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有个年龄不是很大、身体还可以的女人,天天在一个地方乞讨要钱,我给了三次,但是这样会不会增长她的贪心,会不会有过失?有位师兄说我们只是修自己的心,不用管别人,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答: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其实有时的确不用管对方怎么样。因为如果真是那样,给一次钱也增长她的贪心,从增长贪心的侧面来讲,凡夫人不增长贪心的基本没有。所以,对我们来讲不需要顾虑这些。给了她钱,她去做什么,我们也没办法控制。我不能说,这个钱你只能用来吃素,用来放生,或者用来干什么。她拿去干什么,我们没办法管。是不是增长她的贪心呢?这也不是我们操心的。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过无数次布施,不是仅给三次钱,而是无数次地给众生布施。佛陀曾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棵树下,布施自己的头达到一千次多次。众生拿他的头去干什么,有些拿去领赏,有些根本没啥用的。但佛陀没考虑这些,只考虑通过这样不间断地布施,把内心中布施的习气修圆满。当布施的习气圆满之后,他就可以登初地了。因为登地的时候,布施度圆满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训练自己布施的习气,逐渐地到最后,要达到布施自己的手、脚、眼睛、头、自己的生命,完完全全不执著任何法。因为现在我们对身体很执著,对钱很执著,有时对地位很执著,有时对财物很执著,有时对种种资具很执著,但是我们真正最执著的,还是我们的身体。所以为什么要布施这些东西呢?为什么佛陀要布施自己身体呢?就是要打破任何的执著,对所有自己耽着的东西,都要打破执著,主要是有这样的必要性。而现在我们对钱其实很执著。我们现在可能也做不到,像菩萨那样一次性布施那么多。但如果有机会,我们还是应该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必要性。菩萨修布施度,六度之首,第一步就是修布施度的。主要通过不间断地,或者长时间、经常性的布施,培养自己的布施习气,打破自己相续中吝啬的种子。布施一次,打破一次耽著的种子。要让布施习惯成自然,最后就像《入行论》中讲的,要达到布施自己的身体就像布施菜叶一样。我们现在布施菜叶给别人,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的迟疑,也不会有任何心痛的感觉。最后要达到布施身体像布施菜叶一样的程度,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是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不管别人把钱拿去干什么,我们要感谢他给我提供修布施的机会。在布施的时候,给他发愿“感恩你成就了我的菩萨道”。虽然好像暂时增长你的贪心,但是你成就了我的菩萨道,我发愿:“当我修行成就的时候,一定要度化你。”这时已经结下了救度对方的因缘。所以如果你现在给他布施得越多,以后救度他的时候就越方便,因为因缘深。所以为什么度化他人,劝别人学佛的时候,我们虽然还没有成菩萨,但有些人,你跟他说一次就可以了,他完全听你的,而有些人要说若干次,这就是因缘有深有浅。如果欢喜缘结得多,(你欢喜布施他,他欢喜地得到了,大家都欢喜,叫欢喜缘),对你修道有帮助,你成就之后,也会因欢喜缘能很快地帮助他。我们关键要在这个方面多考虑,至于其他的方面,虽然可能会有副作用,但是副作用和所得到的利益相比较,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不管别人怎么样,好好地修炼自己的心就可以了。(生西法师)
问:有师兄问,恐龙时代没人时,还有六道轮回吗?那时还有轮回吗?
