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50(99-100)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4/27 22:54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现在正在宣讲修持所修的法,修持如来行的方式有总说和广说,现在正在讲总说六度的修法,总说六度的修法前面对于六度它共同的体相,提供摄受的布施乃至于智慧各自的本体和作用进行作了宣讲,然后对于六度的定数已经作了抉择,今天讲

【六度之顺序确定,】

不单是六度的数目它是决定的,而且六度的顺序:首先是布施、再是持戒……六种次序都是确定的,不能够互相错乱,不可能紊乱,所以说我们了知这样种修法之后,那么从布施到智慧度之间就可以善巧循序渐进的修持,六度顺序确定的方式在这个里面讲到:

【《经庄严论》中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粗大细致故,次第说彼等 。”(《经观庄严论》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粗大细致故,说彼等次第。”)】

这个里面讲了三种次第的方式,第一个是依前生后,就是因果的次第,因为有因果关系的缘故,所以说六度的顺序确定了。

存在劣殊故,就是下下的就是下劣的、上上是殊胜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有劣和殊胜的缘故,有这样种安排次第,是第二种。

第三种粗大细致故,在这个当中也有前前粗大、后后细致的这样种关系,所以说有这样种从布施到智慧度之间的排列方式。

说彼等次第,通过这三种方式安立的六度的次序确定了。

下面就是简单的介绍:

【意思是说,由于六度前前产生后后,所以有因果之次第;】

六度当中前前生后后,前前生后后的意思是:通过前面的度而产生后面度的本体和功德,比如说通过布施而生持戒,以持戒而生安忍,安忍而生精进,精进生静虑,静虑生智慧,有这样种前后因果的关系,前后因果关系我们介绍的时候,如果首先修持布施的话,布施如果说是修得比较纯熟,悭吝的心已经压服或者已经远离,能够对自己的受用、生财等等这方面都能够舍弃,不是非常贪执的话,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顺利地生起持戒的功德,所以布施为因,持戒为果;然后持戒为因、安忍为果,如果能够守持清净的戒律,安住在清净戒律本体当中再在串习自己的相续,泯灭罪障和生起罪障烦恼的时候,安忍的本体就容易生起来,安忍的本体通过持戒的因可以产生,所以持戒为因,安忍为果。

安忍为因,精进为果,如果自己已经比较熟悉安忍了,不管是对于怨敌人还是对苦行人还是对无生法的忍,这方面都能够再在串习的时候,就可以生起精进,精进的本体,我们有的时候精进,有的时候不能精进,有的时候不精进的时候就不能够忍受这些苦行、不能够忍受这些怨敌的加害等等,如果能够再在地串习安忍,安忍的本体娴熟的缘故自然而然就能够对一切的善法精进,这个就是安忍生精进。

精进生禅定,如果能够对于一切法已经能够再在地精进,能够对一切善法他通过一种极其欢喜的心趋入的时候,通过这样一种精进就可以生起禅定,因为禅定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生起的,因为一般凡夫人相续当中的这些分别念很粗猛,所以要一下子安住在一缘专注的境界比较困难,所以如果有了精进的前提他就会再在去安住善所缘,再在去修炼,最后静虑的本体它就可以在相续当中生起来,所以精生静虑。

静虑生智慧,智慧主要是讲出世间的胜观,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讲前后次第的时候,这个智慧并不一定能够一定要解释成闻慧和思慧,这个方面主要是讲修所成慧,所以这样一种修所成慧,智慧必须要通过静虑摄受再在地串习,所以在寂止的基础上修持殊胜的正见,证悟空性的果就会生起,从这个角度来讲叫作静虑生起智慧,这个叫作前前生后后的因果关系,因为有这样因果关系的缘故,六度的次序它也是确定的。

【持戒度较布施度殊胜,是故有贤劣之次第;】

第二种排列的方式顺序的安立,主要是讲前前下劣、后后殊胜,布施度虽然在佛经当中说能够布施它功德非常巨大,但是和持戒度比较起来的话,布施度就显得下劣了,持戒度它就显得超胜,所以说持戒比布施殊胜,那么持戒度排在布施度的后面。

持戒度和安忍度比较起来的话,安忍度就殊胜,修持安忍的殊胜功德利益它远远超胜于持戒的功德,所以它排在持戒的后面。

再在地对于大乘善法精进它又比安忍度的功德殊胜,乃至于静虑它的功德超胜于精进,智慧的功德超胜于静虑,所以说有前前下劣后后殊胜的缘故,六度的顺序是确定的。所以这个方面是故有贤劣次第是讲第二种。

【前前粗大,容易修学与证悟,后后难以修学与证悟,因此有粗细之次第。】

这是第三种次第,第三种次第就是粗大细致故,就是前前的修法是粗大的,容易修学容易证悟,后后的次第是细致的难以修学和难以证悟,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进行确定的,打比喻讲,比如说这样种布施的修法,布施的修法它容易修学和容易证悟的,在世间上的一般人当中不管你受戒还是不受戒,学佛还是不学佛,反正一般的人都能做一点布施,国王他能够做布施,屠夫妓女她也能够做布施,一般的这些人他也能够做布施,所以布施的修法是比较粗的,或者布施的修法容易修学的。那么和布施比较起来的持戒就显得细致了,持戒就显得困难了,在所有的世间能布施的众生种类当中有多少人敢出家受戒呢?所以真正能够出家受戒或者成居士也好成出家人也好,这方面受五戒、要受十戒、受圆满的戒律,这方面非常的细致,很困难,所以我们知道前前粗大容易修学,后后的细致难以修学,在所有的持戒人当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安忍呢?持戒的人比较布施来讲,数量少多了,但是在所有的持戒者比较起来能够持戒的人占多数,在持戒的基础上能够修安忍就显得非常少,所以就说明安忍的修法比较细致难以趋入的,在所有能够修安忍当中谁能够恒时精进呢?所以我们讲恒时精进的人是极其罕见的,如果能够恒时精进他的道体的功德就容易生起,所以我们讲精进细致难以修学证悟,比较起来安忍就比较容易修学了。

精进和静虑比较起来,能够恒时精进的人不一定能够生起这样一种静虑的本体,不一定能够生起九次第定,不一定能够生起四禅八定,所以我们就知道和静虑品比较起来,精进度它的修法比较粗大很容易修学。

静虑和智慧比较起来的话,智慧度就更微细,在世间当中有很多得禅定的人,在很多得禅定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是通过禅定而引发的出世间的妙慧,有多少人引发了出世间的胜观,我们就知道真正已经获得出世间胜观的人称之为圣者,在很多修禅定或者禅定人当中,有可能已经获得了轻安的觉受、禅定的愉悦、或引发了神通等等,但是通过禅定而引发出世间的胜智的、引发胜观功德的就极其稀少,从这个方面比较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智慧度,决对是微细的,比静虑度还要微细,有这样一种前前粗大后后细致的缘故,六度的次第绝对是确定的,这些都是庄严经论当中弥勒菩萨的观念。

【观待此三者而确定顺序。】

下面讲

【六度修法:布施:慷慨博施,不求果报;】

这个属于真实修,真实修当中讲菩萨他在修法的时候以真实对六度的修法。

第一个是慷慨博施,主要是从他自己在布施的本体当中对于生财,对于一切善根都没有悭吝心、能够慷慨地施予对方,施予一切众生,然后在布施完之后,他是不求果报的,不单单是今生当中别人的赞叹等果报,后世的异熟果报也不追求,唯一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这个是不求果报。所以说呢我们说呢这个不求果报并不是说他不追求佛果,而只是说呢不追求这个现世当中别人的这个回报,或者后世当中的异熟果报啊,不追求这些。那么就真正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这样的果报就是他唯一的追求之心。

持戒的修法呢,

【持戒:净持戒律,恒时也不羡慕在此三有中享乐;】

那么这个净持戒律呢对于别解脱,对于菩萨戒,如果密乘行者还有这个别解。。还有这个三没戒,所以说对于这些戒律呢都能够恒时精进的守持,那么在守持戒律的时候呢,他也不想,也不羡慕通过这个守戒的功德在三有当中享乐,他也是想通过这样的守持戒律应该超越轮回,通过守持清净的戒律做为修六度,或者说是修菩萨行的基础和方便,那么就这个唯一的想成佛。所以说守持清净的戒律可以转生人天,但是他自己的这个心愿呢,他自己的目的不在于转生人天,不羡慕三有当中的任何享乐,而只是想通过戒律怎么样圆满功德,然后呢遮止这些违品之后,获得殊胜的佛果度化众生。

【安忍:忍受一切而修持忍辱;】

那么这样一种安忍呢就说是忍受一切,忍受一切呢就说是对于,前面我们讲过的,而对于这个上面的人,中等的人,还有比自己下劣的这些人也好,下劣的旁生也好,而其它的一切苦行也好,都能够忍受,然后呢在这个基础当中呢自己的身口和这个意,身口意呢都能够处于安忍的状态,忍受一切而修持忍辱。

而下面是这个精进,

【精进:摄集一切功德而勇猛勤修;】

那么精进呢它可以摄集一切的功德,不管是戒定慧也好,还是六度四摄也好,反正一切的精进都是通过功德而引发的。所以说呢这个精进的修法就可以摄集一切的这样的大乘功德,那么就他自己呢处于一种这个非常精进勇猛的状态,所以说是这个勇猛勤修,这个是这个精进。

然后呢

【静虑:遣除无色界禅定而修持禅定;】

那么遣除无色界禅定而修持禅定,意思就是说菩萨他虽然能够善巧的修持这个欲界的这些这个欲行于静,然后呢生起轻安,生起四禅,生起色无色定等等,他偶尔都能够全部生起,但是呢他自己在修持静虑的时候呢,他通过这样静虑的果,他是不会转生无色界的,不会转生无色界这个地方叫做遣除无色界禅定,这个叫做遣除无色界禅定。实际意义上呢我们知道菩萨的禅定呢,四禅,四无色,都是他所修持的范围,但是在修持这个禅定之后呢,一方面他修持这样的一种禅定他可以任意自在的投生,自在任意投生的时候他遣除无色界,他绝对不会在无色界投生。为什么绝对不会在无色界投生呢,无色界当中没办法积累资粮,无色界当中没办法听闻佛法,无色界当中没有所化的众生,所以说呢他转生无色界对他自己圆满菩萨道,修持菩萨行呢根本没有丝毫的利益,所以说呢他投生的时候排除无色界,那么在色界和欲界投生。那么在色界和欲界投生的比例当中呢,这个菩萨又会在欲界当中呢再再的投生,再再的这个转生。因为就说这个绝大多数的所化众生呢都是这个欲界众生所摄的,那么从这个方面就应该知道它的静虑,这个地方主要是从排除他的这个转生,通过修禅定转生这个果方面,他不会在无色界转生的。

