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讲《开启修心门扉》。本论分了十九个问题,前面十八个问题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十九个问题:
第51课
十九、承前继后,于师生信
“承前继后,于师生信”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上师生起信心,按照上师的窍决如是修持。这里面一方面强调了要依靠上师的窍决修持;一方面还是说修行之初必须要看破今生、舍弃世间八法,这样实际的趋入修行之道。
修行人还应当学习前辈的修行之道,并对上师的窍诀深信不疑。
作为一个真正想要开始修行的行者,应该学习前辈的修行之道。很多前辈的修行人也是按照这样的窍诀,一步一步实行之后获得解脱的。还有一些上师主要是为了教导后学,示现从最初的修法开始修到高深的大法而获得成就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随学前辈的修行之道,从无常观等加行法开始修行,然后逐渐引生大悲菩提心,然后再修持空性正见、生圆次第等等善妙的法道。
然后对上师的窍诀深信不疑,因为佛经论典浩如烟海,对初学者来讲,要依靠自己的能力从佛经论典中找出一条修行的道路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必须要依靠上师的窍诀。上师说应该如何观想、怎么修持,对上师所传的窍诀应当深信不疑。
如果在此基础上,修习其他的法门,就能使信心进一步增强。
如果在对上师的窍诀深信不疑的基础上,能够修习其他的殊胜法门就能使自己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因为依靠上师的窍诀修持之后内心会对法义生起觉受、体会,所以对其他的法进行修持的时候,自相续中的信心也能进一步增强。
德热扎波兄弟俩曾到仲敦巴格西前闻听佛法。敦巴仁波切殷切地说道:“据说,在印度圣地,佛法的入门方式唯有一种,而外道的入门方式则有七种。
据说在印度圣地佛法的入门方法就只有一种,是什么呢?就是依靠上师的窍诀而趋入,不管是小乘道、大乘道还是密乘道。小乘道修持无常、不净观、人无我空性的时候,首先必须要依靠阿阇黎、依靠和尚的逐渐教导进入佛门的。他的上师知道如何观修、知道如何面对种种的障碍,所以小乘的修行人也是依靠上师的窍诀而趋入佛法的;大乘的唯识也好、中观也好,也是必须要依靠上师传授窍诀,通过上师的教授、引导逐渐趋入大乘的;密乘也是如此,必须要依靠上师的引导才能入门。
所以佛法的入门方式唯有一种,外道的入门方式有七种,这七种我不知道是哪七种?上师也没有讲是哪七种。外道的入门方式对我们来讲也不是很关键,主要是佛法中依靠上师的窍诀入门这是非常主要的问题。
以前阿底峡尊者入藏的时候,仁钦桑布大译师在阿底陕尊者面前承事,他首先很傲慢,他说阿底陕尊者学问是不一定有我这么高,但因为他是国王迎请过来的,必须要对他承事恭敬,就把他请到寺庙当中。他的寺庙四壁都画了四续部的佛像,阿底峡尊者在每一尊佛像面前作一个赞叹文。他就问这个赞叹文是以前造的吗,还是谁造的?尊者说是我现在造的,我看到这个佛像就立即造的。这个时候就打消了他的傲慢,他就认为阿底峡尊者确实是一个大班智达。
然后阿底峡尊者又问他对佛法的了解,仁钦桑布就把他所了解的讲了,阿底峡尊者也很赞叹,就说“西藏有这么殊胜的班智达,我都不需要来西藏了”。又问:“所有这些法如何修持呢?”译师就说“应该按照各自的仪轨修持吧。”
有些地方说他早上在下面的经堂,中午上中间的经堂,晚上是上面的经堂,三层经堂分别修持小乘、大乘显宗和大乘密宗。所以阿底峡尊者问,他就说按照各自的仪轨来修持。阿底峡尊者说“译师错了,我还是有必要来西藏的”。实际上应该把所有的教言、续部汇集到一座中进行观修,这就叫上师的窍诀。如果没有这样的窍诀,就像仁钦桑布大译师所示现的那样,对各种修法都是一个一个单独去修持。阿底峡尊者的意思是应该把一切佛法汇集到一座当中进行圆满的修持,这是很关键的事情。也是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应当修持上师的窍诀。什么是窍诀呢?就是数数修习死亡无常与业因果,并持守清净戒律。
首先必须要修持死亡无常和业因果。死亡无常可以包括暇满难得,业因果可以包括轮回过患。为什么直接修持死亡无常呢?因为暇满的人身难以获得而容易失去,所以对这样的暇满人身修无常。然后修了业因果之后就知道只有这个善业和恶业,不善取舍的话就会坠到恶趣中,所以业因果可以包含轮回痛苦的教授。
“并持守清净戒律”,因为清净的戒律是遮止恶行的广大方便,佛制的小乘戒律、大乘、密乘的戒律都能遮止我们的恶行。尤其是大乘的戒律能够遮止恶心,小乘的戒律主要是遮止恶行,也能遮止恶心,因为其中遮止了很多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加持法衣这方面搞得很复杂,原因就是让比丘们知足少欲,不要拥有很多衣服。有一件衣服就要做一次法加持一次,又换一件又要做法加持一次,很麻烦、很复杂。仪轨故意弄得很复杂,修行人就会想:算了,反正这条裙子能穿多久就穿多久、这件衣服能坚持就坚持吧。主要有这个意思,就遮止了修行人去追求广大的资具,钵盂、钱财等等。小乘戒律中对这些做了很多遮止,很大的程度上遮止了身语的罪业、恶行。在修持死亡无常、业因果的前提下守持清净的戒律、遮止恶业。
坚定不移地修持慈悲菩提心,
在修持小乘的戒律和死亡无常、业因果的基础上还应该趋入大乘之门,就是坚定不移地修持慈悲心和菩提心。有时慈悲心和菩提心一起讲,有时慈悲心作为发起的因,中间作为助伴。主要是观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然后为了报他们的恩德,发起愿他们获得安乐的慈心,拔一切痛苦的悲心。在这上面再修持增上意乐,就是为了彻底拔苦予乐的缘故必须要发愿成佛。修持这样的增上意乐之后菩提心就会引发出来。
以及以其为前提而引发的各种行为,
以及以“其”为前提,这个“其”是指大悲菩提心,通过大悲菩提心为前提而引发的各种行为,讲经说法也好、念经诵咒也好、还是顶礼转绕也好,反正一切行为必须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引发。
因为修持了死亡无常、业因果的时候已经看破了今生,所以对世间八法没有大的兴趣,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发起菩提心,平时就以菩提心来摄持。因为在圆满的菩提心中已经包含了清净的出离心,所以这里讲以菩提心为前提引发一切行为,成为大乘成佛的资粮。
并积累资粮、净除罪障,这就是窍诀。”
引发各种行为,积累一切的资粮,一点小小的资粮都不放过,反正尽量去积累。然后清净一切罪障,做这些善法的时候也是要想,以这个善根能积累资粮,也能清净相续中的业障。这就是修法的窍诀。
这以上仲敦巴格西对上师的窍诀做了一个归摄。
沃色加措法师向尊者祈求教言的时候,尊者的回答也如出一辙。
这是重复的话,旧版本中删掉了。沃色加措法师去祈求教言的时候,还是这样的回答。
另外,康巴华巴即将离开之际,曾向敦巴仁波切讨教,仁波切回答说:
下面回答的这些修法关要除了前面一段不同之外,下面都是一样的。
“行住坐卧之时,都应当趋向于禅定。
行住坐卧的时候都应该引自己的心趋向于禅定。禅定有比较粗的禅定、有比较细微的禅定。比较粗的禅定专注一缘就可以,比如看书的时候一心一意地看,这也叫一种禅定;听法的时候专注地听也是一种禅定,这些就是比较广义的禅定。还有一些比较深层的禅定,一般的修行人做不到,只有修行有素、能够入定的时候做的到。或者有些大修行人在出定的时候,行、住、坐、卧都能够使自己的心趋向于禅定,这个也是有的。
