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30(59-60)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12 17:16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五品,第五品前面已经宣讲了依止善知识、弃离恶知识的这些教言,如何修持上师、如何成就事业的道理,最后一个科判当中也宣讲了如何修持古萨里的次第。今天宣讲第五个科判:

丙五、宣说功德:

修革萨里的瑜伽士圆满一切内会供:

因为前面已经宣讲了古萨里的修法,古萨里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乞丐的意思或者乞士的意思。乞丐,瑜伽士因为他自己住在深山里面,没有什么其它的资具,所以只有通过修古萨里、通过修乞士行的这样种方式来圆满资粮,这个就称之为修古萨里的瑜伽士,这个可以圆满一切的内会供。

下面就宣讲它的殊胜功德。

以此可除诸违缘,圆二资粮离二障,

心生无量加持悟,急生出离无我执,

现有现师成所愿,安乐临终现光明,

中阴解脱圆二利,故当勤修上师法。

以此主要是讲修持这样一种上师的次第,修持古萨里的修法可以遣除一切的违缘。

“圆二资粮”,通过这个修法也可以圆满智慧和福德两种资粮,因为古萨里它的核心的修法主要是安住在空性当中断除我执,所以说可以圆满智慧资粮;然后布施自己的身体的缘故可以圆满福德资粮,因此说此修法是圆满二资粮的殊胜方便。

“离二障”是可以离开烦恼障和所知障两种障碍。

“心生无量加持悟”,自己内心当中通过如是的修法可以产生无量的加持,得到无量的加持、得到无量的证悟。

“急生出离无我执”,“急”是迅速的意思,可以很迅速地生起出离心。“无我执”通过这个修法逐渐的寂灭我执,相续当中通过舍弃自身身体的缘故最终证悟无我境界。如果平时我们观察的时候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现在我没办法度化众生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贪执身体为我,所以说没办法做广大的发心和利众的事业,如今修持古萨里,通过上师的加持获得这样一种道相之后,他就可以彻底地斩断我执。

“现有现师成所愿”,“现有现师”的意思也就是上师瑜伽当中一个很殊胜的修法或者说一种修成的量一个果。“现有”,前面我们讲“现”和“有现”就是器世界,“有”主要是讲有情世界。

“现有现师”的意思是通过修持上师瑜伽就可以知道一切的器世界、一切的有情界都是上师的本体,这个叫作“现有现师”,有情界和器世界都显现为上师的本体。这在很多上师瑜伽的修法当中都提到过,在收座的时候观想一切的有情和一切的器世界本体都是上师的本体,如是的安住在这样一种修法当中,这个叫作“现有现师”。

“成所愿”,通过这样的修持自己的一切的愿望都可以成就。

“安乐”,在今生当中获得一切的安乐。

“临终现光明”,现世当中自己的身心安乐在临终的时候也可以显现这样一种光明境界。

“中阴解脱圆二利”,中阴解脱在很多修法当中讲,如果有个瑜伽士他在现世当中没有解脱,在中阴的时候很容易获得解脱的,中阴的时候这样一种身蕴,现在我们的身体这个色身的障碍在中阴界的时候是不明显的,或者说没有这么大的障碍,所以说在临终的时候、在中阴的时候比较容易显现证悟的境界。“中阴解脱圆二利”就可以通过解脱之后显现自他二利的这样一种殊胜事业。

“故当勤修上师法”,由如上的功德缘故,应该精进地修持上师瑜伽的修法。

此外,修上师法还有酬补一切失戒,(此外,如是而修还有酬补一切失戒,)

除了颂词当中所讲到的这些功德之外,无垢光尊者在注释当中还增添了几种功德,增添这些功德主要是还可以酬补一切失戒,如果修持自己平时失毁的密乘的戒律,失毁了其他戒律,通过修持这样的方式可以酬补、可以圆满。

成为供养诸位天尊之最,(供养诸天尊之最,)

在前面要加上两个字“成为”,然后“诸”字后面加一个“位”字,“天尊”后面加“之最”,这段话改动之后就是“成为供养诸位天尊之最”。

供养天尊有很多很多殊胜的方法,“供养天尊之最”就是在供养天尊当中最好的供品应该是修持上师瑜伽,应该是修持古萨里的修法,这样的修法可以成为供养一切天尊当中的最好的供养。

断除我执、常执,从而毁灭二取迷乱等无量功德。

相续当中的我执还要执着一切为常有的执着,这些方面都是通过修持上师瑜伽可以彻底的根除。

“从而毁灭二取迷乱”,如今的能取所取一切的迷乱法都可以彻底毁灭等,有无量的功德和加持利益。

下面讲第六个科判:

丙六、修持之理:

修持之理颂词当中讲到:

佛说刹那念上师,胜过劫修生次第。

在经典当中、续部当中也是讲过刹那之间,“念”就是忆念自己的上师、祈祷自己的上师、修持自己的上师。

“胜过劫修生次第”,胜过在很多劫当中修持生起次第。修持生起次第主要是观想佛、观想本尊的身相等等,所以说这是修生起次第的主要修法。刹那之间祈祷忆念自己的上师,这个是绝对超过在很多劫当中修持忆念其他的诸佛菩萨的和本尊的功德的。

《菩提轮游舞续》中云:“佛陀说忆念,怙主上师福,胜过俱胝劫,观修天尊身。”

前面是引用《宝聚续》,《宝聚续》当中的教证和这个有相似之处,此处主要是《菩提轮游舞续》。

《菩提轮游舞续》当中讲,佛陀说是忆念怙主上师的福德,胜过在俱胝劫,俱胝有的时候是十万的意思或者很多的意思。胜过在十万大劫当中观修天尊的身体,天尊主要是讲本尊、佛、菩萨等等自性而不是指观想天人,这个地方的天尊还有很多地方都是讲佛菩萨或者自己的本尊称之为天尊。

下面讲第五个科判:

乙五(功德)分二:一、上师为一切功德之本故当依师;二、追循前辈依师之教言。

丙一、上师为一切功德之本故当依师

上师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所以说欲获得功德之人应该依止这样一种根本上师。

欲求遍德云聚中,所降三地甘露者,

当依胜德财根本,具信大悲上师尊。

“遍德云聚”是什么意思呢?“遍德”这两个字主要是讲佛陀,“遍”主要是遍知,“德”是具备一切的功德。

“遍德云聚”,这个也是一种比喻和意义聚集的这样一种讲法。也就是“遍德”是指佛陀的本体。“云聚”,将佛陀的一切身语意三身的功德比喻成浓厚的乌云。在浓厚乌云当中降下了甘露,甘露就是指雨水。如果从浓厚的乌云当中,从雨云当中降下的雨水,三地蒙润的,或者说下面的众生都可以受到甘露的滋润,受到雨水的滋润,此处佛陀就比喻成降甘露者。

遍德云聚,所降三地甘露”,就是指佛陀的三转法轮。佛陀成佛之后,分别为三类众生三转法轮,这个叫作所降的三地的甘露。

欲求甘露的意思是从我们自己的智慧和精力等等来看的时候,真正要圆满的去通达佛陀所传的三转法轮的含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我们如果想要求这种甘露,真实获得甘露滋润,下面就是讲“当依胜德财根本,具信大悲上师尊”。

如果我们要彻底通达佛陀的密意,要真正通达三转法轮的密意,必须要“依止胜德财根本”,一切殊胜功德财富的根本就是“具信大悲上师尊”。对自己的大悲上师必须要生起一个信心,如果生起信心就可以真正的获得依止。

总之这个颂词的意思就是佛陀所转的三转法轮,我们如果要通达要获得法益,必须要依止上师才可以通达或者获得三转法轮的甘露要义。

遍知佛陀是自他功德的尊主,即佛陀以无死正法财富救度众生,

“遍知佛陀是自他功德的尊主”,佛陀自己一切功德圆满了,对于其他众生来讲也可以赐予一切功德财富,所以说称之为自他功德的尊主。

“佛陀以无死正法财富救度众生”,这个“无死”,在这个欲界当中、在三界当中称为天界的甘露,三十三天都称为无死的甘露。

很多时候都将佛陀的正法比喻为无死甘露。为什么说佛陀的正法是无死甘露呢?因为通过修持佛陀的正法可以超越生死,超越生死的缘故就是因为无生的缘故,因为无生所以就无死。

这个无死甘露主要是能够从轮回当中获得彻底救度的、彻底解脱的这样妙法称之为无死甘露。所以此处也是说“无死正法财富救度众生”。

想要获得拥有无量功德佛陀利乐云聚中所降下的滋润三界之三转法轮妙雨者,应当依止善知识。(想获得具无量功德佛陀之云聚中所降下的滋润三界之三转法轮妙雨者,应当依止善知识。)

佛陀出世就是为了度化众生。那么度化众生最殊胜的方便是什么?我们就说度化众生最殊胜的方便就是传法。

虽然佛陀有很多很多度化众生的方式,但是最直接的度化众生的方式、最主要的度化众生的方式,上师等等再再讲过,实际上就是传法。除了说法度化众生之外,佛陀没有其他的一些真正直接的救度众生的方式。所以说此处是说想要获得无量佛陀云聚当中降下滋润三界的三转法轮的妙雨,应该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之后才可以善巧通达三转法轮的妙义。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欲得遍知佛果者当依善知识。”

在这个经典当中也是讲过,如果想要获得遍知佛果果位必须要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才会通达一切修法的扼要,才可以真正踏上修持这路的缘故,所以说必须要依止善知识才得以成佛。

《般若摄颂》云:“当恒依止智者师,智者德由彼生故。”

应该恒时的依止具有智慧的上师,就说一切智者的功德都是由上师而产生的缘故,所以说我们必须要长时间依止上师。

下面无垢光尊者下面的这个含义主要就是旁述。旁述什么呢?旁述三转法轮。对于三转法轮的这个含义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三转法轮:出有坏佛陀成佛后于七七四十九日未说法。

这个是一个总述。按照共同乘的说法来讲,佛陀成佛之后在49天内当中是并没有说法的。有些观点讲在佛陀成佛之后首先是天界等处宣讲《华严经》,有这样的讲法。但是按照一般的共同乘说法,佛陀在成佛之后49天之内根本没有说正法的。下面就介绍在49天当中佛陀是怎么样度过的。

于第一七日中跏趺不解,

佛陀成佛之后在第一个七天当中没有解开跏趺坐,就是佛陀在金刚坐下成佛之后七天当中没有解开跏趺坐,所以说这个也是一个说法。

第二七日中凝视菩提树,

第二个七日当中就是凝视着这个菩提树。菩提树就是树王,就是菩提树王。现在印度的金刚坐这个菩提树不是以前那棵菩提树。在以前回教入侵印度的时候将那棵树烧毁了,但是有一个斯里兰卡的居士,他提前把这棵菩提树的一个枝叶移到斯里兰卡去种植,然后种植完之后,当印度稍微缓和的时候就从斯里兰卡的这个树上面又移植回来。所以说现在这棵树实际上就是从斯里兰卡的那棵树上面移植回来的。

当时佛陀成佛之后有这样的说法,佛陀成佛之后说不是菩提树全部烧毁,就说放光把这棵非菩提树以外的全部树全部烧毁了,最后就说佛陀成佛之后这棵菩提树就没有烧毁,这个也是在一些历史当中有这样记载的。所以说在第二个七天当中是凝视菩提树也有这个说法。

第三七日踏遍赡部洲,

第三个七日的时候这个踏遍赡部洲,就说加持整个赡部洲。

有些智者的观点就说踏遍赡部洲就是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行走了几步,各行走了七步代表加持整个赡部洲的讲法也有的。有些地方讲确确实实佛陀有神足通,踏遍了整个赡部洲这个讲法也是有的。

