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六品-皈依品。皈依品当中主要宣讲大乘的殊胜皈依,为了引导学法者次第地趋入又分了因皈依和果皈依,因皈依是暂时的一种助伴,果皈依是究竟的目的或者是一种比较了义的修法。所以说我们一方面要了知因皈依的殊胜体相,还有它的修法,然后也了知果皈依的体相和它的修法。一方面了知相续当中生起定解,当自己相中有了这样种能力的时候,次第的进行因皈依和果皈依两种皈依的修法。皈依三宝是很殊胜的功德和利益,如今正在宣讲这种功德利益,今天接着宣讲第六个科判:
丙六、诸德所依之利益:
诸德所依的利益就是从一切功德的依止处的方面安立皈依的利益。
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谁人不依之?
“诸妙功德之根本”,皈依三宝是正道一切殊妙功德的根本依处,它最根本的基础就是皈依,所以说有智慧的人了知了这样一种殊胜的功德,了知了利益之后,为什么不依靠呢?为什么不去皈依三宝?肯定要去皈依三宝的。
如果是一个愚者的话,分不清楚应该做的和该取的、应该舍的这些一切的分类,没办法分清楚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现在我们相续当中有一种可以分辨的智慧,通过无垢光尊者这些文句的指引引导相续当中可以生起一个殊胜的定解,就应该知道一切殊妙功德的根本就是皈依三宝。所以说如今应该励力的去安住、励力的去修持这种殊胜的皈依,从这个方面来行安立的,在这方面也讲到了必须要开始殊胜的修皈依的修法。
对于功德无量的皈依处,诸位智者理应依止。(对于功德无量的皈依处,诸智者理应依止。)
就是前面颂词当中讲的“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谁人不依之”这种意思。
“功德无量的皈依处”,就是讲三世三宝,皈依上师三宝就是功德无量的皈依处,有智慧的人理应依靠这种依止处勤修皈依。
《宝积经》云:“智者随功德,依此圆成事。”因此当依此理而皈依。
《宝积经》当中也是这样讲,“智者随功德,依此圆成事”,智者他成就智者或者成就一切功德都是跟随相续当中的福德和功德而来的。
“依此圆成事”,依靠这样一种殊妙的功德可以圆满成就一切事业的意思。所以说应该依靠这种道理来进行皈依。
下面讲第七个科判:
丙七、遣除有寂衰败之利益:
百倍诚信而顶礼,弃罪趋寂众至亲,
皈依恩赐三界福,利乐源泉如意树。
“百倍诚信而顶礼”,观待于所化观待于皈依者来讲的话,对于这样一种皈依处,对于顶礼处应该以百倍的诚信,百倍诚信就是非常殊妙的信心,无与伦比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之后,他所生起信心的对境、顶礼的对境就是下面所讲到的“弃罪趋寂众至亲”。
“弃罪”就是能够引导我们舍弃相续当中一切的罪业,一切的烦恼无明。
“趋寂”就是趋向于寂灭的涅槃,像这样弃罪趋寂的根本或者对境就是“众至亲”,众就是众生,至亲是最好的亲人、最亲的亲人,实际上就是讲上师三宝,上师三宝就是众生的至亲。
所以对于一切众生的至亲上师三宝的对境应该通过百倍的诚信而顶礼来祈祷。
“皈依恩赐三界福,利乐源泉如意树”,通过皈依可以恩赐给我们整个三界的福德。一切利乐的源泉犹如如意树一样,就是对于皈依三宝来讲的话确确实实就成为如意树一样的。
包括天界在内的世间中堪为依怙之最的就是三宝,因为三宝是救脱一切罪恶并将众生引向寂乐的大商主。(人天等世间的殊胜依怙即是三宝,因为三宝是救脱一切罪恶并将众生引向寂乐的大商主。)
人天等世间的殊胜皈依、殊胜依怙就是三宝。“人天”实际上代表一切的世间,此处只是以人和天作为例子而言的。
三宝是能够救度一切罪业而且能够将众生引向寂乐的大商主的缘故,颂词当中讲到“弃罪趋寂”就是这样理解的。
三宝是福田,赐予所欲之如意树,功德之宝库。
三宝是殊胜的福田,是福田我们只要在福田当中种下种子的话,绝对在殊胜的福田当中可以赐予圆满的安乐。所以在福田当中可以赐予所欲犹如如意树一样,是一切功德的根本,犹如宝库一样。
《宝积经》云:“三宝是天等世间之应礼处、应合掌处、殊胜福田。”
一切天等世间的应礼处,应该合掌的地方,殊胜的福田就是殊胜的三宝,所以我们对于三宝应该恒时地合掌、恒时的礼敬、恒时地供养。
《入行论》云:“谁令怨敌乐,归敬彼乐源。”(加害结乐源,皈依乐源尊)
本身这个地方讲菩萨第一品的时候最后一个颂词。
“谁令怨敌乐”,实际上就是菩萨他可以令怨敌获得安乐,所以说菩萨就是一切安乐的源泉,皈依这种安乐的源泉,此处将菩萨安立成三宝,安立成皈依之处,实际上他是一切快乐的根源的缘故,所以应该礼敬。
此等经论中均说明了此理。为此,昼夜六时甚至用餐时也应当观想三宝在前方虚空中,意念顶礼、意幻供养、忏悔罪业、随喜福德、请转法轮、祈不涅槃,
三宝既然是这么殊胜的福田,这么好的一个良田,我们已经遇到良田的时候就不应该空过。不应该空过如何行持呢?无垢光尊者教导我们在昼夜六时当中应该对于殊胜的三宝应该做应做之事,甚至在用餐的时候,也不应该远离三宝的观想。用餐的时候一般来讲是一种无记的心态、无记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皈依三宝的人,或者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可以善用一切的时间来修行,所以方面讲甚至在用餐的这样一种无关紧要或者短短的时间当中都应该观想三宝所依,或者观想三宝的形象,在自己前方虚空当中忆念顶礼,自己观想对这样一种三宝顶礼,尤其自己和一切众生顶礼。
意幻供养,将一切自己拥有的,还有没办法拥有一切的事物,乃至于善根都对于三宝作殊胜的供养。然后在三宝所依面前忏悔自己和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所积累的一切的罪业。
随喜自他乃至于佛菩萨的一切的福德,请求三宝或者三宝的化现转动无上的妙法轮,祈请三宝常驻世间永远不隐没,这方面就是祈不涅槃的意思。
此后随念三宝功德,观想为利一切众生愿我也获得如是功德。
然后开始随念三宝的功德,在随念三宝功德过程当中,因为在随念三宝功德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会对于三宝的功德生起一种明观,生起一种定解,在对三宝生起定解的时候,观想自己和一切众生或者为了利益众生我也要成就殊胜三宝的功德,如是利益众生。
边观想边合掌念诵《宝积经》、《月灯经》中所说的
下面就《随念三宝经》的经文,《随念三宝经》的经文从《宝积经》、《月灯经》当中已经作了宣讲,所以此处我们所随念的三宝主要是按照《随念三宝经》的经文来进行观想、来进行随念的。
《随念三宝经》分了三部分:随念佛经、随念法经、随念僧经。下面从字面上简单的解释,因为如果要广说的话,全智麦彭仁波切对于《随念三宝经》有一个大的注释,益彭堪布也是讲得很广的,所以说我们要广讲的话也必须要按照这些殊胜的讲义这方面去讲解才行,所以今天主要是从字面上或者简单的方式对于它的词义来作一个观察作一个讲解。
麦彭仁波切也说,如果对于《随念三宝经》,对于三宝知道功德之后,乃至于念诵一遍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功德非常大,何况说讲解、听闻。所以说它的功德就是更加大的。
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种经文当中所讲到的佛的功德,法的功德,甚深的功德,这方面我们了解之后就能够真正对于三宝的所具备的功德生起一种定解,否则我们说我们是三宝弟子,我们是佛弟子,别人就问:凭什么说你是佛弟子?对你皈依的三宝,三宝弟子,三宝有什么功德,他有什么自信,这方面我们就是没办法说出来。没办法说出来的话连,自己对自己所皈依的定义都不知道的话,还怎么样说自己是一个三宝弟子?所以说对于三宝所具备的功德必须要祥尽的了知。
今天是略说,广大的了知应该参阅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所造的《无尽吉祥妙音注释》,益西彭措堪布的讲记都可以参阅,参阅之后可以祥尽的了知。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它是一个总说。下面的这些如来,乃至于佛、薄伽梵,这些都是别说十号。
实际上佛陀薄伽梵就是一种总述,什么是佛陀薄伽梵?下面开始一个一个解释的。
“谓:如来、应供、正等觉”,如来是什么意思?“如”就是真如的意思,“来”实际上就是现前的意思,“如来”的意思就是现前真如,谁现前的真如?佛陀已经现前真如。一切的真如佛陀已经完全现前了叫如来。
从来自即是曾现前的话,主要是从自利的侧面讲的。还有一种解释的方法就是自己了知真如之后叫如,“来”是了知真如之后来到于三界当中度化众生。来三界当中度化众生就是“来自”。所以说如来的来自也翻译成是现前的意思。一方面就是到来的意思,到三界当中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了悟真如,叫如来的意思。
“应供”在藏文当中就是灭敌者,灭敌者,敌是什么意思?敌,怨敌的敌,敌在世间当中能够引发不悦意之处,能够引发痛苦恐怖之处叫敌。如果灭除了敌人自己获得安乐的。在佛法当中当然没有一个这样一种怨敌让我们去灭除的,在佛法当中的敌就是指烦恼、无明,烦恼的所知障,获得一切的轮回称之为怨敌,这方面是世俗当中了义的怨敌。而佛陀通过殊胜的修行已经灭除了这样的怨敌,所以说称之为灭敌者。
灭敌者和应供这二两个翻译的时候稍为不一样。汉传佛教当中经常喜欢翻译成应供,藏传佛教当中喜欢翻译成灭敌者。实际上应供和灭敌者是一个本体的两个侧面而已,也就是说如果你灭除了怨敌那当然成了应供了,你要成应供肯定要灭除怨敌,肯定要灭除烦恼才能成应供。所以一般的凡夫人,一般的这些功德不圆满的人,究竟来讲不应该成为三界的应供处。谁能够成为三界的应供处?灭除烦恼的人他能够成为三界的应供处。所以说灭敌者是从他的断除的功德讲的,断除的功德讲。
“应供”,断除了功德之后自然而然成为三界的应供处,所以从这个方面称之为应供。当然了,罗汉也称之为应供,也称之为杀贼或者灭敌,当然从这方面讲也可以称之为应供的名称。实际上指出主要是从烦恼障所知障,还有就是同他微细的习气的侧面讲的究竟的灭敌、究竟的应供非佛莫属。这方面主要是从断得的侧面讲。
“正等觉”主要是从证德的方面讲佛陀的相续当中证悟的功德。而正等觉的有些地方全称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觉悟的意思,就是觉醒的意思,有些地方佛陀就叫觉悟者,就叫做觉醒者。
正等觉或者无上正等觉它简别其他的一些觉,比如说从正等觉就简别了外道的邪觉,外道他们认为他们有觉悟,但是是邪觉,它是一种邪觉,不是这种正觉。所以说要讲正觉是内道当中才具备的。然后还有一些是偏觉,比如说声闻罗汉缘觉,这些偏觉,还说“有上觉”,有上觉是谁?比如菩萨他就是有上觉。为什么称之为有上觉?因为他上面还有可以说更殊胜的境界的缘故,叫有上。
谁是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简别了其它前面的这些外道、二乘、菩萨,简别之后称之为无上的,世上再没有比佛陀超胜的,再没有比他证悟的缘故叫做无上。不是外道的邪觉也不是偏觉的缘故,所以说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这方面就只是佛方面才能够安立的。
“如来应供正等觉”,麦彭仁波切在解释的时候,就一本体一反体。如来实际上就本体而讲的,应供或者灭敌是从断德讲的,正等觉是从证德的侧面讲的,所以就是一本体一反体的关系。
“明行圆满、善逝”,这两个是因果的关系。明行圆满是因,善逝是果。明行圆满是什么意思呢?有些地方翻译成“明行足”。明行足的足不是说是脚的意思,不是说手足的足,这个足就是具足,就是此处所讲的圆满,圆满和具足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有些地方翻译成明行圆满,有些地方翻译成明行足,我们都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意思。
什么叫“明行”?明实际上就是见解,行就是指行为。是见解和行为都圆满,就是称之为他的因彻底圆满。他的因一圆满,他的果毕定要圆满,所以说明行圆满。
再进一步讲什么是明行,什么是他的正见和他的修行,这样一种的明行可以大概的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个是明行,第一层意思它就从三学的侧面讲,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可以包含一切的修道的因,一切修道的因可以包含在戒定慧三学当中。
三学当中哪个是明,哪一个是行,戒定慧三学的慧学是明,因为它是正见。然后戒和定是行,行持,所以说就明行就是从三学的侧面可以理解的。
还有明行可以从八正道的侧面来理解的。八正道当中,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等等,有八种正道之分。其中的一个明就是指低知,低正道的正见,正见就是此处的明,所以说此处的明可以理解成是正见的意思,就是见解。
其余的正思维、正业、正命,或者说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方面七知它就是行。所以说一个修行者他没有正见,没有正见没办法圆满的行持。就有了正见不行持也没办法到达目的地,所以说一个殊胜的大乘行者明行圆满,明行其运,明行双运,时候才可以真正称之为圆满的因。
当然是在所谓的明行圆满,在资粮道,在加行道,见道,修道,这几个都有所谓的明行的这样一种双运的修法,都有这样一种双运的修法,所以说称之为明行圆满。
我们说是佛陀是明行圆满,或者说是明行足,确确实实佛陀的功德是最具圆满的,他的果已经是圆满了,他的因肯定必须要圆满,他的因不圆满,他的果不会圆满的。比如说现我们的因没有圆满,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还没办法现前胜道,没办法现前佛的功德。佛在因地的时候,三个无数劫积累资粮,他的明行已经圆满了,也就是说见修已经圆满了,所以说主要是从因的侧面来讲的。
“善逝”主要是从果的侧面讲的,善逝有的地方也称之为好去,就是好来好去的好去。好去或者说是善逝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的善逝从无上的安乐因到达无上的安乐果,叫做善逝,叫好去。所以说无上的安乐因,从无上的安乐因,去向于无上的安乐果,或者说达到于无上的安乐果,就叫做善逝的意思。
什么是无上的安乐因呢?明行圆满叫无上的安乐因。什么是无上的安乐果?就是善逝最终所证悟的佛果叫做无上安乐果。所以说善逝两个字就是从无上的安乐因去向于无上的安乐果,称之为善逝或者说好去的意思。
这个就是从因果的侧面讲。下面“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这五个名号主要是从自利,凭着佛陀的自利。