【智慧:以不离方便之方式修持妙慧。】

那么就说这个所谓的方便就是这些大悲心啊,菩提心啊这些方面就是它的方便,或者前五度叫方便。那么就说他自己在修持智慧的时候,是绝对不离开方便的,不离开大悲而去修这个智慧,离开大悲修智慧就成了一种束缚啊,成了一个菩萨的束缚,离开了这个,离开了智慧修方便也成了菩萨的束缚。所以说呢我们就知道呢就说单单修大悲呢它不是真正脱离轮回的正因,单单修空性不修大悲心呢它是转生,就说是这个声闻,就说成为声闻的这样一种因,或者说是即便是不就是,不是就是转生声闻的因,它也会延误这个菩萨成就,延误菩萨登地,所以说呢菩萨的真正的修法是这个便慧双运的,方便和智慧双运就是它的这个真实的修法。所以说呢菩萨的智慧是绝对不离开方便而开始修持智慧的。我们现在修法的时候也应该抓住这个要点,一方面呢要对于这个佛经论典的所诠释的智慧呢再再去这个精进,一方面呢是这个大悲菩提心,还有这些圆满资粮的方便,这些方面都应该生起正确的定解,再再去诠释。这个就是成了真正的这个六度的真实修法,所以说从布施到智慧之间呢,这些介绍的都是这个菩萨的正确的修持,真实修持的方式。

下面就引用就说教证证词,

【《经庄严论》中云:“无求之布施,不贪世持戒,一切皆忍受,集诸德精进,静虑非无色,智慧具方便,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行。”】

那么这个呢就是在《经观庄严论》二十二品在讲这个功德品的时候呢,就介绍这个菩萨的真实修法,那么我们就学过的时候,它有这个主要修,真实修,必定修等等,有很多差距,很多这样一种侧面宣讲,这个地方主要是讲真实修。真实修的时候呢首先他的这个布施呢是无求之布施,无求就下面讲的很非常清楚,就慷慨布施,不求果报,这个叫它的无求,布施呢主要是从无求方面精进的。然后持戒呢是不贪世持戒,不贪世呢就不贪世间,他持戒的这样一个目的呢,根本不是为了贪着在世间当中转生于这个人间当中的转轮王,国王,大臣,居士等等,也不是贪求后世转生三十三天等等天界,所以说呢他唯一是为了成佛,度化众生而持戒的,这个叫不贪世而持戒。而这方面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在介绍菩萨的修法,一方面对我们来讲呢,也应该知道这个是一个真实修持的一个指导,那么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这个《经观庄严论》当中真实修的这个标准在实行呢,如果我们在布施的时候,第一个并没有慷慨布施啊,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一方面在布施,一方面有悭吝心,这个就不叫做慷慨布施。还有呢布施完之后呢我稀求别人的这个赞叹,稀求别人的这样一种这个可以说是这个报恩,这个方面呢就是一种真正的不求。还有呢我如果是布施,我稀求后世的这个广大的财富,这个也叫,这个也叫追求后世的果报。所以说我们要看在这个《经观庄严论》当中所开出来的这些真实的修法的标准,再对照自己的修法予以调整,然后呢不贪世我们守持戒律,是不是为了就说贪恋在世间当中获得一个好的身份呢,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符合于真实修持。一切皆忍受就是安忍,那么这个安忍呢对于一切都可以忍受,那么在受到别人打击的时候,不单单是自己的这个身和语,不予以这个回报,就说自己的身体呢不去报复,自己的语言呢也不恶毒的去回骂对方,乃至于自己的意,自己的心呢也安住于安忍的状态,那么不生起嗔心,对对方呢生起这样一种这个大悲菩提心,这个叫一切皆忍受。而也就是说呢我们在这个讲一切皆忍受时候,有的时候我们的身体方面会显现忍受,语言方面会显现忍受,但是我们的心啊,有的时候不注意的时候呢就说是这个没办法处于忍受的这个境界当中,这个就是一种虚假的这个安忍,虚假的安忍。那么真实的安忍应该一切皆忍受,身语不做报复,自己的意,自己的心呢也必须安住在这样一种安忍的状态当中,这个才叫真正的安忍,所以说一切皆忍受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集诸德精进,那么所谓的精进呢就集诸德,就说积累一切的所有功德,不单单是对一个度精进,而是对六度都精进,这个方面呢就说集诸德。尤其是对于大乘的这个成佛的方法精进,这个叫做积累一切诸德。所以说呢我们现在看看自己的这个劳作,自己的身语意的奋发,那么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吗,还是说是为了就说成佛度化众生这个方面去精进的,如果说是对于大乘的教法极其的喜欢,然后呢再再去追求呢,这个方面可以说是集诸德精进。静虑非无色,所谓的静虑呢非无色,非无色呢就是菩萨修持静虑呢他不会选择投生在无色界当中,无色界不是他投生之处,所以叫非无色。前面所讲的主要是投生于色界和欲界,但是尤其是在欲界当中再再投生的。智慧具方便,菩萨的智慧呢有方便的智慧,那么就说是这个具有方便的智慧才是便慧双运的修法,便慧双运就是这个菩萨的正道,以前学习的时候呢总是这样提过,就说是大乘的这个修法的基因呢是这个现空双运,大乘菩萨的道呢是便慧双运,大乘菩萨的果呢就说是这个色身法身双运,这个方面基到果都双运才是正道。如果说是偏了一方,现空不双运,便慧不双运,那么最后的果色法身就没办法获得。所以说呢就说是这个便慧双运呢这个也是菩萨殊胜的修法。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修。对于这样六度呢,有具有这样智慧的菩萨就如是真实的串习而修持。

【六度之定义,如《经庄严论》中云:“能遣除贫穷,获清凉忍嗔,修圣道持心,知义故说度。”意思是说,遣除贫穷称为布施;除去烦恼酷热获得清凉感受称为持戒;忍耐嗔恨称为安忍;修持佛果称为精进;一缘持心称为静虑;了知法之自性胜义谛称为智慧。】

下面讲六度的定义,六度的定义呢在这个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主要是六度的誓词,什么叫布施,什么叫智慧,这个方面呢就说六度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讲,如《经观庄严论》中云:“能遣除贫穷,获清凉忍嗔,修圣道持心,知胜义故说。”意思是说,遣除贫穷称为布施;那么在颂词当中呢讲能遣除贫穷,什么叫布施呢,布施它的摄持,布施它的定义呢就是能够遣除贫穷,能够遣除贫穷就是这个布施它的定义,或布施它的誓词。

然后呢就是获清凉,获清凉就是持戒的实质,就是能够获得清凉,梵文当中叫作尸罗,实际上就是能够获得清凉,注释当中讲:除去烦恼酷热获得清凉感受,称之持戒。那么就是说如果真正能够守持戒律能够遣除酷热,遣除什么酷热呢?烦恼的酷热。杀生偷盗邪淫在犯罪业的时候,内心当中是一种烦躁是一种热恼的状态。如果能够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乃至于戒除一切的十不善业,戒除一切的恶业,因为排除了这些引生热恼的烦恼因素的缘故,内心当中是恒时获得清凉的,所以说获得清凉就叫做持戒。

忍耐嗔恨成为安忍,颂词当中讲,忍嗔,什么是安忍的实执呢?忍耐嗔恨。对于别人的嗔恨自己能够忍耐,或者对于自己的嗔恨,自己能够忍耐,能控制它使它不生起,这个方面就是一种安忍。

修持佛果称之为精进,颂词当中讲,修圣道,圣道就是佛果,对于大乘的精进度来讲,唯一是求佛果,所以在大乘的精进度当中,圣道绝对是说追求佛果之道。如果不是说在大乘六度当中,那么如果说是其它的话,比如说小乘当中,圣道就不一定解释成佛了。所以说这个地方修持佛果,称之为精进。

然后呢,一缘持心称为静虑。颂词当中讲叫持心。持心就一缘持心。一缘持心就是自己一缘专注将自己的心置定在一个地方,这样不动摇,这个就是静虑。

了知法之胜义谛称为智慧。颂词当中讲知胜义,知胜义就是般若的梵语,真正翻译过来,了知胜义叫作般若,般若的定义或者说实质就是说能够了知胜义的本体,了知胜义的体相,了知法之自性胜义谛称为智慧。这方面解释了六度的定义或者六度的实质。

丙二(广说六度之自性)分七: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七、总结六度。

下面讲第二个大的科判广说六度之自性,前面不是有总说和分说吗?这个就是分说六度或者说广说六度各自自性分七: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安忍度;四、精进度;五、静虑度;六、智慧度;七、总结六度。通过这样一种七个科判来广说六度的自性。首先讲第一个布施度。

丁一、布施度:

目睹众生受贫苦,施衣食象马车等,

所需资具为布施;施儿女等为大施;

施头眼等极大施。财法布施行利益。

依彼摧毁自吝啬,令他财富得增长。

首先我们知道布施,前面已经介绍了它的自性慷慨博施,布施大概分了三类,三类当中首先介绍他的财施法施方面,无畏布施隐藏在里面在这里面间接进行宣讲。首先财施当中分为三种,财施三种第一个是布施第二是大施第三个是极大施。首先讲布施,一般布施,一般布施也好,大施也好,它的等起发心是目睹众生受贫苦,自己目睹或者耳闻这个众生正在感受各种各样贫苦的时候,内心当中生起难以堪忍的悲心,通过这样的推动开始对对方进行布施。首先做一般布施。他所布施的资具是一般的资具,一般的资具就是平常的资具。所以有些地方讲衣食象马车。衣食象马车就是布施这些衣服、食品还有一些乘骑象马车。古代一方面经常布施象马车,如果现在的话就是自行车呀,汽车呀,这些乘骑就称之为象马车等,所需的这些资具做布施,这些方面是一般布施。然后大施是布施儿女等,布施的物品这个儿女绝对是超胜前面的衣食象马,一般的人可以布施衣食象马,但是如果将自己的儿女也布施给其他人的话,这些方面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在这个菩萨本生当中,有把自己儿女布施的,把自己妻子布施的,还有其他的布施的,但是父母不布施的,一般讲父母不能布施的,这方面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的奴仆啊!儿女都可以布施,尤其是儿女妻子,这方面是可以做布施的,那么以前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些道友也是给上师提过问题,如果要布施儿女和妻子,别人肯定要找你打官司,像这样的话你把妻子儿女给别人了或者布施了,这个能不能真正作为一个布施呢?上师回答的时候就说,实际上这样一种布施儿女是在当时印度或者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看到这些人当中,在印度或者在古代的习俗当中,真正做主是谁呢?就是一家之主,就是这个丈夫,所以他有权利对于儿女、妻子这方面作支配。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他可以有权将儿女妻子作布施。那么现在情况不一样,不一样的话,就看情况而定,并不是死板的就一定要将自己的儿女妻子等等怎么样作个布施,这方面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讲的时候,在不引起讥嫌或者说不违背当时的法律,这前提下面,将妻子儿女布施绝对是一个大布施,而且是说菩萨布施儿女妻子的时候她要观察,布施儿女妻子对儿女妻子绝对不造成任何损伤,这个时候他可以做布施,如果了知将儿女布施出去,对他们有伤害,这个时候就不一定会布施。

