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课(2014-8-2)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三戒论》的菩萨戒,前面已经学习了别解脱戒,后面还要学习密乘戒。菩萨戒有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禁恶行戒已经讲完了,现在学习的是摄善法戒,总义已经学习了,现在讲详述:
P247:“庚二、详述:
摄善法戒修六度。为除贫困三布施,
以断心持三戒律,当忍怨害苦深法,
擐甲摄善与利他,即行此三之精进,
修世出世之静虑,行深闻思修智慧。”
这个颂词大概的意思是说,摄善法戒主要是修六度,因为六度就包括了所有菩萨的善法,所以摄法戒的本体就是六度来归摄的。
“为除贫困三布施”讲的是布施度,布施自己的定义是为了遣除贫困,行持三种布施—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以断心持三戒律”戒律是以断心持,“断心”通过断除违品、断除障碍的心来守持三种戒律—菩萨行中就是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当忍怨害苦深法”安忍分三个:
“忍怨害”—安忍其他的有情对我们做伤害;
“忍苦”—要安忍修行正法过程中遇到的痛苦;
“忍深法”—对于能够直指心性、了解一切万法空性的很甚深的般若、光明藏等等教法必须堪忍,不能听到后生起邪见,无法接受,这方面要遣除。
“擐甲摄善与利他,即行此三之精进”精进也分了三类:
“擐甲精进”—有些地方叫“披甲精进”。披上精进的铠甲;
“摄善”—摄持、修行一切善法;
“利他”—精进利他。
“修世出世之静虑”—分为两种,打开讲可分为三种:
两种:世间静虑与出世间静虑
三种:世间静虑
出世间静虑(资粮道、加行道所修)
出世间静虑(一地以上菩萨修持的殊胜静虑)
“行深闻思修智慧”—“行”修持、行持;修持、行持非常甚深的闻所生慧、思所生慧和修所生慧;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
P248:“下面分别对六度的定义、分类等作详细分析。”
摄善法戒以修持六度为主,下面对六度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让我们了知六度各自的本体、定义、分类、修行方式。只有了解清楚,在修持六度时才能非常清楚,否则就不知道如何行持。
“布施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施舍善心及其种子。”
布施度的本体是具有四种特法的、通过施心所摄持的善心,和它所含摄的种子(善法、恶法都有它的种子)。有时我们修了善法,通过生嗔心的方式灭掉了善法,它的种子有时还存在。如果种子还存在,虽然现在我们通过嗔恨心等灭掉了善法感果的功能,但种子存在故,以后遇缘还会生起善心,重新修持善法。忏悔也同理,通过忏悔灭除罪业感果的功能,但它的种子还存在,遇缘有可能还会产生。所以我们在忏悔时一方面通过四种对治力灭尽感果功能,还要通过空正见、通过空性的方式把种子也灭尽。在修持金刚萨埵时,有很多一般修法,也有很甚深的修法;很甚深的修法就要牵扯到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因为只有这样的见解才能让种子逐渐、逐渐灭掉,才能成为种子的对治。
此处的布施度从善法角度讲应该具足四种特法的施舍善心的种子,“施舍”是一种心所,再和第六意识的善心(平时心王和心所都是一起产生的),一方面布施是第六意识所摄的善心,第二在心所中是以施心所(布施的心所)配合安立。
在前面注释中,所缘广大、发心清净、作用广大、果报无尽四种属于六度的功德;我们可以理解为:具有这四种功德的布施其实是以四种特法进行摄持。
在学总义时,四种特法第一个是治障,对治违品,如在修布施时必须对治悭吝的违品;第二就合智,就是相合于无分别智;第三是满愿,通过布施满足众生愿望;第四是成生,成熟,把众生安置在三菩提当中予以成熟;这是我们在前面总义中宣讲的四种特法。
“定义:梵语达那,意为遣除对方的贫穷,故称布施。”
布施就是遣除贫穷的意思,主要是遣除对方的贫穷,间接来讲也可以遣除自己的贫穷。为什么是遣除对方的贫穷呢?因为不管是法施、财施、无畏施,都可以遣除对方缺少的东西,帮助对方获得某种满足;法布施可以让众生获得正法,财布施可以让众生获得财富,无畏布施让众生获得无畏;遣除对方贫穷安立为“布施”。
如果我们以正法布施,以后我们内心中会充满正法;若以财产布施,以后我们会充满财富,永远不可能转为贫穷者,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遣除自己的贫穷;如果经常做无畏布施,如放生、或把别人从怖畏中解救出来,自己逐渐逐渐可以远离轮回的恐怖,即便在轮回中也不会遭遇很多畏惧;故一方面可以遣除对方的贫穷,一方面可以遣除布施者自己的贫穷。
“分类:有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其中,法布施:观察法器,以大悲心应机施教,发放正法喜宴。”
法布施是以正法做布施,有时是正规讲法,讲解一部完整的经典、论典;有时是随便的开示,或在聊天过程中给对方布施正法。
做法布施首先要观察法器,听者能接受什么样的教法,因为教法的层次特别多,有些可以接受比较高级的教法,有些可以接受比较初级的教法等。如果对方可以接受,以大悲心(是动机,以清净的动机讲法,不能以名闻利养的心)应机施教,以对方能够接受的语言、接受的教义,逐渐逐渐通过比喻、举例、深入浅出的解说让对方能够了解修行的方式或了解法义。
如果能以大悲心讲法,一方面相合大乘教义,一方面若有大悲心,绝不会有贪著世间八法的心,因为大悲心是很清净的心,只有在出离心基础上才可以引发清净的大悲心,所以若能以大悲心摄持,间接也说明不可能有耽著名闻利养的心进行传法。
“喜宴”是打个比方,好像请客吃饭一样,世间请客吃饭大部分是通过造业的方式,没什么大意义;正法的喜宴就是给众生布施正法,众生内心中得到殊胜的法要。
上师给我们传法是法布施;我们在与别人交流中也可以为别人传4句偈以上的法要,如果对方对皈依不太清楚,我们就给他讲皈依的道理,如果他对大乘的智悲方面不是很了解,我们给他们讲一些智悲方面的观念,都算是一种正法布施。
“财施:有舍施、大舍施、极大舍施三种。”
所谓的财布施,对于财富分了三等,由简单到困难,从微少到广大,从容易趋入到非常非常难以实行。
一般布施—如布施一些蔬菜、不太执著的、价值一般的东西,路上见到乞丐给他一、两块钱,都属于舍施;
大布施—当修行者心力提高到一定层次,逐渐打破悭吝心之后,就可以超越以前的一般布施而做比较大的布施,如自己比较珍视的大量财产、房子、古印度时布施妻子儿女。如果按照现在的观念看,布施妻子儿女会牵扯到违法,从世间情理说不过去,但是很早之前的印度,尤其是佛陀在因地修法时,妻子儿女都属于丈夫自己的财产,丈夫是有权力做布施、随意处置,当时大家内心的观念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在很多佛因地修法的公案中说,除父母不能布施,妻子儿女都有布施的公案,这也是不同的情、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地方的不同风俗。一般人对妻子儿女的执著心很大,能放弃、布施这些就属大布施。
极大布施—自己的身体、身体的支分、包括生命在内都可以布施。一般比较低劣的财产我们执著的程度比较轻,自己的房子、汽车、妻子儿女等等就非常执著,最执著的就是自己的身体、生命,如果能把这些都布施给众生,叫“极大布施”。
通过这三种布施也可以发现菩萨通过不断地修行内心中的耽执逐渐报放弃,从外而内、从一般到最珍爱的身体,虽然每一世都要换,但每次出生都会执著身体是我的,俱生的执著非常强大,所以最后能够把身体布施,就说明能够执著的东西已经放弃得差不多了。再通过不断修持,我们看有个分案说,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在一个树下布施后说,这是我第一千次在这棵树下布施自己的头,如果这次布施成功,我就可以登初地了。如果只是布施一、两次,有些众生呈血气之勇或一时心血来潮可以做到,但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如果能经常性布施,如一千次布施说明他内心中真正通过这样一种不间断的布施、长时间的熏习、训练之后,真的已经放弃自己的身体,布施度圆满,就可以登初地。