下面是有四个名号就是从他利的侧面讲的。“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这四个名号就是从佛陀的他利,利他的功德而安立的。
首先讲第一个“世间解”,解就是了知的意思,实际上了知世间,了知世间就称之为佛的一个名号。世间是讲什么意思?世间有很多种分类,器世间,有情世间,痛苦的世间,五蕴世间等等,世间就是指所化,就是佛陀所调化的对境叫世间。佛陀调化谁呢?佛陀就调化世间的。所以说世间两个字从所化的侧面讲。
“解”就是了知的意思。了知世间是什么意思呢?了知世间就是体现佛陀智悲双运的功德。为什么了知世间就能够体现佛陀的智悲双运的功德?你没有一个最清净的智慧如何了知世间的种种差别,如何了知你所调化的这样一种有情的根性,所以说必须要以最极清净的智慧了知。
了知之后佛陀的智慧不可能是一个单独的智慧,他是一个和大悲心双运的智慧。所以说当他彻底的了知这样一种世间痛苦之后,他就会同时生起无与伦比的无缘大悲心。所以说了知世间名号当中一个核心就体现了佛陀智悲的功德。佛陀有这样智悲的功德才能够去调化的。所以说世间解就讲了佛陀智悲圆满的功德。
“无上士、调御丈夫”,这是讲佛陀通过智悲如何调化世间的、如何让世间解脱的,从这两个方面讲的。
首先讲调御丈夫再讲无上士。调御丈夫的丈夫两个字怎么理解呢?丈夫就是所化,我们这些有情就叫丈夫,丈夫是广义丈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讲有情,就是讲所调化众生的相续。或者有些地方讲士夫,有些地方讲调御士,不管讲调御丈夫还是调御士,反正就是讲调御有情。丈夫就是讲有情,调御丈夫就是讲佛陀能够调御的众生。
调御大概有两种调御,比如说一种是世间的调御,如国王调御他的子民一样,父母调御他的儿子一样,有的时候就是通过比较强暴的方式,你不听我的话就杀你或你不听我的话就把你关起来,像这样通过世间的法律世间的政策就可以调御他的子民,但是这方面的调御只是暂时的调御。佛陀的调御不是通过粗暴的方式调御的,佛陀调御的方式就是让众生了知利乐之道,让他们修持利乐之道,最终获得解脱,叫佛陀殊胜的调御方式。又不需要打又不需要骂,通过这种殊胜的传道殊胜的加持,通过修行的方式就能够调御,是真正的调御丈夫。
“无上士”是调御丈夫的进一步开显。无上士是在调御丈夫的基础上进一步宣讲的。为什么称之为无上士?因为佛陀对各种各样的众生都能够调御。比如说对于贪心极其严重的士夫,嗔心极其严重的士夫,愚痴心极其严重的士夫,傲慢心极其炽盛的士夫,都能够调御,没有哪一个不能调御,所以称之为无上士,只有佛陀才能做的到。比如调伏佛陀的弟弟难陀,调伏嗔心极大的指曼,调化傲慢心或者我慢心严重的老迦叶,还有愚痴心比较重的周利盘陀尊者。这方面都是做了极其调御。反正佛陀用了一切的方便不舍一个众生,任何一个只要是他所化的众生,不舍一个众生,都能够调御,都能够将他们安立在正道,都能够让他们解脱,就是无上士。谁做得到这个?只有佛陀才做得到。所以在调御丈夫中最具调御的缘故,所以称之为无上士。注释当中也是先讲调御丈夫再讲无上士,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下面讲“天人师”,天人这两个字就代表一切的众生。佛陀所调化的实际上是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为什么单单以天人的导师安立佛陀的名号呢?因为在所有的所化当中有直接的所化和间接的所化,直接的所化就是天和人,天和人可以成为佛陀的直接所化。比如很多人道众生听到佛陀讲法一下子就证悟了证果了,还有很多三十三天的天人通过佛陀说法之后证悟初果的很多,证悟圣地的很多,所以说天和人是直接所化的缘故,以天人为代表来说明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导师,这是天人师。
“佛、薄伽梵”是总结,是一个名号,是总结。十个名号当中五个名号是讲佛陀的自利,后面四个名号是讲佛陀的他利。最后佛、薄伽梵是总结这样的一种功德。
佛陀的意思在讲正等觉的时候已经说完了。
“薄伽梵”是出有坏的意思,有些汉文的经典当中翻译成世尊,佛世尊、佛薄伽梵、佛出有坏,这方面都是一个意思。那么薄伽梵出有坏,出就是出离的意思,从哪个地方出离呢?从有际的边出离。佛陀不住于三有的边,不住于涅槃的边,所以说具备出离的功德。
有是具有的意思,具有什么呢?佛陀具有六种圆满具有六种功德所以叫有。比如说佛陀具有自在的功德,炽胜的功德,名称的功德,吉祥的功德,尊贵的功德,具有六种功德,所以说叫有。坏就是毁坏世魔,成佛的时候彻底将世魔毁坏。所以说佛陀叫出有坏、薄伽梵。这以上就是对于佛陀的十个名号进行宣讲。
下面再进行差别的宣讲,差别宣讲是广说,广说分佛陀利他的功德、佛陀自利的功德。
佛陀的这种利他的功德是从:“诸如来者,是福等流,乃至于观身无厌,身无与等”这里以上是利他。
“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乃至于“是为如来正等正觉功德”,这里以上是讲自利的功德。就是从两个方面来讲佛陀的功德。
诸如来者,是福等流,
首先讲利他,我们从经文当中讲“诸如来者,是福等流”,诸如来是一切如来,是福等流,是讲福德的等流,佛陀是福德的等流果。也就是佛陀积累了无量无边,通过殊胜的大悲心,通过殊胜的菩提心摄受,积累了很多很多三个劫无数福德,通过福德为因所产生的果就是佛陀,所以说佛陀是福德的等流。什么叫等什么叫流呢?果和因相似叫等,就是果和因有相似的地方。流是什么意思呢?果是从因而产生的,果是从因而流现的所以叫流,等流的意思就是这样。这个地方就是讲等流是讲等流果的意思,谁是等流果?是谁的等流果?佛陀就是等流果,佛陀是福德的等流果。佛陀积累了无量无边福德的缘故最后产生了佛果,这方面叫士夫等流。士夫等流一方面讲佛陀的很多功德,一方面宣讲了佛法当中因果这样的特性,也就是说佛陀的功德不是无因无缘来的,佛陀的功德是积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是福德的等流,所以就教导后学者我们现在要转凡成圣,现在要成佛必须要积累广大的福德,有了广大的福德才能真正的获得殊胜的果位。这个叫士夫等流的意思。
善根无尽,
“善根无尽”是什么意思?前面讲是福等流的福,这样的善根是无有穷尽的。既然是无有穷尽就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宣讲。谁是有穷尽的?凡夫的善根有穷尽的,声缘的善根有穷尽。为什么说凡夫的善根有穷尽?凡夫的善根果报成熟之后不会再延续了。凡夫的善根的果报一旦成熟就不会再有。声闻缘觉的善根一旦趋入无余涅磐的时候善根不会再生果了,是有尽的,佛陀的善根是无尽的。因为佛陀和法界平起的,和法界等同的,乃至于虚空未尽佛陀善根无尽,这样安立的。所以说佛陀的善根无尽。
还有一种是说佛陀在因地位修道的时候,在出定位的时候通过大悲心摄受,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入定位的时候现见法性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加持这样的功德无量无尽,所以有出定入定这种双运修行的缘故,能够加持善根无尽,这方面讲佛陀的善根、佛陀的福德根本没有穷尽的。
安忍庄严,
“安忍庄严”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所谓安忍庄严是指佛陀的身体。佛陀的身体百视不厌,见?的28:30,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众生见了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都生起很大的欢喜心。佛陀这种身体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安忍而庄严的,为什么说通过安忍而庄严的?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了无量无边的安忍,安忍的果就是获得殊胜的相好。所以现在世间一般的众生如果能够修持安忍的话,在后世当中都能够获得殊胜的相好,那更何况说佛陀,他修持安忍的时候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劫两个劫,很多很多无数世当中都在修持安忍,每一世都在修持安忍,而且所行持的安忍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受的了的,所以说佛陀圆满一切安忍的功德的缘故,佛陀的相貌绝对是没有一点过失的,绝对是圆满的,所以说佛陀的相好通过安忍而庄严。
安忍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堪忍的意思。安忍就是堪忍,佛陀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堪忍,没有哪个不堪忍的。所以说这方面就叫安忍庄严。佛陀能够忍受一切的违缘障碍没有一个不能忍受的缘故,从这个侧面也叫做安忍。
福藏根本,
藏字是无尽的意思,福藏是无有穷尽的福德,无尽的福德的根本。谁是无尽无边的福德的根本?佛陀就是伏藏的根本,佛陀就是无尽功德的根本。为什么这样讲呢?从两个方面讲:第一方面,我们就知道佛陀的一个毛孔的功德,一个毛孔的功德的话,就是所有的世间的众生,还有这些声闻、缘觉、菩萨的福德加起来,没办法和佛陀一个毛孔的功德相比。就是说如果说连佛陀的一个毛孔的功德都是无尽福德的根本的话,何况说佛陀的周身毛孔的功德,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为什么不是伏藏的根本呢?肯定是伏藏的根本。就是说是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的根本依处,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的根本的依处就是佛身。佛陀的身体就具备这么大的福德,就是第一层意思叫做伏藏的根本,从佛陀自己的角度来安立。
还有伏藏的的根本是从利他的侧面讲,从利他的侧面讲是什么意思?佛陀是伏藏的根本,佛陀是无尽的大福田,所以说后续的众生缘佛陀做一个小小的善根都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叫做伏藏根本。
比如说顶生王,顶生王的福德是怎么来的?顶生王他在南瞻部洲,或者在整个四大部洲做了转轮圣王很多很多年,又到四大天王天,又到三十三天和帝释天平起平坐三十六代。那么善根哪里来的呢?就以前的时候他就像佛沙佛(31:33),像这样的话就是见到佛陀的时候,生起信心将手中的一把豌豆,碗豆值不了多少钱的,所以一把豌豆通过信心撒向佛陀,洒向佛陀的时候一粒豌豆落到的佛陀的顶上,四粒豌豆落入到了佛陀的钵当中,所以说依靠四颗豌豆入佛钵的善根就做了统摄四洲的转轮王,一颗豌豆触到佛顶的缘故,做统摄三十三天或者说在三十三天和帝释天平起平坐三十六代,就是像这样一种殊胜的福德。所以说不是伏藏根本是什么?绝对是伏藏的根本。
还有在《法华经》当中讲了对佛像乃至于上一个花,乃至于小低头,乃至于顶个礼,功德无量无边,皆供成佛道了,所以说就是伏藏的根本。所以说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佛陀的本体他就是一个伏藏的根本。
所以说现在我们遇到佛陀的时候,不管是说我们真正遇到了佛陀这样一种殊胜的化身,或者说我们现在错过了拜见佛陀、供养佛陀的机会,但是有佛陀身的所依,佛陀的语所依,佛陀的意的所依,佛陀身、语、意的所依都在世界上没有隐没的。
还有就是我们可以在虚空当中观想佛陀,然后乃至于散一个花的话这个福德是没有办法穷尽的。为什么没办法穷尽?因为佛陀他是一个殊胜的福田,佛陀是伏藏根本的缘故,对境太严厉了,对境太殊胜了,所以说我们只是对佛陀做一点小小的善根就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这方面就是伏藏的根本,所以说对于这样一种殊胜的佛陀,应该恒时的供养,恒时的顶礼和发愿。
妙好间饰,众相花敷,
这两句主要讲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妙好”就是讲八十随形好,众相就是讲三十二妙相。通过花朵来比喻的。
那么什么是“众相花敷,妙好间饰”呢?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相就像花朵一样,这是整体而言的。妙好就是差别而言的。所以说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不是别别分开的,不是一个别别的三十二相,一个别别的八十随形好。实际上就是三十二相,我们以前讲的实际上是粗相,他是可以说是比较整体的相。
八十随形好,是在每一个妙相当中进一步的细的功德。打比喻讲,比喻说这样一种花朵,一个花朵整个花比喻成佛陀的三十二相当中的一个相,就是说八十随形好,就是说是花的花蕊,花瓣还有其它的这样一种颜色,这方面就是他的这样一种差别法,所以说在这地方讲妙好间饰。
妙好间饰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八十随形好,“间”就是在三十二相的中间做为一种掩饰的。众相花敷就是讲他的整个相的,所以说佛陀的整个相就是三十二相,他的差别法是分的更细的功德就是八十随形好,就讲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
行境相顺,
这方面讲的时候,“行境”主是讲佛的侧面讲,相顺的相字就是讲相续,谁的相续呢?众生的相续。“顺”就是说是适合或者说是适从的意思。行境相顺是什么意思呢?是佛陀他是功德已经圆满了,在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跟随不同的相续会显现不同的行境。所显现的每一种行境都能够令众生欢喜,都能够随顺众生的心意,叫做行境相顺的意思。所以说我们知道行境相顺也是主要是从可以说是每一个众生不同的相续,通过每一个众生见到佛陀所缘的时候,佛陀会显现不同的行境,让他生起欢喜心,叫做行境相顺的意思。
见无违逆,信解欢喜,
“见无违逆”就是一切众生对于佛陀的相好,见到佛陀的相好之后,见到佛陀的身相之后没有为违逆心,就是说没有什么反感,没有什么逆反。见到佛的相好之后,都能够生起欢喜心,都能够知道佛是一切智者,都能够知道就是佛陀,很多众生见到佛陀相好之后,然后开始舍弃邪见了,进入了佛门的。或者说是长时间的观看佛陀这样一种相好根本没有一点厌烦,没有一点的厌倦心,所以说从这方面讲叫做见无违逆。
“信解欢喜”,信解是因,欢喜是果,也是从所化的相续来讲的。所化的相续见到了佛陀的相好,见到佛陀的功德生起信解,因为生起信解进一步生起欢喜就这样。
