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第61课法本中鸟窠禅师说那根脱松的线是佛法。这个如何理解?
答:松脱的线是佛法的意思,其实并没有线和法之间的关系。在那种特殊的场合当中,对于一些特殊的根基说一句话,在那个契入点当中,让他打破了实执,他的善根成熟了就证悟了。有时候是松脱的线,有时候是喝茶去,或者其他的任何一句话,他的善根已成熟,当时的场景,再加上善知识的指引,就可以让他解脱。
因为以前做了大量的修行,罪业很轻,福报非常深厚,现在善根因缘成熟的时候,善知识随随便便一句话,就可以证悟。自己善根的因缘很重要。这种公案很多很多,印度、藏地、汉地都特别多。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一个耳光扇过来,自己就证悟了。有的是随便抛个什么东西,把杯子打碎了,就证悟了。
如果因缘善根不成熟,天天摔杯子,也证悟不了。松脱的线,即便把毛衣拆了,拆散了,也没办法证悟。所以这里它就是个表示,在特殊的环境当中,这样表示之后,他的根基本来就很利,特定的因缘和合了,他一下子就了悟了万法的本性。
大概就是这样理解的。这个线倒不是一根具有特殊加持的线,是松脱的线,还是讲一句话,都不一定。主要是上师的加持,弟子的根基成熟,因缘和合,很重要。(生西法师)
问:如果发心特别忙,只能保证圆满传承,基本上没有实修的时间,请问法师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一种修法可以保证临终获得解脱?
答:临终获得解脱,当然就是不断地意念。虽然发心忙,也可以不断地意念,比如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就经常习惯性地把阿弥陀佛观在头顶上,经常不断地意念。忙的话,不一定连这个时间都没有,养成习惯就好了。
这也是一种实修,实修不一定就是座上打坐、闭目观修。在发心过程当中,以菩提心摄持。或者经常发愿往生,或者把阿弥陀佛等观在头顶上经常意念,其实也没有多复杂。关键是能够把这个落实,这样到临终的时候就可以了。如果能这样做,就可以有很大的把握。(生西法师)
问:如果别人说我喜欢你,自己直接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不和你往来。”对方听了很伤心,自己说恶语了吗?
答:要看自己的发心。有些人说话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方式,没有以伤害对方的意乐去说,也不是恶语。虽然从现实上面,好像对方受了伤。但是,对说者来讲,不一定是恶语,如果他的发心贤善,也不是恶语。如果发心不好,想要伤害对方,即便说得很温柔、很动听,也是恶语;如果你没有发不善的心,即便好像是伤害了对方,也不一定是恶语。有时道友提醒我们,或者上师看到我们的过失说我们,让我们很不高兴,或者很不舒服,这是上师说恶语吗?不一定。关键要看他的发心。如果他没有这样发心,那就不算说恶语。(生西法师)
问:打坐观修时是否要对每个引导文反复串习直至生起觉受?可据说但凡着相皆是有漏法,没出三界,坐禅若贪图觉受、验相,那也只是世间禅,凡夫人的验相可能只是幻觉、分别念,或是着魔。对此我们观修时应贪图觉受吗?