然后呢就是极大施,施头眼等极大施,这个就是说除了儿女衣食象马种登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观待于一般人来讲,还是有可能生起,但是极大施很难满足,这个就是布施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头啊,眼睛啊手脚,都能够布施给对方,这个方面就叫作极大施,**国王的公案等等,这方面我们学过,反正这个就是世尊在因地的时候,布施头一个树下面布施一千次,最后一次圆满的时候极其**,有这样一种说法,施头眼等极大施。这三类主要是对财施方面做广述的,法施方面在注释当中会有所宣讲,财法布施行利益,菩萨通过财布施和法布施对众生对众生作利益,一般来讲,世尊在经典中讲,在家菩萨一般是财施为主,出家的菩萨以法布施为主。这方面就是为主而讲的,并不是说你在家不能够做法布施,出家不能做财布施。因为在家者他可以迎取很多资具,资具容易获得。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很多时间去闻思修行,观待来讲的时候,主要是作财布施。而出家人不是以追求很多资具为主,主要是在寺院当中精进闻思修为主。从这个方面就容易生起一些胜法的功德,所以以自己所掌握的正法给别人宣讲,这个叫作法布施。

依彼摧毁自吝啬,令他财富得增长。

通过这样一种法布施和财布施能够摧毁自己的吝啬心悭吝心,然后令对方世财和圣财都能够增长,从这个角度来饶益众生圆满自己的资粮。

【依靠财布施可圆满福德资粮,依靠法布施可以圆满智慧资粮,】

这方面就是依靠经典的观点来对于财施和法施圆满资粮的方式做介绍。一般来讲主要依靠财布施可以圆满福德资粮,依靠法布施可以圆满智慧资粮。这个主要是从主要的侧面来讲,如果你在财布施的时候能够用三轮体空和智慧摄受,这样一种资粮也可以称之为福德和智慧的两种资粮,在做法布施的时候,如果以方便菩提心摄受也是一种圆满福德资粮的方法,所以说依靠财布施圆满福德和依靠法布施圆满智慧,主要是就他们所布施的物具,所布施的物品来确定他们是圆满福德还是圆满智慧,如果菩萨具备菩提心又具备空性慧的话,实际上两种资粮都可以直接圆满。

【因为自己无有吝啬之心而不会转生饿鬼界,直接利益他人令其获得财富。】

如果在布施的时候远离悭吝心的异熟果报,根本不可能转生三恶趣或者说不可以转生饿鬼界的。因为转生饿鬼的近因就是悭吝,那么做布施本身就是悭吝的直接对治,如果能够以欢喜心去作布施的话,这个早就已经远离了饿鬼的因了,绝对不可以转生成恶趣。直接利益他人令其获得财富,那么因为财布施也是直接利益对方,比如一个乞丐,一个需要财富的人,那么他在正处于需求财富的时候,你把财物给他就是直接利益了他,使他获得了财物。如果是一个求法的人,如果给他宣讲正法,也是直接让他获得了正法的财富。

【《持世请问授记经》中云:“依财施圆满福资,依法施圆满慧资,此二者乃遍知佛果之因。】

那么就是说在经典当中讲了,财布施呢能圆满德资粮。那么通过这样一种法布施呢,可以圆满智慧资粮。那么这些能够双运的话,就成了能够遍知佛果之因。因为菩萨在做财施和法施的时候,必定是菩提心或者是空性慧摄受的缘故,所以说能够做这样一种布施,就成了遍知佛果的前因了。

而下面就介绍财施,

【何为财施?布施、大施、极大施,】

分类分了三种。然后下面逐一解释,

【所谓布施,即施衣、食、车、象于他人;所谓大施即施儿女、妻子。所谓极大施,即极难做到之施头、眼、手、足等。】

这个方面就是对于一般布施、大的布施和极大的布施,这个方面都做了分类,和前面讲颂词的时候,这个意思是一样的。然后下面介绍法施,

【何为法施?施笔、墨、书本即是小法施。】

那么就是说是这个法布施当中呢,如果说布施给别人这些笔,不管是铅笔、毛笔还是其它的这些钢笔等等,这个方面实际上是一种小的法施。还有就是布施一些墨水啊,一些书本,一些笔记本方面,或者法本等等方面,这方面就是说是小法施。为什么是小法施呢?因为这个是圆满智慧资粮的一种助缘,那么就是说因为布施的笔墨, 对方以这个笔墨来抄写,或者以笔墨来造论,这个方面就成了圆满智慧资粮的因,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它是一种助缘,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小的法施,关于这个方面圆满智慧资粮,和圆满智慧资粮的分支的这些具体的安立,应该在龙树菩萨的《宝鬘论》当中呢,讲的非常的具体的。

那么下面讲了

【根据机缘,传讲声闻、缘觉、无上妙法的大法施;】

那么大的法施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机缘,根性,传讲声闻乘的法,缘觉乘的法,无上菩提的妙法,这个方面称之为大的法施,然后还有一个极大的法施,

【令持无上菩提并且传授如虚空般不可思议之法为极大法施。”】

所谓的令此无上菩提,就是说将对方安置在菩提正道当中,让他行持菩提道。这个方面不单单是给他讲法的,讲法之后善巧的引导他,怎么样发菩提心?然后怎么样行持布施?然后怎么样行持持戒?从这个角度善巧的引导,让他安住在菩提道当中,这个叫做令对方守持无上菩提道。然后并且传授如虚空般不可思议的法,这个虚空般不可思议的法,和前面的妙法比较起来的时候呢更超胜。如比说,密乘当中的大圆满法,或者这些具有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大中观的本体啊。这个方面呢,就是观待一般的大乘来讲,共同讲的布施度,持戒度等等。如果和这个比较起来的时候,那么大圆满大手印,都是这些大中观等等的这个正见,那么就是绝对是有虚空一样不可思议的法,如果能够这样传授呢,就成了极大法施。

【在家的菩萨主要发放财布施,出家人主要做法布施。】

那么这个是从主要的侧面,并不是说绝对的。那么理由根据呢,前面已经讲过的。所以说呢,如果是在家的菩萨呢,应该是以财布施为主,出家人呢还是应该在寂静处修学佛法,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呢,给对方宣讲佛法,这个方面做法布施为主的。而

【《经庄严论》中云:“布施一切者,根本依自心,身受用圆满,摄二能圆满,无有吝啬心,法财无畏施,如是通达施,智者真实行。”】

这个方面就是在讲《庄严经论》十七品,在讲布施品的时候呢,对于这个布施的它的这些本体啊,因啊、作用等等,这个方面做了观察的。下面无垢光尊者又解释了,

【此中所说之义,布施之本体即是无吝啬心。】

那么布施的本体是什么? 就是无有悭吝心而做施舍?这个叫做布施的本体,那么在颂词当中体现的时候,就是布施一切者,将一切的内外资具,都能够无有悭吝的来做布施,这个就叫做布施他的本体。

【布施之因即是清净舍施心,】

那么就是说布施它的因是什么?布施的因主要是清净的施舍这样一种心,就是善心和施心所配合起来的,这样一种就称之为布施的因。那么在这个颂词当中讲的,根本的因之心,从这个方面观察的。然后就是讲

【布施之果即身体受用获得圆满;】

那么就是说如果布施之后,他的果是什么呢?果的话就是身体能够获得圆满,下一世获得一个圆满的身体。还有呢受用能够获得圆满,从这个方面二个方面获得圆满的。就是从这个颂词当中讲,身受用圆满,就是身圆满和受用圆满。然后

【布施之作用即摄受自他并且圆满二资;】

那么就是布施他的作用是怎么样呢?那么布施的作用就讲到了,摄二圆满,摄二圆满就是摄受自他,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都能摄受,而且通过布施圆满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个方面叫做摄二和能圆满的意思。摄二主要就是讲摄受自他,能圆满呢主要是讲能圆满二资粮,这个方面就是他的作用。然后布施的功德?这个方面就是下面的意思了,在这个颂词当中呢,还有一个做叫做无有吝啬心,无有吝啬心主要是他的具足,具足方面讲的。就是具足无吝啬的本体。还有法财物无施,这个就是他的分类。无垢光尊者,很简单的一个解释。法财无畏施就是它的分类,实际上这个很简单,无垢光尊者没有解释,法财无畏施就是分类。那么布施是有什么分类呢?有法施、财施、无畏施这三种。那么在这个三种当中呢,有些地方是讲以法布施为主,其它两个呢为辅。还有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无畏施是最主要的,其它两个是观待来讲啊,没有无畏施主要。无畏施它有很多的分类,有的时候说放生叫做无畏施。有的时候别人在恐怖的时候,赐予无畏叫无畏施。但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他在讲解,为什么将无畏施做为最主要的布施的时候,他就说真正的无畏施啊,就是将众生从怖畏的轮回当中解救出来,那么就是将众生从怖畏的轮回当中解救出来,就是叫做施予无畏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它的法布施啊,它只是一个轮回的助缘。那么财布施呢,也是让众生获得欢喜的心,所以说呢比较起来的时候呢,让众生解脱轮回直接安住在圣者地这个方面最主要的。有这样的不同解释方式,这个也是需要附带了解的。

然后下面讲

【布施功德之特征,《经庄严论》中云:“佛子若逢乞,自命亦恒施,悲心而利他,而不图回报,依施令众生,获得三菩提,施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这个就是布施功德的特征,或者前面我们讲的布施的功德有四类。四类当中呢:广大、无求、大义和无尽这四种,那么这个四种前面大概做了介绍了,那么这个在这个颂词当中就圆满体现这个问题。首先是一种广大,广大的话一切佛子,这个是能施者。如若遇乞者,那么就是所施的对方。甚至直至生命也有恒时施舍,就是说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能恒时的布施,何况是其它的资具呢?所以说这个方面就说明了布施的广大的功德,连自己的生命都能够做布施的话,其它的话更能做布施,就是说菩萨的功德广大的第一类。第二类是无求,无求的话是以大悲心利他不图回报,这个也是他的一个功德。第三个是大义,大义的话就是布施令众获得三菩提,不单单是今生当中让众生圆满他的意愿获得资具,而且呢通过布施,菩萨他通过做布施的时候,和对方结上善缘,后世将他安置于三菩提当中,这个是大义。无尽呢,布施度以智慧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不出世间界,然后无穷无尽的增长,这个叫做无尽。这个方

面就略释的布施的功德特征。

下面讲第二个呢,

丁二、持戒度:

就是讲持戒度,持戒度是这样讲的,

【持戒度在外道中无有,在内道佛都中方有。】

外道虽然也有一些相似的五戒啊,十善啊,有他们自己的戒律,但是在按照佛法的眼光来观察的时候呢,或者说这个守戒的因,或者说这个守戒的方式,比如说戒进取,就很能说明问题,对方认为能守持这个戒律的,能够获得这样一种殊胜的解脱,但是一观察的时候全都是邪戒,没办法安立成真正的戒,所以说从这个最严格的层次来讲,真正的持戒度,尤其是持戒度,只是在内道中存在。外道根本没有。

以戒守护自相续,以定修持寂灭善,

以慧获得圆二利。禁恶摄善利有情,

佛子恒持三戒律。                                

这个方面讲到了三种戒律,三种戒律当中,以戒守护自相续,这个就叫做禁恶行戒,以定修持寂灭善,这个叫做摄善法戒,然后以慧获得圆二利,这个叫饶益有情戒。因为从这个角度来讲,分别可以和戒定慧三学对照,这个是主要的侧面做对照。主要的侧面做对照不是说完全也不是说决定,这个方面在了解经典和了解论文有主要和决定几个方面,这个方面是从主要的侧面讲的。

