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入菩萨行论 > 正文

生西法师辅导讲记——《入行论》第86课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18/5/1 1:05

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
现在仍是第二个科判“理当以未得之因而嗔己”。
前面颂词分析了,没有获得利养的因,是因为自己不具足前世的福善、今生的功德和对方的信心。如果自己没有修持或者守护获得利养的因,那么应该嗔恨自己,不应该嗔恨施主,也不应该嗔恨怨敌。

于昔所为恶,犹无忧愧色,
岂还欲竞胜,曾培福德者。

对于以前自己所做的这些恶因,没有一点点忧愧的神色,难道还想要去和以前培过福德的人去竞胜吗?这是绝对不应该的事情。
这里进一步分析,一方面自己曾经造过的恶业,应该通过反思而认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具足福德,就应该去具足。对于以前的恶业,没有真正地引起重视,还想进一步地去竞争、打击已经获得福报的人,这样就是错上加错的发心和行为。

“于昔所为恶”,由于以前没有真正地去修持获得福善的正因,比如因为悭吝,没有供养三宝、供养僧众,没有布施其他的痛苦有情,这就是“所为恶”。今生中也没有修持福报、持戒、闻思修等的功德。自己在反观的时候,通过没有获得利养的果,反推没有获得利养的因,应该有忧愧之心。

前面讲,安忍苦的过程当中,承受此类痛苦,也是有很多功德的。它可以让自己产生惭愧、羞恶等诸多功德。此处也是如此,平时我们在修法、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了打击、挫折,没有利养没有福报的情况,这个现象对我们来讲还是有意义的。关键看我们怎么样去思维、面对这个问题。如果在遇到违缘打击的时候,怨天尤人,迁怒于人,或者把问题归结到上师三宝上面,这是不正确的。这样有可能又通过违缘本身,产生了其它的罪业,这不是修菩提心的人应该有的反应。

如果我们把所学的佛法,活用在生活和修法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上,可以这样由果来推因。比如现在我遇到了违缘,通过违缘的果来推因,为什么会遇到这个违缘呢?是因为前世、或者今世,自己做过这样的恶业。通过这个违缘应验了因果不虚,这样就可以引发忏罪的善法,就会想到培福、祈祷上师三宝、代受众生的痛苦等等。通过这个修法,可以引发内心当中的善念。由果了知恶因,然后引发一系列的修法和善念。这就是在活用佛法,以一个事情为契机,引发相续中平时学习佛法所得到的正见,所得到的因果观。这对我们的修法,今生后世都有真正的利益。

如果相续中没有具足智慧,受到违缘打击的时候,有可能做出一些负面的反应,导致恶性循环的因果。我们学习了佛法,就有了生活、修法当中的指南。

有的时候很多事情难以避免,再怎么样努力,也难以避免结果的产生,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但是可以改变心态。事情结果的本身没办法改变,面对它的心态可以通过佛法去调整。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我们在生活和修法过程中,从来不缺少这方面的素材。这些素材每天每一刹那都有。在修学佛法时,不要认为修学佛法是佛法的系统,还有另外一个世俗的系统。上班、生活的时候,按照世俗的标准去做;打坐和道友共修的时候,按照佛法的系统去做,佛法和世间法完全脱节了,这是不正确的。
有时候我们觉得修学佛法的时间太短,很多时间、精力都放在世间法上面,认为修学佛法就是在佛堂打坐的半小时,念诵课诵几十分钟、一个小时,早晚打坐二十分钟的时间是修佛法,其它的时间都没有办法修学佛法。刚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我们可能要有专门的时间来修学佛法。现在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教的思想,佛教的智慧呢?是为了用在我们的生活修法中。其实平时修行的素材从来就不缺少,因为佛法和世间法二者之间并不是两条路,修学佛法可以贯穿在生活当中。

比如观察无常,是对世间的人和物观无常;观暇满难得,是对现在的人身观难得;观大悲,是对世间上的众生观大悲;修空性,并不是抛开现在的身心与世界之外,单独找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观空性,而是对现在所显现的,当前的身心、世界,当前所执着的东西观空性。所以,佛法从来没有离开世间法。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离开了世间去寻求菩提,恰似觅兔角,像这样去寻找兔角就有问题了。