答:恐龙时代有没有人,我们现在不知道,现在还都是推测。恐龙时代到底是什么情况?恐龙时代是不是就是没有人?现在能找到恐龙的尸体,找不到当时人的尸体,其实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推测环节而已。所以恐龙时代到底有没有人?第一,我们是不知道的。第二,即便那个时候还没有人,六道也是有的。因为这个地方没有人,别的地方有,世界那么大,除了南瞻部洲之外,还有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还有天人,其他地方还有人。所以六道轮回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当时这片地方可能没有人。比如说现在我们到了可可西里,到了无人区。那个地方没有人,只有一些动物。那么六道轮回是不是不存在呢?那个地方没有人,只是在那个环境中,或者那个时间段,可能没有人。但是对整个相续来讲,人还是存在的。所以六道轮回一直有,那个时候也有轮回。如果恐龙时代真的没有人,那也只是中间一个阶段,在这个地方没有人而已,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就像一个区域中没有人,也是有可能的。即便如此,别的地方、世界还是有人居住的,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发现,还有人居住的其他的世界,以我们现在的能力还发现不了,有些是空间不一样,有些可能比较远,我们观察不到。六道众生都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存在的。比如在成住坏空中,坏劫的时候,因为这个世界毁坏了,整个众生从这个世界次第搬迁,那时也有一段时间没有人,四大部洲、须弥山、须弥山上面六欲天,乃至于初禅天,那时这整个世界都没有人,一个众生都没有。但只是这个世界没有人,或者到了空劫的时候就没有了,别的地方还是有人,继续六道流转。所以咱们这个地方,也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没有六道。但是整个六道,这个地方没有了,别的地方仍然在持续。这个地方因缘成熟后,又开始形成世界,众生从二禅天逐渐慢慢下来,众生六道逐渐又形成了。如果假如恐龙时代没有人,六道还是在延续,只不过在这个地方可能不齐全,可以这样理解。(生西法师)
问:弟子自学佛以来,了知因果,但恶业深重,平时在念咒,特别是观想时,经常脑子里出现恶念,弟子感觉是今生前世邪淫恶业造的太多,无法对治,有时甚至想自杀,是否能消除这种恶业呢?
答:第一,自杀肯定不能消除恶业。自杀是造恶业,不是消除恶业的方法。从因果缘起来讲,自杀本身,属于杀生的支分,属于杀生罪中的粗罪。学习杀生罪的时候,讲到根本罪是杀其他人,如果将自己之外的他人杀死了,会犯根本罪。自杀属于杀人罪当中的粗罪,一种支分罪,它是罪业,不是善业。罪业不可以消除罪业,只有善业才可以消除罪业。所以通过造罪来忏悔,是不行的。通过自杀不能除罪业。
观想、打坐、念咒的时候,如果浮现恶念,马上要针对这个恶念做忏悔。随着自己学法地深入,越来越精通佛法之后,当生起恶念时,马上观它无自性,观它从哪里来、如何安住、消失在哪个地方,观想如梦如幻,观想恶念本身无自性。如此观想,恶念就越来越没有力量了。所以没有无法对治的,只要自己诚信业因果,了知对治的道理,再多的罪业也是可以清净的。米拉日巴尊者杀了那么多有情,他也清净了(罪业)。佛时代央掘魔罗杀了999人,他还是清净了。历史上很多造了重罪的人,通过认真闻思修行,最后清净了罪业。所以,随着我们持续地闻思修,自己的智慧、福德、善根越来越增上,逐渐可以压制恶念,慢慢地清净以前的罪业。所以,首先我们要生起并保持信心和勇气。有了信心有勇气,才可以对治恶业。如果一开始就要投降了,要失败了,认为可能很困难,我没办法对治,压不住了,赶快想一个极端的方法解决,这样是没办法解决的。不论多么困难,毕竟是在缘善法修行、观修,这时可以清净罪业。罪业再怎么大,它还是有为法。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它的力量大,我们有点压不住,但是我们现在还有时间,还有佛菩萨帮助我们,所以经常祈祷,坚定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其实还是可以完全清净罪业的。(生西法师)
问:为什么功德回向后才不会散失?
答:回向的意思,大恩上师也讲了,就是用于什么地方。相当于把它定位、定性,绝对性地把它用在什么地方,这叫回向。如果不回向,善根虽然存在,但它不知道怎样发展运作,没有方向。所以没回向的善根,有时称之为无记。无记是指不确定会怎么样,如果遇到违品,它也有可能消失,也可能朝这个或那个方面发展。但如果把善根回向了,那么善根就确定下来了。如果回向成佛,它就往成佛方面发展了;把善根回向于别的地方,它就在别的地方成熟了。所以回向之后,它就定性了。它用于什么地方,定了。如果不回向,它就一直没有办法确定。所以必须通过回向来保持它不散失,并且不断地增上。(生西法师)
问:老人不念佛,能不能看文武百尊图册,能不能看中阴救度电教片?能不能吃学院发的甘露丸?如何吃?
