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31(61-62)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2 0:4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如今在宣讲第六品,在讲皈依品,皈依品当中主要是宣讲共同的因皈依和不共的果皈依,或者说是暂时和究竟的皈依,前面已介绍了皈依者、皈依的时间等等,这些方面作了观察了,现在今天开始讲第三个科判:皈依的对境。

丙三(皈依对境)分二:一、总说共不共皈依境;二、别说因皈依境。

皈依境分了两个方面,总的宣讲共同和不共同的皈依境,然后分别再宣讲共同的因皈依境,把这些必须要介绍清楚。因为我们自己要皈依的话,皈依的对象是什么?皈依的境是什么?这个方面必须要了知。所皈依的境它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如何能够成为我们的依靠处?如何能够成为我们皈依处?这个方面必须要通过教理再在抉择观察之后,相续当中对自己皈依的对象生起一个不退的清静的信心,然后自己再在去祈祷,再在依靠皈依境如实去修持的话就可以获得加持可以获得证悟。所以对于修持大乘道来讲的话,必须要修持皈依,通过自己的能力难于遣除很多的违缘和障碍,通过殊胜皈依境的加持和能力,这方面可以迅速有效地遣除我们相续当中隐藏的业惑,或者在修道的过程当中自己的依靠处等等,都有很多殊胜的必要。究竟来讲的话,这样一种皈依境的三宝都是自己的本体,通过认知自己的本体,就是三宝的话,可以从更究竟更深层次的方式去修持及皈依,这个就牵扯到了如来藏的本体,或者牵扯到了究竟本性的认知,心性的认知等等很究竟的侧面。

首先宣讲第一个:

丁一、总说共不共皈依境:

一切皈依境分二,共同因与不共果。

为因发誓因皈依,为果发誓果皈依,

显宗成就许他时,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说此理,仅名相同乃部分。

所有的皈依境概括起来的话,就分为两种,共同的因皈依境和不共的果皈依境,分两种都是总说的,下面讲为因发誓因皈依,为果发誓果皈依,

所谓的因皈依和果皈依,它主要都是一种发誓,都是一种内心当中的一种誓愿。皈依与否实际上外在的仪式外在的仪轨或者正见都是一种附件,都是附带的,最主要的核心实际上是内心当中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坚定不移的一种誓愿,要宁舍生命不舍弃三宝,宁舍生命不舍弃皈依,这个方面才是我们修持皈依的一种核心之处。我们在修十万皈依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再在地提醒自己内心当中,必须要以皈依、皈依境、以三世三宝作为依靠处。如果别人逼着自己发誓,舍弃生命还是舍弃三宝的时候,自己内心当中应该深深地决定:宁可舍弃生命绝对不舍弃上师三宝。因为舍弃生命在无始以来已经舍弃过无数次了,但是都是没有意义的舍弃的,如今找到了皈依处,找到了皈依境的话,通过这样种皈依境,可以成就今生后世等等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所以舍弃生命就是一次,舍弃皈依的话也会生生世世当中失去解脱的因缘,生生世世当中会感受恶趣的痛苦,所以内心当中有个非常坚固的誓愿,才是真正皈依的核心和内容。

为因发誓“因”主要是为了获得果位的一种方便,为了获得一种果他的一种依靠处,暂时的一种依靠处就称之为因皈依,对于暂时的依靠处的上师三宝发誓愿不舍弃,发誓愿恒时地恭敬祈祷供养等等,从这个方面讲是一种顺缘,所以称之为因皈依。

为果发誓果皈依”。什么叫果皈依呢?实际上果皈依通过外在的上师三宝助缘,最后自己成熟上师的本体,最后自己成就上师成就三宝的本体,从这个方面发誓愿,就叫做果皈依。

所以因皈依主要是一种助伴,因皈依主要是一种护送者的一种成份,果皈依主要是自己内心当中必须要成就,必须要成熟上师三宝的本性,所以从这个方面称为果皈依,为果发誓,为了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三宝的本体而发誓愿修持,或者发誓愿皈依,这方面称之为果皈依,在注释当中还对因皈依和果皈依还要作详尽的观察。

显宗成就许他时,密宗成就今自心,”对于显宗和密宗来讲的时候也有缓慢道和快捷道的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种差别呢?实际上这里面就有一种见解的高低的不同。

“显宗成就许他时”,显宗成就什么呢?显宗成就果皈依许他时,在三个无数劫之后,自己获得一种佛陀的本体,三宝的本体,这个方面叫许他时。

密宗成就今自心”,密宗它有甚深的见解,所以直接点出自己本体的缘故,所以修持当下心性,所以密宗成就今自心,今自心就是如今的自心的心性,实际上本来就是正等觉的佛陀,本来就是佛陀的缘故,所以叫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说此理,仅名相同乃部分”,因相乘就是讲显宗,因相乘就是讲显乘,在因相乘或者在显乘当中说此理,这个“此”也可以说是今自心,或者说是现在自己就是圆满的佛陀。

“仅名相同”,在宣讲果皈依的时候,在宣讲心性三宝的时候,单单是名称上面已经宣讲到了果皈依当中密宗当中的心性本具实相等等。

“乃部分”,宣讲的时候只是宣讲了部分,或者说是摄略,简略的方式宣讲,密宗当中是圆满、广大,直接的方式来宣讲的,这个方面也是区别显宗密宗的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皈依境分共同与不共二种。小士与中士二者之皈依对境为共同皈依境;大士之皈依对境为不共皈依境。

总的来讲分为两种,小士道的皈依和中士道的皈依,这二者的皈依对境它是属于一种共同的皈依境,大乘菩萨所修持的皈依的对境应该说是一种不共的皈依境,从这两个方面首先作观察,下面就讲根据。讲根据的时候就讲

为什么呢?因为小士夫片面趋入此法,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

首先讲小士和中士它是一种共同皈依境的原因,首先解释小士夫,就是小士他为什么是一种共同皈依境呢?因为小士夫前面讲它体相的时候,它是通过各种方便为了自己获得善趣,为了自己获得利益的缘故趋入这样一种修行的,所以说它的果只是后世的人天善果而已,小士夫依靠皈依三宝,片面趋入正道的缘故,片面趋入佛法的缘故,所以称之为共同皈依境。

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

暂时的所依按照声闻缘觉他们的皈依来讲就是暂时的所依,暂时的所依此处可以理解成比如说佛陀的色身,佛陀的化身在声闻缘觉在凡夫面前共同示现的,声闻缘觉为了获得这样一种道果,必须要皈依佛陀。在皈依佛陀的时候所皈依的是佛陀的法身还是皈依佛陀的色身,应该承许皈依佛陀的色身,而且在色身当中,也是报身化身当中的化身,殊胜化身作为他们的皈依处,化身是暂时和究竟的呢?化身是暂时的。而且对于法来讲,对于皈依的法来讲的话,也是皈依是谛摄因缘等等这部分声闻三藏,所以像这样的话它也是一种暂时的所依,还有皈依的僧众也是小乘的四果罗汉等等,或者获得四果的圣者罗汉等等,这个方面作为这些圣果,它是一种暂时的圣果,实际上有没有获得究竟的圣果,实际上根本没有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小乘的僧众他也是一种暂时的皈依处,这些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前面我们分别三宝的时候都是暂时的所依,把他们执为究竟的殊胜的皈依处的缘故,所以安立成共同的皈依境,因为他们对于最究竟的法身或者说大乘的妙法还有大乘菩萨僧众等等,像这样的话都没有了知、没有信受,所以说也没有生起皈依的心,因此说他从这个侧面来讲叫做共同皈依境。

而大乘的皈依境在此之上,承认小士、中士未承认的佛之法身、大乘之法以及菩萨僧众。

那么大乘为什么称之为不共的皈依境呢?称之为不共皈依境的原因就是承认小士和中士没有承认的佛陀的法身。佛陀的法身是这个智慧和大空性的本体,如来藏的本性等等,这个方面是在小乘当中没有宣讲,所以这些小士夫、中士夫根本没有承认过。而大乘认定佛的法身是自己的究竟皈依处,大乘之法宣讲大悲心、菩提心,宣讲甚深的六度、四摄,宣讲甚深的二无我空性,宣讲甚深的佛的法身等等这样一种教法。所以这方面是在声闻乘当中根本没有的。还有就是菩萨僧众,菩萨僧众就是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大菩萨,这些大菩萨相续当中也证悟了法界实相,所以称之为了义的菩萨僧众,非常殊胜的对境。所以称之为不共。

其中,因皈依是指得果的护送者;果皈依是指欲求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

最初介绍因皈依和果皈依,在后面的讲义中全知无垢尊者还再再的再三的提到过这个因皈依和果皈依的差别。

首先了知什么是因皈依,因皈依是指得果的护送者。得果的护送者,这个果就称之为究竟的果,比如自己成佛,自己具有正法,自己就是了义的僧众等等,这个方面就是指成佛的这个果。护送者的意思是我们暂时要获得这个果,我们要获得这个果暂时的依靠处就依靠外在的三宝,外在的三宝就是护送者。如果我们依靠,我们以佛陀为导师,以法为正道,以僧众为助伴的话,通过这样一种护送者我们就可以顺利到达佛果,我们就可以成熟佛果。所以因皈依主要是得果的护送者,这个无垢光尊者讲的非常清楚的。所以以后我们在分别因皈依和果皈依的时候,完全可以按照这样一种这个标准,按照这样的准则来进行解读进行分析是非常清楚的。

果皈依是指欲求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自己的相续当中成就果三宝,就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在每一个众生相续当中都具备的,如来藏上完全具备这样的功德。或者是在最初成就的时候就说佛的本体,正法的本体,甚深的本体,在自己一个人相续当中完全自性具足,所以自己想要欲求在我自己的相续当中真实成就三宝而皈依的话,就称之为果皈依了。

因皈依主要是外在的相续当中依靠一个护送者的身份,依靠一个护送者的形式帮助自己成熟这样果皈依,帮助自己成熟自性三宝的缘故,所以一个是护送者,一个是目的地,一个是真正的自性当中如实成就的。这就是因果皈依的差距。

二者具有相同的仪轨与慈悲的助缘。

对于这样因皈依也好,果皈依也好,实际上它的仪轨有的时候都是相同具有的。就是在这个受皈依的时候,我们要通过阿阇离这样一种上师的这种语言,或者说自己的发心,自己的行为等等,和合的时候自己获得皈依戒。实际上我们的皈依戒就是从皈依三宝的时候,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的。有了皈依之后以皈依戒做为基础就可以产生上上的五戒,或者十戒等等很多很多差距的。所以仪轨也是有相同的。还有相同的慈悲,因为这个是大乘皈依的缘故。大乘皈依它必须要慈悲心发动,也就是说有大悲菩提心推动,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皈依的话,就成为真正的这个大乘的皈依。

