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宣讲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当中现在已经宣讲到了修持六度的内容,前面对于发菩提心的补特加罗、发心的前行:七支供、正行的仪轨、后行生欢喜心的方式等等,这些方面作了观察,现在正在宣讲如何修持如来行的方式:主要是行持六般若蜜多,六波罗蜜多当中有略说和分说,现在正在分说六波罗蜜多,分了七个科判,其中前面第一、布施度,第二、持戒度,第三、安忍度,这三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四个科判:
丁四(精进度)分四:一、了知精进之人;二、宣说精进之违品;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首先讲第一个科判:
戊一、了知精进之人:
一切精进修行者,秉性喜爱诸善法,
善法不尽如云聚,芬芳莲园聚蜜蜂。
在这里面主要是宣讲精进者是怎么样的?
一切精进修行者,前面已经讲过精进主要是一种正精进,并不是邪精进,如果对于世间琐事非常有兴趣或者再在地勤劳去奋发、对于外道的修法再在勤劳奋发等等,这方面都不算真正的精进,所以这方面讲精进主要是修持善法、修持佛法者。
这些精进修行者的话,秉性喜爱诸善法,他们自己的秉性对于整个善法是极其喜爱的,对于善法方面内容喜欢有兴趣去一个一个实行。
善法不尽如云聚,对于这样一种喜爱善法的人,因为他对于善法极其喜欢的缘故,所以他就会不分昼夜地或者以身语意去积累很多功德和善法,所以对他来讲这些善法无有穷尽犹如集聚乌云一样,云聚的意思是非常之多,如果一个人不舍精进的话,他相续当中的善法也会犹如云聚一样不断地增长。
还有一个犹如芬芳莲园聚蜜蜂一样,只要存在于芬芳莲花花园,他就会自然而然引来极多的蜜蜂,所以这个人如果有精进的功德的话,他也会自然而然召集很多很多功德。对于修习佛法者来讲应该知道,虽然佛法本体如来藏的功德在每个众生相续当中都具备,每个众生具备如来的德相,但是如果不精进去修持的话,这个德相,这样一种如来藏的本体他不会自然现前的,所以必须要通过精进去除相续当中存在的垢染,然后就可以使本来具备的如来藏本体现前。
【经中云:“精进得菩提,不勤无圣果,精进集诸善,精进增功德。”】
佛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精进的人不单单是世间上的成功,精进者的话菩提都可以获得的,也可以从反方面讲,获得菩提的人绝对都是精进的人,只有精进的人才可以获得菩提。
不勤无圣果,如果说没有精勤的话就没有圣道,根本就没有圣果,小乘者他为了自利他犹如美女头上着火一样,或者说懦夫怀里入蛇一样。
美女她对她的头发非常的执着,所以说当她头发着火之后,她就会放下其他的事情然后去把火扑灭的。
非常害怕毒蛇的人他的怀中如果进了一条毒蛇的话,他也马上站起来把这蛇抖落的,他根本不会思考其他的事情。
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小乘者他在为了自利为了自己获得涅槃他都是像这样精进的话,大乘他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更应该无比地精进,他的精进应该超胜于小乘的精进,所以我们就知道没有精进的话绝对是不可能获得圣果的。
精进集诸善,一个精进的人他可以积累一切的善法,有漏的善法也好、无漏的善法也好,这方面的善法都可以逐渐地积累。
精进增功德,如果精进的话,他相续当中的这些功德也会逐渐逐渐地积累起来。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戊二、宣说精进之违品:
彼之违品三懈怠,同恶怯懦自轻凌,
诸过根源不成善,毁坏兴盛起衰败。
前面讲到了精进者他的功德,下面主要是讲懈怠者他的过失。
彼之违品的彼之就是精进,精进的违品就是三种懒惰或者说是三种懈怠,三种懈怠在颂词当中讲:同恶、怯懦、自轻凌,这就是三种。所谓的同恶懒惰或者同恶懈怠,就是对于这些恶业极其有兴趣,对其他的世间八法极其有兴趣,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懒惰,虽然他也很精进在追求这些东西,但是因为他是对于世间八法对于这些轮回的因在奋发的缘故,所以他是相同于恶业的,所以称之为同恶懒惰。
怯懦就是对于一些比较难于成办的事情,他一观想一发现这个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能够成就的时候他就相续当中打退堂鼓,他就开始生起怯懦心,不再去奋发。
第三个指自轻凌,自轻凌认为自己像我这样的人,福报、根器这样种种的能力都不行,怎么可能修善法呢?怎么可能守持清净戒律?怎么可能获得菩提果呢?所以自己看不起自己,从这个方面就放弃了精进,这个方面好像有的时候认为自己不具备这些福德、不具备这样种能力,所以开始以这个理由退下来,在实际意义上这个也是一种懒惰、这是种懈怠,为什么这是懈怠呢?实际上很多这些能力、功德这方面都是靠自己的精进积累,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但是如果对于一个善法再在地加行、再在地成熟之后他也能够非常轻松地趋入善法当中,所以只要是精进的话,不管是有能力的人、没能力的人、钝根都可以转根,我们在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你的根性很钝,通过再在地精进,他的根性都可以转过来,转成中根或者转成利根,何况说是其他的法呢!所以说只要我们有一个精进的决心的话,就可以真正地生起一切道地的功德。
前面讲了三种懒惰或者三种懈怠,就是精进的违品,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了同恶懒惰、怯懦懒惰、自轻凌懒惰,有这些懒惰的时候,像这样的话就没办法精进。
诸过根源不成善,诸过根源就是讲前面的三种懒惰,这三种懒惰实际上一切过患的根源,如果安住在三种懒惰当中,就绝对没办法成就自性善法的,而且这样种三种懒惰是毁坏兴盛起衰败,每个人都想自己兴盛起来,都不想自己逐渐衰败,尤其是修行者来讲的话,相续当中的戒定慧都喜欢兴盛,不喜欢自己破戒,不喜欢自己做其他非法行,但是我们相续当中希望也必须要通过精进来成办的,如果说是没有具备精进的功德,如果是具备了同恶懒惰、怯懦懒惰、自轻凌懒惰的话,就会毁坏兴盛,毁坏兴盛也可以说以前自己曾经有过闻思修的功德,他就会毁坏,还有以后的闻思修的兴盛功德也不会生起。
起衰败是以前自己没有遇到过的衰败会现起,如果现在已经有了这些衰败还会不断地加固不断地加深,这些方面都是来自于懒惰,世间上的人也是对于懒惰的人极其呵斥、对于勤劳的人是极其赞扬的,在佛法当中还是这样,佛法没有主人,谁精进谁就得的多,这个方面在窍诀当中是这样讲的。佛法是没有主人,反正是谁精进的话谁能够得到很多,谁懈怠谁就没办法获得,所以就像有些说法一样,噶当派的教主就是格鲁派的教主法座是没有主人的,谁精进谁就得的到,噶当次巴——格鲁派的教主,只要是精进的人就可以得的到,他们通过学习,然后首先获得显宗的格西,考了之后,然后再进密宗院,最后考了密宗的格西,考完之后你有资格竞选噶当次巴,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噶当次巴这个法座他并不是世代相传的,不是说哪个活佛转世之后必定做这个法座,反正就是以普通的僧人,没有任何名分,没有任何活佛的名称,但是如果你精进下来最后有可能获得噶当次巴格鲁派教主的身份,所以说也有这样的说法,反正精进的话也可以获得。
当然现在我们是为了获得解脱道,为了对治烦恼,为了成就菩提果,所以这个也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个无上法座,佛陀的金刚座的法座,谁精进谁就可以坐,啊就说是这个谁不精进呢谁就没有缘份,从这个方面呢也是鼓励我们一定要精进修持。
【懈怠增上罪业减灭善法,所想不成。】
这个就是主要的总的这个过患,总的过患呢是懈怠或者懒惰,它可以增上罪业,减灭善法。以前呢相续当中本来就积累了很多罪业,如果懈怠的话,它的罪业更加的会增重。那么相续当中的善法本来就少,如果说懈怠的话,它的这个善法就会逐渐逐渐这个减弱,它势力呢就不会增强。如果说善法的势力减弱,罪业的势力增强了,我们就可想而知它的后果,后果肯定是烦恼如雨一样降临,最后呢通过这个罪业呢会堕到恶趣当中去的,所以说呢所想不成。我们相续当中想成办的这个善趣的安乐啊,或者说种种的这个悦意,这个方面都是没办法承办的。
【若分类,则有同恶、怯懦、自轻凌三种懈怠。】
那么如果分类呢就有这个同恶懒惰、怯懦懒惰和自轻凌懒惰这三种这个懒惰,三种懈怠。那么在这个《入行论》的这些很多注释当中呢就是这个解释的方式呢稍微不同的地方,有时候呢把这个就说同恶懒惰啊,它这个地方有个同恶懒惰,同恶懒惰解释成其它的就说是这个,就说什么呢,主要是把这个同恶懒惰解释成这个对善法方面的拖延,本身呢今天应该修的善法,自己不修,然后呢拖到明天,或者明年再修,实际上呢这个方面的话是一种同恶懒惰,是一个同恶懒惰。在这个就说《入行论》当中这个,《入行论》当中怯懦懒惰它是不是很明显的,它有个散劣事懒惰恶,散劣事懒惰恶,散劣事懒惰呢实际上就是这个散在于其它的这个劣势方面,其他的这个世间八法上面,就叫做散劣事懒惰。
所以说呢我们这个善法是不能够拖的,世间上的人也是说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做完,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以前我们学习这个课文是有这样的讲法。那么就说是在佛法当中也是这样讲,今天我们要修的善法就必须要今天修,那么就说是这个明天呢还有明天的善法需要修,尤其是对于观修无常的修行者来讲的话,这个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所以说呢如果现在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积累善法的话,那么在临死的时候就没有把握面对这个死神。应说呢从这个方面就是这个做了很多教诫,尤其是我们也提过很多噶当派的这些这个教言,噶当派的大德呢就是说如果修善法的话,那么如果说下定决心要修善法,那么如果选择了,如果说明年修和今年修选择的时候就选择今年修,然后是选择下个月还是这个月修的时候又选择这个月修,然后如果选择明天修和今天修的时候,就绝对选择今天修。如果说选择下一刹那修或者说是现在修,我就选择现在修。所以说有这样一种这个心态的时候就不会落在同恶懒惰当中,有这样一种这个想法呢,对自己的修道,说明对这个善法功德很有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呢才可以推动自己精进的灭除恶业,增上这个善法。这个方面呢无垢光尊者解释了三种懒惰,
【心散乱于经商务农等障碍正法之琐事上即是所谓的同恶懈怠;】
自己的心不专注于正法上面,自己的心呢专注于经商务农等等,对于正法的障碍及其琐事上面。因为在自己经商的时候呢自己会经常盘算怎么样去这个赚钱,务农的时候呢也是盘算怎么样去把这个庄稼种好,那么如果处于这样一种心识散乱于这个方面的话,是没办法一心一意的修持正道的。所以佛陀为什么要鼓励这些修行者要出家修行,出家修行实际上就可以避免这些通过经商务农,或者说是这些打工啊,或者说是上班等等,导致的心思极度外散,导致了精力不够用了这样的过失呢,就通过出家一心一意的这个闻思修的这样一种,就可以彻底避免的。所以说呢如果自己的心散漫于,尤其是耽着于极其耽着于经商务农,那么就说是没办法修持正法,这个叫做同恶懈怠。
【怯懦懈怠是指见到一些难以成办之事后就认为自已一定不能成办而放弃;】
所谓的怯懦呢就是见到一些这个事情很难成办,看到一些事情很难成办。比如说看到三个无数劫要修积资粮,或者说自己一生一世当中必须要这个守持戒律,一生一世当中必须要这个可以说闻思修行啊,就认为自己太难做了,还不如自己呢就说自在一点,潇洒一点,象这样的话就说不需要这么多束缚。实际上呢这个方面就是我们认为的难以成办的事情。然后认为这些难以成办之后呢,就认为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象这样就开始放弃了。就这方面就是这个怯懦,主要是自己的心智啊,自己的心智啊就说是这个提不起来。
【自轻凌懈怠即是指声称象我这样的人无能力做到而自甘软弱之举。】
那么所谓的自轻凌懈怠就是认为象成佛这样的事情啊,象发菩提心这样的事情呢,象我这样怎么可能做得到呢,所以这个都是这些大根基的人,佛菩萨他们做得到的,只象我这样的人根本做不到,这个方面就是一种自甘软弱之举,自甘软弱之举就是从自己的这个就说自己的身上呢,出现一些障碍,然后呢就障碍自己去进求这些这个殊胜的佛道,那么实际上呢就以前我们也讲过,不管怎么样呢,前面讲,如果说这些这个旁生呢,或者其他的这个虫蛆,他们发起精进都可以成佛,那么何况是我已经获得人身,而且还有善知识的这个指点,还遇到这么殊胜的正法,那么如果象我这样的人可以精进的话,肯定也能够做得到的,如果这样啊就可以对治这个自轻凌。对自己那么这个自轻凌懒惰和怯懦懒惰在这个地方好象是有点相似啊,但是呢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是怯懦呢主要是看到一些难以成办的事情之后呢,然后认为自己不一定办得到,还是放弃的。自轻凌懒堕呢主要是认为象我这样的人没有能力,业障也重等等,所以说呢不可能发菩提心,不可能出世这个修菩萨道。从这个方面呢是稍微有一点侧面上的差别。