答:有时给他们看一下也可以。虽然文武百尊这个法本身是一个很大的体系,讲得很深的部分是不能看的。但有些地方说,看图片,看文武百尊的像,如果不生邪见、不诽谤,应该可以给他们看。给他们看图片,告诉他们在中阴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等等。中阴救助电教片也可以给他们看。因为这里不可能讲很深的大圆满、密法。闻解脱法,是一部很大的法,有很大的体系,它也有前行,也有甚深的密法,所以有一部分内容是可以公开的,有一部分则是不能公开的。能公开的这些图片,应该是可以看的。
学院发的甘露丸,应该是可以给他们吃的。吃的时候,让他发一个善愿,发清净心,发菩提心,然后吃掉,应该是可以的。(生西法师)
问:请问平时日常修法时,一个修法仪轨没有结束,接发心师兄的电话如理吗?不接有过失吗?
答:从比较严格的侧面来讲,在修行的时候不应该做别的事情。但有时时间不够,尤其在家人,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见缝插针地安排修行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要等到修法修完了,仪轨念完了,再去处理事情,有时也不一定方便。如果是可接可不接的电话,没什么大事,不接也可以。但如果与发心有关的电话,可能还是接的好。因为可能不单单是一般的事情,有可能关系到很多人闻思修行,所以这时应该通过利益众生的心来接电话。严格来讲,可能这个修法不圆满,但因为发利益众生之心的缘故,过失也应该不是很大的。(生西法师)
问:《前行》77课说,应该恭敬上师的眷属。弟子的上师前几年把自己的妹妹带到大城市上学,住在弟子家里,因为生活习惯、不爱学习等琐事,和我的小孩经常有矛盾。后来上师把自己的妹妹带回去了。有师兄说作为弟子,我没有承事好上师的亲属,造了很多的业。也有师兄认为是上师不好,不该让自己的家人到城市里生活。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有没有过失呢?
答:这不一定是很严重的问题。虽然应该恭敬上师的眷属,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也分析过,在修行过程中,自己的信心也有深有浅。如果是初学者,也不一定要完完全全地依教奉行,能做的就做,做不到的时候,尽力了就可以。刚开始来了,最后因为她自己的原因,又接回去了,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自己该做的也做了,因其他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我觉得不会因这而成为没有承事好上师亲属的问题。一方面,可能自己的能力也有限,自己的信心还没有达到圆满稳固的程度,还不能够安忍一切。因为毕竟是一个世俗的在家人,有自己的家庭,所还会有一些利益冲突。虽然自己可能和她不一定发生冲突,但是和其他不学佛的人有可能发生冲突。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这样的事情,可能也超过了自己可以掌控的范畴。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已经尽力了,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过失。(生西法师)
问:在《上师瑜伽·降加持雨》修法仪轨中的最后观想,上师化为红白明点作严饰而融入修持者的心间。这里的红白明点应如何观想?比如进入心间的次序?
答:红白明点,其实就是一个光团,我们就观想是一个光团。这个光团是红白色的,有红色和白色这种严饰的一个光团。明点,其实就单单是外在的、物质上面的一个明点,不是一个纯粹的光团,它只是形象上是光团,本质是上师的智慧。上师的智慧变成这样一种光团的样子,其实这个光团本身代表了上师的智慧。然后它从自己的头顶,经过自己的喉间,然后落入到心间当中,一般来讲它的次序是这样。有时直接发光进入心间,有时从头顶逐渐地、次第地融入到自己的心间安住,大概这样观想、了解。(生西法师)
问:发心团队中有问题不让在群里说,否则说你没有修好、没有方法,让私下说。私下说又不解决问题。这样的现象怎么看待?
