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一切获得中最重要的获得
今天我们继续讲《圣大解脱经》,这部经典的确非常殊胜。我们在死亡之前有幸遇到这部经典,并且有幸听闻,同时自己可以思维、修行,这对每个人来讲,是一切获得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获得。
前面讲过,不管是破戒者、邪见者,甚至是造五无间罪的人,遇到这部经典的话,都能遣除一切罪障,并且可以享用三宝的财产。这是为什么呢?前面也讲了,其实释迦牟尼佛也是多生累劫中没有遇到这部法,在轮回中流转很长时间,后来遇到这部经典之后,在定光佛面前获得将来成佛的授记。当然,记载佛陀得授记的经典也比较多,但此处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讲佛陀当时所遇到的法门和善知识的殊胜性,主要是说明法的殊胜性。
今天继续讲:
善男子。是故。大乘经典力施宝藏不可思议。惠施破戒贫穷依仪宝珠。善男子。大乘如大海。小乘牛迹水。大乘如须弥。小乘蚁子城。大乘如日月。小乘打失星。是乘名大乘。不可思议乘。容受诸众生。犹如虚空中。一切诸乘中。此乘为第一。如是大乘者。超出一切乘。小乘有限量。不能度一切。唯此无上乘。悉能度众生。若行此无量。虚空之大乘。虚空无有量。亦无有形色。大乘亦如是。无量无障碍。一切诸众生。乘于此大乘。当观是乘相。广博多容受。若于无量劫。说大乘功德。及乘此乘者。不可得穷尽。一切诸乘中。大乘为最胜。至心受大乘。得趣菩提树。无缚无障碍。今此无上乘。能胜下劣乘。坐于道树下。观于十二缘。哀悯众生故。为说大乘经。十方诸众生。若乘大乘者。亦复无增减。容受如虚空。大乘叵思议。神通大智慧。是故诸众生。当勤修集之。一切诸天众。天魔及外道。欲除烦恼缚。归依于大乘。具足六神通。三明三达门。能坏魔外道。并及诸邪见。大乘最为要。能破诸烦恼。具足诸善根。是故大乘力。其实难思议。一切世间法。及以出世法。有学无学法。摄在大乘中。若有众生行恶道。亲近邪见恶知识。远离此事归大乘。若人不乐求大乘。不能破坏烦恼结。欲求解脱学大乘。若有大人解大事。闻说大乘心欢喜。当知即是大乘人。
读诵这部经典,所有的贫穷和痛苦都可以遣除
善男子。是故。大乘经典力施宝藏不可思议:这里说到,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像我们这里讲的《圣大解脱经》那样的大乘经典的力量,实际上就像如意宝可以赐予珍宝一样,不可思议。如果有人给了你如意宝,那如意宝可以赐予一切所需;同样,如果谁得到了大乘经典,那他实际上得到的利益不可思议。
惠施破戒贫穷依仪宝珠:这句话在藏文和汉文当中都比较难懂。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这部经典的加持和力量不可思议,对于破戒者而言,经常读诵这部经典就像获得如意宝一样,依靠这部经典,所有的贫困和痛苦都会遣除;还有一些贫穷者,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的贫穷者,依于如意宝,依仪宝珠,可以施予清净的戒律,施予财富和富裕等等。藏文当中“依仪”两个字不明显,但是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不管是破戒者还是贫穷者,相当于对他赐予了宝珠一样,原有的缺憾和痛苦都可以摒除了。
大乘的教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藏文当中还有一句“下面以偈颂方式来赞叹”,赞叹什么呢?