【《入行论》中云:“同恶散劣事,自轻凌懒惰。”】
《入行论》当中也是讲三种,那么第一个就是同恶懒惰,第二是这个散劣事懒惰,第三个自轻凌懒惰,那么在解释的时候呢同恶懒惰就解释成前面我们所讲的,对于善法呢这个一天一天的推多,那么象这样该修的善法呢不马上修,认为以后有时间再来学习,以后有时间再来修法,这个方面就说是这个堆延善法。散劣事呢就劣事呢就是世间的琐事啊,或者说一般的这些无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心思对于劣事很有兴趣,那这个叫散劣事懒惰。自轻凌懒惰和前面解释是一样的。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戊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
具有精进世间赞,具有精进成所愿,
具有精进增功德,具有精进得佛果。
那么这个方面呢是讲到了这个科判当中讲有无量功德,归纳起来的时候呢就四种功德,那么归纳起来四种功德呢就具有精进的人世间称赞,他会受到整个世间的称赞,那么这个世间我们就不能狭义的理解成这个一般的社会上的人呢或者说世间上的人,这个世间有很多种,比如说我们在学这个,这个《入行论》是非品的时候呢,它有两种世间,一个是平凡世间,一个是瑜伽世间,所谓瑜伽世间呢也可以包含这些这个瑜伽士,或者说地上菩萨的这些方面,都称之为瑜伽世间。所以从这个方面瑜伽世间应该是广义的世间,这个广义的世间也包含这个世间上的人,还有呢包含这个佛门当中的同梵行的道友,还有这些地上的菩萨等等,这些都叫做世间。那么对于精进的人呢,世间是会称赞的,而且呢就是佛陀也会极其的称赞这个精进,具有精进的人。
在修持密法当中,尤其在修持大圆满的时候呢,他有两种根性,一个这个性根,一个是精进根,有些就说是大圆满当中讲这个性根最最主要的,有些当中讲精进根是最主要的,反正呢就是离不开这个性和静,离不开性和静。那么在这个涅槃五根当中也是性静念定慧。性静念定慧就是这个涅槃五根,也就是说如果你具备了这五个修法,五种条件具备之后呢,就有希望获得涅槃。排在第一位的是性根,第二位是精进根,所以说呢我们就知道呢一个人有精进的话,他绝对会就说是这个生起很多功德,尤其是这个地方的精进的定义呢是对于善法的一种欢喜,所以说呢如果一个人对于善法这么欢喜精进修持的话,佛陀看在眼里会就说非常的这个欣慰,就是经常的赞叹,经常的赐予加持的。很多菩萨呢也是通过精进而成为菩萨的,所以说看到后学的人有精进的话,他也会加持的。
精进的人呢他会引来这个邪魔的嫉妒,那么他会引来邪魔的嫉妒,一方面我们讲呢就是说,越精进的人呢这个邪魔呢就越,就说会障碍他,说明什么问题,如果说是你自己就说是不具备什么功德,邪魔他都不会去嫉妒你的,为什么要嫉妒你。所以说呢就是因为你很精进,对于善法很有兴趣,才引来了这个邪魔的嫉妒。这个方面也是说明一个精进它就是一种殊胜的功德,人天世间呢对于精进的修行者都会再再地赞叹的,佛经论典当中有很多也是再再的赞叹这个精进者,或者赞叹精进的修法,精进的心态。第二个功德是肯有精进成所愿,我们每个人相续当中有很多这个愿望啊,许了很多愿望,那么这些愿望就说虽然无量无边,但归摄起来的话,与前面我们所讲的一样,就说是这个避苦得乐,避苦得乐呢就说是一种归摄的愿望,那么如果我们精进的话,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相续当中这个愿望就可以成办,所以说呢如果精进对于善法有很强的欢喜心呢,就会强烈的遮止烦恼的生起,避免这些这个犯戒的事情发生,然后呢对于这些这个应该修持的善法再再,一而再,再而三的去修造。所以说呢通过避免了恶业,清净了罪障,然后呢生起了福德,那么他相续当中的所愿是会顺利成办的。所以这个精进呢也是成办我们相续当中善愿的一种殊胜的这个殊胜的动力,具有精进增功德。
通过避免了恶业,清净了罪障,然后生起了福德,那么他相续当中的所愿,绝对会顺利成办的。所以说,精进也是成办我们相聚当中善愿的殊胜的动力,具有精进增功德,那么对于我们来讲的话,相续当中的功德是从无到有,有了之后是从薄到厚,然后呢还有一种从移动到稳固,从稳固到圆满增上的过程,那么这一系列功德的增进的来源就是精进。如果有了精进的话,以前没有的功德,五道十地从小资粮道开始小资粮道的功德对于一般的大多数人来讲,现在还没有生起。如果还没有生起,如果我们精进的话,小资粮道道体的功德就会在我们相续当中生起。再精进的话中,中资粮道生起,再精进的话,大资粮道生起,然后呢是加行道,然后是见道修道,所以说我们知道如果精进的话,这些精进的功德都会在我们相续当中显前,不精进你坐在那个地方,看着想着,那个不会天上掉馅儿饼一样,然后你自己突然有一天就拥有了这些功德,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一种跟随顺世外道跟随无因外道的观点,无因外道就是这样的,一切万法不需要因他就可以生起来。所以说我们如果坐在那个地方,想哪一天我就证悟了哪一天就获得菩萨的功德,这个也是无因外道。你没有修持这种因,你怎么可以获得这种功德呢?这个因的推动就是精进。所以说如果有了精进之后,相续当中的这些都会生起,有的功德再会精进的。那么就是说一地菩萨还需要精进的功德,十地菩萨还有需要精进的功德,何况是我们呢,所以呢必须要通过精进的方式增上功德。
“具有精进得佛果。”如果有精进的话就可以得到佛国,而且如果大精进发起来之后呢成佛的速度可以大大的缩短,本来有些地方讲,按照平常的规律和一般的速度来讲释迦牟尼佛应该在弥勒佛之后成佛但是释迦佛有一次在一个佛面前一只脚站立七天赞颂…佛。所以说通过这样一种功德,这样一种精进,他的成佛的速度一下子就缩短很多。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通过精进的话可以得佛果。而且如果说发大精进力的话,也可以在很快的当中成佛,米拉日巴尊者这么精进,我们就知道他白天晚上都是一心一意修法,从他的传记当中也可以看的出来,很少睡觉的,几乎不睡觉,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么精进的一个状态当中得到什么果呢?一生当中成就了佛果,一生当中成就金刚持果位的,就是这样的。还有很多密宗的大师,也是一生精进之后得到佛果的,还有很多禅宗的大修行者也是一生精进当中获得圣果,获得佛果的,这些方面非常非常的多,还有一些一生往生的净土修行者也是一生精进的念佛,然后临终见佛往生的,所以说那一个不是通过精进而获得的呢?都是通过精进而获得的,所以说如果我们要想得佛果的话必须要精进。具有精进连佛果都可以获得,其他的果更加可以获得。
【具有精进者功德无量,如若归纳,则有受到世人赞叹、实现所愿、增上功德、获得佛果四种。】
这些方面无垢光尊者讲的很清楚,若广说精进者功德的话,无量无边,若归纳的话就是前面颂词当中所讲的四类功德。
【《入行论》中云:“精进证菩提,若无风不动,无勤福不生。”】
如果精进的话,可以证悟菩提果。若无风不动,无勤福不生的意思就是比喻和意义对照的。就好像说世间万法能不能动摇?就看有没有风。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外在的树叶或者经幡的飘动就可以知道,如果没有风吹动的话,她是不会飘动的。这方面是从粗大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四大种的侧面来讲的话地水火风四大种,风大他自己什么样的特性的?每一个物质当中都具备风大。风大的作用就是能够使这些物体移动,我们这本书可以从这个地方拿到那个地方。我们或者说我们自己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或者说我们能够把这些东西搬来搬去都是因为这些物质当中具备风大的缘故。如果这些物质当中不具备四大当中的风大这个物体就完全一片死寂完全就没有办法动摇,所以没有风的话,一切不会动摇。无勤福不生所以作为瑜伽士来讲,作为修行者来讲,没有精进这个福德是不会生起来的。生不生起福德就看你自己精进的程度,现在修行人的差别非常明显。有些人今生当中福报啊,或者说相貌呀,种性啊,智慧啊,修行方面的顺缘啊样样具备。有些人就不是这样的,那么什么原因呢?就看别人在前世的时候用了多少精进,别人在前世的时候修了很多善法,精进修持,所以今生当中自然而然圆满很多很多所缘。
如果前世我们就没有精进,导致今生当中事事不如意。如果今生当中还处于一个这样的状态就会导致后世什么都不如意。这个方面下去的时候,就没有一个真正从痛苦当中解脱从轮回当中解脱的希望了。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当中也再再的劝戒后学人要精进啊!乃至于明日要死亡也要应该学习诸知识,就是这样的。明天要死亡,今天还要好好的学习。不应该还认为明天要死了,反正明天要死了我干脆就不学了,不行。他说就是因为前世没有努力今生当中成为愚者,今生再不努力后世当中更愚痴,就是这样一世比一世愚痴,今生当中精进的话就会生生世世转生为利根者,萨迦班智达很多世当中精进,所以说变成班智达的果位,还有布玛莫扎等等五百世的班智达,这方面很多世精进之后才有后面的这种证悟,否则的话不可能就随随便便来的。现在我们虽然遇到了大乘的妙法,也遇到了所谓的一生成佛的密宗,那密宗也需要精进才能够生起这种功德,不精进的人还是不行的。米拉日巴尊者最初在听闻大圆满的时候白天修白天成佛,夜晚修夜晚成佛,但是根本不修,不修的话,相续当中根本生不起这种功能,所以说从他老人家示现,前半生的事情和后半生的精进比较起来的时候,也能够很清楚这个问题。
第四个方面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戊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精进世间胜善法,出世间之一切道,
于诸有漏无漏法,为断不善奉行善,
努力精勤真实行。乃至未得佛果前,
仍有功德增上故,坚持不懈勤精进。
这个方面承接前面的科判,前面是已经宣讲的功德,那么我们已经通过前面所宣讲的功德,了知了功德之后,无垢光尊者就劝谏我们说应该精进修持的道理了!精进世间胜善法,意思是说应该通过精进来修持世间当中殊胜的善法,还有修持出时间的一切善法,就是这个意思,世间胜善法,就是说世间当中比较殊胜的善法也需要通过精进的方式来修持,只要是这些殊胜的善法不管是世间道所摄还是出世间道所摄,实际上这个方面都是需要精进的去修学的。所以说,世间道一切的殊胜的善法和出世间五道十地的的功德都应该精进的修持,还有下面介绍,于诸有漏无漏法,为断不善修善法,对于有漏的法和无漏的法也应该修持,从这个方面来讲的,当然说有了恶业并不是要鼓励我们去行持,这方面出现的场合,我们知道的,并不是让我们去做这个恶业,因为精进的本体,精进的定义,精进喜于善,从这个角度来讲的排除这个恶业了,这个出现有漏的意思就是有漏的善法,有漏的善法也可以修持,对于我们来讲,现在还没有办法真正的修持无漏善法的话,也需要修持有漏的善根或者在世第一法以下都是凡夫位具有烦恼,所以说这个以下的修法都叫有漏善法。这个角度来讲,也需要精进修持。那么无漏善法就是,没有烦恼所摄受的。还有有些地方讲,前面无垢光尊者也讲过,前面《现观庄严论》当中也是讲过的,有漏主要是讲出定位,无漏主要是讲入定位。所以说对于出定位的有漏善法和入定位的无漏善法都应该精进修持。为断不善修善法,为了断除恶业,而应该精进的修持善法。如果恶业增长,善法一方面中断,一方面恶业也会增长。如果说修持善法的话,也会中断不善业,尤其是精进的修持善法。对于修持善法的意乐越来越强的话,对于恶业的兴趣逐渐逐渐会消弱。通过以上的根据呢无垢光尊者就教诫,应当精勤真实行。不应该把这些精进的放在嘴巴上面,应该精进的行持这样一切善法,精进的灭除一切的恶业。
乃至未得佛果前,仍有功德增上故,一直不懈勤精进。