修佛法就是观察世间的本质,怎么样用佛法的智慧去对待它。我们说有两个思想,一个是缘世间法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一个是以佛法的思想来对待世间法,有这两种不同。

世间法的本质,从它的实相来讲,没有离开过佛教所讲的实相的本质。佛教的修行不是完全抛开世间法之外,单独地去找一个所谓清净的佛法。既然这样,我们就要用学习经典、学习论典所获得的智慧,去观待当前的事情。对于佛法修习得非常熟悉的人来讲,面对世间的任何人和事物,他都可以完全地应对无碍。

当然,如果我们修学佛法还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有时就会觉得佛法和世间法有抵触。我们以佛教的观点去观察世间法,有时会得到一些感觉上与世间法相抵触的结论。其实佛教的思想和世间法没有真正的抵触,而是在运用、应对的时候,由于自己对佛法的见解、修行不太完善,就往往会发生抵触的情况。

在佛菩萨或修行有素的修行者看来,每一个在我们眼前显现的,耳朵里听到的,所接触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修学佛法的素材。这样我们修法的素材就很多了,并不是我们重新发掘了修行佛法的素材,这些素材本来就有。只不过我们自己对佛法的认知偏见,认为离开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佛法,没有运用这些素材来修行佛法。

我们通过佛法智慧观察就会发现,看到的任何东西,接触的任何人,都可以用佛法的观念来应对,去培养我们的菩提心、出离心,这就是在生活当中去活用佛法。我们把佛法的观点运用在生活、学习、修行当中,培养全天候的修行,当然这也需要我们长时间的训练串习之后,才可以获得这种智慧。当然这不是每一个初学者都可以获得的,但是可以作为预期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靠近,这是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在观察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佛法就在世间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修行的素材。比如安忍,每天都有各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去修持制止自己的嗔恨,有时候对自己的家人、儿女、邻居,都可以去修安忍;有的时候生活非常不如意,也可以通过这方面来修安忍。

常说人无完人。人也许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可能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不管富人还是穷人,都有一个可以修持安忍的对境。穷人被生活所困,富裕的人虽然生活方面负担不重,但是内心当中的压力比较重。《中观四百论》中圣天菩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教诫。在分析观察的时候,有很多方面可以去观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当中,我们内心的佛法思想观念,就一次次地加强,还可以让我们去面对每天出现的新的挑战。在每一刹那,每一个事物当中,用佛法的思想修持菩提心、慈悲心、空性见、无常观。

所以,并不是我们在和别人接触、谈生意的时候,必须要抛开佛法。谈生意也有菩提心、空性见,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之处。我们通过长时间闻思之后,掌握了适合自己观修的窍诀,可以用来去面对生活当中的人和事。世间中本来不缺少修行的素材,只要我们愿意去观察分析都可以获得。

颂词当中提到,自己以前所造的恶业,通过果去分析,可以产生忧愧心,然后再产生培福的心,接下来产生菩提心。如果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没有这样面对,对于自己碰到的挫折、违缘没有忧愧色,反而对曾经培福报的人,产生不好的心态就不对了。
那么产生什么样的“竞胜”?这个“竞胜”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竞争,压服对方,其实这里有嫉妒嗔恨之类的意思。

“曾得培福者”,直接来讲指的就是怨敌。怨敌前世培了福德,今生当中由功德得到了信心、善根。我们对自己曾经不具足的功德,所造的恶业没有忧愧色,还要对曾经培过福德的怨敌产生嗔恨,那就不对。间接地讲是对施主,谁对我的怨敌做供养,我不单单对怨敌本人不高兴,还对给他帮助的施主也产生不高兴的心态。施主也是曾经培了福德,今生当中有财力的人,我们对这种有福德的施主也产生不高兴,这也是不对的。

这里面体现了两层意思,对以前的恶无忧愧色,还要去打击有福报的人就错上加错;引申出来的意思,对以前造的恶要忏悔,想获得利养就应该认真地修持佛法。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励为了获得世间的福报去修持善法,在《大圆满心性休息》等论典中讲到,如果对利养非常有兴趣的话,应该发誓成佛。因为佛在获得利养、赞叹、功德等方面,在所有凡圣里面是最为超胜的,他获得的是整个三界的供养、赞叹。如果我们对利养、名声很有兴趣的话,应该修菩提心,应该修学佛法。我们可以利用对于赞叹、福德、利养当前的这种欢喜心,来作为引导,作为让我们生起菩提心的一种方便。大乘佛教当中,并不是鼓励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世间的福报上面,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颂词中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说不应该嗔恨曾经造过福报的人。