“无畏施:暂时救脱病魔等,究竟救离轮回。”
病魔是一种怖畏,众生都非常恐怖病魔,所以世间作为医生能够给美人看病、让他们摆脱病魔也是一种无畏施。还有一些众生受到很大恐吓,在他非常恐怖时去安慰他,或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让他摆脱这样的怖畏,也是一种无畏施。当众生生命受到威胁时,把他救度出来,如放生,也是一种无畏施。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无畏施。
因为整个轮回充满了怖畏,所以能够把众生多轮回中解救出来,就是了义的、究竟的无畏布施。
三种布施,哪种布施最殊胜?有些论师在宣讲时说,法布施最殊胜。因为法中有取舍的道理,有很多殊胜处;但另外一些论师说真正、最了义的布施是无畏布施,而且是究竟救脱轮回,能够让众生从轮回的怖畏中脱离是最究竟的布施。法布施是让众生脱离轮回的方便,所以最殊胜布施应该是无畏布施中的把众生从轮回中彻底解救、让他获得究竟解脱。
三种布施我们都可以行持,只是在我们布施的习气还不是那么浓厚的话,不能像菩萨一样完整地做布施,但支分的我们都可以做,如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的一部分我们都可以做。菩萨也是通过行持一般的布施逐渐开始到行持最大的布施,作为我们也一样,佛菩萨也为我们开示了循序渐进的行持方法,我们从一般布施开始做,做的时候以菩提心摄持,做完后以菩提心摄持回向,这样就非常殊胜。
P249:“在家菩萨以财布施为主,出家菩萨则主要作法施。”
这是从主要角度讲的,不能说在家的菩萨不能做法布施,出家菩萨不能做财布施。在家菩萨因为有很多时间与手段可以赚到很多财富,故比较方便、也有能力给众生做财布施;但在些菩萨在学习正法后也可以对众生以正法饶益,所以在家菩萨以财布施为主,以法布施为辅。除了利根者或菩萨的化现外,一般的在家菩萨要做广大的法布施有时稍微有点困难,所以以财布施为主。出家菩萨因为经常性地熏习正法,自己也没有很多财富来源,内心中法要通达后给各式各样的众生宣讲佛法,让他们内心中知道取舍的道理,所以主要帮法布施。但有些出家菩萨因以前做过很多布施故,今生中可以无勤地获得很多财富,也可以做财布施。
“持戒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断心并想防护罪业的善心及其种子。”
也是具足四种特法,前面所讲过的,治障—反方面的犯戒必须对治;合智—持戒时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满愿—通过持戒满足众生的愿望;生成—暂时满足众生愿望,究竟把众生安置在三菩提的果位当中,或者安置在三菩提的因当中,进行成熟。
具有四种特法的断心,断除一切非法的身语七断的心,断除造恶之心;“并想防护罪业的善心”自己要千方百计地防护不让罪业现行,或不让造罪业的因缘成熟;还有和它相属的善业种子、持戒的种子,这些都是持戒度。
P250:“定义:梵语谢拉。意为不被损恼所害,获得清凉,故称持戒。汉译‘尸罗’”
“不被损恼所害,获得清凉”自己不被杀生、偷盗……等等热恼所伤害。当我们断除杀生,就从杀生的热恼中解脱;当我们断除偷盗,就从偷盗的热恼中解脱。内心中离开这种烦恼损害,就叫“获得清凉”。
持戒在解释时都是从释词,即从词语本身的意思直接解释的时候就是“获得清凉”。
“分类:如理奉行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这就没广讲,因为我们现在正在学习这些。
“安忍度,本体:具足四特法的清净善心及其种子。”
安忍度也是具有四种特法:治障(对治障碍)—安忍的违品是嗔恨、嗔恚,所以我们要断除嗔恚心;合智—相合无分别智。当我们修安忍时要了知能忍、所忍、忍的作意是三轮体空方式,相合于无分别智慧安忍;满愿—当众生伤害我们时,我们不与他对抗,我们修安忍,让对方心满意足;成生—暂时让他满愿,究竟把他安置在三菩提道当中。
具有四种特法的清净善心,“清净”—他内心中不管是受到怨敌的伤害,还是其他的痛苦,都能保持平静的心,不被嗔恨心所扰乱,所以叫“清净善心”。
还有与他相关的善法种子。
“定义:梵语坚达,意为忍受痛苦等,故称安忍。”
“定义”就是“释词”。
“等”能够忍受怨敌的打击、能够忍受深法。
“分类:有忍耐怨害之安忍、不畏深法之安忍与承受苦行之安忍三种。”
平时我们讲到忍辱,好像是说别人在打我们时,不能还打、还骂,自己内心虽然气鼓鼓,还是要忍,这是我们对安忍非常肤浅的认知。真正的安忍在《入行论》安忍品中讲得很清楚,此处也是说安忍有三种,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内心中不能生起嗔心,这是它的基本,不是说外在有没有报复,那都不是安忍,真正的安忍就是想方设法克服不要生起嗔心,不管用什么道理、什么根据,在受到伤害时,不能产生嗔恨心,这才是安忍的本义。
“其中,忍耐怨害之安忍:思维嗔恨的过患而对他众的加害内心不计较、不烦乱,非但不予报复、怀恨在心,反而对其生起悲心。”
“忍耐怨害之安忍”的对境主要是对我们做伤害的人,有时是打我们的人,有时是骂我们的人,有时是给我们穿小鞋的人、及时是暗中给我们做很多违缘的人、也是有非人……各种各样的有情。
安忍时,首先要思维嗔恨的过患,如果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马上产生嗔心,我们要了知嗔心的过失特别大,尤其是在修菩萨道过程中,一念嗔心比一百个贪心的过患还要重。了解了嗔心过患后,要想方设法不要生起嗔心。所以当遇到他人对我们加害时,内心中不计较。
如果不训练,没有通过道理分析,我们是做不到不计较、不烦乱的。《入行论》智慧品中通过很多理证说服我们不要计较,想方设法原谅对方,内心中不因对方加害而烦乱、产生斤斤计较之心;安住在道理中,有些是世俗的道理,有些是胜义的道理。
非但不予以报复,不怀恨在心,反而对其生起悲心,一般人做不到这一点。
做不到这一点,第一步,当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要想方设法内心中不产生报复心、不产生嗔恨心,化解嗔心,安住在这种状态中,就算是安忍成功;习惯之后,再训练不但不生嗔心,反而要生悲心,生要饶益对方的心,虽然今天你伤害了我,我以后也要利益你;今天你伤害了我的色身,以后我要伤害你轮回的身体,把轮回中的我做最终极的伤害,让你从轮回中永远解脱;对对方发起大悲心,发起饶益对方的心,这是安忍成功、成熟的标志。虽然这个境界比较高,但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目标进行追求。
“不畏深法之安忍:对空性等甚深法义不生畏惧,对利他不生厌烦。”
深法有两层意思:
第一,甚深法义,空性等等;如宣讲空性,一切万法都是无自性的,都是虚妄的,我们所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能看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等,八识和八识的对境全是空性的。众生是空的,佛也是空的,修道也是空的,烦恼也是空的,最后得果也是空的,这是一切万法的究竟本性。只不过众生不了解这一点产生了很多增益,认为这一切是存在的,空性是讲一切万法实际的情况,一切万法本身怎么样,就如是如是的给我们宣讲,让我们安住在,或把这样一切万法本性还原成它自己的状态中。我们要通过学习这些教义,还原一切万法的究竟本体,它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这些方面主要是以空性进行安立的。我们对宣讲空性的甚深法不能畏惧,即便当时我们没有办法理解,也要发愿:以后当我的智慧福报成熟时一定要通达这样甚深的法义,一定要现证这样甚深的法义,因为这样甚深的法义是最了义的对治烦恼的根本,这是佛陀亲自宣讲的,佛陀证悟之后宣讲的。我不能理解,不是法的问题,而是我自己的根基还没有成熟。能行持的就行持,不能行持的要发愿。
