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中论释辅导汇集 > 正文

《中论释》辅导讲记-第64讲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2 22:5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中观根本慧论》,本论通过二十七品的能诠句给我们指点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

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是超越了一切分别心的境界,平时我们在抉择时可能生起了一些随顺于实相的见解,但是见解毕竟是属于分别念的范畴,还不是真正的实相,在这种状态中,不能够把见解的认知当成是究竟实相的证悟。如果搞混淆会产生很大的歧途,产生增上慢,本来没有证悟空性,没有了知万法的本体,只是通过分别心对于实相有一点点总相的认知,却把这种分别念面前的状态当成是殊胜的证悟,认为自己已经证悟空性了,就开始做些成就者的行为,这是不合道理的。

在中观的很多修法、窍诀当中或者一些论典当中,对这些问题都宣讲过。尤其是我们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对于词句、对于总相稍微有一点点认知,但对于空性实相还没有真正产生体会时,容易产生前面所讲的想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抉择万法的空性,一方面也要经常反观自己内心的状态到底是处于什么阶段,如果贪嗔痴的烦恼还非常炽盛,就说明对于空性还没有真正认知。因为一个证悟空性的人,他相续当中的烦恼应该是非常微薄的,生起烦恼的机会是很少的,即便生起了,但他证悟实相的缘故,马上反观,很多的实执、妄念就可以消尽在法界当中。

空性的法很殊胜,但是我们凡夫人的分别心,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善巧地把握自己的状态,经常反观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心就容易跟随词句离开实际的地面飘到虚空当中,也许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实执妄念。因此,一方面要好好学习通过词句趋入意义,一方面要反观自己的实际状态,这也是学法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如果缺少了,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在学习过程当中,要时刻提醒自己现在在抉择正见,抉择正见之后要趋入对于空性见解的实践修行。如果是上根利智者,一下子就可以真正抉择到离戏的空性,安住在空性当中;如果不是上根利智者就必须要通过次第的方式,首先抉择一切万法的单空。比如,现在观察自相续当中有一种实执或烦恼非常严重,就可以使用空性的方式来直接观察它的本体,所贪执或所嗔恨的对境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呢?通过单空的方式观察,连微尘许的本体都没有,因此知道它的本体的确是不存在的,反复地观察、安住在这种不存在的状态中。当从这种修行的状态中出来之后,再来看这个法,就会认为它就是如梦如幻的法,没有丝毫的实质,在空性当中是没有什么可以贪著的,一切都是可以息灭的。这是讲修空性时怎么安住,通过这种修行方式来蜕掉烦恼。

修行空性之后,就会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还有一个比较通俗的讲法,就是发现这一切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切万法没有什么可真正执著的,都是不存在的、空性的法。关键是我们内心当中要有这种体会,有了体会之后我们的心量逐渐就会放得很开,一切都可以容纳了,如虚空可以容纳万物。修持空性能看穿一切万法的本质,逐渐接近实相,内心当中自然而然生起实相的了悟,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趋向了修行的大道。但是我们无始以来实执都比较严重,对于空性的法很难以一下子悟入,所以要多听闻、多思考、多摸索,尽量在修行、生活当中实践这种教义,这样对自己的相续会产生非常明显的调伏作用。

在修行时,可以通过单空的方式来了知一切万法不存在,如果相续中产生了一定的觉受,真正对一切万法没有耽著,产生很强烈的空执的时候,就可以进入第二步,通过空性把空性也泯灭掉。或者说本体是空的缘故,没有什么可执著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是缘“有”而产生空,“有”不存在,所以“无”也不存在;或者直接观缘起显现就可以息灭掉空执。有很多可以操纵的修行方式。

在修空性的过程当中,次第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自相续还没有达到第一步,也就是说空执在相续当中还没有产生,那么就不能急于进入第二步、第三步的修行。现在我们相续当中连空性的执著都没有生起,就要去打破对它的执著,这就有一点太过于超前了,对我们的修行来讲,也不一定会产生实际的效用。最初应该把相续当中的实执通过修单空的方式打破,之后就可以真正站在这个高度息灭对空性的执著,所以首先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打破实执。修单空是非常重要的,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还有在其他地方,针对我们的修行也作过这样的教诲:单空是趋入胜义谛的殊胜方便,而不能小看它,修行时一定要真正去实践。如果有了经验,在这个基础上修持就非常有把握。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要了知。

