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26(51-52)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2/9/24 22:44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个科判十三品进行宣讲,在这些品和科判当中主要是宣讲一个凡夫如何从入道到成佛之间的修法的次第或者窍诀。前面为了使我们相续成熟,为了我们相续当中能够堪修殊胜的出世间法,所以说已经宣讲了四种厌世心共同的四加行,共同四加行了知之后我们就知道必须相续当中要对今世和后世生起厌离,了知之后必须要修行,修行完之后才可以在相续当中实际生起这样一种觉受,生起这样觉受我们可以对世间的八法、对于今生后世的一切人天的因果生起种厌离生起种出离的这样一种觉受,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面才可以修持出世间法,前面就是宣讲四种修法它的目的就是这样的,从今天开始讲生起四种厌世心之后的这些殊胜的修法。

第五品:依止善知识

第五品主要是依止上师,依止善知识的这样一种窍诀或者必要性和方法等等。

通过共同四前行使心相续堪能,以宣说佛性功德令生欢喜,因如理宣说彼等之义者即是善知识,故于此宣说依止善知识品。

这个也是对于前品和现在的第五品这样一种关联,通过共同四前行使心相续堪能,前面从暇满难得到业因果之间就称为共同四前行,这四种前行法不管是小乘的、大乘显宗、大乘密宗都必须要修持的缘故称之为共同。通过四种前行才堪修后面的正行,通过这样一种共同四前行使心相续堪能,就是使我们自己的内心堪能,堪能主要是说明堪能修持正法、堪能修持出世间道,如果相续没有堪能的话,会束缚于世间八法当中,没办法解脱,修不了出世间道。

“以宣说佛性令生欢喜”,然后在第四品当中也附带宣讲了佛性如来藏,宣讲佛性如来藏主要是令听闻者生起欢喜心,了知自己相续当中就具备这样一种大无为法功德的如来藏佛果,只要自己好好地精进修持的话就可以现前,所以说因为了知自己佛性的缘故,会生起欢喜心。

“因如理宣说彼等之义者即是善知识”,如理宣讲四前行,如理宣讲如来藏,像这样就是善知识。

“故于此宣说依止善知识品”,所以说有必要在这个地方宣讲如何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依止善知识品分六:一、善知识为无误引导者;二、善知识为一切决定胜之源泉;三、依止善知识弃离恶知识之教言;四、远离恶友等;五、了知取舍后求悉地之理;六、回向本品善根。

本品分了这六个方面,首先讲:

甲一、善知识为无误引导者:

在宣讲依止善知识之前必须要知道善知识是无误引导我们趋向于解脱的这样一种导师、引导者,这个方面就是为了后面如理如实依止善知识作一个铺垫。

现在宣说能引导众生之善知识的法相等,承上启下:

“宣说能引导”就是从现在开始从此处开始宣说能够引导众生的善知识的法相。还有“等”,“等”就是说作为弟子的法相,弟子如何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如何获得加持,如何修七地,这一切的意义从此处开始。

“承上启下”的意思就是说在第一个科判当中首先宣讲承上启下的内容。

如是无谬因果道,来源依止善知识。

“无谬因果道”就是前面宣讲了无有错误的因和果之道:世间的十善和十恶,出世间的修法等等,这些都称之为无缪因果道。

“来源依止善知识”,在我们相续当中要引发一个因果的正见,他的来源是什么?实际上来源就是依止善知识的,虽然可以从佛经论典等等当中也可以了知因果的取舍道理,但是很多的经论当中宣讲,就是说佛经当中这些宣讲因果的道理,如果没有善知识仔细讲解的话,自己有可能理解错误,有可能没办法真实理解,所以说依止一个真正的善知识非常关键的。善知识尤其是从修持正法的侧面来讲的话,佛陀他的经典的密义菩萨通达,然后菩萨一代又一代地传给弟子,弟子菩萨又传给他弟子,从现在一直传到自己的上师,自己的上师又传给自己,自己又通达了因果之道如何取舍的这些窍诀关要,然后自己通达之后才可以把这样一种佛经论典当中的无缪的因果的取舍道理传给其他的人,称之为传承。所以说如果没有传承,单单自己去看书,就不一定是真正的佛和菩萨的密义,自己理解的经论的意义也许只是自己的理解而已,是不是佛经论典无谬密义呢?这个是不敢说,所以说依止善知识他还有这一层意思在里面的,从这个侧面讲“来源依止善知识。”

了知正法与非法、善业与恶业都是由依止善知识而来。(了知正法与非法、善业与恶业皆从依止善知识而来。)

了知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非法,善业和恶业之间的差别,如何作取舍等等这一切都是依止善知识而来的。

《华严经》中云:“嗟!善男子,汝当令善知识生喜,以此可尽知福德与非福德资粮,故能尽除一切流转轮回之因。”

在《华严经》当中讲:善男子,汝当令善知识生喜,作为弟子来讲应该令上师善知识生起欢喜心,如果善知识生欢喜心的话,那么可以获得加持,然后可以获得佛法的密意等等,有无量无边的必要性,生起的方法后面还要讲有三种方式:财物供养、身语承侍和正法修行,这些都是令善知识生欢喜的因。

“以此”通过这样种令善知识生欢喜的方便,就可以从善知识那地方获得密意,了知什么是福德,什么是非福德,然后了知这样一种资粮,修持这样种资粮。

“故能尽除一切流转轮回之因”,所以通过这样了知福德非福德资粮之后,进行取舍,就可以彻底消尽一切流转轮回之因,也就是说《华严经》的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流转轮回的话,必须要依止善知识,从依止善知识了知修行的方法,然后彻底消尽流转轮回之因,最后就可以获得解脱的。

甲二、善知识为一切决定胜之源泉:

“一切决定胜之源泉”是从主要的侧面来讲的,实际上增上生的源泉也是善知识,在科判当中是从我们修行人主要的所求就是决定胜,那么增上生是不是所求呢?从他的次第或者他暂时依靠处来讲也必须要获得增上生,但不管怎么样,增上生也好,决定胜也好,一切的来源都是上师善知识。

三世一切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众,

获三菩提由师生,获得世间增上乐,

亦源依止诸上师,故当谨依善知识。

前面的三句主要是说决定胜是依止善知识的,后面三句是宣讲增上生是依止善知识。

“三世一切佛菩萨,以及声闻缘觉众”,这个讲到了“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三世的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声闻缘觉,四种圣者,四种圣者“获三菩提由师生”,三种菩提我们知道是大乘的正等正觉的菩提果,还有声闻菩提果,缘觉菩提果,称之为“三菩提”,佛菩萨就是归摄在一起佛菩提当中都是大乘道的,一切佛是不是依止善知识而生的?一切佛都是依止善知识而生的,即便是说,吾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今生在成佛的时候显现上并没有依止其他的善知识,好像是自己证悟的,但是现在能够证悟他的因是什么?他来自于十地菩萨的智慧,十地菩萨他的因是什么?实际上他要依止佛陀,然后再往前推的话,他要获得初地必须要依止善知识,他要入道进入这样一种资粮道他必须要依止善知识,他要入道进入资粮道他必须要依止善知识,所以说乃至于没成佛之前的话,都要依止善知识,这些善知识的身份,有的时候善知识的身份就是佛陀,有的时候善知识的身份就是菩萨等等,反正三世一切佛他的来源是一切善知识。

还有菩萨的来源也是善知识,要成为菩萨的话必须要成为善知识,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要成为菩萨的身份,要成为菩萨的身份的话如果没有善知识给你指引发菩提心的方法,教导、引导你生起菩提心的话,那么自己的能力还是不堪生起菩提心的。所以说一切菩萨,不管是凡夫菩萨也好,还是圣者菩萨也好,实际上都是要依止善知识的。

下面宣讲声闻缘觉,声闻他也要依止善知识,总的来讲如果说值遇佛陀出世,这些声闻他自己的善知识就是佛,或就是说在佛下面他还要依止这些和尚,依止这些阿奢黎啊,这些方面也是声闻乘当中的善知识。还有声闻他也要依止菩萨,有些时候菩萨化现成声闻的形象,然后菩萨他给声闻根性宣讲声闻乘的法,这个方面声闻他所依止的善知识有声闻乘的这些上师,有大乘菩萨的上师,还有以佛陀作为上师,这个方面就是声闻乘。通过声闻乘他自己这样依止之后,了知修行之道,然后获得善知识的加持逐渐证道的。

缘觉称为独觉,独觉在最后一生的时候虽然不会依止善知识的,他称为独觉的话在尸陀林当中顺观、逆观十二缘起,然后证道的。但是我们知道从今生当中、从证果的侧面来讲没有依止善知识不等于他不依止善知识的,也就是他自己在最初的时候,在最初入道、在最初发起缘觉心的时候他必须要依止善知识的,这个也可以分好几种。一个方面最初的时候在佛的法会当中听到佛宣讲妙法,然后发起独觉心,从那个时候开始修行的。比如说我们在佛经的末尾经常看到佛说此经已,然后很多人或者发声闻心,或者发独觉心,或者发无上道心等等等等,那个时候就可以说明缘觉他最初的时候他是依止佛陀的。还有缘觉他会依止声闻,依止声闻的意思就是说最初他自己是依止声闻乘的上师,依止声闻乘的上师之后然后发起以后在佛法灭尽,在声闻已经不出世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证悟的。这个时候依靠声闻乘的上师宣讲正法发起独觉心开始修行。还有独觉依止菩萨,菩萨他对于缘觉乘根性的众生他也会宣讲缘觉乘的修法,关于这些问题,比如声闻、缘觉他也要依止菩萨的问题在《庄严经论》当中在宣讲菩萨功德的时候都是如是宣讲的。

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详尽分析的,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最初的因都是依止上师的,所以说就总结说“获三菩提由师生”。

“获得世间增上乐,亦源依止诸上师”,这个主要是讲世间增上乐,也就是说增上生的安乐。我们要获得增上生的安乐,比如说获得人天的身份,获得人天当中种种的快乐,这方面获得世间增上乐,亦源依止诸上师,他也来自于一切上师的。为什么说来自依止一切上师呢?因为你要修持增上生的因,要修持这样的十善法,那么必须善知识给你开导,开导之后你相续当中生起这样的善根,通过善根获得增上生的,所以说我们知道获得世间增上乐呢,亦源依止诸上师。

“故当谨依善知识”,所以说应该谨慎的依止自己的上师,谨慎的依止善知识。这个方面做了最深的教诲。

《弥勒请问经》云:“弥勒,当知诸声闻、缘觉及无上佛陀之解脱、彻见诸法之智慧皆来自于依止善知识;

佛陀在经典当中是这样讲的,应该知道一切声闻、一切缘觉还是无上的佛陀的一切解脱,还有获得解脱之后彻见一切诸法的智慧皆来自于依止善知识,如果不依止善知识我们相续当中的无明无法遣除的,没办法知道修道的方式的,所以说最初的时候或者在修道过程当中都必须要依止善知识。

一方面是善知识他可以开显我们的知见,比如现在我们依止上师的话,上师可以开显我们知见,此应作此不应作,或者说如何抉择空性见,如何抉择发菩提心的方法等等,这个方面是上师可以开示这样一种修道的方法,这个是第一个。

第二个依止上师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就是说这个善知识在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会示现如理如法的行为,所以说如果我们长时间依止上师的话,那么我们自己的身体应该如何端坐、如何行走,我们的语言应该怎么样讲话,或者说我们自己的心应该怎么作意,这个方面慢慢慢慢依止善知识之后,自己的身语意都朝着善法方面转变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真正的解脱的上师他有能力赐予加持,有能力赐予加持呢遣除道障,然后直接开发自己的心性,这个方面也是要依止善知识的。

所以依止善知识有很多很多的目的,我们长时间依止善知识的话,这些功德、受用都会逐渐体会,体会到之后自己修道的魔障就会减少,然后一切的顺缘就会引发的。尤其很多地方讲,比如自己在修法之前如果能修一座上师瑜珈,这些诸魔或者非人没办法做伤害的,所以通过根本上师的加持力、威德力的话,那么诸魔没办法做障碍,而自己就可以顺利的修行。

如果单单是靠自己修行的话,在修行之初很多魔障、这些非人,乘虚而入,或者说会对自己做很多的磨难,做很多的干扰,那么自己就无法顺利的修行,无法顺利修行感召外面的资粮断绝,相续当中生起烦恼,或自己经常生很多的病,这样的话自己的修行就没办法顺利开展。因此说依止上师,然后求得上师的加持这些都是修道的资粮顺缘。所以说如果对这种问题分析的话就知道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如何依止善知识,如何修持上师的修法了。

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源于自之善根,彼亦来自善知识。”

前面那一段主要是讲决定胜,决定胜的智慧和解脱和彻见诸法的智慧都来自于上师的。第二段就是众生一切的利乐,一切的安乐都是源于自己的善根,比如说我们现在能够获得这些资具自在,或者获得修法的顺缘,或者获得人天的快乐,都是自己的善根成熟的。那么善根从哪里来的呢?“彼”,这个彼字就是自己的善根,善根亦来自于善知识。那么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开显,我们的善根无法累积的,没办法生起的,如果善知识没有给你讲如何断除恶业,如何发起善心,如何去安住真实的身语意的行为的话,我们相续当中是没办法生起善根的。即便是偶尔生起了善根,但是相续当中生起后悔心啊,生起疑惑生起邪见,生起嗔恨心,这方面威胁到善根,很快就会被摧毁的。但是上师教导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善根的方法,如何增上自己的善根的方法,所以说这些都是来自于善知识的。

甲三(依止善知识弃离恶知识之教言)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这个讲很多很多内容的,首先讲第一个是略说。

