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8(95-96)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4/25 0:2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下面开始继续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当中现在我们开始讲第七个科判,

乙七、明示二十堕罪及同分:

这个主要是讲菩萨戒的戒条或者它的根本罪和它的同分罪,所谓的“同分”就是轻罪的意思,他不具备真正的二十堕罪圆满条件,但是比较相近的罪业称之为同分罪。

不失二心为学处,国王五堕邪见等,

大臣五堕毁城等,平凡之人八堕罪,

共同二堕廿堕罪。彼之同分为轻罪,

不具此等无堕罪,行诸善法即学处。

首先教诫讲不失二心为学处,总的学处不能够毁坏两种心,也就是不能够毁坏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个就是总的菩萨学处。下面对于《虚空藏经》当中所讲的二十堕罪,还有《学集论》当中所讲的堕罪进行宣讲,进行宣讲的时候讲国王五堕和大臣五堕,平凡之人八堕,这方面的意思并不是说只有国王才能犯的五种堕罪,只有大臣能够犯的,在《三戒论》当中讲的是从容易就犯的侧面讲的,也就是说国王他容易就犯这五种堕罪,大臣容易就犯五种堕罪,一般的平凡人容易就犯八堕罪,所以主要是从容易犯的角度,实际上你不管以国王身份还是大臣的身份还是平凡的人,都可以犯这些十八种堕罪,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这个是给国王讲的大臣讲的,跟我没关系,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因缘具备的情况下还是可能犯这样种堕罪的。

下面注释当中还要详细地介绍五堕,邪见等以邪见为例。

还有大臣五堕毁城等,大臣的五种堕罪以毁城为例子进行宣讲,毁坏城市,因为大臣他有权力或者说是以秉持国王的法印而办事,所以有可能去做一些毁坏城市的罪业。

平凡之人有八种堕罪,总共有十八种,十八种共同二堕廿堕罪。共同二堕意思是除了这十八种堕罪之外,还有共同的两种堕罪,共同的两种堕罪一个是舍愿菩提心,第二是舍行菩提心这两种堕罪,加上前面的十八种就是廿堕,廿堕就是二十种,总共这个地方讲了二十种堕罪。

彼之同分为轻罪,彼就是讲二十种堕罪,二十种堕罪的同分就是轻罪,同分的意思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它不是真正的堕罪,和它比较相同的这部分,有一部分和他相同,所以叫同分,这些如果违犯了就叫轻罪。

不具此等无堕罪,如果不具备这些二十堕罪的话,这些二十堕罪不具备而行持善法就是根本没有堕罪。

行诸善法即学处。总之来讲菩萨的一切的学处就是行一切善法,行持一切善法当然叫断尽一切恶法,所以行持一切善法就是菩萨学处。

【寂天菩萨依据《虚空藏经》而在《学集论》中宣说了十九种根本堕罪。】

寂天菩萨在《学集论》当中他宣讲的是十九种,十九种实际上是前面分析的十八种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这个就是十九种根本堕罪,所以后面在标数字的时候是十八种再加上一个愿菩提心,成为十九种根本堕。

下面依次介绍:

【其中国王五定罪:】

国王的五种定罪或者五种容易就犯的堕罪:

【(一)掠夺三宝财物;】

掠夺三宝财物,掠夺者是谁呢?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国王,必须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国王才能够犯这个罪,他既然如果没有受菩萨戒他不算菩萨,不算菩萨就没有菩萨戒,所以这个地方犯者他肯定是一个受了菩萨戒的国王。

他掠夺三宝财物,三宝财物当然是佛法僧的财物,佛的财物我们可以理解成给佛供养的财物,如果化身佛在世的时候这些财物。如果化身佛不在世,比如说对我们来讲怎么样去掠夺佛的财物呢?就是供养佛像的,供养佛像的财物称之为佛的财物。

法就是法宝比如说供养法宝的供品、供养法宝的包经书的布、绸缎这方面都称之为法宝的财物。

僧众的财物有凡夫僧和圣僧,凡夫僧四个以上称之为僧众,圣僧一个算僧众,像这样的话僧众的饮食、僧众的资具、经堂等等这些都叫作僧众的财物。

如果国王他发心掠夺三宝的财物据为己有,这个时候就犯根本堕罪。

【(二)惩罚具戒比丘;】

这个和《三戒论》当中的讲法稍微不一样,《三戒论》第二条是舍法罪,主要是舍法,舍弃三层或者九层的证法,舍弃教法、舍弃证法,教证二法舍弃,这个时候称之为第二条。但是这个地方就是无垢光尊者安立第二条是惩罚具戒比丘,具戒比丘在《三戒论》当中是安立成第三条的,具戒比丘就是具有戒律的比丘,如果国王去惩罚他,惩罚的方式:剥夺他的僧衣、强令他还俗、殴打、责骂这方面都叫做惩罚,或者将这个比丘关在监牢当中,都称之为惩罚具戒比丘。

在《三戒论》当中讲的时候,不但是具戒比丘、即便是破戒比丘也不能够惩罚,还有不具备戒律的人,他只是剃了头、只是穿了僧衣根本没有受戒,这样也不能惩罚,像这样从很严格的侧面比较广的侧面进行宣讲的。

所以国王很容易一发怒或者一起烦恼的时候下令惩罚哪个寺院的比丘驱逐出界或者关到监牢当中,这个是国王他比较自在的,如果犯了这一条就是犯了菩萨根本戒,根本堕罪就算违犯的。

【(三)轻毁出家学处;】

轻毁出家学处在其他的地方是没有的,《学集论》或者《三戒论》当中没有这条或者不明显的,前面讲了主要是舍法,舍法这个方面好像代替成了轻毁出家学处,对于具有出家人的学处他又开始轻毁,认为这些没有必要等等,这个就是第三条。

【(四)造五无间罪;】

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个方面就是造五无间罪。

如果对于上述的五个罪业如果犯下的话,就算是造五无间罪,一方面五无间罪它就是一个自性罪,第二方面成了菩萨的堕罪,所以两条罪业都会违犯的。

如果造了五无间罪,根本戒肯定破掉了,不单单是对国王就是一般的人,比如一般世间上的菩萨如果是造五无间罪,根本戒肯定会破的,所以这个方面一定要注意。

还有比如毁佛身血当中,一般来讲毁化身佛,比如释迦佛出世的时候,出佛生血是化身佛。

如果现在砸毁佛像算不算是五无间罪呢?真正的五无间罪不算,那是近五无间罪,它是接近五无间罪的,这个方面过失也是非常严重的,砸毁佛像、撕毁佛像,这些方面都算是这一条的。

【(五)持邪见。】

邪见就是不相信因果、不相信前后世、没有轮回等等,这个叫作邪见。

相续当中如果守持没有前后世、没有解脱道的这样种见解称之为持邪见,持邪见如果邪见一生起来菩萨戒就毁掉了,菩萨戒非常严重的邪见,当然如果有稍微一点怀疑,不是很严重,不是一个定解,没有产生定解不算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持邪见。所以像这样的话,如果真正的一个菩萨,相续当中认为没有前后世,没有因果、没有解脱道、佛有的是虚假的等等,这个方面如果是真正的比较坚定的见解,坚定的定解生起来的时候,绝对是毁坏菩萨戒的,因为这样种邪见他会毁坏戒律,遗弃了皈依戒,其他别解脱戒的舍因,菩萨戒的根本戒犯了因,这个也是持邪见的。

所以像这样的话也必须要非常清晰地了解。

【大臣五定罪:】

大臣容易就犯的五种定罪。

【(一)毁舍宅;(二)毁村落;(三)毁乡镇;(四)毁城市;(五)毁都市。】

实际上都是毁,为什么定成五条呢?他所毁的境不一样的,所毁的境不一样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境,只要把境分析清楚之后,它的罪性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了。

什么是舍宅?就一个人居住的,这个叫做舍宅,或一家人居住的,就一家人的这个,就叫做舍宅。这个家里面不管有几个人,两个人一家,或者说四个人一家,反正就说是这个这个方面就叫做这个舍宅的定义,把这个摧毁了。然后村落就是四户以上,四户以上就称之为村落了,有这个三家村,这个方面就是四家村,反正就是说这个四家以上的叫做这个村落。如果把这个四家以上的毁坏就是叫毁村落。然后就说是这个毁乡镇,毁乡镇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乡镇?乡镇在很多注释当中讲相关注释当中讲的话,有十八种工巧具备的地方,十八种工巧具备的地方这个叫做乡镇。就具体哪十八种工巧这个在注释当中没有详细讲,反正就这个乡镇的定义它当然比这些村落都要大了,就说有十八种工巧,就说这些这个很多这些木匠或者说这些瓦匠等等,这一类的,反正有十八种工巧聚齐的这样一种所依就叫做这个乡镇。城市和都市之间的差别,城市当然比都市小,就说城市很多地方注释的就是说很多很多商人云集的地方,很多商人云集一起做生意,这个方面叫做城市。都市就说很大的这个大城市,比如说现在的北京、上海这一类的,像这样的话就叫做都市。如果是他一个大臣他通过他自己的能力将这些毁坏的话,这个就是他的根本堕罪。一般的人不容易犯,就是说一般的人把这个一家人的这个房子烧掉,或者这个村落烧掉,也许他有能力。但是乡镇,城市,都市,这方面要毁坏的话,就说借助这些这个大规模的杀伤武器或者说很多人就说才能够办得到的,一般人根本不一定具备得到。所以这些就是五条他的堕罪。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是将这个五个定罪一个一个这样列出来的,从这个他的境方面,所毁坏的境方面来列出五种定罪的。《三界论》当中在解释的时候就说前面的就说是这个大乘的五定罪的前面四种一样,国王的前面的四种和这个大臣的前面四种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就说大臣的五定罪当中没有这个最后一条,把这个“持邪见”这条改成毁坏这些这个舍宅乃至于都市,就说把这个五条毁坏的这个归到一条当中,这一条就说加上前面的四条就是五条,这只不过国王是持邪见,后面这条是他毁坏这些城市等等。这个方面有这个开口不同的地方。