现在我们讲的是《观四谛品》,观察苦集灭道四谛。四谛和二谛互相之间是可以包容的,尤其是四谛可以包含在二谛当中,二谛的范围稍广一点,四谛的范围稍窄一点。因为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的范围包括了一切的显现,一切显现的本体是空性的,没有一个法不包含。苦集灭道四谛的范围稍窄,因为苦集灭道主要提示的是轮回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就是说关系到轮回因果和涅槃因果的法就放在四谛当中,除此之外,其他的法不一定包括在四谛当中,所以说四谛的范围比二谛的范围稍微窄一点。但是四谛当中对于解脱的法没有不包括的,尤其是小乘和大乘共同的讲法,都是以四谛来抉择轮回的因果和解脱的因果,这个要了知。

还有一种讲法,四谛当中苦、集和道这三谛是包括在世俗谛当中,灭谛包括在胜义谛当中,可以这样含摄。苦集灭道可以作为显现法,显现法的本体在显现的当下就是无自性的、空性的,抉择四谛主要是了知四谛的无自性、空性,这方面必须要了知。四谛是属于基道果当中的道,基无自性,道无自性,果也无自性,了知一切万法无自性之后,可以息灭我们相续当中对善妙法的执著、对恶劣法的执著,一切不耽著,一切无所缘,就可以靠近实相。

现在我们的心还没有靠近实相,缘颂词、缘经论再再分析,我们的心就可以越来越靠近于实相;如果不学习,我们的心就自然而然靠近于轮回的法。为什么上师让我们再再学习般若中观?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好像是分别念的状态,一方面通过这种分别念逐渐地靠近实相。如果我们没有看书,觉得看书没有作用,是增长分别念的,一方面给自己不看书、不学习找一些所谓的借口;另一方面对于世俗当中的色声香味触法却又非常耽著,我们的心再再缘这样的世俗法,对解脱是没有丝毫利益的。所以这两项比较起来,通过看书、缘中观的词句接近实相,和缘轮回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来产生很多烦恼,肯定是抉择空性对我们最有作用。而且通过这种抉择方式,内心当中可以逐渐产生实相的正见,有了实相的正见再去修习不执著就有了一种规范。否则在佛经论典当中都讲一切不执著、一切无所缘,但到底怎么样才是善的不执著、无所缘呢?不通过学习大经大论,自己相续当中很难产生真正的定解跟体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相续当中通过很复杂地抉择,最后就可以回归简单的本体。

一切万法都是很简单的,到底怎样简单呢?通过对所执著的这些法密集观察之后,就会发现的确是没什么可执著的,一切就是什么都不是的状态,这时内心当中会产生一个坚不可摧的定解。否则说一切万法很简单,我们反而会觉得一切万法很深懊,深不可测的感觉,抓不到头绪,这是因为没有真正学习。所以,针对凡夫人来讲必须要通过学习的方式趋入。以前宗萨仁波切讲,最好是什么都不要想,但是已经开始想了,已经生起分别念了,就要把这些道理都想清楚。想清楚的方式就是好好地学习佛法,佛法当中给我们指示了一切万法的实相,告诉我们一切不执著的原理,通过我们的分别心对它的规则、运行方式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就可以真正地放下,的确没什么可执著的。理性地观察之后,我们再放下就非常自然,不会有什么疑惑,而且也不会出现什么歧途。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可以靠近实相,对我们来说也是当下可以实行的方法。这方面在学习中观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思考的。

今天继续讲四谛不存在的道理。前面对方给中观宗发了很多过失,我们对于对方发过失的原因也作了分析,然后也宣讲了无过的理由。

辛三(广说回遮他宗之过)分四: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三宝之过;三、无有因果之过;四、宣说世间与出世间名言不合理。