比如乔美仁波切的密传记载,他在修禅定的时候往往以前面一个石头为目标,走到那个地方之前保持不生一念分别。首先是打坐以石块、木块为所缘观修,然后走路的时候以前面二十米的木桩或者一块石头,就以这个为界限,然后在走到的过程中一直安住在禅定中,一念都不散乱。而且他的自传里说去拉萨朝圣的时候也是一路都在修,所以走了很长时间才走到。路途平坦的时候能够保持一念不生的状态,路途崎岖难走的时候就有点自顾不暇的感觉。
这些大修行人在行、住、坐、卧中都能这样做到的,我们现在也尽量地将自已的行为引向于禅定。
在体力充沛的青年时代,就应抓紧时机,培养锻炼自己的身心,修习上师的窍诀。
青年的时候容易生起向道之心,堪能接受很多苦行,心胸也比较广大。所以年轻的时候要尽量求学,对自己要修持的法必须要搞清楚。无垢光尊者在《窍诀宝藏论》中也是讲过:如果要独自修行的话,必须对所修的法没有丝毫疑惑的时候才可以。
所以青年时代首先要好好的求学,一边求学一边培养锻炼自己的身心。主要是往内观,平时学了法之后就要找时间内观,平时打坐对法义不断地串习。在这个过程中就能锻炼、培养向道的善心,这个时候就可以修法了。
“修习上师的窍诀”,青年时代一定要修习上师的窍诀,越老越趋向于死亡,而且老的时候身心不堪能,所以年轻的时候最好能培养出一种修法的习气,自己的大部分问题应该年轻的时候解决,这样越老修法的境界才能越加稳固、越加增上。
有的时候看到这些教言自己非常着急,已经三十多岁了,再过几年就到了四十岁,有时候就想四十岁都过去了,到底自己修了什么样的正法呢?或者说恶业断掉没有啊?有时确实很着急,不知道在座的道友们有没有对自己有点着急的感觉啊?有时和其他的堪布在一起聊天,他们也着急,圆照师说:“哎呀很着急啊!四十岁了,还没有真正修很多法。”我说我也着急。他说你怎么着急?三十几岁就着急了?”我说还是着急的。内心还没有生起一个修法的境界确实比较着急。
所以这里讲在年轻的时候尽量要培养自己的身心。为什么这段时间讲要一边学法一边找时间打坐呢?实际上这有很大的必要,尽量在离开佛学院之前有一种独立安住、独自观修心性的能力培养出来,出去之后就有独自修行的能力。如果现在一点儿都不修,没有实行,或者也没有在上师面前询问,断除修道中的疑惑,以后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所以现在还是要抓紧时间,尽量地通过修无常等加行法锻炼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身心逐渐成熟。
以上和前面那一段不一样,下面几乎是相同的。
什么是窍诀呢?就是多多修习死亡无常与业因果,并持守清净戒律,坚定不移的修持慈悲菩提心,以及由其引发的积累种种资粮、净除种种罪障,这就是窍诀。”
这一段和前面一样,所以不需要再做解释了。
博多瓦尊者云:“如理思维佛功德,皈依三宝入佛道。
博多瓦尊者也是这样讲过,三宝当中佛的功德实际上是最主要的。《宝性论》中讲三皈依中对佛的皈依应该称之为究竟的皈依。如果要对三宝或者要对佛皈依的话,必须首先要思维佛陀的功德。佛陀有什么功德呢?佛陀的功德、佛陀的行境没办法宣讲的。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打比喻:妙翅鸟王往虚空中飞去,最后飞回来并不是已经飞到了虚空的边际然后回来的,是它的力量用完了才回来的,所以说佛陀的功德“弟子菩萨莫能宣”,菩萨弟子没有办法宣讲佛陀功德。我们真的要宣讲佛的功德的话,一个毛孔的功德也宣讲不完。但是按照诸大论师的窍诀归摄有很多思维的方式,主要就是说佛陀身、口、意的功德。
佛陀的身功德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通过三个无数劫修持善法成就。或者有的论典中讲是在圆满了三无数劫资粮之后,专门一百个大劫修相好,也有这种说法。有的地方讲没有一百个大劫专门修相好的说法,就是三个无数劫积累善根,最后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
语功德主要就是六十梵音语,佛陀讲一句话,众生随类各得解的殊妙功德。
意的功德归纳来讲有智、悲、力三者。佛陀的智慧最极圆满、佛陀的悲心呢最极圆满、佛陀的能力最极圆满。或者说从智慧来讲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或者从五智的方面也可以观察。总之就是佛陀具有意的功德。
思维佛陀的功德,然后还要思维对佛陀皈依,为什么要皈依佛陀呢?佛陀有四大要素和其他外道本师不相同:第一、佛陀自己圆满了一切功德,自己从一切怖畏中得到了出离。如果我们要皈依的本师、导师,他自己都没有从一切怖畏中得到出离,我们皈依他有什么用?他自己都没有解脱怖畏,我皈依他也没办法帮助我遣除怖畏。所以皈依的对境应该已经遣除了一切怖畏,只有佛陀才具备这个功德,其他外道本师都不具备这个离一切怖畏的功德。
第二、佛陀不单自己解脱了一切怖畏,而且能够使一切种类的众生从一切怖畏中解脱出来。这个方面也是很关键的,如果他只是自己解脱了,但是对于来求他度化的众生,他没有能力解脱他们的怖畏,这也仍然不圆满,但佛陀这方面是很圆满的。
《庄严经论·菩提品》中也讲过,佛陀对五大类做救护的缘故成为最胜皈依处。这五大类中第一个就是一切灾难当中得到救护,不管你身体上有什么疾病,或者外面显现什么瘟疫、水灾等等,反正佛陀一加持肯定会摒弃的;然后可以从一切恶趣当中得到救度,所有恶趣的痛苦佛陀都能够遮止;然后一切身见执着很严重的世间众生佛陀也能做救度,这是佛陀第三大救护的功德;第四就是对外道,一切想要解脱但是走错道的这一类外道可以做圆满的救护;然后第五类就是对小乘作救护。
所以佛陀可以救护一切种类,不包含在五种当中的一个都找不到,佛陀能够令一切怖畏获得解脱。不管你现在是什么身份,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痛苦和怖畏,反正你只要诚心诚意地皈依佛陀、随念佛陀,得到佛陀的忆念和加持之后什么样的障碍都能遣除,这就是必须要皈依佛陀的根据。
第三大要素是佛陀的大悲心遍于一切。如果大悲心不遍于一切,即便你去求他也不一定给你救护。但是佛陀的大悲心极为超胜,任何众生想要得到救护佛陀都可以救护,其他外道根本不具备这样最极圆满的大悲心。
第四、佛陀教化子弟的时候财不为主、法为主,就是你给佛陀供养很多财产佛陀不一定欢喜,你在佛陀面前承诺要依教奉行、随法而行,佛陀会很欢喜。如果没有这个功德,谁的钱多佛陀就给他先救护,谁没有钱你就不要来求救护了。但是佛陀不是这样的,只要你能随法修行就给你传法、就给你加持,摄受你、加持你,不管你有没有钱,反正只要你一心求法、一心向法,都是可以得到救护的。
这四大类一观察只有佛才能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他的外道、天神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就单单第一条就根本具备不了,确实自己从一切怖畏中得到救护这一条任何外道本师没有办法具备的,单单这一条就够了,但后面一条一条做根据推下来确实就应该皈依佛陀。皈依佛之后是皈依佛陀所宣讲的妙法、依靠妙法修持的圣僧众,都是作为皈依处。所以“皈依三宝入佛道”这是最初趋入佛道的方式。
暇满难得为先导,
趋入佛道之后所修持的法是什么呢?“暇满难得为先导”,“暇满难得”就作为一切修法的先导。我们学《前行》也好、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也好,第一个引导就是讲“暇满难得”。暇满极为难得,而且暇满人身具有很大的意义,必须要忆念、思维,我们才知道这个人身很难得,而且一旦得到之后可以做很大的意义,我们就会善用这个人身去修法,所以说“暇满难得”为先导。