大家知道,大乘经典的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议,今天我们有幸遇到大乘佛法,尤其是今天会着重讲大乘的功德。前段时间讲过,佛经中有一部《称扬大乘功德经》,是唐玄奘翻译的。当时唐玄奘所在的寺院就把他完成这部经的翻译的那一天作为纪念日,此后,寺院中每年都会举行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
我们今天有幸遇到了大乘佛法,一定要知道大乘的教义是什么,不但是理论上知道大乘的思想和意义,自己还要修持。
所谓的大乘实际上就是利益众生,断除自利,利乐一切众生。《地藏十轮经》中所讲跟《华严经》中讲的内容比较相同,《华严经》中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地藏十轮经》也说:“不顾自身所有安乐。唯求安乐一切有情。如是名为住大乘者。”不顾自己的安乐,唯求众生的快乐,其实这就是真正的住大乘者。住于大乘,实际上就是一心一意想着众生,而不求自己的名闻利养,不求自己的快乐。
理论很丰满,行动很骨感
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刚开始就做到这样是非常难的。虽然理论上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大乘的理论非常好,谁都会愿意接受,可是在实际行动中有一定的困难,为什么呢?我们在听闻和思维的时候,所谓的理想比较美好,但实际上,不管大乘佛法的教义,还是空性法门的意义,自己真正去行持时,都比较难。
比如利益众生,“不顾自己安乐,利益一切众生”,这非常美好,大家都非常赞叹,但是实地修行时,别人问你:“是不是大乘?”“我是大乘者。”“那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个时候,大家都说:“NO、NO、NO,没办法,实在是对不起,我是做不到的,但是大乘的教义就是这样的。”“我是大乘修行人,但很多理论跟实际修行有很多相违之处。”
不仅大乘理论,包括讲空性的时候,大家都学过《四百论》和《中观根本慧论》,讲人无我的时候:“哦,‘我’真的不存在。”大家非常明白,理论上一点瑕疵都没有,完全能通达:我跟别人接触的时候,中间有隔阂还是不隔阂?如果有隔阂,那便是东山和西山一样的别别他体;如果不隔阂,那我跟对方融入一体,等等——以理论来讲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真正实际行动当中不行,“我”还是存在的,“我”就是“我”,“我”刚才学中观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是接下来吃饭的时候“我”还是存在的。
包括《中观宝鬘论》和《入菩萨行论》第八品里讲身体的不清净时,“确实,不管是别人的身体,还是我的身体,里面都是很脏的,像冰片等很干净的东西经过身体以后也会变得很臭恶”,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理论就是理论,接下来,我们会贪执自己的身体,我们也会贪执别人的身体。为什么理论明明是这样的,实际当中这两者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实际上,是我们还没有达到圣者的位置。像阿罗汉、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不仅理论上明白,修行的境界也跟得上;一旦到了佛地,完全达到这种境界,不仅理论这样,实际的境界也是这样的;而我们凡夫人,好像理论上明白,但实际当中很难。
如刚才讲的一样,大乘不为自己求安乐,“哇,很好,我也应该是这样的,但愿一切众生离苦,这很好”,那你为什么不做啊?别人瞪你一眼就永远忘不了;稍微有点事情,就开始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拼命报仇,为什么呢?就是我们凡夫的习气,我们凡夫人的相续当中真的是一大堆的常乐我净。
明明理论上是这样的,但理论跟实际还不能完全融入,这个原因大家也应该知道。
修行需要一点一滴积累,不是一步登天
所以,为什么我们需要闻思修行呢?光是听闻不行,理论谁都会说。我讲经说法三、四十年了,虽然口才不是很好,基本上都可以说,但落到实际行动当中,说到修行的话,自己早上起来的时候想一想,晚上睡觉的时候想一想,有时候确实觉得自己很差劲,但有时候也觉得比较满意。
