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讲《开启修心门扉》,这部论典宣讲了十九个问题,帮助我们修持内心。佛教中最关键的就是调心,就是将自心安住在正道上,除此之外都是次要的,其他身语的行为只是帮助自己的调心的方便。本论主要宣讲修心的第一步——如何生起出离心,如果对轮回没有生起出离心就无法真正修持清净的解脱道。这里面讲的很多法义和一般世间人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学习本论的时候我们要再再的祈愿、发愿,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们早日看破今生,早日生起殊胜的出离心。
十九个问题中我们正在讲第九个问题“休得随顺”,对于恶友、对于不明事理的世间人,我们没有必要随顺他们的观点、行为。按照佛菩萨开示的正道行持不会有丝毫后悔之处。
哦那瓦上师说:“听从他言寂地难久住,心思纷呈筹划易抹杀。
很多教言讲修行人必须住在寂静处,寂静处没有世间琐事,可以一心闻思修行,能够增上相续中戒、定、慧的功德。要安住寂静地不能听从他言,“他言”是指除了上师的胜妙教言之外一般庸俗世间人的语言,如果听从世间庸俗的语言我们在寂静地是难以久住的。为什么要斩断对家乡、亲友、施主的联系呢?就是因为他们和我们的想法不同,他们认为我们在他附近修法比较合适,但是我们自己知道,如果在他们附近修法就会产生很多贪、嗔、痴的烦恼。总而言之就是不能听从其他庸俗世间人的语言,而应该在寂静地安住下来。
“心思纷呈筹划易抹杀”,“筹划”有一般的筹划和特殊的筹划,一般的筹划就是心中的计划。如果分别念变化很快、想得很多的话,以前的计划很容易被推翻、被自己抹杀。这是总的方面讲,分别来讲对于想要看破今生修持出离道的人,我们的筹划就是在寂静地好好地修持,努力的修无常、看破今生。但是如果琐事过多、联系的对境过多,就会“心思纷呈”,如果心思纷呈我们想要长期修行、将自己的一切奉献于修解脱道的筹划就很容易被抹杀。心思纷呈的因是什么呢?就是贪著妙欲、琐事太多、联系太多等等,修行正法的筹划如果被抹杀就没有办法解脱了。
向往修行耽延难究竟,无益蹉跎岁月岂能行?
很多修行人听了佛陀的教言或善知识、善友的教言之后,相续中生起了向往修行的心,但是有一种惰性是必须要断除的,就是不能拖延,不能想我过两三个月、两三年再修,或等我退休了再修等等,这样耽延修法的计划是难以究竟的。所以千万不要生起一个向往修法之心就此打住,很多教言中讲很多修行人都是在想修想修中生命就到了尽头,无常现前时只有后悔而已。
我们不要犯这个错误,想修的时候马上就要修不能耽误,否则修行是难以究竟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要把修行的计划安排好,教言中讲今生的琐事不要安排太多,但是闻、思、修的计划必须要安排,今年听什么法、明年听什么法;或今年怎么思考、明年怎么思考;还有修行的计划,第一步修看破今生,第二步修持菩提心,在这个基础上修大空性。这种计划是必须要筹划的,这不是过失而且很有必要。
筹划好修行的计划之后马上就要开始实行,慢慢开始调心。我们的心现在非常纷乱,如果不去调服它永远都处于纷乱的状态,如果去调化就像澄清宝珠投到污水中,污水不得不清净一样,我们把这个教言融入心里去的时候,心不净都不可能。就怕我们不做,做了之后肯定可以把心调服,以前的修行人就是这样调服的,我们也应该这样调服,不应该拖延修行。
“无益蹉跎岁月岂能行?”我们做很多世间杂事,无意义的蹉跎了岁月,浪费时光岂能行呢?应该抓紧一切时间修行正道。要把一切时间用于修行,除了“无常”的鞭策之外其他的修法难起大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无常心修起来,无常心修起来就不会去耽误时间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如果马上要死了我做这些事有什么意义呢?既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死,那么有一秒钟就修一秒钟、有一天就修一天、有一年就修一年,在这种状态中就会生起很多清净的善根,千万不要在无意义的琐事中蹉跎岁月。
任居何地戒除储蓄事,前往何方拒绝交熟友,
知交虽众莫与自主权,此乃舍事者之独立行。
“任居何地戒除储蓄事”,不管住在什么地方,城市、寺院或寂静的山洞,都不能储蓄很多东西。任居何地的一个心要必须要记住,就是戒除储蓄事。如果储蓄的太多心思就杂乱了,就无法安住正道、无法修禅定了。
“前往何方拒绝交熟友”,不管到什么地方去,交很多熟悉的朋友、知心的朋友是不行的。为什么会交熟友呢?就是闲时间太多了,经常和对方聊天最后就成了很熟的朋友了。如果一心修法就没时间去应酬,没有时间跟这些人东拉西扯,不可能变得很熟悉。很多修行人一辈子住的很近,但是互相都不知道名字,这种情况很多,就是因为他们一心一意修法,没时间东拉西扯,所以没有很多熟悉的朋友。我们以后不管在哪个地方不要交熟友,有了熟悉的朋友琐事就跟着来了。
“知交虽众莫与自主权”,即使有很多知心的朋友、贴心的道友,自己的自主权不要交给他们。如果把自主权交给他们,他们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办,就没有自主修行清净正法了。所以自主权应该自己掌握,虽然有很多知交,但是他们让我放弃修法、让我耽著世乐是不行的。通过学习这样的论典已经深深认识到今生后世彻底失败的因就是世间八法,所以自主权我是不能交给他们的。只要是堕入世间八法中的事情全不做,一心一意的修行清净的正法。
“此乃舍世者之独立行”,“舍世者”就是舍弃世间的人,就是这样独立行持的。
任他蜚短流长莫在意,谁人指示亦莫作恶行,
无论终趋何处当忍苦,此乃舍事者之断心行。”
任他流言蜚语多还是少、短还是长、说的轻还是重,乃至诽谤自己,反正都不管、都不在意,一心一意修法,不被世间八法所动。如果对流言蜚语太在意就堕到了世间八法中了,一般的世间人才会想法设法避免讥毁。
修行正法的时候,如果按照上师的窍诀在做、按照佛菩萨的教言在做,别人说什么我都不在意。这里的前提是按照标准的教言行持的时候,别人说什么我不管,并不是说自己在做恶行或堕入世间八法的时候,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没有这个意思。
“谁人指示亦莫作恶行”,自己诚信因果规律,通过广闻博学知道应理、非理的标准之后,不管什么人指示我做恶业我都不做。至于在密乘中有些上师让行持恶行的时候,我们前面已经做过分析,讲《前行》时做过观察,已经观察好之后,对金刚上师像佛一样的信心生起来之后,他让我做的事情就跟佛经一样,显现上的恶行都是让自己断除烦恼、趋入正道的方便。
