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讲第六品,第六品之前也宣讲到了四种厌世心的修法,还有如何依止上师、依止善知识的这些窍诀、依止的方式、依止的利益等等,这方面作了观察宣讲。
现在正在讲第六品的皈依,皈依无垢光尊者宣讲的是入一切大乘门的基础,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大乘皈依的修法,如果修持大乘的修法,第一步实际上就是大乘的皈依,当然前面也讲过,大乘的皈依和大乘的发心只是一本体一反体的关系而已,并不是“皈依是皈依,发心是发心”两个他体的修法,并不是如是承许和安立的,所以在皈依品当中宣讲大乘皈依的时候,应该知道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的,这个角度前面已经做了观察,前面已是宣讲到了皈依者和皈依的时间、皈依境这些方面观察的,在讲皈依境的时候,有因皈依和果皈依,因皈依前面已经做了观察,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
乙二(果皈依)分四:一、宣说皈依境;二、真实皈依法;三、宣说后得;四、皈依学处。
在果位当中分了四个科判,以四个侧面来进行一一地宣讲,首先是讲第一个科判:
丙一:宣说皈依境:
究竟果皈依之境,即是唯一之法身,
佛法僧众了义尊,离戏光明之自心。
在颂词当中,第一句第二句应该是宣讲共同乘,因乘当中的果皈依境;第三第四句后两句是讲密乘的观点。
“究竟果皈依之境”,在共同乘当中它有暂时的皈依境和究竟的皈依境。暂时的皈依境前面所讲到了佛法僧三宝或者法和僧方面安立成暂时的,究竟的皈依境是依止法身,以前也是引用了《宝性论》的观点,通过《宝性论》的观点进行宣讲和观察之后,我们知道实际上佛陀的法身实际上就是唯一的皈依境,或者说是究竟的皈依境。
“佛法僧众了义尊,离戏光明之自心”,通过密乘的观点来讲的话,“了义尊”是什么?就是了义的皈依境,了义的皈依境就是佛法僧众离戏光明的自心。就是在自己的心性当中、在自己的本体当中本身就具备了义的佛宝、法宝和僧宝,就称之为“佛法僧众了义尊,离戏光明之自心”。“离戏光明的自心”就是本具佛法僧三宝了义功德,尤其是认知自性当中具备这种殊胜的自性,证悟皈依它就是密乘不共的这样一种皈依境,所以说皈依境当中可以分这两层观点来进行宣讲的。
法相乘 (即显宗) 中说自己欲求获得佛果为果皈依,
前面我们讲因乘,因乘在显教当中它也有这种助伴,助伴为了达到果皈依他有助伴,助伴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宝,还有他相续他们所包含三宝的自性,究竟是欲自己获得佛果,欲自己获得佛果就是一种果皈依。
彼之皈依境暂时是法与僧,究竟为唯一法身佛。
“彼之皈依境”,是因乘就是法相成了果皈依,暂时的皈依境是法和僧,究竟皈依境是唯一佛法身,唯一佛法身的意思就是唯一的佛陀的法身,或者说是法身佛,方面我们就知道是究竟的、也是唯一的。它的根据前面也讲过,正法和圣僧,法方面还具有欺惑性等等,这方面有必要安立的。僧众他自己也是畏怖的原因,他还皈依佛陀,所以说法和僧他不是究竟皈依境,不是唯一的皈依境。
究竟的皈依境是佛陀,是佛陀的法身,色身也不能安立成究竟的皈依境,前面已经观察了。
如云:“胜义众皈处,唯一正等觉。”
胜义当中的皈依或者究竟了义的皈依,唯一就是佛陀或者佛陀的法身就是我们唯一皈依处。
然而,此处(密乘)所说的究竟果皈依境即是法身,因其为究竟三宝之故。
在此处也就是说以密宗的观点为主进行观察的时候,究竟的果皈依境就是法身。法身按照下面的解释,法身应该说是了知自己相续当中如今就具有法身,如今就安住修持这样一种殊胜的心性,所以说从侧面讲,唯一是从自相续当中,从自己的相续当中安立具备这样一种法身,所以说安立成究竟果皈依境。否则的话从字句上看的时候,前面因乘的时候,也是究竟为唯一佛法身,这地方讲究竟的果皈依也是法身,这方面是有差距的。虽然在因乘当中究竟的果皈依绝对法身佛,或者自己力求法身佛,但是是不是如今就能够安住,如今就能够修持,有没有认识到这么高的高度呢?在法相乘当中没有如实的进行抉择,在密宗当中就抉择,如今就是具备这样殊胜的法身自性,而且这样的法身自性当中是究竟三宝的本体,这方面是在密乘当中刚开始就观察抉择,仔细的进行分辨,让修行者努力的安住等等,所以说从这个侧面讲是不相同的。
所谓的法身,即于他相续中已现前佛果的为因皈依境;住于三宝自性中离诸戏边之自心性为果皈依境。
法身也有他相续具备的法身和自相续当中本具的法身,他相续当中已经现前的佛果,比如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等,这方面从显现上面来讲的话,释迦佛和阿弥陀佛等等是他相续,我们自己凡夫的心是自相续,他相续当中已经现前了佛果,而我们的相续没有现前佛果,这唯一是从显现的侧面讲。如果从实相的侧面讲,就没办法分别阿弥陀佛或者释迦佛和自己的心本身都是无二无别的,没有什么自他的差别,没有一多的差别,这方面从实相的侧面,从究竟的侧面来决定这样安立的,所以说从暂时从显现的侧面来讲的话确实是他相续当中安立的,这方面的佛果就是因皈依境。
“住于三宝自性中离诸戏边之自心性为果皈依境”,那么自己的本体他住于三宝的自性,或者说自己的本体本身就是具有三宝的自性,这样一种自性是离开一切边戏的这样一种自性本体,了知皈依这个就称之为果的皈依境。
所以要对它皈依。(证悟自之心性乃为真正的果皈依。)
所以皈依或证悟自之心性乃为真正的果皈依。
这个讲得很清楚,真正的果皈依是什么呢?无垢光尊者说,皈依这样一种心性,证悟自己的心性,就是正真的果皈依,或者有些方面从资具、从显现表面上看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皈依境,然后要对他作皈依,这方面好像就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但是如果从证悟自己的心性,你不安立皈依的名称,不干预他皈依的仪式,实际意义上当你证悟自己心性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果皈依了。
《成智论》云:“离得净心即为佛,无变无垢为法宝,功德圆满乃僧众,是故殊胜自心性。”
“心净离得即为佛”,这个“心”字调到“净”字后面,就是“离得净心即为佛”。
这个是引用《成智论》它的教证来进行说明。首先是宣讲佛宝,佛宝是什么呢?“离得净心”。实际上它的主要的核心离得要放在净心上面,净心就是讲清净的心,清净的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离得,离就是讲离开一切的垢染、离开一切的客尘称之为离。得就是显现上面获得一种证悟。离得这样的净心就是佛宝,实际上净心就是指自己的心性,自己的本身心性他是一种离得的自性,所以说他称之为佛,或者从实相的侧面来讲,本身就是离得的自性,或者从修道的侧面来讲,当你离开了垢染,获得了证悟的时候,他可以称之为心性已经完全清净了,所以说“离得净心”的意思就是这样理解的。
“无变无垢为法宝”,那么什么是法宝呢?就是自己的心性不变化无有垢染,从无变无垢的侧面就安立成法宝。前面是从他清净离得的净心方面安立成佛宝,然后从无变无垢侧面安立成法宝,也就是说这不是三个东西,这只是自己心性的三个部分。自己心性的三个部分三个侧面然后分别安立成佛宝、法宝和僧宝,从安立法宝的侧面讲,就是无变无垢的侧面进行安立的。
“功德圆满乃僧众”,那么自己相续当中本身具备僧众僧宝的功德,那么从哪个侧面来功德圆满?从自己的功德,就说是一切功德圆满具备的侧面就安立成僧众。
“是故殊胜自心性”,所以说这就是殊胜的自心性,自己的殊胜的自心性就是三宝的自性,完全就是三宝的自性。在《宝性论》当中宣是宣讲了,但它是通过比较隐藏的方式或者比较间接的方式来宣讲的,密乘当中都是广大的、明显的方式进行介绍。
第二是讲真实皈依法。
丙二、真实皈依法:
世俗皈依道用后,当知一切皆自心,
实无能所皈依故,入定真如境界中,
执著心境非究竟,无愿即为果皈依。
真实皈依法,皈依法的法字不是说是法宝的法,这个法就是皈依的方法的意思。
那么就说了知了皈依境之后,皈依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对于果皈依如何皈依,所以叫做真实皈依法。
那么真实皈依法它也有一个前行和它的正行,所谓的前行就是指“世俗皈依道用后”,那么“世俗皈依道用后”在修持果皈依之前它必须也要有一个世俗皈依,有个世俗皈依就是观想一个皈依境,然后自己和一切众生在皈依境面前然后发誓愿,发决心,然后念诵这些皈依偈,念诵这些皈依偈,当然这些皈依谒有很甚深的皈依谒,比如说有些密乘的皈依偈它就是直接就提到自己和一些众生都是佛,了知这样自性的皈依,这方面有这样一个皈依偈的。
还有一些就说是共同乘的皈依也有,但不管怎么样反正有一个所观,有一个能观,有一个所皈依,有一个能皈依,有这样一种心境的执着,都称之为世俗皈依。
那么首先有一个世俗皈依道用,道用实际上就说通过这样一种首先修持世俗皈依,通过修持这样世俗皈依的道之后,然后就开始进入果皈依的修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世俗皈依道用后”就说首先修持世俗皈依,相续当中发起这样一种非常坚固的猛烈的这样的誓言,发起这样的决心,发愿纵有命难也不舍弃上师三宝,也不舍弃这样一种皈依境,这样反反复复进行修持就称之为世俗皈依的道用。
那么修持了这样一种世俗皈依之后,“当知一切皆自心”,这也是一种次第的修法,也就是说次第进入果皈依的方式。次第进入果皈依是什么样的呢?就按照很多窍诀当中讲的话, 那么就一切显现首先执着为自心,然后将自心执着为空性,从这方面进行观察的。所以说世俗皈依道用后“当知一切皆自心”。“当知一切皆自心”的意思就是说从所皈依的对境,还有就是说能皈依的自己,能皈依的一切众生,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幻变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的。除了自己的心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微尘许的法,所以说首先将一切的这样一个能所,这些对境全部都已经了知为自心。
“实无能所皈依故”,然后就说是了知自心之后再了知自己的心本身也是空性的,本身也是法性的自性。所以说在这样一种法性的自性当中“实无能所皈依故”。能皈依者,就自己和一切众生也不存在。所皈依的圣众,或者说所皈依的境界这方面也是不存在的。
所谓的能所就是自己的分别念的妄现,除了分别念的妄现之外,能皈依所皈依在法界自性中,在实际情况当中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自性,所以说此处就是无垢光尊者引导我们的心逐渐逐渐的就是抛弃,出它而去,然后进入到非常非常微细的二取当中,然后引导我们将很微细的二取彻底打破,安住在法界的自性当中。所以说首先让我们知道实无能所皈依,当然如果我们没有证悟法性的时候,这时候仍然还是用分别心在观察 ,也就是说,就是无垢光尊者在地方的词句已经提到了没有能所皈依,但是我们自己的心还是有一个很微细的分别去执着“无能取无所取”的境界,这方面是一种加行。当我们的福德圆满,罪障清净之后, 这方面就很微细的心识它也可以说逐渐逐渐会融于法界当中,最后真实安住在这个境界当中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真实的果皈依了。
“如是境界中入定”,那么了知了这样一种正见,安住在这样无有能所皈依的境界当中入定,实际上就是一种殊胜的修法,就是果皈依的这样一种修法。
“执著心境非究竟,无愿即为果皈依”,“执著心境非究竟”,那么就说执着有能皈依的心,所皈依的境,就说有心和外境有二取的时候,无论如何修持都不是究竟的修法,都不是究竟的实相。所以说这方面就讲的非常的深,讲的很深的实相。让我们要逐渐认识到有心有境这样的皈依境不是究竟皈依境,要引导我们的心逐渐放弃对心境的执着,然后就说是安住在法性当中。
“无愿即为果皈依”,“无愿”实际上就是没有什么希愿的,实际上我们在世俗皈依当中有一个希愿处,能希愿者所希愿的这样一种对境这方面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有这样能所的这样一种希求、希愿的话完全都是非究竟的。所以说最后我们要安住在无愿的空性当中,然后就是做殊胜的果皈依了。这就是真实的皈依的方法。
于所观想的皈依境前,自己与一切众生皈依,之后在力所能及之前一直念诵皈依偈,这是世俗有缘之因皈依。
这个就是在解释第一句“世俗皈依道用”。那么“世俗皈依道用”就是如何去做世俗的皈依道用呢?就说首先明观皈依境,明观皈依境这方面不管是平时我们所修持上师三宝的聚会这方面的皈依境也好,或就说了知这样一种自性的三宝也好,反正就是说首先观想这样的皈依境,自己与一切众生皈依,然后在皈依境面前自己和所有一切六道轮回中的众生都进行皈依。
“之后尽可能以词句而做皈依”,皈依前面我们讲过它的核心,它的主要的根本就是这种信心,那么就说是发起殊胜的信心做为它的根本,它的基础,然后皈依实际上是发誓愿的一种方便。就说皈依实际上是一种发誓愿,怎么发誓愿?对于皈依境然后自己发起一种殊胜的誓愿,宁舍生命不舍僧宝,不舍这样一种皈依境,实际上从这个侧面就安立成皈依了。这个就是世俗的“有缘的因皈依”。首先就说修持这样一种因皈依,或者上师三宝的加持和护念,之后可以进入果皈依的修法。
(宣说本体:)于虚空中所观想的对境三宝与作皈依的我等一切众生此二者,也仅是自心的幻化而已,实际上微尘许异体也不成立。