第四七日踏遍三千界,

第四个七天当中踏遍了整个三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大家都知道,这个是一个化身佛度化的范围,我们现在的这个南赡部洲我们认为单单是在这个南赡部洲佛陀出世宣讲佛法,所以说只是这个南赡部洲的众生成佛的说法。实际意义上一个化身佛出世的时候,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一个化身佛的所化。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当然也不例外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成了释迦佛的所化。在我们的南赡部洲当中显现佛陀度化众生,在其他的南赡部洲当中也有一尊佛度化众生。所以说在第四个七天踏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第五七日诣至龙宫,

在第五个七天当中就到龙宫去。

第六七日在柱吉林园中说道:“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犹如甘露法性我已获,纵于谁说亦不能证悟,是故默然独自住林中。”如是默然安住。

第六个七天当中在柱吉林园,在这个地方就宣讲这个偈颂。这个偈诵在佛法当中也是很著名的一个偈颂。因为在这个偈颂当中一方面宣讲佛陀真正所证悟的境界,一方面就是宣讲了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证悟的。所以说当年佛陀不想说法。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主要是宣讲佛陀所证悟的境界的。“深”就是很甚深的意思,一般的凡夫心或者是分别念完全不能通达的,称之为深。

“寂”就是讲证悟的寂灭的法性。佛陀相续当中证悟的本体就是一种非常寂灭的本体、寂灭二障的本性。

“离戏”就是没有有无是非一切的戏论。

“光明”就是具有一切的恒沙功德。

“无为法”就是讲这样的法性所证悟的本体并不是能过因缘造作什么的。所以说这一句话主要是宣讲了义的法界,宣讲佛陀实证的功德、实证的境界。就是说第三转法轮当中的究竟密义也是如此的。

“犹如甘露法性我已获”,这一句就是前面所讲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这个犹如甘露的法性我已获得或者说我已经完全获得证悟了。

“纵于谁说亦不能证悟”,现在我内心当中所证悟的这个法性不管现在对谁宣讲谁都没办法证悟的。

“是故默然独自住林中”,所以就不说法默然独自住在林中享用这个法就足够了。如是默然独自而安住。

虽然我们分析的时候,佛陀相续当中证悟的这种功德十地菩萨无法通达的。所以说给一般的当时凡夫人宣讲这个没办法证悟,谁也没办法证悟的。所以说佛陀根本不想说法。

后面佛陀为什么又说法了?后面佛陀说法主要是次第说法。次第说法要让众生真正了知陀相续当中所证悟的法性,一下子宣讲很多众生无法完全了解的。所以说首先宣讲四谛法轮成熟众生的相续,然后再宣讲无相法轮打破一切众生的执着。宣讲无相法轮之后再宣讲他所真实证悟的境界,然后众生才能了知,才能修持,主要是有这样的次第的。

当时,嘎滚与桑波商人供养世尊蜂蜜,佛无有器具接纳。尔时,四大天王同时各献一石钵。佛仅诵吉祥文加持之。

在这个时候有两个商人,一个叫嘎滚,一个叫桑波,这是按照藏文翻译的,在梵文当中还有其他的名字。

最初的时候这两个商人给世尊供养蜂蜜,当时世尊没有器具接纳蜂蜜这个供养。尔时,四大天王了知了佛陀受供没有器具的时候,四大天王同时各献一石钵,每个人献了一个石钵。

还有一个说法,当时帝释天供养佛陀一个檀香钵,是黄金钵还是一个檀香钵,佛陀认为一个沙门接受这么好黄金的钵盂或檀香的体盂不合适,不符合沙门它的教规,所以说佛陀没有接受。佛陀没有接受黄金钵的时候,四大天王这时候每个天王每个人献一个石钵,献者有四个,受者只有一个,这个时候佛陀显现神变,四个石钵同时接纳,然后放在手中一压,四个石钵变成一个石钵。所以说佛陀的钵盂的重量超胜其他钵盂的重量。所以这个也是有些典籍当中就是这样记载的。所以四大天王同时献于石钵,佛陀接受之后加持变成一个钵盂。

“佛仅诵吉祥文加持之”,接受之后仅仅诵了些吉祥文加持,也就是说还没有直接宣讲正法。

第七七日中经梵天、帝释祈请,前往鹿野苑为五比丘及八万天子转了四谛法轮。

在这七天当中经过帝释祈请,帝释首先祈请佛陀没有应允,然后后面梵天就说下来祈祷,梵天下来祈祷之后说了很多这种谒诵,然后劝请佛陀转法轮,然后也说了佛陀本身,以前佛陀你是怎样为了度化众生而发愿的,经历过了这么多的苦行,有的时候单单是为了求一个偈颂,有的时候单单是为了求半个偈颂,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佛陀当时在因地的时候都是说我是为了求一切正等觉的果位,我是为了成佛的缘故才舍身的。所以说劝告他手下的王妃、眷属,说你不要阻我的无上道行,我成佛之后绝对会度化你们的。

梵天用了八个这样的偈颂、八次劝请,还有八次祈请佛陀以前因地的这样一种本身。再再劝请之后,佛陀才答应的。

有些地方讲很密意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个时候为了显示佛法的尊贵,如果佛法不经祈请,随随便便宣讲,很多人就会认为佛法不值钱,或不会对佛法生起敬重心,这个时候祈请者是谁?祈请者是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是三界的领导,是三界的领导的缘故,所以说大梵天王亲自祈请,大家都知道梵天祈请佛陀说法,这个佛法绝对是非常尊贵的,这个佛法绝对是非常稀有的。梵天、帝释都在佛陀足下顶礼求法,其他人更不用讲了,所以有这种密意的缘故,所以说经过帝释祈请的时候并没有答应,梵天祈请的时候才答应的。

答应传法之后,首先前往鹿野苑为五比丘传法,当时为五比丘宣讲四谛法门,同时有八万天子受教。在宣讲初转的时候,五比丘成罗汉果,八万天子成见地的圣者,就是见道证地,就是这样的讲法的。

五比丘和八万天子在因地的时候都是和佛陀极有因缘的,非常有因缘。佛陀以前转生为大海龟的时候,曾经他救度了五百商人,从大海海洋当中脱离,然后到达海岸的时候极为疲劳,所以佛陀——当时这个大乌龟就是趴在岸上休息,那个时候来了八万四千个风鹰,然后吸吮他的血液,最后大海龟在此处舍命,当时就是发愿成佛的时候最初就度化你们,就是这样一种发愿。

还有五比丘就是以前的五罗刹,五罗刹当时吸吮持利王的血液,持利王也是发愿成佛之后首先度化他们。所以很多很多因缘都和五比丘和八万天子有关的,所以说佛成佛之后初转法轮,最先蒙受法义的就是五比丘和八万四千天子,或就是讲八万天子,给他们首先转了四谛法门。

尔后于灵鹫山为来自十方的菩萨、四众眷属以及天龙等转了无相法轮。

这个是第二转,中转法轮。中转法轮名称叫无相法轮,前面讲初转法轮叫四谛法轮,中转法轮叫无相法轮。因为这个时候众生的相续逐渐成熟了,逐渐成熟之后因为通过无常,通过不净等等,修持之后他相续当中的这些非理作意逐渐遣除,颠倒的作意彻底遣除,所以说堪能接受这样上乘的法门,所以说佛陀在此处,在二转法轮当中主要是以宣讲无相法轮、宣讲空性教法为主,宣讲的地方主要是在灵鹫山,就是在灵鹫山这个地方,很多的菩萨,还有世间的眷属,天、龙等等,非人广说般若法门。

有些地方讲佛22年说般若,有这样的讲法。般若体系当中有《十万般若》,还有《二万五千颂》,还有《一万八千颂》啊,还有《般若摄颂》、《般若心经》啊,还有《般若金刚经》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二转法轮般若法所摄的。

之后赴往天界、龙宫、明月城等处为种种不定眷属转了了义法轮。

第三转了义法轮的名称实际上叫做善抉择法轮,有些地方叫做善分别法轮,有些地方讲叫善抉择。善抉择的意思是法界是如何如何的,就如是如是抉择,这个叫做善抉择法轮。

所以说观待于第一转、第二转来讲三转法轮是最了义的,因为在三转法轮当中宣讲了法界如来藏的缘故,二转法轮当中是宣讲了法界如来藏的空分,四谛法门单单是宣讲人、我空性为主的无常、苦、空、无我的修法,所以说它叫做善抉择。

善抉择,如是的法性,如是的抉择,这个叫做善抉择法轮。

地方是在天界、龙宫、明月城、广严城等等,这些地方转的了义法轮。

转三次法轮之密意是相应下根、中根、上根或初学者、入道者、悟实义者以能说三藏、所说三学之方式而次第宣说的。

为什么佛陀要转三次法轮呢?他的密意就是相应于下根者转四谛法轮,中根者转无相法轮,上根者转善抉择法轮。或者说针对于初学者转四谛法轮,针对已入道者转无相法轮,对于已经证悟实相的大菩萨宣讲善抉择法轮等等。

通过能说的经论,三藏、所说的戒、定、慧三学,通过能说的三藏和所说的三学的方式次第宣讲的。

尽管有些阿阇黎说三次法轮是同时转的,只是在不同众生前如是次第显现而已。

有些上师、有些阿阇黎对于三次法轮的观点是这样认为的,实际上佛陀宣讲的三次法轮是同时说的,佛陀在讲一次经典的时候,小乘根性听的时候就成了小乘的教法,然后菩萨根性听了之后就成了般若法门,然后富有实义者?26:08听了之后就成了如来藏的法门,有这样一种说法的。

在佛陀的语功德当中也会有这样一种功德示现的,佛陀说一个语言,众生随类各得解,也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说在佛陀宣讲正法一句话当中,小乘根性听的就是四谛啊或者人我空性,然后中根者听了之后是宣讲五蕴空等的空性,在大菩萨面前听的时候,听的就是宣讲了义如来藏的修法等等。

无垢光尊者说:

但我认为:根据诸经藏中所说的各个年数,此种说法不妥。(但我认为:根据诸经部中所说的各个年数,此种说法不合理。)

无垢光尊者他自己的意思就是如果要跟随一些共同的经部,共同的经部当中所宣讲的佛陀的各个年数的话,这个方面同时转了三次法轮的说法是有稍微不恰当的地方。

《大毗婆沙论》中说佛住世八十年;

依据《大毗婆沙论》这个方面就宣讲佛陀住世的时间是八十年,虽然佛陀化现化身,可以说降临人间说法的时候,那个时候众生的寿量是百岁的时候,但是佛陀在八十年当中住世宣讲佛法。

《涅槃经》中说八十年零三个月。

在《涅槃经》当中讲是八十年零三个月,多出三个月的时候,多出来三个月的时间是怎么样安立的呢?下面引用教证宣讲:

如《八大佛塔经》中云:“珍达祈请三月后,世尊涅槃礼彼塔。”

多出来的三个月就是在佛陀八十岁即将示现涅槃,那个时候佛陀已经宣布自己将要涅槃,这个时候一个居士叫珍达,珍达就是一个居士的名字,珍达居士他向佛陀祈祷住世,祈祷佛陀住世,佛陀答应三个月之后涅槃,所以说就是在三个月之后示现涅槃。礼彼塔就是讲涅槃塔,这个彼塔就是涅槃塔,八大佛塔当中有个涅槃塔,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是讲涅槃塔当中,珍达居士祈请,然后住世三个月之后示现涅槃,为了纪念世尊涅槃然后造的塔叫涅槃塔。所以说礼彼塔,就是顶礼佛塔。

也有些阿阇黎说佛住世八十二年。诸多佛经中所说八十年零三个月一定是确切的。

无垢光尊者他自己的意思就是说八十年零三个月的说法肯定是非常正确的。

关于佛住世八十年,

下面就开始说佛陀住世八十年具体的年数。

《大毗婆沙论》中云:“说法处及广严城,具白地城与天界,雪巴瘦与僑赏弥,静处以及佛塔山,竹林园及具怨城,及与迦毗罗卫城,佛于此等圣地处,各自安住一年矣。

有些地方我不太熟悉的,有些名称不太熟悉,虽然以前看过这些佛传,但是翻译的名称这个地方对不上,所以说了知的就讲一讲。

说法处就是鹿野苑,鹿野苑可以理解成说法处,还有有的地方讲灵鹫山也是成为说法处,《大毗婆沙论》当中说法处是不是包含两个地方呢?上师说需要观察的。所以说说法处鹿野苑肯定是算一个的。

