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来辅导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
《亲友书》现在宣讲的仍然是智慧的本体,前面见道已经讲完了,现在讲修道的自性,分了三个科判,前面是宣说道的本体八正道,科判已经结束了。
卯二、宣说彼为道之理:
此生即苦称谓爱,爱即彼之集谛因,
灭尽此等即解脱,能得即八圣道支。
彼为道,为什么八正道能够安立为道?颂词也是宣讲了八圣道之所以成为道的道理,原因八圣道属于道谛所摄。颂词当中,也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归摄了四谛。怎么样来了知四谛,在没有详细学习颂词之前,首先从颂词当中,把四谛的内容划分一下:
此生即苦此生即苦称谓也可以,或者是说此生即苦,这句话主要是讲苦谛。爱即彼之集谛因,说爱讲集谛的因,或者是里面就讲到了集谛。灭尽此等即解脱,是四谛当中的灭谛,因为灭谛讲灭尽集和灭尽苦,称之为是灭谛,能得即八圣道支,能得什么,能够获得灭谛的八圣道,这句主要是讲道谛,意思说,八圣道在四谛法当中,主要是道谛所摄,因此说,能够成为灭谛的主因,把称之为道,这样的,道,我们就知道了,通过修行的方式,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殊胜方便,就像说是世间当中的道路一样,通过世间当中的这些高速公路也好,这些其的这些公路也好,就能够帮助我们到达目的地,所以说就八种修法,称之为八圣道。因为通过八种修法,可以趋向于殊胜大涅槃果位的缘故。
了知了里面的结构之后,再来详细分析颂词,此生即苦称谓爱,此生即苦,前面我们分析苦谛,说生苦谛,有些时候生讲到了是生杂染,可以说生杂染,因为十二缘起当中三种杂染有烦恼杂染,有业杂染,还有生杂染,生杂染讲到了整个从十二缘起支当中,从心识第三支开始,到乃至于到受之间都称之为生杂染,或者说后面的生老死称之为生杂染,所以说是包括在苦的本体当中。
只要有识,或者是只要有生,就会有老死,只要有心识就会有后面的名色,就会有后面的六处,乃至于有受等等,所以说这一切,都称之为苦谛,是生杂染,所以称之为苦的本体,是苦谛所摄的本体,所以说此生即苦。说如果我们没有生,不会有苦,或者说生本身苦,或者说没有生就不会有苦。我们知道了生杂染苦谛所摄,所以说此生即苦,称谓,称谓两个字,上师的注释当中不明显,插了其他的一些注释,其他的注释当中,称谓两个字也不太明显,所以说称谓到底是怎么样去理解,还不太清楚。或者说是苦的称谓,是苦谛的称谓,或者说可以把生称之为苦,这方面也可以理解。生本来苦谛的四相,所以说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称谓两个字的涵义。
然后说是爱,爱是什么,通过生,能够导致爱,导致对什么产生爱,导致对有产生爱,对于三有也好,或者是对业产生爱,或者是对生产生爱,说是在缘起当中,生本身虽然是痛苦,但是通过苦,也会产生种种的无明,或者是产生种种的烦恼。因为在苦当中,我们在理解苦谛的时候,前面也分析过,苦谛本体当中所摄的有苦苦,有行苦,有变苦,所以说通过行苦变苦等等的三种苦,通过生的苦谛的本体,就能够导致种种的爱著。
爱著,又可以大概的分两类,一类属于这种说执著爱,喜爱,平时我们所理解的这种爱,还有爱属于乖离爱,对于种种不悦意的东西,对于苦苦,是乖离的,想要远离的执著,对于其他的快乐,不离的执著,所以说不离爱和乖离爱,两种爱都是通过苦而产生的,也说如果有了苦谛的四相,如果有了生,如果我们在当中没有产生无我智慧,没有产生出离心,没有产生无我智慧的话,一定会对种种的这些快乐的法,或者是痛苦的法一定会产生种种的爱执,所以通过生能够导致爱著。
爱即彼之集谛因,所谓的爱,彼的集谛,说是能够导致苦的集谛的因缘,彼之集谛,彼之集谛讲到的集谛能够产生苦,所以说彼之集谛说能够导致苦的产生的集谛的因缘,因缘说通过爱就可以产生集,集谛,在其余的一些地方讲的时候,集谛可以从两个角度讲,一个叫做烦恼集,一个叫做业集。烦恼集说通过爱取,通过种种的烦恼,来安立集谛的因,安立集谛的本体。业集,是通过说有了爱之后,就会创造一些有漏的善法方面的业,或者造一些恶业、不动业等等。
所以通过烦恼和业这两种,就可以构成集谛的本体,所以说集谛,是烦恼集和业集两种本体的——爱即彼之集谛因,如果有爱一定有业了,所以说爱和烦恼和业集聚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集谛的本体,所以说爱即彼之集谛因。
我们把这两句,如果再归摄,可以这样理解,苦可以产生爱,或者通过爱烦恼等等又能够产生苦,二者之间这样不断的循环。我们在轮回当中也这样的,如果真的分,可以分为烦恼、业、苦这三种,前面十二缘起当中的,但是把爱,把烦恼把爱和业,或者是把烦恼业归摄到集谛当中,然后把生归集到苦当中,所以说整个轮回集和苦,所以说的因和果。因讲集,集当中就有爱和业,然后的果讲苦,所以说通过苦,又能够产生烦恼,通过烦恼产生集业,然后通过烦恼和业又产生烦恼,又产生痛苦,所以说二者之间是环环相扣没办法远离的。意思是说在十二缘起当中,虽然彼之是无明烦恼支,最后一支是老死支,就一期的角度三世因果流转来讲,前世现世和今世和后世,所以说前世现世和后世,
