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刚刚说到忏悔的时候,最好以菩提心和空性摄持。以菩提心摄持,弟子可以理解,可是如何以空性来摄持?法师能否做个简单的开示?
答:空性摄持,就是观想罪性本空。因为罪业也是因缘和合的。按照龙树菩萨的观点,“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罪业也是因缘法,也是空性的。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如果认为罪业是实有的,忏悔起来就很困难。如果认为它本性是空性的,了知它的本性,忏悔就很容易清净。这叫做以空性摄持的忏悔罪业的意思。(生西法师)
问:有一个师兄跟弟子说,她的上师和弟子发生关系,但弟子和小组的师兄讲了这件事,弟子只想告诉其他师兄不要乱喷人,要好好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说别的上师的过失,弟子是否有过失、诽谤?请法师开示。
答:要好好观察自己:如果自己内心当中,的确是没有任何的说过失的心,也没有任何诽谤的心,只是为了提醒其他的修行者,如果这样就不会有过失的。但是在说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需要非常谨慎。不管怎么说,单单从这个事情本身来看,如果的确内心当中是清净的,不会有过失。但是不管有没有(过失),内心是不是清净,以后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要很慎重。(生西法师)
问:我对阿弥陀佛很有信心,是否可以修《前行》时,用阿弥陀佛佛号代替金刚萨埵念诵?供曼茶时用其他方法代替?比如用拜忏或念《金刚经》代替?
答:我建议,虽然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但还是可以继续用加行,不要用其他的佛号代替。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在念金刚萨埵的时候,把金刚萨埵和阿弥陀佛的本性观成无二无别。金刚萨埵其实也是阿弥陀佛,但是念的时候,还是念金刚萨埵的百字明。观想的时候,还是观想金刚萨埵的形象。供曼茶的时候,仍然是供曼茶,不要用其他代替。因为每个法都有它不共的作用,我们可以把百字明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一种资粮,就是:我为了往生,我要清净我的罪业。这个没有任何矛盾。然后我要往生,我要圆满资粮,供曼茶就是非常迅速的可以圆满资粮的一种形式。《阿弥陀经》中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修曼茶,是可以很快地积累资粮的方法。所以,供曼茶可以成为牵引我们往生的这样一种因。我们尽量按照五加行的方式来圆满,修的时候,皈依境当中莲花生大士、金刚萨埵,都可以观想成阿弥陀佛无二无别,和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无二无别的。修完这些的时候,可以把所有修积资粮的善根,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做回向,这个时候就是两个都可以了。所以,我建议不要替代,还是按照五加行去修持,那么对自己是非常好的。(生西法师)
问:请问地狱的狱卒是真实的众生吗?他们去地狱是靠业力,还是其他原因?什么原因?他们对堕入地狱的众生实施刑罚,所作是造恶业吗?
答: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地狱的狱卒是真实众生,属于饿鬼道的众生,但是他的工作就是在地狱当中工作,他自己不会受困苦,是这样的。就像在监狱里面服刑的犯人会受苦,但是狱警不会受苦。这种地狱当中的狱卒,有一种观点,好像《俱舍论》有主张说是阎罗。阎罗,有的地方讲是属于饿鬼道的有情,恶道的有情。还有一种观点:地狱当中的狱卒都是自己业力的幻化,没有真实的众生,都是自己的业幻化的。比如在这个地方死了,如果造了恶业之后,在自己的房间的床上死,死了之后,这个地方就显现成地狱,而自己的罪业就显现出各种各样的狱卒折磨自己,自己死了之后,狱卒就消失了。就像我们做梦,在梦中的时候,其实我们在梦中被人追杀,被很多人踢打,梦中的这些打我们的人,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业力的幻变。有些观点讲,地狱当中的狱卒是我们自己业力的幻变,不存在一个真实的有情,也有这种说法。那么,如果是有情,他们对众生实施刑罚,如果有嗔心,仍然还是会造恶业的。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嗔心,就是做一些机械的事情,不一定会造恶业。但是如果他有嗔恨心,做打击众生的事业,仍然是会会造恶业的。(生西法师)
问: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中云:“闻善功德恶过患,地狱痛苦寿量等,认为不实仅说法,此罪重于五无间,发露忏悔无解罪。”请问“无解罪”是什么意思?