乙一、略说:

犹如藤依旃檀树,依止正士自变善,

好似粪染吉祥草,依止恶人自成劣,

故当敬依善知识,弃离一切恶知识。

这个就总说应该依止善知识,应该离开一切恶知识的教言。首先讲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来宣讲。

“犹如藤依旃檀树,依止正士自变善”,这个就是宣讲依止正士、依止善知识自己逐渐会改变的一种殊胜的教言。比喻就是讲藤依旃檀树,“藤”就是指藤条,或者通过依藤而安立生物吧。藤蔓的生物,这些植物有很多特点,比如这些藤没有攀附之处的话,它只能在很低的地方,在地上盘来盘去的,没办法往高长的,这个就是藤类植物它的特点,这个方面就是一直往低里长。然后第二个方面没办法生直的,它老是弯来弯去,弯弯曲曲的,这个方面是没办法生直的,就是藤类植物的一种特点。

然后如果“藤依旃檀树”,这些藤条如果能够依止旃檀树也好,或者其它的大树也好,它会变得很多功德的,第一个它不会再在地上弯弯曲曲的,它就可以往上长,一直往上长,长得很高很高,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它自己也会逐渐的变得比较直的,不会再在地上这样弯曲。还有如果依止旃檀树的话,藤条它自己没有香味,但是恒时依附旃檀树的缘故,这个藤条它自己最后的时候也会发出这样旃檀的香味的。这个方面是比喻的含义。

然后“依止正士自变善”,含义就是对于凡夫的心来讲,虽然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具有如来藏的自性功德,但是没有一个外缘来开显的话,自己是永远没有办法认知的,没办法了知自己具有这样的如来藏功德。所以说自己永远会在轮回当中不断的受生,有的时候呢生于善趣,有的时候呢生于恶趣,这样的话,就是永远是在低劣之处如是旋绕的,还有呢就是说自己能不能从自利方面熏染起这些戒定慧的功德呢?或者说熏染这些出世间的功德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我们就知道通过凡夫自己的能力是绝对不可能获得解脱的,这个以前我们也引用过冈波巴大师的教言,冈波巴大师在《解脱庄严宝论》当中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提到这个问题的,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抉择,一个凡夫通过自利能不能从无始轮回中获得解脱呢?那么冈波巴尊者就说从无始轮回这几个字就可以说明根本不可能,如果真正凡夫能够自利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话,他早就解脱了,不可能说是流转到现在无始轮回还没有解脱的,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如果我们没有依止善知识,善知识如果没有在我们生命当中显现的话,我们一直会轮回下去的,不管你是说你作为世间上是再高尚的这些帝释梵天也好,还是你作为外道的再优秀的本师也好,实际上都没办法真正的彻断烦恼的解脱,那么这个时候只有依止这样殊胜的善知识,殊胜的善知识他自己的身份来讲绝对是已经彻证法性的,他已经了知一切万法的本体,他自己知道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方便,这些他自己都有体悟或者说完全彻底通达,他才可以善巧的引导他的弟子,依止他的人慢慢慢慢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我们就知道依止正士就有很大必要,这个地方讲了“自变善”。

这个“善”是很广的,或者说就说暂时的增上生哪,究竟的决定胜哪,这个方面自己都会如是如是安立,比如说现在我们知道相续当中懂得发菩提心,懂得发出离心,懂得修空性啊等等等等,这些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应该好好的思考一下,实际上这一切来源都是来源于上师的教导。我们依止上师之前和依止上师之后,我们自己做个对比的话,依止上师之前呢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的,然后依止上师之后上师经常宣讲这些殊胜的正法,宣讲了很多很多之后,我们的相续慢慢在转变,我们自己的知见慢慢在转变,我们再调整自己的身语意等等,所以说现在相续当中乃至于生起丝毫的一点点的出离心,生起一点菩提心或者说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的正见的话,完全都是来之于善知识的恩德的,这个就是很能说明“依止正士自变善”的教义了。

“好似粪染吉祥草,依止恶人自成劣”,那么从反方面来讲,“好似粪染吉祥草”,吉祥草本来是很清净的东西,很吉祥的这样一种植物,但是如果他自己所依靠的这样一种对境如果是污秽的话,他自己最后也会变得极为污秽,这个方面“粪”就是指依止极为肮脏的粪便或者说腐烂的肉腐烂的鱼等等,这方面这样一种对境,那么吉祥草本身很清净,但是如果他依止了这样一种很污秽的对境的话,他自己最终也会变得极为污秽的。

所以同样的道理,“依止恶人自成劣”,那么依靠一个恶人,恶知识,依靠这样一种恶友的话“自成劣”,那么自己最后就变成这样一种下劣的身份的,自己会变成下劣的身份,也就是本来清净的吉祥草最后变成这样一种污秽,那么我们自己是不是本来清净的吉祥草?从本来清净来讲,大家都不用谈了,肯定本来是这个清净的,但是这个方面不是从他本来清净的如来藏层面讲的,实际上就是讲什么呢?从他的显现,我们自己的显现是不是本来就是说很清净的吉祥草?实际上我们显现上本来就很恶劣,那么如果我们的行为本来就很恶劣,再依止一个恶劣的上师,再依止一个恶劣的这些道友的话,那么越来越下劣了,就是这样一种自性越来越下劣。那么越来越下劣,就会占染更多的恶习,占染更多的烦恼,从而没办法而流转。想想看,现在我们可以说在红尘当中如果没有依止善知道,没有学法的话,那么我们生而为人之后本身就具备最深的烦恼,具备这样遍计的烦恼,然后再依止一些世间的这个恶人,那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实际上我们相续当中这些贪嗔痴越发不可收拾了。像这样很多很多的烦恼越来越粗猛,最后就堕入地狱这个是不用讲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依止恶人依止恶知识的话,自己非常糟糕,尤其是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讲,修学佛法的佛教徒来说,可以说是从一种因缘来讲,他值遇了佛法进入了佛门当中想要修行,那么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就要看你自己依止什么样的对境了。在这个很关键的时候,因为初入道自己的心还不稳固,自己的知见还不稳固,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自己能够幸运的遇到一个善知识,他长时间引导的话,那么自己就会远离很多的歧途,修行就会相对顺利。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如果依止了一个恶知识,依止了一个恶友,通过他自己的这个邪知邪见的熏染,那么自己对佛法产生不必要的争议,产生不必要的这样非理作意,产生很多邪见的话,那么自己就完全是空耗了,或者说是非常可惜的入到恶道当中。因此,在这样的世间当中,如理如实的观察诀择何为善知识,何为恶知识,然后作取舍,对自己的修行起了决定的引导作用的。

下面讲的“故当敬依善知识,弃离一切恶知识”,所以应当“敬依”就是恭敬方式来的依止善知识,然后彻底的弃离一切恶知识,恶知识和善知识的法相,下面还要作详尽的观察,作详尽的宣讲观察之后,我们自己会知道什么是善知识,什么是恶知识,什么样一种善知识可以依止,什么样恶知识需要抛弃,下面还要逐渐的作这个引导。

犹如依于旃檀树的藤条久而久之也会变得高高耸立、香味扑鼻;

这个是讲比喻,依止旃檀树的这些藤条时间长了之后也会变得高高耸立,也会香味扑鼻。

如同被烂鱼等肮脏物所染的纯净吉祥草也会变得污秽不堪。

被烂鱼粪便等等这些肮脏的物品所染的纯净的吉祥草最后也会变得极为的污秽,非常的污秽不堪的。

同样,我们发觉到(了知)依止正士的利益与依止恶人的过患后,应当依止善知识。

我们通过学习佛经、论典也是如是宣讲,我们了知依止正士的利益和依止恶人的过患之后,应当弃离恶知识,应当依止善知识,这个也有佛经的教证。

《毗奈耶经》云:“藤依萨拉树,依正士复然,为妙功德饰。”

犹如藤条依止萨拉大树一样,萨拉树是一种树种,很高大。犹如一个藤条依止一棵萨拉大树,它自己就会变得很高尚。“依正士复然”,依靠一个正士善知识也是一样。“为妙功德饰”,最后他自己相续当中就生起很多妙功德,这些殊妙的功德就作为他的装饰,就作为他的装饰品。

所以我们依止善知识,总的趋势来讲,绝对是向上的,肯定是向上。至于在中间,在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偶尔会产生烦恼,或者说有的时候认为自己没办法修行等等,这方面都是暂时的现象,总的趋势来讲绝对是往上的。只要自己一心一意了知依止善知识的利益,或者说必须要依止善知识的定解从自己内心当中生起来,那么自己就会想会去思考,或者作诀择。不管遇到什么样一种障碍,不管遇到什么样违缘,自己都不要离开善知识,像这样一种正见生起来之后,那么这些暂时的违缘都是会彻底消尽的。就怕自己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生起一些暂时偶尔烦恼,或者说受到一些人的蛊惑之后,自己离开自己的上师到其他地方去,这个方面的话就最容易出违缘,最容易出障碍。所以,在很多戒律当中,或者在这些大乘的修法当中,密宗的前行依上善知识的教言当中,都要宣讲,自己上师悦意开许的话这些事情去做没有障碍,如果自己的上师没有开许,你自认为自以为是去做的话肯定中间会出现很多很多障碍。所以,对于依止善知识这个方面的教授应该极为重视。

又云:“人前吉祥草,若为腐鱼染,不久吉祥草,亦成如是腐。故依非正士,后果(结果)亦复然。”

“人前吉祥草”,在人们面前非常清净的吉祥草,“若为腐鱼染”,如果被腐烂的鱼粪便等等染污的话,“不久吉祥草,亦成如是腐”,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本来很干净的吉祥草也会变成和腐鱼一样的腐烂的这个本体 腐烂的味道都会传出来的。

“故依非正士,结果亦复然”,所以依靠非正士,依靠恶知识,它的结果也是这样。这个恶知识相续当中邪见充满,或者说他行为极其不如法,那么如果自己依止他,时间一长的话,自己相续当中的邪知邪见就会漫延,自己的行为就会越来越不可收拾的,所以说结果也是一样的。

这方面就是首先宣讲了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和依止恶知识的过患,下面讲第二个。

广说分三:一、上师之法相;二、依师之方式;三、弟子之法相。

依止一个殊胜上师,上师有什么样的法相,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上师必须要具有什么样条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上师,这个方面必须要做出观察诀择,否则的话,随随便便一个人不堪作为引导出离道的上师。

第二个方面,依止上师的方法,作为一个弟子来讲,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依止上师。不能说自己想怎么样依止就怎么样依止,这个方面是必须要依靠经论来做准则的。经论当中因为佛陀宣讲之后大菩萨再开演,所以你这样依止能够获得怎么的功德,你那样依止会获得什么样的过患,这方面都是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都是佛陀、菩萨等等圣者他们进行制定和宣讲的。

第三个弟子的法相,作为弟子来讲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这个就称为法相。如果我们作为弟子的人来讲,如果没有具备这样一种条件,那么很难获得上师的加持,因为这个法相或者条件当中讲到了很多应该获得的功德,应该遮止、应该抛弃的很多过患,这些方面都是一一讲的很清楚的。所以我们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弟子,能不能成为一个作为弟子的法器,堪不堪能容纳上师的加持力,都要看自己是不是具备这样的法相。

所以,宣讲弟子的法相,一个是让自己对比,对比自己的相续到底有没有这个法相。如果具备的话,当然生欢喜再再的保护;如果不具备,让你努力去具备,宣讲弟子的法相也是这样的。并不是说宣讲一次之后反正你有就可以,没有你就彻底失败了,不是这个意思。宣讲弟子的法相,如果我们有的话必须还要再再增上,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的话,努力去创造因缘,努力使自己成为法器的。

下面讲第一个上师的法相:

乙二(广说)分三:一、上师之法相;二、依师之方式;三、弟子之法相。

丙一(上师之法相)分八:一、善知识之总法相;二、善知识之功德;三、殊胜法相;四、以比喻赞颂;五、相合意义而赞颂;六、摄义;七、视上师胜过佛陀;八、依师之功德。

在这些当中都是宣讲了一些上师的这些法相功德等等,这方面应该了知的方面。

丁一、善知识之总法相:

善知识法相中,首先宣说总的法相或者依照外显宗而言:

按照外显宗或者共同的经部、论部,这方面宣讲上师的法相或者上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一种法相呢?下面就宣讲:

若问上师之法相,为引世间与众同,

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

这个就是上师所具备的法相,在这个里面讲的时候,真正能够引导自己解脱的上师应该是一个圣者的身份,如果是一个凡夫的上师不一定,肯定不具备这样的法相的。因为这个里面讲的很清楚,“若问上师之法相”,如果要问上师善知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法相呢?“为引世间与众同”,为了引导世间的缘故与众同,这个“众”就是众生的意思,或者他自己所调化的对境,这个叫“众”。他为了引导世间的缘故,他在显现上面、示现上面和其他的众生是相同的。

比如说我们的大恩上师,大恩上师示现在世间的话,他显现上就和我们相同,显现总的相同就是示现为人间的善知识,这个方面是第一个相同。第二个相同,我们如果要走路,或者要吃饭、要睡觉,上师他也会显现走路、吃饭、睡觉和一般人相同的威仪,和一般人相同的行为他会示现的。那么如果不这样示现的话,众生的分别心很多,就会认为这个上师显现在我们面前,身份也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也不是一个人的身份,然后他也不吃饭,然后又不睡觉,也不走路,什么都不做,到底是一个非人还是一个魔鬼,还是怎么样的呢?像这样就不会生起信心的,生不起信心。所以说佛菩萨他自己虽然超离了六道,不属于六道当中的任何一道,但是他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哪一道众生和他有缘,他就会示现在这一道当中。示现在这一道的时候,如果这一道众生是他主要所化的话,他就会显现成这样的身份,也就是说在我们面前,就是说大恩上师主要所化的是人,主要所化的就是化道众生的话,那么他就会显现一个人的殊胜善知识的形象,那么其它的旁生,其它的非人也可以度化,但是间接度化的,主要度化就是人的缘故,所以会示现成人的上师。