《经庄严论》中云:“求真而承诺,亦知依悲心。”(《经观庄严论》云:“欲得成就之誓言,当知亦依慈悲心。”)

这个主要是强调慈悲心是一种助缘。“欲得成就”,就说我们要成就佛果,我们要成就这样一种殊胜的大乘道果,那么他的誓言呢,“当知亦依慈悲心”,他的这种誓言,他的不可缺少的助伴应该要知道必须要依靠慈悲心。通过慈悲心的摄受才能成为大乘的皈依,如果没有通过慈悲心的摄受不能成为大乘皈依。如果没有安住大乘皈依就没办法趣入大乘道,如果不趣入大乘道,就没办法获得大乘果,所以这些方面都是渐进的,都是梯阶的方式如是如实伸进的。

因相乘承认在三大劫等之末际获得佛果而皈依,

因相乘显宗承认在三大劫,就说通过三个无数劫修行,最后在三个无数劫的最后边际,三个无数劫圆满的这个时候就叫做它的末际,这个时候获得佛果如是皈依。这个等字以前我们学过,主要是上根来讲的话,三个无数劫成佛;中根来讲的话,七个无数劫成佛;劣根来讲,或者下根的菩萨来讲,三十三个无数劫成佛。所以这个等字包含中根下根的修行者,这个是在《大宝积经》当中有殊胜教证。

承认于自相续中获得究竟法身即是果皈依,

承认在自己相续当中会获得法身,或者究竟绝对可以获得这样一种法身,从这个方面去皈依三宝的话就称之为果皈依。或者了知,或者认知,象这样的话就是一种皈依,就是自己相续当中首先了知有,然后安住在这个相续当中,安住在相续当中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一种皈依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是外面寻求,一个是内在寻求,所以有这样一种差距。

在未得果之前将三宝视为道之护送者而皈依,即是作为所得果之因,故称为因皈依。

这个方面是讲解前面那个护送者,什么护送者呢?在未得果之前,自己没有获得这样一种这个自性法身的时候,没有获得究竟佛果的时候,将这个三宝视为道之护送者。从此处到彼处这个中间叫道,从凡夫到佛果这个过程叫道。实际上这个道也是用假立的,是不是有个真实的路让我们去走呢,实际上没有的。通过修行正法从这个凡夫到圣者,从圣者到佛果之间,这个整个过程所经历的这样一个过程就称之为道。我们自己真正要获得佛果,在获得佛果之前就把三宝视为正道,下面还要讲,前面我们提过,佛陀是导师的身份,然后法是道的身份,还有僧众是助伴的身份。所以总的来讲的话, 三宝都是道之护送者,他只是道之护送者的缘故,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因皈依了。

即是作为所得果之因,所得果当然是佛果了,做为所得佛果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三宝,我们在获得真正的三宝之前,真正获得佛果之前,必须要皈依三宝,通过皈依三宝的方式就成为所得果的这样一种助缘,或者得到果这样的因,就是这样。

如果按照这个真实了义的如来藏的观点来看,近取因绝对是如来藏,这个是不用讲的。具有缘了可能是外在的三宝了。一方面自己相续当中有这样一种近取因,最主要的因就是近取因,我们相续当中都具备这个如来藏,这个就是最主要的因。然后要使它开发,要使它全体呈现显露的话,必须要依靠缘,缘就是这个外在的佛陀正法和僧众,他相续的这样一种佛法僧,他相续的佛法僧宣讲正法,然后加持自己,我们自己相续当中的这个垢染一点一点的消尽,如来藏功德就一分一分的呈现,最终完全呈现这个叫做成佛。所以做为所得果的因的缘故,故称为因皈依。

暂时承认三宝为所依,究竟是唯一佛法身。

这一段主要是解释前面略说,前面略说“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这一段话,下面做广释。下面做广释的时候什么是暂时的这样一种皈依,什么是究竟的皈依,象这样的话在此处讲义当中做一个诠释。

“暂时承认三宝为所依,究竟是佛的唯一佛法身。”暂时承认三宝是一个所依,有一些它的特点,然后究竟的皈依处唯一是佛陀的法身。

除此之外,色身,教法,证法,菩萨相续中的四道,声闻缘觉相续中的二灭,小乘沙门四果,以及入大乘住十地的诸位菩萨都非为皈依处。

此处在讲究竟的皈依处,在讲皈依的时候,当然我们说佛法僧三宝是我们永远的皈依处,如果还要再进一步分析的话,在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当中,还要分别什么是暂时的所依,什么是究竟的所依。在《宝性论》当中也是这样分析,在此处也是这样分析。只不过这个方面的色身在《宝性论》当中不明显的,在后面无垢光尊者还要引用其他经典来证成这个观点。

除了这个之外,我们知道佛陀的色身,这个色身它不是究竟皈依处,这个方面是第一个成许的。

教法不是究竟皈依处,教法就是三藏十二部经教或者论典等等。暂时来讲肯定是皈依处,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肯定说教法证法在内全部皈依。教法是不是究竟皈依处呢?教法不是究竟皈依处。

证法就是内心当中所获得智慧,认知等等,叫做证法。

如果真正严格定义来讲的话,教法就是佛陀所宣讲的种种经典和论典称之为教法。如果广的来讲的话,乃至于一句话就是一种教法,一个颂词一句话都可以包含在教法当中。证法的话,究竟来讲佛陀相续当中殊胜的智慧、菩萨相续当中的智慧、声闻缘觉相续中的智慧都叫证法。广的来讲的话,相续当中生起一念的慈心、相续当中生起一念的善心,这都叫证法。还有一种,受持戒律,比如说守持居士戒,守持比丘戒,出家戒等等。守持戒律就是证法,所以它有狭义广义的差别。

除了教法证法还有菩萨相续当中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凡夫菩萨和圣者菩萨,统称有学菩萨。有学菩萨相续当中具备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属于凡夫二道,见道和修道属于圣者二道。所以菩萨相续中四道,这也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声闻缘觉相续当中的二寂灭。二寂灭实际上就是二种灭法,二种无为法。二灭指抉择灭和非抉择灭。声闻缘觉相续当中具有这两种抉择灭和非抉择灭的灭法。这个也不是究竟皈依处的。实际上二寂灭属于证法的范围所摄。

小乘沙门四果,一果、二果、三果、四果。声闻乘相续当中所具备得四果。

还有入大乘住十地菩萨的相续中证悟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非为皈依处就是非究竟皈依处的意思。

为什么他们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

因为彼等是世俗谛故、尚未究竟故、自己仍需依他缘而得解脱故。

为什么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下面讲根据。因为这属于世俗谛所摄,比如下面讲色身是世俗谛所摄。世俗谛所摄的法,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这是第一个根据。尚未究竟故,声闻自己的证法,还有菩萨相续中的证法。有没有达到究竟呢?没有达到究竟。因为没有达到究竟的缘故,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自己仍需依他缘而得解脱故。入了灭尽定,无余涅盘的声闻罗汉和缘觉罗汉,他们最后要依他缘而得解脱。依他缘而得解脱就是暂时要依靠菩萨善知识。究竟来讲,依靠佛陀,获得究竟解脱。他们入定一万大劫,然后在一万大劫的末际,佛放光弹指,然后说谛实语,让他们出定。出定之后呢,然后发大乘心入大乘道。入大乘道之后,从大乘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最后成佛。所以小乘的证法不究竟,还要依靠他缘,依靠佛陀大乘善知识的因缘,才能够究竟解脱。还有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还要依靠他缘,仍然需要他缘,依靠佛陀的因缘而得到究竟解脱的缘故,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也就是说,色身是世俗谛的缘故,

下面进一步继续宣讲,什么是世俗谛。前面说色身教法证法等讲了很多,现在逐一解释。色身是世俗谛,这个方面可以按照空性的层面来讲,法身空性是胜义谛,色身的显现应该是世俗谛所摄,从这个方面了解。

除佛所证之法外,菩萨与声缘相续所摄之证法也要通过勤修、进步,是无常法的缘故实属欺惑性;

这里讲证法,圣者的证法有菩萨相续中的证法和声缘相续中的证法。菩萨和声缘他们相续当中所摄证法,是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不是究竟皈依处。为什么不是究竟皈依处呢?因为他们要变化的缘故。如何变化呢?勤修、进步。

前面讲过菩萨声闻缘觉相续中的果是不会退失的,不是从这个角度讲无常迁变的。而是说他们还要上进的缘故,通过勤修进一步增长的缘故。他们要从一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通过勤修他要进步,从这个层面来讲,他们相续中的智慧的是无常法,是迁变性的,因为是迁变性无常法的缘故,具欺惑性。

如果是具欺惑性,那么没办法作为众生究竟的皈依处。一切众生究竟的皈依处,绝对不可能有丝毫的欺惑性。但这个欺惑性根本不像外道的欺惑这么严重,也不像世俗当中的邪知识欺惑性这么严重,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讲。而是从最圆满像佛陀一样不变化的层面来讲,才真正安立这个“欺惑”。还有因为这些声闻缘觉大菩萨相续当中,多多少少都有具生惑,这是因为无明的习气没有彻底断尽,没有彻底断尽的话,从这个侧面来讲就没办法圆满的成为一切众生的导师,没办法圆满成为一切众生救护处的缘故,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安立欺惑性。

所以欺惑性是广义的欺惑性,也就是说安立到很甚深很细微的地方。当然这里是再再宣讲究竟皈依处的缘故,所以乃至不究竟的都没办法安立为究竟的皈依处,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一种过失,不圆满的因也可以讲。

一切教法于见谛时必须舍弃;

为什么教法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我们的法本我们的经典等等,不是究竟皈依处。什么原因呢?因为一切文字的教法,在见谛的时候必须舍弃,就像船一样,就像《金刚经》中讲文字就像船一样。我们要渡过彼岸,从此岸到彼岸,不依靠船是不行的,过了河之会你还需不需要依靠船呢?必须要舍弃的,这个在《庄严经论》中弥勒菩萨也是这样进行宣讲的。

所以我们就知道在见谛之前必须要再再依靠文字、教典去树立相续中的正见,依靠它来印证,一旦获得见谛的时候,文字就不能执着了,获得见谛的时候就要舍弃了。这是不是皈依处的原因,他自己都要舍弃的缘故,所以说它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这方面的界限讲得很清楚,“教法于见谛时”,不是现在就可以舍弃文字。像这样的话,现在就可以舍弃文字啊现在舍弃经典呀,很有可能就造成谤法舍法,造成重大的罪业。这方面是讲在见谛的时候不要执着,不用再耽执这个文字,从这个方面讲叫必须舍弃,而不是说要把书烧掉扔掉,不是这个意思。