答:当然应该反复观修,一直到生起觉受为止。凡夫人着相是有漏法,作为凡夫人来讲,着相有善相、恶相两种。让凡夫人不着相也做不。说我们不着相,我们做得到吗?让我们不着相还是要着相,我们就着这个不着相的相。这是没办法的,凡夫人不可能不着相。
但关键是,我们要把恶相转变成善相,所以必须要反复观修。虽然这是一种着相、是一种执著,但是它对我们心的调伏作用非常明显,因为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佛菩萨让我们一下安置在无分别智当中,我们根本做不到。这时要逐渐引导我们的心,把它从很恶的耽著轮回的心,引导到趋向于解脱轮回的出离心,再把出离心引导到着相的菩提心,再从菩提心引导到空性,空性他还要着相,还要执著空性,再把执著空性,逐渐逐渐引导到不执著空性,有很多很多的层次。
所以,坐禅要不要去追求验相?当然要。因为生起了觉受,才能调伏、才能改变我们的心。如果我们修法没有产生觉受,没有产生感觉,就说明我们这个修法没到位,比如修暇满难得,如果没有真正觉得暇满这么难得、这么珍贵,我们也不会去珍惜暇满,我们可能用暇满人身去造罪业,或者随便浪费。如果我们修无常,没有产生觉受,我们就觉得“不会呀,不会死啊,我明年不会死,绝对不会死”,就会放纵。但是如果执著自己可能很快会死,执著睱满人身很宝贵,在这个基础上,就会很勤奋地修持对自己有利的法。
是不是世间禅,要看我们有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或空性的引导。不是说只要有这种思想就是世间禅,如果从这个侧面来讲,在我们没有证悟、没有出世间之前,按这个标准,世间当中所有的禅都是世间禅。只不过这个世间禅有一些加入了出世间的成分,相应于出世间的。但是真正按照我们的境界来讲,我们是凡夫人,修的禅只有是世间禅,不可能说一个世间人修了个出世间的禅,一个凡夫人就安住在圣者的禅定,那就是矛盾,是不可能的事情。
凡夫人的验相可能是觉受、分别念,可能是着魔,但是,有时候我们操心得太多了。暂时的这些相还是该有的要有,不该有的我们要去掉。善的分别,比如菩提心的执著、利益众生的执著、出离心的执著、单空的执著,都要有。因为这些是对那些耽著轮回的邪分别念的正对治,如果没有这些根本对治不了。
刚开始的这些修法,就是让我们生善分别、善执著,而且这种善执著越强烈越好,我们不要担心太强烈了。现在我们应该担心的是不强烈,生不起来。明明应该有强烈的出离心,我们就担心生起执著了,故意让它弱一点,或者故意生不起来,那我们的心就直奔轮回而去了,肯定是没办法获得解脱的。所以那种出离心要非常强烈,强烈到根本不耽著轮回为止,这个方面要很强烈。而且有时讲单空的习气特别强烈,单空的执著很强烈,才能够对治这种实执,然后返回头再去对治它就行了。这方面,很多大德都有次第性的教诫。(生西法师)
问:如来常寂光境界,本来无一物,为何会有光明相?譬如寂静光明。
答:光明就是智慧。光明不是太阳光,也不是电灯的光明,不是这些。光明就是指智慧,因为它是无明的对治,有光明就是有智慧的自性。
为何有光明相?主要是指佛安住于一种究竟的智慧,把这个安立为光明。(生西法师)
问:是否诸佛法身所具净土才是我们学佛者的究竟皈依处呢?
答:当然是。我们是通过佛陀给我们安立的这些化身刹土,以此做跳板,在这上面修行,我们就可以逐渐地证悟和佛无二无别的境界。当我们证悟和佛无二无别的境界之后,我们也可以当下境界就是法身刹土,就是常寂光土了。也可以在我们的境界当中,给其他的有情安立一个净土,让他们在这里学习,给他们提供道场,在这个道场当中,一切修行佛法的所有的好条件都给他们提供,就像极乐世界一样。佛陀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共修的道场的条件,什么都是最好的,就是这样。所以也不可能在这儿有什么矛盾,也不可能听课的时候,操心工作怎么办,或者操心其他,这都不会的。极乐世界是最好的道场,什么都不用操心,就是一心一意地闻法、观修,这是最好的条件。当我们成佛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发愿,给其他的有情提供最好的条件,就像阿弥陀佛给我们提供极乐世界的道场一样,我们也可以给其他的有情提供最好的道场,让他们很快可以觉悟。(生西法师)
问:请问如果在禅修中心修行,享用的也是其他师兄的供养,算不算享用信财,会不会阻碍修行?
