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前面已经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所依等等这些方面作了观察。
现在在受完菩萨戒或者真实发起真实菩提心之后如何护持菩提心、如何净化菩提心、如何使菩提心增长的殊胜方便,在这个地方主要是在宣讲对于菩提心应该生起一种欢喜,不应该有种怯懦心。第二个方面为了真正地生起菩提心,必须要积累两种资粮,或者大菩提果,主要是两种资粮的无尽藏,因此我们必须要历历地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然后安住轮回修持二资粮或者对众生做直接、间接的饶益过程当中,有些初发心的菩萨相续当中容易生起一种怯懦,或者有点恐怖的本体,所以无垢光尊者在??当中在此处通过很多方便通过很多理证和教证遣除相续当中的一种想法,让我们对于度化众生的伟大事业生起一种欢喜之心。
今天接着讲科判的内容:
【此外若想,为利众生而长久住于三有中岂能忍受?】
有些人如果这样想,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必须要长久住于三有轮回当中,三有或者轮回未尽,我自己安住轮回的时间也是不尽的,所以有些众生从一个方面思考的时候,他就认为没办法忍受三有当中的这么多痛苦。
下面作回答:
【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因为具有菩提心,所以是一种安乐,而不是痛苦,由此也必定能够堪忍。】
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没有菩提心也就是说没有福德和智慧资粮,没有
证悟无我空性的正见,没有如梦如幻的定解的话,当然会感受到很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因为我们有菩提心的助伴,有菩提心修法的缘故,所以是享受安乐,享受安乐的意思是住于轮回当中不会感受痛苦,住于轮回当中利众生是享受安乐,而且是从安乐到安乐的这样种过程,所以说不可能感受痛苦的,由此也必定能够堪忍,所以肯定可以堪忍一切轮回当中所谓的痛苦,因为这些痛苦一方面来讲是假立的,当我们相续当中具备两种资粮的时候,或者具备证悟和方便的时候就没有所谓的痛苦之因,在《庄严经论》当中也是很多地方赞叹菩萨的修法,主要是他的大勇猛心和如梦如幻的智慧等等这样种本体,所以无间亦乐处,何况其他苦?无间地狱他也能够犹如乐处一样,犹如安乐的地方,所以根本不会有痛苦。
还有《庄严经论》第五品当中也是讲到了发心的时候,“投生观花园”有这样的说法,实际上如果我们住于一个非常安乐的花园当中不会感觉到痛苦的,同样道理菩萨将一切将轮回视为花园一样,他能投生到此处犹如观花园,所以也不可能有痛苦。
【《入行论》中云:“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
这个和前面《宝鬘论》的意思也有相近的,福德引身适的意思是说:因为菩萨他相续当中断恶行善,积累极其广大的布施持戒安忍等等福德,所以说通过这样种善业、通过这样种福德资粮所引,在轮回当中投生的时候,绝对是让身体舒适的,菩萨一生当中这样行持福德资粮,两生当中行持福德资粮,三个无数劫都行持福德资粮,所以从这个可以推知,生生世世当中,即便处于轮回也是身体方面没有什么不适的。
智巧令心安,菩萨有殊胜方便的智慧,有很殊胜的善妙智慧的缘故,也能够遣除内心的痛苦,所以智巧令心安。
具备了身体和心的快乐,为了度化众生,处于生死轮回当中,菩萨去体验,菩萨是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疲厌之心。
【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以此殊胜的菩提心,能够消尽一切的宿业,能够积累以前没有的犹如大海一样福德资粮,所以也是胜过声闻的,身闻他没办法体会到菩萨的安乐原因,也是相续当中根本没有这些菩提心,《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过的,声闻他唯一的追求自己的寂灭的缘故,所以为了度化众生而感受的安乐,掌握了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的安乐,真正安住这样一种法或证悟法的安乐,这方面身闻都是没办法体会的,所以实际上这个方面所讲的内容是具有菩提心的菩萨他的安乐是超过身闻的,身闻入寂灭的安乐没办法和菩萨发起菩提心度化众生的安乐相比,所以说此处讲故胜诸声闻也是突出有菩提心的菩萨绝对是非常快乐的。
【故应除疲厌,驾驭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谁退怯?”】
故应除疲厌,了知了以上道理之后,就应该遣除一切身心的疲厌。
驭驾觉心驹,驾驶或者骑着菩提心的马从乐趋胜乐,从如今的安乐之道趋向于殊胜的成佛的安乐之道,所以它是一个从乐至乐的过程。
智者宁退怯?所以根本没有什么退怯,比如我们要做旅游,做旅游我们就知道一路上的安排全部都是非常舒适的,住处、车辆、饮食、气候方方面面都是非常快乐,而我们到达的目的地这个地方也是很快乐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一路上都是快乐的,不可能有丝毫的痛苦,同样道理,现在我们要从菩提心的大道上面趋向于成佛,度化一切众生的目的地,我们知道这个是从乐趋胜乐的过程,了知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有智慧的人不会真正退怯。
这个就是圆满地回答了前面一类众生想到为了利益众生长久住于三有当中无法忍受的这样一种怀疑。
下面从另外一个侧面就是菩萨他相续当中有如梦如幻的智慧了知一切无实有的缘故,在无实有当中作弘法利生的事业也不会有丝毫的痛苦。
【又因为一切众生是如幻如画如虚空之自性,本来未生而显现,所以实有利众事业是不必要的,为此也当生欢喜心。】
又因为一切众生完全都是犹如幻化一样的本性,犹如画一样的本性,犹如虚空一样的本性,所以从这些方面观察的时候,都是未生而显现,就是无而显现,无而显现就是在没有当中显现出这样一种如幻的众生,正在显现的时候也是无自性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我们知道菩萨他了知了一切万法的本性,了知了一切众生之所以这样一种现在有刚强难化的性格,或相续当中有这么粗重的烦恼,这方面不是实有的,如果是实有的话,菩萨怎么样精进那也没办法真正作调化,但是就是因为这一切众生的本体、一切众生的烦恼这方面都是无而显现的缘故,就极容易消除,非常容易消除,所以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菩萨安住于这样种本体,安住于这样种自性当中,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他知道根本没有一个实有的事业,没有辛苦,所以菩萨在如梦如幻轮回当中做如梦如幻的调化的事业,这个时候也可以或者也应该生起欢喜心的意思,就是因为一切三有轮回是虚幻的,三有轮回当中痛苦是虚幻的,菩萨进入轮回当中度众生的事业也是虚幻的,这个方面不单单是了知,现在我们会想:我现在已经了知了虚幻了,但是我还会痛苦。菩萨一方面了知一方面他现证了自性,现证这样的自性,虽然在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但是一切都证悟空性,都证悟如梦如幻之后,不会感受这样一种实实在在的痛苦,所以也应该生起欢喜心。
【《亲友书》中云:“当知心如于河水,土石之上绘图画。”】
《亲友书》当中本来按照颂词或者各大注释的观察的这一句,主要是在讲每个众生的性格,每个正在所发的誓愿,有些众生发的誓愿它犹如在河水上面画图画一样,在河水上面画图画随画随消了,你不管怎么样画,画一笔它马上就是消失,画一笔就消失的,所以像这样的话是第一种人的性格。第二种人他的性格或者说他的誓言,犹如在土上面就说绘图画一样。在土上面画图画,它可以画了之后它可以保存,但是因为在土上面画的缘故,过一段时间之后 ,风沙或者说其他的雨水也能够使这样一种图画消失,这个是中等的一种心态。最坚固的心态就是犹如在石头上面画的绘画一样,在石头上刻的文字就说风吹雨打很多年之后它都会保存。本来是在表述这样一种含义,但此处就说无垢光尊者引用了这个《亲友书》,他这个取的意义应该是取这个河水,心于河水上面画图画一样,反正这些都是无实有的。一方面就说轮回的本身所画的图画,这个轮回的本身无实有,还有就说是这个菩萨安住在这个自性当中,这个心犹如河水一样无实有。所以说也不会有丝毫的痛苦与生起欢喜心,从这个方面来做的这个描述和比喻。
【又《宝积经》中云:“譬如,纵然经过恒河沙数劫虚空亦无有厌烦、无有灰心。虚空亦无生、无灭、无毁、无散。】
这个地方这一句主要是讲虚空它的自性,虚空的自性就说经过了这个恒河沙数劫虚空它自己的本体会不会生起厌烦心,会不会它自己生起这个灰心失望的感觉,或者说虚空亦无有生、灭或毁、散。虚空它自己也没有这个生,没有生的缘故不会有灭,不会有毁,不会有消散的过程,这个方面主要是以虚空它自己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一种这个,不可能有厌烦灰心,这个方面我们就知道虚空确实不会有这样子。
【何以故?虚空无实之故。】
那为什么虚空不会有这些厌烦,一方面我们就说虚空它是无情,所以说不可能有这些厌烦,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的话,虚空它主要是一种无实法。虚空是一个无实法不存在实实在在本体的缘故,所以它也不会存在这些厌烦灰心等等这些这个方面的状态,这个是比喻。下面对照菩萨的心态做意义上的宣讲,
【若任何菩萨了知诸法无实则不生厌倦、失望之心。”】
同样的道理,如果菩萨它了知了一切万法无实有,了知一切万法无实有的时候,他就不会生起厌倦心,不会生起失望之心。不生起厌倦主要是他在轮回当中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时间很长之后,有可能身心会疲倦,但是因为菩萨了知了一切万法无实有,安住于无实有缘故,所以说他也不会有这个疲倦的厌倦的这个这样一种状态。还有就会说也不会有失望的心,你说菩萨对一些就说是这个后学的人,教导的弟子有很大的希望,但是就说是这些这个后学弟子就说没有按照菩萨的教诲去做,这个时候有时时候就会产生失望之心。但是如果这个菩萨他真正了知一切万法是无实有的,安住于无实有当中的时候,这种这个严重的失望之心,这种对菩萨来讲弘法利生的这个负面的因素就不会真实产生。所以说菩萨在了知万法无实有的缘故就会这个恒时利众生,这个方面也只是一切万法本身就是无实有,菩萨如实了知证悟而已,而不是说将本来实有的东西观想成无实有,并不是从这个方面去做观察,或者说是去修持的。
【应当以此种方式修持菩提道无有厌倦地利益他众。】
所以说菩萨在这个,在整个弘法利生的过程当中,如果真正相续当中能够生起这个无实有幻化的这样一种智慧的话,对于弘法利生的这个事业他也是会恒常不断的这个坚持下去的。如果真正的他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这些这个希望,实实在在的这样一种这个想法,当出现这样一种事与愿违的情况的时候,他就肯定会生起厌倦心,所以说可以说不管是这个什么样一种菩萨修行者,都应该了知万法无实有,了知一切万法无实有就可以有效对治相续当中很多很多通过实质而产生的烦恼和这个痛苦。