下面讲

【平凡人八定罪:】

【(一)对非法器宣说空性;】

这个就是菩萨戒的第一条,平凡人容易犯的,菩萨他在宣讲正法的时候,对方听法者他是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对于这些无常,或者对于这些空性没有修练的,它不是一个法器。不是一个法器,如果说不观察的情况下,就随随便便给他宣讲空性,导致他对于菩提道生起畏惧,或者对于大乘道退失,这个方面就是一个菩萨根本戒,菩萨根本堕,这个方面就是讲自己所传空性的对境必须要是个法器,这个方面就是讲这个这样的。而当然就说是如果一个开源,如果你观察到,你观察,不管你观察的正确与否,观察完之后你认为他是一个法器,但实际上观察错了,这个时候给他观察,给他宣讲这样一种空性的不犯的这条戒律,主要是根本不观察的情况下,不观察的情况下他又是一个非法器的话,这个时候就会犯这个根本戒。

【(二)退失大乘道心;】

从这个大乘道当中退失,从大乘道当中退失主要是这个就说让别人,让其他的菩萨从大乘道当中退失,就说你现在学习这些六度外境根本无法成就,就你这个根性你还能修大乘,还不如去修一个解脱道,修一个就说是这个小乘的这些这个别解脱戒,修人我空性,赶快获得解脱算了。所以说你根本没办法修大乘,这样让他退失大乘道心,这个就是菩萨的第二种根本堕罪。

【(三)舍弃别解脱戒修大乘;】

就说反方面讲,别人对一个小乘根性来讲,对一个小乘根性来讲,他已经进入小乘,已经在守持了别解脱戒律,或者说他准备进入小乘,准备守持别解脱戒,这个时候给他宣讲不要守持别解脱戒,放弃别解脱戒,应该修大乘,修大乘发菩提心,空性见,可以迅速成佛,这个时候如果对方听你的话,舍弃了别解脱戒了,这个时候就说是一种根本戒,所以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对于一般的定性小乘,就暂时来讲是一个决定性的种性小乘根性,他没办法接受大乘,你又让他舍弃小乘,最后他就什么都抓不住了。小乘也失毁了,大乘也修不到,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就是一种根本戒。失坏,或者破坏对方的这个善根修法的因缘的缘故,就是这样的。

【(四)自持小乘且令他持小乘;】

这个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就说是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个《三界论》当中讲的时候就是讲这个诽谤声缘乘不是正道,就说是认为这个修持声闻乘和缘觉乘,第一个,根本无法对治烦恼,第二个根本无法获得解脱,如果这样诽谤的话,就成了一种根本堕。此处自持小乘,自己当然是一个菩萨,这个方面是一个菩萨,因为这个是一个菩萨戒,他这个平凡人容易犯的,所以本身自己是一个受了戒的菩萨,但是自己转而开始守持小乘见解,小乘的行为,然后不单自己受持,而让他人也受持小乘。这个方面就是第四条根本戒。

【(五)为利养而赞自毁他;】

这个前提是为了利养,为了利养和恭敬,为了利养和恭敬,不管是为了利养也好,还是为了恭敬也好,如果为了获得别人的恭敬,而开始就说赞自毁他,为了这样一种利养而赞自毁他,这个都是犯根本戒的。赞自毁他就说是赞叹自己的功德,而毁坏诋毁他人,如果说是这样的话,就说,不管这些获得还是不获得,反正你的目的是为了利养,然后开始赞自毁他的时候,就会犯这个戒律,这个是比较容易犯的。而对一般的人来讲比较容易犯,因为一般人的相续当中利养恭敬心,这个方面比较旺盛。所以说在不知不觉当中不注意的话,这个时候就容易犯。只不过在这个发心的时候,已通过上品禅,中品禅,下品禅这个方面有这样一个差别,或者说在广讲这些菩萨戒的时候,你要看你的意乐,明知,明明知道这个,而且是通过很强的这个意乐去诋毁,有可能真正犯根本戒。如果有的时候是随随便便哪,或者说是这个不是很强的意乐去宣讲的话,这个还可以考虑到底有没有犯这个根本戒,总之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犯的,所以说必须要这个注意。尤其是为了利养的缘故去赞自毁他的话,这个就是很麻烦的事情。

【(六)说上人法妄语;】

说上人法,什么是上人法?上人法,实际上就说一般的人没办法获得的,这个叫上人法。一般的没法具备的法,叫上人法。所以本来自己没获得这些就说是这个,就说是这个禅定,没有就说见到这些天尊,这方面妄说自己见到了,或者说是自己就是已经证悟了真谛,这个方面就称之为说上人法妄语。说上人法妄语,一方面是比丘沙弥出家人的话,或者说是一个就居士的话,别解脱戒他会犯,第二个菩萨戒也会犯。就你说的时候两个戒律同时会犯的。这个方面就是说上人法妄语。说上人法妄语这些实际很多都是和自己相续当中的贪欲心他是有关联的。比如前面的为利养,为利养这一条,他也是贪欲心在作怪,如果相续当中对于名闻利养的贪欲心很重,他就有可能会犯这一条。为什么我们说这个人说上人法妄语,为什么他会说上人法妄语,不外乎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为了得到就说别人的供养,所以说如果他相续当中有些人的贪欲心重的话,就容易就说上人法妄语。如果他是说通过出离心进自相续,相续当中对这个这些名闻利养,或者说对这个这些世间八法,或这些这个财物,能够看淡,能够放下的话,他说这个上人法妄语的机会几乎没有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他的这个犯因很多时候来自于这一类的贪欲心。

然后就是说这个第七条

【(七)取受享用三宝财物;】

取受享用三宝财物我们必须要了知他是怎么样违犯的。这个时候主要就是说比如说自己通过财物去贿赂国王,贿赂大臣,贿赂这些高官,贿赂好之后在中间挑拨离间,挑拨就说是这个寺院,比如说对方是一个沙门,一个沙门,或者说对方是一个寺院团体,然后自己做为这个菩萨,然后到国王面前去挑拨离间,就说他们这群沙门,怎么怎么样不好,不如法,怎么怎么样,然后就准备反对国家,或者说反对政府,像这样的话就开始说这些话,说这些话之后,国王和大臣听信了, 听信之后就惩罚对方,惩罚这个沙门,惩罚这个沙门的时候,这个沙门没办法,只有取,只有取受这个寺院里面的三宝物去贿赂国王,或者说去贿赂国王贿赂大臣,这个时候就说自己从这个贿赂的这一部分当中取受一部钱财,或者物具,这个叫做取受享用三宝财物。他这条戒律是这样进行安立的。

然后第八条,

【(八)将修禅定者之财施与闻思者。】

这个是第八条,就说是这个制定一些恶的这个规定,制定一些恶的规定将修禅定者的财物施与闻思者,修禅定者他财物,他修禅定者他是依靠这个财物,有这一定必要的财物他可以入定,他可以定住奢摩他当中对治烦恼。如果这个禅定者他的财物没有了,所依没有了,他就被迫要放弃这个修禅,他必须要被迫放弃这个禅定,如果一旦放弃了禅定,失去了对治烦恼的这个正对治,烦恼就会涌发,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如果说将禅定者的财物施与闻思者,这个时候让这个禅定者他被迫放弃修禅定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堕罪。

烦恼就会引发,所以说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如果说将禅定者的财物施与闻思者,这个时候,让禅定者被迫放弃修禅定的话,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堕罪,根本堕罪。这些方面讲,平凡人容易犯的这些堕罪。

【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这一共同堕罪,总共有十九种。】

前面不是说有十九种,十八种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舍弃愿菩提心,从今之后再不修佛道,从今之后再不愿度众生,这个时候就是一种舍弃愿菩提心。

【《宝积经》中所说的二十种堕罪是在前十九种堕罪基础上加舍弃行菩提心。】

在《宝积经》当中讲二十种堕罪实际上是前面十九种共同堕罪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舍弃行菩提心,舍弃行菩提心这样一种堕罪,加起来就是二十种。

【《月藏经》和《虚空藏经》中也明确地宣说了舍弃行菩提心属于堕罪。】

依据教证也说明证成了通过《月藏经》《虚空藏经》当中也说如果舍弃行菩提心也属于堕罪的范围。

【如若出现此等堕罪,那就不能称得上是菩萨,因此应当精勤忏罪,力求恢复清净。】

如果任何一个菩萨不管是什么身份,相续当中出现了这些堕罪的违犯,出现了这样一种垢染的时候就没办法再称上是个清净的菩萨了,他就不是菩萨,所以说在违犯的时候,必须要精勤的忏悔,力求恢复清净,当然最好是不要犯,如果一旦犯了,没办法,犯了之后最好立即忏悔,通过精进心去环灭,力求清净。很多地方讲了,菩萨戒和别解脱戒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比较容易清净,它因为很多是在心上面安立的,在心上面安立所以说比较容易清净的。虽然违犯的过失很大,但是如果自己精进去发露忏悔了,也是有清净的机会的。关于这些详细的分类,什么情况下才真正的违犯,什么情况下不违犯?或者这些开缘,这方面可以去参考益西彭措堪布写的菩萨戒的讲义。那个地方讲得非常详细。对于五堕罪当中它的基是什么?发心是什么?加行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是真正犯了根本罪,什么情况下不算犯根本罪,所以说这个方面有哪些开缘,什么情况下根本不算真正的犯戒,这个方面非常清楚的讲解了。所以说我们如果说详细了解的话,必须要去参考这些,这些论典,参考完之后就可以去对照,如果不知道很清楚的话,犯了不知道,犯了也认为没有犯,这个方面是一个企图,没有犯认为自己犯了,天天增长一个压力背个包袱,这方面也没有必要,反正你犯了就是犯了,按照这个方面的界限,基发心加行,究竟一个一个对照,确实没有犯,没有就没有犯,如果犯了就要忏悔。所以如果详细的了解这个违犯与否的界限,对我们来说还是重要的。

《菩萨戒二十颂》这个就是??所写的二十颂跟前面的不一样的,

【《菩萨戒二十颂》中宣说了下列四种根本堕罪:为谋取利养而赞自毁他;】

在广大行派当中有这样四种根本罪。四种根本罪第一个是为谋求利养而自赞毁他,自己是为了获得恭敬利养开始自赞毁他,如果开始做的时候就犯了根本罪了。

【对于求法求财、无依无怙的痛苦者因悭吝而不作布施;】

求施者要不然他想在菩萨面前,在你面前求法,这个时候,你如果说以悭吝心不给他传法这个就要做违反他的堕罪。如果说是对方是个求财的人,无依无怙求财,求财你是通过悭吝心而做布施,这方面是犯根本罪。所以说这方面悭吝心是很麻烦的事情,像这样的话,如果真的是有悭吝心,给众生不布施的时候很有可能就犯了根本罪了。按照广大行派的规矩来讲,如果真正犯了必须要重新受戒,必须重新受戒。这个方面经常通过殊胜的法义对照相续尽量的对治悭吝心极其关键极其重要。