对方给中观宗所发的“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就会有毁坏四谛的过失”,现在中观宗把过失回遮他宗:我们自宗没有这个过失,但是如果你承许诸法不空,就会有毁坏四谛的过失;对方说“有毁坏三宝的过失”,中观宗说:自宗空性中没有这样的过失,如果承许实有,会有无有三宝的过失;对方说“没有因果罪福的过失”,中观宗说:对方承许诸法实有就会有这个过失;对方认为一切名言不合理,中观宗说:如果承许一切万法实有,没有办法安立世间名言。针对对方所发的四个过失一一进行回遮,如果不放弃实有宗,对方的确会得到自已所发的过失。

壬一(无有四谛之过)分二:一、无有外境四谛之过;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癸一(无有外境四谛之过)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子一、略说:

若一切不空, 则无有生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中观宗认为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在空性当中有也不成立,无也不成立的缘故,如是才可以集聚因缘,才可以有一切万法的显现,才有一切万法的生灭。如果说一切万法是不空的法,那么就不需要观待因缘,如果不观待因缘,法的生灭就没办法安立了,没有万法的生灭,则“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对方说“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现在中观宗反过来说:如果说一切万法不空,就不会有生灭;不会有生灭,就不可能有四圣谛之法。

为什么没有生灭,就不会有四圣谛之法?因为四圣谛之法,比如,苦谛种种的痛苦,不管是苦苦也好,变苦、行苦也好,这种苦的状态,在修行人或者凡夫人的相续当中是交替出现的,这个苦生起来又灭了;那个苦生起了又灭了,苦谛是有产生的。而且集谛——相续当中的烦恼和业也是有生生灭灭的状态。还有以前没有修道,现在开始修了,以前没有的灭谛,现在开始现证了。这一切都是有生灭的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就是因为这一切万法的本体是何者都不是,它观待了因缘,观待了苦的因缘产生了苦,观待了集的因缘就产生了集,乃至于道和灭都是因为观待了因缘。前面也讲过,世间的任何一个法都是要观待因缘的,轮回的法要观待轮回的因缘,涅槃的法必须要观待涅槃的因缘,如果我们没有发出离心,没有修持空性见,没有守持戒律,那解脱的果法是没办法获得的。因为解脱是一种果法,果法必须要观待因缘,没有因缘是没办法产生的,错乱的因缘也没办法产生,只有正确的因缘才可以产生涅槃的法。正确的因缘是佛陀观照一切万法实相之后宣讲的:如果你要解脱,出离心必不可少,戒律必不可少,禅定和智慧必不可少。有了这些之后就集聚了涅槃的因缘。

为什么要讲这些因缘法呢?很明显,苦集灭道这四种法都是观待因缘而产生的。要么不净的因产生了不净的果,比如苦和集;要么清净的因产生清净的果,比如道和灭,这些都要观待因缘。前面讲过:“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只要是因缘产生的法都是空性的,四圣谛观待因缘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一切万法空性就可以有四圣谛。如果没有空性,一切万法不空,就意味着根本不需要观待因缘,如果没有轮回的因缘,那就不会有轮回苦集的现象;如果你不修持,没有涅槃的因缘,也就不会有道和灭的果位的现象。如果说一切万法是实有的,就会出现诸如此类的很多过失。

这是略说,如果承许实有就不会有四圣谛。下面广说过失。

子二、广说:

广说有四个颂词,分别针对苦、集、灭、道四谛:如果说苦谛是实有,那就不可能有苦;苦谛是实有就不会有集,不会有灭,也不会有道,就会次第地失坏四谛。下面次第宣讲。

首先讲失坏苦谛的过失:

苦不从缘生, 云何当有苦?