主要来讲通过戒律守护自己的相续,不染上这些犯业的垢染,主要来讲就应该是禁恶行戒;然后通过禅定摄受修持寂灭的善法,这个叫做摄善法戒,修持寂灭善叫做摄善法戒;然后通过智慧最后获得圆满的自他二利这个叫饶益有情戒。这方面是从主要方面讲的,所以说禁恶、摄善、饶益有情,佛子恒持三戒律,他们各自的已经在前面的颂词做了观察。

下面讲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二者之间是怎么样获得戒律的:

在家居士斋戒上,愿行二种菩提心,

出家比丘与沙弥,以及近事女戒上,

守二发心为律仪。                                 

首先前两句,在家居士斋戒上,愿行二种菩提心,这个主要是介绍在家菩萨,在家菩萨要获得两种菩提心,就是愿行菩提心是在什么样的所依上面呢?在家居士,这个就是一种居士戒,斋戒这个是另外一种戒,所以说在家居士、斋戒这个是分开理解的,一个是在家居士戒和一个斋戒,通过这两个所依,然后再守持菩提心,得而未失的菩提心,这个叫在家菩萨的菩提心。

然后出家菩萨,出家比丘与沙弥,以及近事女戒上,守二发心为律仪。就是说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再加个近事女,在这个地方就讲正学女,这些戒律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守持愿行菩提心这个就是出家的菩萨戒,从这个方面介绍的。

【所谓的菩萨律仪戒是指在七种别解脱戒依处任何一种的基础上具足愿行二种发心。】

这个是按照广大行派或者说阿底峡尊者等等的观点介绍,就是说菩萨律仪戒是在七种别解脱戒,所谓七种别解脱我们知道男居士、女居士,然后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这六种,然后再加一个正学女,这个就是七种别解脱。

七种别解脱严格算起来的时候,斋戒不能算是别解脱戒,因为它不是尽行寿守持的,因为它是暂时守持的,所以说严格来讲的话八关斋戒是偶尔性间断性守持,不是尽形寿守持。所以在算别解脱戒的戒体的时候只是算这七种,就没有算其他的。

【如若只是形相菩萨戒,则无有七种别解脱戒的限制。】

前面严格的讲应该有七种,如果说是形象上守一个菩萨戒,不是严格守的话,那么有没有七种别解脱戒都可以的。

【虽然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正学女、受斋戒男女共有九种,】

这个方面介绍了九种,九种是优婆塞、优婆夷、男居士、女居士,然后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再加上一个正学女,还有受斋戒的男女,这个是两种,所以这个方面加起来就是九种。

虽然详细分的时候有这样九种,

【但它们均可以包括于在家方面的居士戒与斋戒二者、出家方面的沙弥、近事男(受居士戒后尚未受沙弥戒以前,为速得沙弥禁戒,而受近事男戒者,须于殊胜境前启白并换三相)、比丘五种之中,所以是说在此五戒任何一戒的基础上具足两种发心。】

分是分了九种,但是如果要归摄的话,可以归摄在在家和出家两种当中,在家当中可以归摄在居士戒和斋戒两者,前面优婆塞、优婆夷这个就是居士戒方面的,最后两种就是斋戒男女可以是包括斋戒当中,所以这个是合成一类,合成两种吧,居士戒和斋戒分成这两种。

还有出家方面沙弥,沙弥包含沙弥尼,然后近事男,这个方面算一个,然后比丘、比丘尼,这个就是五种,可以这样算。或者说把前面的居士和斋戒算二者,后面的沙弥、近事男、比丘算三者,总共加起来是五者。所以在这个五戒基础上可以授具足两种菩提心。

这个方面我们了解一下近事男、近事女,近事男、近事女介绍的时候,按照有些地方讲印度男居士就称之为近事男,女居士就称之为近事女,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有一种近事男,他自己是一种在熟沙弥,在熟沙弥就叫做近事男。什么叫做在熟沙弥呢?就下面所讲的一样,授了居士戒他准备要授沙弥戒,还没有授沙弥戒之前,他剃除须发,然后披袈裟,这个方面就是在熟沙弥,他实际意义上还没有真正的授沙弥戒,但是他已经换了这样一种形象,袈裟已经披上,须发已经剃除了。所以这个方面在熟沙弥他可以学习佛典等等,从这个方面称之为近事男,严格来讲并不能算是真正 的出家,但是毕竟是形同沙弥。他的形象上面已经和沙弥一样,或者说他已经有一种想要求沙弥戒的心,从这个方面安立成出家的戒律,这个方面也必须要了解的。这个是近事男,所以有的时候近事男也就是讲男居士、女居士,这个方面近事男他有一种除了男居士之外的一种在熟沙弥,他也可以包含在近事男当中。

【《经庄严论》中云:“出家之一方,具无量功德,如是勤守戒,胜在家菩萨。”其中宣说了出家菩萨。】

就是讲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依据,首先是《经观庄严论》当中讲,出家之一方,意思是在出家这个方面,出家菩萨这个方面具有无量的功德,所以如果勤守戒,远远超胜在家菩萨。这个方面就是讲了出家菩萨、在家菩萨两类,就是这个意思。

【又经中云:“在家菩萨、出家菩萨、童男童女形象俱胝那由他数多众俱,一同发心……”】

这个也是要证成在经典当中也有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的根据,主要是这个意思。

下面就开始对这些戒律做一些介绍,因为前面讲了两种菩提心的所依。

【居士有守多分戒居士与梵净行居士两种。守多分戒居士即是指守持四根本戒或四戒中的任何一戒并断邪淫者。】

所谓的多分戒就是说不是满分戒,满分戒就是五条戒律都要守持叫满分戒。多分戒就是说守持两三条,乃至四条,像这样称之为多分戒。多分戒这个地方讲要不然你就守四根本戒,除开饮酒。除开不饮酒之外就是守持四根本戒,这个就称之为多分居士。

或者说守持四种根本戒当中的任何一戒,然后他的基础是断除邪淫,并断除邪淫的意思就是说在断除邪淫这条戒必须守的基础上,你再选择四根本戒当中的一条戒来守,这方面是一种说法。当然以前我们在学习一切有部的戒律的时候呢,益西堪布在讲走向解脱的时候也是讲,如果按照戒律当中一切有部的戒律讲到讲法的时候,有不同的观点,如果你要授戒律,受多分戒,第一条必须要授不饮酒,在这个不饮酒的基础上你再选择其他的戒律,如果不饮酒这一条你不能守,那么其他的戒律不能守的,这个方面大家记的很清楚。所以这个是不同的观点,无垢光尊者在这个地方讲,断邪淫作为基础,如果这一条能够守,那么再选择四根本戒当中其他的戒律来守,这个方面就是他讲的多分戒就是这样的。

然后下面介绍梵净行居士:

【梵净行居士是指具足四根本戒基础上断除非梵行者。】

梵净行居士,四根本戒必须要守持,然后在守了之后他进一步的断除非梵行,因为在居士戒当中不是断梵行,他是断邪淫,断邪淫的意思就是说对自己的妻子,这个是开许的,对自己的妻子开许,正淫开许,邪淫不开许。在这个基础上断除非梵行,连自己的妻子也不做不净行,这个叫断除非梵行,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叫做梵净行居士。

还有一些叫八戒居士,所谓的八戒居士是什么呢?不能像猪八戒,八戒居士,实际上我们看他有的时候他的戒律都不清净的,显现上是这样的。真正的八戒居士是在居士戒的基础上面,尽形寿的授八关斋戒,不是说在好日子的时候授八关斋戒,这个八关斋戒是每天守的,尽形寿守的,所以这个方面称之为八戒居士。比如?,?他就是一个八戒居士,具有很殊胜的、了不起的大成就者。这个方面是梵净行居士,还有八戒居士的差别,这方面在戒律当中都有宣讲的。

还有下面介绍沙弥:

【沙弥:《具光经》中云:“何者戒杀不与取,妄语饮酒不净行,歌舞花鬘高广床,过午进餐取金银。”此中宣说了沙弥所持的十种学处,此外还要戒同分罪而护心。】

沙弥戒主要是守持十种根本学处,十种学处当中有四种是根本戒,其他的是分支戒。在十戒当中我们说沙弥还有守持十种戒律,戒杀是第一个,不与取是第二个,妄语是第三个,不净行是第四个,这个是四个根本。然后再加上不饮酒,这个是五条戒律了,然后歌舞算一条,自己不做歌舞也不顾妄妄听,就是说不顾一切看,不顾一切听,歌舞方面的,这个是第六。花鬘,就是自己不能配花鬘,这个是第七条;然后高广床,超过一尺以上的,这个方面是高广床;然后过午进餐,就是过午不食;然后第十条是取金银,取金银是可以接触,你可以触摸金银,但是不能够取,不能够通过贪执心去取等等。

这个方面就是他的十种学处,除了这十种学处之外,还要戒同分罪,比如说杀生,戒杀的根本戒就是杀人,同分罪就是杀旁生,这个是同分罪,其他类推就可以。

在这些戒律当中讲,除了佛陀开许的一些戒律之外,比如说有些沙弥他可以做的,爬树、砍树,这些方面佛陀开许,除了开许的这些戒条之外,其他的行为都和比丘一样,反正就是说你只有犯了,做了之后还是犯戒的。佛陀在戒律当中有开许,对沙弥说这个沙弥做了也没有罪,在比丘当中有罪,但沙弥做了无罪,但是除了这些开许之外,你如果去在比丘的二百五十三条当中,其他的戒律你做了之后照样犯罪的,还是种种犯罪,所以这个方面叫做戒同分罪而护心的意思,如果要广知的话,必须要去学戒律,学了戒律之后就可以知道开遮等等方面的殊胜的意义。

下面讲近事女,这个近事女实际上就是讲正学女,前面我们讲了近事男、近事女,这人上近事女就是梵文译过来就是讲近事女,就是女居士的意思,这个方面在此处就是讲正学女,我们应该知道名称方面就是近事女,但实际上就是正学女。

【近事女:在沙弥十戒基础上不接触男士等十二戒,恒时依靠行持善法的对治,因为女人烦恼深重,故而为了观察其是否稳固或者是否能守戒而于两年等期间视察。】

近事女她必须是个沙弥尼,这个沙弥就是讲沙弥尼,她自己准备要授比丘尼戒的时候,在十八岁到二十岁之间,然后大家守持正学女戒,当然本身她是个沙弥尼,她持戒的基础上然后再守持十二戒,有六种根本和六种支分,所以说要守持十二条戒。

守持十二条戒,恒时依靠善法的对治,一般来讲,很多戒律当中讲正学女戒的必须性有两个大必要,第一个必要性是两年当中观察有没有身孕,就是如果她要授比丘尼戒的话,她是不是已经怀身孕了,所以说两年当中要观察,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方面就是两年当中观察她的道心是否稳固,所以从这两个侧面来讲,两年当中必须要守持这样的正学女戒的,这方面大概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讲比丘戒:

