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32(63-64)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19 23:5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如今在宣讲第六品:皈依品,皈依品当中已宣讲了皈依的人、皈依的时间、皈依的境、皈依的功德等,现在在宣讲皈依境,皈依境如今在别说因皈依境当中,这个分了总说三宝、别说法宝和别说僧宝,三个科判,其中第一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别说法宝。

戊二(别说法宝)分二:一、教法;二、证法。

己一(教法)分二:一、因法;二、果法。

在教法当中,也有因和果两个方面,因的教法主要是显教的法称之为因法。果法主要是密宗的法称之为果法。所以有这样两个侧面。首先来讲,

庚一、因法:

彼即经典十二部,契经应颂记讽诵,

自说因缘喻本事,本生方广希论议。

“彼”就是讲因的教法,因的教法就是经典,经典当中十二部,十二部在大小乘当中都有承认的,对于这样种承许的方式,像《瑜伽师地论》的观点,除了方广之外,其他都是小乘声闻部的经典,也就是方广这部分是大乘的,麦彭仁波切《庄严经论》的注释当中也是讲过,方广还有稀有,这些方面主要侧重于大乘,其他的话大乘小乘都有的,有些是着重于小乘的,从经典当中有这样种分别。

“契经”有些地方翻译成长行,长行也好契经也好,这方面就是第一类的。

“应颂”有的地方翻译成从颂,重颂也是这样翻译的,就是应颂,下面都要一一宣讲。

“记”主要是讲授记,佛陀对于其他弟子的授记。

“讽诵”主要是颂词,单单的颂词,没有长行,也没有长行和颂词配合起来的,像这样的话单单是颂词称之为“讽诵”

“自说”《无问自说经》、《阿弥陀经》之类的。

“因缘”宣讲在佛前求法以前的因缘等等

“喻”主要是说比喻,通过种种比喻来了知法义的。

“本事”主要是讲以前弟子的本生,“本生”主要是佛陀以前的本生。

“方广”主要是非常广大的非常甚深的经典,比如说《华严经》之类的。

“希”就是指稀有的意思,有些地方翻译成未成有,未成有也好稀有也好,反正在这个当中宣讲很多精华的法义。

“论议”主要是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抉择的。

《圣月灯经》云:“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称为经部。”

这个有十二种经部,出自于《圣月灯经》,在这个里面有这样种记载,下面开始一一介绍。

相同部分合在一起为契经;

所谓的契经就是相同部分合在一起,比如说佛陀宣讲蕴的时候,将宣讲蕴的侧面全部是在一起,宣讲称之为相同部分合在一起,还有宣讲其他戒等等,这方面都是相同部分合在一起称之为契经。如果按照其他解释,契经就称之为长行,长行主要是鉴别于其他的颂词等等,因为他在宣讲的时候格式不一的,不是按照对仗很工整的文字,从这个角度讲主要是说有些句子长有些句子短,从这个方面宣讲长行文。

第二就是讲

最初以散文的形式,最终将彼义集为颂词为应颂;

散文就是讲长行的意思,最初的时候通过长行或者散文的方式来进行宣讲的,后面将散文当中长行当中所宣讲的意义再集为颂词重新宣讲,所以说这个叫作应颂,在很多经典当中都有这样一种特点,首先佛陀宣讲,然后为重宣比喻即说颂曰,这方面也这样讲的,《华严经》也好,还有其他的《法华经》也好,这方面是比较明显的,这个叫做应颂或者叫重颂,重颂的“颂”字主要是讲首先以散文,后面以颂词归纳这个叫颂,“重”有重宣彼义的意思,所以在散文当中所宣讲在颂词当中又进一步宣讲,因此两个意义合起来叫重颂。

佛陀等授记为记别;

佛陀作这个授记,这个叫“记别”,对什么作授记呢?实际上对声闻弟子,阿罗汉的弟子也好,对于菩萨弟子也好授成佛记,授记以后如何成佛,他的刹土、眷属、寿量等等这个方面详细作“记别”,这个方面叫作授记,也叫做记别,这样十二部当中的一部经。

均是颂词为讽诵;

从刚开始到最后全都是颂词的形式,这个叫作讽诵。讽诵有些地方翻译成“孤起”, 孤起的意思就是他没有其他的长行部分,全部都是单独的颂词,所以叫“孤起”或者叫“讽诵”等。

劝诫闻法者而宣说之经为自说;

自说就是无问自说的意思,有些经典当中有弟子请问佛陀回答的这样一种形式,有一部分劝诫闻法者,为了劝诫闻法者,没有人去劝请,佛陀自己宣讲这部分叫做自说,很多地方打比喻就是《阿弥陀经》,这个就是自说,但是很有经也是无问自说的,翻开《大藏经》都是可以观察得到的,有这类经典。

以各自传记加持为譬喻;

通过各自的传记加持为譬喻,从这个意思可以理解佛陀的传记也好,还有其他弟子的传记也好,通过宣讲传记的方式来作加持,或者为了令其他人了解,更加地深入地了解含义呢,所以说以传记的方式来加持的方式就称之为譬喻,在很多其他的解释方式,这个譬喻主要是说佛陀在宣讲经典的时候,有的时候为了让众生能够迅速地证悟法义,能够了达法义,所以说在经典当中加很多的比喻,从这个方面作了观察抉择的。

宣说宿世为本事;

本事是宣讲宿世的因缘,宣讲宿世的因缘为本事,这个和后面本生的差别乃至于本事这部分主要是宣讲弟子的本生,就是说这些目犍连尊者也好,舍利弗尊者等等,这些弟子的本生,宣讲他们的宿世,这一部分称之为本事。

具有因及缘所说之经为因缘;

因缘的这部分主要是说具有因和缘,具有因和缘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向佛陀请法,通过某种因缘向佛陀请法,然后佛陀开始说法;或者说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又宣讲他的以前的因缘,这部分叫作因缘。这个因缘比如说《贤愚因缘经》,《贤愚因缘经》当中有很多就是这样的,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宣讲了有些人得证悟,或者有些人得果报,佛陀在宣讲佛法的时候,他不单单今世这样的,以前也是这样的等等,然后开始广说这些贤劣的因缘,这方面也称之为因缘。

无边广说为方广;

方广的意思就是说对于法义无边地广述,无边的广述叫方广,比如说《华严经》,这方面称之为《大方广佛华严经》等等,所以说这一类称之为方广。

生起信心的情节为本生;

为了令弟子生起信心,这些情节宣讲以前的情节叫本生,这个本生主要是宣讲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因地的时候他曾经如何转生或者如何行菩萨行等等,这一类的经典叫本生,本生方面就是这样,《六度集经》也好等等其他的都有宣讲这样一种佛陀的本生的意义的。

略说一义后说其解释为论议;

首先是略说一个意义,然后对这个意义再加以广述,这方面叫论议,或者有些地方在解释论议的时候,通过问答的方式详加论议,通过问答的方式详加解释,这方面叫作论议。比如说在《般若经》当中,也有须菩提尊者和舍利弗尊者等等这些方面问答得非常非常多,所以通过问答有的时候是弟子问佛,佛答;有的时候是佛问弟子,弟子回答;有的时候是弟子和弟子回答等等,这方面都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而抉择,所以称之为论议。

宣说稀有精华义为希法。

宣讲非常稀有的精华的法义就叫作稀有法或者叫未曾有,稀有的法义像宣讲如来藏或者宣讲大空性等等,非常非常稀有的精华要义称之为稀有法。或者有些地方在解释这个希法的时候呢解释成佛陀显示广大的神变,记载佛陀显示广大神变的这些稀有的事迹,或未曾有的这些神变等等,这部分的经典称之为稀有法,未曾有。

这个就是经典的十二部,经典的十二部当中如是进行分别的。

那么下面讲第二个果法:

庚二、果法:

一切续部分六种,事行瑜伽苦行续,

智慧方便及无二,父续母续无二续,

即是内密大瑜伽,彼字书籍等果法。

果法主要是讲这个密宗续部的文字和书籍,经典,还有论典,这方面都称之为果法。

首先讲“一切续部分六种”,密宗当中有六续部,或有些地方讲四续部。一方面新派就讲四续部,旧派讲六续部。

“事行瑜伽苦行续”,首先苦行续,苦行续当中包含了事续、行续、瑜伽续这三种,这三种就称之为苦行续。为什么称之为苦行续呢?因为观待于上面的大瑜伽来讲的时候,观待于上面的无上瑜伽来说的时候,像他们要通过很多这个这些沐浴等苦行,从苦行之后才能证悟佛果的缘故,所以就叫苦行续。但是这个事行瑜伽续,观待于显教,观待于小乘,或者说观待于外道声闻来讲,绝对不是苦行续了。因为四续当中四六生成佛的说法也是很多的。所以观待于这些下乘来讲不是苦行续,但观待于上乘来讲它是苦行续。

“智慧方便及无二,父续母续无二续”,事行瑜伽这三续,就是讲到了六续当中,一切续部分六种当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呢,主要是从无上瑜伽分出来的。无上瑜伽分出来的话,就说智慧方便及无二。智慧方便及无二是对照父续、母续、无二续进行宣讲的,父续是就说是第四种,母续是第五种,无二续是第六种。所谓的父续是对照前面的方便,就是宣讲方便叫父续。母续是对照前面的智慧,宣讲智慧这部分叫母续。无二续是智慧方便无二,这方面称之为无二续。

在一个续部当中它着重宣讲这个父续的,着重宣讲方便的,就是说宣讲方便的修法占多数的话,这一部分的续部就称之为父续了。在这个续部当中宣讲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空性,宣讲空性这个方面较多的话,就称为母续。然后在这个续部当中,方便和智慧平等,这方面叫做无二续。有这样一种分别有,以前讲《幻化网》的时候上师也这样区别过。

“即是内密大瑜伽”,这个称之为内密,前面有个苦行是外密宗,那么这个主要即是内密大瑜伽。

“彼字书籍等果法”,它的文字,书籍等等都是果法,全都是果法。这个果法就是称之为教法当中的果法。因为它是文字书籍等等缘故,所以这里面有六种续部,所有的书籍都称之为果法。

苦行者依靠外在的清洁而成就菩提,与彼相同之事续、行续、瑜伽续(事部、行部、瑜伽部)三者为苦行续乘。

苦行者依靠外在的清洁而成就菩提,我们就要知道依靠外在的清洁是什么含义。实际上我们要了知依靠外在的清洁主要是一种修法,一种助缘而已。是不是纯粹依靠外在的清洁,就是换衣服洗澡洗头这些方面就可以成就菩提?这样的话就太简单了,根本不是这样的。就是比较侧重,比较明显的就是比较注重外在的清洁,就是注重一些外在坛城的整洁清洁或者摆设的方式,还有自己的衣服,自己所食用的食品,其他的沐浴等等方面是做为成就的助缘。实际的意义上真正的因缘来自于内在的正见。因为这里毕竟是密宗,在宣讲密宗的时候它绝对是在菩萨乘,也就是在显宗的大菩提心、大空性,大光明无二无别的状态当中,再进一步的指点。本身就是佛的观点,所以内心当中毕竟有正见,然后在正见的基础上面来修持其他这些外在的清洁,这方面就可以相应,就可以成佛。