那么前面颂词当中讲“当知一切皆自心”,那么就说是在虚空当中所观想的对境上师三宝,还有就做皈依的我和一切众生,那么因为此处是讲大乘皈依的缘故,所以说能皈依者除了我之外还有一切众生,这是非常关键的,就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自己在做皈依的时候,千万不要很狭碍的认为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皈依,根本不想不观察,就说不观想其他的众生和自己一起皈依,实际上自己皈依的时候必须要自己和一切众生同时做观想。
那么这些能皈依和所皈依都是自心的幻化,除了自心的幻化之外实际上微尘许的异体也不成立的。
那么就说我们认为有一个真实的能净的心,有一个真正的所净的外境,如果有这样的认识的话,就叫做遍计执,在唯识论当中就称之为遍计者。遍计者本身没有实实在在的能所,但是自己认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能所就叫做遍计。那么遍计就说本身不存在世俗当中,在世俗本性当中都完全不存在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一切都是依他起的心识而已,完全都是自己的幻化,那么在外境上面,在实际当中,微尘许的异体完全都不存在,这个就是指一个心识的本体而已。
心性不堕于任何一方,处于如虚空的本体中,在远离戏论的境界中安住。
“心性不堕于任何一方,本体犹如虚空”,就通过从执着为自心,然后再进一步观想心性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前面就说是“微尘许异体不成立”以上实际上讲一切都是执着为自己的心识,然后心识也只是一个世俗的实相而已,不是说胜义的实相,是世俗的实相。所以说我们要进入胜义的实相也进一步要将心性观为空性,所以说第二步修法就是讲心性不堕于任何一方,不堕于任何一方的话就说世俗谛方面也好,胜义谛方面也好,它的显也好,空也好,实际上就说是都不偏堕的,它的本体就是完全犹如虚空一样远离一切戏论的。
“于此境界中安住”,然后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当中,这方面就是它的心性本空。那么心性本空是不是单单的一个空性呢?并不是一个单单的空性。此处只不过就是为了让我们对治掉这样的一种戏论的执着,让我们修空性。
我们说空性它不可能单独存在的,什么事有它的空性,什么事就有它的显现,所以说二者完全都是无二无别的,当我们自己的心缘这样一种有缘的显现,就说是不轻易显现的时候,这时候也是现空双运的。当现我们的心已经完全的离开一切执着戏论的时候,和它双运的就是清净的光明法,所以说这个和前面的皈依境是绝对不相脱离的。
所以这方面讲犹如虚空,远离戏论,于此境界中安住,这方面主要是打破我们的执着,打破我们的执着就说是引导法,实际意义上真正安住的时候,自己的心性这些显现,就说它的光明的显现绝对会呈现的,乃至于自己究竟安立在空性当中的时候,佛一样的显现绝对会显现的。所以说这方面侧面稍微有所不同,实际意义上心性空性和它的光明绝对是不离开的。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何者若既不缘佛,亦不思法与僧,则此为真实皈依。”
在《中般若经》当中也讲到了真实的果皈依。真实的果皈依就是讲“何者若既不缘佛”,“何者”就是皈依者,皈依者如果对佛也不缘,也不思法也不思僧,如果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当中,这就是真实的果皈依。所以不缘佛、不缘法、不缘僧绝对不是指一般世间上的人,他不缘三宝发信心,不是这样的。《中般若经》讲的殊胜的教证已经达到了很甚深的侧面了,就是说自己修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要如是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才可以真实的去掉一切的实执,安住在究竟的法性空性当中。所以乃至于在讲真实皈依的时候,讲对于佛法僧三宝都不缘,都不生起实执,这方面的安住就称为真实皈依。
所以,认为皈依境——三宝与皈依者——我及一切众生为异体并非是实相义,要了知真实皈依为无愿之自性。
所以无垢光尊者下面就开始总结,认为皈依境就是三宝,三宝就是皈依境,皈依者就是我和一切众生,如果认为心和境或者能皈依和所皈依是别别他体的,如果这样去做皈依的话。无论怎么样去精进,有了这样的二取,当然二取是一种善的二取,是一种靠近法界的二取,但不管怎么样在讲最为了义的最究竟的法界实相义时候,认为能皈依和所皈依是他体,从究竟来讲并不是真正的实相义。如果将非实相义认为是实相义进行修持,对于大乘利根者来说它就是一种歧途。大乘的利根者本身具有修持能所二取无缘的或者皈依者、皈依境无缘的这种能力,可以逐渐逐渐修习和安住。但是将非实相义执着为实相义的话,这就会引导他进入一种很微细的歧途当中,就会耽误他登地,耽误他成佛。
很多了义的修法中再再提起必须要一切无缘进行修持的。
“当了知真实皈依为无愿之自性”,真实的皈依境就是无愿,无愿就是无有希愿处。无愿也是空性的异名,在三解脱门当中无相、无愿、空性,实际上无愿也是空性的异名。所以说没有一个真实希愿处安住在一切万法空性当中。心安住了就是果皈依的修法,所以说无垢光尊者在讲皈依的时候,讲的很深很深,非常深,甚至安立在法性当中,就是果皈依,不需要发什么誓愿,也不需要发什么决心,实际上是自他一切众生和法性无二无别,就安住它,认识它。这完全是一种果皈依。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丙三、宣说后得:
圆满慧资得法身,如梦幻中作回向。
所谓的“后得”就是讲出定之后的修法。因为第二个科判真实皈依法在讲正行的时候,就是讲安住在一切不缘的大空性当中,就是正行入定的修法。出定的修法主要是安立在做回向方面。所以“宣说后得”是如何做回向。
“圆满慧资得法身,如梦幻中作回向”,“圆满慧资得法身”,首先介绍这种空性的修法属于智慧资粮,如果如是恒时的安住,就是不断的积累智慧资粮。
所谓的积累资粮,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就像堆积财物一样,一个东西有了,第二个东西又有了,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圆满了,世间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在佛法当中积累福德资粮也主要是从他的习性方面,善的习气,善根,无形的善法这方面进行安立的。
慧资粮也是这样的,慧资粮就是安住一次空性,安住第二次空性,安住第三次空性,像这样安住无数次之后,相续当中的空性的习气就累积的越来越深厚,累积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它的势力越大,反方面实有的执着就会越小。最后智慧资粮成为一种非常迅猛的势力,它非常迅猛的时候,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存在的我执根本就无法抵挡它发展的趋势。当他资粮圆满的时候就会证悟殊胜的自性。
“圆满慧资得法身”,慧资粮最圆满的时候就会获得法身果、究竟的佛果。以前在讲《辩法法性论》的时候再再提到过,所谓的圆满资粮有很多很多的层次。比如最圆满的层次,当然是讲佛陀的时候,中等圆满的时候是登地的时候。也就是说你的福慧二资粮圆满到一定的时候必定会登地的,再往下走的时候你的资粮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获得加行道。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获得资粮道。反正我们相续当中所获得五道十地的功德没有一个不是依靠种种的因缘,必须要圆满种种资粮之后果法才会生起来。无因不生果,无因生果是顺势外道的观点,对于佛教徒来讲必须要诚信因果规律。因果规律也能够运用到五道十地上面。反正我们现在精进的闻思修持、积累智慧福德资粮。我们相续当中的智慧福德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显前各种各样的功德。比如说出离心,比如说大悲心,比如说菩提心等等,都是通过我们修持圆满的因之后获得的圆满的果。最圆满的时候,因为它是智慧空性的缘故就会获得佛的法身。
“如梦幻中作回向”,在起定的时候,在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中做回向。因为在出定的时候不像安住在入定位,安住在入定位的时候,一切不缘,因为一切不缘的缘故,连它的显现也没有,所以在介绍入定位的时候不安立如梦如幻。那么在出定位的时候,因为心识又开始现起,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一切的皈依境、一切的众生都会有显现,这时候一切的显现都如梦幻一样,“现而无自性”,安住在这样当中做回向,将现而无自性的善根回向给现而无自性的众生,愿一切众生获得现而无自性的佛果,这就是出定位的修法。
无缘空性是智慧资粮,依此可成就法身。
无缘空性前面第二个科判已经讲了无缘空性的修法,这其实是一种积累资粮的方便。这是一种积累智慧资粮的正行,还有很多积累智慧资粮的支分,分支的修法的广说是在《宝鬘论》。《宝鬘论》当中的对于智慧资粮的本体,智慧资粮的支分,福德资粮的本体,福德资粮的支分,如何去修持,积累这种支分的修法,《宝鬘论》当中有广述的。所以,如果要了知什么是智慧资粮的分支的话,可以参阅龙树菩萨所造的《宝鬘论》,里边讲了很多很多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的方法。
《宣说二谛经》中云:“文殊,以福德资粮可得色身;依智慧资粮可现前殊胜法身。”
在《宣说二谛经》中也这样讲过,如果圆满福德资粮,最后圆满时候可以获得佛的色身。通过圆满智慧资粮可以现前殊胜的法身,相同相顺于二转法轮的这种说法。
二转法轮,佛陀的色身、法身是通过修持福德和智慧资粮如是如是而现前的。当然在三转法轮当中,或者在密乘当中,主要是离戏果,因主要是讲能净因,净除垢障之后法身色身的功德自然显现,实际上密意都是一样的。
因此,应当在现有轮涅之诸法无而显现、如梦如幻的境界中作回向。
最后的时候“应该了知现有轮涅”,“现”指器世界,“有”就是有情世界。轮回法、涅槃法、一切万法都是无而显现的,都是现而无自性的。了知这样一种本体,然后就在如梦如幻的定解当中将善根做回向。
如何回向?《毗奈耶经》云:“以此广大之善根,愿有众生内自成佛,昔日诸佛未度众,愿我悉皆救度之……”以这种方式作回向。
在回向时安住什么正见呢?前面已经讲了,安住如梦如幻的正见中。回向时如何观想、如何念诵或者如何做回向呢?无垢光尊者就引用《毗奈耶经》的教证,教导我们做殊胜的回向。
以前法王或者这些圣者也是再再的讲过的,最后做回向的时候,必须要用这些圣者的金刚句、佛陀的金刚句、菩萨的金刚句,至少是登地以上的菩萨。登地以上的菩萨的金刚句做回向的话就可以成熟。自己去造一个回向文,自己去编一个这样的颂词做回向的话不一定有这样谛实力,所以自己的善根就不一定如愿成熟。
在很多的地方,都是提到要用圣者所造的金刚句做回向文。此处也是《毗奈耶经》当中讲:“以此广大此善根。”就是说自己所修持的世俗谛的善根,自己所修持的胜义谛的善根,反正那方面不停摄受的话,它是非常广大的。
通过这样广大的善根如何回向呢?“愿有众生自成佛”,“有”就是三有的意思。那么愿三有的众生自成佛,自成佛就是各自成佛,或者就是自然成佛也可以这么理解。
“然后昔日诸佛为度众,愿我悉皆救度之”,那么以前的诸佛没有度化的遗留在轮回当中的众生,愿我悉皆救度,就是说我来担负起救度一切众生的重担,然后将我的善根回向给他们,以后愿他们都能够被我救度。从方面做回向,回向文很清楚可以看到是以利他为主。那么以利他为主,没有说是自己怎么样,但是按照《入行论》等等,这方面殊胜的颂词和讲义都提到过,反正如果他利都圆满,自利不圆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如果真正能够做广大利他的回向的话,实际上就是打击我执,就是抛弃我执的一个殊胜的方便,我执一抛尽之后,自己的菩提心或者自己的菩萨行自然就能够圆满。
“当以此方式做回向”,所以说应该通过这种见解,类似《毗奈耶经》这种颂词的方式来做殊胜的回向。
在做回向的时候以前我们也讲过,还有后面也是要讲,有一种无上的回向,无上回向就是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文殊普贤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方面一观想就叫做无上回向。通过这样的无上回向的话,自己的善根,没有一点会空耗的,这也是再再必须要记住的。
下面就是讲第四个科判,皈依的学处,皈依的学处就是讲皈依的戒律,那么讲了皈依之后,皈依者他的戒律是怎么样的安立的呢?此处就讲皈依戒。
丙四(皈依学处)分二:一、因皈依学处;二、果皈依学处。
因为前面皈依有因皈依和果皈依两种,所以说在安立因皈依戒和果皈依戒的时候,也是就说是分了两种,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安立的。
首先第一个因皈依学处。
丁一(因皈依学处)分四:一、不舍三宝;二、不欺应供;三、皈依三宝之戒;四、以信供养。
首先讲第一个:
戊一、不舍三宝:
学处分二初因戒,不为王位及生命,
一切奖赏等利益,舍弃上师与三宝。
那么就是说“学处分二”,这就是讲总说。实际上在颂词当中它是讲因皈依和果皈依首先有一个总说。
首先一个总说,因皈依的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在颂词当中有一个总说。当然了科判当中分的很清楚的,首先是因皈依后面是果皈依,但是在颂词当中,首先是总说“学处分二”,“学处分二”就是因皈依的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
