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44课-辅导答疑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1/7/15 23:50

问:现在净土宗都是导归极乐,往生的选择范围太小,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个类型的净土。弟子听说妙喜同极乐一样容易往生,只要坚定信念,单念圣号即可。但也有些人认为必须开悟者或者大善之人才能往生,恳请法师开示一下妙喜刹土净土的往生难易程度以及所需具备的条件?

答:我不是很清楚妙喜刹土的往生条件。法王如意宝以前也说过有些刹土是容易去,但是它的功德不是那么圆满。比如东方刹土,它不像极乐世界,因为极乐世界都是圣者,或者虽然不是圣者,但是没有烦恼、也没有女人、没有痛苦等等。但有些刹土当中不是这样的,比如妙喜刹土中也有女人和五妙欲等情况出现。所以法王如意宝也说他反复观察了很多之后,虽然有些刹土容易去、比较简单,但它的功德与极乐世界相比没有那么圆满,有些方面条件比较容易,但是功德没有极乐世界那么圆满。如果同样的条件下,极乐世界应该是最好的。所以净土宗导归极乐,对众生来讲,更容易选择,更容易去,它的功德也很大。

但是就像问题所讲,的确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有些人可能喜欢琉璃世界、有些人可能喜欢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有些人可能喜欢妙喜刹土等等,有些人喜欢兜率天。这方面应该去看一下经典当中的描述,我不太清楚妙喜刹土的因是怎么样的。因为我自己平常关注极乐世界的因多一点。好像法宝如意宝也讲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自己以前的确没有对其他刹土的往生条件仔细研究关注过。极乐世界往生四因很熟悉,在这个方面的确不知道。所以如果想要了知妙喜刹土,就看一些不动佛的往生的经典,应该是有讲往生条件,好像据说不是那么严格。法王如意宝以前曾经讲过,这个我记得起来,但具体的内容,因为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没办法讲。(生西法师)

 

问:中阴身是意幻身还是细微的心识?

答:中阴身其实也算是意生身,中阴身属于细微的五蕴。因为现在我们的身体是粗大五蕴,它是五蕴俱全的。中阴身其实也不单单只是心识,它是一个细微的五蕴,色蕴也有,只不过它的色法很细,非常细微,它可以穿墙,它就是很细的一种色蕴,五蕴都存在。所以它不单纯是一个心识的问题,而是五蕴都有,只不过它的色蕴比较细。我们现在的色蕴比较粗,它的色蕴比较细,就更加清明,更加容易动摇等等。所以这方面来看,中阴身就是这样的。(生西法师)

 

问:人们所说的灵魂是意幻身还是心识?

答:有时灵魂和咱们讲的中阴身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在佛法中,讲灵魂的少,只是讲中阴。此世到彼世之间的过渡的这个,有些地方叫灵魂,灵魂出窍如何如何。其实佛法当中讲这叫中阴身,中阴身其实也是细微五蕴,它是一个很细微的五蕴。它是一个意幻身,刚刚讲它是意生身,其实也是心识为主导的,因为心识比较明显,色蕴是细微的,不算明显,所以我们有时说灵魂属于心识,也可以这样讲。对照意识来讲,真实的灵魂应该是中阴,如果是中阴身的话,它属于细微五蕴。(生西法师)

 

问:中阴身与灵魂有什么区别?

答:中阴身、五蕴和灵魂有什么区别呢?真正在佛法中,很少讲灵魂这个术语,基本上都是讲中阴、神识等等,如神识投胎,和灵魂入胎,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中阴身入胎,其实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心识为主而已,这里面只不过是大同小异。(生西法师)

 

问:发心和发愿有什么具体区别?