彼等僧众也畏惧自地之障及随眠烦恼而需要皈依佛陀,具有畏惧之故。

下面讲僧众不是究竟皈依处的原因。僧众有小乘僧众,大乘僧众。他们畏惧自己的障碍,随眠烦恼等等,也需要依靠佛陀。他们要消除相续当中禅定的障碍习气、随眠烦恼等等,畏惧这些作害的缘故要依佛陀听受教法,而彻底断除。所以他们因畏惧的缘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宝性论》:“弃故欺惑故,无故具畏故,二法与圣众,非究竟皈处。”

《宝性论》当中也讲这个根据。“弃故”,是讲教法,前面讲在见谛时必须要抛弃的缘故,所以教法不是真正的皈依处。

“欺惑故”,主要是讲证法。证法是内心当中所证悟的智慧。内心当中证悟的智慧有声闻缘觉相续当中证悟的智慧、菩萨相续当中所证悟的智慧,这些圣者相续当中证悟的智慧如前所说他们还要通过进一步勤修,是无常法的缘故,欺惑性的缘故,他们相续当中能证的智慧不是真正的皈依处,这主要是从能证的侧面讲。

“无故”主要是从所证的侧面讲,从所证的境界来讲。所证的境界主要是讲灭谛,灭谛也是所证。能证是一种智慧,所证是一种灭谛。这个地方无故的灭谛,主要是指小乘的灭谛。为什么不叫大乘的灭谛?大乘的灭谛,就是佛果。大乘的灭谛只有佛陀才具有,所以此处的证法当中的灭谛,不包含佛果,只是安立二乘,安立小乘它的灭谛。小乘的灭谛为什么叫无故呢?因为声闻、缘觉他们所证的灭谛最后会灰飞烟灭的缘故,灰身灭智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自己的本体最后都犹如灯灭一样不存在了,怎么可能作为究竟皈依处呢?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这个叫无故。

“具畏故”,主要是讲僧众,暂时的僧众。暂时的僧众具有畏惧的缘故,因为声闻缘觉他自己畏惧烦恼随眠,或者声闻缘觉他对于我执、对于五蕴,我执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五蕴,因为他们虽然相续当中已经成熟了圆满的智慧,但是异熟的五蕴的身和心还存在,这些获得圣果、阿罗汉的僧众,他们对于相续当中的五蕴,残存的五蕴非常畏惧,时时就想怎么样进无余涅槃,早一点进无余涅槃。在以前佛陀和这些阿罗汉的问答当中就表现的很清楚,富罗巴尊者要去边地,佛陀说如果这些人把你杀了怎么办?那太感谢他们了,因为他们把我杀了之后我会舍弃这个五蕴的身体进入无余涅槃的究竟大乐当中,这个讲的很清楚了,所以他们对这个五蕴非常非常的恐怖,所以他们还是有这样的恐惧之处的。

菩萨呢,菩萨这么明显的畏惧没有,但是相续当中还是有从一个侧面安立菩萨具畏,在《宝性论》当中讲,从哪个方面安立菩萨具畏呢?主要是从佛果的侧面,佛果是无畏的,真正的无有畏惧的果单单在佛果,而菩萨还没有获得这个佛果的缘故,还没有真实获得无畏佛果,从这个侧面讲他还是具有畏惧的。所以我们就讲声闻缘觉菩萨他们还是具有畏惧的。

“二法与圣众,非究竟皈处。”“二法”就是讲教法和证法,这里是归纳了,前面是广说。弃故是教法,然后正法当中有欺惑和无故,这个方面就是讲证法,然后具畏是讲圣众,所以二法是讲教法和证法。圣众就是讲圣僧,僧宝。非究竟皈处,这个讲的很清楚。

那么应当皈依何者呢?皈依究竟之法身。

佛陀的法身是最为究竟的皈依,因为前面已经简别了色身,所以此处只是将佛陀的法身作为究竟皈依处。

前面讲过为什么不能皈依色身呢?他是世俗谛之缘故,不是究竟胜义谛,不是究竟胜义谛的缘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前面也是讲过,但是《宝性论》当中这个方面是不明显的。

彼论又云:“皈依唯一佛,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

这个颂词主要就是讲唯一佛陀是究竟皈依处,唯一佛陀的比喻就是《宝性论》,《宝性论》当中讲这个究竟的皈依处是什么呢?唯一佛,能仁法身僧,这个实际上唯一的佛这一句,“唯一佛”的佛字就是指佛宝,“能仁法身故”指法宝,“僧亦彼究竟”指僧宝。成佛的时候,佛相续当中佛法僧三宝完全具备,而且佛法僧三宝他所具备的时候都是通过最极圆满的方式而具备的。佛陀的法身当然不用讲了,相续当中最极充满智慧,能仁的法身就是指正法,所以我们以前在学习《入行论》开篇那个颂词的时候,善逝法身佛子伴,那个地方讲的法身是指法宝而言的,所以如果这个方面法身指法宝,那么这里法身就是指法宝。法宝就是从真正彻底寂灭一切欲妙,彻底寂灭一切的烦恼侧面讲就称之为法身,这个方面法身并不是指法报化三身的法,这个是指正法。

“僧亦彼究竟”,佛陀也是僧,为什么也是僧呢?前面不是说僧不是究竟皈依处吗?但是僧的身份在佛陀的这个角度的时候,他的层次上已经究竟圆满了。就畏惧这个侧面,比如说十地菩萨他是一种僧众,当他灭尽相续当中最后一分烦恼的时候成佛了,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僧的身份,僧众的身份、圣僧的身份,在佛地的时候彻底圆满,“彼究竟”就是说已经完全究竟了。所以真正的皈依就是佛法僧一体的唯一的佛宝就真正成为皈依处了。

《报恩经》中云:“具寿阿难请问世尊:‘皈依何佛?’佛告阿难:‘皈依法身而非色身。’

阿难尊者在问佛陀的时候,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皈依佛宝的时候皈依什么样的佛呢?佛陀说应该皈依法身而不是皈依色身。

又问:‘皈依何法?’告曰:‘皈依胜义之法而非世俗之法。’

在皈依法的时候应该皈依胜义法,胜义这样的法是皈依处,世俗当中的这些法不是皈依处。这些世俗或者胜义,二转法轮、三转法轮,或者教法、证法等等不同的讲法,反正这个胜义之法是最究竟的意思。

复问:‘皈依何僧?’告曰:‘皈依胜义僧众而非世俗僧众。’”

胜义僧众就是指圣僧,或就是佛相续当中圆满僧宝的侧面就称之为真正的僧众。

《报恩经》当中的教证,皈依法身而非色身,所以前面无垢光尊者讲,法身是究竟皈依处,色身不是究竟皈依处,教证这个方面非常明显的。

总而言之,欲求自相续获得三菩提而立誓为了这一目的实修彼义并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称为果皈依。(总而言之,承认于自相续中获得三菩提后实修彼义而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称为果皈依。)

这个方面再进一步讲果皈依和因皈依,进一步归纳的时候,承许自相续中想获得三菩提,这是最初的一个发心了,就是说我自己的相续比如说张三、李四啊等等,反正每一个都行,每一个相续他自己承认或者想要在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三菩提的果位。三菩提的果位前面讲过,佛陀的菩提、声闻的菩提、缘觉的菩提,那么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三菩提的果位。实修彼义,想要获得这样三菩提的果位,想要通过实修这个彼义的方式而成办,这个方面的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因之究竟所修就是说他这个因位啊,因位他究竟的所修实际上就是自己相续当中获得这样一种法性菩提果,所以说称之为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称之果皈依。

称为果皈依主要是自己相续想要安立三菩提,或大乘的角度来讲自己相续当中想要获得三宝的果位,这个方面叫做想获得果位,然后实修彼义而皈依是称之为因的究竟所修的缘故,称之为果皈依。这方面的词句一个一个分析的话还是讲落到果皈依方面的。

于他相续前(中)出世的释迦牟尼佛等佛陀宣说了救护怖畏之道,因而作为导师;

因皈依又如何安立的呢?因皈依主要讲的话是他相续中安立的。前面是我自己的相续当中想获得三菩提果,或者我自己相续当中想获得佛果,那么此处讲的很清楚,什么因皈依呢?首先讲佛果,就是说皈依佛的时候,他相续出世的释迦牟尼佛,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相续和我的相续是不是一个呢?不是一个。所以释迦牟尼安立成他相续,那么这个佛果已经在释迦牟尼他老人家相续当中已经成办了,我们在皈依的时候呢,在世俗谛当中的时候,自相续和他相续,自他的分别还存在的时候,肯定有自相续或者众生,他相续的佛果等等。所以他相续当中出世的释迦牟尼佛等,等字就是讲三世诸佛,像这样的佛陀宣说了救护怖畏之道,所以说是导师,平时我们讲佛为导师就是从这个角度进行安立的。

佛陀(彼等)所开示的正法作为至无畏地之道,因而作为道;

佛为导师,那么法是什么呢?法就是道,法作道想。开示的正法,像这样佛陀开示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开示的六度四摄,开示的一切五到十地的修法,这些都是至无畏地之道。无畏地就是佛地,或者无畏地观待于小乘来讲无畏地就是解脱地,观待大乘来讲无畏地就是佛地。这些法都可以作为到达无畏地的道,因而称之为道,就是将法作道想的。

僧众作为救脱怖畏之助伴。

僧众是什么呢?僧众作为救脱怖畏之助伴。我们要从此地到彼处,或者要实践佛陀的正道,要实践佛陀的正道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很多怖畏,出现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出现违缘的时候怎么办等等。僧众就是作为救脱怖畏的助伴了。我们一个人行道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很多违缘,如果很多人行道,而且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人,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怖畏的呢?当我们要穿越一片非常恐怖的森林的时候,或是要穿过一片很恐怖的旷野的时候,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很多大力士,还有很多具有智慧、精明强干的人,那么我自己和他们一起走路,就可以很顺利的度脱一切的怖畏。

所以我自己现在要从凡夫地到解脱地,要从凡夫地到佛地,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多的怖畏。那么我皈依僧众,我依止僧众,像这样就可以救脱怖畏了,这些僧众就是救脱怖畏的助缘,作为善知识或者作为其他的道友都可以帮助自己遣除怖畏。像这样依止这些僧众,不管是凡夫僧也好,圣僧也好,反正依止这些僧众都能够救脱自己行道当中的怖畏,所以说作为助伴的。

