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88课-讲记脉络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2/8/15 18:19

课前引导
1、《大圆满前行》包括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所讲之法分三: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加行、往生法。不共内加行分五:皈依、发菩提心、念修金刚萨埵、积累资粮、上师瑜伽。现在学习的是不共内加行之皈依部分。

2、上节课学习了“皈依之方法”,对怨敌、魔障比父母恩德更大这一道理进行了细致宣讲,又学习了“皈依之学处”中的三种所断,如果远离障碍解脱的三种邪见,则会断除一切痛苦。

3、本课主要讲了皈依学处的三种所修和三种同分,让我们了知皈依后应如何恭敬对待上师佛法僧,明白日常生活中时时祈祷三宝,宁死也不能舍弃三宝。

 

本课脉络

戊二、三种所修

生西法师辅导
有时学处是戒律的意思,有时学处是需要修学之处,有时整个菩萨行都叫菩萨学处,有时学处就是指戒律,分为广义的学处和狭义的学处两种。这里皈依的学处主要是狭义的,就是戒律。皈依的戒律最根本的就是无论如何不舍弃对三宝的信心。
如果我们去守持皈依的戒律,可以让皈依的本体更清净。很多时候戒律就是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因为对于凡夫而言,很自觉的去做这些很困难,就需要有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比如受戒,让我们在佛面前发誓不杀生、不偷盗等等,发完誓之后,虽然心中还想,但是不敢做了,就是强制性地把你保护起来了。

一、皈依佛后(3-5)
1、如理行持
1)对佛宝身像,乃至零碎片段,恭敬供养
2)以头顶戴,置于清净处
3)起真实佛宝想,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生西法师辅导
真实的佛宝自性是具有法报化三身的。尤其在化身法身报身当中,法身才是最究竟的皈依处。真正圆满的是法身佛。法身佛不需要观待所化的弟子,每个方面都是圆满的。我们所皈依的佛宝,最究竟的是具有灭谛自性的佛陀法身,这是最圆满的佛宝。我们看不到这种佛宝,因为这是佛自己的境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了知。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了,在世间当中,佛陀善巧方便加持了佛像。因为佛像是佛陀的佛宝所依,属于佛宝的代表,所以,我们要恭敬、顶礼一切佛像。

2、原因
1)经典中讲佛陀幻化的形象就是佛像
2)末法时代,佛陀显现为佛像来度化众生

3、应断
1)轻蔑佛像,甚至见到时连帽子都不摘
2)以不恭敬的态度来对待

二、皈依法后(6-10)
1、如理行持
1)对佛经要有恭敬心
2)对哪怕只言片语,一字一句,也要顶戴供养
3)生起真实法宝想
生西法师辅导
1、在三宝的自性当中,法宝是道谛和灭谛。道谛是甚深相续中证悟的境界,灭谛是佛陀相续中证悟的境界,这些才是真实的法宝。一方面是佛陀证悟了灭谛之后,从佛陀证悟的相续当中,流现出来的文字,佛陀宣讲了自己的证悟和证悟的方法,即以佛陀为源头,他讲的文字是随顺余他的证悟,这就是等流。另一方面是以经书作为源头,如果缘经书中的文字了知了意义,然后就可以生起经书中所描述的证悟境界,这也是一种等流。因为这些文字讲的是道灭的道理,所以也可以叫法宝。经书的文字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因为道灭二谛我们还没有生起来,法本可以帮助我们达到道灭二谛的境界,所以我们需要恭敬它。

2、法宝真实来讲,他应该是在修行者相续当中,尤其是甚深相续当中,和佛陀相续当中有这种法宝自性。

3、如果我们恭敬了之后,可以生起功德。第一个生起无量福德,灭掉很多的罪业。还有一个就是恭敬这个法宝,我们也比较容易在相续当中生起经书文字当中所指点出来的一种意义。我们就可以和法相应,可以真实的生起道灭二谛的功德。