辛二(遮破于障碍所欲者生嗔)分二:
这个科判的意思,首先所欲者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所欲,我喜欢怨敌受到伤害;第二个所欲,我希望我所有的亲友得到功德、利益,这是科判中所欲的意思。障碍所欲,谁障碍怨敌获得不愉快,获得不好的事情,我就对他生嗔。本来希望我的怨敌受到伤害,那么谁障碍这个事情发生,这就是障碍所欲,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我希望我和我的亲友得到利益,谁障碍我和我的亲友获得利益,就是障碍所欲,对于障碍所欲者生嗔。面对这两种情况就很容易生嗔心。所以说要遮破这种嗔心。下面的分科判,
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
这两个科判中一个造罪,一个行善。要注意的是,这里造罪、行善不是通常讲的造作罪业、行持善业的意思。造罪这里是指伤害的意思,行善是讲利益的意思。
这里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就是谁障碍我的怨敌受伤害,我就要生嗔。第二个科判是“破嗔于亲友行善者”,即谁对我和我的亲友获得利益作障碍,我就嗔恨他。“破嗔”即破除这种嗔心。把这个科判理解清楚了,下面的颂词就比较容易理解。
壬一(破嗔于怨敌造罪作障者)分二:一、敌人痛苦于己不利;二、愿敌痛苦之心有害。
第一个科判是,敌人痛苦于己不利。如果敌人痛苦对我真正有利益,我也可以看着敌人受苦。但是,其实敌人痛苦不痛苦对我来讲,并没有办法产生利他的关系。第二个科判,我希望敌人痛苦的心,对我的菩提心是有很大伤害的。所以要制止这种心的生起。

癸一、敌人痛苦于己不利:

纵令敌不喜,汝有何可乐。
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

字面上的意思是,纵然自己让敌人不高兴,那么我自己有什么可以欢喜的呢?只是内心盼着敌人受苦,也不会成为真正损害他人的因缘。

进一步观察这个颂词的意思。即便是敌人非常地不高兴,内心当中每天都在郁闷不乐、痛苦不堪,我们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为什么因为敌人不高兴,我们就很高兴呢?其实仔细分析时,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敌人不高兴是因为他曾经造了不高兴的业因,敌人不高兴和我高兴之间并没有一个因果关系。所以说敌人不高兴,其实我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但是现相当中是什么样呢?现相当中的情况就是,当看到我的怨敌痛苦的时候,我内心当中就感觉很快意,觉得很舒服。比如我和张三关系非常不好,忽然不知哪一天张三得了重病,或者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他很痛苦,全家都很痛苦,我就觉得非常高兴。

或者再放宽,我很不喜欢某一个民族,那么这个民族突然受到很大打击的时候,或者民族内部出了很多丑闻,我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高兴。或者某个我不喜欢的国家,突然受到了袭击或者爆发了战争等等,我自己也很高兴。然而,这个心态对自己来讲有什么可以乐的呢?

当然从现相来讲,看到这个情况的发生,我们有些人觉得很舒服。其实自己本来没有真正得到可以快乐的因素,只是看到敌人不高兴,严格来讲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我们看到这个情况,却自然而然产生一种快乐。这是一般的世间人,或者我们在修习菩提心、初入菩提心教法的时候,比较容易产生的情况。

此处我们要分析,生起这种心理其实是没有什么理由的,敌人受苦这件事里面,其实没有什么真正可以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根据。生起快乐的理由根本是找不到的,纵然敌人不高兴我又有何可快乐的呢?二者之间根本不成立因果。“唯盼敌受苦”,有些时候我们是盼望别人受苦,尤其是我们和对方,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自己和其他人,出现敌对的时候,我们就很期盼对方能够受苦。只要敌人受苦,我们似乎就很高兴,所以我们总是盼着敌人受苦。但是,总是盼着敌人受苦,也不会成为损害他的因缘,也就说敌人受苦要观待他自己的恶因有没有。他没有恶因而我们盼着他受苦,实际上我们的想法也不会因此就变成现实。但如果别人有这个苦因,受了苦了,是因为恶因成熟他才受苦,并不是我盼着他受苦他才受苦。因为他相续中的罪业成熟了嘛,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我快乐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意识作了一些非理作意。敌人的痛苦和我的快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我盼着敌人受苦,敌人也不一定受苦。但是我们平时所做的事情,恰恰和这种情理之事完全相反。敌人不高兴我就开始快乐,然后我也天天盼着敌人受苦。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内心还没有真正安立一个正常的因果规律。所以观待起来看的时候,敌人痛苦于我没有什么利益。即便是敌人非常痛苦了,已经痛苦到极点了,或者堕到地狱了,但是对我们来讲,有什么可以快乐的呢?自己内心当中并没有真正产生快乐的因缘。