由于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之因故安立为因皈依境。

由于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之因,自相续成就三宝这个是果皈依了,这个是果方面讲的。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的助缘,或者自相续能够成就三宝的因的侧面就安立成因皈依境。就是前面讲的佛作为导师,法作为道,然后僧众作为助伴,这个方面就是说能够使自己帮助自己相续当中成就自性的三宝,所以安立为因皈依境。

因为与僧众一同实修佛所宣说的正法,就可以解脱怖畏。(因为与僧众一同实修佛法,则可解脱怖畏之故。)

因为和僧众一起、一同的实修佛法的话,就可以解脱怖畏。这句话好像很突然,实际上就是解释前面的僧众作为救脱怖畏之处吧,那么讲整个讲完之后,再把前面这个问题再进一步进行作为解释的。

和僧众一起实修,做羯磨也好,或者说是一起闻思修也好,这方面就可以解脱怖畏,获得正见,然后获得修行当中的戒体,或者获得很多很多方便的缘故,所以可以解脱很多很多怖畏。

对此,有些上师说:大乘承认,唯有自己将(所)获得的法身佛才能救护疾病恐怖与细微障碍的畏惧,所以安立为果皈依;

下面是有些上师不共的观点,不共的观点是将大乘的佛果作为果皈依,将缘觉乘的法宝作为果皈依,将声闻乘的僧众作为果皈依,所以大乘、缘觉乘和声闻乘的果皈依别别安立的,就从这个方面安立。

首先大乘认为就是自己获得了法身佛之后,能够救护一切的疾病恐怖,然后可以从细微的障碍当中解脱的缘故,所以将大乘的佛果,将法身佛安立成果皈依,而没有安立法宝和僧宝,他这个方面单单是佛宝安立成果皈依。

缘觉乘自相续未来将自然而然生起证悟之法宝为果,所以也安立为果皈依;

针对于缘觉乘别别来讲的话,缘觉乘的众生绝对是通过百劫积累资粮之后,在最后有的时候,在最后世的时候,他自己在修法的时候,修法的时候他自己没有获得罗汉果,但是他自己修法的时候这个种性绝对要苏醒的,这个是很强的一种引业,非常猛烈的一种业以前已经修完了,所以在今世的时候虽然没有遇到任何的善知识,什么佛法都没有了,声闻都已经灭尽了,但是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证道。

所以他未来自己的相续当中自然而然会生起证悟的法,自然而然会生起证悟的法宝,他就会到到四道谛当中去观察十二因缘,首先四道谛当中尸骨,从尸体开始观,这个尸体的来源是什么,就是说老死,老死的因缘是什么,老死的因缘就是生,生的因缘是什么,就是有。然后往上观的时候就观到无明,然后他就想如果要打破死亡怎么办呢?首先打破无明,无明一破,行灭,行灭识灭,这方面顺观、逆观十二缘起,然后相续当中就证悟人无我空性。这是非常利根的缘觉这样证道的,所以这个方面为什么讲,这个未来自相续中自然生起证悟之法宝呢,这个方面就是绝对性的,缘觉、独觉修行的方法就是这样的。所以安立为果皈依,主要是他相续当中会自然而然证悟这个法宝的缘故,将法宝作为果皈依。

声闻乘自相续未来所得阿罗汉之僧众也安立为果皈依。

从声闻乘的侧面讲的话,自相续当中得到阿罗汉的僧众,他自己获得阿罗汉的果,就是说自己获得阿罗汉的果,这个僧众的身份安立为果皈依的,所以这个很清楚的。

因此,三乘各自果皈依是分开的。”

三乘各自的果皈依侧重点,大乘侧重于佛果、佛宝,然后缘觉侧重于法宝,然后声闻侧重于僧宝,就是从佛法僧三宝各各的安立,就是说三乘的果皈依,他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此种说法也稍不合理,因为大乘承认成佛时三身在三宝的自性中是一体的,所以其果皈依无有法宝与僧宝难道应理吗?

因为前面这些阿奢黎承许大乘的果皈依唯一是佛宝,无垢光尊者的意思说从大乘的侧面来讲,承许成佛的时候三身,就是法报化三身,法报化三身在三宝的自性当中,完全是一体,都是没办法分别的。那么成佛的时候没有法宝和僧宝不可能,所以在果皈依的时候,没有法宝和僧宝不是很应理,根本不应理的,所以前面说单单将佛宝作为果皈依就稍微不合理。

声闻缘觉承认二寂灭为究竟所得,他们自宗的胜义谛实际上成了无上菩提法身,因此声闻怎么无有佛宝与法宝呢?

然后再破斥第二种观点,声闻缘觉承认二寂灭,二寂灭就是前面讲的二灭法,就是说抉择灭、非抉择灭那种,那么这两种无为法是究竟的所得,他们就认为承许这两种灭法是究竟所得,他们自宗的胜义谛实际上成了无上菩提法身。这个无上菩提法身只是一个名词,实际上是完全观待于声闻乘缘觉乘,观待声闻乘缘觉乘他们相续当中的二灭可以安立成无上菩提法的。实际意义上讲,非常严格的定义来看的时候,无上菩提法身只有佛才具备,但是在他们各自的宗派当中,他们自宗的胜义谛,这方面讲的很清楚,在声闻乘他自己的宗派当中,在缘觉乘自己的宗派当中,实际上究竟所得的二灭可以安立成无上菩提法身。无上菩提法身实际上就是佛宝,所以前面我们讲三菩提,三菩提就是说菩提就是佛的意思了,大乘当中有佛,然后声闻当中也有佛,然后缘觉当中也有佛,这方面就是讲的很清楚的。

在《入中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很清楚,声闻中佛,这个中佛实际上就是指缘觉,因此从这个侧面讲的话,安立一个无上菩提法身,在他们自宗当中可以安立的,这个方面就可以成立成佛宝了。因此声闻怎么无有佛宝与法宝呢?佛宝、法宝肯定有,佛宝是他究竟的所得,像这样二灭当中可以安立一个侧面,还有从他自己的菩提果的侧面讲可以安立成佛宝,阿罗汉他的僧众这个侧面安立成僧宝,然后他所证悟的法,就是二寂灭法可以安立成法宝,然后究竟所得,已获得菩提的缘故可以安立成佛宝。因此声闻乘当中可以有佛法僧三宝,从这个方面做观察的。

缘觉也承认灭法为法性菩提,而并未承认灭法是唯一的法宝。(缘觉也承认寂灭为法性菩提,而并未承认寂灭是唯一的法宝。)

缘觉他自己承认这个寂灭,这个寂灭也是灭法的意思,承许这个灭法是法性菩提,究竟的这样所得,而并没有承认寂灭是唯一的法宝。像这样一种灭法是唯一的法宝,那么就是说缘觉他自己不承认的,然后他也承许灭法是究竟的所得的缘故,所以说佛和法都可以安立的。

所以说,承认果皈依为各自之菩提。

所以说果皈依是各自的菩提,前面讲的很清楚,就是在前面这一页当中,总而言之,承认与自相续中想获得三菩提,这个已经这样说了。说了之后,下面开始分析,分析的时候就是讲所以说承许,承认果皈依就是各自的菩提。

即想获得究竟三宝为果皈依。

下面就进一步宣讲究竟三宝是果皈依的道理。

《圣雄长者请问经》云:“皈依佛即欲得佛果;皈依法即欲得正法;皈依僧即欲得僧位。”

这方面讲三皈依的话,就是皈依佛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肯定是想要获得佛果的,然后皈依法也是想要获得正法的法宝,皈依僧也是想要获得僧宝的果位。

为成办自他二利而皈依三宝为因皈依。

为了成办自他二利,为了承办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来皈依三宝,也可以安立成因皈依当中。

《宝积经》中云:“诸比丘,汝等无论为自他,抑或为解脱怖畏、损害而皈依,汝之愿望皆能圆满。”

这个教证当中讲,汝等无论为自他,为自己皈依也好,为他人皈依也好,或是说为承办自己的利益,为他人的利益,或是说想要解脱这些怖畏而皈依,为了解脱损害而皈依,只要皈依三宝一切的愿望都能够承办。就是很清楚的说明,承办自他二利的皈依三宝,是因皈依方面的,这个方面讲的非常的清楚,承办自他二利而皈依三宝因皈依,然后下面有这个教证,所以我们就知道他也是为了成就暂时的自他二利进行观察的。

下面讲密宗对果皈依承许的方式。

密宗承认的是,想现见自己具有、现在就固有存在着的心性正等觉,进而皈依共同对境——外三宝,于不共对境——自己本来无生之心性中入定。

实际上就是讲了因皈依、果皈依两种,这个方面就讲了,对于密宗所承许的,想要现见自己所本来具有的,现在就固有存在的这样一种正等觉,然后进而皈依共同境的外三宝,就是想要通过现前自己本来正等觉,然后皈依共同境,外面的这些佛法僧三宝的诚心皈依。于不共对境本来无生之心性中入定,那么不共对境是什么呢?不共对境是本来的心性,本来无生的心性这个是不共对境。然后怎么样皈依呢?入定,你安住在这个层次就是果皈依了。

也就是承认各自坛城之三宝与共同教之三宝二者为因皈依境,对此皈依即是因皈依;(他们承认各自坛城之三宝与共同之三宝二者为因皈依境,对此皈依即是因皈依;)

密乘的行者承许各自坛城的三宝,各自坛城的三宝可以说是观音菩萨坛城,或是说这些各各的坛城。各各坛城当中都有这些佛法僧三宝,各各的坛城当中,就是说从表面上看起来一种他相续安立的外在的一种坛城的三宝,然后共同的这些佛法僧三宝,这二者是因的皈依境。

那么对于这样一种分别坛城的三宝,和对于共同坛城的三宝进行皈依的话就是因皈依。

承认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本智(智慧)为果皈依境,于无取无舍无改无染的境界中一缘安住为果皈依。

这个在讲的时候,果皈依也是讲果皈依境和果皈依的方法。果皈依境是什么呢?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智慧,就是每一个众生本具的佛果,本来具备这样一种佛果的这个智慧就是果皈依境,所皈依的对境。然后怎么样皈依呢?安住它,安住的方式就是无取无舍,没有什么取舍,没有什么改造的,没有什么染污的等等。像这样的话,这个境界中一缘安住这个叫果皈依,所以这个方面是讲的非常清楚的。

虽然从依外三宝而得果的角度而许为果皈依、从为得果而承认皈依境的角度而许为因皈依也可以,(虽然,从外三宝中得果分而言为果皈依,为得果而承认皈依境分而言为因皈依,)