下面无垢光尊者通过大乘的经论当中所宣讲的发心的窍诀而给我们宣讲了做这个殊胜的思维,
【此外,按照大乘窍诀中所说来思维十三种道理而利益众生。如何思维呢?】
下面讲了十三种道理,如果我们能够恒时的思维这十三种道理的话,自然而然就会坚持菩提心,自然而然就会增上菩提心的这样一种功能,下面就次第宣讲十三种菩提心,十三种道理。
首先第一个。
【(一)如是一切众生都曾屡次作过自己的父母,为父母时无一不是慈爱饶益我,为了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也必须利益众生。】
这个方面主要是思考一些众生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为了报恩的方式自己发起这个利益众生的这个心愿,按照佛经的观点一切众生,不是一次,屡次的做过自己的这个父母,在做父母的时候,每一次无一例外,当然我们就说这个无一例外就说是这个大部分,大多数来讲有些个别的特例我们以前讲过,这个不算窍诀当中所讲的这个内容。所以大部分的这个时间做父母的时候都是对自己儿女,或是就说对我们非常的这个慈爱,尽心尽力的这个饶益我们。所以说以前对我们有这样的恩德,我们曾经就说做为子女的时候有没有报答过父母的恩德,虽然有的时候我们会想报答过,我挣钱供养父母,或者说是这个可以说给父母提供了很多这样一种这个资具安乐等等,这个叫报答。但是按照如果按照佛经的观点,按照比如说《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这个观点,即使是说自己通过这个就说自己左肩担父,右肩担母,像这样的话就是绕须弥,绕整个南詹部洲,然后自己这个,就说是脚以下的骨肉全部已经消失,而且这个血液,流的血液已经这个漫过了这样膝盖,这样做这个事业绕行南詹部洲这样一种功德,没办法报答父母恩的。因为父母恩德对我们来讲是太大了,怎么才能报答父母恩德,就说是诚心诚意的引导他们进入佛法,引导他们修持殊胜的善业,或说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而出家,或者说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而抄经,或者说是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而修法,这个方面才可以说那个报答父母恩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我们要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必须要精勤的利益众生,这个就是一个殊胜的道理。《圣者涅槃经》中云,圣者两个字不要。
【《涅槃经》中云:“此大地土抟成豌豆许丸用以衡量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则作成之丸可数尽,然一有情为自父母之数却不可胜数。”】
佛陀说如果将整个现在大地上面的这些这个土全部就说抟成小丸子,丸子的数量犹如豌豆许,用这样一种这个做成的丸子来衡量一个有情做过自己的父母的数量的话,这些整个大地的土做成的丸子的数量可以数尽。但是就说是一个有情做父母的数量不可穷尽,这个教证主要是说明就前面所讲的每个众生实际上都做过自己的父母,做过自己的父母,像这样的话就说是这个对自己做很多的饶益,所以说应该知恩,应该报恩。报恩的方法就是这个做利益众生的事业,现在我们也许还没有真实的这个能力,但是做念经回向,或者说是这个静静的修持,这个方面都可以间接的利益众生。还有一个,现在虽然没有办法,没有能力,但是无垢光尊者也教导我们必须发愿,就说现在我们没有能力,但必须要发愿以后在有能力的时候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业。所以现在我们为了以后真正成就这样一种愿望的缘故,也就说必须要精进的要修持。有的时候就说是遇到一些这个比较痛苦,或说是比较直接的问题的时候,这样一种这个成佛利益众生的心愿它就是容易猛烈生起来,容易猛烈生起来,这个方面就说有些时候我们内心当中就说有这样一种体会。前段时间我自己也是和一个道友聊天的时候,他就谈起一些这样一种这个痛苦,或者其他方面的这个事情,确实当时我非常想帮助他,但是一方面想的时候,真正如果能帮助他,现在能够帮助他有能力的话非常好,但是就说没有证悟,就是没有这样一种这个成就的功德,没有这个成佛的功德。所以说当时心里非常的这个难受,心里的方面就非常想马上怎么样就成就之后真正的能够,实际上实际意义上的去利益众生。这个方面有的时候确实也能够生起当然这个方面的心愿,这样慢慢的状态不是恒时能生起了,如果恒时生起来的话,那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懈怠了。但是就说当时这个感受确实很强烈,就想如果现在能够成就功德的话,有真实的这个加持众生相续,或者说超度这些亡人往生极乐世界的这样一种功德的话,非常非常善妙。但是就说当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感受非常强烈的,这个时候恒时能保持状态就推动自己去精勤修持的,这个方面我们要多思维。如果遇到当然是好,如果没遇到多思维父母恩德,然后就是这样一种报恩的心强烈的生起来时候,就自然就会精进修持。
下面讲第二个。
【(二)若不精勤报答曾利益自己的众生,则将会被不感恩图报的沉重负担所压,因此为报恩德也必须利益有情。】
就说其他的众生对我们来讲都有很大的恩德,这方面都有很大的恩德,就说如果我们现在有了能力了,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出家,或者修持大乘的那个教义,已经有了这样一种修法的机缘,从一个侧面来讲是有报答众生的这个能力的。如果没有精进的去做报答,去做报答曾经利益自己的众生的事情的话,就会受到一种重担所压。或者接触了大乘的教义,已经有了这样一种修法的机缘,从一个侧面来讲是有报答众生的能力的。如果没有精进的去做报答曾经利益自己的众生的事情的话,就会受到一种重担所压。什么重担呢?不感恩图报的沉重负担。就是说不感恩图报的沉重负担的话,在世间也有这样的,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有这样一种说法,有这样说法的话,如果在世间当中人们发现某某人他不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人或者是一个恩将仇报的人的话,别人都会严厉的谴责他,严厉的呵责他,他自己如果说是一种怎么说呢?完全没有一点人性的人来讲的话,他也不会在乎的,不感恩图报又怎么样,他自己也会这么想,但是呢?对于一个稍有良心的人有良知人来讲的话,他一生当中都会感受这个沉重的负担,被这个沉重的负担所压,所以说作为一个菩萨来讲的话,应该是在极其贤善的人性上面人品上面去修持佛法的,所以说我们现在一观察或者通过佛经论典的内容让我们已经了知了,一切众生都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恩德,现在我们没有一种知恩或者没有真正报答众生恩德的话,我们就会被这个不感恩图报的重担所压服。
因此为报恩德也必须利益有情。
这个方面重点和第一个主要是放在不感恩图报的重担所压这个方面,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去做回报众生事业的话,就会感受不感恩图报的重担所压的痛苦,所以说为了不受这种痛苦的缘故应该利有情。
【《广戒经》中云:“诸地诸山海,非为我负担,不报众恩德,乃我大负担。”】
这个意思和前面是一样的,就是说,可以说诸地大山大海这方面虽然很沉重,但是并不是我的负担,我不需要承担这些重担的。但是现在我不报答众生的恩德,不报答曾经作为父母的这些六道众生感恩的,就是我的大负担,这个方面是菩萨的作意,通过这样的作意自然而然就会精进修持。
下面讲第三个道理
【(三)如果一切众生都幸福快乐,那么也无需饶益。然而,由于为我们造罪而受轮回恶趣痛苦压迫,因此为偿清宿债我也必须饶益有情。】
这方面从两个角度观察。第一如果一个众生都是处于幸福快乐状态乃至于连行苦都已经摆脱的话,也不需要饶益了,他本身就是具有幸福快乐的状态当中,所以也不需要饶益。但是现在众生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幸福快乐呢?就分析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当然对大部分众生来讲都是被苦苦和变苦直接压迫的,有一类众生比如说天人的众生或者说人道当中比较富裕的众生,显现上面没有这样一种苦苦,也没有直接显现变苦,但是行苦他是没办法摆脱的。所以从细微的痛苦来讲,还是没有摆脱痛苦,还是需要饶益的,这个方面我们要做观察思维。
然而,由于为我们造罪,这些众生没有获得幸福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而造下的罪业。因为我们而造下罪业的缘故现在受到罪业所感而感受总的轮回和分别恶趣的痛苦,所以说为了偿清宿债我必须饶益有请。这个方面思维的方式,我们就知道了这些众生感受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众生感受痛苦的原因就是曾经为了我们而造罪的,为我们而造罪,当然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作为父母的时候,这些众生曾经作为我们的父母,作为我们的父母的时候,为了这些儿女造下很多罪业,所以说现在我们不敢说所有的这些痛苦都是因为为了我们自己而堕落的。但是,至少有一部分因缘是在做自己父母的时候造下的。还有一个,为我们而造罪的意思,有些众生缘自己而生起贪欲,有些众生缘自己而生起嗔恨或者生起嫉妒,这些方面就是为我们而造罪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范围就更广了,这个方面感受轮回的痛苦压迫,从一个侧面来讲,我也欠了他一些宿债,为了偿清这些宿债。因为我而造下的罪业而堕落。从这个侧面来讲的时候也必须饶益有情。当然有的时候是自己没有任何的过错,完全是对方他通过不清净的发心驱动做伤害的,但是毕竟是因为我而造罪,毕竟是因为我而堕落的缘故,从这个方面从大乘的思维方式来讲的时候,自己必须要偿清宿债,所以说,也必须饶益有情,将他们从分别的恶趣和总的轮回当中救度出来,将它们彻底安置于超越轮回的快乐之地。
第四个思维方式或者道理:
【(四)一切众生虽然无不希求安乐,不愿受苦,可是由于对离苦得乐的方法一无所知,以致唯一遭受痛苦折磨,为解除他们的痛苦我也必须利益众生。】