就是说是从哪个方面说信解欢喜呢?注释当中讲主要是在见佛陀的时候,去朝拜佛陀的时候。去见佛陀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想要去亲近佛陀、供养佛陀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想要和佛陀辩论的、争论的这种情况。这两类情况都能够信解欢喜,也就是说如果听说佛陀在转法轮,听说佛陀在某某地方度化众生,有些众生就生起了一种想见佛陀的心,然后远远处见到佛陀之后,看到了佛陀的光明和衣(37:03),殊胜的妙相和随好的功德之后,然后对佛陀生起信解,通过生起信解进一步对于佛陀生起欢喜心就是第一类。第二类有外道听说佛是一切智人,佛陀有很大的功德,或者是嫉妒或者说是不满,反正就想要和佛辩论。那要和佛辩论的时候,到达佛面前的时候,通过佛陀的威神力,通过佛陀的威德力,很多的外道到了佛的面前的时候连动都动不了,何况说和佛辩论,所以说从这个时候彻底折服他的傲慢,而彻底使他的善根苏醒,所以说依此因缘对佛陀生起信解,然后进一步生起欢喜心,叫做信解欢喜的意思。
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慧无能胜”主要是讲佛陀的智慧,就是说无着无碍,佛陀的智慧是无着无碍的智慧,所以说无能胜,没有哪个人的智慧能够超胜佛陀的智慧。
在注释当中也是打了个比喻,提婆达多就是想测试佛陀的智慧,从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当中要了很多的炭灰,要这家的炭炭灰然后要来放在小袋子里面写清楚,这个是某某城市某某家名字叫什么什么家的,然后第二家第二个城市,反正就要了很多很多装在小口袋当中,然后到佛的面前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取出来考佛陀,这个是哪一家的?佛陀说这是某某城市哪一家的。这个是哪一家的?反正清清楚楚的。还有一个要谁家大米的,大米挨家挨户要了很多的大米,然后装在小口袋当中写上名字,也来考佛陀,佛陀也是一个一个的都是讲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说佛陀的智慧知三世,通达三世的智慧,所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障碍,就是无着无碍的这样的殊胜智慧,在整个三界在整个世间当中没有办法相比,所以叫做慧无能胜。
“力无能屈”就是整个一切三界的力量没办法使佛屈服,或者说没办法应伏,或者说应逼佛陀的能力叫做力无能屈。就是说佛陀的力量在整个三界当中,在整个四法界当中是最为超胜的,叫做力无能屈。力怎么样理解呢?力有很多力,比如说实力,主要是说体现佛陀的智慧方面的,还有佛陀的身力,这样的一种父母所生的力量,修习所生的力量,然后神通所生的力量,还有慈悲心的力量,还有其它的力量,很多很多的力量,反正佛陀的一切力量无人能屈的,不管是比父母所生力也比不了,神通力比不了,修习力也不比了,反正任何的力量佛陀都是最极超胜的叫做力无能屈。
比如说佛陀在做太子的时候,和提婆达多、难陀等等比武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在当菩萨的时候射箭,一箭射穿了七个铁珠,然后就是说插到地上,插到地上之后箭直接射到金刚地狱,这个还是父母所生力,就是这样一种殊胜的力量。所以说再加上修习力,再加上神通力,这方面是绝对无法相比的,所以说力无能屈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诸有情师,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下面就是讲佛陀是作为一切导师,引导一切种类的众生趋向于解脱的。首先第一个是诸有情师,诸有情师就是佛陀是一切有情的导师,一切有情,反正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一种相续,你是什么样一种根性,佛陀都能够善巧的调化你,都能够引导一切众生趋向于解脱,所以说叫做诸有情师。能够跟一切有情宣讲随顺他们根性的正法,然后引导他们趋向于解脱,叫做诸有情师。这方面就是从一切凡夫众生,一切有情的导师方面讲的。
“诸菩萨父”,就是说佛陀是一切菩萨的父亲。尤其是这方面讲父亲,转轮王的太子,从这方面来进行观察的。转轮王对他的儿子做什么事情?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授与种子,授与他殊胜的种姓,可以说是授与种子。第二件事就是让他在母胎当中孕育,让他在母胎当中逐渐逐渐的发育,最后生下来,方面就是最初授与种子的事业。第二个就是善巧的抚育他,生下来之后给他请很多教师,然后给他提供很圆满的住处、衣食等等,善巧的培育他,让他逐渐成人,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当他长大之后,堪能当王的时候,给他授予灌顶,让他登上王位,就是转轮王父亲给他做的第三件事情。
佛陀他对菩萨做了什么事情?也是做三件事情。第一个授与菩萨种姓,就让菩萨苏醒种姓,一切菩萨本来具备佛性的,所以说佛陀通过加持让他从种姓当中苏醒,或者让他发菩提心,让他修持这样的菩萨行,让他苏醒种姓,这是第一个事情;第二个事情让他修习,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佛陀逐渐培育的,这些菩萨都是佛陀一手培育出来的,所以像这样让他登地,让他修行,从因上地最后到十地之间,这是第二个事情,善巧的抚育他;第三个事情到了十地末尾的时候给他授权灌顶,然后十方诸佛给他灌顶,让他消除相续当中最极微细的无明,让他成佛,这就是做的第三件事情。
所以可以说佛陀给菩萨做的三个事情就称之为诸菩萨父,就是称之为诸菩萨父,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佛陀就是一切菩萨的父亲,从这方面进行观察的。
“众圣者王”,全称就是众圣者阿罗汉之王,这方面主要侧重点放在了阿罗汉,放在了声闻缘觉的种姓上面,也就是说诸有情师可以说总的来讲是一切世间众生,诸菩萨父就是引导菩萨的导师,众圣者王是引导声闻缘觉的导师,尤其是成为一切圣者阿罗汉之王,为什么成为一切圣者阿罗汉之王呢?因为我们说圣者,比如说在佛陀的僧团当中,佛陀弟子当中,圣者有很多,比如说目犍连尊者,还有舍利弗尊者,这些方面都是圣者,佛陀就是这一切圣者之王。为什么称之为一切圣者之王呢?因为这一切的圣者都要听佛的话,都要听佛的话的缘故,就好像一个国家当中,你的官再大,但是你要听国王的话一样,不敢违越国王的话一样,所以说国王就是一切国家的总的首领。
为什么说这些声闻缘觉还要听佛的话?第一个,这些圣者,比如说目犍连还有舍利弗尊者,他们对于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乃至于微细的戒律不敢违犯的,丝毫不敢违越,这方面说明佛陀是圣者王。
还有一个这些圣者也必须按照佛陀开示的教法去修行才能够达到自利的缘故,所以说是圣者王。所以众圣者王主要是讲在一切圣者当中佛陀是一切圣者之王。
往涅槃城者之商主。涅槃城就是讲殊胜的解脱地,要趋向于这样的殊胜解脱地,就好像去一个地方取宝一样,一个大臣去取宝一样,没有商主是不行的。佛陀就是带领一切的商人趋向于涅槃的取宝的商主,他就是引导者,他就是导师。所以说一切的众生只有听了佛陀的教诲,佛陀将众生安置在道的所依当中,安立在道当中,安立在道的果当中,像这样引导众生。
什么是道的所依?道的所依就是暇满的人身,就是这些暇满人身或是发起意乐,比如说我们要趋向于解脱,首先要得到道的所依,修道的依止处,修道的基础,你没有一个暇满的人身,没有一个正确的发心的心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陀可以让你生起。
然后道就是讲三十七道品,佛陀给你开示,让你安住,最后达到道的果,真实趋向涅槃城,这方面就是说获得三菩提的果位,获得阿罗汉的果位、菩萨果位,或就是说最后达到佛的果位。
所以说佛陀是趋向于涅槃城的商主,他是一切趋向于涅槃者总的导师,所以说佛陀有这样殊胜的功德。
下面是从佛陀的身语意的功德,身语意的事业进一步的安立的,首先是讲意的事业。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佛陀意的事业是“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这两句,“妙智无量,辩才难思”是讲佛的意的事业。佛陀意的事业就是讲妙智无量,辩才难思。佛陀的妙智无有穷尽无有限量的,当然有些地方讲主要是从佛陀的五智、四智来安立的;有的时候是从知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三知来安立的;有的时候是从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来安立的;有的时候安立唯一的一切种智,就是安立一切智为一切种智来安立的。总之来讲,佛陀的妙智无有量,为什么佛陀的妙智无有量?因为所知无量的缘故。所知无量,佛陀对一切所知都能够通达,所以说都能够无误的了知的缘故称之为妙智无量。
“辩才难思”,因为妙智无量的缘故,所以说得到了辩才难思的这样一种殊胜的作用。佛陀将一个智展开宣讲的时候,无量劫、无数劫没办法穷尽的,像这样的话就是佛陀的辩才难思。佛陀四无碍界已经圆满了,已经没办法再超越了,所以说就是妙智无量,辩才难思,主要是讲佛陀意的事业。
“语言清净,音声和美”,主要是讲佛陀语的事业,佛陀具备了这么殊胜的功德,他在讲经说法,在传法的时候,语言清净,音声和美。“语言清净”就是讲离过患,他的语言离开一切过患,无有垢染称之为清净。所以佛陀的语言最极清净的,没有丝毫的烦恼的成份。现在我们的语言都有不清净的地方,因为相续当中有三毒的缘故。佛陀的相续当中三毒的种子习气彻底已经远离了,所以佛陀的语言最极清净无垢,就这样的。
“音声和美”,佛陀的音声非常的柔和,非常的婉转,然后众生听了之后当下生欢喜,听了之后马上悟解法义,然后随着法义修持获得解脱的,所以是佛陀音声和美。
音声和美展开讲的时候,就是讲六十种梵音或者六十四种梵音。语言清净展开讲的时候,离开八种过失,就是我们在学习《庄严经论》的时候,八种语言的过失佛陀离开了,佛陀具备六十种梵音,所以说就可以理解成语言清净,音声和美这两个含义。
下面是佛陀身的功德、身的事业:
观身无厌,身无与等。
就是说佛陀的身相示现的事业令一切众生百看不厌,怎么样观想怎么样观看根本没有丝毫的厌足的。不要说真正的见到了佛陀,就现在我们见到了一个画的非常非常庄严的唐卡的时候,画的这样佛像的时候,我们就百看不厌的。我们想佛陀的妙相这么圆满,佛陀的眼神、佛陀的微笑,或者说佛陀的仪态,像这样观看的时候,再再观想的时候没有一个厌足的。所以说佛陀为什么有这样一种功德呢?百劫修持或者说无数劫修持善根,是善根所引发的等流缘故,所以说必定是最极圆满的,让众生百看不厌。
“身无与等”,佛陀的身相无与等,无与等的意思就是无有伦比的意思,无有伦比是和谁相比无有伦比?世间的一般的人道的众生,或就是说欲天的众生,色界这些天人的众生、身份,就是说大梵天王、帝释天王,或者说这些色界天人,一般来讲都是很圆满的,他们的相貌都是很庄严的。但是和佛陀相比无有伦比,没有办法和佛陀身相的功德相比,这方面就是佛陀的身体无有伦比。
以上讲完了佛陀利他的功德。
下面讲自利的功德:
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
这三句主要是讲佛陀从三界当中脱离的。“不染诸欲”的“欲”字就是讲欲界,诸字是因为欲界有地狱、饿鬼、旁生、人道、欲界天等等有很多种类,所以说叫诸欲。
不染诸欲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对整个欲界的习气烦恼根本不会沾染的,所以叫不染诸欲。或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佛陀他投生到人间的时候是投生在欲界,安住母胎,出胎,然后受用这些王妃,然后开始修行,他的心没有一刹那沾染诸欲的,确实没有一刹那沾染诸欲。所以安住欲界,不被欲界的烦恼所染,叫不染诸欲。
“不染众色”,色就是色界的意思,就是指色界,或者说色界的禅定。佛陀已经圆满了这些色界的禅定,能够现前色界的禅定,但是佛陀对于这些色界的禅定根本没有丝毫的杂染,没有丝毫的贪执心,叫做不染众色。而色界天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贪欲,虽然离开了欲界贪了,但是对于他们的禅定,对于他们一切的境界还有贪执的,所以说没办法从他们的一禅以及四禅当中解脱出来,这方面叫做染众色。但是佛陀有能力现前,根本不染这些众色的。
“不染无色”,佛陀有能力现前四无色定,但是也根本不会有丝毫的耽执,或就是说在无色界当中没有这些身相,这些众生不堪受法器,没办法听法的缘故,佛陀不会在无色界现身的,不会在无色界去示现的,所以从这方面讲叫不染无色。
这三句主要是从佛陀远离三界烦恼垢染而解释的。
解脱众苦,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
这主要是讲佛陀离开了一切痛苦,离开一切苦果这方面讲的。解脱众苦是总说,下面三句是别说,就是这样的。解脱众苦意思就是说佛陀从一切的痛苦当中彻底的远离了,佛陀从一切粗粗细细的痛苦当中彻底的超脱了,所以叫做解脱众苦。当然在众生面前示现,尤其是在一些不清净的所化面前示现的时候,佛陀还有这些身体生病,或就是说其他的,好像还要感受不悦意的事情,但是真正的从佛陀相续当中讲,一切的痛苦,身苦也好,心苦也好,彻底一点没有了,从这方面总的来说是解脱众苦的。
为什么呢?因为感受一切众苦的因,就是这些烦恼,这些不清净的业,这些业的习气,彻底已经远离了,所以说连因都没有了,哪里有他苦的果?所以从这方面讲叫解脱众苦。
下面是别说,别说的意思就是说“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为什么是别说呢?因为一切痛苦的所依靠处就是蕴界处,有了蕴界处,有了所依,有了蕴界处的所依在上面就会安立痛苦的。佛陀善脱诸蕴,善脱诸蕴就是从五蕴当中能够解脱出来,怎么解脱五蕴呢?并不是说是好像从一个房子逃脱出来叫解脱,实际上在《心经》当中讲的很清楚,像《心经》当中讲的这些境界,一方面讲佛的境界,一方面讲菩萨的境界都可以。佛陀早就知道五蕴皆空了,像这样不会再有丝毫的五蕴的近取五蕴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叫善脱诸蕴。
“不成诸界”,界就是种子的意思,归纳讲有十八界,实际上再分就是无量无边的界,无量无边的种子。佛陀从一切的界当中,一切的种子当中都已经解脱出来了,不成诸界,所以是佛陀证悟的功德。
“防护诸处”,处就是生门的意思,什么样的生门呢?就是生处或者生门。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六根缘外面的六境是生门,通过这两个生门产生什么?产生六识,所以说就是十二生处,就称之为生门。一般的众生眼根接触了外境就会产生眼识,眼识就是这种染污,有了眼识,有了耳识、鼻识之后他就可以分别产生受,产生爱取,就开始流转。佛陀防护诸处,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说有一个什么眼根见到外面的色,然后再生起什么样一种眼识等,根本没有这些,所以叫防护诸处。