所以观待于这样的苦行它有事部、行部、瑜伽部三个者是称之为苦行续乘。

无有取舍而成就菩提之方便、智慧、无二者为内密乘,

无有取舍是在外面的这些方式不注重于取舍,主要注重于内心。主要注重内心的智慧方便等等,所以在外在的这些沐浴啊外在的行为等等方面是不着重的。有的时候就说是甘露也好,或者酒也好,粪便也好等等全无有取舍享用。这方面是因为它证悟很高,正见很高,所以通过这个层次来成就修佛,修菩提的方便,就称之为内密宗。内密宗当中有方便、智慧、无二这三续称之为内密乘。

这六种是密宗,包括它的所有文字(都是果法)。

因为前面讲了苦行续,然后再讲了内密乘,前面的三者和后面的三者就总共有六种,六种是称之为密宗。包括彼之文字都是果法,宣讲的它的包括文字在内。包括文字在内的意思是因为此处在讲教法,所以宣讲这些续部修行的文字书籍这些全包含在果法当中了。

下面再讲第二个科判证法。

己二(证法)分四:一、总说生圆次第;二、宣说十地;三、别说内外分类;四、宣说五道。

首先来讲第一个科判,

庚一、总说生圆次第:

证法地道生圆次,总持等持智慧藏,

以及大悲之自性,种种方便无有量。

在颂词当中实际上没有单独宣讲生圆次第,就宣讲其他的证法的分类,为什么科判说总说生圆次第?我们可以理解成总说生圆次第为主的其他的一些证法。为什么说以生圆次第为主?因为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法,是成佛捷径的缘故。成佛的捷径是所有的修证的证法当中以它为主,就是总说生圆次第有这样的含义,实际上我们在对照颂词的时候你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也宣讲其他的证法。

“证法地道生圆次”第一个首先证法就是总说。因为前面讲了教法,此处再讲证法,所以证法是总述,下面都是证法的分类。“地道生圆次”,“ 地”是指十地,十地而言,或者说从声闻地方面有声缘八地的说法,所以地也是包含在证法当中。“道”指五道,五道也有声闻乘所摄的五道和菩萨乘所摄的五道等等,还有密宗的道等等,全部都是证法所摄的。“生圆次”是讲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观想本尊和观想空性的殊胜的教授。

“总持等持智慧藏”,“ 总持”是前面讲的陀罗尼的意思,不忘总持或者说种种陀罗尼称之为总持。“等持”是种种的禅定。“智慧藏”是将内心当中生起的种种智慧的本体,有分别的智慧,无分别的智慧,这些方面都称之为智慧藏。

“以及大悲之自性”,大悲心也是一种证法所摄,相续当中生起这样有缘的悲心,无缘的悲心,或者相和于初发心的悲心,菩萨相续当中的无缘大悲心,这些都是证法所摄的。

“种种方便无有量”,实际上就是证法有种种的方便不可限量的。在颂词当中只是宣讲了几种证法而已,宣讲了几种证法,所以说是总说证法,或者说以总说生圆次第为主证法就开始已经略说完毕了。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庚二、宣说十地:

对于十地的自性,十地都是证法。对于十地的证法进行宣讲,进行广释。

十地极喜无垢地,发光焰慧难胜地,

现前远行不动地,善慧及与法云地。

十地这个是总标,后面是分述十地的名称。

第一地叫极喜地,欢喜地,是初地菩萨的境界。无垢地是第二地,然后发光是第三地,焰慧是第四地,难胜是第五地,现前是第六地,远行是第七地,不动地是第八地,善慧地是第九地,法云地是第十地。所有的圣者菩萨道全部都是十地当中已经包含,不管是入定位还是出定位都是证法所摄,包含在证法当中宣讲的。

《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成为功德所依故称为地。”

首先依靠《般若八千颂广释》当中的教证来解释什么叫地。地解释成为功德所依,能够成为功德所依的缘故就称之为地。好像大地它能成为所有有情无情的所依一样,这个一地到十地当中的地也能够成为一切功德的所依。这个地方讲的很清楚,这个所谓的地似乎就像台阶一样,或者像十层楼一样,安住在第一层楼就是初地菩萨,安在第二层就是二地菩萨,没有这样的分别的。

实际上,地是能够成为功德所依处,是从自己相续中假立的。自己相续中有这种功德就可以称为地,这种地可以成为其他功德的所依处,入定位的功德也好,出定位的功德也好,从地上地的接触,从地上地的所依都称为地。称为地的时候我们脑海当中就会浮现出十个层次,十层天一样,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像十层天十层楼一样。真正的外境当中明显的有这样一种地?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地从一个侧面来讲是假立的一种安立方式,因为在究竟实相当中,菩萨入定位当中,没有这种安立。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成为功德所依这个侧面来讲称之为地的。

地有声闻、缘觉八地与菩萨十地。

分类的话,声闻缘觉有八地,菩萨有十地,声闻缘觉的八地和菩萨的十地,不是一个概念。声闻缘觉八地的境界的分法和菩萨十地的分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说声闻缘觉,它有八种地,然后后面两种地是菩萨的,不是这个意思的。下面就开始宣讲声缘八地。

关于声缘八地,《中般若经》云:“种姓地、第八地、现见地、微薄地、离贪地、已证地、声闻地、缘觉地,此等称为声缘八地。”

种性地主要是在苏醒种性的时候安立种性地。苏醒三乘种性,声闻种姓、缘觉种姓、菩萨种性,在苏醒种姓最初的时候,安立成种姓地,从那个时候开始修持这个殊胜的法,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小乘修法的缘故称之为种性地。

第八地是从罗汉果数下来第八个地。是从罗汉果往下数而不是从预流向往上数,声闻有八果,从罗汉果罗汉向这样数下来数到预流向,预流向就是第八地,《入中论》当中、颂词当中都是这样观察解释的,此处也是这样的。

现见地是预流果地。微薄地可以说是一来果,离贪地是无来果。已证地是罗汉果。声闻地主要是在讲它的向,前面第八地的时候讲到了预流向、然后一果向、二果向、三果向、还有罗汉向等等,像这样的话就称之为声闻地。

缘觉地主要是讲缘觉果位。

这里的声缘八地是略说,后面还会介绍这方面的安立方式的。

《宝鬘论》云:“如声闻乘中,说声闻八地,如是大乘中,说菩萨十地。”

这个是在与傲慢声闻辩论的时候,龙树菩萨也《宝鬘论》中成立大乘的是佛说,因为傲慢声闻不承认大乘是佛说的,这个只是一种根据一种理论,声闻乘中有声闻八地的说法,在大乘当中也有说菩萨十地的这种讲法,从果位方面进行安立的。

下面先讲声闻八地的安立。

声缘八地:最初的加行道,分别决定三乘的缘故为种姓地。

种性地的安立是在加行道时,分别决定三乘的种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各自在进入的时候,这方面称为种姓地。

对此,《般若二万颂》云:“现见白法地。” 是说现见白法。

《般若二万颂》说“现见白法”,也是安立种性地。在种姓地的时候,一方面分别决定三乘。一方面在这个时候开始修持白法、现见白法。所以说现见白法的缘故,从这个角度安立种性地。

预流向是从阿罗汉数第八位,故称为第八地;

声闻八果当中,第一果称之为预流向,都是果。当然在八果中再详细分别的话,有四者是向,有四者是果,详细安立的只有四果,但是预流向也可以包含在果当中。预流向是从阿罗汉果往下数到第八个时恰好是预流向,故称为第八地。第八地的安立是指预流向而言的。

脱离欲界一地、四色禅定、四无色之九种垢染故称为阿罗汉,

在宣讲见地之前首先介绍阿罗汉,阿罗汉脱离九种垢染,九种垢然如何安立呢?欲界算一种垢染,四禅定的是四种,四无色是四种,总共加起来有九种。脱离了这九种垢染的果称为阿罗汉果。

现见沙门第一果预流果为现见地;

因为这个时候彻底断除九种垢染称之为阿罗汉,但是如果只是现见沙门第一果,称之为预流果,安立预留果称之为现见地。现见地是从沙门第一果预流果安立的。

欲界之修断多数已微薄,是故一来果称为微薄地;

欲界有九品,九品修断,九品到六品断掉了,六品断掉后称之为欲界之修断多数已微博,多数都断掉了,只剩下很微薄、很微薄的三品的修断。所以,一来果称之为微薄地,微薄地主要是对应一来果的。

在欲界远离贪欲是无来果,称为离贪地;

离贪的贪主要是指欲界的贪欲。离贪主要是指的无来果,无来果彻底断掉了欲界所断的缘故,欲界修断永远断离,不可能因为什么业力再生到欲界当中。不可能因业力投生到欲界当中的缘故,所以称之为离贪地。无来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哪怕自己还没有彻底超离三界,虽然不来欲界受生,但是色界和无色界还是可以受生的。学《俱舍论》的时候,这方面讲得很清楚。

已经完成所作的缘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

已经完成所做的意思是佛经中讲的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作为一个修行者,他自己该做的事情,全部已经做完了,他该做的事情就是断除一切三界的烦恼,然后成就涅槃的果位,这方面叫所作已办。所作已办的缘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这方面都有详细的含义。

 一来向、无来向、阿罗汉向三地称为声闻地,

声闻地称之为三种向,前面预留向前面安立成第八地了,四果前面已经安立了,四向当中第八地已经安立。剩下的一来果的一来向,无来果的无来向、阿罗汉果的阿罗汉向,这三地统称为声闻地。

依此有理解不同乘的必要。

为什么要这样分别呢?为什么在佛陀的经典当中也这样分别呢?无垢光尊者这个地方进行宣讲实际上对我们了解不同的乘的教义,不同层次的果位,名称意义等等分析之后,可以理解有什么不同的乘,有这样的必要的缘故所以在此处宣讲。

缘觉地是指缘觉四果地。

这以上讲了七种果,最后一种果讲缘觉地,缘觉地是指缘觉四果地。缘觉四果地就是缘觉阿罗汉果。

因为声闻乘缘觉乘所修持的道不同,但是最后都是获得阿罗汉果的。只不过缘觉乘的阿罗汉的证悟要比声闻乘阿罗汉证悟要高一些,前面讲过,一方面的积累资粮的时间长,一百大劫,一方面自己所修持的含义,所证悟的除了人无我之外还证悟部分的法无我。证悟法无我就是外面色法已经证悟空性了,只剩下相续当中的刹那没证悟空性。也就是说声闻罗汉只是证悟粗大的五蕴,就是色蕴和行蕴的粗大的部分无实有,从这个角度证悟的无我空性。缘觉在证悟这种共同的粗大五蕴的同时,还证悟了外面的色蕴当中的无分微尘,保留了相续当中无分刹那实有,这方面没有证悟,所以缘觉的证悟应该要比阿罗汉要高。