从另外一个侧面讲,从外三宝当中,比如说他相续的三宝当中得果的这个分,分就是侧面,这个部分。那么从这个侧面、部分讲的时候可以安立成果皈依,因为他必定得到了果了,从得果的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应该叫果皈依了。然后从得果而承许皈依境部分、这个侧面来讲,这个因安立为因皈依,这个也是可以的。

但最主要的是,于自己本来任运自成具足果三宝而不希求其他之境为果皈依,为了修行的顺缘而皈依外三宝安立为因皈依。(但最主要的是,于自己本来任运自成具足果三宝故不希求其他之境为果皈依,皈依修持彼之顺缘外三宝安立为因皈依。)

这个是无垢光尊者再再给我们强调,果皈依和因皈依之间的差别。从自己本来就具备这个果的三宝,不希求其他的境,安住在自己的自性三宝当中,这个就是果皈依了,这个方面讲的非常的清楚的。

从皈依修持彼之顺缘,彼之顺缘就是说要现前自己本具的三宝,为了现前这个三宝,依靠外面的三宝的顺缘,这个时候安立成因皈依,就是皈依外面的释迦牟尼佛啊,这些佛法,这些僧众,这个方面就是为了现前自己本具的佛性,所以外在的三宝安立成顺缘,皈依他就称之为因皈依。

《成智论》云:“三坛城主尊,承认他圆满,何故希求因,证光明心性,三坛城本性,一缘而入定,真说果之最。”

在这个颂词当中也是讲到了因皈依、果皈依。首先就是讲因皈依,前三句主要是讲因皈依。“三坛城主尊,承认他圆满”,就是三坛城,上师讲身语意的坛城,身语意坛城承认他圆满。“承认他圆满”的意思是说通过承认,“他”就是其他的顺缘,通过承许皈依或依靠其他的顺缘来圆满这个三坛城,这个就是因皈依。

“何故”,为什么呢,“希求因”,像这样的话为什么是因皈依呢?就是主要是希求因的缘故,希求他的因,为了三坛城的主尊彻底圆满现前的话,希求一个外在的因,所以说称之为因皈依。

然后后面就讲果皈依,“证光明心性,三坛城本性,一缘而入定,真说为胜果”,证悟自己的光明心性就是三坛城的本性,在这个本体当中一缘专注而入定,“真说为胜果”,这个是果皈依。



现在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宣讲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正在宣讲第六品,第六品主要是宣讲皈依的修法。皈依的修法前面无垢光尊者也讲得很清楚,这个是进入大乘道的基石,如果我们要修持大乘道,没有这样种基础的话是根本没办法进修上面的瑜伽的,所以刚开始修持皈依非常关键,实际上皈依主要是内心当中的一种决心一种承诺,从现在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不舍弃上师三宝,依靠上师三宝作为助缘,然后现前相续当中的自性三宝的功德,这个就是外相的皈依和内在的真实的皈依,也可以说是因皈依和果皈依两种。现在在宣讲共同、不共同的皈依境当中,前面对于显宗密宗的一些观点已经作了观察了,今天继续宣讲对三宝的认知和方式。

此处认定三宝有两种,其中共同小乘中承认佛为殊胜化身;(此处认知三宝有二种,共同小乘中承认佛为殊胜化身;)

这个方面说认知了三宝有两种,一个是共同的一个不共同的。首先是共同的小乘当中承认佛是殊胜化身,皈依的佛宝主要是承许化身,在化身当中有好几种化身,有工巧化身,有殊胜的化身等等,此处的殊胜化身主要是示现十二相成道或者说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殊胜的佛宝,所以称之为殊胜化身。

法为十二部契经(经典)之教法以及各自相续之道、等持等证法;

小乘认为的法宝主要是有分两种,一个是教法和证法。教法证法当中,所谓的教法是十二部经典这方面的教法,还有证法是各自相续之道,自己相续当中所体悟的道,还有相续当中等持智慧等等都称之为证法。

僧众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

对于僧宝的安立有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下面首先宣讲凡夫僧,再宣讲圣僧。

凡夫小僧为沙弥、沙弥尼及居士,是众生之福田故;

在此处无垢光尊者安立僧众的时候,安立凡夫僧的时候分了两种:一个是小僧一个大僧。小僧就是沙弥、还有沙弥尼,这个是出家僧;还有包含居士,男居士、女居士,反正相续当中具有居士戒的话也可以称之为僧,也可以称之为小僧众,无垢光尊者的这个论典当中就这样宣讲的。因此住在佛学院的时候,有的说供僧的时候,因为有这样一种教证的缘故,所以法王如意宝说,只要是佛学院居住的居士也可以受供养,也可以接受斋饭等等,根据主要从此处来的。这个方面属于凡夫小僧,而且是沙弥、沙弥尼还有居士等等,因为这些是众生的福田,相续当中皈依了三宝,相续当中有戒体的话,肯定是众生福田,这个在很多地方都是进行宣讲过,对于居士供养什么功德,对于出家人供养、对于声闻缘觉供养、对菩萨供养、对佛供养这个方面都有超胜的功德,所以就知道小僧众也是众生福田。

大僧为具近圆戒者,即是说比丘为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为僧众;

在凡夫僧当中有大僧,大僧是具有近圆戒者,具备这样一种比丘戒,这方面称之为近圆戒。“近”主要是讲接近涅槃的意思,如果是受了这样种戒律的话,他离涅槃道非常近,所以叫近,“圆”就是圆满的意思,针对于下面的这些戒体,比丘的戒律是最具圆满的,所以近圆戒有的时候称之为近圆戒,有的时候是比丘戒,实际上意义上来讲是近圆戒。

即说比丘为大僧众,这个地方直接所宣讲的就是比丘,大恩上师讲比丘尼也包含在这个里面,因为他也是受了近圆戒的原因,所以像这样的话主要是受持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之为僧众或者称之为僧团。

以上介绍了凡夫僧,下面再讲圣僧。

圣者僧众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即正等觉。(圣者僧众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因为此处主要是宣讲小乘的共同道,共同的小乘当中宣讲的时候,他们的圣僧主要是这些得了圣果的这些圣者,得了预留果乃至得了阿罗汉果等等都称之为圣僧。

在有些地方讲圣僧一个就可以称为僧众了,凡夫僧四个以上称为僧众,这个也是有安立的方式的。还有所谓的预留果、一来果、不来果,还有阿罗汉果这些名称在大乘当中也有,将这些大乘菩萨安立成预留果,然后安立成一来、不来果,最后将佛安立成阿罗汉果,这方面也是有安立的。比如说《庄严经论》,在这个里面也有如是承许的。

大乘共称佛宝为具二清净、究竟圆满二利之三身自性,

前面讲了共同的小乘,下面讲不共大乘。不共大乘安立了佛法僧三宝就是下面这些内容应该了知,首先是大乘共称的佛宝,共称的佛宝是具有二清净,二清净主要是本来清净(本来离垢清净)和染污清净这两种。本来清净就是如来藏的本体,染污清净就是通过修持将一切的垢染全部彻底消尽之后所显露的如来藏本性就称之为离垢清净,所以大乘的佛宝是必须要具有二清净,为什么说必须有二清净呢?因为凡夫人具有一清净,凡夫虽然很多业惑,但是本来清净是具备的,只要佛陀才具备二清净,所以只要提到二清净肯定是指佛陀。

究竟圆满二利之三身自性,佛陀已经自利他利成究竟圆满,所以佛陀法报化三身的自性就是佛宝所摄,。

《宝性论》云:“无为任运成,非依他缘证,具足智悲力,具足二利佛。”

《宝性论》开篇的时候分别顶礼佛法僧三宝,对佛宝进行顶礼,这个颂词前段时间在心性休息当中也遇到过,当时也解释过,实际上在这个颂词当中主要是以六种特点或者八种特点来赞扬或者来宣讲佛的功德。

无为法任运成就非依他缘证,这个方面是前三种,具足智悲力是后三种,具二力从自相续方面具备其功德是具自力,令他人也获得这样种功德叫具他力,所以说实际上六个反体或八个反体开合不同。

前面讲的时候前三种后三种实际上总的来讲有六种,具有六种肯定是具有二力的,所以说加后二种就是八种特点。

这个以上主要是宣讲佛宝,下面讲法宝。

法宝之本体是不可言思的自性为成佛之道或对治法。

所谓的法宝的体性他不可思议的,很多地方讲法宝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种自性来进行观察。法宝的自性是成佛之道,通过大乘的法宝可以获得成佛,然后其他的障碍其他的垢染对治之道,所以这个就是法宝它自己的本体或自己的作用。

(法分义法与句法:)

法分为句义两种,一般来讲,句就是讲典籍等文字典籍;意义就是六度或者其他的修法称之为义。下面对这些进行解释:

具相道与二灭之有相法为义法,句法为十二部契经。(具相道与二寂灭之有相法为义法,句法为十二部经典。)

这个方面的解释方式主要是按照《宝性论》的传统。《宝性论》的传统解释的时候和其他地方解释这些稍有点不同的地方。

这个方面的“具相道”是什么意思呢?“具相道”的“道”就是指道谛的意思,“具相”的“相”字就是具有它的特点,具有特点的道谛,这个方面是一种道谛所摄的法。

二寂灭主要是灭谛所摄的。所谓的义法,它就包含的道、灭二谛。道谛就是具相,具有这样种相的道谛,下面还要讲具有什么相。二寂灭主要是讲抉择灭和非抉择灭这两种,这两种都是灭谛所摄。所以二寂灭是指灭谛,具相道是指道谛。

有相法,这个方面有相法如果出现在其他地方应该理解成有执着有相状的法,这个地方有相法是具有这样特点的意思,具有这样一种特点的法就是这个义法,就是具有这样道谛,具有灭谛的这样一种相,这个方面称之为义法,所以有相法其他地方的解释就不相同。

句法为十二部经典。句法是什么呢?就是讲十二部经典,十二部经典就是十二部契经,在有些地方讲十二部契经,在三藏十二部当中的十二部,反正下面还要再讲法宝的时候还可以分别再宣讲的。

《宝性论》中云:“无二无思念,依除之对治,何依何离贪,二谛有相法,二离贪寂灭,及道谛所摄。”