2、原因:末法浊世,佛陀会以文字利益众生(包括佛经和世间指导人们取舍的报纸)

3、应断
1)认为法本只是文字而已,不知道佛经的价值
2)将法宝放在不净的地方,或者地上,缺少恭敬
A. 把法宝、佛像塞在床底下
B. 把有经书的行李放在下层
C. 把法宝放在身体下面

4、对治:随学文革时期的大德,宁死也不舍弃三宝,对佛经具足恭敬心

三、皈依僧后(11-14)
1、如理行持
1)对僧宝所依,乃至僧衣红黄补丁,生起真实僧宝想
2)恭敬顶戴供养,放在干净处
3)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生西法师辅导
此处我们主要是从出家的身份讲,因为出家身份能够守持戒律,佛陀的戒律是由僧人来传递,主要的修行正法,住持寺庙等等,所以此处是以僧宝所依出家人,还有对于出家人的僧衣,必须要把它当成真实的僧宝来想。真实的僧宝一定是圣僧,凡夫僧不能叫真实的僧宝。《宝性论》当中弥勒菩萨讲的非常清楚。凡夫的僧人,他的衣服袈裟是佛陀通过不可思议的智慧,善巧方便特别加持过,他的衣服可以作为一个福田。而在家人的衣服,再怎么样式好,再怎么新潮,都是没办法成为福田的,这个就是一种世间的缘起。

2、原因(12-13)
1)僧衣是三世诸佛成佛时的装束,天龙八部、人与非人都会恭敬顶戴
2)僧衣加持极大
A. 保护旁生:以僧衣系于龙角,可免大鹏捉食之难
B. 保护人:穿上僧衣除非前世异熟果报现前,否则一般世间鬼神无法加害

3、应断:对出家人看不惯,觉得谁都是坏人(14)
1)能穿上红黄僧衣非常不容易,大家理应观清净心
2)邪见特别重,造业很大,一不小心就会破戒

戊三:三种同分

一、意:为自己开示取舍道理的上师(15-16)

1、如理行持
1)不论身相如何、地位怎样,都应看做真正的佛宝
2)连身影也不能随意践踏,要精勤承事供养

2、原因:如果没有对上师恭敬承事,得不到佛法的悉地和加持
1)将上师视为与佛无异,并不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
2)汉传佛教也有视师如佛的说法《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生西法师辅导
1、上师是具有法相的,如果这个法相给自己开示取舍道理,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的话,明了取舍的道理很重要,因为所有内心的调伏都是从取舍之道来的,如果我们没有按照取舍之道去行持,我们内心当中没办法断掉障碍,没办法生起功德,所以说所有我们内心当中的转变,以前没有的功德的生起,以前有的过失的消失,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对于道理的取舍。

2、这个道理的取舍是善知识、上师给我们开示的,因为我们的进步或者断证功德的来源,就是来自于上师善知识,所以说我们对于给自己开示取舍道理的上师、善知识也作为佛宝想。

3、从某个侧面他做的和佛陀是一样的事情,佛陀出现在我们面前,也是告诉我们取舍之道,所有的事业当中佛陀的语的事业最清净、最圆满、最超胜。

二、语:上师所赐的教言(17-19)

1、如理行持
1)所赐的任何教言,都应作真正法宝想
2)依教奉行,对上师有恭敬心,对教言有欢喜心,哪怕仅仅一言一句也不能置之不理

2、原因
1)如果吹毛求疵,觉得上师讲的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绝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2)如果对上师没有恭敬心,认为一切平等,世间上也说不过去

生西法师辅导
1、我们就应该把上师的语言等同于法宝一样去恭敬,把他上升到法宝高度,给我们的建议、教言,我们就可以殷重对待,因为行持了这样殊胜的教言的缘故,对我们的相续起到调伏的作用。