答:如果私下说解决不了问题,那么首先我们确定必须要在群里说。假如必须要在群里说才解决问题,那就应该以清净心,以真实的善心,为了大家好的发心,在群里讲,应该可以。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要在群里说才管用。那么自己怎么说?第一,你所说的事情、说话的口气,要让大家都能接受,其方式、方法要注意;第二,发心要纯正。如果这样,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生西法师)
问:怎样看待不接受建议的上级?
答:当然自己的权利没他大,给他提建议,有些时候可能自己的建议不一定是对的。也许建议是对的,但是他不听,自以为是,这样的情况也有。怎么样看待他?可以很多方面来看。把他看成一个不讲理的上级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考验自己的上级也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凡夫众生,令自己发慈悲心、菩提心的上级也可以;把他看成自己需要救度的众生也可以。总之,通过善心去看,就行了,不要生起恶心。生恶心也不能解决问题。虽然你发菩提心,可能也不一定解决问题。但是在发善心和发恶心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发善心。因为对自己好,而且通过善心可以和他建立比较好的缘起。(生西法师)
问:在发心中,有些发心人员总把自己的过错解释掉,或者加在别人的头上问罪,这是过失还是恶业?
答:发心人员把自己的过错解释掉,我们要看情况,是他自己真实地推掉过失,或者加在别人头上问罪,还是我们认为、以为他把自己的过失加在别人身上,这都需要观察。有时我们自己认为他在推卸责任,而恰恰是我们自己不了解,我们自己觉得、以为他在推卸责任,其实别人没有推卸责任。
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冷静,你也没办法确定的事情,不要马上给别人定罪。他怎么想的,我们咋知道呢?我们首先不要确定,他就是在推卸责任,就是在把自己的过失解释掉。从修行的角度来讲,把这件事情推掉也好,怎么样也好,如果我们只观察他有没有过失,是不是有恶业,按照业因果来讲,如果他有过失,他的确做错了,不想承担,把过失推给别人,假如对方的确从发心到行为,一条龙都是这样的,那就有过失,毫无疑问。发心和行为都是不对的。
但关键是我们确定不了的情况下,怎么办?首先,我们不要定性。从修行自己的心来讲,我们可以想,可能不是这样的,他可能有别的原因,他的确不是这样想的,也许是不注意或没有这样,只是我自己认为他在推卸。有时我们自己认定的思想和情绪,可以影响别的人。现在我的情绪影响到他了,我们两个好像达成共识了,变成统一战线了,开始互相渲染这种不好的情绪,自他的心相续通过这样的方式都被带坏了。如果自己首先生起清净心给他解释,他可能不是在推卸,可能有什么苦衷或者怎么样。如果我抱着这样的心去影响他,对方也会生起比较好的心,我们两个之间相互渲染正能量,对自他的修行、对团队的修行都是有利的。如果要解决问题,那就解决问题。他有没有过失,是另外一回事,也许他有一些,也许没有。
从修行时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判断有没有过失或恶业,是很困难的。假如他从发心到行为都不对,那就是有过失,也有恶业。但如果不是,那我们从修行的侧面来讲,保护好自己的心,保护好他人的心,还是要从清净心方面去观察,有时和别人讲事情、交谈的时候,最好把我们平时学习到的东西用起来。尽量把好的情绪带给身边的道友,这样整个团队就会比较轻松愉快,而且大家都能生起比较善良的心,这是很重要的,否则的确有可能是恶业。但是如果我们大家彼此相互讲来讲去,这对我们的修心其实并不是有利的。(生西法师)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所讲之法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往生法。不共内加行分五:皈依、发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上师瑜伽。现在学习的是不共内加行之皈依部分。