答:如果是别人开许用的,那就没有什么。我们也不用过于天天操心会不会怎么样,操心太过也是极端的。别人如果以清净心提供给大家用,我们就可以用。第一,自己的确在那儿修行,他也开许我们用,就可以用;第二,我们也不用心量太小了,总觉得我吃了他的东西,损福报了。我们要考虑一下,让他多培点福报,没什么不好的。如果我们有这个心量,让提供给我们食物的这些道友,让他能够因为我们这些修行的人享用了他提供的财物而积累资粮,这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如果能生起这种心态,我们也会因为这个好的心态而积累资粮。
这种好心态生起来的时候,功德肯定就压住了所谓的“算不算享用信财、障碍修行”。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耽著自己:修行之前,耽著自己的福报、耽著自己的生活享受;修行之后,就开始耽著自己的善根会不会被阻碍,会不会有享用信财的过失。当然这方面我们也需要小心一些,但是也没必要走极端了。
如果别人通过善心提供,我们以善心想圆满他的资粮,让他高高兴兴。我们受用的时候,他很高兴今天圆满了资粮,那多好啊!像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果这样想,就不会有问题。如果心很善良、很纯净,当然绝对不会阻碍修行。这也是帮助别人积累资粮,也是很好的善心。(生西法师)
问:若通过温和的方式使对方心不愉快也包括在出恶语中,那么所有的问题如何解决,一律不说吗?那在社会上会不会压制真善,对丑恶默认妥协?
答:温和的方式,不等于他的心是温和的,关键是温和的方式有可能包括在出恶语当中。意思是心很恶,但是以温和的语言去讽刺对方,这是包括在出恶语当中。并没有说我们不能够发起善心去说别人不对的地方;或者通过自己的善意去提醒对方这样不对;或在社会上面,为了提倡真善,该站出来说就说,也可以,因为的的确确是为了更多人的福祉。如果你真的发了善心,不管是用温和的方式去说,还是通过相对比较激烈的语言去说,都是可以的。并不是说温和的方式就是出恶语,而是说通过恶心以温和的方式就是出恶语。(生西法师)
问:母亲对孩子取的种种小名、爱称,比如小胖子之类,算不算恶语呢?
答:这和前面是一样的,不一定算。如果以恶心给别人取一些不好的别称、外号容易有果报。如果是以慈爱的心,或者说有这种传统,如果把名字取得太大了,对孩子也是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个的确有,也是一种因缘法则。有时候把孩子的名字取得很差,反而有的时候好养,这种风俗印度、藏地、汉地都有。其实很多风俗,有时候也有一定道理。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取一些别称,应该不算恶语。(生西法师)
随堂小测
01
1、 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多选)
A. 学佛可以让我们懂得取舍;
B. 学佛能够消除往昔的业障;
C. 入佛门以后佛菩萨就会保佑你,这样的话会事事顺利;
D. 成了佛菩萨或者大成就者就不用承担因果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E. 过去和未来都看不见,要活在当下,管好现在,这辈子不造恶业就成了。
02
如何才能让罪业提前成熟?(多选)
A. 积德行善;
B. 修习菩提心;
C. 闻思大乘佛法;
D. 依靠密宗教言和窍决修行;
E. 证悟空性。
03
下面哪些是对“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乐”颠倒现象的合理解释?(多选)
A. 恶业生恶果,善业生善果,苦乐皆是由往昔业力所致;
B. 所造的罪业,纵然不会马上成熟,但这辈子死亡降临时,业果必将现前;
C. 恶业未熟时,痴人谓甜美,其业既熟已,方知是苦难;
D. 行善、作恶,果报不一定马上成熟,所以还有时间,没必要用后世痛苦吓唬自己,免得得心理疾病;
E. 果报在我们的后世必会现前。
04
《杂宝藏经》中优陀羡王的公案说明了什么?(多选)
A. 因果虽是空性,但并非断灭;
B. 虽然相续不断,却也不是常有;
C. 众生所造的罪福,永远都不会失坏;
D. 因果之间的关系,只有佛陀才能彻底了知;
E. 无恶不作的人,也可能因前世所造的微小善业,暂时会感受一些善果。
05
下面哪些表现说明尚未开悟?(多选)
A. 不能做黑心商人,我要养绿色无公害猪、亲手杀猪卖肉挣钱;
B. 为了今生的扬名立万努力奋斗;
C. 今日受辱,且安忍长养本领,总有一天会让伤害我的人血债血还;
D. 遇到违缘就得想一想是不是佛菩萨根本没有加持力,佛法是骗人的;
E. 有了佛菩萨的保佑,可以不那么辛苦就能求一个如意眷属,欢度余生。
1、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C. 入佛门以后佛菩萨就会保佑你,这样的话会事事顺利
D. 成了佛菩萨或者大成就者就不用承担因果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E. 过去和未来都看不见,要活在当下,管好现在,这辈子不造恶业就成了
解析:我们每一个人,纵然今生没有造任何罪业,或者想不起造了什么罪业,但从无始以来,在漫长的轮回中,阿赖耶上所积累的罪业也是无边无际,以此必然要感受不堪设想的果报。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大海水干竭,须弥山地尽,先世因缘业,不烧亦不尽。”
2、如何才能让罪业提前成熟?