修习随念死无常,
这样的暇满人身虽然得到了,但是很容易失去,所以必须要修习随念死无常。不要想这个人身虽然有很大的意义,但是现在我不修,或者过几年再修,拖延修法的时间这就不对。为了让我们现在就修行,必须要随念死无常,因为死亡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许是下一刹那。相续中修念了死亡无常、生起了死亡无常之后就会马上修行。
复次恒时思四谛,
这是讲业因果。为什么说思维四谛是业因果的教授呢?因为四谛当中有两重因果,苦谛和集谛是流转的因果;道谛和灭谛是还灭的因果。如果能恒时思维四谛法就会对因果生起诚信。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有些外道的本师讲只要你做这些苦行,或者对他们的天尊做一些供养,他欢喜了就让你解脱,他不欢喜就把你打入地狱,有这样的讲法。但是佛教不是这样讲的,佛说你解脱也是你的业,你轮回还是你的业,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从这方面讲的话,只有佛法讲的四谛因果才是最公正的解脱或者流转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生起自作自受的定解、或者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行为。这样一想就没有什么方便了,只有好好的趋入取舍因果之道才能救度自己。
流转的因果中“苦谛”当然就是宣讲三界了,“集谛”主要是讲一些业和烦恼,通过烦恼而造业。烦恼包括什么呢?烦恼包含了很多非理作意,贪、嗔、痴、骄傲,通过烦恼引发很多行为而积业的。实际上业果的道理在这里面已经包含了。
还有“道谛”和“灭谛”。熄灭“苦谛”和“集谛”叫做“灭谛”。“灭谛”作为果,它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必须要行持善法、对治烦恼,这叫做“道谛”。
当然密乘也讲四谛,密乘中的四谛讲的更高了,如果以后学《大幻化网》的话就知道他里面讲得更殊胜,实际上一切苦谛就是灭谛,一切集谛就是道谛,就是这样讲的。真正思考的时候,密乘讲的四谛和下面的共同大乘、共同小乘完全都不相同,他就是直接把这些转为道用。在集业的同时了知它就是道谛;现在正在受的苦就是灭谛,这样一观察就体现了密乘很多殊胜的要点。这里就附带讲一下,实际上思维四谛主要是业因果的教授。
了知轮回诸过患,
这个就是思维轮回过患。轮回中的一切过患,恶趣中的种种痛苦、善趣中的种种痛苦一一都要思维。如果修下士道是不需要思维善趣过患的,但是如果要修中士道,想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思维善趣也是痛苦的,否则根本发不起出离三界的出离心来。
有些地方讲下士道的时候不讲善趣的痛苦,比如宗喀巴大师的《广论》就把轮回痛苦分开讲的,下士道就讲三恶趣的痛苦,因为必须要从三恶趣中出离。后面的中士道再讲思维苦谛,那个时候讲人天的痛苦。但是《前行》或者《心性休息》等等当中就没有这样分别了,反正一起思维生起出离心,就没有这么详细地分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法。
众生俱与我等同,于彼萌生慈悲意,
这个就是修持慈悲心,“众生俱与我等同”就是讲自他平等的修法。我自己了知了轮回的过患,想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但是一切众生的想法都是这样的,实际上他们的想法都是想要获得安乐、离开痛苦,只不过不知道方法。如果告诉他们有这么清净的解脱道,永远不需要受苦,他们肯定愿意趋入的,但就是因为愚痴的缘故没有办法趋入。而我现在已经了解到了整个轮回的过患,已经掌握了修法的道路,我就从这个方面推知一切众生的想法实际上和我一样的,这个时候生起自他平等心,于彼萌生慈悲意。
温和且具菩提心。
温和就是指心地要善良,在这个基础上具备大菩提心。
诸法彼中咸包涵,此即野风传遗嘱。(西藏民间传说,昔有一盗,劫杀一富人,富人面对风向而呼“杀人者此人也”,多年以后,此盗偶对人谈及这一往事,被杀者亲属即据此线索复杀此盗,此喻业果丝毫不爽,终将有报。)
“诸法彼中咸包涵”,一切修法的要诀都在这里面包含了。当然这里的窍诀中没有讲到空性或者二次第的修法,但这些可以包含在菩提心当中。因为菩提心的教授很广,可以包含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庄严经论》中讲菩提心的本体就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智慧资粮中可以包含大菩提心,而智慧资粮中也可以间接包含密乘的修法。所以从这方面观察,虽然没有直接讲,但是如果能体会到这的深义,对菩提心有所了解,就可以知道实际上这里面已经包含了空性或者密法了。
“野风传遗嘱”上师说有两种讲法,第一种就是下面注释所讲的,比喻业果不虚的道理,这样也可以。“菩提心”以下乃至“皈依三宝”以上都是讲修法,都是讲善业,如果能这样修肯定业果不虚,最后可以获得死亡无常的境界,或者生起出离心、菩提心乃至最后生起大菩提果,这些都是可以包含在业果不虚中的。可以这样理解“野风传遗嘱”的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是博多瓦尊者用“野风传遗嘱”的比喻,说实际上我的遗嘱就是这个,我把归摄的修法窍诀交给野风,让它吹到四面八方去,让人们都能知道这种修法的关要。
卓衮大师也单刀直入地指出:“我等出家人,所修之白法,三藏四续外,别无诸修士,无常至实相,当修此渐道。”
卓衮大师也这样单刀直入的讲,我等出家人所修的白法,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反正只要想解脱、想出离的人必须要修这些法。黑法、花法肯定不能修的,纯一的白法就是三藏四续,三藏四续实际上包含了一切显密的教法。一般共同的讲法“三藏”就是显宗的小乘三藏、大乘三藏。
四续就是指密宗的四续部,当然宁玛派讲六续部,讲六续部、四续部大的差别没有,只不过在无上瑜续中又讲了玛哈约嘎、阿努约嘎、阿底约嘎,加上前面的事部、行部、瑜伽部就是六续;新译当中讲四续,就是事续、行续、瑜伽续再加无上瑜伽续四续部,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除了修持三藏四续显密教法之外“别无诸修士”,其他修法也没有,修其他法的修士也没有。
“无常至实相,当修此渐道”,三藏四续所包含的不外乎就是从无常乃至实相之间的修持。最初修持无常,无常可以包含四厌世心,无常可以包含在出离心的教授中。“至实相”就是无常修完生起出离心之后修慈悲菩提心,然后修空性见,然后再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等,这些全部是实相所包含的。所以从最初的加行乃至最高、最微细的修法之间“当修此渐道”,应该修持这种逐渐成佛的道路。
一般的众生都是渐修的根性,真正顿悟的根性非常稀少,所以一般众生必须要按照这种渐道而修持。通过无常然后生起菩提心,再生起空性慧,然后再修大密法就很容易成就的。否则不按照这个次第没有办法成就,当然利根者除外,一般的中下根基都要修这样的渐道。这里讲了一切道的次第。
柳吾色巴仁波切曾坦率地说道:“我常为农区某些密咒师以酒献新的方式感到害臊,拉美白咒师饮酒前献新时,口中总是念念有词:
藏人喝酒之前不是要献新嘛,用中指蘸酒向虚空中弹洒三次献新。有些农区的密咒师献新的时候口中总是这样念:
‘请三宝享用、请护法享用、请三世父母享用、请六道众生享用,其他再没有剩下的吧!’