第二,利他方面也是一种很甚深的法。对利他不生厌烦心,众生有时还是比较难以调化,一次、两次调化不了,不能生厌烦,还是要想方设法坚持利他之心。如果有时不能利益众生反而可能会造更多罪业时,行为上可以暂时远离、离弃一下,但内心中永远不能放弃,这也是不畏深法的安忍。
P251:“承受苦行之安忍:为了究竟的无上安乐而不对暂时修法苦行等痛苦生厌烦而是欣然接受。”
我们的目的是究竟的无上安乐,即获得证悟或成佛。为了成就佛果,肯定要做很多很多因上的修行,因上的修行都是与我们轮回中的习气反其道而行之的,当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我们在轮回中漂泊已经非常习惯流转的模式,看到好东西生贪,看到不好的东西生嗔,平时生起愚痴心、嫉妒、骄傲等等,这些在我们内心都是很自然地产生,力量特别强大。现在我们在修持无上的安乐,必须与以前的习性反其道而行之,这个过程就会产生很多痛苦,一方面是与自己斗争的痛苦,另一个类似于与整个世间众生对抗。为什么修学佛法的人总是被世间不学习佛法的人认为很怪,在修学佛法时,我们一方面与自己的习性作战,一方面还要与整个六道的洪流、习性对抗,产生痛苦是必然的,我们必须忍受,不生起厌烦、欣然忍受、欣然接受。
具体表现,如天天听法就觉得非常枯燥、有时听不懂,有时觉得上师今天又在重复、明天又在重复,所以有时会对听闻佛法产生厌烦,觉得讲法时间太长,或讲法时太热了、太冷了、太饿了……都会产生痛苦;思维的时候,这些法很深,听不懂,必须反复看书、反复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的痛苦烦恼;修行是也一样,打坐时内心杂念纷成,没办法安住,这也是一种痛苦;都需要欣然接受。米勒日巴那么利根的人,都还要非常精进地苦行,无著菩萨在修行时也是要经历许多苦行,所以在对治自己习气烦恼的过程,没那么简单的事情,没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知道,为了获得究竟无上安乐,暂时的苦行还是要欣然接受。首先在心态上要接受,在行为上才可能慢慢接受;如果心态都没有接受,行为上可能在一、两个月中咬牙苦撑一段时间,可能很快就会崩溃。
“精进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欢喜的善心及其种子。”
也是具足四种特法:第一治障—对治它的障碍就是三种懈怠;第二合智—精进时以三轮体空摄持;第三满愿—以精进满足众生愿望,如帮众生做事;成生—把众生安置三菩提中,因为众生根基有三种,有的是声闻根基、有的是缘觉根基、有的是大乘根基,通过他们自己的意乐根基,安置在三乘道当中。
“欢喜的善心”精进就是欢喜,欢喜中精进行善。真正的精进就是欢喜善法的一种状态。
它还是种子。
当我们对法特别高兴、特别欢喜雀跃的想去修行的时候,就是一种精进,而不在于你的身体磕了多少头、嘴里念了多少咒语,当我们在磕头、念咒的时候,内心没那么欢喜的话,严格意义上讲还不算是精进。如果内心对磕头很欢喜,对对治烦恼很欢喜,对于念咒很欢喜,有欢喜心就是精进,它的本体就是这样的。
“定义:梵语布雅,意为坚强不屈奉行殊胜道理,故称精进。”
对于非常殊胜的法义能够行持、奉行,叫精进。
P252:“分类:有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利他精进三种。擐甲精进:意乐不被恶魔所害作为因,”
“擐甲精进”有时叫“披甲精进”,“甲”就是“铠甲”;“披甲”就像战士上战场之前把铠甲披在身上,可以阻挡很多的弓箭、兵器的刺杀,保护自己,这是比喻,“披甲”真正意义是“披上誓言的铠甲”。当我们修行大乘佛法之前首先发一个非常坚定的誓愿,很的坚定的誓愿就相当于披上坚固的铠甲一样,就可以保护自己。
“意乐不被恶魔所害作为因”,“意乐”就是发心,他自己的发心不被恶魔所害。什么是恶魔所害?恶魔有很多种,有些是属于自私自利的恶魔,有些属于烦恼的恶魔,有的属于懈怠的恶魔,凡是让自己不能顺利修行的想法,有些来自于内心、有些来自于外面,总之让自己的心、自己的意乐不被各种各样的烦恼、它的违品所伤害,不退转,不退失,自己的意乐不会被内心中的自私自利、烦恼、懈怠等等心态所转变,不被这些恶魔所害,以这个作为因。
“心想:在未将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菩提之前,绝不舍弃精进。”
佛陀在修行过程一直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中。当佛陀成佛之后对于精进、积累资粮也是没有满足过的,因为在三个无数劫中他已经很习惯积累资粮、精进,即便成佛了,没有什么功德再圆满了,但仍未舍弃精进的心。
所以我们现在在修法过程中也是要发个大愿,在未把所有众生安置在圆满佛的果位之前,不能舍弃精进,这就是擐甲精进。
“擐甲精进”的重点是发坚定的誓愿。
“加行精进:历经五道十地而摄集一切善资,心不怯懦,不以稍许修行为满足,不被外缘所退,以恭敬恒时而精进。”
加行精进已不单单是发誓愿,而是开始实行、实践。
时间必须经过五到十地,五道从资粮道开始(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十地是从欢喜地开始,到第十地法云地之间,这是它的时间、它的过程,时间非常漫长。每一道、每一地都有增上的善法可以修持,通过五到十地而摄集所有的善法资粮,内心中一点也不怯弱,尤其不以稍许修行而满足,这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地方在讲精进时,第一是擐甲精进,第二讲加行精进,第三叫不满足精进,此处把加行精进和不满足精进放在一起进行安立。
第一要对治,不要对成佛需要广大资粮心生怯弱,第二个要对治的是,不要对稍许修行生满足。我们在轮回中经历了这么多的轮回,应该满足了,对自己的生活、目前的状况应该满足了,要产生厌离心,不能再做流转轮回的事情了,对于世间法要有一个满足的心;但是对于修行佛法方面不应该有满足。但是众生往往是相反的、颠倒的,对轮回方面不满足,还要挣更多的钱,享受更多的欲妙;对于修法觉得修了这么多年,够了,很容易满足。这样就无法圆满成佛的资粮。什么时候真正圆满呢?什么时候成佛什么时候就圆满了,这是最根本的回落;还有什么时候登初地,获初地资粮已经圆满了;什么时候到达加行道,获得加行道的资粮圆满了;什么时候获得资粮道,说明获得资粮道的资粮圆满了。现在我们的资粮不要说成佛、登地,即便是资粮道的资粮、善根都还没有圆满,我们有什么资格去满足呢?在《大圆满前行》中引用过……(没听清00:45:44)波切的话,认为自己足够的心态,恰恰说明远远不够。
“不被外缘所退”,在修学菩提道过程中有许多逆缘、违缘,我们要坚持这样的修行,不要因为外缘而退失。
“以恭敬恒时而精进”。在大乘中有两种精进,一个叫恭敬精进,一个叫恒常性精进。
“恭敬精进”,当我们在精进时对所修的法、上师有恭敬心,恭恭敬敬的心是非常合理的。
“恒常性精进”乃至于没有获得证道之前、没有生起功德之前,一直要不断地精进。
在学习佛法时,要对这些方面认知得非常清楚,反复思维,把道理、观念深深地札在自己脑海中,札在自己的骨髓当中,乃至于自己没有获得果之前就说明自己精进不够,还需要不断精进。
为什么需要恒常性精进?大恩上师引用了宗大师的一个比喻,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噶当派祖师的说法,如果一个患了麻风病的人,手和脚都断了,只服用一、两天的药,根本不可能痊愈,必须长期性服药,慢慢身体才有好转的希望。同理,众生无始以来内心中的贪嗔痴等等的烦恼太严重了,只修一、两个法,修一、两年的法,能否立竿见影的方式调伏自己的烦恼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长久的心,作恒常性的精进,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许多修行者就是欠缺恒常性的精进,恭敬性的精进有时也欠缺,最欠缺的还是恒常性的精进。恒常性的精进,只有恒常修行才能够真正成就大义,如是不恒常,只是偶尔修持一、两天,或游戏的方式修一修,根本起不到作用,这方面的道理我们必须要清楚。
