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脉络
本课重点
一、修慈无量心
(一)何为慈无量心
1、定义
《涅槃经》:“若于一众生,不生嗔恚心,而愿与彼乐,是名为慈善。”
2、比喻说明
像父母对子女的慈心:全然不顾孩子的颠倒行为、脾气不好,也不顾自己的艰辛劳累,只要能让他平安、快乐、舒服,就会想方设法去做,这是父母唯一的目标。
(二)具体修法
1、座上
(1)观想的方法
- 众生求乐反行痛苦因:每个众生都追求快乐,但是却不知道安乐的因是奉行善法,反而一度造十不善,所求与所行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 愿痛苦众生得乐:心里要这样默想:“这些希求安乐反而唯受痛苦的众生,若能都各随所愿、各得其乐,那该有多好啊!”
■屡次三番这样进行观修。
- 愿有情得乐:最后观想:“三界中的所有众生,不单单是我渴望安乐,其他众生也同样唯求安乐,这一点跟我没有任何差别。”
■一直修到真正生起这样的定解为止。
(2)观想的时间
修发心时,要一边念发心偈,一边这样观想。
2、座下
(1)以三门角度宣说
- 总说:
- “慈身业,慈语业,慈意业。”
■口中所说的话、手中所做的事、心中所生的念头,绝不能损害众生,自始至终要真诚慈爱。
- 详说三门慈业:
① 三门慈业的必要性
- 因果不虚(以目视众生为例):
i.理:《入行论》:“眼见众生时,诚慈而视之。”
■目视其他众生若能和颜悦色,就会感得身相庄严,佛经云:“慈目视众生,得大威妙色。”
■若损害众生,感得相貌丑陋。
i.教:
■《入定不定印经》:“妙吉祥,假使有人以嗔恶心挑出十方一切世界有情眼目,若复有人以嗔恶心于菩萨所不欲眼视背之而去,其罪重彼无量无数。”
- 修行的一种检验方式:修大乘佛法的话,入定不入定、闭关不闭关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平时的行为。
② 三门慈业的具体要求:
- 身
■应行:温文尔雅,给人一种舒心悦意之感。
■所断:杜绝危害他众。
- 语
■应行: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实实在在、悦耳可人。
■所断:不带有藐视、侮辱、讥讽他人的意味。
- 意
■所断
i.绝不能望自己得到好处
《入行论》云:“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ii.不能凭着虚伪的调柔威仪、温和语言等,让别人把自己看作菩萨。
■应行:处处饶益众生。力求达到发自内心唯一渴望就是利益他众的崇高境界。
i.在念发心偈时,可以有时候观想皈依境,有时候观想慈无量心的内容,有时候心里反复
“但愿我在辗转投生的生生世世中,连其他有情的一根毛孔也不损害,一心一意利益他们。”
- 小结三门慈业
■《分别业报略经》:“慧者应当知,慈愍不害生。”
(2)从对境角度宣说
① 当善待依靠自己之众生:
- 理:
■应断:乃至看门狗以上,也万万不要随意殴打、过分役使。
■应行:对于依靠自己的眷属、奴仆、旁生等,都要满怀关爱之情。
- 例:
■《阅微草堂笔记》:一比丘尼对观世音菩萨上供,梦中菩萨希望比丘尼将供品拿去给寺院外的难民吃,并强调说“救活他们的命,比给我上供的功德要大十倍!”比丘尼惊醒后,如是而行。
- 教诫应行
■供养真正有菩提心、离贪欲的大德,肯定有很大功德。但倒不如以悲心、慈心布施给可怜众生,这个功德应该远远超过前者。
② 修慈心之因
- 以理分析
■现今下者之因:如今投生为奴仆、看门狗而受到众人欺凌嫌弃的这些众生,也是由于往昔身为有权有势之人的时候造下了欺辱、藐视他人的恶业成熟的报应,而今来偿还宿债的。
■未来下者之因:如果现在自己仰仗着有钱有势而凌辱别人,那么后世自己也同样会变成他人的奴仆来偿还宿债。
- 以功德分析
i.理:功德利益不可思议
特别是对自己的父母双亲、久病的患者等,自己三门尽力做利益事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 教:功德等同实修空性大悲藏
阿底峡尊者:“对远方的客人、久病的患者、年迈的父母等慈爱行事,与实修空性大悲藏者相同。”
- 特说当孝敬父母
- 不孝之过患:
如果在父母年事已高、老朽不堪时,刺伤他的感情,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过特别严重。
- 孝敬之义务:当以帮助父母趋入正法来报恩
《增一阿含经》:儿子将父母扛在左右两肩上,转绕大地承侍,也难以报答父母之恩。但若使父母趋入正法,则能回报恩德。
《毗奈耶经》:将父母各安置于自己两肩,转绕南赡部洲,供养无数珍宝,都不能报答父母恩德。唯一能报恩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他们无信心者令其生信心,无戒者令其受戒,吝啬者令其布施,无明者令其产生智慧,这样才能报答父母之恩。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iii. 教诫应行
■ 对父母:
莲花生大士:“切莫让老人忧伤,要恭恭敬敬加以维护。”
■ 对病人:
戒律上的开许:佛在《毗奈耶经》中开许,僧众的钱财可以分给病人。
功德:照顾病人有时候比供养圣者还有功德。
明勖法师在五台山去拜见文殊菩萨,在见到东台顶某寺院面容不好、行仪较差的僧人而心生骄慢;后来同行友僧生病,其又准备舍弃友僧单独去朝拜文殊菩萨,但后来发现这些人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现,这些情况都是菩萨对自己的试探。
■ 小结:
《华严经》:“若见诸贫穷,老病众苦逼,无所归依者,大悲普慈念。”
(3)以断除违品角度宣说
① 错误知见:无法避免慈心的违品——害众生
■ “因为我是在家人,要养家糊口没办法不害众生。”
② 遣除
- 可以断除慈心违品
■ 不杀害众生而养家糊口也并不是做不到的,即使是在家人,生活如理如法也不困难。