广严城,佛陀宣讲三转法轮的一些地方,是广严城。具白地城,这个不是很清楚了。然后天界,在天界住了一年,可能是指佛陀安居的那一年,在天界安居。雪巴瘦与僑赏弥,这个不太清楚,僑赏弥是听过的,但是雪巴瘦到底是哪个圣地,这个不是很清楚。

静处以及佛塔山,竹林园,这个竹林园应该是指竹林精舍,在竹林精舍当中安住的。还有具怨城。迦毗罗卫城,迦毗罗卫城就是佛陀的故乡,佛陀的故乡说在此处安住一年,安住一年的意思佛陀成道之后,佛陀成道之后净梵大王非常想念佛陀,所以再再派使者祈祷佛陀回故乡传法,这个时候佛陀答应回去传法,所以说在回去传法的时候在迦毗罗卫城住了一年,并不是说佛陀出家之前这个地方住一年,而是指佛陀成佛之后。

“佛于此等圣地处,各自安住一年矣”,在以上的地方都是各个安住一年,这个方面就是以后计算八十年的一个根据,这些地方每个地方住一年。

炽热山洞住二年,妙药林中住三载,王舍城中住五年,苦行之处住六年,

前面这些炽热山洞、妙药林这个不是很清楚,王舍城比较清楚的,这个方面住了五年,还有在尼连禅河那个地方,在苦行处六年苦行的。

舍卫城住廿三年,

舍卫城住廿三年,佛陀住的最长的就是舍卫城,舍卫城据说现在也有遗迹,在只洹精舍,这个方面也有遗迹的,很多佛教徒朝拜的时候也是必去朝拜的一个地方,所以这个方面是佛陀加持二十三年的地方。

王宫中住廿九年,

在没有出家之前,在王宫当中,在迦毗罗卫城住了二十九年。

如是佛寿为八十,

前面每住一年的地方加起来,还有这些两年、三年、五年、六年,还有二十三年、二十九年加起来总数是八十年,如是佛寿为八十。

尔后能仁趋涅槃。

在八十岁之后然后佛陀趋向于涅槃了。

遍知世尊所安住,此等福德之圣境,当以身语意三门,恒时恭敬而顶礼。”

这些以上就是遍知世尊佛陀安住的地方、加持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具有福德的圣境,所以说后学的弟子应该通过自己的身语意三门恒时的恭敬、恒时的顶礼,就是这样做的教诫的。

上师也讲了如果说自己有因缘的时候,应该去朝拜印度的圣地,佛陀有四大圣地,出生地,转法轮地,还有涅槃地等,像这样有四大圣地。四大圣地如果去朝拜,五无间亦消尽,这个是佛经当中讲的,如果朝拜四大圣地,就是即便你造了五无间罪绝对是消尽的。所以像这样佛陀出生地好像在尼泊尔,还有其他的成佛地,成佛地是金刚座,现在金刚座那个位置,现在菩提树也存在,还有佛陀当年成佛的金刚座的位置也还有的,还有大菩提塔,这些方面很多。

还有转法轮地,转法轮地有鹿野苑,还有灵鹫山,还有其它的保持比较完好的地方。然后是涅槃地,就是上毛33:30城,这个方面也有的。所以很多佛教徒都是纷纷去朝拜,还有很多也是宣讲,有些很多大德、传承上师也是这样宣讲的,如果以后这些后学的比丘,这些后学的佛弟子,如果想要佛陀的生平,就必须要给他们指点这个是佛出生之处,这个是佛成道处,这个是佛转法轮处,这个是佛涅槃处。让后学的弟子应该知道佛陀的功德,应该知道这些圣地,应该向这些圣地祈祷等等,所以说上师也是说如果有机会的时候应该去朝拜。

当然要在自己的时间、精力或者其他方面允许的情况之下,上师开许当然可以去朝拜,朝拜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说这个方面是简略的介绍这些圣境,很多去过印度的人,在金刚座等地,就讲了确确实实加持力非同一般,加持力非常大的。所以说如果能够朝拜,消除罪业,增长资粮,这个方面对自己来讲也是很有帮助的。再说作为一个佛陀的弟子来讲,作为释迦佛的遗教的弟子来讲,这些方面也是应该去朝拜、顶礼的地方。

这个方面主要是附述了三转法轮和这些地方,所以无垢光尊者按照这些地方,说法处等等,所以说他安立佛陀三转法轮应该按照这些年数来讲不是同时转的意思。

丙二、追循前辈依师之教言:

为息无始时串习,以及意惑而求法,

如同善财与常啼,无有厌倦依上师。

“追循前辈依师之教言”,就是无垢光尊者在这个地方给我们说个教言,说什么教言呢?应该追随前辈依师的方法,所以说我们也应该如是依止上师。这些前辈是指什么前辈呢?这个地方讲前辈有善财童子、常啼菩萨,以他们二位为主的还有很多很多标准的依止上师的这些弟子,通过他们的行为要求自己,所以说应该追随前辈依师的方式如是依止上师,就说这个教言的。

“为息无始时串习,以及意惑而求法”,我们为了熄灭无始以来串习的业惑,还有意惑在内心当中存在很多烦恼,如是要求法。在求法的时候应该如同善财童子,应该如同常啼菩萨一样无有厌倦的依止上师。

善财童子和常啼菩萨是依止上师的标准,标准的典范就是他们二位,所以说后代很多人都是以他们作为榜样依止。

米拉日巴尊者显现上面有一段时间短期离开上师,他认为在上师那个地方求不到法,然后他准备在其他地方求法的时候,走了不到半程路程,然后给别人念经就念《般若八千颂》,念《般若八千颂》的时候这个里面也是提到了常啼菩萨他怎么样依止上师的,米拉日巴尊者想常啼菩萨和我一样穷,但是常啼为了求法他可以将心脏挖出来卖了,现在我自己在依止上师的时候没有做到这一点,因此说再再思考之后又回去依止上师的。

这方面讲的很多,所以说应该犹如善财童子和常啼菩萨一样没有厌倦的依止上师。现在我们依止上师一两天,然后有的时候开始生起厌倦心,认为已经依止上师的时间已经足够了,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个完全是不行的。无垢光尊者在此处所教导的要依止上师,而且要无有厌倦的依止上师。

在很多续部、很多窍诀当中讲要恒时将上师示为佛陀一样看待,那么我们是不是将上师视为佛陀的呢?这个方面我们分析的时候要看自己的心情,自己心情好的时候认为上师是佛陀,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说是佛陀,可能是一般的凡夫还不如的这样一种想法。

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是这样的想法,肯定离这样的一种依止法还差得很远的。

所以说有些道友或者有些初学者,或者总喜欢说自己对上师的信心犹如佛陀一样不变化的,有这样的说法。如果真的有当然是非常好的,希望每一个道友都能够恒时拥有这样的信心,实际上这样犹如佛陀一样的信心是经不起观察的,一观察的时候根本没有的。所以说不要是上师打自己、骂自己,有的时候稍稍的对自己不关注,或者稍稍有一点点的不悦意的话语的时候,马上就认为上师怎么怎么样,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这个标准还离的太远了。

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没有这种真正将上师看成佛一样的信心,得不到加持,得不到加持很难以成就的。因此说一方面要观察自己相续当中的信心是不是真实的信心,如果不是真实的信心还要努力的增上,还要培养,同时也避免自己不要说一些大话,不要说自己的信心怎么怎么样啊,然后开始吹嘘,有的时候只不过是一种欢喜心,有的时候是一种清净心,真实的信心很难说具备的。

这个月有下个月不一定有的,白天有晚上不一定有的,所以说在很多地方讲,如果自己在做梦的时候一看到上师的时候,内心当中马上就生起这个就是一尊佛陀,根本不想是一个菩萨,根本不想是一个罗汉,根本不想是一个其他凡夫,如果在一看的时候马上就知道是佛陀,这个心态生起来,说明对上师视师如佛的这种信心还可以吧,否则只是在白天清醒的时候或自己有吃有穿的时候,上师对自己高兴的时候能生起这样的感觉,如果其他的时候不一定生起的话,这个是不稳定的一种信心。所以说以这个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这样的境界,如果没有必须要再再的去增上的。

在还没有达到业和烦恼不复存在之前,为了消灭这些业和烦恼,必须依止胜过自己的善知识,因为还需要获得殊胜功德。

乃至未达到无有业惑,真正无有业惑只是佛地,所以说乃至于我们没有成佛的时候,十地菩萨他都要依止佛陀的,十地菩萨在最终成佛的时候都必须要蒙受十方诸佛的大灌顶,放光灌顶之后消除相续当中最微细的业惑最终成佛的,所以乃至没有达到业惑之前,为了熄灭此等烦恼业惑,必须依止胜过自己的善知识。

“因为还需要获得殊胜的功德”,十地菩萨还需要获得殊胜的功德,还需要依止,所以现在我们是不是已经获得这样的功德了呢?实际上根本没有,连小资粮道还没有进入,连加行道还没有进入,所以怎么可能说还没有真正的功德呢?肯定有真正的功德需要获得的。

因此说要发愿恒常依止,生生世世当中必须依止上师。

应当像善财童子与常啼菩萨那样寻求正法,乐源城商主坚财之子善财走遍南方一带,恒时求法,

乐城之源改成“乐源城”。善财童子是乐源城的大商主财坚的儿子,就是善财童子,善财童子也是法王如意宝的前世,以前在桂林的时候,法王如意宝回忆前世的时候,就说以前自己作为善财童子的时候,在这个地方曾经依止过某某善知识,所以说在传记当中记载的很清楚。

依止了文殊童子等授记并加持的五十四位上师和随学彼等教言的五十四位上师,共一百零八位上师。

这个说法有好几种,一种像汉地普遍流传的说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依止了五十三位上师。此处无垢光尊者的意思就是依止文殊童子等给他授记的加持的有五十四位上师,还有随学这些上师教言的有五十四位上师,总共加起来有一百零八位上师。在藏文的《华严经》说,善财童子依止了一百一十位,此处讲一百零八位,有些经典当中讲一百一十位,汉地当中讲五十三位,这个方面有不同说法。总之,大家都认为善财童子他依止上师方面对上师非常恭敬,因为他所依止的上师当中,有些是显现很如理如法的善知识,有些时候有这些妓女,有其他的很凶暴的众生等等,很多很多各式各样的众生,但是善财童子在依止这些上师的时候,从来都是清净心非常非常增胜的,没有对任何一个上师生起一念的邪见。

所以我们就知道他依止的上师,显现外表上面很多很多不如法行为,但是他都是恭恭敬敬的去受学菩萨行,修学菩萨行的窍诀,最终在一生当中取证佛果,这方面也是讲一生成佛的时候,在一些华严宗的经典当中、教典当中、论典当中也是说善财童子实际上是一生成佛的。

常啼菩萨寻求智慧波罗蜜多法门时卖身,后与商主之女等五百随从一同乘车前往东方香积城,供养承侍法胜菩萨而求得正法。

常啼菩萨为了寻求智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多就是般若波罗蜜多,为了寻求这样的般若法门,般若波罗蜜多的法门,这个时候非常贫穷,他首先对般若法门很有信心,后面通过一个佛陀的指点,然后想要去求法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法胜菩萨了,然后已经知道位置了,他就想我太贫穷了,寻求这么好的大法,像这样没有供养是不行的,所以说只有卖身,他出卖自己的身体,然后把自己的肉剔下来,然后把骨头折断之后去取骨髓等等,通过这个方面卖身。