我们就发现,十二支后面,第十二支是老死,老死后面就没有了吗?老死我们如果通过圆圈的形式来看的时候,老死和第一支的无明是最接近的,如果是一个圆圈的方式来安立的时候,说通过老死苦,又能够产生无明烦恼,通过无明烦恼就开始产生行业,就开始产生识等等等等,是整个一个圆圈的形式,苦和烦恼二者间是相互为因果的,在里面已经体现的非常的清楚。
然后下面两句讲到的解脱的因果,灭此等即解脱,首先宣讲解脱果,为什么先宣讲解脱果,再宣讲解脱的因,因为说首先要描绘解脱是如是如是的境界,而了知了理想的解脱的境界之后,我们首先在修道之前就对于没有苦集的境界的本体状态产生欢喜,产生希求,就好像我们要去某个地方旅游,首先我们要了知旅游的目的地,景色很美,设施很齐全,或者是人非常友善等等。我们了知到有这么多的功德,就发心要去。首先有了一个想去的心,后面再说准备钱,预定旅行车等等才可以一步步的去实行,
所以说我们修道也和这个相似,首先了知的,解脱果有如是如是的功德,那因为我们现在深受苦集二谛的苦,我们在苦谛当中感受它的苦果,然后现在我们也不断的再产生爱取,不断的再集业,所以说我们对本体对状态已经厌倦了,所以说我们就想有没有一个能够完全灭掉苦集的解脱的境界,佛陀保证说,是有的,叫做灭谛,灭谛的涅槃它讲灭尽此等,首先宣讲了,有灭尽苦集的解脱状态,我们想到有解脱状态,就想要获得这种状态,我们在真正想要获得这种解脱状态前提之下,我们就会关心怎么样才能到达境界,我们就对于真正能够获得这种解脱的道就会产生真正的兴趣,就好像你对旅游的目的地真正的喜欢去了,下定决心要去了,你才会真正关心去的方法,是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去,或者是它需要什么样子的准备,需要什么样子多少钱财等等,你才会真心关心事情,所以说我们就从方面讲,先讲灭再讲道。
佛陀如是安排是非常有道理的,颂词当中讲灭尽此等即解脱,此等讲前面两句话当中所提到的苦谛和集谛,大涅槃,它完全能够把苦谛和集谛灭掉,我们在讲的时候,主要讲灭谛主要是灭除的集,然后再灭除的苦,因为集是因,然后苦是果,修道的时候也是对治集谛。
但在灭谛当中,是苦果和苦因二者都是不存在的,所以说灭尽此等就称之为大解脱,大涅槃,灭谛,能得即八圣道支,能得能够获得这种解脱果位,能够获得这种涅槃果位的八圣道,因为说八圣道是修道,最靠近于解脱果的本体。所以说从方面来讲的时候,虽然前面的见道加行道,资粮道,乃至于现在我们相似的开始闻思来了知整个修道的体系,最初开始学习佛法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之为道的说获得解脱果的因,但是为什么把八圣道作为的说能够获得解脱大涅槃的因,就因为八圣道是修道所摄,说在这些五道当中首先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修道过了之后无学道,无学道当然我们就可以安立成涅槃果位了,所以说,八圣道最接近于大涅槃,最接近于大解脱的缘故,所以说此处说能得即八圣道支,并不是说排斥其余的七菩提分,七觉支也好,或者前面五根五定,并不是意思,因为说圣道的修道所摄的八圣道,离大涅槃是最近,是近因的一个缘故,所以说从角度来讲,说八圣道是说获得大涅槃的因,能得这种大涅槃的果位的缘故,所以说八圣道支把安立成道谛的自性,把安立成道的本位,我们了知完之后说宣说彼为道之理,从方面就可以肯定。
卯三、教授彼道主要为见四谛之智慧:
彼道也是讲修道,说教授修道主要修的也是见四谛的智慧。
事实如此故为见,圣者四谛恒精勤。
说修道是圣者的智慧了,圣者的智慧,所现见的仍然是四谛的本体,仍然是四谛的智慧,现在我们所修持的,或者是我们现在所听闻的,也可以随顺四谛。但是真正来讲的话,在修道的相续当中,修道圣者相续当中所能够现前的主要是通过自相证悟,现在我们都是种相的了别。
事实如此:说是一切世间,或者说是出世间的实相,本来这样可以包括的,而且佛陀的遍知完全已经了达了世俗的因果这样的,坏灭解脱的因果这样的,所以说就有痛苦和痛苦的因,就有解脱和解脱的因,事实如此的缘故,所以说是完全符合于法界中的实相的,故为故为见圣者四谛恒精勤,是一句完整的意义,说故为见和后面这一句要连起来看,故为见圣者四谛恒精勤,所以说认为事实如此的缘故,为了见,见现见了,现见并不是现在我们的眼根,眼根能够见到外面的色法的这样现见,现见的意思主要是从智慧,智慧和实相完全无二叫做现见,这样的,所以说我们为了现见刚刚所宣讲的这种圣者四圣谛的本体的真如的缘故。恒常应该精进修道,应该恒常的精进修道。
四谛就称之为四圣谛,上师在注释当中也是讲为什么叫做四圣谛,四谛法要全都是圣者的境界,谛谛实的意思,谛真实的意思,所以说我们讲名言谛当中的痛苦是真实的,然后的因集真实的,然后是说的涅槃灭谛和道是真实的,所以说叫四谛,加一个圣字讲圣者的境界,圣者的境界意思讲是圣者所发现,圣者发现的,虽然本体,四个法的本体本来如是如是存在,但是凡夫人的分别念,凡夫的分别心识是没有办法了知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怀疑,苦,苦,全部是充满了,苦苦、变苦和行苦,集谛当中尤其是业和烦恼,怎么可能说业和烦恼,是属于圣者的本体,圣者的境界?