无常是苦义, 定性无无常。

这是从两个侧面来分析的,第一句、第二句:苦如果不是从因缘当中产生,就不会有苦的现象;第三、第四句是以无常来定义苦,“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如果法是实有的,那就不会有变化,不会有变化就不会有无常了,无常一失坏之后,苦义也就失坏了。

“苦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首先从正面解释,任何一种苦都是观待了因缘,比如说今天头痛,头痛这个苦产生了,它一定是观待了头痛的某种因缘:要不然你晚上睡觉时被子没盖好,或者吹了风着凉了,于是产生了这种痛苦,这种痛苦是跟随因缘而产生的;如果没有近因,那就有远因,以前曾经伤害过众生,让其他众生头痛,打击众生让他感受痛苦,有这个业因,今生当中因缘成熟,也会在自己身上感受头痛的苦恼。不管是从可见的近因,还是不可见的远因,痛苦都是通过因缘而产生的,既然是通过因缘产生的,就说明痛苦是没有自性的,如果痛苦是有自性的,就不需要因缘而产生。

如果对方认为苦等应该是实有的、有自性的法,我们就观察:如果痛苦真正是实有的法,那就应该不从因缘产生,如果不从因缘产生,“云何当有苦”呢?也违背了佛陀的教言,佛陀说一切万法皆有其因缘;从理证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法如果缺缘就一定不生。比如,农民如果在春天不播种,秋天时就没有办法收获庄稼;如果工人不上班,产品也就无法生产出来;商人如果不去开张营业也就没办法赚到钱。从理证分析,如果没有因缘就不会有它的果法。苦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受苦的因缘,就绝对不会有苦,否则一切都会错乱的。或者说如果不从因缘产生,就会有恒有恒无等等的过失,给顺世外道发的这些过失都会落到对方头上,所以不能说“苦不从缘生”。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对方如果是内道的宗派,就不可能说苦不是缘生的。对方没有直接承认苦不从缘生,也说苦要观待因缘,关键的问题在于对方虽然没有直接说苦不从缘生,但是承许万法实有、有自性。有自性的法实际上是不观待因缘的,它不从缘生,所以承许诸法有自性就相当于间接地承许了苦不从缘生。这样就把对方放在骑虎难下的两难境界,如果要承许缘生,那就只有放弃实有的观点;如果守持实有的观点,就只有违背佛陀所宣讲的因缘产生的教义。依此观察,很难真正安立对方是合理的宗派,所以说“苦不从缘生,云何当有苦?”不能安立苦是实有的。如果是实有的法就不观待因缘,不观待因缘就不可能有苦了,任何苦的果法都是通过因缘产生的。

“无常是苦义,定性无无常。”这是从另一个侧面安立苦性不存在。在《四百论》当中讲:“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无常的法一定是有损害的,因为是先有后无,对于法就有损坏的情况,不管是细无常也好,粗无常也好,无常的法是生灭的法,都是一种损害。如果有损害,就不是真正的快乐,它是苦的自性,所以说凡是无常的法都是苦的。佛经当中讲“无常故苦”,从一个角度来讲,无常是苦的意义,只有无常可以安立痛苦。

定性的意思即认为痛苦是实有的。按照对方的观点,痛苦是实有的,实有的法是有自性的法,有自性的法是不会改变的法。为什么有自性的法无法改变?所谓的有自性,若按照严格的意义来定义,它原来是什么法,就会守持它的自性,如果原来是一个本体,后面转变成另外一个本体,就不是真正的实有、有自性,真实实有的法是不会改变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如果有定性就不需要因缘,也不需要改变。前面我们再再提到,为什么法会有生灭的改变?因为它的生灭是跟随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因缘它就会生成,因缘坏灭它就坏灭了。从这方面也说明它是无常的自性,无定性的缘故才是这样。

对方认为一切万法是实有的、有定性的,也不需要观待因缘,既然不观待因缘,果法当然就常住了,那么就无无常了,一个恒常的法怎么可能有刹那生灭呢?不单单没有刹那生灭,而且粗大的生灭也不会有,这就是标准的恒常相,所以不可能有苦义了,就失坏了痛苦。所谓的痛苦——无常是苦义,如果承许苦是实有的法,那就肯定是恒常的法,恒常的法和无常的法完全矛盾,因此没办法把恒常的法定义为痛苦。前面说无常是苦义,对方也是承许的,佛经当中也是宣讲无常是痛苦。但如果承许实有,就不可能安立无常,没办法安立无常,就失坏了痛苦的意义。

