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讲《开启修心门扉》这部论典,本论分了十九个方面宣讲如何趋入道次第的修行。要趋入道次第的修行,最初必须要看破今生,或者说修行无常等等这些殊胜的前行法要。修持前行法要的时候,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必须要广泛的了解舍弃今生的道理。能舍弃今生的话,很多粗大的烦恼就可以顺利的被压伏,看破今生的修法生起来之后,后面的殊胜的法要都可以顺利生起。
今天我们继续引用大德们的教言宣讲这个问题:
加哲仁波切也云:“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取舍两忘痴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这是引用加哲仁波切无著菩萨的《佛子行三十七颂》中的殊胜教言。这个颂词主要讲了家乡的巨大过患,增长猛烈的贪心和嗔心。“贪恋亲方如沸水”,沸水温度很高、沸腾翻滚,我们在家乡对亲方的贪恋就像沸水一样,来回翻滚,无法止息。“嗔恨敌方如烈火”,我们在家乡遇到怨敌时,相续中的嗔恨心无法制止,犹如烈火一样能焚烧自、他相续的功德。“取舍两忘痴暗者”,我们在寂静处可以知道什么应取、什么应舍,但是在故乡这样的环境中,如理取舍都已经遗忘了。“抛弃故乡佛子行”,抛弃故乡到寂静处闻思修行就是佛子的行为。
(第22课结束)
至尊仁达瓦也云:“何处令贪欢心极炽烈,自续已为名缰利索缚,嫉妒他人竞争心相煎,彼处瞬间不留速逸逃。”
至尊仁达瓦是宗喀巴大师的上师,他针对初学者也是这样宣讲的:不管在哪里,能使贪欢着乐之心极为炽烈、极为暴涨的话,这个地方必须要远离。比如城市中愦闹的环境、娱乐场所等等,这些都是能让贪欢着乐之心极为炽烈的环境,这是第一个必须要远离之处。
第二个“自续己为名缰利索缚”,不管在哪里,相续被名闻利养的缰锁牢牢的束缚、贪求名闻利养的念头极为炽盛,无法自由自在的修行正法,这个地方也必须要远离、必须要抛弃。
“嫉妒他人竞争心相煎”,这是第三种环境,不管在哪里,能生起嫉妒心、竞争心,这个地方必须要远离。对手在智慧、福德、名声等等方面和自己平等,往往就会生起竞争心;自己不如别人就生起嫉妒心。不管哪个场合,有嫉妒心和竞争心相煎的话,“彼处瞬间不留速逸逃”。
总的来讲,只要能产生这些恶劣的心念,不管是什么处所,一刹那都不停留,迅速远离这个地方。在这个寂静道场中,如果有时也生起了散乱心、名闻利养心、嫉妒和竞争心,按理来说也应该逃逸。但是法王如意宝、上师仁波切都一再讲过,像这样有很多道友一起学法、能够让相续中增长很多功德、具备寂静处殊胜利益的道场,整个南瞻部洲再也找不到了。
如果说这里令我的嫉妒心、竞争心增长,必须要远离,到其他地方去。跑到其他地方去更没办法调心的,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寂静的山间自己没办法住;其他道场也没有这些闻思修增上的殊胜助缘;有些小乘佛教发达的国家,对大乘教义的闻思修行也不是真正的顺缘;在城市中肯定要生起更加猛烈的贪欲心。
刚来的初学者如果烦恼炽盛,这不是寂静处的问题,主要是自己还没有学习到佛法。所以我们在这个道场中一边学习,一边调伏我慢、嫉妒心、竞争心就非常相应、非常适合。否则逃逸到哪里也没办法增长功德,相比较而言这个道场毕竟是极为殊胜的,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殊胜。有些地方有修行但没有讲闻,有些地方没有这些殊胜的助缘,像上师、道友、三乘的教法,还有根本不需要为了生活费奔波、化缘、搞世间法,反正在这里学习就可以获得修行的资粮,其他地方确实无法相比、很难找到。
巴绕瓦尊者也曾感人肺腑地说道:“浊世众生极惨烈,乡邻压伏且力害,捐税难逃尚繁重,受迫无机可喘息。”
巴绕瓦尊者也对必须要出离的理由做了这样一番阐述。为什么要出离、逃离家乡呢?“浊世众生极惨烈”,任何时候家乡都是生起痛苦的因,尤其是在浊世,贪恋故乡的人极为惨烈。“乡邻压伏且力害”,乡邻会经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压伏自己、通过他的能力来危害自己。因为浊世众生贪欢着乐的心、获得利益的心极为增上,遇到利益冲突肯定不择手段的欺负其他乡邻。
“捐税难逃尚繁重”,故乡有很多苛捐杂税,而且任务繁重,一般人很难承受。“受迫无机可喘息”,作为一个在家人来讲,受到的迫害一个接一个,没有机会喘息、没有机会休息。就在各种生活重担中,已经从少年走过了青年、壮年,到了老年了。根本没有享受到所谓的世间安乐,在各种痛苦中已经衰老了,相续中清净的正法功德丝毫没有生起来,所以故乡有无量无边过患的缘故必须要抛弃。
“恶世眷恋故乡极艰难,当萌厌离之心趋深山,已知自境生长贪嗔念,尚且贪恋暂具之顺缘,”
恶世有眷恋故乡之心,修法会极为艰难,或者说眷恋故乡的人生活是极为艰难的。但是众生就有这样一种恶习、恶分别念,虽然在家乡、在城市中、在世间有很多痛苦折磨,但他就能忍受。在智者看来犹如火坑一样的世间、家庭、故乡是极为厌离之处,根本忍受不了。但是贪执心非常严重的人就能堪忍,他就认为家庭的重担也好、世间的重担也好都可以忍受,肯定能找得到生存的机会。
这就完全和正道相违了,如果能堪忍家庭这样的重担,为什么不能堪能出家修行的所谓困难、痛苦呢?实际比较起来出家的苦行是容易忍受的。但是对家乡、对家庭有极大贪执的缘故,绝大多数人无法放弃。所以巴绕瓦尊者教导我们,当萌生对城市、对故乡的厌离之心,去寂静的深山中闻思修行。
“已知自境生长贪嗔念,尚且贪恋暂具之顺缘”,明明通过大量的教理、事实已经证明贪恋自境(自己生长的环境、故乡)会增长贪嗔的念头,尚且贪恋暂具的顺缘,这就不是修行人的法相。
“何时趋往相宜寂地修,修乐法者师必慈摄受。”