2、上次课学习了皈依之基础——信心的重要性和分类,让我们了知若要开启正法之门首先要皈依,皈依的基础是要生起稳固的信心,信心能生长一切善法功德,获得诸佛菩萨加持唯一依赖信心。
3、本课继续学习“皈依之基础”中“信心的重要性”的部分。以公案深入阐述我们一定要对三宝具足胜解信,视师如佛,才能够令三宝的加持融入相续,获得究竟成就。
本课脉络
生西法师辅导
1、如果我们要真正趋入圣者之道,第一步就要皈依。有些人说不皈依可以证悟吗?不可以。皈依并不是指皈投一个外在的佛像。外在的“三宝”只是一个表示,真实的佛宝是已经断证功德圆满,究竟如来藏实相彻底现前的觉悟的本体;法宝是道谛和灭谛。道谛和灭谛其实就是真理和获得真理的方法;僧宝就是现证道谛的圣僧。我们皈依的是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而且,通过外在的三宝皈依,也可以苏醒内在佛性(如来藏上面三宝的自性)。
2、皈依有浅有深,刚开始皈依佛门的皈依,和后面开始修密法(大圆满)之前每天修行所做的皈依,两者之间的意义不一样。按照道次第修行,到达能够真实了悟或修持大圆满(密法)的时候,在修仪轨之前念诵的三遍皈依,其实是修行者修学了很长时间,相续成熟到一定程度了,发自内心的、了悟了的意皈依。
第一次法师辅导
皈依是信心的体现,真正的皈依是对三宝完全的诚信。很多人的习气是自然而然地在上师面前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令上师尤加关爱。不知道自己是在扮演一个角色,在做如法弟子的表演。这样不是真实的皈依。真正的皈依是身语意供养上师,全心全意投靠上师。真正的信心生起来不会因为别人比自己接近上师而心里不舒服,也不会有意无意阻碍其他弟子接近上师。真正的皈依心是完全开放的、平等周遍、真诚坦白、没有任何目的性,对其他道友和上师的心是清净的。
课前开示
一、增上信心,获得加持(1-2)
1、信心的重要性
1)具足上品的信心可得到上品加持
2)不具足信心得不到加持
2、增上信心的方法
1)反反复复思维教言
2)随学大德每天至少读几页《前行》,慢慢体会,长期串习
二、以愿力约束自己,时刻反观自身,精进行持善法(3-19)
生西法师辅导
信心是可以和实相完全相应的。怎么才能做到呢?必须要持续的闻思修,只有这样才能让信心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开始趋入于道的信心,一直增长到趋入于实相、现证实相的信心。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资净障,信心就会逐渐增上。
本课脉络
丁一:皈依之基础
一、无信心者,佛也不能救度(20-30)
1、无信心的过患
1)无法被调化。如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
2)就算如来现前,也不会看到任何功德
3)不管出家或学佛多少年,都不一定有什么成就。公案《增一阿含经》老比丘和小沙弥
A. 成为了法油子
B. 不管听什么道理,都自认为听过了,也明白了
C. 自相续与法根本不相应
2. 信心与修行的关系(30)
1)没有信心,入佛门的基本条件就丧失了
A. 最好是不退转信
B. 至少具足清净信或欲乐信
2)以信心虔诚祈祷,佛陀会降临并赐予加持