这方面蕴界处彻底远离,没有所依的缘故,也不可能有诸苦,这方面就是讲,这四句就是讲佛陀从苦果当中脱离。
下面是讲佛陀从集因当中脱离,就是说苦谛的因是集,集就是讲意惑,就是讲烦恼。
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
“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诸结和热恼就是他的作用,爱染和瀑流就是他的本体。也可以这样理解,诸结和热恼是果,爱染和瀑流是因,就是这样的。
什么样一种因果呢?就是永断诸结和解脱爱染这是一对,脱离热恼和越众瀑流这是一对,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如果相续当中有了爱染的本体,之后他必定产生诸结,也就是说我们众生是被谁捆缚的呢?结就是捆缚,被谁捆缚?就是被爱染所捆缚的。所以说当我们相续当中有了爱染之后必定会产生诸结,就是这样的。
然后瀑流,瀑流是个比喻而对照烦恼的,瀑流就是烦恼的比喻。被烦恼的瀑流所冲,自己必定会产生热恼,所以说通过烦恼的瀑流而产生热恼的。现在在看的时候,因为佛陀解脱爱染的缘故,所以说永断诸结,因为佛陀越众瀑流的缘故,所以说脱离热恼。所以从苦果的因当中,就是从集谛当中彻底解脱彻底远离的,这方面就是讲脱离苦因。
妙智圆满。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
“妙智圆满”主要是从佛陀的广大的智慧,为什么妙智圆满是广大智慧呢?实际上这方面的妙智是前面我们在讲佛宝的时候,二十一句,二十一种无漏智,就是从四念处开始,从三十七道品这一类,这第一类的智慧开始乃至于最后第二十一类的一切种智为止,这方面有二十一类。二十一类无漏智慧实际上是非常广大无边的,所以说妙智圆满主要是广大侧面讲的。
“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是从甚深的侧面讲的,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过去的佛陀妙智,未来的、现在一切诸佛的妙智,现在的佛陀、如今的佛陀都能够安住,和三世诸佛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叫甚深的侧面讲的。
不住涅槃,住真实际,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
“不住涅槃,信真实际”,主要是从他的功德方面去示现的。佛陀的功德不住涅槃,住真实际,我们就知道声闻他是住于涅槃的,凡夫是住于轮回的,这两个都是边,佛陀不会住于涅槃当中,不会像小乘罗汉一样处于无余涅槃当中根本不会度化众生,不可能这样,所以说叫不住涅槃。
不住涅槃他就恒常的在三界当中示现化身,对于所化做殊胜的饶益,这方面不住涅槃。但是在现化身的时候,在显现无量无边的化身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散乱,住于真实际当中,叫做住真实际的意思,住真实际就是住于真如的境界当中,根本没有丝毫的散乱,就是说虽然示现无量的化身了,但是他相续当中,佛陀的相续没有丝毫的动摇,没有丝毫的散乱,恒时的安住真实的边际,恒时安住真如的法界,叫做不住涅槃,住真实际,是从功德方面讲的。
“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遍现的现字在注释当中就是变观,不知道以前的现字,没有说是错别字,反正再做个旁注就可以。就是安住遍观一切有情之地。
什么是安住遍观一切有情之地呢?实际上就是讲佛陀调化众生的事业,佛陀的这样一种作用。遍观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是哪些有情?一切有情就是从凡夫乃至于十地菩萨叫做一切有情。遍观一切有情,就是说普遍饶益,佛陀安住普遍饶益一切有情之地,怎么样安住的呢?比如说佛陀对于不清净的所化,一些外道,或者一般的世间人、声闻、缘觉,对于不清净的所化他就显现化身,然后引导他们解脱。在如来坛城当中对于清净的所化,一地到十地的菩萨,像这样示现报身进行安置,所以从方面讲叫做安住遍观一切有情之地的意思。
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
这个是摄义。以上讲完了佛陀的他利的功德,还有自利的功德,然后最后这一句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以上是讲完了如来正智的殊胜功德,以上就是随念佛经,已经讲完了。
下面是讲随念法经: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
所谓的正法,谓善说梵行,梵行的意思,梵就是讲涅槃道,梵行就是涅槃道的意思。佛陀能够善说涅槃道,能够善说趋向涅槃的方法,叫做正法,这个叫做善说梵行,就是一种略说了。
下面通过三善、二妙、四梵行,然后进一步开显的。
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
首先讲三善,三善就是初善、中善、后善。什么是初善,什么是中善,什么是后善?按照一种观点讲,实际上安立三善的观点很多种,佛经当中也有很多种安立,我们按照一种观点讲。所谓的初善就是最初的时候对于佛法进行闻思生起一种信解,是对佛法闻思之后生起一种信解,叫初善。最初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智慧,所以说闻思佛法,在闻思佛法的时候对佛法产生一种信解的心叫初善。
中善,就是中间思维的时候,对于能够获得究竟的利益生起一种殊胜的定解,生起一种欢喜心,这方面是思所生慧,叫做中善。
然后后善,缘这样一种定解进一步修习,现前法义的功德,就是说真正现证功德,叫后善。
殊胜的正法就是初善、中善、后善,我们为什么说闻、思、修就是初善、中善、后善?因为我们闻思修的所缘是什么,闻思修的所缘就是正法,我们最初的时候,听闻的时候也是缘正法听闻,思考的时候也是缘正法思考,现证的时候也是现证法义的,所以说叫初善、中善、后善的意思。
然后下面再讲义妙、文巧,义妙的意字就是讲二谛的意思,就是讲世俗谛和胜义谛叫做意,妙的意思就是宣讲胜义谛和世俗谛绝对有大意义,有殊胜的必要性,什么殊胜的必要性呢?就是能够引导众生现证心性,然后趋向于解脱。
其他除了胜义谛和世俗谛之外还有很多意义,比如说世间上的有这些文学知识,很多很多意义不叫妙,因为他们学习了这些意义,通达意义之后没办法让我们现证法义,没办法让我们解脱烦恼相续。所以说能够帮助我们趋向于解脱的意义就称之为真正的妙义或者义妙。
文巧是讲他宣说的语言很巧妙,文字很巧妙,总的来说这样一种文巧,佛陀的佛经或者宣讲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方言,都能够让大家听的懂的,没有故弄玄虚的,没有把文字搞的非常难懂的,没有这样的。我们就知道佛经的文字最简单易了的文字,所以说一般都是通过很多众生的方言去宣讲的,从这方面讲。还有佛经的文字很连贯,没有说前后抵触,或者没有前后相违,或者不通顺不顺畅的都没有,所以叫做文巧。
“纯一、圆满、清净、鲜白”,叫四梵行,或者叫做梵行四德,梵行四德是涅槃道的四种功德。第一个是纯一,纯一的意思就是说不共外道,不共外道叫纯一,单单佛法才有的,单单佛法才有叫纯一,如果外道也有就不叫纯一了。什么法是外道没有的,只有佛法有的呢?比如打比喻讲,第一个细无常,讲的刹那刹那生灭无常的教义只有佛法有,粗无常外道也有的,所以说细无常的教义是纯一的。
行苦,宣讲行苦也是纯一的,宣讲苦苦、变苦,这些其他的众生也可以通达的,所以不是佛法不共的,真的宣讲行苦才是真正佛法不共的。再一个宣讲无我,宣讲无我绝对是佛法不共的。外道你怎么宣讲没有宣讲无我教义的,没有宣讲空性的教义的,而佛法当中就给你宣讲一个无我的空性,就是这样,所以叫做纯一,就是根本不和外道相同。
圆满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这样纯一的教法,不是单单对治一个贪欲心,也不是单单对治一个欲界的烦恼,这样一种圆满的教义可以对治一切的烦恼,对治整个三界的烦恼,这些方面叫做圆满,就是圆满的意思。
清净、鲜白,实际上是从两个侧面,一个是本来清净,一个是离垢清净。清净、鲜白当中,清净就是讲本来清净,本来清净的教义在佛法当中给你清清楚楚的指点出来,这方面叫本来清净,不管你证悟不证悟,反正是具备这样一种清净的。
鲜白是讲通过修行将相续当中的一切的垢染彻底的消尽,一点都不剩留,叫鲜白,非常非常清净叫鲜白,所以说叫离垢清净,叫梵行四德的功德。
下面再继续讲:
佛、薄伽梵,善说法律。
法律是佛、薄伽梵善说的,为什么叫善说法律呢?法律实际上就是讲佛法的意思,法义或者佛法就叫法律,此处的法律就是这样理解的。为什么称之为善说法律呢?因为佛陀所讲的这些教法,每一个法都能够断除一切的过患,都能够圆满一切功德。或是说没有哪一个法不能够断尽一分障碍,不能够获得一分功德的。整个教法来讲,佛陀的法义能够断除一切的过患,获得一切的功德,叫善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特点,没有这样的体性也不叫善说了,所以说这样讲善说法律的意思。
正得,无病,时无间断。
“正得”就是讲真正说,真正见,正得的意思从字面上不好理解,但是在注释当中讲,正得的正就是真正的意思,得叫做见,见到或是宣说的意思。麦彭仁波切说真正见和真正说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为什么呢?因为你要真正见到之后才能真正说,你没有真正见就没办法真正说。
就是讲法宝的特点,法宝的特点就是佛陀真正见到了,佛陀真正宣说的,就是这样的。如果其他的外道没有真正见到法界,没有见到这样一种殊胜的本体,他怎么说呢?说不出来。所以说圣法是正得,或者说圣法是正见,圣法是正说,就是因为佛陀彻证了法界之后,然后这样宣讲出来的,所以叫正得,所以叫真正见和真正得。
“无病”,病的意思是讲烦恼,就是讲漏,或者说无病就是讲无漏的意思。什么叫无漏呢?就是说圣法他自己本体来讲绝对是无漏的自性,没有其他的病,没有其他的烦恼杂染,其他的这些外道,或者其他的世间法有病、有漏,就是这样的,所以无病就是讲圣法是宣讲无漏的,可以让众生获得无漏的体性的。
“时无间断”,就是正法在饶益众生的时候,没有什么间断的,间断是怎么样理解呢?比如说吃饭,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依止饭食,依止饭食我们可以遣除饥饿,可以获得吃饱的感受。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经常吃的话,过一段时间又开始饿了,或者说吃药,我们有病的时候我依靠药,但是依靠药之后,过一段时间之后,病又可以卷土重来,这方面就叫有间断。我们所依止的东西有间断,就是这样的。
圣法在利益我们的时候,时间有没有间断?会不会说我们依止圣法,修持断除烦恼,证悟功德之后,就是在一段时间当中保持这种状态,然后一段时间不串习之后又返回来了,会不会有这样一种间断性?不可能有间断性。也就是说真正的正法,如果通过修行正法,断掉了烦恼,一断永断,证悟的功德一证永证,不可能像世间的食品、世间的药品一样,我用的时候就可以起作用,我不用的时候又返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真正的圣法,你证悟,真正你缘它修行证悟了,就永远证悟。比如说这些阿罗汉或者这些菩萨,断掉了烦恼永远断除,不可能再卷土重来的,叫做时无间断,所以这方面是圣法的殊胜功德。
极善安立,
“极善安立”,意思就是说圣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相续当中安立殊胜的安乐,安立殊胜的安乐意思就是说能够将我们相续当中苦和集彻底的消尽,将苦、集彻底消尽之后,在我们相续当中安立一个不退的无漏的解脱,无漏的安乐,叫做极善安立。其他的法没有办法这样极善安立,只有真正的圣法,只有真正的佛法才能够极善安立殊胜的安乐在我们相续当中,所以说叫极善安立的意思。
见者不空,
见字有广义和狭义的,见比如说我们见到法宝了,见到法宝之后就永远不空耗的意思,一利耳根永为道种,也有这样的讲法。但是这方面的见不是从广义,是从狭义讲的。比如说见就是前面明行圆满的明行的明字,就是说了知,一种见解。如果你对于佛法生起一种了知,对于佛法生起一个正见,生起一个定解之后,只要有了见,见者不空,肯定不会空耗的,绝对会获得正法的利益,叫见者不空的意思。
智者各别内证,
就是说法义是智者各别内证的行径,而不是一般凡夫人的行径,不是分别念的行径。圣法谁能够现证呢?智者各别内证的智慧能够现证圣法的含义,所以它是极其甚深的含义,极其甚深的行径,叫智者各别内证。
法律善显,
就是说佛法的含义能够善巧的显示,善巧的显示实际上就是说佛陀所宣讲的一切的正法都是善显的,对于不同的众生宣讲不同的教法,所以说不旦没有矛盾,而且是善显,为什么?因为众生的根性这么多,单单宣讲一种正法不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需要,所以说佛陀在四谛法轮当中,在无相法轮当中,在善抉择法轮当中,在三转法轮当中所宣讲的法义不一样,不是抵触,不是矛盾,不是一个过失,而是法律善显,而是佛陀他的一切智智一切众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教法,所以说才宣讲各种教法,叫法律善显,法律善显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决定出离,趋大菩提。
是相观待的,决定出离就是说缘圣法修行绝对可以出离,决定可以从声闻当中出离,可以从粗大的轮回当中出离,这是第一种,就是我们修持正法可以从粗大的轮回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获得解脱。第二种出离,是可以从比较微细的无明习气地,或者说可以从比较微细的变异生死当中出离,你修持圣法绝对能够出离的。
决定出离之后,当然就趋大菩提了,就绝对能够趋大菩提,你既然已经从烦恼所知障,既然从障碍当中已经出离了,你不趋入大菩提都不可能,所以说决定出离趋大菩提就是这样的。
无有违逆,成就和顺,
“无有违逆”就是说佛陀的教法当中没有丝毫的违背之处,有的时候说蕴界处有,有的时候说蕴界处没有,有的时候说非有非空,这些方面都没法有违逆的,所以说佛法的教义没有丝毫的违逆。
“成就和顺”,不旦没有违逆而且成就和顺,成就和顺是无有违逆的深一层次的宣讲,就是说下下的教法的功德在上上的教法当中圆满,叫做成就和顺。也就是说不但没有违逆的地方,就是说这个法和那个法,下面的法和上面的法不但没有抵触矛盾,而且下面的法在上面的法当中都圆满具备了。
