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53(105-106)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4/28 0:07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当中前面已经宣讲到了修持菩提心的前行、受菩萨戒的正行、后行生欢喜心的这些内容,紧接着又宣讲如何护持、增长自己菩提心这样种殊胜的方式和窍诀。现在在宣讲修持如来行的方式,有略说和广说,现在正在宣讲广说。

广说也是通过六度的方法来进行宣讲的,六度当中前面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已经讲完了。现在正在讲静虑度,静虑度现在也在讲遣除精进的违缘之后,如何正真地可以修持静虑这样种殊胜的顺缘,这些顺缘也需要修持知足少欲,要遣除对凡愚的交往等等,这些内容已经作了观察,前面无垢光尊者对我们宣讲:如果自己的心被名闻利养、被世间八法紧紧束缚住的话,是没办法修持真正的禅定的,还有从上师的那个地方领受的修法的窍诀之后,应该尽量地去实修,应该尽量去串习,因为上师所宣讲的法,从上师的相续当中讲持名上师已经现正了,宣讲完之后,殊胜的法是真确无误的,这个法能不能和自己的相续融合,这个法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受用呢?要看自己在听受之后有没有兴趣进行实修或者有没有真正去实修,如果真正实修之后,这个法就是这样的,越实修这个法就能够和自己的心越融合,最后自己的心就变成正法状态,所以说在这些法本论典当中所讲到的出离心,自己实修之后自己庸俗的心就变成了出离心,修持菩提心之后自己庸俗的心变成了菩提心,修持空性正见自己庸俗的心就变成了空性,所以从这些方面讲叫证悟佛法、又叫成就佛法的意思,所以闻思修的次第当中首先听闻、然后思维、最后就要实修实证,这个方面是前面无垢光尊者作了教诫。

今天讲第五个科判:

戊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

这是非常重要,无垢光尊者的很多修法论典当中都是再在教诲他的后学者,他的追随者在有生之年当中要依止静处。当然这个静处,前面我们讲过两种意义上的静处:第一种意义上的净处是空无一人的这些山谷或者非常寂静的森林,这方面都称之为寂静处;还有一个寂静处就像佛学院、道场这样的寂静处,显现上面好像人特别多,但是这些所有的道友、所有的人都是一个目的,都是为了修持佛法,所以在这样一种道场当中,自己的闻思修、自己的戒定慧、自己很多功德能够再在增长,这个方面就是第二种意义上的寂静处,第二种意义上寂静处的来源、它的教证是来自于《弥勒菩萨请问经》或者《劝发殊胜意乐经》经典当中《宝积经》的好像十九归还是多少归,这个里面讲到了寂静处,所以法王仁波切以前在讲到经典的时候也是讲佛学院就是一个寂静处,所以这些方面寂静处,无垢光尊者也说应该按照空无一人的地方,这个当时是一种寂静处,还有仁波切所讲的要安住在精进处修行,像佛学院这样增长自己的功德、能够寂灭自己烦恼的这样一种殊胜的道场,也称为寂静处。

反正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独自安住的时候应该依止一个殊胜的道场而安住的,这个叫依止寂静处修行。

【劝勉人们有朝一日能居住在空无一人、远离畏惧、幽雅寂静的圣地。】

无垢光尊者在论典当中这样劝勉的,实际上如果现在无垢光尊者降临在我们面前,我们祈请无垢光尊者宣讲正法,无垢光尊者也是在讲这些,劝勉你们应该在有朝一日当中应该居住在空无一人的、远离这些畏惧的优雅寂静的胜地当中一心一意去体会这样种殊胜的正道。

乃至自己之内心,尚未获得稳固前,

易受外境诱惑故,当喜安住静林间。

乃至四人掮吾身,伴随哭声未临前,

吾当向往寂静处,身心胜伏愦闹敌。

自己的心如果还没有真正获得稳固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容易受到外境的诱惑的,所以说在这样一种境界没有到达之前应该欢喜地安住在寂静林间,一心一意地修持。

我们的心没有获得稳固,什么时候才获得稳固呢?如果是按照比较高的标准来讲,初地菩萨以上,初地菩萨以上他的心会稳固了,所以说像这样初地菩萨他在大城市里修法也好还是在寂静的森林当中修法也好,乃至于非常恶劣的环境当中,他的境界都是再在增长,他自己的心绝对不会丝毫地动摇的,有些地方讲加行道也有自己的心获得稳固的,加行道的修法有时也是非常殊胜的,所以说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心如果还没有获得极其稳固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容易受到外境的诱惑。