这个方面通过观察一切众生所愿所为背道而驰的这样一种情况而发起悲悯心,而发愿饶益众生的。总的来讲,一切众生都是希求快乐的,都是不愿受苦的,这是所有一切众生的共同的心态。但是,因为对此这个此字就是讲,他如何希求快乐如何是获得快乐之道,厌离痛苦什么是远离痛苦之道,对于真正的因果取舍正道极其愚昧。因为这个愚昧的缘故,往往是因为获得安乐而去造苦因,为了离开这个痛苦而造受苦的因。所以因为这个愚昧的缘故,根本不了知正道,感受这样痛苦折磨,他们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现在我知道之后我就不能够自己一个人去修持一个人去感受这样殊胜的证道。应该给他们宣讲,应该励力的解除他们的痛苦,解除他们的痛苦一方面是菩萨可以幻变很多妙欲,加持我们的相续等等这些方面都有的。但是直接的因就是给众生开示这个正道,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获得安乐的正因,什么是离开痛苦的正因,然后去恶从善,修持这样一种随福德分随解脱分的善根,逐渐引导他们趋向解脱,所以为了让一切众生走向解脱之道的缘故,我自己也必须要行持利众的事业,就是这样的。尤其对现在的时间来讲,仁波切也是再再的强调,虽然实修实证是很重要,虽然闭关修行也很重要,但是现在整个世间当中缺乏的是什么呢?整个世间当中缺乏的是正道,缺乏的是正法。所以说每一个修行人都是从自利的角度出发不去做讲经说法,不去做弘法利生事业的话,这么多的众生,谁来引导呢?确确实实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堕落下去的,从这个方面讲,不管怎么样,仁波切是讲了,如果你有一分能力,没有让你将众生安置在初地,或者将众生直接安置在佛地,但是如果你通达了经纶的意义正确的给他们宣讲,绝对是对这个众生是有帮助的,绝对有帮助。所以说,如果弘法利生的事业只有菩萨才能做,只有真修实证具有证悟的功德才能做,一大群的众生,相当一部分的众生,根本没人引导了,没人引导怎么办呢?没人引导肯定就是造下很多的罪业而堕落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从末法时代实际情况出发的话,现在好好学习经论,不管怎么样,反正也是尽量做引导众生的事业尽量的做弘法利生的事业,这方面也是上师再再的强调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想的时候,还是确确实实从大乘的角度来思考,从很多方面思考的时候还是尽量发心尽量为其他众生宣讲佛法引导的事业。
【(五)无量众生未能蒙受往昔诸佛引导、调伏,我若不引导他们,则已断绝了大乘种姓,为了那些无依无怙的众生我也必须行利众事业。】
现在从另外一个侧面进行观察,以前出现了无数的诸佛和菩萨,在如今释迦佛的教法当中讲的话,释迦佛出世的时候度化了很多众生,佛陀手下的这些大菩萨和这些大罗汉和这些大声闻也度化了很多众生,后面的这些佛陀和这些菩萨纷纷显示涅槃之后,还有不断出世的祖师二圣六庄严或者说一代一代的传承上师,他们也是做了很多的弘法利生事业,但是还有无量众生,还是剩下了无量众生根本没有接触过佛法根本没有蒙受诸佛的引导,前面只是我们引用了释迦佛教下的情况,在释迦佛之前也曾经出世了无数的佛佛菩萨这样一种声闻缘觉,但是还有很多众生根本没有蒙受到往昔诸佛的引导和调伏现在仍然在造恶业,现在仍然在飘落轮回。现在我发了菩提心,我如果要知道这些众生的悲惨情况之后,我不发心或者说我不直接去引导他们的话,我就是断绝大悲种性,根本没有悲心,看到可怜的众生,没有引导我还不去引导他们,这个就不是大乘的一种做法,不是真正的具有大乘种性的具有大悲心的做法。所以说为了这些无依无怙的众生我也必须要行持利众的事业必须要行持,能够直接行持最好,不能直接行持的话,就帮助这些持教的大德展开弘法利生的事业,这些方面也是引导无依无怙的众生这方面进一分自己的力量。所以说不管怎么样的话,自己有能力直接就去做,没有能力的话帮助别人做,这方面是非常善妙的。
下面讲第六种思维方式第六种道理。
【(六)为了调化那些由于我所执我所执,而被烦恼业风所吹的颠倒众生,我也要发愿尽力精勤利众生。】
就是众生流转的因是怎么样的呢?众生流转的因是我执和我所执。因为相续当中对于这个五蕴,对于这个五蕴的粗分,没有认知这个是五蕴的自性,而将整个五蕴的本体执着为我,执着为我所以说就产生了这个我执。有了我执之后,相继而产生了我所执,有了我执和我所执之后,开始被烦恼业风吹动造业,然后无有自在的漂流在这个轮回当中,叫颠倒的。为什么叫颠倒呢?因为他们这样一种,认为有我、我所执的这样一种状态,这样一种作意完全是一种颠倒的作意。无我、无我所而执着有我、有我所,这个方面就成了颠倒作意。有了这种颠倒的作意,就是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会。所以说为了真实的帮助,具有我执我所执的众生,我也要发愿尽力的精勤的利益众生。因为这些我执和我所执本身就是虚妄的,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所以说我们如果能真正的引导他们修持这些正法,通过讲解这个可以说无我无我所,这样一种窍决。让他们去这个如理作意,让他们去这个如理的思维,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很多道友相续当中,证悟这个也不敢说完全肯定,但是肯定有证悟的。就是说是即便没有证悟,相续当中如果有这个无有的这样一种正见之后,他就会薰习跟随这样的正见,不断的修习,不断的修习之后,总有一天绝对会证悟无我的。尤其是像圣天菩萨四百论当中讲的一样,如果对于一切万法的空性,产生了一个合理的怀疑的话,他也能够超离三有,也能够超离三有。这种合理的怀疑,就是百分之六十认为是空性,百分之六十认为是无我的,这个叫做合理怀疑。如果相续当中产生了这样一种合理怀疑的话,很快就能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说这样一种正见,这样正见通过佛菩萨的教导,通过自己不断的宣讲,这个是能够在众生相续当中,绝对能够树立起来的。就像观音菩萨的化身蒋华仁波切所讲的一样,实际上现在就是我们佛教徒当中,缺少的是什么?缺少的就是这个教育。如果你能够将这样一种佛法,不断的教育,不断的对众生进行教育的话,这些众生了解了之后,他就会生起正见,他就会趋向于佛法。就像我们在世间上受教育一样,我们在受教育之前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了知,但是通过这个学校老师不断的教育,家长不断的教育,我们就树立起一种所谓的人生观,或者世界观。这个方面就会树立起来,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是不断的展开佛法教育,对众生不断的教育的话,绝对也能够引导他们的相续趋上正道的。而现在我们也是通过这个上师的教导,相续当中百分之六十的定解肯定是有的,绝对有的。如果按照圣天菩萨的智慧眼或者金刚玉手(34:11)决定的那样,就是我们很快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可以说已经看到轮回的边了。就是说如果没有生起无我,无我所这样一种定解的话,整个轮回是遥遥无期的,看不到轮回的边。现在虽然我们没真正的超越轮回,但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殊胜的修法的缘故,有了这个定解的缘故,已经看到了轮回的边际了,已经看到轮回的边际。所以说已经看到轮回的边际,再精进一下就可以获得解脱的,这些方面都来自于大乘菩萨他发愿做弘法利生的事业的必然结果。所以说我们想如果没有这些传承上师没有法王如意宝,没有这个堪布仁波切等等这些,这些上师的教导我们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了知呢?怎么可能知道这些殊胜的修法?所以说如果没有大乘菩萨发愿,以我们为例我们就知道没有办法通达,现在我们不发愿,不去做这个事业,其他的众生也无法通达。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的,也必须要发愿尽力的精勤的利益有情,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尤其是自己正确的掌握了,这些个殊胜的经论或者推理的方式的时候,就要给这些众生一个一个的介绍,让他们去通达这样的一种推理方式。通过推理的方式消除相续当中的这个怀疑,然后生起这样空性的正见,应该说是一种真正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个观待于地藏菩萨弘法事业来讲,不是这么麻烦,不是这么痛苦的事情,所以说只要自己掌握之后,运用一定的精进,运用一定的这样时间,能够真正的引导众生。
而第七个方面,
【(七)虽然诸法是无我空性,但众生却未证悟,应当以悲心引导这些如梦有情,若未引导他们,则已泯灭了大悲种姓,由此我也必须成办利他之事。】
一切万法都是无我空性的,不管众生证悟,还是众生不证悟,从一切万法的本性来讲,都是绝对是无我空性的。但是因为众生相续当中的实执,或者说无明的缘故,没有通达,没有证悟这样一种自性,妄执一切万法是实有的,然后开始造下很严重的罪业。所以现在具有空性正见的菩萨或者我们,应该以大悲心来引导这些如梦的有情,如幻的大悲心来引导这些众生有情,如果自己没有引导他们的话,就泯灭了大乘种姓了。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也应该承办利他之事,应该承办利他之事。前面颂词我们也是再再讲过,因为一切万法和世间都是无我的,都是空性的。所以说让他们通达这样的一种本体,让他们就是了知这样的空性,这方面是很关键。一方面,就是我们需要以理论方面再再的引导。第二个方面是通达空性的这个因,如何去修持资粮,就是说通过修持这个资粮,或者为了通达空性。首先引导众生了知一切万法是无常的,从粗无常了知到细无常,然后这一种细无常,引导他们是一切万法是无我空性的,然后就是说是积累福德资粮,然后就是引导他们修持这些上师瑜珈等等,这方面实际上都是引导众生证悟空性的殊胜的方便。
【(八)我已发心利益众生,若为利益则违反了自己的学处,由此也应当承担利他的事业。】
这个第八个道理,主要是这个思考自己的已受的学处方面发愿去利益众生,我在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时候,在十方诸佛面前承诺要利益众生,也邀请十方的一切众生做为宾客,在他们面前宣布,在他们面前承诺,我一定要精进的修法来利益你们,将你们安置于佛地。这个是我当初发心的时候的发誓句,这些誓言现在我们遵守,无垢光尊者就是敦促我们把他回忆起来,回忆起来之后,我们现在思考,我发了愿利益众生。但现在没有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业,就直接违背了学处,违背了自己的学处是欺骗了诸佛菩萨,然后欺骗了金刚上师,然后了欺骗了六道众生。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为了不失毁自己所承诺的学处的缘故,也应该精进的承办这个利他的事业,这个方面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像这样是第九种道理,
【(九)我漂泊于轮回中也是由于曾对有情等生嗔心等烦恼所致,如今此等众生成为我修菩提心等殊胜对境,由此也当承办利众事业。】