【比丘有四胜罪、十三僧残、三十舍罪等二百五十三条戒。】

这个就是二百五十三条戒,其他的四分律的戒律有不同的地方,但这个方面藏地主要是一切有部,没有其他的戒律,所以这个方面只按照一切有部的戒律宣讲的。

【比丘尼有三百六十四条戒等。】

比丘尼的戒条就是三百六十四条,佛陀制定的戒律也是制定的比较多的。

【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以及正量部各部中都有共称不同的戒律需要修学。】

一切有部和这些正量部,这些是声闻当中的四种根本部,从四根本部分出其他的分部,所以在这些各部当中都有不同的戒律,他们从法衣的尺寸,法衣的颜色,做这些仪轨,这些的方式都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还需要修学。尤其是一切有部和四分律的戒律,有些地方开方面的差别特别大,或是说什么时候犯戒的界限也是差距非常大的。所以在有些地方讲,如果出现两个戒律说法不一样的,总的原则就应该按照比较严格的来守持。

比如说在盗戒方面,一切有部有一个界限,在四分律当中有的时候界限的说法不一,有的时候要宽的时候很宽,有的时候杀头罪才能够犯盗戒,如果按照现在的犯杀头罪来讲,那就不知道多少钱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比较起来的时候,要守戒就按照比较严格的原则来进行守持盗戒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很多戒律都需要了知,都需要修学。

【《瑜伽师地论》中云:“出家人之此等学处基础上具足得而未失愿行菩提心即是出家菩萨。”】

如果具有在家戒基础上受持就是在家菩萨,《瑜伽师地论》当中讲在这些戒律的基础上具足得而未失愿行菩提心这个就称之为出家菩萨身份了。

【如此一切戒律均是令自相续防护罪行的律仪,因此称为戒学。】

因为戒律都是防护自相续的罪行,所以说戒除罪行律仪的缘故称之为戒学。

【这些戒律全部是指断恶之善心及其种子。】

这些真正的戒律的本体,戒律的本体按照大乘来讲就是断除恶业的一种善心和他的种子而已,并不像其他下下派安立成无表色方面,或是说安立其他的本体,这个方面只是一种断恶的善巧和种子而已。

【《入行论》中云:“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什么时候获得了断除恶业的相续、这样一种心的时候,你的戒律度就圆满了,这个方面就讲到了他的本体。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现在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现在也是在宣讲如何通过能修所修的方式来进行增长菩提心,现在在讲所修,所修当中,有总说和别说,现在正在讲别说,或者说是广说六度,广说六度当中前面讲了布施度,现在正在讲持戒度,持戒度前面安立了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在两个在家戒和出家戒的基础上如何获得得二畏施的菩提心的话就称之为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今天继续讲:

【以防护自相续的罪行而戒不善业之分即是别解脱戒,因为依靠此戒于轮回中持人天之身并获得自利的安乐;】

这个方面是介绍别解脱戒还有菩萨戒这方面的戒律,还有附带讲密乘戒这些方面的开遮等等,首先是防护自相续的罪行,然后戒除不善业之部分是别解脱戒,在小乘当中通过出离心守持别别解脱的戒律,别别解脱的戒律从两个方面了解别解脱的意思,别解脱是守一条戒律,从罪业当中别别解脱,比如说守杀生这条戒,不杀生这条戒守持之后从杀生的罪业当中解脱出来,不偷盗这条戒从偷盗的罪业当中解脱出来,这方面是别别解脱的,还有小乘当中的戒律也是自己如果守持这些别解脱戒是个别获得解脱,因为他没有广大的发心,没有为众生而奋发的缘故,所以如果你能够守持清净的别解脱的话,你自己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意思,并不牵扯到广大利他方面,从这个方面可以理解为别解脱,因此说这个方面主要是自相续当中的这些罪行遮止还有不善业这部分遮止,这个就是别解脱。

因为依靠此戒于轮回中持人天之身并获得自利的安乐;通过守持别解脱戒可以获得轮回当中人天的殊胜的身份,而且获得自利的殊胜安乐,如果说是通过了出离心空性慧摄受的话,别解脱戒就可以成为真正的随解脱分的善根,如果说是没有通过出离心摄受,当然从严格角度来讲不能算是别解脱,但是从善愿戒和从救畏戒的侧面来讲也可以安立,比如说一个居士或者一个出家人他通过传戒的仪式,获得了居士五戒或者沙弥十戒、比丘这些圆满的戒律,获得之后看到相续当中有没有出离心,如果这个时候有出离心它的戒体就是别解脱的戒体,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出离心摄受那就看他是为了救畏,从恶趣当中,从各种各样的畏怖当中解脱出来发心,还是为了今生后世获得安乐,如果说是通过救畏的发心它的戒体就是救畏戒。如果说是想要获得自我安乐,轮回当中的安乐,戒体就是善愿戒,所以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守持人天的身而且获得自利的殊胜解脱安乐。

下面讲菩萨戒:

【不仅不害他众,反而成办利益之分即是菩萨戒;】

菩萨戒是在不伤害他众的基础上,不但不伤害他重、而且成办其他众生的利益,这个部分就称之为菩萨戒。

【密乘戒则在菩萨戒的基础上断除执为庸俗的业与烦恼并且堪为修生圆二次第的法器。】

所谓的密乘戒是在菩萨戒的基础上,之所以不提别解脱戒呢?因为菩萨戒的基础应该是别解脱,前面通过广大行者观点已经作了观察了,所以说密乘戒直接的所依,直接的基础应该是菩萨戒,如果说有了菩萨戒,在菩萨戒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去受密乘戒,受密乘戒的这样一种方式也不同于别解脱,也不同于菩萨戒受戒的方法,别解脱戒的受戒方法可以通过上师阿阇黎传戒,然后通过殊胜的仪轨而得戒的,菩萨戒前面有自授的有在上师面前授的、再授的也有,密乘戒的得戒:什么时候你获得如理如法的灌顶,在获得如理如法灌顶的时候,同时就获得了密乘戒,所以没一个单独的传戒的仪式,在获得灌顶的同时密乘戒的戒体就获得了,它可以反复受、可以再在受的,只不过得戒的方法和前面不一样,它主要是在菩萨戒成办自他二利的基础上断除执为庸俗的业和烦恼,只要是执为庸俗的认为一切都是由实实在在的法或者一切都是不清净的本体,这个方面就执为庸俗的业和这些粗细的烦恼,有的时候只要是将自己的身体和外面器世界执为这些根本不是清净的分别心,这个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烦恼,所以这个地方业和烦恼不一定要理解成平时我们所讲到的“这个就是不善业”或者“这个就是什么样一种贪嗔痴的烦恼”,反正这个地方讲的:如果说是执为庸俗执为非清净的这些都称之为业和烦恼,然后断除这个,堪为修生圆二次第法器,这个非常高,如果说是在了知了空性和光明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学密乘的法理,对于密乘的教理再在地观察修习的话,相续当中就生起密乘的定解,这个方面是在密乘的经续当中广大宣讲的,汉文当中讲得比较清楚的就是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光明藏论》《大幻化网》的总说,这个里面对于如何断除执为庸俗的业和烦恼,然后安立一切都是清净的这些道理讲得非常清楚,以后仁波切要讲的话就好好地去听受这样的法理。

【别解脱自宗认为十不善均是自性罪,所以无有开许的时候;】

下面对于三戒开遮的方式作一个简述,首先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它的自宗,从小乘自宗的侧面来讲认为十不善业都是自性罪,反正杀生偷盗都不开许的,所以既然是自性罪的话就没有开许的时候,佛制定也好、佛不制定也好,反正你造了这些就是一种自性的罪业,所以恒时不开许这样种十不善。

【菩萨乘认为如若是利益他众,身语七种不善业有开许;】

在菩萨乘当中认为身语的七种业它是属于无记,所以如果你通过烦恼心摄受它就成为不善业了,如果通过利他心摄受就成了善业,前面所讲的一样,所以如果是出于利益他众而发心,非常清净的发心的话,身体的三种不善,语言的四种不善,总共七种不善业都可以开许。

【密宗不舍弃而依靠方便使得十不善业成为智慧之因,如依柴生火。因此说密宗是殊胜的深道。】

密宗当中它通过善巧方便,比如说甚深的正见,主要是甚深的正见,像这样的话有非常深的正见的缘故来摄受十不善业,成为智慧之因,在生起十不善业的时候通过一种殊胜的方便,让它变成生起智慧的助缘,所以说犹如依柴生火一样,依靠柴再在地加柴再在地加柴,火越烧越旺,所以说如果一个密宗的行者相续当中有殊胜的密宗的定解的话,再在生起这些贪嗔痴、再在生起这些分别念,都是再在生起智慧的因,阿底峡尊者也是这样讲过的,如果生起一百次的分别念获得一百次法身的方便,这个方面完全都是通过密宗的正见而获得的,如果没有广学密宗教理的话,也许不一定马上能够通达这个问题,但是这个绝对是通过很多佛菩萨还有传承上师再在抉择传下来的,所以说自己要向这个方面去靠近,怎么样使十不善业转为智慧因,完全是靠一个非常深的定解和福缘,还有就是对上师的信心,如果真正具备之后,这个时候密乘行者相续当中再也不会去烦恼,反正他相续当中他有正见,你生起多少烦恼马上可以转为道用,马上转为生起智慧之因,所以他相续当中根本不怕生烦恼的,但是在下乘当中在共同大乘和小乘当中对于烦恼都有利于对治的方面,但是在密宗当中如果正真有了定解的话,他就可以依靠烦恼而使它转为智慧,所以说密宗是殊胜的圣道,这些都是略说,真正要广说的话应该是在第九品以后,在广讲密乘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的。

【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三昧耶戒以一本体异反体的方式存在于一位补特伽罗的相续中,】

这方面是针对密宗行者而言的,如果不是密宗行者的话,就可以说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他们是一本体一反体,这个方面必定是已经入密宗的学者,所以说这个方面将三戒圆融的方式来进行观察。那么最初的时候说别解脱戒,中间受菩萨戒,然后呢到灌顶的时候得密宗戒,这个时候呢在他相续当中的戒体的存在的方式,这个地方的指的很清楚,一本体异反体。就是说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密宗戒它是一个本体,但是呢这个侧面哪,反体方面呢就是不相同。通过这样的方式呢存在于一个修学者相续当中。那么这个方面的广说呢在这个无垢光尊者的《禅定修学》当中呢也有这样一种这个安立的方式,还有呢就说是这个《三教论》当中啊【10:32】??尊者他的这个《三教论》最后这一品当中也是讲三戒圆融,还有全知麦彭仁波切专门造了三戒圆融的这个论点,啊这个方面呢讲的很深,讲的很细,就说如果真这样了知相续当中的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戒,到底通过什么方式来存在,如果想详细了知的话,必须要参阅这个方面广说的这个殊胜的论点窍诀。

【如果三戒发生冲突时,守护上戒,因为上上戒包括下下戒之故。】

那么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三戒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说如果要守这条戒律呢就违背上戒,守上戒违背下戒,如果说是三戒发生冲突的时候呢,那么就应该以守护上戒为主。为什么守护上戒为主呢,因为上上戒当中已包括下下戒,这个是在一种相续当中具备殊胜智慧的前提下面呢,就是需要这样去做的。如果是中大庭广众当中呢,那么还是有的时候在教诫的时候如果大庭广众当中啊, 这个时候有的时候不方便的时候就不能够守持这些实名者的行为,密宗的净行不能够守持,必须要以别解脱戒,菩萨的这个行为为主,这个方面呢就是在大庭广众当中。如果说是在自己一个人修行的时候呢,一个人修行的时候他就可以通过很多很多殊胜的方便来转为道用,所以这个也是另当别论的。