“无二无思念,依净除对治”,这两种主要是宣讲法,首先无二无思念是果,依净除对治是因,是这样安立的。

“无二无思念”这句当中有三层意思,首先“无二”是指没有业惑,业和惑称之为二,在这个真正的证悟的时候没有业和惑所以称之为无二。所以此处的无二不是双运的意思,不是优的意思,这个地方的无二是没有业惑称之为无二。业和惑称为二的缘故,在这个法的自性当中没有业惑所以称之为无二。“无思念”是无思和无念这两种,实际上无思念就是无思和无念,那么什么叫无思呢?无思的意思是这样法的自性不是分别念,不是能够思考的对境,没办法思议,所以说叫做无思,也可以理解成是不思议的意思。无念是没有分别念的意思,没有什么分别念主要就是讲非理作意的分别念,非理作意的分别念是引发这些业惑,引发这样一种可以说是思议的因,所以在这个法宝的这个果当中,第一个没有业惑,第二个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本体。无念就是根本没有非理作意的分别念,所以主要是果法。

“依净除对治”也是讲三种因。依净除对治在字面上的话,也是两层意思隐含了第三层意思。在《宝性论》当中还有另外比较明显的意思,我们讲的时候可以带出来。净除是什么意思呢?净除的意思就是净除烦恼障,净除烦恼障称之为净除。然后对治什么呢?就是依靠三毒的对治。净除主要是从净除烦恼障的角度讲,对治主要是讲三毒的对治,这个道是三毒的对治,三毒的对治就是道。依净除对治它有一个显现,在此处的颂词当中不明显的一个显现,这个显现是什么意思呢?显现就是指显现智慧光明,显现智慧光明主要是一种证,主要是证得。净除和对治侧重于断,显现智慧光明侧重于证。所以在这个地方讲依净除对治,依靠这个净除和对治之后它就显现光明智慧的本体,所以这个附带带出来的意思就是光明显现这个本体。这个方面是在此处颂词当中不明显的。

“何依何离贪”,也是在宣讲法宝,离贪两个字就主要是讲到了法宝的自性。在有些地方翻译成离欲,说法是离欲尊,在这个方面讲是离贪,所以离贪两个字主要是指法宝而讲的。什么样的本体叫离贪呢?或者叫离欲的法呢?“何”“ 依何”这两字进行观察的。“何”就是它的果,主要是前面的无二无思无念,无二无思无念这三者是果,所以叫何。何方面代表它的果法,“依何”是这样的果依靠什么,依靠就是它的对治,对治就下面第二句当中所讲到的净除对治和显现这三种。所以具备了这样一种无二无思念的这个果,然后具备了依靠这样一种因的净除对治的显现,这个就构成了离贪的法了。所以“何依何离贪”的意思就是这样。

“二谛相为法”,二谛呢不是指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个二谛是指灭谛和道谛。具有灭谛道谛的相这个就是法。二谛相为法,意思就是具备这个道体灭谛的相,称之为法,就称之为法宝。所以此处的谛就是指道灭二谛。

“二离贪寂灭,即道谛所摄也”。二离贪意思是具有两种特性的离贪,具有两种特性的法称之为离贪的法宝,就是二离贪的意思,二就是讲具备了两种自性,两种特点,离贪主要是介绍法宝它自己的本体。什么是法宝呢,就是具有两种离贪的自性叫法宝。那么这两种自性是什么呢,寂灭即道谛所摄,寂灭就是灭谛,即道谛所摄这个道谛。所以通过灭谛和道谛构成了离贪的本体,就是从这个方面来了解的。

二灭(二寂灭)是指以对治法去除前有之垢无有戏论的抉择灭与垢染或戏论,住于犹如虚空般无有自性之义中的非抉择灭;

二灭是抉择灭和非抉择灭,抉择灭和非抉择灭在有部《俱舍论》以上都开始宣讲这个二灭。但是它的意义完全是不同,在有部当中成许这样一种二灭是一种有实法,它是实有的。经部以上不成许它是实有。在大乘尤其在此处宣讲二寂灭的时候,是站在很高的高度,站在最高的角度来进行安立抉择灭和非抉择灭。

抉择灭是对治法,通过对治法去除前有之垢无有戏论的这样一种本体,通过对治法主要是通过离戏因,通过这样一种离戏的这样一种因,能净因,通过能净因可以去除前有之垢。前无之垢和前有之垢主要是从实相现相来观察的。有些时候说这个垢染是以前就不存在的,有的时候说这个垢染是以前有的。如果说这个垢染是以前不存在,如果看到这个词句的时候一定是实相。如果说这个垢染是以前有后面没有,这个肯定是现相。在现相界当中肯定众生相续当中有烦恼,通过修法可以将烦恼去除,这个绝对是从现相的层面讲。所以通过对治法去除以前有的垢染,然后显现无有戏论的抉择灭这个层面。

与垢染与戏论,可以说理解成它的这个客尘,就说是通过抉择灭来将垢染和戏论灭除。但是从这个句子来看,似乎是将抉择灭和垢染戏论放在一起同等的方式来进行观察的。也就是说二寂灭是指对治法去除,这个去除两个字,去除什么呢,就是连起来看所去除抉择灭与去除垢染,去除戏论这样的。如果这样理解呢,可以理解成到位的抉择灭的智慧和它的垢染和戏论,也就是说能对治和所对治,能对治就是抉择灭的这种智慧,所对治就是指垢染和戏论,那么从这个侧面理解也可以。确确实实也是可以的。

在《辩法法性论》当中也是讲到了,能对治和所对治二者究竟来讲都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了所对治,才有了能对治。如果没有所对治,就没有能对治。所以这个句当中说要去除无有戏论的抉择灭,要把抉择灭去掉,然后要去掉垢染戏论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真正现前佛果的时候,能对治的智慧和所对治的垢染戏论同等都是假立的,这个方面可以了解它的含义。

然后下面讲非抉择灭。

住于犹如虚空般无有自性之义中的非抉择灭,

去掉,排除了去除了抉择灭和垢染戏论之后,然后安住于犹如虚空一样没有自性义的非抉择灭当中。 “住于犹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本来的智慧光明,不是通过能对治生起的抉择灭,也不是抉择灭所对治的这些,都不是。

虚空一样无有自性之义,就说本来自成的自然光明,本来具备如来藏这个特点等等,这个方面称之为非抉择灭。为什么叫非抉择灭呢,因为它本身就是无为法,它不是通过抉择之后才安立的灭缘故,它本来就是自性灭的缘故。所以安立成非抉择灭。这方面的讲法是相当高的一种讲法。

道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证悟分;(道为资粮、加行、见、修之证悟分,)

下面再讲道。道是什么呢,道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证悟分,就证悟了这些侧面,证悟的部分就称为道谛。

受持二谛之法相是指一切教法与证法。(二谛之相是指一切教法与证法,)

二谛的相是道谛、灭谛叫二谛,这个方面的二谛都是讲道谛和灭谛,不是讲世俗胜义谛。道谛和灭谛的相就是指教法和证法所摄的。

一部分的道谛是教法,然后证法也是包含一部分。道谛当中有一部分证法,然后在灭谛当中也有一部分证法,灭谛当中的证法就是二灭,前面所讲的二灭它的这种证法是灭谛所摄的。道谛所摄的证法也有菩萨相续当中智慧等等,这方面也可以说是道谛所摄的证法。所以二谛的相它具有的这个特点,就是指与教法与证法都包含的。

僧众是指重新现见心性光明之义住于十地的圣者。

所谓的大乘僧众是指重新现见,重新现见就是以前没有见过,现在可以说新见,重新见到的意思就说是新见,或者说重新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好象是以前见过了,好象遮障又重新见到的意思,这个也可以理解。从二清净的侧面来理解,因为众生本身具备心性光明之意,本身具备,后面通过遮障没有现见成了众生之后,后面通过修道又重新现见,也可以理解。反正两个方面都可以理解,从字面上意义上都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含义。

重新现见心性光明之义住于十地的圣者。这个地方讲决定是圣者所摄的,从一地菩萨到十地末,这些都是见到心性光明之义安住十地圣者中。

《宝性论》云:“如所尽所义,智慧清净故,具慧不退众,具无上功德。”

在《宝性论》中讲僧众的功德“如所尽所义,智慧清净故”。“如所尽所义”,是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方面来讲的,圣者僧众对于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的意义都能够照见,如所有的智慧主要是见到万法真如义,尽所有智慧是见到众生相续当中普遍具有如来藏光明侧面讲的,所以叫“如所尽所义”。从对境来讲叫如所有法、尽所有法,从有境来讲叫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从境和有境这两个方面可以如是分别。“智慧清净故 ”意思是说,因为圣僧通过修持具足了清净智慧障垢的缘故,智慧的障垢远离了,智慧就清净的显露,“具慧不退众”,具慧是具如所有智慧和尽所有智慧,“不退众”是说到了一地菩萨以后不退转,不会再退到轮回当中,“具无上功德”具备一般凡夫或僧人根本不具备的这种无上的功德。

共不共的金刚乘安立三宝的观点,下面进行宣讲,或者前面讲小乘大乘这方面可以安立为共同,此处的金刚乘可以安立为不共同,小乘大乘安立为共同,金刚乘安立为不共乘,这方面可以看各自定义和出现的场合,比如说下面的圣乘,这个圣乘观待小乘来讲,大乘叫圣乘,或者观待金刚乘来讲大乘不叫圣乘,金刚乘叫圣乘,观待大圆满来讲,大圆满才是圣乘,所以,这里所谓的共与不共都是可以如是理解的。

不共金刚乘中各续部的观点各不相同。

下面引用事部、瑜伽部等续部的观点略说三宝的自性。

事续与行续承认佛宝为三身或四身五智,

有些地方讲三身五智有些地方讲四身五智,有些地方讲三身四智,关于这些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庄严经论注疏》当中也讲过的,四身五智的讲法在显教的经部中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意义上面完全可以包含的,因为法身的侧面安立了自性身,再加上法界体性智,其实完全都是合理的,所以说三身四智或四身五智,意义上面没什么无别的。

或者清净法性、神变、加持之天尊、如来部、莲花部、金刚部所摄之报身以及寂猛装束大小坛城诸化身尊众;

所谓的佛宝,前面宣讲了清净法性,把清净法性安立为佛宝,神变所幻现的天尊,加持所幻现的天尊,还有如来部、莲花部、金刚部所摄的报身,还有寂猛装束大小坛城诸化身尊众,这全部是佛宝所摄。

法宝即如前所说的一切法,尤其是各自共称之经论(论);

法宝在事部行部当中,前面所说的一切法和大乘当中的所讲的是一样的,还有尤其是各自所称之论,包含在事部行部,各自所称得论也可以包含在法宝当中。或者前面讲十二部经典,除了十二部经典之外,再加上各自的论典。这些方面也称为法宝。