这种修行是多生累劫中一点一滴积累,并不是一步登天、一下子马上就现前所有的境界,不是这样。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释迦牟尼佛不需要在因地那么长时间当中,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净除罪障,不需要这样的功夫。
所以我想,我们需要有非常稳重的心。从世间层面讲,人稳重很重要,学佛也是这样;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过两天以后消失殆尽也不好,应该是一点一滴不断积累,不断修行。一开始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否则最后会很失望。
下面讲很殊胜的大乘功德。如果没有一点接触,也许你觉得:是不是佛陀很会说,用各种各样的比喻来赞叹大乘佛教?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真的进入大乘的思想,你就会明白,大乘确实是很殊胜的。下面我们进一步讲。
大乘的超胜功德
大乘如大海。小乘牛迹水:这里讲比喻。其实大乘应该是一种“乘”,“乘”是一种思想,可以这么讲。大乘佛教的思想是什么样呢?就像大海一样,不管从广度、深度,都非常深邃莫测、不可思议。比较而言,小乘、世间乘的思想,就像牦牛踩的牛蹄迹的水一样,很少很少,这里面不能容纳很多。
有些人学习大乘以后非常包容,在他的思想当中什么都可以接纳、都可以容纳,而小乘和世间个别思想很敏感、很狭隘。正因为如此,《大智度论》中云:“摩诃衍如海,小乘牛迹水,小故不受大,其喻亦如是。”“摩诃衍”指大乘法,大乘就像刚才讲的大海一样,而小乘像牛迹水一样,因为它非常渺小、非常微小的缘故,不能接受大的。牛迹里面盛的水,很小很小,太阳一晒就干了,如果跟大海的水相比起来,确实差距很大。
当然,如果遇到小乘,现在个别的原始思想有没有利益和功德呢?是有的,但与大乘思想相比确实有很大差距。这一点,作为修行大乘者,我们应该自己看:现在大乘佛教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对社会、对个人,对今生、对来世分析的时候,确实有很大差别。
大乘如须弥。小乘蚁子城:大乘佛教就像须弥山王一样,顶天立地、毫不动摇,非常庄严;小乘的法,相当于是蚂蚁做的城,或者它的蚁巢、蚁窝一样,看起来一堆,但实际上跟须弥山王相比时,有一定的差别。
大乘如日月,小乘打火星:日月的光芒可以照耀整个世界,遣除整个世间的黑暗;小乘,像打小小的火星一样,小小的火星时间很短暂,只能片刻照亮一下,而且范围非常小,除此之外没办法;从智慧方面讲也是,大乘佛教的智慧像日月一样,能遣除自他相续当中的所有的痴暗,而小乘只能利益个别有缘众生,帮助他们遣除钝暗。
是乘名大乘。不可思议乘:大乘在有些经典当中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妙乘、殊胜乘、不可思议乘等等,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所以又叫大乘,又叫不可思议乘。
容受诸众生。犹如虚空中:这个思想当中,可以容纳所有众生各种各样不同的分别、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就像虚空一样。我们都知道,虚空当中什么都可以容纳,动物也好、植物也好,动静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不容纳的,无有任何障碍。
大乘实际上应该都可以接纳,只不过我们自己到底是不是大乘?这一点我们要反观自己。虽然大乘的思想广大无比、甚深莫测,可是如果我们自己的心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境界,如果我们连小乘、连世间的包容心都不如,那自称“我是学习大乘佛法的人”,甚至“我是学习大圆满的人,我是学习密法的人,我是修密宗的人,如何如何”——有些人经常在一些显宗的法师面前炫耀自己:“我们是学密宗的,你是学显宗的……”好像看不起的样子,其实这不合理的,名称上你是学密宗的、学大乘的,但实际上你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境界?有没有利他心?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说“我学的法是大乘,是密乘,但我自己还没有入于这样的行列当中”,可以这样说。