“初因戒”,首先宣讲因的戒律,因的戒律就是因皈依它的戒律,首先是这样宣讲的。
那么因皈依的戒律是怎么样的呢?“不为王位及生命”,首先自己根本不能够为了登上王位,然后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为了得到一些奖赏等等利益,然后舍弃上师与三宝。如果自己为了得到这样的一种王位生命这些奖赏等等,舍弃上师三宝的话,就算是违背了皈依戒了。那么就是做为一个佛弟子来讲,他在皈依上师三宝的时候,他有一种皈依的戒律,皈依的戒律如果能够守持的话,那么对今生后世都有很大的利益的。如果就说没有这么强烈的誓愿,没有这么强烈的决心的话,那么自己的皈依就是说三心二意的,或者说没办法发起殊胜的信解,那么通过这样一种肤浅的信心,很难以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就是这样的。
那么就是说如果有人说,如果你舍弃三宝,让你登上王位,那么自己想要登上王位,然后说内心当中舍弃三宝,或者乃至于自己口中说舍弃三宝,这方面也是不行的。还有就是说生命,那么尤其是遇到生命的怖畏的时候,现在让他自己选择,或者让我们自己选择,选择的时候要不然舍弃三宝,要不然舍弃生命,如果舍弃三宝的话可以保留你的生命,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样选择?如果自己在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时候,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话,就是一种誓愿,就是一种戒律了。当然了我们现在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和平的时期了,越到这样一种和平时期的时候,当然我们都会认为可以做得到的,绝对会做得到的,但是平时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或者说平时私下里进行思考的时候,真的要想如果哪一天真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决心?就是宁舍生命不舍三宝。如果在自己思考的时候都不敢下决心的话,那么说明自己相续当中皈依心不稳固,不稳固必须要通过很多的方便去再再的增上它,乃至于自己在观想的时候没有一点的犹豫,没有一点这样的恐惧,绝对宁舍生命不舍三宝,这方面就是相续当中的皈依,它这样的决心已经有一种成就或者增上的兆头。这主要是生命方面。
在前行当中华智仁波切也提到过一个居士被一个外道抓住之后,外道就给他讲,就说是今天如果你说舍弃三宝的话就不杀你,如果说是不舍弃就杀死你,这个居士也是最后也说宁可舍弃生命,也绝对不舍弃三宝,然后最后被外道杀死了。那么华智仁波切赞叹这样的一种行为应该随学,应该做为我们后代的佛弟子的一种榜样,从这方面讲。
在法王仁波切的传记当中,也是有这样类似的记载的,法王也是说宁舍生命绝对不舍弃三宝的。所以我们自己相续当中也是要再再的发这样的誓愿。
还有就是“一切奖赏”,比如说今天就是给你十万人民币,然后给你十万块人民币之后,就是说如果你舍弃上师三宝的话,就把钱给你,那么自己想的话就是宁可不要这样一种奖赏,自己也不舍弃上师三宝,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决心。
“等”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的,所以说不为这一切的利益舍弃上师三宝。
为什么不能舍弃三宝呢?因为获得王位等只是在现世中稍稍安乐而已,而皈依三宝者能成办增上生、决定胜之一切安乐,因此这二者有着胜劣的差别。
那么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舍弃上师三宝,无垢光尊者就做了一个解释,讲它的道理。实际上道理看似很简单,好像我们都知道的,但是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必须要思考,自己把这些问题思考的越多,那么自己皈依的决心才会越深入。如果自己认为自己懂了,或者以前学过,那么放下这样一种理论,放下这样一种很殊胜的道理不思考的话,自己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因为在以前自己没有再再的串习,自己没有再再的串习的时候,遇到关键时刻这些就会忘记,他的这样一种根本的根据就会忘记,如果这些根本的根据忘记之后,自己非常有可能做出舍弃三宝的这样一种事情的。所以说些这些文字,这样一种所诠,对于我们的相续有很大的调伏作用。那么就是说能不能调伏我们的相续?还是要看这些法句有没有融入到自己的相续当中。这些法句能不能融入到自已的相续当中,就要看自己对于这些法义有没有再三的串习,有没有再三去思维,有没有再三去观想。任何一个事情就是这样的,观想串习的越多,它的印象就越深。如果自己观想的串习的越弱,它的力量就越弱,这是肯定的。比如说背诵,如果说我们背诵用很多很多的功夫,再再去串习的话,那我们就越背越熟悉,如果就说背一两次,这方面就肯定没有办法有这么强的力量。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不舍三宝,在皈依戒的问题上要再再的串习,串习的越深,自己在使用的时候才越方便。所以说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所以说我们看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就是看最关键的时候,在遇到大事情的时候,看他的表现怎么样,平时的话大家都具有顺缘的时候,大家都很安乐的时候,这时候看不出一个人的修行,这时候看不出自己内心当中的佛法融入的程度。那么遇到大事情的时候才能看清,这个人修行好,那个人修行不好。这方面乃至于平时的再再串习,所以说对于这样的一种金刚句必须要再再的串习。
无垢光尊者讲因为获得王位只是获得现世的安乐而已,王位也好或者就是说保全自己的生命也好,还有获得奖赏也好,这方面只能获得现世的少许的安乐。
而皈依三宝能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那么皈依三宝的话,不舍弃三宝的话,增上生的安乐可以获得,决定胜的安乐也可以获得,所以说这二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然后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即便你登上王位,你自己在王位之上能坐多少年呢?有的时候就十几二十年,有的就几个月、几天就会下台的。如果说放弃了三宝获得了这么短期的王位,观想的时候没有多大利益的。
生命也是这样,即便我舍弃了三宝,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延续生命能延续多久呢?最后肯定要死亡的,绝对要死亡的,死亡之后因为舍弃三宝的巨大过患,最后就会堕入地狱或恶趣当中,然后感受极大的痛苦。即便从恶趣当中出来之后,因为舍弃三宝这种过失,生生世世当中不管转为旁生转为人,都会一切不吉祥,这方面也要再再考虑。
还有生命也是一样的,获得这些地位、钱财这些奖赏,就是说有很多很多的违缘,这些违缘都有可能将自己的这些所谓的奖赏、这些奖品都可以一一的毁灭的。而皈依三宝这样一种功德,他的这样一种习气是无形的,是无形的谁能够抢夺呢?谁都没办法抢夺。国王没办法抢夺,这些强盗、野兽、洪水都没办法抢夺。
所以说从很多很多方面观察、比较的时候,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大,然后获得这些世间的无常的地位、名声,这些方面是没有多大利益的,所以说必须要做甚深的思考。
与寂天菩萨所说“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之义相同。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也是讲“莫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好像是这样。现在的翻译是这样的。在颂词当中好像在讲舍身的问题,但是此处也是意义上不相违的。
不要因为小的东西失去大的利益,主要在大处要思考利他的。所以什么是小什么是大,王位、生命、奖赏要小,然后皈依三宝的功德叫大,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小的利益而舍去大的利益。世间上也有讲不要为了捡一个芝麻丢了西瓜,像这样也有这样说法的,所以意义上应该是这样了解的。
《毗奈耶经》云:“汝为生命、王位,即使是开玩笑亦不应舍弃三宝。”
佛陀教诫我们为了生命或者为了王位,即使说自己开玩笑的时候也不能说舍弃三宝。就是说如果连开玩笑都不能说的话,真正内心当中生起舍三宝的心,或者说真实自己嘴里面说舍弃三宝,是更加不应该的。所以说我们平时在说话的时候乃至于开玩笑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舍弃三宝这方面是一个很严厉的事情。或者有的时候开玩笑自己上师的事情,或者这些圣者菩萨的这些事情,都应该注意不要把这些拿来开玩笑,否则的话自己得到意传的加持,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这上面就成为一个障碍,所以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要牢牢记在自己的心中。
下面讲第二个不欺应供,就是第二条戒律,第二类吧。
戊二、不欺应供:
不欺上师应供处,断除恶言谤圣者。
自从自己皈依了上师三宝之后“不欺上师”,就是不应该欺骗上师,不应该欺骗三宝。
“应供处”,然后对于应供处也不应该欺骗,或者就是说上师就是应供处,从这方面连起来看也可以,或者说上师应供处分开这方面也是可以的。
应供处是什么呢?就是说除了上师应供处之外,三宝就是应供处,或者不欺上师应供处,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这方面也是可以的。
“断除恶言谤圣者”,我们皈依上师三宝之后,必须要断除以恶言诽谤圣者,不管是有根诽谤还是无根诽谤,反正诽谤圣者的过失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说相续当中恒时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念头,能够保持一种清净观,保持一个清净观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丝毫的损害,只有利益没有丝毫损害的。
因为现在我们处于五浊恶世,处于末法时代,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不一定都是像劫初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调柔,每个人都很贤善。实际上在我们周围的显现当中,有可能是圣者的化身,如果说他是圣者的化身,我们看他的行为看不顺眼,或者认为他有一个表面上的过失,然后开始恶言诽谤,这方面自己造罪业而已,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丝毫的利益,只是获得无量无边的罪业。
再说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圣者,他是一个凡夫,我们恶言去诽谤他,恶言去说他对我们又有什么利益呢?对自己也没有利益,对他人还是没有利益。
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是遮止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都要断除的,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来讲的话,尤其作为大乘的修法,唯一观自心,确确实实唯一内观是很重要的。如果把自己的眼光往外看,尤其是通过自己所学的教法去观察这个观察那个的话,实际上通过教法成了堕落的因缘。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是吾等塔波仁波切也是讲过的。
所以说我们恶言谤圣者是没有必要的,没有任何必要,尤其是现在分不清楚谁是圣者谁是凡夫的时候,尤其应该观清净心,尤其应该制止自己嘴,因为嘴就是百祸之门。很多很多过失,很多这样的罪业就是从自己的嘴里出来的。
还有有些地方讲,口是灭尽一切福德之门,很多很多福德都通过自己的嘴,通过自己的语言,说一句话就灭尽了,说一句话又灭尽自己的福德了,所以说积累福德不容易,但是灭尽福德是太容易了。从这方面讲,尤其应该多观察,或者安住在清净的状态,这方面对自他都有利益的。
《华严经》中云:“依止善知识后不欺应供,当断除于诸圣者大德说不悦耳之语,随正法而行。”
《华严经》当中也是这样讲,在依止上师善知识之后,不能够欺骗应供处的上师,然后要断除对一切圣者大德说不悦耳的语言,有些时候这些大德是大家公认的这些佛陀、菩萨,有些方面是有争议的圣者,但不管怎么样,反正对于一切圣者大德都不能够说不悦耳之语,然后随正法而行。
第三是皈依三宝之戒。
戊三、皈依三宝之戒:
自此皈依佛陀后,不礼其余诸天尊,
皈依正法不害众,皈依僧不交外道。
“自此皈依”之后,就是进行了三皈依,然后皈依了佛陀之后“不礼其余诸天尊”,对其他的天尊不做礼敬不做顶礼,这方面是因为自己只是皈依佛陀,只是以佛陀作为皈依处,所以说皈依了佛陀之后对其他的导师,其他的天尊不做礼拜的。