答:发心和发愿的差别,有的地方不是很大。我发心做什么事情,我发愿要做什么事情,我发心成佛,我发愿成佛,从这个方面来讲是一样的;发心供养和发愿供养,有些时候从这个方面来讲,其实意义是一样的,没什么大的差别。只不过有的时候,以发心为主的愿力,所发的愿,具体的一条一条愿,这个方面有差别。发心,有的时候是指发起了菩提心,发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发愿是第一条愿是什么,第二条愿是什么,有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不同的场合侧面不一样,但总得来讲发心和发愿差不多一个意思。(生西法师)

 

问:为什么持戒的功德超胜布施的功德,而且六度中都是后后超胜前前?

答:因为布施容易做,持戒难做。在《经庄严论》的注释当中,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这个问题。《经庄严论》中讲度摄品的时候,讲六度四摄,六度的顺序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前前容易后后难,后后的功德超胜前前的功德。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布施,一般的人都可以布施,昨天我们讲课的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大富豪可以布施,一般的人也可以布施,甚至于连乞丐也可以布施。乞丐本身是向别人乞讨的,但他有时看到别人更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的钱布施给别人,所以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布施很容易,都可以做,但是持戒就难多了。有些人可以把自己的钱财拿出去布施,但你让他持一条不杀生戒,他做不到,他不受戒,不愿意受,不敢受这条戒律。所以持戒比布施要难,越难说明它越细微,相应来讲功德也越大;越容易做的事情,它的功德就容易集聚,也不是那么大。越往后越难做,难度越大,做到了功德也越大。后面到了安忍的时候,为什么安忍的功德比持戒和布施还要大?因为你要真实的在内心当中,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不生嗔心,是很难的。你可以守戒,可以在外在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做这些事情,外在中我可以把身三语四的戒律守得很清净。我就是不打你,不杀你,我不犯这个戒。但内心中的嗔心是很不容易控制的,有时控制不住的。所以只是我的行为上没有犯戒律。但是安忍不是这样的,安忍就是你内心当中不要生嗔心,难度一下子就出来了。一个是在行为上没有去做偷盗东西,第二个是说没有去杀生,没有去伤害众生;安忍是什么,是忍辱,不是说强制、压制着不去做,而是通过佛法化解掉我的嗔恨心,不生嗔心,这就太难了!所以安忍比持戒难,越往后越难,功德就越来越大。所以六度中后后超越前前,最后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很细致,要比禅定细得多。所以越往后越难,越往后越靠近实相,越往后的功德越大,它就是这样一种原理。(生西法师)

 

问:为什么《贤愚经》里世尊在因地时的父母总是同样的两个人呢?

答:有的时候是同样两个人。我们在看的时候,反面的一号人物永远是提婆达多的前世,好像一直就是提婆达多。如果正面的一号可能是释迦佛的前世,有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感觉,他的父亲母亲就是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的前世。是不是总是这样呢?不是总是这样的。这说明很多时候因缘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能够解开。有些时候他们发愿,比如释迦牟尼佛和提婆达多,就是他们的愿力。当然说法有很多,最早的时候是转成双头鸟,有些地方说是第一世,就是两个有情同用一个身体、两个头,就是双头鸟,一个头是释迦摩尼佛的前世,一个头就是提婆达多的前世,本来他们是一个身体,一个头休息,另一个头就可以干活了。有一次提婆达多这个前世的鸟睡着的时候,佛陀前世那个鸟看到一个很好吃的果子,就把果子吃了。它觉得没必要把睡着的那只鸟叫醒,让它休息,反正吃了之后大家都是一个胃,吃饱了就可以了,所以没有把他叫醒。睡觉的鸟醒来之后,一打嗝,是怎么回事呢?在胃里面怎么会有这个香味呢?就问它说吃了什么,它说吃一个甘露果,它就问为什么不叫我呢,它说我想了反正我们都是一个胃,吃饱了大家就可以了。这只刚刚睡醒的鸟一下子生起很大的嗔心,它就说如果你这样,我就要伤害你。第二次的时候,释迦摩尼佛前世的那只鸟睡着的时候,提婆达多前世的这只鸟看到有个毒果子,就把果子吃了,它吃下去之后它们就死了。死前阿提婆拉多的前世发愿:我生生世世要障碍你,给你做障碍。释迦佛的前世也发愿:生生世世不管你再怎么伤害我,我要利益你、饶益你,乃至于成佛之间。梁子就从那里结下来了,就是这样的说法。或者说他们的因缘从那里开始了,就这样不断地辗转。