不是说业和烦恼和苦是圣者的境界,而是说,轮回当中的苦因、苦果,方面是圣者照见的,是圣者照见的,不是谁发明的,是圣者照见了本来存在的,因果关系,然后解脱的因果关系也是因果照见,也是圣者照见是后面现证了之后断掉苦,断掉集的,是从方面进行安立的,所以说在我们了知的时候,虽然好像哦有苦果和苦因,是凡夫的境界,怎么是圣者的境界,凡夫的苦因、苦果,凡夫自己是没有办法通过自力来了知的,只有通过圣者的智慧照见了之后宣讲,尤其是佛陀的遍知,照见了苦果苦因,然后解脱道的果,解脱道的因,照见完之后给这些大众宣讲,后面的这些修行者哦才了知了原来是情况,所以说在非常繁杂的,种种的非常繁杂的诸法当中理出了两条思路,一条讲怎么样通过业和烦恼导致轮回的,是讲轮回的因果,然后再怎么样从苦和集当中获得解脱的道和最终获得解脱的果位,这方面是佛陀的殊胜智慧照见了这一切万法的本体之后给我们宣讲的,所以说,如果按照我们自己的智慧来宣讲的话,我们在轮回当中再流转再长的时间,也没有办法通过自力来发现真实义,通过佛陀宣讲之后,我们就直接通过佛陀宣讲的教义学完之后,大概就理清了方向,轮回是这样的,然后解脱和修道是这样的,了知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愿意投入修行了,以上讲到了第六度,智慧度的本体已经讲完了。然后说是在广说的道的本体也讲完了,前面我们在讲道的本体的时候,分了三个科判,一个是略说,一个是广说,第三个是教诫实行彼等之义,以上就广说的内容讲完了。
丁三(教诫实行彼等之义)分三:一、以劣身亦能成就之理赐安慰;二、以简要实修之理赐安慰;三、以力所能及实修之理赐安慰。
三个科判都是赐以安慰的,说是因为针对说是一般的修行者或者是针对国王很忙的人,针对其的一些根性稍微下劣的人,像这样的话也能够在教法当中赐以安慰,因为有些时候发现哦这里面的修法有的时候是比较,有的时候觉得比较复杂,有的时候觉得比较生硬,有的时候觉得比较多,所以说时候怎么办,有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根性会不会根本没有机会修持的法要,所以说龙树菩萨说是说为了鼓励后代的修行者发起精进也是从三个角度赐以安慰,第一个是下劣的身体也能够获得成就之理然后赐以安慰的,下面我们学习颂词的内容,
戊一、以劣身亦能成就之理赐安慰:
未抛舍财诸俗人,了知取舍越惑河,
现前圣法之彼等,亦非从天而降临,
非如庄稼由地出,昔随惑转之异生。
字面上的意思讲到没有抛弃,没有抛舍财说财富家庭等等的在家之人,了知取舍越惑河,如果能够了知取舍之道然后实际去取舍,也能够超越烦恼的江河到达彼岸,就下面就讲例子,举例子说现前圣法之彼等,说已经现前圣法的佛陀大菩萨阿罗汉等等这些圣者们的果位,亦非从天而降临,亦非如亦非如庄稼由地出,他们果位不是从天而降刚好砸到们头上,然后们就获得解脱了,也不是说犹如庄稼一样从地里面长出来的,昔随惑转之异生。他们以前也是随着烦恼而转的凡夫人,后面通过不断的取舍,不断的修持,后面的相续当中逐渐逐渐的也产生了正道的功德,所以说此处我们讲到了劣身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劣身讲到了是在家俗人,因为第一句当中讲的很清楚,未抛舍财诸俗人,方面可以了知,相对于出家的身份来讲,佛陀在很多经典当中也是说,说出家人犹如住在良室当中,在家人犹如住在火坑当中,有很多比喻来赞叹出家身份,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的时候,似乎在教义当中了知哦在家者属于劣身,出家因为具足很多戒律,具足很多闻思修的功德的缘故,称之为殊胜身,
还有另外劣身的意思,最后一句,昔随惑转之异生,意思包括了出家,还包括了在家两类凡夫了,所以说说这些圣者的果位,最初也是从凡夫的位置上修上去的,所以说不管是出家者也好,在家人也好,现在虽然修道过程当中,也会有些烦恼,也会有种种的痛苦,但是说是就像以前的圣者们,以前也是随惑转的凡夫,通过不断的修行取舍之后,逐渐逐渐也从凡夫位到了圣者位,然后从圣者位最终获得了佛位的,
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说有些时候在了解经文的时候,如果没有全面性的去了知的话,因为佛陀在宣讲某些法的时候为了要突出某个法的重要性,当然就宣讲的种种功德,所以说就讲到了很多出家的优越性,出家的修持很容易证悟等等有功德,而对于在家有些时候有必要说为了让有些人出离的缘故,所以喝斥了很多说是在家的过患,所以有些人如果没有全面了知佛陀的教义,就会认为只有出家才能获得解脱,在家没有办法获得解脱,就会产生那种自暴自弃,不愿意上进的想法,有的时候为了对治想法,所以说佛陀也在其地方或者是说在此处,龙树菩萨也宣讲,虽然是一个在家人,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的修持,也绝对有解脱的机会,没有抛弃这样财富的这些俗人,了知取舍越惑河,关键问题在于要修持,要修心,或者是要了知取舍之道,如果能够了知取舍之道,如理如实去修持就能够越过烦恼大河,通过的修道的原理来看,说是主要讲内心当中对于四谛,对于修法有没有产生定解,有没有产生殊胜的信心,如果有了殊胜的信心,再加上正确的修持的方式,不管是什么身份都有机会平等的越过生死大河,都可以获得解脱,
从理论上来讲是这样的,从教证上来讲也是有是有宣讲和抉择,比如说在很多佛经当中,比如说是净土的这些教言当中,净土的佛经当中也宣讲了很多除了出家人之外,在家人怎么样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方式,这样的教证也是有的,除了净土的经典之外,其余的这些菩萨教理当中,也有很多很多教导在家菩萨修布施、持戒等等,能够获得解脱道的方法非常之多,所以在教证方面也有,如果是从实际例子来看的时候也有很多,说在家的居士通过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获得解脱的不计其数,然后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是讲到了,印度八十四成就者当中,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在家人群,像这样的话也是有很多,然后就从汉地的佛教史的角度来讲,也有很多在禅宗当中证悟的开悟的这些居士,一般的人也非常多,这些方面也是有,前面我们讲汉地的这些念佛往生的人也非常多,在西藏也是有很多在家的瑜伽士,在家的密咒士,像这样的话说是没有舍弃家庭,没有舍弃财富,然后了知了修行的窍诀,一心一意观修获得解脱的也非常多,