如果有真正的快乐的因缘的话,与前面我们分析的一样,若敌人痛苦就是我快乐的因缘,成为一种直接因果关系的话,那么有些怨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堕地狱了,按理来讲我也应该产生很大的欢喜心。但是很多怨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堕到地狱感受到了最为猛烈的痛苦,自己却没有在那时立即快乐起来。我不知道这个情况,我就不快乐,我知道了就快乐。由此可见,就是因为我和怨敌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所谓怨敌关系,当我恰恰看到他受苦时,好像感受到了快乐。其实真正分析下来,即严格观察的时候,敌人痛苦不等于我快乐,二者之间没有这个因果关系,仅是一种非理作意而已。

癸二、愿怨敌痛苦之心有害。

汝愿纵得偿,他苦有何乐。
若谓满我愿,招祸岂过此。
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
陷我入狱篓,定受狱卒煎。

首先看颂词的意思,“汝愿纵得偿”,就算是你愿对方受苦的心如愿以偿了,他真正痛苦了,那么你又有什么可以欢喜的呢?如果因为满足了我愿他受苦的心愿的话,“招祸岂过此”,寂天菩萨说:那么你这种心愿所招致的过患“岂过此”,还有比这更大的过患吗?

打个比喻讲,如果一条鱼被渔夫的利钩所钩执,它一定会被这个渔夫暂时放在鱼篓当中,究竟来讲肯定会在厨房当中被煎炸,而受到极大的痛苦。同样道理,如果众生被嗔心的利钩所钩执,一定会在地狱当中招受狱卒的兵器伤害,感受很长时间的痛苦,字面上的意思就这样理解。

对这个“汝愿纵得偿,他苦汝何乐”,和前面“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我们做一个连接。因为前面我们盼着敌人受苦,寂天菩萨说了“唯盼敌受苦,不成损他因”,你只是盼着敌人受苦,也不成为损害他的因缘。因为他没有这种痛苦的因,没有造恶业的话,你怎么盼他受苦,他也不会受苦。比如佛陀,他已经完全断除了导致痛苦的恶业,所以即使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人,天天都盼着佛受苦,但佛相续中根本没有受苦的因缘。因此,再多人盼着他受苦,也不会成为损害佛的因。那么如果怨敌相续中,以前造过恶业,在你盼着他受苦的时候,他的确也因为恶因成熟而受苦,“汝愿纵得偿”,那么你盼他受苦的愿望得以实现了。即便他受了痛苦,“汝何乐”,你又有什么快乐的呢?他受到很大的苦和你自己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他苦汝何乐”?有什么让你值得高兴的?没有。

“若谓满我愿”,就是跟着前面两句话的问答而来。其实对我而言,并没有因为敌人受苦,我就马上能感受到快乐,这个直接的因果关系是没有的。但是,因为我盼他受苦,他一受苦之后好像满足了我的愿望,我是因为心愿满足了而快乐,关键问题在这儿。
为什么说看到怨敌受苦的时候我快乐呢?其实我们前面分析了,怨敌痛苦和我快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那么没有因果关系表明,并不是他一痛苦的缘故,我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快乐,这种因果关系是没有的。

既然没有这个因果关系,为什么看到怨敌受苦的时候,我就真正地感受到快乐呢?的的确确在现实当中,当我们看到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国家民族,他们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觉得好像有点舒服。既然没有因果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个地方回答了,“满我愿”,并不是说敌人的痛苦和我的安乐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个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那么,我的快乐来自哪里呢?因为我盼着对方受苦,现在我看到对方苦了,我内心当中得到满足。这种所谓的“快乐”是来自我愿望的满足。有的时候在我内心深处,可能多多少少盼着敌人不舒服、盼着敌人受苦等等,当我看到这个怨敌受苦的时候,我的这种愿望得到满足了。