后面一个商主之女,商主之女看到之后,答应给他供养,然后和他一同乘车前往东方熏香城,在有些地方讲东方熏香城就是现在的成都,成都昭觉寺那一带,那一带的土全是红色的土,都是红土的。所以有些大德讲的时候,就是在现在成都昭觉寺和动物园河马池那一带,就是以前常啼菩萨他为了供养法胜菩萨,然后将自己的血管挑破,挑破之后鲜血洒地扫洒的时候,然后帝释天加持血液成为红檀香,然后后面的这个土全部成红色的。

很多大德认为就是在成都的昭觉寺那一带,所以说如果经过或者路过那个地方,昭觉寺那一带肯定还是要朝拜,一方面昭觉寺是古刹了,在成都来讲很出名的,以前宋元克勤等等的道场也是在那个地方。然后按照这些讲法来讲,以前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也就是说法胜菩萨以前在此处广宣般若法门的地方,加持力应该很大的。

从这个方面应该知道,以前常啼菩萨也是通过如是的方式依止法胜菩萨,供养承侍法胜菩萨,然后求得了殊胜正法。

下面开始讲第六个科判:回向本品善根。

甲六、回向本品善根:

将本品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

利行帝释琵琶声,善缘者闻成甘露,

令依恶师邪道者,疲劳心性今休息。

“利行”,首先讲利行的意思,利行在这个地方讲,无垢光尊者在这个颂词当中的意思有种劝诫的意思,就是无垢光尊者在本品当中通过很多很多的教证、理证,通过很多殊胜的窍诀教言,然后劝诫后代的弟子应该如是如是的依止上师,所以说这个叫做利行,把这个利行比喻成帝释的琵琶声。

帝释的琵琶声“善缘者闻成甘露”,帝释他弹了琵琶这个声音,善缘者听了之后,像耳中的甘露一样,非常非常悦意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在注释当中意思就是说这样一种教言比帝释的琵琶声还要超胜,所以说有善缘的人听到这样一种利行的教言,应该成为耳中的甘露,应该成为真正纠正自己的行为的殊胜的教言。

“令依恶师邪道者”,以前我们长时间依止恶师,长时间依止邪道,所以说我们心性非常疲劳的,现在已经听到了如是甘露的法雨之后,可以修持,修持之后可以令自己疲劳的心性如今获得彻底的休息。

关于利行,《莲聚经》云:“以布施招手,以爱语迎接,以同事安抚,以利行劝谏。”

这个是讲四摄法,实际上四摄法当中第四摄就是同事,但是此处把利行放在后面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是四摄,四摄法是怎么样安立的?

“以布施招手”,布施就像招手一样,自己想要让其他的一个众生到自己身边来,招手你过来你过来。菩萨怎么样聚集这些众生?他通过布施的行为,他布施之后很多很多众生自然而然就集聚到他身边的。所以说很多历史上的大善人,他的旁边总是聚集很多人。还有在如今的时代,或者说历史上的高僧大德,他有的时候在广做布施的时候,很多人对他生起敬信,因为这些人从菩萨那个地方得到很大的布施,他想要获得的财富啊,其他的安乐都是通过菩萨布施之后获得的。所以说菩萨的布施就犹如招手一样,是一种方便,首先通过布施聚集有情,使他们对菩萨心生好感。菩萨你要对他宣讲正法,你必须要让他心生好感,让他生好感的方式就是布施了,所以布施就是四摄法当中第一个布施摄。

“以爱语迎接”,然后通过布施聚集之后,经常给他们说爱语,这个爱语以前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讲过,这个爱语有两种讲法,一种爱语就是给他们说柔软语,说让他们欢喜的语言,然后这个方面称之为爱语。第二个方面是按照《庄严经论》自宗来宣讲的爱语,这个爱语就是讲六度的法语,反正对这些众生广说布施,乃至于智慧度这全叫爱语,所以他的这种爱语,在《庄严经论》当中的定义比较严格的比较高的。其他的爱语,给他们宣讲软语、宣讲对他们欢喜语等等这个全叫爱语。

所以通过爱语的迎接,“以同事安抚”,就是讲四摄的时候首先讲利行,以利行劝诫,意思给他们宣讲修法之后,给他们宣讲如何修持六度之后,利行,让他们去实行,通过利行劝诫他们,你们听了这个法,不能够停留在听闻上面,你们应该去做,你们应该去实行等等,通过利行的方式,利益他们的行为叫利行。通过这个方面给他们劝诫你应该去实行正法。

然后“以同事安抚”,意思就是菩萨叫别人做六度,他自己也趋入六度当中,他自己带头去做这个,因为有些众生的分别念很强,他就会想,你让我修这个六度,你自己都不做,你自己都不修这个六度,你怎么让我们去做呢?说明这个功德可能不是很大的。所以说菩萨为了消除他们的疑惑,为了安抚他们的心,所以说菩萨叫他们做六度,他自己也做,他自己也去做这个事情,所以说通过这个就可以打消修行者的疑惑。他就会想,上师都做这个事情,肯定是真正一个好的修法,通过这样四摄如是成熟众生的。

所以无垢光尊者讲什么叫做利行?以利行劝诫,劝诫这方面就是讲利行的意思。所以我们对照无垢光尊者引用的教证,再看到颂词当中“利行帝释琵琶声”的时候,就知道实际上是通过利益我们的行为劝诫我们去实行的意思。

依止真实善知识中所得之善说,胜过帝释所弹奏的琵琶声之妙语。

依靠真实上师所宣讲的从轮回道迅速出离的善说,这个实际上已经早就超胜了帝释所弹奏的琵琶的妙语了。

以此福德愿长久依止恶知识流转轮回中疲惫不堪的一切众生于人天导师出有坏佛陀之乐园中,在如意云下得到休息。

无垢光尊者说以造殊胜论著的这样一种善根,愿在轮回当中长久依止恶知识而因此流转轮回当中的心性早已疲惫不堪了,所以说让疲惫不堪的一切众生在人天导师的乐园当中,在如意云下得到休息,这个叫做疲劳心性今休息的意思。总之,意思就是愿后学的弟子,通过学习依止上师的教言成佛,成佛之后获得休息。

下面是注释当中的回向文:

祈愿因依颠倒恶知识,长久沉于三有众多罪,

自心疲惫不堪诸有情,诣至大乐佛陀之尽地。

这个方面主要是对一般众生的一个回向。祈愿依靠颠倒恶知识的还没有入佛门的,依止恶知识造很多恶业颠倒行法的导致长久沉于三有轮回当中造了很多很多罪过,众多的罪过,自心因此显得疲惫不堪的一切众生“诣至大乐佛陀之尽地”,愿他们能够成佛,到达大乐佛果。这方面的尽地,尽地的意思再没有超胜的了,已经到了尽头叫做“尽地”,那么什么时候叫做到达了尽头呢?成佛的时候就是到达了尽头。所以说此处叫做“诣至大乐佛陀之尽地”的意思。

愿诸小乘根机心低劣,唯一自寻寂乐之道者,

悉皆追随佛子之足迹,趋入大乘圣道成佛果。

这个是回向小乘根性的。小乘根性和前面颂词的对境不一样,前面颂词这些有情是没有入佛门的,这个方面是入了佛门,但是他们只是苏醒小乘根性,发小乘的心,所以说称之为小乘根机心很低劣者。

“唯一自寻寂乐之道者”,他虽然有时候也是发一些悲心,也是修一些传法度化众生的事业,但是太少了,或是说他的范围有限的缘故,很多地方安立为唯一自寻寂乐之道。唯一寻求自己能够涅槃的这样一种小乘道。愿他们悉皆追随佛子之足迹,就是发大乘心,修二无我空性,依止大乘的善知识,其实在本品当中都是宣讲如何依止大乘的上师讲的,所以说愿这些小乘根性的人也能够依止大乘善知识,然后趋入大乘圣道最终成就殊胜的佛果。

诸佛金身如同满月轮,人天群星之中极庄严,

利乐白光遣除惑恼热,愿诸众生获得彼功德。

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赞叹佛陀身体的庄严方式,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

“诸佛金身”按照一般来讲,佛陀的色身的颜色纯金色,紫磨金色的这样的身色。

“如同满月轮”,此处不是将满月轮白色的颜色来对佛陀金身做比喻的。这个方面佛陀的金身早就金身了,所以说这个满月轮并不是说十五的月亮很白很亮这个角度,主要取它的满月,满月的意思就是很圆满,此处的满月是已经达到了圆满,最圆满的时候就是十五的月亮,所以说诸佛的金身如同满月轮,就是说佛陀的金身、佛陀身语意的功德没有一个缺陷,全部都是圆满的,都已经方方面面圆满,犹如十五的月亮一样。

“人天群星之中极庄严”,月轮在群星当中是最极庄严的,所以说佛陀的身体在人天的众生当中也是极为庄严的。

“利乐白光遣除惑恼热”,利乐白光此处是从月轮的白光所发出的清凉光明遣除众生恼热讲的,所以此处佛陀他自己对一切众生做利乐的这样一种事业犹如月亮的白光一样,可以遣除一切众生的烦恼、恼热,这一切都可以遣除。

“愿诸众生获得彼功德”,最后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犹如佛陀一样的功德。

大圆满心性休息第五品依止善知识释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前面五品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六品,讲皈依,一般来讲,皈依是大小乘共同的修法,也就是说要进入佛门,它的标志它的界限就是区别有没有皈依。

这个主要是阿底峡尊者的观点,阿底峡尊者在区别内外道的时候,有皈依的属于内道,没有皈依属于外道,从这个方面进行判别内外道的差别。

有些论师是通过有没有四法印来判别内外道的,也就是说宣讲四法印的是内道,不宣讲四法印的是外道。

还有一类又有皈依又有四法印的绝对是内道,没有皈依没有四法印的是外道,有这样宣讲的,不管怎么样,按照阿底峡尊者的观点来讲,如果是有皈依,皈依佛门皈依三宝,肯定是属于内道的弟子的,在此处在第六品皈依品当中是不是宣讲共同乘的呢?实际意义上在这个里面主要是按照大乘的皈依来宣讲的,虽然小乘也需要皈依,但是按照本论的主要侧重点,他主要突出一点是进入大乘道的加行,或者说一些大乘的弟子、密乘的弟子,他要进入这样一种佛法修行的时候,必定不能离开皈依的,所以说我们又知道本品主要的所诠是大乘的皈依,在下面论文当中也是很清楚可以了知的。

一切大乘道之前行或基础皈依品分三:

此处无垢光尊者首先点出一切大乘道的前行,一切大乘道的基础就是皈依,所以此处是宣讲皈依品,皈依品分了三个方面:

一、宣说入大乘道之方法;二、别说真实皈依;三、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宣说入大乘道之方法:

入大乘道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皈依,通过皈依的方式进入大乘道的。

要宣说趋入大乘道之次第前必须修学皈依的方法,因此承接刚刚讲的道理:(要宣说趋入大乘道之次第前必须修学皈依的方法,所以首先宣说。)

前面已经宣讲了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之后如何速学善知识的意趣,首先发起大乘心进入大乘道,进入大乘道的次第必须修学皈依。

有些地方区别入大乘它的界限主要是发心,发心上面安立这样一种皈依。以前在学习《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提到过,尤其在《庄严经论》第三品,讲皈依品的时候,大乘的皈依和大乘的发心这两个方面是一本体一反体的。也就是说大乘的皈依肯定有菩提心在里面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只要是大乘的皈依,不发菩提心不能成为大乘皈依,所以说必须菩提心摄受了皈依才是大乘皈依。这个地方宣讲进入大乘道的基础,它的次第必须通过皈依的方面来摄受也是不相违的,无垢光尊者讲了所以首先宣说皈依的修法。

如是谨依上师后,当渐修学解脱道。

  “如是谨依上师”,第五品已经宣讲了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方法,谨慎地依止上师的修法知道之后“当渐修学解脱道”。所以说应该按照上师善知识的教导逐渐地趋入解脱道的修习,所以说这个方面讲“当渐修学解脱道”。

为什么要次第而趋入解脱道呢?