还有一种说法是佛陀在发愿修菩萨道的时候,需要逆增上缘来圆满他的菩萨道。那个时候提婆达多的前世说,我来做逆增上缘,你不是说需要给你提供很多条件吗。如果没有人、没有缘分,没有因缘出现,修布施也修不了。尤其是高难度的布施,都是修不了的。所以他就发愿:高难度的修法,我来帮你做。所以他发了这个愿之后,佛陀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他的愿力相连接。所以总是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出来了:我要你的头,我要你的眼睛,我要你的耳朵,我要你的手。如果只是要十块钱、五块钱,这都不需要什么发愿,随便就可以给了。但是这些是很难的,一般的人也没有这个因缘,但是佛陀一生一世要圆满资粮,怎么办?他们就相当于有一个契约:我来帮助你圆满菩萨道。其实这是发的善愿,但是显现上面就是做障碍的。

这些修行者之间很多问题,我们很难了解,有些时候是通过帮助他的愿,发他的愿帮助他,而且通过他的发愿让佛陀很快地成就,每一次都有因缘让他去修,要么修布施,要么修安忍,要么修精进,要么修禅定,反正每一个都有让他增长的因缘。好像总是提婆达多和他对着干一样。但如果没有提婆达多在因地给他做一些所谓的“障碍”,打引号的“障碍”的话,他没办法这么快成就。

父母也是一样的,佛陀和父母之间也是发了愿的。父母也是发愿:我生生世世是要做你的父母。佛陀也是答应:好啊。就是这样的。如果答应了,愿力就一直在这儿,就会成熟。为什么是同样这样呢?有时圆满菩萨道需要很多生世,需要很多因缘,需要很多有情不断地帮助。其实在很多生世当中,从修菩萨道的角度来讲,看起来好像是若干世,有的说是五百世,那五百世从整个轮回当中,它也是很短的。从三无数劫的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也是很短的。所以在这些之外,和佛陀有缘的其他有情也可以做佛陀的父母,只不过咱们看到《贤愚经》当中的公案,只是佛陀在因地修菩萨过程中其中的一些公案而已,不是所有的公案。所以看起来好像是都是这两个人,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因缘在这里面成熟的。所以这方面我们应该是这样去了解的。(生西法师)

 

问:心识从哪里来?为什么心识不生不灭?

答:从一些角度来讲,心识属于有法,它的本性是法性,就是如来藏的光明、清净的智慧。所以从一个角度来讲,只要有法性的时候,它就有心识了。如来藏的本性、佛性本性是智慧,智慧有很清净的能了达一切、遍知一切的一种能力。但是这种如来藏智慧被无明蒙蔽时,它就显现为心识状态。如果你没有认知本性,它就叫心识;如果你认知了本性,它就叫智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心识从哪里来的呢?没有认识它的本性,最初的一念无明没有转成智慧的时候,就形成了心识。不生不灭也是从某个角度来讲的,它本性是不生不灭,法性如来藏不生不灭,但是从暂时的、轮回的侧面来讲,它不像其它东西生了之后灭,灭完之后不存在,不是这样的。而且其实心识本身也是有生有灭的,从它的一种细微的刹那生灭的角度来讲,它有生有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乃至于我们没有成佛之前,它一直存在的这个角度,一直存在似乎是不生不灭。但是它自己的自性,从比较粗大的角度来讲,比如我们的信心,这是一个心识,有生有灭,贪心有生有灭,它肯定是有生灭的。心识的相续本身,从细微刹那的角度来讲,也是生了就灭,也是有生有灭的。所以这里的不生不灭,只是从一个比较粗大的相续角度来讲,它一直存在着,它不会中断,否则就没有心识了。如果没有修持对治法,没有修持无分别智,心识一直会存在。乃至于什么时候成佛了,消尽了无名的因,这个所谓的心识的现象就融入到智慧当中,它的这种现象没有了。其实它本身返回到自己的一种本性当中,这个时候可以说心识消灭了。大概可以这样说。其实这样讲也不太严格的,因为心识本身就是一种迷乱,不了知实相,产生的一种迷乱状态,心识的本性就是智慧。当智慧升起来之后,心识就隐没了,不再出现了。所以佛陀只有智慧,没有这样的心识。菩萨位的时候,入定位是智慧,出定位是心识;凡夫人只是心识,没有智慧,他的智慧只是隐藏的,是一种实相而已。(生西法师)