如果上师他主要度化的是旁生,那么这一类旁生和他因缘很深,然后到了应该度化的时候,他就会显现一个旁生的形象,我们看起来的时候就不会是一个具有功德的比丘了,或者就不是说是一个精通三藏的法师了,就不会这样的,也许就是一条狗,或者也许就是一个乌鸦,或者也许就是一个其它的一个猪等等,这方面的形象。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么低劣的形象能度化什么?实际上从上师他自己的相续来讲早就超越了这些所谓人的身份,高贵的人或者低劣的猪等等,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他这样示现,示现的时候根本不障碍他自己相续当中的证悟。

所以“为引世间与众同”,这一点是上师他的一个法相。为了引导世间与众同,在我们自己的根识面前,或者在我们面前显现的上师也是这样走路的,也是这样吃饭的,也是有时候显现贪欲心,瞋恨心的,这个方面是为了引导众生示现和众生相同的。

所以以前我们引用过《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当中龙树菩萨也抉择过,佛陀他为什么显现这样呢?也就是说刚开始的时候显现很多神迹而降生,比如生下来之后就走七步,然后每一步有个莲花显现,这个方面显现这样很神迹的降生之后,为什么又开始显现一个凡夫人的形象呢?本身生下来的时候这么神奇,但是后面一生下来之后就从小开始学习文字,开始学习技艺,然后长大之后开始娶王妃,然后开始受用五欲的快乐,然后开始厌离轮回,去修道,修道之后忍受很多苦行,有的显现上面还拜上师了,然后拜了很多外道做上师修禅定的也有,最后依止了六年苦行之后才一睹明星而悟道的。为什么会这样示现呢?龙树菩萨解释,他说刚开始示现神迹就说明佛陀他的来历不一样,和一般人不相同。后面示现凡夫人的行为主要就是为了引导众生,就是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人的身份,都是通过修道逐渐逐渐修上去的,我能够修上去你们也能够修上去。所以如果一开始的时候就示现一切圆满的功德的话,众生就会认为佛陀生下来就是这样圆满功德的,我们是永远比不了的,佛陀的道我们是修不了的,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怀疑了。

所以佛陀他乃至于示现上,共同乘来讲十地菩萨,然后了义上来讲是佛的化身,但是为了引导众生的缘故与众同,他也有这样一种必要性的。所以说自己的上师示现在世间的时候,好像看起来也有生病,或者也有这些烦恼,发脾气等等,但实际上这个讲的很清楚,为引世间与众同,为了引导我们的分别心,我们的分别心具备这些贪嗔痴,我们的分别心有这么多邪见的缘故,所以是相应我们自己的根性而示现,从上师的侧面来讲没有这个。

后面就宣讲“超世间故与众殊”,这个是从他自己的身份来讲,前面那个“为引世间与众同”是随顺所化示现,不是他真正的身份,他真正的身份是什么呢?“超世间故与众殊”,他自己相续当中或者是佛的身份,或者是大菩萨的身份,所以说他如果是佛和大菩萨的身份,已经超越了世间了,根本不是世间所摄,“故与众殊”,所以说与众生“殊”就是不同的意思,和众生不同。

“三门诸行较众胜”,那么哪个地方不同呢?这个地方讲三门诸行,三门诸行都是较一切的众生要超胜的。身体,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他自己本身就已经圆满了,不是说自性当中具备的,而是通过修行早就已经现证了,明现出来的。然后,语言具足六十梵音语,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然后他的意主要是具备如所有智和净所有智,或者具备五种或者四种智慧的。具足了知遍知一切万法的智慧,所以说三门诸行较众胜,这个是安住在佛的本体宣讲的。

那么如果是按照大菩萨的本体的话也是具备这些相好的功德,然后这些语言陀罗尼的功德,也具备超胜世间的智慧的功德,所以从他自己的本体来讲的话,不管再怎么示现,我们就知道活生生的佛陀,活生生的文殊师利菩萨就是这样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教义通达之后,可以从很大的程度上遮止我们的邪见。比如有的时候上师显现上有贪欲心的时候,就想这个是一个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还有贪欲心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从这个方面马上就把自相续当中的邪见打消掉了。

有的时候认为这个上师抉择事情的时候好像还不如我抉择的好,这个可能是抉择错误了,要想文殊师利菩萨会抉择错误吗?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这个不可能这个就是一种示现而已。有的时候生起很大的嗔心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不可能发脾气的,像这样一观察的时候,反正自己相续当中什么样的邪见,只要了知了这个,你自己有一个很甚深的智慧的话都可以打消,而这些邪见就是障道的因缘,如果自己相续当中不遣除对上师的这些不如理的作意邪见的话,永远得不到加持。

你把他看作一个凡夫的话,怎么可以从一个凡夫那个地方领受一个加持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把他看成佛陀,佛陀或者文殊菩萨的话,他不可能有这些丝毫的障垢,一点的障垢都没有,他相续当中圆圆满满,只不过是以一个人的形象坐在法座上面,然后给我们宣讲正法,必须要从这个方面去观想,观想之后自己相续当中很多的这些歧途,很多的杂念,这个方面可以遣除。

这个也不是随随便便讲的,这个是我引用了《虚幻休息》,《虚幻休息》当中无垢光尊者也是讲过,就是观贪金刚、嗔金刚、痴金刚、嫉妒金刚等等,这些方面的意思就是,上师生起的贪欲是金刚贪欲,金刚贪欲的意思就是从本体的角度来讲根本没有一点贪欲,没有一点烦恼贪欲的自相在里面的,只不过为了调化众生如是示现,所以了知之后更生信心的,了知之后遣除怀疑,遣除邪见。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窍诀的引导,没有从很深的侧面去观察去认知的话,我们凡夫人的相续当中,他这个心相续变得非常快,非常无常的,今天对上师生起个清净心,明天就开始生起恶见,生起一种污浊的心,这个方面对治修道来讲是没比这个再大的障碍了。

所以应该知道“超世间故与众殊, 三门诸行较众胜”,这个方面就是上师的实相,上师的实相他自己本身就是这样的,但只不过我们的习气面前显现一个凡夫的形象而已,如果我们的相续清净了,我们的相续清净了一看法座上的上师那就是文殊菩萨了,或者一看法座上的上师就是佛陀。所以我们自己有业障的缘故,看佛都是凡夫,我们有业障的话看其他的这些清净的世界都是一种污秽的世界,我们的心一清净,一看器世间都是宝地都是净土一样,我们的业障一清净不要说看其他的,单是我们看上师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圣者,就把一切众生都看成佛陀,都能够现量见到本尊的时候,这个修行更超胜的。我们相续稍微清净的时候,因为上师他本身就是这个圆满功德的圣者,所以他和一般的凡夫还不一样。当我们要把一切的凡夫看成佛陀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必须要证悟很高的境界。但是在我们相续当中稍微业障清净的时候,看上师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上师他不是像凡夫一样他本来具备垢障,他的本性是佛陀,然后我们自己看他是怎么怎么,上师本来就是圣者的缘故,业障稍微清净一看的时候就能够看到圣者的形象。

所以我们就知道不是说外面上师有什么问题,这个地方上师“为引世间与众同,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把这两个世俗于他自己随顺世间显现的形象和他自己本身具备的功德一分开,分开之后我们就说是对上师生起信心,主要是对他的引导世间的大悲心、智慧和他自己的本体,这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就可以生起极为清净的信心。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有不同;超越世间故与众皆不同;

什么是善知识呢?这个地方作抉择:为了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有不同”,意思就是见到上师和一般的有情没有什么不同的,因为他示现就是和一般的,随顺了众生的分别心,随顺于众生的业障,如是地显现一个,所以如果我们是旁生的话,我看到上师就是个旁生,如果我们是一个人的话,我们看到上师就是一个人,这个方面主要是从示现的善知识的侧面来讲的,从示现真正调化自己的善知识来讲,那么随顺我们的习气,随顺我们这样固定的固有的这样的习气和烦恼,他就会有这样种示现的。所以在以前众生的习气比较轻微,福报很深厚,所以就直接在根识面前就显现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那么我们现在如今已经流落在五浊恶世了,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业是非常重的,即便是现在释迦摩尼佛显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善知识,但是我们看到还是随顺我们的烦恼,随顺我们的根性,见到的就是这样一种不清净的肉身,或者不具备相好的这样种身体了。就像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业障极重的有一些外道看到佛陀具备九种丑相,或者具备十八种丑相,还有很多佛弟子有些优婆塞有些释种就是释迦种姓的人,看到佛陀的身体犹如黑炭一样,没有什么黄金色的皮肤,看到他就是像黑炭一样黑的,然后再在忏悔,再在忏悔之后这个相才转变,这很能说明问题的。

所以上师他相续当中安住在这样一种极其殊胜智慧当中,比我们的这些分别智慧早就超胜很多很多,相续当中是具备这样一种梵音语,60种梵音,语自在的自性,或者彻底通达一切万法的智慧都具备的,从这方面要做甚深的观察,做甚深的思考,这个方面才能够生起一个定解。

超越世间故与众皆不同;

因为他自己是圣者身份的缘故超越世间,超越世间的缘故和一切众生都不相同,众生是业惑的本体,他是智慧的本体,所以完全不相同。

所作所为具义故成办无量利益。”

因为他自己超越世间的缘故,或者说为了引导世间才示现的缘故,所作所为皆具义,所作所为都是具义的,反正上师做了什么事情都应该知道这个绝对是具有意义的,现在我们认为上师做的事情肯定没有大必要,或者上师做这个事情肯定会引来其他不好的结果,很多事情都是多余的,自己的分别心想很多,但实际上如果真正我们诚信上师有这样种超越世间的智慧的话,所作的什么事情都有意义的,所为的什么事情都有意义,乃至于杀生乃至于带偷盗带邪淫,实际上看起来的时候,我们自己看这个是违背正法,但实际上真正是一个圣者的身份的话,做什么都是有意义的,要不然就是为了利益某个有情,要不然利益某个圣教,整体的圣教肯定会利益的,反正上师的一切相续当中安住有这样一种殊胜的智慧殊胜的大悲心,殊胜的能力,智悲力圆满的缘故,所以做什么绝对是直接间接利益众生的,这个方面必须要生起诚信。

丁二、善知识之功德:

若问:善知识有何功德?

威仪寂静身无过,善巧遣疑语无垢,

遍知慧藏意调柔,广闻大悲德无边,

大智意行如虚空,事业无量利缘众,

仁慈无厌恒精进,众生导师当依止。

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呢?下面开始一个一个宣讲:

“威仪寂静身无过”,上师的身体是没有过失的,身体没有过失主要是威仪寂静。威仪寂静,他自己的一切威仪一切的行为极为调柔,极为寂静的缘故,身体上面是没有任何过失的,完全没有任何过失的。

“善巧遣疑语无垢”,他的语言方面具有无垢的过失,善巧遣疑,他因为完全通达一切的世间出世间法的缘故,相续中通达这个,所以他在语言方面他也获得语自在。“善巧遣疑”:能够善巧地遣除一切怀疑,所以说语言方面是没有垢染。

“遍知慧藏意调柔”,主要是意的功德,意的功德是“遍知慧藏”,“遍知”主要是讲遍知一切所知的,“慧藏”就是智慧宝藏,相续当中就是一个像宝藏一样的智慧的完美具备,所以意调柔,相续当中调柔,“调柔”的意思就是说根本没有这些贪嗔痴的这些烦恼,有了这些随眠的烦恼都不存在,叫“意调柔”。

“广闻大悲德无边”,上师具有广闻的功德、大悲心的功德,所以说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具有广闻的功德具有大悲的功德。广闻也要分别从上师他自己的侧面还是从示现的侧面来讲,如果从显现在世间这个度化众生的侧面来讲,有些上师不一定广闻的,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圣者的话,会不会具有广闻的功德?绝对具备的,因为在《庄严经论》等等大乘的经论当中讲,在大资粮道的时候上资粮道的时候就可以获得这样一种法流三摩地,获得法流三摩地的时候,他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到刹土当中,各个清净刹土当中亲自听闻佛陀说法的,所以上师他自己获得圣者的身份,不在诸佛菩萨面前广闻无量无边的菩萨藏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像这样从这个侧面来讲的话绝对是具有广闻的功德,只不过不在我们面前示现还是不示现,这个方面还是有这样一种差距的。前面一个威仪寂静也好,善巧遣疑也好,遍知慧藏也好,都是可以从这个方面了解的,就从他自己的本体来讲,身体没有过失的,即便是说显现在我面前的上师他蹦蹦跳跳,或者说什么什么样,但是这个是完全是相应我们自己这样一种烦恼习气而示现,从他自己的身体的功德来讲,他的威仪绝对是极其寂静的,没有让他引发这样一种不寂静的因,因为引发威仪不寂静的因的话,相续当中这些习气或者说是很多很多烦恼,粗猛的烦恼,相续当中如果都寂灭的话,他自己的身体方面的话就绝对是极为寂静,然后从语言从智慧方面都可以两个方面来观察的,大悲心周遍一切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大智意行如虚空”,“大智”:大智慧。“意行”:意的行径犹如虚空一样,无量无边,就是他的智慧非常非常超胜,看了又深又远,所以说大智意行如虚空。