答:“无解罪”就是没有解脱的意思,没有解脱的罪业。“此罪重于五无间”,“五无间罪”都是最重的罪业了,会堕无间地狱的罪业了。生起邪见的这种罪业,比无间罪的过失还要大。所以从某个侧面来讲,这个叫做“无解”。“无解”就说没有解脱的,没有解脱之时的罪业。当然是不是真的没有解脱?并不是真实没有解脱,而是非常的重,很难解脱,很长时间,很难才能解脱,基本上和没有解脱差不多。这里的意思是强调罪业之重,所以叫做无解,就是一个人没有解脱希望了。并不是真实的没有解脱,罪业受尽之后,还是会解脱的,但只不过是罪业很重、时间很长,从这个方面来看叫无解罪。(生西法师)
问:弟子现在所观想的皈依境是按照莲师皈依境的方法来观想,只是把莲师观想成上师法王如意宝,这样观想如法吗?可以把这个打印出来给15届师兄按照这个来修持吗?
答:我们在观想皈依境的时候,念皈依的时候,形象上要观想莲师,本性可以观为法王如意宝。像这样的话,如果是本性观为法王如意宝,也可以。如果真正地对法王如意宝信心很大,有的时候也可以把莲师观成法王如意宝的形象。但是,还是不要打印出来给其他人修,因为这个毕竟不是仪轨的要求。现在我们的皈依境,形象都是莲师,本性都是法王如意宝、自己的上师,这样都可以。但是,如果要想把中间的莲师换成法王如意宝的形象,打印出来给别人参照,是不行的,因为这毕竟是很个体的、个人的一种观修方式。这样观想行不行呢?从某个角度来讲,可以。但是,是不适宜推广的。自己可以这样去用一下。但是,因为不是圣者们的智慧呈现出来的原因,不建议这样去大面积推广。当然原则性是可以的,但如果真正是像法王如意宝或者大恩上师他们说可以这样想,也可以把这个制成观想图让大家去修,这个是另外一回事情。性质不一样,所以,如果我们自己有的时候偶尔这样观一观、调换调换,有的时候也可以。但是不能大面积推广这样一种法。(生西法师)
问:“三有”是哪“三有”?是轮回中的三界吗?观待的众生有哪些?
答:三有就是三界。只不过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就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和“三界”是一个意思,有的时候词句不一样。观待的众生是哪些呢?欲界,就是欲界的有情。欲界的有情的范围很广,是从地狱众生开始,然后是饿鬼、旁生,还有人道、阿修罗道,天界当中从四大天王天到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大化乐自在天为止,全都是欲界。色界,是从初禅天开始到四禅天。无色界,是从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处,从空无边处到这个非想非非想处,有四个状态,这是无色界的众生。所以,基本上来讲,从四大天王天以上都属于天人,不管是色界天也好,还是无色界天也好,都属于天人。六道,色界和无色界都属于天道。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六道”从这方面分析的。(生西法师)
问:有人给弟子结缘了一尊孔子像,该尊孔子像是否能够与佛像一起供在佛堂?
答:孔子像,我也不清楚是不是像佛像一样的。有些地方说,他是佛的化身。有些就不一定是这样。但是,从显现上来讲,我们可以承认他是一个世间的圣人,不一定是出世间的圣人。所以,如果和佛像一起供在佛堂,从某个侧面来讲,可能也不是很合适,从我自己个人观点来讲不是很合适。当然有些道友说可以和佛一起供,但是我自己可能是不会把孔子像和佛像供在一起的。这只是我自己的观点而已。毕竟他是一种世间的圣者,不是出世间的圣者。所以可以放在其它的地方。和佛像放在一起,从我自己的层面来看可能不是那么合适。(生西法师)
问:现在有的做烟施的食子上有种子字,请问这样的食子可以用来做烟施吗?会有过失吗?
答:这些食子上的种子字,如果是按照仪轨如理如法地做的,那么这些种子字都是可以利益众生的。有些文字是可以烧的,而且烧了之后可以利益众生。有些可能直接做在食子上;有些是要专门有一片纸,纸片上面印了一些咒语,咒语在烧食的时候一起烧,烧了之后通过咒语的加持,可以让有情得到很大的利益,如果是这种情况,烧了之后,不会有过失,而且功德特别大。(生西法师)
问:我认识的一个道友开店卖衣服,现在他家有一种带八吉祥图案的女士披肩,请问法师,这样的披肩,我们凡夫可以用吗?会不会不如法?