所以说从这些方面观察,全方位的观察的时候,不管是在家也好,出家也好,从解脱的机会来讲,都是平等具有解脱的机会,解脱的机会可以说都是有的。关键在于在身份上面,怎么样才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取舍,去了知所修的道的本体,是非常关键。所以说虽然从某些角度来讲的话,在家有很多琐事、应酬,有很多很多说时间不够等等的也可以叫缺陷吧。
出家有很多这些亲近善知识的时间,有很多观修禅修的时间,当然也是优势,但是从有没有平等获得解脱的机会来看,在家人和出家人都有获得解脱的机会,所以说身为在家者,那也应该了知,龙树菩萨在此处所宣讲的深义,也里面有深义的,在身份上面应该还是可以有解脱机会的,。
从另外的角度来讲,说是这些圣者以前也是凡夫人,所以说作为凡夫的我们,也不用太沮丧,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在看这些佛经的时候,看这些佛经的功德,看佛菩萨的功德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就显得很沮丧,说这些功德有的时候对照的时候,一个都没有,如果对照佛陀所宣讲的这些种种的过患的时候,好像全具足,有些时候看十恶当中,好像没有一个不犯的,然后说是很多的这些过患,相续当中种种过患,好像都有的感觉,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沮丧。但是,说是如果我们一直是陷在这种沮丧当中,我们就没有动力去修法了,所以说佛陀也好,龙树菩萨也好,有很多善巧,鼓励我们的心,说是说是对于修善法,仍然应该产生积极向上的意乐,
所以说在此处也是宣讲了意义,首先说,现前圣法之彼等,说以相续当中完全现前的殊胜圣法的这些圣者,从佛陀乃至于阿罗汉以上,像这样的话们说是功德非常超胜,功德不是从天而降的,也说不是一个偶然出生的,不是他们运气好突然碰到一个解脱,然后们就解脱了,不是的,不是从天而降,不是从地而出,怎么样,说们是从修道而产生的。以前他们也是随惑而转的异生,
从前面我们宣讲的这些指鬘,还有说是难陀,还有能乐等等,这些方面以前也是随惑而转的凡夫人,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说是也是最初的时候也是一个凡夫,这些方面也是有的,所以说很多很多以前都是凡夫,或者说所有的圣者以前都是通过凡夫位,不断修持然后产生圣道功德的,关键问题在于凡夫分两类,一类凡夫说在某个时间当中种性苏醒,遇到了佛法,遇到佛法之后,然后开始认认真真的去学习佛法,认认真真的去体验佛法,所以说的命运从此而转变,逐渐逐渐的就开始舍弃了凡夫的想法,舍弃了轮回的这些作业,逐渐逐渐的向解脱方面靠近,逐渐逐渐向解脱方面靠近,最初是从思想,然后从思想影响自己的行为,从方面慢慢来,所以说我们学亲友书,可能也会感觉到,如果稍微投入了一点的人,我们会感觉到我们的想法和以前的想法不一样,我们的想法如果是坚持来学习的话,我们的想法因为经常缘法本当中的这些圣者的语言而转,所以说我们的想法和以前我们没有学佛法之前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如果再过段时间,说是下一期当中我们学《大圆满前行》,学习《入菩萨行论》,学习这些净土的教言,这些全都是帮助我们超越凡夫地的一些很多有殊胜作意,讲菩提心,或者是讲转变内心的作意等等,学完之后我们的思想完全不一样,思想逐渐逐渐说从这种贪著轮回的轨道当中分离出来,然后开始靠近解脱道的轨道,所以说首先是思想的转变,认知的转变,然后是修行的转变,行为上面转变,那方面转变之后,逐渐逐渐积功累德,逐渐逐渐修持不同的智慧,所以说我们也会逐渐从凡夫的状态当中,逐渐的说是清净,相续当中说开始显现随顺式道的功德,然后真实显现式道的功德,最后成佛,所以说以前的凡夫们也是这样修持而获得解脱成佛的,现在我们也是今有同样的道路,也绝对是有超越凡夫获得解脱道的一天,因此说从方面我们应该说是树立起能够解脱的决心,方面是完全可以树立起来的,所以说劣生也可以解脱,我们大概可以从方面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嘛,一个方面我们就可以说是从是否出家来安立劣身和殊胜身的差别,第二个是从现前圣法彼等,从这一段开始,我们从异生和凡夫是否是异生,来安立说是不是劣身的差别,但不管是从在家的安立劣身也好,还是从现在我们从凡夫人安立劣身也好,都是有解脱的机会,平等都有的。
戊二、以简要实修之理赐安慰:
离畏何须更繁述,有益窍诀此义藏,
汝当调心世尊说,心乃诸法之根本。
离畏讲到了对于国王的称呼,离开怖畏的国王,何须更繁述,不需要再说很多,有益的窍诀此义藏,说是真实有益的窍诀义藏,藏我们可以理解成精华,真正的精华义,有一个窍诀,是真正的精华义,这么一点点,宣讲了这些窍诀,汝当调心世尊说,你应该调伏自己的心,佛陀因为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也说过,心是一切诸法的根本,调心就调一切,方面内道和外道最不共的地方,所以说此义藏,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精华的意义,
一个方面讲《亲友书》教言虽然说是少,但是是属于修行窍诀的精华意义,所以说除了这些之外,说是作为国王来讲,也不需要再多的去繁述,从角度也可以理解,当然我们把《亲友书》的意义,广大的宣讲出来的时候,肯定是非常广大的,因为毕定是窍诀嘛,窍诀的语言不会太多。如果是窍诀,如果是语言很多的,不称之为窍诀,所以说真正的窍诀的话意义很少,文字很少,意义很深的,方面就称之为窍诀,所以说《亲友书》实际意义非常多,非常深,但是文字是不多,把所有的这些修行的窍诀归纳在里面,所以说从方面来讲《亲友书》代表一切窍诀的精华,
或者和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结合起来观察也可以,就真正的所有窍诀的根本是什么,所以说精华意义是什么,调心,调心一切窍诀的精华义。《亲友书》当中所宣讲的这些也是调心的方法,全都是调心的方法,所以说我们怎么样修持,都必须要调心,行身语和心比较起来,心是根本,心根本,所以说我们说调伏身语意是以调心为主,如果心一调伏了,外面的身语就调伏了,如果心不调伏,外面的身语无法调伏,或者说外面你身语再显得善妙,如果你的心没有安住在殊胜的善法当中,你的身语,可以说是的功德利益不大,或者是有些时候,如果你的心很恶,在外表行为上面做很多身语的善法,你的身语的善法已经被你的心的恶业所染污,也不会成为善法,前面所讲的一样,如果心生邪见,你虽然做了再多的善业,这样都会堕恶趣的原因,