这个以上宣讲到了小乘的八地,声闻缘觉声缘八地宣讲完了。

下面再宣讲菩萨十地,

于此宣说菩萨十地,因为能脱离无量的见断,修断烦恼魔的畏惧,并且越来越向上,所以称之为地。

在这方面安立地的时候,总的前提和前面成立所说所依的方面是一样。在此处按照《庄严经论》观点,宣讲十地的意义的时候怎么安立?因为从一地到十地能够脱离无量的见断,无量的修断的烦恼魔,就是见断也好,修断也好,这都是烦恼,是广义的烦恼。广义的烦恼就是见断的这些烦恼,还有就是修断当中俱生的烦恼障,俱生的所知障,这些方面都是称之为烦恼。

所以如果人们有了见断、修断的烦恼魔的话,会因此而生起畏惧心。一地到十地可以脱离无量的见断,脱离无量的修断,脱离畏惧,而且越来越向上的。我们要知道大乘初地的时候,一切的见断彻底的斩断。二地到十地是个修道,修道的时候主要是断除修断。断除修断的时候,二地到十地之间,它自己所断除的烦恼是越来越微细的,也就是在见道的时候,断除是最初大的这种烦恼,然后二地、三地、乃至于十地,它的烦恼的层次越来越微细,越来越微细。所以越微细的越难断除,粗大的越好断除,就像洗衣服一样,我们在洗衣服的时候,粗大的部分一搓的时候粗大的油垢马上就搓掉了,但是领口、还有袖口这些很微细的垢染必需要反复的去搓,反复的去洗。断障也是这样的,断障首先是断粗大的,然后微细的是最后断,最后最微细的所知障,种子习气是在十地末尾金刚喻定才能断除。所以像这样的话,是越来越向上了,故称为地,从这个侧面安立成地的。

《经庄严论》中云:“无量魔畏无,无量彼等中,后后趋上故,彼等许为地。”

在《庄严经论》当中安立的时候,无量魔的怖畏悉皆脱离,是和前面意思一样。“无量魔”就是前面讲的见断魔、修断烦恼魔,这些怖畏全部脱离了,全部远离的缘故,而且有逐渐向上逐渐圆满的缘故,许彼等为地,然后从一地到十地之间逐渐向上,一地到十地之间的功德逐渐圆满,所以这些方面称之为地。

观待遣除悭吝的十种违品而安立为十地,

所谓的十地,它只是一种安立,观待某种所断,观待某种般若蜜多圆满的侧面安立成地。如果在入定位的时候是无法安立为地的,只有在出定位来安立,出定位安立的时候它有不断的圆满十度,还有不断的遣除十种违品的障碍的缘故,单单从出定位的侧面安立成这个地的这样一种名称。遣除了悭吝的十种违品,然后安立成十地,从一地到十地之间,有十种违品,一地的时候断除一个,最后断除第十种违品,最后就成佛了。

《华严经》云:“嗟!诸佛子,为清净十地之违品而详细分为十度。

为了清净十地违品的缘故而详细分为十度,遣除它的违品而安立十地。

一地以行布施度为主,其余诸度并非完全不修……”

这个也是在《入中论》的自释当中也是这样讲的。一地到十地的修法,在一地的时候布施度为主,主要是修持布施度,其它的诸度并非是不修的意思,就是还是要修,不是主要要修,它主要修持就是布施度,然后主要圆满的也是布施度,主要遣除的违品也是布施度的违品,主要是遣除悭吝。在一地的时候,这种布施度的违品不再现前,所以从这个方面安立布施度已经圆满了。

其余诸度并非完全不修,其它诸度也是要修的。

到智度之间以此类推。

一地布施度为主,二地持戒度为主。持戒度是不是根本不修布施度?也是要修布施。修不修安忍?也修安忍。但是二地的时候主要以布施度为主,其它的附带的。然后三地乃至十地智度之间,都是以此类推就可以了知这个它的含义。

所谓十度,《辨中边论》中云:“十波罗密多,谓施戒安忍,精进定般若,方便愿力智。”

所谓十度,按弥勒菩萨的《辨中边论》当中进行安立的。《辨中边论》当中这样讲的,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平时我们宣讲了六度,然后在六度的基础上,再加后面的四度,成为这个菩萨十度。后面的四度就是,方便、力、愿、智就是这样,是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此等许为十度也,前面的六度加后面的四度,就称之为十度。

六度和十度的说法,以前在讲《入中论》的时候也是宣讲过。后面的四度,它是从第六度分出来的,是在智慧度再分下去的时候,或者说以智慧度为基础再进行修持的时候,就有后面四度的安立。所以如果要总摄的话菩萨六度就够了,如果要再分开讲的话,就是宣讲菩萨十度想,尤其是要对应菩萨十地的话,通过第六度通过智慧度,再分别宣讲方便,愿、力、智,这方面就可以宣讲为菩萨十度了。

所以有些地方为什么讲六度四摄?六度四摄可以包含一切菩萨,就没有宣讲其它了,但是在智慧度里面,它已经包含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

方便力愿智,这方面安立的方式和方便愿力智安立的方式有不同的,所以有些时候方便是放在第七地所修持的,然后有时候愿度是第八地修持,力度是第九地修持,智度是第十地修持,有这样的一种分别的。

所谓的方便度,是七地菩萨回向的时候非常善巧,通过回向的方便,可以使善根再再的增长,所以他这种方便绝对是不共的,虽然下面六度都有方便,下面的六度都有回向,但真正在七地的时候他的方便度就圆满了。

还有力就是它的违品等等不可夺,是一切的违品绝对不可夺的方式,安立成力度。

然后愿度,马上发愿马上成熟的。这样一种可以说无量的大愿,在八地的时候绝对可以成熟。

智度主要是大智慧度。就是第十度和第六度,智慧度和智度之间的差别以前讲过,智慧度就是第六度当中所修持的这个度,主要是甚深的智慧方面空性方面。第十度当中的这个智度,主要是指世俗法方面的,世俗法方面的通达。有的时候我们会说为什么第六度的时候它的智慧度通达,而世俗的智慧到第十地才能通达,这是什么原因?实际上这个方面的意思是,真正的现见法界或者说对于法界这方面的证悟,是第六度的智慧就已经够了,但是如果要真正了知一切的尽所有法,尽所有法是非常非常广大的,尽所有法的体系是非常难知的,所以必须要到第十度,通过智度来了达。所以为什么说智慧度它是了知甚深空性的,而智度它是了知广大显现的,就是通过空性方面,我们知通过理证观察的时候,大概知道一切空性是怎么决择的,空性的总相能够现出来,但是现在让我们去推知广大的显现,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因果之间的这些差别,完全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慧度,它是空性方面容易了知证悟,然后智度世俗广大的方面是难以通达的,第十地的智度方面主要是世俗方面广大的了知。此等许为十地也。

十地的十种所断依次是悭吝、破戒、嗔恨、懈怠、散乱、愚痴、不具方便、力障、不成所愿以及所知障十者。

它的十种所断是什么,它的十种违品是什么?前面不是说十地的安立主要是遣除十种违品方式安立的十地的。既然这样的话,到底什么是十度的违品?十度的违品就是下面所例举的这些,悭吝是布施度的违品,如果你要布施就不能悭吝,悭吝就没办法布施,没办法圆满布施度,所以初地菩萨他内外的资具善根乃至于自己的头目上手脚全部都可以毫无悭吝的布施,就是说明他的悭吝全部已经远离了。

然后二地菩萨的时候远离破戒,不单单是白天粗细的戒律,连晚上做梦的时候根本不会违犯丝毫的戒律,所以白天晚上都是圆满戒律。月称菩萨也是说“梦中亦离梵戒垢”,这个就是二地菩萨的标准,初地菩萨获得无漏戒,但是他的违品还没有彻底远离,在二地的时候他的违品彻底远离了,所以安立持戒度圆满,因为他破戒的违品彻底断掉的缘故。

第三个嗔恨是安忍的违品,三地菩萨他自己的安忍度极为圆满的缘故,相续当中丝毫的嗔恨心不生起来,即便是在很长时间当中一个人分分支解他的身体,然后慢慢一刀一刀的把他的身体割下来,经过很长的时间,那么菩萨对割他的人不但不生嗔心,反而更加增上大悲心,这个方面就是彻底断除嗔恨违品的界限。

然后懈怠主要是精进度所断的,精进和懈怠是相违的,如果有懈怠不可能精进,精进不可能懈怠的。只不过在四地菩萨之前,能不能够恒时精进呢,能不能够彻底断除懈怠呢?这个不敢讲,尤其是在凡夫地,凡夫地有的时候精进,有的时候懈怠,所以精进懈怠是交杂而有的,在四地菩萨的时候懈怠全部断掉了。

然后散乱是第五地菩萨精虑度的所断,有散乱不可能静虑的,所以像这样五地菩萨他对一切的散乱法彻底断除,没有它的违品,所以他禅定度圆满。

愚痴主要是智慧度的违品,所以六地菩萨乃至于出定位他的智慧度都是增上的,所以绝对没有愚痴,可以通达一切的种种缘起法等等,所以就是没有愚痴的。

然后方便和不具方便是相违的,七地菩萨极具善巧可以再再的回向,所以他通过方便可以迅速积累资粮,可以断除不具方便的违品,不具方便实际上也是一种愚痴所摄的。

然后利障,因为八地的时候或者此处讲的话,利他的障碍就是利障,那么不但显现种种的能力,种种的功德、能力没办法显现的缘故无法自在,所以在第八地的时候一切的利障彻底斩断了。

然后不成所愿是对应愿度的,因为在八地或者这个地方讲九地的时候,他的一切的愿望马上成熟的,他的愿就是在初地发的一切愿成熟,在这个时候不成所愿的违品彻底斩断的。

然后最后的一个是所知障,智慧和所知这两个方面和所知障方面是相违的,如果你真正有了所知障的话不可能说是有智度,如果有智度肯定所知障方面非常微薄。当然这个方面彻底断除所知障是不是就讲成佛了呢?这个方面还不能讲成佛,因为这个方面是在讲十地,在讲智度,所以也可以理解像佛那样最微细的所知障没有断除,但是他自己通过智度增盛而断除的一切的所知障彻底已经远离了。所以有些地方讲,十地菩萨的功德没办法衡量的,而且十地菩萨有时候他的能力也可以显现十二相成道的,他也可以显现从兜率天下降,然后开始最后成佛,最后涅槃,这些都可以显现。那么在显现的时候,佛知道这个是十地菩萨显现的,十地菩萨他自己知道这个是我显现的我不是佛。那么十地菩萨以下的,九地菩萨看的时候分不清楚到底是十地菩萨显现的十二相成道,还是佛陀显现的十二相成道,这方面都是无法分别的,所以十地菩萨的功德事业和佛陀非常非常相近的。

观待断除彼等而分为十地。

观待这样断除的十种而分为十地的,上面就是广释十地的内容。

其中第一极喜地,《经观庄严论》云:“趋近证(得)菩提,见成众生利,极其生欢喜,故称极喜地。”