这是一种满足的快乐,而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的快乐。敌人痛苦我就乐,这种因果关系没有,而是我愿他苦,他现在苦了,我感觉我满足了。这种满我愿的快乐,它其实是不善的一种恶心。这种所谓快乐是恶因带来的,夹杂痛苦之因,夹杂恶业。所以,寂天论师马上讲“招祸岂过此”。如果是因为满足了我的愿望,所以我高兴,那么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所招致的祸,那是非常大的。“招祸岂过此”,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祸患吗?

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在以前的修行者行列当中,有两个修行者——两个格西。这两个修行者相互之间有矛盾,相互敌对,当然内心当中都盼着对方受苦、盼着对方身败名裂等等……有一次,其中一个修行者从外面回来,很高兴地吩咐他的小徒弟去烧一壶好茶,因为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侍者把茶烧好了之后就问:“上师有什么好消息?”“告诉你了,我们对手呀他有女人,破戒了。”他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对手破戒之后呢,紧接着就是身败名裂。所以他看到这种情况时,就判断他的对手要受苦了。现在他的对手果然就出现了身败名裂的因,所以他就觉得很高兴欢喜。

这个故事有两种版本。前一个版本是,结束之后有另外一个大德评价说,这两个人谁的过失大一点呢?其实都是差不多,或者后面的人过失更大。前面那个人因为他破了戒律,当然有很大过失。但是后面那个人随喜它,而且宣扬它,这样的话他的过失应该更甚一筹。大德评价的时候也很不高兴。所以“招祸岂过此”,他所招的过失,其实是很大的。还有另外一种版本,这个格西讲完之后,小侍者还有点正念,他说:“上师是这个好消息啊?我还以为你见了本尊了呢!你见本尊了,我们要煮个好茶来庆祝,这个哪是什么好消息啊!”因此,小侍者觉得这不是好消息。

总而言之,“招祸岂过此”。我们平常也经常盼着我们的竞争对手,比如说,在工作单位里、公司里有个竞争对手,我很愿意对方倒霉、或者做错事情被批评、被革职、降工资、扣奖金,乃至被开除,或者怎么怎么样。平时两个竞争对手之间,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修行人对修行人之间也是这样,比如,这个人很有福德有智慧有口才,然后自己似乎也是觉得对他有些看不惯……诸如此类,世间出世间都会有。

如果我们平时经常有这样的心态,盼着对方受苦,盼着怨敌受苦,对方受苦了,我自己觉得很高兴的话,那么寂天菩萨就送我们一句话,我们要记住“招祸岂过此”。

我们觉得没什么,但是寂天菩萨就说,所能招致的过患当中没有超过这样的,没有比这更严重的过患。一方面是因为随喜别人过失的过患很大;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修菩萨道的人,这种心态的生起标志着菩提心已经严重退失,严重地亏损了。所以,过患太大了。

本来发菩提心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利益,但是现在呢?我们第一是盼着敌人受苦,盼着对方受苦。第二对方受苦之后,我居然很高兴。那我们的菩提心到底在哪?我们还算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吗?根本不算是一个真正发菩提心的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招祸岂过此”,过患真的是太大了。因为离菩提心的正道,已经偏离得太远太远了,应该回头。再不回头的话,自己会彻底失去菩提心的正道。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好好去思考。

当然,作为内心的习气,我们有一个固有的思维模式,就是盼着怨敌受苦。如果让自己改变这个心态,就觉得很痛苦。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心态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对于修菩提心的人来讲是非常不好的。再痛苦再难以改正,我们都要去尝试慢慢改正它。如果不改正,我们永远是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改正之后,我们就会相应于菩提道,相应于圣者,才有希望获得真正的圣者果位,才有希望真正地远离一切轮回的思维和轮回的果。