“事业无量利缘众”,上师事业利益众生的事业是无量的,“利缘众”:利益有缘的众生。“缘”就是具有缘分的众生,事业无有边际利益具有缘分的众生。

“仁慈无厌恒精进”,事业无量从他的显现上调化这样一种人道的弟子方面,有些上师是事业无量,像法王如意宝、仁波切等等,他们的事业都是无量的,有些不一定调化人道,有时候调化非人,调化其他旁生道的事业是无量无边,那么这个方面就不是我们的肉眼凡胎能够看得到的,能够思维得到的了。所以像这样大菩萨他自己的身体一个是在这个地方安住,但是实际意义上他在调化无量无边的非人、魔鬼还有这些其他的旁生等等,这方面可以理解事业无量利缘众。

“仁慈无厌恒精进”,具有这样的仁慈心,“无厌”,对其他众生不会生起厌倦,如果是一个凡夫的善知识他有可能生起厌倦心的,尤其是当他所化的弟子不听话的时候,然后不顺教言的时候,他就会生起厌倦心。那么这样摄受有什么用呢?宣讲正法有什么用呢?像这样他就认为没什么用,就生起厌离心,不再摄受接引这些也有的。但是如果是圣者的身份,他不可能有厌倦的时候,示现上有但实际上不会有厌倦的,因为他有广大仁慈的缘故。“恒精进”,他对利众方面恒时精进。

“众生导师当依止”,一切众生的导师、上师应该依止。实际上这些功德在每一个圣者相续当中都是完全具备的。

善知识以其众多身语意之功德利益有情,智慧密意深广如虚空;

对于上师的智慧密意没办法揣测了,确确实实犹如虚空一样广大。现在抉择的很多事情在很多年之后有可能才显现出来,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上师他当时抉择的时候,他看得这么远,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时候认为这个上师抉择这个事情没有用,或者做这个事情没有必要等等,但是慢慢慢慢我们就知道他的这个密意非常非常深广的,所以上师的密意非常深广犹如虚空一样。

以广大的事业令凡与之结缘者均播下解脱之种子;

上师示现很多广大的事业,凡是与之结缘者的话,或者直接解脱,或是播下解脱的种子。

以大悲心恒时如独子之母般观照众生;

上师相续当中具有超胜大悲心,所以说他对众生、对他的弟子或其他众生态度,就像恒时犹如独子母亲一样,那么一个母亲追一个独子的话,他对他的儿子确确实实通过悲心观察的。

因圆满通达圣教而应机广转各乘法轮。

相续当中圆满通达圣教的缘故,所以应机跟随不同的根机广转各乘法门。这个是在示现上面这些善知识有不同的,有些善知识确确实实像无垢光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等等,像这样一种上师,从显现上也是圆满通达一切圣教的,然后就是广转法轮。有些上师不是这样,有些上师侧重于实修方面,他对其他的圣教显现上面不一定通达,也不一定广转各乘法轮,但是从实际相续当中绝对是通达的。

《经观庄严论》云:“当依调柔极寂静,具德精进通圣教,证悟实相语善巧,慈主离厌善知识。”

在《庄严经论》当中,弥勒菩萨讲善知识有十种法相,这个方面一个一个宣讲的。

“当依调柔极寂静”,“调柔极寂静”实际上这个方面是包含戒、定、慧三种功德,“调柔”是戒律的功德,因为他自己的戒律守持的极为严谨的缘故,身体非常调柔,因为按照戒律实修的缘故,身体极为调柔。然后“极寂静”当中包含了定和慧两种,也就是说因为安住在禅定的缘故,他可以说是将很多粗大的分别念和烦恼能够寂静,就是通过禅定的缘故,相续当中有禅定的缘故,比较粗大的这些分别念烦恼能够寂静的。然后因为有慧的缘故,戒定慧当中的慧,他是极寂静的,“极寂静”的意思就是能够寂灭,因为有慧的缘故,能够将烦恼和分别念彻底寂灭。前面是一种压伏,后面是一种寂灭,所以说这个“当依调柔极寂静”当中包含了戒定慧三种功德。

然后“具德精进通圣教”,“具德”是具有功德,具有功德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增上的功德,增上的功德就是讲这个上师不管是怎么样的上师,他和弟子相比,肯定是一种增上的功德的。如果我的智慧和上师的智慧一样,依止他没有必要,依止他干什么?我依止上师就是为了获得一种增上的功德,我不知道的上师知道,所以我依止他就可以获得这种智慧。乃至于上师不如我的话,从依止的这个侧面来讲是没有意思的,所以这个方面“具德”的意思按照很多注释来讲的话,就是讲增上的功德。作为一个上师来讲,你对于弟子绝对要超胜,你有超胜的功德那么才可以让别人依止,或者弟子依止你才可以获得这样的功德。所以说如果没有超胜的功德,依止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叫具德,就是具有真正的功德。

“精进”主要是讲精进利他,对于利他方面是极为精进的,因为作为大乘上师来讲,如果不精进利他,都是思考到自己的自利,这方面对于利益众生,对弟子种种的利益就不一定有兴趣去做了,所以说必须要对利他非常精进。乃至于能够在弟子相续当中播下一念的善根,乃至于让他通达一个颂词,乃至让让他增长一分智慧,他都会精进的,他都会做的,所以他对利他方面极为精进。

“通圣教”,主要是讲他通达这样的经论,对于圣教、对于经论极为通达,如果你这个上师很愚笨的话,像这样弟子问什么问题都不知道,这个方面从显现上面依止没有什么大必要。所以真正一个善知识他的法相通圣教,应该对于三藏圣教,对于显密的圣教,都有所通达,方方面面的疑惑可以遣除,所以说通圣教是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证悟实相”,他相续当中必须要有一种实证的功德,证悟真如、证悟实相,如果单单在词句上面划来划去,那么像这样不一定真正引导他的弟子走向证悟的,所以这个方面讲证悟实相很有必要性的。

“语善巧”就是说法的时候,非常善巧,该用比喻用比喻,然后该解释词句解释词句,该阐释意义阐释意义,反正他语言方面非常善巧,能够善巧的传法。

“慈主”,意思就是说慈心非常的广大叫慈主。他的慈悲心非常非常的广大,慈心一广大之后呢,他就不会为了自利而奋发,那么如果慈心不广大有可能自利偏重的。自利偏重就会为了财富、为了获得名声这方面就是偏颇。但是他慈悲心很重的缘故,他就想怎么样让弟子利益,所以说一心一意生起慈心,这个是他的一个功德。

“离厌”,就是离开厌离心,他不会对弟子、对恶劣的众生生起厌离心。尤其是五浊恶世,五浊恶世的上师的话,他肯定是早就知道弟子相续当中的烦恼粗重,刚强难化,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是不一定将他的心转回来的。所以当遇到这样的弟子的时候,他不会真正生起一种厌离心,有的时候显现上面生起一个厌离心,都是为了调伏弟子。比如上师说我彻底对你们生了厌离心,或是说根本不想传法。这个时候弟子一想,上师已经对我生起厌离心,肯定是我的行为不对,他就马上到上师那忏悔,然后发愿以后改正,这个就是上师的目的。实际上上师是为了让我们相续当中怎么样抛弃掉恶业,抛弃掉很多烦恼,如理如法的入道。

所以有的时候他会示现厌离,示现几天不传法,示现一段时间不讲法,这都有可能的事情,反正弟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他又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是调伏众生的方便方法。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从上师他自己的本体来讲,不可能有厌离心的,不可能对所化的众生生起一个不想调化的心,对于这样刚强难化的这个众生来讲,不可能有这样的。

善知识,总摄有十种法相。调柔是一种,然后极其寂静当中包含两种,定和慧两种;然后具德;然后精进;通圣教;证悟实相;语善巧;慈主;离厌,总共有十种功德,如果详细了解的话,可以看《庄严经论》的注释。

下面讲第三个是殊胜法相。

丁三、殊胜法相:

在总的法相基础上,具足其他功德之内密宗上师的法相:

那么不共的法相是什么呢?在前面总的法相的基础上,还具足其他的功德。那么前面主要讲显宗上师的法相,显宗上师的法相实际上还要具备证悟实相的,并不是说随随便便的,必须还是要具备证悟实相的功德。然后殊胜的法相,在这个总的法相功德上面基础上,还要具备其他不共的功德,这个叫做内密宗上师的法相。

尤其密宗上师相,戒誓言净具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之方便,

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应该依靠成就者,而且是具有功德的上师,就是说密宗上师的法相是什么样的呢?“戒誓言净”,就是戒律是一般共同乘的戒律。誓言是指进了密宗之后他从灌顶的仪式上面得到密宗的三昧耶戒,所以戒律也好、誓言也好必须极为清净的。

然后 “具灌顶”,他必须具备内外乘的灌顶,下续部、上续部灌顶他是必须要具备的,必须要获得,获得了灌顶才有资格真正成为一个金刚上师的一个法相之一。

“精通如海续窍诀”,而且对于续部的窍诀,续部主要是观待于经,佛陀宣讲的显教的教言叫经,然后宣讲密宗的教言叫续,反正这个是密宗上师的缘故必须要精通如海一样的续部的窍诀。

“念修事业皆自如”,然后念修的功德也圆满的,然后一切息、增、怀、诛的事业皆自如的,也就是什么时候修息法他就修息法,然后修息法的时候任运遮止其他的违缘,或者病魔,这个方面是息。然后增就是增上,什么时候需要增上寿命,增上财富他就一修增业的时候就可以增。然后怀的时候,怀柔众生的心,让一切获得自在,他会修怀业。然后诛业,什么时候对于正教做妨害的魔,或者像非人,外道等等,想要诛法的时候,要把它消灭的时候,他一修诛法的时候就可以消灭的,所以说事业皆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见解已经达到了圆满,修行可以说是获得了体验的,行果获证相,修行和果和这样一种实证都是相联的,所以获得这样一种证悟之相。

“以慈善巧之方便”,通过慈悲和善巧的方便,令所化的众生——他的弟子成熟解脱。

“成熟”是令他的相续成熟,通过灌顶、通过宣讲窍诀,然后使他内心当中成熟。“解脱”,在成熟的基础上,让他真正的从烦恼当中解脱获得这样圣者的功德。

“传承加持云不散”,然后还要具备传承的加持力,传承加持力就是传承上师传下来的加持他具备,具备之后可以将这个加持赐予弟子,具备这样一种功德。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大阿阇黎布玛莫札于其所著的《幻化网如镜疏》中云:“上师即圆满获得内外坛城之灌顶,

这个是第一种,首先获得内外坛城的灌顶,然后,

戒律誓言清净,

戒律前面讲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誓言主要是讲三昧耶戒,密宗戒。那么这些都是很清净的,没有违犯这些根本戒。

精通续部各自之义,

很多事续部、六续部等等,各种各样如海的续部的意义全部是精通的。

念修仪轨(息增怀诛)诸事业等义皆运用自如,

念诵仪轨的时候,念诵的音调,念诵的方式,这些方面都是非常精通的,然后息增怀诛的事业这些意义全部运用自如的。

因证悟见解而不愚昧,

因为证悟了见解的缘故,见解不愚昧。

已获修行之纯熟体验,

主要是从修行的侧面讲,获得修行的体验。

各种行为与实证相联,以大悲心引导所化众生,具足此八种法相。”

就是前面讲到的八种法相,八种法相如果对照颂词的话,“戒誓言净具灌顶”到“令所化众成熟解”,这个当中宣讲了八种法相,然后下面讲,

我的上师(大持明革玛燃匝尊者)说:“在此八种法相基础上,尚需具足无垢传承与加持之缭绕云雾,共九种法相。”

无垢光尊者的上师是革玛燃匝尊者,是他的根本上师。所以说颂词当中讲,“传承加持云不散”,这个是按照革玛燃匝尊者的观点讲的,前面主要是按照布玛莫扎尊者的观点讲的。在前面八种法相基础上,还要具足无垢的传承和加持的缭绕云雾。缭绕云雾是个比喻,说明非常密或是非常多的意思,就很清净的意思。

像这样无垢的传承没有中断,而且传承上师加持力没有中断,这个方面必须要有九种法相,他才可以真正的具有传承加持他的弟子获得解脱,这个就是密宗上师的殊胜法相。

 

现在讲第四个科判:

丁四、以比喻赞颂:

若问:如是上师具何功德:

如果问上师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这个方面就通过比喻的方式来赞叹上师所具有的功德。

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

于此略赞善知识,令渡有海如大舟,

令入正道如商主,遣除衰败如意宝,

熄业惑火甘露水,清凉法雨妙雨云,

令众生喜如天鼓,除三毒疾如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

遣愚痴暗如明灯,自成众愿如宝瓶,

大慈日光无有量,除恼利乐皓月光。

这些开始致力地赞叹,首先是“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具有无量无边功德的上师是一切众生之至亲,“至亲”的意思是最亲切的或者最有缘分或者对众生最具有加持力的亲友,上师的大悲心和智慧关照一切众生。但是在这里有个差别,如果自己有信心有缘分的话,可以获得接受到上师的加持;如果说没有缘分没有信心者的话,就接受不到上师的加持,除了这一点差距之外,上师的悲心和佛陀一样,实际上是恒时关照六道一切众生的。

“于此略赞善知识”,如果要广说善知识的功德是无法宣讲的,无量无边的这样一种自性。在这个地方为了让后学的弟子懂得或者说知道这样的道理的话,依据这样一种佛经的含义,简略地赞叹善知识所具有的功德。在宣讲功德的时候也是通过一一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