答:八吉祥的图案应该可以用,而且可能用的话比较吉祥。八吉祥不像佛像,有的时候它是一种供物、供品;有的时候是一种图案,很多藏传佛教寺院当中,寺院的前面地上都会画很多这些类似于八吉祥的图案。如果真正不能踩,他们也不会这样画的。所以,可能有些时候它是图案,是一种装饰。有的时候,画出来表示吉祥、遣除违缘;有的时候,可能接触了也会得到吉祥。所以,如果是八吉祥图案的披肩,它和佛像及其他经文不一样。八吉祥的这种图案的披肩,我觉得还是可以用的。(生西法师)
问:请问有发心出道场的师兄,其家属抽烟,有时大家共修时在一旁抽烟。如此大家是否都会受影响,种下堕地狱的因?有经典云,即使七地菩萨闻到烟味,瞬间就会堕落。那我们凡夫岂不是更可怕了?
答:七地菩萨,有地方说是八地菩萨。大恩上师在解释的时候,说菩萨闻到烟味堕地狱,绝对不是说他真的要堕地狱,而是说明罪业很重,用了一个假设的句子,但这个情况是没有的。不可能说真实的八地菩萨、七地菩萨闻到烟味了就堕落,因为他早就没有堕落的因缘了。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是在忍位的时候,“忍”不堕恶趣嘛,忍位的时候就已经不会堕恶趣了,何况到了初地之后断除三种结,绝对不可能再堕恶趣当中。如果堕落,就说明他还不是圣者。七地菩萨闻烟味堕恶趣,是说明过患很重,让我们注意的意思,我们一定不要理解错误。有的时候为了说明过失很重,大人们也会用一些稍显夸张的词句来引起我们的重视。不是说真正的七地菩萨不保险,八地菩萨不保险的意思。回到这个问题本身,我们在这个世间当中,因为整个社会现在还没有到无烟社会,当然闻到了别人的二手烟、自己抽烟的过失很大,闻到烟味过失也很大。但是,这个情况基本上很难避免,只要到外面、在街上走,很多时候都会闻到烟味,这是没办法的。比如在道场当中这些家属抽烟,当然不好,如果能够劝解他不抽最好。但是如果劝不了,我们平常做一些熏烟,有的熏烟可以避诲、清净。如果染污之后,通过烧一些熏香,一种可以清净的特殊的香,熏一熏自己的念珠、身体,熏一熏道场、佛像。家里面如果有抽烟的人,经常熏一熏,也算是一个补救措施。平常也经常念一些金刚萨埵来忏悔。因为有的时候道场也不容易找,这些道友们发心出道场也很难得。如果能够避免当然最好了,如果实在避免不了,也不能够因小失大。所以,如果有一个道场,大家能够比较放心地修行,还是算可以的。否则,如果连道场都没有,大家的整个闻思环境不具足的话,反而可能更加不好。所以,这样的情况能避免就避免,避免不了的话,平时我们就多念一些忏悔,念一些秽迹金刚咒,或者熏一些香。我们看大恩上师的一些讲记当中,有些人、有些领导到他家里面去的时候也抽烟,显现上上师也不好说什么,等他走了之后,马上就把窗户打开,然后开始把柏树、熏香这些打开,熏一熏房子,相当于做一个开光的样子。其实也是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像上师那种证悟者他不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个方法告诉我们了。方法告诉我们之后,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用香熏一下,可以除晦,可以把影响减到最低。(生西法师)
问:如果说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是诸佛菩萨的化现,那么诸佛菩萨为什么要化现出这个世界呢?有何用意?如果没有这个世界,我们和我们的心识会怎样?
答:其实娑婆世界本身,主要还是众生的业力的化现。诸佛菩萨的化现的意思是,它的实相、法性是周遍一切的。实相周遍一切,那么和实相无二无别的娑婆世界,从某个侧面来讲,也可以说是它无二无别的化现,也可以说是他的智慧摄持过的,也可以说是悲心摄持的化现。单单从这个侧面可以这样表述。但是,像娑婆世界这样的不清净的刹土,其实是众生的业力幻变的,因为众生的心和心识存在的时候,心识上面的习气、种子就会起作用。它怎么起作用呢?它的心识上面的种子、习气起作用之后,就会通过共业显现出一个娑婆世界,比如南瞻部洲等等,这些其实主要还是众生的业变化的。如果说是诸佛菩萨的化现的,佛经典中有这样讲法,可以像刚才那种理解:其实佛陀所证悟的实相是周遍一切有法的,所以也周遍了我们的娑婆世界,从他的悲心和愿力周遍一切的层面,也可以解读为,这个是诸佛菩萨的大悲的一种摄持的化现。但是真正来讲,直接的因还是我们众生自己的习气。(生西法师)
问:请问您在《前行》辅导中提到“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法”。具体关于因缘法的论典应该看什么?