什么时候才能趋往相宜的寂地修行呢?相宜寂地就是具备闻思修行、具备受持清净戒律,或者说禅定增上、智慧增上相宜一切修行的寂静地。“修乐法者师必慈摄受”,修乐法者就是要修持利乐法的人,如果真正发起这个心前往寂静地,上师必定会慈悲摄受的。
加哲仁波切也云:“自之亲眷恭侍已割舍,当弃期盼他人侍奉念,故乡亲友受用皆弃抛,尚为求名之念所羁缚,如断镣铐反以绳索捆。”
“绳索捆”的比喻前面也引用过,作为一个修行者、出家人,“自之亲眷恭侍已割舍”,我们出家之前早就反复考虑过了,毅然出家的时候对亲眷的恭敬、侍奉已经完全割舍了,所以出家之后更应抛弃期盼他人侍奉的念头。别人侍奉我,给我打水、做饭等等这些念头都应该抛弃,如果抛不下为什么出家呢?在家别人侍奉、恭敬的机会多的多。既然已经出家了,让别人侍奉,自己养尊处优的生活,这样的念头需要彻底抛弃。
“故乡亲友受用皆弃抛,尚为求名之念所羁缚,如断镣铐反以绳索捆”
出家的时候弃了故乡、亲友,抛弃了一切受用,如果没有以正知正念束缚自心,还要经常求名求利,被名利之念羁缚的话,就好像断除镣铐又被麻绳捆缚一样,同样都是束缚,没有差别。不能说铁的镣铐很可怕,麻绳捆了没关系。实际从被捆缚不能动弹的侧面来讲,镣铐也好、麻绳也好,没什么差别。
加哲仁波切教导我们,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出家人,不要去贪执别人的侍奉;还有出家之后名利之念必须要斩断,故乡、亲友、受用都抛弃之后再去寻求名利、待奉是完全不应理的,同等都是束缚的缘故必须要断除。
从我们的现况来看,很多修行人期盼别人待奉的心是没有的,有时求名的心稍微有一点,或者说现在求名的心不是很旺盛,但是在以后几十年的长时间修行中,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很难说,自己的心会不会转变很难说。所以在遇到对境之前,必须让这个道理在相续中扎下根,这样在以后的修行中就根本不会希求这些,即便偶尔生起这样的念头,都会忆念这个教言而彻底斩断。因为这是个大束缚,所以必须要斩断。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即使并非故乡,只要令自他烦恼有增无减,那么,不管是何地,都应毫不留情地抛弃,过着行踪游移、居所不定的生活。
有些修行人虽然离开了故乡,到了寺院或深山中修行,但时间一长那里又成了故乡一样,很多熟人、朋友、施主,很多麻烦的事情,又成了愦闹之处。虽然名义上抛弃了故乡,但是搞世间法很厉害的人,在他乡也会千方百计去交际联络,很快就又有很多熟人、很多施主,财物又堆积如山了。对这种人来讲这些还是要抛弃的。
至于说“过居所不定的生活”,主要是指相续中境界比较稳固、有对治烦恼的力量时,到处流浪、乞食修行,对相续中的善法不会有损减。否则初学者到处乱跑只会增加烦恼,无法增上功德。
博朵瓦尊者也诚挚地教诲:“当以化缘维持生存,寡欲不为热恼围困,恰似日月逍遥自在,不拘一处浪迹天涯,友人施主莫长计议,颈项之肉勿与他人。”
博朵瓦尊者对后代的修行人也这样作了教诲,修法的时候当以化缘来维持生存,所谓的“化缘维持生存”并不是说今天一个电话、明天一个电话,然后自己存折上的钱几千几千的增长,这样化缘。尊者的意思根本不是这样的,绝对不允许拥有什么存折、银行卡,这样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了。这里的“化缘维持生存”是指什么积蓄都没有,乞讨得到两天、一个月的粮食,就这样修持,吃完之后再去化缘,这样生存。
通过化缘维持生活,因果相对轻微一点,因为化缘的时候很多人会把你当成一个乞丐来打发,对你的信心不大。如果是福田和施主的关系这就属于“信财”,“信财”和“亡财”在《前行》中比喻成“黑财”,“黑财”是难以消化的。
通过乞讨的方式得到,别人并不认识你,没把你当成殊胜的供养处,即便给你一点东西也就当作一般的乞丐对待,所以也不完全算是信财。虽然看你是个修行人或出家人,也生起一点点信心给你供养,但还是和固定的施主和福田的关系不同。所以跟不认识的陌生人化缘维持生存,相对来讲是最为清净的生存方式。
“寡欲不为热恼围困”,如果能寡欲就不会被烦恼、热恼所围困。如果相续中很多欲贪,是个多欲的修行者,今天想要好的衣服,明天想要好的房子、好的食品,相续就会被热恼重重围困,无法清凉。如果通过化缘来生存,就是寡欲的修行者,就不会被热恼围困,处于清凉之中,堪能修法。
“恰似日月逍遥自在”,好像日月逍遥自在,不受任何束缚一样,修行人也应该这样,没有丝毫的束缚,消遥自在的修行。
“不拘一处浪迹天涯”,如果耽著一处,就会生起“我所”的执著,修法在某个层次上也会有障碍的。所以应该不拘一处浪迹天涯,哪里有山洞就到哪里修行、哪里有茅棚就到哪里修行。反正在适合自己的地方修行,一旦不适合了马上就换掉,没任何执著。“不拘一处浪迹天涯”是修行人的特色。
“友人施主莫长计议”,对于友人,不要说我们的情谊一直保持到死、到地老天荒;或者施主一定要长期供养我,结为固定的福田和施主的关系。这样对施主也会生起耽执,他的痛苦就会变成你的痛苦、他的快乐就会变成你的快乐,他兴盛你就高兴、他衰败你就忧愁、他遇到怨敌你也会生嗔。所以对施主“莫长计议”,不要成为固定施主的福田。
《入行论》云:“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修行人对施主就像蜂采蜜一样,蜂采完蜜之后不会贪恋这个花朵,马上就飞走了。从施主那里得到修行的道粮之后也好像根本不认识一样,淡然处之就非常好。
对修行人来讲,有固定的施主还是个麻烦事,有时对施主太执著了:这是我的施主,不能接触其他修行人、不能供养其他修行人。又产生了这样的执著。所以施主不要“长计议”。尤其现在对我们来讲根本就不需要去化缘的,不需要什么施主,佛学院的生活费绝对够用了。即使不化缘,即使在没有任何施主的情况下,也能过得很好,也能自由自在的修行。这样就给自己免除了很多麻烦,跟施主打交道的麻烦已经全部免除了,非常适合修行的。