这个方面为什么要次第趋入就是解释前面“当渐修学解脱道”这个含义的,因为在颂词当中讲到“渐修学”,在注释当中为什么要次第修学呢?次第趋入解脱道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顿超而趋入是不合理的。

对于一般的根性来讲,要顿超进入这样一种大乘的道果是非常不合理,尤其是现在《心性休息》的引导主要侧重是在渐根,就是次第的根性怎样首先相续当中生起共同的出离心,然后依止善知识,趋入大乘的皈依和发心,再修学这样一种空性慧,再修学这样一种密乘,所以说在本论的次第很明显,主要是通过道次第的方式来宣讲的。虽然有极个别顿超的根性,在上师灌顶的时候马上就顿入佛地,或者获得解脱的,这个有很多例子的。现在主要是跟随大多数根性来讲,就是次第而入,顿超而入对于大多数根性来讲是不合理的。

也就是说,没有生起下面道之功德,则无法获得上面功德,不次第而行,不能上进。(也就是说,未产生下面道之功德,则无法获得上面功德,不次第而行,不能前进。)

如果没有通过修学产生下面道的功德,上面的功德没办法获得的。如果没有通过次第而行是不能够在道次第上面前进的,也就是修道路上无法前进。

那每一个修学人都想尽快成佛,但是这个是一种想法而已,如果说不按照真实的修法的趋入,虽然说是很快成佛,但是相续当中功德没生起、道障没遣除,想要尽快成佛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佛必须要按照这种次第,而这种次第都是诸佛菩萨传承上师观察了众生的根性之后,或者通过他们的实践之后,然后对后学的众生开显的,对于一般的众生来讲,绝对要按照这样次第而行的。如果不想这样次第而行,欲速则不达,想要很快地趋入这样一种道次第,但实际上没办法很快获得的。

以前也是讲过,在修道次第当中,有一种说法就是:慢慢行快快到。慢慢行快快到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你慢慢地走、慢慢地修持肯定会很快的到达目的地的,否则如果你想很快到达目的地,首先是非常快的方法修行,最后反而是很慢的。

以前在讲《开启修心门扉》的时候有个比喻叫作“以跑去印度”,想要到印度朝圣,如果你想要很快到达印度,通过跑步的方式去,反而没办法去到印度,跑了两三公里之后马上就坐下来休息没办法走动一步了。

如果你知道修道的次第它是个很遥远的,非常巨大的工程,你就只有慢慢地来,慢慢地修持,下面的基础打牢了,下面的功德生起来之后,在这个功德和基础上面再修持上上的修法,就很快可以获得解脱。这个也像砌房子一样,修房子的时候首先是砌地基,挖很深的地基,把地基打很牢,在地基上面砌一层楼的砖或者木头,一层楼修好之后,再修二层楼,再修三层楼,像这样一层一层修下去,总有一天大楼大厦会竣工的,否则你想很快修上面的楼,下面的基础没有是很难累积,这样一种获得修法的功德也是如此的。所以说不次第而行,是不能前进的。

因此无垢光尊者在此处首先强调逐渐修学解脱道它的必要性。

《涅盘经》云:“犹如梯级般,我之甚深教,亦当渐勤修,渐次非顿超。

“犹如梯级”就是上楼梯一样,上楼梯必须要一级一级地上去,所以佛陀说我的甚深的教言、甚深的教法,像最甚深的了义如来藏等观点也需要渐渐的勤修,渐次修行而不是顿超而获得的。

犹如小孩童,体力次第增,此法亦如是,从初入次第,直至圆满间。”

打比喻讲,就好像一个婴儿,一个小孩童刚刚生下来的时候,或者说是在两、三岁三、四岁的时候,他的体力是不圆满、不强健的。经过发育成长,通过他的年龄的增加他的体力也是逐渐逐渐次第次第增长的,所以说“此法亦如是”。佛陀说我的修法也是这样的,从初入次第直至圆满间,最初的时候有最初修法的次第,中间有中间的次第,最后圆满有圆满的次第,所以说我们要达到最具圆满的佛果必须要次第而行。次第而行的观念必须在我们脑海当中深深的理解,在心中深深地扎下根。只有把这样一种渐次修行、迅速成佛的道理真正融会贯通之后,自己在修法的时候就会稳扎稳打。像这样首先一个阶段就开始非常非常稳固的闻思,因为要修法它来自于见解,见解来自于长时间的闻思,所以说知道这个道理之后,他就会对闻思方面下很大的功夫。然后闻思到一定阶段产生定解之后他就会下很多功夫去修行、去实践,逐渐可以获得殊胜的功德。

这种次第必须要了知的,否则想迅速成就,然后下面的修法都不修持,选择一些高深的修法,但是修了几年修了十几年再回头一看,什么都没有得到,在十几年当中一个法的受用都没有获得,这个方面就来自于超越了次第没有次第修行。

不次第修行主要是跟随自己的根性而言的,自己的根性是次第根性,然后自己去选一个顿超的修法,这个方面是非常不合理的,法很高但是自己的相续太低了,这方面法和相续就没办法融合,修来修去就是一个耽误时间而已。所以说我们的相续很低,就开始选择一些初级的修法,自己的相续成熟再选择一些中级的修法,自己相续彻底成熟之后再去修持了义的修法,这个方面才能够真正使法和相续顺利的结合。

第二个科判是:

甲二(别说真实皈依)分三:一、因皈依;二、果皈依;三、皈依之利益。

首先第一个因皈依分了四个科判:

乙一、(因皈依)分四:一、皈依之人;二、皈依时间;三、皈依对境;四、真实皈依。

首先第一个讲皈依之人,皈依之人实际上它包含补特伽罗的意思。补特伽罗,有的地方讲补特伽罗分成人,有的时候实际上补特伽罗就是速取趣的意思。这个速取趣就不一定是人,速取趣就是速速地取这个乐趣,速速地取这个乐趣它包含六道,六道都是符合于速取趣的这个含义的。

所以说因为皈依者有些时候是人,有的时候是非人,还有这些天龙等等,所以说在新译本当中都译成或者解释成补特伽罗,但这个方面主要针对我们来讲,主要针对修法的人来讲也是可以的。所以第一个是皈依之人,什么样的身份,什么样的速取趣或者补特伽罗进行皈依的。

诸道基础为皈依,诸小士夫畏恶趣,

中士声缘畏三有,大士现见轮回苦,

不忍他苦畏寂乐,大乘佛子为众生,

皈依三因三意乐,平凡殊胜及无上。

“诸道基础为皈依”这句话主要就是讲在修持佛道的时候,在修持一切佛道的时候这些道的基础就是皈依,然后就说在最初的时候没有修持皈依,相续当中没有生起这个皈依的功德的话,就没办法修持这个殊胜的佛法。所以说做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必须首先是要皈依上师三宝,皈依上师三宝才能成为真正道行的基础。

后面这几个颂词主要是宣讲皈依者,皈依者有很多分类的,就是这样的。

“诸小士夫畏恶趣”,小士、中士和大士也就说下士、中士和上士,这在广论当中讲三士道,这个方面也是讲三士的皈依,三士的皈依也是这样进行安立的。

“诸小士夫畏恶趣”,像小士夫主要是畏惧恶趣的痛苦,想要获得人间的安乐这个目的去修法去皈依就称之为小士夫,或者下士道的皈依。

这个下士有两种,一个是一般的下士,一个是殊胜的下士。一般的小士夫是什么样的呢?他就说只是寻求今生的安乐,他不是想追求后世的这样一种人天,他就想在今生当中我怎么获得一个安乐,今生当中怎么样就说是这个避免痛苦就足够了。至于后世的安乐根本不去考虑的,这个方面就是一般的小士夫。

还有就是殊胜的小士夫,殊胜的小士夫他就说不以今生为主,不以今生的安乐为主,以后世的安乐为主。所以说如果是以后世的安乐为主,他就会取舍因果,如果是今生的安乐为主,他就不一定去取舍因果,只要今生当中能够获得安乐就足够了,所以说不一定去取舍因果入道。如果是为了后世的安乐他就要去取舍因果,他因为知道今生当中如果不造善因,后世是无法获得善趣安乐的。所以说必定还是要取一个安乐。

在小士夫当中也要分一个唯下士夫和共小士夫。唯下士就说单单以追求后世的圆满为目标,就是这样的。共小士、共下士就说以下士的圆满做为基础,不以下士的圆满为满足。比如说对于一般的大乘修行人来讲,后世需不需要获得善趣的安乐呢?下士需要善趣的安乐,因为我们修菩提道三无数劫或者说时间是很长的,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善趣的身份是最容易修法的,所以说对于一个修大乘道的人来讲,他会发愿会修持下士获取善趣的因。但是他以不以这个为满足呢?他不会以这个为满足,他只不过以下士获得人的身份,人天的身份,更加容易修持大乘佛法而已。所以说就是一种共下士。就从这个方面观察的。

“中士声缘畏三有”,中士夫主要是声闻缘觉,声闻缘觉他是畏惧三有,他是不希求今生后世的三有轮回的安乐的,他主要是希求超越三界轮回的解脱果。所以说对于这个中士夫来讲主要是声闻缘觉。

如果说是“声缘畏三有”的话,应该按照中士来讲,他就成了这个唯中士,唯中士他是以这个中士道为圆满的,以中士道为满足的,也就是说获得罗汉果就足够了。

就说是这个菩萨来讲,他也修持中士道,菩萨修中士道他主要是一种共中士,共中士以出离心,人我修法等等,这些修法作为晋升大乘道这样一种基础,就是这样一种修法的。

按这个地方讲的时候应该是唯中士的,唯中士的声闻是畏惧三有,就说对于整个三有也就是善趣和恶趣的种种的痛苦安乐一概的畏惧,一概的想要超越,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他只是追求解脱果而已了。

“大士现见轮回苦,不忍他苦畏寂乐,大乘佛子为众生”,这三句主要是讲大士夫。主要讲上士道修的皈依,他的皈依是怎么样呢,“现见轮回苦”。

一方面他自己已经能够体会到整个三界轮回都是痛苦的,他自己首先生起了出离心,然后在自己生起出离心的基础上“不忍他苦畏寂乐”。他看到别人正在感受痛苦,或者以心比心他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觉受去了知一切的众生都是和我一样的,所以说他不忍他苦,根本没办法堪忍他人的痛苦。

“畏寂乐”,他将自我趣入这个寂灭的安乐做为畏寂之处。他认为一个发了菩萨心的人不可能将这个寂灭的阿罗汉果作为自己究竟的涅槃究竟的解脱果。所以说他对这样一种寂乐果非常畏惧的。

“大乘佛子为众生”就说大乘佛子为了众生获得解脱而皈依,就是这样的。大乘的佛子皈依是为了什么呢?大乘佛子皈依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而进行皈依的。因此说前面我们讲就是说皈依,大乘的皈依和大乘的发心都是一个本体的,反正就说大乘的皈依当中肯定有皈依和发心两个方面,大乘的发心当中肯定皈依和发心两个方面,所以说只不过是从两个侧面宣讲而已,本体完全都是一个的。

“皈依三因三意乐,平凡殊胜及无上”,皈依分了三因和三意乐,因为前面有小士、中士和上士,所以说皈依的因有三种,皈依的意有三种,所以说通过三因三意乐而分出了平凡殊胜和无上。