以自己为例,现在我为什么漂泊于轮回当中呢?这个因素很多,而最主要的角度来讲,是具有我执或者具有无明。但是就是说是其他的一些因缘,也是因为曾经对有情,生起了这个嗔心,生起了这个贪心、忌妒、骄傲等等,这方面的烦恼所导致的。现在我已经了知了如何修法,了知了一切众生会成为我修菩提道的对境,所以既然以前我自己的流落轮回是因为自己对众生生起嗔心的烦恼所致。现在我也应该缘一切众生,将一切众生成为修菩提道的殊胜对境,修持安忍、修持布施、修持持戒等等。通过这个方面可以承办利益众生的这个事业,这个方面主要是要观想,要知道缘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为对境,能够圆满自己的资粮,所以说利益众生,就是自己成就菩提道的对境,或者一个助缘,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观想要知道缘一些众生,以这些众生为对境,能够圆满自己的资粮。所以说“利益众生”就是自己成就菩提道的对境或者说一个助缘。从这个角度来讲,
必须要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因为它能够帮助自己成佛的缘故。
【《入行论》中云:“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如果能够好好地利益众生的话,现在已经圆满证悟佛果了。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刚开始的时候发心利益众生,现在已经成佛了。现在我们因为以前是发心饶益自己,所以现在还是众生。如果现在开始发心利益众生,从小事开始做,从小事开始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从现在修持,以后不久的将来就会证悟佛果。利益众生并不一定是很广大的事业,只要对身边的道友或者其他的众生尽心尽力地去做帮助,就是利众的事业。
【(十)若直接利益他众则间接可成办自利,由此也必须利他。《入行论》中云:“能成自利益。”((十)若直接利益他众则间接可成办自利,由此也必须利他。《入行论》云:“亦成自利益。”)】
如果我们主要去利益众生,直接去利益他众,间接自己的利益也能够成办。所以我们为了间接成办自利的缘故,也必须要利他。
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也讲过:“如果想要成就自利,利他就是殊胜窍诀。”我们如果发愿利益自己的话,利他的事业是成办不了的,而且圆满的自利也成办不了。但是我们如果发愿主要或者直接利益他众,自己圆满的自利也能够成办。所以这个方面我们不需要考虑自己在弘法利生的时候,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修法会不会因此而衰损,因此而没办法修持,这种不要考虑。如果真正自己能够一心一意利益他众的话,自己的自利是绝对可以间接成办的,而且远远超胜自己发心利益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来得快。这方面从殊胜窍诀的角度,应该利益他众。
《入行论》当中也是这样讲:“亦成自利益”。这里的“亦”字,就是不但能够成就他利,也能够成就自己的利益。
【(十一)若利众生则令诸佛欢喜,因此必须利众。】
作为佛弟子来说,一切所作所为应该相顺于佛心,应该让佛欢喜。什么事情能够让佛欢喜?在小乘当是讲精进持戒的这些人能够令诸佛欢喜;精进修持的人能够令诸佛欢喜。但是我们讲,如果真正能够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如果真正能够直接利益众生,佛陀绝对是更加欢喜。因为这不是自己一个人去怎么样修道,而是将众生安置于解脱道。或者直接做弘法利生事业的缘故,佛陀就是通过这样的道成就的。佛陀现在成佛之后所做的事业也是利益众生。所以如果能够利益众生,诸佛绝对是极其欢喜的。如果诸佛欢喜,自己就可以得到加持,迅速遣除道障或者获得功德。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必须要利益他众。
【《入行论》中云:“悦众令佛喜。”】
除了使众生欢喜的方法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佛生起欢喜。
【(十二)发心后若不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业,则堕入声缘乘,由此也必须利众。】
我们发心之后就要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如果发心之后没有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主要是成办自己的事业,这个时候就堕入声缘乘。不论成办自利的时候直接说是为了我成佛而修道也好,还是说是为了我成罗汉而修道也好,此意义上因为都是相合于自利的缘故,没有相合于利他的缘故,从它这个本体来讲,从它实质性来讲,已经堕入声缘乘了,所以说必须利众,发了心之后必须利益众生,才能够相合于大乘的修法。
【(十三)处在胜义中我与众生了不可得如虚空般的境界,于世俗中利益如梦般的众生也是无有困难的,由此也当成办利众之事业。】
为了让我们对弘法利生的事业不生起恐惧心,无垢光尊者说,如果你证悟了不缘我不缘众生,犹如虚空一样的胜义谛的境界,在证悟这个之后,在出定位或者世俗谛当中,利益这些如梦如幻的众生也是没有任何困难的。所以也应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不应该生起这种恐怖。
以上讲了十三种殊胜道理。这十三种殊胜道理,无垢光尊者讲这就是大乘的窍诀。如果我们能够恒时思维这些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够趣入弘法利生的事业,利众的事业就能够自然地趣入。如果能够趣入的话,就能够增上菩提心,增上自己的福德智慧。如果没有好好思维的话,也许不一定能够发现这里有什么窍诀之处,好像很多论典都是这样讲的。但如果真正深入去思维的时候,把这些道理一个一个好好地对照自己相续思维的时候,就觉得这真正是窍诀,能够帮助自己相续当中断除我执的作意,断除自私自利的想法,然后安住于一心利他的境界当中。
【总之,应当发心乃至仅有一个众生未从轮回中解脱前我愿为度之而住于轮回中,】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发心,在这个世界当中哪怕仅仅还有一个众生没有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没有安置于佛地,我都愿意为了度化这个众生而安住于轮回当中。
【日日夜夜无有厌倦地精进,若知晓于百俱胝劫能令一个众生相续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应当以最大的勇气尽力而为。】
甚至于在百俱胝劫,无边无数的这种时间当中,能够令一个众生相续当中立生一刹那的善心的话,自己也应当以最大的勇气尽力而为。
比如说我们准备要度化一个众生,这个众生是我所调化的对境,我准备要调化他。今生当中我尽量地精进饶益他,但是他没有生起善心,然后他死了之后我也发愿马上转世或者不转世,到他转生的地方再去教化他。如果我自己死了之后,通过愿力又会转生,又成了教化他的众生。乃至于这样辗转百个俱胝劫,最终令这个众生生起了一刹那的善心,也应该以最大的勇气尽力而为。
实际意义上我们知道,真正令一个众生相续当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心,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百俱胝劫,这主要是一种勇气,突出这种勇气。即便是有这种情况,也应该发愿去做。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或者有的时候在弘法利生的事业当中,也必须要观想,必须要做这些,我们花费一定的时间能够改变一个众生的心,或者能够让他相续当中产生一刹那的善心,这些都可以做,必须要做的。因为这一刹那善心有可能成为他最终成佛的因缘。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地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令众生相续当中产生这样一种善心。
尤其是在安住于讲经说法的状态,比如说真正按照经论的正确意思在讲解的时候,听众当中是不是生起了一刹那的善心?这个不是一刹那的善心,他相续当中的善心是不断踊发的,不断生起的,所以如果自己能够通过清净的作意,能够清净的讲解,能够打动这些听者的心,他相续当中的善心会不断地出生,不断地出生,这个就是菩萨行。这个就是真正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宗大师也讲,法会当中他转变了心,远远超胜一个人在家里思维的时候产生的善心。因为在听法的时候,确确实实我们自己有感受,听到这些上师讲的时候非常精彩或者很感动人的时候,那个时候相续当中转变特别大,确实那个时候就能够发愿,发起非常非常,僧众的誓言都能发起来。所以法会当中在听法的时候,它转变心的力量非常大。如果自己直接有这个能力,去做转变众生心的事业,让众生相续当中产生不断涌发的善心,应该是非常好的。
【《经庄严论》中云:“佛子依大勤,成熟诸众生,为他一善心,千万劫不厌。”】
《经观庄严论》当中这样说,佛子通过依靠胜勤,就是殊胜的精进,他成熟一切众生。乃至于为了一个众生相续当中生起一念善心,他千万劫都不会疲厌的。千万劫都不会疲厌,何况说为了一切众生连续不断地生起善心,他更加不会疲厌。
【当以此种方式利益众生。】
就应该以这种方式。现在我们至少要发愿,至少要相合于这种金刚句,尽量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千万不要为了作意自利,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舒服、自己待在家里非常舒服就不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不去讲经说法,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精进利益众生。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在宣讲第八品,第八品主要是宣讲发菩提心,现在我们宣讲的内容是在宣讲广说自他相换的内容,前面也宣讲了作为一个菩萨要真正地趋入利他的事业或者在利他道当中不退转的话有十三种作意、十三种殊胜的道理,今天修行宣讲生起四力的这样一种殊胜的方法:
【生起四力:《入行论》中云:“信解坚喜舍。”(生起四力:《入行论》云:“以欲坚喜舍。”)】
在《入行论》当中在讲精进品的时候有讲到了 “以欲坚喜舍。”四个力来帮助自己生起精进、生起菩提的本体,“欲”,是下面所讲的信解或者希求力。“坚”是讲一种坚固。“喜”是一种欢喜。“舍”是暂时的一种放舍的修法。
按照《入行论》的颂文,下面次第解释:
【一、信解力:因诚信菩提心功德而断恶行善。】
所谓的“欲”,它是一种信解或者一种欲求。在此处所讲的就是因为诚信菩提心的功德,然后开始做断恶行善的这样一种殊胜的修法。