“令渡有海如大舟”,这是比喻,上师比喻成这个大舟大船。大船可以渡过大海,从大海的此岸到达大海的彼岸,要渡过如此宽广非常甚深的大海的话,没有一个非常牢靠的很大的船筏是办不到的。同样的道理,我们要从轮回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在这样一种非常广大的轮回海当中要通过自利的方式不依靠一个大船的方式是根本没办法的。所以我们要渡过三有的大海的话,必须要依止上师。上师犹如大舟一样,可以引导一切的众生或者可以承载一切众生顺利地到达解脱彼岸。

“令入正道如商主”,首先要理解这个比喻和商主的意思,“商主”就是在以前很多时候,一些众生为了在海岛当中取如意宝,要依止一个商主。这个商主他一方面具有超胜的智慧,具有这样一种深厚的福报,对于这样路途,对于如何遣除违缘的方法,比如说在大海当中有摩羯鱼,有玻璃山,还有很多罗刹洲等等,作为一个商主来讲,他都必须要善加辨别,在遇到之后如何脱离海难的殊胜的方法,所以这个叫作引导其余商人获得如意宝的商主,其他商人要获得如意宝或者获得珍宝的主要依靠处就是这个商主。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很多的众生很多学道商人想要获得涅槃的大乘功德,想要最终获得一个佛果如意宝的话,也必须要依止一个商主。这个商主——上师他自己必须要具备超胜的智慧,无与伦比的大悲心,能够善巧遣除一切修行者相续当中的违缘,遣除一切障碍,具备这样一种功德力。如果我们正确地依靠这样一种上师商主的话,就可以令入正道,进入到修持佛法的正道中。如果自己在取宝过程中没有商主去指引,那么就非常容易入歧途,非常容易入邪道,或者在违缘当中无法摆脱的。同样道理,一切想要获得佛功德的这些佛弟子修行者如果离开了上师的指引,离开了上师的引导的话,非常容易入歧途。在世间当中有各种各样的邪说,都声称自己的道是最正确的,各种外道也声称自己的道最正确的,还有一些不信佛法的人也认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见解是最正确的,对于一个相续当中没有正知正见,福报和智慧极度缺乏的凡夫人来讲,在各种各样邪说的环境当中,没办法如理地取舍,非常容易入歧途。在世间上有很多发心求解脱道的人,但是为什么入正道者非常少,而入歧途的非常多呢?没有依止一个犹如商主一样的善知识来作指引的缘故,所以上师善知识可以引导一切他的弟子和其他的众生进入到正道当中。正道可以从很多方面宣讲,止观可以叫正道,三十七道品叫正道,或者三善道也叫正道等等,反正只要能够顺利地趋入修法,最后能够顺利地获得佛果都称为正道,而上师就能够指引一切的修行者进入正道。

“遣除衰败如意宝”,首先看如意宝的意思,“如意宝”它可以遣除衰败,遣除什么衰败呢?就是遣除世间上的个人、集体、整个国家这样一切的衰败,比如说缺衣少食,或者疾病横行等等,这方面的衰败通过祈祷如意宝可以顺利地遣除。如果自己没有这样珍宝,没有饮食衣服的话,你祈祷如意宝之后就可以如意降下衣食雨,如果国境当中这些疾病流行的话,祈祷如意宝的话这些疾疫马上可以遣除。所以在整个世间当中没有再超胜如意宝的功德,它可以如意地赐予一切的妙欲,遣除一切的衰败。

上师就像如意宝一样,上师可以遣除一切衰败,这些衰败可以说在整个轮回中的一切衰败,众生陷于轮回当中的时候有三恶趣的痛苦,三善趣的痛苦,还有相续当中的无明、我执、种种烦恼、恶业,这些都是衰败,只要众生相续当中拥有这一些,具有这一些衰败的时候,就无法获得快乐,就没办法获得解脱,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依止一个犹如如意宝一样的上师。依止如意宝的上师就可以遣除一切相续当中的无明、我执、烦恼、罪业、乃至于一切轮回的痛苦,最终获得解脱的快乐,所以这个就是遣除衰败的如意宝。

“熄业惑火甘露水”,“甘露水”,有时甘露指天界的甘露,有时甘露水是作比喻,人间的雨水或者有些河流就称之为甘露水,因为它有时候可以和甘露相似的一种功德和它的自性具备的缘故,有时候像雨水、河流或世间上的净水比喻成甘露也有的,这个就是甘露水。这些水可以熄灭这样一种熊熊的烈火,比如说世间上的森林、或者说世间上的房屋着火的时候,如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的话,马上可以将这个火熄灭。

从意义和比喻对照的侧面来讲,上师就犹如甘露水一样,能够熄灭火。熄灭谁的火?熄灭什么火?熄灭一切众生或者说与上师有缘的弟子相续当中的业惑之火。业和惑都是一种热恼的自性,不管是罪业也好,还是烦恼也好,都是一种热恼的自性。如果相续当中有了这样一种业惑的话,就会不自在地在轮回中感受到这样种种的痛苦,所以从这方面将众生的业惑比喻成烈火一样。

业和惑从两个方面分开宣讲,“业”主要是相续当中的种种的有漏的善业或者说是十不善业等等,这方面称之为业。“惑”主要指烦恼,无明也好,贪嗔痴也好,都叫作惑。众生相续当中有了业惑的话绝对不自在,感受到种种痛苦的逼切。如果依止一个上师的话,可以次第地逐渐地将相续当中的业惑彻底地灭尽。世间上或者传承的历史上很多的凡夫的修行人就是如理如法依止上师之后,通过祈祷上师或者通过如理如是的承侍上师,通过修持上师所传下的妙法,熄灭了相续当中的我执,打破了无明,最后一切的转生轮回的业彻底的消亡,获得解脱的事例不可计数。因此上师就像甘露水一样,能够熄灭众生的业惑之火,如今我们也能够如理如是的依止善知识的话,也可以迅速将相续当中的业惑之火迅速的熄灭。

“清凉法雨妙雨云”,这个地方比喻雨云,雨云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雨云的意思就是说饱含了雨水的乌云,云当中富含雨水,这个乌云饱含雨滴,这个叫“雨云”。雨云实际上就是一切清凉法雨的来源,如果没有这个雨云的话就没办法降下清凉雨,这个就是从雨云的方式来比喻的。

此处上师犹如妙雨云一样,上师的相续当中具有一切教证的功德,一切的教证的功德就是宣讲清凉法雨的来源。而众生如果想要获得解脱的话,必须要听闻清凉的法雨,必须要思维和修持清凉的法雨才可以真正的获得解脱。而它的来源是什么呢?来源就是犹如妙雨云一样的殊胜的善知识。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理解法义,或者相续当中要获得清凉法雨的滋润的话,必须要如理如是的依止善知识,如理如是的恭敬善知识,这方面就将上师比喻成雨云。

“令众生喜如天鼓”首先也是解释这个比喻,“天鼓”指三十三天的天人,三十三天的天人他拥有这个大鼓,大鼓是三十三天的天人福报所形成的。这种天鼓有什么样的妙用呢?它可以令天人欢喜。比如说天人和阿修罗作战胜利的时候,天鼓没人去敲打,但是天鼓自然而然就会发出天人胜利了,阿修罗失败了这样一种声音。这个声音发出之后这些天人就会非常欢喜,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天鼓在天人比较放逸的时候,它会自然宣讲无常、苦、空、无我的法义,宣讲这个法义之后,一部分天人或者善根比较深厚的天人他就会对五欲深观过患,然后能够思维正法,这也是令天人欢喜的意义,这是它的比喻。

然后意义上,上师就像天鼓一样,这个天鼓能够令众生欢喜,如果我们如理如是的依止上师的话,肯定能够获得各种各样身体的安乐,心相续当中种种的欢喜,今生的利乐,后世的利乐,这些方面都可以获得。或者上师犹如天鼓一样,他可以宣讲一切妙法,从无自性当中、从无分别念当中可以如是如是的宣讲妙法,让众生生起法喜,所以从这个角度也称之为令众生喜。

“除三毒疾如药王”,“药王”不是一般的药,是药之王、药草之王。药草之王按照其他的一些注释,比如说我们学过的《庄严经论》的注释,在讲二十二种菩提心的时候也提到过药王。这个药王不单单你吃了之后能够治病,你眼见就能够治你的病,就是你看到之后你的病就马上消除了,闻到它的气味马上就可以消除了,乃至于你的手抓这个药王马上就消除你的病了,一切的病都可以通过药王来遣除的,这个方面就是它的比喻。

上师也犹如药王一样,不单单是你真正的修持上师所传的妙法,乃至于你见到上师的法相,这是见解脱;然后听闻上师的声音这是闻解脱;然后上师摸顶,像这样就是触解脱。反正上师就是药王一样的自性,不管你见闻忆触的任何众生都能够获得利益,都能够蒙受殊胜的加持,究竟来讲除三毒疾。这方面在很多宣讲上师的功德法相的时候,就是讲实际上见解脱、触解脱、闻解脱,除了上师的自性之外再没有其他的自性了,其他的佛法,其他的这些坛城、佛法都是上师的本体。

所以,从很多侧面来讲的话,药王服用之后可以治病,乃至于你眼见,鼻嗅,手触,这方面都是可以治病。所以上师的自性就是这样,这个地方着重讲的时候,上师犹如药王一样能够遣除众生的三毒。三毒的疾病可以通过依止上师,比如说修持上师瑜珈,或者是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做,或者供奉或者侍奉,或者做很多很多结缘,都可以使相续当中贪嗔痴的烦恼,暂时的时候压制,最终的时候彻底根除,所以上师如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摩尼树”是如意树的意思,在劫初的时候在人间会出现如意树,然后在如今的三十三天的天界当中也会出现如意树。如意树就是一切天人或者一切有情的安乐之源,因为在如意树当中你自己想要获得的这些衣服也好或者饮食也好,都可以从如意树当中如意的获取,所以是一切有情安乐的来源。

上师就像如意树一样,一切有情暂时的安乐,究竟的安乐,或者自他的安乐,他的根本的根源就像茂盛的如意树一样,完全都可以从上师那个地方获得,就是前面我们所讲的一样。决定胜的安乐,三菩提的功德都是从依止上师而来。乃至于今生当中的一切利乐,这些暂时增上生的快乐,也是来自于自己的善根,而自己的善根就是上师开示正法之后,自己如理修持而获得的,所以圆满可以通达是一切有情安乐的来源。每一个众生包括自己在内都想获得一切的安乐,如果要想获得一切的安乐首先就必须要寻找到安乐的来源,正确的找到了安乐的来源之后如理如是的去依止,最后就可以获得这样一种安乐。

“遗愚痴暗如明灯”,上师犹如明灯一样,我们知道明灯它就可以遣除黑暗,不管是以前古代的火炬,还是蜡烛,还是其它的油灯,实际上或大或小都可以遣除黑暗,乃至于现在的灯泡,日光灯,白炽灯等等这些灯都可以遣除黑暗。

上师就像明灯一样可以遣除黑暗,遣除什么黑暗呢?遣除众生相续当中的无明愚痴的黑暗。虽然我们每天处在阳光之下,每天都有电灯照耀,但是能不能遣除内心当中的无明呢?这些有为法的阳光、灯泡是没有办法遣除相续当中的无明。如果要遣除相续当中的无明,必须来自于智慧,智慧的来源就是上师。所以如果如理如是的依止上师,修持上师所传的妙法,相续当中打破无明,生起光明的智慧之后,从这个侧面来讲完全遣除了相续当中的无明黑暗,所以一切的无明黑暗的遣除都来自于上师。

“自成众愿如宝瓶”,“宝瓶”理解成贤瓶或者妙瓶,如果汉地的话有可能称之为聚宝盆之类的东西。聚宝盆也好或者宝瓶也好,都能够犹如摩尼宝,犹如如意树一样,可以如意赐予所愿。从宝瓶当中可以源源不断的流出一切的所欲,所以这个就是宝瓶的含义。

上师也是犹如宝瓶一样,自成众愿,自成就是自然而然的成就的,任运自成的方式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如果你不对这样一种上师如理如是的祈祷,不通过非常清净的心来祈祷的话,那么你自己的一切愿望不自然成就,不任运自成的,无有是处的。关键来自于自己对上师有没有一个非常清净的信心,有没有清净的信心,有没有自己想得加持的心。如果自己对上师没有信心,你每天祈祷的话不一定能和上师的功德相应而成就众愿的。或者自己认为自己不需要得加持,这个方面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上师加持的。

我们以前讲上师瑜伽的时候,再再提及过两个要素。两个要素是自己对所祈祷的对境上师或者诸佛必须有一个非常清净的信心,他有能力帮助我,他有能力赐给我加持,这个是必须要树立的。如果自己对上师能不能赐予自己加持三心二意,抱有怀疑的态度的话,纵然你去祈祷,但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不会产生非常快速的功德。第一个自己必须要深信上师就能够赐给自己一切的所欲,这个就是真实的如意宝一样。第二个条件就是自己真正想要得到加持,而不是说我实际上内心当中很傲慢不想得加持,我只不过在口头上念诵一下祈祷文,这个是没办法和上师相应的。相信上师有这个能力,我自己真正想要得到加持。我们是不是真正想要得到上师加持呢?是不是需要真正得到上师加持呢?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现在有的时候我们观察我们的相续,分别念这么粗猛,烦恼这么炽盛,还有自己在抉择法义的时候,看起来不是很难的一个法义思考来思考去都没办法通达,就说明自己的智慧非常非常的肤浅,自己相续当中业障非常重,对修道的障碍来讲非常深厚。所以如此这种相续不需要帮助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要靠自己的能力去突破这些障碍的话,就要花费非常非常多的时间,而通过祈祷上师的方式就可以很快的时间当中就突破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自己真正要相信,我绝对肯定需要要获得您的帮助和加持,有这两个的话能够获得加持,自成众愿的,自己的一切愿望自然呈现。