【不接受他人忏悔反而以嗔心呵责之;】

比如说就是说别人伤害了你,别人伤害你之后,后面发现错了,发现错了之后,诚心诚意在你面前求忏悔,这个时候你不接受,你这个忏悔是虚假的不接受,然后以嗔心对他呵责,这个时候就犯第三条。所以说如果别人来忏悔的时候应该以慈心对待,慈心摄持,既然说以前犯了这个过失,现在诚心忏悔,诚心忏悔的话,就应该安慰她,如果我不接受他更难受了就这样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话,反正他诚心忏悔,自己应该通过慈心来接受,而且软语地给她安慰,这个方面让他好好忏悔,这个方面就是菩萨应该做的行为。如果不但不做,反而不接受他的忏悔,反而嗔心呵责,这个是非常容易违犯的。

【舍弃大乘而宣说相似之法。】

舍弃大乘之法,而宣说相似的法。自己想的一些法,自己创造了一些法,开始宣扬这些相似的违法。这方面就是犯第四条。

【此四种根本堕罪与他胜罪相同。】

他胜罪的意思就是和小乘当中的他胜罪小乘当中的根本罪是相同的。他胜的他字就是指烦恼,就是讲违品,自己被违品所胜,这叫他胜,这个是讲根本罪的异名。

【如颂云:“以利养贪心,赞自而毁他,于无怙苦者,悭不施法财,他忏不听受,反以嗔呵斥,舍弃大乘法,宣说相似法。”】

这个就归纳前面的这个意思。以利养贪心,赞自而毁他,这个是第一条。于无怙苦者,悭不施法财,是第二条。他忏不听受,反以嗔呵斥,第三条。舍弃大乘法,宣说相似法,这是第四条。

【凡是追随无著菩萨的后学者均承认四种堕罪。】

反正追随无著菩萨广大行派后学者都承认这四种堕罪的。下面介绍一下广大行派的受戒方法。

【受戒方式:受戒者内心清净则可得到戒体,】

首先,受戒者内心当中必须要有清净的心态,它的内心必须要清净,对菩萨戒有真正的信心清净心,在这个前提下去求戒的话容易得到戒体,可以得到戒体的,

【对于依靠顶礼、供养而使相续稍得成熟之人,】

这个是他受戒的条件。在受戒之前必须要做一些善法,通过这些顶

礼做广大的供养,然后此相续稍得成熟,就是罪障灭除一部分,功德福报成熟一部分,就叫做相续稍得成熟之人。

【上师首先询问其违缘情况,】

这个时候上师和弟子之间有一段问答,这个问答实际上就是询问他违缘情况,有没有违缘,有没有违缘的意思怎么样理解,就是问他你是菩萨吗?这是第一个问,第二个问,你愿意受这个菩萨戒吗?这是第二个问题。实际上这个就叫做遣除违缘。对方弟子来讲都要回答是,如果说不是,这个就有违缘了,就是说问你,你是不是菩萨?不是,你愿不愿意受菩萨戒?不愿意受,这方面就是违缘,所以说上师必须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询问,询问之后是遣除违缘,遣除违缘实际上另外一个这样的方式,是让他的种性成熟,也是进一步让他相续当中种姓成熟,让他自己就是说遣除这样一种不必要的障碍。

【之后传授菩萨戒学处,进而强调菩萨戒。】

然后给他传授菩萨戒的学处,给他讲解菩萨戒,进而开始强调这个菩萨戒,像这样的话,强调菩萨戒的功德利益,违犯的过患,这个时候就让他再再的坚固,按照这样一种广大行派他是比较严格的,说是比较细。受戒的过程比较细微。

【无论出现四堕罪中的任何一种,都是依照《菩萨戒二十颂》中所说的“大缚罪当重受戒,中缚三人前忏悔,余罪于一人前忏”进行恢复。】

如果说四堕罪当中的任何一种违犯的话,应该按照菩萨戒二十颂当中所讲的方式进行忏悔。首先是大缚罪平时讲上品缠犯,应该重受戒,如果是中缚罪中品缠在三个人面前忏悔就够了可以清净,不需要重受戒了,余罪就是下品缠犯,一个人面前忏悔就可以清净了,这方面进行恢复。我们可以再讲一下上品缠,中品忏下品缠之间的差别,那所谓的上品缠犯,有非常重的烦恼,上品,缠就是说烦恼的意思,非常严重的烦恼,称之为上品缠。上品缠需要四种条件,四种条件,称之为上品缠犯第一个条件,对于罪业的数数造就说反复造数数造,这个方面就是他的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造罪的时候无惭无愧,一点惭愧心都没有,这方面就是第二条。第三条就是不但不忏悔,还生起欢喜心像这样的话,对于自己造罪生起欢喜。第四条是不但生起欢喜心,而且还认为这个事情有功德。像这样的话就是上品缠犯。这个上品缠犯,一般来讲不容易具备,所以说重受戒的机会也是不多的,像这样的话我们就是速速再造这个是有可能的,这个是比较容易具备这条条件。无惭无愧这条,有些人可能容易具备,但是很多人造了这个罪后无惭无愧,这个一般来讲不一定具备,但是有些烦恼很重的时候,他有可能被强大的烦恼压制,嗔恨心、贪欲心很有可能产生这个倒是有的。然后生起欢喜心,对于自己所造的罪业生起欢喜心,洋洋得意生起欢喜心,这个方面就是第三条。第四条,不认为我这个做了是个大的功德,这个就是上品惭愧,所以说像这样的话,通过这个四个条件,违反前面所说的任何一条,那就是根本罪,这种根本罪已经从根本上毁坏戒体了,必须重受戒就这样的意思。

中品惭犯是指具备四条当中的二三条,比如说在造罪的时候,他有少许的一些惭愧心,只要你生起少许的惭愧心,然后在上师的教导之下,你马上就愿意去忏悔这个就属于中品惭。中品惭在三个具菩萨戒的菩萨面前就可以了,就是你找三个具有菩萨戒的菩萨到他们面前来发露忏悔,这个时候就可以清净不需要重受戒。

于罪就是下品惭犯了,这个怎么说,就是他的烦恼更轻微了,烦恼更轻微他就不会再再去犯,然后相续当中再犯的时候,即便犯的话具备惭愧心,他根本不是不欢喜,然后或者不会将它视为功德,如果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去犯了上面的四种,一个人找一个有菩萨戒的人,在他面前发露忏悔,马上就清净了,所以不需要再重受戒。这个就是上品惭、中品惭、下品惭的这些界限,对这些方面必须要了解,不但自己受用这些法义,给别人讲的时候也必须要给别人讲清楚,所以从这些方面讲的时候,好好把这些问题记住。

【《菩萨地论》中说,出现堕罪的数目超过三次则不能再受。】

就是广大行派很严格,所以说出现堕罪的数目如果说是三次之内,你再再的以上品惭来违犯菩萨戒的话,三次之内可以重受的,如果说超出了三次,即便是忏悔,即便是通过仪轨再受戒也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方面要求比较严格的。

下面讲甚深见派,

【追随龙树菩萨的后学者也同样承认相续清净可得戒体。】

同样的道理说是追随龙树菩萨的这些甚深见派,这些菩萨这些菩萨戒子,这个方面也是同样承认在相续清净的基础上,也可以得到菩萨戒。

下面讲这个

【受戒方式:弟子先做七支供,上师于如海般的僧众前即不需询问其违缘,也不用传菩萨戒,学处也是防护十九或二十堕罪。】

这个甚深见派,看起来好像就比较松一点,弟子,首先在上师面前或者诸佛菩萨面前,首先承受供品然后做七支供养。然后上师也是如海一样的僧众当中,很多很多的众生面前,受戒方面也不需要前面的问答,询问违缘的方式,也不用去讲解这些菩萨戒,讲解这个学处。这个方面也不讲,然后学处,反正你传戒之后就得到了。得到之后,你前面所讲的防范戒律,就前面所讲的十九种、二十种,这个方面就是甚深见派它的传承。然后如果是违犯了之后的,

【恢复方式,祈祷虚空藏菩萨而改正。受多少次都可得戒体,此二者方式分别是唯识与中观的观点。】

就是说是这个如果违犯了根本戒的话,如果说是你违犯了根本戒,就在虚空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是所有的这个所有的菩萨戒,守菩萨戒的菩萨的总的本尊,所以说如果违背了菩萨根本戒,那就在虚空藏菩萨面前发露忏悔,承上供品发露忏悔,念诵这些忏悔文,后面还有这些讲到在虚空藏菩萨,具体忏悔根本戒的方式。就这样的话,说是他会给你一种清净罪障的一个,给一个准信,或者说是给你一个照相,让你知道已经清净了。要不然虚空藏菩萨就显现一个菩萨的形象,他自己本人显现出来。要不然虚空藏菩萨显现成一般的人,显现成一些的旁生,然后暗示你的罪障已经清净了,反正梦中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不一定就是能够讲的很清楚,但是你就知道罪障已经清净了,这个时候就说明虚空藏菩萨给你做了加持。

如果是其它的支分戒,支分戒如果违犯了是颂三句经,我们在《入行论》当中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这个就很清净了。所以清净的方式来讲,他也是比较容易清净的,而且也就是违背了之后,犯多少次都可以得戒体,这个方面是说可以得戒体方面,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讲了,你违犯的次数越多,你相续当中积累的这些犯戒的习气就越重。如果说习气起获重就越容易违犯,这个方面是对菩萨来讲不是一个好事情。所以说我们就讲菩萨相续当中要清净才能得到上上的功德,如果相续当中再再违犯这样的一种戒律的话,再再违反戒律,就是登地成佛的保障。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甚深见派比较松,但是我们知道还是应该严格的,去守护这样的一种菩萨戒。这个方面就是讲到了甚深见派的观点,这二者分别是唯识宗的观点,唯识理解成广大行派中观甚深见派,所以这个就是广大行派甚深见派。

下面讲

【堕罪之同品,诸如不恭敬是邪见之同品,】

前面颂词当中讲不是有一个同品吗?同品就是轻罪,所谓的同品这个是举例说明,比如说邪见它是一种根本罪,然后是对上师三宝等等不恭敬,不恭敬是邪见的同品,所以还不算真正的根本戒,所以叫同品。