前一段时间,我看网上有一个藏文的段子,说到: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要做好人,有菩提心的话最好……这时刚好来了一个人,他狠狠地打了来人一巴掌。你有菩提心还打人?合不合理?肯定不合理的。所以我们有时候是名符其实的修行人,名称不符,可以说假名为大乘者,但实际上真正衡量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大乘佛法就像虚空一样,虚空可以容纳一切。以前讲《般若摄颂》的时候也讲过,“此乘如空无量殿”。
一切诸乘中。此乘为第一:所有的乘当中,有人天乘、小乘,外道也有外道的乘。其实“乘”是指依靠它前往某个地方,比如说我们学艺术,不过是在艺术界不怎么说而已,实际上艺术也是一种“乘”,文化也是一种“乘”,科学也是一种“乘”,因为你依靠它要到达你去的目的地,这个就叫做“乘”。乘可分因乘和果乘,到达的目的地叫“果乘”,依靠它正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叫“因乘”。所有世间和出世间的乘当中,此乘最为第一。
如是大乘者。超出一切乘:大乘在世间当中超出一切乘。当然,并不是我们佛教徒说了算,说“超出”就是“超出”。但是我说过,大乘的思想可以分为大悲和大智,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大悲方面的思想,在世间当中可不可以说为是第一?还有大智慧方面,抉择空性的智慧,可不可以称为世间当中第一乘?我们不需要信仰,先暂时不谈信仰,只讲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人类世界或者说整个有情世界当中,大悲心厉不厉害?在世间的所有学问当中,抉择万法实相的时候,抉择空性的智慧厉不厉害?这个时候我们都知道,确实大乘无论从智慧,还是从大悲方面,都超出一切。这并不是说实际上不超出,我们佛教徒自己吹牛“我们超出一切”,就像一个贫穷的人说“我是最富裕的人”,不可能的,这里有一定的差别。
小乘有限量。不能度一切。唯此无上乘。悉能度众生:小乘有限量,因为见解有限量,只观人无我,他不能度一切众生,只可以度部分的众生,小乘的法门特别能度对人无我有兴趣的这些众生。唯此无上乘,实际上无上乘可以包含一切,无上乘承认小乘的思想,人无我其实包括在空性当中。所以说,大乘可以涵盖一切,能度所有的众生。我们要度众生,最好学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不但度自己,还度一切众生,因为大乘的思想当中包含了小乘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原因,大乘自度度他都可以,但如果是小乘则不行。
这里的有些教义确实在不同的经典当中也会出现。前面讲的《思益梵天所问经》,其中好多意义和这部经典比较相同,比如这句话,这里说“小乘有限量”,那部经里是“余乘有限量,不能度一切,唯此无上乘,悉能度一切。”这里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其它都完全相同。我们都知道,这部经典是跟虚空藏菩萨说的话,那部佛经是对思益梵天所说的,有些思想应该是相同的,尤其这里好几个偈颂前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不管是按其它经典的观点,还是按这部经典的观点,小乘不能度所有的众生。比如像藏传佛教是大乘佛教,在讲大乘佛教的时候,会把人天乘、声闻乘等所有的乘全部讲得清清楚楚;但其它的一些小乘法门,甚至不承认大乘是佛说的,而且甚至不能牵涉大乘所讲到的空性意义和大悲意义,否则小乘行人会害怕、恐惧、不能接受。
所以,在座的各位遇到大乘佛法真的是很荣幸的,否则刚刚开始进入宗教的时候,自己没有特别成熟的智慧,如果遇到了外道,或者其它乘的所谓的“老师”或者“上师”,我们肯定百分之百听他的,就像现在的有些大学生,不管老师说什么都会重复。我们以前藏族有个别老师,每天诽谤出家人、诽谤寺院,他的很多学生基本上跟他一模一样,他们也学老师,“这个出家人……这个寺院……”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分析。如果自己有非常成熟的智慧,到一定的时候,他们也会分析的。我觉得我们在座很多人运气很好,如果运气不好,即使转生在外道当中,自己也会觉得特别好。一方面,他们也有好的地方,但是从今生来世的解脱、从利益众生的方面,我觉得外道的思想与大乘的思想无法相提并论。
若行此无量。虚空之大乘:如果要行持无量无边的像虚空一般的大乘佛法,那虚空无有量。亦无有形色。其实大乘的思想真的跟虚空没有差别,非常广大,容纳一切万法。虚空也是没有形色,没有颜色、没有形状;大乘也是一种思想,如果没有遇到佛经,我们眼睛也看不到,耳朵也听不到,没有形色。但是一旦我们的思想进入到智慧脉当中,人生会有变化的。