【《入行论》中云:“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在这个颂词当中所讲希求力和前面的“欲”还有讲记当中的信解力,这些都是一个意思。
畏苦思利益,通过害怕整个三有或者不忍其他众生的痛苦,这叫畏苦。
思利益:自己或者一切众生获得殊胜的利益,这个叫畏苦思利益。
也就是说通过思维痛苦和思维这样一种安乐、思维这样一种功德能够生起希求力。这种希求实际上就是希求生长或者兼顾菩提心的这样一种殊胜的本体。
这个就是第一个所谓的“欲”或者“信解力”的内容。
下面讲
【二、稳固力:如果我未发菩提心也就另当别论了,已发菩提心再舍弃无论如何都成恶业,如是思维以后当锲而不舍。】
这个稳固力,就是前面颂词当中所讲的“坚”,“坚”就是稳固或者坚固,这种坚固就是提到,如果我自己不发菩提心也就另当别论,如果甘心做一个一般的世俗人或者做一个身闻乘的这些修行人,不想发起菩提心也就算了。如果现在已经发起了菩提心之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舍弃。如果发了心之后再舍弃绝对会成为这样种恶业。
如是思维后当锲而不舍的坚持菩提心的本体。
【《入行论》中云:“轨以金刚幢,行善修自信。”】
轨就是仪轨。我们要真正地坚持这样种稳固力或者将自己的菩提心的坚固应该使用金刚幢的仪轨。
行善修自信。自信在有些地方以前的版本当中就是讲一种自慢。
金刚幢《华严经》当中所讲到的八大菩萨之一,这样种金刚幢它主要是修持这样种自信或者主要是修持自慢,这种自慢和平时的傲慢它不相同的,傲慢是一种烦恼,自慢是一种坚固力,一种向上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应该这样想,现在我应该负担起度化一切众生的重担,不管众生对我恭敬或者对我轻舍,对我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都不管,反正自己发下的誓愿、自己要修持的菩提行必须要坚持下去,这个就是一种自信,这个就是一种自慢,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这样种自慢可以对治一般烦恼的傲慢,所以它的修法很殊胜的。
【《入行论》中云:“首当量己力,自忖应为否?不宜暂莫为。”】
这个三句的意思主要还是讲已经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能够再舍弃了。
首当量己力,就是我们在世间上也是这样的,在做一个事情之前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够胜任这个事情,如果首先观察的时候,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的话,不宜暂莫为。在最初的时候不做它也是可以的,我们在发菩提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这样的菩提心我能不能够胜任?这样种度化众生的事业能不能够胜任?如果通过思维利益和思维轮回的过患等等之后,认为无论如何可以趋入可以胜任,可以胜任的时候就必须要坚持,如果认为还不行的话暂莫为,这个就是对于修习佛法来讲的话一种窍诀或者平时我们在做世间当中、佛法当中修为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个总的思维方式。
【三、舍弃力:偶尔在不损害众生的情况下舍弃轻微的学处也是开许的。】
这个在上面的四个次第当中把第四个次第放到第三个次第来进行宣讲的。
这个地方舍弃就是在偶尔不损害众生的前提下面,如果说是舍弃轻微的学处也是开许,这个方面就是要舍弃有些时候在危险的时候或者欢喜的时候,这个方面如果实在没办法守持轻微学处,放弃也是开许的。
【《入行论》中云:“危难喜庆时,心散亦应安,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遇畏就是遇到这样种畏惧的时候,比如说老虎追赶或者其他的盗贼追杀等等,这个方面本来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尤其对一个比丘来讲不能够跑,不能够大呼大叫等等,这个时候也可以高呼救命,或者也可以高喊其他的语言,这个时候是可以舍弃或者可以快速奔跑的。还有有的时候遇到宴会的时候,比如说一些大法会或者其他的宴会的时候,没办法守持微细戒,这个时候也可以暂舍,但是根本戒是没有开许可以舍弃的,这个方面讲到的舍弃力。
在《入行论》精进品当中讲到舍弃力和此处稍有不同,《入行论》当中讲到舍弃力主要是讲“暂舍为久继”这个问题,“暂舍为久继”的意思是说当我们修一个法,修很长时间之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休息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身心恢复疲劳,恢复疲劳之后,再开始进行闻思修行就可以,比如今年夏天也是放假几天,让大家放松,朝山或者休息,休息完之后又开始重新闻思修行,这个就有一种新的活力,有一种新的动力,所以这个方面在大乘的修学当中也是开许的,或者当我们学一部法学完之后,就应该把这样种法稍微暂时放弃,放弃开始学或者开始修学另外一个法,这个方面也是一种舍弃力,这种舍弃力实际上教导我们在修学佛法过程当中,松弛有度,像这样的话也不能够恒时地放松,恒时放松自己相续当中是没办法增长功德的,也不能够恒时过紧,恒时过紧作为一个欲界凡夫来讲,作为一个初学的菩萨来讲,必定它的肉身或者他的心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一直这样紧张下去的话,也许会彻底崩溃,如果彻底崩溃之后反而会影响以后的长时间的修学菩萨道,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是专门提到一种舍弃力,这个是按照《入行论》当中的颂词的观点进行抉择的。
下面讲第四种力:
【四、欢喜力:以欢喜心成办利众事业受持学处。】
前面讲了“以欲坚喜舍”当中的“喜”,“喜”就是指欢喜力,欢喜力主要是通过其他的欢喜心投入到成办利益众生事业这样种当中去,或者守持这样种学处,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所守持的菩萨学处,不应该视为负担,应该视为欢喜,因为这样种学处不管受直接或间接都是利益众生的,我们观察菩萨的三种学处,严禁恶行戒或者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戒律都是直接间接利益众生的,所以说能够直接、间接利益众生成办利众事业的学处就应该通过极大的欢喜心去守持,而不应该思维一种沉重的压力或者负担,这个方面就要鼓励我们对于修持菩萨道生起一种欢喜。
【《致弟子书》中云:“谁为他利纵然断头颅,亦睁如莲欢喜目视之,为自利处白伞所遮地,亦将视为锐利之剑锋。”】
这个是从两个方面作对比,对比之后教导我们应该投入到利他而不应该恒时间只利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必须要放弃的,前两句主要是说“谁为他利”,任何一个菩萨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他的头纵容被砍断了,亦如莲花欢喜目视之,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前两句主要是说谁为他利,任何一个菩萨,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他的头纵然被砍断了,“亦如莲花欢喜目视之”,这个是什么意思,如莲花的欢喜目,如莲花的欢喜目这个莲花就是让人见而生喜的一个对境,很多众生见到莲花之后自然就生起欢喜。所以说这个方面,在这个地方通过这个欢喜的眼光,这种欢喜的眼光就好像是莲花的眼光一样,就是具有莲花的眼光,因为莲花它是令人见而欢喜的。所以此处我们的目光也应该就说是这个发出令人见而生喜的这样的目光,就说纵然我为了利益众生,纵然是自己的头被砍断了,这个时候也应该以欢喜的目光看对方。对方他是杀害我的刽子手,但是就说是这个我也应该就是投以这个欢喜的目光,也就是说表达一种内心的欢喜,就是因为是为了利他众而斩断头颅的,从这个方面讲的话就说是这个对于利他非常有这个兴趣,非常欢喜的意思。而为自利,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众生,不考虑佛法,只是自己怎么样享受,为了自利处白伞所遮地,这个白伞所遮地就说明这个比较荫凉的,或者说这个白伞也是一种比较高档的,在印度来讲的话这些白伞,或者说拥有了这些珍贵的比较华丽的东西,白伞所遮地就是让人非常悦意,能够长时间呆在这里叫白伞所遮地。如果一个众生一个菩萨为了自己的利益处于这样一种白伞所遮地的话,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欢乐,但是亦将视为锐利之剑锋,也将这个地方看成锐利的剑锋一样,就没有什么可以悦意的,没什么可以呆的地方,没有可以呆的这样一种这个根据和理由。所以说做为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来讲,如果为了自利的话,很好的地方他都把这个地方看成一个锐利的剑锋遍满这样一种这个草原一样,所以说根本不愿意去这个,一刹那不愿意去安住的。这个方面就通过对比的方式宣讲了应该就说尽量的舍弃自利而做利他的行为。
【当以此种方式发心。善法是所应实行或者是善趣与解脱之因,故当恒时行持。】
下面就从另外一个方面做教诫,前面也讲了这个四种力已经讲完了,然后下面再对善法的本体。这个善法的本体是一种应取之处,应取之处的意思就说应该修学应该生起的它的这个本体,一个是应取或者说是善趣的因,还有一个是解脱的因,我们就说从取舍的侧面来讲善法是应取的,如果从获得暂时的善趣来讲的话,善法也是它的根本进取因,要获得解脱来讲的话,善法也是它的这样一种不可缺少的这个因。所以说我们应该恒时的行持各式各样的一种这个善法,对于大的善法要持,对于小的善法也应该行持,也就是说自己尽量能够养成对于大大小小的善法都有兴趣,同等有兴趣去趣入,这样行持下去,即便是这个每一次做的善法都很小,但是慢慢慢慢累积,慢慢累积起来的话,它的这个功德利益,它的福德就应该相当深厚了。这个方面就要教导我们恒时的对于善法欢喜的去行持。
【《入行论》又云:“因昔净善业,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闻食妙佛语,】
这个颂词当中主要是讲到了这个善业的殊胜功德,善业的殊胜的利益,因昔净善业就说因为以前我们所修持的精进的善业,生居大莲藏就说在后世可以往生到净土当中,此处我们以极乐世界为例子,以极乐世界为例子。如果现在我们修持这些清净的善业,发菩提心,清净罪障,或说是这个顶礼转绕闻恩修等等,修持这样一种清净的善业。在这个时候往生极乐世界,生居大莲藏,大莲藏就是这样一种这个一种房屋的宫殿,在极乐世界当中莲花苞当中有这样的七宝宫殿,主要生居大莲藏,芬芳极清凉,它的环境一方面是遍满了这些这个自然的香气,遍满这些芬芳。一方面是根本没有热恼,极为清凉的,极为悦意的这样的地步。闻食妙佛语,闻食妙佛语的意思就是说听闻佛法这个就成了每天的食物一样,自己耳中听闻的佛法就是一种美妙的食物,听了之后可以增长自己的法身功德或者说是智慧的本体的功德。