下面就这个例子讲:嗔心就像一个渔夫,他下了诱饵把我们钩上来,之后装到鱼篓,然后拿回家,把它痛苦地杀死去烹调。嗔恨心就像一个渔夫,它也下了很多诱饵。诱饵可以说是贪执的东西,或者就是我们当前遇到的事情。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当前一件事情,产生嗔心。我们所遇到的一些事情或者人,可能让我们产生嗔恨心,这就是渔夫抛出的诱饵。比如,遇到别人打我或者欺负我,其实这个就是诱饵。如果我遇到这个诱饵的时候拒绝了,那么藏在诱饵后面的渔夫,也就没办法得逞。而如果我没有拒绝诱惑,遇到诱饵就吞钩了,这个嗔恨心的渔夫就容易控制我们了。

所以说我们在遇到某些人和事,这个本身是个诱饵。鱼直接接触的首先是鱼饵,我们首先直接接触的是什么?就是人和事物。比如自己的家人或者同事、顶头上司,或者外面的任何一个人,这个就相当于鱼饵。遇到鱼饵的时候,这个鱼它是吞饵,还是游走拒绝鱼饵,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那么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是选择吞饵,就相当于我去采取强烈反应,他伤害我我就伤害他。如果遇到事情这个“鱼饵”的时候,我采取安忍,就相当于鱼抵制住了诱惑,它游走了。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一旦生了嗔心,就会被这个嗔心的渔夫的利钩所钩执,我们就会堕入地狱,受到狱卒的折磨。如果我们选择安忍,就不会被嗔心这个渔夫的铁钩钩住,然后被钩到鱼篓当中,并受到煎炸的痛苦。因此如果修安忍,就能避免后面这一系列的痛苦。如果遇到鱼饵的时候,我们没有抵制,那么就会感受到一系列痛苦。

实际上,这个鱼它游走在很多饵之间,因为渔夫不只一个嘛。有时,我们在河边看到很多渔夫,都在拿钓竿钓鱼。他们其实下了很多饵。我们在生活和修法当中,也是会遇到很多饵,遇到很多人和事物。这时如果我们选择了安忍,很多痛苦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如果我们以牙还牙,别人欺负我我就欺负回去,或者别人伤害我,我就生嗔心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就会不断地吞钩,一次又一次地被抛到地狱受苦。每生一次嗔心,就是一次堕地狱的因缘,所以我们不注意的话,其实每天都在造很多堕恶趣的因缘。
因此我们要小心翼翼的。第一,每天遇到人和事的时候,要用佛法的智慧去观察。第二,每天我们要在事后,或者在睡前,对一天的罪业做一个忏悔,尽量不要让它过夜。像这样,就可以减少罪业带来的不好影响。

这个比喻也是很形象的,我们应该好好思维。否则,如果我们经常性地遇到事情就发火的话,其实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已经上了嗔恨心渔夫的铁钩了,后果是非常悲惨的。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思维。

下面我们来讲第二个科判。
壬二(破嗔于自己与亲友行善作障者)分二: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二、破嗔于福德作障者。
癸一(破嗔于世间法作障者)分二: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二、将阻碍赞誉者视为有益。
这里世间法只是以赞誉为例。谁阻碍我和我的亲友得到赞誉,其实并不是真的有害。我们还要将阻碍赞誉视为有益。通过这两个观想,来有效地制止我们的嗔恨心。
子一(阻碍赞誉者并非有害)分二:一、赞誉无有利乐;二、不应喜之。
丑一、赞誉无有利乐:
赞誉对我们来讲没有什么利乐,若有人对赞誉作阻碍的话,对我们也没有什么伤害。这里用四个颂词说明赞誉无有利乐。今天讲第一个颂词。

受赞享荣耀,非福非长寿,
非力非免疫,非令身安乐。

“受赞享荣耀”,我们受到赞叹的时候,我们感觉很荣耀。其实这种荣耀“非福非长寿”,它并不是我们福德的因,也不是长寿的因,没办法给我们带来力量,也没办法免去疾病,更不是我们身体安乐的因。

既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利乐,那么赞誉获得也好,或者失去也好,或者怨敌破坏我们的赞誉,对我们没有害的缘故,为什么要生嗔呢?如果谁破坏我的声誉,谁在造我的谣,谁在诽谤我,破坏我的好口碑,我们就很容易对他产生嗔恨心。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会有这种反应。