大家比较清楚,在座的各位,刚来的时候特别自私,是比较“出名”的;最后离开这里的时候,特别想利他、度众生,也是特别出名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有时候学习和智慧真的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刚进来的时候特别自私、连小乘思想都说不上、特别糟糕的一个人,在这里短短学习几年,最后离开这里的时候满载而归,满满的利他思想全部装在肚子里,变成像弥勒菩萨一样,回到自己的地方时,又把肚子里形形色色利他的所有东西分享给其他众生。
大乘就像虚空一样没有形色,但能容纳一切,这就是它的特点。
大乘亦如是。无量无障碍:虚空无有量,也无有障碍,大乘也是这样的。一切诸众生。乘于此大乘。如果我们很多众生学这样的大乘法门,当观是乘相。广博多容受。如果很多众生乘于这样的大乘,意思是自己学习这样的大乘,并且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大乘的相时,会发现大乘的相归根结底就是利他,就是利益众生,应该是非常广大的,而且能接受所有一切的一切。
讲大乘佛法时,有时候可能我们心里知道的不一定能真正表达出来,但确实在实际生活当中,大乘佛法确实特别了不起。我们有幸遇到大乘佛法,应该是无量劫积累资粮和供养如来的结果,也应该有今生当中自己发愿力的成熟,或者自己无比智慧的显现,应该是非常好的。
这并不是我们佛教徒自己说了就对。我那天看到一个企业家,他说释迦牟尼佛很厉害。我当时想,不知道他自己有没有学过大乘佛教,但他可能明白一些,如果真的学习大乘佛法,他会更加赞叹。虽然对于他的有些观点,下面评论中有些人赞叹,有些人诋毁,但不管怎么样,他是一个自由学派,说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懂得了大乘佛法,可能他会觉得更厉害、更值得赞叹。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小小的视频,我要先喝一口水。
厉不厉害?统一发型,统一服装……可以嘛,让他这么说,但是……厉不厉害?其实大乘是更厉害的。(众笑)
最厉害的大乘
若于无量劫。说大乘功德。及乘此乘者不可得穷尽:如果我们无量劫当中真的说大乘佛法的功德,还有学习、修行大乘佛法的行人的功德,那无量无边的劫当中也没办法说完,这应该是最殊胜的,一般来讲很难表达,说都说不完。确实大乘佛法的功德不可思议,有时候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以后,也知道法的功德如何,很值得赞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的功德,比如一两个高僧大德真正为众生发了大乘菩提心时,那他一生的事迹,像上师如意宝这样真正的大德,一大堆的功德,全是利益众生,他的一生都是为了众生而活着,让我们说也没办法说得完。大家慢慢思维,可以知道其中的意义。
一切诸乘中。大乘最为胜。至心受大乘。得趣菩提树:在所有的乘当中,大乘是最厉害、最殊胜的,如果我们至心受大乘,一定会趋往菩提树,在菩提树下获得菩提果。如果我们一心一意接受大乘佛法,行持六度万行,那一定会获得菩提的果位;如果我们没有一心一意接受大乘佛法,依靠其它的乘,也许在多少劫、多少年当中苦行、修行,也不一定能获得最究竟的菩提的果位。
无缚无障碍。今此无上乘:这个乘没有束缚、没有障碍,今天说的无上大乘,能胜下劣乘。坐于道树下。也就是说它能胜过其它人天的乘、下劣的乘,正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没办法接受这个乘。汉地安慧论师翻译的《入大乘论》中云:“钝根少智者,不信于大乘。以不能信故,则无一切乘。”钝根和没有智慧的人对大乘法门很难以起信心,因为他对大乘佛法没有真正的信仰,那对其它乘也很难接受。因为大乘能包含所有的佛法,如果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心,那很难的。前面讲过,大乘佛法不可思议的见解和行为,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接受,一般的人很难接受大乘不可思议的境界。