【心润光泽生,】
心润光泽生就是听闻佛法之后自己的心得到滋润,自己的心得到滋润在身体上面显现这样一种光泽。
【光照白莲启,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因缘成熟或自己的这个善根圆满之后,阿弥陀佛或者这些主尊所放的光芒照到自己的莲花苞上面,这个莲花苞就开始这个开启,开启之后自己这样一种这个佛子,像这样就从这个莲花当中托出这个妙色身,在极乐世界当中这些这个菩萨都具备这些妙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方面都是具备的。喜成佛前子,这个时候就欢喜的成为阿弥陀佛座前的这样一种义子。这个方面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一段主要是在讲应该精进的积累善业,精进的积累善业,今生当中也是安乐,死了之后,死了之后也是安乐,然后死亡之后生到净土当中,他就说是环境非常的悦意,然后所闻的没有什么其他的这个这些这个秽语,其他的这些这个真正的语言都是佛陀宣讲正法的这个这个佛的妙语。然后自己在这个里面听法不断修习,最终从这个莲花当中真正的出生,然后变成这个佛子,变成佛子之后就具有很多的功德,然后可以任运自成的利益众生,这全都来自于修持善业的结果。
下面就另外一个方面进行观察,因为这个大车疏当中讲了很多窍诀,所以说我们分的时候从很多很多侧面进行观察的,这个前面主要是讲到了这个善业的功用,下面就应该生起一种将众生做为我所的这种作义,这种如理的作义。
【应视众生为我所,】
这个地方讲应该将众生看为我所,这个看成我所有什么必要性。比如说将自己的奴仆,自己的眷属,或者房子,或者自己的这个头目手脚等等,这些我们都成为我所,只要是只为我所的东西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一种习性,只要是我所的东西就愿意保护,只要是我所的东西就愿意饶益,就这样的。以前只是很狭隘的将很,就说是自己有关系的这些只为我所,对于其他众生就没有只为我所,现在我们就要将一切众生只为我所。既然将一切众生都只为我所有,或者我所饶益的对境的时候,被我所之后,自己就会想,这些众生都是应该我来度化的。在如果真正内心当中,我们就说通过修持这样一种菩提心,哪一天在相续当中真正将一切众生已经真实只为我所的时候,我们从观仿出来,观仿出来时候看到一个众生,这个就是我所,他就只为我所,只为我所自然而然就会就愿意去利他。结果看到一个众生的时候,这个也是我所,自己很自然的愿意利益他。看到麻雀,看到牦牛,看到老鼠,那其它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只为我所的缘故,都能够平等饶益,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一切众生自然而然就成为自己修菩提心的殊胜助缘的。所以将一切众生只为我所的修法极为重要,在《入行论》第八品当中也是要专门着重的培育我们这种将众生执为我所的这样一种作意,在第八品的禅定品的时候讲的很广很广。就那个时间通过很多理论引导我们的心就说是也能够将众生逐渐逐渐的执为我所到第八品的时候就可以了知。
【因为一切众生无不成为过自己的父母与亲友,故当利益彼等,】
从一个侧面讲的话一切众生都成为,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都当过自己的亲友,所以说现在要利益他们,就是一个作意。而第二个作意
【而且众生是修持菩提之福田,由此也当饶益他们,】
第二个方面这个根据,众生是必定是作为自己修持大菩提的这个福田的缘故,自己修持六度的时候,就是施舍的时候它的对境都是众生,所以说他们是帮助自己成就这个菩提的福田,从这个方面讲的话也必须要这个利益他们,这个是这个第二个方面。第三个方面就说能够令佛欢喜的缘故,也应该利益众生。
【又能令佛欢喜,因此也该成办利众事业。】
就说做为一个佛子,必定他的这个所作所为应该相和佛意,
应该令佛欢喜,利益众生就能够令佛欢喜,所以说更应该利益众生。
【《入行论》中云:“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
而修法所依的这个助缘,有情和诸佛是相等的,有的时候我们只是向诸佛顶礼,只是向诸佛表示一种恭敬,表示一种诚心,但是有的时候就往往忽略了对众生方面表示一种恭敬或者诚信。实际意义上对于修持大乘道的菩萨来讲的话,佛陀固然是我们修持菩提道的一种殊胜的助缘,因为佛陀是大福田,对他供养恭敬能够获得福德,佛陀是一切佛法的这个来源,是一切佛法的源泉,所以说也应该对佛恭敬。佛陀是我们的导师,所以说也应该对佛陀恭敬。这个方面是没有什么说的,没有争论的。此处寂天菩萨要引导我们的,主要是要将我们的分别念,将我们的邪分别念打消,然后将这个恭敬,将恭敬也对准这个众生,众生也是我们成佛修法所依的助缘,如果没有有情,也无法成佛。我们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为利众生愿成佛。”这个讲的很清楚,愿利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愿成佛,所以说如果没有众生,我们这个菩提心的本体都没有办法圆满安立,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肯定这个众生是修法的助缘。在发心之后趋入这样一种菩萨道的修行,不管是修持自他平等、自他交换或者说自轻他重,哪一个是离开了众生的,没有哪个是离开众生,所以说我们要修持自他平等等等,也必须要以众生为所缘,从这个方面来讲,必须要恭敬。
再一个修持行菩提心学处的时候,六度,布施度肯定要有众生才能布施。持戒度也必须要依靠众生而持戒,安忍度等等,哪一个都是要依靠众生的。成佛之后的大事业也是要任用自成度化众生,所以我们就知道,修法所依缘,这个有情他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有情和佛之间就是说,从有情或者佛善知识,这两个方面没办法分出哪个高哪个低。所以说我们说这个有情高或者是佛高,这方面都是没办法分别的。离开了佛,离开了有情,我们的菩提心或者我们这样一种菩萨行都无法圆满,所以说这个方面叫做我们能叫平等的对于修法所依缘的有情和诸佛平等恭敬。
敬佛不敬众,岂有此言教?如果我们只是对佛表示恭敬,对众生不表示恭敬,哪里有这样的言教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言教,所以说寂天菩萨一针见血就指出了我们的毛病,所以说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对于佛陀和对于众生平等恭敬,当然从我们凡夫人这个固有的习气来讲,佛陀当然是具有功德的,对他表示恭敬很自然,而对于有情表示恭敬就很困难,但是这个方面困难是困难,但修行是必须要修行的。所以说这个方面主要是鼓励我们,鼓励我们逐渐逐渐趋入到恭敬众生的这样的修法当中去。
【又云:“为令如来喜,止害利世间。”】
又这样讲,为了令如来欢喜的缘故,应该制止对众生的伤害,而对整个世间普遍做饶益,不管是发心也好,还是真实的行为也好,这方面都是菩萨必须要再再修习的。
自他平等,下面开始讲自他平等自他交换,广说这样一种修法,首先是自他相换前面的因就是修持自他平等。
【修自他平等有共同与不共二种,共同自他平等的修法在修四舍无量心品已宣讲过。】
所谓的自他平等有共同和不共,其中共同的自他平等在四舍无量心,四舍无量心的意思就是说,四无量心当中的舍无量,就是这样理解,就是说四舍无量心我们认为是不是有个错字,不是错字,四舍无量心的意思就是说,总的来讲四无量心就是说分别讲自他平等的时候是讲舍无量心,所以说此处讲四舍无量心品,已宣讲过要将亲怨观为平等。这个方面的修法已宣讲,这个是共同的自他平等。
【不共自他平等:如对一个怨敌,首先对其作母亲想,再观想:如同自己向往暂时获得安乐、究竟成就佛果一样,他也无有差别,所以愿我能尽力利益他。】
这个时候就教给我们怎么样修持不共的自他平等,现在我们就观想一个怨敌,观想一个怨敌,这个时候首先对她做一个母亲想,我们在没有修自他平等之前,他就好像一个实有的本体的怨敌,这个时候首先我们将他观成我们的母亲,就是说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从这个方面观想,他是我具有母亲的这个自性恩德的,然后再观想,自己是向往暂时的安乐,比如说人天的安乐,在今生当中,我们也是愿意离开病苦或者说违缘,获得健康,或者说获得其他的衣食上面丰裕的安乐,这个是自己向往的,究竟自己愿意成佛,作为一个有情来讲,他也是没有差别的,对方也没有差别,实际上我们说他也没有差别,他没有学佛他怎么可能说向往究竟的佛果,这个方面我们就是观察,只不过是他不了知佛果具有什么样的一种功德而已。如果他真正知道了佛果具有什么样的功德,绝对会希求的,不希求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我们一概可以讲暂时的安乐,对方是愿意获得的,究竟的成佛安乐绝对也愿意获得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话,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愿我能尽力利益他。所以说既然是我的母亲,对于自己的母亲,哪有什么不能尽力利益的呢?肯定能够尽力利益,《修心七要》当中也是讲了很多这样殊胜的要诀,我们对母亲愿意付出很多的辛苦或者说付出很多的劳作乃至于付出自己的生命做一个真正的孝子来讲,绝对是心甘情愿的,现在这个怨敌既然是我的母亲的话,她也向往获得安乐,她也向往获得究竟涅槃,从这个侧面观察的时候,又是我的母亲,然后她也想获得暂时和究竟的果,为什么我不能够去尽力利益她,应该是尽力利益她,从这个方面开始观修自他平等。
如是而修。
【从一个众生到等同虚空际的一切众生之间而观修。】