小乘的出离心在大乘的菩提心当中,进一步的圆满进一步的升华,从这方面作意我们就知道,下下乘的教法功德利益在上上乘当中进一步的圆满具备,叫做成就和顺的意思。
具足依止,断流转道。
“具足依止”就是说真实的依止处,圣法就是我们真实的依止处,有些世间法不是我们真实的依止处,就是说你依止到最后就会失去的。比如说现在我们依止了大地,还有我们小时候依止的父母,还有现在很多世间上的人,妻子依止丈夫,这些方面都不是具足依止,因为这些依止处一段时间之后,死的死亡的亡,坏的坏灭的灭,所以到最后的时候没办法作为依止处的。而圣法就是具足依止的,圣法不变化的,什么时候你依止它都能够作为你的依止处,所以说永远不变化的时间方面讲,永远不变化叫具足依止。
“断流转道”,就是说圣法还有一个断流转道。什么是断,什么是流转道?流转道并不是从流转生死流转而讲的,也不是说心心所流转讲的,也就是说这个流转,比如说上师的注释当中打比喻,我们要从成都到北京的八大处的话,首先我们要依止飞机,从成都坐飞机到北京,是一个依止处,到了北京机场之后,飞机不能作为我们的依止处了,我们要转其他的汽车,叫流转。就是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要变换,都要变换叫流转,就这个意思。
佛法有没有这种流转,也就是说会不会我们现在依止佛法到一个地方之后,佛法再没有能力运载我们了,我们要舍弃法,然后再去寻找另外一个阶段的依止处,没有这个事情的。
为什么没有这个事情?圣法就是从现在发心乃至于成佛之间都不需要转变的,都不需要转移的。现在我们依止的正法,从现在到成佛之间一个法就够了,不需要说从成都到北京还需要坐一个飞机,然后下飞机还坐一个出租车,然后再转来转去,没有这样的,所以说流转道断了,断的意思就是说不再迁变,永远不迁流,没有了,这个方面叫断流转道。
因为从现在正法到成佛之间就是一个道,不需要流转,叫断流转道的意思。所以从这方面就体现圣法就是一个究竟的依止处,不需要中间转变,不像其他的法,一段时间依止,另外时间不需要依止,没有这样一种特性的。
以上就讲完了随念法经。
下面讲随念僧经: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
所谓圣僧的圣字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圣是超越世间叫圣,比如说小乘的圣僧,大乘的圣僧,圣字都超越了世间的行径叫圣。第二个圣是观待大乘来讲,具有七种大,具有所缘大,修行大,这方面我们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有七种大,他具有七种大的缘故称之为大僧,称之为圣僧,就简别了小乘了,所以说这方面讲圣僧。圣僧当中也有时候讲小乘圣僧的功德,也有讲大乘功德,反正这方面是共同来讲的。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就是说“正行、应理行、质直行”,这三种行分别可以从戒定慧来解释的,“和敬行”是从所有的圣僧和敬,一起趋向于涅槃来讲的。
首先我们看正行,正行就是讲戒律,戒律的功德。这个地方戒律不是一般的戒律,戒律是无漏戒,无漏戒律,按照大乘来讲初地菩萨获得无漏戒,是正行。然后二地菩萨的戒律极为清净这方面在初地菩萨的基础上面获得无漏戒和正行。还有一种正行的解释方式,行于正道叫做正行,正道就是远离衰败的道叫做正道,佛道、佛法就是远离衰败的道,所以说入于这样的道,行持这样的道就叫做正行的意思,这是第二种。
然后第二类应理行。应理行就是讲戒定慧当中定的功德,定也不是一般的禅定,是无漏。,无漏定就是应理行,无漏定在他入定的时候,现见一切万法的实相,出定的时候安住一切万法如梦如幻的境界不动摇,叫应理行。还有一种应理行的解释,理,涅槃叫理,行就是入于涅槃,就是说入于涅槃的行持叫做应理行,从果方面讲的,我们获得涅槃,入于涅槃道叫做应理行。
“质直行”,第一种解释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学,慧学叫做质直,什么叫质直?不偏两边叫质直,不偏两边,不偏有无边,不偏于常断边,叫慧学,慧学就具备这样的功德。还有第二种解释的方式,质直行,也就是说正道叫做质直,这方面从因的方面讲的,应理行是种果,质直行从因,从道的侧面讲的,所以叫质直。很多经典当中讲,质直就是道,直接这样讲质直就是道,所以质直行直接安立成道的功德,修道的功德。
“和敬行”一个解释就可以了,和敬就是所有的圣僧,所有的见,所有的戒律,所有的利他的行为,没有很多分歧,唯一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趋向于涅槃。就是和敬,不像其他的团体当中,不像其他的道不和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方面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所有的圣僧的目的就是一个,都是趋向于涅槃的,所有的圣僧的见、所有圣僧的戒律、所有圣僧的利他行为全部是趋向于涅槃,所以叫做和敬行。
所应礼敬,所应合掌。
首先讲“所应合掌”,再讲“所应礼敬”。为什么是所应合掌呢?因为圣僧他现见法界,他从他自己现见法性的侧面来讲所应合掌,他是我们合掌恭敬的对境,叫所应合掌。
什么叫所应礼敬呢?因为圣僧他是能够引导众生趋向解脱的导师,对于这样一种导师礼敬可以获得殊胜的利益,所以叫做所应礼敬的意思。
清净功德,净诸信施。
“清净功德”藏文当中解释成吉祥福田,吉祥福田和清净功德的意思实际上是一样的。什么叫吉祥福田呢?实际上圣僧他就是吉祥的福田,就是说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福田当中种下,就是说做供养、布施、顶礼等等,像这样就获得很清净的功德,这方面叫做吉祥福田的意思。
“净诸信施”的意思就是说圣僧他已经现证了法界,相续当中离开了贪嗔痴,他能够清净诸信施,一切信施,一切信心的信财供养给圣僧之后,他可以清净,他不会受到这些接受信财的染污,不会像一般的凡夫人一样,你没有功德你接受了,你接受不了会产生障碍,但是圣僧他经得住信施,他可以清净信施,不会获得过患的。
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佛陀又教诫我们,对于这样圣僧所应惠施,我们应该对圣僧做清净的供养,做清净的布施,叫做所应惠施。
“普应惠施”的意思就是说不但要供养,而且在一切时间、一切处所、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可以、都必须要供养他的。在世间的供养处,就是说有的时候某个地方的供养处,有些时候是某个时间的供养处,有的时候是某类众生的供养处,但是圣僧不管是一切时间都应该供养他,一切地点都应该供养他,所有的众生乃至于大梵天王以下都应该供养他,所以说叫做普应惠施的意思。
以上讲完了随念僧经了,后面的双引号应该放在“普应惠施”的后面,以上就是随念三宝经就圆满了。后面是无垢光尊者注释当中的他的文字。
后行回向善根。如此而行,即可灭尽罪业,增上善法,迅速成就菩提,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在正行的时候随念三宝,念诵《随念三宝经》,然后一边随念一边忆念他的功德,实际上《随念三宝经》的意义还是很深的。如果没有长时间去观看,没有去思考的话,字面上不知道在讲什么,所以如果不知道意思,我们随念的时候,只是有一个功德,但是真正的意义不大。所以说应该把字句通达,然后念的时候功德无量的。
后行的时候将随念三宝的功德回向大菩提,回向众生,这样行持的话,可以灭尽罪业。我们相续当中的罪业通过随念三宝就可以灭尽,如果我们在念《随念三宝经》的时候,发愿作意,就是我相续当中的罪业,一切众生的罪业通过念诵《随念三宝》经消灭的话就可以消灭。
“增上善法”,如果说通过《随念三宝经》圆满资粮就可以圆满资粮,可以增上善根的。
“迅速成就菩提”,如果发愿说我通过随念三宝而发愿成佛,就可以迅速成就菩提,所以说就像如意宝一样的,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回向本品善根。
甲三、回向本品善根:
赞扬大乐胜德故,诸众谨持正士行,
愿依罪业劣境者,疲劳心性今休息。
“赞扬大乐胜德”,无垢光尊者在皈依品当中通过很多的语句赞扬了三宝的功德,赞扬了三宝的体性,所以说叫赞扬。“大乐胜德”,大乐就是讲三宝的体性,他是大安乐的体性,所以说大乐。胜德就是殊胜的功德。
通过赞扬大乐胜德的缘故,愿一切众生谨持正士行,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住、趋入到正士行,正士行就是说皈依三宝,依靠三宝所开示的道而行就叫正士行。那么愿一切众生谨慎的行持,谨慎的守持正士的行为。然后再发愿依罪业劣境,罪业劣境就是讲不究竟的皈依处,或是讲不正确的皈依处。依止罪业,以罪业为皈依,或者以下劣的对境为皈依,这方面只能够使自己的心性疲劳的,所以说愿一切没有皈依三宝的人、邪皈依的人通过功德使他的心性得以休息。
以此珠连妙语赞颂福德云中所发出的苍鸣声,愿长久依于劣境为轮回数千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的众生于佛陀出有坏胜乐处得到休息。以此珠连妙语赞颂福德所发出的苍鸣声,愿长久依于劣境为三有数千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的众生于佛陀出有坏胜乐处得到休息。
“珠连妙语”就是说比喻,珠连就是比喻,好像一颗珠子一颗珠子串起来,不间断的意思,珠连是不间断的意思。通过不间断的妙语赞颂三宝的福德,通过这样的福德大云当中,发出苍鸣声,就是龙声,龙音叫做苍鸣,比喻。然后愿这样一种福德成熟众生相续,愿长久依靠劣境,就是说正确的皈依境不是劣境,依靠以轮回为所依的劣境,在轮回三有当中的一切的无量无边的痛苦折磨的精疲力竭的众生在佛陀出有坏的胜乐处得到休息,也就是说依靠佛陀的功德获得殊胜的休息。
后面就是注释的一个结文:
以此寂灭正法甘露雨,愿众心之善妙皆增上,
恒时享受佛果如意云,具有殊胜解脱之智慧。
通过寂灭,寂灭烦恼或者殊胜寂灭正法的甘露雨,降落到众生的相续当中,愿众生相续当中的善法的种子都增上,然后通过增上的缘故,长时间的享受佛果如意云的加持,然后具有殊胜解脱的智慧,这是第一个发愿回向。
第二个:
祈愿十方所有世界中,一切善逝普降法甘霖,
佛子以利乐光照有情,三恶趣处皆空成正觉。
然后愿功德善根回向十方所有世界当中的众生,然后祈愿十方世界当中的一切的善逝佛陀恒讲妙法,普降妙法甘露雨,一切的诸佛弘化的佛子也以一种利乐的光芒普照有情,愿一切三恶趣都变成空无,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正等正觉。
愿于无有导师世盲众,普传三宝一切诸功德,
令彼皆入解脱之正道,无余成就佛陀之果位。
“愿于”,愿自己或者愿一切众生对于无有导师的世间的盲人,就是没有皈依三宝的,没有入佛门的叫做无有导师的世盲众,世间的一些盲人。
“普传”,对于这些盲人普遍的传讲三宝的一切功德,比如说讲解皈依品,或是说讲解道次第当中的皈依的引导,或讲解《随念三宝经》,讲解这些让他们知道三宝的功德,然后对三宝生起信心而皈依,叫“普传三宝一切诸功德”。
“令彼皆入解脱之正道”,然后生起信心之后,皈依三宝,然后进入到正道当中,让他们都进入到解脱正道。
“无余成就佛陀之果位”,最后因为皈依正道,进入正道修行的缘故,都能够无余成就,成就佛陀的果位。
《大圆满心性休息》第六品皈依释终。
第七四无量心品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十三品当中前四品主要是宣讲如何生起出离心,也就是修持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业因果这四个重要的引导,主要是帮助我们内心生起殊胜的出离心,为以后大乘的修法作一个准备。入道或者修持正法的殊胜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可以遣除罪障圆满获得资粮,还有授学善知识的种种身语意的行为,使我们自己也获得和上师无二的果位。第六品讲皈依,皈依讲因皈依和果皈依,对于我们佛教弟子来讲,皈依的修法必不可少,皈依了上师三宝,得到上师三宝的帮助救拔,自己可以顺利地修持,今天开始讲第七品四无量心。
皈依还不足够,相续当中必须要修持大乘殊胜的修法,就是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菩提心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实际上是涵盖了一切方便和一切智慧的资粮。
我们相续当中要顺利地生起菩提心没有这样种前方便和前加行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修持前加行前方便。前加行前方便有很多种,比如皈依就是一种,还有其他的四厌世心,这也是方便,但是我们要知道真正生起菩提心近方便,它的前加行真正的近因,应该是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作为生起菩提心的真正的近因,我们就知道他的修法是极其关键极其重要的,四无量心如果在我们相续当中顺利地生起来,就是修持四无量心获得相应之后,我们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是一触即发的,就是所有的因缘都具备了,四无量心的修法修得很圆满,只要我们的心一转依,然后心再一作意的话,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愿菩提心)非常容易生起,所以我们就知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能够成熟我们的心,能够将我们的心转向于利他、转向于菩提道的一种方便,因此四无量心的修法放在菩提心的前面进行广述,先让我们修行也是很大的必要性。
我们生起了菩提心之后,还是可以通过四无量心来作为助缘,我们相续当中如果再在地修四无量心的话,它这种菩提心会有更加地稳固,菩提心会更加增上,所以一方面四无量心可以作为生起菩提心的因,一方面可以作为菩提心生起之后的一种帮助、一种助缘。无垢光尊者后面还要讲,四无量心修圆满之后可以获得清净的五种智慧和四种智慧等等,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殊胜的功德。
在大乘的经典、论典当中讲,如果一刹那当中须臾之间作意或者修持慈心,功德超胜整个大千世界遍满珍宝供养佛陀的殊胜功德等等,讲了很多殊胜的功德和利益,所以我们就知道菩萨的修法就是慈悲心为主,有了慈悲心可以堪能修持殊胜的菩提心,没有慈悲心的话,我们说要发菩提心、我们说菩提心很重要,实际上都没办法顺利地生起,而修持了菩提心,修持了四无量心之后,缘这样种四无量心的道路继续修下去,一作意转变之后马上就可以生起殊胜的愿心,所以我们就知道四无量心的修法极其重要的。