比如谛洛巴尊者调服那诺巴尊者,让他偷东西等等实际上全都成了积累资粮的因;以及玛尔巴尊者怎么调化米拉日巴尊者的,这些不在不在此列。自己的根本上师吩咐的事情,不管是好是坏反正都要去做。但这有时也很危险,如果没有好好观察自己的上师是不是真正具有法相,然后就一心一意的承侍他,不管让自己作善作恶都去作的话,有时就是自他堕落的因,所以最初的观察特别重要。
真正的善知识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弟子造恶业的,但有些善知识有很多善巧方便,特殊的因缘也会让弟子去做一些显现上的恶业。比如玛尔巴尊者让米拉日巴尊者放咒、下冰雹,后面哦巴上师又让他去放咒、下冰雹。这些都是相似的、表面上的恶业,实际上都超度了很多众生。但是父母或其他一般的人让我们去造恶业,无论如何也不要听,要坚持业果的规律。
“无论终趋何处当忍苦”,不管去什么地方都应该忍受苦行,就像前面讲的噶当派的四大至宝:心依于法、法依于贫……。我们要修法必须要贫穷,贫穷肯定是要受苦的,所以不管终趋何方都应该忍耐痛苦。
“此乃舍世者之断心行”,“断心行”就是断除一切轮回心、断除一切世间心、断除一切今生心的行为。要把今生的心斩断必须要行持这样的善妙行为,如果瞻前顾后,想法太多无法修持断心行的。我们现在正努力做个舍世者,不要做表面的舍世者,要做真实的舍世者。舍世者是舍弃一切世间、舍弃今生、舍弃轮回,耽著今生不叫做舍世者。这就是舍世者的断心行。
加尔瓦样功巴也总结道:“以狂风横扫此生之胆魄乃为第一;自心不随他人之主见乃为第二;别无他求,放弃未来打算的安于现状之心乃为第三;斩除妙欲藤蔓之厌离心乃为第四,这些都是舍弃今生之先决条件。”
加尔瓦样功巴尊者这样总结,舍弃今生的先决条件这里开出四条让我们去学习、遵守。第一是胆魄,什么样的胆魄呢?“以狂风横扫此生”,不留一点痕迹,没有一点顾忌。通过这样的大胆魄、大勇气真正把此生放弃,把此生的一切妙欲放弃。这样的胆魄没有的话无法舍弃今生,这就是第一个条件:以狂风横扫此生的胆魄。
第二就是自己的主见。必须要有一个不随他人之主见,通过学习教理认定了要抛弃今生、抛弃世间八法修持清净解脱道的时候,必须要跟随自己的主见。现在对我们来讲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事情,很关键!现在不清净的思想、不清净的言论到处都是,只要出了佛学院在哪里都能遇到各种邪说。在这样邪说横流的时候你自己没有主见,两三天就会丧失修行人的原则。所以现在我们必须要把这个问题反复观察看透彻,以后别人怎么说反正我有自己的主见,我不管别人的鄙视或闲言碎语、嘲讽等等,我就好好的修行正法。这方面必须要有一个非常牢固的主见。
这个主见必须要来自于长时间的闻思,闻思的时间越长见解就越稳定,如果学一两年,两三年,自认为已经有了见解,但有时是表面的、很肤浅的见解,一遇到违缘就没有办法经受住考验,这样的见解是靠不住的。跟随上师学十几二十年的话,见解应该是比较稳固了,学了这么多的教理之后,早就详尽的观察抉择完了,别人怎么说完全不随他们而去。这是第二条件:建立一个殊胜的主见。
第三是要有一个安于现状的心态,别无他求、放弃未来的打算,别人怎么样富裕、快乐我都不管。未来怎么得到荣华富贵的一切打算全都放弃,安于现状。我现在已经够了,饮食、衣服、房子都足够了,我这样就可以了。
“安于现状”在世间是不求上进的贬义,对于修行者就不是贬义,而是积极向上的一种修法。修出离心、修解脱行必须要有安于现状的心,现在这一切已经足够了,我不再需要什么了,再多一点点就成了修法的障碍,所以就在这样的状态中修法。如果没有安于现状的心,看到别人的欲妙、圆满时就会动念,就不想再苦行了,不想再抛弃妙欲了,认为妙欲还是很殊胜。所以必须要有安于现状的心,这个心不能动摇,一动摇肯定要去追逐今生。
第四、要斩断妙欲藤蔓的厌离心,“蔓藤”会到处攀附,妙欲也很容易在我们身心内外攀附得满满的,如果相续中充满了妙欲的蔓藤无法出离轮回的,根本想不起来出离轮回的问题。如果妙欲太多、过于享受,对于妙欲耽著不放的话,敢肯定这个人绝对没有修法的心。至于外表显现我们不管,是大德不是大德,看起来很下劣或不下劣,外表我们不做评论,就说内心,内心是什么状态。如果内心没有放弃妙欲,对妙欲很耽著,就肯定他没有厌离心,如果没有厌离心就敢肯定是没有一点修行的。
别人有没有修行还是不好评论的,显现上有很多妙欲,就说他没有修行,这个是不好说的,因为自己没有神通,不知道别人的想法。但是用这个评论自己就非常恰当,一下就能看出来自己到底有没有厌离心,对妙欲的蔓藤斩断没斩断,这就相当容易判定。
我们学习这部论典的时候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用本论中所说的这些标准去看别人的过失,不要用这部论典作为观察别人过失的窗口。因为自己根本观察不了别人,你认为别人修行不好,实际上也许他们早就彻证法界了。想一想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是怎么显现的,看一下仁波切翻译的《密宗大成就者奇传》里那些大成就者是怎么示现的,所以我们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要用这部论典去看别人是看不准的。
但是把这部论典作为观察自己过失的镜子是很好的,窗口和镜子不一样,窗口是往外看的、镜子是往内观的,应该把这个教言作为法镜来观察自己的过失,不要去观察别人。但有时学了这些论典之后不由自主就想用这些教言去对照别人,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有没有符合这里的标准。有时有这个习惯,但要认识到这是不对的,用这个观察、衡量别人的相续不一定能衡量的出来,要观察自己是非常善妙的。要有一个厌离心,这是第四。
这四个条件看起来很相似,但我们可以从它的关键词进行分别,第一个是胆魄;第二是主见;第三是安于现状的心;第四个是厌离心。各有侧重。
巴热瓦也如此自我告诫道:“具备顺缘之时修善行,不具之时自在而乞讨,何时具足随遇而安行,护情面者祈师慈悲摄。”
巴热瓦尊者这样自我告诫,在“具备顺缘”,即衣食具足的时候,就一心一意修善行,什么都不要管。我们再三强调了,这个善法不在外表,是指自心要趋入到善法中去,真正内心要修善法,而前提是必须要看破今生,否则即便你认为内心已经开始修善了,但也是沾染了轮回的习气,也是不清净的善法了。
所以这里修善行的定义是相当严格的,没有马马虎虎的地方。我磕头也算善行吧?或发一点相似的菩提心也算善行吧?这里没有这么多开许的条件,就看有没有看破今生,必须要在这个条件下安立是不是善行。如果没有看破今生就不是善行,就是相似的善行,相似的善行就是假善行,假善行就不是善行。所以真正的善行必须要在清净的看破今生的前提下修。