2、同分的意思就是说把上师的语言等同于法宝来恭敬。

3、我们认真所对待的教言分两种,一种我能够做到,能够做到我们就去做.做不到也不会置之不理,做不到的我内心当中生起一个惭愧心,比如我们对所有佛陀的教言有些我们做的到就去做,有些我们现在做不到,做不到我们发愿以后一定要做到。或者我们就忏悔,这个时候其实代表我们对法宝的一种尊重,我们心是尊重这个法宝的。

三、 身:上师的眷属、弟子及与自己共同持梵净行的道友们(20-26)

1、如理行持(20-21)

1)要作真正僧宝想
2)身语意恭敬依止,一刹那也不做令他们不欢喜的事
3)不能把发心人员看作敌人,背后讲过失,甚至觉得上师偏袒

2、原因:如果上师眷属不欢喜,也是间接危害上师(21)

生西法师辅导
1、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非常小心谨慎,这种小心殷重的心其实对我们烦恼的调伏,尤其是傲慢心的调伏,还有其他烦恼的调伏,是很有利的一种武器。

2、这些修行者的相续当中是缘正法在修的,缘正法在修的人,都是僧宝的补处,或者都是一种预备位,都是一种准菩萨、准僧宝。所以我们自己对佛陀要恭敬,对僧宝恭敬,对修行法义的人,对于终将成圣僧,终将成佛陀的这些人也应该恭敬。

四、圆融依止上师(22-26)

1、可以不依止的情况
1)如果上师的眷属、弟子,行为不如法,不一定非要维护
2)如果上师不是真正的善知识,所作所为完全违背正理,无需无条件服从

2、必须如理依止的情况:上师是真正的善知识,必须以恭敬心来依止

3、以恭敬心依止的原因:密宗金刚乘中皈依境主尊就是上师,是三宝总集的本体(23-26)
1)上师的身是僧众,代表十方诸佛,示现善知识形象
2)语为妙法,上师以讲辩著的方法,为众生开示取舍
3)意为佛陀,上师与佛陀的密意无二无别

4、如理依止的方法
1)对上师的所作所为,都要看作是正确的、善妙的,诚信不疑地精进依止
2)时时刻刻虔诚祈祷
3)随时随地以坚定不移的毅力和决心,想方设法让上师欢喜
A. 令上师生烦恼的过患
a)如果自己三门行为让上师生烦恼、不欢喜,那就完全舍弃了一切皈依境
b)再祈祷诸佛菩萨赐予悉地,也没有一点用处
B. 令上师生欢喜的利益:一切所作所为才有了实义

生西法师辅导
三宝自性的上师相当于和佛陀是一模一样的自性,所以这个时候不可能有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善妙的。虽然在我们面前示现了这个上师他可能还是有些缺陷,但是我们这种见解上面、清净观的上面,要知道应该把上师看成一个三宝的自性。
第一次法师辅导
1、知道上师来到世间唯一的目前的是弘法利生,救度众生,我们让上师生欢喜必须要以这个为所缘,才能让上师真实生起欢喜。以这个为所缘有两个方面:第一、自相续当中能够承办解脱的功德;第二、依靠这种因缘,借助佛菩萨的加持力、大愿力,依靠一种缘起的因缘显现的方便方法能够协助,或承办利众的事业,让其他的有情增长善根,乃至于善根不成熟者得以成熟,善根成熟者得以解脱。

2、让上师、善知识生欢喜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乎于自己的发心。

4、不要扰乱众生的心,不要丧失自己的修行。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和环境,碰到的事情不尽相同,但要把握一个原则,不管怎样做,以不害众生、饶益众生为原则,为了护持别人的善心,我可以去舍弃这件事本身,这样做并不会损害什么。

五、无论怎样,都要一心一意依赖上师三宝的原因:一切都是佛陀加持(27-44)