获得佛果就是大乘的无学道,这个是最究竟的无学道。小乘的无学道有一个无学道的名称,但实际上是不是真正的无学呢?小乘的罗汉不是真正的无学,只是对于观待于小乘声闻乘自宗来讲它是无学,但是观待于大乘菩萨道对于佛陀来讲的话绝对就是有学,还有一地菩萨十地菩萨这方面都没有得到佛果,没得到之前的话,他们的功德都有增上的,都有这样增上的,所以说应该一直不懈勤精进,一直不懈勤精进主要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提醒我们的。不能够对于善法满足,不能够对一切精进的满足,如果认为我现在已经学佛几年或者学佛十几年了,这个应该可以了吧?但实际上可不可以要看我们相续当中的功德生起。如果真正佛果的功德已经生起了。那么说就可以了。但是佛陀的功德不要说,出地菩萨的功德也没有生起,加行道资粮道这方面的功德都没有生起,所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肯定是需要精进的。有些前行当中也讲过吧,刚果巴大师也说过,认为自己不需要学习的人是更需要学习的标志,认为现在可以不需要学了,如果相续当中有这样想法的时候就说明你还需要学就是这样的,所以说这些圣者求学无厌的。他对于善法的追求,是无厌的。三地菩萨为了听一个偈颂他都可以超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火堆去求法的话,何况说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人了为什么不精进追求呢?所以说应该一直不懈的勤精进,什么是目标?就看你相续当中的断证的功德生没有生起?乃至于我们相续当中断证功德没有生起,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认为已经满足了。所以应该通过无厌足精进来鞭策自己,
【乃至未获得佛果之前仍有所要获得的上上的功德,因此必须精进而行。】
这个和乃至前面乃至得佛果前,这个意思是一样的。
【精进即是指欢喜善事。】
下面就讲精进它的定义。精进的定义是什么呢?精进的定义就是讲欢喜善事,
【如《入行论》云:“进即喜于善。”】
进就是讲精进,精进的定义是什么呢?精进的本体是什么呢?精时的定义和本体就是讲喜于善法。那么这个喜于善呢,当然就是对于一个定义来讲,已经鉴别了这样一种恶业了,对于恶业已经鉴别了。有些地方讲正善或者真正的善,那么这个正善这个真正的善良,就是鉴别了有漏的善法,世间的善法,然后就是对于佛道再再的精进。所以这个进即喜于善很多的地方都引用,这个就是直接说明了精进的本体的。精进的本体就是对于善法一种欢喜,或者对于善法一种勇猛,对于善法极其勇猛这个叫做精进,所以这样一种精进呢,可以在外表当中表现出来,身体不断的转绕,身体不断的顶礼,这个方面也算精进,嘴里不断的念诵也算精进。但是呢主要看你内心当中有没有一种喜于善法的一种心态,如果内心当中对于善法极其的欢喜,就说明了你相续有了这个精进的本体。如果你相续当中有了这样一种本体之后呢,他这样一种精进的本体就会推动你的这样一种身语意的造作的。如果你的相续当中没有这个喜于善法的这个一种稳固的心态,我们在身体上面,在语言方面,精进一陈之后,精进一段时间之后,它就像这个射向天空的这个箭一样,它的这个势力用尽之后呢,自然就会堕落下来。所以说如果我们真要发精进,不能看表面不能看暂时,内心当中真正对于解脱道的善法,涅槃的善法,是不是有真正的欢喜心去追求,如果相续当中有这个非常稳固的,持续的这样的一种精进心的时候,那么这种精进的心态就会推动我们的身语一直造作善业,一直造作下去,这个比较稳固的。
【如若分类则有行持善法摧毁四魔之因——披甲精进、】
那么分类的话有下面很多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就分了披甲精进,加行精进,和这样一种利众精进。首先呢是这个披甲精进,是通过这个行持善法而摧毁四魔的这个因,四魔我们就知道是这个五蕴魔啊,天子魔啊,死魔啊、傲慢魔,这个是四魔。那么这个四种魔要摧毁的话,必须要披甲精进,也些地方擐甲精进。实际上就是披上誓言的铠甲,披上这些发心的凯甲,然后披上这些发心和誓言的凯甲之后,那么就可以成为摧毁四魔的最初因,这个方面就是行持善法,摧毁四魔的铠甲精进。
【圆满五道十地之因——加行精进、】
加行实际上就是一种正行,实际行持的意思。那么这样一种加行精进呢,就发了心之后,披甲精进是一种发心是一种发誓愿。然后发了心发了誓愿之后呢,也不能发了心就算了,发了心之后就要去做,所以这个加行精进是在披甲精进之后,那么真实的一个实行,相当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里面的行菩提心一样。所以说呢通过这样一种加行精进,去实行六度四摄,行持这些戒定慧啊,这个方面就可以圆满,逐渐的圆满这个五道十地,那么成为五道十地的因的这样一种精进,第二种分类。
第三种分类是
【成办自他二利之因——利众精进三种,】
第三种是成办自利和成办他利的这样一种利众精进,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也就是说对于利益众生的利益众生的事业极其精进的话,直接成办他利,间接也能成办自利。所以有成办自他二利之因,这是三种就是前面所讲的第三种精进。或者就是说第二种分类呢,
【或者身精进、语精进、心精进三种,】
也可以分为身体方面的精进,语言方面的念咒啊,念佛,佛法语言方面的精进。心精进的话的不断作意正知正念,不断的安住于大悲空性藏等,这个方面就是心上面的一种精进,可以分为这三种。
【或者如《集论》中云:“披甲精进、加行精进、不怯精进、不退精进、不满精进。”】
就是无著菩萨所造的大乘俱舍,那么在这个大乘《阿毗达摩论》当中就这样说:“可以分为五种,第一种的话的话就是披甲精进,就是前面所讲的一样,主要是一种发心发誓愿,披上这个誓言的铠甲。第二个是加行精进,发了心之后,实际去做实际去修集这样一种善根,实际去灭除这些罪障,这个叫加行精进。不怯精进呢,就是对于这些极难承办的事情的话,没有怯懦,没有一种自己内心当中的怯懦,这个方面就是不怯精进。比方说呢,在很多大乘的经论当中提到,要圆满布施的话,必须要布施自己的头、目、手脚等等,当那个菩萨看到这些的时候,也不怯懦,反正他要引着这个目标去奋发,这个方面就是一种不怯懦的心态,不怯懦精进。不退精进,和不怯精进差别是在哪个地方呢?不怯精进呢,主要是对于这些难行的事情,他内心当中也不会怯懦的。不退呢遇到这些真实的,遇到这些违品的时候,遇到障碍的时候不会退失,不会退失自己的初心,不会退失自己的精进,这个叫做不退精进。真正遇到障碍的时候,他就会更加精进奋发,去战胜这样的违缘,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不退精进。
不满精进也叫做无厌足精进,不满就是不满足、无厌足,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一样,实际上乃至没有成佛之前,都有功德需要增上的,所以说不需要满足。而佛陀已经成佛之后呢,他相续当中的精进还是一种不满的精进,所以佛陀相续当中再没有什么功德可以增上,但是因为做菩萨的时候三个无数劫,极其精进的善法,他这种做法,按照我们的做法,他这种习气吧,这种习惯在成佛的时候,对于这些善法方面还是非常非常的欢喜的。佛陀都是这样的,何况是一般人更需要精进,所以这个方面不满足精进。不要满足于现状,就是说能够解释一两部论典了,已经能够打坐了,已经能够打坐安住于一两小时了,都不能够满足。实际上这些不算什么真正的功德,没有获得圣道之前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我们就应该知道,相续当中应该具备一种无厌足的精进,不满足的精进,这个就是《集论》当中的五类分法。
【又如《楞伽经》中云:“精进者上、下夜勤修法,因其见相应瑜伽之义,为遣除分别念而精勤即称为精进波罗蜜多。”】
在这个里面呢,所谓的精进般若密多,上下业精进的修法,上下夜的精进修法就是没有白天,那么如果上下夜都能精进修法的话,白天是更加精进的。所以这个方面隐含说是,他白昼整个白天当中都是非常精进的。还有就是在晚上当中呢,也是在中夜休息,上夜和下夜也是在精进的修持善法。而瑜珈士见到相应瑜珈之意,他已经见到了这样一种相应的瑜珈,相应的一种含义吧把这个见解生起来。所以说为了遣除这些相续当中的分别念,然后精进的修持成为般若密多。那么因为一切的分别念是一种错乱的,一切分别念是没有转成无分别智慧之前呢,它都有一种错乱无名的状态在里面的,所以说见到了一切万法无住的,一切万法完全都是无分别,这样一种相应的瑜珈见道之后呢,他为了遣除相续当中剩下的分别念呢,还会精进的修持,所以称之为精进般若密多。下面引用《经观庄严论》的这个意义来解释精进的本体因果功德等等,这个方面六度当中的每一度都是这样观察的,
【《经庄严论》云:“真实乐善法,依于信欲乐,增正念等德,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彼等七种法,如是知精进,智者真实行。”】
真实乐善法就是精进的本体,然后依于信欲乐是精进的因;增正念等德是精进的果;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是精进的功德;然后彼等七种法是讲精进的分类;下面无垢光尊者一个一个对照的。
如是了知了精进之后,有智慧的人会真实的行持精进度。
下面就是一个一个解释前面的意思:
【精进之本体:喜乐善法。】
对照颂词当中的真实乐善法,真实乐善法,他对于善法是真实非常喜欢的,非常欢喜的,内心当中生起欢喜,并不是在外表当中装的对善法非常欢喜。比如说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顶礼,脑袋上磕一个大包,别人就认为是不是非常精进,或者其他有些时候在外表当中去做一些这个方面,或者是在很多人的时候装的坐禅,这些方面就是外表当中的装精进。
这个方面讲的精进是真实乐善法,内心当中对于善法必须要非常非常的欢喜,这样生起来。所以说这方面讲真正的喜欢精进,当然前面我们讲的那个,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假装的,我们说如果内心当中没有生起真实的欢喜心,在外表当中行持那是虚假的行境。所以说真实,前面我们讲过,真实的意思鉴别了一般对世间法的耽著,对世间当非常的勤劳,这方面的精进,还有鉴别了对外道法的这些精进。所以他这样一种所谓的善法,鉴别了恶业,然后真实也是鉴别了世间因或者外道的这些所谓的表面上的善法。所以他是一种正精进,正精进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精进之因:信心与欲乐。】
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因来生起精进的道体,生起精进的本体呢?就是信心和欲乐。信心就是对于道和果,对于佛法的道和果真正有种信心。这个欲乐,生起信心之后我想要获得这样的本体,有的时候生起信心他自己不一定真实想马上去追求的,但是相续当中有这个欲乐,他对所认知的生信心的道和果非常非常的希望自己获得,所以这个方面是想要自己获得这个涅槃。比如说我们对大成就者的境界非常的羡慕非常的向往,所以说相续当中就会引发这个境界如果我能够获得该多好,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欲乐,它和信心的侧面还是稍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如果相续当中有了信心、有了欲乐之后,然后他的精进就会生起来。这个方面就是讲前面颂词当中的依于信欲乐,依靠信和依靠欲乐发起精进。
【精进之果:增上正念与等持。】
增上正念与等持就是精进的果,颂词当中就是增正念等德,等德当中就是包括等持。通过精进他可以自然获得相续当中正知正念永不退失,和相续当中生起很多等持,菩萨相续当中会生起无量亿的等持,所以这个方面都是通过精进而获得的。
【精进之功德:无有三毒之善心。】
颂词当中就是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这个就是讲精进的功德。如果你安住于善法欲当中,安住于精进当中,他自然就不会有三毒,他这种没有三毒的善心是一种精进的功德,就是讲对治诸烦恼,之后具不贪、不嗔、不痴,这方面的一种善心就叫做对治诸烦恼,具不贪等德,这个叫精进的功德。
【精进之分类:三学每一种都有身恒行、身敬行、语恒行、语敬行、心恒行、心敬行之六种精进,加上披甲精进,共有七种。】
前面颂词当中讲彼等七种法,七种法就是讲它的分类。在里面讲戒定慧三学每一学都可以分身体的恒常精进,然后恭敬精进,这是两个意思,就是恒常行的精进和恭敬行的精进,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精进的话,他本来应该有恒常性的,单单是精进一两天之后,一曝十寒,像这样有精进的时候三天三夜不睡觉,然后过了之后一直处于非常昏沉的状态,对于什么善法都提不起精神,这方面不叫恒常性精进。所以恒常性精进是一种长远心,非常非常能够坚持的一种心,几十年如一日,乃至于几十世如一日,乃至于几十劫如一日,像这样他是一种恒常性的精进,他有是这种,对于戒定慧他有一个身体方面恒常性的精进。
还有身体方面的恭敬行的精进,他对于这样一种善法通过一种恭敬的态度来实行的,所以并不是一种轻蔑的随随便便的心态实行的。所以说就是说有身恒行、身恭敬,语恒行、语恭敬,这些方面就是说只不过语和身语意不相同,但是他恒行,就是恒常性的精进和恭敬行的精进,这些方面的意义是一样的。
心恒行、心恭敬,六种,然后再加上披甲精进共有七种。还有分类,前面所讲的披甲精进、加行精进等等,这个方面都算是他的分类吧。
然后下面是具精进者之功德,这个方面也是从四类功德来讲的。
【具精进者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依披甲,加行无喻勤,摧毁自他惑,获得殊胜菩提,精进令众生,获得三菩提,精进以智慧摄,于世永无尽 。”】