有顺缘的时候,衣食具备、身体很好的时候要努力观修无常、努力舍弃世间八法、努力修持四厌世心引发出离心。已经生起来了就修菩提心、修大空性正见,反正真正的善法必须要行持。
“不具之时”,如果修行的衣食顺缘缺乏的时候,就“自在而乞讨”,不要通过邪命的方式来存活,或者通过今生琐事的方式来存活,就是通过乞讨的方式,要一些粗糙的粮食、破衣服就够了。乞讨的方式对修行人来讲是相当自在的,不需要受任何人的束缚,不需要看父母、施主的情面,反正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面前乞讨一点粮食就够了。
“何时具足随遇而安行”,乞讨得到一点点顺缘的时候就随遇而安不多求,有三天就修三天、有一个月就修一个月。随遇而安这样行持善法。
“护情面者”,是作者自谦的说法,巴热瓦尊者说自己是护情面者。“祈师慈悲摄”,祈祷上师慈悲摄受,打破情面,不要随顺别人,修持清净的胜法。(第九品终)
十、厌弃福报散乱
福报散乱也必须要厌弃,为什么要把福报和散乱放在一起观察呢?福报和散乱有一种特定的因缘、有很相近的关系,比如以福报为因可以生起散乱的果。所以必须要抛弃福报,抛弃福报就能抛弃散乱。尤其是追求福报的心、或得到福报后欣喜若狂的心,这些都是生起散乱的直接近取因。
一般的世间人相续中没有什么高尚的追求,也没有什么修道的心,这些在家人如果想追求福报,车越来越好、越来越高档,房子越来越好,或名声、钱财越来越多。这些对他们来讲也无可厚非,他不追求这些追求什么呢?但是修行人,不管出家人还是居士,追求福报就不对了,就完全非理了。对于修行人来讲,资具、名誉越来越多、福报越来越大,引生散乱的因就越来越多。内心还没有对治的能力,福报的引诱力却很大,一旦有了福报心思就散乱了,厌离心生不起来、正知正念全都放舍了。
所以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只要想求解脱,对福报的追求、耽著都必须要斩断,因为福报和散乱之间就有这样一种联系。以后你的修行上路了再另当别论。很多成就者、很多菩萨示现福报非常大,像净土的菩萨们住七宝的房屋,受用价值连城的珠宝等等。但是这些福报不障碍他的修法、不引发他们散乱。
我们前面反复强调了一个要点,不要管别人怎么行持,不要用其他大德做挡箭牌,“你看这位大德这么有钱、车这么好,那位大德怎么怎么样。”别人可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或者说别人早就证悟法界了,你比的了吗?比的了你就去做。如果认为自己的相续还很平庸,你就按照平庸的心态去取舍业果才不会欺骗自己。学法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看别人,别人怎么样我也可以怎么样吧?但是你比不了的。有时凡夫和大德比,他的功德、弘法利生的事业、证悟等等这些方面都不比,就选一个和他相似的来比,“你看他就是这样的”,这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自己欺骗自己,欺骗不了别人。因果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特殊,作为一个初学者,如果诚信因果就按平庸的方式去处理才好。
此生的福报散乱也应当放弃。
因为它对我们修法的伤害非常大,所以也应该放弃。这方面也分两种情况,第一、追求福报散乱的心必须要放弃;第二、福报散乱现行的时候也必须要放弃。对初学者来讲两条都必须要具备,首先追求福报的心千万不要生起来,修法是为了得到赞誉、享受的心必须要断除;然后即便是没有这样的心,福报自然显现,这个也要斩断、必须要抛弃,因为通过外在的现行的福报能引发我们内心的散乱,所以还是一个重大的伤害。只要能令心散乱,不管是自己去追求也好、还是外在自然显现的福报也好,反正对初学者都是有引诱性的,都必须要斩断。
他们所谓“增上福报”的说法,只会令散乱纷然呈现,所以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应将这一切视为毒药而断然抛弃。
“他们”是指一般的世间人,或不知道修行舍弃福报散乱的人,他们所谓增上福报的说法,修财神、供护法等等,如果是刚入门的或相似的学佛者,他入佛门就是这个目的,前面讲过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作为一个已经在上师面前听了很长时间法的人、已经知道因果取舍的人,还这样去求福报的就完全已经错路了,白学了很多年。
这里的福报是指今生种种的享受、妙欲,这些对我们来讲没什么意义,要追求就追求出世间的善根、清净的善法,这样的福德资粮多多益善。但世间的福报一点点、芝麻许都应该斩断,所以前面讲我们发愿回向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善根回向今生发财、无病或其他的世间圆满,也不要教别人这样做回向。只要是沾染今生世间八法的一点都不要回向,完全回向出世间道、回向证悟法性度化众生,这就增加出世间的福报,这才是非常清净的修法。
这里讲福报“只会令散乱纷然呈现”,你福报越大散乱就越多,没办法修行。所以得到福报的时候“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毒药来了,毒药来了你还欣喜若狂把它吃下去,最后还是自己倒霉。
佛教中把福报、钱财看成是毒药,世间人就认为这是好宝贝,观点不同。佛经中有这样的公案,世间人认为黄金是宝贝,结果却因此进了监狱了;佛和他的弟子早已经把这个道理看清楚了,所以把黄金看成毒蛇、毒药绕道而行根本不管。我们应追随佛陀而不应追随世间人,遇到福报的时候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应该把它看成毒药。
心还没有调服的时候,突然来了很多钱,说这是毒药来了,这个心肯定生不起来,所以真的福报现前的时候就会欣喜若狂。但是如果通过反复观修,福报是毒药的心态绝对可以生得起来,真正看到利养之后就会认为是毒药,不能接近。当年博多瓦尊者很多人给他供养他就很生气,我们就认为这怎么可能呢?但别人的心态已经达到这样了,一旦有利养恭敬他就很生气,不是装的。我们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会认为这不可能吧,或是假装的因为有必要这样显现,我们会这样想。庸俗的心无法理解高尚的心。
喀热瓦云:“名声乃魔之奉承,利养乃为束缚绳,福报乃善行违缘,莫视毒为良药矣!”