第七四无量心品分十:一、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二、宣说差别;三、宣说所缘境之差别;四、不清净所缘境之过患;五、宣说真实所缘境;六、宣说意相;七、宣说修持方法;八、宣说其它修法;九、宣说修行之果;十、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
承接文就是承上启下,前面已经讲了皈依,所以修完皈依之后如何再进一步地修持四无量心,这个叫承接文。
修四梵住,实际上四梵住也叫作四无量心,在《庄严经论》当中就叫梵住品,在这个地方叫四无量心品,无垢光尊者在下面的这些注释和讲记当中将四梵住和四无量心分开宣讲的也有,将四梵住对应成修梵天的因就是轮回三有的根本,将四无量心对照成出世间的根本菩提心的进取方面,这样对照也可以的,反正如果是广义来讲的话,四梵住也好四无量心也好是一个意思。宣讲了承接文和修四梵住就在这个科判当中宣讲。
如是已具皈依者,慈心大地开悲花,
喜心凉荫舍净水,为利众生修自心。
第一句就是承接文,“如是已具皈依者”,通过第六品当中所讲的皈依,因为无垢光尊者的词句善巧或者加持力很大的缘故,如果真正认认真真地学完皈依品之后,相续当中肯定会发起一个非常坚定的誓言,这种誓言这种承诺实际上安立为皈依的本体,具有了皈依的本体发了宁舍生命不舍上师三宝的殊胜誓言之后,这个修行人就称之为具皈依者,如是已经具有皈依之后,又如何修行?下面就开始通过形象化的修饰法来宣讲,进一步应该修持四无量心。
“慈心大地开悲花”,将整个慈悲心比喻成大地,在大地上面开满了悲心的花朵,在广阔的大地上面还有凉荫,凉荫比喻成喜心,有了凉荫可以乘凉可以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有凉荫之后众生也可以获得殊胜安乐。
舍净水,在广阔大地上面还有很多湖泊当中流淌的水,或者瀑布飞泻下来的水,这方面清净的水严饰这片大地,“慈心大地开悲花,喜心凉荫舍净水”,这方面讲到了慈悲喜舍的这样种殊胜的功德。
为利众生修自心。一方面一切的众生如果得到了菩萨四无量心的加持,他们自己也可以获得种种清凉,可以获得休息,“为利众生修自心”,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他如果按照四无量心的修法来进行修持的话,他自己的心也可以转变,他自己的心可以通过从非常非常狭隘的作意,很狭隘的心转变成无比的广阔,以前只是缘自己一个人,或者说稍微把这样种范围放广一点的话,就是自己的父母、亲人、妻儿等等,这方面所缘非常的狭窄,通过修持四无量心之后,自己的心就无限地扩展,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心逐渐就融化了,逐渐被压服,堪能接受或者修持殊胜的大乘妙法,通过如此的方式来修炼自己的自心,通过这种修法让自心堪能。
此处以极为舒心悦意的林间比喻来加以说明。在众生喜爱的休息处绿草荫荫的慈心大地上,到处盛开着形态各异的悲心鲜花,
慈心就是前面所讲的一样,比喻成整个大地而且是绿草茵茵的大地,大地上面以慈悲心为基础,以慈悲心为根本,慈心大地上面也盛开了非常多的各种各样悲心的鲜花。
并有喜心的凉荫遮阳,还有许许多多鸟类野兽生存着,
在大地上面有高大的大树,高大的大树可以提供遮阳的凉荫,这个就是喜心,众生的相续当中或者菩萨相续当中有了喜心之后,它就会提供遮阳的凉荫。
还有许许多多鸟类野兽生存着,在大地上面,在这片非常好的林间有很多的鸟和野兽如是的生存。
湖泊、池塘中流淌着、瀑布飞泻着舍心的净水。
舍心也是很清净的一种状态,比喻成清净的水。清净的水就象湖泊、池塘当中充满着,还有从高山的瀑布飞泻的这些都是清净的水,这些都比喻成殊胜的舍心。
三有中疲惫的众生在这里得到安慰,自心也得到休息。
整个三有当中这些疲惫的众生(疲惫的众生主要是他们的心和身体),他们在慈悲喜舍的修法当中得到安慰,得到安慰的意思就是说菩萨通过修持四无量心的这个能力,这样一种加持,就能够帮助众生获得殊胜的安乐,所以众生得到安慰意思是这样的。三有当中的众生已经了知,很多菩萨在修持四无量心,他们知道菩萨修持四无量心就是针对自己修持的,或者说菩萨的四无量心修持圆满成就之后可以获得菩萨的这些佛果。所以他们自己了知菩萨修持四无量心就获得安慰,内心当中就非常的宽慰,因为知道有人在关怀他们,有人在专门为了救度他们而修法,这些三有当中的众生会获得安慰的。
自心也得到休息,自心就是指修行者本人,他自己的心通过修持殊胜的四无量心,疲惫的心也可以获得休息的,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
这以上是运用形象化修饰法来说明四无量心。
这个主要是通过形象化修饰法,形象化修饰法是一种文法,在比喻的时候,它不使用什么“好像”、“好似”这方面的词,就直接将比喻意义合为一体,比如说“慈心大地”,慈心大地如果不是形象化修饰法的话,就是慈心犹如大地一样等等等等有这个修饰,或者这样很明显的词句。但是在这些当中没有好像,或好似,视同等等,这方面的词句就没有,直接成为一体的方式来进行一一对照。这方面就叫做形象化修饰法,通过这个方面来说明四种无量心。
《中般若经》中云:“须菩提,菩萨大菩萨当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菩萨、大菩萨,菩萨摩诃萨都要修持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将初发心的菩萨称之为菩萨,将登地的菩萨称之为大菩萨,或者八地以上的菩萨称之为大菩萨。不管是初发心也好,还是久行菩萨行的大菩萨也好,反正都要修持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心,就四无量心都要修持。
甲二、宣说差别:
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
灭道所摄此四者,越过有海四无量。
差别是宣讲四无量心一般的修法和殊胜的修法之间的差别。一般的修法和殊胜的修法有种种的差别,我们在修四无量心之前,无垢光尊者通过殊胜的慈悲心来告诫我们:四无量心有两种,为了避免我们只修持一般的四无量心,而引导我们修持殊胜的四无量心。要让我们这样去修持,必须在我们相续当中安立二者的差别,我们知道了二者的差别之后,我们就不会以暂时的四无量心做为究竟,就会修持安住于究竟的四无量心当中。这个就是第二个科判的必要性和它的含义。
“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这个就是是讲四梵住的修法。四梵住就是讲生梵天的因,或者生色界的因就称之为四梵住,这个是一般的四无量心的修法。那么从哪个方面体现它是一般的修法?与解脱道脱离修持四无量心称之为四梵住。
四梵住是三有轮回的因,没办法成为殊胜解脱的因。虽然四梵住它也缘很多众生修持慈悲喜舍这样四种修法,但是它必定没有真实发起一切智者的心,或者说没有随顺法界而修持,没有随顺真实发心而修持的缘故,它是称之与解脱道脱离的。
这种四无量心的修法,它是特殊的一种慈善法,特殊的一种善道,但是这个特殊的善道也有有漏和无漏的差别。有漏和无漏就是说有没有烦恼,或者与法界实相靠不靠近?随不随顺?这方面可以安立真实的有漏、无漏和随顺的有漏、无漏。真实的无漏修法当然就是圣者,相续当中已经证悟了空性,现见了法性之后他相续当中具备真实的无漏。然而就一般的修行人,凡夫修行打比喻讲,加行道的修行者,相续当中还没有真实的现见法性,没真实的列除障碍,从他的本体来讲应该是有漏,他相续当中应该是有漏,但是他的修法靠近,或者说随顺于真实义,随顺于法界的缘故,也可以将他的修法安立成无漏的修法当中,就这样的一种含义了。所以四无量心,一般的这个四无量心与解脱道脱离的缘故,也就是说又没有生起真实无漏的功德,又没有随顺无漏去修持,他修法完全是与解脱道脱离,与解脱道脱离就和世间三有轮回相顺,是相顺于世间轮回,所以四梵住,四无量心三有因,就成为转生三界轮回的因。
当然暂时修持四无量心他也会获得梵天的果,也会转生到凡世间,但是毕竟没有发起真实的出离心,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没有以空性摄受的缘故,他最终就还是要堕落到地狱当中,堕落到这个轮回当中继续受苦。所以从整个侧面来讲它是一个还是流转三界轮回的因,只不过他的修法比一般的十善,比一般的恶业要超胜而已了。
下面讲殊胜的四无量心。
“灭道所摄此四者”,什么是灭道所摄?灭道就是寂灭的道。什么道是寂灭的道?佛道或真实地随顺于法界的道就称之为灭道。灭道所摄此四者就是讲慈悲喜舍这四种修法,慈悲喜舍四无量修法,因为灭道所摄的缘故,“越过有海四无量”,它就可以超越三有的大海,越过有海,超越三有的大海,也就是说成为解脱的因,成为真正登地的因,称之为四无量心。
在这个颂词当中在注释当中,是为了让我们了知二者的差别,于名称上面一个叫四梵住,一个叫四无量。前面我们讲的一样,一方面讲的时候二者之间确实是从这个颂词当中来区别的时候有它的差别,但是如果按照《庄严经论》这个教证来看的时候,四梵住和四无量就是一个意思。四梵住就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也可以叫四梵住,只不过二者之间的内涵,内涵有很大的差别而已。如果要让我们去分别四梵住和四无量心的差别的话,我们可以是主要就是从它的内涵上面去区别。名称上面也可以这样去区别,但主要的还是从它的内涵。比如说这个颂词当中讲的很清楚,与解脱道脱离的四种修法就是四梵住,三有的因。然后灭道所摄的四者,能够超越三有大海,这个就称之为四无量心。总之和解脱道相顺,和解脱道背离,这个二者之间就是这个二者之间的差别了。
《胜藏经》中云:“舍利子,未真实发心或未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四者即是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
在佛经中也是这样讲过的。未真实发心,就是相续当中没有真实发起解脱心,或没真实发起菩提心,(菩提心有两种: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反正就是相续当中没有真实发起胜义解脱道的心就称之为未真实发心,或未随真实发心。是这个真实发心没有发起来,这个方面是一个标准。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我们在随顺这个真实发心,靠近这个真实发心,这也可以算是一个真实的殊胜的修法。但是既没有真实发起这个心,也没有随顺发起心,也没有靠近真实发心,这个方面慈悲喜舍四者就称之为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现行于三有中就还会流转,继续在三有当中不停的流转,这个方面就是现行于三有当中,没办法获得殊胜解脱。
“若是真实发心或已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则是四无量,行于涅槃道之故。”真实发起了解脱心,或者说这个大乘心摄受,或者说虽然没有真实发起但是现在正在努力,想要靠近真实发心,象慈悲喜舍就是四无量心,啊行于涅槃道之故,用它可以相顺人间梵道,或行于涅槃道之故,这个方面就称之为真实住的修法。
既没有真实发起这个心,也没有随顺发起这个心,没有靠近这样的发心,这方面慈悲喜舍四者就称之为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现行于三有中就是继续在三有中不停的流转,没办法获得殊胜解脱。
若是真实发心或已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则是四无量,行于涅槃道之故。”
真实发起了解脱心或者大乘心摄受或者虽然没有真实发起,但现在我正努力想要靠近这样发心,像这样的慈悲喜舍就是四无量心。行于涅槃道之故,因为它可以相顺于涅槃道,或者行与涅磐道之故,这方面就称之为真实殊胜的修法。
甲三、宣说所缘境之差别:
缘无量众为有缘,周遍法性为无缘。
所缘境存在有缘和无缘的差别。有执着,有缘取,就称之为“有缘”。无执着,无缘取就称之为“无缘”。这个方面主要是按照境来讲的。对于众生对于有情真正生起一个四无量心的对境,这方面就称之为有缘,缘周遍的法性,一切众生也好,一切诸法也好,缘他们的法性修持,就称之为无缘。所缘众生为有缘,周遍法性为无缘。这方面主要是从所缘境的侧面分析和安立的。
四无量心的所缘境若是一切众生则生起有缘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所缘境,就是我们自己所缘的对境,如果说是直接缘众生而修持,因为一切众生是自己所缘的缘故。这样一种心态修法就称之为有缘四无量心。
如果所缘境是诸法之真如法性,则生起无缘四无量心。
如果说自己的所缘境是诸法的真如法性。这个时候生起无缘四无量心。这个是什么意思?我们怎么理解这含义?如果说我们缘一切万法的空性,缘一切万法的真如法性。所缘境就是真如法性了,可不可能对法性生起四无量心?实际意义上我们知道,一切万法还是说众生的本体也好,一切山河大地器世界间也好一切万法的本体就是真如法性,空性光明无二的。众生不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真如法性,所以生起很多很多的颠倒执,菩萨修法时他就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实际意义上根本不可能缘一切万法生起实执,不可能缘一切万法生起爱取等等,也不可能以一切爱取造这些业,众生不知道一切万法是空性的,不了之这些,而颠倒执取的缘故,所以菩萨了知一切万法本体,在看到众生的颠倒执着之后,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对一切众生生起离苦得乐的这样的心,也能够真正的修持四无量心。可以从这个方面了解分别。
《瑜伽师地论》云:“依于众生与法性分别生起有缘与无缘四无量心。”
这个和前面的意义是一样的。
甲四(不清净所缘境之过患)分二:一、宣说不净所缘境之过患;二、教诲修学解脱之四无量心。
前面不是讲了一个不清净的所缘境,不清净的所缘境称为有缘。或者前面讲的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这个叫不清净的所缘境的过患。若缘不清净的所缘境的过患,是怎么安立的?首先讲这样第一个问题。
乙一、宣说不净所缘境之过患;
前者有限量,缘于少量众生,
在科判和颂词之间加两句话。前者有限量,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缘于少量众生。“前者有限量,缘于少量众生”。这个是引文。为什么称之为不清净?不清净的所缘境的原因是什么样的?比如说前面讲的四梵住。四梵住他是有限量的,他自己所生的心量有限量,或者所缘的众生有限量,功德有限量,它自己的作用有限量,这方面都是有限量的。它自己的所缘只是缘少量众生的缘故。称之为不净所缘境,
缘于不清净的所缘境的过患是怎样的?