这个就是前面所讲的广大、无求、大义、无尽的四种功德。
第一个是广大的功德,广大的功德是一切佛子依披甲、加行、无上精进,这个就是表现他的广大,就是说一切的佛子他是通过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上精进,从这三种精进来追求佛道的。
那么这个里面怎么表现出他的广大呢?因为佛子这种精进超越了世间上的一些人对于世间琐事的精进,他们对世间琐事非常精进,根本和佛子的精进没法比,非常狭窄的不是广大的。还有声闻、缘觉的精进,声闻、缘觉的精进是为了自利而奋发,也不能和一切菩萨对于求广大佛道和度化精进没办法比的。还有对于这些外道方面也是超越的。
还有佛子他精进的时间,精进的地点也是无限量的,就是说没有时间没有方向,没有时间和地点的,就是说他的精进的时间,我们说精进到什么时候,没有一个时间的限制。那么在什么地方精进?没有一个地方的限制。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可以体现菩萨广大的精进,广大的功德。
然后无求的功德,摧毁自他烦恼获得殊胜的菩提,这个方面就体现了无求,为什么体现了无求呢?菩萨精进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这些名闻利,并不是为了自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而是为了摧毁自他相续当中烦恼,最终获得殊胜菩提,他是对于世间八法、对于这些人天的善趣、自私自利的涅槃功德是根本没有希求的,他只是希求成佛之后摧毁自他的烦恼,这方面就体现出他的无求。
大义呢,精进者亦能令众生获得三菩提。就是说因为菩萨的精进是为了发菩提心求正道的,所以说自己安住在精进的本体当中也能够将和他结缘的这些众生分别安置于三菩提,跟随不同的根性安住于三菩提正道当中,这是他的大义。
他的无尽呢,精进以智慧摄持而不住世间界。世间界是有尽的,如果说以智慧摄持这个功德就变成了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所以这方面就讲他的无尽。在《金刚经》当中也是讲过,这些恒河沙数界,恒河沙的这些世界,或者说须弥山王,都没办法和般若的无作的空性相比较的,所以我们就知道世间上的法再大再广,反正也是有量的、有限的,但是如果以空性摄受,智慧摄受之后这个功德就无穷无尽,早就超越世间界了,所以说这个就成了他的无尽的功德。
这个以上就讲完了精进度。
下面讲第五个科判静虑度:
丁五(静虑度)分十: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二、宣说静虑之违品;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六、赞叹林园静处;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九、依止园林之功德;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在这十个科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趋向,前面九个科判和第十个科判,在第十个科判当中在宣讲修法、分类和功德,但是在第十个科判当中对于平时我们讲的怎么打坐,怎么掌握修禅的技巧,几乎在这个论典当中没有提,那么这个全部在讲如何具备修禅定的顺缘,如何遣除修禅定的违缘,这个方面讲的比较多的。
如果真正宣讲静虑的这些修法应该是在广论的止观当中的止,在讲寂止的时候,他怎么样修持这个方面讲的比较多,这个方面和《入行论》第八品的静虑品也是有相同之处,静虑品当中也是让我们怎么样具备修禅定的顺缘,怎么样遣除修禅定的违缘,这个方面是广大的宣讲。然后如果把这些顺缘全部都具备了,违缘都遣除之后呢,那么你要生起禅定是极其容易的,非常容易。
所以我们知道要修禅定必须要有他的前提,有了前提他的禅定容易修,如果没有前提的话这个禅定是很难生起来的。所以说这个里面的篇幅,绝大多数的篇幅都在宣讲这些散乱的过失,怎么远离这些散乱啊,这些方面讲的非常多的,所以我们不应该说这些方面好像和禅定没有什么关系吧?肯定有很大的关系的,很多圣者修禅定都是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在静处一修持马上就生起,极快就生起禅定的道体。
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些方面对于我们要修禅定者来讲的话极其关键,如果在佛法当中不修禅定的话,我们相续当中胜观的正见,这些定解没办法摄受,摄受不住,我们的心就刹那刹那在散乱。所以说虽然有胜观见,虽然有胜观就好像风中的灯一样,风中的灯一吹的时候,灯火开始飘来飘去,所以说我们要用这个油灯去看壁上的文字,要看墙壁上的画看不清楚。所以如果我们相续当中一直处于一种非常散乱的状态,没有生起寂止的功德,相续当中胜观的正见、定解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马上没有了,一刹那生起第二刹那又没有了。所以这个时候就没有比较稳定的状态来摄受这个定解,空性见啊、大悲心啊,菩提心啊,这方面如果没有非常稳定的一种心,很细微的禅定的心来摄受的话,很难生起止观双运,很难生起这个真正的证悟。
所以在佛法当中小乘、大乘、密乘,哪一个方面都是极其着重禅定的,对于禅定是非常提倡必须要修持的。所以说有时候为了发展这个禅定,要用很多助缘,生起很多这样的功德之后才可以生起。
这个方面对于我们怎么样生起,顺利生起禅定做了很多很多教诫。
戊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
求静虑者断散乱,所喜外境如秋云,
亦如闪电飘动性,受用无常如幻宅,
永莫信赖当断之,速依寂静之森林。
这个方面也是讲我们要成就禅定的因是什么呢?成就禅定的因讲到了要断除散乱。求静虑者,只要是想内心当中生起静虑的这些人要断除散乱,断除外在的散乱,断除散乱有什么样的呢?就是说对于外境当中的这些种种的贪执就叫做散乱。我们所喜欢的外境有器世界还有这些有情世界,这些方面就是我们所喜欢的外境。
在器世界当中也有这些房屋,还有这些财产,还有这些所谓的?等等,在有情界当中有这些父母啊、亲人啊、还有这些夫妻等等,这方面的有情。我们观察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耽著于这些庸俗的法上面,那么这样的庸俗法能够极度的障碍我们生起禅定的功德,所以说这个时候引导我们要断除散乱。
首先我们所喜欢的外境,不管是什么外境如秋云一样,秋云就是变化无常的意思,秋天天空当中的云变化无常,所以没有一个可靠性,没有一个稳定性,这个叫做如秋云。亦如闪电飘动性,外境犹如闪电一显即逝、一瞬即逝,就是这样一种本体,它也是一种飘动性的自性。然后受用无常如幻宅,我们的种种的衣食受用这个也是无常的,犹如幻化的房子一样,根本没有一个恒常性的。永莫依赖当断之,所以说我们要通过很多很多理论来观察这些受用或者外境,这方面观察完之后我们就知道这些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说永远内心当中不要认为它是坚实的,永远不要生起依赖心,应该励力的斩断对这些外境的贪执。
然后速依寂静之森林,修持这样的禅定,他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是从静虑品的前前后后都在赞叹这个殊胜处,赞叹这个寂静处,这个方面首先提到要速依寂静森林。在森林当中非常容易生起这样的禅定,因为他没有什么琐事,也没有什么打扰,所以说这些也不是处于大庭广众当中去修持,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讲,在寂静森林当中非常容易生起禅定。有些地方讲,修持有素的人,不一定要选择森林,在闹市当中也可以修行,这个是指相续当中有禅定经验或者说禅定的等持已经极其稳固的人。
极其稳固的人不会对他生起障碍的,衮嘎巴格西他就是修禅定修的非常的深,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一个人独自修禅定,别人说话他就不行了,一说话就没办法修,所以他就故意为了磨练自己的定境,他就故意在大堂念经的时候,他就在念经的时候开始修持,有的时候开门关门的声音对他有影响,他就专门在门边修,最后不管你敲锣打鼓,不管是怎么样,对他的定境根本没有影响。这些方面就是他的禅定已经比较纯熟,禅定比较纯熟的时候可以这样修,否则的话对一般的人来讲,还是应该依止一个非常寂静的地方,容易帮助自己生起禅定的境界。
或有的时候我们自己有这样的体会,白天的时候修禅定就麻烦,因为这些狗叫啊,或者人的声音,这些方面很多,如果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或者如果是在清晨修,四、五点钟的时候修,这个时候外面非常寂静,外面一寂静之后自己的心跟随着就会寂静下来,所以说我们就可以从这个比度而知道,如果能够依止寂静的森林的放在,那么禅定容易生起。这个就是宣说成就禅定之因。
【一切有为法皆无常,一切财富均动摇不定,寿命无常,永无实质,所以我们应当于寂静的林间勤修静虑。】
只要是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所以说我们现在依靠很多的都是有为法。依靠了很多有为法,从我们自己的身体,这个是有为法的自性,无常。我们的心念,这个是有为法,这个是无常的。然后我们的道场,我们的房屋,我们的财富,这些全都是有为法,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过无常的本体。
还有一切财富也是动摇不定的,有的时候有,有的时候没有,所以这个方面不要执为太实有,执为实有的话,最后一旦显现无常的时候自己就会非常的痛苦。
寿命也是无常的,永远没有什么实质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寂静的地方勤修静虑,应该精进的去修持静虑。
【《别解脱经》中云:“多闻于林中,居至老安乐。”】
多闻就是讲多闻的这些比丘,多闻的修行者,他本身已经对于经论多闻了,对于修法的道理多闻了,多闻之后如果在林中居至老,那就会获得安乐,如果在林中一直修持禅定的话,到老之后他就会获得殊胜的安乐。就是这样的,这个方面也强调多闻,并不是听到这个寂静功德之后马上就要去寂静林中修持,这个是不行的,以前我们再再提醒过这个问题,自己相续当中没有生起这些定解,没有足够的资粮,你去修这样的禅定很容易生起其他的障碍,没办法生起殊胜的功德。所以说在必要的前提下面,尤其上师开许之后去修就很容易生起这些功德的。
【《寂静语》中云:“受用犹如云中闪电般动摇,今生如同为风所吹之莲上水珠般破灭,青春年少者如是观后当迅速修学一切智者所修之等持、速疾成就之殊胜瑜伽。”】
我们的受用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是动摇性的,它是动摇性、飘动性或是说无常性的。我们现在今生一切的显现好像是被风吹动荷叶上面的水珠一样,滚来滚去的,马上就破灭了。然后下面教诫,青春年少的人观想到相续当中生起无常的定解之后,就应该迅速的去修学一切智者他们所修持的等持,然后就会修学速疾能够成就的殊胜瑜伽,上师瑜伽、本尊瑜伽,这个方面或者说是大手印瑜伽、大圆满瑜伽。
这方面要迅速去修持这些正法,这个方面就是对于修行者来讲的话,对于修持禅定方面做了很殊胜的教诫,所以他的前提也是了知一切无常,如果我们对于这些世间八法,这些名闻利养过度耽执,即便是你处在森林当中修行,但是你的心在严重外散,你的心在耽著这些名闻利养当中,所以说也没办法真正的安住下来修禅定。只有把这一切全部看破了,全部放下之后,你的心非常坦然,心很坦然的时候,那么对于你自己的禅定的所缘境界才可以一缘专注再再去串习,这个时候内缘、外缘一具备,那么禅定的功德就很容易生起了。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八品,第八品在宣讲发菩提心的内容,现在在宣讲如何修持如来行的方式,这个分略说和广说,现在正在讲广说,广说主要是次第地宣讲六度各自的修法,六度当中现在正在讲第五度:静虑度,静虑度当中分了十个科判进行宣讲,其中第一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二个科判:
戊二、宣说静虑之违品:
静虑的违品主要是从他外在的财富,自己执着外在的财物方面产生对于修静虑的一种障碍。
一切财物祸害因,寻觅积守而痛苦,
傲慢贪爱吝啬增,如是引入恶趣中,
障碍善趣之正道,故当少欲具知足。