这样弹洒三次好像所有上面的对境已供养完了,下面的众生也布施完了,已经包含了上面、下面的所有对境。柳吾色巴仁波切说很害臊,这样做了讥讽。他用这个事情做比喻,这个事情好像是不好的例子,但是他所比喻的意义是很好的喻体。
同样,具德上师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次第之此法(指《菩提道炬论》)中,才真正是将四续三藏的所有法义无不涵盖,(除此之外,其他再没有剩余的法。)
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词句很少,前面弹三次比喻这里面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都有。上面菩萨修的法这里有,中间中士道的教授也有,下士道的窍诀也有。对应前面上供三宝,中间护法神,下施三世父母、六道众生。短短的文句中全部的道体都包含了,没有剩下的吧?肯定没有剩下的了。要么你是下士道的人、要么你是中士道的人、要么你是上士道的人,除了三士道之外再找不到四士道的众生,所以说除此之外没有剩下的。昨天上师讲《心性休息大车疏》将所有的显密教法都包含了,这里也是说阿底峡尊者的教授将所有的三藏显密教法包含了。
因此,尊者为我们调配好的这剂灵丹妙药,诸位至少应当享用少许。
尊者为我们调配好的灵丹妙药就是指这个三士道的修道次第,什么病也可以治,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一切病都可以治疗,都能获得解脱的果位。“诸位”有缘的人、已经遇到了三士道教法的人,应该至少享用少许。
我们不要认为三士道的教法只是格鲁派、阿底峡尊者的教派有,我们没有。实际上阿底峡尊者噶当派的教授已经融合到其他教派中去了,他自己现在没有传承了,虽说有前噶当、后噶当的说法(前噶当是指阿底峡尊者的教派,后噶当指格鲁派)。有些格鲁派也认为他们是继承了阿底峡尊者的修法,但实际上阿底峡尊者噶当派的传承是没有的,已经融入到其他教派当中。
比如我们宁玛派当中也有三士道,《心性休息》实际也是按照三士道的方式宣讲的,无光垢尊者讲皈依的时候讲下士皈依怎么样、中士皈依是怎么样的、上士皈依是怎么样的,讲的很清楚。噶举派也是,岗波巴尊者的《解脱道次第庄严宝论》也是按三士道的次第在讲。所以并不是格鲁派才讲三士道的,有些人不了解就认为只是格鲁派有三士道,其他没有。
好像一个什么历史中我看过,无垢光尊者圆寂的时候宗喀巴大师八岁,有这样一种说法,所以无垢光尊者造《心性休息》肯定早得多,岗波巴大师就更早。所以三士道的修法都是融合到其他教派中去的,我们需要这样了解、这样修持,按照三士道的修法去具体实行。
服用之后也切忌呕吐,如果有要吐的征兆,就通过对其吐口水、吹气,用冰冷潮湿的石头熨贴身体,以及拔头发的方法想方设法地平息呕吐症状。
吐口水、拔头发等等好像都是西藏一般制止呕吐的方式。这是比喻这个教法你修了之后感觉不相应、不想修的时候,你必须要用很多方式平息。比如祈祷三宝,或者思维这个修法的大意,按前面所讲的必须要修舍弃今生、必须要修出离心、必须要修持空性的必要性再再地思维、不修的过患再再思维,这就叫做通过吐口水等等的方式来平息。必须要平息自己不想修、修不下去,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修的想法。
有时靠自己的能力来平息,自己实在没办法平息就请别人来帮你平息,就到上师或者其他道友面前谈论、讨论,让他们帮助你遣除这种不想修的邪见、或者认为不必要修的邪见。比喻和意义是这样对照的。
如果现在还未曾服用,也要为了方便以后随时享用,而时刻揣于左怀。如果担心其失落,就最好置于怀底。”
如果现在还未曾服用这种三士道的妙药,为了方便以后随时享用的缘故而揣于左怀。“揣于左怀”、“置于怀底”都是比喻。什么叫揣于左怀呢?穿藏装的人很清楚,东西都揣到怀里。揣到最里层、贴到内衣的地方叫揣于怀底。一般藏族人都有这种放东西的习惯,这些全都是比喻。
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如果还没有修持三士道的教义的话,必须要精通他的教法,把三士道的教法放到心中去,不要忘记了,为了以后能够随时修持。要修的时候马上就能修,就应该把三士道的修法通过听闻、思考、背诵的方式牢牢置于心底,这样就不会遗忘。“担心其失落就放于怀底”就是说担心遗忘的话,就必须通过一切方式把这样的教义牢牢的记住,是从这个方面讲的。三士道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需要了解的,而且上士道也是包含了大乘的显教和大乘的密宗,所以三士道不包含的教义是找不到的。
第51课 完
第52课
夏沃瓦云:“对于上中下三种士夫而言,这种修心既是传戒,也是求学。
三种士夫行持三士道的修法,三士道都是修心。有单独的下士道、中士道,还有一种共中士、共下士。共下士就是我现在要发心成佛,但是必须要经过下士道和中士道才能成佛,这样的修法就叫做共下士和共中士;如果只是想要修持人天的安乐就叫做唯下士;如果只想得到小乘的果位,必须要修持共下士和唯中士;如果想要成佛必须要修持共下士和共中士,最后修持大乘道而成佛。
所以三士道哪一类众生都需要修,只是想要得到轮回的安乐就修唯下士;想要得到小乘果位就修下面两个;想成佛三个都要修持。我们现在是求佛果的,因此上、中、下三士道都必须要修学。
这种修心也是一种传戒的方式,传戒主要是为了防止恶业修善法的,修心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说也相当于传戒了。也相当于受了戒律了,受了一个护持心的戒律。从这方面讲也是传戒。
也是求学,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遣除疑惑、获得功德。修三士道实际上也是能够遣除疑惑、获得功德,从这方面讲也是求学。
若能这样使自心谙熟以后,就不会生起追寻物质财富的念头,就能以此而获得众人的拥戴。
如果这样修持,相续中生起了修心的功德之后,对于世间的物质财富根本不会生起去追求的心。追求世间的物质财富没有用,三士道的次第真正抉择完之后就会想财富对我没有用,三士道才有用,三士道是获得解脱果、获得佛果的唯一道路。三士道的修法和追求物质财富的念头比较起来的时候,后者就微不足道了,所以根本不会生起这样的念头。不生起这样的念头就会一心趋入正法的修持,就能获得众生的拥戴。
所以,也就是最上乘的积累资粮,也就是最上乘的迁就他人。”
这样的修法也是最上乘的积累资粮,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积累很多的资粮。
也是最上乘的迁就他人。迁就他人就是看人情面,别人想做什么事情就随顺他,让他高兴,这是平常迁就他人的方式。然后这里是说你修心成就之后获得了众人的拥戴,众人对你很高兴,你做了让他们高兴的事情,这个也叫做迁就他人。主要是从这两个相同的方面来做一个比较的。
宗喀巴大师的这段教言更是传诵千古、荡气回肠:“暇满义大极难得,亦如水泡速灭尽,何者悉皆不跟随,黑白业果毫不欺。长久思此缘起法,此四法根若稳固,其余善法容易生。”