喀热瓦格西也这样讲过“名声乃魔之奉承”。名声很大,人格贤善、智慧超越、戒律清净等等这些名声传遍四面八方的时候,应该知道这是魔的奉承,不是好事情。对修行人来讲,名声太大、太好是散乱、骄慢的因。
魔对你这样奉承是有必要的,我们知道魔不干好事情,他就是要害你,使你退失道心、堕为的魔的眷属、使你堕地狱,这就是他的目的。所以有名声的时候不要执著,或者应该知道这是魔的奉承断然抛弃。
“利养乃为束缚绳”,利养太多就是束缚身心的镣铐、绳索,没有办法行持清净的善法。
“福报乃善行违缘”,福报太大就是修持善法的违缘。一般的修行人如果显现上福报很大,他的修行成功不了的。一个修行人如果他这方面的福报欠缺,他会一心修正法,所以修行成功的机率大。世间福报大的人修行成功的比率就小;福报小的人成功的比率就大,当然这是在相续中有正法的情况下,相续中没有正法,你福报大、福报小都没有什么差别。
但是已经学了正法相续中有修法心的时候,内心修法的正念要增上还是要观待外境的。外境显现的福报大散乱就多,散乱多修行成功的几率就小。相续中有清净的正见,再加上没有很多乱七八糟的福报,正念就容易增加,这是有特别缘起的。因此不要把毒当成良药来服用,否则会丧命的。
热比旺修尊者也云:“福报若奸诈老人,自心似愚蒙幼童,行事如游戏成败,莫耽实有嘉麻瓦!”
热比旺修尊者这样讲过,我们面前显现的福报就像一个奸诈的老人,老人本身就久经世故、城府很深,再加上奸诈,戏耍这些儿童根本就不费吹灰之力。我们的心就像愚蒙的幼童一样,幼童的心没有成熟,智力很浅,而对方是个奸诈的老人,那就随便让他摆布。
确实我们的心没有对治力就像幼童一样,福报就像奸诈的老人,幼童一样的心在福报面前能抵抗他的诱惑吗?能抵抗他的奸计吗?这个儿童再聪明是个神童,但是奸诈的老人随便就能摆布他,让他干这个、干那个,非常有把握的。
我们像愚童一样的心怎么被摆布都发现不了,热比旺修尊者用比喻让我们认识这个问题。这个福报的老人让我们做这些游戏、做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说“行事如游戏成败”,老人指使这些幼童,你们两个打架,或者怎么做游戏,成败都是没有意义的。幼童认为有很大意义,但是在老人面前就是博得一笑而已,或者认为这些幼童太愚蠢了。
我们为了今生福报去闻思修行、或去做邪命的事情、做讲经说法的事情,实际上早就被蒙蔽了自己还不知道,还认认真真的去做。但在智者看来完全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莫耽实有嘉麻瓦”,不要把这些当作实有去追求,对嘉麻瓦是这样的讲的,对我们同样有指导意义。
在印度帕单巴尊者的众多弟子中,被誉为严饰的佼佼者——单巴根噶,曾在帕单巴前祈求获得五种悉地:
那些修行有成的人是怎么做的呢?比如在帕单巴尊者的弟子中最超胜的单巴根噶,他是怎么修持的呢?他怎么厌弃福报获得成就的呢?他首先生起了非常强烈的厌离心,彻底看破今世之后就在上师面前郑重祈求获得五种悉地。这五种悉地一般人根本不敢想、不敢追求的他就敢,就因为相续中彻底生起了出离心。
我们生起强烈厌世心的时候也敢在上师面前祈求这五个悉地,但是现在看一看,我们敢不敢祈求这五个悉地?如果看到这五个悉地之后觉得还是不行,说明你的相续中看破今生的修法还没有生起来,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入道的法器。
如果从现在开始修心,三个月之后再看看这个教言有没有转变,一年之后再看、三年之后再看,什么时候觉得这五个我也可以去祈求,就说明修心开始成熟了,已经看破今生了,所以才敢祈求。否则看到这些可能很多人当下就昏厥了,或者认为这是神经病,为什么要这样祈求呢?在上师面前祈求长寿不好吗?祈求有很多钱不好吗?偏偏要祈求这五个悉地。但是前面讲了修行人的心态和一般世人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他就很务实,虽然在上师面前祈求证悟三身也好、获得禅定也好、证悟大圆满也好,都可以祈求。祈求是可以,上师也给你作加持,但是你的相续、法器没有成熟,加持也得不到。怎么样使内心入道呢?刚开始必须要彻底斩断今生,这五个悉地必须要得到。所以祈祷的时候,第一要祈祷看破今生,这样就可以慢慢入道。
这些很务实的修行人早就把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了,第一步要修的就是这个,别无其他。散乱、福报就是修道的障碍,离开了福报、散乱修行就可以成功,所以他在通达了这个缘起规律之后,就在上师面前祈求了远离福报、远离散乱的悉地。福报和散乱一旦远离,修法就会突飞猛进的增长的,下面就开始讲他这五种悉地是怎么求的。
“请加持我成为没有故乡没有家室的人;
请上师加持我根本没有故乡、根本没有家室,一方面是完全不要耽著;一方面就彻底没有故乡、家室的概念。也许我们现在想这个我可以求。
请加持我成为没有啖食、没有嚼食的人;
这个我们可能就心里打鼓了:这方面可能有点困难吧?嚼食和啖食就是平时我们吃的东西。人间正常享用的一切食物加持我都不要有,别人不吃的草、荨麻,就吃这些。像饭、粥、肉、面粉,还有作为蔬菜的根、茎、花、果加持我都不要有。你一发愿,上师一加持真的成就了,我们又后悔也说不清楚。
反正他就是这样想的,如果要得到这些饭、粥、肉或根、茎、花、果,不去劳作、不去接触世俗人是不行的,自己又不能种植,又下定决心不跟这些世俗人交往,所以说“加持我成为没有啖食、没有嚼食的人”。这个可能我们不敢发愿。
请加持我成为没有挚友没有怙主的人;
没有知心朋友,没有怙主,比如父母、施主等等,并不是说没有上师。加持我一般的世间朋友或施主等等都没有,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可以给我赐予衣食的人。
请加持我成为人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人;
就是住的地方特别偏僻,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哪里山高、哪里山大就住到哪里。就是要彻底远离人群,一个人好好修法的意思。如果相续中没有出离心肯定不敢发这个愿,真的一个人也看不到那多孤独、寂寞啊!但是内心有正法、有禅定功夫就会这样祈求的。
请加持我不要生起芝麻许的福报。”
一点世间福报都不要生起、芝麻许都不要有。芝麻许就是很少的意思,比如一碗饭或一件衣服,芝麻许的福报都不要有,一颗米都看不到。加持我成为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出离心、没有看破今生不敢发这个愿的,但是再再串习,对于福报、散乱对修法的障碍;没有福报、散乱对修法的帮助彻底通达之后,他就会下决心。以智慧观察哪个有利、哪个无利之后他就会发愿祈求上师加持得到这样的境界。