在这个里面宣讲到的静虑的违品是一切财物,一切财物是祸害的因,一切财物祸害因的意思:前面我们分析过财物本身它是一种无记,它不是一个真正的一种所谓的祸害因,因为大菩萨也好、阿罗汉也好,这方面在财物方面是没有任何耽著的,没任何耽著所以说财物对他们来讲就不成一个真实的障碍,不成一个真实的祸害因,现在对于我们初修学佛法尤其是相续当中还没有真实生起静虑的这些修行者来讲的话,从这个侧面容易对于财物产生执着,一般人的习性就是这样的,如果说是大量的财物涌现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很难以把持,不容易真正做到对财物不贪著,所以按照一般的规律来讲,有财物之后,逐渐逐渐会对财物进行贪著,如果没有财物或者对于这样种财物已经从根本上厌弃了,这个时候财物他就不会去追求财物,从这个侧面讲财物就不会成为祸害之因,这个是总说,下面分说产生祸害的种种的分类:
寻觅积守而痛苦,这个方面就讲到了三类痛苦,三类痛苦都是缘财物而产生的,第一类就是寻觅;第二就是积,积就是积累;第三就是守护。什么叫寻觅、积累和守护呢?这个是从初、中、后三位来讲的。
最初的时候如果没有财富他就想要去获得,要获得必须要寻觅,所以说看世间上很多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或者上班等等,这方面就是在没有财富的情况下去寻找的,这个方面在追溯寻找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的痛苦,就是这样种寻觅的痛苦。
第二个是积累的痛苦,有了寻找到了一点财富之后,当然不能够满足的,因为现在物质生活的标准越来越高了,当只是寻找到一点钱财的时候只能够养家糊口,没办法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个时候必须要积累,从无到有,从有的话从少到多,这个方面再要积累的话,也必须要感受很多痛苦,因为一方面要日常的生活开销这方面需要一部分,在这些开销之外还需要积累的话,这方面在一般的家庭的话,必须要精打细算,如果是那些稍微有能力的这些老板或者其他人他也需要想方设法来节约或者怎么样想方设法来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或者在积累的过程当中,在最后的时候要守护,守护的意思如果你把这些钱财没有好好的使用或者没有好好保护,很有可能被小偷偷走或被强盗盗走,或者是通过种种方式流失,所以要想法设法地守护他。
以前这些富人为了自己的财富不丢失,他也是请很多看家护院的这些保镖,或者很多这样种武师,像这样的话开始日夜保护自己的财产。一般的人没有这些能力,也是要想尽办法来守护自己的财产,在守护财产的过程当中,白天有白天的忧虑,晚上有晚上的忧虑,所以说这个也是一种痛苦。
总之都没办法逃脱寻觅积累守护这三种痛苦。下面通过将财富引申烦恼方面,前面寻觅、积累和守护没有从烦恼侧面去宣讲,它主要是从痛苦侧面来讲的,除了这样种痛苦之外,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烦恼:傲慢贪爱吝啬增,如果有了财富的人,他就会傲慢,认为自己有钱,方方面面高人一等,这个时候相续当中就会引发一些傲慢的痛苦,经常看得到有些有钱人在一般的人面前、在贫穷的人面前趾高气扬的样子,实际上就是表现一种内心当中傲慢的状态。
还有贪爱,贪爱是有了财富之后他对已经获得了财富他就会极其地贪爱,如果获得之后他对于财富的本体牢牢地执着不舍,非常地悭吝,或者说是有了这样种财富之后,他有了一部分,他有了更高的目标,比如说得到了一万的话想五万十万,这方面就是一种贪爱增上的表现。
还有吝啬,有的时候当然有比较富裕的人,他自己有了钱财他会布施,但是很多人越有钱越吝啬,人们总是这样想,这笔钱我要留着,要作为根本,然后如果再从另外一个地方再获得一笔钱财,这一笔可以用来布施、可以用来供养,但是当他又获得第二笔的时候,他就想第三笔用来布施或者等等,总之的话有钱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比较吝啬的,所以这方面就是吝啬的增长。
如是引入恶趣中,这个方面就是讲通过这样种烦恼、通过这样种痛苦他的一种作用和他的果,相续当中如果生起了傲慢、贪爱、吝啬,通过这样种烦恼就会积业,有了业之后就会引入恶趣当中感受痛苦,这个就是直接从贪爱财富而讲到的后世的比较严厉的果报,如果从现世来讲的话,相续当中有傲慢、贪爱、吝啬,相续当中也是不快乐的,因为这些都是恶业的相续、烦恼的状态,所以只要有了这些相续当中就不快乐,然后后世当中通过这样种烦恼、业引入恶趣当中受苦。
障碍善趣之正道,故当少欲具知足。
从修法的侧面来讲,从相信因果的修行人的相续来讲的话,这些贪著财物生起傲慢等等它就障碍修善法,如果障碍修善法就会障碍善趣,障碍善趣是修道的一个障碍,对于正道比如此处所讲的静虑来讲,一个人脑海当中全都是这些财富的话,白天都是这些财富,晚上也是这些财富,如果他要静下来想打坐的时候,脑海当中浮现出来的还是这些财富,所以说我们就知道没办法自性一处开始修持静虑,这方面就是他的障碍。
故当少欲具知足。所以说如果想要一心一意地追求解脱道的人,想要获得真正的静虑,想要遣除静虑的违品的人,应该修学少欲知足的功德,少欲知足相续当中容易产生静虑,他的恶业、他的恶心、恶行这方面因为少欲知足的缘故很少现前,很少现前的缘故从很大的层次上面已经遣除了他自己修禅定或者安住禅定的障碍,所以说有了少欲知足的功德就能够容易现前禅定的境界,这方面前面大部分主要是直接宣讲到了静虑的违品这方面的,后面这一句教诫我们如果想要遣除违品要修持静虑的话必须要少欲知足。
【身外之物的一切资财都需要寻觅、守护,是遭受损害、心不喜乐、生起贪爱、贡高我慢、虚伪狡诈等诸多不善业的根源,能够使人们下堕恶趣,因此必须舍弃财产。】
这些财富这些都属于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这一切的资具最初没有的时候需要寻觅,有了之后需要积累和守护,这个方面是一种痛苦,而且在寻找过程当中是遭受很多损害的,遭受各种各样的损害,有的时候是身体损害,有的时候是心的损害,比如说有些穷人他在寻找资具的过程当中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身体方面也容易受到损害,尤其是心方面也会受到很多失望、忧愁、坚逼等等,很多很多这类的损害。
如果是富裕的人,富裕的人他虽然不需要去真正身体去劳作,不像这些苦力一样的需要去搬很重的物品,但是他自己从早到晚也是要拼命的运作,他自己内心当中也是感受心的痛苦,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话,获得了财富不一定等于已经获得了安乐,他自己还是要因为追求财富而受到损害。
心不喜乐,因为他自己有所贪求有所执着的缘故,只要有所执着,当他执着违品出现的时候,他的心就会出现这个不喜乐的这个状态,而这样的违品呢是非常容易现前的。所以说呢每一个追求财富的人相续当中心不喜乐的状态呢也是频频出生的。生起贪爱,生起贪爱呢就是对于这样一种这个资具啊,因为这个财富就是这样的,犹如盐水一样,那么犹如盐水一样,你获得了喝了盐水之后呢,你想要通过盐水,喝盐水来止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喝了盐水之后呢越喝越想喝,然后呢最后就说是没有穷尽的。
那么追求财富也是一样的,那么就得到一部分财富之后呢,他还有更高的目标,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相续当中不会因为得到财富而止熄,他相续当中的贪欲之火呢,根本不可能因为通过得到财富而止熄,那么相续当中的贪欲之火,它的这个因是什么,实际上呢这些财富得到之后呢就象这些柴一样,就象这些这个汽油一样,越往上加它的这个火呢是越来越茂盛的,所以说这个方面是生起贪爱的因。还有贡高我慢的因,自己有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就认为自己方方面面都圆满了不起,所以说非常容易产生贡高我慢。而贡高我慢一产生之后呢,就最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过失,最容易发现别人的过失的就是这个贡高我慢。
所以说呢如果出现了这个不见自己过失,不见他人功行的状态的时候呢,是难以修持正法的。虚伪狡诈,那么就说尤其是这些这个商场上面的人呢,那么为了获得很多的这些这个利润,或者很多这样一种钱财,必须要以虚伪的方式狡诈的方式来赚很多钱,所以说呢这些虚伪狡诈都会出现。等等等等诸多不善业的根源,那么通过这些不善业的根源呢,就能够使人们呢下堕恶趣,因此必须舍弃财产。
那么现在修道的这个目的呢不是为了下恶趣的,修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殊胜的静虑,获得解脱。那么所以说呢因为前面分析了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呢,就是如果是针对善根利智者来讲呢,不一定成为过患。但是我们是不是善根利智呢就不一个一个分析,如果按对照这样讲义,对照这样一种含义,认为自己不是善根利智的话,还是应该按照无垢光尊者此处的教言,必须舍弃财产,也就是说必须要舍弃对财产的贪执。那么舍弃财产和舍弃对财产的贪执,这两个方面应该是有层次的。以前我在讲《开启修心门扉》的时候也提到过这个问题。所谓的舍弃财产和舍弃对财产的贪执,这应该是两种境界。那么也就是说呢一部分人呢他可以拥有财产,但是呢他对财产的贪执已经舍弃了,这个时候呢财产对他来讲呢不算是一种,不算是一种障碍,就是这样。那么如果对这类,这部分这些修行人来讲的话,那么就说有财产没有财产对他来讲不算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他相续当中对财产的态度,对财产的贪执呢已经彻底的泯灭,舍弃了。那么对另外一类人来讲的话,一方面要舍弃对财产的贪执,一方面也要舍弃财产的本身,这个就是初学者。初学者呢我们就说是初学者我们相续当中对财产的这个贪执,是从哪个地方产生的,初学者相续当中对财产的贪执的直接的根源就是财产本身,所以说呢我们说一方面我们说要修道,要修道呢我们说要对财产不执着,一方面呢就说拼命的要去搜集这些财产,这个方面就是矛盾,完全就是矛盾。因为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状态本身就是对于财产极其贪着的状态,这个时候呢如果再去寻找很多很多这些圆满的这个妙喻的话,这个方面我们说要舍弃对财产的贪执那就成了一句空话了。所以说呢我们要分清楚这个两种层次,分清楚两种层次之后呢就可以去对照到底现在自己是处于舍弃财产本身的状态吗,还是到了舍弃对财产的贪执的状态,这个方面呢可以自己去对照。
【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寻财苦,当知财具无边祸。”】
龙树菩萨《亲友书》当中也是这样讲过了,那么要积累财产,守护财产,寻找财产,这个方面都是有这样一种痛苦的,都会产生积寻的痛苦,当知财具无边祸,所以说应该知道了这个财富对于初学修行者来讲的话,具有无边的这个,它是产生无边祸害的这个因,产生无边祸害的根源,
【因此我们应当修学知足少欲,】
所以说呢对于初学者来讲,或者说对于这个渐次的根性来讲,就应该修学知足少欲。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修学知足少欲呢,这个问题也是可以分开宣讲的。因为在菩萨乘当中呢,在有些戒律当中呢它并不赞成知足少欲,少事或者说少欲,在菩萨乘戒律当中不赞成,为什么不赞成呢,因为菩萨他做为发菩提心的人来讲,发了菩提心他要利益众生,利益众生的话,就说别人众生对他发起了信心,给他供养的时候,给他供养的时候,如果说我是知足少欲的人,我不能收你的这样的钱财,不能收你的这个财富,从某个侧面来讲就会犯菩萨戒,犯菩萨戒的一些恶作或者一些轻罪,这些方面呢对于菩萨戒来讲,翻开菩萨戒的戒条,一个一个对照的时候呢,有些时候呢并不赞成这个菩萨必须要象小乘行者一样,一个一个做到要知足少欲,在就说是这个必要的前提下,或者说在菩提心摄受已经成菩萨的时候呢,啊这个戒律还要去知足少欲的话,从某个侧面来讲就是犯戒的。
那么就说是我们就分了这个层次,对菩萨来讲是这样的。那么对于一般的小乘的这个修行者,或者说对于这个生出离心的阶段,相续当中现在是主要是开始修出离心的阶段的时候呢,就必须要修学知足少欲。知足少欲呢就是这个趣入佛门,或者说是这个积累功德的第一步,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呢也不是这个决定的,不是决定的意思呢就是看自己的这个内心,还是一样的看自己内心的状态,自己的内心到底是处于菩萨的状态呢还是说是处于这个小乘的这些根基的状态,或者说是共同乘的出离心的状态。如果自己相续当中认为应该是利他为主,不应该以自利,自我功德为主,这个方面也不一定要就说去修学知足少欲,也是对照自己的相续去定夺的。