“大慈日光无有量”,将上师比喻成日光无量,太阳的光明是无量无边,确确实实一个日轮当中能够放射出无数数的光明,无数数的光明都是从日光当中即太阳当中显现出来,这主要是从日光无有限量来讲。上师他的大慈心,他的对一切众生,愿意让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这种大慈心也犹如日光一样没有限量,确确实实源源不断的无有限量的从这方面进行观察。白天的时候也是恒时关照他的弟子,夜晚的时候也是恒时关照他的弟子,那么出定入定都是关照他的弟子,因为他的自利已经圆满了,自利圆满之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利他,尤其是对自己有缘的弟子就是恒时关照的对境,从这个方面讲上师的大慈日光是没有限量的。

“除恼利乐皓月光”,上师犹如月光一样。月光可以清除热恼,尤其当夏季的时候,在晚上明亮的月亮出来的时候,众生感觉到清凉,有这样一种自性的。上师犹如月光一样,当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炽盛的时候,或者这个相续当中非常痛苦的时候,如果祈祷上师,依止上师的话,上师的本体就犹如清凉的月光一样,接触到之后就能够真正遣除相续当中种种的酷热、种种的烦恼,这个方面都是对上师功德作的一种赞叹。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知道上师从上师他自己的本体来讲,上述的功德全部都具备。而自己依止上师的时候能不能获得如是的利益,要观待自己。观待自己什么呢?就是观待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信心到底是怎么样一种信心,你对上师看作一种佛的信心的话,就会获得佛的加持;你对上师看成一个菩萨的信心,得到菩萨的加持;看成一个阿罗汉的信心,得到阿罗汉的加持;如果是看成凡夫的话,就不得加持了,像这样的一种可以说是殊胜的关系就是这样。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知道上师的功德非常非常大,从另外一方面,自己的信心也必须历历生起,如果自己的信心不生起不得加持。所以必须要通过很多很多的方式来生信心,有时候要恒时祈祷上师,恒时修上师瑜珈,像这样的话就说可以最快的速度可以相应;有时候要依止对上师有信心的道友,经常听闻上师所具备的隐秘的功德;有时候要对甚深的佛经论典再再的闻思,再再的闻思可以对上师生起清净的信心;还有在自己相续当中应该具备一种甚深的智慧,因为有甚深的智慧的话,可以将上师的一切行为全部观为善妙。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就可以对事情的方方面面做彻底的观察,比如说上师示现了一个行为,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就会想上师做这个行为是有密意的,上师的这个行为是度化众生,上师这个行为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弘扬佛法,如果你有甚深的智慧,你就可以对这个事情方方面面做观察,然后遣除自己的怀疑,遣除自己的邪见而安住在清净的信心当中。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很愚笨,愚笨的人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就看表面,看一个表面上的行为,然后开始下一个定义。所以,看到上师的一个行为的时候,没有智慧的人就会认为这是不如法的行为,是一个错误颠倒的行为,是个狡诈的行为等等等等。从表面来看非常容易生起邪见,而从智慧的侧面观察,方方面面懂得观察的方法的话,他就很少会生起邪见,即便生起了,马上就可以对治的。所以相续当中具备这样一种智慧是非常关键的。

《华严经》云:“嗟!善男子,能令他众渡过轮回海,故如大舟;令入解脱道,故如商主;遣除三有衰败,故如摩尼宝;熄灭业惑之火,故如河流;

前面是讲甘露水,这个地方讲河流,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普降大法雨,故如妙云;

妙云就是前面所讲的妙雨云,

令众生欢喜,故如大天鼓;遣除烦恼之疾,故如药王;遣除一切无明黑暗,故如明灯;满足众生所欲,故如摩尼树;成办一切所愿,故如妙瓶;慈心无量,故如日轮;遣除烦恼酷热,故如月轮;赐与圆满功德,故如多闻天子。”

最后一个在颂词当中没有,在经典当中有犹如多闻天子,多闻天子他在以前的时候多闻正法,所以今生的福报福德是非常大,众生对他祈祷的话,他可以赐于众生种种的财富,这样一种自性。 “赐于圆满功德,故如多闻天子”,上师就如多闻天子一样,如果你对上师祈祷的话,就能够圆满的赐于一切圆满功德,增上生、决定胜或者相续当中寂灭烦恼,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等等这一切的功德都是通过上师来赐与,乃至于十地菩萨在成佛的时候十方诸佛放光遣除他最微细的障碍而成佛。

所以,从这个侧面观察,就是通过祈祷,通过他利来遣除自己相续当中的障碍烦恼,是非常迅速的一个法门。在佛法当中有着重自利的说法和着重他利的说法,但不管怎么样,对任何一个修行者来讲都应该对十方诸佛菩萨,上师作祈祷,这远远超胜自己一个人去苦苦挣扎,一个人去苦苦观修,这个方面就来得迅猛得多了。所以自己平时的话多祈祷上师。多祈祷上师可以体现在一切方面,当自己遇到违缘的时候,自己要祈祷上师,通过上师的威德力来遣除;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违缘的时候多祈祷;自己修法不上进的时候要多祈祷;乃至于听法听不懂的时候要祈祷上师;在思维思维不进去的时候也要祈祷上师;背诵背不下去的时候也要祈祷上师。像这样一切时候恒时能够祈祷上师,那么就恒时能够得到上师的护念,恒时得到上师的护念自己相续当中的障碍就会减到最低,然后会顺利成就,这个方面就是一个修行者的一个核心。

丁五、相合意义而赞颂:

密意广如净虚空,光明等持如星辰,

智悲无量如大海,悲心奔腾如瀑布,

不外散乱如雪山,毫不动摇如山王,

住有不染如莲花,等慈爱众如父母,

功德无量如宝藏,引导世间如佛陀。

上师的功德相合意义,即比喻和意义相合在一起对上师进行赞叹。

“密意广如净虚空”,上师的密意是极其广大犹如清净的虚空一样。清净的虚空能不能衡量?实际上我们对清净的虚空是无法衡量的。所以上师的密意能不能衡量呢?上师的密意是不能够衡量的。有时候我们说上师说这句话的密意是什么什么,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妄执,我们认为知道了上师的密意,但是上师的密意能够知道吗?外内密的密意是根本没办法了知,所以密意广如净虚空。对这句话如果真正能够有甚深的体会的话,那么自己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会遣除很多的非理作意。

前面我们讲过,凡夫人的智慧太浅,凡夫人的智慧非常肤浅的缘故,所以对其他的很多很多事情他很多时候都是相合自己的习气,相合自己的爱好,相合自己的分别心作分析、作观察、作定论的。对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这个凡夫人他也通过固有习气自然而然去分别,他认为上师做这个事情应该是怎么怎么样的,做那个是怎么怎么样的,实际上观察的时候都是相合自己的喜好,都是相合自己的分别念去观察。上师的密意能不能衡量呢?没办法衡量。既然上师的密意没办法衡量,当上师示现贪嗔痴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知道上师的密意是没办法衡量的,如虚空一样的,去衡量上师的密意行为是根本衡量不了的。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会对上师生起一个清净的信心,就不会生起这样的邪见,这也是遮止邪见的非常殊胜的方式。所以,对于凡夫人的心态来讲的话,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然通过前一世的串习的不同,今生当中有一部分修行者的话,他生来俱生就对上师就说经常能够生起清净心,很少生起不如法的邪念;有些通过前一世的恶业力,很容易对上师生起这样的邪念、那样的邪念,压也压不住的邪念会生起,不管怎么样现在需要保证以后有邪见需要遣除。实际上了知了上师的功德之后,就可以缘这样的功德遣除自己的邪见,这方面不是单纯的对上师的赞叹,实际上也是调伏我们邪见的一个方便,是对上师应起信心的一个方便。我们了知这个意义之后,就知道上师的密意广如虚空一样,怎么可能通过表面上的行为来定论上师生起了自相的贪心,上师生起了自相的愚痴心或者嗔恨心呢?所以这个方面根本没办法揣测的,从这个角度真正甚深了解的话,肯定会遣除邪见。

“光明等持如星辰”,“星辰”主要是从极多的侧面讲,我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是没办法计数的,非常非常的多。上师的光明等持的数量也是无量无边的,就是说等持非常多。现在我们接触的就是几种等持,虚空藏三昧,或者狮子奋迅三昧等等,有的时候再加一个四禅,或者加一个根本慧定。但实际上等持的种类无量无边,这个方面在《大般若经》当中讲的非常多的等持的名称,然后还有其他的经典当中讲,这个等持是非常多的。

所以上师相续当中所获得的种种的等持也犹如星辰一样,极其的众多。从下面的注释来看的时候,这个犹如星辰应该不是从他的光明观察,因为星辰它自己的光明不是很显明的,应该从它的数量,它的数量极其多,数量是非常多的,从这个方面观察。虽然有光明等持,但是主要的侧面应该理解成众多,从众多方面观察。

“智悲无量如大海”,上师相续当中所具有智悲的功德,非常甚深的了知自己智慧的本体和对众生大悲心方面无有限量犹如大海一样的,非常非常的炽盛。

“慈心奔腾如瀑布”,上师对一切众生的慈心,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的心态奔腾犹如瀑布一样,没办法止息,谁都止息不了。有时候我们自己的慈心会被违缘所止息,为什么?因为我们慈心的本体还没有达到犹如瀑布一样,谁去遮挡瀑布都没办法遮挡,我们现在的慈心还不是瀑布,我们现在的慈心是其它的本体,所以违缘一生起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被止息掉了。但是上师的慈心达到圆满了,犹如奔腾的瀑布一样,根本没办法止息,任何的障碍、任何违缘、任何恶劣的众生都没办法制止上师的慈心,所以慈心奔腾犹如瀑布一样。

“不外散乱如雪山”,雪山是不外散乱的,非常清净的不动摇的本体。上师他自己安住的禅定,或者安住的智慧也根本不会被外面的散乱所动摇。外面的散乱这个染污没办法染污雪山,雪山非常的清净,极其清净的,所以这个散乱比喻成尘埃一样,上师的相续犹如雪山一样非常清净、非常稳固,其它的散乱,对外境的贪执,对外面的嗔心等等这些散乱的尘埃绝对不会入到上师相续当中去,所以说不外散乱如雪山。

“毫不动摇如山王”,这个方面主要是说上师所证悟的一种法性、所证悟的真如犹如山王。“山王”就是须弥山王,须弥山王极其稳固毫不动摇,上师证悟的功德也犹如须弥山王一样毫不动摇。

“住有不染如莲花”,莲花它的自性是住于污泥,出于污泥而不染,这是莲花的本体。上师也是“住有不染如莲花”,三有在我们的相续当中看的时候它是极其污秽的自性,整个三界都是极其污秽的。上师在三有当中安住,在三有当中度化众生,会有会因为安住三有而被三有所染污呢?根本不可能。因为安住三有不被三有染污,所以叫“住有不染如莲花”。这个主要来源就是相续当中有非常清净的智慧和大悲心,双运功德的缘故,所以安住在三有当中根本不被三有过患所染污。

“等慈爱众如父母”,父母对于他的儿子、女儿都是平等慈爱的。“等慈”就是平等生起慈爱心。慈爱众生的心犹如父母一样,父母对他的儿子或者女儿,或者几个子女都是平等的慈爱。上师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慈爱的,任何一个众生都是上师平等慈爱的对境。只不过按照今生的因缘来看的话,就是前面再再宣讲的,如果你对上师的信心大,或者你对上师很有缘的话,显现上面上师对你尤其慈爱;或者你是一个非常非常恶劣的众生,显现上上师对你尤其悲悯,从示现上面是有观待对境的不同,或者造极大罪业的众生或者弟子来讲,他极其悲悯的。对于福报很大,信心很大,或者其他根性很利的人,好像显现上极其喜欢,这个方面是世间上的。但实际上从他本体来讲,对一切众生平等慈爱。根本没有想过依止我的这些众生我愿他成佛,不依止我的众生我不愿他成佛,这样一种心是没有的。从他自己相续来讲平等慈爱,只不过对于外境的不同,显现上悲心、慈心也许有所偏重,但实际上是观待所化来讲有这样的。对所化来讲如理如是修行的人上师很高兴,佛陀都是这样的,反正你精进守戒的人佛陀会喜欢,或者会赞叹的等等;或者你破戒的人佛陀会呵责、摒弃的,这个方面都有。但是佛陀相续当中的大慈心根本不动摇,观待对境来讲有这样的差距。

“功德无量如宝藏”,宝藏里面蕴藏了极多的珍宝,所以叫宝藏。上师也是功德无量如宝藏,上师相续当中的功德没办法衡量,佛有什么样的功德上师就有什么样的功德,所以他的功德是没办法衡量犹如宝藏一样。

“引导世间如佛陀”,佛陀引导世间趋向于寂灭,这是佛陀的自性。上师也是引导一切世间趋向于寂灭,所以犹如佛陀一样,和佛陀无二无别。

《大方广华严经》云:“嗟!善男子,如是善知识所生功德无有量。

这是一个总说,具体分说的时候下面宣讲。

即悲心广大如虚空;

悲心广大如虚空这个和前面颂词当中稍微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地方出现了很多次,悲心、大悲。悲心广大如虚空,前面是讲利益广如虚空,在上师讲的时候也没有详细讲,但是我自己观察、理解这个不一定正确,只能做个参考。