第一次法师辅导
皈依是实修法,皈依的验相是通过修持而得来的。不是仅从闻思上了知道理,而是要品尝到法性的味道,如同现量见到水是湿的、火是热的,现量感受到法性的本性,如同在石头上刻字永远不会消失一样,因为完全见到就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单单修皈依也可以成就,依靠对三宝无比的诚信心可以获得成就,关键是自己的信心是否彻底、真诚。
二、佛菩萨的加持无处不在(31-78)
1、佛菩萨的加持无处不在的原因(31-32)
1)任何本尊、佛陀对任何众生的悲心无有亲疏,一视同仁
2)上师的身、语、意、功德、事业周遍一切地方。教证:《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
2、获得加持的方法(33-34)
1)虔诚祈祷,佛的加持会自然现前
2)能否获得加持,关键在自己有没有信心
A. 没有信心,佛陀加持再大,也不一定对自己有利
B. 有信心,佛陀对所化的济拔和度化,永远不会消失和过期
3. 圆融理解佛菩萨的加持无处不在(35-38)
1)无法得到加持的时候:
A. 恭敬心、清净心不够,把佛看成无有加持的普通人
a. 一尊佛的教期圆满,但加持力永远不会离开
b. 祈祷贤劫千佛的任何一尊,只要祈祷名号,都会得到加持
B. 由于自己的无明愚痴
2)看不到的时候:
A. 并不能因为看不见而说没有。教言:莲师对藏地善男善女的开示
B. 其实佛菩萨与自己从未分开,只因为被业力所蔽而已。公案:无著菩萨修了12年大悲心才见到弥勒菩萨
4. 要获得加持所应具备的信心(39-76)
1)祈祷的时候,要坚信诸佛菩萨就在面前
2)若只当作世间鬼神,祈祷不见效就退失信心,绝不会得到真实利益
3)如果具有不退转的胜解信,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得到佛菩萨的悲悯(39-55)
A. 老妇依狗牙而成佛的故事
a. 老妇人不像很多大城市的人,分别念特别多、特别复杂,就算真的东西也会产生各种分别念
a)没有福报和正见的人,邪分别念特别多
b)有福报和智慧的人,产生正念很容易,邪念倒不容易生起
b. 信心是最关键的因素
a)并非狗牙具有加持(不是功德所依)
b)老妇人强烈的信心力,认为狗牙是佛牙,佛的加持融入了狗牙,令二者无有区别(依信心,成为了有功德者、具加持者)
c)汉传佛教对此非常重视。教言:印光大师《增广文钞》
生西法师辅导
1、“作意”大概讲就是观想,但真正的解释是将心引向所缘境。
2、祈祷时要刻意培养自己完全信任的心,最好不要多想,不要生起怀疑心、疑惑心。一心一意念咒语、佛号、修法的仪轨。之后修金刚萨埵、生圆次第、大圆满,直管按照这个方法修,肯定能起作用。
3、在祈祷上师三宝的时候,第一个条件是一定要相信他有加持我的能力。第二个条件,一定要从内心深处知道我的确需要得到他的加持、帮助。两方面内因外缘和合之下,再去祈祷的话就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4、信心可以清净障碍。从一方面讲信心这么大,三宝的加持融入心中就得到加持,然后慢慢就可以觉悟了。从了义的侧面来讲其实每个众生本具佛性,如果通过一种强有力的方式能够让这个障碍消除的话,内在的佛性一定会浮现出来的。
5、在同等信心的前提下,一般庸俗的对境和殊胜的对境还是有差别的。从缘起的角度来讲,如果在同等的条件之下有的佛像是佛陀亲自开光的,本身就有加持与一块庸俗的石头是有差别的。
B. 渔夫们因信心而得度的故事
a. 信心是入佛门的先导
a)村民听了佛法,但心中不信,无法度化
b)村民见证了信心的力量,纷纷对佛陀产生信心,求受了三皈五戒
b. 信心可跨越生死之渊
a)村民们最后都得到了度化
b)佛陀教言。佛陀赞叹道:“善哉善哉……连生死之渊都可以度越,更何况区区数里的大江了?”