什么是平凡、殊胜、无上?就是平凡的皈依,殊胜的皈依,无上的皈依,或者说对这个皈依者来讲,有平凡的皈依者,殊胜的皈依者,无上的皈依者。

所谓的平凡就是指下士,然后殊胜是指中士,无上是指大士,这个可以说是大乘的佛子。

“三因三意乐”就说是为了获得三果它的这个三种因,就说为了获得三种果的三种因。三种果,第一种小士夫他是为了获得善趣的安乐果,然后中士夫是为了自我的解脱果,然后大士夫是为了获得这个自他利益的佛果,这叫三因。

“三意乐”也是这样的。就说小士夫畏惧恶趣,畏惧恶趣的心希求善趣叫第一个意乐;第二个意乐畏惧三有的心,然后希求解脱果这是第二种意乐;然后第三种意乐是畏惧寂乐的心寻求大乘佛果,这是第三种意乐。反正通过三因三意乐可以区别出平凡、殊胜、无上三种皈依的补特伽罗。

未皈依者得不到戒体,如果没有以戒护持也就不具备正道,因此说,皈依是道之基础。

这个主要是解释第一句的。第一句是“诸道基础为皈依”,“诸道基础为皈依”是什么意思呢?无垢尊者的解释:如果未皈依不得戒。因为按照佛戒来讲,这个不是外道的戒,这是按照佛戒来讲。如果说是真的要获得这个佛戒,第一个必须要皈依的,肯定要皈依。如果不皈依,没有做三皈依肯定得不到戒。至于皈依戒,居士戒,八关斋戒,这些可以说是沙弥戒,还有就说比丘戒,反正一切戒都没办法获得的。因为这个方面一再讲,没皈依者根本不得戒的。

“如果未以戒护持则无道”,如果说没有戒没办法护持,没有受戒的缘故就没有戒律可以护持,如果没有护持戒律就没有道,就根本没有说是修道的这样一种这个机会了。因此说皈依是道的基础。所以从这个侧面讲,皈依就是一切道的基础。在这个颂词讲“诸道基础为皈”就从这个方面讲的。因为有了皈依才可以获得戒律,有了戒律才可以修道,所以说皈依就是道的基础了。

《皈依七十颂》云:“众虽皆有戒,未皈依不得。”

《皈依七十颂》是大阿阇黎月称论师造的这个论典,在这个宣讲《皈依七十颂》的论典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众虽皆有戒”,“众”就是众生的意思,这些众多的众生或者众人虽皆有戒,皆有戒的意思就是都可以得戒的意思,很多身份都可以获得戒律,“未皈依不得”,就说是如果没有皈依这些戒律是都得不到的,也就是说一切的戒律都必须要从皈依的的基础上面才可以获得。所以说很多众生虽然都可以有戒,但是没皈依是根本得不到戒的。从这个方面讲,皈依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或者根本。

下面就开始讲这个皈依的补特伽罗,皈依者有什么分类。

皈依的补特伽罗种姓有三类,其中小士是指欲得轮回乐果,畏惧恶趣而皈依各自天尊或三宝。

就说是皈依之人分了三种,其中小士的皈依是他自己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轮回的乐果,他自己的所欲是轮回的安乐、轮回的乐果,然后他自己的舍弃之处是畏惧恶趣,反正总的来讲,都是畏惧恶趣想要获得轮回乐果的。

以“皈依各自的天尊”,“皈依各自的天尊”就不一定是佛法当中的,各自的天尊,外道也有他自己的天尊,比如说大自在天,以他自己的大自在天皈依他,还有一些皈依帝释的,还有皈依梵天的等等等等,这些方面是皈依各自的天尊。皈依各自的天尊也是为了获得轮回的安乐,畏惧轮回的痛苦如是皈依的。

“或三宝”的意思就是讲内道的佛教徒,内道的佛教徒他是以三宝为皈依处的,在区别这个的时候也分了三类:

未入宗派之士夫,或者虽入宗派却是外道,或者佛教徒中虽信仰三宝却无入道能力者。

首先第一个是没有入宗派的人,没有入宗派的人,内道、外道都没有入的,他也有皈依的,因为他自己也有皈依,他自己有畏惧处,他自己有希愿处,所以说没有入宗派的人他也有皈依。比如说在讲《广论》的时候,堪布也是讲过,还有《广论》当中也是讲过,比如说一般的世间上的人,有的时候是皈依自己的父母,有的时候皈依自己的亲人,有的时候皈依自己的儿女,反正皈依的意思就是皈投依靠的意思,皈投依靠称之为皈依。

反正自己有某种畏惧,想要从这样的畏惧当中解脱出来,他找一种靠山,他要找一种依靠处,所以说我们小时候,每一个众生有情小时候都是皈依自己的父母的,就是认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自己的依靠处,就是自己的皈依处,所以说这个皈依如果从很广讲的时候,没有入宗派的人他也有皈依的。

虽然皈依这两个字一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带了很生的宗教的气氛,都认为反正入了宗教的人才能够皈依,没有入宗教的人都没有皈依,但是实际意义上从各自的意乐或者从实际情况上来分析的时候,没有入宗派的人肯定也会有皈依的,就从这个方面应该了解的。

“或者虽入宗派却是外道”,入了宗派之后就是讲入了总的宗派,总的宗派当中有内、外道区分,所以说虽然入了宗派但是入的是外道,他皈依也是外道的这些天尊,所以说他也是可以按皈依者。

“或者佛教徒中虽信仰三宝却无入道能力者”,就是说在佛教徒当中信仰三宝,皈依了三宝,但是他皈依三宝之后没有入道能力,比如说如今的一些居士,如今的一些居士他皈没皈依,皈依了,但是有没有入道能力?没有入道能力。所以说我们有的时候听到一些消息,某个城市当中某个法师他下面有几十万弟子,但真正去统计的时候,真正去询问的时候,这几十万皈依弟子真正有入道能力的有多少,真正有入道能力的非常非常少。

就是说皈了依了,名相上或者上名义上他有皈依证,他是一个居士,他是一个三宝弟子,但是他有没有能力修习戒定慧呢?没有能力修习戒定慧。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也算是皈依者,这个地方皈依者就是局限于小士道,小士道的皈依他入了三宝,没有入道,真正没有办法入五道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就称之为小士道在佛法当中的这些皈依者。

    《胜幢经》中云:“处于畏惧恐怖者,多数依止山森林,寺院树木及佛塔,彼非主要皈依处,依止彼等皈依处,不能解脱大痛苦。”(《胜幢经》云:“一切畏惧者,多皈依山王,树林及经堂,佛塔与神树,非为主皈依,非为胜皈依。依止彼依处,不能脱诸苦。”)

在《胜幢经》中是这样讲的:一切畏惧者多皈依山王。这个方面讲的很清楚,畏惧者,他相续当中有畏惧,有畏惧他想要解脱这个畏惧他要寻找一个皈依处。这些畏惧者他所寻找的皈依处是什么呢?多皈依,这些人很多都是皈依下面的这些境,上面这些环境的。皈依山王,这个山王有的地方就是指须弥山王,但是在新译本当中这个山王就是翻译成山,山和树林的山,一般的山、一般的神山,或者说一般的山也是他的皈依处。

比如说有些人遭到怨敌的追杀,他自己想要摆脱这个畏惧他就跑到山里去躲藏,跑到山里去躲藏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以山为皈依处的。所以说这个皈依的范围要解释的时候很广,他这个意思是很广的,他为了摆脱这些畏惧躲到山里面去。

或者说有的时候战争来了,战争来了很多人他为了避免战祸,为了避免战乱,举家逃到深山当中去躲避,然后战争过了之后再从山里出来,这个时候很明显的以山作为皈依处。

树林也是这样的,然后有些时候遇到盗贼的时候,躲到树林当中,躲到一个大树后面,像这样以树林作为他的皈依。

还有经堂,经堂、佛塔,经堂有的时候我们说难道不是以经堂、佛塔作为皈依处吗?这个方面解释的意思是有些人他躲债,或者有些人非常空虚,他就到经堂当中去寻找一个安慰,或者到佛塔当中去躲藏,这些方面也是和前面意义是一样的,并不是了知了经堂是僧众讲经的地方,经堂当中有很多很多三宝的所依,然后去顶礼去皈依,并不是这个意思的,所以他只是为了消除内心当中的恐惧而已。还有佛塔也是这样的。

神树,有些比较灵异的树,有这些精灵安住的树就是神树,皈依这样的。或者说从另外一个侧面讲,就是有些人他认为树灵或者这些神树,这些山王,有山神,有树神,所以说以这些作为皈依处的。还有一些拜火外道,以火作为他的皈依处,这方面也是有这样安立的。

所以说从两个方面讲的时候,非为主皈依,非为胜皈依,通过这样一种躲避、畏惧的心态,这个主要是从心态侧面讲,他主要是为了摆脱畏惧以救畏的心,他去皈依这些的话,“非为主皈依”,根本不是主要的皈依,根本不是殊胜的皈依,就是这样的意思。

“依止彼依处,不能脱诸苦”,依靠这些依处不能脱诸苦,不能脱诸苦的意思就是说不能从三有轮回的痛苦当中获得解脱的意思。那么暂时他自己这些畏惧能不能够依靠这些来躲避呢?有的时候是可以的。所以这个方面讲不能脱诸苦意思就是说不能从轮回的痛苦当中获得解脱,所以说不是殊胜的皈依。真正殊胜的皈依应该他的皈依境是最极殊胜的,不会欺惑的,然后皈依之后,随学他的教法,最后就可以从三有轮回的痛苦当中获得解脱,这个就是殊胜的皈依,下面还要宣讲。

  此中宣说了依止其他天尊欲求得乐。

就是说在教证当中或者这一段当中,是宣讲依止其他天尊欲求得乐的,主要是为了得乐,得乐和避苦是没办法分离的。

前面说一切畏惧者,一切畏惧者实际上就是为了消除畏惧消除痛苦,然后消除痛苦之后想要得到一种安乐,而依止的方式是依止其他的天尊,其他的天尊在山王、树林、经堂等等,这个方面有包含的。所以说他是依止其他的对境,依止其他的天尊主要以离苦得乐的心,就说是救畏或者说是善愿的,像这样一种意乐进行皈依的,所以说安立成下士。

    《毗奈耶经》中云:“阿难白佛言:‘婆罗门女因皈依而得善趣功德。’佛告阿难:‘阿难,并非如是。寻求世间安乐者称为劣士,故当称颂真实解脱之功德。’”

在《毗奈耶经》当中也是这样记载的,当时有一个婆罗门女皈依之后获得了善趣,转生到善趣,然后看到这个情况之后,阿难受就对佛陀讲,这个婆罗门女因为皈依的缘故得到了善趣功德,就是这样的。好像从口气上面很赞叹,就是一种赞叹的口吻。佛告阿难,阿难并非如是,并非如是并不是否认这个婆罗门女因为皈依而得到善趣功德,不是否认这个。而是从阿难尊者他口气当中有一种对此种皈依的赞叹的口吻,所以说并不是这样的,你赞叹还是应该分清楚。

为什么呢?下面讲:寻求世间安乐者称为劣士,故当称颂真实解脱之功德。你现在所称赞的,你现在所赞叹的这个方面,只是她自己的心也是寻求世间安乐,最后得到的也是一个世间的安乐,所以说她只是一种下劣的皈依而已,不应该称赞的。下面说“故当称颂真实解脱之功德”,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要称颂,就是为了解脱道而皈依的,或者真实已经通过皈依而获得了解脱道的,这个方面叫做真实解脱的功德,要赞叹应该赞叹真实解脱的功德。