【其余的轻罪以此类推。断除邪见的善心等称为无堕罪,】

就是说是断除邪见,断除其它的违犯了善心,善行这方面称之为没有堕罪的。

【不染污同品即是无轻罪。】

连同品都没有染污,连轻罪都不存在,所以前面是无堕罪,无堕罪是没有根本罪。无轻罪连同品方面不恭敬等等他也不具备,这个叫无轻罪。

【凡是所有的善法均为学处,尤其与利他相联之事是真实之学处。】

总的善法,一切善法都是菩萨的应学之处,尤其是与利他相连的是真实的学处。

下面讲第八个科判,

乙八、分说护持二菩萨心分二:

一、愿菩萨心之守法;二、行菩萨心之守法。

丙一、愿菩萨心的守法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首先讲第一个略说,

丁一、略说:

所有学处之次第,归纳概括而言即,

应当断除四黑法,谨慎行持四白法。

这个就是愿菩提心,就是总说就是断除四黑法,行持四白法,这个是总说。而广说下面可以一个一个讲,

丁二、广说分二: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 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首先讲第一个,

戊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

欺应供处令后悔,恶语中伤诸正士 ,

众生之中谄诳行,即当弃此四黑法。

什么是四黑法?第一个是欺应供处;第二个是令后悔;第三个是恶语中伤诸圣者;第四众生之中谄诳行,这个叫做四黑法。如果具备了四黑法,就会忘失菩提心。所以第一个,就是欺应供处,就是上师三宝,上师三宝就是应供处,如果你对这个应供处欺骗,或者对这个僧众欺骗,这个方面就是第一个黑法,就是欺骗了应供处。第二个令后悔,就是说是在正常的情况下面,让已经修了善法的人让他后悔,让他已经修了这些大乘的善法后悔,比如说有人他做了一个善法,自己在后面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别人就认为我做的这个事情不对,像这样我可能做错了,这个事情开始后悔,这个时候后悔的时候就是第二个黑法。所以像这样的话,对别人真正如理如法造的这个善法,应该赞叹鼓励让它增上,这个时候让他后悔是第二个黑法。恶语中伤诸圣者,对于这些菩萨这些圣者,诋毁恶语中伤这个是第三条。众生之中谄诳行,在一切众生当中谄诳而行,就是以这个不清净歪曲这样一种心态去邪命等等,这个方面就是众生之中谄诳行。和清净的行为背道而驰,所以说这个是四黑法的缘故,应该弃之四黑法。

【《宝积经·迦叶请问品》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将忘失菩提心。】

就是讲四黑法是能够让我们忘失菩提心的违品,所以说,必须要了知。

【何为四法?欺骗上师及应供处,令不应生悔心者生悔心,以嗔恨心言说发菩提心者的过失,于众生中行为狡诈,】

这个方面就是四种意思就是和前面的颂词意思一样的。

下面讲第二条,

戊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依止一切诸正士,且赞彼等之功德,

劝勉众生行善业,于诸菩萨做师想。

以清净心利有情,即当行持四白法。

四白法当中第一个,是依止一切诸正士,且赞彼等之功德,这个是第一条。这个第一条,是对治前面这样一种,可以说是欺应供处这一条的,就是这样的。然后就劝勉众生行善业,对治前面的令后悔,前面是让众生后悔,现在是劝勉众生行善业。一方面如果对方没有做要劝勉他做,已经做了要鼓励他增上去做,这个是第二条白法,对治前面的第二个。与诸菩萨做佛想,菩萨就是前面的圣者和发了菩萨心的人,将他们观成菩萨,将他们观成佛,这个时候就是对治前面的恶语中伤诸圣者。前面是恶语中伤抵毁,现在是将这些菩萨,将一切发了菩提心的菩萨都观想成佛,这个时候生起清净心是第三个白法。第四个清净心利有情,对治前面的众生之中谄诳,前面是狡诈心,这个是清净心利益有情,不是欺骗众生,而是利益众生,是以清净心来利益的,所以像这样的话就是第四种白法。

即当行依此四白法,如果能够依靠这四个白法,当然我们知道菩提心绝对会增长。

【四白法:一、断除妄语是利乐有情之根本,】

这个次第和前面稍有不一样的,这个方面讲了断除妄语,是利乐有情之根本,这个可以对照颂词当中的,以清净心利有情这一条。因为这个地方讲的时候是利益有情的根本是什么?是断除烦恼心,所以说我们说要以清净心利有情。他的根本是断除妄语,所以说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在讲记当中,在注释当中讲的这个四白法当中,第一条就是以清净心利有情。因为断除妄语是利乐之根本的缘故,所以应该励力斩断。

【二、于诸菩萨作本师想是修道之殊胜助缘;】

这个方面对于菩萨做为导师,做为佛想,是修道的助缘,这个是对照几个颂词当中于诸菩萨做佛想这一条。

【三、以无有狡诈之增上意乐依止、赞叹正士是自己趋向一切善法之基础;】

就是说集清净心,清净的意乐来依止正士,来赞叹这个圣者,是自己趋向善法的基础。这个对照依止一切诸正士,且赞彼等诸功德这个颂词。

【四、令一切众生趋入大乘是劝勉众生最初发心之殊胜善法。】

就是想方设法能够让一切众生趋入大乘道,这个是劝勉一切众生最初心的的最殊胜的善法。现在仁波切就是通过很多方式来劝勉这些众生最初发心,这个时候让他们发起菩萨心,内心当中生中生起菩提心的苗芽,这个方面很明显就可以对照这一条的,对照颂词当中的劝勉众生行善业这一条。

下面由教证说明

【《宝积经·迦叶请问品》中云:“迦叶,若具四法,则不忘失菩提心,何为四法?具足正知不言妄语;】

这个和前面也来易(42:21),就是说没办法一个一个对照,这个可以我们大概对照的时候,具足正知不言妄语,这个对照第一个,依止一切诸正士,且赞彼等之功德,就从这个方面去对照,就是说是对照的。因为这个方面讲具足正知,不言妄语对于这样一种正士,像这样的话,如果说是诽谤、妄语,反正就是说是别人没有的过失就是妄语。这个时候具足正知不言妄语,也可以理解成如理赞叹他们的功德,可以说和前面依止一切诸正士,且赞彼等之功德,这个方面去对照的。

【于菩萨作本师想;】

这个容易对照。于诸菩萨做佛法,

【以无有狡诈之增上意乐利益有情;】

可以对照以清净心利有情这个地方。

【将诸众生真实安置于大乘道中。”】

而可以对照劝勉众生行善业这一条,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在迦叶品当中也是这样讲的。

【所以,我们应当持之以恒护持学处。】

【《三摩地王经》云:“童子,若具四想则使菩提心稳固,何为四想?】

这个也是说主要是以我们这个教证,主要是令菩提心稳固的四种作意,四种行法,所以和前面的这个四白法呢,不一定真正能够对的上的。它主要是强调使菩提心稳固增上的四种作意,

【于真实善知识作佛想,】

将这个真实具有功德,具有法相的善知识,观想成这个佛陀。

【于彼所说之法做道想,】

他嘴里宣说的这个正法,这个就是这个道,依靠这个道能够得到目的地的。

【于修持彼法者做道友想,】

还有很多人都在听受都在修持,这个方面都是道友,都是在这个道上有友伴,都是从此处到彼处,这个上道上的友伴。

【于诸众生做独子想。”】

对于一切众生都做独子想,如果说是自己将众生做独子,当然自己的身份这个时候变成一个慈母了,这个世间慈母对待这个独子的态度,他一个慈母只有一个儿子,但他就是尽心尽力的呵护,尽心尽力的保护他,让他这个顺利的成长了。所以说这个方面对一切众生做独子想,尽力去饶益他这个方面就是劝诫行持四白法的教诫。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现在在宣讲护持二菩提心的教授当中,护持两种菩提心前面已经讲过了愿菩提心它的守护方法主要是断除四黑法和行持四白法,这个讲完之后,今天讲第二个科判:

丙二、行菩提心之守法:

下面这样作抉择:

利他胜过于自利,故当主要行利他,

此乃菩萨之学处,若成利他可开许,

身语不善实为善,意三永无开许时。

佛说求自寂乐善,亦成菩萨之堕罪,

若他有利行不善,亦为善法当学之。

行菩提心守法这个地方主要宣讲利他胜过于自利,所以说应该主要行利他,这个就是菩萨学处,菩萨学处实际上是要开始行持利他,因为前面愿心主要是发愿利益众生,发了愿之后要进行行菩提心的安立,这个方面就讲了很清楚,主要行持利他,主要行利他的前提就是利他胜过于自利,每个众生对于自我利益这个方面是无始以来串习的,现在真正要从自私自利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或者真正要安立一个行菩提心的学处必须要做利他的行为,而且在做利他行为的时候应该以利他为主,应该主要行持利他,主要行持利他这个就是菩萨的学处,所以说这个地方讲得非常清楚,不管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反正自己主要行持利他,将自利放在第二位也好,或者将自利忽略也好,反正不管怎么样自己应该在相续当中培养利他的精神,相续当中如果生起了自利的想法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折服他,将他压服,只有将自利压服才能够真正地在利他上面做一番努力,因为现在我们的前提是已经接触到了利他的教法,所以有了教法做前提在折服自利的话,利他的心、利他的行为就能够自然生起来,所以主要行利他就成了菩萨的主要学处。

下面讲如果说是为了利他甚至于可以开许一些身三语四的恶业,从这个方面讲,若成利他可开许的意思如果有的时候为了利他的,没办法的时候可以开许身语不善,身三语四的不善业本来在共同乘当中,在身闻教法当中完全是遮止了,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粗语和绮语,身三语四的不善业可以开许做,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一种身语不善如果通过利他的心摄持实为善,它实际上转变成了善法的自性,在十不善当中的意三永无开许时,为什么意三永无开许时?因为这样一种贪心、害心和邪见这三种法只要生起来,自性不善,他本来就是不善的,所以没办法用什么样一种心来摄受,没办法通过什么样善来摄受,因为三种心本来就是恶心,本来就是不善心,所以意三是永远没有开许的时候。