好像《大圆满源流》中有一位大圆满的传承上师,他发愿生生世世贫穷,最后真的生生世世贫穷了。转世之后很贫穷,一点点财物也找不到的,反正发了愿就会这样成熟。这些都是大德示现,但是不管示不示现,愿力成熟就是这样的。当年他可能是为了修行这样发愿的,后面成就之后要度化众生的时候,需要资具的时候也找不到,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智悲光尊者的一位大弟子晋美陈雷沃热也是这样,上师说你会成就,但是你会短寿的。他当时就想我追求的是证悟不是长寿,所以上师提醒了他三次,他才去求一个长寿灌顶。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心,反正我求的是证悟,不求其他,反正开悟之后就像前面讲的大德们,有没有资具心中都没有丝毫痛苦、没有丝毫挂碍。
我们也是下决心吧,其他的琐事、其他世间八法全都不管,让这样的勇气生起来。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做不到,帮助我们发起勇气来的方法就是看这些教言,看高僧大德的事迹,学完融通之后就知道必须要这样做,不这样做就没办法证悟、没办法成就。这个观念生起来之后慢慢就会增长勇气,勇气增长就会毅然斩断世间八法,这时就成了真正的修行人,相续中断证的功德就会生起、增长无边。这就是修道之路,除了这个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
之后,就小心谨慎地开始了艰难的苦行,
这里讲的很清楚,“艰难的苦行”,芝麻许的福报也没有,没有家室、没有施主,必须要靠自己,喝泉水吃野草生存,就这样开始艰难的苦行,但是这样的苦行得到了非常大的回报:
经过刻苦不倦的观修,获得了殊妙的禅定境界。
我们看这些传记,不单单是米拉日巴尊者,在佛教史上很多这样的大德,为了修法抛弃一切,像米拉日巴这样苦行的很多很多。就像米拉日巴尊者讲的那样“什么时候你对业果不虚的道理生起诚信,我的苦行你也做得到。”所以真正看破今生的时候,米拉日巴尊者那样的苦行我们也做得到,这不是说大话。有了这样的心力吃荨麻、穿破衣烂衫,在没有人的山洞中修行,什么苦行都能做得到。
“看破今生”算是一种有为法、一种所作性的法,所以只要去观修就会生起来,并不像无为法怎么修也生不起来。具备了因就会生起来。我们现在听了这个教言,按照这个教言一步步去做,我们内心也会生起来,生起来之后就和这些修行人最初出门时一样了,很自在的。不生起这样的心态就无法修行,我们说自己是修行人,如果没有看破今生,处在世间八法中,统统是虚假的,都是假修行人。
就要通过内心观修之后生起来。有些大德没有经过观修,但是没有经过观修是他前世带来的串习,前世修了很多,今生一转世相续中的习气就很厚,很容易引发。我们如果前世也没观修,现在也不观修,你说马上引发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幸运的是生起厌世心的修法我们掌握了,传承上师们全部教给我们了,否则想修法找不到入门的路,那是最痛苦的事情。
但是掌握之后不去修就像米勒日巴尊者讲的:你把很多好吃的东西摆在面前,光看着它是不能饱的,你必须要吃才能饱。所以这些教言学了、知道了还不够,必须要修,修了之后你才能受用这个法,才能生起这个境界。归根结底一句话,你知道了就好好的去修行。这不是很难做到的,不是让你一下子证悟一个大空性。证悟大空性很困难,因为必须要断掉分别心,但是这个不是让你断掉分别心,这是善加利用分别心的一个修法,就是把分别心用在善方面,应该很容易的。我们都有分别心,无分别智慧没有显现,让我们一下证悟一个大空性、大光明是很困难,但是“舍弃今生”是用分别心去修的,只要猛励观修是可以生起来的。
(第29课结束)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云:“掉举追悔之类分别念,彼等皆由散动而衍生,谁若行持无义之散乱,彼则不能断除跅弛行。
佛经中这样讲,“掉举”就是往外散乱的分别念,“追悔”主要是对自己的善根后悔,掉举、追悔之类的分别念是怎么来的呢?“彼等皆由散动而衍生”,都是通过散乱衍生的,如果谁行持无义的散乱,“彼则不能断除跅弛行”,“跅弛”是放荡的意思,不能断除放荡的行为。
散乱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散乱不会无因无缘生起来,前面反复讲过了,凡夫人是外境引发散乱,外境的散乱就是所谓的福报,福报就是散乱的因。追悔、掉举都是通过散乱生起,散乱又是通过福报生起,所以必须厌弃这个福报,不去追求。
凡愚喜爱高谈世间语,殊胜言行凡愚皆断绝,
增长贪嗔分别念深重,是故于彼过患莫贪执。”
凡夫愚人就喜欢高谈世间语,怎么样享受、怎么样游玩,或者世间的杀盗淫妄,这些事情是非常喜欢高谈阔论的。殊胜的言行一句都说不出来,怎么样修解脱道、怎么样厌弃今生、怎么发菩提心度化众生、什么是证悟空性的方便,这些方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如果我们每天不修正法,和一般的世间俗人一起高谈阔论世间的语言,一句殊胜的言行说不出的话,表面上你是居士或出家人,实际上和一般的世俗人没有什么差别,最终还是要堕入恶趣。
“增长贪嗔分别念深重”,而且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猛烈的增长贪嗔痴等分别念,分别念极为深重。“是故于彼过患莫贪执”,所以对世间人所认为的福报千万不要贪著,必须要唾弃。
加哲仁波切也深有体会地说:“去年之前的梦境一直沉浸于善行之中,中途因为散乱而令这种境界消失了,几天前依靠这种断除散乱的方法,才得以恢复如初。如果所谓‘生长福德’之说根本无从生起,福德反而会自寻上门。”
加哲仁波切就是无著贤菩萨,他是这样讲的,去年之前的梦境都是善法,梦境都是处在善业当中,但是“中途因为散乱而令这种境界消失了,几天前依靠这种断除散乱的方法,才得以恢复如初。”他的传记中好像说是生了一场重病,因为生病中断了散乱,以前这些殊胜的觉受或者这些梦境才恢复如初。所以生病或是断除福报散乱就是增长善法的因。
所谓‘生长福德’之说就是指一般世间人经常谈论的怎么增长福德的言语。如果这样的言语“根本无从生起”,意思是说在我的相续中根本找不到,或者说断绝了生长世间福德的想法,那么福德反而会自寻上门。我不要它,它自己来找我;我追求它,它跑的远远的,这就是很奇怪的事情了,无著菩萨就是这样深有体会讲的。
同样,要舍弃今生,就必须将狗咒等蝇头微利及一切烦冗琐事彻底抛弃。
“狗咒”就是防止狗咬的咒语,代指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反正你被狗咬不被狗咬对解脱、对舍弃今生来讲都是小事情,必须要把这些抛弃。但是有些人对这些很重视,怎么学一个狗咒,走路的时候不被它们追咬,这些很执著很专心。但是生出离心的教授、生菩提心的教授、行持正法的教授根本不关心的话,完全是本末倒置。所以要舍弃今生像狗咒之类的蝇头微利,和一切烦冗的杂事要彻底抛弃,才能真正生起看破今生的念头。
基确巴云:“众多利即隐身树,欲自在者当尽力,学问多乃糊口计,知而不行失关要。”