宗喀巴大师这段教言不知出自哪里。首先思维“暇满义大极难得”,把暇满难得分了两个方面:暇满义大和暇满极为难得。华智仁波切的《前行》也是这样讲的,第一暇满极为难得、第二具有大义。所以“四法”在下面的注释中也是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来宣讲的。要思维暇满义大和极为难得的道理。
“亦如水泡速灭尽”这是无常的道理,身体就像水泡一样,水泡风一吹就会爆炸,马上灭尽了。我们的身体非常脆弱,有的时候我们说谁的身体很强壮,像钢铁一样,实际上这些都是吹牛的话。哪有谁的身体像钢铁一样?根本找不到的,是不是钢铁用汽车轮子轧一轧就知道了,山上滚下一个石头一砸就砸死了。
有时候我想身体就像刚发出来的嫩芽一样,嫩芽一碰马上断掉的。我们的身体在大自然面前,或者在其它的物质面前根本是不堪一击的,轻轻松松就把你给弄死了。在风灾中死亡、火灾中死亡、水灾中死亡,在无情当中死亡,或者天魔损害死亡,这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的身体就是很脆弱,不要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好,实际上身体就像水泡一样非常脆弱,迅速会灭尽的。
“何者悉皆不跟随,黑白业果毫不欺”,这是业果不欺的道理。死亡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跟随自己而去,你是一个国王、一个上师,你的眷属不会跟随;如果你是一个富翁,你的财富乃至一针一线都带不去。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去,只有黑业和白业不会欺骗你,肯定跟随你去。就是这四类。
应该“长久思此缘起法”,暇满义大也是缘起、无常也是缘起、黑白业果也是缘起,没有哪个法不是缘起的。只有具备了前因才能获得暇满,所以是缘起,修持之后才能使暇满人身获得大义,这也是缘起,因缘而起的意思。我们现在的身体死缘一集聚马上也会死的。业果肯定也是根据自己的发心和行为而生成的缘故,所以也是缘起的。对这样的缘起法应该恒常思维,或者说如果能恒常思维这四种缘起法,通过缘起的规律,你相续中就可以生起出离心,这也是一种缘起。
这四法就是佛法的根本、修法的根本,这个如果稳固的话,其他的善法都容易产生。“四法”下面的注释暇满义大和极其难得分为两个,寿命无常和业因果分别是一个,就是这四类,没讲到轮回痛苦,轮回痛苦也可以在这里面包含,如前所说。
“彼等未执利乐根,自诩智者与禅师,若贾金洲空手归。”
修行人如果没有看重一切利乐根本的这四法、这四种根本如果没有稳固的话、没有牢牢守持在相续中,虽然在外面自诩是一个智者、大禅师。大禅师就是平时讲的大修行者,内地一提禅师就是禅宗某个修行者,但在藏地禅师的意思就是平时所讲的住山的修行人或者实修派、古萨里,这一类叫做禅师。智者是指法师。汉地也有宗门教下的说法,反正法师主要是学教的,禅师主要是参禅的。藏地也是大概分这两类,研究法相、修法这两类。
虽然自诩是智者或禅师,“若贾金洲空手归。”这个贾字是指商人。就好象商人、商主到了金洲没有取珍宝空手而归一样。比喻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佛法的金洲了,这里有很多宝贝,但是因为没有把根本打牢,结果在这个金洲虚逛了一圈就回去了,什么都没得到。所以我们到了佛法的金洲之后必须要得到实义,就是修持这个四法的根本,四法的根本必须要打牢,打牢之后你去讲法也好、修法也好都能获得实义,都能获得殊胜的宝物。
下面还是宗喀巴大师的一段教言。
“南洲聪睿顶中严,名称幡幢照诸趣,龙猛无著渐传来,谓此菩提道次第。
这个应该出自《菩提道次第摄颂》,《菩提道次第摄颂》在造论之初也是先讲来历,对佛陀、弥勒菩萨、阿底峡尊者顶礼,然后赞叹菩提道次第殊胜的时候就讲这是从哪个地方来的,实际上就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南洲”就是南瞻部洲,“聪睿”就是智者的意思,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是所有智者顶上的庄严。
“名称幡幢照诸趣”,他们的大名不单单是在人间,而是在一切道当中已经普遍传扬了,名称的飞幡在诸趣当中普遍传扬。
“龙猛无著渐传来,谓此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是龙树菩萨、无著菩萨逐渐辗转传过来的,辗转从印度传到藏地。龙树菩萨传的主要是甚深见派,无著菩萨传的是广大行派,二者合起来就是比较圆满的菩提道次第的修法,不一定特指《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都是大乘的开创者无著菩萨、龙树菩萨二大车轨辗转传来的。这是讲来历。
尽满众生希愿义,故是教授大宝王,摄纳经论千流故,亦名吉祥善说海。
这是宣讲菩提道次第的殊胜,“尽满众生希愿义”在菩提道次第中一切众生的愿望都能满足,没有一个漏掉的,一切众生的希望都能通过菩提道次第这样的教义来满足。“故是教授大宝王”所以是一切教授中的宝王,“宝王”可以理解成如意宝,如意宝是一切宝贝中的大宝王,菩提道次第论也是所有教授中的教授之王。
“摄纳经论千流故,亦名吉祥善说海。”菩提道次第中已经归摄了千经万论的支流,千经万论的支流已经汇入到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当中,所以菩提道次第也叫做吉祥善说海,就像大海一样,充满了吉祥的善说。
下面讲这个菩提道次第的特色。
证一切法互不违,经论悉皆成教言,易证佛陀之密意,重罪险隘亦能救。
这是菩提道次第四种大的特色,第一大特色:“证一切法互不违”,因为菩提道次第的系统当中,把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所有的修法汇集在一起的缘故,所以如果能通达菩提道次第论,就能证知一切佛法都不相违的道理。不管是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全都是没有矛盾的、互不违背的,这样殊胜的大义就会知道的。如果没有系统学习三士道的教义的话,显教的人诽谤密教的人、密教的人抵毁显教的人,会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如果能把道次第教授学完之后就知道一切佛法互不相违。
第二大特色:“经论悉皆成教言”,“经”是佛说,“论”是解释佛语的诸大论疏。一般人认为大经大论全部都是理论,和实修不相干。但是如果学完菩提道次第论之后,你就知道一切经论全成教言,一切经论全部成为教授、成为修法的窍诀。“教言”是指能够真正指导修行的意思,或者叫“教授”、或者叫窍诀关要。
如果学了这个之后就知道这个经典这样讲、那个经典那样讲,都是指导我们修行的教言。以前益西彭措堪布也是经常讲,佛经论典中对解脱没有关的一个字都找不到,所有经论都是对解脱有关的,只不过讲的层面不一样。
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就认为这个是理论,不是实修法。懂得道理的人就知道这部经对治我这个烦恼有用,那部论对治我这个烦恼有用,或者如何引导我生起善心,他就能发现这个就是对治烦恼的窍诀。如果不知道、没学这方面的内容,就会认为这是一个理论而已,和实修无关紧要。