佛说求自寂乐善,亦成菩萨之堕罪,这个方面进一步给我们抉择,在声闻乘当中求自我解脱这个是佛陀再在赞叹的,跟随不同的根性来讲的话,一般的人对于轮回难生厌离心,所以对于这些声闻和缘觉乘的种姓,佛陀鼓励他们开始修持自利的善法,鼓励他们追求解脱道,如果他们能够精进地追求自利的话,佛陀也再在地的赞叹的,但是在更高一个层次,在菩萨乘当中应该主要是利他的缘故,所以说如果在菩萨乘当中如果自己追求自我寂乐的善法,亦成菩萨之堕罪,这方面佛陀就遮止了,佛陀就呵斥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知道如果是入了菩萨乘就应该尽量地压服自己得到现世后世的安乐也好,自己追求一个自我涅槃也好,这方面行的都是菩萨道的违品,菩提心的障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了菩萨的堕罪,成了菩萨的堕罪我们就知道如果真正内心发起这样一种自私自利的心的话,就成了一种堕罪了,为了避免我们这样种犯堕罪,尽量地利他。

若他有利行不善,亦为善法当学之。

如果对于其他人有利,即便是表面上行持一些不善法的话,也是善法,所以应该修学,这个是从颂词当中主要宣讲的,如果他的详细的分类或者什么时候开许什么时候不开许,这方面在注释当中就讲得非常清楚。

【行菩提心学处有三种守护方式:以断除所断之方式而守护,以了知所知之方式而守护,以能修所修之方式而守护。】

因为此处在讲行菩提心的守护方式,如果是这样在宣讲的时候,无垢光尊者主要是宣讲从三个方面守护的,三个方面断除所断,只要是前面所讲的这些自私自利的发心,或者其他伤害众生的心全都是所断。

所以第一个是必须要断除所断,从这个角度来守护行菩提心。

第二个角度是了知所知,了知所知是菩萨不需学毕竟终非有,所以一切的工巧、一切的五明都是菩萨所了知的,所应通达的,所以应该从修学方面必须要去学的方面就是讲第二个守护方式。因为了达了所知,在菩萨的相续当中,菩萨因为掌握了或者相续当中已经生起了利他心,所以说在这个前提下面如果掌握了广泛的所知,这一切所知就成了他利益众生的工具,就成了他积累资粮的方便,所以说这个方面为什么说了知所知的方式来守护行菩提心,从这个角度可以理解的。

第三个方面是以能修所修的方式而守护,这是下一个科判主要宣讲的三种发心等等,这个方面是能修和所修,这个是下个科判广说,所以在这个科判当中主要是讲前面的第一种和第二种,首先讲第一种:

【以断除所断之方式而守护:包括了知根本堕罪、心不被烦恼所转、不造无义轻罪以及了知开遮而护心四种方式。】

所谓的断除所断,这个方面讲了四种,四种当中第一个了知根本堕,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菩萨的根本二十种堕罪的问题。

然后自己的心不被烦恼所转,这个问题前面已经作了观察,尽量要克服烦恼。

不造无义轻罪,这个也是前面已经讲过了,没有意义的轻罪也是不能够造的,无义轻罪主要是对众生没有利益的或者不成为根本戒成为同分的这个角度,无义轻罪不能造作这个也讲了。

以及了知开遮而护心四种方式,这个主要在这个地方所主要宣讲的。

【前三者前文中已宣说过。最后的以了知开遮而护心之方式是指十不善业中身业语业在特殊的情况下有开许,】

什么叫作了知开遮而护心呢?了知开遮而护心,就是在总的菩萨学处当中有些是可以开的,有些是要遮止的,开就是开许,遮就是遮除,所以说了知什么是开许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遮止的,了知之后然后开始通过这个方式来护心、来修持等等,概括起来讲的话就是十不善业当中,身业和语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开许,这方面就是开,其它的三个就是遮,所以了知十不善当中看这个情况的。

【也就是说在观察成为他利、了知能够利他以及不障自己的善法此三增上品后,对于大菩萨开许七种不善业。】

这个方面开许做几种不善业的它的条件在这个地方讲得非常清楚,第一个条件,在观察成为他利,通过智慧再在观察,我做这个事情肯定能够成办他利,这个就是通过智慧来观察的。

第二个方面了知能够利他,自己确信我这样做绝对能够利他,真正可以利益他人,在当时的时候也许伤害了对方,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必定是能够使他获得殊胜广大利益的,这方面了知能够利他以及不障自己的善法。后面两个应该放在一起观察,放在一起抉择,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了知能够利他和前面观察成为他利好像成为一个意思了,观察成为他利是总的观察,观察完之后确信一方面能够对他人利益一方面对自己的善法又不成障碍,所以这二方面了知之后就可以对大菩萨来讲就可以开许这七种不善业,所以我们必须要作观察,有的时候学了大乘教法之后就认为大乘当中有开许,有开许就不观察这些条件,不观察这个,可以说是这个它的这些这个界限,他们就还是随随便便对自己开许,这个方面是完全不符合这个里面所讲的这个精神的,所以必须要观察。第一个观察成为他利,这个方面也就是必须要强调自己的智慧极其的深广,并不是泛泛的想一想,或者说从表面上看一看肯定能做他利,然后就说我做了之后肯定对他利,而且对自己绝对没有障碍,这个方面有的时候是从很微细的因果侧面来讲,很难通达。我们认为就说能够利他,但实际上反而害他。我们认为做这个事情不障碍自己的善业,但实际意义上对自己的善业会有一种障碍,所以这个方面就非常微细,非常的难以通达。所以说上师在教诫的时候也是在在的讲必须要谨慎,对这个问题是非常谨慎的。这个地方对大菩萨可以开许几种不善业,大菩萨的定义前面我们讲过,观待于就说下下来讲,上上就是大菩萨了,因此说观待于就说是这个,如果是观待于就说是这个十地,观待于九地,十地是大菩萨,观待于不清净七地,八地以上是大菩萨。或者观待于这样一种一地,二地是大菩萨。观待于说是凡夫位,一地以上大菩萨。或者说如果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推理的时候,观待于资粮道,加行道应该称之为大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对于大菩萨要开许几种不善业的机会。

【若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对此七种不善业有开许呢?】

就具体的分析到底是什么情况下可以开许,

【对此作答:杀生之开许处:诸如大悲商主见到手持短矛的在家人(短矛黑人)为一己私欲而企图杀害许多人,为令他从无边的轮回中获得解脱而杀生;】

这个就开杀生而且是开杀人罪,本身来讲的话就杀生不应该,但杀人的罪过是更加严重的。在这个地方,在特殊必要的前提下面,自己没有这样一种这个,没有真正的自利自信,完全是为了他利,这个时候有开许之处,这个时候引用就是说大悲商主,大悲商主就是佛陀的前世,佛陀的一个前世在因地的时候,和五百个商人去取宝的时候,这个短矛黑人他就说想要就说杀死这个五百个这个商主,因为这个短矛黑人和这个菩萨大悲商主的关系比较好,所以说就准备杀死其他的五百个商人,大悲伤主知道之后就知道五百个商人实际上都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被短毛黑人杀死之后,而杀死之后这个短矛黑人他就会这个长期,时间非常长的这个时间当中堕到地狱当中去,没办法解脱。所以说这个时候他就发起一个增上意乐,发起很强的大悲心,他就说他为了避免大悲商主堕地狱,为了拯救五百个商人的性命,我只有把这个短矛黑人杀死,在这个情况,如果我堕落了就没有办法,堕落就只有堕落了,为了解救他人的缘故自己就发起很非常非常这个勇敢的心,然后就把这样一种这个短矛黑人杀死,杀死之后就说是当下圆满八万大劫的资粮,从这个角度进行观察的。有些在后面讲的时候就说是这个,后面佛陀的这个金枪、马麦当中的 金枪这样一种这个示现的时候,或者说示现也好,有的地方讲受报的时候,就是因为杀死这个短矛黑人,杀死了短矛黑人之后在后世,在成佛之后还受这个报,还受这个业报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说是这个,就说是需要很多地方分析,我们在这个分析当中,在辩论当中也有这样一种观察的方法,到底是不是纯粹的善业,如果是纯粹的善业,为什么还要感受这样一种果报,因为这个果报不可能是通过善业而引发的,这个果报应该是这个不善业引发的。所以说在这样一种这个在做这个开许杀生的时候,是纯粹的善业吗,还是一点都不夹杂这个罪业,还是说是从单单就是讲这个就在这个地方讲的开许,或者说是不是单单从善业的侧面强调了,而没有强调他就说是这个有可能的不善业方面,这些都是需要分析之处,要分析之处。所以结合这些公案,结合这样实际的例子可以做一些这个分析。当然了就说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这个案例,共同城当中就是纯粹案例这个就是业,佛陀的这个真身来受报。在有些大乘了义当中就是讲完全是示现等等,反正这些就说是这个不同的案例的方式都需要去这个观察,分析的。

第二个,

【不与取之开许处:诸如有些人虽然富裕却以悭吝之心不作布施,在遭受饥荒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为了使贫富二者同时得利而从富人处盗取财物施舍赈济贫困之人;】

这就是一不与取的一个例子,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上还可以通过这个例子类推其他的很多很多就开不与取的这个地方。就说有些人,虽然非常富裕,但是他非常悭吝,非常悭吝,就说是这个对于其他的这些人,都不做布施,或者有的时候连自己他也不愿意就说是这个,过多的享用这些衣食,害怕说享用之后财富就减少了,对境是个极其悭吝的人。在特定情况下,比如说遭受饥荒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众生处于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使这个贫穷者能够得利,然后能够使这个富裕者也能够得利,这个菩萨就发起一个大悲心,发起一个大悲心,然后从这个富人那个地方盗取这个财物,盗取很多财物,然后用这个财物去拯救其他的贫困之人。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应该说是这个菩萨从自己角度来讲,他是一个清净心,比如说是我偷了之后我也可以享用一份,并没有这样一种作意在,完全是为了他利,就为了这个贫穷人能够从这个生死攸关的困境当中解脱出来。还有就是说为了利益富裕的人,这个富裕的人他自己虽然没有发心,就说是我要我要把这些食物,把这些这些稻谷等等布施给他,但是菩萨偷盗之后,通过菩萨的加持或者愿心,他也会做回向。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富人他也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肯定会获得一定的这个利益的,而且从一个角度来讲也不障碍菩萨他自己的修行,从这个方面可以饶益很多,很多众生可以圆满很多的资粮, 这个方面就是开不与取的情况。