基确巴尊者这样讲的。“众多利”就是众多利养、福报。“隐身树”下面有注释,如果把隐身树或隐身木带在身上,身体就看不到了。很多利养就是隐身树,得到很多利养的时候,智慧法身就隐没了,根本显不出智慧法身的。如果追求很多利养、获得很多利养,是没办法获得解脱道的。
“欲自在者当尽力”,想要自由自在、现前智慧法身的人当尽力的断除利养。“学问多乃糊口计”,广闻博学如果不是为了修法就完全成了糊口的生计而已,依靠学问养活自己,也就完全堕入世间八法中。“知而不行失关要”,学了很多,如果完全通过口头的讲解、辩论获得名声、利养、恭敬、福报,这就完全失毁大义了,学法的关要就失去了。
以前反复讲过两个歧途:第一个是学了很多,却根本没有用在修行上;第二个是想修行却一点学问也没有。所以从法王如意宝一直教导下来,就很清楚的给我们指点了一条路:一方面要广闻博学;一方面广闻博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修行,这两方面一结合两个歧途都断绝了。想修行是好事情,但也必须喜欢闻思,闻思修是一个次第,没办法错乱的,想修行必须要有闻思所得到的定解;有了闻思不想修行那也入了歧途,多闻思是为了修法、为了现证法性才是正道。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贪念粗重之人的心态:“彼等贪念猛厉生,于诸美味贪执盛,简陋菲薄心不悦,乐于此等过患行。”
一般凡夫人的贪欲心是非常猛厉的,于诸美味等等的贪执非常炽盛。简陋、菲薄的东西,饮食也好、衣服也好现前的时候心不高兴。“乐于此等过患行”,非常喜欢追逐今生福报这些过患的行为。我们修行人不注意也会落入其中,对菲薄的饮食不高兴、对简单的生活不满足、追求高档的享受,有时就喜欢到城市里去,住高档的宾馆,坐好车、坐飞机。但没有执著是另外一回事,反正也不需要多加捡别吧。如果有这个贪念的话就完全和佛经里面批评的世俗人一模一样了。
所以我们应该乐于简陋、菲薄,最好安住不动,自心没有调服之前千万不要东跑西跑,东跑西跑没什么利益。汽车、火车、飞机都不坐,坐在床上修法就足够了。否则还想到处旅游玩耍,就无法安住在修法的状态中,所以最好是安住一处,尤其是有上师教言的地方好好安住,一边听受教言、一边修行就是最好、最稳妥的方式。
《虚空藏》中极力劝诫修行人:“抛弃家庭与依靠,逐利琐事极寡鲜,行于寂静之深山,俨若野兽般生存。”
《虚空藏》中这样教诫,作为修行人必须要抛弃家庭、故乡、父母、亲友,以及施主、寺院等等的依靠,反正能引发贪嗔痴的地方都要抛弃。“逐利琐事极寡鲜”,追逐名利的种种琐事,必须要令它鲜少、令它断绝,才可以作修行的条件。现在有些修行人每天忙着接待这些大施主、接待游客、接待上上下下的人,这方面的琐事很多,这样没有办法修行的。
应该怎么样呢?应该“行于寂静之深山”,寂静的深山中不需要做这些事情,做导游或者接待这些大施主都不需要。在寂静的深山当中像野兽一样的生活才能够修正法。
下面开始讲第十一个问题忆念妙欲过患。这和前面的这些问题也都是有关联的,福报也好、妙欲也好、随顺也好,都是对一个本体的很多侧面进行宣讲,或者说都是对“耽著今生”进行观察的。如果能够断除欲妙也是看破今生的一个方法、一个方便、一个侧面,这里我们把欲妙的过患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观察。(第十品 终)
十一、忆念妙欲过患
修法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是否了知妙欲的过患。
我们的修行能不能成功关键还取决于有没有了知妙欲的过患。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对修行人也是具有诱惑力的,我们如果了解了妙欲的过患就能斩断,如果无法了知它的过患,认为它有种种殊妙的功德就无法斩断,二者之间就在于有没有了知它的过患。
圣者无著对于经中之说在《本地分》之注疏中阐释道:“经云‘众生具有忘失想,安于所诠之诸众,于所诠义未通达,终与死神相值遇。
《本地分》就是《瑜伽师地论》中的一分。佛经中讲众生具有忘失想,众生的忘失想很严重,以前就是通过欲妙堕入轮回、堕入地狱,但是现在一转世全都忘光了,又开始追逐妙欲。
“安于所诠之诸众”,这个“所诠”是一种隐义,指的就是“妙欲”,下面还要解释。安住妙欲的众生对于妙欲的意义还没有通达,“终与死神相值遇”,在追求妙欲没有修无常正法的时候就和死神相遇了。如果造了恶业肯定堕恶趣、堕地狱,总的来讲堕轮回,分的来讲堕入恶趣。贪著妙欲是没有解脱的。
若能明了所诠义,则除知所诠以外,其他所诠不存在,能诠者之心亦无。’
这一颂的意思是讲,这些修行者、智者明了所诠义,明了了妙欲的过患,开始抛弃妙欲修正法的时候,即便是遭到他人讥毁,他也知道自己除了断除所诠、断除妙欲之外其他的想法都没有。所诠就是指妙欲,能诠就是指寻求妙欲的心。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些过失,寻求妙欲的心一点点都没有。下面对这几个问题还要作解释。
其含义可如此领会:比丘、婆罗门以及在家诸众,若要寻找或享受妙欲,就必须依靠言语进行吩咐和说明,故将妙欲称为‘所诠’;
为什么把妙欲称为所诠呢?不管是谁如果要享受妙欲必须依靠言语来宣说,言语为能诠,妙欲就成了所诠,让别人知道我要得到这个东西,所指的妙欲就成了所诠。这里的所诠、能诠与学中观的时候说的能诠、所诠还是不同的,这里专指妙欲而言的。
另外,由于世间的浊骨凡胎们自己不能了知妙欲的危害,故诸佛菩萨针对其过咎深入细致地进行诠释,从这一角度来讲也可将妙欲称为‘所诠’。
众生不知道妙欲的过患,所以诸佛菩萨在经论中对妙欲的过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诠释,对于妙欲说了很多,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可以叫做“所诠”。
彼等‘所诠’或者妙欲具有滔天之罪戾,凡夫众生们却未能察觉,仍然沉湎其中,悠哉乐哉地肆意享受妙欲,由此积累善恶之业,并因业而感受生死之苦。”
这样的所诠妙欲具有很多罪业,一般的众生根本没有察觉,而且拼命的追求,最终呢沉湎在妙欲的大海当中,还认为很快乐。这样的妙欲实际上就是杂毒的美食一样,所以他们悠哉乐哉地享受时,最终中毒而亡。因为享受妙欲积累了很多恶业,恶业毒发感受生死之苦。
下面讲第二个颂词的意思,前面是讲第一个颂词,就是“终与死神相值遇”这一颂,下面是“若能明了所诠义”这一颂词的意思。
具有远见卓识之智者们,由于深明妙欲的罪咎,无论亲属、受用多寡,一概毫不痛惜地放弃而出家。
具有远见卓识的这些智者们,佛、菩萨、声闻罗汉等等,他们已经知道妙欲的罪咎了,知道妙欲是引发痛苦的因,所以会毫不痛惜地放弃,不管亲属多寡、受用多少,全部都毫不痛惜地放弃。这里可以与前面“若能明了所诠义”次第对照。
为了获得涅槃,而悉心毕力地修持。其他人也许会对他们讥讽谩骂道:‘你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亲友,才放弃今生的享受,并精勤地修行,难道不是为了来世获得更大的享乐吗?’