第三大特色:“易证佛陀之密意”。佛陀的密意极为深广,虽然一切经论都是教授,但是通过自力难以获得,没办法发现。比如《入行论》,有时候认为这就是个理论,不是教授。或者即使是个教授,但是到底怎么样修行呢?自己没办法发现佛陀的密意。
其他地方译为:易证圣者的密意,“圣者”范围就广一点,包括佛陀和大菩萨,也可以翻译成佛陀。佛陀讲的就是大经,圣者讲的就是一切大经大论,他的密意凡夫人难以掌握,即便掌握也要花很长时间、很大的劬劳。但是如果通达了这个道次第论之后,一下子就可以趋入圣者的密意,很容易理解。
第四大特色:“重罪险隘亦能救”,学习这种道次第,我们可以从最重的障碍、罪业中得到救度。什么是最重的障碍呢?就是谤法,谤法是一切罪中最重的罪了,这是大乘显教共同的说法。我们前段时间学《宝性论》也是这样讲的,反正一切罪没有比谤法更重的,五无间罪亦能救,但谤法罪是不能救的,有这样的说法。
但是如果能够通达这个道次第,就能从谤法的重大罪业中自然解脱。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一切佛法互不相违,一切都成教授,肯定不会诽谤的,对什么都不会诽谤,自己主要修的是这个,对其他的都不会诽谤,认为都是成佛的支分。
以上讲了菩提道次第论的四大特色。
是故印藏诸智者,具缘众依之胜言,以三士道之次第,智者何不生欢喜?
这个颂词主要是让我们生起欢喜的意思。以前印度的智者也好藏地的智者也好,具有缘分的众人所依靠的最殊胜的教言,以三士道的次第而宣讲,智者何不生欢喜?智者应该生起欢喜心。印度智者、藏地智者所依靠的胜言,以三士道归摄、以三士道宣讲,能够使我们马上明了,有智慧的人为什么不生起欢喜,应该生起大欢喜心。
摄集善说诸精华,每每讲闻此妙理,则具讲闻胜法德。须思广集此妙义。”
这个颂词是讲他的功德。因为菩提道次第系统中涉及了一切善说的精华,所以“每每讲闻此妙理”每一座能够讲闻这个菩提道次第的妙理,就相当于讲闻了一切佛法,所以说“则具讲闻胜法德”,已经具备了讲闻一切佛法的功德。因为这个系统就是一切佛法全部含摄,能够在一座之中宣讲这样的道次第,实际上圆满宣讲一切佛法的功德都可以获得。“须思广集此妙义”,所以应该思考广集了一切妙义的这个论典的含义。
“为根稳固而精勤,诸佛胜法善说中,部分当下即施行,其余作为发愿境,无一舍弃均佛道,如此能将诸佛法,知转道用胜智者。”
这个颂词不知出自哪部论典。“为根稳固而精勤”,三士道的这个道理、这个系统就是根本,或者看破今生的出离心做为根本,这个稳固而精勤的话,诸佛宣讲的很多殊胜的善法就可以全部行持。
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智慧力和精进力把佛陀无量无边的善说分为两类:第一、一部分的佛语就当下实行,比如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讲,马上能行持的就是无常的修法、四厌世心的修法、出离心的修法,现在我们就能行持。
“其余作为发愿境”,其他还没办法修持的,比如大空性、大菩提心或者二次第等等的修法,还没有办法马上实行,就作为“发愿境”,但愿我以后能够修持,现在我还没有智力、没有时间修持,发愿以后一定要修持。
一部分当下实行、一部分发愿实行,这就叫“无一舍弃均佛道”对所有的佛法没有一个舍弃的,能够修的马上修,不能修的以后修。自己不能修的、不能理解的就开始诽谤,这样的过失是不会有的。这个太深还修不了,或者没有办法理解的以后再了解,这就叫做发愿境。
“如此能将诸佛法,知转道用胜智者”,能这样把一切佛法全部转为道用,殊胜的智者就是这样做的。这就宣讲了三士道的主要意义。
这一段讲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从“南洲聪睿顶中严”乃至于“知转道用胜智者”这段话和主题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好像突然就开始讲三士道的殊胜了,实际上他和“依师窍诀”这个主题有联系,这就是上师的窍诀,就是把所有的佛法汇集到一起来修持,这就是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窍诀。
或者对我们来讲应该把所有的佛法如是归纳,所以还是属于上师的窍诀当中的。否则就好像有点脱节的感觉,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脱节的过失。主要还是突出这种教授殊胜,上师的窍诀是最关要的,否则让你自己去根本摸不到门路的,怎么样去修持呢?面对千经万论如何下手呢?从哪部经典开始修呢?没办法掌握。
但是把三士道这种思路一理下来、这个系统一掌握之后,就知道先修下士道、再修中士道、再修上士道,这样修上去就是一个修法的窍诀了,可以节省自己很多时间。自己在菩提道上去摸索,肯定很多劫之后才有可能找得到一点点头绪。但是现在我们就在短短的时间中,依靠这个系统一下子就能把成佛之道看得极为清楚,就这样修上去就可以成佛的,所以这个叫做窍诀。
因此,如果发自内心地追求胜法妙义,首先放弃此生的黑白花三种琐事极为关要。
作者又开始给我们教导怎么样趋入修法,趋入修法的最初窍诀。如果我们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求法意乐的时候,最先做的是什么呢?首先放弃此生的黑白花三种琐事极为关要。黑白花三种琐事首先讲黑事:
一般来说,除了那些最为卑鄙下劣、罪大恶极的无耻之流以外,稍有良知的人们都容易了知,诸如杀生、偷盗等黑事于理不容,而与这类恶行彻底告别的人也比比皆是。
黑事就是杀生、偷盗等等很粗重的恶行,没有入佛门的人很难断除,要么就是杀生、要么就是偷盗,十不善业全部叫黑业。但是趋入佛法之后,尤其在佛法流行的地方就是不齿做这些事情。虽然有些做,但是和这一类恶行彻底告别的人很多,趋入佛法彻底告别杀生、偷盗的人非常多。这就是舍弃了黑琐事。
下面讲什么叫白事和花事:
但对于所谓的白事、花事,诸如传授灌顶、讲经说法、塑造佛像、发放布施、经忏佛事、作泥塔像、缮写护轮、降伏鬼神、念诵密咒、闻法讽诵等形象上的法事活动,能斩断未断除今生贪执的这些忙碌琐事的人实在是稀有罕见。
所谓的白事和花事这里连在一起讲了。白事就是指善业;花事就是做善业的时候间杂了恶心,间杂了追求今生的心就成了花事,就没办法成为纯净的白业。传授灌顶、讲经说法的时候如果想获得智者的美名,或者名闻利养,就叫做被今生的心污染了。还有塑造佛像、发放布施也是为了自己得到名利,造佛像的时候一部分钱用来造佛像,一部分钱自己私吞,这也是通过白事来造恶业。
其他的都可以这样类推,反正形象上的法事活动、没有斩断今生贪执的人非常多。尊者的意思讲如果这样修下去是无法趋入真正的修法之道的,刚开始就讲了,如果发自内心要修法,必须要放弃黑白花三种琐事。而这种传法灌顶的时候贪执今生就叫做白或者花的琐事,这方面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就不要说真正能够断除了。对我们现在来讲,必须要用一种极为清净的出离心来摄受,才会成为真正的白事、真正殊胜清净的佛法。
经中不是说:自心没有远离对今生的贪着,则一切所作都毫无必要吗?