生西法师辅导
1、一心一意依止三宝就是我的心都永远在道上,永远都是和解脱道是相关联的,到了痛苦的时候心也不舍弃道心,也不舍弃上师三宝、安乐的时候也不得意忘形。因为这个苦乐都容易让一般的修行者的心出离在解脱道之外,有的时候违缘很多,很苦的时候他可能就是有很多想法,他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有可能会退失。

2、在轮回的过程中起起落落的事情太多了,这个时候不要让这些东西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我们通过学法了知之后,要有平稳的修行的心态。即便是再好的事情出现我们也应该祈祷上师三宝,忆念法义,认识到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这些都会过去的,痛苦出来的时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也会过去的,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比较冷静平稳的心态,这些因素都影响不了我们,该做修行我就修行。这个时候心越来越调伏,就更加影响不了了,走上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慢慢整个轮回的思想和行为没有办法再影响我,这个时候我就很迅速的靠近解脱道,所以不管是痛苦、快乐,唯有一心一意的依赖上师三宝。
第一次法师辅导
1、轮回苦的本性不会因为依靠了三宝之后而发生改变,这是名言的法尔。只有依靠三宝,依投了三宝才能真实的有一种解脱道,能够依靠解脱道最终获得无漏的大安乐,也就是涅槃的果位,这是皈投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大乘之皈投,希望所有的众生同样能够脱离痛苦的轮回,而皈投于三宝。

2、当我们碰到苦乐痛苦的过程中,从心的角度是否愿意投靠于三宝,是否第一方面想到三宝,一方面需要了知三宝之功德,另一方面需要把法往自己的心上去用,当你真正品尝到法味的时候,皈投心会比较牢固,真正尝到甜头,法变成自相续的一部分的时候,你对三宝感恩戴德的心才会出现,所以要好好去修。

1、如理思维三宝加持的范围:一切的苦与乐、吉祥与不幸、疼痛与哀伤

1)幸福快乐是三宝的悲悯所致(28-30)
A. 世间安乐与善事:夏天的凉风、冬天的阳光都是佛陀的悲悯与加持
B. 出世间安乐
a)为众生开示正法,引导我们懂得取舍,获得解脱的安乐
b)出家人,刀能剃发、衣能着色,也源于佛陀的加持
2)生起善分别念是佛陀的加持力(31-34)
A. 生起如闪电般短暂的学佛意乐
B. 对佛陀生起信心
C. 对众生生起悲心

2、应取之行为
1)对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深信不疑,并且观清净心
A. 对病痛、苦痛、魔障等磨难,除了祈祷三宝外,不依靠其他措施(35-36)
a)错误观点
i. 生病只祈祷三宝,不用看病吃药
ii. 祈祷三宝起不到作用,看了医生以后才好
b)圆融理解
i. 需要采用的医疗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三宝的事业
ii. 不论医生的诊断还是开药,全是三宝的威神力在作饶益
B. 前往异地他乡,祈祷三宝,可成就一切顺缘(37-38)
a)先顶礼所去方向的如来或三宝,再开始动身
b)或念《八吉祥颂》,对三宝始终有一种恭敬心
生西法师辅导
出现任何病痛、苦痛、魔障等等的时候,是属于我们以前所造的一种恶业,在修道的过程中,这些恶业成熟会变成违缘的方式出现。还有一些教言中说:有些修行者出现痛苦、违缘,也是三宝的加持。因为有时如果我们在修法过程当中,尤其在修行的时候没有遇到障碍违缘的话,很有可能对轮回生不起出离心,觉得这个轮回不错,好像可以生生世世为他而奋斗,但是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遇到一些违缘有可能是三宝的加持,让我们觉悟知道轮回的本性是痛苦的本性,没有什么真实的快乐,尤其是我们正在学教法的时候,如果辅以教法的思维,我们就可以彻底看穿轮回的虚假,所以我们一定生起修行的意乐,之后要抓紧修行,出离轮回。
第一次法师辅导
1、因缘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我们没办法真实地观察到因果的关系,只需要相信一点,我现在是三宝弟子,时时刻刻能够得到三宝的呵护,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三宝加持所致,对我的今生和来世都是有好处的,我现在只需要如理作观。如果能够如理思维,就能够遮止你相续中的恶分别念,因缘起现时,就不会再缘于这样的因缘增强自己的业力,导致你的轮回更加长久无期。