经由以上分析让对方知道,如果承许痛苦是实有的,从两个侧面所发的太过是没办法回避的。

下面讲如果承许是实有的,也会失坏集谛的意义。

若苦有定性, 何故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 以破空义故。

如果痛苦是有定性的(也就是说苦一定是自性有的),那么痛苦就没办法从集而产生了,集也就失坏了它成为集的作用;就是对方破斥了空义的缘故,认为苦和集不是空性的,导致没办法安立集的自性。我们详细分析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最后变成没有集的过失。

“若苦有定性,何故从集生?”苦谛属于果法,是轮回的果,它的因是集,集是烦恼和业。任何痛苦都是从烦恼和业而产生的,如果有了烦恼和业就会有痛苦,如果没有烦恼、业就不会有痛苦,这是从缘起性空的角度合理安立的。但是对方说苦有定性,果法是实有的、有自性的法。那么既然果法是有自性的法,它就不需要观待因缘了。

苦的因缘是什么呢?苦的因缘就是集。如果苦真实实有,就不需要再观待它的因缘了,“何故从集生”?就不需要从集生苦了。那么按照因果规律,因生了果才能叫因,因不生果就不叫因;集生了苦才能叫作苦的因缘,集没有生苦就不叫集了,所以说“是故无有集”,它就不存在作为因法——集的体性。集不存在了,那么就和佛陀所讲的“苦由集生”相违了,就直接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还有,如果苦不从集生,苦就应该变成无因生,就会有无因生的过失,因为它并不是从自己的因缘而产生的。另外,失坏了集谛就应该没有烦恼和业,一切众生都没有烦恼和业了,那不就获得解脱了吗?这也是大的过失。再者,如果说一切众生没有烦恼和业,这也毁坏了名言,和现量相违,因为只要是凡夫众生,相续当中都必然有烦恼和业——集,有集才有痛苦。如果承许没有集就有这么多的过失。

为什么对方会得到失坏集谛的过失呢?“以破空义故”,因为破坏了空性。对方不承许空性,就不会承许因缘产生法,认为苦有定性,不是空性的,这就破了空性。真正的空义是通过缘起而产生的,因观待果、果观待因的缘故,二者都无自性,如果承许有自性,破了空义,最后就导致苦谛也失坏了,前面第一颂分析了苦谛的失坏。第二颂当中“若苦有定性”,就变成无因生,无因生是非法生(非法产生的方式),是没办法安立的。所以苦谛失坏了,集谛也会失坏。这是因为破坏了空义而导致的大过失。

下面讲如果安立苦有自性,就会失坏灭谛。

苦若有定性, 则不应有灭。

汝著定性故, 即破于灭谛。

如果认为苦是有自性的、实有的法,苦就不会有消亡的时候了。既然苦不会消亡,又如何安立灭谛呢?没办法安立灭谛。所谓的灭谛,一方面要把集灭掉,另一方面主要是痛苦完全消灭了、不存在了,这个时候有情就获得了寂灭的安乐,现前了灭谛的自性。灭谛的自性存在时一定没有苦谛存在,按照小乘的讲法,尤其是获得无余涅槃位时,一切的痛苦完全消亡了,不会再有整个三界的痛苦,因此痛苦一定要消亡之后才能够安立灭谛。

对方承许苦有定性,就意味着痛苦没办法被消亡。因为苦有定性,它自性有的缘故就不会观待任何灭的因缘,既然没有任何灭的因缘,苦怎么可能灭呢?第一、苦如果有则是无因产生,有无因生的过失;第二、苦没有办法灭,如果苦在没有任何因缘的情况之下灭掉了,就会有断灭的过失,没办法真正安立痛苦为什么会灭掉。

从空性宗的角度来讲,因为苦是无自性的,它是因缘而产生的,只要把产生苦的因缘一个一个息灭掉,就可以灭苦。比如说,在身体和心上面会引发痛苦,如果证悟身体和心的空性,就可以灭苦。或者如对方所讲,灰身灭智之后就不可能再有产生痛苦的苦器了,苦器也不会存在了。可以从很多方面分析。