佛经中这样讲,如果自心没有远离对今生的一切贪着,对今生世间八法的贪着没有断除,一切闻思修没有意义、没有必要。
再说善不善业均是由心所造。所以,必须令自心作到不被人天鬼神所冷齿嘲笑。
善业、不善业都是心造的,都是通过心安立的,所以我们在做一切事情的时候必须要做到问心无愧,必须要做到不被人天鬼神所嘲笑。被人所嘲笑就已经很明显了,肉眼都能看得到的,表面上在修法,实际上在搞世间法,别人看得很清楚的,必须要做到不被人嘲笑。
然后天人鬼神他们具备一种业力的神通,你的发心他们看得很清楚。所以表面上做闻思修的事情、发心的事情,实际内心贪着今生,这些天人鬼神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假修行人,他们就会嘲笑。怎么做到不被人天鬼神嘲笑呢?就必须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求菩提道方面来,必须要断尽一切的贪执,真正行持纯净的白法,才会不被人天鬼神所嘲笑。
下面引用《智成论》是为了解释前面“善不善业具是由心而造”这句话,为了解释心为主这个问题。
《智成论》云:“无论何种业,身语意所作,第四者不存,于此当明辨。
不管是做什么业,反正肯定包含在身、语、意三种业当中,除了身、语、意业之外第四种业是不存在的。“于此当明辨”,所以说修行人对身、语、意的三种业,总体来说必须要做一个明显的分别。
无意仅身语,所作不成业,无彼以言辞,始终亦不成。
造业的时候如果没有意业,没有发这样的心,在身体和语言上就不成之为业,单单身口不成之为业。“彼”字就是“意”的意思,没有这个意业,单单通过语言,始终也不会成为业的。
故身语之业,皆由意业成。
所以一切身语的业都必须要有意业才能够成办。
众生以自心,所作诸善恶,一切有利业,皆当善察析。
众生通过自心发动所作的善恶业,或者说一切有利的业,一切有利的业就是对自我解脱来讲一切都成为有利,比如发了清净的出离心所摄受的一切业,对于现在乃至成就阿罗汉果位之间都是有利益的。或者是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的,菩提心摄受的业。“皆当善察析”,必须要善加观察,观察的时候也有必要对身、语、意业再做一个分析。
意业可以单独成业,也可以和身语配合成业。单独成业比如内心生起一念猛励的贪心,没有什么身语,贪心生起的时候已经起业了。如果生起很猛励的嗔恨心,身体虽然没有去打人、语言没有去詈骂别人,但是很重的嗔心生起来的时候业已经成了。
为什么讲意业很难防呢,有时我们自认为修行很清净,也许你身体方面守持戒律很好很清净,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每天二十四小时中你的意业有没有犯呢?如果意业犯的话还是很严重的,还是成了堕恶趣或者流转的因。所以《地藏经》中也是讲了,南阎浮提的众生念念都是在造业起恶心,所以肯定会堕地狱,有这样的讲法的。因此意业单独可以成立。
意业也可以和身语配合成立,比如相续中又生起很大的嗔心,然后身体又去打别人、嘴里在骂,身、语、意业都造了重恶罪业了。所以意业单独可以成立的,也可以和身、语配合。
然后身、语业必须要和意业配合,单独不能成业,只有和意业配合才可以成业。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讲这个的必要是什么呢?就是平时修法的时候一方面要禁止身、语的业,一方面还是要调心,还是要把自己的修行主要放在调心上面,尽量制止恶念的生起、尽量发善心,这是一大修行方法。这方面如果不重视,单单在外表方面去重视的话,这里讲的很清楚,外表方面不能判断是善是恶,不能按照行为来判断,必须要按照你的心来判断。心善什么都是善,心恶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调心。
调心必须要习惯,我们都知道调心有多么困难,心马是最难调服的。困难是困难,做是必须要做的,没有什么可以回避、逃避的,反正肯定要做。怎么样调心呢?就按照前面讲的四加行、四厌世心来调心,按照厌离心来调心,再通过菩提心来调心。
以前上师经常引用华智仁波切的教言:“修心修心修自心,以四修法修心者,身口虽无造一善,亦除解道外无趋。”修行应该修自心,通过四厌世心来修心的话,身口没有造一个善法,但是除了解脱道之外没有其他去处。又说“修心修心修自心,以菩提心修心者,身口虽无造一善,亦除解道外无趋。”讲的很清楚了,所以修行主要是在修自己的内心。
修内心要有一个方法,没有方法坐着不生一念也不叫修心,所以必须要依靠前面所讲的四厌世心,最初我们菩提心也没办法修,就修四厌世心,通过四厌世心调伏自己的心。刚开始肯定会生起很多恶念,但你不对治恶念更多,对治的时候会有困难,一旦对治好之后恶念会逐渐减少,善念就会逐渐增多。正法融入心之后你就想解脱,耽着世间八法的恶习一念一念就少了,内心日日夜夜都是求解脱,觉得一切世间法都没有必要,都是要舍弃的,自心自然就聚到解脱道方面去了。
修出离心成功之后再修大菩提心,这个方面的话就说,自私自利的恶念逐渐减少,度化众生的心就会升起来。修心就是这个过程过来的,否则你不修的话还是老样子。所以平时把主要修法放在调心上面是非常必要的。
佛云以邪心,所作不成福。
佛陀这样讲:以邪心、不清净的心所做不成福的。
众生导师云:故诸善不善,皆由心所为,心亦坏灭法。”
佛陀这样讲:一切善和不善都是由心所做的。“心亦坏灭法”可以从两个方面讲:心造了善和不善,这个心的本体也是一种无常的坏灭法;或者说心可以造业,也可以把善恶业毁灭。心可以造这个法、使这个法成立,也可以把这个法毁灭。
《迦叶品》云:“譬如海水冲击之某人,反为干渴煎熬趋死城。如是贪婪诸法却放逸,身居佛海反奔诸恶趣。
这个颂词前两句是比喻,后两句是意义。比如被海水冲击、在大海中翻滚的人,最后反而因干渴煎熬而死。这个大海和现在海的定义不一样,现在的海水是不能喝的,不能说你在海中渴死主要是没有喝海水的缘故。很多地方说海水越喝越渴,最后就这样死去的,全身脱水而死,肯定不是指这个。这个海可能是指很多水的地方吧,肯定指能饮用的海水,否则和下面的意义根本对不上,这个海水不要按照现在不能喝的咸海来理解。反正意思就是指在能够喝的海水中,没有饮用干渴而死,这是比喻。
意义讲的是“如是贪婪诸法却放逸”,已经趋入佛海当中,但是因为贪婪诸法,对世间八法生起了很大的贪执,身体虽然在求法的行列中,但是心已经放逸到世间八法中去了。这句话不好解释,中间加一个转折,就是虽然处在求法的行列中,但是心放逸了。
“身居佛海反奔诸恶趣”,身体居在佛法的大海中,但是最后反而堕落到恶趣中。本来佛法的大海是能帮助你解脱的,饮用了这个海水能够消除业障、增长资粮,最后能够生于善趣。但是你在佛法大海中翻滚的时候,没有饮用这个佛法的甘露,最后堕到恶趣当中,就是这个意思。
又如郎中置于囊袋药,纵然云游浪迹遍世间,若未能阻疾病之纠缠,彼良药之功效则休谈。
这又是个比喻,郎中的药囊中放了很好的药,他带着这个药囊云游世间,在他自己生病或别人生病的时候,没有能够用这样的妙药来阻止疾病的纠缠,那这个良药的功效就别讲了,反正良药好或不好都休谈。下面是意义。
如是比丘具备戒功德,亦具听闻若未能清除,非理烦恼繁衍之疾患,彼等听闻纵勤亦无义。”
如是现在修行的比丘,虽然具备了持戒的功德,也具备了听闻的功德。持戒是为了对治非理烦恼的生起,听闻也是为了对治非理烦恼的生起,虽然具备了戒律和听闻,如果没有能对治非理烦恼的生起,“彼等听闻纵勤亦无义”,你听的再多、再精进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还是应该以正法来调心是最关键的。
我们应当审慎思维,此经所表达的宗旨究竟何在?