首先是缘一个众生这样去再再观想,然后逐渐扩大观修的范围,最后对一切法界的众生能够任运的观修,能够任运的观修时候,自己自他平等真正就算是修到量了。这个方面的这个修法是很重要,所以说平时我们在修菩提心的时候也可以将这个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这个时候作为这个菩提心的正行的所缘。然后反复的观修或者反复修持,通过这些法的磨练,我们的心逐渐会从自私自利的这个狭隘的心理当中解脱出来,然后将注意力放在众生上面,就是说,这样修持在座上面存储之后,在下座之后在真正面对众生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愿意付出了。如果没有通过这样一种修心法来磨练自己,来修习的话,上座的时候是一种,下座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看到众生的时候,自己还是忍不住要去伤害她,忍不住还去破坏她。所以说我们就讲,我们在这个,真正面对众生的时候,能不能够做到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很大一个程度来自于你在座上面,你在入座的时候修的这个质量怎么样,如果你在上座的时候修的质量非常好,在下座的时候,在座上面真正修菩提心的力量,它会不断的延续下去,延续的时候,我们在和人接触的时候,这种力量就会显现出来。这种力量一旦显现出来之后,自然而然就愿意对对方做利益,不愿意伤害他,对她做饶益,这方面的心绝对会有,只不过,我们上座和下座,下座的时间能够保持多长,这个方面有时候就难以定准。有的时候上座修的很好,下座之后几分钟或者说几十分钟之内,一两个小时之内,它的力量没有消失的缘故,还能对众生保持一种悦意的慈悲的状态。但是有的时候过去之后,修法的力量也会消散了,修法力量消散之后,它有可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或者恢复到一种无记的状态,都有可能,所以有的时候在严格对于瑜伽士修持菩提心要求的时候,修四座,修六座,它都有这样一种目的的。就是说修四座,一座修完之后他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当他的力量消失的时候又开始第二座又开始了,第二座修完之后下座他又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第三座又开始了,这个方面每天可以串习的话,就能够保持一种利他的信念而不会散失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上座的时候修持自他平等,在下座的时候尽量在行住坐卧当中尽量去忆念,就是自己刻意的去忆念,不要随着外境而散乱就把这个修法给忘掉了,刻意去忆念它,这个保持的时间会更长一点。下座的时候忆念再加上上座的时候专心的这种功能,像这样的话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自己的心情就处于一种真正利他的慈悲的状态当中,这个方面也是很多其他的修法当中也是这样提到过。下面就是讲自他交换。
【自他相换:修不共自他平等达到修量后,观想:将自己的一切安乐、善根全部取出施与他,以此福德愿他暂时转生善趣、究竟获得佛果。】
前面的自他平等修到修量之后达到标准了,然后可以进入自他相换的修法。自他相换的修法就是观想自己相续当中现在获得的一些安乐,现在已经拥有的一些资具的安乐等等,然后内心当中隐藏了这些善根全部取出来一点都不剩,一点都不剩,全部取出来一点都不剩。然后布施给众生,然后愿这样一种福德和善根在他身上成熟,让他暂时转生到善趣,究竟获得佛果,因为我们在修持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在修持佛法的时候,当然不是为了究竟转生善趣的,我们是发菩提心修持这样空性慧的原因获得佛果,这个种子我们已经修了,这个种子已经有了之后,我把这个种子给他的时候给对方的时候,他就获得这个本体了,他内心当中自然而然的生起了这个修持暂时增上生究竟的决定胜或者菩提心的这个修法的功德,这些习气这些善根就在他内心当中我们观想他已经获得了,获得之后这个善果一旦成熟,暂时就转生善趣究竟绝对获得佛果,这方面就是一种可以说是修法,然后进一步观修。
【他的恶业痛苦犹如换衣服般自己取受而成熟于自相续,自己承受他所要感受的恶趣等诸多痛苦。】
对于其他众生的恶业他的这个痛苦犹如换衣服一样把他的衣服脱下来,然后自己穿上一样,从这方面把他们一切的痛苦恶业,从他们相续当中取出来,然后,观想自己相续当中自己来承受他们要感受到恶趣的痛苦。现在他们的一切痛苦,比如说他们现在现行感受的饥渴寒热或者说是一切的地狱等等难忍的痛苦,还在相续当中即将成熟,后世的这个恶趣的这个恶业全部在我自己身上成熟,就是让我来承受,让这些众生能够解脱。有的时候我们想如果真正的一切众生的恶业真正能够在我相续当中成熟,真正是我能承担一切众生痛苦,而其他的一切众生不需要再感受痛苦的时候,自己绝对是想绝对有必要这样一种取受,肯定有必要的。因为通过我自己一个人感受痛苦,而令其他的一切众生的痛苦都不需要感受的缘故,为什么不乐意去做呢?应该乐意去做,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就是教导我们说:
【应当诚心诚意修自他相换,心缘于一个众生达到纯熟,直到一切众生之间修炼。】
有些时候所缘也是一个然后一切众生。实际上上师也是经常教导我们,这些法不是说修不来,这些修法讲的很清楚。自他平等怎么修?自他相换怎么修?这些方面就是观待于修大圆满了,或者说观待于修大中观来讲的话,他必定是一个有所缘的修法。他又说自己或者又说观众生这样一种自他相换,将自己的善根给他,将对方的习气恶业自己吸收进来,这个方面看的时候从修法的侧面来讲不困难,确确实实不困难。如果自己其他的法修不来,就修这个就可以了。不管怎么样,下面还讲这个功德是非常具大的,从暂时和究竟来讲,功德非常巨大。所以说如果我们其他法修不来的话,就修这个就说自他平等,就修自他相换,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在这个地方讲的清清楚楚。如果需要真懂的话,就看一下《修心七要》,或看一下前行,看一下其它的这些窍决书当中,所讲的这个自他相换的修法。
掌握之后每天就修,反正每天有时间就修,平时的话就是说,我们也是经常要求或者经常鼓励大家,你只要有一分钟的时候你就修一分钟,有二分钟就修两分钟。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如果真正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他就成了一个自然。这个自然只要有空闲的时候,自己尽量不要去做其它的非法,或者没有意义的事情,经常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够修持这样一种自他相换。这样慢慢自相续当中的我执就会泯灭,然后就是说菩提心的本体就会生起来。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众生来讲都可以比较顺利的,或者说比较容易掌握到这个修法,也能够很容易的修持的这样一种。
【此可清净无始以来的深重罪业并且灭尽后世所要感受的恶趣等诸多恶业,获得众多安乐。】
下面就讲到了这个修练四摄法的这个功德,如果能够这样修持的话,可以清净无始以来的深重的罪业,清净谁的呢?就是清净自己的。相续当中通过我执而造下的深重罪业,都能通过这个方面的修持都能够清净。因为以前上师也是提到过,以前我们的很多深重的罪业,几乎都是通过依靠我执而生起来的,有哪个罪业是通过因为利他而生起的罪业,这个很少的。所以现在我们要将相续当中积累的这些深重的罪业消除,最好的方便就是通过修持四摄法,就是通过修持自他相换来泯灭我执,修持自然而然成了一种净罪法了,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种净障法了。所以说无始以来的这个深重的恶业,通过这个方式就可以泯灭,而且通过这个修行,可以灭除后世要感受的恶趣的很多的恶业。如果我们现在不通过很多殊胜的方便,就大力的修法来尽除相续当中的恶业的话。很多人,不管是世间上的人,还是现在显现的居士身份,出家人身份的这些修行人,很可能很多人都要堕入恶趣。但是如果掌握了这个窍决,或者说将这样的一种修法始终的贯彻下去,贯彻到自己临终,贯彻到死亡的时候,通过无垢光尊者的金刚句,通过佛菩萨的金刚句可以保证,这个时候讲到了,绝对能够灭尽后世要感受的很多恶业。灭尽恶业之后就不需要再转生这个恶趣了,获得众多的安乐,所以说暂时和究竟的安乐都可以获得,所以说修持这样的一种自他相换法,是非常殊胜的。
【《入行论》中云:“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生死当中也没有快乐,一个逗号一个句号之间,逗号和句号之间加一句,就是生死亦无乐。在《入行论》当中这样讲,如果不能够以自己的安乐,换成他人的痛苦,把自己的安乐给众生,把众生的痛苦我来取受,如果不这样修持的话,非但不成佛。非仅不能够成佛,而且在生死当中也没有快乐。为什么我们不修持自他相换?在生死当中就不会快乐这个是什么理论,为什么就能证成?我们就知道,就是这样一种自他相换,他是一种泯灭我执的窍决,不修持自他相换实际上就是增长我执,实际上就是增长我执。如果增长我执成佛是根本没有希望的,有哪个佛是通过坚固我执而成就的?不但不能成佛,而且有了我执的坚固的缘故,因为就说要满足自己的愿望希求他就会造下很多的这个罪业,所以生死轮回的意思就是这样的。这个方面主要是从他的直接违品,而自他相换这个就是泯灭我执的修法,不自他相换就是增长我执的方法。所以就没有讲中间这一品,没有讲小乘声闻这一品,主要是讲两个极端的的反体。两个极端的相违,一个是自他相换,一个是增长坚固我执。所以说如果我们能够修持自他相换,成佛有份,生死当中也会有安乐。如果不修持这个我执,成佛是不要想,然后生死轮回当中会感觉很多的痛苦。
【对此,有些人说:“如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如此代受众生之苦是不合理的,因为自己将永远堕于轮回中之故。此外造不善业时若以意乐回向菩提,则也应成善法,因具有殊胜意乐而回向之故。”】
这个就是一组辨论,通过这个辨论的方式,遣除这个争论的方式,来坚固我们相续当中的定解。有些人这样讲的依靠佛经的说法,诸法依缘生,诸于意乐上,一切诸法依靠这个因缘而成的,这个因缘是注定每个人的意乐的。所以依靠这样一种教证得出两个结论,第一种结论的话代受众生的苦不应理。为什么代受众生的苦不应理呢?如果自己发愿代受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己将永远堕于轮回当中,为什么有这样一种结果呢?众生的边际无量无边,不可尽其边界的。现在我要发愿代受一切众生的痛苦,这就是意乐,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如果我生起这个意乐,就是原因已经具备了。这个因缘一具备自然而然成就这个果,这个果就成立了。什么果成立了?我就永远堕于轮回,永远无法解脱了?因为就是说是众生无边的缘故,痛苦无边的缘故,所以说众生流转的这个时机没有后际的缘故。所以说如果现在发愿代受众生的痛苦,肯定我必须要永远堕于轮回当中,无法解脱这个就是一个,一个结论就是代受众生的痛苦是不合理的,是不能修持的。还有一个,依靠住于意乐上,可以成立另外一种结论,什么结论呢?造不善业这个造了不善业的时候,如果以意乐将这个不善业回向菩提,也应该成为成佛的资粮,也应该成为这个善法,为什么呢?因为具有殊胜的意乐而做回向,前面不是说这个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现在我主要是以意乐将造的这恶业,回向菩提这个因缘就成熟了,因缘成熟诸法就能够成就。所以说能不能够因为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的缘故,我们拼命的造业,造业之后只要我们通过说殊胜的意乐摄持,将这个恶业回向给给无上菩提,就不成了一个殊胜的善法了呢?而从这样一个方面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下面无垢光尊者予以答复,
【虽然此言属于魔王的论调,但也应当予以答复。】
本来的意思是魔王的论调不应该理睬,但是这个时候也做一个答复,做一个答复。给魔王的论调流传开来的话,有可能要影响很多人的相续,有可能就要染污很多人的相续,所以这个时候无垢光尊者还是正理予以答复,