 

问:观修死亡无常时,因极度恐惧和害怕死亡后会进入轮回,这种恐慌已影响我的身心正常了,我可以不观了吗?如果不观我该如何学修?

答:如果观得很恐怖,需要稍微调整修行。其实观无常,只是让我们更加精进,更加知道死亡的时候只有正法才有用,才有利益。其实不观修的话,我们还是会死亡的,死亡之后还是会入轮回的。你观还是不观,肯定都有死亡,死亡之后肯定会相应我们自己的业的状态进入轮回中,所以停止观修不是解决之道。

关键是我们要认识到,这个修法真实传递出来的信息和理念。观无常让我们打破现在的非常懈怠懒惰的心理。从而知道现在要抓紧时间好好修行正法。害怕入轮回或者害怕恶道,这方面我们要知道,只害怕是不行的,关键我们要去做一些调整。如果实在是影响到身心正常,稍微停一下、调整一下是可以的。多观一些功德,观一些佛菩萨的功德,成佛的利益,解脱的利益,可以把方向稍微调节一下。这样缓冲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头看能否够继续观修。在没有生起很精进的心之前,无常还是要观。如果无常观好了,的确现在不会懒惰、不会懈怠,那么不观也可以,因为功德已经产生了。但如果还没有生起来,但是现在特别恐怖,的确不敢再观,可以稍微放一放,阶段性地放一下,不要紧,可以观暇满人身的功德,观菩提心的功德,都可以。只要对继续修行下去有帮助,都可以稍加调整。(生西法师)

 

问:如果单位上班的时间比较空闲,其他同事没事就在淘宝看电视剧、看微博、聊天、看报纸等,自己可以用来看法本,听上师、法师的讲课或相关音频、视频吗?这算不算偷?

答:如果时间比较闲,单位管得不那么严格,只要你把你的事情做完了,做其他的事情也是开许的话,当然可以。其他人可以看电视剧,当然自己可以看法本,可以听音频,看视频,看佛教方面的讲课视频,这当然不算偷。从单位的角度来讲是开许的,从法的方面来讲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不浪费掉,能够用来念咒语,能够用来看法本 听课,这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很大利益。所以从哪个角度来讲,应该都不算是一种偷盗的行为,这应该是可以的。(生西法师)

 

问:在电脑中使用未经合法授权的软件,过失大吗?这种行为是否属于不与取?

答: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慈诚罗珠堪布以前讲,如果用这些盗版软件来做自己的事情,有可能属于偷盗;如果用来弘法利生应该可以。有次我们也问过大恩上师,他说这个可能不一定是那么严重。使用盗版软件列为偷盗的问题,有次我们问大恩上师,他讲应该不算。从某个角度讲,它虽然是盗版软件,从很严格的角度来讲也算是一种偷盗,慈诚罗珠堪布讲如果用来弘法利生的应该可以,没问题的。大恩上师的观点,我们也是专门请教过,上师有一次说是不一定算是一种偷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尽量用在弘法利生方面。平时如果有些过失,我们就多做一些忏悔,应该是可以。目前为止我自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两个上师的观点都有讲,可能一个从最严格的角度来讲,一个可能是从一般的情况来讲,一般情况可能应该不会犯这种偷盗的戒律,但是从最严格的角度来讲,可能还会有一些过失。(生西法师)

 

问:第39课思考题“按照博朵瓦格西的观点,如果想专修一法,观无常则最为重要,这是为什么?请从六个角度加以分析。”因为原文里格西只说了五点,还有一点是尊者所说。如何从六个角度分析呢?是哪六个角度呢?