2、我们现在心相续中对三宝的无比欢喜心和投靠心不一定能够马上真实地出现,但可以从习惯性的角度去行为,首先从外向的行为上来控制自心,这也是一种方法,是信心所引发的。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办法,养成这种习惯后,反过来去调整自心。人一天有好几万个分别念出现,让我们的分别念多一点缘在三宝上,先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气,对临终有很多好处。

2)以阿底峡尊者《三戒论》的五个共同学处总结(39-44)
A. 皈依后,遇命难,或得奖赏,不能舍弃三宝
B. 不管发生多重大的事,不能认为三宝不能救护,而另寻世间办法
C. 恒时忆念三宝功德,不间断供养
D. 了知功德后,令自他虔诚地皈依三宝
E. 无论去往何方,要对那方的佛陀进行顶礼

日常生活中祈祷三宝的修行方法(45-65)

一、念修皈依偈(45-50)

1、一切时处都应念宁提派仪轨皈依偈

2、念共同乘的四皈依偈
1)在临死的旁生耳边念诵三皈依,它来世会解脱恶趣之苦
2)在他人面前不时赞叹三宝的功德(46-50)
A. 目的:令其皈依,使他们明白,自他所有众生来世的依赖处就是三宝
a)末法时代,因为自己心不清净,根本看不到皈依三宝的功德
b)但对今生来世最有利的,就是皈依三宝
B. 方法:
a)随时随地,对未皈依的人讲皈依的功德
b)对特别刚强难化的,给他念皈依偈或佛陀名号,在众生阿赖耶上种下善根

二、在日常行住坐卧中,观想忆念三宝(51-63)

1、睡觉
1)方法
A. 将皈依境的尊众观想在心间,自心专注皈依境而入睡
B. 若做不到,在心里意念:上师三宝安住在枕头上,垂视、关照、加持我
C. 不要有贪嗔痴的心态
2)功德:自己迷乱的梦就会变成光明梦

2、吃饭
1)方法
A. 将三宝的坛城观于自己喉间,以饮食的美味作供养
a)观想时身体显而无自性,一尘上有无数刹和世界
b)喉间只是一个方向,有无量如来坛城,自己变成无量幻化身作供养
B. 若做不到,可诚心意念:一切所饮所食的献新部分,先供养三宝
a)随学藏地老修行人,喝饮料时,也一打开先沾少许向空中弹三下
b)若不方便,可以心里先念供养偈,再享用饮食
i. 这也是一种修行
ii. 应该经常串习

3、穿衣
1)新衣未穿前,先观想供养三宝
2)向空中甩动一下,意念三宝赐给自己再穿上

4、任何喜爱或贪执的事物
1)新房子、新道场等特别喜欢的对境:先供养三宝,再观想三宝赐给自己
2)美丽的花园、清澈的河流等悦意的外境:也应先供养三宝

生西法师辅导
1、第一个是培养你修行的意乐、习惯。第二个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资粮。虽然这里的钱、物不是你的,但是可以通过我的意缘取供养,没有真实的钱,我没有拿走,这样不算偷盗。我供养的那个部分只是我眼睛看到的,有的时候我眼睛看到的部分是属于我的。这是我自己的眼识,然后我想着所有银行的钱我都供养,这是心中的忆念的部分我是可以供养的,这个并不是你犯什么大的盗戒了。