“皈依正法不害众”,正法是利益众生的,调伏自心利益众生的。然后自己皈依了正法之后不应该伤害这些众生,乃至于内心当中尽量不要生起害心,害心都不能生起何况说真实去打击,真实去辱骂,这方面是不允许的,所以说皈依正法之后不能够伤害众生。
“皈依僧不交外道”,然后皈依了僧众之后不与外道共住。“不交外道”就是不与外道共住,或是说不以外道作为修法的伴侣。当然有的时候和有些外道不接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遍地都是外道,所以说这方面不交外道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能看,不能一起坐车等等,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不能将这些外道作为修行的伴侣,修行的道伴不能这样安住的。
《大涅槃经》云:“何人皈依佛,彼为真居士,恒时不皈依,其余诸天尊;
任何一个人皈依佛之后,彼为真居士,真居士可以理解成佛弟子的意思。比如说这些出家人他实际上也是皈依佛的,他就是一种真居士吗?实际上居士是一种广义的,或是说从居士以上吧,或是说真正一种佛弟子,从这方面可以理解的。
皈依佛之后他是一种真正的佛弟子,是一个佛弟子之后,恒时不应该皈依其余的天尊,其余的世间的天尊,其余外道的天尊啊,实际上不应该皈依他。
有的时候是可以去对他做一些供养,然后承办一些世间的事情,这方面在汉传佛教当中好像都是有的,但是你是不是真正的皈投依靠他,把他作为自己的真实究竟的皈依处呢?这是不开许的,所以说恒时不皈依其余诸天尊。
皈依正法者,远离损害心;
皈依了正法之后,我们必须要远离损害心,当然并不容易,不容易是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要靠近这样的心。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教导的清清楚楚,你自己皈依了正法之后,你必须要远离损害心。那么我们相续当中损害心无始以来串习的非常纯熟,所以有的时候损害心都是任运自成的方式,每天都在不断的冒出来,所以说我们自己一下断除可能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意识,有个什么意识呢?我必须要逐渐逐渐的断掉它,把这样的损害心逐渐的磨练掉,这方面有这种决心也是一种殊胜的修法。
所以说我们在皈依正法之后,应该远离损害心,我们要观察相续当中的损害心,一观察的时候可能会知道非常非常的多,当然这个损害心,有打别人的心,有杀别人的心,有愿别人倒霉的心,也有别人失败的心,这方面的心是很多的。尤其是对于怨敌,对于对佛教作害的人,这方面生起损害心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很容易。所以我们自己在皈依了正法之后,必须要认识到对于一切的众生生起损害心是不对的,尤其是在一个道场当中,对于这些同行的道友都生起损害心的话,就是更加不应理的这样一种对境,更加不应理的作意了,因此说对修行人来讲远离损害心非常关键。
皈依僧众者,不交往外道。”
皈依僧众之后不与外道为伴侣,不以外道为修道的助伴,这方面不交往。
第四个是以信供养。
戊四、以信供养:
以信供养三宝相,日夜随念恒皈依。
自己皈依了之后必须每天通过信心供养三宝相,三宝相就是三宝的形相。三宝的形相比如说佛陀的相,佛陀的画像也好,然后塑像也好等等方面,或者实在没有的时候,自己可以观想这些佛陀的身相于虚空当中然后自己礼拜,自己去供养,这方面也是可以的。有时候在外面的时候,在外地的时候,自己出去的时候,在旅店里面也没有这些所依,自己也应该观想因为三宝法身遍满一切,所以说自己观想就在自己面前如实显现,通过这方面也可以的。
然后法宝相,就是通过经书作为它的代表,所以在自己佛堂,自己面前的这些般若经或者幻化网的这些续部,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法宝的代表。
僧众,现前的僧众,还有十方的僧众,现前的僧众就是在我们周围的现身相的人,还有十方这些圣者僧众,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还有这些空行勇士等等,前面无垢光尊者所讲到的外僧众、内僧众,这方面都是僧众的形象,所以说要以信心对三宝的形相做供养。
日夜随念恒皈依,在日夜当中都应该随念上师三宝,随念上师三宝的功德,恒时生起皈依的念头,皈依的这样一种修法。
对三宝以及上师像,也不能污辱,也不能践踏它们的影子,要尽力供养,因为这些是佛的幻化,是众生福田。
对于三宝的形象,对于上师的形象,这方面是不能够污辱的。污辱有很多种,比如说随随便便把上师三宝的形象扔来扔去,或是说自己坐的地方自己睡的地方,比佛像比经书还要高,这方面实际上不恭敬的一种态度。或是说自己跨过去跨过来,或者放在非常污秽的地方,这方面都是对上师三宝像进行污辱的。所以说我们也不要认为和自己无关,实际上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很容易污辱上师和三宝的形象。
还有不能够践踏他们的影子,那么对于佛像的影子、上师影子不能够践踏,尤其上师的影子在《事师五十颂》等等这方面讲过的。
还有佛塔的影子,佛像的影子,这些方面是不能践踏的。有的时候如果真正不得已,比如说绕塔的时候,绕佛像的时候,那么时候有影子的时候,一边念心咒,念这些佛教当中的偈颂,这方面转绕的时候无过的,这方面也这样讲过。
这方面是比较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要求来讲的话是不能够踏他们的影子。当然比如说和上师走的时候,如果和上师走的时候没办法要踏到上师影子的时候,要请上师开许,给上师讲,上师开许之后无过,这方面也是很多地方讲过的。
所以说我们学这些教言的时候,一方面要知道这些遮止的方面,还有一方面要知道什么是开许的方面,什么是开缘,然后怎么样做无过,这方面知道之后,自己不会生起没有必要的担心,没有必要这样担忧,或是说了知这些之后什么都不能做,这方面可以避免的。
还有应该尽力的供养,因为上师三宝是佛陀的幻化,是众生的福田的缘故。
如颂云:“吾于五浊时,化为善知识。”
“吾”就是讲佛陀,佛陀讲他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化现为善知识的形象救度一切众生。
《白莲经》云:“化为诸多佛像后,利益众生令行善。”
佛陀说他也会幻化很多很多的佛像,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让众生行善法,然后如是如是的幻化的。所以现在我们知道,很多地方塑造很多的佛像,按照《白莲经》等的教证可以知道,这些都是佛陀的化身,不管是一个小小的画像,还是一个很高大的塑像,这些方面都是佛陀的化身。
那么佛陀幻化是为了干什么?是为了利益众生的。如果众生能够对这样一种像能够转绕,能够顶礼,能够供养,能够起恭敬心乃至于合掌的话,都能够种下殊胜的因缘,都能够种下解脱的善根。所以说佛陀乃至于出入息都是为了利益有情的,何况说是幻化一个佛像。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对泥塑的佛像顶礼,为什么要对这些纸片的佛像顶礼,实际上这些都是佛陀的幻化,如果我们能够对佛像表示恭敬表示礼拜的话,就能够获得福德,方面通过教证都是可以了知的。
所以说从某个侧面来讲的话,现在很多地方塑造这些各种各样的佛像的话,绝对对众生是有利益的,即便是说今生当中不能够调伏,但是你通过见到佛像的因缘,相续当中能够种下这样一种习气,种下善根,最后就可以得度。
《耳饰经》中云:“末法五百世,吾现文字相,意念彼为我,尔时恭敬之。”
这方面主要是讲法宝,前面是讲佛宝,当然佛像也是佛宝的一种代表,也可以包含。然后这方面讲法宝的话,佛陀在《耳饰经》当中讲,在末法五百世的时候,他显现成文字相,然后来利益众生。
“意念彼为我”,应该忆念这样的经典、论典等等的文字就是佛陀的本身,所以说“尔时恭敬之”,这时候应该恭敬。
益西彭措堪布再再的给我们提醒,就是这些经书这方面都是佛陀的本体,所以说我们要改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在上面划,一下子就划过去,好像拦腰斩断的感觉,这方面是不行的,因为他是佛陀,它是佛陀的本体,所以说我们要改字的时候,有其他的方便,就是说用圆圈,或者用方框框住,然后在旁边改动的。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法本当中改字的时候,一条横线一下子把它划掉,或者把它涂的非常非常的黑,方面我们就知道是佛陀的化身,我们敢不敢在佛陀的画像面前通过黑笔来涂,通过黑笔来画、画条,我们不敢。那么我们在经书上面为什么敢呢?实际上就没有认识到经书就是佛陀化身,如果我们把这样一种教义牢牢的记在心中的时候,那么不敢在经书当中,尤其是在文字上面直接去画,直接去涂,画一个很黑的黑砣砣,这方面肯定是不允许的。所以说乃至于微细的地方,上师都是再再的教诫的,这方面必须要了知。
日日夜夜或昼夜六时或三时,最起码每日应当忆念一次而皈依上师三宝,随修善法。
这方面是讲日夜随念恒皈依,日夜随念就是说首先是讲日夜当中,如果最上等的日夜不间断,或就是说在昼夜六时,昼夜六时和日夜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还有在三时当中,或者在早上的时候,中午的时候,晚上的时候,三时当中。还有最起码的话每天一次,每天忆念一次上师三宝的功德,一次皈依上师三宝,这方面是最低的界限,不能再低于界限,然后应该修持这样一种善法。
也就是说,赞颂善知识的功德并随学他的行为。赞说三宝功德并随学。
那么如果行持,应该忆念、赞叹善知识的功德,然后随学善知识的行为。实际上善知识出现在世间,他就是善巧的教导我们的心,教导我们的行为逐渐趋向于正道的。所以说善知识的戒律,他的戒定慧的功德,或其他的威仪实际上都是让我们随学的。随学善知识的行为之后,自己的相续、自己的行为慢慢会转变为这样一种本体的。还有赞说三宝的功德,然后随之而行。
下面讲行为戒:
相应行为律、修为经、见为论而实修即是修道之皈依。
“行为戒”前面加“相应”,“戒”改为“律”。就是“相应行为律,修为经,见为论,如是实修即是修道之皈依”。
“相应行”,如何相应而行呢?实际上见、修、行分别通过经、律、论来进行作为所依的,相应于经律而修行。
行是什么呢?相应的行为是律,就是佛陀所宣讲的律藏,律藏主要是规范我们的行为的。乃至于如何走路如何吃饭在律藏当中讲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说相应了这样的行为在律藏当中讲得很清楚的。
“修为经”,那么如何修持这样一种修法在经典当中安立的。
“见为论”,见解的方式在论典当中讲的,也就是说见解是论,修行是经,行为是律。像这样如是随学,应该了知这些都是上师三宝的本体,然后如是随学的。
“如是实修即是修道之皈依”,这样的实修就是修道的皈依。
《摄事分》中云:“依止圣士,听闻正法,随僧而修,此乃皈依。”
在《摄事分》当中,这个也是律藏的一部分,律藏的一部分当中讲,依止圣士,上师善知识、佛陀等等,然后依止圣士听闻正法,然后自己的行为随行僧众而修持,此乃皈依,就是皈依的方式。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十三品当中前面八品宣讲了显宗共同修法,显宗共同修法对于我们修行者调服相续的侧面来讲也是非常关键的。
密宗的修法虽然很究竟很了义,但是如果没有下面的修法作为基础,作为桥梁的话我们没办法可以一下子到达殊胜密法的境界当中,所以说前面这些修法对我们来讲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尤其前面所讲到的四种厌世心的修法,共同四加行的修法也是调服我们自己的内心,令我们的心趋向于正法也是非常关键的。
后面也讲到了依止善知识的这些殊胜的方便,那么现在在讲第六品皈依,皈依分了因皈依和果皈依,分了两个方面。
在皈依品当中也宣讲到了三种皈依,皈依者、皈依的人、皈依的时间。现在我们自己作为大乘的行者,作为大乘修行人来讲的话,当然要取上士道的皈依。上士道的皈依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必须要缘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果,如是进行皈依的,这个就是学习本品一个殊胜的要点。
现在在宣讲皈依的戒律,皈依的戒律分了因皈依的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其中因皈依的学处昨天以上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
丁二(果皈依学处)分二:一、真实学处;二、失毁之因。
这两个科判当中,首先是讲到了真实的学处,真实果皈依的学处。
第二个失毁之因。失毁之因是附在果皈依的学处当中的。实际上因皈依的学处,果皈依的学处他有失毁之因,实际上是一起宣讲的,但是此处失毁之因附在果皈依的科判后面进行宣讲,也就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第二个科判失毁之因不能够单纯的理解是失毁果皈依的因,失毁果学处的因这个意思,实际上因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失毁之因在第二个科判当中一起宣讲。
戊一、真实学处:
果戒等性当勤守,不念贤劣无取舍,
不依戏论修法性,皆于圆一坛城行。
“果戒”就是讲果皈依的学处,称之为果戒。那么果皈依的学处如何修持呢?