“颈项之肉勿与他人”,这个“颈项之肉”和前面的“鼻绳”之喻相似,“颈项之肉”或“鼻绳”不要交给他人,交给他人就没有自在修法了。
作为一个修行人主要就是相续要和法相应,但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熏习,这个过程中很多违缘、障碍必须要遣除。如果有很多施主的牵连、父母的牵连、家庭等等的牵连,正法和相续结合的时间会大大延长。所以要尽量减少琐事,很多牵连必须要斩断,相续中才可以很快生起功德。这就是“颈项之肉勿与他人”的涵义。
名副其实的修行人应当坐只留下臀印,行仅印上足迹,除此之外,一无所留。
真正名副其实的修行人,尤其是刚入道的修行人,坐只留下臀印,走只留下脚印。千万不要住在一个地方,最后留下很多财产、留下很多施主、留下很多需要处理的琐事。不应该留下臀印、足迹之外的东西。
当然这是对一般的修行人来讲的,至于那些高僧大德、相续中早已具备胜义谛功德的人,怎么摄受眷属或拥有丰厚的资产全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我们讲的并不是这些大德,我们没有资格评论这些大德。是说我们这些初学者不应该有太多资财、太多牵挂、太多琐事,这些对自己修行不利。
即使前往他方,也无有任何后顾之忧。如果临行之时,将这样那样的琐碎物品托付他人,又再三吩咐务必将大包小包的物件装上驮子。如此大动干戈,实在于理不容。
这一段是在批评某些修行者,或者告诫我们不要成为这样。即便是要离开这里去往他方,最好一个包袱装下所有的东西,像前面讲的奔公甲格西一样。米拉日巴尊者也是,他准备换一个地方修行,就一个土锅而已,没有其他东西,但这个土锅刚上路就打破了。
如果不能这么潇洒,而是很多琐碎东西托人保管,或把大包小包装上驮子,以前是驮子现在可能是包车吧,把大包小包、大箱小箱的东西装上汽车,“如此大动干戈,实在于理不容。”看起来就不像个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呢?有这么多的物品储积说明他的修行完全是失败的。东西太多劳心费神,修法也就无法稳固。
与正法背道而驰的地方,也顷刻不能停顿。
正法背道而驰的地方就是搞世间法或造恶业的地方,这些地方顷刻不能停留,必须要搬到适合增长善法的地方去。
如果所呆之处令自己积攒罪业,就应毫不迟疑地扬长而去。
如果所呆之处对自己修法没有帮助,对别人增长善法也没有帮助,只能积攒很多罪业,这样的地方应该毫不迟疑的扬长而去。所以要做观察,这里适不适合我修行呢?只要不适合自己修行,只能慢慢积累罪业的地方一定要离开。
背弃正法的处所若不逃离,必将贻害无穷,无有丝毫利益。
总之背弃正法的地方必须要逃离,否则必将贻害无穷,对自己修行正法,对今生、来世完全没有利益。
这一大段主要是宣讲舍弃今生的修法必须要找一个寂静处、找一个适合增长善法的地方修持。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善巧观察,这里的道场是不是在搞世间法、争名夺利,或者这里的人们是不是邪见很重、无法调伏,时间长了肯定会伤害自己的修行。这样逐个观察,只要不适合修行的地方马上要远离。
《月灯经》云:“于何恒时不执为我所,一切时日亦不耽执彼,犹如鳞角住于此世间,恰似清风游荡于虚空。”
这个颂词也是讲到了修行人应该洒脱自在。“于何恒时不执为我所”,对什么东西都不执为我所,故乡、父母、亲属、施主、财产等等,恒时都不执为这是我所有的东西。一切时日对这些令自己散乱的世间八法方面的东西根本不耽执。
“鳞角”应该是麒麟的“麟”,麟角喻独觉就像麟角一样独自安住。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虽然不是麟角喻独觉的种性,但是修持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时候,对于舍弃世间八法、生起出离心方面必须要犹如麟角一样独自而安住,不要贪着一切为我所。
“恰似清风游荡于虚空”,清风没有丝毫挂碍、执着,自由自在,修行人也应该这样。但是我们反复强调一点,相续中必须要有把握增上功德,才能自由自在的游荡。否则以此为借口,寂静处呆不住,喜欢东跑西跑,这是绝对不开许的。
《念住经》也云:“日中之前化缘胜,及至明日不忙奔,仅能果腹已称心,彼等方为比丘身。”
修行人应该在日中之前化缘,不过午,这是非常殊胜的生活方式。以前印度的比丘,或现在南传佛教的国家中,出家人还是保持托钵乞食的传统,他们化缘一般都是在日中之前,清晨化缘的比较多。化缘之后回到寺院,中午之前进餐,中午过后乃至黄昏、初夜、中夜、后夜、清晨之前,都不需要再为饮食而忙碌了。就开始修法,念经的念经、坐禅的坐禅,一心一意勤修正法,所以说“及至明日不忙奔”。
佛陀当年制定的托钵乞食对修行正法来讲,是非常善妙的。在信众那里托钵乞食,今天的饮食解决之后根本不需要考虑明天,就开始一心一意的修法,不再忙碌很多琐事,所以化缘为生是非常善妙的。
仅仅能够果腹就已经称心如意了,这就是真正的比丘,真正的比丘应该如此的知足少欲,降服相续中对欲妙的种种贪执。
也就是说,如果能像经中所言的那样行持,即使何处对正法有稍许危害,也有足够的能力立即弃绝而去。
《月灯经》、《正法念住经》都这样讲了,如果能按经典行持,没有丝毫挂碍,即便哪里对正法稍有危害,自己马上就可以走。反正拿个钵就走掉了,沿途化缘,随缘安住修法。这样的修行者南传佛教中有很多,西藏也有很多,房子等等什么都没有,就一个碗,到时候要一点糌粑,吃了之后就修法。能这样的话,他正法的功德应该增长的相当迅速。
奎怎旬呢哲云:“久居一地繁衍贪嗔因,亲眷众多增长偏袒执,蓄积众多断截身语善,何不漂泊游于生疏地?此乃肺腑之言当铭记。”
在一个地方住时间长了,是繁衍贪嗔的因缘,熟人慢慢多起来了,施主、琐事也多起来了。如果别人对你生起了信心,认为你是个修行者,找你打卦的人也有了,让你保佑一年平安、念皈依、念很多经咒的人也有了,当公证人处理纠纷的事情也有了。所以久居一地就是繁衍贪嗔的因,如果贪嗔的因繁衍,自己的修行就无法繁衍了。