前面已经提过了,所以说我们说在修行的时候,调心非常的重要,佛陀在经典当中讲,内心调柔最善妙,内心调柔最安乐,所有的法的根本来自于心,所以说不管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讲一切万法唯识所现,还有说在主要次要当中心为主要,这些方面的观察的时候,心都是非常主要的,都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很多的善和恶的标准,安住在心当中,然后世间的世间的趋入之道和出世间趋入之道也是以心来安立的,或者是最后我们证悟的时候也是证悟心性本空,也是证悟心上无我,也是证悟心性本空,时候就可以了知人无我、法无我的本体的,这样的,或者说最后心完全的客尘,完全消尽之后,心的本性如来藏大光明完全显现,佛,所以说我们从哪个角度来讲的话,调心修心都是最关键的,所有的修法要落在调心上面,
修行佛法说改变某种装束也算是法的一部分,或者说改变某种身份也是法的一部分,比如说以前非佛弟子,非佛教徒,后面通过皈依的仪式改变了,身份改变了,身份怎么改变了,以前不是佛弟子现在是佛弟子也是改变,那是法的一部分,或者说以前我的头发很长,以前我是穿在家衣服的,后面我把头发剃了,后面我把衣服换成出家衣服,装束变了,我们说也是法的一部分,但是绝对不是法的根本,法的根本是调心,不管你的装束变还是不变,调心都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哦我是一个是一个居士,是一个在家者,然后因为头发长,因为服装没有变,所以说我修起来很困难,是不是我变一个方式,我把头发剃了,我把衣服换了,我修行起来就会非常容易,不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出了家之后还是要调心的,和在家的时候一模一样,所以说如果出了家之后不调心,也有没办法和法相应。在家的时候能够调心,也能够和法相应,所以说关键问题在于调心。
有些人因为善根深厚,调起来就比较方便一点,身心调柔像比较堪能,有些说修道的资粮稍微弱一点,力量稍微弱一点,调心调起来,有的时候稍微困难,那不管怎么困难,反正说所有的困难,我们都必须像前面的颂词一样,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新的准备,我们现在修法的时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烦恼,或者是修行修不上去,有的时候不想修法等等,方面都有会有,都是阶段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说把修道的这些眼光放的很长远,阶段性的问题我们是可以闯过去的,阶段性的问题不能够影响我们修法,也不能影响我们修法,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还是不管是在家出家,有一个总的修行的目标调伏自己的心,心一旦调伏了,外在的一切自然也就调伏了,
我们看现在的世界很污浊,到处是恶人,如果我们的心一旦调伏之后,我们的心如果能够了知的空性,我们的心如果变的菩提心了,我们再来通过境界再来看世界,另外景象了,另外景象,所以说从方面观察的时候,调心很重要,《大圆满前行》的作者华智仁波切,曾经也有几个名句,能够说明问题,说修心修心修自心,以四加行修心者,身语虽无造余善,亦除解脱道无去,的意思说真正的修行修行修自心,修持修自心而已,以四加行,四加行前面,在前行当中讲到的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因果和轮回痛苦,通过四加行来修心者,身语虽未造余善,的身体和语言虽然没有造一个善法,但是也是除了解脱道之外,再没有去处了,一定会获得解脱,又讲了修心修心修自心,以菩提心修心者,身语虽无造余善,亦除解脱道无余,意思也是一样的,说真正的修行是修自心,你如果能够以菩提心来修自心,心一旦调伏了,身语没有造余善了,但是也是必定解脱,但是此处有强调修心的重要性的必要,并不是说一个修心的人,绝对不造身语的善业,是心一旦调伏了,对善业,的确会非常非常的用心的去做,身语的善业是紧跟着就上来了,
所以说只不过说我们在身语和心当中,心主要,心为主,意思,并不是说,完全否定身语的善业,而是强调心为主的功德的缘故,所以说也是有这样的,说真正的大修行者,也会有体会,所以说把体会讲出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哦调心的确是非常重要,心一调伏,一切烦恼调伏,如果心不调伏,一切烦恼都不调伏,在入菩萨行论当中,也主要是讲调心,尤其是在讲第五品,在讲第五品的时候,六度一心,一心的灾害一心,这些方面讲的非常的殊胜,所以说我们知道哦调心,是最主要的,心如果一旦调伏了,所有的这些灾难,所有的一些不悦意全部调伏,心不调伏,从不调伏的心当中源源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子烦恼业,各种各样不断的痛苦,源源不断的从内心当中产生,心一旦调伏了,佛的功德,佛菩萨的功德,源源不断的从相续当中产生,所以说关键的问题调心,但是我们要调心,我们要学习,把调心的方法学习好了,像这样的话,我们再进一步就可以真正的去实践或者是以打座的方式去调心,或者是通过和人接触的方式去调心,像这样的话都是以调心为主,会觉得身语,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这样的。
戊三、以力所能及实修之理赐安慰:
如是奉劝汝教言,纵是比丘难尽行,
随力能修其一德,当令人生具实义。
如是奉劝国王你的这些这么多教言,纵是比丘难尽行,即便是真正抛弃一切的比丘,也难以完全实行所有的教言,随力能修其一德,如果能够说是随力能够修持其中的一个功德,当令人生具实义。也能够让人生具有真实的实义,具有实义,所以说里面就讲到了亲友书前面我们说,虽然的词句少,但是的意义是非常的深的,我们前面,我们在回顾前面讲到的这些内容,这里面有六随念,又有六度,六度当中讲布施度,讲持戒度,讲安忍,讲精进,讲禅定,讲智慧,后面来讲的话讲到了要舍弃轮回,观想轮因的痛苦,就讲到十二缘起,讲到人无我法无我空性,这么多的很多教言,虽然就像这样的话,说是虽然是一个比丘,真正一个一个也很难以完全的实行,当然了相应不同的人,在实践的时候,有从比较深的层次能够实行的,有是从比较深的层次来实行的,有些能够实行一部分,另一部分说是难以实行的,有些时候觉得绝大部分难以实行,这样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龙树菩萨说虽然这些教言,这样的话说比丘也难以完全实行的,但是针对我们来讲,如果没有办法,一个一个去实行,至少也应该随力能修其一德,随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能够行持其中的一份善行,也能够让人生具有实义,