- 以例说明
■ 公案:新疆地区的两个沙弥到拉萨拜见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国王松赞干布,但到了拉萨药王山却见到很多被国王杀戮或者逮捕入狱之人,由此二人认为国王肯定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后来国王对其解释说“由于藏人刚强难调,所以我才显示幻化。但我下命令砍杀的那些人,全是我自己幻变的。实际上,我本人对一个众生的一个汗毛孔,也从来没有加害过。”虽然二人安然无恙地返回,但因为对观世音菩萨产生邪见而没有获得任何成就。
■ 对比思维:松赞干布国王事业广大却没有损害众生一个毛孔,我们只是维持一个家庭,又怎会没办法不害众生呢?
- 以理说明
■ 今生:仅仅就今生而言,自己也得不到丝毫利益,根本没有谁依靠害众生(造恶业)而获得财富的。
■ 后世:感受无边痛苦的报应。
(三)总结——当修三门慈业
我们也要通过身体的行为、口中的语言、心里的念头,慈爱善待三界一切众生。
■ 身:身体做的,应当是为了众生的事情。
■ 语:口中说的,尽量不伤害众生,而且要对他们有意义。
■ 意:心里想的,虽然很难全是无贪、无嗔、无痴的善念,但生起烦恼要尽快忏悔,想尽一切办法对众生产生慈爱心。
■ 范围上:先从自己身边的众生做起,范围慢慢不断扩大,最终遍于三界一切众生。
本课难点
一、爱心、慈悲心、菩提心
1、爱心与慈悲心的区别
(1)广度不同:爱心所缘范围小。某个地方发生自然灾害,对受灾区的人或者对某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产生悲悯之心,关心他们,希望他们拥有幸福,这是世俗的爱心,但这种爱心的范围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是因为某地发生自然灾害,便只对这个地方的人有这样的爱心,或是对老人、病人、贫穷的人等,给他们一种关爱,这是非常好的,但是所缘范围很小,不会想到天下所有的众生。所以,爱心很有价值,但与慈悲心相比,因为范围有限,所以稍显低级。
(2)深度不同:比如,在某一个地方受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有爱心的人会希望受灾群体此时的痛苦能够消失,拥有快乐,但没有考虑过这些生命生生世世的问题,甚至没有想过希望他们这一辈子能够幸福,而是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希望他们当下拥有快乐。这也是很好的,我们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爱心,但它与慈悲心还是有差距。
2、四无量心何以称无量
(1)范围无量:生命的范围有多大,慈悲心的范围就有多大,这也是一种大平等,是对所有众生发这样的慈悲心,修慈悲的对象无边无际,故称之为无量。
(2)功德无量:对5个人修慈悲心和对100个人修慈悲心是不同的,对无量无边的众生修慈悲心,功德也是无量的。
3、慈和悲不同
慈心是希望所有众生拥有幸福快乐,悲心是诚心实意地希望众生远离所有痛苦。
4、菩提心是更高级的发心
(1)菩提心比慈悲心还要更高一级
(2)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具备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希望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不过,这只是一种心愿,还没有到菩提心的层面。
第二个条件就是在这种心愿的基础上有要去行动的想法。菩提心不仅仅是一种心愿,还会带有使命感地去落实在行动上。当慈悲心逐渐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开始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会开始有要行动的想法,这和仅仅拥有慈悲心是不同的;当慈悲心不够强大的时候,只是在内心发一个愿,不会有后续。
(3)为利众生愿成佛
菩提心不仅仅是希望众生离苦得乐,而且自己还要去做这件事。这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满愿——假设我成佛了,我完全可以非常成功地利益众生,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当然,佛也没有办法在一瞬间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是成佛以后,佛度化众生的事业永不停息,度化众生的方式也各种各样,所以,只要能够成佛,就能真正利益到众生。于是我们下定决心要成佛。这种要成佛的心,就是菩提心。
(4)菩提心不共爱心和四无量心之处
觉悟二字,世俗的爱心有吗?没有。
四无量心的慈悲喜舍有吗?没有。
唯一只有菩提心才是觉悟的心,而觉悟的理由就是要利益众生。如果成佛的原因是因为佛很伟大,或仅仅是为了脱自己的生死,那就不能称之为菩提心。
世俗的爱心和慈悲心,佛教也有讲到。比如,天人中的梵天有着强大的慈悲心,但没有想到要觉悟,所以他的慈悲心不能称为菩提心。
5、走出误区
有人说自己有菩提心,但是没有出离心。希望所有的人成佛,希望所有的众生快乐。
这种想法乍看是很有迷惑性的,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对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修行境界的我们来说,似乎应该很随喜。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颠倒的,这种“希望众生成佛”的心只是普通的口头发心,连菩提心的边都没沾着!