2、这样供养完之后就是一种放弃,没有说这是我的,我要得到,这就是贪欲。但是在供养当中,除了集资净障、积累资粮之外,其实是把这个供养了是一种放弃。所以当我们对很好的东西、男人女人很贪著的时候,索性就把他供养了,供养了之后就把他放下了,其实这也是一种修行。这时候内心当中供养完了还在贪著、喜欢,但不管怎么样我是在训练放弃了,我供养一次就放弃一次,肯定要比我没有供养放弃好的多。这是在训练我们修行的一种习气,当训练很长时间之后,慢慢地对这些就没有兴趣了,因为知道这个已经供养了,想这些也没有什么用,而且有些时候会生起障碍,生起烦恼,这样训练也是一种放舍。菩萨布施身体就把所有的身体放弃了,他不执著了,对于相应于正道,证悟实相来讲就是一个非常迅速的途径,所以这方面都要供养。

5、打水:献新供养三宝后,再把水装入水器
1)除了我们眼睛看见的,还有无形的三宝加持
2)只要供养了三宝,就算财物不多,也可以积累许多功德

6、获得现世福报
1)要想到是来自三宝的大悲
2)首先供养三宝,生起恭敬心,并观清净心

生西法师辅导
我们为了感恩,首先要供养三宝,生起恭敬心并观清净心,或者我们在观想的时候,供养完了之后和三宝相应,这个方面是我们和三宝相应的方法。
第一次法师辅导
1、上师仁波切曾讲过,早上醒来时,观想莲花生大士手里拿着铃杵摇动,发出清脆的铃声,这种铃声能够遣除人的愚痴,给人以清醒的作用力,早上这样去观想,人就会很清醒。

2、把自己一天当中无数个分别念,以相当的一部分琐事,看起来和解脱不相关、不挂钩的世间事情,把这些全部变成菩提的道用,成为一种善念和增长功德,使你的相续越发清净,一个人眼中首先要看到美好的东西,才能有这种赞赏力和欣赏力,第二步才能去供养。体现了一个人的清净问题,会去发现其中好的一面,然后以诚心诚意的心态去供养三宝,说明心里是阳光、快乐、贤善的,具有感恩心,能够发现周遭事物的美好、积极的一面,自然就会有很多东西去供养三宝,这是一个调整心态很好的方便。

7、自己的一切善根功德
1)应供养三宝,然后回向众生
2)既有供养功德,也有布施功德

8、殊胜日尽可能供养三宝,平时不间断供养三宝
1)对孩子作正面引导,灌输佛教理念和教育
2)好的观念和行为,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三、 日常串习随时随地,无论苦乐,唯一要皈依三宝的意义(64)

1、若能做到,在梦中害怕、恐惧时,也能够皈依
2、梦中能做到,那么中阴界时也能做到

四、真正的皈依三宝的标准:宁死也不舍弃三宝(65-76)

生西法师辅导
皈依三宝是我们今生后世所有快乐的源泉,这是绝对不能舍弃的,生命舍弃了不管怎么样下一次还要轮回,因为我们所有来世轮回的因已经齐全了,不管什么时候死肯定会有下一世的,这个生命死了之后还会有第二次的生命,还会继续流转。但舍弃了三宝就等于舍弃了今生后世的快乐的因,永远就舍弃了。

1、总说:一心一意依托三宝之后,纵遇命难,也绝对不能舍弃三宝。公案:《六度集经》中老修行人不舍三宝,被请去做宰相,伪善之徒皆被课以重税和劳役。

2、原因
1)对三宝若有这样虔诚的信心,三宝加持自会时时入于心
2)有如此坚定的信念,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举例:印度的居士宁肯被杀害,也不舍弃三宝

3、修行方法:先了解,再慢慢串习(74-77)
1)共修皈依,要反复地思维法义
2)在家修行时,不舍三宝的誓言要坚定,口头上也不能舍弃
3)在没有遭受逆境时,理应多多串习,修满十万遍皈依
A. 通过不断修持,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B. 只是名相上佛教徒,对解脱没有多大意义
4)未达到“不舍三宝”的境界,说明修行不到量,就要继续修