“利他精进:欢喜成办二利之因、行持利益他之事,而倍加勤奋。”
主要从利他角度讲,有些地方分类时就没有分利他精进,我们把不满足精进放在加行精进中,再加一个利他精进。
利他精进就是“欢喜成办二利之因、行持利益他之事,而倍加勤奋”。很多大德对于利益众生的事情勤奋,只要对众生有利的事情,他们都是非常精进去做。
P253:“静虑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一缘专注之善心及其种子。”
它也是具有四种特法,第一治障,静虑的障碍是散乱,要想方设法断除散乱;第二合智,修静虑时相应于殊胜智慧;第三满愿,通过静虑引发的神通满足众生的愿望;第四成生,通过静虑的修法,将众生安置在三菩提道当中。
静虑度自己的法相(和其他五度不同之处,六度每一度自己的侧面都不相同)是一缘专注的善心和它的种子。
“定义:梵语得那,意为心相续不散他处,故称静虑。”
汉译中是禅那。平时我们讲“禅定”,“禅”就是“禅那”的意思,“定”就是“禅定”之意,所以汉语中的“禅定”是把梵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合在一起翻译成“禅定”。
制心一处,一缘专注,不散乱在其他地方。现在我们的心一会儿散乱在房子上,一会儿散乱在瓶子上,一会儿散乱在外面的有情上面,反正我们的心不安住、不专注,经常散乱于他处。静虑就是我们的心相续不散他处,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禅定。有很多训练方法,有些是通过数呼吸,有些是前面放佛像、放花朵、布块、石块等等,把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上面,以一念治万念,通过一念调伏万念,修成之后,想把我们的心放在哪里,就可以放在哪里。如果想把人放在人无我上面,它就会在人无我上面不会散失;如果想放在空性上面,它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空性上面不会散失。如果通过寂止摄受了这样一种胜观,胜观的人无我空性和法无我空性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在念咒语的时候能够以禅定摄持,咒力的力量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现在我们念很多咒,但因散乱故,咒力很难发挥;如果我们修持后得到某种程度的禅定,通过禅定摄持念咒,则咒力会很力力量的发挥。所以在佛法中禅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类:修持与外道相同的四禅四无色之世间静虑、修持以出世间道获得的三乘各自出世间等持静虑两种。”
分为两种:
第一,与外道相同的四禅(一到四禅)、四无色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世间静虑。为什么叫“世间静虑”?因为不单单是内道修持,外道也可以修并修成,外道最高可修到无色定中的非想非非想,他称之为“有顶”,即“三有之顶”,在三有轮回中是最高的,但是一般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超越有顶的烦恼,只有佛法通过胜观智慧才可超离。所以这是内、外道共同的禅定,都可以自心一处,而且境界可以达到很高。
第二,佛法中因有无漏的禅定,通过无我见可以断除三界烦恼获得解脱,这叫不共的禅定。“修持以出世间道获得的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各自出世间等持静虑”,不共、无漏的禅定主要通过人无我空性、法无我空性的正见摄持的禅定,只有这样的禅定才可以断烦恼、断种子,才可以真正超越三界,其他方法无法超越,所以叫不共的。
“按照《楞伽经》中所说,静虑也可以分为三类,即未入道者相续中色界无色界的凡夫行静虑、入资粮加行道者的义分别静虑,以及见道以上圣者的缘真如静虑。”
这是第二种观点,《楞伽经》和《大圆满前行》中都是分为这三种。
第一,凡夫行静虑。“即未入道者相续中色界无色界的凡夫行”,纯粹都是凡夫的行为、凡夫所行持的静虑,前面讲到与外道共同的静虑,四禅、四无色静虑,叫“凡夫行静虑”。
第二,义分别静虑。已经进入资粮道、加行道时,内心中有一种义分别静虑。什么叫“义分别静虑”?凡夫静虑耽著于色界、无色界境界,而在义分别静虑中已经有了空性的对治,他安住在空性中就不会再耽著色界和无色界的境界。把空性作为对治法,安住于空性中,叫“义分别”,还没有真正相应于无漏智,还不是亲证无漏道,还是通过自己的分别念在修空性的对治道,通过空性对治道对治凡夫的境界与实执分别。“义”是内心可以相应于空性深义,“分别”还不是无分别,还是分别心的本体、分别心的状态。即是分别心的状态,但是分别心状态所分别的是对治法,是空性的意义,所以称为“义分别静虑”,是界乎于凡夫行静虑和缘真如静虑间的一种修法,他可以直接以此为因逐渐、逐渐引发见道。
第三,缘真如静虑。见道以上已经以了无我空性,已经见到了真实义,他们的所缘缘真如,就是真正的空性、真正的法界。他不是通过分别念去修,是真正安住在智慧当中,因已亲证了法界故,叫“缘真如静虑”,是纯粹的无漏境界。
相面第二种相顺于无漏,不是真正的无漏,他的本体是有漏的,他是分别心,但是他的修法本身随顺于无漏道;第三种不是随顺,而是亲证了无漏道,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
P254:“智慧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辨别万法的善心及其种子。”
与前面一样四种特法,治障—对治邪慧;合智—本身就安住在无分别,或说智慧度也是以三轮体空方式摄受的,也可以理解为智慧与方便双运、和大悲双运等,不是单单的智慧;满愿—通过智慧遣除众生的怀疑,满足众生愿;成生—成熟众生,将众生安置在三菩提道。
他自己的本体就是“辨别万法”,而且是一种善法。能够辨别万法是不是就是一种真正的智慧度?不一定,因为有些邪慧也可以辨别万法。但此处说的是“辨别万法的善心”,是一种善的状态。如世间世俗谛所摄的闻思修智慧、胜义谛所摄的空性等、如所有、尽所有,都可以辨别。“及其种子”。
“定义:梵语札嘉,意为证悟或通达,故称智慧。”
所谓智慧,意为证悟,亲证、通达。
“分类:闻慧、思慧、修慧三种。闻慧:精通佛经注疏的内明以及摄受所化的支分共同四明 ,《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伏他摄受,自成遍知勤。’”
闻慧就是“精通佛经注疏”,这方面主要用五明来讲的,首先是内明。内明主要讲到佛法中的内容,精通佛经、佛经注疏的论典,和解脱相关的称之为“内明”。
“摄受所化”,菩萨精通内明后要摄受所化,要把所化众生安置在菩提道中。
内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称之为五明。通过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的颂词说明精通五明的重要性。
“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这是大的必要,如果没有通达五明,圣者、菩萨也成不了佛。因为佛是遍智,一切所知可以包括在五明中,故要成为遍智一定要通达五明,如果没有通达五明,圣者对所知方面还有障碍。
当然这也要分阶段,如果非常精通佛法时,我们可以慢慢摄受众生,此时要学习一些医方明,工巧明,但初学阶段主要以内明为主。我们不能排斥除内明外的其他四明,但也不能以这个为借口花很多时间学习工巧、医方明、声明等,如果这样,自己调伏烦恼的内明没有精通,花很多时间去学其他,就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为伏他摄受,自成遍知勤”,这是分别的必要,把五明的作用分类。