参考答案:
A. 积德行善
B. 修习菩提心
C. 闻思大乘佛法
D. 依靠密宗教言和窍决修行
E. 证悟空性
解析:现在唯一行善、修习菩提心、空性等大乘法要,或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直指本性等密宗教言,依靠这种强大的对治力,本来自己后世将堕入恶趣的罪业,可以提前在今生成熟,并感受痛苦。如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中:“须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父子合集经》也说过:“若造众恶行,当堕于恶趣,或外遇良缘,转重令轻受。”
3、下面哪些是对“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乐”颠倒现象的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A. 恶业生恶果,善业生善果,苦乐皆是由往昔业力所致
C. 恶业未熟时,痴人谓甜美,其业既熟已,方知是苦难
E. 果报在我们的后世必会现前
解析:行善者受苦、造罪者得乐,其实皆是由往昔业力所致。我们现在无论行善、作恶,果报虽不一定马上成熟,但在来世、来世的来世也必会现前。《亲友书》云:“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佛说立世阿毗昙论》也说:“初造恶业时,不如火即烧,如灰覆火上,随逐烧罪人。”又云:“恶业未熟时,痴人谓甜美,其业既熟已,方知是苦难。”
分析选项B:如果即生的善恶业在死亡时都成熟,则后世就不必再感受前世的果报了。《亲友书》教证重点在于强调业果不会虚耗,有因必定生果,尤其是恶业如果在死亡时成熟的话,必定会影响后世去处。
4、《杂宝藏经》中优陀羡王的公案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A. 因果虽是空性,但并非断灭
B. 虽然相续不断,却也不是常有
C. 众生所造的罪福,永远都不会失坏
D. 因果之间的关系,只有佛陀才能彻底了知
E. 无恶不作的人,也可能因前世所造的微小善业,暂时会感受一些善果
解析:因果之间的关系,只有佛陀才能彻底了知,诚如《大智度论》所言:“虽空亦不断,相续亦不常,罪福亦不失,如是法佛说。”因果虽是空性,但并非断灭;虽然相续不断,却也不是常有;众生所造的罪福,永远都不会失坏。这种法唯有佛陀的智慧才能揭示其中的甚深奥秘,凡夫人的粗大分别念无法抉择。”
5、下面哪些表现说明尚未开悟??
参考答案:
A. 不能做黑心商人,我要养绿色无公害猪、亲手杀猪卖肉挣钱
B. 为了今生的扬名立万努力奋斗
C. 今日受辱,且安忍长养本领,总有一天会让伤害我的人血债血还
D. 遇到违缘就得想一想是不是佛菩萨根本没有加持力,佛法是骗人的
E. 有了佛菩萨的保佑,可以不那么辛苦就能求一个如意眷属,欢度余生
解析:一个已经开悟的人,定会谨慎取舍因果,不可能杀害众生,肆无忌惮地造恶业。由此也可以推知,倘若一个人随随便便造业,对因果根本不重视,那他肯定没有证悟空性。如《正法念处经》云:“若知业果者,常见微细义,彼恶所不染,如空泥不污。”
思考题在线版本:
https://www.wenjuan.in/s/uEZF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