4、修行目标:从内心中,对三宝生起稳固的信心

第一次法师辅导
要了知皈投三宝的意义所在,不是说在一个师父面前皈依佛法僧然后领了一个皈依证就是皈依了,只有了知皈依的真实含义才能说和解脱道挂钩。如果仅仅是形象上的皈依,从远解脱讲肯定会解脱,但是近解脱上看,距离解脱还有很远很远。


法相名词

1、三涂:直谓地狱饿鬼畜生三者,与三恶趣,三恶道同。
——《佛学大辞典》

2、释梵:又作梵释。指帝释与梵王。此二天王归依释迦牟尼佛,为经论中常见之守护神。
——《佛学大词典》

3、无畏:(术语)又云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法,泰然无畏之德也。此有四种,称曰四无畏。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隐藏窍诀

一切都是佛陀的加持

正面说:佛陀加持的方式
1、非以行形象现前加持
• 并非以佛陀的形象现前摸顶、放光、赐物等加持。

2、现前化身以事业做加持

(1)佛宝的分类:分为所依身体、能依智慧、所为事业三种。
• 所依的身体,也分为本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四类。
• 就我们凡夫而言,只能见到佛的化身
• 化身:观待不清净的众生示现的,比如我们。
• 报身佛:针对一到十地菩萨示现的。
• 法身佛:法身不需要观待众生,法身是佛陀安住的境界,所有的断证都是圆满的。

(2)佛的化身及事业
• 化身分类:包括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工巧化身和种种化身四类。
• 殊胜化身:只有住于大资粮道和加行道四顺抉择分者才能得以拜见。
• 圆满示现十二相的佛陀,就是殊胜化身.我们因往昔罪业之障碍而没能亲见释迦牟尼佛。
• 投生化身:在六道之处的六能仁和上师善知识们。
• 依照《涅槃经》中所说的“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末时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佛陀的投生化身就是上师善知识大徳们。
• 工巧化身:指土匠、石匠、铜匠等等,泛指从事铸像、画像、雕像等增上善法的能工巧匠。
• 种种化身:船舶、桥梁、台阶、珠宝、汽车、飞机、良药、茶杯等等,甚至在炎热逼迫之时的凉风,严寒逼迫时的暖流,凡是成为给众生带来利乐之因的事物都属于佛陀的种种化身。
• 化身之特点

反面说:一切都是佛的加持

1、显现上利益众生的有情法、无情法是佛的加持和化现

(1)出世间功德的来源就是佛陀(上师)
• 成就来源于佛:如果佛陀在因地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成佛后没有为众生传授妙法,那就不可能有层出不穷的圣者出现,如此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佛法;
• 三宝来源于佛:在我们这个刹土中,阿弥陀佛、地藏菩萨等佛菩萨、经典与论典等法宝、大乘小乘等僧众,这一切三宝相均是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均是依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而显现;
• 不管是小乘声闻,还是其他佛弟子,通过自力通达空性而获得解脱的一个也没有。包括舍利子、目犍连等利根者,以及世间中所有获得证悟的高僧大德,他们不依靠佛的威力也绝对不可能获得证悟。
• 出家众来源于佛:《中观庄严论释》:对出家人而言,包括刀能剃发、衣能着色,也完全源于佛陀的加持,只不过人们不知道而已。到了末法五百年的形象期时,释迦牟尼佛的度生事业在娑婆世界已经圆满,此时人们很难获得佛陀的加持;
• 善念来源于佛:哪怕你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别念,比如想修行、想出家、想放生、想发菩提心等,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带来的。
• 就像《入行论》中所言:“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2)世间利益众生之有情、无情均来源于佛(上师)
• 无垢光尊者:“珠宝衣食灯乘等,广行利众现无情。”
• 佛陀会显现各种各样的无情法,如珠宝、衣服、饮食、灯光、车辆等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2、显现上让众生痛苦的有情法与无情法也是佛的加持和化现