“伏他”—调伏众生、压服众生,有两个:
第一是声明。因为很多众生很傲慢,为压服众生句子方面的傲慢,菩萨学习声明。声明主要是文字、发音、语言,如果菩萨对于声明非常通达,连每个字、词语、论典等所包含的意思、用法都很清楚,就完全可以调伏其他的众生。如现在的很多文学巨匠、文学家等也有很多人崇拜,他们对于文字的运用非常善巧、通达,其他众生从这个角度而言是非常佩服的。声明就是从这个角度“伏他”。
第二是因明。有外道和内道的因明,此处主要说共同因明,主要是意义上的逻辑,从意义上面对众生做调伏、压服。一切世间万法的安立,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外境、心、心和外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逻辑、三相推理把意义辨别的清清楚楚,根本不会混淆。精通因明的人通过辩论的方式、因明的方式去调伏众生。
摄受也是两个明:
第一是工巧明。世间各式各样的手艺,如建筑、绘画……如果菩萨精通工巧明,也可以摄受一部分众生。
第二是医方明。当众生有疾病时,如果菩萨精通医术、精通医方明,也可以通过医术摄受众生。
“自成遍知”,菩萨自己通过学习内明可以遍知如所有和尽所有万法。
“勤”就是勤奋。
“尤其是想要彻底通达经典的所有意义,必须以了义、不了义、秘密、意趣等方式来衡量,但此处为了对诸法的真如实相生起闻所智慧,从而遣除增益,必须依靠观察本体的离一多因 、观察因的金刚屑因 、观察果的破有无生因 、观察因果二者的破四边生因、遣除有无戏论的缘起因此五大因,对于将一切世俗戏论的贪执抉择为无戏的第二转法轮之密意,与超离心境的法性胜义光明智慧远离空不空等观察的境界不可思议本体的第三转法轮,以及所有密续中所说的意义,内心生起定解。”
“彻底通达经典的所有意义”,主要讲内明。
我们若要彻底通达经论的意思,必须要以了义、不了义分析,否则就会现释矛盾,现释佛经中讲了很多前后矛盾的法,但这是不可能矛盾的。因为佛陀在讲法是针对的根基不一样,有时通过了义的方式讲,有时是通过暂时不了义的方式讲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智慧了知,哪个是不了义的讲法,哪个是了义的讲法。
一般而言,所有教派共称的初转法轮讲的法都是不了义的,二、三转法轮,前面我们分析过,有的说二转了义,三转不了义;有的说三轮了义,二转不了义;有的说二转和三转都了义。
如果混淆了义与不了义,把了义的认为是不了义,把不了义认为是了义,就没办法彻底通达经典与论典的意义,对我们确立殊胜正见也会有障碍。
还必须辨别秘密和意趣。在弥勒菩萨《大乘经庄严论》中第十二品中也对秘密、意趣也是有衡量的。大概介绍一下秘密和意趣。
秘密有四种(有些地方叫秘意):
令入秘密—令补行伽罗入道的秘密。为了让不能证悟法无我的众生获得解脱道,通过有秘意的方式,宣讲人无和蕴有(即宣讲,人我不存在,但五蕴存在)。因为这类众生实执比较重,没有办法证悟法无我,但又要让他进入解脱道,佛陀就在经典中说,其实人我是空的,而法、蕴是存在的,即讲到人空而法有的意义。而佛陀在讲五蕴存在的时候人空、蕴有、法有时,一部分众生就可以进入解脱道,故叫“令入秘密”,这是有必要,但不了义的讲法。
相秘密—佛陀宣讲无自性。但宣讲空性、无自性的时候,佛陀并不是说连名言谛中的生灭都存在,佛陀的秘密是说,胜义中没有相,相秘密不是说世俗中的相都没有了,而是说胜义中没有生灭相的意思。
对治秘密—佛陀为了对治众生相续中的种种烦恼,或众生修法中一些负面思想,而宣讲的教法。如佛陀针对众生相续中的颠倒分别念说,“毗婆尸佛即我身是”,毗婆尸佛也是在人寿八万岁时出世的,身材非常高大,而释迦牟尼佛是在人寿百岁时出时,寿命比较短,身材也不是很高大;当他的弟子听到毗婆尸佛的身量这么高,而我们的本师寿命没有那么长,身量也没有那么高,就会想,是不是我们的本师不如毗婆尸佛。佛陀为了调伏、断除众生的分别念,佛陀就说“毗婆尸佛即我身是”,毗婆尸佛就是我,我就是毗婆尸佛;其实并不是,这样讲主要是为了断除众生的颠倒、疑惑,是有密意的。还有很多这样对治的法,如有些人对自己所造的罪业非常后悔,深深陷在负罪感中,无法修持善法,佛陀就说,即便是伤害菩萨,最后获得解脱,让这样的众生重新萌发修行善法的决心。对治众生一些邪分别而讲的法就叫作“对治秘密”。
展开讲对治秘密有八种,以后在跟大恩上师学习《经庄严论》时会了知。
转变秘密—不能直接理解有些佛经,只能转变理解,如大乘佛经中讲到父母该杀,如果不杀父母就无法成佛,这个就不能直接理解为杀父母,这里的“父母”指的是爱取、烦恼的意思。因为众生有了爱取这个父母,就会流转轮回,众生是因为爱取而流转轮回的,十二缘起中的爱和取是众生的父母,只有断掉爱取才能成就,相当于必须杀掉父母才能成就,直接理解根本不行。这有什么必要性呢?有些外道认为佛经特别特别好懂,因为佛陀在宣讲时本来就没有应用很玄妙、难懂的语言,或深奥的理论,就是非常直白地宣讲,所以有些外道就认为佛经太好懂了,会产生傲慢心、轻视心。为了让他们了知佛法也是必须断除傲慢才能趋入故,故意说了这些比较转变的话,如果没有人传讲,没有学习,仅通过字面意思根本无法理解,这叫“转变秘密”。
“秘密”的意思是有某种必要,“意趣”是佛陀内心真实的想法,佛陀在讲这句话时内心真实如何想的。佛陀的真实想法叫“意趣”。意趣也是四种:
平等意趣—刚才打的比喻,“毗婆尸佛即我身是”,我就是毗婆尸佛,佛陀在讲这句话时是有一定的意趣的,即我与毗婆尸佛的法身是相同的,就是平等,我和毗婆尸佛的法身平等。
别义意趣—通过胜义的别义宣讲一切万法无自性。佛陀在讲“一切万法无自性”时的意趣(佛陀内心中的真实想法)是指一切万法在胜谛中无自性,在名言谛中有各自的显现。
别时意趣—针对一点善根也没有的众生,为了让他们也能修一点点善法,佛陀说,无论如何,“只要你能发愿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佛陀说这句话时内心中的真实想法是,你如果发了愿,在以后就会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别时”,不是现在这一世。本来往生极乐世界门槛很低,但需要一定的资粮,但对一点资粮也无法造的众生,佛陀说,只要你发愿,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而从众生发愿开始就已经种下了往生的因。这也不是妄语。对于一心一意修持净土资粮的众生,这不是“别时意趣”。今生我们对阿弥陀佛产生强烈信心,不断发愿。念佛、回向,今生就能往生。
补特伽罗意乐意趣—是对众生的一种意趣。对于喜欢布施的众生赞叹布施的功德,“布施的功德特别特别大”,好像布施的功德超胜其他五度所有修法。对于稍微做一点点布施就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众生佛陀就会喝斥布施,赞叹持戒,“百年布施不如一日持戒”。有让补特伽罗能趣入善法中的必要,不管是赞叹还是喝斥布施,佛陀相续中都是为了利益补特伽罗而宣讲的。
不管是秘密还是意趣,都是简单地介绍,其实秘密、意趣里面还有很多、很深的内容。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第八品讲菩提心智慧时也是讲到钥匙,了义不了义的钥匙、秘密意趣的钥匙,有了钥匙就可以通达经典、论典的意义,否则会被搞得一头雾水,好像前后有太多的矛盾。如果我们通达了了义、不了义、秘密、意趣,再去看佛经,就会通达。
“但此处为了对诸法的真如实相生起闻所智慧,从而遣除增益”着重宣讲二、三转法轮的含意。
中观观察万法空性的五大因:
“观察本体的离一多因”。对柱子、瓶子本身做观察,离开一和多,因为一切万法如果是实有的法,要不是一,要不是多,可以包括一切实有的法。但是我们观察本体时,是离一的、离多的,一也不是,多也不是,如果离开一、多,就是无自性的。
“观察因的金刚屑因”。像金刚杵一样,把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这四种实有生的方式打得粉碎,叫“金刚屑因”。观察无四边生的因像金刚一样,通过这样的因观察后,所观察的四边生碎为粉屑,完全无法安立。因安立缘起。