所以说主要是针对这些,看到这些教言之后觉得,里面的教言又多又深,没有办法实行怎么办,是不是干脆放弃?龙树菩萨说也不必要完全放弃,佛法当中说所宣讲的这些,也不是说,你要不然只有两个选项,要不然就全部选,要不然一个都不选,没有这样,佛法是跟随不同的根性,能够赐于不同的教言,相当灵活的,所以说我们说即便是就居士的五戒来讲,也有一戒居士,受一分戒的,受多分戒的,受全分戒的,也有这样的,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出家戒当中也有沙弥戒,有比丘戒,像这样的选项的,所以说并不是说你只要去修行,必须出家,必须受比丘戒,要不然你就什么都不能修,不是这样的,所以说针对我们来讲,也是这样,
我们有的时候,就走两个极端,要不然我就全部能够实行,我就去做,要不然做不到,我就干脆一个都不做,不要这样,所以说龙树菩萨意思也是这样的,能够完全做最好,如果实在不能完全做,在当中在这么多教言当中肯定有某一类,自己觉得很相应的,这一个颂词,或者很相应的义理觉得很相应,就以作为突破口,首先我就修,因为我听起来很舒服,或者是我学起来觉得就比较得心应手,或者我们说里面当中的布施点我能够做,或者是持戒当中我能做,像这样的话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作为修行的方式,逐渐逐渐修行我们的心量会逐渐的打开,修行下去我们的智慧会逐渐增长,烦恼会逐渐减弱,所以说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能够越来越驾御更多的教法了,就把所修理的范围逐渐的扩大,逐渐的扩大,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我们慢慢慢慢逐渐逐渐的就能够趋入于解脱道,能够修行其中的一个功德,也能够另人生具有实义,
佛陀在引导三乘修行者的时候,没有完全向引导菩萨那样,让所有人都要修持菩萨道,发菩提心,针对小乘的根性,就给宣讲小乘法,就让获得阿罗汉果,就让入灭,让在灭定当中就住一万个大劫,后面从一万个劫当中出来之后,再引导发菩提心,再引导说趋向于菩萨道,佛陀也是这样逐渐逐渐引导的,所以说针对这些所有修行者来讲,我们自己在修法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对别人也是应该这样,不能因为哦我做到了,某某道友没做到,我就看不起,也不能这样的,所以有些时候是法我做到了,别人做不到,有些是说我还有很多做不到的,但是我就看不到别人做到了,不能这样,所以说有些时候这些教言是让我们自己实行的,有些教言,也是把教言可以放在别人身上,能够修持其中一个功德也可以,能够在当中,能够听一堂课也可以,能够修一个功德也可以,只要在修,只要在学,那都是可以的,都能够让人生具有实义,有意义在里面,以上讲完了中善。
乙三(末善尾义)分二:一、教授随喜与回向;二、以摄上述道果诸义而教诲。
丙一(教授随喜与回向)分二:一、回向;二、彼之果。
丁一、回向:
随喜诸善三门善,为得佛果普回向。
因为方面回向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小乘还是大乘,回向的修法都非常殊胜,回向的功德必要,能够让我们的善法,不至于虚耗,也说如果我们做了善法没有回向,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内心当中产生后悔,或者是说内心当中产生一个大的嗔恨心,或者是内心当中产生一个邪见等等等等,因为没有及时回向的缘故,这些善根,我们以前造的善根,这样不断不断时间推移的过程当中,通过相续当中产生了烦恼,逐渐逐渐就虚耗掉了,这样的。所以说让我们的善根不虚耗的必要,还有说是让善根,辗转广大的必要,尤其是回向的时候能够缘一切众生回向,能够缘佛果回向,因为众生是无量的,所以说我们能缘无量众生回向,所获得的善根也是无量的,因为佛果的本体是无量的,所以说我们缘佛果回向,的本体也是无量的,所以说像这样的话也能够让善根辗转广大的增上,
还有一个问题,回向能够让善根定性,你想要让善根成熟在哪方面,主要是通过回向来决定的。所以我造了善根,我就把善根回向成佛,我就让善根回向救渡众生,以回向,善根就从方面去,去发展了,从方面去成熟了,所以说有些我们如果在回向的时候,不懂善巧回向,说把善根回向发财升官,回向什么其的一些暂时的利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些时候,回向之后善根就定性了,就定性在方面,广大的利益众生方面,更广大的出世间的功德就无法成熟,这样的,所以说回向也能够让我们善根定性,所以说回向非常重要,七地菩萨方便度究竟,什么是方便度究竟,很多地方在讲七地菩萨的方便的时候,回向,善巧回向,广大回向,像这样的话能够有善巧,有些时候我们做一点点小善根,念一句佛号,或者是只做了一点点帮助别人的善根,如果能够善巧回向的话,善根辗转无穷,辗转无穷,没有办法穷尽的,
如果你不回向,有些时候如果没有遇到违品,成熟的是也就一点点了,所以说非常有限的,如果回向完了之后,那就非常殊胜,所以说像这样的话,讲的时候,我们要做回向,首先回向之前随喜,随喜诸善,说是把随喜的善根也回向,诸善讲一切圣者凡夫所做的所有的善根,方面都要做随喜,然后说是三门善,身语意所造的三门善法,都要做回向,
回向or随喜,分两类,一个是自随喜,一个是随喜,自随喜可以说对自己所造的善根很欢喜,因为说,如果有的时候我们做完善根之后觉得很不舒服,或者是觉得不应该做,有的时候善法就会减弱,乃至于消失了,所以说我们做完之后觉得很雀悦,很欣喜,说明我们对善法很有兴趣,所以说在状态当中再回向,满怀着欢喜回向,的力量就不一样,是自随喜,随喜,对其人所做的善根也非常欢喜,然后把自所造的一切的善根,身语意所造的一切善根,普遍回向,回向了之后往哪个地方回向,方向目标是哪里,为得佛果普回向,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佛果,或者是为了我自己能够度化众生的缘故,为了让我成佛,方面普遍回向都可以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在学完《亲友书》的时候,也是等一下回向的时候也是应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做回向。