C. 多芒寺的修行人因具有纯洁的信心,所获得的加持不可思议(56-58)
a. 没有清净的信心,是绝不会将几块钱的佛像一直带在身上的
b. 有了信心,在修行过程中,依此佛像,可以遣除很多障碍,获得不共加持
第一次法师辅导
1、当自己心里不舒服时要反观自心。当遇到事情时,可能会找无数个理由说是对境的原因。事情来了唯一的好处是它触碰到我执,需要用正知正念调整自心。有时信心会被我执利用产生烦恼而不自觉,但表现是自己不快乐,这时就要反观自心。
2、信心与感情会掺杂在一起不容易断。情是爱而执著,信心是爱而不执著,是一个法的两面性,关键是在执著与否,而不是在法本身。所以常说“情不重不生娑婆”。并不是说修行人就不能有感情,应断除情执。
3、通过公案一方面讲到了一些依师的道理,在善知识面前每个人的显示是不同的,这跟个人的习气有关系。关键是我们是不是用一个单纯的、坦白的、耿直的心去和上师相应,而不是带着很多目的。需要我们自己用清醒的目光反观自心来认识自己。
D. 觉沃奔与觉沃佛的故事(59-71)
a. 觉沃奔得到觉沃佛的感应,这是真实的事实,并非传说或神话
a)觉沃佛是释迦摩尼佛12岁等身像,由文成公主带入藏地,现供奉于大昭寺内
b)藏地习俗,人此生若没见过觉沃佛,是很遗憾的
c)觉沃融入的石头被称为“觉沃石”,显现觉沃身相的河被叫做“觉沃河”,至今仍与拉萨的觉沃具有相同的加持力
b. 觉沃奔依靠坚定的信心,得到了佛陀的悲悯
a)没有罪过(喝了灯油,吃了神馐,将不干净的鞋放在佛前)
b)凭信心反而得到了功德(觉沃佛对他说了两次话,出现在他的家乡)
E. 孤儿与绿度母石像的故事(72-76)
a. 孤儿视绿度母石雕像为妈妈,获得绿度母像的帮助
a)孤儿每天跑去和绿度母像说话,把她想象成自己的妈妈
b)绿度母像如慈母般安慰着孤儿,并将脖子上的珍宝项链挂在小孩颈上,以帮助他的贫困
b. 世人对此应取的态度:
a)不要把所有神秘事实全部抹杀,这是愚者的行为
b)对三宝产生信心、恭敬心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加持和功德
生西法师辅导
1、胜解信可以通过推理得到,也可以通过现证得到。通过现证得到就更不容易退失。
2、无论得佛摄受还是上师摄受,层次有很多种。有什么样的信心就得到什么样层次的摄受。因此我们自己要努力,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还有自己种种的信心,要想方设法以很精进的方式来提高增上。当信心等方面增上了,摄受的深度也随之而来了。
3、其实佛陀的法身周遍于一切的空间,因为佛陀证悟了法性。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祈祷,在哪里观想,他就在哪显现,关键是看你的心想佛陀在哪儿显现。怎样显现也要看信心。如果信心非常清净,有可能就直接显现光明赫赫的佛的身体;没有那么强劲的信心显现不出真实的佛的身体,也许通过光明或其他方式示现,有时这些也没有。但我们坚信佛陀不会欺骗我们,在哪里观想他就会在哪里显现,只不过我们的根基或者福报还不够,所以见不到,但不等于他没来。
4、最好的祈祷是完全没有怀疑、一心一意,作用是最大的。用没有怀疑心、强烈的真诚心去祈祷佛陀、莲师、上师,那么他们相续中的功德、证悟就会通过这个非常真诚的信心作为钥匙,打开加持力的大门,之后加持力就源源不断地让我们得到。怀疑、疑惑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在给自己做障碍。如果把它放下,之后把一切交给莲师、上师三宝,因为放下、开放的心态就和上师三宝的加持力、实相是相应的,否则就没办法相应,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
5、现在很多道友们供奉的舍利、甘露丸,经常听说有变大增多的情况,这些也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信心来得到加持的一种外相。真正的加持应该是在内心中逐渐得到更多的善根和功德。
6、让我们本性显现出来的因素,可以通过对佛法法义本身闻思、观修这样的方式来现证心性;也可以通过为上师三宝发心做事等,有很多公案说明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清净罪障现证心性;还有就是通过很清净、强烈的信心让自己本具的佛性浮现出来。
第一次法师辅导
1、闻思过程中了知道理是第一步,否则不知道怎么开始去修,不知道调整,修行的违缘、顺缘是什么、验相是什么,这样就无从修起。但是了知不代表内心有,这就是闻思和修的差距。
2、对颂词不能解释也不影响成就,真正皈依的验相是通过串习力产生的,而不是通过了知产生的。
3、皈依是实修法,是让我们心里真正产生东西。
4、信心和定解是一体两面,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安立的名词。定解是绝定的信解,信心是对这个对境的信解不退转。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这二者是一个本体。