不清净之所缘境,有缘之故梵天因。
不清净的所缘境因为有缘的缘故,只能成为梵天的因,对于很多众生来讲,苦苦追求的,或通过很多苦行想要获得的终极目标就是梵天了。外道他修很长时间的苦行就是想生到梵天当中并不一定想获得和梵天的一样的果位,他们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永远会做梵天的子民。梵天是一切万法的创造者。梵天是一起切万法的主宰。像是上帝一样,每一个教徒不可能妄想说当一个上帝,或者当一个梵天。但是他生在梵天的时候,比如说梵天有三种:大梵天、梵辅天、梵众天,生到梵众天、梵辅天就足够了。像这样修持四无量心就会获得梵天之因。
四梵住之所缘境为一两个等有限的众生,生起有相慈心等四心,没有被解脱之心所摄持,如母女二人同过恒河时,相互生起了慈心,因此死后转生于梵天中,这样的四梵住只能成为三有之因,就是《入行论》中所说“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的道理。
四梵住的所缘境是一两个有限的众生,是什么意思?一两个有限的众生实际上是从最少最低的层次来讲的。从最低的层次来讲他们可以缘一两个众生修持慈心悲心等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和下面的比喻可以对照的,下面的比喻就是如母女二人同过恒河时,相互生起了慈心。母女二人过恒河这个公案,大家很熟悉,不需要再讲了。在分析的时候。母亲缘女儿,女儿缘母亲。他们的所缘境就一个,母亲缘的就是一个女儿,女儿缘的就是一个母亲。,他们缘对方生起慈心。生起慈心之后,直接转生梵天。她也没有修持四禅定,单单因为有一念的慈心就生在梵天当中。所缘境最低是一个两个有限的众生。缘有限的众生生起的是什么样的慈心?有相的慈心,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刹那刹那的无常,也不知道对方是本体空性的,缘对方是实实在在的本体。然后生起一种有相的慈心有相的悲心有相的舍心有相的喜心。还有未被解脱之因摄受,根本没有这样的功德、作用,回向或者最后获得这样解脱的果位,或者说成佛度化众生,这些都没有的。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它是一种有限的修法。它是一种不清净的所缘境修法,所缘境很少,两个,生起慈心的本体是有相的慈心。作用的是根本没有被解脱心摄受,也就是说只能转生在这样的轮回当中,是这样的一种修法。
通过这样修持之后转生梵天当中,转生为梵天当中的天人,不一定转生为梵天王。转生为梵天王需要修持很殊胜的圆满的资粮,才可以真正地作为梵天王。梵天王修持的时候,一般的梵王他也认为这些众生是自己所生的。虽然梵天王也有神通,但是是不是通过一种业力或者什么样的无明障碍他就认为这些动物都是自己的子民,都是我生的,全部都是我所产生的,都是我创造出去的,这样安立的。在学《俱舍论》的时候也是这样学习过的,通过这样的修法,或者生为梵王或者生为梵天的子民。
四梵住只能称之为三有之因。四梵住的修法,没办法超越轮回。因为它的果被它的因所限制。它的因已经讲过了,一两个有限的众生,还有是有相的慈心,根本没有被解脱的心所摄受。只能成为三有之因。我们在分析,实际上二乘小乘的修行者,他也修四无量。他的所缘算是一两个有限的众生,它修持的众生的对象是有限的,很少很少的。还有他的慈心,他所生起慈心的本体严格来讲也是有相的。
但是这些声闻缘觉他所修持的慈心,是了知一切万法是刹那生灭的这种波动的自性。虽然是有相,但是有相当中,也算是被法所摄受的。第三点最不共的一点是,它被解脱的心摄受了。声闻缘觉所修持的四无量心,它被解脱的心摄受,他自己要离开轮回。我修持四无量心是为了在轮回当中渡脱,是被解脱之心摄受的,他能够成为三有解脱的因。一般外道的修法或者世间的这种修法那就没办法成为解脱因的缘故,是前面三个条件一分析下来之后就了解。还有上师在这个地方也是讲过,就是真正要生梵天的话,是不是真像这个注释当中讲,就是一两个有限的众生?这个上师讲了,这个一两个有限的众生是从最低的层次讲的。
真正的这些外道也好或者声闻缘觉也好,他们在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他的这个所缘也是无量的众生,他也缘无量的众生修持的。只不过为什么说是有限?或者说有限量的众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观待于大乘的这样一些修法来讲,这些修梵天的因的这些外道的修行,他们的所缘就成了有限的非常非常少的。他们自己所缘的这些众生,缘这些苦苦,最多缘一个变苦,实际上行苦的众生根本缘不了。还有他自己没办法缘自己,还有大梵天以上的这些二禅、三禅、四禅的众生缘不了,无色界的众生缘不了,就是这样他只能缘下界的。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的话就是有限极其有限的,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了知为什么他是有限的。而为什么又能够安立他们的这个因是四无量心?我们无量和有限二者是不是冲突的?是不是矛盾的?我们就知道,如果从他自己修梵天的因,大梵王他以前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的四无量心在修的时候,他也是缘无量的众生修持。从这个侧面可以安立成无量心,但是和大乘的这个所缘来观待的时候,他就成了有限量的,二者之间是从不同的分位,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安立的,实际意义上没有矛盾。而也就是说四梵住也可以称之为四无量心,也可以称之为四无量心的原因就是必须要了解的。
下面用教证来说明,如《入行论》云:“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生起一个明定的心,也可以获得梵天。主要是对照母女过恒河的时候,互相之间生起一个比较坚定的,比较明清这样的一种心念,然后通过这样的一念的慈心,就得到了梵天果,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解释的。
乙二、教诲修学解脱之四无量心:
先了知差别后,再修四无量心。
首先了知了前面这些这样不清净的修法它的差别,它的过患,了知之后再修持这个解脱的四无量心。先了知差别,这几个字,主要是对照前面它的不清净的所缘它的过患,然后再修持四无量心,就是科判当中讲要修学解脱的四无量心的意思。我们要比较这样二者之间的差距之后,然后就要舍弃不清净的修法,要受学真正清净的能获得解脱道的修法,否则的话我们如果不了知这个差别,我们用几十年的时候去修持这样的四无量心,当然修来修去最后转生到梵天当中的时候就划不来。所以我们就知道首先把他所修的对境,搞的清清楚楚,生起了定解之后,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可以避免很多很多的歧途。确确实实我们修一个法,它就是一个解脱的因,修第二个法又是一个解脱的因,这个完全来自于修法之前的闻法,思维法生起了定解。有这个定解做前提,我们的修法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成就。因为避免很多歧途的缘故,否则的话我们看一看其它的,或者说是自己以前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就可以很清楚。以前对什么是三宝也不知道,是如何皈依也不知道,如何发心也不知道,空性怎么样修持也不知道,乃至于如何修四无量心也不知道,像这样的话,在迷迷糊糊的状态当中,我们说碰巧得到一个解脱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知道要修持一个可以说是正确无误的解脱道,要获得一个正确无误的解脱果,这个方面必须来自于他的正见,非常的端正,非常的正确。正见一端正了一正确了,我们的修行跟随就端正了,我们就知道,刚开始多学法义,生起定解对我们后面的修学,指导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此为无缘入解脱,具悲心者当修学。
“此为”就是真实的修法,真实的四无量心,这种真实的四无量心,就是无缘,无缘观待于前面的有缘,观待于前面的不清净,所以称之为无缘,称之为清净的这样的一种修法。入解脱通过无缘的修行,可以入到解脱道当中。
“具悲心者当修学”,相续当中具有悲心的人,具悲心者的意思,这个方面当修学,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本来四无量心当中就有一个悲无量心,这个悲无量心,是我们入道之后的所缘的修法。为什么这个地方讲具悲心者?这个具悲心者可以理解成,具有悲心种姓的人,就是具有大乘种姓的人可以理解成具悲心者。就是说相续当中有大乘悲心种姓的人,应当修学四无量心的修法,应该以真实清净的四无量心做为我们的所缘境然后进行这个修持的。
欲求解脱者唯一应当修学真实所缘境与四无量心。
想要求解脱道的人,说明他的相续种姓已经萌发了苏醒了。不管上师诸佛菩萨怎么样宣讲,自己一丝一毫求解脱的心都没有,说明他相续当中的种姓还没有苏醒,如果现在有一个求解脱的心,说明我们的种姓已经苏醒。苏醒了解脱种姓的人,应该修持真实的修法。修持真实的所缘境,就是对于慈悲喜舍四种缘有情的慈心,四无量心或者缘法的四无量心,缘无边的四无量心真实所缘,还有四无量心的真实的修法,都应该真实的去学习,真实的去修习,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教诲。
甲五、宣说真实所缘境:
就是一方面要教诲我们修学真实的所缘境,到底什么是真实的所缘境?我们必须要了知。无垢光尊者在科判当中进一步宣讲,真实所缘境是什么样的一种体相?