“亲眷众多增长偏袒执”,眷属太多增长偏袒的执着,对亲友生贪、对怨生嗔心。眷属多了,又要操心他们的衣食、又要操心他们的修行,什么都要操心,而你也是个初学者,没有能力解决这么多的事情。如果是个成就者的话,自己的事情早就做完了,自利已经圆满了,所有的事情就是利他了,就操心眷属的衣食、正见、戒律、修行,对自己也没有什么障碍。但是作为初学者,自利还没有圆满,对于眷属操心太多就没办法自己修行了,最后自他都耽误了。
“蓄积众多断截身语善”,积蓄太多,身语的善法全都断绝了。也没时间顶礼、转绕,也没时间念经诵咒、讲经说法了,身语都是忙于积蓄的财产上。如果积蓄太多,贪心很重也同时断绝意的善法。
“何不漂泊游于生疏地?”漂泊他方,做一个流浪者不是很好吗?一个地方开始熟悉了,马上搬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重新开始苦行,又熟悉之后又搬。总是能保持一个生疏的环境、总是能保持一个清净的修法环境,这就非常好。
“此乃肺腑之言当铭记。”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应当铭记。
接着下面这段教言好像和前面矛盾:
“来往频繁后悔因,安住一处善行增。”
来往太频繁,换的地方太多了,这是生起后悔的因。跑得多、看得多,相续中就分别多、烦恼多,最后很有可能成为破戒的因缘。如果能安住在一个地方,善行就会不断稳步的增长。所以这里教导我们不要到处跑,应该安住一处。
又云,“时常迁徙善遭霜冻。”
经常搬来搬去,自己善法、善根的幼苗就会遭霜冻,就会逐渐萎缩、枯死。
以上完全相反的两个教言实际上是针对两种境界来讲的。如果自相续中的善根、或调伏烦恼的智慧还没稳固,千万不要到处跑。就像现在的我们,如果我们的正见、对治烦恼的力量都还没稳固的时候,一定要安住在道场中,一定要好好依止上师、听闻教言,一边听闻、一边修行,稳步增长相续中的对治力。
到修行自在的时候就可以随便迁徙,对自己的修行不但没有障碍,而且是增长善法的因。所以分两个层次看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
我们是初学者还是修行有素的人,自己应该很清楚,不要说到处跑,就到小小的县城或洛若乡的时候,好像对治烦恼的心都保不住,都是贪嗔、分别。跑的地方越多生的烦恼就越多,这是不用讲的。在这种状态下,安住一处好好稳固自己的见解、信心等方方面面的功德,这是非常关键的修行方法。
因此,无论行走还是停留,衡量何者合宜的标准,就是应当观察善法是否增上,如此权衡之后,方可如理行事。
这段话就是对前面旬呢哲尊者两段看似矛盾的话做了解释。前面讲要到处行走、后面讲要安住停留,反正停留对善法增长有好处就停留、行走对修法有好处就行走。就是应该观察善法是否增上,这样权衡之后就可以如理行事。
但是我们现在不要自己做衡量,有时自以为是的衡量不是正确的标准,自己还没有衡量的智慧。这个时候就应该以上师的言教为准,上师让安住就安住、上师让行走就行走。这也是要牢牢记在心间的。
博朵瓦尊者云:“所谓如意外境及伴侣,菩提妙心所摄之三学,居于何地增长即彼境,以何为伴递增即佳侣,否则即非胜境及良伴。”
如意的外境和如意的伴侣是什么样的呢?“即是菩提心摄之三学,居于何地增长即彼境”,菩提心所摄的三学、不共的大乘三学,在什么地方能增长,这就是所谓的如意外境。我们在佛学院菩提心可以生起来;菩提心所摄持的戒律也可以生起来;禅定、智慧都可以生起来,所以这里就可以判定为修行的如意外境。
什么是如意伴侣呢?“以何为伴递增即佳侣,否则即非胜境及良伴。”不管以何为伴,能递增自己的功德,这就是最好的伴侣。寂光尊者云:“道友二人修善缘”,如果没有独自修行的能力,就必须要依靠道友,不管依靠什么样的道友,能增上自己戒定慧的功德,增上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就是最好的伴侣、最好的佳友;如果让自己增长对轮回的贪执心、增长自私自利的心、增长愚痴邪见,这就是需要抛弃的,就不是如意的良伴了。
又云:“犹如在火上添加柴草,无论遭受何等的痛苦与陷害,如果对正法不但没有伤害,反而成为修持正法推波助澜的助缘,像这样的环境就不必放弃。”
博朵瓦尊者又这样讲,就像在火上加薪,火势更加猛烈一样,在一个地方不管遭受怎样痛苦、陷害,不但对正法没有伤害,反而对自己生起厌世心、生起菩提心、生起空性正见,增长觉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的环境是不必舍弃的。
以上讲完了十九个问题中的第一个“舍弃今生”,“舍弃今生”可以说是十九个问题的总说,它可以包括所有烦恼的对治。或者说对“看破今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根本没有兴趣学习下面分别宣讲的弃离亲友、抛却眷仆等等,所有善法都没有兴趣修学。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尊者用了很多篇幅、用了大量教证来宣讲。让我们去佛经、论典中查找不一定能查得到这么多,但是尊者以大悲心和殊胜的智慧替我们把这些殊胜的教言找出来,汇集在一起,次第性连贯起来。学了之后应该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第23课结束,第一品舍弃今生终)
下面就开始讲第二个问题“弃离亲友”,前面也已经略述了,这里再着重宣讲。
二、弃离亲友
无论居于何地,断绝与亲友的牵连也十分关要。
不管住在哪里,断绝和亲友的牵连也十分关键、非常重要。包括《山法》中也是再三宣讲斩断和亲友的联系,所以必须要这样去实行。
藏巴加惹云:“如果对世间法感到索然沮丧,则是斩断牵连的标志;