三、证悟空性唯一依靠信心(77-88)
1、具足信心的重要性:三宝的大悲与加持融入自相续(77-86)
1)证悟空性、大圆满等胜义实相唯一依靠信心(77)
A. 对空性法门有信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
B. 证悟空性和胜解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a. 依靠自己不共的信心和上师三宝的加持,因缘聚合就会生起真实的证悟
b. 只有证悟实相后才能对上师三宝深信不疑,产生不退转信心
2)就算没有生起胜解信,哪怕对佛陀产生一刹那信心,自己也不会堕入恶趣(80)
3)现见了心性的证悟,并视上师如佛时,可以摄受眷属、广弘佛法。公案:塔波仁波切依靠上师直指窍诀,认识了心性,并生起了视米拉日巴与佛无别的境界;法王如意宝的教言(78-86)
2、没有信心的过患:无法得到加持。阿底峡尊者对缺少恭敬心的弟子的教言
四、总结皈依之基础(88)
1、只有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能开启皈依及加持之门
2、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
第一次法师辅导
1、真正相续中现见真相的证悟,必须要依靠信心,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将上师看做真佛。这种信心不是口头上的说法,而是上师在你面前显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象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否能把上师真的看作是佛?对我们目前来讲,视师如佛仅是一个强烈的渴求、清净的愿望,当碰到事情时经不起考验。跟上师近距离交往时会冒出很多庸俗的分别念,比如上师显现上让自己意想不到,没有如你所愿或者自己付出了所有精进、努力但压根没有得到回报,在上师眼里如同空气不存在一样,这时会产生很多分别念。所以哪怕一刹那分别念也不产生,做到心心念念视师如佛的这种境界还没有完全具足。
2、阿底峡尊者的公案并不是说尊者有一种喜好心,看到弟子不恭敬就不给加持。上师就像天月,天月的自性是无分别的。末法时期,诚信经教的人,能够相信具相的善知识相续中绝对是具有三世诸佛本体的话,上师的相续中会有无缘之大悲。所谓的无缘,指平等的、不做分别的缘一切有情。真正来说,无缘是指无所缘,恰恰是这种无所缘的境界,所以说会平等的周遍一切有情。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字面上也有这方面的理解。既然上师是天月,能否得到加持,完全看自己这个水器的问题。能否获得上师的加持,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恭敬心得到的。天月是圆满无分别的,无任何偏袒。水器的清澈或污浊决定了水月是否圆满清净。而没有恭敬心就像在水器上面盖了个盖子,只能生出邪见。
生西法师辅导
1、我们修很多法,或者闻思很多,最后也是让我们信心达到很单纯的状态。这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分别心那么炽盛,怀疑那么多,所以要达到纯净的信心,需要很多的努力。让我们信心很纯净,完完全全真正去相信三宝、上师的加持。这为什么不容易呢?我们都有自证分,在祈祷、修行的时候,这些那些怀疑的念头不断闪现。但不管怎么说,通过不断修学,最后达到非常纯净的信心,在这基础上再祈祷上师加持,就很容易相应,上师瑜伽就很容易修成。
2、对于胜义谛实相的现量证悟,不是通过分别心去比量、去推测。分别心对胜义谛的推测、比量只是总相而已,不是真正的现证。真正现量证悟必须要分别心隐没,这时真正的智慧才会浮现出来,现量证悟胜义谛实相唯一依赖于信心。
3、我们的信心是要完全没有怀疑的,而且要有清净心。它所生起信心的对境是什么?清净的实相。佛陀是实相的体现,上师也是如来藏实相的体现,所以它的对境完全是实相的体现。自己祈祷的心本身也是清净的、和实相相应的状态,因缘具足后,再通过祈祷、外力加持,加上自己本身具有这种体性,就很容易现证实相。
法相名词
1、持明:持:梵语陀罗尼。明:真言。持明:陀罗尼即真言。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
——《菩提佛学大辞典》
2、心性: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
——《佛学大辞典》
3、胜义谛:法相宗所立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而谓之胜义谛。即真谛也。
——《菩提佛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