答:讲解因缘法的论典很多。要看因缘法的话,其实很多佛经里面都在讲因缘法,比如《入菩萨行论》讲的是世间的一些因缘,痛苦的因、菩提心的因、导致菩提心的果等等这些因缘法。还有《前行》当中也讲很多因缘法,如果这样修,得这种果,也是因缘法。如果是说“缘起性空”这种因缘法,要看《中论》、《四百论》等等讲《中观》的论典,这些论典讲因缘、缘起性空讲得比较多。其他的因缘法就有很多,讲因果的如《贤愚经》,讲解因缘法“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的观点,都属于因缘法。《前行》中的第四品讲业因果,也是讲因缘法。这些论典都可以看。(生西法师)
问:弟子最近修法总找不到感觉,心里怎么也生不起好多觉受。所以心情也变得低落,弟子该如何继续修法?
答:修法找不到感觉,作为一般凡夫人来讲,这些起起落落是非常正常的。有些大德教诲我们,当我们心情低落的时候,不要让它低落下去,要想一想暇满人身的功德,要想一想现在所遇到了这样一种佛法的利益,听闻大乘菩提心的功德和听闻这些殊胜的经典的功德非常大,得到暇满人身、能够值遇佛法是很幸运的事情等等。这样的话,就让我们的心重新提升起来。如果有的时候,我们修行找到感觉了,觉得自己怎么样、修得很好的话,要想一想自己的过患,想一想轮回的过失,让自己的心拉低一点。我们的心低落的时候要通过种种观想让它提升;我们的心比较高举的时候,要通过一些作意把它打压一下,让我们的心处在一个守恒的状态。该如何继续修法?继续地闻思修,不管有没有觉受。一方面继续修下去,因为觉受也是有为法,只要因缘到了,它也会改变。第一个是继续修,这个毫无疑问,继续按照这个法修下去。第二个方面,平时多做一些祈祷,对上师的祈祷,修上师瑜伽,针对这段时间多做一些积资净障,比如供曼茶、百字明忏悔等等,像这样的话,继续进行修行就会走出这种状态。但是即便能走出去了,感觉好了,也不能飘飘然,也应该知道这是无常的,如《前行》当中讲,乃至于没有登初地之前,所有的觉受、所有的感觉都是无常的,都有可能丢失的。所以,这方面多看一些教言,多看一些传记,可以让我们树立继续修行的信心。(生西法师)
问: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必须要有稳固的出离心吗?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一定不可能生起菩提心吗?
答:如果要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稳固的出离心非常非常有必要。是不是必须要有出离心,否则就生不起来呢?生起菩提心的层次有很多。如果没有出离心的基础,菩提心也可以生起来,但是菩提心的质量不高,层次不高,容易变,它夹杂了很多。因为没有出离心做填充物,这种菩提心是有点虚的,因为我自己都还耽着轮回,怎么可能让众生出离轮回呢?生不生得起来呢?可以生起来,但生起来的这种菩提心的层次高不了。但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在已经生起了这种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去把出离心方面的教授再补一补,然后这个时候就知道:噢,轮回的确是很苦的,就像我自己非常非常恐怖轮回,很想出离。如果我特别想出离了,那么我再去愿众生出离的时候,心态就很真实,那时再生起的菩提心就很稳固了,是无伪的菩提心了。所以,高质量的、高层次的菩提心,一定是有出离心的。但是低层次的、相似的菩提心,不一定要有出离心做基础,它就是一种感觉,发了一种心,大概地愿众生离苦得乐、愿成佛。但是我们想一想,要缘众生离苦得乐,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觉得轮回是应该出离的,觉得轮回当中有快乐,还愿意让众生得到什么样的快乐呢?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愿众生离开了苦,有限;我们愿众生得到了乐,有限。都是轮回当中的一些东西,这个菩提心、利他心也不真实,成佛也不真实。只要有了出离心之后,菩提心的基础就很牢,菩提心的内在的含金量就很足。所以,到底需不需要(出离心),要看菩提心的层次,低层次的不一定需要,高层次的一定需要。(生西法师)
问:请问一地菩萨如果愿意的话,七天就可以成佛,这是真的吗?那为什么有一地菩萨不愿意七天成佛呢?