如果一个修行人内心真正对世间法感到索然无味,一点兴趣都没有,就是斩断牵连的标志了。有没有斩断牵连就看自己对世间法有没有索然沮丧、非常反胃的状态。并不是学完之后想一想:好像应该抛弃吧。内心生起这样的状态时,才是斩断牵连、已经入道的标志。
如果对世间法有感恩戴德之念,则是沉溺贪嗔泥沼的标志;
“感恩戴德”就是很有兴趣、很有感情,和“索然沮丧”意义相反。如果对世间法很有兴趣、很有感情,或者说要回报社会、回报众生,是要回报社会、回报众生的,但是修行的第一步不是提早去报答恩德,而是励励修法。所以修法的第一步必须要斩断所有的世间感情,否则就是沉溺贪嗔泥沼的标志。如果沉溺在贪嗔的泥沼中,相续中种种烦恼、实执都会不断生起,最终堕入轮回、堕入三恶趣中。
如果明了世间琐事皆为迷乱,则是生出厌离的标志;
如果明了一切世间琐事全都是迷乱或迷乱之因的话,这就是生起厌离心的标志。对世间的琐事必须要详尽的观察,要用深广的智慧去观察。比如“名誉”为什么说是迷乱的?必须要运用很多教理,反复在心中串习,最后认定“名誉”就是一个世间的迷乱;为什么说“故乡”是迷乱的呢?因为故乡有很多贪嗔的因素,所以贪恋故乡是一种迷乱的境界。或者说“亲友”、“怨敌”本身就是一种暂时性的、我们增上安立的概念,所以认定它就是迷乱的。然后对财富、妙欲等等的一切做观察,就认定全是迷乱。真正能认定一切世间琐事都是迷乱的时候就是生起厌离心的标志了。
对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泛泛而学,应该在打坐的时候认认真真一个一个的观想,相续中生起一个定解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对于像我们这样已经进入大乘的人来讲,运用高深的教法来观察也有帮助的。比如用中观的道理来观察,世俗谛的法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众生的分别念、习气妄现而已,在圣者入根本慧定的时候,哪有一丝一毫的显现呢?既然在实相法界中、在圣者入定时一丝一毫的显现都没有,断定它就是迷乱法。
或者以如来藏光明的教义来衡量,一切都是如来藏、都是清净的功德法,所以一切器情世间都是迷乱的,可以断定的。
密宗的法也是这样,一切显现都是清净的本尊身、一切音声都是密咒、一切分别念都是智慧的显现,除此之外全是迷乱的。也可以断定。
反正通过加行法、唯识、中观、如来藏、密乘的教理都可以断定这一切是迷乱的。了解高深的教义对生起出离心确实有帮助,尤其是如来藏光明的教义很直接的讲到这一切都是客尘,都是迷乱法的本性。虽然我们处在修加行法的阶段,但是用这些高深的教义来修的时候,力量还是非常巨大的,把高高低低的教法结合起来观察,就可以很快确定一切世间琐事都是迷乱的。这就可以大大缩短我们生起厌离心的时间。学完这些教义之后活学活用都可以帮助我们解脱。
如果认为一切皆为实有,则是善法油子的标志。”
如果认为世间是实有的,名誉、钱财、父母亲友都是实有的,贪着今生、为了今生而忙碌的种种颠倒分别念就会生起来,这就成了佛教油子了、成了善法油子了。学得越多,相续就越没办法调化。学了经论,所谓的智慧有所增长,就更善于为自己享受妙欲找借口。所以执着一切皆为实有,就是堕为佛教油子的标志。
当然,虽然在行为上弃离亲友,心里却不能舍弃众生,而应当对他们生慈悲心,但必须断绝身体、受用的牵连。否则,修法就会一败涂地。
大乘行者在行为上应该弃离亲友,受用、身体方面都要斩断牵连,但心里不能舍弃,不单是亲友,包括一切众生。他们都很可怜,虽然一切世间都不应贪执,但却在猛利贪执;虽然一切都是空性的,却完全不知道,生起这些实执;本来就是佛,却在行持魔的事业,无意义的堕入地狱,非常可怜。
所以为了修行正法必须要舍弃亲友、施主等等,但心里要恒时对他们生起慈悲心,就应该这样圆融。噶当派、噶举派、宁玛派那些修有所成的大德,最初苦行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对众生发了菩提心,而行为却隐遁深山,都是这样修行成就的。成就之后再入世、再去度化众生、再去做广大的弘扬佛法的事业。没有刚发心的菩萨先去度化众生,成就之后、成佛之后再去住山的,没有这样的次第。
虽然心里对一切众生都不应该舍弃,“但必须断绝身体、受用的牵连。”这里又做强调,就怕我们生起慈悲心,身语就开始做假慈悲的行为,所以修法的次第必须要搞清楚。身体的牵连就是互相接触、受用的牵连就是长期给自己供养等等,这些必须要彻底斩断。
否则,修法就会一败涂地。
讲的非常清楚,没加任何检别,反正对亲友没有斩断身体、受用的牵连,修法就会一败涂地。现在我们大多数修行人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应该巩固这种状态、巩固这样的境界,彻底舍弃这些牵连。
要斩断牵连,若能得到父母的欣然应允最好不过,即便他们百般加以阻挠,大发雷霆、大失所望、怨气冲天,自己也不能退缩。
如果要出家,父母能欣然同意最好不过了,大家都好、都愉快。这种情况也有很多,但是比例不大,十分之一有没有?即便是父母欣然同意的,出家之后要到深山中去修行,也许几年、几十年,乃至一生都不会和家人联系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意见分歧。藏地或者南传佛教的国家中信佛的很多,父母同意或者要求子女出家的现象比较多,但是说要彻底断绝联系就没办法接受了。
反正要出家修行的时候,父母、子女能欣然应允最好不过,即便根本不同意,百般加以阻挠,有时强制把你关起来,不让吃饭,让你断绝出家修法的心。有时以妙欲来引诱,你不出家给你买这个、买那个,好像哄小孩子一样,用很多手段百般加以阻挠。或者大发雷霆、或者大失所望:“你看我辛辛苦苦把你抚养长达,你现在成人了,却要把我们抛弃出家了。”像这样大失所望、怨气冲天的也有,但是在所有的违缘面前都不应该退缩。