“趋近得菩提”的意思就是说他对于大菩提果已经非常非常的接近了,虽然还有九个层次需要跨越,但是一旦登地之后他自己知道反正马上要成佛的,决定要成佛的,绝对不会再退转的。在了义的经典当中,比如说在《般若二万颂》当中也是讲到,如果初地菩萨愿意的话七天可以成佛,完全可以的,他具有的能力或者说具有大方便、善巧大智慧的缘故,不需要很长时间,单单在七天当中就可以成佛。

所以从趋近得菩提这个侧面来讲,七天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趋近得菩提,或者从已经获得圣者果位的时候,观待于遥遥无期的这些几个大劫的话,无数的大劫来讲的话,他只需要两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再修持两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的缘故,所以说也称之为趋近得菩提。

因为他知道自己马上要得菩提果的缘故,所以说就生起极喜,生起极大的欢喜心。“见成众生利”,然后见到能够成就众生的利益了,在登地的时候真正能够成熟众生,意思就不是单单讲法然后令众生知道取舍之处怎么怎么样,反正以前也是大德再再讲过的,初地菩萨他有能力将凡夫众生安立在初地。比如说他是初地菩萨,通过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将一个凡夫众生通过不同的调化然后最后将他安置在初地果位,就是这样的。二地菩萨可以将众生安置在二地,十地菩萨可以安置在十地,十地菩萨有没有办法通过他的自力将众生安置在佛地呢?这是不行的。所以只有佛陀能够通过自力将一切众生安置在佛地,就是这样的。所以他能够成就众生的利益,能够将众生从轮回当中救度出来的缘故,极其欢喜的。所以极其生欢喜的缘故,故称极喜地,就这样安立的。

《宝鬘论》中云:“第一极喜地,菩萨欢喜故,已断除三结,生于佛种族。

在《宝鬘论》当中龙树菩萨也是这样安立的。“彼等初欢喜”就是讲这些圣者,这些一地的圣者,初欢喜,最初获得欢喜就是说刚刚登地了,刚刚登地的时候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就叫做彼等初欢喜,因为他有上述的这些功德的缘故,菩萨欢喜,菩萨欢喜就称之为极喜地。

“三结永断除,生如来种姓”。这个也是自己的欢喜之处,三结在《俱舍论》当中讲也好,还是从《入中论》都是解释在初地的时候绝对断除三结,三结就是讲见取见,然后戒进取见,还有随眠疑见,就是这三种。

见取就是一些外道他自己的这些邪见,邪见他认为是很高的见,那么这个时候外道的这些邪见全部断除掉的。

戒进取主要从戒律方面、行持方面、行为方面,就是一些外道他行持牛戒、狗戒等等,学猪爬学牛叫,这方面他认为是解脱的因,那么这个也是在有些地方讲,为什么这些外道要行持学狗、学牛,或者一只脚翘起来,或者烧身呢?因为有些外道他有些神通,有些有漏神通,但是这个神通不究竟,他通过神通观察一个天人,观察天人升天的因缘,观察的时候他以前是牛,他就认为行持牛的行为就可以升天。或者观察他以前是一个猪,然后他就认为这个猪他升天了,他就认为学猪叫学猪爬等等这个方面就可以升天。有时候看到有些人在世的时候经常翘脚,经常把一只脚翘起来,然后他就认为翘一脚休息就可以升天等等等等,他们有神通可以观察到这个人升天的因缘。但是神通不究竟的缘故,他就不知道这个人升天的因缘并不是他转为牛转为狗之后,通过这个身份吃这些草,或者吃这些不净粪就可以升天,不是这样的。实际上这些牛狗升天的因缘是在以前人道的时候曾经造过升天的因缘,顺生受业或者顺后受业,这个方面他看不到的,他只能看到一点点,他有漏神通观察一点点,所以他就认为这样修行能够成就,他们就开始学这样,一直这样恶劣的行为就这样传下来了,这方面叫做戒进取。

然后随眠疑,主要是相续当中一种怀疑,内心当中一种怀疑叫做随眠疑,就是一种烦恼,随眠主要是烦恼,像这样一种怀疑就是随眠疑。

“三结永断除”,反正只要登地的时候,这三结永远不复出生,绝对不会出生的。如果在加行道的时候,虽然不会现形,但是他的结是不是会永远断除呢?不是永远断除的。尤其是现在我们相续当中就有这些见取见,戒进取见,随眠疑见等等,这方面的遍计烦恼还有,只不过现在我们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善知识它不现形而已。什么时候如果我们换一个环境,遇到了邪知识给你指引,遇到很多邪友给你指引,因为我们内心当中就有这些种子的缘故,就有这个习气的缘故,还非常有可能再重新现起。所以那个时候一现起的时候,自己会舍弃内道,然后趋入外道的修行当中,因为无始以来早就熏习了很多种子的缘故。

在初地之前都没有永远断除,在初地的时候三结是永远断除的。

“生如来种姓”,虽然发心就成了如来种姓,但是真正的生于如来种姓,真正生于如来家族就是初地的时候,初地登地的时候他就真正的已经生于如来种姓当中了,绝对是要承担如来家业的。就像一个大长者的他的儿子一样,一个大长者的他的儿子绝对要承担长者的事业,因为血缘的缘故。所以我们就知道,生到初地的时候,绝对是荷担佛的家业的,因为他已经生于圣者种姓,已经成了佛种姓的缘故,所以他极其欢喜的。

彼之异熟果,施度极殊胜,震动百世界,成为赡洲王(作赡部洲王)。”

他的异熟果,因为他在初地的时候或者以前再再修布施,“施度极殊胜”的缘故,所以他的异熟可以震动一百个世界,然后可以作赡部洲王。震动百世界实际上是略说,菩萨十二种百功德的第一种,震动百世界的,然后还有其他的功德,还有其他的十一种在《入中论》或《十地经》当中广述的。

作赡部洲王,他的福报、他的异熟果可以作南赡部洲的国王,这个方面是可以的意思,并不是说只要登初地必须要作一个南赡部洲的王位,不一定,他也可以显现其他的出家身份,或者显现其他的身份度化众生都是可以的。这个地方说他有能力的意思,他可以无勤的作赡洲的国王。

一地菩萨能于一刹那间面见一百尊佛;

这个方面就是菩萨十二种百功德。百功德有十二种,首先时间是一刹那,在一刹那间可以面见一百尊佛,就是在短短的一刹那时间当中初地菩萨他就可以同时见到一百尊佛的容颜。

了达百佛加持;

就是说一百个佛给他加持的时候,他自己很清楚。

示现一百化身;

他自己通过自力能够示现一百个初地菩萨的化身,就是在一刹那当中就可以示现的。

显示一百劫;

一百劫当中事情都可以显示出来,可以了知的。

彻见前后百世;

然后他自己可以彻见前面一百世后面一百世的这些宿世,这方面都可以在一刹那当中完全了知的。这方面是一刹那,不是说他只有这个功德,这个前面讲的很清楚,能够在一刹那当中示现这些功德的。

入出百种等持;

就是一个刹那当中他可以进一百个等持,然后同时从一百个等持当中出来,这方面也是他的一个功德。

成熟一百众生;

然后在一个刹那当中令一百个众生成熟,让一百个众生的相续成熟,这方面一个刹那当中完全可以成办的。

震动一百刹土;

初地菩萨真正证悟的时候,通过他自己的能力,一百个世界、一百个刹土同时可以震动,通过他的能力可以震动一百个刹土的。

照亮一百刹土;

而且他自己放光明可以将一百个刹土全部照亮。

开启百种法门;

就是在一刹那当中可以同时宣讲一百种法门,可以同时宣示一百种法门的。

示现一百自身;每一身体为一百圆满眷属所围绕;

然后还可以示现一百个身体,每一个身体四周有一百个圆满的眷属所团团围绕的,就是这样的。

受生为南赡部洲之王。

这个方面是十二种之外的,因为前面在《宝鬘论》当中讲,震动百世界作赡部洲王,所以真正十二种百功德就是在每一身体为一百圆满眷属所围绕这个截止,然后受生为南赡部洲的国王是他的能力,他有这样一种福报,这样示现的。

所以这个方面已经讲到了初地菩萨的功德,初地菩萨的功德是在入定的时候见到一切万法的本性,通过见一切万法本性的利用,在初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显现百种功德的。这个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知道菩萨的功德,或者说初地菩萨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这个方面是对菩萨生信心的因。

第二个方面也可以作为一个对照,可以做一个印证。有的时候自己认为自己登地了,你登地了看一看有没有这些功德,反正登地的菩萨肯定都有这些功德的,如果你说你是初地菩萨,但是根本没有具备这些功德的话,那就根本不是了。有的时候自己认为绝对是初地菩萨,当然并不是一定是妄语,他不是打大妄语,他是一种增上慢,他就真正认为自己登地了,绝对是一地菩萨。那么你是一地菩萨你绝对要显现断证功德,断证功德像前面所讲的,三结永断除,或者说一切的遍计烦恼全部断掉,这方面也要有,还有证悟的功德你必须要现见法界,还有在出定的时候显现十二种百功德,这个方面也必须要具备。如果没有这些你说是初地菩萨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修行的印证。

第二离垢地,《经观庄严论》云:“离破戒垢故,称为离垢地。”

在《经观庄严论》中也是讲二地菩萨的时候,“离破戒垢故”,远离了破戒的垢染所以称之为离垢地,这个垢是讲破戒之垢,破戒之垢当然不像凡夫人这么明显的根本戒,这个方面绝对不会有的,是说他的违品连梦中都彻底远离的缘故,所以说就称之为离垢地。

《宝鬘论》云:“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纤尘不染故,自守彼等故。(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无有诸垢故,任运住彼等。)

二地菩萨的名称叫做离垢地,离垢地它的意义是身语意十业,身三语四意三,总共有十种业,十种业无有诸垢故,十种业极其清净,极其增长,没有一点的垢染,所以叫做无有诸垢故。任运住彼等,他可以任运的住彼等,这个彼等就是讲十善,他可以任运的住于十善法当中,没有丝毫的垢染的。

彼之异熟果,戒度最殊胜,成为七宝主,利生转轮王。(彼之异熟果,戒度极殊胜,具德七宝主,利众转轮王。)”

他的异熟果是什么呢?因为戒度极殊胜的缘故,再再超胜的缘故,他可以成为具德七宝主。具德就是具有这些功德,七宝主就是讲轮王七宝的主人。那么谁是拥有轮王七宝的人呢?就是转轮王,尤其是金轮王,他拥有七轮宝,所以说七宝主就是利众的转轮王。转轮王他可以安住在四洲当中统摄四洲,令一切众生都行持十善,所以二地菩萨的十善极其圆满,他可以转生为转轮王,每个转轮王都有个特点,就是将一切的庶民都安置在十善道当中,最后让他们解脱让他们生天,这个方面是在很多很多传记当中都可以看得到的。

二地菩萨不造十不善业,行持十善法,

谁呢?这个方面讲二地菩萨,二地菩萨不造十不善业,行持十善法,我们认为这个标准太低了,实际上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他所断除的十不善业是连梦中也不造微细的,连相续当中根本不生起一刹那的不善心,他的十不善业的标准极高,而且行持的十善法也是非常的圆满的。