痛苦的生存、灭亡都观待了这么多的因缘,就说明痛苦是没有定性的;如果痛苦有定性,就不可能真正地灭掉。而对方恰好承许痛苦是有自性的,如果痛苦是有自性的,怎么可能被灭掉?如果一个有情相续当中有痛苦,他就永远没办法消灭痛苦,就会一直处在这种痛苦的状态,灭谛的果位、灭谛的安乐在他的相续当中是永远无法现前的。

“汝著定性故,即破于灭谛。”你执著苦有自性的缘故,最后就会毁坏灭谛,因为所谓的灭谛一定是痛苦消亡时安立的。不单单阶段性的痛苦,如我们的头痛消亡了叫灭谛,不是这样的,痛苦消亡有两种,一种是暂时痛苦的消亡,暂时性的痛苦是阶段性的,比如说今天头痛,今天拉肚子,这种痛苦也是空性、无自性的缘故,通过服药、治疗就可以把痛苦消亡。除了阶段性的痛苦之外,还有一种是总体的痛苦,只要你有五蕴,就会在五蕴上面不间断地感受到各式各样的痛苦,乃至于没有超越三界之前都会有痛苦的产生,此处所讲的灭痛苦主要是灭这种大的痛苦。如果这种三有的痛苦是有自性的,就永远不会有灭,也就永远不会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众生就会一直在轮回当中挣扎,即便是修道也没有任何作用。当然这是不可能安立的,因为很多圣者已经通过修持佛法息灭了痛苦,现前了灭谛,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苦谛是无自性的,才有这样的安立,如果执著有定性,就没办法安立灭谛了。

下面讲第四个问题,如果承许实有也会失坏道谛。

道若有定性, 则无有修道。

若道可修习, 即无有定性。

这是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观察。首先从反面讲,“道若有定性,则无有修道。”如果所谓的道有实有的自性,那就没办法安立修道了。因为修道也是属于有为法,相续当中逐渐地生起和实相相应的境界,或者说首先生起出离心,再生起资粮道、加行道的功德等等,称之为修道。

按照佛经的观点来讲,修道分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安立了这五种道位。如果道位有定性,那就没有办法安立修道了,因为道有自性就不可能转变了,没办法改变称之为有定性。比如,一个凡夫相续当中没有得到资粮道,如果道是实有的,那他后面永远得不到资粮道、加行道乃至无学道的果位。因为道有自性没办法转变,如果最初没有,那就永远不会有;如果最初得到了资粮道也不会转变,他永远不会舍弃资粮道然后又获得加行道、见道、修道等果位。所以如果道是有定性的,就没办法安立合理的修道了,也就是说如果道的功德在你的相续当中最初没有就永远不会有,如果相续当中最初有道的功德,那怎么可能流转轮回?这也是不合理的。

道是从无到有的,因为积聚了修道的因缘。比如说,你的种性首先苏醒了,对于修道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希求心,这是入道的先决条件。有了入道的向往之后,就可以通过看书、听法去掌握修道的技巧或方法,掌握之后慢慢去实践,这个时候内心中就会逐渐地生起道的功德,从无到有。首先是彻底的凡夫,然后通过修道生起小资粮道的功德。小资粮道的功德按照小乘的标准来讲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相续当中必须生起无造作的出离心,在这个基础上修习四念住,这样就进入小乘资粮道了。如果是大乘的小资粮道,第一个是生起无造作的菩提心,第二个是修持四念住的空性。道位也是通过不间断地修行,不间断地创造因缘之后,在相续当中从无到有生起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修行,就会生起中资粮道乃至大资粮道的功德,然后进入加行道、见道等等,逐渐逐渐上进最后到达无学道的果位。如果道是有定性的,那么刚开始没有就永远不会有,也就不可能安立这一系列看似变化的修道过程了。

下面从正面讲,“若道可修行,则无有定性。”当然道是可以修行的,很多修行者都在修道,有些人在道上勇猛精进,一路上披荆斩浪获得很多功德;有些人是前进一步又退两步,或者刚开始修,后面又退失。很多人都在修道,道是可以修习的就说明道是无有定性的。有些人达到了资粮道,有些人达到了加行道,积聚了资粮道的因缘才可以获得资粮道的果位,积聚了加行道的因缘才可以获得加行道的果位。资粮道、加行道可以修习、可以生起的缘故,它观待因缘,观待因缘的法没有一个是实有的。