如果能在出家之前就学这个教义是非常好的,肯定能坚固自己的心。但有时出家之前没有学到,中间幸亏没有误入歧途,没有遇到恶知识、恶友,一路平安的到了佛学院,依止上师学到了这个教言,这样信心应该更坚定了。所以不管亲友怎么示现,反正自己不能退缩,因为这是对自他有暂时、究竟大利益的事情。
下面为了鼓励我们这些修行人,还举了例子:
自往昔的释迦佛开始,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在亲友们的依依不舍、泪雨滂沱中抛下一切的,这是一种特定的缘起规律。
这句话对我们应该是个很大的鼓励,从教主释迦佛开始就是这样的。“所有的修行人”就是大部分的意思,所有的修行人都是在亲友们依依不舍、泪雨滂沱中抛下一切的,不管父母、妻儿怎么哭、怎么叫,怎么依依不舍。
当年佛陀出家时,不管父王怎样苦苦哀求、昏厥晕倒,或姨母、妻子怎样泪雨滂沱,佛陀毅然抛弃一切,这在佛陀传记中记载的很清楚。在佛教历史上,还有很多修行人,不管名气大也好、小也好,都是在泪雨滂沱中抛下一切的。这个是个特定的缘起规律,佛陀这样示现的,他的传承弟子也应该这样随行。
这里一方面是给我们安慰,一方面就是鼓励我们看破,不要顾虑太多。佛陀出家之前相当于十地菩萨的智慧,即便按小乘的观点来讲是凡夫,但也是修行了很多劫的凡夫,他这样示现并不是一时冲动没有考虑,而是有很甚深的因缘。尤其是人寿百岁或七十多岁的时候,众生的爱欲太重了、邪分念太多了,如果思前想后就容易斩断出家的因缘。
佛陀出家不是个偶尔心,他是观察到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如果不在依依不舍、泪雨滂沱中抛下一切,就没有出家修法的机缘。这个世间爱欲很重,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丈夫对妻子等等,让他们同意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采取这种强制性的的措施舍弃今生、出家修行。这是一种特殊的、特定的缘起规律,所以根本不需要做过多的考虑。
加哲仁波切也说:“亲友等以爱心相敦促:
亲友等的爱心完全是一种相似的爱心,完全是一种烦恼心、执著心,这样敦促我们的。这一段主要是讲亲友的过患,对我们修行有多大的障碍。
操持今生圆满当勤苦。
亲友们都是对我们这样敦促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导要好好学习,不要去学这些坏人,好好学习你可以读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然后成家过幸福美满的生活等等,老师也这样教育的,一切亲友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反正操持今生的圆满要奋发、要学有所成、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等等。都是教导我们要圆满今生,在今生的名声、财富、妙欲方面一定要做一个圆满的人,要为此勤苦付出。都是这样教诫,根本没有说你应该为了解脱的圆满而勤苦修习。
本欲利益反成损害行,彼即逐今生利之愚夫。
亲友们的敦促本来是想要利益我们,但是反而成了损害我们的因。因为精进的操持今生的圆满,不择手段,最后就彻头彻尾的堕到恶趣之中,根本没办法解脱。成了地狱的奠基石一样,根本没有做到丝毫利益,反而做了最大的损害。“彼即逐今生利之愚夫”,这些亲友就是追逐今生利益的愚夫,我们怎么能听愚夫的话,而不听智者的话呢?
为解脱故当看破今生,精进修习深广之妙道,为彼胜义今生皆放弃,前往静处勤修极关要。
修行者为了获得清净解脱的缘故首先必须要看破今生,一切亲友、故乡、名利等等全部要看破、放弃,不要有丝毫挂碍。在这个前提下才有精力和精进修习深广的妙道。
“为彼胜义今生皆放弃”,“胜义”就是殊胜意义的意思,为了解脱而出家修行这样的殊胜意义,要把今生的一切全部放弃。“前往静处勤修极关要”,应该前往寂静处精进闻思修行,这是极为关要的。
我们已经在寂静处了,首先听闻必须要精进、思维要精进、然后修行要精进,闻思修的次第绝对不能错乱。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听的每一部法,应该连词句在内全部搞清楚,然后深深的思维,对以后的修行会有什么帮助,对断除烦恼、增长功德有什么样的利益,这些都需要做甚深思考。
思考完了必须要生定解,有了定解之后必须要抽时间打坐。虽说广义的修行连念咒、转绕、顶礼都算,但有时特定的修行就是要找时间专门打坐,安住在定解中。比如像四厌世心这一类的修法,必须每天专门抽时间打坐,不管是十五分钟还是半个小时,把学到的教言反复认真的思考,其它也什么都不做。把教言背下来之后就这样修行。这样反复修习之后,法义就成了修所成慧了,就成了修行的智慧了。
所以现在闻思修在佛学院都可以做的,以后见解非常稳固的时候,你在哪个地方,不管山洞、森林,修行都是非常自由自在的。现在有时间应该好好抉择正见,尽量能够生起一点点打坐修行的功德、生起一点寂止的功德,这是非常关键的。
富贵之时匿遁亦追逼,衰落之日投靠却逃逸。
这是讲这些亲友完全是不可靠的,自己很富贵的时候,特意隐藏起来这些亲人也会步步追逼,各方面打听你的住处找到你。你衰落之后要去投靠这些亲友,他们却逃逸了,或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帮助你。这样的事情很多,藏地也有、汉地也有。
世间也有这样的谚语: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穷的时候即便处在闹市也没人理睬;但如果你很富裕,住在很深的山中还是有远亲,“我们是你的亲戚,虽然不是近亲,但还是有亲戚的关系。”就会千方百计和你套关系,为了从你那里得到利益。一般的亲友都有这样的习性,所以这样的亲友没有什么意义。
儿子尚会弑杀亲生父,至爱亲眷何者可赖依?