刹那获得千数的十二种功德(即刹那间面见千尊佛陀……),成为四洲转轮王。

前面所讲的一地菩萨的时候,一刹那之间面见一百尊佛,在二地菩萨的时候,一刹那之间面见一千尊佛,然后了达千尊佛的加持等等,这个方面叫做千数的十二种功德的意思,成为四洲转轮王。



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如今在宣讲第六品,第六品在宣讲皈依,皈依的对境是上师三宝,主要在这品当中是以三宝作为自己的皈依境,或者说是着重宣讲的,三宝的本体就是上师,所以在前面也是宣讲过依止上师的教言。我们在此处实际上三宝也好上师也好没有分离的本体,现在在宣讲皈依正法,皈依正法也分了教法和证法两个方面。教法是显宗、密宗的文字相的经典和论典;证法有五到十地、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空性大悲藏等等,都是属于证法所摄。现在宣讲证法当中的十地,前面第一地和第二地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三地。

第三发光地,《经庄严论》中云:“能放法大光,故称发光地。

第三地,就是发光地。它的安立根据有两个:《庄严经论》和《经观庄严经论》。

能放法光芒,故称发光地。第三地菩萨他自己方面能够对一切的万法的法义都能够通达,然后也能够将这样的法义给别人宣讲,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叫作能放法光芒。能放法光芒是自己能通达万法的法义,再加上给别人宣讲万法的法义,所以叫作放法光芒,故称发光地。

《宝鬘论》中云:“三地名发光,智放寂光故,禅定神通起,永尽贪嗔故。

在《宝鬘论》当中,龙树菩萨安立三地发光地的时候,三地名发光首先是宣讲它的名称。

智放寂静焰,“智”,智慧的智就是讲三地菩萨他自己在入根本慧定时候的这个智慧,入根本慧定的智慧它可以完全地灭除一切的所知障,所以说灭除所知障的缘故,在入定慧的时候放出寂静的光焰,非常寂静的光焰,因为他已经寂灭的所知障的缘故,所以说极为寂静,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非常寂静,从这个方面讲能够放出寂静的火焰,这是入定位。

《入中论》等等也是讲过,在出定位的时候,菩萨能够放出犹如太阳一样的光明,白色的光明,金黄色的光明等等,所以说入定位的时候也能放出寂静的光明焰,出定位的时候能够放出犹如太阳光一样的光明,所以说从这个方面称之为发光。

生静虑神通,在三地的时候获得静虑。“静虑”就是指四无禅、四无色等等一些静虑,通过静虑引发五种神通,所以叫生静虑神通。

永尽贪嗔故。永远地灭尽贪心和嗔心,我们知道贪心和嗔心的遍计烦恼是在初地的时候已经断掉了,二地之后是断除俱生障,俱生障当中贪心、嗔心都是属于俱生的烦恼障,永尽贪嗔是不是在三地的时候一切俱生烦恼障全部断尽了?这个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三地菩萨他自己应该断除的俱生贪嗔,俱生的烦恼是可以断除的,因为我们知道真正俱生,烦恼障应该在七地末在八地的时候彻底断除,三地的时候肯定还有俱生的烦恼障的,此处所讲的永尽贪嗔,他自己本地,他本地应该断除的这些贪嗔绝对是永远断除的。

彼之异熟果,胜行忍精进,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贪者。

三地菩萨他自己的异熟果,行胜忍精进,因为他自己修行,“行”就是修行的意思,“忍”这方面讲胜忍,胜忍的意思就是殊胜的安忍,三地菩萨的安忍度增胜的,所以他的安忍不同于其他的菩萨的安忍,他是极为增胜,所以叫作行胜忍。

“精进”就是再在地修行的意思,非常非常地喜欢,再在地实行大安忍。

做帝释天王,通过这样一种异熟果,他可以做帝释天王,遣除欲界贪,他自己显现成帝释天王之后,可以善巧地遣除其他天人,遣除其他的人间众生的欲界贪欲,就能够这样遣除,这方面三地菩萨他自己经常示现成帝释天王。

以前上师也讲过,并不是必须要做,而是说他有能力或者说很多示现成这样种帝释天王的方面来进行宣讲的。

三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数的功德,

和前面可以对照的,前面有十二类功德,十二类一地的时候是一百数,二地的时候是千数,在三地的时候就是十万数,数字是十万数,所以说三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数的功德。

投生为帝释天王。

他自己转生为帝释天王。

第四焰慧地,《经庄严论》中云:“菩提同分法,具如烈火光,四地焚二取,故称焰慧地。

在《经观庄严论》当中,弥勒菩萨在讲焰慧地的时候是这样讲的:

菩提同分法,就是讲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在凡夫的时候,或者圣者位的时候都要修持,但是四地菩萨他对于三十七菩提分,尤其是增上修持,因为他第四地菩萨是精进度增胜,精进度增胜而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他也能够包含其他的修法的缘故,所以说对于这样种菩提分法,对于这样种三十七菩提分是增上修持的。

具如烈火光,通过修持这样种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话,精进度尤其增上的缘故具如烈火光,具如烈火光之关键是焰慧,焰慧它的智慧极为增胜的,它的精进极为增胜的,智慧极为增胜,所以这方面讲的时候他的智慧犹如火焰一样,这个方面焰慧地和发光地都有一个这样的发光或者一个这样种火焰的安立,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样的?在很多注释当中讲,二者的差别四地菩萨他放出来的智慧光明远超第三地,第三地它虽然也是安立成发光,但是这个方面是称之为具如烈火光,他的光明是极为超胜的。

四地焚二取,而且通过这样一种火光,通过这样智慧火光,在四地的时候可以焚烧二取,这个二取实际上一方面可以理解成能取、所取,当然在注释当中是解释成二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可以焚烧的,完全可以焚烧,这个方面也是他四地本分的二障,绝对可以通过精进修持三十七菩提分彻底消尽,不会再现形,故称焰慧地。

《宝鬘论》中云:“第四名焰慧,放正智光故,一切菩提分,尤为修行故。

第四焰慧地,焰慧地通过精进地修持,发正智光明,放出正智的光明,一切菩提分是增上修持的,对于三十七道菩提品,三十七菩提分,增上修持,因为他精进极为圆满的缘故,没有懈怠的缘故,所以说对于三十七菩提分是增上修持的。

彼之异熟果,离诤之天王,萨迦耶见生,尽毁乃智者。

它的异熟果可以转生在夜摩天,夜摩天也叫离诤天,也可以转生在离诤天当中,转为天王之后可以善巧催伏一切的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可以催伏,他自己相续当中的萨迦耶见可以催伏,也可以催伏其他众生的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就是我见,在初地的时候圆满证悟人无我,圆满证悟人无我的时候是断掉遍计的萨迦耶见,遍计的我执断除,俱生的我执在修道的时候断除,这个时候可以善巧摧毁一切的萨迦耶见等。

四地菩萨获得十二种百万数的功德,转生为夜摩天王。

前面是十万数,现在是百万数,也是十二种类当中的百万数的功德,四地菩萨获得十二种百万数的功德,转生为夜摩天王。

第五难胜地,《经庄严论》中云:“成熟诸众生,亦护自心故,具慧者难行,故称难胜地。”

五地就称之为难胜地,难胜地解释的方式稍为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在《庄严经论》弥勒菩萨在解释难胜地的时候,说“成熟诸众生,亦护自心故”,那么他自己的进一步增胜,他通过这样一种种种的方式可以成熟一切众生的相续,在成熟一切众生相续的时候,也能够善巧的保护自己的心。

“具慧者”就是指菩萨,在此处专指第五地菩萨。具慧者难行,“难行”就是说难行能行。什么叫做难行能行,在注释中讲: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他会受到两种难行。第一种难行是遇到极其刚强难化的众生,那么这个时候就容易生厌离心,因为这些非常非常刚强难化的众生,不听教言,或者说给佛法,给三宝,给菩萨本人造成很多很多障碍的缘故,且很多人就缘自于刚强难化的众生而容易退转;还有一类更难忍受的就是自己的弟子在团体当中开始做种种邪行,不听教言,或者说是和上师唱反调等等,像这样一个很多很多难行。尤其是第二种,就是弟子当中的邪行,在第五地菩萨的时候,绝对不能够超胜的。也就是说第五地菩萨不管是第一种刚强难化的众生,一般众生的邪行也好;还是说是弟子眷属当中的邪行也好,都能够忍受。那么以前堪布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提过,如果说是五地以下的菩萨,有可能因为弟子的邪行不传法,实现涅槃也是有的。那么就五地菩萨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他除非示现,示现有可能。但是从他自己的境界来讲的话,因为称之为难行,就难胜地。所以这些其他的违缘、违品、魔障,难以胜服五地菩萨的相续,难以胜过他,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叫做具慧者难行。“故称难胜地”所以说称之为难胜地的。

《宝鬘论》中云:“第五名难行,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

《宝鬘论》解释的时候,第五极难胜,极难胜是谁极难胜,诸魔难胜故。那么其他的天子魔等等难以胜过五地菩萨,就是这样的。

在很多注释当中讲到,这个方面的诸魔就是专指魔王,种种的魔王没办法是超胜五地菩萨,如果连魔王都超胜不过的话,那么魔的眷属,给魔做事情的听魔命令的这些人就更加没办法超胜,所以说这个方面讲叫做诸魔难胜故。

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然后就在五地菩萨的时候,尽力都极为增胜的缘故,所以他能够善知圣谛。圣谛又分为两种,一个圣谛是分为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五地菩萨极其通达的,善知就非常通达。第二种圣谛就是二谛,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那么我们就知道四谛的范围窄,二谛的范围要宽得多,要广得多,那么四谛当中不一定包含一切的所知,四谛当中不一定包含一切的万法,它只是宣讲流转的因果和还灭的因果。所以说对于解脱道讲的话,四圣谛已完全足够了,完全足够了。但是其他的还有一些没包括在这个里面的,那么在二谛当中就可以包含。

一切法当中,要么就是胜义谛,要么就是世俗谛,所以说二谛的范围要比这个四谛的范围要广。不管怎么样,反正五地菩萨对于四地安立也好,对于二地安立也好,反正这些都能够通达,为的就是圣谛的这样一种微细甚深义,非常微细的非常甚深的含义,五地菩萨就可以通达的。

彼异熟感成,兜率之天王,能除诸外宗,烦恼恶见处。”五地菩萨有十二种千万数的功德,做兜率天王。

它就是说五地菩萨的异熟果可以转生在兜率天当中作天王。五地菩萨的功德这个后面也要改,然后就是说功德后面全删掉,然后在五地菩萨这个后面加上有十二种千万数这几个字,十二种千万数,往前面是百万数,这个方面是千万数,就把这个百改成千就可以了。

这个地方类推就可以了知这个五地菩萨的功德。那么一地到十地的这些功德就是这个层层增上的,而且增上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第六现前地,《经庄严论》中云:“依于慧度已,尔后即现前,轮回涅槃故,称为现前地”