【《亲友书》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佛陀宣讲一切的财产当中呢,就说这个财产有很多种类,那么有平时世间上的人所认为的这些这个衣服卧具等等这些财产,还有一些呢就说是相续当中具备的某种功德叫做财产,佛陀呢就宣讲一切的财产当中,什么财产最好,知足的财产最好,知足少欲的财产,这一类的财产是最殊胜的财产。是故应当常知足,那么佛陀已经宣讲了这个知足它是一种最殊胜的财产之后呢,就交待后续的学者,所以应该恒时具备这个殊胜的财产,也就是说应该恒时修学知足少欲,知足无财真富翁,那么就说知足的人,虽然表面上没有这些大笔大笔的钱,也没有很多很多的这样一种房屋,卧具等等,他虽然没有钱,但是他是真正的富翁,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讲过了,在所有财产当中呢,知足的财产是最殊胜的,是最好的财产,所以一个相续当中,如果有了这样一种知足少欲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而不是说在表面上装出来这样一种知足少欲,也不是说呢要在名声上得到一个知足少欲的名声,内心当中真正有了这个知足少欲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富翁,一个真实的富翁。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呢也在很多地方呢赞叹知足少欲,知足少欲实际上也是就说是圣者种性,圣者种性,那么圣者种性的意思就是说,什么事要获得圣者的他的一种根基或者一种种性呢,知足少欲就是一种。如果相续当中具备了知足少欲呢,他就很快可以获得圣道。所以说呢这个知足少欲就是获得圣道的一个种子,他的一种种性。很多地方,尤其是《俱舍论》当中呢对这个问题也是做过宣讲的。所以这个问题呢这个科判断主要是宣了静虑的违品之后呢来赞叹这个知足少欲的修法。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戊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
这个实际上也是和这个可以说财富啊也是和这样一种资具呢有关联的,前面只不过说是这个违品方面,这个时候呢是说资具是痛苦之因,二者之间呢是有关联。
如身遍伤极痛苦,财多痛苦较其多,
资具乏少乐无穷,害少无有盗敌惧,
受众人赞住圣道,琐事鲜少无牵挂,
是故应当于恒时,修学知足与少欲。
首先呢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比如说一个人的身上有很多伤口,有很多伤口呢就如身遍,就身体上遍满伤口,那么就说每一个伤口都是引发痛苦的因,每一个伤口都是散发痛苦的因,就是这样的。财多痛苦较其多,同样的道理呢,就说每个人,一般的初学修行人,他所拥有的这个财富就象自己身上的伤口一样,每一个财富都是触动自己身体痛苦的因,而且呢就说这个财富就极多的财富所引发的痛苦,要远远比身上的这个伤口所引发的痛苦要来的多,来的猛。所以说这个方面讲呢财多痛苦较其多的意思。下面讲呢资具乏少乐无穷,那么如果说是资具乏少呢,这个人就说是这个快乐无穷,这个修行人快乐无穷,当然呢就说是一般的人很难理解,没有钱,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到处流浪有什么安乐可言的,他们就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这个不折不扣的痛苦,但是呢这种类型当中资具乏少,或者说安住于知足少欲的这种安乐呢也不是一般粗心大意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就说是这个追求喻妙的人能够体会的。我们说是这个这样一种痛苦呢是无垢光尊者他自己体会的,而这样一种安乐,这种安乐是无垢光尊者他自己体会的。还有这种安乐呢,也是这个佛在世的时候,这些修行者他们也已经体会过的。资具乏少乐无穷,害少无有盗敌惧,
受众人赞住圣道,琐事鲜少无牵挂,是故应当于恒时,修学知足与少欲。
这样一种痛苦是无垢光尊者自己体会的。这样一种安乐是无垢光尊者自己体会的。还有这些安乐也是佛在世的时候的修行者他们自己体会的。所以说如果资具很少的话就没有很多好守护的。就好像身上的伤口越少,他自己的痛苦就越少一样。所以说资具实际上是引发一般的人生起牵挂的因。资具越少牵挂的因素越少。牵挂的因素越少,他自己的生活就极其简单。生活越简单,实际上快乐越多,就是这样的。这些方面就是他基本的推理方式。害少无有盗敌惧,如果他的资具乏少的话,害少,指的是伤害就会很少。如果一个人资具很少的话,也不会有盗敌的畏惧,盗就是强盗或者怨敌。因为自己的财富很多,所以说一听说什么时候闹强盗了,闹盗匪了,这个富裕的人第一个就开始恐惧了,还有他也很害怕我的怨敌这么多,我的怨敌这么多肯定白天晚上都是在盯着自己的财富盯着自己的财产在打主意的,所以说这个时候他也会生起恐惧。如果一个人他没有什么资具或者虽然有资具但没有什么值钱的的东西话,强盗来了枪也是抢,强盗来把自己的东西抢也是抢,所以说观待于这个来讲的话,他自己的恐惧啊,痛苦就少了很多。
受众人赞住圣道,琐事鲜少无牵挂,
还有其他的功德,受到众人的赞叹。一方面如果世间上的人看到知足少欲了的修行者他也会赞叹。真沙弥,真正的沙弥,真正的比丘,真正修行者。然后众人也可以理解成梵行者。同是梵行者,同是梵行者也会赞叹真正安住于圣道真正按照佛陀的教言行事的人也会赞叹的。通过知足少欲住于圣道,这个是前面讲过的。圣种,四圣种之一,所以说既然是知足少欲四圣种的话,他就会安住于圣道,他就会一心一意的将所有的精力时间投入到修道当中。其他的这些资具就不再会在分他的心,不会再成为他修道的障碍啦!琐事鲜少无牵挂而且因为财富少的缘故,所以他的琐事就非常少。财富多的人,今天打理这个事情,明天打理另外一个事情,所以说琐事就多,那么财富少的人,所以他琐事也鲜少然后无牵无挂的。
是故应当于恒时,修学知足与少欲。
尊者又一次教诫说作为一个修行者应该在恒时当中修学知足修学少欲。这个主要是从静虑的侧面来讲,或者说某个根性的侧面来讲的。如果说换一种根性的话,就不一定要这么教诫,因为这样教诫有可能引发对方痛苦的因,比如说在四百论当中,就是这样讲过的,如果是一个人相续当中贪欲心重一个人相续当中嗔恨心重,那么菩萨在教化他们的时候用的方法也完全不相同。比如说贪心重的人,阿阇梨上师菩萨就让他吃坏的东西,或者让他住坏的房子,让他受很多折磨,他相续当中的贪欲心就慢慢慢慢会消减,如果对方是一个嗔心重的人,他本身嗔心就重如果再给他说你必须要这个资具要放弃那个资具要放弃,他就会生起反感。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这些教诫或者说总的前提,从**来讲的话,确确实实是这样的。但是如果能够这样教诫,这个教诫者本身也应该具备这样的功德,如果不具备能够了知根性的功德的话,没办法因材施教,没办法因材施教对于贪心重的人,也许就让他多积累资具。嗔心重的人了就让他知足少欲这方面,这个方面也不是一个善巧的教诫,反正说这样一种教义已经做了宣讲。那么自己对照自己相续当中自己是贪心者,还是嗔心者?是怎么样一种痴心者,反正对照都有一种教诫的方式。从这个方面来做观察的话是非常应理的。
【知足少欲之人必定会受到众人赞叹;】
知足少欲之人必定会受到众人的赞叹。
【一贫如洗之人也就无需防护盗敌;】
从一个方面来讲,他一贫如洗,从生活的方面来讲的话,他生活非常贫乏。从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既然一贫如洗,那么就不需要防护什么盗敌,防盗门防盗窗,这方面也不需要装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就不需要防护盗敌。从这个一贫如洗的话,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会有些痛苦。但如果他自己习惯之后也不会认为他自己一贫如洗是怎么痛苦哦,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之后,他就会自得其乐,就是这个样子。
【无有狡诈、琐事鲜少、身心悠闲之人自然成就等持,具有诸多功德。】
因为对财富很少追求,所以说也不需要通过狡诈的方式获得财富。因为财富鲜少或者对财富已经放下的缘故,也不会为了获得财富而做很多的琐事。然后因为他没有财富的缘故,他身心也比较悠闲。那么在具备这样的条件的基础上再修持禅定再修持等持的话就极其容易成就等持,具有很多功德,具有足够的功德。然后下面讲它的过患,
【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多少痛苦,如同身上有多少伤口就会有同等多的疼痛,】
对一个人尤其是一般的凡夫人,尤其是相续当中对财富有贪执的一人。他拥有多少财富,这些财富就给他带来多少痛苦。华智仁波切就是一直遵循这个准则。他自己在做的时候或者对弟子的教诫的时候都是这样做观察,一匹马就会引发一匹马的痛苦,一条茶叶就会引发一条茶叶的痛苦。确确实实,这样一种观察的方式,这样修行方式确确实实是非常正确的。我们自己也有这样一种体会,房子里面这些东西实际上不存在的话,我自己的心思就缘它在这上面去串。那么这个东西丢了怎么办?损坏了怎么办?或者说借给别人,别人不还怎么办?这方面都是一种痛苦。如果从来就不会有这些东西,或者没拥有过这些东西。从来没拥有过的话实际上,这方面的痛苦从最开始的时候就远离自己。
所以说有多少财产就有多少痛苦,以前华智仁波切是以马作比喻的。一匹马要考虑他的饲料,要考虑它的身体,健康的状况等等,如果有病的话,还要医病,冬天时候春天的时候,没草的时候,担心它吃什么等等,现在不担心马,现在是担心这个车,车实际上也差不多,反正你买这个车你花了很多钱,买了车之后你要去保养它,维护它,很多费用,坏了怎么办?或者说要消耗怎么办?实际上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就成了无边无际痛苦的来源。乃至于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都会围着这个东西转,都会产生这样很多这样一种痛苦的,几乎说就是个无底洞,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反正越贵重的东西越高档的东西,引发的痛苦就越多,越不值钱的东西越一般的东西引发的痛苦越少。我们想想看,放在门口的垃圾,这方面自己会不会去执着。丢了,也就这样,坏了也就这样。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了什么,根本没有这个了,我们看都不愿看。认为放在自己家门口就会妨碍自己的卫生,这种想法也不会有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慢慢慢慢分析下来的时候这个方面讲的非常殊胜的。反正身上有多少个伤口就会产生多少个疼痛。
【或者如龙有诸多蛇头就受诸多痛苦一样。】
或者说这个龙,和他上面蛇头,按照藏地、印度的讲法,一条龙他的头上有很多蛇头。这个蛇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就是一种财富的标志,什么意思呢?就说一条龙,他自己的财富有多少他自己头上的蛇头就会相应的有多少。如果说100万中一股的话就会多出一个蛇头。如果说多了200万,他头上就会多了一个蛇头,就这个意思。当然了,龙王的财富并不是100万,200万的,来计算的,龙王是非常富裕的。反正就是说龙他里面分很多层次分很多档次。财富越多的龙他头上的蛇头就越多,财富越少的龙相随的多。我们前面在第三品的时候已经讲过,龙王每天都要降下热沙雨。降热沙雨,他的蛇头越多,降在他头上的热沙雨就越多。降下的热沙雨越多,它的痛苦就越多。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有多少蛇头就会有多少痛苦,就是这样的。
【《亲友书》中云:“智者痛苦如财多,少欲之人非如是,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
智者痛苦如财多,智者是什么意思?智者就是人们所共称的寂静调柔财富众多的这些智者。那么就是说相续调柔财富众多。这些智者一方面是人们共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们共称或者表面上评论的时候,这个是个智者。为什么呢?他的相续很调柔,或者说他的财富众多,但是人们所共称的这些智者,他有这么多的财富,他的痛苦也就犹如他所拥有的这么多的财富一样多,通过他的财富引发的痛苦是一样多的,少欲之人非如是知足少欲的人,并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一切龙王头数目,所生痛苦如是多。这个就是前面所解释的一样,一切龙王他的头数目越多,但是它的痛苦也就越多。这些方面也应该知道通过财富引发的种种痛苦。
【不仅强烈贪执身外之物的痛苦苦不堪言,而且贪恋有情也有无穷过患,】
前面已经从一个方面讲到了贪恋身外之物的痛苦非常多,下面讲完了外在的身外之物的痛苦之后再开始转向身外之物的有情,这个方面有情主要是贪著异性方面的,男人贪著女人,女人贪著男人,从这个方面就是此处所讲的贪恋有情。但有的时候贪恋有情也包含贪恋自己的身体,贪恋父母,贪恋自己的兄弟等等,还有这些朋友,这些都叫贪恋有情,但这个地方的贪恋有情主要是讲贪著异性方面的。
那么哪些方面呢?