【上戒从表面来看似乎与下戒相互抵触,但因其不失本体,所以毫不相违。】

那么就说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时候呢,上戒当中和下戒的这个戒律当中有互相抵触,下面戒律当中遮止的的上戒当中有开许,但是呢因为其不失本体,不失本体的意思上师在解释的时候就是讲,因为在这个密宗戒当中啊,它已经包含了小乘戒律,包含了小乘戒律,小乘戒律呢和密宗戒呢,它是一本体异反体,这个方面圆融或者说是这个增上的方式而存在的。所以说呢在这个行持上戒的时候呢,它并没有舍弃小乘的这个下戒,所以说呢这个时候就是在守护上戒的时候呢没有抛弃,没有丢失下戒的本体的缘故,所以说呢是根本不矛盾的。

下面呢以这个具体的例子来做分析,

【例如,对于密宗普行会供时的饮酒行为,虽然声闻乘视其为堕罪,菩萨乘说它是同分轻罪,实际上这种行为根本不成罪业。】

此处呢主要是以密宗的普行会供,普行会供呢上师解释的时候,主要是说能众恒举众【13:01】,在一起举行大型的这个会供的时候这个叫普行会供。在普行会供当中的时候呢有很多就说是这个净行,有很多就是超乎一般人的这个见解和他的行径的很多行为,在这个里面呢也需要饮酒。那么在这个普行会供的时候呢,这个瑜伽士需要饮酒的时候呢这个为例,那么这个饮酒的行为呢在声闻乘当中这个就是堕罪,如果你喝了酒就是这个堕落罪。那么菩萨乘当中呢菩萨说它是同分轻罪,不算这个根本的罪,算它是同分轻罪,实际上这种行为根本不成罪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实际上这种行为在密乘当中,在做普行会供的时候呢,就不成罪业了,根本不成罪业。而下面就讲它的根据,

【因为小乘与菩萨乘里自己的身份是比丘或菩萨,而在修密宗时,将自己观想成本尊,自己从根本上已经转异;】

观待于下乘来讲的话,小乘的这个戒律当中呢自己是比丘身份,在菩萨乘当中呢自己是一个菩萨的身份。所以说呢从这个角度来讲都是有或轻或重的这样一种实质,那么所以说呢如果你比丘的身份,你喝酒就成了一种堕落罪,如果说是以这个,如果是以这样一种这个菩萨的身份去喝酒呢就成了一个同分轻罪,都是有罪业的。那么在密宗修会供的时候呢,修密宗的时候呢,那它有个前提呢,必须是要将自己观想成本尊,而就是将自己观想成本尊,然后将这些酒啊做加持,使它转变它的这个本体。所以说呢在这个会供之前,它有一整套的皈依发心,然后就是怎么样生起这个本尊的自信啊,怎么样做很多这些加持迎请,都有很多很多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实际上,饮酒者是什么呢,饮酒者就是本尊了,根本上已经转变成他人了,或者已经转变成一体和以前庸俗的自己啊,和庸俗的自己完全不相同了。所以说从根本上已经转变成他人的缘故呢,这个方面是从所依能依的角度讲的,然后呢就从这个所饮的物质,

【就物质方面来说,(小乘与菩萨乘的当时)是能醉人的酒,】

那么是能醉人的酒意思就是说,在这个小乘菩萨乘的这个他们的眼光里面看的时候呢,这个酒就是一个自性能醉人的酒。所以说是遮止的。

【而在会供时通过咒语、手印、等持已将酒转成甘露而享用的,】

那么在这个会供的时候呢,那么通过各种各样的咒语加持,通过手印来加持,还有等持力来加持,这个时候呢这个酒的本体呢已经不再是一个能醉人的酒了,那么这个酒的本体呢已经转变成了甘露了,转变成甘露的意思就说按照很多比如《定解宝灯论》、《宝鬘论》等等很多观点来讲,它的本体就是一种甘露,它的本体不算是一个真正能醉人的本体。所以当通过咒语、手印、等持等加持之后呢,这个酒的本体转变成甘露,这个时候受用。所以说呢从能依者的角度来讲已成了本尊,从这个物质来讲已变成了甘露,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话就是根本不是罪过的。

【小乘与菩萨乘(只是将酒视为醉人之物)而未对其作他物想,而会供时已将酒作为本尊、坛城、甘露等之想,所以在无罪的基础上将醇酒供养本尊而圆满资粮,】

那么这个就是讲密宗这个行为很合理的这个原因,很合理的原因呢跟随不同的根器,小乘和菩萨乘的根器观待于密乘来讲它就是相对于这个要下劣一点,所以他们只是将酒做为醉人之物而已,没有将这个酒作为其他的这个物品,就说其它物品做观想,没有做其他物想,那么会供的时候呢将酒观想成本尊坛城,本尊的本体,或者说是这个法性啊,或者甘露等等,这个方面观想完之后呢饮酒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以这个醇酒的这个甘露来供养本尊,因为自己已经观想为本尊了,所以饮酒呢实际上就是将这个甘露向本尊供养,这个是一个秘密的供养,那通过这样一种秘密供养的话,他通过殊胜的践行摄受,所以说呢不再是一种很庸俗的境界了。这个方面呢就已经成了圆满资粮的方便,因为这里面又有正见,又有他的等持,什么都具备的缘故呢,所以成了一种圆满资粮的殊胜方法了。

【并成为见解、等持、修行之助缘,因此具有至高无上的功德。】

那么然后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饮酒的话,就成为这个增上见解的助缘,增上等持的修行的助缘,尤其是我们相续当中无始以来都有比较深厚的实执,就说对于善恶,对于这样一种酒和甘露等等执着非常的深重,这个时候呢为了打破这样一种善恶的执着,善恶的分别,为了打破这样一种这个相续当中所谓酒啊,或者说是这个舍弃的和不能舍弃的这种分别呢,然后呢就是故意饮酒,故意做净行,通过这个方面呢增上自己的见解,等持修行,这个密乘当中呢是很广的宣讲的,所以说呢从这个侧面来讲呢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功德。

【学处的一切支分也都应当如是了知。】

那么这个是饮酒为例,还有其他的这个不净行,其他的这些杀生,双运祥福等等,这个方面呢就说都可以如实了知的。那么就说是在了知或者说这种三戒,尤其是此处全知无垢光尊者对于密乘戒给予了极高的这个,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这个赞叹,那么这个方面呢仁波切讲的时候也是再再的提醒这个学者,这个方面只是从他的这个真实意来做观察的,无垢光尊者这个方面是完全按照最了义,完全按照就说相和于瑜伽士的境界,相和于这样诸法的实相来做如理如实的介绍,没有加任何不了义的,没有加任何隐藏的部分在里面的。那么在了知这些问题的时候呢,对于这样一种这个意义,对于就说一般的修行人,或者说对所有修行人来讲,应该如何了知如何取舍,仁波切说就要看你的根性,要看你的境界。如果你的这个境界并没有达到这个普行会供,能够真实做这个普行会供的这个层次的话,那么就不能做,不能做的。所以说虽然他的功德有这么大,功德有这么大,但是看我们根性啊,我们的根性啊跟不上,没办法去实行,没办法就说将自己真正观想本尊,或者只是通过分别念大概的观一观,或者就是说是通过咒语加持一下,加持以后一尝还是酒,还没有变成真正的甘露,这个时候呢对于一般的人来讲根本不能够去直接享用的,不能够直接享用,或就是说即使是在就说在形象上参加了这个普行会供,但是一种相似的会供,他真正会供的这个条件,会供的这样一种这个内涵,实际意义是非常深奥的,极其深奥。所以说呢如果我们在不了知这些大乘的教义,不了知密乘的教义的基础上,对于一般人来讲,绝对是遮止的。那么如果在不具备这个情况下,不做这个行为算不算犯密宗戒,这个按照龙树菩萨的观点来讲,在你自己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时候,不做这些行为,根本不犯戒,啊就不犯戒的。还有呢就说在从这个不同的传承,不同的这个寺院,这个方面呢有不同的这个,不同的这个讲法。有些传承当中呢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这样喝酒的,然后呢就说按佛学院的传承来讲的话,那么就说根本不开许这样喝酒的。总而言之,远离一切恶行,为利益他众而护持自心即是严禁恶行戒;二资粮及六度所摄持的功德未生令生起,已生令增上即是摄善法戒,它主要从属于定学;

根本不犯戒,不犯戒的。还有在不同的传承,不同的寺院,这方面有不同的讲法。在有些传承当中,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这样喝酒的。按佛学院的传承来讲的话,根本不开许这样喝酒的。即便是荟供当中有酒,那么就表示一下,用手指沾一点酒,在嘴唇上涂一下表示就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誓言物,或者说做一个饮酒的动作就可以了连这个酒就不需要沾嘴唇,用手指做一个饮酒的动作,这个已经算可以。所以从佛学院的侧面来讲的话,是这样一种传统。从饮酒的这样一种戒律我们就可以推知对于降伏杀生,是不是开许,没有能力根本就不能做,做了就成堕罪,然后对邪淫或者双运啊,这个方面它有它一套的整个的观想方式和怎么样转变的这样一种方式。真正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犯根本戒的原因,它的基,作意,究竟加行四个方面实际上仔细观察的话都不究竟,不圆满,不圆满的缘故,不算是真正的邪淫。但是对一般人来讲,名相上的瑜伽士或者名相上的初入门的密宗行者,对这一分来讲的话,是不能做的。从这方面的话可以了知他的功德,发愿以后在真正具备能力的时候自己做,但是现在没有这个能力的缘故,就直接遮止,不能够做的。所以说乃至于密宗当中第三灌顶,第四灌顶的,都是外面这些相片,用这样这一种吃相,从这些方面来代表,表示一下而已。所以说我们这方面就知道现在是自己的根性和法义差的非常远,自己的根性是下下的根性,法是非常高的法!所以说,这个时候一旦一实现的话,马上就会损坏,就像狮子乳。狮子奶不能够放在瓦器当中,现在我们的相续就是瓦器。这些密法就是狮子奶。如果一旦把狮子奶倒到这个瓦器当中,这个瓦器当下就会炸裂。就没办法,容盛这样一种狮子乳。所以现在我们如果直接去行持饮酒,行持双运,行持降服,这方面马上相续就失坏了,没办法生起密宗道的功德。这方面就是必须要再再了知的。