《庄严经论》当中讲到,依靠智慧度现前轮回涅槃。什么意思?因为第六地的时候智慧度增胜,智慧度增胜也是在讲出定的时候,不是入定。入定肯定是增长智慧的,每一地都增长智慧,但是不共在出定位增胜的就是六地,六地的时候它的慧度极其增胜,而后即现前,因为它六地增胜智慧度的缘故,依靠这个智慧度。而后即现前轮回涅槃。

“现前轮回涅槃”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应该理解成现前轮回涅槃的本性。那么怎么样是轮回涅槃的本性?就是六地菩萨通过他极其甚深的智慧,他可以知道所谓的轮回是通过缘起而有的,而轮回通过缘起而有,就可以理解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实际上就包含了整个轮回,轮回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就是轮回,除了十二缘起之外没有轮回。所以说六地菩萨极其通达这样一种通过缘起而显现轮回的道理。

然后通过幻灭或者涅槃的道理也是通达的。为什么能够通达,智慧增胜故,他的智慧极其增胜,所以说他能够现前,轮回是通过缘起而显现,涅槃是通过幻灭而显现的这样一种道理,通达这样一种轮回和涅槃的真实义。通达轮回和涅槃的真实义之后,对于轮回涅槃都不执着,所以说故称现前地。就是说现前现前轮回和涅槃的本性,现前轮回和涅槃的实相,所以说就称之为现前地,《庄严经论》是这样做解释的。

《宝鬘论》中云:“第六名现前,现前佛法故,修习止观已,得灭增上故。

第六地也称之为现前地,现前佛法故,现前佛法故的意思是什么?实际上和前面意思是差不多的。现前地的时候它可以是这个佛法的缘起完全可以由影像一样显现出来,那么佛法的缘起,种种这个佛法通过修持这个正法之后获得这个佛法功德,这些佛的缘起犹如影像一样完全可以显现在六地菩萨面前,六地菩萨可以很清楚的了达一切这个佛法的缘起,所以说从这个侧面叫做现前。

修习止观已,得灭增上故。依修习止观是什么意思?止观在什么道,什么位置都要修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地方就单独讲依止止观?因为在五地的时候,他的静虑度圆满,所以说六地菩萨,他的智慧是以五地的圆满的禅定度为基础,然后在第六地的时候又增上这个胜观,又增上这个智慧度,所以说他自己的本体当中是止观极为圆满的。因为是安住这样的止观,因为修习这样的止观,圆满得寂灭,所以说可以圆满得了寂灭。寂灭有些注释当中讲成根本慧定。那么他可以圆满得到根本慧定的这样一种境界,止观及其双运,及其增上的缘故,所以说他可以圆满得到这个根本慧定的境界就是这样解释的。

彼异熟感成,化乐之天王。”

他的异熟果可以转生在这个欲界当中转化成化乐天的天王,就是这样的。

六地菩萨获得十二种十万俱胝数的功德,作化乐天王

那么比前面更加超胜了,他是成了这个十万俱胝数,所以六地菩萨可以获得十万俱胝数的这样一种功德。

第七远行地,《经庄严论》中云:“与行一道系,故许远行地

七地菩萨他的地称之“第七远行地”。为什么称之为第七远行地?趋至一道故。“趋至”就是接近的意思,就是接近或是马上要到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一道,一道就是一行道,一二三的一,行就是行持的行,一行道。什么叫一行道?谁叫一行道?八地叫一行道,以前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讲过八地是一行道。因为八地菩萨他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的缘故,一个八地菩萨修一个法的时候,所有的八地菩萨都同时修这个法,所以说一个八地菩萨修了之后,所有菩萨修他的功德就在他的身上,所以说这个方面是非常非常殊胜的修法,很殊胜的一个特点。其他的话就是八地以下根本没有,这个称之一行道。那么就是说七地菩萨还没有到达一行道,但是已经趋至一行道,或者已接近一行道,所以这个方面称之为远行,那么为什么接近一行道就称之为远行,因为七地它是一切勤作的究竟地,一切勤作的究竟地,一行道实际上就是无勤作地,也可以理解成无勤作地。那么到了八地之后,无勤作成佛的,就是这样根本不需要勤作,它不要努力不勤作反而绝对会成佛这个叫做不动,不退,或者说是叫做这个一行道,或者叫做这个可以说是前面所讲的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地,无分别智慧的自在的。

在八地之后出定的无分别智慧就已经获得自在,那么到七地的时候终止在七地,就是以前都是有勤作的,有相有勤作,七地就是有勤作的最终的了,过了第七地就到第八地,第八地就无勤作了,无分别智慧自在了。所以说他已经极为远行,因为他已经到达了究竟地,就是远行,平时我们说走到很远很远了,到底什么样是走的很远了?他的勤作地,就是说他通过勤作的方式已经达到了究竟了,所以说叫做远行,从这个方面叫做远行的名称的。

《宝鬘论》中云:“第七名远行,数具远行故,刹那刹那间,入于灭定故。

第七地叫远行地,由数远行故,在注释当中讲数远行就是讲他的时间,时间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的两个无数劫马上圆满,因为在小资粮道开始入道的时候到初地之间是一个无数劫,然后一地到七地之间要一个无数劫,所以说在七地的时候他已经马上圆满两个无数劫,所以说叫做数数修持远行,就是说极其远行。或是说通过两个无数劫的修持远远超胜下地的功德,所以这个也叫做远行的意思。

然后刹那刹那中能趋入灭定,这个是介绍七地菩萨的不共功德,不共功德是在刹那刹那当中能够趣入灭定,就是说刹那入灭定,刹那起灭定,他就有这样一种智慧力,他的智慧力是极其广大的,所以说刹那刹那入灭定,出灭定的功德是在七地之后获得的。六地菩萨以下,六地菩萨虽然智慧度增上,但是没办法刹那刹那之间入出灭定,他在入灭定的时候必须要作意,然后必须要作意做加行,然后入到灭定当中,出定的时候也必须要作意然后做加行、出定。七地菩萨不需要这么麻烦,然后一作意马上就入定,然后马上就出定,就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根据就是说彼之远行慧意胜,在《入中论》讲也超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没办法刹那刹那入出灭定,然后七地菩萨可以刹那刹那入出灭定,这个方面是完全超胜的。

当然我们以前也讲过,从所入的灭定的种类来讲的话是不一样的,小乘入的是共同灭定,灭尽受想定,然后大乘他从一地开始有入灭定的功德,他入灭定是入了法界灭定,这个灭定绝对是小乘没有办法比较的,但是从能不能够刹那入出灭定的角度来讲,六地菩萨和小乘一样都需要勤作,而七地的时候不需要勤作,所以说从这个侧面讲是一个最不共的功德、特点。

彼之异熟成,他化之天王。”

他的异熟果是转在自在天当中成为自在天王,或这个地方的自在天王就称之为他化自在天的天王。

七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俱胝那由他数的功德,作他化自在天王。

前面是十二种十万俱胝数,这个方面是十万俱胝那由他数,所以又加了个那由他的数字,就远远超胜了。

第八不动地,《经庄严论》中云:“二想不动故,定称不动地。”

为什么称之为不动地?这个方面在解释不动的时候称之为二想不动。什么叫二想不动?这个方面实际上从前面七地当中分了两个层次,一地到六地是一个层次,第七地是一种层次。一地到六地是什么层次?有相有勤作,或者说有的地方翻译成有相有功用,又有相执又有勤作,这个是一地到六地之间他的特点。然后这个是二想当中的一想,就是相或者想,有的把想字解释成相,就是相状的相,相执的相。它是一种有相有功用地,然后第七地是无相有功用地或无相有勤作,无相有勤作它也是一种相。虽然没有一地到六地之间明显的相,但是他有勤作有功用的侧面讲,仍然是一种执着,也是一种相。八地的时候完全在出定位的时候无分别智获得自在,所以说二想不动,有相有功用也好,无相有功用也好,这两种相都没办法动摇他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是非常深广的定成不动地,所以肯定将他称之为不动地的。并不是像有些解释的时候,八地才不动摇,七地以下都要退失,从这个方面解释肯定不对的,所以像这样讲的时候,不动地无勤作就可以成佛的,二种执着根本没办法动摇他的无分别智,所以说从这个侧面讲称不动地。

《宝鬘论》中云:“第八童子地,不动无念故,不动身语意,行境不可思。

有些地方将第八地称之为童真地或童子地,为什么叫童子地?这个可以和下面的第九地和第十地连起来讲,那么这个方面后面主要是可以说得到灌顶,得了灌顶只是在第十地的时候,这个方面比喻成印度的传统,印度传统老国王退位了,新国王要登上王位的时候当天晚上或第二天要灌顶,一灌顶之后就相当于授权,他就可以当国王了,是这样的。那么正在受灌顶的时候,第十地马上成佛。佛相当于王者地,国王。第九地称法太子地,或叫王太子位,王太子他是王太子但是还没有得灌顶,他和第十地的差别就是这样的。

第九地他已经成立法太子了,已经成立法王子了,但是他还没获得灌顶,安立成第九第。然后再往下推第八地,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了知为什么称之为童子地呢?就是国王儿子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没将他安立成太子,也更没有受灌顶,所以他是一种种姓,他是国王的种姓以后将登基是这样的,所以说进第八地的时候因为无勤成佛的缘故,所以讲第八的菩萨安立童子地,第九地安立法太子地,第十地安立成灌顶地。这样安立的,所以说第八童子地有的地方安立成童真地的原因就是这个样的。

第八童子地不动无分别,“不动”的意思是根本不会被有分别念所动,种种分别念根本动摇不了他的本体,分别念就是前面讲的二想,就是有相有功用,无相有功用,这二种想根本没办法动摇。“无分别”就是无分别智、不是无分别识、无分别念它是一种无分别智慧,无分别智慧在一地到七地菩萨入定位都有,但是就在出定位无分别智慧也自在的,唯一是第八地以上的,所以说无分别讲的无分别智慧或自在。

身语意不动,行境不可思。他就是身语意都不动、不散乱,所以第八地菩萨的行境不可思议。

异熟果感得,一千梵天主。

他的异熟果可以做梵天王。梵天王也有差别,说是一千大千世界的梵天王,二千大千世界的梵天王,三千大千世界的梵天王等等有这样一种安立。那么八地菩萨可以做一千大千世界的梵天王,就是这样安立的。

八地菩萨能面见等同十万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

这个已经超越数字了,八地菩萨他自己获得十二种功德, 已经超越了数字了,这个方面已经安立成十万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这样可以面见这个是一类,其他的十一种都是十万大千世界微尘数从这个为单位的。

第九善慧地,《经庄严论》中云:“无碍解妙慧,称之善慧地。

为什么称为善慧地呢?因为智慧极为善妙。从哪个方面体会智慧极为超胜、极为贤妙的智慧?无碍解妙慧,无碍解是四无碍解:法、义、词、辩。在九地的时候极其超胜,非常超胜,他的四无碍解非常超胜。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称为善慧地。四无碍解以前作过解释,今天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一解释。

《宝鬘论》中云:“第九名善慧,犹如王太子,因得无碍解,此地慧善妙。

九地称之为善慧地,比喻是王太子,相当于已经安立成王太子了 ,安立成王太子就等于灌顶之后,就开始登上这个王位,所以说他这个位置叫做王太子位。

得无碍智解,就是前面讲的四无碍解,无碍智就是四无碍智解的意思故称善慧地。

彼之异熟成,二千界梵主,有情心疑问,罗汉不可夺。”