下面讲“等性当勤守”,“等性”就是了知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性的。什么是一切万法平等性?一切万法可以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所以一切的有为法、无为法平等性当中如是安住的。还有一切法可以包括轮回法和涅槃法。所以我们就知道轮回法和涅槃法这个也是一切万法都是等性的,实际上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无二的。
平等无二从中观宗的侧面来讲,从大空性的侧面来讲的话,在胜义谛当中一切的胜义谛、一切的世俗谛、一切的众生、一切的佛、一切的贤劣。。。。。。在本性当中没有什么丝毫差别,都是平等无二自性,这个完全叫作平等性。
当然以前我们在介绍三转法轮如来藏光明的时候也是介绍过,在三转法轮当中也有平等性,也就是说如今的一切的现象在实相当中一点都不存在,或者说在证悟的时候一切的现象融入于实相当中,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叫作等性。
不管怎么样,只要抓住了二转三转空性和显现的关要的话,对一切等性都有把握或者说是有一种定解的。
“等性当勤守”,实际上守持果皈依,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殊胜的教理生起定解,然后恒时地去观想恒时去安住,实际上从这个侧面讲就叫做守持果皈依的戒律。
下面进一步广说“不念贤劣无取舍,不依戏论修法性”。
这个就是如何进一步地宣讲什么是对于果戒对于等性如何勤守的方式。
“不念贤劣无取舍”,在世俗当中,在现象当中的话,有贤有劣的差别。所谓的贤,指佛菩萨等等他们相续当中已经证悟了殊胜的法性,叫贤。劣就是一般的凡夫人相续当中具备萨迦耶见,具备种种无明烦恼,这方面叫作劣。
对于贤和劣不念,不念的意思并不是说实际意义上有贤有劣,而我们现在装作没看到,装得不去忆念他,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不念贤劣它必定安立在一个定解的基础上面,我们要对为什么没有贤劣生起一个定解,生起定解之后就直接安住在这样一个无贤无劣的定解当中,从这个侧面讲,叫作“不念贤劣”。
“无取舍”也是这样的。在世俗当中有取有舍,所谓的取就是要取佛道、取涅槃、要取利益众生的行为;舍要舍弃五毒、舍弃轮回、舍弃自私自利的分别等等,这叫舍。
在名言谛当中当然有这种取舍的差别,在胜义谛当中实际上取舍都是不存在的。取舍不存在的道理他可以观察到他取舍的基,取舍的基我们要有取有舍,必须要知道它的基础存在的话,如果它真正的取舍基存在,我们就可以取舍,但是取舍的基完全都不存在的缘故,就没办法取舍。
取舍的基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这些佛或者涅槃或者轮回或者众生,这些就是取舍的基,那么这些取舍的基通过胜义理论观察的时候微尘许都不存在,丝毫都不存在,所以说它的基既然不存在的话,就没办法在实相当中去作一个取舍,所以说安住在无取无舍的状态当中,就是守持果戒。
“不依戏论”的意思就是说种种戏论法,心相续当中安立的有为是非,这方面是包含一切的戏论。当然以前我们在学《定解宝性论》的时候也是提到过,戏论有两种能取所取的戏论,有分成四种有无是非的戏论,分为八种在《中论》的开篇顶礼句当中讲的一异来去等常断这方面叫八种戏论。还有分为十六种、三十二种戏论、无量无边的戏论,这些戏论都是分别念安立的,如果没有以分别念安立,戏论在法界当中本身不存在,所以现在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打破我们的种种戏论,为什么上师要安排这么多的课程让我们学,佛陀为什么讲这么多的经典,菩萨为什么再再造论,实际上我们的戏论分别心很多,为了逐一打破必须要再再学习。再再的学习并不是增加其他的分别念,实际上再再的学习就认识到以前我们的种种分别念都是不正确的,通过道理上面知道了不正确,再通过修行去真正的安住去对治它的种种的戏论,最后就能够达到一切万法本来状态。
本来状态的本身就是没有戏论的,所以说只不过还原,将我们的本性还原而已。我们现在认为,有无是非的戏论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颠倒错误的认知,就好像将绳子看为蛇一样,或者将虚空当中看为毛发纷纷下堕一样,就像这些在实际情况当中都不存在,所以现在我们要通过学习各种各样中观的教法,还有光明藏的教法,将一切的戏论统统打破,所以我们只要有了这样一种离戏的见解才能够达到不依戏论。如果我们现在对于什么是戏论,如何熄灭戏论的方法都不知道,都没有修习的话,我们说要修持果皈依,我们要修持守持果皈依的戒律这个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说我们自己要广学正法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不依戏论。
“修法性”的意思就是说要离开贤劣、取舍、戏论,修持万法的本性。要修持万法的本性,也就是说不念贤劣、无取舍、不依戏论这个是从遮破的层面讲的。如果从建立的侧面来讲,正面说的话就是修法性,不能够依靠其它的贤劣、取舍和戏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修持法性。修持一切万法本来的无二的心性,就是前面所讲的等性的的意思。
“皆于圆一坛城行”,“圆一坛城”是什么意思呢?“圆”就是讲圆满的意思,一就是讲唯一的意思。那么什么是圆满唯一的?等性是圆满唯一的。
在法性当中,一切万法的等性这是最圆满的,“唯一”也除了这个本性之外,没有其它的第二个法可以存在,所以在《定解宝性论》当中也是讲过,因为法界唯一的缘故,证悟的智慧也是唯一的,宣讲的时候好像有一个所证的法界,有一个能证的智慧,但是实际意义上真正证悟的时候,所证的法界能证的智慧是无二无别的方式来进行存在的,这个方面叫作“圆一坛城”。一切的修法都是安住于圆一的坛城而行持,这个方面就是守持果皈依的戒律。
因皈依和果皈依各有作用,刚开始叙述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通过他相续的三宝来做这个皈依,这方面作为我们成佛的助伴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凡夫人的分别心最初的时候只能够依靠因皈依来进行修持,所以说这是它的作用。
如果我们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将三宝、将皈依境放在外面去追求,放在外面去修持的话,从了义的层面来讲,仍然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仍然是外道。从这个究竟了义的观点来讲是这样的。所以说修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放弃对这个二取的执着,心境离别它境的执着必须要放弃,那么这个放弃怎么办呢?必须要转而行持果皈依,这个方面也是从修行的侧面来讲也可以分成这两个层次。
那么如果我们要修持果皈依,那么就必须要知道自性的心性,要知道自性的心性呢就必须要知道自己心性的空性和必须要知道自己心性的光明这两大部分,知道之后才可以做果皈依,知道之后才可以守持果皈依的学处。所以说这些方面都是一层一层的互相关联的。“皆于圆一坛城行”,就是从非常了义的修法侧面进行观察的。
《中般若经》中云:“欲修智慧波罗蜜多者,当以不缘任何法,不随其见而修学。”
这是引用《中般若经》的观点来进行证成前面这些果皈依的学处。
“欲修智慧波罗蜜多”,那么就说大乘菩萨都要修持这个智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度,就是般若度。
那么想要修持智慧度、般若度,想要修持诸法的法性空性的话,当以不缘任何法,不随其见而修学。不缘任何法就是前面我们讲过,并不是说是它这个法存在我们不去缘它的意思,并不是说外面明明存在这个东西我们把眼睛闭了,我们把眼睛闭住然后就没有缘其他法,并不是这个意思的。实际意义上这些万法本身是没有任何可缘的,是空性的缘故没有任何可缘,所以说叫不缘任何法。
“不随其见”,那么这个“其”就是讲前面的任何法的意思。就是说是或者说是圆执着的其它的这个法。难道我们不能跟随外面的这个存在的法,然后对它生起这个二取,不能跟随这样一种世俗见解而修学的。
即不应以见二者之式而伺察谓‘此乃殊胜,此乃下劣,此为应取,此为应舍,此为佛法,此为他法’”。
“即不应”就是对前面这样一种意义进一步的广说,进一步的解释。
那么“不缘任何法”,怎么样不缘任何法呢?无垢光尊者引用这个《般若经》当中佛陀就这样讲的,即不应以见二者之式,见二者之式伺察,伺察什么呢?此乃殊胜,此乃下劣,这个殊胜和下劣就是二者。我们不能认为真正在法界当中有一个真正殊胜的法,有一个真正下劣的法,智慧是殊胜的,心识是下劣的,这方面不能够去这样圆二取,圆二者的方式。这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讲的贤劣,或者说是胜劣二者之间的这样一种差距。
“此为应取,此为应舍”,然后也不能够说这个是应该取的这个是应该舍的,就是颂词当中讲的这个无取舍,无取无舍。
“此为佛法,此为他法”,那么这是殊胜的佛法,这个不是佛法,这个是除了佛法之外的其它法,所以就是法和非法之间的差别。
那么当然在世俗当中有法和非法的差别,佛法和其他外道法的差别,当然在等性当中有没有佛法和他法的差别呢?有没有法和非法的差别呢?实际上都是没有的。
那么在这个金刚经当中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意思讲的很清楚的,实际上在这个胜义谛当中象这样一种正法善法应该舍弃,何况是说其它的非法呢。所以在世俗谛当中有法和非法的这个差别,殊胜和下劣的差别,胜义当中一切都是平等一味的。这个方面如是了解、如是勤修、如是精进的安住,这个叫做这个对于果戒,对于果皈依的学处精进守持的殊胜的方便。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戊二、失毁之因:
宣说护持共同学处之方式:
相似舍因超受时,真实舍因生邪见,
失毁学处向下堕,当具正念慎取舍。
科判当中讲的失毁之因,无垢光尊者的这个引文就是科判和颂词之间的连接文是说宣说护持共同学处的方式,这个是不是有抵触的地方,或者说是不是有不正确的地方呢?是根本没有的。那么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在这个颂词当中前面的三句或者是第二句和第三句主要是讲到真实失毁之因,第四句“当具正念慎取舍”,实际上就讲到连接文宣说护持共同学处的方式,就是这样的。那么这个里面有圆融,或者说是有一个必要性的。有什么必要性呢?无垢光尊者首先给我们指出就说舍弃的因,真正的舍弃的是因和果学处的因,指出来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不能舍弃,不能够就放弃这样一种这个果皈依学处。那么不能够放弃怎么护持?那么“当具正念慎取舍”。所以说在这个科判当中在这个颂词和连接文当中都有这些意思在里面的。
一方面指出什么是失毁之因,然后让我们了知、避免。然后我们要避免,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方式,什么是护持共同学处的方式呢?“当具正念慎取舍”这个就是它的方式。
我们开始解释这个颂词,那么舍弃失毁的因它有真实的舍弃,就说是舍弃的因和真实舍弃的因。
首先讲相似舍弃的因,“相似舍因超受时”,这个就讲相似舍因。那么就说舍因它也是舍弃皈依学处的一个因,但是它毕竟是一种相似的舍因,它这个相似的舍因不具备过患的,而且是功德增上的一种表现。
那么怎么样超受时,超受时就说从了义的侧面来讲它绝对是一种功德法,再再增上。超受时就是说比如说现在我们在皈依的时候,从大乘的这个皈依来讲,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间,前面刚开始讲皈依的时候不是讲过三种皈依的时间嘛,三种皈依的时间,那么在这个大乘的皈依的时间乃至于成佛之间,至于成佛之间自己皈依佛陀,那么当自己成佛的时候就说是以前发誓承诺皈依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受戒的时候承诺的时间,所以说当自己成佛的时候,以前自己在凡夫位的时候这种世俗的皈依他已经舍弃了,自然就舍弃。
就象我们以前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讲到了世俗不退心,世俗不退心它也有舍弃世俗不退心的时候,舍弃世俗不退心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那么在佛地的时候唯一胜义菩提心,根本没有世俗菩提心。所以说我们守世俗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的时候,乃至于成佛间,反正这个方面说的很清楚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的话,他在成佛的时候绝对会守戒,肯定会舍弃这样一种这个皈依戒,但是这种皈依戒是具有功德而增上方面的就是这个舍戒,但是也是一种舍戒的原故也是舍戒的因,所以说称之为相似的舍因。
在这个注释当中所讲到的成佛的时候舍弃的因之外还有其它的,还有其它的比如说在下士道的这个皈依,下士道的皈依它的皈依的时间从现在乃至于获得这样善趣的果位之间开始皈依的。如果是这个角度皈依,让他自己获得善趣的时候,已经超过受戒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皈依戒也会自然舍弃。
或就是说从一般的众生尽形寿皈依佛、皈依三宝。尽形寿就是说乃至自己的这个身体,这一期的生命存在的时候皈依佛。那么如果舍弃了这个身体的时候,他发的誓愿是尽形寿。所以当自己的形寿舍弃的时候,就失去了。就象别解脱戒一样。别解脱戒是从现在乃至于自己生命终结之前我要开始守持戒律,那么当自己死亡的时候这个戒自然就舍弃了,就这个意思。所以说这一句当中所谓的相似舍因它从究竟来讲,从暂时来讲都有不同的了解。