“观察果的破有无生因”,侧重点放在果上面。如果果是实有的话、是有自性的,要不就是已有的果产生(已有生),要不就是先无的果产生(没有生);果已有不合理,果先无也不合理,有无生都是不存在的,观察果破有无生,抉择万法的空性。
“观察因果二者的破四边生因”叫“四句生”,是同时观察因果二者的。因果之间是一因生一果?多因生一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多果?四句生都是不合理的,这是因果同时观察的。
“遣除有无戏论的缘起因”,一切万法依缘而起故,无自性。
中观般若中抉择空性就用这五大因来观察,如果我们要真正了知万法无自性,必须要听闻、学习、通达观察空性的五大因。
补充资料
观派在抉择胜义谛时,有五大推理或四大推理:
观察一切万法的因即是金刚屑因;
观察一切诸法的本体,即是离一多因;
观察一切万法的果,是破有无生因;
观察因果二者,就是破四边生因;
观察所有法的因、体、果则是大缘起因。
这就是中观派的共同五大因。如果破四边生因包括在金刚屑因中,就是四大因;或者除缘起因以外,中观有四大因。
中观的五大因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 / 离一多因与缘起因相辅相成
在中观的五大因中,虽然缘起因是最根本的,但所谓的缘起因必须要在离一多因的基础上建立,如果离一多因不成立,缘起因也就无法成立。
离一多因与缘起因实际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一切万法真正去观察时,一不成立多也不成立、多不成立一也不成立,根本无有一种独立自主之法,全部是依靠各种各样的因缘而显现的,就像幻化师的幻化显现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缘起。
实际上,离一多因的含义也是一种缘起性。
假设说:瓶子、柱子等一切万法不是缘起性,其本性独立自主而存在,这样也就不可能有离一多因的本体在万法上存在。反过来说,一或者多如果实有,所谓的缘起也根本不可能有立足之地。
在其他很多论典中都再再强调:中观的五大因可以包括在缘起因中。
由于缘起性与离一多因实际是一种本体,那么,其他四大因可以包括在缘起性中,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离一多因当中。
总的来讲,缘起因和离一多因的含义应该是相同的。
“对于将一切世俗戏论的贪执抉择为无戏的第二转法轮之密意,”
我们执著的有、无、是、非,属于世俗的戏论,把一切世俗的贪执抉择为无戏,就是没有有、无、是、非,有不存在、是不存在、是不存在、非也不存在,如此抉择的大空性就叫“无戏论”。
第二转法轮主要是观察空性的,观察我们八识对境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性的,打破对一切万法的执著。这是二转法轮的密意。
“与超离心境的法性胜义光明智慧远离空不空等观察的境界不可思议本体的第三转法轮”,
第三转法转主要是抉择光明如来藏,宣讲如来藏光明的常乐我净,但这种如来藏常乐我净是超离心境的法性胜义光明的智慧。我们分别心前的常乐我净不是如来藏的常乐我净,因为这属于心境的范围;如来藏的常乐我净是“超离心境”的,是佛智慧前的恒常、安乐……,不是凡夫概念的常乐我净。是超离凡夫心境的法性胜义光明智慧,它不是单单的空,它是空性彻底双运的光明智慧,远离空、不空观察的境界,完全离戏,且是大空性、大光明状态,一般凡夫人不可思议的,因为是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不可思议”就是凡夫的分别念完全无法了达,只有熄灭了凡夫的分别念才会现前。这是第三转法转。
“以及所有密续中所说的意义,内心生起定解。”
以及三转法转之后所有密续中所说的意义,内心中密意,密宗的见解—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也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知。现在有些道友有福报学习《大幻化网光明藏论》,其中就讲了大平等、大清净的见解、等持,心性、坛城等等,对我们现证内心胜义实相有很大帮助。
这就是所谓有听闻。
P256:“思慧:对所听闻的意义进行观察研究,融入自心,深思熟虑,分析揣摩,不是只停留在笼统的思维上,而要逐字逐句,对句义的次第、正确、错误深入细致钻研,确定无疑。”
听闻的智慧是比较肤浅的,有时听懂了,听时很欢喜,但若没有进一步思考,听闻得到的智慧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必须反复复习、观察、研究,把法义融入到自心当中,深思熟虑,分析揣摩,反复看、反复思考,分析其中意义,不是只停留在笼统的思维上,不是字面上划下去。有时表面看都懂了,但若仔细再看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或别人提几个问题,就会觉得这个也没搞懂,那个好像也似是而非,这就是笼统的思维。必须要逐字逐句,对句义的次第、正确、错误深入细致钻研,确定无疑,去年增益,产生定解。
思维主要是引发定解,排除增益与损减,内心产生一个坚定不移的正见,这是思维的体相,思慧比闻慧稳定得多,内心的定解不太容易消失。所以有些闻思时间比较长的人不会受到分别念的影响,不会轻易受到外在某某人的影响,他有自己观察的标准,内心中的信心一般而言比较稳固。没有经过长时间闻思的人信心生起快,退去也很快。
所以大恩上师也经常教诲我们首先要长时间闻思,尤其要通过思维遣除怀疑,对我们以后一辈子的修法帮助特别大。
“如《智藏集经》中云:‘诸位比丘与智者,当如炼金细观察,切莫因是我之言,欣然接受而恭敬。’”
黄金需要经过16次锤炼才能去掉杂质成为纯金,佛陀说,对我所说的教言也应犹如炼金一样详作观察,千万不要因为是我所说就欣然、恭敬接受,这是不应理的。
佛陀针对分别念重的人这样讲,但对性根很强烈的人,佛陀不一定这样讲。因为有些人分别念本来就重,所以佛陀让他去观察,观察后对佛的语言产生信心;有些人性根就是很强烈,即便说不出所以然,但他对佛陀的信心永远不会退失;此处的教证也需要分开观察。
P257:“不仅以恭敬心接受,而要依靠生信来源的教证、事实力的理证前后互不矛盾来观察而接受。”
观察的方式前面讲过的,了义、不了义、秘意、意趣等等,这些都是佛陀告诉我们的方法。越观察越学习越生信心,不会发现佛陀的教义中有矛盾、错误之处,佛陀的语言从来不害怕观察。
“《中观四百论》中云:‘何义依教理,善妙明宣说,前后无相违,诸正士尽受。’”
任何一个意义,通过教理非常善妙地进行宣说,如果通过观察,前后没有矛盾,就完完全全可以接受。在思慧中我们确实需要思考,逐渐遣除增益,产生信心。
P258:“如果对所要思维的内容已经圆满思考,接下来就要在相续中生起甚深的修所智慧。总的来说,通过取舍一切了义法而实地修持,尤其是实修胜观妙慧无分别智慧。依靠思所智慧抉择二转、三转法轮与甚深密宗续部所说的一切密意均不相违,断除所有分别念的戏论而安住。”
这是修慧。如果对所要思维的内容已经圆满思考,生起定解,没有疑惑,摘下来就要在相续中生起修所智慧。
闻思修的次第—首先听闻,通过思维产生定解,再修持这个定解,慢慢才会生起修的功德。
所谓有修行所缘的对境、所修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思所生慧所得的定解,缘定解反复观修。如果第二步没有完成,思所生慧的定解没有产生,修行时修什么呢?无法以确定的方式安住。不管所修的法是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空性、还是修密宗,总之所有修的内容(出离心、菩提心)非常确定,若仍有疑惑效果不会好。
“通过取舍一切了义法而实地修持”,了义法(空性、密宗中大等净见解)是接近实相的。
“尤其是实修胜观妙慧无分别智慧”,就是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