僧宝指声闻、菩萨与持明僧众三者。

所谓僧宝包含声闻僧众,菩萨一到十地的僧众,还有持明僧众。持明僧众主要是密乘当中的成就者,或者密咒士,这方面都称之为持明僧众。持明僧众、菩萨僧众,不一定显现身相的。无垢光尊者在此处声闻乘也是包含在僧众中缘故,所以说声闻菩萨持明含在家,出家二众。

瑜伽续承认佛宝是三身或四身五智的清净法性,包括属于坛城中的诸部主尊金刚萨埵、珍宝部、莲花部、事业部、如来部五部所摄之三身寂猛相以及主尊、眷属、一多根本坛城、誓言、法、事业之坛城、四手印、一手印等次第即包括于大小坛城中的一切圣尊;

在瑜伽续当中宣讲三身五智清净法性是佛宝所摄。还有坛城主尊金刚萨垛也是佛宝所摄,还有珍宝部等如来五部所摄的三身威猛相的主尊眷属都称之为佛宝。还有一坛城多坛城根本坛城,坛城当中的圣尊,还有誓言法事业的坛城,誓言就是誓言坛城,法就是法坛城,事业就是事业坛城。四手印、一手印是生起次第的学修方式。观一次本尊称为一手印,观多次就叫多手印或四手印,这些次第全部包括大小坛城的一切圣尊,从这个方面了知安立的。

关于法宝、僧宝与刚刚讲的(事续、行续所许)相同。(法宝与僧宝与事部、行部所许相同。)

前面怎么承许法宝和僧宝,这方面在这里也是相同的。

大瑜伽续中承认佛宝是一切出有坏报身如来之身语意与金刚自性无别之主尊、眷属、一本尊、多本尊、圣聚、住于自成坛城密严刹土中的圣众以及从中示现的一切化身;

大瑜伽续主要是讲无上瑜伽续,前面也讲到了事部、行部、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当中的佛宝,出有坏佛陀的报身如来之身语意与金刚自性无别之主尊、眷属,主尊与报身佛无二无别,眷属也是他化身的缘故,所以显现的眷属也是佛的自性。一本尊或多本尊、圣聚都是坛城的自性,住于自成坛城密严刹土中的圣众以及从中示现的一切化身都是佛的本体的缘故都安立为佛宝。

法宝也是前面所说的一切法;与三宝无二无别之自性并具灿然相好者为无上僧宝。

上师解释无上僧宝的时候说包括佛菩萨在内,这个地方安立与三宝无二无别的自性。具灿然相好者为无上僧宝。这是略说密乘当中安立三宝的方式,这主要是从内具三身五智等了知后安住皈依,这个角度称为不共金刚乘的观点。

下面解释三宝当中的宝。

为何称为宝呢?

平时我们讲三宝,为什么称为三宝呢?《宝性论》当中讲的很详细。如果没有学《宝性论》这种观点,连为什么安立为宝的含义都了解的很马虎,很模糊。

下面引用《宝性论》的观点来宣讲为什么称之为宝的根据。

《宝性论》中云:“难得无垢染,具力世间饰,超胜性(殊胜性)无变,是故称为宝。”

在《宝性论》当中从六个侧面安立称“宝”的,第一个是难得,第二个是无垢染,第三个是具力,第四个是世间装饰,第五个是殊胜,第六个是性无变。下面一个一个宣讲,一个一个对照。另外因为具有这六种特点的缘故。“是故称为宝”,具有这种特性的佛法僧才能称之为三宝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下面无故光尊者略释:

总而言之,以六种相同点可以说明所谓的佛法僧三宝与珍宝相同。

这个地方的“宝”和珍宝相同。世间的珍宝世间的如意宝等等具有这六种特点,佛法僧三宝自性具有这六种特点与珍宝相同相似,相似的意义前面讲过很多次,实际上具有珍宝能不能和真正的佛法僧相比呢,没办法相比,因为三宝是真正的引导众生出离的智慧的自性,珍宝是无情物的自性,所以二者没办法相比。但是从相似的角度讲有六个相同点说明佛法僧与珍宝相同,所以将佛法僧安立为三宝。

难得相同:若不是多生累劫中积累善根者不能值遇的缘故(二者相同)。

所谓的难得相同,三宝很难得,很难以值遇,为什么这个三宝很难以值遇呢?因为要值遇三宝必须多生累劫当中积累善根,或者说以前发过殊胜的愿,这个方面的话在因缘福报成熟的时候他才可以值遇三宝,才可以进入正道当中修学。所以因为需要多生累劫当中积累善根的缘故,如果说没有在多生累劫当中积累善根根本没办法值遇,这个难得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既然这个方面有一个二者相同,从他珍宝方面是什么难得呢?比如说世间的珍宝,世间的这些殊胜的这些黄金啊,或者说殊胜琉璃啊,还有这些如意宝等等,或者金刚钻石这些方面的珍宝呢,它也是很难得的,它不像石头瓦块一样,不像这些泥巴一样到处都有,实际上黄金、钻石,如意宝它是很难得。那么谁能够得的到呢?有大福报者,具有殊胜因缘者他能够值遇,不是一般的贫穷人,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可以值遇这些珍宝的。所以如果没有具备福报,没有具有殊胜的因缘得不到、值遇不到这样的珍宝,此处这个珍宝和三宝也是相同的,从难得侧面完全相同。

无垢相同:因为随时随地都远离垢染的缘故(二者相同);

无垢相同,无垢就是无有垢染方面是相同的。

因为随时随地都远离垢染,那么什么意思呢?从三宝的侧面来讲,就是说随时,不管是什么时间,不管哪一个地方出现三宝,这个三宝的自性都是远离垢染的,没有丝毫的垢染,所以都是远离垢染的缘故,可以说是无垢的特点的。珍宝也是这样的,这些如意宝也好,或者其它黄金也好,实际上本体来讲都是无垢的,随时随地远离垢染的缘故,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它们二者是相同的,都是非常清净没有什么垢染,三宝也是这样的,珍宝也是这样的,所以二者有这样相同之处。

具力相同:具有六神通等不可思议之功德力的缘故(二者相同);

具力相同,具力就是具有这样不共的能力,不共的作用不共的能力,这个叫具力。

从佛法僧三宝的侧面来讲的话,佛宝或者法宝,或者摄于佛、僧众当中的法,他们具有六神通,尤其是佛僧等等,比较明显的方面观察的时候,具备这样六种神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能够如欲的降下所欲的雨,或者说能够遣除众生的怖畏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一般的凡夫分别念难以思议的,不可思议的功德的能力的显现,这个方面就是佛法僧三宝的。然后珍宝有什么能力呢?如意宝它可以遣除世间的衰败,它可以遣除世界的贫穷,它具备一般的这些无情难以具备的功德,难以具备的能力如意宝是具备的,所以它也具备能力。还有一些世间的珍宝,它本身就是有一种不共的能力,比如说传说当中这些天珠啊,或者殊胜的珍宝啊,传说戴在身上就可以些邪魔,或戴在身上就可以远离疾病,或者说放在家里可以招来吉祥等等等等,这些方面它的不共的能力就是这样的,本身就有这样不共的能力。因此说这些珍宝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所以二者是相同的。

成为世间之饰相同:作为众生善心之因故(二者相同);

它的特点是成为世间的装饰,三宝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而且它是世间的最胜的装饰。为什么?有什么根据可以安立它是世间的装饰呢?因为这个三宝可以成为众生一切善心的因。一切众生的善心从哪里引发的呢?实际上一切众生的善心就是从佛法僧引发的,依止佛陀为导师,然后佛陀开示了四谛、十二因缘,或者说取舍因果之道,这个方面都是引发众生善心的因。或者依止僧众受皈依,依止僧众戒除、断除杀生、偷盗、邪淫等等的恶业,这些都是引发众生的善心的来源根据。

所以佛法僧三宝不单单是装饰,而是世间的最胜装饰,如果在整个世间当中没有佛法僧三宝的话,那么众生将变得极为贫瘠,尤其是众生的心相续将会变得非常的黑暗。三宝出世之后引导众生生起善心,引导众生心向善法的缘故,就成了世间的最胜装饰品。

珍宝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人们将黄金打成首饰,然后挂在耳朵上,挂在脖子上,或戴在帽子上等等,这方面因为它很珍贵的缘故所以说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品。因此说珍宝作为一般众生的身体上面的装饰,或者屋里面的装饰。而三宝可以作为整个世间的最胜装饰,成为世间的装饰品的侧面来讲二者是相同的。

超胜(殊胜)相同:较人造珍宝殊胜作为相同点而超越世间的缘故(二者相同);

这样殊胜的三宝是远远超胜于其他的法,超过世间,或者他根本不是造作的,根本不是人们去造作,不是通过因缘产生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三宝自性本来本具的如来藏特点开发的时候叫做三宝的自性。这样一种殊胜大无为的善法绝对超过现在的一切世间因缘的造作中,从这个侧面讲殊胜,极其殊胜就是这样的,根本没有改变过的,完全是本来具备的这样的特点叫做殊胜。

珍宝是什么样的呢?珍宝它也是天然形成的,珍宝当中有人造珍宝,还有天然珍宝,当然大家对人造珍宝的价值都知道肯定是很低劣的,然后天然珍宝的价值大家认为是非常高的,有这样一种看法。所以就犹如天然珍宝远较人造珍宝殊胜的缘故,安立成宝。就是说大无为三宝的自性也远超其他一些因缘所生的善法,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也是超过世间的,二者是相同的,从这个相同点进行比较的时候就知道了。

无变性相同:不以褒贬等而改变作为相同点,是无为法自性的缘故(二者相同)。

观察的时候无变性相同,三宝是不改变的,珍宝是不改变的。从哪个方面讲不改变的呢?三宝不以世间的褒贬而改变,意思是说信仰佛法的人,信仰三宝的人再再的造颂词,再再的去对三宝顶礼、赞颂,那么三宝的本体会不会因为很多很多的赞颂而改变或者增上呢?这个根本不可能增上、改变的。然后有很多不信三宝的人,对于三宝诋毁或者詈骂等等,那么三宝的自性会不会因为很多很多人毁谤、低贬而减弱呢?也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它是根本不变化的本体,不可能因为褒贬而改变的。

同样的道理,如意宝或者黄金等等的价值,它的本体也根本不会因为人们的褒贬而改变它的本体,根本不可能通过褒贬改变它的本体。人们心目当中或者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有可能这个黄金涨价,黄金跌价,有这个方面的现象,但是实际意义上通过褒贬或者涨价也好跌价也好,它的自性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它的自性绝对不可能增长、减弱,从这个方面就可以了解的。