我自己理解,悲心广大是和上师的密意连在一起的,因为上师他作为一个大乘善知识或作为佛的本体来讲的话,他的密意广如虚空,这个密意广如虚空到底和谁相系的呢?这么广大的密意实际上和悲心相系,他是为了度化众生。所以在众生面前示现这样种种行为的时候,上师的密意像虚空一样没办法揣测。那么实际上观察的时候这种密意实际上是为了度化众生。有的时候当前的众生可以度化,有的是以后的众生可以度化,或者有的时候他是对整个圣教有所度化。所以这样一种悲心是和他们的密意相连的。

悲心广大如虚空是从经文当中,密意广如净虚空是从颂词当中,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看的时候也许可以理解它的意义。

具诸多总持、等持如星辰;

前面“光明等持如星辰”,前面解释的时候主要是有这样一种解释方式,他具有诸多的等持。“总持”是陀罗尼,具意不忘失的本体。“等持”是禅定,上师相续当中具有很多很多种类的总持、等持犹如星辰,数量极多一样。所以上师相续当中所具有的总持、等持极其广大。

大悲无量如大海;

前面是“智悲无量如大海”。我自己是这样理解的,大悲无量主要是和智慧相连,前面是和密意相连的悲心,这里大悲无量主要是和智慧相连,智悲嘛,有的时候智和悲放到一起观察,所以这里大悲应该是不是指和智慧无二的这样一种大悲心。和智慧无二无别的大悲心无量无边犹如大海一样,因为上师的大悲心恒时不可能单独生起来,恒时都是和大智慧双运而生起,所以说大悲无量如大海。

悲心无量如河流;

这里又出现一个悲心,前面讲“慈心奔腾如瀑布”,这里讲悲心无量如河流。河流或者瀑布都是不可阻挡,这里的悲心可以和慈心放在一起看,因为我们在提慈悲的时候,它是一个本体两个侧面而已。我们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弥勒菩萨也是这样讲过,一个菩萨相续当中有慈心没有悲心是绝对不可能的,有悲心没有慈心绝对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他想要让众生离苦,比如说他想要众生离苦,这种心态就是悲心的状态了,那么想要让他离苦,那么肯定是愿意让他获得安乐的。离苦干什么?离苦就是为了得乐,所以如果有悲心绝对有慈心;再反过来看,菩萨愿众生获得安乐,不愿意他遣除痛苦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慈悲就放在一起讲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庄严经论》当中麦彭仁波切注释已讲得很清楚,慈悲两个就是一同体异反体,一个本体两个侧面,二者完全不能够分离。所以,我自己理解的这里悲心无量如河流,就和慈心(慈悲)两个放在一起观察,就说是悲心无量。

不为散乱所动如雪山;

上师相续当中这样一种功德根本不会被散乱所动摇,不被散乱所动摇实际上换个说法的话,上师相续当中永远不可能生起散乱心。即便散乱的外缘具备了,但是他不会生起散乱心。对于凡夫人来讲的话,有了散乱的外缘他就会散乱,或者说众生他自性就是一种散乱,众生的五根或六根自性就是散乱的状态,而上师恒时安住在清净的法性当中,所以相续当中不可能有散乱的生起的机会,即不为散乱所动如雪山。

于真如性中不动摇如山王;

这个主要从另外一个侧面。前面主要是从不为散乱的侧面比喻成雪山,这个方面主要是从真如,安住在真如的本体当中不动摇如山王层面讲。两个侧面不相同,都是通过雪山或者山王作比喻,但是前面主要是从违品不能够硬夺41’41”的侧面来讲的,后面这个主要是他所证悟的境界之高方面进行观察,所以一个是不会生起违品,一个是在证法当中绝对不会动摇。

虽住于三有中然不为过患所染如白莲;

白莲花住于污泥,从污水当中出来但是不会被污水所染污,所以上师住于三有层当中,但是根本不会被过患所染污,就是这样的自性。

慈心无垢平等如父母;

父母他自己的慈心是平等的,所以上师的慈心也是无有垢染的,平等如父母。

功德无量如珍宝之源泉;救度轮回诸众如善逝。

“善逝”指佛陀、如来,佛陀他能够救度全部的众生,上师也能够救度一切众生。

如是善知识具无量功德。”

所以善知识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方面是从意义而赞颂。

丁六、摄义:

具德上师即法王,住于何处等诸佛,

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

事业广大任无量,诸众所依如大地。

摄义,是对前面的这些功德、比喻等等的归摄。

“具德上师”,“具德”是具有功德的上师,不是一般的名相的上师,名相的上师不具备这些功德的,名相上师不是见闻忆触或者见解脱、闻解脱等等。这里所讲的一切的上师我们都应该知道是讲真实的上师,自己的金刚上师和自己的根本上师,这个方面必须要认知。以前对法王如意宝门措上师经常祈祷,现在或者以前也有对仁波切堪布等等具有清净信心的,这地方的上师就是指这些。所以应该详见分别,真正要祈祷的话,应该祈祷具有圣者智慧,相续当中真正有能力给你加持的这样一种上师,祈祷的话能够得到实义。对一个凡夫上师,凡夫的善知识祈祷的话意义不大,确确实实有这样一种区别,有这样一种差殊。所以这些地方讲的都是讲真实的善知识。

“具德上师即法王”,具有真实殊胜功德的上师就是法王,正法之王。

“住于何处等诸佛”, 不管住于什么地方,和诸佛都是平等的,都是和诸佛一样的。上师他显现成善知识的形象,上师不显现善知识的形象,乃至于上师他显现成这些乌鸦等等的形象,实际意义上不管什么样,他都是和诸佛一样都能够平等利益众生。

那么怎么样和诸佛平等呢?

“令凡见闻念触者,悉皆摧毁诸轮回”,上师他能够使凡是见、闻、念、触或者说见、闻、忆、触的众生都能够出离轮回。比如说见到过上师真实的显现的化身,或者说见到过上师的相片,或者见到过上师电视里面的形象,这个都叫“见”。“闻”就是听闻上师的名号,听闻上师的功德,这方面都叫“闻”。“念”就是忆念,比如说我们观想上师,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这方面就是一种“念”。“触”,比如说上师给你摸顶,或者接触上师的身体等等,这个叫作“触”。

只要是见、闻、念、触上师,上师是一个佛的本体的缘故,都能够摧毁轮回,只不过按照因缘的不同,是迅速的时间当中摧毁轮回还是在以后成熟善根摧毁轮回,这个方面就需要详加辨别。如果自己本身和上师上一世有缘的师徒的话,今生当中对上师也能够生起清净的信心,再再地祈祷,就能够在极迅速的时间当中摧毁轮回。

如果是一个平凡的人,以前和上师没结过缘的,但是今生当中偶尔(暂且用个偶尔),偶尔之间见了一下上师的法相,或听到过上师的名称,单单凭这一念因缘,最后彻底绝对会摧毁轮回,这是不用讲的。所以,对上师恭敬赞叹或者修持,他也可迅速地获得解脱,直接获得解脱。

如果对上师见、闻、念、触是反方面的,比如生起恶见、殴打、或者戾骂等等,从他的因果来讲肯定会感受恶趣的痛苦,因为是佛的本体或者菩萨的本体的缘故,但是因为和大圣者结缘的缘故,又远远超胜不结缘的众生,所以最后他在受完痛苦之后还是会成为上师的所化。这就是悉皆摧毁诸轮回的直接和间接的意思。

“事业广大任无量,诸众所依如大地”。这个“任”字,不是特别好理解,我自己观察这个“任”字可以理解成任运的意思,任运自成的“任”。

事业广大任运自成的方式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事业极具广大,任运自成,度化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这就是上师他自己的体性。

我们要知道上师有的时候没有说这个上师是事业广大无量,任运自成地度化众生,但前面我们分析过,上师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在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这个是一种显现;在众生见不到的时候,是另外一种显现。比如说我们认为上师度化众生肯定就是坐在法座上,每天晚上讲课的时候,这个好像是度化众生,但回去的时候在房子里面怎么样度化众生呢?我们哪知道啊?像这样化现多少化身去度化众生我们哪知道呢?或者度化非人或者度化其他的旁生我们怎么知道呢?或者是怎么到地狱当中去度化众生我们怎么知道呢?这方面都是没法知道的。所以如果真正知道上师是一个殊胜的圣者或者是佛的化身的话,他显现上面直接在我们根识面前显现的,还在其他众生面前显现的,这些总和起来的话,事业极其无量的,确确实实非常广大。

我还记得以前在96年还是97年的时候,在单坚神山对面一个草坝子,法王仁波切和几个堪布还有很多汉僧一起在那个地方去耍坝子。耍坝子的时候,上师当时就这样讲的,这个草坝子加持力很大,因为那个草坝子显现上面,从世间上面看的时候,好像就是仁波切和一个堪布两个选来选去之后,好像就选了那个地方,好像是无意之中选定的。但是法王去了之后,这个草坝子加持很大,为什么?以前观音上师就是班玛斯德,青海大德,因为圆寂了,法王依止过他的,他说观音上师在这个草坝子上度化了13亿众生,像这个13亿我们肯定知道绝对不是人,整个藏地没有13亿众生,所以像这样讲得时候,在这个草坝子上度化了13亿众生,就是这样直接讲的,所以这个地方加持力极大。

所以我们就知道上师直接显现上面也有这些事业非常宏大的显现,但是也有可能他就是不出名的一个上师,他就是一个地方精进修持,但是从时间的显现和他隐藏的方式所度化的人、非人是绝对无量无边的,他的事业就是度化众生,他会用一切的方便来度化众生,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

“诸众所依如大地。”一切众生的所依靠处犹如大地一样,大地是一切有情无情的依靠处,上师是一切众生的依靠处,一切众生功德的依靠处,如果有了上师的话,我们的功德善根能够增长,没有上师的话一切无法增长的。这方面就是一个摄义,我们讲解了很多,应该对上师生起清净信心,上师就在我们面前,就是每晚上开始宣讲的入行论和宣讲因明等等的含义。还有在现量见到的上师善知识面前,都应该恭敬,都应该祈祷,自己的身语意都应该如理如法地依止,这方面能够获得加持,否则的话根本不得加持。

在依止的时候,上师在讲的时候也是提到过,最好的一点是恒时依止上师,不要离开上师,这个方面就是说很多违缘直接消除,很多顺缘加持顺利获得。即便是自己离开了上师,上师做开示的时候这样讲,即便自己离开了上师,在其他地方去修法或者去弘法,这个方面也尽量要保持联系,和上师尽量经常保持联系,如果有可能的话,一两年、两三年必须回来看一次,实在没有能力的话,电话、写信这个方面都要保持联系,否则绝对不得加持的,直接这样讲的,否则绝对不得加持。这些都是上师亲口讲的,在当时讲的时候,不一定是在这一段,反正在讲这一品的时候直接做过教诫的。是不是有些出去的弟子,表现是不相同,有时候是经常回来看,或是有的时候经常写信、打电话问候的这个很多。但是有些出去之后,犹如泥牛沉海一样,一点信息都没有,不知道是死还是活,像这样的话从这方面看的时候,上师对这些人不太满意,确确实实不太满意,他直接讲的时候不得加持的,不得加持你想修学成就那就是妄想。现在讲这个的时候,虽然大家都在上师面前依止了,也许不一定现在用得上,但是如果以后自己离开了上师的话,那么还是应该把这个教言好好记住,应该恒时保持联系,保持联系的话自己能够得到加持,否则不得加持没办法成就。

关于很多依止上师的方法,上师也提到过《山法宝鬘论》当中扎嘎仁波切也讲了很多如何依止上师的心态,如何依止上师的方法,什么是歧途,什么是正确的依止,《山法宝鬘论》当中就讲的很多很多。以前我们也学过,所以当时学的时候都认为收获很大。现在在学这品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再返回去看一看,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前行》当中也是专门讲了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广论》当中也讲了依止上师的方法。不管怎么样,反正我们依止上师的话,必须要尽量如理如法的依止,如理如法的依止来自于如理如法的了知。怎么才是如理如法的依止,什么是不如理如法的依止,这方面首先不知道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如理如法的依止了。

所以要把这些问题牢牢的记在脑海当中,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的时候,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做到如理如法的依止。否则的话上师对境很严厉的,自己说话做事情不注意的话,如果真正造一些比较大的过失的话很难以净除,这些过失非常难以净除。密宗根本戒当中第一条的戒律,这条是最重的、最根本的戒律,就是第一条的根本戒律。其他的密宗戒律犯了之后容易忏悔,但是这一条犯了非常难以忏悔的。

以前我们也引用一些印度的大德的传记,也是做过教诫,上师也是做过教诫。以前印度一个大成就者他的弟子是国王,国王依止上师听闻教言,上师给他说你应该放弃这些欲妙,放弃这样的王位去修法,他说了三次,他当时就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这个是上师一种说法,上师有点对自己欲妙、自己的享受有点看不惯有点生嫉妒心。像这样三次没有听,最后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他自己后面修行的时候怎么修没办法修成就。像这样最后好不容易他的本尊现前,他说你这样违背上师教言,怎么修也修不得成就,最后死的时候还会堕地狱。那么怎么办呢?他说如果你现在要忏悔的话,手脚砍断,把你的手脚全部砍断,这个方面可以忏悔清净这个罪业。所以他最后也是发起了很勇悍的心肠,把自己的手和脚全部砍断,这样修持的时候,在中阴的时候获得解脱的,即生当中没有获得解脱。