那么他的异熟果, 是二千大千世界当中做大梵天王,然后或者他主宰二千大千世界。

有情心所问,罗汉不可夺,“有情心所问”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他的智慧增胜的缘故,因为他的四无碍解极其增胜的缘故,所以说有情心所问,有情随心所问,他自己想要问问什么问题,他自己内心当中想问什么问出来之后,马上就是说九地菩萨马上给他广解,然后就是从很多很多方面给他解答,所以说随便问什么问题,根本没办法难住这个九地菩萨的。

有些地方讲了获得这些四无碍解的这个大菩萨,获得这些功德的,一个法义展开了,就宣讲一个大劫没办法穷尽的,就这么说是广大的智慧。有的时候就是说我们讲的很广,实际上很广也就是几分钟,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一个小时,但是这些大菩萨获得四无碍解的时候,一个法义要展开的时候,一个大劫根本宣讲不完,这个就是他的不共超胜的智慧,就是这样的。

罗汉不可夺,罗汉的智慧本来也是很大的,但是罗汉的智慧在这个九地菩萨的智慧面前比较起来的时候,罗汉的智慧根本不可应夺的,就是远远比不上的意思,不可应夺他的智慧,从这个方面理解。

九地菩萨现见等同成无数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等,

前面是十万个大千世界,这个方面是等同无数的大千世界的微尘数的佛陀,一刹那之间可以面见这么多的佛陀,一个刹那就可以面见等同于无数大千世界当中所有的微尘数这么多的佛陀都可以就是说是了知,然后前面的十二类功德,每一类,都在一个在刹那都可以如是的具备的。

第十法云地,《经庄严论》中云:“如云之二法,遍空称法云。

如云一样的二法,那么什么是二法?二法就是,十地菩萨或者大菩萨的陀罗尼,这个是一种法。第二种就是三昧三摩地,三摩地和陀罗尼这两种称之为二法。那么这两种法如云周遍虚空界的,我们就是说要下大雪的时候,这个乌云滚滚周遍一切虚空就这样想的。那么十地菩萨相续当中的这个陀罗尼的功德,相续当中的这个无量的三摩地的功德,就犹如大雨云一样遍布虚空界,故称法云地。所以说这个法和云二者联合起来,比喻和意义结合起来称之为法云界的。

《宝鬘论》中云:“第十名法云,降妙法雨故,菩萨蒙佛陀,光明灌顶故。

那么第十地,称之为法云地,法云地是普降正法雨。因为他相续当中周遍了这样一种陀罗尼,周遍了这样一种三摩地的缘故,所以说可以对一切的众生任运的普降大法雨,普诉大法雨这样的。

然后菩萨得到一切十方诸佛光芒灌顶的缘故,也称之为法云界,或者说称之为灌顶地这样的,那么就是说是得到灌顶马上成佛,就是从这样进行安立的。

彼之异熟成,净居之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

十地菩萨他的异熟果,是转净居天王。净居天王,就是五净居天王。我们在学《俱舍论》的时候,也是提到过净居天,净居天主要是圣者居住的地方,四层上面就是有这个凡夫的这个三天三地。然后后面五地,主要是这些圣者罗汉,菩萨所居住的地方,所以说十地菩萨他是转生在净居天当中,成为这个净居天王的。

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那么这两句,也可以讲十地菩萨即将成佛的境界,也可以讲佛的境界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这样理解?无量智,什么叫无量智?谁的智慧叫无量智?佛陀的智慧是无量智,那么就是无量智就称之为佛陀。

那么“境”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以无量智慧做为境,以无量智慧做为这个境的缘故。那么“主”成为这个灌顶之尊主,具有无量智慧的佛陀,他以无量智慧做为境,然后成为灌顶的主尊。

所以说殊胜大自在的意思,所以说名称就叫做殊胜大自在者,这就是在迦叶大师(35:02)在注释当中这样解释的。所以说无量智境主,就这个方面意思他应该是指佛陀的境界。无量智就是指佛智,无量智做为境,做为对境,然后无量智做为境成为灌顶的尊者,那么他的名字叫做殊胜大自在者,也可以理解成十地菩萨即将成佛,他的功德很殊胜,也可以理解成给十地菩萨灌顶的这个方面是殊胜大自在者的佛陀。

十地菩萨刹那刹那可亲睹等同不可言说微尘数之所有最极微的佛刹……共有十二种功德。

那么就是十地菩萨他能够见到,每个刹那当中,可以亲睹不可言说的佛刹当中,不可言说的这样一种极细微尘数的佛陀等等,面见这么多的佛陀,所以说这是一种,还要再加上其余的十一种,就是十二种功德。

然后再下面从另外一个层侧面讲解,讲解一到十地之间的境界。前面通过这些《庄严经论》,通过《宝鬘论》的教证为主,然后宣讲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证法的功德,然后下面几乎是按照《辨中边论》,我们学过《辨中边论》,《辨中边论》就是从这些侧面去安立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功德。而讲的时候主要是讲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地障,就是障碍是什么?但是在讲他的障碍的时候,附带也讲到了一地到十地之间他们的不共超胜之处,所以说看这个内容的话和这个《辨中边论》当中安立的非常相似的。

此外一地菩萨证悟心性光明藏,遍布一切众生而生起自他平等之菩提心。

那么就是说一地的叫做普行地,叫做遍行地(36:49)或者普行地,那么遍行(36:51)是什么?就是一地菩萨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证悟的心性光明如来藏,已经证悟心性光明藏。证悟了心性光明藏之后,就是说这个光明藏遍布一切众生,普遍周遍一切众生,这个时候生起自他平等的菩提心。

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知道一地菩萨入定的时候见法义,出定的时候自然生起五种平等。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是生起自他,自己和他人都平等的菩提心,这个方面就是真实生起来了。那么平时在凡夫地的时候,我们可以观想自他平等,但是再怎么观想还是只有一种自他的分别,那么在初地之后,他自己也确确实实,自己也是他人,他人也是自己,这个方面完全也是达到了平等。因为他已经证悟了心性周遍一切众生,出定的时候自己和他人的显现都是无二无别的,这个定解就是完全可以生起来,这个正见就完全可以生起来了。

二地菩萨证悟一切所知之最而精进净除如来藏之垢。

这个一切所知而并不是所有的一切万法的所知,因为真正圆满证悟一切所知只有在佛地。那么这个方面的一切所知是什么意思?就是比初地的一切智慧更高,更超胜就是这样的。那么初地的时候他能见到这些心性光明藏,或者生起智慧。那么在二地的时候他通达了所知障,证悟智慧很高,通达的所知证悟的所知就更广,所以说,就是证悟了比初地所知更广的缘故,他就更加精进的尽除如来藏的垢染,这个方面就是第二地的不共的增胜的功德。

这些主要都是从出定位,入定位的时候麦彭仁波切在讲这个《辨中边论》的时候,入定位没办法分别“地”,你说这个是一地二地,那么在虚空当中怎么去分地?分不了的,所以说当然从这个这些上地的菩萨观察下地的菩萨,他安住的根本慧定,当然可以通达他安住的是深还是广,佛陀看十地菩萨的境界的时候都可以,这个方面是从一个侧面来进行安立的。当真正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虚空是无法安立这个“地”的?全部都是从出定位,这些都是出定位,一地菩萨入定位见心性光明,出定位的生起自他平等的菩提心,然后二地菩萨入定位见这个心性光明,出定位的时候更加精进的去消除这障垢等等,全部都是出定位。

三地菩萨证悟闻法为法界之顺缘,纵然三千世界变成一大火焰也越过而闻法。

那么三地菩萨他是对于听法,对于闻法方面,最精进的,非常的精进,法王如意宝以前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辨中边论》经常引用,然后堪布38:13也是经常引用这个教证,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我们闻法已经足够多了,但是我们想是不是三地菩萨?三地菩萨证悟这么圆满,或者说这么高的证悟,他自己还要为了听闻佛法精进的去求法,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三地菩萨他对于听法非常非常的精进,非常的恭敬的,有时候,看到这样一种句子的时候,会想到以前这个帝察活佛,帝察活佛他对听法方面是非常有兴趣的,他证悟很高,很多人对他非常恭敬,但是他每天都要去听法,首先他要到德巴堪布的地方听法,听完之后还要去下面的辅导员那去听法,然后听完之后还不满足,然后在哪个地方看到个小喇嘛,然后马上再再的请求,再再的合掌你给我讲一下这个颂词,今天讲的再给我辅导一次,像这样这么精进去听法的。

所以说这些菩萨的显现,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内心当中的密意不知道,但是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确确实实至少从显现方面,很符合三地菩萨他的出定位的时候示现这么精进闻法的情况。为什么他对听法这么有兴趣?或者说是兴趣这么高?当然有原因的。因为他入定的时候,见到法界的本性,出定的时候他就知道闻法是法界的顺缘,顺缘我们学的时候我们说是等流,就是法界的等流。

法界的等流是什么意思?讲简单一点,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这些意思全部都是在如实的宣讲法界的意义,佛陀证悟了法界意义之后,他怎么样表述他自己所证悟的法界?就通过经典表述的,经典当中的一切的含义,实际上就能够直接和法界的本体所对照的。因此说三地菩萨入定见到了法界,出定的时候他就完全通达一切的经典全部都是法界的等流,然后通过闻思经典就可以作为等流因,又入到法界当中去,又成了安住法界、证悟法界的殊胜助缘,就是这样的意思的。

所以为什么这么精进?因为三地菩萨完全通达了。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知道,广论当中,宗喀巴大师讲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宗喀巴大师讲一切的这些文字,一切的经典全部都是修法的关要,都是修法的要诀,肯定有一个非常深的认识。所以说现在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心当中会认为,理论是理论,实修是实修,理论和实修根本就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完全没有一点关系。

但是根本不是这样,我们看三地菩萨的示现,或者他的行为,我们就知道这样一种经典、论典,还有这些修法的窍诀都是在描述如何进入法界的关要,如果进入法界的修法,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些闻思、修行就从这个侧面就可以完全非常密切的结合起来。

这个方面就是他为了听法甚至可以越过熊熊烈火的三千世界,就是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了火坑,充满熊熊烈火,那么三地菩萨为了听法,他就根本不顾自己身体,然后穿越火堆去求法,就这么精进。

四地菩萨证悟无我所执而断除贪法。

四地菩萨相续当中无我的证悟更高,断除的我执更多,所以说他断除贪法。三地菩萨显现上面还对佛法非常贪著,但在四地菩萨的时候他就没有这种贪著了,就对三地菩萨这么精进的闻法在第四地的时候,他已经断除了贪法。就是对于三地的时候他去求法的这样一种贪心,显现上面的贪心吧,就只能这样表述了,从这个方面就完全已经断掉了,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四地菩萨证悟更高。