观于十二缘。哀悯众生故。为说大乘经:像佛陀坐在菩提下,观十二缘起,悲悯众生的缘故,为众生说大乘经典。可以从佛陀的角度这样解释;或者如果我们修行大乘佛法,将来会坐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通过观大乘的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一般是缘觉的修行,但是如果我们修大乘佛法,可以修大乘的十二缘起,之后悲悯众生,为众生说大乘佛法。
学佛最主要的目的——慢慢变成大乘行者
所以,大乘确实对自己相续的转变非常有帮助。我们在座的各位学了大乘佛法以后,至少自己的言行举止也是跟以往完全不同,以前“我虽然是一个佛教徒,但是我着重求自己的解脱”,在所有的行为当中以自己为中心,在他的行为里面,真正的利他也许很少很少;但自从学了大乘佛法以后,自己的行为有很大的改变,所以发菩提心,不管在因地、还是在果地,都非常有价值。
有些经典当中讲,大乘的发心相当于金子,无论是在出产产品的时候,还是在矿石的时候,金子是很有价值的。虽然做矿石的时候,外面也有很多杂质,但也值钱,虽然还没有真正锤炼,但金子非常有价值。现在我们凡夫人相续当中的大乘佛法,虽然外面有很多自私自利的垢染,但是因为我们利他的菩提心是非常纯洁的、有价值的、有力量的、有意义的,因此每个人应该都要知道大乘佛教。
今天我们在座的人,可能觉得其它乘也殊胜——当然,佛陀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对每个众生应该都有利益,这没有什么说的,但从整个大的方面来讲,大乘佛教的思想确实不可思议。我们在座的各位,人身非常难得,在难得的人身当中遇到这么好的珍宝,首先应该认识它,没有认识的话,真的很可惜,就像本来已经去了一个具有特别多宝藏的地方,但你不知道珍宝的价值,没有认识它的话,也是很可惜的;已经认识了、但是没有接受,也是很可惜的,你虽然认识金子和如意宝,没有接受也很可惜;光接受还不行,还要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依靠这种珍宝菩提心来利益众生。不专业的人,没有学过大乘佛法的人,“大乘、小乘”跟其它词一样,没什么差别;但真正学过的人不相同,自己也应该慢慢变成大乘行者,这就是学佛最主要的目的。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十方诸众生。若乘大乘者。亦复无增减。容受如虚空:这里说,所有十方的众生如果成了大乘的乘器,他得到什么呢?无增无减的境界,就像虚空一样,能容受一切。如果你大乘佛法学得很成功,那你生活当中不会像一般的世间人那么计较得、失、增、减,不会那么敏感、痛苦。哪怕是发一个信息、打一个短短的电话,或者短短的接触,也能看得出来这个人大乘佛法有没有融入心,真的非常清楚。除非有些人显现上以不证悟大乘佛法的方式来度众生,除此以外都应该很清楚。
确实,大乘佛法只要涉及到众生的时候,特别柔软、谦和,像虚空一样什么都可以接受。如果对大乘佛教什么都没有了解,那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别人写的一些书,可能他用的词,大多数是负面的、痛苦的、刺伤众生的语言;如果他相续当中有大乘,那真的像甘露一样,从头到尾,非常的温和、温馨,特别舒服,给自他带来快乐。这从说话、写文章、打电话、发信息,包括从他自己有时候发的微信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在座的修行人,现在每个人都带着一个信息的工具,从这个工具上面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思想。除非有些人心很痛苦,但拼命假装写快乐的;有些人特别快乐,但故意隐瞒自己,表面上显得很痛苦、经常抱怨别人——这些情况除外。一般来讲,我们应该能看得出来,自己能不能容纳众生、容纳一切。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乘思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有时候对佛陀境界的赞叹,大家都非常有感觉。
《大乘密严经》中云:“呜呼大乘法,微妙不思议,如来之境界,佛子应顶礼。”这个教证讲得很好,“呜呼”是奇哉,不一定是悲哀的意思。我们经常说“哎玛吙”,现在用“呜呼”,原本带有悲哀的意思,但这里是指“奇哉”。大乘佛法微妙不可思议,这样的不可思议是如来的境界,所以我们作为佛子应该赞叹大乘佛法、赞叹如来的境界。就像寂天菩萨说的“谁有珍宝菩提心,我向他顶礼”,谁有大乘佛法的不可思议的境界,那我们向他顶礼。其实这是如来的境界,我们很希望每个人都得到不增不减。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很需要大乘的思想,不管是对自己的生活,对他人、对社会,都需要大乘思想。