下面再讲真实的舍因,“真实舍因生邪见”。那么就说自己对因果对上师三宝生起了严重的邪见的时候,而且不改悔的话,这个时候相续当中的皈依戒彻底失毁了,就不可能再安立皈依戒了,所以说这个方面是一种真实的舍因。
“失毁学处向下堕”,下面就是讲真实的舍因失毁皈依戒之后,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失毁学处。失毁学处有什么过患?向下堕。向下堕的话,今生当中远离一切上师三宝的护持,远离一切白法的天神护持,所以今生当中自己一切不悦意。然后因为舍弃了上师三宝的缘故,在后世的时候绝对会堕入三恶趣当中,这方面就是失毁学处的过患。
“当具正念慎取舍”,无垢光尊者可以说是给我们教导了之后就说相似的舍因现在我们还不具备,这个我们不用考虑的。然后要考虑的就是这个真实的舍因,要观察相续当中有没有这个真实的舍因,再进一步引导我们要观察如果真正的舍弃了学处,它后果绝对是不悦意的,所以为了护持共同学处的缘故“当真正念慎取舍”。应该具备正知正念来谨慎的取舍学处。该取的必须要做,该舍弃的不能做的必须要舍弃,因为在很多学处当中应该做的、应该舍弃的这样一种学处。所以对于这样一种皈依戒必须要了知,了知之后必须要谨慎的取舍。如果我们对这些皈依的戒律都不知道,还说我们的皈依戒很清净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米勒日巴尊者在道歌中也是讲过,一个守护戒律的人如果连他所守护的戒律都不知道,还说他的戒律很清净,这是没有人能相信的,都不相信他的戒律能清净的。因为你自己的戒律是什么呢?四根本戒是什么?这个不知道。其他的支分戒是什么?完全不知道。如果不知道的话,那么在平时的行为当中肯定会违犯很多戒律,所以说不知道戒律还说自己的戒律清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违犯戒律之后都不知道自己犯戒这个是最可怜最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学佛要真正的受持皈依戒,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皈依戒,皈依戒怎样分类,皈依戒有多少条,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了解之后考虑从什么方面守持才可以说戒律清净。在了知学处的基础上,即便是违犯了,自己马上知道自己违犯了戒律。然后就可以忏悔。
对于皈依的戒律在《大圆满前行》当中从九种方面进行观察,阿底峡尊者是从五个方面进行观察的。《三戒论》颂词当中还有《大圆满前行》当中都有这样观察的。
成就菩提佛果时,则超过了以仪轨而受戒的时间,故名相似舍戒因。
在成佛的时候,对大乘的菩萨来讲因为已经成就了佛果所以说超过了依靠仪轨而受戒的时间。前面已经讲过,依靠仪轨通过阿阇梨的语言,阿阇梨的弹指,自己重复,相续当中发誓愿等等,很多很多因缘和合就取得了戒体。这个就是通过仪轨而受戒。超过了依靠仪轨而受戒的时间的缘故,称为相似的舍戒因。
以生邪见而舍弃三宝及不能修持而舍弃皈依学处,是真实的舍戒因。
对于上师三宝,对于因果生起了邪见,生起了邪见之后,这个绝对就是真实的舍戒因。尤其是对于因果方面产生了严重的邪见,认为这些因果都不是真实的,因果都是虚假的,相续当中生起了这么严重的邪见,这个称之为邪见。如果相续当中生起了邪见时候,皈依戒当下就破了,肯定就会破掉自己的皈依戒,如果皈依戒破了,其它戒律跟随也破掉了,这个以前也是讲过的。还有一种是不能修持而舍弃,自己没办法修持皈依的学处,然后从心底当中就舍弃了皈依的学处。这也是舍弃的因,真实的舍戒因。
礼拜其他天尊等仅仅失坏了少许学处,称为趋向下劣。
如果相续当中没有生起严重的邪见,或者因为不能修持而舍弃这样的皈依戒,仅仅是礼拜其他的天尊,或者是相续当中偶尔生起损害众生的心等等,这个方面仅仅是失坏少许学处,称为趋向下劣。什么是趋向下劣?如果你不忏悔不对治,这样的一种心态发展下去的话,就会越来越趋向下劣。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失坏少许学处,如果不对治的话,最后就会失毁根本戒,生起邪见或者真正不能修持舍弃皈依学处,这不再是趋向下劣,而是真实的舍戒因。所以不应该认为这些是失毁少许学处的因就忽略,这是不行的,就好像我们在守持戒律,比如支分戒、恶作罪还有其他的一些戒律的时候,不要认为我现在只要把根本戒守护清净,其他微细的戒律不守护也不要紧,这个不能这样想的,因为很多其他微细戒是保护根本戒的所依。就好像庭院当中的一个芒果树,这个芒果树就比喻成根本戒律,然后芒果树的周围有些泥巴,有些院子,这个院子就比喻成微细的戒律,支分戒律。当然这个院子失毁的时候,还没有能够触及到它的根本,芒果树还没有失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加以保护,院子坏了没有修复的话,总有一天肯定会触及到芒果本身的。所以我们自己如果对微细的戒律再再以无所谓的心去违犯,最后这个根本戒很难以保持清净的,此处也是这个意思。不要认为是少许学处就开始轻视,最后发展下去绝对会失毁自己根本的皈依戒的。
下面讲失毁皈依戒的过患:
如果失坏皈依戒,则如同腐败的王族一般不能趋入内道;
下面讲了很多比喻与意义的对照的方式来说明它的过患的。如果皈依戒失毁了之后不能趋入内道当中,就好像是腐败的王族。如果王族不腐败,没有堕落或者说没有失落的时候,他可以做很多很多王族的事业,如他种性高贵、他行持正法等等,这些都有了。那么如果这个王族已经失落了,这个王族已经腐败了,像这样他还能不能做他高贵血统的事情吗?根本没办法趋入到高贵王族他自己的事业当中。同样的道理,如果失坏了皈依戒的话,佛法的血统已经失坏成了腐败的王族一样。这个时候能不能成为内道呢?不能称为内道了,不能够趣入内道的修法了。所以,因为皈依是一切内道的基础的缘故,如果连皈依戒都失毁的话,其它内道当中一切的功德都没办法获得,就好像腐败的王族,腐败之后的一切王族种种的安乐,种种的事业都完全失毁了一样。
如同受到护送者欺骗的商人一般所作所为皆怀有畏惧;
如果失坏了皈依戒的话,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他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畏惧。打个比喻讲,就像护送者和商人的关系。商人要做生意,自己要得到很多很多财富的话,要经过很多很多危险的地方,要经过危险的地方,护送者是最关键的。护送者都将商人欺骗的话,那么他自己绝对是畏惧的,那么连护送者都欺骗了自己,他就想其他人肯定是欺骗自己的。所以他一路上都会心怀恐惧不会获得安乐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自己失毁皈依戒的话,自己会心怀恐惧,自己心怀恐惧有很多种。第一个,因为自己学佛,从现在到成佛之间,很有很多障碍,有这样的危险,那么护送者三宝,现在自己已经失坏了皈依戒的话,很多的烦恼很多的邪魔,很多国王盗贼等等一切一切的恐怖都会趁虚而入,因为失去护送者的缘故,自己今生后世都会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畏惧的。第二个,因为失毁皈依戒的缘故,想到业果广大想到业果成熟后世堕入恶趣也会心怀畏惧的。不管怎么样,如果自己失毁了皈依戒,绝对会畏惧起来。
如同倒塌墙壁上的图案一般容易失毁一切戒律;
失毁了皈依戒,其他的戒律都没办法保持的。为什么呢?因为皈依戒是一切戒律的所依,皈依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所以说如果有了皈依戒,在皈依戒的基础上才可以受其他戒律,现在它的基础,它的根本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保持其他戒律?这个不可能。打比喻讲的话,就好像墙壁和墙壁上的图案,墙壁就是所依,图案就是能依。墙壁上的花纹,墙壁上的图案的存在必须要依靠墙壁,如果墙壁都倒塌了都不存在了,你图案怎么能保持呢,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如果失毁了皈依戒的话,其它的一切的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等这些戒律全部都会失毁,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同远离靠山的百姓一般容易遭受损害;
如果我们失毁了皈依戒的话,我们容易受到各种的损害。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受到皈依戒所皈依的三宝就是我们的靠山。如果我们有这么大的靠山的话,就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害。一切的损害都会远离我们的。因为皈依三宝,三宝有很大的加持力,自己相续当中有誓言。自己相续当中的誓言再加上外在的三宝的能力合和起来的话,很多很多损害都会远离的。现在自己已经失毁皈依戒了,失毁了皈依戒之后也就是舍弃三宝。舍弃了三宝,就是舍弃了靠山。舍弃了靠山之后,那么其他很多很多的违缘就会进入自己的体内。打个比喻讲,老百姓的靠山是谁呢?老百姓的靠山就是国王。国家也好,国王也好,如果说他的国家非常富裕,国家很强大,这个国王很有能力,那么他肯定会保护他的百姓的。百姓有这么好的祖国,这么好的国王的话,肯定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损害。如果说他的国家已经失陷了,国王已经走向衰败了,百姓的靠山失去之后,他肯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害的。
如同违犯法律之人一般因为破戒而堕入恶趣等有许多过患。
还有一个就是说,如果失毁皈依戒了的话会堕入恶趣,有很多这样的过患,打比喻讲的话,就是违犯法律之人,他违犯了国王的法律有什么后果呢?他就会被抓到监狱当中,受不自在,受各种各样的拷打等等痛苦。所以说失坏皈依戒了,就会堕到恶趣当中受痛苦的等等,很多很多过患。
因此,如果发现破戒的过患后忏悔并以不再就犯之心受戒,则可恢复。
首先了知破戒的过患。了解破戒的过患之后首先要忏悔,不管是通过邪见而毁坏也好,还是通过这样一种不能修持而舍弃也好。那么当然了如果自己真正已经生起了邪见的话,分两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就是自己已经生起了严重的邪见,或者自己已经舍弃了皈依戒,这怎么办呢?那么必须要相续当中要励力生起正见,那么就是诚信因果存在的正见必须要生起来。有了这种因果正见的基础上才可以重新受戒的,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生起严重的邪见,现在我们还没有舍弃皈依的学处,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要了知它的过患,励力的防护。所以说像这样我们就是说分两种。那么其中第一种已经破戒了,破戒后要了知了破戒的过患,然后就是励力的忏悔,生起了不再就犯之心,然后重新受戒,那么在上师阿阇黎面前重新受皈依戒,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可以恢复。
有些人认为皈依戒数量已定,但我认为是不一定的。
有些大德认为皈依戒的数量是一定的,比如说阿底峡尊者讲的五种,然后《前行》当中讲的九种等等。这方面就是说的皈依戒的这个戒条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无垢光尊者他老人家认为皈依戒的数量不一定。下面讲根据。
因为何时生起(舍恶)守戒的善心,就可得戒。《入行论》中云:“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所谓的皈依戒它就是舍恶,就是守持戒律的一种善心。那么如果什么时候生起了舍弃恶业,能够修持善法这样一种善心的时候就可以得戒。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恶心,这样的一种罪恶,这样的恶心无量无边,那么就这样舍弃恶心的善心无量无边,那么既然说舍弃了恶心是一种戒律的话,那么当然得到了这样的一种戒条也是无量无边的,主要是从这个方面推理的。因为恶心无量无边的缘故,而舍弃了恶心的善心是无量无边的缘故,所以说它的戒条肯定是不一定的。又引用了《入行论》就是说获得断恶心的时候,戒律度已经圆满了。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乙三(皈依之利益)分七:一、救护诸世之利益;二、圆满二资之利益;三、无量功德之利益;四、蒙受善法天尊护佑之利益;五、具有无量之利益;六、诸德所依之利益;七、遣除有寂衰败之利益。
而首先讲第一个:
丙一、救护诸世之利益:
皈依外道的大自在天等结果会堕入恶趣。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怎么样理解呢?就是说如果我们以外道的大自在天等做为究竟的皈依处,那么他肯定会欺诳我们的,所以说最终的结局仍然是堕入恶趣的。
那么这个要分两种情况来讲——暂时和究竟。那么如果从暂时的侧面来讲,有些外道依止天神,他也会教导他的这些信徒去行善法。比如说这些上帝或者其他的这些帝释天、梵天等等,他们相续当中也具有慈悲心,他们相续当中也有一定的功德,也有一定的净律。那么他们要引导他们的信徒就是升到三十三天,升到梵天,当然要叫他们去行持十善,要让他们修习禅定让他们修习善法了,从暂时的侧面来讲不会堕恶趣的,暂时会升到善趣。但另外一个究竟的侧面来讲的话,因为这些帝释、大自在、梵天等等,他们自己不具备究竟断证的功德,不具备真实无伪的大悲菩提心,就是说他自己的我执还存在,他自己都要堕落,何况说是依止他的人呢,何况说是皈依他的人呢。所以说从这个侧面,从究竟的侧面来讲的话,因为他们不是究竟皈依处,我们皈依他就会受到欺诳,就会欺骗我们,就会欺骗皈依他的人。所以说从最究竟的侧面来讲会堕入恶趣的。
这个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否则的话我们会生怀疑,现在有些世间的宗教它仍然可以升天,为什么就是说会堕入恶趣呢?这可以从暂时和究竟两个方面分析之后就会很清楚的。
见他依处皆欺惑,更加诚信大悲尊,
生生世世救离畏,何有胜彼之利乐?