因为三宝是无为法的缘故,所以说不可能有褒贬,那么此处并不是说珍宝是无为法,他这个地方讲而改变是作为相同点,就是不以褒贬而改变作为相同点观察的时候,三宝是无为法,珍宝当然不是无为法,这个是二者不相同的地方。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三宝安立成宝的根据主要是和珍宝相比都有六种相同点,所以说安立成三宝。

三种安立方式,

下面有安立佛法僧三宝的三种安立的方式。

《宝性论》中云:“依于佛法僧(佛陀正法僧),三乘三事业,不同之信解(依照诸信解),安立三皈依。”

对于佛陀、正法和僧宝这三种,在三乘当中,三乘就是所闻乘、缘觉乘和大乘,就是在这三乘当中有三事业,三事业就是说依靠佛陀做的事业,然后依靠正法做的事业和依靠僧众做的事业,有这样三乘三事业,首先是这样的。

“依照诸信解,安立三皈依”,依靠三乘的行者对于三种事业信受的程度,或者说对于佛法僧三宝供养的程度安立三皈依的,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也就是说对于佛陀或者对于大乘,佛陀的事业,佛的事业有信心的人,或者着重供养佛的人他主要安立成大乘的皈依。然后对于法宝有信心的,比如说缘觉乘的种性他对正法非常非常的恭敬,所以他依靠法的事业如是来进行的缘故,依靠他的信解安立缘觉乘的皈依。然后声闻乘对于僧众特别特别恭敬,他主要依靠僧众的事业而进行修法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声闻乘的皈依。所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安立,就是三种方式。

下面用《宝性论》注释的观点进行观察:

《宝性论释》中云:“对于为宣说本师功德、趋入佛真实义之菩萨乘的补特伽罗,以及对佛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而言,佛为皈依处,是二足尊故;

对于宣说本师的功德,宣讲佛陀本师的功德,为了趋入佛真实义,菩萨乘的补特伽罗,就是大乘的众生来讲的话,还有对佛的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他单单侧重于对佛的殊胜事业非常有信心,这个侧面讲的话佛为皈依处,主要以佛作为皈依处。是二足尊故,那么谁是二足尊呢?佛陀就是两足尊,或者佛陀是二足尊。

前面所讲的三乘三事业,就可以在注释当中讲三乘是哪个地方对照的,然后三种事业当中的佛的事业是怎么样的,所以下面讲以及对佛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而言,佛为皈依处,这就是第一种安立皈依的方式。

对于为利本师所说教法、自己随念甚深缘起法之缘觉乘补特伽罗,以及对法殊胜事业有信解者而言,法是皈依处,乃离贪之尊故;

第二种皈依的安立的方式主要是对于为利本师所说教法,因为缘觉乘他出世的环境,所出世的时间是非常特殊的,佛陀早就涅槃了,然后正法早就隐没了,或者说佛陀所宣讲的正法隐没了,僧众修行的助伴没有,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独觉、缘觉他主要出世在无佛之时,没有这些四众弟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所以他相续当中能够恭敬的、能够安立的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为利本师所说的教法,为利这两个字不是很好理解的意思,上师也没有讲过为利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其他的注释当中观察的时候,这个为利就是利益的意思,功德的意思。对于本师所宣讲的教法的功德生起很甚深的信解。因为佛陀也没有了,然后导师也不存在,然后僧众也没有,修行的助伴也不存在。所以这个时候能够忆念的,能够依止的就是有利益的佛陀所宣讲的正法,就是说有利益的佛陀所宣讲的正法。

所以他自己随念甚深缘起法,他自己对法特别恭敬,然后对于甚深的缘起法自己能够随念,就是前面我们讲的顺、逆观十二缘起,这样一种缘觉乘的修行者,缘觉乘的补特伽罗讲的话,还有对于法的殊胜事业有信解者,对于依靠、通过正法能够做殊胜事业,对正法非常有信解的人,不单单是缘觉乘的众生,而除了缘觉乘之外有一些人,比如现在处于有佛法的时代,有一部分众生他对正法非常的恭敬,而且对于法的殊胜事业非常有信解,对他们来讲的话主要皈依法,法是他的皈依处。

乃离贪之尊故,离贪之尊就是前面我们讲的离欲尊,正法尊是离欲尊,像这样是离欲尊的缘故,离贪之尊的缘故,所以以正法作为主要皈依处的。

对于为宣说入佛法之僧众的功德随念从他人处所闻之法音而趋入的声闻乘补特伽罗,以及对僧众殊胜事业有信解者而言,僧是皈依处,为诸众之尊故。”

也就是说,第三类是对于宣讲入佛法僧众的功德随念。因为我们要进入佛法的话,主要是依靠僧众的加持,通过僧众、僧团的力量,然后自己生起信心而进入佛法当中。所以说对于宣说入佛法僧众的功德,然后从这个方面随念。

还有从他人处,从其他可以修行者的地方所闻的法音,而趋入声闻乘。声闻的意思就是听闻声音而入叫做声闻,就是说听闻声音而入,听闻佛音、佛的声音而入,这样叫做声闻。这方面也是一样的,听闻所闻的法,他人所闻的法音而趋入的这样修行者就安立成声闻乘的补特伽罗。

还有对于僧众的殊胜事业,他有一个比较不共特殊的信心、信解,从这个方面讲的话僧宝是他的皈依处,因为是诸众之尊故,众中尊,有的时候佛是两足尊,然后法是离欲尊,然后僧众是众中尊,像这样一切众人当中最殊胜的最尊贵的僧宝,所以他就是诸众之尊故,从这个方面理解。

总之,暂时皈依处是三宝;究竟皈依处是唯一佛陀。

前面无垢光尊者讲了很多很多观点,总而言之概括的时候,暂时的皈依处作为救护者,暂时的皈依处就是外在佛法僧三宝,究竟皈依处是唯一的佛陀。因为前面分析这样一种法宝和僧宝都不究竟的缘故,是有为法等等变化的缘故,所以唯一的皈依处就是佛。

《宝性论》中云:“胜义众皈处,唯一正等觉,具佛法身故,僧亦究竟佛。”(《宝性论》云:“胜义众皈依,乃唯一佛陀,佛具法身故,僧亦究竟佛。”)

这个颂词昨天解释过的,主要还是成立佛陀是唯一的究竟皈依处。

因此正等觉(佛陀)是所求究竟义之果皈依。

下面再讲第二个科判:

丁二(别说因皈依境)分三:一、总说三宝;二、别说法宝;三、别说僧宝

戊一、总说三宝:

总说三宝当中实际意义上,无垢光尊者也是宣讲了佛和法,僧宝在此处直接没有讲的。

谁具救护之能力,自己应向其请求救脱怖畏之法,并且通过仪轨而轨而承诺,为宣其自性而说:

这一段的意思是怎么样理解的呢?不管是谁具有救护的能力,自己应该向他请求救脱怖畏之法,也就是要皈依他,要依靠他,就是这样的。在安立究竟皈依处的时候,在安立谁能够救脱怖畏的时候,比如说以前在《广论》当中引用了赞印赞,殊胜赞等等,这些印度的大德都是说我不是偏袒佛陀,我也不轻视外道,反正我通过智慧、理论的观察,谁具有救护的能力我就皈依谁。就是非常公正的,通过很公正的理论来观察之后,不管是谁,反正只要具备这个能力,真正能够开示救脱怖畏的方法,通过殊胜的观察决定之后,我就向他皈依。最后观察完之后,只有佛陀、只有三宝具有这个能力,所以舍弃外道而进入佛门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并且通过仪轨而承诺,实际上我们在受皈依戒的时候,通过这样的仪轨,阿奢黎上师开始念诵,自己开始重复,最后通过仪轨承诺,承诺自己乃至于成佛之间,宁愿舍生命不舍弃三宝等等,这个方面就是一个决心,自己发了一个承诺。为了宣讲其自性,就是讲三宝的自性,为了宣讲三宝的自性而宣说下面的这些含义和偈颂。

有缘三宝因皈依,佛为化身相好饰,

一切佛法分二种,其中无垢之教法,

种种经续乘之义,显现经典文字相。

“有缘三宝”当中的“有缘”不是指有缘份的意思,这个缘就是指缘取的意思,就是在法义当中有一个有缘的修法,无缘的修法。有缘的修法就是指有缘取有相执,无缘的修法就是无缘取无相执,有缘主要从显现方面讲,无缘主要从空性方面讲。此处这个“有缘”,这个因皈依不是从空性等等的角度来讲的,有缘就是有可缘取,有对境的意思。

有缘的三宝是因皈依,对于外在的佛法宝三宝安立因皈依,安立因皈依境的时候,“佛为化身相好饰”,主要是按照和小乘共同而承许的。和小乘共同承许的话,就是说殊胜的化身,佛就是殊胜的化身,相好庄严来装饰的,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从这个方面装饰佛陀的化身的身相,这个就是佛,主要是皈依佛宝的境。

然后是法宝,一切佛法这个就是法宝,“一切佛法分二种”,就是讲教法和正法,就是说世亲论师的《俱舍论》,最后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有这样一种颂词。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一切佛法分两种,是教法和证法。

教法是通过宣讲而住持的,证法主要是通过修持来住持的。反正如果有讲解的人,有修持的人,佛陀的教法、证法就会长住世间,这个方面就是这个含义。所以我们自己要住持法的话,就是住持佛法,要不然你通过讲闻的方式来住持,要不然就通过实修的方式住持,除了这些之外,没有什么能够令佛法长住的,所以为了令佛法长住,要不然就是讲解听闻,要不然就是实修实证。

“其中无垢之教法”,正法在此处没有侧重讲,下面讲正法,其中无垢之教法,在教法、证法两种佛法当中,其中有无垢的教法,就是非常清净的教法,通过三量观察再再能够成立的教法,所以像这样无垢的教法。

“种种经续乘之义”,显现经典文字相,种种的经典还有续部诸乘的这样一种含义,就显现成经典文字相。“经续乘”就是讲显宗和密宗,经乘、续乘可以理解成显宗、密宗,所以种种经续乘之义,是通过显现经典,显现文字的形相来进行表示、表达的。所以直接是宣讲佛宝和法宝,僧宝此处未宣讲的。

此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尤其是成为皈依境的三宝,佛宝是指相好严饰的化身、法身以及报身;

此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意思,这个就是说颂词当中所宣讲的佛为化身相好饰,乃至于显现经典之相,这个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尤其,这个尤其之后应该是讲大乘的观点的。尤其是成为皈依境的佛宝,不单单是化身,而且是法身和报身都包含在内的,就是这个意思。

法是指一切经续之句义以及一切文字相。(僧宝下文有广说,故于此未述。)

就是说这样一种正法是指一切经典续部的句义,还有一切文字相的全部称之为法宝。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