为了获得涅槃,就开始专心专意修持。别人不知道他的想法、不知道修法的道理,所以对这些修行者、舍世者开始讥讽谩骂:就是因为你们没有良心,不喜欢自己的亲友,为了逃避责任才放弃今生的享受,你们这样精进修行不是为了后世获得更大的享乐吗?他们就这样通过所诠、妙欲对修行人做诋毁。
即使遭到这样的恶语中伤,他们也能坚定立场,明白自己并没有这些过失。
前面的颂词意义比较隐含,实际上这都是在讲上面颂词的含义。即使他们遭到这样的恶语中伤,也能坚定立场,明白自己并没有所诠的过失,没有做耽著妙欲的过失。
甚至对于自己是否有此等过失的想法也从不上心。因为他们没有丝毫追求今生以及来世享乐的念头。
就是解释“能诠者之心亦无”。甚至对于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也从来没想过,是为了后世获得更大的享乐吗?根本没有,不管今生的享乐还是后世的享乐,反正都是不超出轮回的过患。今生修苦行为了后世获得更大福报,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很清楚自己没有这样的过失,甚至自己有没有这个过失的想法都没有生起过,因为他们的心很清净、安住正道的缘故,所以能诠者的心都是不存在的。
(第30课 终)
经云:‘是故当断名色之希求,断除我慢不具贪欲心,烟雾清净无损无希冀,人天界中尔等不存在。’
佛经中讲的这里也是很难懂,但是后面无著菩萨也做了讲解。对佛经做个清净的解释很难,前面如果不按照无著菩萨的讲义,这个“所诠”可能就解释偏了、解释到毫不相关的地方去了。但是无著菩萨的智慧很深遂,他能解释佛经的密义,这段话也是同样。佛教史上像无著菩萨、龙树菩萨他们都可以不依靠其他注释,直接解释佛经的密意,因为他们是地上菩萨,所以解释的时候能深达佛理。
“是故当断名色之希求”,这个“名色”上师讲有两种,第一是十二缘起中的名色;第二是指妙欲的意思,因为“妙欲”要么是名、要么是色,“色”可以理解成色、声、香、味、触的色法,或者好的声音、妙香、妙触这些方面。“名”就是受、想、行、识等等,也可以这样解释吧。
如果能断除对名色的希求就能“断除我慢不具贪欲心”,不会因为有了妙欲而生起我慢,也不会因为没有而去拼命追求。“烟雾清净无损无希冀”,“烟雾”就是执著、耽执的意思,对妙欲的耽著清净之后,修行人无损无希冀,得到也没什么损害,得不到的也没什么希望。
“人天界中尔等不存在”,“尔等”是指阿罗汉,如果这样修行下去就能获得阿罗汉果,获得阿罗汉果就超出三界了,人中也不会有他们的影子,在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找不到他们,因为阿罗汉已经获得了无余涅槃,不会存在了。
其内涵可理解为:因所谓‘名色’,能使近取五蕴之身现见痛苦的缘故,所以应该摧灭欲念,使贪执彻底根除。
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的,所谓的这些名色、五欲能够使我们近取五蕴的身体现见痛苦的缘故,所以应该摧灭欲念,摧灭对名色、妙欲的贪求心,使贪执彻底根除。
如果这种决心能再再增长,就能获得阿罗汉的果位,并能将贪执的随眠习气彻底扫除。
如果这种扫除妙欲的心能够再再增长,这样修行下去就能获得阿罗汉果位,就能将贪执妙欲的烦恼习气、随眠习气彻底抛弃。我们也许会怀疑阿罗汉有能力扫除贪执习气吗?实际上是不能的,但是我们以前讲中观的时候这个问题做过分析,种子和习气同时出现的时候,种子就是指粗大的、习气就是指微细的;如果习气单独存在的时候,它可以理解成种子。所以种子和习气同时出现的时候,种子就是粗大的,是阿罗汉可以断掉的,习气就成了所知障。如果习气单独出现的时候,可以理解成粗大的种子,也就是阿罗汉能够断掉的种子,所以不会有过失。就是说随眠可以理解成粗大的烦恼,习气可以理解成种子,这样得到阿罗汉果位之后就可以获得随眠种子彻底扫除的功德,并不是将所知障也能够彻底扫除的意思。
所谓‘烟雾’即是指耽执,其行迹于三毒之火的前列,能危害智慧之眼。
佛经中讲的烟雾就是指耽执。比如火和烟,火要着之前的前兆就是首先要冒烟,冒烟之后火就跟着上来了。同样耽执就是列于三毒之前,是生起三毒的前兆,即对某个东西生起耽执的时候,紧跟着三毒就会生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什么很多地方讲要抛弃耽执呢?因为耽执是引生三毒的近取因,相续中耽执不去除三毒绝对会生起来,三毒一生起来就造业,一造业就投生了。如果要阻止投生、要获得解脱必须要熄灭投生的业,要熄灭投生的业必须要熄灭烦恼,要熄灭烦恼必须要熄灭执著。
所以中观把破执著放在首位,为什么要对内外一切诸法统统做观察呢?对有情界、器世界、对于自己的五蕴、对相续中的种种法都做观察,就因为把这些观察完之后就能破除耽执,耽执破除之后就不可能由耽执引发三毒了,有这个必要。
即便是声闻乘没有这样的中观理论,了解一切耽执对境都是空性的境界,但是他们也有修法的,他们的修法就是认为所耽执的妙欲纯粹是过患,所以他们是使用抛弃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比如对于毒药,一般的人抛弃之后就不会中毒。声闻乘使用的方式就是把妙欲抛弃,舍弃了之后就不会耽执,不耽执就不生三毒,不生三毒就不会造业、不会流转轮回了。
大乘用空性来对治,就好像有些善巧的中医把毒药和其他药配在一起之后,不但不成为毒,而且能够成为治病的良方。所以中观的修法就是转为道用,观为空性之后受用就不会有过失了,不但不成为过失,而且受用妙欲的时候能增长他的功德。这就是大乘显教的修法,还有密乘是直接是加持转为甘露而受用,这是更高的,这里不需要讲吧。