答:如果专修一法,观无常最为重要。从我们当前的角度来讲,因为佛陀讲法时所谓的最重要,都是针对不同的根器、不同的听众,对当时那拨人而言,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换一拨根基高一点的人,我又说那个最重要的,那么你在旁边听着,问佛陀这个最重要有没有标准。这六拨人,六个最重要,到底哪个最重要?实际对每一个受众来讲,对他们来讲,都是最重要的。所以从刚开始入道,从我们要调伏内心精进起来,无常最重要。那么无常最重要,空性重不重要?菩提心是不是最重要的?在其他地方说菩提心最重要,空性最重要。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阶段,都有最重要的,只不过不同的阶段体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那么六个角度分析的话,格西的原文说了五点,还有第六个问题应该是在后面,再跳一行,那个地方好像也有一个。以前我看到问题大概也有一个,好像跳过去两段之后,下面还有一个分析的方面,把那个加进去应该就属于六个了。总共来讲应该也是六个。因为前面有一个格西请问博朵瓦格西,如果专修一法,修什么法最重要?博朵瓦格西回答了五个,后面帕单巴尊者这一段跳过去,单巴仁波切这段跳过去,“所以”这段跳过去,后面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可能是指这个,这就是格西讲的。把前面的五个,再加后面一个,就是六个,都是博德瓦格西讲的。如果一定要算六个的话,前面五个再加上后面这一段:“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加这个就正好是六个,也许是从这个方面来了解的。(生西法师)

 

问:上师说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罪业特别大,但是去那里不吃肉类,吃些薯条和冰激凌可以吗?会有罪业吗?如果有,那是不是代表去任何超市买类似牙膏的东西也会有罪业呢?

答:我自己理解,吃素的东西应该不会有那种罪业,因为上师讲的主要是和杀生有关系的。上师说不要去吃这些东西,主要是他们全球连锁的杀生的量特别大。但是那里面有一些素食,虽然是属于它的企业,但是只是去吃它的素食,并没有直接随喜它的杀生的事情。而且从另外角度来讲,假如都去麦当劳吃素食,它的肉卖不出去,它就会减少,但是我们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它的确就不一样了,因果就不一样了。假如大家都去麦当劳只吃素食,它的肉肯定会减少,杀生肯定会减少,这是肯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买薯条的钱,它可能也会继续去培植鸡呀什么的,这个方面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有一定关联。但是毕竟我是去吃素的,素食、薯条和它的肉食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这样去算,那我们说反正钱投进去的,它就拿去造恶业了,那啥都不能做了。像刚刚讲的一样,你去超市买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了造罪业了。不管怎么样,你给一个乞丐一块钱,他拿去造罪业,那也有过失的,不是这样的。

所以大恩上师也讲了:在世间生活完全没有罪过,这个很少。我们吃素也是一样的。比如吃素,种菜的时候难道不杀生吗?不打农药,不杀生吗?这也会杀生。但是相比较起来,毕竟是素食,我们没有去食用肉食,这个方面当然就不一样了,还是算一种清净的食物。同样道理,我觉得在麦当劳肯德基吃它的素食应该是可以的,也不应该算在随喜它的造杀生罪业的方面。因为的确是不同的,我吃的是素食,没吃他的肉类,这样应该是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是这样去抉择,这是我自己的观点。完全没有过失,就像刚刚讲的一样,大恩上师说:你在世间当中任何一个工作,完全没有过失的,这是很少的。只不过我们怎么样把过失减到最少。平时做一些忏悔,发菩提心,可能是可以抵消的,或者可以清净的。这些方面也尽量不会影响我们修行,这样应该就可以了。(生西法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