菩提心是包含着慈悲和觉悟两个层次的,出离就是觉悟的一种初步的表象,如果连出离心都不具足,最好也就是一个世间的爱心层次。
自己对世间的贪心还在,还觉得世间完全可以得到安乐,却希望众生去成佛,这是非常荒谬的,这种心甚至连普通的爱心都比不上,只能算是一种贪心!因为知道发菩提心的功德大,就在口头上说,然后在心里装模作样地想一想,就觉得自己和菩提心的距离缩短了,其实只不过是贪心增长了。
二、慈心、悲心、慈无量心
1、真正的慈心是包含获得快乐的方法的
《四发愿文》云:“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仅仅认识痛苦及苦根是没用的,还要知道快乐及快乐之源,并且要认知如何才能获得快乐,否则就找不到根除苦难之法。比如看见一群小孩掉进厕所快要死的时候,我们肯定会知道他们很难受,甚至会了解他们是如何掉进厕所里的,这个同情心、怜悯心绝对有,这被称为悲心。但仅仅如此是起不到实际作用的,还需要有一个周密的解救计划,并且按解救方案救度他们,这称为慈心。
2、慈悲不离智慧
要从根本上得到快乐,就要远离生死轮回,从轮回中解脱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从轮回中得解脱就得放下轮回之根——自我、无明的二元论,否则永远无法从中解脱。目前的我们还没有能力让众生从轮回中解脱,因为我们也在无明的二元论中,一个盲人引导另一群盲人肯定会很困难。但就像充电一样,我们必须要积累这个能力,总有一天能够帮得上他们。
3、出离心不离慈悲心
觉悟即是弄明白自己是谁,验证自己的真实身份。
要了解自己是谁,就得深入了解如何出离这个不健全的生死轮回,了解由出离心所引生的慈悲心、菩提心,以及因此生起的无我正见,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因此,在修行中出离心和慈悲心如同一个人的左右臂,缺一不可,也是最便利的方法。
我们要深入了解由忍辱、包容所引生的慈悲心,不但要了解它,还要训练它,熟练到能把芸芸众生都当成自己的父母为止。此时的慈心,才可以称为慈无量心。
三、如何理解本课中国王杀生的公案
1、对于需要以贪欲或者愤怒的形象等调化的不同众生,圣者菩萨可能有不同的调化方式。
虽显现上好像没有慈悲心,但内在的慈悲心等非常圆满。如本课中国王杀生的公案就是如此。
愤怒本尊显现上也会有杀生,但他们有慈无量心。而且佛陀说,他人的相续唯有佛及如佛者方可测知。
在本课国王杀生的公案中,那些被杀的人是菩萨自己化现的,所以这都是菩萨智慧、悲心、方便的体现。
2、凡夫人没有智慧的情况下一味地溺爱子女并不是慈无量心。
有人说,父母对儿女修慈心,从小溺爱孩子,随其所愿,但因此造成孩子长大后犯法被枪毙,这是不是说明我们不能对所有的众生修慈无量心?
因父母溺爱遭至枪毙的案例中,一般情况下,父母可能有相似的慈心,但离慈无量心有很大差距。
而且在学习舍无量心时也讲到,按照窍决的修法,要首先修舍无量心,这也是为了避免慈心、悲心等出现偏堕的风险。
3、公案其实再次说到了清净心和成就的关系。
因实执导致成见,因成见延误法缘。
可参阅仓央嘉措和其姐姐的公案。
参考资料:《慧灯之光》、《佛教故事》、智悲研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