为什么有些人会退道呢?说明修道的条件逐渐地散失了,要不然是出离心散失了,要不然是对解脱道失去信心了,不想再求解脱道了,觉得求解脱道和追求世间的欲妙相比,追求世间的妙欲更有意义、更有乐趣。逐渐丧失了这些条件的缘故,所以从道中退失。

这一切道可以修行、可以退失的缘故,说明道是没有定性的。我们从正、反面两个方面观察,如果承许道无自性,有安立的合理性;如果承许道有自性,就有很多很多过失,乃至于最后失坏修道的道谛。

这是广说。

子三、摄义:

若无有苦谛, 及无集灭谛。

所可灭苦道, 竟为何所至?

前面已经分析了,苦集灭道四谛都是不存在的。此处摄义,如果没有苦谛(苦谛已经失坏了),也没有集谛、灭谛,这三种谛都没有了,所修行的、可以灭苦的道谛(“所可灭苦道”主要是道谛),“竟为何所至”,到底要修到什么程度呢?就完全没有目标了。

修道本来是为了消灭集谛,道谛本身是现前灭谛的,但是在修道现前灭谛的过程当中,主要的功效是通过修道来断集。集谛不可能无因无缘断除,通过什么来断呢?是通过修道来断,通过修道相续当中产生人无我空性的智慧,烦恼、业等等逐渐逐渐就会灭掉,断一品烦恼就会得到一种道位的功德。

但是现在没有苦谛存在,没有可断的烦恼,也没有灭谛的目标,那么修道到底要到达什么样状态?修道还有什么意义?修道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听法、闻思修行等这一切为了获得解脱所做的苦行、精进就会完全失坏,会变成没有意义的、颠倒的事情了。所以这是不合理的,这些过失完全来自于承许实有。如果承许空性,空性当中有积聚了一切的现象,有生灭、有因缘,具备这种因缘会产生这种果,具备那种因缘就会产生那种果,这一切都是因缘产生的,空性的缘故才可以合理合法地安立,如果承许实有,这一切都会失坏。

癸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前面主要是通过对境四谛来宣讲,此科判主要是从无有有境智慧而宣说。下面有两个颂词,第一颂讲见苦谛的智慧不合理;第二颂主要是讲苦谛之外的集、灭和道乃至于四果的有境智慧不合理。

首先讲见苦谛的智慧不合理。上面是从苦谛的角度来宣讲的,此处从有境智慧宣讲,前面讲过要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首先是见苦(或者说知苦),知苦到底能不能安立呢?知苦也是无法安立的。

若苦定有性, 先来所不见。

于今云何见? 其性不异故。

如果痛苦是有定性的,那么“先来所不见”,我们要见苦谛,一方面要通达一切三界都是痛苦的自性;还有在获得见道、修道时,对于苦谛、苦谛的法都会了知。在注释当中引用了《俱舍论》为例的很多经论的意义来观察,从三界的角度来讲,苦谛有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的安立。法忍和法智主要是从欲界的角度来讲,因为在欲界当中有痛苦,要断除欲界的痛苦必须要了知,比如苦的法忍和法智,一个是忍一个是智,必须要了知这个来断苦。还有在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的苦的本体定义是类智,苦类忍和苦类智,主要是从上二界的烦恼而言的。在获得见道时必须要了知三界的痛苦无自性,见到了三界当中苦的本体,十六刹那当中次第次第或者说一刹那当中可以了知苦法忍和苦法智、苦类忍和苦类智,这些都是必须要了知的。当然其他的集、灭、道都可以这样类推,集谛当中也有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乃至于道谛当中都有这样的安立方式,就是说要次第见到这种本体。