所以佛陀有时候为了赞叹上上的功德,就是呵斥下下的功德的缘故,也有必要这样宣讲的,确实有必要这样宣讲的。所以皈依佛陀或者皈依三宝,不管是暂时得到善趣,还是说怎么样,反正究竟肯定会得到三宝的救护的,但是有的时候必须要这样赞叹,或者说有些人他实在没办法发起入道的心,我们现在劝他皈依,他现在皈依三宝的目的只是愿意从恶趣当中救度,或者只是想获得善趣功德,总比他不皈依强。他不皈依,没有和上师三宝结下善缘,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值得赞叹。但是从更高一个层次来讲,如果再再赞叹这些一般的皈依,再再赞叹下下的皈依,很多人就会认为佛陀和这些出家人、这些法师,都在赞叹这样一种形式上的,或者说是救度恶趣的皈依,所以说很多人就会随学,如果很多人随学,真实道就会隐没,因此说很多时候佛陀也好,这些传承上师有必要呵斥,就是呵斥下下道,称赞上上道,所以很多人就知道佛陀、上师都是这样呵斥下下道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做下劣的皈依,应该做上上的皈依,有这样一种目的的。这个地方也是这个含义,所以说这样皈依不是真正的解脱道。

虽然皈依了三宝,但意乐如果不清净,则只能称为小士。

意乐不清净就称之为小士,他只是寻求后世的安乐,只是寻求轮回的安乐,没有寻求解脱道,所以说叫做意乐不清净。这种意乐不清净的皈依虽然对境是三宝,但是也只能称之为小士。这个方面主要是从他的意乐,从他自己发心的侧面安立成小士的皈依的。

中士是指一切声闻缘觉种姓的众生,他们是因为畏惧轮回、渴求自利寂灭而皈依的。(中士是指一切声闻缘觉之种姓者,他们是因为畏惧轮回求自利寂灭而皈依的。)

中士夫的皈依是指一切声闻缘觉的种姓,声闻种姓和缘觉种姓者总称来讲就是小乘的种姓。小乘的种姓分声闻、缘觉。声闻缘觉他的种姓在苏醒种姓的时候我们说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来藏,但是在暂时苏醒种姓的时候有一类众生就苏醒了声闻种姓,有一类苏醒了大乘种姓,这一类主要是讲已经苏醒了声闻或者缘觉种姓的这样的修行人。

他们自己深深的厌弃轮回,非常畏惧一切轮回的痛苦,所以说为了寻求自利寂灭而皈依,皈依的对境是上师三宝,然后皈依的意乐是根本不寻求三有的安乐,然后只是寻求解脱的利益,以这个发心进行皈依的,所以称之为中士,也可以称之为殊胜的皈依。

《胜幢经》云:“何时皈依佛,正法及僧众,了知诸苦谛,根除诸集谛,修学诸道谛,趋涅槃灭谛。若以慧眼观,圣道之八支,既为主皈依,亦为胜皈依。依止彼依处,解脱一切苦。”

那么什么时候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方面他自己的三皈依处,所皈依的境是佛法僧三宝,然后他自己的意乐了知苦谛等等,也就是说修学四谛。了知苦谛就是在修学四谛之前,第一个、第一步必须要了知的。因为如果我们不了知苦谛的自性,不知道一切轮回都是痛苦的本体,根本不想去寻求解脱的,根本不想断除这样的痛苦的。所以说佛陀在宣讲涅槃,或者说真正获得涅槃道的时候,首先就开始宣讲苦谛的。

此是苦当知等等,从这个方面进行宣讲的。这个苦有苦苦、变苦、行苦,平时的众生认知的范围仅仅限于苦苦,就认为苦苦肯定是厌离的对境的。苦苦的意思就是说正在感受和明显的痛苦的时候,这个叫做苦苦,或者苦上加苦的意思就叫苦苦。这个方面不要说修行人,实际上连这些旁生它都会厌离的,哪一个旁生愿意去受这个痛苦呢?哪一个旁生愿意受这个苦苦呢?实际上连旁生在内,连地狱众生在内都厌弃苦苦。

所以对我们来讲单单在观修苦谛的时候,单单去观修一个苦苦而生起厌离心,这方面对我们修法是没办法保持长期稳定的。因为我们对于一个苦苦生起厌离心,就以超越苦苦为界限的话,当我们获得这些安乐的时候,当我们获得有漏的安乐的时候就不会认为这个是苦了,因为已经超越了自己所观修的范围的缘故。所以说我们自己认定了观修的范围,然后生起量之后,如果不进一步的修学变苦,尤其是不进一步修持行苦,自己相续当中对整个轮回很难生起厌离心。

所以我们在修持痛苦的时候,就是说苦苦也要修,然后变苦,尤其要修行苦。行苦,只要自己有五蕴的时候,只要自己有粗重五蕴的时候,就有苦,这个苦就是随着的,这个苦就是跟随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上二界虽然没有粗大的色蕴,色蕴没有,但是相续当中的五蕴的种子,粗重的种子都是具备的,色界乃至于欲界这方面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只要有这个五蕴存在,就会有痛苦的存在,所以说修的时候主要是以在行苦方面下功夫,就会认为不管是以后自己转生到什么地方,有了五蕴有了业惑肯定有痛苦,所以说在这个基础上面苦苦、变苦都会跟着而生起,所以根本没有安乐,从这个地方而深深认知修苦谛,会对整个轮回生起真实的厌离心。

“根除诸集谛”,然后了知苦谛之后他愿意拔除这样的苦谛,他愿意远离痛苦他就会观察,这些痛苦的因是什么,痛苦的因除了集谛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因,所以说这个集谛就是业和惑,业惑为主,就是说一切的业和惑构成了集谛的范围。

所以如果相续当中有了这个业和惑,肯定会引发苦的,肯定会有苦谛的,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想离苦,想要离苦必须要找到他的苦因,就像每一个人都厌弃很严重的疾病,你如果要从疾病当中脱离,你必须要找出这个病根在哪里,病因在哪里。所以说把病根、病因找到之后,集中对治它,然后就可以从痛苦当中解脱了。

同样的道理,三界都是痛苦,我们要从三界痛苦当中脱离,必须要观察它的因是什么?因就是烦恼和业,无明和业等等,像这样认知,认知之后根除,必须要把集谛根除,才能够真正的寂灭痛苦,这个方面认知了。如果要根除集谛,它的因是什么?要根除必须要修学道谛,道谛就是集谛的正对治。道谛当中有很多人无我空性的修法,出离心的修法等等,尤其是人无我空性的修法,他就能够有效的根除我执,我执是一切业和烦恼的根本因,所以他修学道谛之后就可以对治根除这个集谛。然后如果道谛圆满之后就意味着集谛彻底消除了。

如果说是道谛圆满,集谛消除之后,灭谛这个时候就现前了,灭谛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学《中观四百论》的人都知道,这个灭谛的解脱它就是一种假名而已,没有一个真正实有的法叫灭谛,实际上就是所有的集、所有的苦不存在的状态就叫做来。像这样主要是修学道谛,道谛一圆满的时候,集谛彻底断除,集谛一断除现前灭谛,灭谛现前的时候苦谛就根本没有了,这个方面就从整个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若以慧眼观,圣道之八支,既为主皈依”,如果通过慧眼观,观什么呢?圣道八支,圣道八支这个方面应该是讲八圣道,就是说正见、正思维啊,这方面就称之为圣道核心,圣道的核心就是八圣道的修法。所以说如果通过慧眼,就是智慧的眼观察、观修这个八圣道,这些方面的皈依这样一种道谛,或者皈依这样一种修法,这个是主要的皈依,这个是殊胜的皈依。

“依止彼依处,解脱一切苦”,如果自己能够依止这些皈依处,就能够解脱一切的痛苦了。

这些方面这里全部包含了三宝的,也就是说宣讲四谛者是谁?宣讲四谛者就是佛,佛宝,或者说主要的导师,修法的导师就是佛陀,所修的方便就是法宝,然后修学的助伴就是僧宝。修学的助伴,相续当中已经生起了这样的四谛功德,已经生起了八圣道功德,这些都是僧宝。所以说主要讲好像是在讲四谛还有八圣道,实际上这里面都包含了三宝了。如果能够这样皈依,就是主要的皈依、殊胜的皈依,这样皈依能够解脱一切痛苦。

大士是指为利他众、畏惧寂乐而皈依的补特伽罗。(大士是指为利他众、畏惧寂乐而皈依之人。)

所谓的大士夫的皈依是什么样呢?为了利益他从,自己畏惧寂乐,自己对于自我涅槃、自我寂灭非常的畏惧,就像畏惧恶趣一模一样。在《庄严经论》当中讲,真正的菩萨他自己畏惧自我解脱的程度不亚于像佛陀远远超胜一般的众生畏惧三恶趣,或者说菩萨他相续当中的自我寂灭和三恶趣他要选择的时候,肯定是选择三恶趣的,不会选择寂灭道。因为即便是他入了三恶趣,他也不会永远中止修学大乘教法,弘法利生的事业。如果说趋入到选择自我寂灭,如果真正选择了自我寂灭,自他的利益全部会中断的。所以《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这样讲过的,这样菩萨畏惧寂灭等同于畏惧恶趣一模一样的。所以说就知道真正菩萨相续当中他根本没有一刹那寻求过自我的寂灭的,他以自我寂灭为畏惧处,所以根本不会去寻求。

《大解脱经》云:“为救渡堕入三有河中之彼等众生,断除自己寻求寂灭之念而皈依者称为胜士,又名胜商主。”

在《大解脱经》当中也是讲到了大士他的皈依。大士的皈依发心是为了救度堕入三有长河当中的一切众生,然后从根本上已经断除了自己寻求寂灭的念,也就是说已经彻底断除了我执。然后通过这个方面去皈依称之为胜士,又称之为胜商主。

如是士夫定为三种是依照心力决定有三种类别而安立的。(如是三种士夫也必定是依照心力之三种类别而安立的。)

这样的下、中、上三种士夫为什么这样区别呢?主要是他们在寻求果的时候,意乐方面他心力有小中大的差别,所以说心力上面有上中下差别的缘故,他们的身份,他们的名字都是这样安立的。

《菩提道灯论》云:“当知三士夫,即下中胜士,知彼等法相,此说各分类。

应该知道三种士夫就是下士、中士和胜士。

“知彼等法相,此说各分类”,了知了各自的法相之后再去宣讲他们各自的分类。

下面就开始次第地宣讲各自的法相:

何人依方便,仅为轮回乐,谋求自利者,知此为下士;

“下士”就是说“依方便”,“方便”就是讲取舍因果之道,取舍因果之道就依靠这样一种方便,依靠这样一种增上生的修法,然后他有一个依靠的道。

“仅为轮回乐”,他自己的发心中是为了获得轮回的安乐,如是谋求自利的人,知此为下士。了知了这个法相,就知道这个是下士夫。我们对照这样的法相,自己相续当中有没有这样的发心?如果自己如今依靠闻思修行,这个方便,单单是自己为了下士的,就是轮回当中的盛世安乐,只是谋求自利绝对是下士夫的。通过这样下士夫的法相去修学,只能够获得下士的安乐而已。

弃离三有乐,断除诸罪业,唯求自寂灭,称之为中士;(弃离三有乐,断除诸罪业,唯求自灭者,称之为中士;)

这个就讲中士夫的法相。中士夫的法相,“弃离三有乐”,整个三有的安乐彻底的抛弃了。然后断除一切的引发轮回的罪业。

“唯求自灭”,单单是为了自己获得寂灭而修行精进,就称之为中士。这个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法相标准来对照自己的相续。

对照自己的相续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弃离三有的心,有一个断罪业的行为,但是发心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解脱,没有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能符合于中士道的法相了。

以悟自心苦,欲令他诸苦,真实皆灭尽,乃为殊胜士。”

“殊胜士”就是讲上士。

“以悟自心苦”,因为了悟了自心或者说心已经了悟了一切痛苦的相之后,不单单自己想从轮回当中脱离,而且一观想痛苦的时候,将所缘转到众生上面的时候,非常愿意一切众生也离开这样的痛苦,愿一切众生的痛苦真实灭尽,如是发心求道,这个就是殊胜士,就是这样的。