丁二(彼之果)分二:一、暂时道果;二、究竟佛果。
我们学完《亲友书》,实践《亲友书》,或者是实践佛法,有什么果,就分了暂时的果和究竟的果。
戊一、暂时道果:
如是以此善福蕴,汝于无量生世中,
拥有天人世间福,犹如圣者观自在,
摄受数多苦难众,出世除老病贪嗔。
暂时道果当中就讲,如是以此善福蕴,龙树菩萨的意思讲,通过造论的善根做回向来也可以,或者说教导我们,因为是让我们回向,所以说我们应该这样观想,如是的以此,所修的所有善根的福德之蕴(蕴非常多的意思,蕴积聚的意思,)所以说积聚了很多很多的福德善根。愿善根怎么成熟,暂时道果当中,科判当中也分两类,一个是在世间道成熟的,一个是在出世间道成熟的,世间道成熟的是什么,汝于无量生世中,拥有天人世间福,是回向暂时成就善趣果位,所以说愿汝说是国王或者说是愿我们,或者说我们愿一切众生在无量的生生世世当中,都能够拥有人天世间的巨大的安乐,拥有天人世间福德这样,是从暂时关待众生能够得到世间安乐方面回向的,
然后第二类回向是回向修道,回向修道,因为说是作为大乘修行人来讲,如果不修道是不行的,所以说暂时的来讲天人的福报这些是很重要的,也是可以获得的,因为必须要获得人天善趣的身份,才能够修道,也必须要拥有某种资粮才能够修道,所以说失去了人天善趣,是无法修道的,很困难修道的,所以说像这样讲的时候,第一个是如此回向,第二个更关键一点,怎么样和善道相应,方面讲犹如圣者观自在,摄受数多苦难众,出世除老病贪嗔。颂词当中主要是回向我们修道过程当中,应该心生大悲,应该以慈悲心为修道的本体,比如说像圣者观自在菩萨一样,观自在菩萨是大悲心圆满的,大悲心自在的,也是代表诸佛菩萨悲心的一个说诸佛菩萨悲心的化现,观世音菩萨,所以说我们修道的时候,也应该像观世音菩萨一样的,发广大的慈悲心,当然说是完全像观音菩萨一样,那样子,暂时还得不到,但是我们也是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行为,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发心,怎么样学习,摄受数多苦难众,通过我们的悲心来摄受很多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
摄受,也是分两类,首先第一类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发愿来摄受,说所有的众生,一切六道的众生,发愿我要摄受们,第二类摄受,当我们获得这些功德的时候,真实的去摄受这些众生,让们说手把手的教他们,从轮回当中出离,教导们怎么样得到圣者的果位,是两类,圣者的摄受也有菩萨的位的时候的摄受,佛位的摄受,这些方面都是有的,所以说我们也应该通过心和行,两种方式来摄受一切众生,一个都不落,一个都不少,像这样的话我们来摄受所有的苦难众生,只有我们能够在修道,于初发心的时候,能够将所有的众生一个不落的摄受,时候我们的发心才是圆满的,如果说我们在发心的时候说,所有的众生我摄受,但是除了某某人,因为某某人和我不对头,某某人对我非常不好,我不摄受,方面我们的菩提心,是不能叫菩提心,所以菩提心,慈悲心是绝对不舍一个众生的,不管对你好的人,对你不好的人,还是和你没有关系的人,全部的众生都要摄受,佛弟子要摄受,恐怖份子要摄受,任何人都要摄受,内道弟子要摄受,外道弟子也要摄受,我们的心不能够舍弃一个众生。
当然实际意义情况之下你能不能够真实去接触他们,摄受他们,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现在最初发心的时候,我们的心量不能小了,发愿的时候,愿力不能小了,发心的时候心力不能小了,所以说只有以广大的心力摄受我们的善根,我们的行为才慢慢慢慢才能够跟的上,最初的时候发心如果小了,后面怎么样去圆满这些功德,所以说我们首先发广大愿,然后这些行为,慢慢去圆满,首先把框架立起来了,里面的这些,再去填的这些砖,再去填其的东西,最后大楼就修起来了,这样的,所以说我们说摄受众多苦难众,
出世,出世是什么意思,出世降生的意思,不断的降生,不断的降生,所以说方面要鉴别小乘道,小乘道讲如果一旦要获得说涅槃果位之后,就入于涅槃,就觉得永远不再从涅槃的境界中出来了,但是这是他们的想法而已,但是从他们自己的想法来说,只要一入涅槃我就永远安住在涅槃当中,永远不再出来。菩萨不是这样,菩萨发心的时候说是为了救度无量无边众生的缘故,不间断的出世,不间断的投生,不间断的降生在轮回当中,度化众生。当然我们说要不间断的出世,我们的前提说自己不能受伤害,如果我们自己受伤害了,我们就利益不了别人了,就好像医生一样,医生要让病人获得解脱,你自己不能病,你自己一病了,你自己都躺下了,你还怎么样去救度病人。
所以说救度病人的医生,自己首先的条件自己保持健康,在自己保持健康的基础上再去帮助别人,所以说菩萨也是一样的,要救度众生,首先你自己,你要获得某种功德,你自己首先要具足某种功德,否则的话,如果你在投生的过程当中,你自己都产生了很强烈的烦恼,你自己都没办法调伏自己,怎么样调伏别人,所以说救度众生之道,首先是让自己获得这样殊胜的功德,不被世间的烦恼所沾染之后,然后在基础上面去投生,是总的原则了,所以说我们就要不间断的降生于世,出世除老病贪嗔,老病讲痛苦,贪嗔讲到了烦恼,所以说出世之后怎么样,出世之后要遣除一切有情的生老病死,然后再遣除一些众生的贪嗔痴,让一些众生从苦谛从集谛当中,完全出离出来,这些方面讲到暂时道果,一方面是暂时的道果当中,一方面是获得,世间的善趣快乐,一方面是获得修道的过程当中的大慈大悲和这些大愿,大菩萨行,像这样的话说都要发愿回向获得。
戊二、究竟佛果:
犹如阿弥陀佛尊,世间怙主寿无量。