(1)理上分析
• 从佛的本体上分析
• 佛陀化身的特点
• 佛陀殊胜化身等的幻化(即色身)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时间),于十方刹土的种种众生(对境),作增上生决定胜的种种利益(果位),不偏袒而以无勤任运的方式平等行持调化众生的事业(事业),此身就被承许是能仁圆满佛陀调众化身的游舞不间断的本性。
• 佛陀事业之特点
• “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乃至轮回没有空之前,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就会一直连续不断。
• 分析显现上让众生痛苦的有情法、无情法的本体
• 所谓让众生痛苦的有情法、无情法是相互观待而言,六道众生面前共同所见的显现是不存在的:
• 六道众生看水时,有的看到铁汁,有的看到脓血,有的看到水,有的看到甘露,这都不是共同所见的显现。
• 我们现在所处的房屋、空间,若是地狱众生看,肯定是炽热的铁屋,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一个空间;饿鬼众生感召到的可能是一些干枯物、沙滩等令他感觉饥饿干渴的境相、空间;人看就是由砖瓦堆砌的房子;天界众生看这里就是天堂、是殊胜庄严的宫殿;佛菩萨看这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座极其圆满的坛城。
• 并不存在一个让众生痛苦的实有的有情法、无情法
• 因为众生各自的业力不同,众生面前的显现受业力牵引,由业力控制。在他们各自的业力或愿力的牵引、作用下,这些显现不会互相混乱,不会随意显现。

(2)教上证明
• 无垢光尊者:“珠宝衣食灯乘等,广行利众现无情。”
• 佛陀度化众生的行境不可思议,他能以各种各样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 在世间当中,哪怕是天气热的时候出现丝丝凉风,或天气寒冷时出现阵阵温暖的阳光,以及能用剃须刀来刮胡子,或用理发刀来理发等,这些全是佛的加持;
• 《耳饰经》:“今于浊世时,工巧文字相,作我想起信。”
• 末法时代的时候我(佛)将变成工巧相和文字相来利益众生,当见到它们时,你们应想到这就是佛陀我,从而生起信心。
• 《现观庄严论》:“如是尽生死,此事业无断。”
• 乃至轮回没有空之前,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就会一直连续不断。

如何面对痛苦

1、做恶业成熟想:出现病痛、苦痛、魔障等等的时候,属于以前所造的一种恶业成熟的情况。

2、做三宝加持想:通过这样的加持,让我们对于轮回的自性和本体的产生更加清醒的认知,让我们更有要出离的意乐。

3、做积累功德想:佛经里面讲过,释迦牟尼佛所度化的娑婆世界具有五浊,众生的烦恼很粗大,环境各方面相对来说都非常恶劣,是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不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那么幸福。正因为如此,当时释迦牟尼佛发心到这个世界来度化众生的时候说道:他所调化的世界中的众生,不论是精神上或肉体上受到任何痛苦,比如说,在这个娑婆世界中生一场病,即使是小至头痛的病,也比在其他清净佛刹中修持很长时间的功徳还要大。

参考资料:《慧灯之光》、《现观庄严论疏》、《慈诚罗珠堪布与弟子问答》、《前行备忘录》、《定解宝灯论讲记》、《般若摄颂讲记》、《一切都是佛菩萨的化现》(达真堪布)、《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讲记》、《前行广释生西法师辅导》等。

名词解释

原文:汉地有一部经典叫《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里面就说:“当于阿阇梨,起大信重心,其阿阇梨者,诸佛等无异。”

阿阇梨
又作阿舍梨、阿阇梨、阿只利、阿遮利耶。略称阇梨。意译为轨范师、正行、悦众、应可行、应供养、教授、智贤、传授。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故又称导师。
——《佛学大词典》

原文:《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也说:“若佛如来不出世,一切众生受大苦,无复善道唯恶趣,但闻三涂苦恼声。”
三涂
又作三途。即火涂、刀涂、血涂,义同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诸恶业所引生之处。
——《佛学大词典》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