【诸如争论不休,因贪不厌足、毁坏梵行而投生恶趣,受到众人谴责等。】
这个方面就略说几种,第一个方面就是争论不休,为什会因为贪恋有情而争论不休呢?这个是在世间当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几个人一起争风吃醋,这个方面就是叫做争论不休。有的时候为了一个女人大打出手,或者有的时候两个国家为了一个女人开始发动长时间的战争,这方面是非常明显的事情了。
然后贪不知足,就是说为了得到这个女人,自己相续当中对女人的贪著也是不会满足不会熄灭下来的。毁坏梵行,作为修行者来讲,不管是说出家人还是有些梵行居士,反正如果贪恋女人很有可能毁坏自己相续当中的清净行,最后通过这些而投生恶趣。很多地方讲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恶趣,没有女人的地方没有恶趣,有的地方就是这样讲的。所以极乐世界没有女人,所以说没有恶趣。或者在讲很多净土的时候都要加一句,此土无有女人等等。
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一般的人他的相续当中固有的习气,导致看到女人,或者自然而然就发起一种追求女人这样一种想法,但是真正相续当中有这样追求的话,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投生到恶趣当中,真正轮回的一个主因就是因为贪爱,有了贪爱他就会造业,造业之后就会投生欲界,投生恶趣投生轮回。
还有受到众人谴责,世间上的人也会谴责,对于女人极其贪恋的人,尤其是佛法当中对于贪著女人也是再再的谴责,佛陀还有这些大菩萨在经论当中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于贪著女人的这些修行者做了严厉的谴责。
【这些都是将人身执为清净等妄执中产生的,因此理应断除。】
所谓的这些烦恼和所谓的这些产生的过失,都是将人身执为清净,尤其是将对方或者将自己的身体执著清净之后,在这样的妄执当中产生的,因此理应断除,所以说应该了知人身本来不净的基础上,历厉的断除,斩断对异性的贪执。
下面就引用龙树菩萨《宝鬘论》的观点来说明女身不净的观点:
【《宝鬘论》中云:“多数贪女者,思女色净生,实则女人身,丝毫无清净。】
总的来说,贪爱女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烦恼呢?多计女身净,大多数都是妄计女身是清净的。他因为没有知道她不净,他妄执女身清净的缘故就对她生起一种贪执。实则思女身,全无一毫净,实际上真正要思维,对于这个女身详细的观察,详详细细的思维之后呢,就会发现女人的身体没有一丝一毫清净之处。
下面就开始通过正理观察女人为什么没有清净的道理:
【口乃稠唾涎,齿垢不净器,鼻流脓液涕,眼出泪眵器。】
首先观察口鼻眼,女人的口是不是清净的呢?女人的口不是清净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女人的口是产生不净唾液的因,齿垢就是嘴里面牙齿的齿垢也是从女人的嘴里出来的。还有诸不净器具,其他的不清净的物体的器具,就是说盛纳唾液、齿垢等等的器具就是这个口。所以说既然是这样的话,女人的口不应该有清净的自性。但是一般人没有这样做详尽观察,就认为这个女人的口是清净的。
还有鼻子,鼻流脓涕痍,就是说鼻脓、鼻涕还有鼻痍,这个方面都是从鼻子里出来的,流出一些比较稠的这些鼻脓,或者比较清的清鼻涕也好,还是这些鼻痍也好,这些方面都是从鼻子里面出来的,所以说它也是不清净之处的。
眼睛呢?眼睛也不清净。为什么呢?眼睛是出泪出眵处,就是说不清净的眼泪是眼睛里流出来的,还有这些眼眵,眼眵就是平时我们讲的眼屎,这个眼屎也是从眼睛里面出来的,所以说如果不好好观察的话就认为女人的眼睛很好看,但实际上一观察的时候就发现女人的眼睛产生这些眼泪啊、眼屎,这样一种来源,所以说她的眼睛也应该是不清净的。
然后下面再讲:
【腹内即粪尿,肺肝等之器,愚者未见女,贪爱彼身体。】
还有女人的腹里面,肚子里面装满了屎尿,是这些屎尿的集聚之处。还有女人的腹中是这些肺肝的器具,很多不净的内脏的器具。愚痴的人没有见到这个不清净的本体而贪著女人身,这个是一种妄执,是一种颠倒。
【如有无知者,贪著脏瓶饰,世人由愚痴,恋女亦如是。”】
有些人因为不知道不了知的缘故,贪不净美瓶,不净美瓶的意思就是说这样一种瓶子里面装满了呕吐物,装满了屎尿等等,外面装饰的很美丽的很光滑的宝瓶。就是说这个愚者不知道里面不净,外面是清净的,他就开始贪著这个,实际上这个也是通过无知而引发的错误之举。世人痴无智,爱女人如是,世间上的人也是因为愚痴无智,贪爱女人也是这样的。实际上女人的里面充满了不净,外面好像是一种比较让我们喜欢的清净的物体,所以说因为无知的缘故就开始贪爱女人。
【又云:“容色美或丑,年老或年幼,女色皆不净,汝贪由何起?】
这个就是从女人整体不清净的侧面观察的,不管这个女人的身色好也好,这个女人的身色是丑也好,也就是不管是长的好的女人长的丑的女人,年老或青春,不管是这个女人是年老的女人还是属于青春的女人,实际上每一个女人的本体都是不清净的。就是不应该说年老的人应该是不净的,年轻的女人应该是清净的。实际上通过前面的观察理论观察下来的时候,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年老还是年幼的,实际上每个女人都是不清净的自性。汝从何生贪?所以说对于周遍不净的女人的身体,你从哪个地方生起贪心呢?为什么要生起贪心呢?
【如粪色虽美,新鲜形状妙,于彼不宜贪,女貌亦复然。】
下面就以粪团和女色做一个对比,实际上是一样的。这个粪团,我们知道粪团不管是什么样的粪团都是让人厌恶之处,所以说下面就是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女色都是应该生起厌恶之处。下面就从粪团的色,它的新旧和它的形状来再做观察的,这个粪团如果是色美,金灿灿的,这个方面金灿灿的颜色非常好看,还有极新,刚拉出来的,还有形好,状态很圆满,它的形好。对于颜色或者新拉出来的也好,或者它的形状非常好看也好,这些方面于彼不应贪,真正有智慧的人或者一般的人都不会贪著,不会认为有这三点的缘故我们就会引发对这个粪团的贪著。
女色亦如是,女色还是一样的和粪团一样的。为什么是和粪团一样的呢?她的肤色,色就是女人的肤色不管是说什么样的肤色,这个方面是一点,极新可以理解成她年轻,形好可以理解成美貌,就是说不管她很美貌也好,或者很年轻也好,或者她的肤色很光滑,或者说很白净也好,这方面和粪团一样的,女色亦如是。我们不会因为粪团的色,它的新和它的形状好,然后对它贪著,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因为女人的肤色或者她的年轻,或者美貌然后对她生起贪执。
那我们认为这两个简直是不能比,为什么不能比呢?因为粪团谁都不会去追求的,而这样一种女人就不是这样,这方面我们这是一种妄执,这是一种非理妄执。实际上从里里外外观察的时候呢,这个女色,女人的身体内外和粪团的内外从不净的侧面来讲完全相同,之所以我们会认为有点过份,有点夸张,就是因为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养成了认为女色清净的一种妄执,现在要一下子让我们从根本上、观念上扭转这样的看法也许还有点困难,但是如果我们通过这样观察的方式,一个一个观察认为女人真的不净之后,修到量或修到一定时候,那么见到这个女人的时候就会和这个地方所讲的一样,见到粪团的感觉就差不多了。
这个方面对照以前修不净观的这些大德的这些境界,这些觉受来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看到女色的时候不可能生起丝毫的贪欲心,不会有丝毫的贪欲心,因为他从道理上面里里外外观察完之后就已经生起定解了,已经生起觉受了,所以说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对任何的女人生起贪心的缘故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方面是从它的比喻和意义对照的。
【内腐外皮包,烂尸此自性,显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
这个就是讲我们现在的身体或者女人的身体,内腐外皮裹,里面充满了腐败的东西,外面是通过细皮来裹住的。此腐臭尸体,所现极丑恶,通过内腐外皮裹的腐臭尸体,所显现也是极其丑恶的。如何未曾见,那么为什么没见到女身的这样一种本体呢?
【若谓皮非粪,犹如宝剑性,不净身之皮,如何成清净?】
此非如粪秽,是如衣云者,这个是对方的观点,对方说这个女生非如粪秽,不像粪秽一样,。是如衣云,是如衣就是这个女人应该像清净的衣服一样,粪堆它是自性不净的,清净的衣服就是自性清净的,他就认为你这个比喻有点不恰当,应该把这个女人比喻成清净的衣服,而不应该把这个女人比喻成不净的粪秽。
龙树菩萨说,犹如粪堆皮,如何能令净?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个方面粪堆皮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时间长的粪堆,它外面时间长了之后,外面就会有一层皮,里面还是细细的东西,外面就是一层皮,外面的这层粪堆皮是清净还是不清净?外面的粪堆皮它还是不清净的。所以说女人里面是充满了不净的,外面我们很多人贪著就贪著外面的皮,这个皮到底是清净还是不清净,实际上也是不清净的,为什么是不清净的?因为她根本不像衣服一样,衣服本来清净的缘故,染脏之后马上可以洗,但是女人的皮肤自性不净的,怎么洗不可能洗干净的。因为她的皮肤毛孔当中会不断的分泌汗啊,很多臭气等等,从皮肤当中不断的分泌出来,这个皮肤和衣服完全不相同的,女人的皮肤就像粪堆皮一样,自性不净,而不是说本性清净染上一些垢染,通过洗涤就可以清净的,不是这样的,这方面就打破对方的邪执。
【装满粪便瓶,外饰亦厌弃,不净自性身,脏满何不厌?”】
如果有一个粪秽充满的瓶子,外面虽然装饰了好看的东西但是也是应该生厌之处,同样的道理,身是不净体,粪满何不厌?身体是一个不清净 的本体,里面一些粪秽东西已经充满了,血液啊、脂肪啊,或者很多不清净的液体啊,还有这些固体,这些东西把整个身体充满了。只不过外面为了掩饰这种不净的本体,开始每天洗,洗脸啊、洗澡啊,喷香水啊,或者穿什么好看衣服,头上戴花啊。这个方面不管怎么样装饰,反正内部全部都是不清净的本体,所以她是一个粪充满了的本体,为什么不生厌呢?
【复云:“九孔流不净,自虽常浣涤。不了身不净,为汝说何益?】
实际上九孔流不净这个现量见的,就是说九孔是两眼,两耳,两个鼻,再加上嘴巴,大小便道,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九孔经常流不净,这个方面是现量见,现量体会的。虽然自己经常浣洗这样一种身体,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洗清净的,怎么洗没办法洗净。为什么呢?因为不清净的物体是从里面往外溢出来的,所以说里面是充满了不净,你怎么洗她,就像我们学《四百论》的时候,一个人他就想把厕所洗干净,根本没办法洗干净,你的外表怎么样洗,臭气没法办法除的,因为它里面就是本体的不净。
所以说里面充满了不净,在外面怎么样浣涤也没办法令身体彻底得到清净。所以说如果你不知道身体不净,对汝,这个汝就是国王,当时的国王就是汝,现在对我们来讲就是修行者,如果没有了知身体不净,对我们宣讲这个不净的修法有什么利益呢?实际上对我们来讲就没什么大利益。
【诸于不净身,装饰作赞颂,奇哉谬且愚,奇哉士所耻。”】
诸于不净身,诸就是讲很多愚者,对于不清净的身体装饰之后做赞颂,主要是对女人的身体,对于女人的身体装饰完之后,就做很多诗歌赞颂女人的身体。有些地方讲女人的身体,女人犹如莲花一样,女人犹如优陀罗花一样,女人犹如明月一样等等,有很多很多比喻,很多赞颂,汉地诗歌当中有很多犹如桃花、犹如樱桃等等等等,很多赞颂的。
奇哉谬且愚,很奇怪的,对这么不清净的身体还要通过很多诗歌来赞颂,这个一方面是极其错谬的,极其的愚痴的做法。奇哉士所耻,非常奇怪,或者说是非常稀有,士所耻,这个方面是真正具有智慧的正士所羞耻之处。
这方面就讲到了对于女身不净的,产生非理妄执的破斥的方式,当然这样一种教义和前面所宣讲的一样,听一两次不可能在内心当中生起共鸣,修一两次不一定马上生起觉受,这方面必须长时间观察,这个方面是对女身做了观察,实际上通过这些教授,反观我们自己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把这些女人全部换成男人。全部换成男人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完全就是这样不清净的,女人的身体也是这样不清净的,男人的身体和女人的身体同等不净。
寂天菩萨说对于你这个清净的身体,每天受用你还不够,你还要去追求另外一个肮脏的身体,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实际上我们每天受用这个身体已经够拖累的了,已经够累赘的了,除了自己每天受用不净身体还要寻找这些异性,还要去追求这些不清净的身体,那么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想法呢?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想法。当然对于在红尘当中的凡夫人来讲,也许不一定认为这个是一种真实的教言,但是对于像寂天菩萨或者龙树菩萨,或者一些相续当中真正的生起不净观的这些智者来讲,确确实实这些教言就是从内心当中发出来的。
我们接受也好,我们不接受也好,这些方面实际上本性就是这样的,本体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相续当中根性也许还没成熟,福德也许还没成熟,所以说对于这样的修法也许不以为然,也许认为这个就是种说法,也许认为我不需要修,也许认为现在修不了,不管怎么样反正这个道理通过真正的正理观察的时候,绝对就是不动摇的,完全就是这样的。
下面讲第四个科判:
戊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
亲近凡夫过无量,增罪自然染不善,
灭善争论烦恼生,永难取悦不报恩,
琐事繁多愦闹散,与之交往如处于,
烈火毒蛇猛兽中,故当远离诸凡夫。
这方面主要是教导我们要离开一切凡夫愚人,凡夫主要是凡愚,因为资粮道、加行道也是凡夫,但是这方面一方面讲可以作为道伴,一方面作为善知识,这个方面远离诸凡夫主要是又是凡夫又是愚者的一般的这些世俗人。
如果我们要亲近凡夫过失无量,什么过失呢?增罪自然染不善,相续当中增长很多罪业,然后自然而然就染上这些不善业。灭善争论烦恼生,灭除相续当中的善根、善业,然后自然而然产生争论和很多烦恼。然后还有过失是永难取悦不报恩,因为一般的凡夫人,凡愚相续当中正法没有入心,他们对于世间的财富或其他的资具,他的想法很多,因此说怎么样也难以取悦他的。,如果是入道的凡夫,入道的凡夫总之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求佛法,所以说从一个侧面讲他是懂得道理的,或是修持善法的人来讲,相对来讲容易取悦。但是凡夫人没有正法的约束,难以取悦,而且不报恩,恩将仇报这样的也有。