答:这是佛经当中讲的。很多上师们说过,以前慈诚罗珠堪布在讲法的时候,也是再再的提到过,大恩上师也提到过,益西上师也提到过,很多论典当中都提到过,是这样的。无垢光尊者在很多地方也提到过,麦彭仁波切在注释中也提到过。这是千真万确的,就是说一地菩萨如果愿意的话,七天。而且以前在学的时候我也有疑惑,好像有一次我专门向慈诚罗珠堪布问了这个七天怎么算的?是不是七个劫的那种七天?还是怎么样?上师说,这个七天就是人间的七天,现在我们人间的七天就可以成佛。从这个侧面来讲是千真万确的。那么一地菩萨不愿意七天成佛,有很多种情况:有些是已经成佛,他示现菩萨的形象度化众生;有些不愿意的话,他主要是利益众生为主,不考虑自己是不是很快成佛,这样的情况也有,因为根基、利乐都不一样。非常可能的是其实他早就已经成佛了,成佛之后他显现一地菩萨、二地菩萨的样子等等等等。像乔美仁波切的自传当中也提到过,其实真实来讲,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但是他的自传当中说,修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他说:“我这个阶段应该就是初地的境界吧。”他在自传当中说自己达到了初地喜极地的境界,但其实真来讲,这也是一种示现,因为观世音菩萨不可能真正又退到凡夫,重新到一个初地的情况。所以有些时候他已经成佛了,但是示现初地、二地的功德,因为引导我们众生解脱的时候,有必要示现初地、二地,让我们对于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诸地、诸道的功德、修法产生一种不同的认知,所以有必要这样显现。(生西法师)
问:请问“一切都是业的自性”和“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如何圆融?
答:当我们在原来那种法器的状态时,也就是我们在修共同加行的时候,高度上升不到“一切都是上师加持”的高度。这时对我们来讲,很关键的就是对于一切的业和果(的观想)。因为我们还在生出离心的状态当中,还在初级阶段、在修出离心的时候,这一切的修法不能够拔高,要观想一切都是业,“已作不失,未作不遇”,一切都是业的自性。这个时候让我们知道所有的果都和自己的行为有关,现在的所有行为都和以后的苦乐直接联系。这样我们内心当中就会生起一种出离心,就会谨慎取舍业果。这是这个阶段我们修行的重点。这种修行重点主要是在观想业果不虚上面,一切都是业的自性。对待我们当前的接受程度来讲,应该这样讲。
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严格来讲,当我们修完了四加行,生起了出离心,然后再通过菩提心进入了大乘,圆满大乘的修法后有资格进入密乘。进入密乘的时候,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层次就很高了,我们自己的状态、自己的层次很高了,那时就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这个方面就完完全全可以知道了。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所有的所做、功德都是上师的加持,所有的功德、悉地、成就都来自于上师的加持。“都是来自于上师的加持”,有时是从主要的助缘方面来讲的。还有一些讲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即便从自己的主因方面,我们很精进、很努力地产生了这样一种加持、功德,其实我们的本性和上师的本性也是无二无别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上师的加持。和上师相应,是上师的加持。或者说我们能够知道这一切的修法,都是上师的慈悲加持才能听到的,从这个侧面讲的时候,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
然后我们从“一切是上师的加持”,再返回到“一切是业的自性”,也可以理解。上师代表什么?上师是代表佛性的,上师就代表如来藏、代表实相,实相周遍于一切,实相也周遍在业的自性当中。实相周遍在众生的业当中,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可以说一切都是业的自性,也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自性、上师的加持,只不过理解的方式不一样。这个“加持”,从宽泛的层面来理解时,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显现的,一切都是上师的游舞、上师的本性,一切的业也是上师的本性。当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理解。所以,有些时候是直接理解的,有些时候是从比较宽泛的、从上师是一切万法的实相(的角度理解)。上师有两种,一种是外上师,一种是内上师。内在的上师是代表佛性、代表实相的,这种实相周遍一切、周遍在我们相续当中,也是我们业的本性,也可以说实相显现了我们的业。以实相为基础,(因为)我们不认识实相,实相就显现我们的业,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理解。从了义的教法当中来讲,这里面有很多需要通过学习而了知的,但是我们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从宽泛的和从刚刚入门的层次理解的时候,两种都可以理解,两种不相违。(生西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