虽然外境是自现的,虽然这个外境是无自性的,但是自己的心还没有证悟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是绝对容易受到外境的诱惑。也就是说如果外境它是一个闻思修的外境,自己的心受到闻思修的外境诱惑的缘故,自己的心就容易增长功德,这个时候如果外境它是一种愦闹的外境、增长贪嗔痴的外境,自己的心受到诱惑之后,产生贪嗔痴的烦恼,所以说我们凡夫心就是这样的,因此说当我们的心还没稳固的时候,第一个对于殊胜的上师、殊胜的善知识是不能够远离的,远离之后自己的心非常容易受到诱惑,还有就是道友,还有一些闻思修的道场、殊胜的证法等等,这方面外境我们是要依靠的,因此说无垢光尊者教导我们说,当我们没有获得这样境界之前,应该安住在寂静林间,寂静林间观待来讲非常少的违缘,很多引发自己愦闹的外缘、逆缘就是在寂静林间当中彻底远离了,所以说教导我们应该在寂静林中一心一意的修持禅定。

乃至四人掮吾身,这个是按照印度处理尸体的方法,印度处理尸体一个人死了之后,四个人抬着他的身体,然后往尸陀林,把他扔在尸陀林之后,让老鹰、狼吃他的尸体,也就是说乃至四人掮吾身,就是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不一定四个人抬着我的身体,乃至于死亡没有到临之前伴随哭声,伴随哭声就是亲朋好友因为自己的死亡非常痛苦伤心,所以这个方面一直嚎啕大哭,当这样一种最后的境界没有显现没有来临之前的话,自己应该做一些准备,做什么准备呢?实际上其他任何准备都没有什么意义的,最有意义准备就是修持正法,所以说无垢光尊者教导,吾当向往寂静处,我应该向往寂静处,身心胜伏愦闹敌。当自己还没死亡之前,无常没显现之前,自己应该在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持上师所传的窍诀,力图自己的身体和心都能够胜服愦闹的怨敌,溃闹的怨敌对于一般世间人来讲,他不一定认为是怨敌,他认为越热闹的地方他自己越喜欢前往。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讲的话,愦闹的外境就成了一个修行的大敌,因为这个前提是自己的身心没稳固,所以自己身心没稳固的时候过于愦闹的外境是绝对会影响自己修法的,所以从这个侧面讲的时候应该依止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持窍诀。

【在自心尚未与窍诀融为一体,也就是还没有达到稳固的境界之前,必然会受到外境各种愦闹的干扰,所以初学者必须独自依止寂静处。】

上师所传的窍诀,应该和自己的心融为一体,如果说自己的心和窍诀融为一体的时候,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当中,自己只要稍微作意,只要稍微一提正念的话,这个时候就会安住在境界当中,就像我们以前看过八十四大成就者当中一个国王,国王他上师传了安住的方法,通过自己的体验把这样一种注意力注意到自己手上跟戒指上面,他这个国王下面很多妃子、很多歌舞表演等等,他处于这个环境当中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就放到他的手上戒指,把他的注意力放到手上戒指的时候,他内心的心性就会安住,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修持最后成就了大乘有果位的。这方面称之为已经达到了稳固的境界了,这个时候称之为窍诀核心已经融为一体了,这个时候当然不可能受到外境的干扰,但是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稳固的境界之前,必然会受到外境的干扰,所以说对于初学者来讲,独自依止寂静处一心一意地修持这方面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宝箧经》中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静处。”】

初学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心能够寂静下来,能够调顺的话,应该居于寂静处,所以说呢就说是这个如果真的要居于空无一人的寂静处,这个是需要相当的资粮和相当高的正见,相当完美的出离心,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话,我是初学者,马上我就依止于寂静的林间,这个是不行的。这个方面非常容易出现很多很多障碍和违缘。所以学呢初学者呢一方面可以依止象佛学院这样一种道场寂静处,开始依止上师道友闻思修行。一方面呢就说初学者可以指我们这些证悟的凡夫,如果相续当中的这个定解已稳固的时候呢,当然可以开许住在寂静林间当中一心一意的去修行。