然后下面讲开邪淫,邪淫的情况,

【邪淫之开许处:诸如婆罗门乐星童子为了避免她人因贪恋自己而死去,于是与其作不净行;】

这个公案就是说在在引用了前行和前面就说我们一直引用过这个问题。乐星婆罗门他在生命当中在二万年当中都行持梵净行,去这个可以说是化缘的时候就说是这个,其他一个女人对他生起强烈的贪心马上要死去的时候,这个乐星童子为了真正的拯救,为了真正拯救这个对方性命,然后就说是舍戒和她做这个不净行的,这个方面就是有开许之处,有开许之处。所以开许的时候他自己完全没有,没有就说自己要受乐的这个心,而且就说是这个完全是为了对方的利益而这样讲的,而这样进行实行。这方面的话实际上也是很微细的地方,非常微细,就说是这个有些地方讲,杀生或者说是偷盗,这些方面对其他的也可以开许,但是对于这个出家人来讲,如果说是可以说是这些情况下面,一般来讲是不开许做这个邪淫的,不开许做邪淫的。一方面出家人的身份,做邪淫的话也会就说引发很多人的嫉嫌(邪见)。还有一个方面就说杀人也好,就说不允许也好,这个方面必定是就说是这个和自身的感受不是自己联系,而做不净行的话,有的时候就如果相续当中有这些志向贪心,在做不净行的时候,很有可能引发志向的受乐的心。如果说是生起了受乐的心,很可能就破戒体的,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观察,这个方面就说是观察的。而应说我们对于这个杀生,或者说是这个邪淫偷盗这些都要非常的谨慎,极其谨慎。有的时候看到这些杂志当中,或者说是其他地方在介绍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看到这个恶人正在行凶的时候,自己能不能杀他,能不能杀对方,答案很肯定,绝对要杀怎么怎么样,但是从绝对要杀,从分析的理由似乎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不杀他的话,自己的亲友,或者说其他的人,要受到这些这个,要受到这样一种这个伤害,就这样的。

从这个问题就推及到老鼠该不该打,蚊子该不该拍的问题,该打该拍,为什么?因为就说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这个方面就说是讲是讲的道理,但是从我自己的方面来观察的时候,就说是这个不一定能够成立的。因为只是因为威胁到了我们,只是因为威胁到了我们,就把它打死的话,实际上很有可能就成了一种,怎么说,强肉弱食的这个情况。只要是威胁到了我们的,我们就可以反击,所以说我们就说这些这个发动二次世界大战,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个人,也应该了,也应该就说是理所当然去这个杀别人和打别人,为什么呢?因为威胁到他了。尽管别人认为没有威胁到,但是他自己认为已经威胁到他的这个生存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是这个这样去打,这样去杀。所以说人杀人,只要你能力强,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打,你就可以把对方,把弱的这一方给消灭。实际上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就说有的时候观察的时候,从这个佛法意义来讲的时候,还是有些这个,还是有些就说是这个,怎么说,有问题的地方。如果是有必要,这个也不敢说什么。但如果说是真正按照教理观察的时候,你真正就说是有没有,就说这样一种清净的大悲心,或有没有这样一种可以说是这个条件,如果没有的话,根本不可能随随便便杀人,这个不是藏传佛教讲法,《瑜伽师地论》讲的非常清楚。《瑜伽师地论》当中有一个当中有一个菩萨戒品。菩萨戒品,菩萨戒品当中就讲这些什么是杀人这些方面开遮的情况,界限讲得非常清楚的,所以说如果没有好好的学习这些问题,随随便便说可以杀,而且在大庭广众之中宣讲,而且在杂志上面去登的话,很有可能误导很多很多人,跟着自己去造杀生的罪业,这方面是有点危险的,这方面对于杀人,邪淫,这开许是对谁开许的?自己具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都要一一观察。有些人认为这个女人很喜欢我,如果我不还俗或者怎么样,她肯定会死去的,这个方面就是单单通过这样的理由也不是决定的,因为自己相续当中有一种贪爱心或者有的时候平时讲过对方很可怜,对方的孤孤单单一个人怎么怎么样,生活很困难,这个时候是不是就可以舍戒还俗或者怎么样,不一定的。所以说有的时候要看整个对自己的修法,对对方有没有这样一种伤害或者说对自己有没有这样一种帮助,否则很有可能因为对方的原因使自己破戒也好或者是自己还俗也好,它就是障碍修行的一个助缘。还有从自己的角度来讲的话,就是舍弃这样的梵行或者随随便便这样做,**认为可以开许,也是成为自己堕落的因,因为自己相续中根本没有清净的大悲心,没办法将这方面转为道用的缘故,所以已做之后,很有可能会束缚于爱欲当中,束缚在爱欲当中,这个爱欲就是解脱的大障碍,所以说如果不摆脱不斩断的话,自己还是会永远轮回下去的,很多方面去观察这些问题,所以说上师再再强调非常谨慎。下面讲妄语之开许处:

【妄语之开许处:诸如为救度必定遭杀的众生而说妄语;】

一般来讲,只要说妄语它就是一种语业,但是如果是救度必定要遭杀的众生,为了使遭杀的众生,使它能够免于遭杀,而且能够使杀众生的猎人或者其他人为了免于造杀生的罪业,这个时候自己在中间说一个妄语的话,这个方面对两方面都有利益的,在这个情况下可以说妄语。

【离间语之开许处:诸如为了制止某人受到恶友欺骗,将被引入恶趣而说离间语将二者分开;】

一个善人他受到了恶友的欺骗而且就是说,再接触这个恶友,他的相续开始慢慢的转变了,从他的善品开始转向恶品了,而且很有可能在死后堕入恶趣,在这个前提之下观察到有很大的必要性,自己出于利他心,然后故意说离间语将二者分开,这个方面也是开许离间语的这样一种特殊情况。

【绮语之开许处:诸如为了使解除苦恼者的痛苦而讲说各种传说故事、滑稽可笑的绮语;】

有些人处于各种各样因缘逼迫,内心当中相当苦恼,没办法开解的时候,这个时候菩萨为了让他心意开解,让他从这样的忧郁苦闷的状态当中脱离出来,然后故意在他面前说很多传说故事,分散他的注意力,他现在如果老是专注在自己受苦的这种因缘上面,他就会一直苦恼,这个时候你开始宣讲一些很精彩的传说故事,宣讲一些滑稽可笑的这些绮语,说一些笑话,这方面让他的注意力转移,转移之后,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只要一转移慢慢慢慢以前的事情就淡忘了,就开始解开了。尤其对修法者来讲,如果他一直处于一种郁闷或者非常忧郁的状态当中,这是修善法的一种障碍。比如说我们受到一个打击,长时间在这样状态中出不来的话,你听法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种兴趣呢?听法的时候没有兴趣,思考,也没有兴趣,修法,也没有兴趣,做什么善法都没有兴趣,所以说如果你不从这样一种非常苦恼的状态当中,得到脱离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将注意力转在放在这个闻思修上面,所以说为了使这类修行人能够重新发起求道之心,通过这个方式来解开他的忧闷,这个也是开许的。

【恶语之开许处:诸如为制止某些人定是造罪的恶行而说恶语。】

恶语一方面来讲一说恶语就能够刺伤别人的心,所以说很多时候讲恶语的过失相当严重,直接就刺到别人的心中。但是有的时候菩萨为了一些方便,为了制止有些人造罪的恶行而说恶语,狠狠地呵斥他,通过很多很多方便无数的善巧方便,然后呵斥他,这个方面就根本就不成罪业,因为通过这样呵斥之后,对方就可以清醒过来,他要造恶业的时候,这个时候脑袋是不清醒的,所以说通过这样一种大菩萨猛烈的呵斥,直接针对他的恶心针对他的恶行,狠狠的呵斥的话,他脑袋就清醒,一清醒之后就不会做这样一种恶业。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在制定戒律的时候,有些像六群比丘其他人在犯戒,他就故意示现犯戒的犯缘,犯缘之后,很多戒本当中讲,佛陀用无数的方便呵斥,然后开始制戒,以后所有的比丘不能做这个的事情等等等等。这方面也是为了以后的人不造罪,或者说有的上师观察到,这个众生即将造恶业,虽然他自己不清楚,自己不一定清楚。但上师很清楚的知道之后,这个时候就会在我们认为在无因无缘当中突然火山爆发一样,然后狠狠地呵斥,狠狠的骂。这方面就是要遣除出他造罪的因缘,遮止他的违缘,这个方面说恶语是开许的,这个角度如果上师他为了利益众生,利益眷属,然后说这样恶语,有的时候也是开许,《前行》当中也讲了这样一种理由。这个以上就讲了身三语四具体的这样开许的方面。

【在此等情况下身语的七种不善业可予以开许,因为这些不善业实际上是善业的缘故。】

实际上已是善业因为已经通过善心摄受了,通过善心摄受的缘故就变成善业在《前行》当中,刚开始也是这么讲过,不随影相之大小,而跟随发心的善恶,也就是说你这个业是成善业还是恶业,并不看你外表的是善还是恶,要看你的发心是善还是恶,所以说你的外表可以做很大的恶,可以外表上显现很大的善,但是如果在造恶的时候纯粹以善心摄受,或者在造善的时候,以恶心摄受,这个方面就不一定了,主要是看你相续当中是怎么样的。这些教证主要是宣讲完全这样决定嘛?还是大部分从某个侧面这样决定,这个意思需要分析的地方,因为他已被善心摄受的缘故。

【意的三种不善业何时何地永不开许,因为这三者唯成不善业。】

这方面就遮止了意的三种不善,贪心害心邪见这三种,绝对不开许的,下面就通过这样一种辩论来抉择。

【有些人说:意业也应该有开许之时,如经中说:文殊菩萨生邪见而入外道中调伏遍行外道徒时,(迦叶尊者)说他犯了生邪见堕罪,佛说文殊无罪。】

经典当中这样讲的:文殊菩萨为了调伏遍行外道使用的方法,因为很多尊者要去调行遍行外道的时候都没有成功,因为他们有些地方记载,其他尊者去调伏的时候大大的赞叹佛陀的功德等等,这样赞叹完了之后,就反而引起别人的反感,像这样的话,别人就根本不跟随,文殊菩萨有很殊胜的智慧,所以说他就开始准备调伏遍行外道,刚开始的时候,他在外道当中显现上诋毁释迦佛,诋毁出家人,然后就是从这个方面讲的,然后赢得了他们的好感之后,文殊菩萨就说,实际上我们应该观察一下他们的教理当中到底在说什么,这样一观察之后,这些外道他们已接触到佛法的法义,以前根本不接触法义的,所以说一旦接触了佛陀的法义之后,从内心当中就放弃了邪见,然后真正被文殊菩萨引到了佛门当中,这就是文殊菩萨智慧殊胜的一个表现,但是这个地方显现上面文殊菩萨生了邪见,对佛陀对三宝生了邪见,进入遍行外道团体当中,这个事情就传到迦叶尊者的耳朵里,就说他犯了堕罪,要从僧团当中开除。这个时候佛说文殊无罪,就说文殊菩萨根本就没有罪业等等,这个方面有这样一种例子,佛说文殊无罪,这个是一个结论,和前面文殊菩萨生邪见而入外道,结合起来得到了一个结论,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邪见可以开许,为什么邪见可以开许呢?文殊菩萨生了邪见了,佛陀还说他无罪,这个不就是说,意业可以开许的一个例子吗?他就说是不是意业可以开许的例子,是这样的。