【总之,如果产生罪业,则不管是谁的观点都要遮破,若是能生起一切功德善法,则应当予以开许。】

“,”改为句号“。”,这是总的原则,总之,如果依靠这些法能够使修行者相续当中产生这些自相的罪业的话,不管是谁的观点,普贤如来讲的也好,还是谁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讲,不是说是把他的观点遮破,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不能直接去行持的,对于能修者瑜伽士本人来讲的话,不开许你做,就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对他这个普贤王如来这些续部,不是说要遮破这个,就是说直接遮止我们不能做,如果是根性到了,能够依靠这些行为产生功德善法,不管是什么,即便是小乘道当中或者菩萨道当中,严厉遮止的这些法都可以开许,直接开许可以去做,就是因为它能够增上功德的缘故,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佛法的极其深广的非常精深之处。不过我们就知道,密乘当中所谓的饮酒,这些方面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他认为这直接和别解脱戒,直接和菩萨戒矛盾,所以说很多时候不能将密宗的行为见解,绝对不能够给一般人透露的原因就是这样的,他们了知之后马上生邪见。生邪见之后对他相续来讲,一方面根本没有生起什么功德,这些都是相似的理由,一方面缘密法生起了邪见诽谤的话,那绝对是要堕地狱的,肯定要堕到非常恐怖的地狱。所以说按照密宗的行者来讲的话,有些一些古代的大德他在修密宗的时候,一些大的班智达、有些大成就者,上半生几乎都是清净持律的比丘,非常非常清净,在外表上面,受持别解脱受持菩萨戒,以讲经说法为主,然后后半生他要行持密法的时候,突然消失不见了,任何人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实际上他是在非常隐蔽的地方行持密宗。所以说最后通过密宗道获得了殊胜的成就。很多密宗必须要保密才能够修成的,不是说你公开去宣扬能够修成的。以前我们知道噶当派格西都在修密宗,但是从他们的行为从他们的教言来讲,乃至有的时候在行为当中,直接都说不应该修密宗啊。或者有些人在批评这些修行人的时候,认为在三士道的基础上还要修个密宗,这个完全是不正确的。

但是,就这些大德,比如说波多瓦格西他在圆寂的时候,下面的弟子在整理他遗物的时候,就在一箱子的最下面发现了铃杵,他的铃杵隐藏的非常非常的隐秘,别人都不知道他有铃杵,都不知道他是修密宗的,但是他一直在悄悄地修,悄悄的行持,那么这个并不是说密宗见不得人,而是说这些窍诀越保密的修,越成就的快,那么越宣扬在外面的话,就越没有成就。因为前段时间我们也引用萨迦班智达的,不是萨迦班智达,萨加派的宝王仁覃加波,他就是看到很多人在跳这个58尊愤怒本尊的舞的时候,他说这个法我再不学,因为它已经泄露了秘密了,这样公开的话,不会成就的,所以说在很多比如全知麦彭仁波切他有一个保密窍决,在保密窍诀当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我们有的时候认为密宗要保密,但是你自己的本尊呢或者说自己持的什么心咒,乃至于自己平时念诵的什么仪轨啊,这个方面都要保密,不能说这是共同乘的,然后就应该大家都知道,去宣扬,这个方面成就是极其缓慢的。一个很简单的法,共同的加行法,他如果能够保密的修持的话,他通过保密的力量就可以迅速成就。

所以说对我们来讲的话,不管是不是密宗行者,反正你想要在佛法方面有所造诣的话,应该保密的,有的时候我自己很担心,在讲法的时候,是不是不该讲的东西就讲出来,有的时候不算是一个什么境界,但是按照这些保密窍诀当中所讲的这些观点来看的时候,如果真正把它讲出来的话,也不一定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当中生起应该有的功德。有些讲乃至于你自己每天做的梦绝对不能给别人讲的。如果你认为有必要讲的,就给你的根本上师讲。如果你的根本上师你认为他都保不了密的话,连他都要不能说的。

所以说我们从保密侧面来讲的话,不说其他的很明显的觉受,见本尊这些方面,乃至于晚上做一个好梦也好,噩梦也好,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给上师宣传,给道友宣传,我昨天做的一个什么梦,有什么样预示啊,没有必要讲的,所以说这个方面从极其严格的角度来讲。以前仁波切也讲他和德巴堪布出去的时候,要借他的法本,根本不借的。这些方面,法本虽然是共同的,但是是他自己保密的法本,保密的法本是偷偷念的,一般人根本不能公开,应该有这样一种誓言,应该有这样一种做风,应该好好地保密。保密的话对自己的修证啊,对法的加持力啊,越保密,法的加持力没有散失,如果越公开,它的加持力越分散,这个时候修持起来就难以成就。所以说如果有空的时候看一看,《窍诀宝藏海》当中有一个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的保密窍决,这方面讲的很多,有的时候不说佛法,就算是医学上面的一个药,他都不直接说名字的。他不说这个是什么药,然后呢,保密完之后,你按照这个去吃,它通过保密的加持力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说开之后,一文不值,就一般的药。虽然是一般的药,但是由于保密的话,它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是不保密的话,他这个药力马上就没有了。所以说下去时候看一看,这个文章不长,仁波切讲过,但是里面讲了很多对于修行人来讲,必须要了知的应该保密的方面。看了之后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言行,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帮助。

这是属于一个附带讲的。

下面讲,“了知”后面加“可见”两个字,“可见”之后加个逗号。

【可见,了知一切学处的大中小、开遮以及一般、特殊的规律极为重要。】

通过前面的道理,可见,了知所有学处的大中小的层次,还有开和遮的这样一种方式,一般和特殊的规律,这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我们如果不广闻博学,不学习很多这样牢牢执着一个方面,执着之后很多时候上下乘戒律就会抵触。但是如果了知了这些无垢光尊者大中小开遮,一般特殊的这些规律就会对上上戒和下下戒这些方面的观点而产生个定解。

【《宝鬘论》中云:“一般与特殊,论中皆赞许。】

一切论典当中都赞许说,在讲法的时候,在听法的时候要分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那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分清楚之后很多密意就会自然解开啦。也就是说全知麦彭仁波切,他也是在《中观庄严论》当中再再提及,就是分清场合,来看它的意义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总而言之远离一切恶行,为利益他众而护持自心,即是严禁恶行戒;】

下面就是介绍这样一种三戒,总而言之就是远离一切恶行,为了利益自己和他众,然后守护自己的心,不被这样的一种罪业所染污,这个就是严禁恶行戒,这个主要就是戒学所摄的。

【二资粮及六度所摄持的功德未生令生起,已生令增上即是摄善法戒,它主要从属于定学;】

那么圆满二资粮和六度所摄受的一切的功德,如果以前没有生起,再再的使它生起,然后如果已经生起了,再再的让它增上,这个就是摄善法戒。主要是圆满福德智慧和六度一切善法的功德,从这个角度讲的。主要侧面讲从属于定学的,前面在讲颂词当中也有这样一种戒定慧的分别。

【以善巧方便直接或间接成办利益有情的事业,以四摄令他众欢喜,播植下暂时增上生、最终决定胜的善法良种,精勤使其他众生获得安乐即是饶益有情戒。】

那么通过善巧方便直接利他,或者说间接利他,总之是成办利益有情的这些殊胜的事业,通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通过四摄法令他众欢喜。然后让对方播下暂时的增上生的种子,和究竟决定胜的这个种子。反正就是精勤的使一切众生相续当中获得安乐和获得安乐的这样一种因,这个方面就是讲的饶益有情戒,这个主要是慧学而摄的。

【依靠此三戒而于修道三学并圆满二资粮,】

下面就是讲可以讲这三种戒律在道位,在果位的时候,分别发生的这些作用。那么也就是说呢,依靠三种戒律呢,在于道中修三学,那么在道中的时候可以通过禁恶行戒等,三种戒律来修持戒定慧三学。前面分析了什么是主要的戒学?什么是主要定学?什么是主要的慧学?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是道中修三学,而且通过三戒可以圆满福德和智慧,可以圆满资粮。

【在最终成佛时,以严禁恶行戒,获得断除二障及一切习气之圆满所断;】

这个就是通过在圆满成佛的时候呢,通过严禁恶行戒,而圆满断得。一切的断得,佛相续当中的断得严禁恶行戒,就严禁恶行戒主要是断二障,和一切的习气。这方面所有的这些烦恼习气通通断除,这个叫做圆满所断。主要通过严禁恶行戒来承办的。

【以摄集善法戒,获得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等圆满所证;】

这个是获得圆满的证得。获得圆满的证得,主要是通过摄善法戒来使他获得的。因为前面呢,摄三法戒可以圆满修持三学,然后圆满二种资粮的缘故。所以说他的这样一种本体一圆满之后呢,佛相续当中的这些显现法,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等等,一切圆满的证得就完全证获得了。

下面就讲

【以饶益有情戒,随机调化众生,获得任运自成二利之圆满事业。】

那么通过第三类戒,通过饶益有情戒,可以在佛地的时候,跟随不同的根性随机应化,然后获得任运自成,二利的圆满事业这样一种本体。这个主要是饶益有情戒,他自己所安立或者说他自己所获得的本体。下面就引用教证来证成

【《宝积经》中云:“迦叶,菩萨戒有三种,即严禁恶行戒、摄持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以严禁恶行戒防止不善,守护自心;以摄善法戒现行善法;以饶益有情戒精勤利他。”】

那么这个也是讲到,通过严禁恶行戒呢,主要是防止一切的不善,还不管是做为别解脱戒的这样一种不善业也好,还是说是菩萨戒当中的一切恶行不善也好,反正都全部禁止,然后守护自己的心。通过摄善法戒的现行善法,现行善法的意思就是实修善法,增上圆满修行叫做现行善法。通过饶益有情戒的精勤利他,所以说实际上三种戒律呢,他已经可以说比较圆满的方式,包含了菩萨的所有的这些修行,所有的修行都包含在这个三种戒律当中,这三种戒律如果能够圆满的行持,圆满的修行,就可以圆满一切功德的成佛。

【《经庄严论》中云:“六支静心摄,投善趣能施,所依寂无畏,具福德资粮,表相法性得,持戒众人具,】

如是知全戒,改成尽知如是戒,尽知就是完全了知,

【尽知如是戒,智者真实行,】

而尽知如是戒,就是这样的。那么这个颂词呢,主要是对下面戒律他的本体、因果、作用、具有,这一方面做分类等等,做一个介绍的。首先呢,颂词当中的六支,就是讲这个戒律的本体。然后静心摄呢,是戒律的因。投善趣能施是戒律的果。所依寂无畏是戒律的作用。然后具福德资粮,是它的功德。表相法性得是它的分类。然后持戒众人具,是解释这个法性得这个能依,谁获得这个戒律。尽知如是戒,智者真实行,就是了知这此分类之后呢,这个菩萨就可以真实的实行,下面在注释当中可以一个一个点出来。首先是讲

【戒律之本体具足六支,】

颂词当中讲六支,实际是讲戒律的本体。

六支是讲下面声闻,弟子不要了。

【声闻中说守持戒律;】

别解脱戒仪轨圆满,行禁圆满,甚至极细微处也视为畏惧处,真实受持学处的行持,这个也是六支。六支当中第一个呢,守持戒律,和下面守别解脱戒律有差别的,差别守持戒律就是讲,对于你自己相续所当中真正有的这个戒体,就是清净的守持,清净的守持叫做守持戒律。对于你所受的这些戒律都清净的去守持,这个叫做守持戒律的意思。