“若苦定有性,先来所不见”。“先”就是指获得见道之前,没有见到苦谛的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如果说苦有定性,它就是不能转变的。如果刚开始时没有见到苦的本体,“于今云何见”?现在的有境智慧也是见不到的。“其性不异故”,因为苦谛的自性是不变的。实有的法是不变化的,如果以前没有见到这个对境,现在也没办法见到;如果以前没有见到,现在见到了,那就说明有境的智慧是无实有的,有境的智慧所见到的对境也是无实有的。如果说有境的智慧是实有的,那么以前没有见,现在也见不到。如果说对境的苦谛是实有的,那么有境的智慧以前没有生起,现在也没办法生起,因为缘的是同一个法,以前缘苦谛没见到它的本体,法不变的缘故,后面你缘它时还是只能产生这种心识,没办法产生其他的心识。在《中观庄严论颂》和《中观庄严论释》的开始部分,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

为什么以前见不到,后面就见不到呢?就因为它的本体是不变的。就像我们的眼识见到柱子一样,眼识见到柱子一定是观待的,有能见所见的关系,安立能见一定是观待了所见的柱子。同样的道理,有境的智慧和对境的显现法也是有关联的,如果对境是不变的,有境也永远不会变;如果对境是无自性的,空性的缘故,缘它也可以产生其他不同的有境。但如果对境从来不变就不可能说,“刚开始看到对境是这个,后面看到的对境是另外一个。”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颂词可以从有境和对境两个方面去分析,就知道“先来所不见”,对于苦的本体以前没有见到,“于今云何见?”当到了见道时也没有办法见,原因就是来自于“其性不异故”,它的本性没有变化的缘故,看到的永远都是一个法,不可能有转变。

苦谛讲完了,下面讲其余的三谛还有四果都没办法安立有境智慧。

如见苦不然, 断集及证灭,

修道及四果, 是亦皆不然。

“如见苦不然”,就像第一颂所讲的见苦方面没办法真实安立有境智慧一样,断集的智慧、证灭的智慧、修道的智慧,还有得到四果的智慧“是亦皆不然”,都没有办法合理地安立了。因为如果说作为集的烦恼是实有的,谁能够断掉它?如果最初是凡夫人时没有办法断掉这个集谛,因为集谛“其性不异故”,它的本性是不变的缘故,如果在最初时没办法断掉集,后面生起见道、修道智慧时也没办法断集。但是生起见道时对于集的一部分会——遍计部分会断掉;修道时对俱生的部分会断掉,就是因为集是无自性的。以前不断的原因是因缘不具备,现在断的原因是因缘具备了,就是因为集本身是无自性的法。如果集是有自性的法,其性不异的缘故,以前凡夫位时没有断,后面在见道、修道、无学道时也没办法断除这个集谛。因此,从这个方面分析也是不合理的。

还有证灭的原因也是一样的。如果说灭谛是实有的,它就不会变化了,“其性不异故”,如果凡夫人最初没有证灭,后面也不会证灭。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讲,灭谛如果是真实实有的,那么在凡夫人相续当中,到底是具备还是不具备呢?如果实有的灭谛在凡夫人相续当中不具备,那就永远都不会具有了;如果最初在凡夫人相续中具备了,就不可能再产生苦、集等等的烦恼了,所以不能说灭谛是实有的。就是因为以前因缘不和合没办法证灭,后面因缘和合就证灭了,就说明灭谛本身是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灭谛是无实有的,如果是实有的就没办法真实安立灭谛。

修道也是同样的道理。修道的本体如果是真正实有的,那在我们凡夫人的相续当中,就会出现资粮道乃至于无学道五道的功德。如果它是实有的,最初在相续当中没有,那么永远不会生起修道的功德,因为它是实有的。如果是无实有的,通过积累因缘,逐渐从没有入道到入道,然后生起资粮道乃至于无学道的功德,所以说无自性、空性是非常合理的。

还有四果也是一样的。四果也是无自性的法,不是实有的。首先通过修行获得了见道,然后再通过修行断掉了烦恼,之后获得了第二果、乃至于最后获得阿罗汉果,这些都是因为集聚了因缘才可以逐渐出现;如果是实有的,就无法集聚因缘,四果的自性和前面所分析的一样,“其性不异故,是亦皆不然”,都没办法如是地安立。所以说,不单单是所境的四谛不存在,有境的智慧也是没办法安立的,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一切法都会失坏了。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