大乘叵思议。神通大智慧。是故诸众生。当勤修集之:大乘是不可思议的,有大神通、大智慧等等。大乘修行的境界当然包罗万象,非常丰富,任何一个有缘众生应该非常精进地修行。意思就是说大乘不可思议,大乘思想就像宝藏一样,什么都有,需要神通、需要智慧、需要大悲心……什么样的境界都有,就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如果你愿意,任何一个众生都可以认认真真、非常精进地修行,如此,你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快乐、相应的境界。
遣除21世纪众生的烦恼痛苦,需要大乘佛法
一切诸天众。天魔及外道。欲除烦恼缚。归依于大乘:你看这里也讲了,所有世间的天众也好、天魔也好,还有外道也好,尤其是现在的人类,烦恼多得不得了。看起来现在的交通、信息越来越方便,但方便的背后烦恼越深重,痛苦越多,这样的痛苦、这样的烦恼,如果不解决,我们始终没办法快乐。
尤其是当今时代,看起来21世纪应该是最成功的,但从人的内心来讲,是最焦虑、最失败的。你看现在心理疾病的人,占整个人类的百分之多少,你们可以上网查一下。自杀率一年比一年高,心理有疾病的人、精神有疾病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人越来越多,身体上包括癌症、艾滋病等等这些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时代当中,众生要遣除这样的痛苦,真的很需要大乘佛法,为什么这么讲呢?大多数心里的痛苦,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态引起的;精神病、焦虑症、孤独症、抑郁症等所有的病痛,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勾心斗角、互相争斗、互相排斥,这些都是以自私心为中心。在以前亚当斯密等很多思想的驱使下,人类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自私的时候,就越来越痛苦,这个时候真的很需要大乘佛教。
《大般涅槃经》中云:“声闻缘觉于诸烦恼而生怖畏,学大乘者都无恐惧。”声闻缘觉对烦恼不是特别恐惧,不像凡夫人,凡夫人真的对贪嗔痴、对所有的根本烦恼和随眠烦恼,不但产生恐怖,而且因为这些痛苦,连自己的身体和寿命都会终结。而大乘行人修学佛法时,面对烦恼不会这么恐怖,而且越生烦恼越开心,生烦恼马上有对治的方法,有认识的方法。大乘佛法最荣幸的是什么呢?别人怕烦恼,我们不怕烦恼。
当然我也是理论上说的,我实际上也怕烦恼,有时候一生烦恼,好长时间中心情也不好、睡眠也不好;但没有烦恼的时候,院子里的花还没有开的时候都感觉已经开了一样,所以跟自己的心态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但确实遇到了烦恼的时候,依靠真正大乘佛教的教义,马上有转为道用的方法、认识本性的方法等等,有很多的方法。
所以,要断除烦恼最好是皈依大乘佛法,不但是皈依,还要好好修学。在座的都已经皈依了大乘佛法,并且有幸学习这么多大乘佛法,上次也讲过,大家永远不要放弃大乘佛教,不然真的很可惜,对个人来讲是非常大的损失。
具足六神通。三明三达门。能坏魔外道。并及诸邪见。大乘最为要:具足六神通,具足三明、三解脱门。六通大家都应该知道,六通里面包括三明:宿命、天眼和漏尽。为什么说六通里面也有这三个?《大智度论》也讲到,为什么叫三明呢?对于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在讲三明的时候,不仅讲它的现象,而且把它所有的因缘过程都讲得很清楚。比如宿命通,在六通当中只讲它的功能和现象,而讲到三明的时候,包括他前世修什么样的法、最后如何示现宿命通的道理,都会讲到。
“三达门”即三解脱门。大乘佛法,从功德方面讲,自然而然得到五眼六通等等功德,能毁坏外道、能毁坏一切魔众和所有的邪见。我们还是很需要断除邪见,否则,有时候我们真的很难度过去。所以,大乘佛法真的能断除一切邪见、断除一切外道,这很重要。
有些经典当中讲,大乘佛教有一个药叫“阿伽陀药”,能治很多病,包括毒蛇、很多毒物,这些都可以。大乘佛法亦复如是,包括外道的攻击、魔众的违缘、邪见,还有修行当中的各种懈怠、烦恼等等,都可以遣除。
高情商的秘诀
真的也是吧,我看这里有些法师和发心人员,特别愿意发大乘菩提心,跟谁都没有什么矛盾,因为他心里的目的是利益众生,那什么样的众生都可以接纳,出家人也可以、在家人也可以,坏人也可以、好人也可以,“凡是众生,都是我结缘的对境”,因为他放下自我。有些人可能有智慧,但是跟谁都合不拢,为什么?就是菩提心没有修好。
