。第二,如果当时发现告诉当家师,然后用笔画上去或如何补救了,应该当时是可以做的;如果当时没做,已经拖了这么长时间了,也许过失会有些增长,所以我们要忏悔。第三,不一定算破戒吧,但肯定是有些过患的。怎么补救呢?如果佛像的眉毛还是那样,我们可以回去该补的补好,如果没办法就赔些钱。不管当家师对密宗有什么样的看法,自己做的事情应该自己承担。如果人家已经补上了,我们也可以交些钱(做佛像)也可以。
问:在佛像前或自己观想受戒,是自己念诵仪轨还是别人给念诵?
答:如果是观想的话,就自己念。如果在别人面前受,就别人念,自己跟着重复。如果是自己在佛像面前受,或自己观想佛菩萨受戒,主要是自己念诵仪轨,不需要别人念诵。
问:P188抉择自性与上下文有何联系?
答:“所谓有抉择自性,也就是略说菩萨戒功德。”这可能在藏文中有“自性”这个词,但是在翻译时不明显。所以他有一个“所谓的抉择自性”,也许在前面,或在其他(……?没听清00:11:43)中他有一个自性的意义,在前面,然后在后面抉择时就把所谓的抉择自性略略地解释一下。但是在咱们这个法本中没有出现(自性),也许是翻译时通过其他什么方式翻译出来,或有其他什么原因。所谓抉择自性与前后文,在前面讲到受菩萨戒,然后就说抉择自性,也就是略说菩萨戒功德,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是有些联系的。
问:法本P196“有些人将三宝所依,比如佛像、佛经等作为买卖物,自己从中赚取利润,这样肯定会犯根本戒。”此处是单指受了菩萨戒的人,还是包括开佛具店的没受菩萨戒的居士?现在如果没有卖佛像、唐卡的,我们自己也不好请到三宝所依。
答:如果有戒律才会犯戒,如果没有戒律就不会犯戒,“犯根本戒”是指受了菩萨戒的人;如果没有受菩萨戒的人就不会犯菩萨戒,但是贩卖佛像的过失是有的。所以有些时候流通归流通,但通过贩卖得到很大利润,会有一定过失。以前大恩上师讲,赚的钱中不是那么多地挥霍、用在生活开支上,也不是不可以,有一次好像大恩上师在回答问题时,对这个问题也做过开示。但是如果赚了很多钱,并用这个钱去挥霍,应该是有很大的过患,所以我们要分析清楚。
问:密宗认为胜义菩提心的戒体可以依靠仪轨得到,这个胜义菩提心的戒体与现量证悟空性是什么关系?
答:密宗认为胜义菩提心可以通过仪轨得到。因为在密宗中,安住在很高的见解当中,安住在很深的见解中思维时,我们就得到胜义菩提心,这个胜义菩提心的戒体与现量证悟空性当然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真正证悟空性得到胜义菩提心和通过仪轨得到的胜义菩提心,都是从得到胜义菩提心的角度(一个是通过仪轨,一个是通过证悟),密宗的胜义菩提心是随顺胜义菩提心一方面去安住得到,而证悟空性他是圣者了,二者之间当然有差别。现量证悟空性获得初地以上的菩萨,比凡夫人通过仪轨得到的胜义菩提心应该说还是要高很多的,二者之间还是应该有这样不同的层次。
问:14课的P172“每一一至六各二”
答:“每一一至六”的意思,就是每一个,不管是龙树菩萨也好,还是无著菩萨也好,每一派都是一到六,“每一”就是说无著菩萨的广大行和龙树菩萨的甚深见,每一派(就是每一)。“一至六”就是从第一到第六,“一类空性大悲藏”,第六,“对应六度分六类”,等等,前面“每一”的“一”就是“每一个”,龙树菩萨甚深见和(无著菩萨)广大行,每一派都是这样分的,“一至六”,后面的“一”和“至六”就是说从第一类到第六类,“每一一”前面的“每一”是龙树和无著两大派的每一个宗派;后面“一”是一至六的意思,从一到六;“各二”每一个都可以分为愿和行。
问:所受菩萨戒,上师问:“有无违缘”是指什么?犯无间罪能否受菩萨戒?
答:上师问有没有违缘主要是问是否有真实想受菩萨戒这样一种心,你是不真实愿意受?还是仅仅口头上、表面上想受,实际上不想受,这方面有没有违缘。他要问你是不是决定想要受。有时候,无间罪很重时,他不一定会产生要受菩萨戒的心。但是从小乘的别解脱角度讲,犯无间罪的人不能受别解脱戒。但是菩萨戒是从心上面安立,如果你真正内心中特别想受菩萨戒,有时候也是有的(得到菩萨戒)。所以在大乘中犯了无间罪,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强烈的忏悔之心,想在改正的心,通过一些仪轨、一些方式首先忏悔,清净到一定程度时,内心中可以接受菩萨戒。所以他前期还是需要一定的清净,如果完全没清净,要这么清浊的相续中想要得到菩萨戒,也是有困难的。所以有些时候说,在受戒之前首先要积累资粮,清净罪障,如果罪障很严重,自己福报很薄弱,不一定真正能得到菩萨戒。
问:请问法师,早上可以在智悲讲堂房间里给我们传八关斋戒吗?因为我们这边没有传戒师父。如果想长期守持,不是需要仪轨吗?
答:传戒律必须在现场的,否则也没办法得戒律,八关斋戒的戒律也是应该在现场的,在网上有没有传的,我还不太清楚,即便有,也不是很方便网上传。如果以后遇到师父或大恩上师在的时候也可以请求传八关斋戒,如果第一次得,可以发愿一年中哪一天、哪一天,自己守持,之后就可以自己受了。
问:能否请法师开示一下P180“法相”中,分世俗菩提心法相和事相,这两类不是很清楚。
答:“法相”就是每个法不共的特点就叫做“法相”。所以世俗发心的法相要除开入定的本体(不是入定的本体),他自己是在后得位当中、是在凡夫人相续当中,为他利缘圆满菩提。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了利他;第二,为了成佛,这是菩提心不共的特点,不共的法相。
“事相”,这个菩提心真正体现在什么地方叫“事相”。事相就是这种不共的利他缘圆满菩提的,他可以在大乘资粮道有、可以在加行道有、可以在菩萨的后得有,因为入定不算,必须菩萨出定后才有这样的发心。事相的意思就是说,前面具有法相的菩提心是在什么样的具体位置上具有这样一种世俗菩提心。大乘资粮道是真正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所以大乘资粮道可以有上面所说的这个法相;第二,加行道可以有上面所说的法相;第三,在菩萨的出定位可以有这样的法相。“事相”是具体的事物。
“法相”和“事相”,一个是具有不共特点,第二个是具有这个特点的法,他具体表现出来的事例、例子是什么、具体的所指是什么。
问:胜义菩提心依靠仪轨而得受,是否为真实生起胜义的境界?如果仅仅为得受菩提心,就与显宗承许的修力生不同,因为并未真实生起胜义境界。
答:这个还不是真实生起胜义境界。胜义菩提心依靠仪轨而得,我们说不确定,但是有些众生依靠仪轨就生起来了,利根者就得到、生起来了;凡夫的修行者通过密宗的仪轨受了这样的胜义菩提心,但不等于生起了境界。此处的受了菩提心和显宗的通过修力生,前面我们已经回答了,从境界来讲,一个显宗的菩萨他已经真实的生起了胜义菩提心,他成了圣者,成了初地,和一个凡夫的密宗修行者通过仪轨得到的胜义菩提心,二者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