五地菩萨证悟自他相续具有的如来藏无有差别而通过一切佛陀以十清净意乐平等。

五地菩萨他自己证悟自相续、他相续,或者自己和佛陀都是同等具有如来藏,而以十种清净的意乐证悟自己和诸佛平等。

下面大概介绍十清净:

十清净即功德、学处、了知道与非道、三十七道法、能成熟众生,前二者各分身语意三种。

前二者功德和学处,功德、学处如果分身语意的话,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学处是身学处、语学处、意学处,这个就是六种了,再加上第七种了知道,第八种了知非道,第九种修持三十七道法,然后第十种能成熟众生。像这样的话,十种清净,就通过这十种清净然后证悟自己和诸佛平等的。

六地菩萨证悟如来藏自性清净而遣除取舍轮涅的一切执著。

轮回是杂染的自性,涅槃是清净的自性,因为六地菩萨智慧度增胜的缘故,他证悟轮涅的本性清净而遣除对轮回和涅槃做取舍的一切微细的执著,全部已经遣除了。

七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异而遣除一切相执。

就是说有相的执著是在七地的时候遣除,前面我们讲的时候,六地以下都有或多或少的不相同的执著相,七地的时候遣除一切相执了,在六地以下的这些相执全部遣除。因为证悟如来藏无异的缘故,这个是在《庄严经论》注释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讲的很清楚,一地具有什么执著什么相,二地什么相,三地什么相,乃至于六地具有什么相,七地的时候全部遣除,这个方面讲的很清楚的。

八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功过增减而生起极其清净殊胜之法忍。

八地菩萨证悟的时候,如来藏在佛位无增,在众生无减,就是完全无有功过增减的这样一种真实义完全证悟通达,所以说生起非常清净的无生法忍,这是八地菩萨的境界。

九地菩萨证悟本来佛性中具有四无碍解而获得智慧自在。

四无碍解本身在佛性当中圆满具备,九地的时候完全把它开发出来了,真的已经获得了这个智慧自在。

十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是圆满事业之来源而获得四种自在。

十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是一切圆满事业的来源,像这样就获得四种自在,四种自在并不单说十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其他没有获得四种自在,不是这个意思。十地真正的圆满了四种自在是在十地获得的,实际上在八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当中前两种自在,九地的时候获得一种自在,十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

所以我们可以说十地菩萨是圆满获得四种自在,那么因为八地只有获得两种,九地获得三种,十地才是四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说获得四种自在。不是说单单在十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九地、八地没有获得四种自在,不是这个意思。

下面就开始解释四种自在:

首先这个四种自在,后面引用《辨中边论》了,这个方面实际意义上是讲四种自在的出处,四种自在是从哪个地方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从《辨中边论》这个地方出的。

关于四种自在,《辨中边论》中云:“遍行最胜义,等流殊胜义,一切无执义,相续无异义,(无净无染义,种种法无别,)无增无减义,四种自在处。”

这个颂词实际上就对照前面的这个一地到十地的境界,所谓一地叫遍行义,就是前面我们改的时候遍行最胜义嘛,遍行就是指一地的时候遍行,就是说了达一切的如来藏,遍行于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然后出定位的时候,一切的众生平等的修持自他菩提心叫遍行义。

最胜义就是说二地菩萨的证悟比一地菩萨还要超胜,达到了最极超胜,他通达一切所知,所以说叫做最胜义,是二地菩萨的意思。

等流殊胜义这个是讲第三,就是第三地菩萨,第三地菩萨叫做等流殊胜,等流前面我们讲过,经典就是法界的等流,所以他就知道等流殊胜义,他就非常知道这个境界非常殊胜,所以说三地菩萨为了求法越过熊熊烈火,他自己不辞辛劳,就因为证悟的是法界等流的缘故,等流殊胜义是第三地。

一切无执义是安立第四地。因为他是无色的缘故,乃至于对求法的这个贪执都已经遣除了,如果对法执都遣除了,何况说对其他的世间八法,对其他的东西更加不会执著,所以叫一切无执。一切无执最主要表现在四地菩萨对三地菩萨求法的这种贪执断掉了。如果连这个善法欲都断掉了,那么何况说非法欲?何况说其他的非法欲,更加不用说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叫做一切无执义。

第五地叫做相续无异义,自相续和佛陀相续根本没有什么差别的,叫做相续无异义。

第六地叫做无净无染义,就是说对于涅槃的清净和轮回的染污,他就通达无有差别,所以说叫做无净无染,对照前面的长行文理解的。

种种法无别是第七地,七地的时候遣除一切相执,种种法没有差别了,所以叫做种种法无别,是第七地的境界。

无增无减义,这个是第八地。前面讲证悟如来藏无功过增减,所以说叫做无增减,就是说无增无减义。

四种自在处,四种自在处就是讲三清净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什么叫做四种自在处的“处”字?就是指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的根本慧定,它是四种自在的依处。为什么是四种自在的依处?因为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根本慧定,然后圆满这个根本慧定之后出定的时候,四种自在就自然引发了。那么为什么在七地以前没有?因为七地以前功德这些没有圆满,那么只有在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根本慧定作为依靠处,然后才可以在出定位的时候在八地、九地、十地分别获得四种自在,所以这个叫做四种自在处的处的意思。

那么这个主要是解释了前面一地到十地的出处,就是说《辨中边论》中的含义,还有讲到四种自在。

然后下面解释何为四种自在:

何为四种自在?《经庄严论》中云:“意能取分别,转为无分别,净刹事业智,即为四自在。

意识或者分别,执著的这个念头全部转依,八地的时候,转为无分别,无分别就叫做无分别智慧自在,第一种自在叫做无分别自在,这个就是在第一种自在安立。

净刹,净刹是第二种自在,清净刹土自在,这个叫做清净刹土自在,叫净刹。然后事业就叫做事业自在,最后一个智叫做智慧自在,智自在。

就是说四种自在的安立即为四自在,无分别智自在,清净刹土自在,智慧自在和事业自在,就是这四种自在,即为四自在。

首先安立四种自在的名称,然后下面这个颂词是讲如何获得,在三清净地如何分配四种自在的:

不动等三地,具此四自在,八地二自在,余地各许一”

不动等三地就是说不动第八地,然后净慧第九地和法云第十地,这个叫做三清净地。三清净地因为没有俱生烦恼障的缘故叫清净地,下面还有俱生的烦恼障,所以说叫做不净地,不净七地,所以说这个叫三清净地。那么三清净地的时候,具此四自在,就具有这四种自在。

八地二自在,在八地的时候,首先,率先获得两种自在,就是获得无分别智慧自在和净土自在,获得这两种自在。

余地一自在,就是说八地之后还剩了两地,每一地一个自在的意思,就是说第九地获得智慧自在,第十地获得事业自在,就是这样叫做余地一自在,总共就是四种自在。

下面再进一步解释:

意思是说,染污意转依而获得无分别自在;

首先是染污意识转依,染污意识转依之后,然后获得无分别智慧的自在。

五根识能取转依而获得清净刹土自在,八地菩萨具此二自在;

五根识转依之后,获得了清净刹土,一切的清净刹土全部获得自在,八地菩萨具有两种自在。

然后下面讲第九、第十地获得的两种自在:

意识转依而获得四无碍解、事业圆满自在,能成熟众生相续,九地菩萨具此自在;

就是说意识转依的缘故获得四无碍解,事业圆满的自在,这个地方好像也提到了事业圆满自在,但是在九地的时候着重是因为获得四无碍解的缘故获得智慧自在。那么智慧自在就是说引发他的事业相对圆满,所以说按照前后文或者按照《庄严经论》注释等等观察的时候,九地菩萨主要是智慧自在,智慧自在主要安立在四无碍解上面,所以说而获得四无碍解,事业圆满自在,主要是安立在四无碍解上面的。

能成熟众生相续,因为他能够随意的普答一切众生的问题,能够成熟众生相续的缘故,九地菩萨获得智慧自在。

十地时分别念意识之现基阿赖耶识转依而获得大圆镜智自在,能够行持与佛行境相同之事业。

十地的时候,分别念意识,它的现基,分别念意识它的所依处,就是什么?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根本识,其它的是转识,所以我们就知道阿赖识是最根本的,它转依是最后转依的,十地末尾的时候转依,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十地末尾的时候阿赖耶识要转依,最后获得大圆镜智的自在。

这方面好像提到的是大圆镜智的自在,但是主要是后面这个,能够行持与佛行境相同之事业,所以说最后十地的时候获得事业自在,因为他自己的大圆镜智自在的缘故,所以说他的事业能够,几乎来讲和佛不相上下,这个是在昨天我们论典当中讲过嘛,反正十地菩萨他示现十二相成道,就是非常合乎,几乎没有差别的,就是说佛陀知道十地菩萨知道,九地菩萨没办法分别是佛示现的,还是十地菩萨示现的。所以说他的事业几乎和佛平等,所以说称之为事业自在的意思。

《宝性论》中云:“菩萨之后得,于诸世间界,救度诸有情,等同诸如来。”

在《宝性论》当中讲,菩萨的后得于诸世间界,是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的后得在一切世界当中救度一切有情,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就等同一切如来的事业,主要还是在解释事业自在的这个意思。

也就是说,八地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获得自在;九地成所作智获得自在;十地大圆镜智获得自在,十地末相续后际时,种种习气阿赖耶转依即刻获得法界性智自在,从而成佛

这个在安立的时候从八地开始,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获得自在,然后九地的时候成所作智获得自在,十地的时候大圆镜智获得自在,然后在十地末尾,最后种种习气阿赖耶,最细的所依处,最极微细的所依处也转依成为法界性智,所以说最终就成佛。

十地相续后际时得受大光明灌顶而成佛。《经庄严论》中云:“修道末获得,大光明灌顶,得不为念毁,金刚喻定已,

修道终就是修道末尾的意思,在修道的末尾,这个修道并不是平时我们所讲的这个修道,这个修道就是见道和修道当中的修道。就是说这个修道末尾应该是十地,所以说十地的末尾的意思,十地的最终获得大光明灌顶,得到大光明灌顶之后,得到不为念毁,就是根本不为最微细的分别念所摧毁了,如金刚等持,就是金刚三摩地,金刚喻定,就是这个意思。

转依究竟地,无有诸障垢,住于任何处,但为利有情,获得遍知佛,无上之果位。”

转依究竟地实际上是佛地,在佛地的时候,在这个之后根本没有一切障碍了,住于任何处全部饶益众生,最后已经获得遍知佛无上的果位的缘故。

即十地菩萨于十方佛前作大供养,即刻从十方诸佛白毫间放大光芒融入彼菩萨之头顶,使其获得金刚喻定等前所未得的十万阿僧祇数等持,清净细微所知障,从而成佛。

在十地菩萨末尾的时候,首先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对十方的一切诸佛作最大的供养,在作供养的时候,十方诸佛从各自的刹土当中降临到这个菩萨的眼前,然后从十方诸佛的白毫间放光,然后加持他、灌顶他,然后这些光芒融入菩萨的头顶,生起金刚喻定的智慧,生起金刚喻定的智慧之后,刹那之间清净最极为微细的所知障,然后所知障一消尽,第二刹那无间成佛。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