我们遇到这个情况要怎么做?我们首先要分析赞誉到底有没有实质。分析以后就知道,没有实质和利乐可言。我们要把这种观念融入到我们的内心当中。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再遇到谁去诽谤我们的名誉的时候,或者阻碍我们获得赞誉的时候,由于我们知道赞誉没有实质,我们就可以有效地制止嗔心。

其实这些颂词的意义很深广,我们只是听一两次,也不一定马上产生效果。就像前面讲的,我们要反复学、反复去观察,时间长了之后,这些意义就慢慢融入到我们心相续当中去了。到一定时候,我们就能深深地认识到赞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谁再去诽谤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动怒了。

下面我们分析“受赞享荣耀”,在五个方面没有实质的意义。

第一,“非福”。赞誉是不是有利于未来的福德?比如,布施的福德会带来财富,持戒的福德会带来人天果报,安忍的福德带来相好等等。那么赞誉是不是像这些福德一样,有利于未来呢?并没有。我今世获得赞誉了,后世我就通过这个赞誉,获得了很大的福报——没有这样的事情。虽然有可能别人赞叹你的名声好,赞叹你是个好人,赞叹你是个好修行人,赞叹你口碑非常好……但是,赞叹本身不是有利于未来的福德因,它没有实质的,“非福”的意思就是如此。

第二,“非长寿”。会不会因为你得到了赞叹,你就获得长寿呢?实际上赞叹也不是长寿的因。有些人的口碑很好,但死得很早。一个人长寿不长寿,不在于有没有获得赞叹。长寿就在于你以前有没有伤害过众生,或者你放过生没有。如果你曾经伤害过众生,这个伤害众生的业因成熟了,即使你布施获得了很多福报,或者你获得了很多的赞叹,也不会长寿。如果你以前做过放生,即便没人赞叹,你也会长寿。所以,赞叹和长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大家都喜欢长寿,但是赞叹是不是获得长寿的因呢?不是。所以,赞叹没有实质。

第三,“非力”,赞叹会不会让你身强力壮?赞叹本身不是身强力壮的因。那么身强力壮的因是什么?比如帮助别人推车,帮助别人修房子……反正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帮助。有些经典当中讲,如果佛塔破损了,你去修缮,或者塔外表脱落了,你去刷白漆。像这样的话,就是身强力壮的正因。如果你没做这个正因,单单获得赞叹,它是无法获得身强力壮的果的。所以,它没有实质。

第四,“非免疫”。赞叹能够让你健康无病吗?也不能。无病也是需要以前做过利益众生的事情。比如,在《贤愚经》当中讲,曾经以前有个人,他救了一个被判了死刑,即将被杀死的人。他通过他的力量,劝说国王放了这个死刑犯,然后让这个死刑犯去修道。以此因缘,他在九十一个大劫当中一点儿都不生病。这是很难思议的,就我们现在的世间,一个人一生当中没病都很难得,何况说在九十一劫当中丝毫没有病?所以,无病的前因是什么?就是放生,救众生的命。

当然有人就说,我现在放了这么多生命,为什么我还有病?这是两套因果的,现在身体有病是因为以前伤害众生的业因成熟,现在放生是以后无病的因。有的时候,我们就把两套因果报应整成一套。他就是认为,我放了生我就应该无病,如果有病,就说明放生没用。不是这样的。恰恰是因果不虚的缘故,以前伤害众生的因成熟,所以现在有病,现在放生这个因导致以后无病。每一条因果线都是清晰的,绝对不会混淆。所以,健康无病有以前的因,而赞叹本身无法让我们身体无病。赞叹不是正因,所以它没有实质性的利益。

第五,“非令身安乐”,那么能不能让我们的身体舒适呢?身体安乐也有以前的正因,比如修行佛法等。《入行论·精进品》有一句颂词“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就是讲菩萨在轮回中度化众生,没有身心的痛苦,所以他可以长久安住轮回。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修持福德,而福德的因导致身体舒适。“智巧令心安”,他智慧很善巧,所以他心也很舒适。所以,身体舒适的因是福德,而赞誉本身不是福德。因此,赞叹无法引得身体的舒适,所以没有实质意义。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赞誉无法给我们带来实际意义,所以“赞誉无有利乐”。既然没有实际利益了,别人阻碍我们获得这种利乐,也对我们实际没有什么伤害,那么为什么要对对方产生嗔恨心呢?实际上是不应该的。

今天的课就学到这个地方。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