【按照你们的观点来说,若因利他发无边宏愿而漂泊轮回,那么文殊菩萨也应当漂泊于轮回中了。因其所发之愿中言“为每一众生,甘愿住后际”故。】
这个方面就是讲,你们的这个观点论调是不应理的,如果说是你们的论调应理,文殊菩萨他就应该无法解脱,就这样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他们的这个论调是不应理的。什么意思呢?文殊菩萨他早就发过愿了,为每一众生愿住无边际,就是说是这样理解,为每一众生愿住到最后际,反正有一个众生存在,他就会住于最后际。所以说有众生的时候,文殊菩萨永远无法获得解脱。事实上是什么样的?事实上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现在显现菩萨形象只是倒驾慈航而已。所以我们就知道了这个论点是不应理的。
文殊菩萨发了为每一个众生愿住无边际,发下的这个大愿,因为愿力极为强盛,愿力极为猛厉的缘故,反面让他提前成佛,反而让他提早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安乐。这就是种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发愿说要代受一切众生受苦,这是极其强烈的心力,通过这么猛厉的心力,他就能够迅猛地积累无边的资粮,资粮能够无边积累的缘故,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什么时候这个因圆满了,它的果马上就产生了。
所以我们通过这样再再地发心,再再地发猛烈的心,资粮就能够迅猛圆满,资粮一迅猛圆满,佛果马上就现前了。这是因果规律,因一成熟,果绝对会现前。所以你们这种观点,以文殊菩萨为例子观察的时候,就说明了根本是不合理的。这方面打消一些人的疑虑,所以我们应该发猛厉愿,发广大愿,然后我们成佛的时间绝对会提前成熟。
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或者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发下这样的愿望。我们不需要为他担心的。实际上“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么猛厉的愿望摄受,还是一直是十地菩萨,永远没办法超越这个界线,永远没办法成佛,这个是绝对不需要怀疑的。这么狂飙的愿望绝对可以成佛,早就成佛了,肯定早就成佛了,只不过显现菩萨身。所以说这些大菩萨都是愿力非常强猛,他的资粮早就已经圆满,我们如果也能够这样做得到的话,资粮也能够迅猛圆满。
下面对于自他相换做一个观察。
【所谓的自他相换实际上并没有与众生直接相换,如果直接相换也是极妙的,因为如此也是广大福德。】
无垢光尊者说,所谓的我们自他相换的时候,将一个众生观想在面前,然后他的这个痛苦我来接受、他的恶业我来接受,然后我的善根安乐给他,让他去享受。
实际上我们在修自他相换的时候,有没有和众生直接相换?没有,并没有和众生直接相换。如果能够相换也是非常好的,如果真正能够将众生的痛苦自己来接受,将自己的安乐让众生去感受,这也很好,也是大福德。这是什么意思?“如果直接相换也是极妙的”这有两种方式,一方面如果可能的话,当然非常好;第二,有些大德在特殊的因缘聚集的时候,可以直接相换。众生的痛苦他直接可以得到,自己的安乐给众生,这也是有的。
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一般来讲自他相换并不是将众生和自己的安乐真正能够交换,并不是这样。下面无垢光尊者还讲,真正的因果规律是自己的业自己成熟,不会迁移到他人身上成熟。既然这样的话,我们修持这种自他相换有没有利益?到底我们还没有这种实际的意义去修下去?上师在这里也做了教诫。
实际上修持自他相换的时候,对对方绝对有利益的,对自己绝对有利益的。一方面真正对方的痛苦自己不能够感受,确确实实我们再说把他的痛苦吸过来,把他的业吸过来,然后把我的安乐给他、善根给他,这些情况是自己怎么修也不能够感受对方的痛苦。从这个方面这样讲的。
有些大德或者修的时候,一修自他相换对方就有好转,对方马上就有感应,这是什么意思?上师说这是依靠菩提心的具大力量把他的痛苦消失。实际上就是通过修菩提心的力量,这个善作意力量非常强,这是个极强的善法的缘故,所以说通过这个菩提心的力量可以消除他的痛苦,而且通过修菩提心的力量,自己相续当中的业能够消减,所以自己能够获得福报,自己能够获得殊胜的安乐。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有利益的,对众生来讲也有利益。尤其是我们以前讲过,主要是对治我执方面,它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非常强大。所以说我们还是应该了知这个情况这后,来精进地修持自他相换。
【观想相换的众生与自己二者都是自心,而且他人的痛苦不会成熟于自身,自己的安乐也不会迁移到他身。】
我们观想自他相换的时候,观想者自己还有所观想的众生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心。实际上我们坐在座上观修的时候,脑海当中浮现了一个众生的形象,这个是不是自己的心呢?这个就是自己的心。所以说所修的众生是自己的心,能修者也是自己的心,都是在自己心上面去这样修持。而且他样的痛苦,不管你怎么样观想,他样的痛苦,真正他自相的痛苦不会成熟在自己身上。自己将安乐给他,自己相续当中的安乐也不会迁移到他身,这个也是一种针对有些人的疑惑,有必要用这种观察打破他们的邪知。
有些人会想,如果我这样观想,万一他的癌症真的过来了怎么办?万一他的杀生的果报真的过来了怎么办?这方面讲的很清楚,你怎么观修,他的痛苦不会成熟于你自身。而且将自己的安乐善根给他,自己相续当中不会因为你修一次,你相续当中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是一种殊胜的修法,无垢光尊者此处讲到它的必要性或者其中一些密诀,讲完之后就可以从一个侧面打破我们相续当中的这种执著,打破这种怀疑,从而可以放心大胆地投入修持自他相换的修法中去。
【佛在经中说业果不移,《百业经》中云:“自造之业不能移于他,他众之业亦不成熟己,自受自己所积之业果,一切众生为业暗所遮。”】
自己造的业不会在其他人相续当中成熟,也不会成熟在外面的山河大地上。他众的业不会成熟在自己的身,只是自己所积的业果,以前自己造了什么因,现在就在自己相续当中积累,这就是假立的一相续,这就是业果缘起。
实际意义上我们知道,在千百万劫之前我们曾经造过一个业,但实际上在造业之后,这个造者已经灭亡了,早就灭亡了,已经不知道转了多少世了,这个五蕴已经一换再换,但是在最后意愿成熟的时候,还是在我们自己相续当中成熟,这就是一种无欺的业果的缘起力。这个法界力就是这样,不会消耗,也不会错乱的。这方面在很多地方辩论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就知道,反正从一般的角度来讲,从根本的核心的角度来讲,自己造的业绝对是自己来承受。
“一切众生为业暗所遮”,所有一切的众生都是被业力的痴暗所遮蔽,没办法真正地重获得解脱。
“罪业不是善根,”下面是针对第二种他们前面提出来的问题,这些众生为业暗所遮这以上,就回答了所谓的不能代众生受苦的谬论。下面是通过殊胜的意乐将罪业回向菩提,会不会成为善根的问题再予以打破。
【罪业不是善根,不能作为回向之因,而只是恶趣与痛苦之因。】
罪业不是善根,罪和善从显现上来讲,世俗当中讲,绝对是水火一样不容的。所以它不能作为回向之因,而是恶趣与痛苦之因。回向之因的意思就是要回向获得安乐,回向获得这种菩提,这方面如果要回向,绝对就成为一种因果错乱。因为我们回向的时候,以后获得善趣的安乐,以后获得大菩提果,善趣的安乐乃至大菩提果,都是一种安乐的自性,尤其是大菩提果,是纯安乐的自性。所以如果说将罪业回向菩提,他能够成就快乐的话,这个业因果绝对就成为一种颠倒,完全就成为一种错乱。所以这个业因果相合于它自己的规律来讲,这个恶业就成为恶趣,恶业成为痛苦之因,这个是绝对的。
【经中也说“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任何经中均未说过“此罪根回向无上菩提”。】
无垢光尊者引用佛语来打破对方的观点。任何经论当中都是说以此三世的善根,全部都是说以此善根回向菩提道,任何一个经论当中都没有说过罪根回向无上菩提。如果有的话,肯定是伪造的,肯定不是真正佛菩萨的殊胜清净的金刚语。所以怎么可以说将罪根回向无上菩提呢?这样的说法绝对找不到,教证也是没有的,理证也是没有的。理证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这样是没办法成立,教证也没办法成立。
【所以,具有善根以意乐回向可成为菩提之因,不能作为因即使回向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就像将此虚空回向菩提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一样。】
如果说是具有善根,一方面具有他回向的本体,再一方面以殊胜的意乐摄持,回向之后就可以成为菩提之因,因为一方面有殊胜的意乐,一方面他回向的本体是善根,这个善根和菩提之间有一种相顺的关系。在法界业因果的规律中,有相顺和相对。相顺的是善和安乐、善和菩提、善和解脱,这是相顺的一种业果;恶和菩提、恶和解脱、恶和安乐就是相违背的。所以我们所回向的本体是一种善根,相合于菩提的果。还有回向的本体有殊胜的意乐,所以说通过殊胜的意乐摄持善根一回向,就成了菩提之因,这绝对是非常顺应的。
不能作为因的就是非因,这种非因不能作为因,即使回向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它因为和法界根本不相顺应的缘故,缘起就根本不相顺的缘故,所以你怎么样将本体这个非因以殊胜力的作用摄持回向,它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的。业因果根本不会错乱的缘故。
用比喻讲,就像将虚空回向菩提,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我们说殊胜意乐摄持,将虚空回向菩提,这个根本不会成为菩提之因。同样的道理,你说将殊胜意乐摄受,将这种罪业回向无上菩提,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为什么?这就是讲因,正因回向可以成为菩提之因,非因回向怎么样也不会成为菩提之因。就是这种道理。
【因此,这种观点甚至想也不能想、听也不能听,更何况说真正跟随承认了。】
无垢光尊者严厉地遮止,像这种极其荒谬极其错乱的观点,作为自己来讲不能想,如果别人在讲不能听,更何况说真正自己去跟随、承认、修持,这是更加不应理的,会错乱圣教,会失坏修行人的精力,失坏他的种种修法。所以我们就知道这方面的观点必须要予以究竟的遮破。
【关于清净、增上菩提心之理下文中还有说明,在此不作广说。】
如果清净,如果增上菩提心,下面还要通过殊胜的专门的论文、专门的颂词和讲义作观察的缘故,在这里就不作广说。无垢光尊者这样作了交待。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