世间也会听到儿女弑杀亲生父母的事情,至爱亲眷何者可赖依呢?连关系最为亲密的父子之间都会发生这种事情,其他的亲戚更加靠不住了。
而且还有很多所谓的父母儿女都是前世的仇人,依靠前世的害心或罪业投生为自己的儿女,来耗你的财、使你痛苦。因为父母对儿女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心理:当儿女病的很重时,他感觉非常的痛苦。前世的仇人当时也许没办法报复你,所以他转成你的儿女来报复,让你心生很大的忧伤。还有些败家子把父母的钱财全部耗尽,这都是讨债的。所以世间的父母和子女没有可靠的,我们对这些很耽著完全是一种非理作意。
当面喜笑颜开和气状,背后种种恶语相中伤。
当面这些亲友喜笑颜开全都很和气,但背后使用各种各样的恶语来中伤、挑拨离间,做很多这样的事情。
利济反以损害相回报,凡愚伴侣纵亲定相欺。
给他利济反而以损害回报,恩将仇报的事情很多。所以凡夫的伴侣纵然非常亲密,最后还是会欺骗你的。所以很多窍诀中讲真正的伴侣就是正见、信心,这就是最殊胜的伴侣,它恒时不会欺骗自己。
利济反以损害相回报的事很多,像米勒日巴尊者的伯父就是这样,当年米勒日巴尊者的父亲看他很穷,就发了善心把他们接到村子里一起住,帮助他们富裕起来。死的时候还把米勒日巴母子以及财产托付他们保管,结果就把财产全部侵夺了,还让尊者母子干很多苦活。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
盛时媚笑阿谀且谄曲,权施巧计令自财物离;
自己兴盛的时候,亲友在自己面前媚笑、阿谀奉承,做很多谄曲的行为。他们这样亲近自己主要是使用巧计“令自财物离”,把你的财产骗过去,他们就是为了得到你的财物而已。
颓时颦蹙争斗无毫利,护养亲友悉皆为鲁迷。
“颓时”就是衰败的时候,“颦蹙”就是忧愁。自己衰败的时候互相争斗,没有丝毫利益。“护养亲友悉皆为鲁迷”,护养亲友的人全都是愚痴的人,“鲁迷”就是愚痴的人。
众亲兴盛联合摧他众,各自分离内部起贪嗔。
紧要关头弟兄相残杀,亲友能成利乐实罕稀!”
亲人们都兴盛的时候好像很团结,就联合摧毁其他怨敌,但是内部权力、利益有抵触的时候就各自分离,内部开始起贪嗔、开始争斗了。紧要关头,虽然是亲兄弟也相互残杀,所以说“亲友能成利乐实罕稀”。
米拉日巴尊者对别人“好心的劝诫”,比如对亲友应该和合、应该生儿育女儿等等,尊者全部以道歌给予了回答。他对这些早已看破了,没有什么希求。加哲仁波切的教言也是让我们看破虚假的亲友关系,不要让虚假的亲友关系把自己迷蒙了,弃舍了修行的机缘。
尤其是如果因为亲友的羁绊无法出家修行、无法弃舍今生,前面说的“亲友是前世的仇敌来作害”就体现的更清楚了。因为亲友的缘故彻底丧失了修行解脱道的机缘,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大的伤害呢?所以说如果为了亲友而不愿意修法、不愿意舍弃今生出家,那就完全是受到怨敌的伤害了。
喀绕巴也殷重地告诫弟子:“此生父子及子孙,亲属党羽皆如同,萍水相逢之过客,心中当无牵挂意。”
此生的父子等等亲属、党羽,实际上都是“萍水相逢之过客”而已,偶尔相遇“心中当无牵挂意”,偶尔有人在家投宿一晚,自己对他产生很大的贪著,为他要死要活,这是没有必要的。对过客来讲,因缘聚集时就在一起,因缘分散就各自分离,没必要在短短的时间中造下贪嗔的罪业。尤其是不能因为亲属中断修行的机会,这个尤其关键、尤其重要。
热比旺修也云:“欲妙恰似真仇敌,亲眷宛若羁缚绳,骄蛮犹如魔盘踞,切莫贪婪嘉麻瓦。”
贪著妙欲能斩断解脱的命脉,所以说妙欲就是真正的仇敌。亲眷就好像羁绊我们的绳子一样,如果对亲眷有执著心,就被亲友所羁绊无法修行。如果自己相续中生起一点点功德,就开始骄傲蛮横,就像心中有魔鬼盘踞了,一切所做作为全都是非法行,无法安住在善法上,所以要去除骄蛮。对欲妙、亲眷、骄蛮等等全都不要贪婪。
基确巴曾讲过一段精辟的教言:“依靠故乡长贪嗔,具厌士当速动身;
依靠故乡会增长种种贪嗔的念头,所以具有厌离心的人,应该速速动身,远离家乡到寂静处去修持清净的善法。对于舍弃家乡或家乡增长贪嗔方面出现很多次这样的教言了,众多大德异口同声的这样教诫,所以应该速动身,不应该停留。
依靠亲友萌忧情,修士情意当寡轻;
依靠亲友会产生各种忧虑等等不必要的感情,所以真正的修行人对情意应该寡轻,不要做一个多情的人,否则无法修行的。没有什么世间情感才好修行。
依靠财物贮积生,具离心士当洒脱;
没有抛弃财物,对财物有贪恋,依靠财物,就会越贮积越多,就没有办法修行了。所以具有出离心的人应该洒脱的抛弃一切财物,不要依靠财物,而应依靠正法。
依靠甘馐衍贪婪,断欲之士当苦行。
“甘馐”就是美妙的饮食,依靠美妙的饮食就会引发贪婪之心,所以断欲的修行者应该苦行,依靠菲薄的饮食维生就足够了。因为菲薄的饮食容易找到,而甘美的饮食不容易得到。为什么要托钵化缘呢?托钵化缘要到的都是一般的东西,别人也愿意给,但如果要一些高档的东西,就不一定要的到。
即便世间人要享用美妙的饮食,也必须要去勤劳的工作、赚钱才可以,否则就要杀生、偷盗。所以甘美的饮食难以得到,为了得到必须要去耗费精神、积累罪业。而菲薄的饮食容易得到,修行依靠这个就够了。
不得餍足此亲友,愈护须护者愈众。
这些亲友是不得餍足的,你越保护,需要保护的人越多,最后你自己宝贵的一生、暇满的人身就全部浪费了,没有办法修成清净的正法。
斩断深情方妙胜,此即忠言务镂心。”
斩断对故乡、对亲友的深情是妙胜的口诀,这个忠言应该记在心中。
巴绕瓦格西也云:“亲友本无亲疏分,旺时察言又观色,贫困潦倒却相轻,势卑不见势盛趋,浊世亲朋割舍难。”
亲友本来没有亲疏,亲疏的分别都是我们的分别念,都是非理作意引生的。《入行论》中讲即便是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我”,都是一种颠倒作意,何况亲友的亲疏分别呢?