下面就开始分析这个经典中所讲的含义。
第52课 完
第53课
有人认为,只要能倾其一生用于修行,就堪称名副其实的修行人。
有人这样认为,反正能倾其一生用于修行,肯定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修行人,这样下的定义。尊者对这个定义不太满意。
如果他们的这种定义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经中所说的那些在大海中焦渴难耐,死后尚须奔赴恶趣的情况又是针对何人而言的呢?
作者的意思是讲这个定义不周遍,虽然一生用于修行,但是要分真修行还是假修行,一生用于修行是表面上在做这些白、花的事业呢,还是真正内心趋入了修法。这方面要分别的,不分别就没办法说只要一生修行就是名副其实的修行人,这个是不定的。
为什么不定呢?因为经典中讲在大海中遨游一生的人,最后干死,死后尚需奔赴恶趣,就是针对这些人而言:表面上在佛法大海中遨游,表面上做很多闻思修的事业,最后没有得到一点法宝的甘露而干死的,最后坠到恶趣中。就是修行的时候没有掌握佛法的精要,没有打好基础,最后就这样死去了。这是第一个比喻的意义,下面再针对第二个囊中的药喻来进行观察。
如果希望此生与痛苦毫不沾边,与快乐相偎相伴,乐不可言、喜不自胜,名利兼收、万事畅顺。即使进行传授灌顶、讲经说法、听闻讽诵,也都是被追求此生福报之念所支配,那么,将来于此轮回中所承受的痛苦,也必将由这些世间八法而导致。
如果我们此生的讲经说法等等一切的闻思修行,都是为了远离此生的痛苦,和一切的快乐相接触,在无忧无病中、在今生的世间快乐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的话,就已经被追求此生福报的念头给支配了。以后在轮回中承受痛苦的根源也就是今生追求世间八法,通过这样的世间八法导致轮回的痛苦。
如果仍放任自流、执迷不悟,让黑白花三种世间八法越发增上,变本加厉,实在是毫无价值。与肩负对疾病毫无疗效的药囊八方奔走的说法别无二致。
如果放任自流,知道这样的过患之后还不励力对治,还是执迷不悟,让黑业、白业、花业三种世间八法越发增上、变本加厉,这是毫无价值的,你的闻思修行、你的传法灌顶都是没有价值的。
比喻一个郎中背了很好的药八方奔走,没有用这个药来治病一样。我们现在遇到正法,如果只是脑海中装了一些佛法,但是没有用佛法来对治世间八法的念头、没有对治自己的非理作意,就毫无价值。
因此,事到如今,难道你还不明白必须从心底里彻底抛弃今生快乐幸福的原因吗?
所以,讲到这样的程度了,你还不知道要修法必须从心底彻底抛弃今生快乐幸福,或者世间八法的理由吗?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反正这种表面上的修行毫无价值,自己对治烦恼和对他人的安乐都不起关键作用。
如果有人发问,由世间八法或者烦恼所引发的一切,都是造作恶业而趋往恶趣的因吗?
有人这样问:通过世间八法的发心,或者通过烦恼所引发的一切造作,是不是都造恶业呢?是不是都是趋往恶趣的因呢?如果按照前面阿底峡尊者师徒的问答,应该说这个是恶业,也是往恶趣之因,因为今生得到这些世间八法来世只有三恶趣,也这样讲过的。但是下面回答的时候也是比较详细的进行了分析。
可以这样回答:一般来说,凡是由世间八法引发,除了以殊胜出离心所摄持的以外,而作的所有黑白花三事,都只能成为感受轮回痛苦的因。
这里词句上做了调动。一般来讲,除了通过殊胜出离心摄持的以外,世间八法引发而作的所有黑白花三事,都只能成为感受轮回痛苦的因。这是总得来讲。没有出离心摄持肯定是轮回的因,以出离心摄持就是出离轮回的因。所以只要是出离心以外,通过世间八法引起的一切黑业也好、白业也好、花业也好,全部都成为感受轮回痛苦的因。
因此,以烦恼所牵引的一切佛事活动,都没有丝毫价值。
所以一切通过烦恼牵引的,通过世间八法等等牵引的一切佛事活动,都没有丝毫价值,对我们出离轮回是没有价值的。
这就是此经的用意所在。
我们看他的回答,就回避了是不是造恶业的因?是不是趋往恶趣的因?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一看就很清楚。只说是流转轮回的因,没有说是不是恶业,也没有说是不是恶趣的因,为什么没讲呢?因为下面还要对所谓的善业和恶业从很多方面做具体的分析。
但是分析的时候他说通过世间八法引发的可以是善业,只要外表上做顶礼或者做布施等等,虽然是由贪心烦恼引发的,也是一种善业,不是恶业。恶业是和善法相矛盾的行为。但是总的来讲是轮回的因,或者说这样修持没有办法出离轮回这个侧面来讲,可以说是一种恶业,广义来讲是恶业。或者从辗转的角度来讲就是堕恶趣的因,因为贪心肯定是成熟痛苦的根本。
下面观察的内容和前面所观察的稍有不同,就对所谓的善业和恶业做了一个界定,世间八法反正是流转轮回的因,这样做了界定。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