宣说四无量心之所缘境,
不具快乐之有情,痛苦所逼可怜者,
幸福贪亲嗔疏者,慈悲喜舍之对境。
慈悲喜舍之对境,就是前三句所讲的这样一种对境,首先是不具快乐的有情,是慈心的所缘境,就是我们这个慈心的所缘境,或者我们慈心所缘的有情是谁?所缘的有情是不具快乐的有情。相续当中没有获得快乐的,不管是身体方面没有快乐,心没有快乐,或者说是整个轮回当中,因为行苦所逼没有快乐,不管是怎么样,反正就是没有快乐的有情,愿他获得快乐,这个叫做慈心的对境。
“痛苦所逼可怜者”这个是悲心的对境,悲心就是拔苦,拔苦为性的,所以我们看到痛苦所逼的可怜的众生,这个时候就可以做为一种悲心的所缘境。不具快乐和痛苦所逼这个是两个侧面,我们就讲不具有快乐的众生让他获得快乐,痛苦所逼的众生让他离开痛苦,这方面是两个侧面的。我们知道慈和悲,它是一本体一反体,就可以从他的所缘境,一个是缘他不具快乐的有情让他获得快乐。第二个悲的所缘境是痛苦所逼已经现前痛苦的众生,让他离开痛苦,这个方面是慈悲二者的分别所缘。
幸福就是喜心的所缘境,就是讲已经获得快乐的。现在这个世界有些身体很好,相貌端严,具有财富,或者一切都是幸福美满等等。我们要缘他,缘他怎么样?生起喜心,我们相续当中缘这个幸福的众生,内心当中生起这种欢喜,生起什么欢喜?愿这类幸福的众生,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间,永远不要离开这种快乐,永远不要离开这个幸福,他现在这种幸福越来越增上,越来越圆满。
比如现在的幸福,只是一个人道的幸福,然后愿这些人道的幸福,不要散失不要失去,愿他的幸福一直增上,增上到欲天,增上到色界,然后就是超出轮回,获得解脱的安乐或者解脱的幸福,乃至于成佛的果,我们的喜心就是这样缘的。
这种喜心绝对是没有嫉妒的状态,一丝一毫的嫉妒心的状态都没有。每个众生多多少少都有这样那样的一种幸福,或者有些众生的幸福很明显,有些众生的幸福不太明显,有些众生的幸福比较长久比较稳定,有些众生的幸福不是很稳定。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缘一个众生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众生,有一段时间他具有痛苦没有快乐,我们就对他修慈悲心。有一段时间他就是方方面面春风得意了,或者说方方面面很顺利就是很幸福的时候,我们就缘他修持喜心。反正从这个方方面面来修的时候,对境就是我们自己修慈悲喜舍的对境,不一定按照我们的这个想法去改变的,不一定是这样,比如说我看到很苦的一个众生,我内心当中可以对他修悲心的,可以对他修悲心,但是对方会不会因为我修悲心马上转变了,不一定马上有这么明显的效果。但是慈悲喜舍在对境上面虽然没有办法明显转变,但是对我们的心来讲,对我们自己的心他可以做明显的转变,可以迅速的转变,以前我们的心不是这样的,不愿众生就是离苦得乐的,不愿这些安乐的众生再再增上的,没有这样的心,但是我们修了慈悲心,四无量心之后,我们的心就会大幅度的转变,就会转变在利他的方面,转变成慈悲喜舍的状态当中,这个也是必须要了解的。
“贪亲嗔疏者”,这个就是舍心的对境。贪亲嗔疏这个就是不平等,不是等舍,这个“舍”就是等舍的意思。不平等,如果对亲人有贪著,对其他的非亲人,这个疏字,非亲、怨敌称之为疏,如果对我的亲人贪著了,肯定对其他的人就会生起嗔恨心,对于怨敌就是生起嗔恨心,这个是很明显的对比的。
缘贪亲不平等的人生起舍心,就愿他们都能够放弃对亲人、对怨敌的贪嗔心,住于平等的境界当中,这个方面就是舍心的对境,宣说四无量心所缘境,我们在修的时候就是缘这四类众生一个一个去修持,修持完之后因为一切众生不包括在四类当中的根本没有的,全部都是四种对境当中,我们修持四种对境相续自然引发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的状态。
缘于众生之四无量心的所缘境:不具安乐者、痛苦可怜者、快乐富裕者、贪亲嗔疏者分别是慈、悲、喜、舍之对境。
前面颂词当中讲的很清楚了,实际上我们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缘于众生的四无量心的所缘境就是在颂词当中所讲的这四者。
《经观庄严论》中云:“寻求安乐者,痛苦可怜者,安乐具惑者……”
这个方面就讲到了这四种对境。寻求安乐者就是讲不具快乐的众生他寻求安乐,是慈心的对境;痛苦可怜者他被痛苦所逼迫处于可怜状态,是悲心的对境;安乐就是前面所讲的幸福的对境;具惑,这个惑就是讲舍心的对境。为什么叫具惑?贪亲嗔疏这个就是一种惑,这就是一种烦恼,具有这样贪亲嗔疏的状态就叫做具惑,具惑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贪亲嗔疏的对境就叫做具惑众生,具有贪嗔的烦恼称为具惑。
下面讲第六个科判,宣说意相,这个意相就是讲心态的意思。宣说我们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最后生起什么样的意相,或者生起什么样的心态,就是第六个科判讲的。
甲六、宣说意相:
许相得乐离痛苦,不离欢喜心堪能。
许就是讲承许的意思,相就是指意相,承许意相就是下面所讲的这些,得乐就是愿众生得乐的意相,这种心态。愿众生离开痛苦的心态,不离欢喜心的心态,然后心堪能的心态。心堪能就是说缘一切众生一视同仁,舍弃贪心、嗔心而平等观待,这个叫心堪能。
如果说是自己对亲人有贪著,对怨敌有嗔恨,这个心就没有堪能,为什么没有堪能?这个心还有不平等状态的缘故,不叫心堪能。我们能对一切的贪心生起的众生,或者对于一切亲人和怨敌都能一视同仁的话,这方面自己的心都能平等,对于安住于平等方面就是有一定的能力,所以这个方面称之为心堪能。
愿慈心对境的众生具足安乐、悲心对境的众生无有痛苦、
就是自己祈愿或者修的时候,内心当中生起真实的想法,生起想法愿什么?愿慈心对境的众生无有痛苦。因为我们慈心的对境的众生是不具安乐的,现在我们慈心所对境的众生,愿他们没有痛苦的获得安乐。
悲心所对境的众生是痛苦的众生,痛苦的有情,现在愿他们离开痛苦获得安乐。这方面讲的是不是和前面颂词当中有不一样的地方?颂词当中讲许相得乐离痛苦,得乐是对照慈心的,离痛苦对照悲心。为什么在注释当中慈心的对境众生是无有痛苦,悲心对境的众生具足安乐,应该把具足安乐放在慈心对境的众生具足安乐,悲心对境的众生无有痛苦,这个不是更合适吗?实际上我们前面讲过,在《庄严经论》当中讲过,慈悲二者一本体的,我们缘众生远离痛苦,或者说缘众生获得安乐这种心态,修慈心的时候我们说愿众生获得安乐,他获得安乐了,肯定我们愿他们没有痛苦的。
悲心的对境,愿他们离开痛苦,离开痛苦干什么?离开痛苦肯定是让他们得到安乐,拔苦予乐,就是说具足安乐没有痛苦这是两个侧面,一本体两个反体而已,在注释当中讲,慈心对境无有痛苦,悲心对境具足安乐,这个就是一个意思,因为它们就是一个本体的缘故。一个本体都可以用,反正你说是无有痛苦他也是具足安乐就没有痛苦的,然后具足安乐肯定是没有痛苦而具足安乐的,所以这两个方面没有什么矛盾之处。
喜心对境的众生不离欢喜、舍心对境的众生舍弃贪嗔后一视同仁。
这个也是和前面的愿字一切对照,第一个愿字和下面的这个都要对照的。愿喜心对境的众生不离开欢喜,喜心对境的众生就是获得幸福安乐的众生,愿他们永远不离开欢喜心,然后愿舍心对境的众生舍弃贪嗔之后一视同仁。因为我们舍心对境的众生他就是贪亲嗔疏,愿我们舍心对境的一切贪亲嗔疏的众生,舍弃贪嗔之后,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全部都是一视同仁的。
现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会生起这个是我们的亲友,这个是我们自方的人,然后对方就是一个怨敌,敌对方的人。像这样有不平等心,这样不平等心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我们在愿解脱的时候,愿谁解脱?自然而然愿我们这边的人首先得到安乐,其他的众生就是下一步考虑的。
这个方面就不符合大乘道的精髓,我们要修持舍心的时候,就愿世界上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平等舍,都能够舍去贪嗔,一视同仁。如果愿别人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内心当中肯定也是愿一切的亲人,愿一切的怨敌,中等的人都能够获得殊胜的安乐,这个方面就是修持舍心。
《经庄严论》中云:“合心及离心,不离利益心,怜愍诸众生,利乐尊前礼。”
像这样就讲到了四无量心。合心就是讲慈心,离心就是讲悲心,为什么合心就是讲慈心?因为我们发心愿众生的相续安乐和合,就是说他们内心当中不是没有安乐,现在我们菩萨修行的时候,或是说真正修行的时候愿快乐和他的相续和合起来,所以慈心叫合心。
离心就是愿痛苦离开众生的相续,我们发起这样的悲心就叫离心,合心就是愿众生获得这样的安乐叫合,然后愿众生离开痛苦叫离,所以这两种心态分别称之为慈心、悲心,或者合心和离心。
不离利乐心,就是喜心安立的,因为众生他自己获得幸福利乐的时候,愿他们继续的不要离开利乐,这种愿众生不要离开利乐的心态就称之为喜心。
怜悯诸众生就是舍心,这个诸字就是一切众生的意思,为什么怜悯诸众生叫舍?因为不是一类众生,而是诸众生,诸众生当中就有自己亲人方面的众生,怨敌方面的众生,中等的众生,平等的怜悯一切众生这个叫做舍,舍无量心。
顶礼利乐尊,这个利乐尊实际上就是佛陀,佛陀叫利乐尊。为什么这个方面这样讲?因为这个方面我们学过,主要是《庄严经论》二十四品当中第一个颂词,第一个颂词是指佛陀相续当中圆满具备四无量心,这个侧面讲叫做利乐尊,所以从佛的相续当中圆满具备四无量心的侧面顶礼佛陀,这个是顶礼利乐尊的意思,是净佛品的第一个颂词,最后一句顶礼利乐尊,翻译的方式稍微不一样,但实际意义上是一样的。
四无量心之本体即远离各自之违品。
四无量心的本体就是离开各自的违品,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彼论又云:“舍梵天违品,具无分别智,趋入三所缘,成熟诸众生。”
彼论是指《庄严经论》。梵天两个字就是讲梵住,就是讲四无量的意思,梵天就是讲四无量心或者梵住的意思,所以虽然用了梵天两个字,但实际上意义应该说是梵住或者讲四无量心。
这个也是在第二十品的时候,二十品讲梵住品,梵住品第一个颂词讲这个含义的,实际上就讲菩萨的殊胜的四无量心的修法有四种特色,四种特色离障是第一个,合智是第二个,转境是第三个,成生是第四个,这个方面是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分别解释的。
舍梵天违品,第一句就讲违品,违品方面要舍弃,就是说按照《庄严经论》的注释,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来讲的时候,这个违品怎么理解?违品有四种,因为四无量心有四种的缘故,违品有四种,第一个慈心的违品是什么?慈心的违品就是嗔心,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有嗔恨心,不可能说是对众生,愿众生生起一种得乐的心,不可能的。
第二个方面悲心的违品是什么?就是损害心,损害众生的心就是修悲心的违品,如果现在我们对众生有损害心,愿他倒霉也好,或者说是愿他死亡也好,愿怎么样衰败也好,反正损害心肯定是悲心的违品。
喜心的违品是什么?喜心的违品就是不欢喜心,对众生所获得的一切的增上的圆满,自己相续当中嫉妒、不欢喜,不愿意他获得这个,这方面就是喜心的违品。
然后舍心的违品是对于贪嗔的一种不平等心,对于亲人、对于怨敌都不平等,对于亲人愿意照顾、帮助,对于怨敌就愿他倒霉失败,这个方面就是不平等心。
这四种心态就是四无量心的违品,舍弃四无量心的违品这个就是菩萨四无量的第一个特色。
第二个特色,菩萨的四无量心的第二个特色是具有无分别智,就是说他在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像有一个有相的慈悲喜舍,他是和无分别智和合的,合字的意思就是和无分别智慧相和合,这个方面就称之为菩萨的四无量。
趋入三所缘,转境,菩萨的作意缘境而转,这个境有多少?所缘境有三种,所以趋入三所缘,趋入三所缘的意思就是从对境的侧面来讲有三种,一个是缘有情的四无量,第二个是缘法的四无量,第三是缘无缘的四无量。在《入中论》当中讲是缘众生的悲心,然后缘法的悲心,缘无缘的悲心,但是这个方面是讲四无量心的缘故,所以所缘境一个是缘有情,第二个是缘法,第三个是缘无缘,就是这三种。
成熟诸众生,这是第四个特点。第四个特点是成生,成生的意思就是成熟众生。菩萨的四无量心不单单是获得三有梵天的果,他是能够成就一切众生,能够成熟一切众生的相续,这个方面就是菩萨第四个特点,无垢光尊者这个方面引用《庄严经论》来介绍菩萨的四种修法。
舍弃各自之违品即是指《经观庄严论释》中所云:“不分别他境,缘快乐者、痛苦者、中等者三对境而利益众生。”
舍弃各自的违品就是指注释当中所讲的这个含义,舍弃各自的违品就是说实际意义上从注释当中讲,各自的违品从前面四种违品,这个方面舍弃各自的违品的意思是怎么样的?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舍弃了违品之后,他的那种状态,舍弃违品之后的状态就是这样四种。第一个不分别他境,可以理解成无分别智慧,对于他境的不分别,上师在讲的时候这样讲解,这个是无缘,这个是一种无缘的四无量心。
然后缘快乐者、痛苦者、中等者三对境,就是有缘的,反正有缘、有缘取的,这个是缘对境有快乐的众生,然后痛苦的众生,然后就是中等者的众生,缘这三个对境而转入,就是舍弃了违品之后如是安立这个状态。
如何趋入所缘境呢?以三种心态趋入不具苦乐之中等对境,痛苦可怜或具有贪嗔苦因苦果之痛苦对境,幸福快乐之安乐对境这三种对境。
以三种心态趋入不具苦乐之中等对境,痛苦可怜或具有贪嗔苦因苦果之痛苦对境,幸福快乐之安乐对境,心趋入此三种对境。
就是说以三种心态来趋入下面三种对境,不具苦乐之中等对境,这个不具苦乐的中等对境就是说不明显的意思,不明显,就是说某些众生的对境当中苦也不明显,乐也不明显,好像是安住一种舍受,但实际上这种舍受安不安立成苦乐?舍受实际上是,如果要详细分别的时候肯定要包含在苦当中,因为他必定是一种行苦。所以像这样不具苦只能说他苦乐的状态不是很强烈,不是很明显。对这一类众生怎么样观待?对这样不具苦乐的众生反正愿他获得安乐,愿他离开痛苦,这个方面是一样的。
然后对第二类众生,就是讲痛苦可怜的,或是说具有贪嗔、苦因苦果的痛苦的对境,这方面痛苦可怜就是讲已经现形了非常严厉的身心痛苦,这个方面愿他们离开痛苦。然后具有贪嗔苦因,或字是连接,或者具有贪嗔苦因的,或者贪嗔苦果的对境,这个方面也可以安立的。就是说这方面对境主要安立成舍心的对境,因为众生他安住在贪嗔的苦因当中,必定会显现贪嗔的苦果,所以对这方面贪嗔苦因苦果痛苦的对境。
还有幸福快乐的安乐对境,这个方面就是指喜心的对境,幸福安乐快乐对境,心趋入此三种对境,或者加前面的不分别他境,前面讲四种。这个方面讲后面缘快乐者、痛苦者、中等者三种,就是有三种对境,心趋入于这三种对境而进行修持,这方面就是如此趋入所缘境。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