琐事繁多愦闹散,一般的凡夫人琐事极为繁多,而且经常被愦闹的外境所引诱,散于愦闹的外境当中,如果和这样一种凡夫交往的话,就犹如处于烈火当中,毒蛇当中,猛兽当中一样,这方面就完全没有丝毫的快乐的,没有丝毫的快乐。我们在烈火当中有快乐吗,在毒蛇群当中、猛兽群当中都没有快乐。或者犹如烈火难以接近,毒蛇难以接近,猛兽难以接近一样,我们对于这样一种凡夫愚者也是极其难以接近的。
故当远离诸凡夫,所以无垢光尊者就教导不要和这些凡夫人打交道,不要和凡夫愚者打交道,应该一个人独自修持正法,就是这样做教导的。
【一切众生的想法各异,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令他们心满意足。】
一切众生的想法是很多很多的,所以说不管想什么办法都不可能让他们有心满意足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认为,从这方面教导他们应该起作用,但是不一定起作用的,因为想法是非常非常多的,尤其是邪分别念在相续当中充满了,所以说怎么样交往都没办法满足的时候。
【《入行论》中云:“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何况劣如我?”】
就是说有情的总总心很多很多,连诸佛出世都没有办法一个一个满足他们的心,一个一个让众生满足诸佛都做不到,何况下劣犹如我这样的人呢?寂天菩萨都说何况劣如我,那么现在又讲,何况是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呢?真正要令一切有情都是非常满意的,非常天天欢欢喜喜的,这个谁都做不到的事情。
【尤其是昔日已逝七佛等如来也未能调化的当今这些刚强难化的浊世众生,他们恒常增上罪业,烦恼深重,断绝寂静善法,恩将仇报,】
这个方面就慢慢开始讲无失,由于以前已经出世了七佛,七佛出现没有调化,然后七佛涅槃之后他的遗教的弟子这些菩萨、声闻也没有调化,乃至于留到了现在。现在这些刚强难化的浊世众生,怎么可以调化呢?很难调化,恒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增长罪业,相续当中的烦恼是尤其深重的。然后断绝寂静的善法,对于本来应该寂静的善法根本不做,完全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断绝的,而且是恩将仇报。
【身语意三门无缘无故地损害他众,诋毁正法与补特伽罗,琐事繁多,常因散乱愦闹而自然滋生烦恼,与他们交往如同处于野兽、烈火或毒蛇中一般实难亲近。】
凡夫相续当中的烦恼很粗猛,所以说经常无缘无故的以身损害众生,以语言损害众生,意当中也是经常生害心伤害众生。然后对于正法和修正法者这些方面也是经常去诋毁。琐事繁多,因为相续当中贪执很严重的缘故,导致了琐事是非常多的,这些琐事很多方面讲直接障碍修法的因。无垢光尊者也是讲,实际上人们的琐事做是做不完的,我们想要把琐事做完之后再去一心一意投入修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的分别念就是一拔又拔的涌现的,所以说我们认为这个事情做完了我就不做了,然后过段时间不行,还要去做另外那个事情,做完之后又开始做另外的事情,所以说这个琐事就像儿童的游戏一样,做了一个又想做第二个,他对琐事的兴趣,或者内心当中想要做琐事的分别念层出不穷。我们认为要把琐事做完之后就是不可能,无垢光尊者说什么时候斩断什么时候琐事就彻底做完了,什么时候你把这个琐事放下了,不做了,不做之后所有的琐事就做完了,你要一个一个去做圆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想以后有什么样的机会来修法,以后什么样的机会清闲的时候来修法,很难做到的。很多人在上师面前也是这样讲的,当我退休的时候,当我什么什么时候修法,当我儿女长大之后去修法,但实际上儿女长大了之后还有他自己的这些婚礼、婚事这些方面,然后结婚之后还有小孩,小孩长大之后还有他的小孩,所以这个方面琐事是完全做不完的,要等到琐事做完了去修法绝对是一种很难实现的事情。
然后这些凡夫人常因散乱和愦闹自然滋生烦恼,就是说在没有散乱愦闹的环境的时候自己内心当中散愦闹,何况说现在散乱愦闹的外境非常多,所以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自然而然产生很多烦恼。像这样一种凡愚如果和他们交往的话,就好像和野兽、烈火、毒蛇一样难以亲近的。
【《入诸佛行境经》中云:“若处野兽中,永远无欢喜,如是依凡夫,亦永无安乐。”】
好像处于野兽或者猛兽群中,永远不可能得到欢喜一样,所以说依靠这些凡夫人也是永远难以得到快乐。
【《入行论》云:“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心若赴圣境,何需近凡愚?】
如果我们的行为和凡愚的行为同流合污,或者说我们的行为接近于这些凡夫人的行为,必堕三恶趣。因为一般的凡愚通过烦恼引发这个行为他就是堕恶趣的因,现在我们的行为如果和这些凡愚的行为一样的,那么最后我们自己也是和他一起堕三恶趣。心若赴圣境,如果我们的心想要奔赴于清凉的圣境,要追求圣者的境界,何需近凡愚?为什么要去接近凡愚呢?不能够接近凡愚。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
凡夫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刹那之间可以马上变成亲密无间的朋友,须臾之间马上开始翻脸不认人,马上开始翻脸成仇,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就可以成为朋友,一句话马上就翻脸,凡夫人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喜处亦生嗔,我们认为生起欢喜之处的,他也对欢喜之处,他不认为这个是欢喜之处,对欢喜之处生起嗔心,所以说这个凡夫取悦是非常困难的。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忠告则生嗔,如果自己见到他的行为不如法,开始给他说忠告的时候,根本听不进去,而且马上生起嗔心,生起嗔心还不行,还要反劝自己离开诸善,就认为你这个行为是不好的,应该和我们的行为一样,这个时候反劝离诸善。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如果我自己不听他的话的话,他就开始生起极强的嗔恨心,生起极强的嗔怒之心,然后他自己会堕到恶趣当中。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妒高兑相等,这个方面都是凡夫他自己的性格,妒高就是对于高过自己的想生妒忌,兑相等,对于和自己相等的人,经常生起竞争心。然后傲卑,比自己下劣的人,自己生起傲慢,赞复骄,也不能对他赞叹,一赞叹马上生起骄慢心。逆耳,如果要呵斥他,马上生起嗔心。处俗怎得益?就是说和这样一种凡夫俗子相处怎么可能得到受益呢?这个方面是不可能得到受益的,除非是大菩萨,大菩萨相续当中的智慧得到自在了,所以说他有很多方便,他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忍受力来忍受这些凡夫人的这些邪行,一般的人是根本受不了的。所以说到一定的时候,反正调化不了还不如现在调节一下。
刚才这个在《开户修心门扉》当中一个大德就是这样讲的,他说现在对于这些凡夫人讲法也没有什么作用,现在如果这样下去,自己的心也修不成,对方也没有利益,还不如自己去调心,这个方面还要好一点,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一般的凡夫善知识难以接受这些事情,如果是圣者的话确实肯定是很长时间为了一个众生相续当中生起一念善心,他就几个劫当中都可以去度化,这个方面是另外一回事。一般的人来讲,尤其是要修持禅定的人来讲,这个方面长时间不一定受得了。
【如若与凡夫愚人交往,不可能不生贪恋嗔恨、废话连篇等不善业。】
如果和凡夫人经常交往的话,不可能不生贪恋,不可能不生嗔心,不可能不废话连篇,不可能不说很多绮语,所以说这个方面是绝对可能的,凡夫人就是这样一种心态。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自己相续当中一点善根,开始保持一点点警觉,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开始麻木,或者开始同流合污的时候,肯定会和他交往生起贪心,生起嗔心啊,废话连篇等等,肯定会产生的。
【彼论云:“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如果和愚夫相伴的话,必然会产生下面的过失,就是自赞毁他的过失,肯定会产生的,好谈世间快乐的事情,罪业肯定会产生的,没有意义的事情肯定会产生的,不善事情肯定会产生的,这个方面就是说一般凡夫人相伴的过失就是这要的。所以很多修行者要回家乡的时候,这些上师就教导最多住几天,最多住七天或者几天,必须要离开,因为如果和这些凡愚时间长之后,自己相续当中一点警觉心,一点道心很快退失,退失之后开始产生这样的过失了。
【因贪恋执著自方,自己也必然要承受他们的疾苦,于是自心被紧紧地束缚住,因为心里牵挂、舍不得离开他们而使自己失去修法的机会。】
这个方面就是讲亲友的过患,因为贪恋执著自己方向的亲友,所以说自己因为对他很执著的缘故,那么自己也必然要承受他们的疾苦,对方不悦意了,自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不舒服。对方住院了生病了,自己听到消息马上不舒服,如果对方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听到之后马上不舒服,所以说虽然是他相续,因为自己贪恋对方的缘故,也要承受和他们一样的疾苦。所以说通过这样一种贪执,自己的心被紧紧的束缚住了,心里牵挂的缘故,舍不得离开他们的缘故,自己也是失去了修法的机会。
所以说在这些修心法门当中有很多教授,对于亲友方面怎么样观察过失,《山法宝鬘论》,还有《开户修心门扉》,有很多这样的教言,如果真正的贪恋亲友的话,自己就没办法修法,如果要修法就只有斩断,没有其他的方式。
【若与他们长期共处,则彼此之间又互不恭敬,然而,如果分离又苦恼忧伤等,只要亲近凡夫俗人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过患。】
如果自己舍不得离开他们,和他们长期共处呢,彼此之间又会发生矛盾,彼此之间会互相不恭敬。如果分开之后又会产生苦恼忧伤等等,反正只要亲近凡夫俗人就会有无穷无尽的过患。
【《入行论》中云:“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如果自己贪恋一切有情,贪恋这些亲朋好友,则障实性慧,肯定会障碍息修持实性的智慧,就是修持这些真实性的智慧。然后如果贪恋有情也会毁坏自己相续中的厌离心,最终是会遭受愁叹的痛苦的,就是后悔的痛苦。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我们的心如果一心一意的把正念放在亲朋好友上面的话,我们这一生当中就会虚度了,比如现在世间上的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他们的心思放在丈夫、妻子、儿女、孙女等等,放到他们身上的时候,自己的一生就完全虚度了,没有修任何的善法。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这些亲友是无常的,这些涅槃的境界是真常的,如果息贪恋无常的亲友的话,那么从另外一方面讲自己真常的法性就不可能证悟了,不可能证悟大涅槃果。
【而且,贪恋凡愚,也无法圆满自利,自己如若依止他们,则无法成就能解脱之正法,所以最初就必须独自一人居住在与任何人也不相接触的深山寂静处修行。】
如果贪恋凡愚的话,自己的自利圆满不了,也没办法利益他们,对对方也没有办法利益的,如果我们依止他们的话没办法成就解脱的正法。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必须要勇下决心,独自一人的修法,独自一个居住在任何人不接触的深山寂静处一心一意的修持。这方面无垢光
尊者很多教典当中都是这样再再的教诫的。
【彼论云:“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故应远凡愚。”】
我对这些亲友接触,我能不能利益他呢?就像前面所讲很难利益他的,那么他能不能利益我呢?他也没办法利益我的,他的想法是他的想法,我的想法是我的想法,所以我们自他的想法很难以真正的相融,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话,我也利益不了他,他也利益不了我,还不如我现在一个人去修心,我自己去独自调心,这个方面暂时利益不了他,但是对自己的心来讲肯定是没有利益的。故应远凡愚,所以说应该远离凡愚。
【应当思维此中所说之理。】
无垢光尊者让我们应该好好的净心,比如公正的方面来思维这方面的道理。当然这些修法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自己发现还修不了,修不了的话慢慢来,佛陀调化众生的时候也是逐渐逐渐让相续当中的功德一步一步成熟,但是这个目标应该锁定。首先我们把目标锁定,就是说我现在做不到,不等于以后我也不做,以后我也不能做这个,反正我现在做不到我应该向这个目标靠近,每天经常发愿做回向,或者慢慢通过修心法门来修自己的内心啊,所以说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去做,千万不要认为现在做不到,以后也不做,从根本上去抛弃是不对的。
【此外,虽然我们已经从上师那里听受了窍诀,但若没有在心里实地修持,也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因此修行串习极为重要。】
还有我们从上师那个地方听了很多修法的窍诀,听了之后不等于自己的修行已经圆满了,这个窍诀听了只能说是掌握了如何修行的方法,在听完之后就应该实地的修持,了知一个道理就修一个道理,尽量在内心当中生起。如果不修的话就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解脱,所以说真修实证极为重要。应该真修实证,真修实证的意思就是说,也不说一定要证悟大圆满、大空性,实际上对于无常的教言,出离心的教言,菩提心的教言,这方面都是可以真修实证的,所以说我们有的时候一提到真修实证,觉得是不是太高了,一下子就认为现在学这些法太低了,这个不是真修实证的境,真正真修实证应该证悟大圆满、大手印,这个方面才是真修实证,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对于一般的人来讲,慢慢相续当中生起这个境界也都是真修实证,所以说现在纷呈我们讲的话,真修实证是极为重要的。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