我那天跟几个老师开会的时候说:有个别人智商可以,情商可以;有个别人智商可以,情商不行;有个别人智商、情商都不行。其实我自己可能也不好,但我这里说,有些人智商还可以,讲起来很不错,但是情商不行,人际关系上跟谁也合不拢;有些人跟谁都可以,这个差别很大。具有大乘菩提心的人,人际关系应该是很好的。哪有一个菩萨跟谁的人际关系都不好的?恐怕不可能。
智商和情商归根结底在于利他心好不好。如果利他心好的话,人人都交口称赞“这个人是棒棒的”;如果利他心不好,可能很难。这里说大乘最为要,最重要的大乘菩提心修得很好,那即使是怨恨的敌人,哪怕今天他恨你,他以后也会以另一种方式来对你报恩,并不是跟你作对;如果利他心修得也不好,情商也不好,本来都没什么事、本来是小小的事,你也会吹毛求疵、小题大做。有些人真的很会弄,每天制造一个事情,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不管到哪个部门、又搞一个是非,到那个部门去、又搞一个是非……虽然在这里没有大的矛盾,但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就像我们藏族有种说法,五个指头有长短。自己也可以看得出来:我是中间长的拇指,还是短的拇指?是这个,还是这个?大家也可以看看。
如果大乘佛法学得很好,那外道、魔众、违缘是没有的,他应该都能断除。
烦恼即菩提
能破诸烦恼。具足诸善根。是故大乘力。其实难思议:确实大乘佛法能破贪嗔痴等所有的烦恼,具足慈悲菩提心、出离心等一切善根,那力量真的是不可思议。尤其是在烦恼当中能产生智慧也是很难的。
《入大乘论》,是道泰法师所翻译,在藏传佛教当中还没有找到,我原来一段时间想过要不要翻译一下。藏传有一个《入大乘论》,是荣索班智达所著,主要是讲入于密法的大乘。我记得汉地的《入大乘论》有两卷,里面讲得很好,是北凉时翻译的,北凉是当时一个很小的国家。其中引用了一个龙猛菩萨的教证:“不从虚空有,亦非地种生,但从烦恼中,而证成菩提。”菩提不是从虚空当中产生,也不是从地种产生,而是从烦恼当中产生的。与“烦恼即菩提”意思相同。只有大乘佛法有这个能力。为什么讲不可思议?因为这样的智慧从烦恼当中来的话,一般小乘提都不敢提,从贪嗔痴当中能产生菩提,那简直不可思议。
一切世间法。及以出世法。有学无学法。摄在大乘中: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有学法和无学法,其实都包含在大乘佛法中。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只要利益众生,大乘佛法可以有诗学、声明学、因明学、逻辑学,所有世间有用的知识都可以包含在大乘当中,那出世间的,包括空性法门,以及大小乘的有学地、无学地,则更不用说了。
当知此是大乘人
下面每句是七个字,在藏文当中是九个字。
若有众生行恶道。亲近邪见恶知识,如果有些众生行邪道,亲近一些恶知识,这样的话,应该远离此事归大乘,远离这些依止邪见和恶知识的人,应该皈依大乘。藏文当中上下有一点点差别,但是差别不大。
若人不乐求大乘。不能破坏烦恼结:如果有些人不愿意求大乘佛法,那他的烦恼不一定能解决,也许只能断除部分,但彻底断除是不可能的。
欲求解脱学大乘。若有大人解大事:如果想得到解脱要学大乘。如果真的想做大事、想开大智慧的人,想做利益众生的大事情,那么闻说大乘心欢喜。当知即是大乘人。如果有些人听到,就像《入中论》里讲的一样,听到空性法门的时候,内心数数发欢喜,周身毛孔自动竖立,那说明这种人有大乘根基和种子。
有些人一讲到大乘佛法的时候特别适应。我个人认为,我应该在大乘方面有结缘,一讲到空性的时候就特别相应,并且能记得住关于空性方面的内容,一讲到《入菩萨行论》好像特别熟悉,每一句都与自己特别相应。但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话,可能每说一句都会产生一大堆邪见。昨天有一个和尚到我门口一直敲敲敲,我打开门一看,他说:“对不起,我今天早上对你产生一大堆邪见。”我说:“没事,你回去吧。”“好的好的,再见再见。”所以,对个人、对他人生邪见也正常。但如果与法师有缘、与法门有缘,不容易产生邪见,而且特别欢喜。有些道友一听到大乘佛法欢喜得不得了,其实可能学得不是很好,但天天开心得不得了,天天“吃开心果”,我想这也是大乘的根基。闻说大乘心欢喜。当知即是大乘人。听到大乘以后心欢喜,当知此人大乘人。
要不今天讲到这里,是大乘人,缘起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