这些亲友在我们兴盛的时候察言观色,观察我们喜欢什么、喜欢听什么话,然后就赞叹、供养,希望得一些回报。“贫困潦倒却相轻”,贫困潦倒的时候,亲友都很轻视。势力卑下的时候根本见不到这些亲友,找都找不到。势力旺盛的时候,很多亲友自然而然就聚集到身边来了。“浊世亲朋割舍难”,即便如此这些亲朋真要割舍还是很困难。
一方面必须要割舍,因为有这么多过患,不割舍等什么呢?但是千方百计、费尽口舌,让这些修行人割舍亲友还是这么困难。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要反复思考,这就是对自己有益的教言,认真的思考自己需不需要割舍。如果通过方方面面的道理确定了必须要割舍,就应该当机立断。(第24课结束 第二品弃离亲友终)
三、抛却眷仆
应当抛却对眷仆以及徒众等等的贪恋。
对于初学者来讲,对侍者、徒众等等眷仆的贪恋必须要首先断除。为什么呢?第一、自己的相续还没有入道,对眷仆、徒众容易引发贪执,成为修行的障碍;第二、末法时代,浊世的眷仆、弟众刚强难化、很傲慢,如果不是很有威力的人是无法慑服、调化的。自己没有功德怎么调化这些徒众呢?所以刚开始不是调化众生、收受徒众的时候,应该独自修法、独自安住,这在《前行》中也讲过,应该在深山中一个人修行获得功德之后再去利益众生。
正如《入行论》所云:“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入行论》中这样讲,不管是父母、妻子还是眷仆、徒众等等,如果贪著这些有情就会障碍自己生起实性的智慧。实性的智慧有两种,一是世间实性慧、一是胜义实性慧。比如有情是无常、不净、痛苦、无我的,这就是世间的实性,如果贪著有情就会障碍生起世间实性慧;然后一切有情都是空性的,如果贪著有情,也障碍了生起胜义谛的实性慧。厌离心也会被摧毁,最终自他都会愁叹、痛苦。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
如果专念这些有情,徒众、眷仆等等放舍不下,这个暇满的人身就全都浪费了。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
凡愚的眷仆一点点因缘马上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一点点小因缘马上又成了怨敌一样。应该生起欢喜之处,比如应该依止正法、或应该出家修行,给他讲这些的时候他也生起嗔恨心,凡夫真是难以取悦。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如果直接给他说应该放舍五欲、应该出家修行,这样的忠告他生起嗔恨心,“反劝离诸善”,反而劝你还俗、劝你享受妙欲。所以直接忠告是没有利益的。如果不听他的话就生起很大的嗔恨心,以此因缘最后堕到恶趣。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故应远凡愚。”
接近这些亲友、仆眷、徒众,只不过是没有意义的自招损恼而已,他们对我没有利益,我也利益不了他们,还不如选择远离,独自修行好一点。这也是本论的中心意义,所以这两句应该反复思考,“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我们对亲友、施主到底有没有利益呢?虽然经常听到有些师父在电话上做开示,“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但他听不听的进去都很难说,照不照着实行、有没有时间去实行都很难说。听上去好像是发了菩提心,在电话里给他们谆谆教诫,但有时都是白讲的,没什么意义。有时他们供养一点钱、供养一点资具,好像是对我有利益,其实根本没对我做到什么利益,真正的利益就是正法。
所以这个问题要多做思考,我对他们利益不了、他们对我也利益不了,施主是这样,父母、妻儿、徒众都是相同的,互相之间都没有利益。我们现在已经学了正法,知道了修行的道路,还不如一下斩断,自己去修行,最后可以利益他们,现在实在利益不了的。这方面要反复考虑,就会放舍贪执。
《因缘品》也云:“一切时日如怨敌,凡愚相伴痛苦生,愚夫莫见亦莫闻,更莫依止方相宜。”
这是引用佛经中的教证。一切凡愚的众生就像怨敌一样,一切时日都像怨敌,和他们相伴只有产生痛苦。凡愚就是这些亲友、徒众等等前面所讲的对境。对这些凡愚众生莫见、莫闻、莫依止,不要见他们、不要听他们的话、不要依止他们,这是最好、最相宜的,修行人的行为就应该是这样。
依靠这样的凡愚众生没有丝毫利益,所以不要见到他们,见到他就生起贪嗔的烦恼;不要听他们的话,他们谈的就是这些世间钱财、房子、家庭的问题,东家长、西家短,就谈这些东西。你要跟他说解脱道,他根本听不进去,他们的语言只能增长贪嗔心。依止他们就更惨了,“依止”就是长时间接触的意思,更加不要依止“方相宜”,这才是修行人最合适的行为。这些方面要多思考。
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