所以我们知道,单单是违背上师的教言,这样一种过失很重很重的。按照我们相续当中有的时候有些固有的习气,这个方面必须要了知这个不是一个修法的助缘,这些习气是修法的大的障碍。要真正依止上师的话,就要将自己的身心都交给上师,有的时候把自己的身语意供养上师了,供养上师当然很好。但是供养上师之后,这个身语意就不是自己的了,这个身语意已经是上师的身语意了,所以就不能再拿回来做自己的事情,或者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方面是根本不行的。

依止上师的时候尽量要令上师生欢喜心,不要违背上师的心愿,这对自己修行成就与否或者有没有障碍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尤其是我们以前再再讲过依靠《事师五十颂》当中的教言方面观察的时候,我们要依止上师的话,就是要舍弃自己的自在,随上师而转。我自己想做这个事情,我想做那个事情,实际上在自己修法的时候,这些我想做这个或那个事情,都是一种分别念抉择,不一定是相合于正道,不一定真正能够产生修法的功德。

所以,舍自自在随师而转,就是上师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因为你要相信上师他具有智悲力的功德。他第一个具有大悲心,不会害弟子;第二个具有智慧他会给你安排一个真正最迅速的成佛之道;第三个他有无比的能力,他会赐给你加持的。如果我们相信上师真正具备这样三种特色的话,那么就可以舍弃自己的自在随上师而转。上师让你做什么,安排你做这个你就做这个,安排你做那个你就做那个。像这样你不要想上师安排错了没有,或是说我从这个方面修持的更快,怎么样你都是分别心,没办法按照上师的智慧去观察去抉择。

这方面是很关键的事情,但是自己在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也许会出现很多内外的障碍,有的是来自外面的恶友,或是非人这些魔王等等,有些时候来自于自己相续当中的烦恼、习气,这方面作为障碍。不管怎么样,把这些依止上师的方式牢牢的记在心中,遇到这些障碍的时候就回忆这个教言,就可以尽量遣除,对依止上师方面不会出现障碍的。

若佛陀出于世间,则令凡是见闻忆念的一切众生行持善法。同样,上师也能作到这一点。

下面这一段主要是讲上师如何等同于诸佛的理证。上师为什么等同于诸佛呢?首先讲佛陀出现于世间的话,他做的是什么事业呢?佛陀出现世间就是令见闻忆念的一切众生都能够行持善法,都能够脱离轮回,这个就是佛陀所做的事业。同样的道理,上师出现于世间,上师也能做到这一点,上师也能够令见闻已触的一切众生行持善法的,或者获得解脱的。那么只不过详细的分析了,前面我们讲颂词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是不是一切众生呢?我们说一切众生的意思就是和佛陀有缘的这一切众生,或者说对佛陀有信心的这类众生,直接行持善法直接获得解脱的。至于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有很多不生信心的,诽谤的这些方面是间接度化,就是这样。上师出现世间也是这样的,有些时候我们说还有很多对上师不生信心的,还有很多对上师诽谤的,这个还是同等理可以推知的。反正你对上师有因缘的话,可以直接度化,没有因缘或者诽谤这方面就是间接度化的,这些方面都是一样的。

上师以相应方式之事业利众,所以等同佛陀,

上师通过相应的方式利益众生,相应方式就是相应众生的根性,相应众生的烦恼,相应众生的业等等,从这个方面的方式来利益众生,所以说等同佛陀。比如说这些弟子当中,贪欲心很重的人占一部分,上师有的时候他自己就会示现相应的贪欲心,通过这个方面来利益众生。或者有的时候弟子的嗔恨心多,像这样就会示现发脾气,这个方面利益众生。这些方面都是相应方式来度化,并不是说上师相续当中有这样的过失,所以说等同佛陀,佛陀就是通过相应的方式来度化众生。

上师又是佛的化身故说等同佛陀。

还有上师是佛陀的化身的缘故,宣讲上师等同佛陀。

《大鼓经》云:“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

经文当中我们看前后经文,没办法理解这个是涅槃的时候说的还是在没有涅槃之前说的这个话,反正佛陀讲阿难你不要伤心,不要哭泣,我在未来的时候会化现善知识的形象来利益众生。所以直接佛陀就讲过了,佛陀会示现成上师,佛陀会示现成善知识,然后利益后代的一切众生的,就是这样进行观察抉择。

这个是经典,然后续部:

《金刚镜续》云:“金刚萨埵坛城主,上师等同一切佛。”

金刚萨埵是坛城的主尊,坛城的主尊也是上师的本体,上师等同一切诸佛,这个方面也是做了观察。

上师如大地般无有厌倦地成办他利,即使见到自利寂乐也不希求,为了他利纵然有再大的困难也甘愿承受。

上师犹如大地一样,没有厌倦地利益一切有情,即使见到了有自利寂乐也不希求。比如说上师他自己见到独自安住,或是像阿罗汉入涅槃一样像这样的自利的寂乐,他是根本不希求的。见到为了他利要忍受很大的困难也甘愿承受,有再大的困难,但是只要是为了利生的缘故,都能够承受。上师现在也是再再示现这样,在教言当中也是经常这样讲,只要你对众生有利益,反正你自己失去了你自己的修法,失去了利益都是没有什么的,只要能够对众生有利益的话,像这样都应该去做,经常也是这样教诫。

《致弟子书》云:“一切大士精进而利他,纵为劣种亦勤令众乐,犹如七马无厌驾驭日,大地不畏沉重撑世界,毫不利己大士同此等,一心一意利乐世间界。

一切大士、一切菩萨、善知识都是精进而利他的。“纵为劣种”意思是即便他转生成下劣的种性,这个下劣的种性就有很多了。比如说在印度的时候转成很下劣的种性,但是转为下劣的种性也是利他的,比如八十四大成就者当中很多都是下劣种性的,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还有劣种可以理解成旁生,或者是饿鬼、地狱的有情等等,反正即便是显现成旁生的时候也会利益众生。比如说在《极乐愿文大疏》当中达西菩萨转成一个老猪,在城市当中利益众生,他也没有说法没有这个,反正他安住,他显现这个形状就能够让众生生善心,就能够利益众生,这个方面虽然显现劣种也是勤令众乐的。还有六道当中都有佛的化身,人道当中也有,饿鬼当中显现饿鬼王,然后地狱众生也是显现其他的众生来利益众生。所以纵为劣种也是勤令众乐的。

“犹如七马无厌驾驭日”,这是比喻,七马驾驭日在传说当中太阳它是安住在一个马车上面,这个马车是七匹马拉动的,叫做七马无厌驾驭日。七匹马没有厌倦的驾驭太阳,一天又一天的在天空当中巡行。

“大地不畏沉重撑世界”,大地也是不畏沉重的山啊或者其他的有情,不畏沉重撑世界,这个是比喻。

然后“毫不利己大士同此等,一心一意利乐世间界”,根本不考虑自利的这些大士菩萨,“同此等”,和前面的七马和大地一样的,一心一意的利益世间界。

见为无明云烟笼罩众,坠于痛苦火中无自在,精进之心如头燃烈火,彼等即是大士或智者。

“见为无明云烟笼罩众,”是大士见到这些众生被无明的云烟所笼罩。把无明比喻成云烟,烈火烧起来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烟云或者云烟,这个时候将众生的无明比喻成云烟笼罩着,根本看不清实相。

然后“坠于痛苦火中无自在”,火焰比喻成痛苦,有了无明肯定产生痛苦,有了云烟肯定是有烈火,所以众生坠于痛苦当中根本没有自在。

当然大士菩萨、上师见到了这样的时候,“精进之心如头燃烈火”,如头燃烈火是一个美女她头上燃火的时候,或者我们自己头上燃火的时候,这个时候会生起极大的精进心,什么事情马上放下,然后马上把这个火扑灭,这个比喻成极为精进的意思。上师见到其他众生入痛苦的时候,他就会生起极大的救度的精进之心。

“彼等即是大士或智者” ,像这样具有大士、智者法相的上师。

利他纵入遍火无间狱,亦如清凉月光雪极喜,利己纵是绽放莲花海,亦如熊熊火舌极酷热。

这个方面就是说明上师或者菩萨,他的利众和利己之心的对比。说明上师的利他的心极为炽燃,利己之心根本不会生起。

“利他纵入遍火无间狱”,为了利益众生纵然进入到遍火,就是周遍火焰的无间地狱当中。“亦如清凉月光雪极喜”,清凉的月和清凉的雪,雪和月亮都是清净的自性。菩萨即便进入无间地狱,但是他的感受都是好像处于极其清净的月光之下,或是雪山当中极其欢喜,根本没有一点燥热,非常清凉的感觉。在《庄严经论》当中弥勒菩萨在宣讲菩萨功德的时候,也是再再宣讲无间犹乐处,无间地狱犹如乐处一样。一方面这些大菩萨相续当中早就离开了受苦的因缘,身苦、心苦都没有了,一方面说明他们利他的心非常强烈,这两个方面都可以观察。

“利己纵是绽放莲花海,亦如熊熊火舌极酷热。”是说为了利己,即便是一个绽放莲花的湖海池,在他自己的境界当中,都好像处于熊熊的火舌当中一样,根本不愿意呆下去的,不愿意安住在利己的状态当中。

利益他众一切诸智者,纵住剑叶林中亦轻松,利己刹那相处诸天女,于乐园中欢悦亦不为。

这个也和前面差不多的意思。利益众生的智者,即便是为了利益众生住于地狱的剑叶林当中,他也极轻松的,不会感受心的痛苦,也不会感受身体的痛苦。为了利益自己即便是一刹那之间和天女在乐园当中享受所谓的欢悦,他自己都不做。如果他和天女相处,能够利他,他就可以做,如果和天女相处,不是为了利他,是利己的话,一刹那他没有兴趣做这个事情。所以,他自己利他的心非常的强烈。

为度无有依处诸有情,亦能反复入于无滩河,利己依于乐触之自性,热气腾腾天河亦不为。

为了度化没有依处的有情,为了度化这些无滩河当中的众生,上师即便是数数的进入到无滩河当中,把一批又一批的众生救出来,他自己也愿意做。如果为了自己享受,即便是依于乐处之自性,热气腾腾天河亦不为,就是说在天河当中是一种乐处的自性,而且它是热气腾腾的,这两个也是相似之处,无滩河我们以前学的无滩河也是沸腾的沸水也是极其炽热的河水,热气腾腾的天河也是有热处的。但是只不过无滩河发苦,恒时引发苦受,天河是恒时引发乐处的,这个方面就是两个对比了。上师为了利益众生,无滩河愿意数数前往,为了利益自己的话,生起乐受的天河根本不愿意下去一次。

如是谨持宝饰之饰戒,明中光明寂静甘露定,喜中喜慧报恩人方得,依吉祥之吉祥寂乐因。

这个颂词前三句主要是讲戒、定、慧的功德,分别讲戒、定和慧,然后成为成佛的因的意思。

“如是谨持宝饰之饰戒”这一句主要是讲戒功德,戒功德为什么叫宝饰之饰戒呢?这个“宝饰”就是讲装饰品,平时的耳环、金项链等等的装饰品。装饰品当中的装饰品是什么呢?装饰品当中的装饰品就是戒律,清净的戒律是一切装饰品当中最庄严的饰品。佛陀在经典当中也再再赞叹,其他的装饰品不美妙,不是一个真正的庄严,清净的戒律才是真正的庄严,所以叫宝饰之饰。宝饰之饰就是庄严当中的庄严,饰品当中的饰品,这个就是戒律。“如是”指非常严谨的守持这样清净的戒律的意思。

“明中光明寂静甘露定”,光明当中的光明是什么呢?光明当中的光明就是寂静甘露定,虽然光明当中也有日的光明,月的光明还有灯的光明,但是在光明当中的光明是什么?就是非常寂静的甘露的禅定,这一句主要是讲禅定的功德。

“喜中喜慧报恩人方得”,欢喜当中的欢喜是什么?欢喜当中的欢喜就是智慧,就是喜中喜,智慧就是喜中喜,欢喜当中的欢喜的意思。具备殊胜慧的功德“报恩人方得”,这些清净的戒律、清净的禅定和清净的智慧谁能够得的到,报恩的人才能够得的到。如果相合于这一段的意思来讲,能够知道上师对自己的恩德很大在,然后精进的依止,真正有种报恩的心,他能够获得这样清净的戒、定、慧的功德。

“依吉祥之吉祥寂乐因”,吉祥当中的吉祥是什么呢?吉祥当中的吉祥就是寂乐的因,获得一切大涅槃的因就是吉祥当中的吉祥。

恒时依止佛语之花朵,药树鲜花中生广大果,当依善逝花语善知识,且观蜂于蜜中极欢喜。

这个时候把佛语比喻成花朵一样,然后把其他的功德比喻成果实一样。花朵它是生起果实的近因,这个以前我们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通过六个层次进行宣讲,因为花生了之后,花一谢才能有果,花一谢了之后它的果才会生起来,所以这个时候佛语就是一个花朵一样,是作为成佛或者利益的因。

“药树鲜花中生广大果”,在药树和鲜花当中可以生起广大果,通过佛语的教诫可以生起广大果,通过花朵作为近取因可以生起广大的果实,所以应该恒时依止佛语的花朵。

“当依善逝花语善知识,且观蜂于蜜中极欢喜。”下面教诫当依善逝的花语,犹如花朵一样的语言,还有应该依止善知识,也是直接教诫应该依止善知识。依止善逝的语言和依止善知识能够生起欢喜心,能够得到很大的欢喜。打个比喻讲,“且观蜂于蜜中极欢喜”,蜜蜂在花蜜中极为欢喜,它通过享用蜜它可以获得欢喜,所以后学的弟子依止善逝的语言、依止善知识也像蜂于蜜中获得欢喜一样,你也可以获得极大的欢喜心,从这个方面观察。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