“依靠思所智慧抉择二转、三转法轮与甚深密宗续部所说的一切密意均不相违”,二转法轮的大空性,三转法转的大光明,其实就是甚深密宗中的大平等和大清净,如果了解之后,全部密意都是不相违的,没有任何分别念,没有任何戏论,没有任何怀疑,这时断除所有分别念的戏论如是安住,这叫“修”。修持就会生起修所得慧,修所智慧。
首先闻,生起闻所生慧;对闻所生慧去思,所思对境是闻所生慧,思后生起思所生慧,思所生慧就是定解;修,修所缘是思所生慧的定解,修后生起修所生慧;有一定的次第。
如果次第乱了,首先盲修瞎炼去修,修后也没有定解,最后抉择不对又开始闻思,就是颠倒。现在我们首先把时间用在闻思上,确定定解之后再去修行,就会用很少的时间得到比较大的收获。
P259:“《罗睺罗赞般若经》云:‘无有言思智慧度,无生无灭虚空性,各别自证智行境,顶礼三世诸佛母。’通过如是安住,而如云散日出般使内心显现出入定觉性不成识别性自明赤裸安住的离思智慧,即心性光明。依靠反反复复修习之力,而对未证悟自住智慧的一切有情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这是一条规律,这样的空性大悲双运是所有大乘显密道的正行中不可或缺的无误要诀。”
“无有言思智慧度,无生无灭虚空性,各别自证智行境,顶礼三世诸佛母。”
“无有言思智慧度”,这样一种智慧度是无有言思的,通过语言无法表达,通过思维无法了悟,因为智慧度是超越了言思,凡夫只能以总相,通过正见的抉择得到一个大空性的总相,这个总相是一个方便,缘这个方便去修持,逐渐、逐渐才会显现自相。因此说般若度第一个特点是超越凡夫人的思维,无法通过言思正确了解。
“无生无灭虚空性”,智慧度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犹如虚空一样。虚空是最接近空性的一个比喻,但虚空绝对不是空性,只是比较相似而已,虚空无生无灭,法性也是无生无灭,从这个角度讲,虚空与法性有点相似。
“各别自证智行境”,智慧度就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各别自证的智慧行境,不是分别念可以了解的。各别自证,必须亲证的智慧安住现前的本体。
“顶礼三世诸佛母”,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的佛母就是空性,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悟了空性而成佛。现在我们修学空性,安住空性,慢慢我们也可以有逐渐成佛。
通过如是安住般若智慧度,“入定觉性不成识别性”,觉性不是分别念的识别,分别念识,此是此,彼是彼,我们分别念心识的特点就是有一种识别的自性;但是觉性没有凡夫分别念识别的本体。
“自明赤裸安住的离思智慧”,就是各别自证智慧的意思。
“即心性光明”,这就是心的智慧,心的实相就是这样的。
“依靠反反复复修习之力,对未证悟自住智慧的一切有情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当我们安住在空性的时候,当我们自己现证空性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大悲,因为自己了解了万法的确是空性的,再看众生,本来万法是空性,众生走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把不存在的东西严重执为实有,在执为实有当中开始分别、造业,做许多喜怒哀乐的事情,开始执著、贪执、取舍,造很多贪嗔痴的业,菩萨对于这些没有证悟空性、而且安住在实执中的众生非常自然地产生很强烈的悲心,这就是自然规律,当我们安住空性时,大悲一定会产生,因为究竟大悲与空性是双运的。
“这样的空性大悲双运是所有大乘显密道的正行中不可或缺的无误要诀”,所有大乘显密道都是这样安住的。
“也就是说,以最初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摄持而行,即是三智慧。”
通过最初发菩提心,正行无缘修持,后行回向善根,通过三殊胜摄持而行,就是所谓的三种智慧。闻思修都是通过最初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摄持而行,就是所谓通智慧度的闻思修三种智慧。
以上学完了摄持善法戒,下面学习饶益有情戒。
“己三、饶益有情戒:
饶益有情戒四摄,初以布施摄所化,
以爱语引令起信,九乘次第传利行,
为能引导彼等众,自己亦行即同事。”
所谓的饶益有情就是四摄法。
“初以布施摄所化”,布施摄。最初给众生发放布施,把众生变成能对自己产生亲近心的眷属,这是首先的善巧方便,通过布施让众生对自己产生欢喜心。
“以爱语引令起信”,通过爱语引导让众生产生信心。
“九乘次第传利行”,有信心后给众生传九乘次第的修法,让众生去行持,“利行”就是利益众生的行为;“传”就是传正法,让众生去行持。
“为能引导彼等众,自己亦行即同事”为引导众生、让众生不产生疑惑,自己也去行持九乘交第的法,叫“同事”。
通过这样四种方法就可以饶益有情,让众生成熟。
菩萨在饶益有情的时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能力,一方面具有善巧方便。菩萨每一世转世都是通过四摄法饶益有情的。
《经庄严论》中讲,菩萨修行中六度主要偏重于自利,四摄主要偏重于利他。前面摄集善法主要是自己摄集善法,虽然也有六度的内容,但菩萨主要是通过六度圆满自己的资粮。饶益有情四摄主要是饶益众生,能不能圆满菩萨资粮?也可以。但是它的功效主要是利益众生。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现在自利还没有圆满,圆满他利、四摄力不那么成熟,但我们可以相似去做,下面看一下具体的四摄。
“以六度成熟自相续后,不杂自私自利之心而以四摄随机利益所化众生。”
首先以六度成熟自己内心,不杂自私自利心随着众生因缘、根基利益所化的众生。
“布施:首先以财施摄受未被集聚的所化眷属。如《莲聚经》中云:‘以布施招手。’”
布施摄。首先众生还没有被自己摄受,通过做财布施来把这些众生变成自己的所化眷属。因我们给众生布施财富,众生容易对布施者产生清净心、好感,再给他宣讲法就比较容易成功。布施财富给众生就好像招手一样,把众生集聚在自己身边。
P260:“爱语:对于所摄受的眷属,以爱语加以指引,传授妙法,令他们对修行生起希求心与欢喜心。彼经云‘:以爱语迎接。’”
布施后通过爱语指引众生。有些大德在讲爱语时有两种:一是给众生讲他们喜欢听的话;但按照弥勒菩萨《经庄严论》度生品中讲爱语,所谓的爱语不是一般的爱语,爱语就是给众生宣讲六度的修法。因为菩萨自己是通过六度成熟相续的,所以爱语也是给众生传讲、宣讲六度,就是传授妙法,让他们对修行产生希求心、欢喜心,或让他们对修行方法有些了解。
“利行:对于具有希求心的弟子,应当像用稀稠食物次第喂养小孩一样,仅仅依靠一法不能成熟不同根基的众生,因此对下下、下中、下上三种根基者,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对中下、中中、中上根基者,以事、行、瑜伽三乘;对上下、上中、上上根基者,以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也即以次第九乘加以引领,称为利行。如彼经云:‘以利行安抚。’”
真正对众生有利益的就是让众生行持善法。“利行”就是让众生行持对他有利的法行。用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引领三种根基的众生,“引领”就是让他们修持、修行这样的法要。
菩萨若要圆满利益众生,四摄法是非常殊胜的,而且必须要做的。四摄法第一个前提是必须通过六度让自己的相续成熟,如果自己没有通过六度成熟,有可能首先用布施招手摄受眷属,但如果自己不懂佛法如何给自己的眷属讲六度?如何让他行持六度?后面的利益就无法承办。可以接一点善缘,但真正要成熟众生,没有四摄很难做。
P261:“同事:如是为了引导所接引的所化众生实修此等法义,自己必须同样奉行彼等之义。自己如果未加行持,则如麻风病者说大鹏修法一样,别人无法诚信。彼经云:‘以同事劝谏。’”