【守别解脱戒;】

这个地方有个别解脱戒,守持别解脱戒的意思,就是不单单是守持清净的戒律,应该是以出离心摄受,出离心摄受的戒才叫别解脱戒。所以守解脱戒真正戒律的本体,它有一支绝对是出离心摄受的,应该去守持别解脱戒,不应该守持善愿戒,不应该守持这个怖畏戒,这样的。

【仪轨圆满;】

意思是乃至于如理如法的守持法义以上圣者欢喜的事情,那么做为一个守戒的人的话,尤其这个地方是以出家为主的。出家为主的话,就是一个出家人,他这个法衣如理如实的具有,如理如实的穿着,这个方面乃至于法衣以上的这些仪轨,都是圆满的。不被圣者所呵斥,这个叫做仪轨圆满。

【行境圆满;】

就是不去不该去的地方,佛开许的地方可以去。那么佛没有开许的,对于持守持这个梵净行啊,或者对于一个出家人的身份来讲,不应该去的地方,遮止不去,这个叫行境圆满。那么在注释当中主要有五个方面,五境远离五种非行境来安立行境圆满的。五种非行境当中,第一个杀生处,就是居屠宰场这些方面呢,如果是为了放生而去,大家都知道是为了放生而去,这个方面是开许的。那么如果是没有事情,你不放生经常去看这些屠宰场,这个方面经常到屠宰场当中杀生处去,这个方面是一种遮止的地方。还有就是卖酒的地方,这些酒馆啊,或者说是造酒的这些酒场,这个方面就是酒市是不能去的。还有就是妓院不能去。还有就是皇宫不能去,就是前面讲的国王和他的这些妃子住的地方,皇宫不能去的。还有就是屠夫家,前面是讲杀生处,后面这个是屠夫的家里,这个就是屠夫,然后经常到他家里去,别人会讥嫌,或者会怀疑你去干什么,去杀生啊,或者说是怎么样?这个方面就是五种非行境,遮止五种非行境就称之为行境圆满。

而第五支呢,

【甚至极细微罪也视为畏惧处;】

不单单是根本罪,就说是粗大的罪,即便是恶堕罪啊,就是非常微细的罪呢,也是极为畏惧,就如果真正的违犯之后呢,从这个极其微细的罪也会堕恶趣,或者也是违背了大乘的教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极细微的罪业也是极其畏惧的。

【真实受持学处而行事。】

真实受持也可以理解成圆满的受持,对于自己应该学习的一切学处,全部是圆满真实的受持,这个方面就是第六支,这个方面就是讲戒律度的本体。然后下面就讲

【戒律之因,获得寂静涅槃之因。】

什么是获得寂静涅槃之因?就是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就是获得寂静涅槃之因。所以说这个方面讲的话,静心摄,颂词当中讲静心,这个静心是什么心?就是息灭轮回,然后获得一个出离心的这个心。因为这个静呢,和寂静涅槃对照,所以说相应想获得寂静涅槃的心,非出离心莫属。所以说这个方面戒律的因实际上就是出离心,就这样讲的。然后

【戒律之果,住于善趣。】

这个守持戒律的果就能住于善趣,在颂词当中讲投善趣能施。无垢光尊者在解释的时候只是大概解释了一下投善趣,能施两个字没有解释,能施两个字,一方面戒律的果可以生于善趣当中这个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能施予无畏,或者说能够令现世安乐,然后能够施予广大禅定的功德,因为以戒生定的缘故,所以能施什么呢?能够戒律能够获得静虑,能够获得这样的禅定,这个叫能施,这个方面颂词当中的含义就是这样的。

然后是戒律之作用呢?

【戒律之作用:成为一切功德之所依,息灭烦恼,也能令自他无所畏惧。】

就是三种作用,第一种作用就是成为一切功德之所依,颂词当中就讲所依寂无畏。所依寂无畏就是三种作用,第一个就是所依,这个所依的作用就是成为一切功德的所依处,就是这个意思。然后息灭烦恼,颂词当中叫做寂,寂灭烦恼、息灭烦恼这个是第二个作用。然后第三个也能令自他无畏,这个就是颂词当中讲的无畏,就是也不会畏惧恶趣,也不会畏惧王法,因为如果你真正的守持戒律的话,王法也奈何你不得。所以这个方面在现实当中,王法和所有的罪业或是后世的恶趣都不畏惧的,这个方面就是第三个作用的,无畏的作用。

下面讲戒律之功德:

他的功德是什么呢?就是具足福德资粮,在颂词当中讲的具福德资粮,这个讲的很清楚的。

然后戒律之分类,在颂词当中讲表相法性得,所谓的表相就是讲表性得,这个是第一

【戒律之功德:具足福德资粮。】种,就是世俗的得戒方式。然后法性得,法性得就是有两种,一个是通过禅定获得禅定戒,什么时候你处于禅定的正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获得一种禅定戒。然后还有第二种法性得,什么时候你登初地的时候,或者什么时候见道的时候,就获得一种无漏戒,这个方面就是法性而得的,不需要观待仪轨。

我们先解释持戒众人具,持戒众人具就是对法性得作为一个解释的,这个法性得是谁能够获得呢?就是持戒,持什么戒呢?就是守持禅定戒和守持无漏戒的这些众人,他才能具备法性得。除了这个之外,其他的众生没办法获得法性得,所以应该看颂词当中的意思一个一个是怎么样安立,怎么样解释的。

下面在注释当中对于分类方面再做一个观察:

【戒律之分类:有真实持表相而生之戒与由法性而得之戒两种。】

首先讲真实持表而生,第二个是由法性而获得。

【真实持表相戒是指别解脱戒;】

什么叫真实持表相戒呢?就是通过上师阿奢黎,他们的传戒的语言,然后自己做顶礼等等,这个方面叫做持表相。通过外在的这些真实的表相,通过这些传戒的仪式,通过这些问答的语言,然后自己获得这样的戒体,就是指别解脱戒而言。

【由法性而得之戒是指禅定或无漏法所生之戒,】

法性而得的戒是指禅定戒和无漏法,无漏法就是登圣地的时候他所生的无漏戒,所以说无漏法所生之戒。

【也就是说,获得禅定正行之心与见道等无漏圣地的戒律称为法性而得之戒。】

获得禅定正行之心就是说获得他的初禅、二禅等等,什么时候生起正行,就是禅定正行的时候,什么时候你获得了禅定正行,什么时候在你相续当中,通过法性力、通过法尔力你就获得禅定戒。然后什么时候你获得了见道的功德,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无漏戒。所以说像这样讲无漏圣地的戒律,这个方面称之为法性而得之戒。

下面引用《俱舍论》证成:

【《俱舍论》中云:“禅定戒依定地得,无漏戒依圣道获。所谓别解脱戒者,依他有表色等得。”】

前面两种,就是说第一、第二句主要是解释法性,就是说法性得。第一个是法性得当中的禅定戒,禅定戒依定地得,定就是禅定的意思,地就是指初禅地、二禅地,这个方面就是讲他的地,禅定戒是通过定地获得的。

无漏戒依圣道获,无漏戒不是依靠禅定而获得的,无漏戒的戒体是依靠什么时候获得圣道,什么时候你获得见道之上,这个时候就获得了无漏戒。

所谓别解脱戒者,依他有表色等得,这个就叫做真实持表相戒。别解脱戒按照有部宗的观点是依他有表色等得,这个方面有表色、无表色,实际上在受戒的时候色法是有表色,有表色是一种色法,那么什么是一种色法呢?比如说自己作顶礼,这个方面是有表的,通过你的身体可以表示他的意义,这个叫有表。通过阿奢黎的语言,这个方面也叫有表。依他有表色等得,这个方面就是说依靠他的有表色,就是自己的有表色,这个时候最后得戒之后就生起了别解脱戒戒体。这样的别解脱戒的戒体的本体是什么样的呢?他的本体是无表色,这个戒体并不能够通过什么表示来能够了知的,所以他戒体是无表色,但是得戒的时候是有表色得到的。

【由法性而得之戒具有无失、不与声缘相混、不染堕罪、至高无上四种殊胜,也是生起一切功德之因。】

法性戒这个方面主要指大乘的法性戒,大乘的法性戒是讲具有四种殊胜,四种殊胜第一个是讲无失,具有无失的意思就是说具有不失坏,无失,失就是失坏,失坏就是讲破了根本戒,或就是他的戒体染污了,戒体失坏了叫做失。真正的法性而得的戒,第一个具有无失,没有失毁的。

第二个不与声缘相混,不与声缘相混主要说他是一个大乘的见道中,初地的菩萨他相续当中法性获得的无漏戒绝对是不共声缘乘的,声闻和缘觉乘绝对不共的,所以说他是一种非常超胜的戒体,不与声缘相混是第二个。

不染堕罪,意思就是说他在守持戒律的时候,支分戒很清净,前面无失的失主要是根本戒,后面这个堕罪主要是支分戒,支分戒也是没有违犯的叫不染堕罪。

至高无上四种殊胜,第四个就是至高无上的,他是一种至高无上,就是说他戒律的本体非常超胜。

也是生起一切功德之因,然后这样一种戒律也是生起一切功德之因。

【《亲友书》中云:“汝戒未失无缺憾,未混未染当依之,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

《亲友书》当中的讲法,这个方面和此处一样的意思,无垢光尊者解释的时候引用亲友书的时候,按照大乘的法性戒来进行解释的,在《亲友书》或者很多注释当中就按照共同的戒律来解释的。

汝戒,这个汝字就是讲当机者这个国王,就是你的戒律未失,未失没有违犯根本戒,且殊胜就是讲至高无上,未混就是没有和其他的声闻相混,或是说没有和其他的烦恼,世间八法相混的意思。未染就是没有染支分堕罪,所以说应该依靠。

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所依,这个戒律就像动静的物体都依靠大地一样,所以说这个戒律也是一切功德的所依靠处。

【如是持戒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恒时受,勤持之三戒,不求得善趣,然不贪执彼,依戒令众生,获得三菩提,戒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

这个和前面一样也主要是讲广大、无求、大义、无尽,从这四个方面讲的。

第一个是广大,佛子恒时勤持三戒,恒时讲时间之长,乃至于菩提,或者乃至于成佛之后都守持这样的戒律。所守持的戒律本体是三戒,禁恶行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守持的方法是勤,精进的方法来守持。所以他从这个方面就安立了广大,广大方面就是这样安立的。

然后第二个是无求,无求的功德就是讲善趣不求自得然不贪执,如果这个菩萨他发心的时候虽然没有说我通过守持这个戒律获得善趣的功德,但是不求而自得,这个善趣不求而自得,在善趣不求而自得的同时,根本不贪执这个善趣的安乐,这个叫做菩萨戒律的无求。

大义,依靠戒律令众生得三菩提,因为他发了殊胜的菩提心而守持戒律的缘故呢,所以今生当中不伤害众生,让众生获得安乐,后世当中也是将众生安置在决定胜,安置在三菩提的种性当中,这个就是大义。

无尽,戒律以智慧摄持而不住世间界,就是说菩萨的戒律通过无分别智,这个智慧就是讲无分别智,三轮体空的智慧,通过这样无分别或者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之后,这个戒律不住世间界,成为出世间因,所以说根本没有穷尽。

这个以上讲完了持戒度。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