“见他依处皆欺惑”,这个“见”,就说是了知,就说是见到的意思。他依处讲的就是除了三宝之外的其他的皈依。“皆欺惑”,都是具有欺惑性的。当然了我们要真正知道这些其他的皈依处是具有欺惑性必须要从道理上去分析,不能够说是完全随人,完全是不考虑不观察的情况下,就说是通过自己的感情,然后因为我是佛教徒,所以这些外道都不对,不能这样的。实际上佛陀说我的教言对不对?你必须要观察,再再的观察,就是说观察之后再去信受,再去信奉,而不是一些其它宗派说,我们的这些宗派我们的这些教理是不能观察的,你必须是这样去接受就够了,这个方面是不行的。
因为佛陀的教育是最极圆满的,真正的越观察越清净,所以说我们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再再的观察之后,再再观察三宝和外道之间的皈依处差别之后,我们就会知道外道确确实实是有欺惑性的,然后上师三宝绝对是不具有欺惑性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详细了知之后,就可以知道“见他依处皆欺惑”。
那么在这此处是略说,广说在《广论》当中宗喀巴大师他也是通过很多方面来比较,为什么佛陀等是真实无欺的皈依处,外道等是具有欺惑处,这方面是通过很多理证进行决择的,所以说如果要通达见他依处皆欺惑这个问题,可以去参考其它的这些论典。
了知这个之后,“更加诚信大悲尊”,对于大悲尊,就是三宝,三宝就是大悲的自性,所以说更加城信具有大悲,具有智慧的三宝。
“生生世世救离畏”,那么如果自己能够诚信的话,在自己生生世世当中都能够救度自己离开一切的畏怖。离开一切的畏怖有很多种,那么一切畏怖,暂时来讲是恶趣当中的畏怖,那么因为皈依了三宝,可以离开恶趣的畏怖,然后就是可以离开轮回的畏怖,那么就是说整个轮回的畏怖,连三善趣在内的畏怖都可以离开。然后就是在《宝性论》当中讲,像这样声闻、缘觉、菩萨都有这些微细的畏怖,所以说如果能够皈依上师三宝连这些微细的畏怖都能够远离,都能够彻底离开的。
“生生世世救离畏,何有胜彼之利乐?”,所以说哪里有皈依超胜三宝的利乐呢?根本没有超胜皈依三宝的利乐。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的。
仅仅皈依三宝也能阻塞恶趣之门,生生世世获得善趣解脱大道之安乐。
暂时来说皈依三宝之后能够阻塞恶趣之门。那么皈依佛陀、皈依法、皈依僧不会堕入地狱、不会堕入旁生、不会堕入恶鬼。所以我们就知道皈依三宝,三宝有无穷的加持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现在通过真正的信心,对于这个皈依处,发起这个信心去皈依,发起誓愿不舍弃的话,那么就是连世间上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你诚心诚意依靠他,他都不会欺骗我们,何况就是说具有一切断证功德的三宝呢。所以说绝对会加持我们保护我们,不会堕入恶趣当中去,所以说像这样的话能阻塞恶趣的门。
“阻塞恶趣门”,可以获得善趣生于善趣当中感到安乐,然后通过善趣再进一步修持可以获得解脱道的安乐,这个方面就是说皈依三宝的殊胜利益。
因此说,这是无与伦比的皈依处。《猪传经》中云:“何者皈依佛,不堕恶趣中,离开人身已,转生为天身。”
《猪传经》是佛本身的一种传记,就像前面的《铁四传》,实际上就是铁四王子,佛陀以前转为铁四王子的时候,他的那个传记。《猪传经》具体是指哪一个不太清楚。但是按照很多的这样一种方式看起来的时候,应该是指佛陀本身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传记。
“何者”,任何一个人皈依佛陀的时候,不堕入恶趣,然后就是说如果离开人世之后,可以转到天界当中可以感受这些暂时的安乐。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丙二、圆满二资之利益;
如果我们诚心诚意的皈依三宝可以圆满二资粮,圆满二资粮可以承办一切增上生、决定胜的殊胜的安乐,所以我们自己通过诚心诚意的皈依,也能够圆满二种资粮。
清净诚信心田上,灌溉福慧之甘霖,
生长善法界苗芽,成熟圆满佛庄稼。
“清净诚信”这个作为一种心田,就是说清净诚信的这个心作为一个良田,在良田当中才可以播下种子,如果没有这样的良田没办法播种,有了这样的良田,有了种子,再灌溉水的话就可以长出苗芽,最后庄稼可以丰收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要真正成佛,也通过田、种子、灌溉水,然后不断的生长到庄稼丰收之间也有这样一种对比的。此处的种子是什么呢?这个地方种子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每一个众生都具备的如来藏的本体。然后这样一种如来藏的本体它要苏醒,它要发芽,就是说性种和习种,这个性种就是如来藏的本体,习种就是修习的种性。虽然有性种,但是如果不苏醒,如果不修持的话性种没办法发挥作用。像这样要让我们的本来住种性要苏醒的话,必须有一个诚信,诚信就是它的一种必要的条件,诚信就像田一样。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什么时候生起信心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无为法的种子,像这样一种如来藏的种子就会开始慢慢慢慢通过修种的方式来不断的增上。
像这样我们通过诚信去皈依,好像在田当中又浇下这种水一样,就开始灌溉这个种子,那么这个皈依可以获得福慧,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实际上就是指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通过智慧福德两种资粮的灌溉种子的话,它就会不断的增长,刚开始发芽,然后抽枝长叶,最后开花结果,就是这样的,所以灌溉福慧之甘霖就是这样的。
“生长善法界苗芽”,善法界实际上就是相合于解脱道的,相合于实际情况的善法界,能够生长善法界的苗芽,就是说能够生起五道十地,生起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然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等这些善法界的苗芽不断不断会增长。增长完之后,到一定的时间它就会成熟,成熟为圆满的佛果,这些方面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皈依而来的。皈依的因是诚信,所以说将这样一种诚信表示心田。然后有这样一种田地,把种子播下去之后,通过水灌溉,这个方面就可以生起甘霖。
此处科判说,能够成办二资的功德,成办二资的功德就是皈依三宝能够成就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所以说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不断的灌溉我们菩提心的苗芽,佛性的苗芽,最后它会不断的生长乃至于结果。
众生信心的田地上,二资的雨水使佛性的种子发芽、成长,最后使佛陀之庄稼成熟。
这个佛性的种子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所以这个我们不需要考虑的,反正每一个众生不管你贤劣,都具备本来的佛性。不同的众生所不具备的或有些具备的就是有没有信心,有了这个信心他就会苏醒,然后有了信心可以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就会获得二资粮,二资粮来了之后就好像用雨水灌溉种子一样。所以这个佛性的种子就不断的发芽增长,最后使佛陀的庄稼成熟。
最后使佛陀的庄稼成熟,都比喻这个水,这个水可以说初、中、后都重要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样一种二资粮,初、中、后都是很重要的,来自于皈依。
《涅槃经》中云:“皈依三宝者,福慧胜资粮,世间佛法增,终获正等觉。”
《涅槃经》当中也是讲,如果我们皈依三宝的话,福慧胜资粮,就是说能够获得福德和智慧这两种殊胜的资粮,这两种殊胜的资粮是通过皈依三宝而获得的。
“世间佛法增,将获得佛果”,世间佛法增是什么意思呢?世间增和佛法增的意思,所谓的世间增我们理解成增上生,所谓的佛法增可以理解成决定胜,或者说世间增长,就是说在世间当中的一切的功德的圆满。比如说获得善趣,获得善趣众生的安乐。
佛法增就是逐渐逐渐的生起前面所讲的四念处,乃至于五根、五力等等这些功德,就是佛法不断的增长,世间的安乐不断的增长。将获得佛果,最终的时候就会获得佛果的,这个完全来自于三宝。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把皈依三宝作为至始至终的修法,皈依作为至始至终的修法,我们修法的很多障碍都是通过皈依上师,皈依三宝,不断的祈祷能够遣除的。
如果自己不去皈依上师三宝,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战胜违缘,战胜魔障很困难,不是不行,但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现在我们要用自利和他利二者结合起来的方式,然后就开始修持的话,很多这些障碍都可以迅速遣除,迅速成佛。
丙三、无量功德之利益:
如法行善知惭愧,具有正念不放逸,
获得诸多之功德,心现总持云智日,
梦中亦见不离此,忆念宿世种财饰。
这个就是讲皈依之后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利益。当然科判当中讲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么颂词当中是通过六句来解释,我们讲实际上这样一种功德没办法诠释的,只不过通过一些比较重要,比较代表性的,或者一种简略的方式来叙述,然后我们生起欢喜心,然后再再的皈依的意思。
皈依三宝如法行善,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诚心皈依三宝,我们自然而然内心当中能够如法的行善,自从我们开始皈依的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以前的恶习气,以前的这些恶劣的行为,逐渐当中就会舍弃的。现在我们也许认为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很粗重,然后没办法对治,有很多很多习气,好像没什么大的意义。但是只要我们皈依三宝的信心没有舍弃,誓愿没有舍弃,那么我们从现在这一世,乃至于后世,每一世当中慢慢自己相续当中的习气,相续当中的恶行就会遣除,这方面就是皈依三宝的殊胜的功德。所以皈依三宝之后,获得三宝的加持,就会自然而然如法行善。
“知惭愧”,就是知惭有愧的功德就会生起来。
“具有正念”就是具有正知正念。
“不放逸”,这些在《入行论》当中都是讲过的。
“获得诸多之功德,心现总持云智日”,这个方面也是通过比喻、意义对照,就是说将总持比喻成云,将智慧比喻成太阳。也就是说心现总持云,这个总持就是陀罗尼的意思,像这样不忘智,不忘总持,就是句义二者。
相续当中因为皈依三宝的缘故,自己的内心当中会显现,最后会出现总持的云,总持的云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乌云将整个天空遮蔽了,我们相续当中充满了总持的这种功德。
“智日”,就是将智慧比喻成太阳,因为智慧可以遣除无明等等有很多功德,太阳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会充满这样一种总持的云,也会显现出智慧的太阳的,这个也是来自于皈依。
“梦中亦见不离此”,白天再再的修皈依,乃至于在梦中“亦见不离此”。亦见不离此的意思就是说亦见此,亦不离此,这个此就是讲三宝,就是说我们在梦中会见到三宝的形象,也在梦当中不会离开不会舍弃皈依和祈祷三宝。
不要说是白天,如果自己精进修持,连梦中也不会离开三宝的。那么如果我们白天不离开,梦中也不离开,那么实际上我们的皈依就打成一片了,就是说我们整个一天当中,整个的一切时间当中都是在忆念皈依三宝的当中度过的。
如果一天是这样,梦中也是这样,第二天的白天、梦中又是这样,那么一生都是这样的话,我们在中阴的时候绝对会忆念上师三宝,中阴的时候忆念上师三宝,绝对会往生刹土获得解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说梦中亦见不离此,这个也是具有很甚深的含义的。
“忆念宿世种财饰”,忆念宿世,皈依三宝逐渐逐渐我们会回忆无量无边的前世,回忆无量无边的前世会敦促我们修行。
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懈怠就不知道我们的前世,如果我们真正哪一天能够回忆到我们的前世的时候,能够了知我们的前世的时候,肯定会精进修行的。我们就会看到以前受的怎么样的痛苦,很多很多地狱、饿鬼的痛苦都会忆念起来,像这样自然而然就会精进修持了,所以这个也是一种功德。
种,就是指种姓的意思。种性有高贵的种姓和低劣的种姓,如果自己皈依三宝,生生世世转在高贵的种姓当中,不会转为低劣种姓,这个叫种的意思。
财就是获得世间财和圣财两种财物。
饰就是装饰的意思,世间人通过耳环、项链的装饰,修法的人通过这些功德装饰,所以说最后一个饰字,就是和整个这个颂词当中,这个科判当中,自惭有愧啊,或者正念不放逸,这些一切的功德就作为修行来装饰。
所以说如果我们有这些,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相续当中有这些功德的装饰的话,肯定成为一个非常殊胜的修行者。
《施宝童子请问经》云:“皈依佛者,一切善法皆明显增上,知惭有愧;
皈依佛陀的人一切的善法明显增上的,就是说非常明显就可以再再的增上,而且逐渐获得知惭有愧的功德。
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诸多功德,恒时能忆宿世,具有修法之缘份福德;
现在皈依正法的话,经常处于不放逸的状态,还有具有其他诸多的功德,恒时回忆自己的宿世,还有具有修法的缘份,具有修法的福德。我们现在是具有修法的缘份的,现在我们具有修法的福德,当然按照这个颂词来讲肯定是以前皈依过法宝,那么现在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皈依法宝,如果现在我们能够进一步皈依法宝的话,那么后世又具备了修法的缘份和福德了,那么这个就成了良性循环,如果成了良性循环的话,我们就能在很快的时间当中积累很多功德,遣除很多罪障,最后就可以顺利解脱的。
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众多等持总持法门,种姓恒时高贵,梦中亦不离佛法僧。”
如果皈依僧,内心当中真正以大乘僧众或者这些世间的僧众作为自己的皈依处,那么如果能够这样皈依的话,自己的内心逐渐能够堪能,堪能什么呢?能够堪能安住正法,堪能修持正法。具有很多等持和总持的法门的功德,然后种姓恒时生于高贵的种族,梦中也不离开佛法僧的忆念,这些方面就是具有无量功德的意义。
丙四、蒙受善法天尊护佑之利益:
自成二利众皆喜,终成众生之依处,
作为有情之至亲,故得三身之财富。