有的时候我们对照这样三种法相观察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心态,我们现在的心态很复杂的,为什么很复杂呢?就是说从寻求轮回的胜士来看,从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好像是符合下士的体相,有的时候从自己愿意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角度来讲,好像又符合于中士的法相,但有的时候也想发心利益一切众生,也想求佛道,好像也符合上士的法相。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观察完之后,好像没有一个定准,到底自己是属于下士、中士还是上士?都没有办法安立的。不管怎么样,我们每一个修行者他自己的究竟目标来讲还是愿意成佛的,还是愿意度化众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具有大乘种性的人,具有大乘种性的人,有没有彻底苏醒,或者说苏醒到什么层次呢?这个方面就不好说了。因为在苏醒种性的时候,夹杂了轮回安乐的妄念,夹杂了自我解脱的妄念,所以说像这样没有彻底苏醒的标志吧。这个怎么办呢?实际上要通过修持厌离心的方式彻底斩断对后世有漏安乐的追求,然后再通过修大乘菩提心的方式再斩断对自己获得解脱,对自己成佛的散乱,对这个方面的执著斩断,然后斩断之后相续当中本来已经有了大乘的种子了,再加上断除这个违品,就会转为纯上士夫,就会转为真正的大乘修行者,从这个方面了知之后,了知自己的状态,然后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去通过修法再去对治,然后相续当中才会彻底的成熟。

我的意思就是说必须要把他的法相都好好观察,观察好之后再对照自己的相续,对照自己的相续之后再去慢慢去寻找这样的教授,再去实修去断除,这个方面就可以真正的做到的。

也就是说,小士夫中有以外道的清洁、不害众生及行持正法而趋入善趣的,

下面就是讲小士夫,小士夫,在讲皈依的时候,如果是以佛教的观点讲皈依的时候,这个时候几乎不讲外道的,但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小士夫,讲小士夫的时候就不一定单纯以佛教的观点,以内道的角度出发去解释这个问题。所以此处在诠释小士夫的时候,他讲外道的小士夫修行者,也有内道的小士夫的修行者。

以外道为主修持的小士夫,就是说小士夫当中以外道的修法,依靠外道的修法而获得的。

“外道的清洁”,就是说有些外道他是注重清洁的,自己或者环境这个方面的清洁很注重,比如说裸行外道,像这样他对自己的清洁方面是非常的着重的,经常沐浴,经常恒河当中去洗浴,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

还有不伤害众生,他们教法当中也是提倡不能够害众生,断除伤害众生的行为的。

还有行持正法,当然行持正法是一种十善道,从十善道侧面来讲,不是邪法故,所以称之为正法。他可以说行为不杀不盗,或者不邪淫,或者不妄语等等,从这个侧面来讲是不是邪法?从这个侧面讲不是邪法。所以说他们行持十善也可以叫做行持正法。

如果和内道的正法比较起来的时候,不能叫做正法,但是从单纯十善这个角度的行持方面观察的时候,也可以叫做行持正法。所以说外道当中他也通过清洁啊,不害众生的发心,或者行持正法等等的助缘最后趋入善趣的,往生到这些天界当中的也有很多很多的。所以说像这样也可以趋入善趣,这个也是符合于小士夫的体性的。

也有以皈依内道三宝稍稍行善而趋入善趣的,(也有内道以皈依三宝行少许善法而趋入善趣的,)

内道当中首先皈依三宝,通过皈依三宝,依靠三宝的加持,然后自己再行持少许善法,通过这个趋入善趣的也是有的。

无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种都需要依靠随福德分的十善与四禅四无色定,(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依靠随福德分之十善与四禅四无色,)

不管是这些修行者也好,还是内道的修行者也好,反正是修持小士夫的,反正是修持下士道的,像这样必须要依靠随福德分的十善业,或者修持四禅定、四无色定,必须要依靠这些因缘才可以获得善趣,才可以真正安立成下士夫的修行者。

如若不具备这些,就不能趋入善趣。(若不具备此等,则不能趋入善趣。)

如果没有依靠这些因就没办法趋入善趣的,就是这样安立的。

此法在数论派等有些外道中也有,但并非所有的外道都具备。(数论派等有些外道也有此十善法,但并非所有的外道都具备十善。)

这个方面就是讲例子,比如说在外道当中数论外道为主,在佛法当中对数论外道是再再批判的,再再破斥的,但再再批判破斥主要是他们见解方面离解脱地非常远,所以主要的批判破斥核心是放在见解上的。当然外道这些修行者因为见解已经错误的缘故,他们的修行跟随错误,这个肯定是有这样一种差别的,所以我们不能说是见解很差,但是行为非常非常,很纯正很纯正,这个也不一定的。只不过分开讲的时候,把他们见解和行为分开的时候,单单从数论外道等等他们的外道当中也有行持十善法的种类,像这样也是值得赞叹的,他也是生善趣的因,他必定不害众生,因为他们必定也是修十善的缘故,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是生于善趣无倒正因的。

但是无垢光尊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外道都具备十善,所有的外道都具备十善这个不一定的,有些外道当中也是鼓吹杀生,或者鼓吹偷盗无罪,这方面在婆罗门教法当中也有的,所以说有些外道他也行持十善法的。

中士夫是声闻缘觉。大士夫是由经大乘道而出离。(中士夫的声闻缘觉与大士夫的大乘道者一定具足十善等此法。)

这句需要改动的,“中士夫的”的“的”字改成“是”字,此句改为:中士夫是声闻缘觉。“与大士夫的”的“与”字不要了,“的”字不要了加上“是由经”。“大乘道者”后面这几个字都不要了,“大乘道”后面加三个字“而出离”。

意思就是说上面已经宣讲了小士夫了,上面已经主要宣讲的是小士夫的修法,中士夫和大士夫此处略说的,前面下士夫讲的多,中士夫和上士夫这个方面略说,中士夫是什么呢?中士夫是声闻缘觉,声闻缘觉肯定是求解脱道的。大士夫是什么呢?大士夫是经由大乘道而出离,所以又加了个度化众生的发心和意乐,所以说大士夫是经由大乘道而出离。

这方面就是简略宣讲了中士夫和大士夫的差距。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皈依的时间:

丙二、皈依时间:

如是皈依的三种人为成就三果而皈依,以三种意乐而说为平凡、殊胜、无上。(如是所皈依的三种人为成就三果而皈依,以三种意乐而宣说平凡、殊胜、无上。)

“如是所皈依”的“所”字不要了“而宣说”的“宣说”改成“说为”。

这一句好像是应该和前面连接在一起的,因为前面有一个“皈依三因三意乐,平凡殊胜及无上”,在颂词当中最后两句有“皈依三因三意乐,平凡殊胜及无上”,好像这个在解释那个。就是说皈依的三种人为成就三种果而皈依,以三种意乐,就是三因三意乐,就是宣讲平凡殊胜及无上的。

像这样通过三因三意乐,宣讲为平凡的皈依者,殊胜就是讲中士夫,中士夫一方面安立为殊胜,就是说超越了下士平凡的皈依,所以安立为殊胜。但是他上面还有更殊胜的缘故就称之为殊胜,无上两个字不能安立在中士夫方面,因为有上的缘故,他上面还有更超胜的,所以说可以安立为殊胜,但是不能安立成无上。无上这个方面也是殊胜的,但也是无上的,所以说大乘的皈依应该安立成无上的皈依。

彼等所皈依的时间是怎样的呢?

时间亦随意乐转,小士后世乐果间;

中士暂时至死间,究竟声缘得果间;

胜士恒皈菩提间,获得无量智慧间。

皈依的时间怎么样判断呢?就是说皈依的“时间亦随意乐转”,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首先讲是跟随这个意乐的,跟随三种意乐所以说就是三种时间。

“小士所世乐果间”,因为小士夫的皈依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后世的善趣人天安乐的缘故,所以说他皈依的时间终止于后世得到乐果,就是得到人天善趣乐果之间就是皈依的,再没办法超越这个时间了。因为他时间有限的缘故,他自己所获得的果无法再再增上的。

因为他自己为了获得的果很小,所以说得到果之后他这个皈依的发心中断了,皈依的发心中断了,他这个皈依不会再再生果了,不会再因为皈依的殊胜对境的缘故,再去直接引发他的果,所以说不可能的事情。

“中士暂时至死间,究竟声缘得果间”,中士夫有暂时和究竟两种,暂时是至死间,就是说今生的一期生命中断了为止,像这样叫做暂时至死间,尽形寿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就是说乃至于自己的形寿中断的时候,这个时候去皈依,所以这样的小乘的戒律,比如说别解脱戒律也是在今生死亡的时候自然舍弃的,那个时候就会舍戒的。

大乘菩萨戒他因为乃至于没成佛,他自己要精进,所以说今生死了之后,菩萨戒会不会在相续当中中断呢?这个不会中断的。因为中断的因缘不会因为死亡而聚集的缘故。但是别解脱戒受戒的时候也是今生尽形寿,所以说一死亡舍戒的因缘就具备了,像这样下一世一转世的时候,相续当中不会再具有这个别解脱戒律,从一个方面讲是暂时至死间。

“究竟声闻得果间”,究竟来讲是获得声闻缘觉的果位,这个就是罗汉果,乃至于趋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像这样皈依就会中断的,这个是他皈依的时间。

“胜士恒皈菩提间,获得无量智慧间”,因为胜士夫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愿成佛的,所以说他的皈依是恒时皈,恒时的皈依上师三宝,然后乃至于菩提间,什么时候获得菩提的时候什么时候就是他的时间。所以说恒皈菩提间,获得无量智慧间,乃至于获得无量的佛智的期间,都会具备大乘的皈依。因为他的时间非常长,所以说他因为发殊胜心皈依,然后所皈依的境是殊胜的对境的缘故,所以说他是分分秒秒刹那刹那当中都会再再增长功德的。

就是说乃至于他没成佛,功德一再增长,当然是没有遇到邪见的前提下面,如果遇到了违缘不一定再继续增长了,但是如果没有遇到违缘,因为我皈依从现在乃至于成佛,所以这个时间当中,只要没成佛之间,就是说一直增长皈依的功德。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时间长获得的福德就更大更多了。

平凡之士于成办所愿之间皈依各自的天尊,尤其是获得善趣之间,

就是说平凡的士夫,就是小士夫下士夫,像这样在承办自己的所愿之间皈依各自的天尊、三宝等等,尤其是善趣之间,可以说是它的时间。

佛教中的小士也是如此;

佛法当中小士夫皈依三宝,他也是可以说是再再皈依,就是佛法当中的小士也是为了承办善趣而皈依三宝的。就是说和外道不一样的地方,外道所皈依的天尊,他所皈依的境是无常的,是变化的,不一定具备救护的功德的,所以说和佛法当中的这些小士夫所皈依的对境是佛法僧三宝,佛法僧三宝是恒时不欺的,就是这样。只不过通过自己的发心的时间到了之后他会中断,因为他的对境佛法僧三宝恒时住世的,他是永远不欺惑的,这样一种本体的缘故,所以说他依靠了一个殊胜的对境,乃至他获得的善趣的果位中断之后,善趣的果位成熟完之后,直接皈依的福报已经用尽了,但是因为皈依的上师三宝的对境太殊胜的缘故,所以后世当中还会值遇上师三宝,还会修佛法,最后绝对会趋入解脱道。这个是内道的皈依,内道的小士的皈依和外道的小士皈依最不共之处。

中士的声闻缘觉二者暂时于有生之年,究竟于获得阿罗汉之前皈依;(中士的声闻缘觉二者暂时于有生之年,究竟于获得阿罗汉之间皈依;)

中士夫的这些声闻缘觉二者,有生之年就是暂时的皈依,然后究竟是获得无学阿罗汉果位之间是皈依上师三宝的。

大士直至菩提果间或者未得佛智之前恒时皈依。(大士乃至菩提果间或者未得佛智之间恒时皈依。)

大士夫是没得到菩提果,乃至于没有得到殊胜的佛智之间是恒时皈依的,所以说通过意乐来安立皈依的时间,这个以上应该通达。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