让弟子修佛法,自己必须同时去做,叫“同事”。虽然菩萨功德有可能已经圆满,但为了让众生打消疑惑故,他们也与我们一起修持,让众生能认认真真落实。如果菩萨让弟子修,他自己不修,众生就会疑惑:你给我讲这么好的法,你自己为什么不做?你不做说明这个法不好。菩萨为了打消弟子的疑惑、让弟子修法圆满,要使用“同事”,与众生一起做,而且会对弟子说,我修了多少法,得到什么验相。“同事”就是一同做修行之事。所以菩萨特别慈悲、善巧,通过许多方法让弟子趋入到善法中。
“四摄的定数为四的理由:为暂时利益而布施,为成为究竟利益之因受持正法,深入意义、诚信彼义而需要后三摄,也可以说堪为法器,对此信解、实地修持、究竟奉行,为此数目确定四种,并可依此圆满利益他众。”
为什么四摄不多不少为四?数目确定四种的原因:
第一,“为暂时利益而布施”;
第二,为承办究竟利益要受持正法,“爱语”;
第三,“深入意义”让弟子去行持,“利行”;
第四,“诚信彼义”叫“同事”。
为了究竟利益之因,必须要后面的三摄。
也可以说,布施摄是为了成为法器,爱语摄是对此成信,利行摄是实地修持,同事摄是究竟奉行。
“《经庄严论》中云:‘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摄业。’间接也说明了四摄的次序。”
“令器”—令成法器;
“令信—通过爱语令他对六度产生信心;
“令行”—让他行持六度;
“令解”—让他理解、彻底产生定解,不怀疑。
“此外,尽管《菩萨地论》中宣说了十二种饶益有情戒的道理,但这部注释的作者堪布云丹嘉措认为:这也仅是就前面所说的四十六种恶作个别反体而安立的,实际无有不同,故未于此单独安立。”
“戊二(能护之方法)分四:一、以四正断之精进而护持;二、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护持;三、一切威仪中以善法度日而护持;四、以摄一切学处而护持。”
“己一、以四正断之精进而护持:
学诸同品断违品。
这就是四正断。在三十七道品中也有讲解,在小资粮道时修四念住,在中资粮道修四正断。
四正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
“学诸同品”—善法就是同品。就是说,没有产生的善法令它生起,已经产生的善法令它增长。善法方面没做的必须做,善法方面已经做的要增长。
“断违品”—违品就是恶业。已做恶、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恶法方面没做的不能做,恶法方面已经做的要断除。
这叫四正断,以精进为本体。四念住以智慧为本体;四神足以禅定为本体。
P262:“清净、增上一切学处的方法:《学集论》中云:‘我身与受用,三世诸善根,施予诸有情,护彼清净增。’”
《学集论》中讲到了增长学处的方法地:我的身体、受用、三世所有善根都布施给有情,以此护持我的清净戒律增长,
“这其中以布施三事、护持、清净、增上四种方式,概括宣说了一切菩萨戒。此处为何如此概括呢?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讲,持戒的方式是护持菩萨戒;从信解行中不清净七地圣者的角度来讲,持戒的主要方式则是修持清净;而清净三地圣者主要修增上。”
“布施三事”—身体、受用、善根。
“护持”—初学者学习菩萨戒后要刻意守护,叫“护持”。
“从信解行中不清净七地”主要修行清净的方式。
“清净三地圣者主要修增上”,他已经清净了,让他清净的功德再再增上,达到圆满。
“此处宣说通过四正断精进使菩萨戒得以清净、增上的方法:为使相续中圆满菩提的一切同品善法,以前未生起者,通过这次闻法一定要生起;已经生起的越来越增上,通过发起猛厉希求心、三门精进而行、毫不拖延、孜孜不倦、默默不语的方式,使内心真实安住而修学。”
这是同品增上,以前没有生起的善法通过这次闻法一定要让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增上,通过发猛厉希求心、三门恒时精进、及时做不拖延……使内心真实安住而修学,使已生起的善法增上。
“同样,为使圆满菩提的一切违品不善法,如嗔恨等以前未生起者令其不生、已生起者通过忏悔等方法令断除,从而以上述方式修学。”
以前没做的恶业想方设法不让它生起,已经生起的要通过忏悔、斩断它相续的方式断除它。
四正断,没生起的善法让生起,已生起增上;恶业违品方面,没生起的绝对不让它产生,已经生起的要让它终止;如是行持,我们的学处就会护持、修法就会再再增上。
“己二、以正知正念不放逸而护持:
恒依知念不放逸。”
通过正知、正念、不放逸三种方法护持。
“应当恒时依靠不忘失护戒之心的正念,与观察自相续是否出现罪业、精进善法与否等的正知,以及谨慎取舍的不放逸,而护持菩萨戒。”
正念—不忘失善心;
正知—经常观察三门属于什么状态;
不放逸—其不共法相是谨慎取舍。
P263:“己三、一切威仪中以善法度日而护持:
行住坐卧威仪中,遵照清净之品行,
任何所作所为中,言相合语且发愿。“
所有行住坐卧中都以善法度日来护持自己的菩萨戒。
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之中都遵照清净之品行,即按照《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说去行持。走路、上楼梯、开门、关门、吃饭……如何发愿,都安住在正念中,通过善法摄持我们所有的行住坐卧。
“言相合语且发愿”,语言要相合众生的根基而说,而且要发无上殊胜的善愿,通过这样的方式护持我们的心。
“将一切无记之事均转为善法后,” 把所有无记的事也要转为善法。
“为了具有实义而修学的道理:行住坐卧四威仪的一切时分,不失正知正念而对《入行论·正知正念品》中所说的道理生起定解,再进一步遵循勤修。”
这里有很多让我们的身语意安住于善法中的窍诀。
“此外,《经庄严论》中云:‘佛子行时当如何,随异根基之行境,如是以符种姓词,利有情故为现行。’”
“随异根基之行境”,随着不同的外境、不同的根基的形境进行发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可以相应而发愿,六根如何趋向于六境,都可以通过善法的方式去摄受,通过善法的方式去发愿。
“如是以符种姓词”,如是以符合众生种性的语言。
“因此,应当按照《华严经·净行品》中所说,于行住坐卧威仪中时时刻刻以正知正念摄持而行事。”
《华严经·净行品》专门针对菩萨住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坐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如何发愿,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转为道用,通过正知正念摄持开始安住在菩萨行为中,为利益众生发下殊胜的愿。
“所作所为中,也是以恰如其分言说相合各类众生的话语,或者仅仅心里思维利益有情而发愿,如此一来,不用说善事,就是无记的一切事也将成为福德资粮。”
这就是全天候的修行。如果懂得了这段话,不单单是在听法时、打坐时可以缘众生发愿,即便是走路、任何时间中都可以这样发愿。如果我们真想行持,就可以去看《华严经》净行品,其中讲了很多很多这方面的窍诀。《经庄严论》注释部分、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讲了一部分,在《大圆满三殊胜引导文》中有一部分也是在讲这个,看到任何人时如何发愿、看到衰败者、看到装饰品、看到空水桶、满水桶……如何发愿,坐时如何发愿金刚座、吃饭时如何发愿……全都有一套的程序让我们去观想、去实行,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恒时都可以安住在善念当中,可以全天候地进行修行,乃至于睡觉也有睡觉的发愿和作意。
“因此,深深认识到这一切所为均具有实义,不应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努力做到身体力行。”
不单单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平日里努力做到身体力行, 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