【解释:这些人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戒律的含义。文殊菩萨在遍行外道中只是身体处于外道中、口中妄说生邪见而已。如果他心中生起邪见,为何有时赞叹三宝功德?所以意(的三种不善)业何时何地也没有开许。】

无垢光尊者分析的时候说,应该全面的理解戒律的含义,应该分析是不是真的生了邪见?文殊菩萨遍行外道当中说了这些话,这些都是大家不否定的,但是我们应该从实际情况去分析,这个只是文殊菩萨身体处于遍行外道的团体当中,口中说生了邪见,然后说不再信任佛陀的教法等等,好像说是生了邪见。这个实际上单单从这样身口语,能不能决定他相续当中真的生邪见呢?不能决定的。为什么不能决定这个所有的根据,如果说是心中真的生起邪见的话,他就会对于这个佛陀三宝,或者就对于这样一种因果等等,解脱道这方面就会彻底会退失信心。不但退失信心,而且从反方面,这个邪见主要是从反方面,生起一种强烈的抵触。如果真正相续当中真正生起的了邪见,为什么有的时候又赞颂三宝的功德?就说在后期的时候,文殊菩萨又开始在赞叹这个三宝的功德,慢慢慢慢引导遍行外道。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成立文殊菩萨实际上没有生邪见,实际上只是身口语显现上造罪业而已,这个就和前面的道理,实际上是非常符合的。所以说亦得三种不善业,不开许,何时也不开许的。就无垢光尊者说依止三种不善业,何时也不开许的。他们引用这样的一种例子不成立,这个方面就是讲邪见。

如果说是贪心,贪心前面我们讲了一个公案,就是这样一种乐生(31:30)菩萨就是这样一种菩萨和就是和什么母,忘记什么名字了,就是那个女人不是对他生起了很强的贪心,生起了很强的贪心之后,反而依靠这样一种升至了天界了,这个例子算不算是一个,可以开许贪心的例子?算不算可以开许贪心的例子?因为她实际意义上,相续当中生起了猛烈的贪心,这个是名文记得很清楚的。它的果是什么样的果呢?就是升到了天界,所以从这个表面的情况看起来的时候,应该说贪心有开许的,也有开许的时候。因为这个例子就是说她通过这样的贪心,反而就是升至天界。如果说真心有开许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用,或者就可以回忆《入行论》当中对于烦恼生嗔心的这样一种文句,或者对于烦恼生起强烈的嗔心,这种嗔心不算真正的罪业。是不是一个嗔心开许的例子?或者它的教言,这个方面就可以做一个观察,当然就是这里面真正要讲的时候,他有各自的情况,或者有各自独特情况开许,这个方面有这样一种回答,就像这个地方回答邪见不开许一样。所以这些方面都可以做为自己思考的一种思路,通过这样的思路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最后可以生起一个定解,到底是这个业三,三种业能不能开许,或者说身语身和语的七种不善业是纯粹的善,还是加杂了一些微小的恶的一面,这些方面都可以这样观察的。

下面又讲,

【若对方又说:那么身所作语所言的不善业也应成为罪业,如同服毒一般。】

而就说是如果是这样的话,身体所做的不善,和语言所说的不善业,也应该成罪业就好像服毒,反正你这个毒只要一服下去,肯定对自己的身体就有害,所以既然意业不开许,身和语的业也应该不开许,为什么呢?它就是一个自性的不善,自性的不善只要是做了,它就可以引发这个痛苦的果报,就像服毒。它还打个比喻像服毒一样。下面无垢光尊者通过这个意义和比喻两个方面来驳斥,或者说给予解释。

【此种说法也是不应理的,因为上面提到的身语七种不善业已被善心所摄持,故无有罪过,就像毒物为密咒加持了一样。】

这个说法也是不合道理的?为什么呢?前面所讲的身和语的不善业,如果说没有被善心所摄受,肯定就成了自相实际意义上的不善业了。但是已经被善心,而且这个善心是很强烈的,精进的菩提心大悲心摄受的缘故,所以说本体就能转变了,本体被转变成了善业了。所以说即便是身体、语言上面,造了这样一种不善业也不成罪业。就好像打比喻讲就好像这个毒物,这个毒物本身来讲对于一般的人来讲,没有能力转变的人来讲服了之后,马上就发作。但是这个毒物如果被密咒语加持,它就是转变成良药了。或者在这个中医当中,有些毒物如果单独服用,它就会马上中毒而死亡。如果和其它的药一配起来之后,和其它的药一配马上就转成一个良药,这个是现量可见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毒物它自己可以说是并不是决定的毒物,因为它可以通过其它的因缘可以转变良药。所以同样的道理身语这样的一种不善业,它也不是决定的不善业。如果有被其它的善心所摄受,加持之后,它可以转变它的自性,不再成这个毒就这样的。所以这个方面也是关系到了被善心和恶心所摄受的业,是否绝定成了善业和恶业的问题。有些时候,单单的身语业它也有成为恶业和善业的情况。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的公案了,一头猪被一个狗追着这样转绕这样一种佛塔;还有一个虫子被水冲走,在水中转了七圈的佛塔。这个方面都成了一个解脱的因,就这样的。解脱的因当时发了什么心?什么心都没有发,而且猪被追的时候完全是一种恐怖心,完全是在恐怖心摄受的,所以说它们在无记或者恐怖心当中,转绕了这个佛塔,最后成了解脱的善根。这个算不算一种,没有真正的善心所摄受,而单单从身语上面成了一种善业呢?还是虫子这些方面。有些人解释的时候是对境的缘故,对境很殊胜,这个对境所转绕的是佛塔,对境太殊胜了,所以说它虽然没有发什么心,但是也有可能成为这样一种善业的情况。这个方面是善业是这样,对恶业也是可以通过这个方面可以一个一个来分析的话,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详细来了解的,微细的地方这样的。

【《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具有慈心悲心故,内心善妙无罪过。”】

就是说是具有慈心和悲心的缘故,只要内心善妙,外表上的身语都无罪过,这个是二十颂的这个教证。然后下面又开始提问题,

【又提疑问说:既然如此,那么《念住经》中为什么说“杀一众生也需在孤独地狱中受炖煮一中劫”?所以一切时分都不应该造罪。】

如果是这样的话,佛经当中为什么又很明确的记载,就是说只要是善心摄受之后,就不会有罪过,为什么佛陀在《念住经》当中明确的说,只要杀一个众生,他的果报就是在孤独地狱当中,一个中劫当中受苦。而且有些地方还讲在这个异熟果当中,在这个等流果当中有五百世遭杀的。所以说从这个教证来讲的话,就很清楚的记载,这个是佛语,既然是佛语,佛都这样说了,所以我们就应该信受佛语,一切时分不应该造罪。这个和下面的注释,和无垢光尊者回答的意义结合起来,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一组提问主要是对方想要以教证来证成,前面理证方面无垢光尊者都一个一个都已经做了观察。这个他主要用教证,我们做为佛教徒来讲,我们不信受佛语信受谁的语言?而佛陀在经典当中明明讲的很清楚,杀一个众生必须要堕地狱一个中劫,所以我们信受佛语的时候,不应该造任何的罪业。这个地方是以杀生为例,如果翻开佛经,偷盗、邪淫、妄语,它们各自的罪业,各自的果报,都是记载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说我们应该信受佛语,而应该是一切十分不应该造罪,而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佛语可以证成,身语没有开许的时候就这个意思。下面就是从佛语的这个教证的侧面做回答,如果不这样理解,我们就认为无垢光尊者没有回答对方的观点就这样。实际上无垢光尊者针对对方引用教证,然后我们说教证它有了义、不了义的,密意、意趣等等,不能够一概决定的意思。

【作答:“佛陀所说一切经典全都是相应众生之根基次第而宣说的。】

当然佛陀讲了很多的经典了,佛陀讲经典就说是,讲每一部经都是相应听众的根基,或者相应于以后这些修行者上中下的三种根基,应机宣讲了很多的法。所以既然是应机,佛陀所宣讲的这个经典就不能够完全相同,如果说是根基只有一种,佛陀宣讲一种就够了。如果根基很多种,一种教典,一种教法,是不解决问题的。就好像如果众生只有一个病,不管怎么样,众生只有一种病,我们就配一种药就够了。但是众生的病非常多,这个病那个病,头痛还有那些心脏病,他这个时候病的种类很多,所以说医生给药的时候,他也不可能给一种药。所以一个良医他是看不同众生的病而给药的,佛陀就是大医王,佛陀就是一个良医。所以佛陀在给药的时候,完全是跟随众生的根基,次第而宣讲的。所以说不可能完全是一样的,佛陀前面讲的和后面讲的一模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恰恰就体现,恰恰就突出了,佛陀的殊胜智慧。外道的很多导师不是这样的,外道的导师前面怎么样说,后面还是这样说,他就根本不了知很多微细的众生的根基次第。佛陀很善巧,很善巧的话,他前面说的,中间说的,后面说的,都不完全一样。不完全一样就恰恰体现了佛陀的遍知,体现佛陀的遍知会不会就是(需要审核)

会不会就是我们的感情方面去这样安立的呢?如果是感情方面这样安立,不是实际上佛陀以根基来宣讲,初转法轮、中转法轮和后转法轮绝对会抵触,绝对会矛盾。但是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地方是抵触的。佛陀虽然初、中、后三转法轮的词句方面不完全相同,好像有矛盾,但是真正观察仔细分析的时候,没有一个字是抵触的,没有一个道理是抵触的。

所以这个方面必须要学习很多这样观察的方式,或是说以佛经再再观察之后,可以生起一个定解。否则的话这些问题好像是永远解不开的难题一样,但这个方面在佛经、论典当中都讲的很清楚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矛盾。