自成二利实际上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皈依三宝的话,自然而然成就二利的,自然而然就能够自利是和他利。
“众皆喜”的这个众字也可以理解成一切众生对自己能够生起欢喜心和喜爱心。但是按照注释当中讲,这个众可以理解成护法天众,这些护法众、天尊众或者这些天神众,这些方面都能够对自己生起欢喜。这些护法天众如果能够对自己生起欢喜的话,通过这些护法天众的能力就可以遣除自己很多很多的衰败,遣除很多的违缘,自己很多的修法可以堪能,或者说自己增长善根有很多利益的。
比如昨天仁波切讲《二规教言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事业顺利,或者说一切很吉祥,就是因为除了他自利之外,护法天众恒时在加持。为什么很多人他经常失败,事业不成呢?护法天众没有加持。所以这个方面众皆喜很关键,我们自己要获得护法天众的欢喜加持我们的话,要诚心诚意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这些护法天众对于皈依三宝的人他是很欢喜的,很欢喜接近他,很欢喜帮助他,这个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利益。
就是说得到了护法天众的欢喜加持之后,“终成众生之依处”,那么就是说自己会稳步的前进,最终成为一切众生的依止处。
“作为有情之至亲”,最后成为一切有情的至亲,最亲的亲人就是至亲,那么最亲的亲人,一切有情最亲的亲人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菩萨或者说是佛陀,这方面成为一切有情的至亲,就是说成佛的意思。
“故得三身之财富”,所以如果能够皈依的话,自己独三身的财富,就是法、报、化三身自己都可以成办。
喜爱善法的诸天尊欢喜护佑皈依三宝者,并使其善根增上。
在天尊当中,这些护法神或者天神当中有两类,一类是喜爱恶法的,喜爱黑法的,一类的天尊、天神是喜爱白法的,喜爱善法的。如果自己诚心诚意皈依三宝的话,喜爱善法的这些天尊都会欢喜,保护这些皈依三宝的人,然后使他的善根再再增长。一方面使皈依三宝的人善根再再增长,我们就说两个方面可以理解,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所谓的直接比如说天尊他是一个佛菩萨的化身,他可以加持我们的善根再再增长。还有一方面这些天尊他是世间的这些天尊护法,像这样直接加持我们的相续,有时候有困难,但是因为遣除了违缘而使善根再再增长,这个方面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没有使善根增长的障碍,那么把这个障碍遣除之后,我们的善根自然就会增长的,所以说这个善根增长也来自于天神、护法神的加持保护如是才成办的。
《施宝童子请问经》中云:“此外,蒙喜白法之诸天神护佑,诸善根亦得增上。”
这个是和前面的意思一样的。
并且可迅速获得佛果,《涅槃经》中云:“皈依三宝者,速疾得佛果。”
皈依三宝可以迅速获得佛果,在《涅槃经》当中讲,诚心诚意皈依三宝,一直不舍弃皈依三宝的人,可以迅速获得佛的果位。
因皈依佛而成就佛果;因皈依法而转法轮;因皈依僧而集聚如海般不退转之僧众。
皈依佛陀最终可以成就佛果,皈依正法最后成佛之后可以广转法轮,皈依僧众,自己因为现在皈依僧众,在成佛之后可以集聚如海般不可以思议的不退转的僧众。就像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在他的身边集聚了很多如海的僧众。还有又犹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前皈依的缘故,现在在极乐世界他的眷属无量无边,没办法去度量的,所以说我们皈依三宝最终会成佛的。
丙五、具有无量之利益:
皈依功德若有形,超胜虚空无量倍。
这第五个科判和第三个科判有侧面不一样的,前面无量功德的利益和这个方面具有无量的利益,前面是从比较具体的方式进行宣讲,哪些种类有无量。这个方面主要是它的数量无量无边的意思,我们可以从颂词方面很明显的看出来。
皈依功德如果有形象的话,超胜虚空无量倍了,像这样虚空是很广大的,我们说皈依三宝的功德,如果它有形象的话,乃至可以超胜虚空无量倍,就没办法容纳的意思,所以从这个侧面安立无量的功德利益。
《无垢经》中云:“皈依之福德,倘若有色相,则遍布虚空,较此更超胜。”
皈依的福德,如果是通过有形象的方式来衡量的话,它可以遍布整个虚空,而且整个虚空都没办法容纳,就是说比这个虚空还要超胜的。
皈依可遣除一切畏惧与危害。《胜幢经》云:“诸比丘,汝无论住于寺庙、尸林抑或旷野等处,若皈依三宝,则无有畏惧、痛苦及毛骨悚然之现象。”
无垢光尊者进一步讲,如果自己诚心诚意的皈依,对于所皈依境,对它的功德没有丝毫的怀疑。然后自己内心当中有非常清净的、迫切的皈依心,这二者和合起来的时候,那么绝对可以遣除一切畏惧、一切的危害的。
那么在经典当中讲,在寺院当中也好,尸陀林也好,旷野等处也好,这个方面如果自己诚心皈依三宝的话,那么无有畏惧无有痛苦,在寺院当中也没有任何的畏惧和痛苦。在尸陀林当中,很多恶兽,很多鬼神聚集的地方,所以说一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自然而然不会生起这样的痛苦的。还有在旷野当中也不会痛苦、毛骨悚然的现象的。
有些时候我们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自然而然感觉非常非常的害怕,自然而然感觉毛骨悚然,这个方面按照一些说法来讲的话,这个地方就有非人,这个地方有非人的缘故,到了这个地方自然而然会感到毛骨悚然。但是如果自己能够诚心诚意皈依三宝,那么在三宝所在之处,他通过三宝的威德力,威神力的话,这些非人、这些饿鬼没办法接近,没办法给自己做障碍的。
所以说如果没办法接近做障碍,当然就远离了畏怖、痛苦、毛骨悚然等等一切的现象全部远离了。就怕我们皈依的时候心不切,就怕我们皈依的时候怀疑上师三宝的能力,如果我们怀疑上师三宝的能力,上师三宝的能力不可能通过我们的怀疑而减弱的,但是自己能不能这样的利益呢?还是要观察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信心非常的清净很圆满,那么上师三宝的威德力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显现出来。
如果我们自己都有怀疑的话,我们到了一个很恐怖的地方,我们祈祷上师三宝,但是一边祈祷一边怀疑三宝到底有没有能力救度我,有没有办法真正帮助我,如果有这样怀疑的话,当然不一定能够遣除这些痛苦、恐怖,这方面不一定的。
所以说在经典当中讲绝对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祈祷之后没有发生任何的作用,这方面也可能是自己的信心不足够,有可能有这样一种原因,所以说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清净的信心,对于上师三宝的功德再再的串习,再再的了解,然后了解的越圆满越坚固,我们的皈依的心就越清净越圆满。
皈依者也不会出现恶魔及恶趣的恐怖。《日藏经》云:“皈依佛陀之众生,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然失戒心烦乱,亦定趋向解脱道。”
“皈依佛陀之众生,俱胝魔众不能害”,对照前面的皈依者不会出现恶魔这个意思了。就是说我们皈依佛陀,那么一切的魔众没办法伤害我们的。
“纵然失戒心烦乱,亦定趋向解脱道”,这个是对照前面的恶趣的恐怖,因为失戒的人他的戒律破坏了,他的戒律失毁了,他当然很恐怖,他对于恶趣很恐怖,他就想如今失坏了戒律了,肯定会堕恶趣。
然后如果自己能诚心诚意的皈依上师三宝,通过信心皈依上师三宝的话,一方面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不会堕恶趣,或者说通过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可以忏除这样的罪业。所以说真正内心当中有一个皈依心的话,那么即便是失坏了戒律,那么也不会有恶趣的恐怖。这个方面是说明皈依的利益,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再解释它的含义,就是可以这样理解。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破戒是因为以前的习气,或者通过放弃了正知正念,不具备正知正念,这个方面破戒的话,我们不要认为一切都完蛋了,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完蛋了,破罐子破摔的话,最终肯定堕入恶趣的。这个时候破了戒不要破见,我们的见对于上师三宝还是有一种信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没有退,我们破戒是没办法的,破戒是通过自己的习气,前世的业因导致了破戒的行为,但是现在我不能破见,我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能退,像这样即便破了戒,然后对上师三宝信心不退,再再的皈依,再再的祈祷,像这样的话在临终的时候,因为三宝威德力,因为自己皈依三宝能力的缘故,不会堕入恶趣当中。
所以这个方面我们要了知的,因为在这个世间当中,破戒的因缘太多了,守戒的顺缘很少,所以说不敢担保自己,在座的这些修行者,从现在乃至于成就之前都不会破戒的,这个不敢担保。既然不敢担保我们就要多学这些教法,就是说如果出现了破戒的情况,我们的见解不要失毁,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要失毁,对善法的修持不要失毁,像这样的话是可以清净的,这些破戒的过患是可以清净的。
如果不了知这些修法的话,就认为破戒了,什么都完了,然后也不修法了,什么都不做了,这个方面真正自己把自己趋向于、堕到于恶趣当中,这个必须要了解的。自己要了解,对别人有机会开示的时候,有机会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这个方面也是可以从这个方面善巧去劝解的。
总而言之,若皈依三宝,则可救脱烦恼、危害、小乘道以及轮回恶趣等一切违缘,并且获得增上生、决定胜之一切利益。
总而言之,皈依三宝可以从烦恼当中救脱,危害当中救脱,小乘道当中救脱,乃至于轮回恶趣等等一切违缘当中救脱,然后获得增上生、决定胜的一切安乐。
《经观庄严论》云:“佛陀恒救脱,一切诸烦恼,一切恶罪行,衰老与死亡。
这个就是讲佛陀恒救护一切众生的三染污,皈依佛陀好像应该是在《庄严经论》第四品菩提品当中讲到佛陀是皈依处,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一切众生的三种染污都可以通过皈依佛陀而救度的。
三种染污,第一个染污是诸烦恼;第二个染污是一切罪恶行;第三个染污是衰老和死亡,可以说这三种染污可以归纳十二缘起的。
十二缘起当中烦恼杂染、业杂染和身杂染。第一个烦恼杂染就是讲无明和爱取,这个方面就是烦恼,皈依佛陀一切烦恼都可以被彻底的遣除;第二个方面罪恶行就是业,一切这样的业,十二缘起当中无明缘行,行就是业,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自己的罪业可以通过皈依三宝的方式,皈依佛陀的方式彻底可以遣除;然后衰老和死亡可以理解成食、名色,还有其他的六触等等其他的身杂染,反正衰老和死亡可以包含前面的生、老、病、死,这个方面都可以包含的,所以说可以救度衰老和死亡,从轮回当中救度的。
然后下面佛陀还可以救度其他的,成为其他皈依处:
救脱诸危害,恶趣与非处,坏聚小乘故,即是胜皈处。”
实际上这个颂词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可以从五种衰败当中救度出来,那么这个里面有五种种类。第一种种类救脱诸危害这个是第一类,那么这些危害是什么呢?就是说在世间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危害,比如说通过我们前世的业,通过我们自己前世的恶业,今生当中转成手足不具的,或者眼根有伤害的,耳根有伤害的,这方面的这些危害。
这些危害佛陀可以遣除的,比如说在《本生传》,或者在经典当中讲,佛陀驾临某个地方的时候,比如说迦毗罗卫国,佛陀回国的时候,很多通过佛陀的加持,盲者见色,聋者闻声,还有跛者、断手的人恢复手足,疯狂者一下子心智正常,这方面都是从这样的危害当中救度的。
还有这个危害有地水火风的危害,比如说地震,比如说水灾、火灾、风灾,这个方面佛陀的威德力也能够遣除这个,所以说皈依佛陀,或者说佛陀可以遣除这些危害。
我们现在如果真正有一个很清净的心,猛厉的心去祈祷,肯定能够救度的,就怕自己没有这样的清净信心,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对佛陀的信心,可以从很多危害当中彻底解脱。
第二个是恶趣,佛陀可以将很多恶趣众生救度出来。这个分二类,第一类如果皈依佛陀,听受佛陀的教化不会堕恶趣,从这个上面讲就是将众生从恶趣当中救度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遇到佛陀的话,很多众生肯定堕恶趣的,但是因为遇到了佛陀,听从了佛陀的教化所以就没有堕恶趣,当然就是从恶趣当中救度;第二种就是直接将恶趣众生救度出来,比如说经典当中记载,佛陀放光然后加持恶趣的众生,然后地狱众生接触到佛陀的光明然后超生地狱的。饿鬼的众生、旁生的众生接触到佛陀的光明超生恶趣的,这方面在经典当中很多很多都是记载,所以说佛陀可以救度恶趣的众生。
还有非处,非处就是指外道,外道他的修持就是非处的修法了,他就是将外道的修法执为真正的修法这个叫非处。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公案看,救度了很多的外道,很多的佛弟子都是外道的,最初的时候连舍利子、目犍连尊者,还有这些三个迦叶等等,他们最初的时候都是外道。但是通过佛陀的这些种种的方便善巧,让他们舍弃这样的邪见,舍弃这样一种邪行,然后趋入到正道当中,不单单是说入了正道,而且获得四果的、三果的、二果的、初果的,种下解脱善根的,发无上菩提心的,非常非常多,所以说佛陀绝对能够解脱非处。
“坏聚”,坏聚就是身见的意思,萨迦耶见叫做坏聚见,就是说一切众生不解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坏聚见的缘故,有身见的缘故,就是说佛陀善巧说四谛法轮,佛陀善巧说一切法轮,所以说众生观察自己的我见根本不存在,因此打破我见证初果,然后最终彻底铲除我见而证悟罗汉果,或者大乘菩萨的果位,很多的,所以佛陀能够从坏聚见,将一切众生从坏聚见当中获得解脱。
还有小乘,救度小乘的违缘,观照大乘来讲的话,入小乘就入了歧途,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佛陀他可以用很多很多的方式让小乘种性的众生趋向于大乘,乃至于在了义的经典当中,佛陀呵斥这些大罗汉骄芽败种,这些方面都是有必要性,然后呵斥之后,很多小乘者舍弃自利心,发大乘的心,最后得到成佛的授记的,这个方面就很明显的从小乘当中救度的。
所以说即是圣皈依,佛陀能够救度这五种怖畏的缘故,佛陀是圣皈依处,从这个方面观察。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