我们在修道到达究竟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果位,说是,果位,就犹如住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一样,为自己建造殊胜的刹土,来在刹土当中引导,没有边际的众生获得殊胜的佛陀的果位,所以说就犹如阿弥陀佛在学道位的时候,发愿,通过四十八大愿的方式,发愿要成熟极乐世界,然后在发愿之后,不断的回向,不断的说是成熟,后面愿力圆满了,哦极乐世界也修成了,极乐世界修成完之后,很引导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极乐世界当中,修持殊胜的不退转道,修持具有殊胜的必要,所以说我们也应该像阿弥陀佛一样,最后达到究竟的果位,世间怙主寿无量,说成为世间的怙主整个三世间的怙主,像这样的话说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整个世间的怙主,寿无量,寿命达到无量,寿命达到无量主要是能够在无量的世间当中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这方面讲到最后是现前究竟佛果的时候究竟果。
丙二、以摄上述道果诸义而教诲(上述道理以总结的方式进行教诲):
戒慧施生净大名,遍及虚空大地上,
人类天众妙龄者,喜乐生爱定寂灭。
尽息惑缠苦有情,坏生死证如来性,
超离尘世名亦息,证得无惧无罪果。
把上面道果的意义归摄之后,再做最后一个教诲,此处所讲到的是,戒慧施生净大名,戒持戒,慧讲智慧,然后讲布施,通过修法,通过清净的修法可以产生清净的大名,不是通过坑蒙拐骗,或者在网络上面自我鼓吹、自我宣传而得到一个名声,这些都是属于有罪过所摄的名声,虽然有些时候也许很大,但是根本没有任何实义。通过鼓吹,通过不正确的方式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这方面的话说是,有不如无,没有还好一点,越来越大,最后自己罪业也越来越大,但是,通过持戒,智慧布施等等,通过清净的发心,清净的行为,所产生的名声是非常清净的,是净大名,遍及虚空大地上,
名声不是说你一个人在网络,或者是一个人在有限的范围当中彭吹自己,宣扬自己,我名声很大怎么怎么样的,不是这样的,如果真的是通过修清净的修行所产生的名声。一方面人类也帮你宣传,还有这些护法神,还有这些非人也帮你宣传,所以说名声,是遍及虚空大地,整个虚空大地全部遍满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全部都遍满了。通过正确的因能够得到的果,然后人类天众妙龄者,喜乐生爱定寂灭。后面有一个定寂灭,定寂灭是对什么定寂灭,是寂灭什么,是寂灭人类天众妙龄者喜乐生爱,所以说定寂灭,我们可以放在前面去看,或者是说定寂灭,是对于前面法的定寂灭,
我们再看意思,说人类天众,而且是通过修行,一定能够息灭人类对于妙龄者,妙龄少女或者说女人对妙龄男士的贪著,天众对于妙龄者的贪著,叫人类天众。因为在人类当中,有很多是被色欲所缠的,天众也是前面讲解的时候,天女缚天人,天女束缚天人也有,所以说人类对于异性有很强烈的执著。天众对于妙龄的异性,也有很强烈的执著,所以一定能够寂灭人类天众对于妙龄者,喜乐生爱喜讲心的欢喜,乐讲生的欢喜,在俱舍论当中讲,喜和乐是分开讲的,乐是生喜,生喜方面的快乐,喜内心当中的欢喜这样的,所以说人,一般来讲依靠妙龄少女,或者说是女人依靠喜乐的男士,心也高兴,身体也产生快乐,天人也是一样的,
所以说,一般来讲,人类天众依靠妙龄者,她的身心产生快乐的时候,生爱一定会产生爱著,但是对妙龄少女等等产生了爱著,不符合于实际道理,不符合于实际修道,所以说我们修道,一定也能够寂灭,通过寂灭的修法一定能够寂灭人类天众对妙龄者,心生喜乐而产生的贪爱,是一定的,所以说定寂灭,我们放在前面,定寂灭,是对定寂灭,一定能够息灭的意思,
然后下面再讲尽息或缠苦有情,坏生死证如来性,说是坏生死之前是一句,坏生死这块要断句,说能够完全,尽完全能够息灭烦恼所缠,痛苦有情的种种痛苦,什么痛苦,坏讲坏灭的痛苦,无常和痛苦,坏灭的痛苦,一个众生不愿意看到的,也能够息灭这一类痛苦,坏灭的痛苦,然后生的痛苦,死的痛苦,完全能够息灭这一切的痛苦,息灭痛苦之后,证如来性,完全能够现证如来的本性,一切的自利的法身,利的色身等等等等全都能够现前,意思,超离尘世名亦息,说引导众生超离一切的红尘世间,名亦息,不单单是说没有的实际的本质,没有红尘世间的名,本质连名称也息灭了,就像极乐世界一样,极乐世界说不但没有三恶趣,连三恶趣的名称也没有,不但是说没有痛苦,连痛苦的名称都没有,
所以说后面我们要让所有的众生超离尘世,然后连,最后连名称也不存在,证得无惧无罪果,然后让所有的众生来证悟没有丝毫恐惧的,没有丝毫罪业的,一尘不染的殊胜果位,就把前面的修法,的暂时的果息灭的痛苦的自性,所证悟的自性,究竟的果,全部作一个归摄,全部做一个归摄,把戒慧施作为所有修道的归摄,前面六度摄在戒慧施当中,然后生净大名,这里面有暂时的果位,遍及虚空大地上,方面说是的暂时的快乐果,得到善趣等,然后息灭人天,人类天众妙龄者,喜乐生爱方面讲粗大的烦恼,对于欲界的这些,执著也能够息灭,然后说也能够息灭能够通过烦恼所缠,通过有情的这些说这些坏灭生死的这些果位,然后证悟如来的本性,整个世间全部说是隐没在法界当中,一切众生都能够证悟,最究竟的果位,最后归摄的一个含义。
甲四(尾义)分二:一、著跋;二、译跋。
乙一、著跋:
阿阇黎圣者龙树劝勉挚友乐行王的《亲友书》撰著圆满。
方面讲后跋,后跋的话说是首先是龙树菩萨劝勉乐行王的《亲友书》在以上已经做圆满了
乙二、译跋:
译跋翻译的后跋,谁翻译的,怎么翻译的,
印度堪布遍知天萨瓦匝德瓦,大罗匝瓦万得即噶瓦拜则(国王赤松德赞时西藏著名三大译师之一)于前弘时期翻译并校对审订。
说翻译的,也说西藏的翻译经论的时候,以前的规矩这样的,一个堪布或者是一个班智达配一个翻译家,班智达讲完全精通《亲友书》,或者是所翻译的书本的涵义,所以说时候,印度堪布印度的班智达,汉文的名字叫做遍知天,的梵文的名字就叫,萨瓦匝德瓦,是印度的班智达,印度的班智达和一个西藏的翻译家配合起来,罗匝瓦翻译家的意思,说译师,汉语的意思,以前上师讲罗匝瓦的意思讲世间眼,世间的眼睛,世间的眼睛,就像我们有眼睛我们就可以看到万法,所以说有了翻译家,能够就把佛语翻译成我们的语言,时候就相当于世间眼睛一样,就能够让大家能够看到佛经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取舍的意义,所以说大翻译家这样的,大世间眼,万得噶瓦拜则说是莲花生大士入藏的时候,有二十,有二十五大弟子,也有很多翻译家嘛,三大翻译家之一,在前弘时期的翻译然后是翻译完之后再校对,要审订,校对审订的过程翻译完之后说首行是堪布讲,讲了之后,嗯翻译家翻译,翻译完之后,又开始再讲一次,在翻译文字上面再讲一次,再校对一下,有没有错误的,最后完全的审译,订稿的,所以说像这样的话翻译的过程,以上我们就一起学习完了《亲友书》。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