【我们应当了知佛有时说一有时说多,有时说决定有时说不决定,这些都是互不矛盾的。】

佛语当中有的时候说一,有时候说多,按照我们来讲,世间上一个正直的人,他也不会有的时候说这个,有的时候说那个,何况是佛陀呢?所以说佛陀有的时候说一,有的时候说多,这个好像是一种表面上的抵触,但实际上他有密意,有这样一种了义和不了义的分别。

说一说多我们举例子来讲,什么是说一说多,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乘和三乘,佛陀有的时候说决定一乘,有的时候是说决定三乘,有的时候说决定大乘种性,有的时候说决定五种种性,这个不是矛盾是什么?我们说根本不矛盾的。暂时三乘和究竟一乘,或就是说暂时分的时候有五种种性,究竟决定是一种种性。这方面我们学《庄严经论》,学其他的了义的经论的时候都已经抉择的很清楚,所以根本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有时候说决定有时候说不决定,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可以从前面对方的《念住经》这个问题来说,佛陀说你杀一个众生决定堕地狱一个中劫,这个是在佛经当中讲的决定,不决定就是说有开许的时候,如果你以善心摄受的话,他不会堕地狱,而且他会圆满资粮,这个是佛陀讲的,这个就是决定、不决定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了,但这些都是不矛盾的。

【如《佛语赞》中云:“开许中遮止,汝说一或多,有时说决定,有时说不定,相互皆不违。”】

开许中遮止,就是有些开许当中有遮止,遮止当中有开许,一和多,决定和不决定,这方面怎么样讲都是不矛盾,不矛盾主要是跟随众生的根基次第而宣讲的缘故,这个是主要的根据。所以说跟随众生的根基道德经而宣讲的缘故,这样宣讲是非常应理的,所以说根本不矛盾。

【是故依靠此理而通达了义、不了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十分重要。关于此等内容的详细分类在下文中有广说。】

所以说我们要真正的通达一个佛经,必须要善巧的了解了义、不了义的差别,意趣和秘密的差别,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那就是完全掌握了进入佛法大海的钥匙,这个钥匙一掌握之后,这个经典当中是说了义的,这个是不了义的,这个是有密意的,是有意趣的。

所以这方面观察的时候都不成矛盾,所以说不成矛盾,主要是通达了义、不了义,意趣和秘密的内容。如果了解完之后,就能够不但不生邪见,而且能够对佛语产生决定的信心。因为这样一种了义和不了义,和密意、意趣在后面,在讲智慧度的时候广说的缘故,这个地方无垢光尊者就没有讲了。

总之,这个就是从很圆满的方式回答了对方的提问,这是第一个。

下面讲第二个,前面无垢光尊者在总说的时候不是三个方式嘛,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了知所断,这个方面已经讲完了,第二个方面了知所知,通过了知所知的方式来守护学处。

【以了知所知之方式守护学处:《经庄严论》云:“诸佛子无有,任何不学处。”】

就是说一切佛子根本没有任何不需要修学的地方,这个和《入行论》当中有相似,作为一个佛子来讲,有没有一个不需要学习的,没有一个不需要学习的,哪一个都需要通达的,必须要通达。

【诸位应当精勤听闻、思维、学习世间的知识学问以及出世间的所有佛法,因为要获得遍知佛陀的果位。】

诸位就是讲一切的菩萨,一切菩萨就应当精勤的听闻,第一个要听闻,第二个听闻之后要思维,思维之后然后要实行,所以说通过听闻、思维,或者说学习世间的知识和学问,还有一切出世间的佛法。

因为自己要获得遍知佛果的缘故,我们就是说我们要获得果是遍知的,所以说我们的因也必须要遍学一切学问。遍学一切学问的因缘满了,他的佛果才会圆满的获得,所以这个方面就是教导佛子要普遍的修学,当然这个主要是在自己精力、智慧,或是说某种前提下面你可以直接做,如果没有这样的时间精力的话,还是主要放在佛法上面,就是非常善妙的。我们举例来讲,佛学院的仁波切还有慈诚罗珠堪布,他们学很多很多,世间上的基督教,或是说其他顶尖的科学,这些方面都在学,都在通达、精通,而且是在给别人宣讲。这方面当然是很典型的例子了,在完全通达了佛法的基础上,然后开始广博的开始修学其他的世间知识。

从反方面讲,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这样的人刚入佛门不久,对佛法的自宗的安立都没法生起定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去广博的学习其他的知识的话,第一个就容易分心 ,第二个方面就很容易学到这些世间外道的观点的时候,苏醒内心当中外道的习气而放弃佛法转为外道,这方面都有可能的。

所以说针对这样一种观点,莲池大师他在《?》当中猛厉的狠狠的遮止,一个出家人你去修学别人放弃的东西,比如说练习弹琴,或练习书法,或就是说练习写诗歌,这些方面一般的世间人都放弃了,你现在还要重新的捡起来,这个方面就是完全不应理的。莲池大师在《?》当中非常严厉的呵斥过,这个方面主要是针对前面分析的,针对我们这样的人。

现在我们刚入佛门,佛法的知见、修行都不稳固,所以说在这个前提下,如果你去修习这些问题的话,很有可能造下很多没有必要的恶业,从这个侧面遮止。如果智慧成熟,当然按照《经观庄严论》的教证,就需要去广博的学习了,这个就是要分情况来安立。

【所有学问若归纳,可包括在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外明、内明五明中。】

世间的一切的学问无量无边,我们要学习的话也必须要归纳在一起学习,把所有的学问归纳可以归纳在五明当中。这个地方外明就是指声明,上师讲这个外明就是讲声明,就是包括在这个里面,所以我们通达这五明实际上就相当于从粗大的方式通达了一切所知了。

(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地方不需要讲,本来是要讲另外一个观点,没有必要了。)

【《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不得佛果故,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

《经庄严论》我们遇到很多次教证了,就是说没有通达五明的话,圣者也不得佛果,所以说为了制服和摄受他人,制服主要用因明来制服,摄他主要是通达其他的声明、医方明等等来摄他。所以说要制服他人,制服他人的邪见,要摄受他人进入佛门,这个时候必须要通达五明。所以说自知而学之,自己了知而进行善巧的修学。

【尤其了知戒律学处次第而守护至关重要。】

这个也是了知所知,这方面我们说没有脱离前面的含义,这个还是了知所知。戒律的学处这个就是个所知,所以说我们要了知戒律的学处次第的守护很重要。

【如前所说,应当通过了知堕罪、无堕、同分、学处及恢复方法这五种道理。根本堕罪为二十种,无有二十种堕罪并行持善法为无堕, 同分有善法之同分与不善堕罪之同分。】

这个以上做了分析,不讲了,然后主要是同分。同分这个时候分了两种,一个是善法的同分,一个是不善堕罪的同分,按照前面理解的思路下来的时候,不善的同分不是真正的堕罪,而是他相近堕罪方面就叫做不善的同分。善法的同分也同样可以这样了解,不是真正实际意义上的很圆满的善法,但是和善法很相似很相近,这个方面就可以理解成善法的同分。

【其中堕罪之同分也有两种轻罪,即具烦恼之轻罪与无义之轻罪。】

就是说从堕罪的同分来讲分了两种轻罪,就是分了具有烦恼杂染的,还有没有被烦恼杂染的,无有意义的轻罪。虽然从广义的侧面来讲,具有烦恼这个也是无义,反正你具有烦恼你对修佛法无义,这个也叫无义,但这个方面从狭义的侧面来讲的话,具有烦恼和不具有烦恼的无有意义这个是分开讲的,这个无义是讲无义的状态,反正没有通过正知正念摄受,但是也没有以烦恼来摄受,就这样中间的状态叫做无义的轻罪,从这个方面来详细分别的。

下面举例子讲:

【诸如言说无稽之谈及观看戏剧等时,如果生起贪嗔之心,则为具烦恼之轻罪;】

在讲话的时候,这个时候生起了烦恼,但是也没有真正违犯根本堕罪, 这个时候怎么讲,具有烦恼,因为这个时候体相,生起了贪嗔之心,但是也不造成真正的根本堕罪的条件,所以就安立成具有烦恼的轻罪了。

【若由此生起未以正知正念摄持而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继续为之,则是无义之轻罪。】

这个意思就是讲,由此生起,比如在言说无稽之谈等等,这个时候一方面没有生起正知正念摄受,一方面也没生烦恼,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继续为之,这个就叫无义的轻罪。它是一种轻罪,因为众生对佛法没有直接利益,没有真正增上功德的缘故。但是也没有烦恼,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称之为无义的轻罪。上师讲的时候,只要是没有以正知正念摄受的,也没有生烦恼,这一类都叫做无义轻罪,都包括在这个里面。

【毫无贪心而利益他众为无罪;杂有贪心而行利他,则彼之贪分是罪业之同分。】

如果没有丝毫的贪心,贪心就是一个例子,实际上是烦恼。就是说没有烦恼没有贪心的情况下利益他众,这个完全无罪,这个是没有罪业的。如果说一方面杂有这些烦恼的贪心,一方面行利他,这个方面就称之为杂业,就是说彼之贪分这个角度就称之为罪业的同分。因为这个方面有两个角度,就是说有贪分这个角度,还有利他的善业这一分的角度,分析的时候主要是从彼之贪分,就是说杂有贪心而利他,就从贪心这一分角度来讲,他是属于罪业的同分,而不是算是真正的根本的堕,一种轻罪,或是说一种罪的同分。

上师讲如果从利他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善业的同分,从利他的侧面来讲必定是利他,所以属于一种善业的同分。

【甚至因为喜欢他人而行利他之事也是轻罪之同分。】

就是说喜欢他人,实际上严格分析的时候算不算一种贪心,有的时候严格分析的时候,有的时候算一种贪心,还算一种贪心。所以说因为喜欢他人然后开始行持利他的事业,这方面还是一种轻罪的同分的。

【我们应当依靠观修无常等对治法而守护行菩提心学处。】

这个方面也是提到过,这些方面不要放过这些语句,实际上观修无常等对治,观修无常等对治主要是压制烦恼的侧面来讲,无常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非常强大,所以说真正的无常的觉受,无常的境界,内心当中能够生起的话,很多很多这些所谓的烦恼,根本堕也好,还有轻罪的同分也好,都可以任运遮止,所以说通过修持无常法,等字当然还有其他的修法,这个方面就把无常的修法放在了首位,所以像这样的话非常的重要,通过修持无常法而开始从正面行持菩提心学处。

【如若发现罪业,则应立即忏悔而回改。】

如果发出了罪业之后,马上认识马上忏悔,然后就开始忏改,这方面尽量使自己不要落入罪业当中,这方面的教诫。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