不管是小乘还是大乘的显宗、密宗,对妙欲没有一个直接享受的,反正生起自相的贪心都是要抛弃的,只不过方式不同。我们如果有空性的见解就观空性,通过空性来转变。如果没有就通过小乘的处理方法把它抛弃、远离它。知道妙欲的过患就是远离它的近取因,如果知道它不好就会远离它,就像一个人,我们早就知道他坏透了,肯定要对我做伤害,那我绝对要抛弃他的。但是对一个人的好坏还生怀疑,就还不会抛弃他。同样彻底看破妙欲的过患之后就会毅然断绝,如果没有看透就还会生起“我接近它也许不会受害吧”这一类的想法,所以彻底观察妙欲的过患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行迹于三毒之火的前列,能危害智慧之眼。”烟能把眼睛熏坏看不清东西,“耽执”的烟雾也能熏坏智慧眼,有了耽执智慧眼就不清明,就看不到妙欲的过患、看不到解脱的功德,就看不到它们是空性的,所以必须要破除耽执。
低劣的分别念甚至不能让人安于平庸,是令人烦乱急噪、寻衅争斗的罪魁祸首。
低劣的分别念就是指耽著妙欲的这一类分别念,这一类分别念甚至于让人不能安于平庸,本身我们是平庸的凡夫人,但是相续中对妙欲很耽著之后都不能安住现状了,无法安住于平庸的状态中了。还有令人烦躁、寻衅争斗等等都是耽著妙欲的分别念引发的。抛弃妙欲之后自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不会因为妙欲和别人争斗等等。
如果能将彼等贪欲彻底屏弃,从此也就踏上了享受清净安闲生活的通衢大道。
从抛弃一切贪欲的时候开始,就踏上了清净修行的通衢大道了。
我们应当做到,不论施主迅速快捷地供养了多么琳琅满目、妙不可言的物品,也对施主以及所得没有半点贪念,则是以贪欲不能损害;
这还是在解释佛经中“是故当断名色之希求,断除我慢不具贪欲心,烟雾清净无损无希冀,人天界中尔等不存在。”这一颂。如果施主这么快、这么圆满的供养一切妙欲的时候,对施主和供养不生半点贪念,这就是贪欲不能损害。
如果自己的境遇恰恰相反,也不会大失所望、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则是以嗔恚不能摧伏;
如果没有得到,或施主慢慢腾腾拖延很长时间才供养一点点东西,这时也不会对施主和他所供养的东西大失所望、生嗔恨心,这叫“以嗔恚不能摧伏”。
如果能通达妙欲的过患,并以正念摄持而享用,则是以愚痴不能毁损。
这里的“利益”可以理解为“利养”,如果能通达利养的过患,并且正念摄持而享用,就是以愚痴不能毁损。前面讲的“烟雾清净无损无希冀”的烟雾就是耽执,是生起三毒之火的前兆,如果能抛弃这个“烟雾”贪、嗔、愚痴都不能损坏,所以叫做“烟雾清净无损无希冀的意思”。
不论施主给予何等的供养,也应平等相视,绝对不能有任何希图之念。
不管施主给什么样的供养都是平等而视,以前佛陀规定化缘托钵的时候也是这样,别人给什么就吃什么,不能挑好的,不好的不要。因为施主有贫有富,如果专接受好东西就会专门去找富裕的人,贫穷的人就没有供养的机会了,也会伤他们的自尊心的,他们会很失望、很伤心。所以佛陀也是规定接受施主供养的食物不能挑剔,不能有任何希图之念,应该平等相视。
昼夜之间,数不胜数的死缘会随时随刻地侵扰我们,所以,应当谨小慎微地住于行将就木的念头中,恒时忆念死亡。
这个问题后面“忆念死亡无常”时广讲,这里就不多讲了。
这样的阿罗汉,则无须领受来世,人天世界也就不会再次出现了。”
这样修行下去终将证悟罗汉果,无须领受来世,完全断绝了三有受生的机会,所以说在人天世界中不会再次出现。这是最后一句“人天界中尔等不存在”的意思。
三界中不会受生,安住在无余涅槃的状态当中,有些地方讲处于无余涅槃的当下就生到净土去了;有的说法是入无余涅槃的定之后一出定的第二刹那就生到清净刹土中去,因为除了清净刹土他没有受生的地方,受生三界的因都断掉了,只有在净土安住了。有些《现观庄严论》的讲义也是这样做了观察的,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解释佛经密意也是这样做了观察,总之都是讲到了妙欲的种种过患而将它抛弃的道理。
因此,了知妙欲的过患极为关键,在众多的经典以及论著中,都不吝重墨,大张旗鼓地对此理加以明示。
知了妙欲的过患是极为关键的,从佛陀开始乃至菩萨、声闻在很多经典论著中都是不吝重墨,对妙欲的过患呢用了很大篇幅加以明示。因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心智非常愚钝,如果没有大张旗鼓的宣讲妙欲的过患,他们认为这个是说说而已,不会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大张旗鼓、方方面面的宣讲。佛讲完之后菩萨讲,菩萨讲完之后声闻罗汉又讲,最后传承上师们又一个一个讲,我们就会引起重视。
比如现在我们学习这部论典,就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就是从佛陀开始乃至于本论作者之间都是批评贪著今生、批评妙欲过患,我们就知道并不是哪个时期要修的,实际从佛世开始到现在都是需要修持看破今生的妙法。通过这样密集型的宣讲之后,我们内心就会对这个问题生起定解,确定看破今生是修道的唯一出路,不看破今生修行就彻底失败。放弃妙欲能修法成功,耽著妙欲就只有失败的道理在相续中就很清楚可以生起来。
在本人所著的《善护论》等著作中,也广泛深入地宣说了这一主题。
《善护论》是本论作者罗珠加参尊者所造的另外一部论,其中也深入细致的宣讲了妙欲的过患这个主题。不单是本论,在其他地方也专题论著这个问题,这也说明他极为重视。
(第十一品 忆念欲妙过患品终)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