【想到寿命无常、疾速而逝的自然规律后,我们应当到幽静的圣地观修等持。】

这个方面是劝勉后学者要修持这个等持,就说修持禅定。那么在千经万论当中,佛法的核心呢就是止观,那么就说是这个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没有生起这个等持,没有生起禅定的话,要就说是这个顺利的取证胜观,要真正证悟这样的心性是比较困难的。有些大德的窍诀,比如以前呢有一个和这个尼古喇嘛同时的一个【11:24】朱巴仁波切嘛,他也是【11:26】??的弟子,他就说在宣讲这个修大圆满的这个正行之前三年的时间修前行,三年的时间修前行,全部都修禅定,修等持,那么当自己的等持稳定之后,再给你治心性的话,就非常容易的。所以说呢这个时间呢也是我们学习或者闻思再忙的时候呢,也应该抽时间来安住自己的心。实际上我们说很忙没时间,没时间是不可能的事情,上师在很多地方也是讲过的,反正自己如要寻找时间是肯定找得到的,五分钟五分钟的找,肯定是找得到的。所以说呢我们就说是有多少时间我们就尽量使自己的心来安住,那么实际上经常能够这样串习,经常能够这样修持的话,那么我们的心就逐渐逐渐能够变得调柔起来,如果相续当中有了等持之后呢,那么就说要可以说是这个求证在殊胜的正见正观等等,这个方面就成了一个必要前提。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达寿命无常的道理,这个生命疾速而逝的道理,这个是自然规律,任何一个人没办法逃避的。所以说呢想到这个道理之后呢,自己心就不由自主的趋向于这个修法的这个意乐,所以说应该在寂静的圣地观修等持,尤其在佛学院的话,早上的时候,这个方面呢就是比较安静的时候。只要是比较安静的时候去修持等持,安住自己的心的话,这个时候呢还是有修行的机会。有些大德,比如说是乔美仁波切的上师呢他也说,我们道场的这些僧人,白天闻思,晚上修行,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乔美仁波切他最后也体会到了,体会到了这个问题,他也是白天闻思,晚上修行。所以说呢他就说是除了这样殊胜的方法之外呢,再没有一个真正的这个殊胜的修行的方式了。所以说现在我们可以白天闻思,晚上修行,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也是可以的。

【《寂静语》中云:“乃至四人以担架,抬举吾身未临前,一直迈向寂静处,修行寂灭之等持。”】

这和前面的意思是一样的,

【《入行论》中也有与之相同的说明。】

下面是讲第二个科判,

戊六、赞叹林园静处:

下面无垢光尊者开始赞叹这个殊胜的静处,

林中净水花果丰,山窟岩石精舍多,

凉荫严饰垂树中,众多鸟兽翩起舞,

河之岸边花丛中,蜜蜂歌唱极美妙。

这个方面就对寂静处做一番描述,就说对寂静处做一番描述之后呢,有缘的修行人他自然而然后会就向往寂静处,向往寂静处之后呢,他就自然而然会可以说对于这个匮闹的城市啊城镇啊,这个方面呢就会自然生起这个厌离心,上师在讲这个地方的时候也是做了开示,就说是这个如果自己内心当中前世他有曾经串习过就说是这个寂静林当中修行的这样一种这个习气的话,当他看到这个寂静的林,寂静的这样一种环境,当他看到介绍这样一种寂静林的功德的时候呢,内心当中就自然而然生起一种极其清静的,极其猛烈的欢喜心,他就会想啊就说怎么样,就什么时候才能够在这个地方去安住。那么如果相续当中没有这样的习气,或者相续当中这个习气比较弱的话,看到了寂静处,他也不会认为这个是很殊胜,他会认为大城市更适合自己,大城市呢更成了一个欢喜之处。所以说呢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相续当中有没有这样一种这个,这样一种体会吧,看到这些寂静的这个,介绍这些寂静,寂静就说山林的这些功德时候,或者真正看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如果生起欢喜,那说明自己内心当中肯定是有安住寂静林的习气的。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应该稳固发展这样的习气,尽量的话就说要这个遮止对大城市啊,或者对匮闹处的这样一种这个所谓的欢喜。

下面介绍的时候呢就是介绍这个森林和这样一种这个山岩。林中净水花果丰呢就是在这个森林当中呢充满了清净的水,这些这个鲜花和这样一种果实呢是非常的这个丰富的,那么在山上呢山窟岩石精舍多,那么就说是在这些这个山洞或者岩石当中自然形成的这个精舍,实际上是这个非常之多的。那么这些精舍就是讲这些森林当中或者说神山当中的这些这个自然形成的山洞,那么这些山洞呢就是精舍,所以说呢就说是这个在这样一种这个环境当中呢,就容易修持这个殊胜的等持。而且尤其是这些大成就者修持过的地方,大成就者加持过的地方,这个方面的修持呢是不会有任何的障碍和违缘的。凉荫严饰垂树中,那么就说凉荫严饰呢在这个森林当中因为它的这个就说是枝繁叶茂的缘故呢,所以说是凉荫严饰,在这些垂树当中,众多鸟兽翩起舞,鸟兽翩起舞就说明了这个方面,这个地方呢就说人非常少,鸟兽很多的话人少就非常少的,所以说呢就说明这个人少,其他的这些鸟兽比较多的地方,河之岸边花丛中,有的时候是在河边,湖边,海边,这个方面也是可以做禅定,做修持这个就说等持的所依之处,所以在这样的岸边花丛当中呢,蜜蜂歌唱极美妙,这个描绘一些自然的这个风景,描绘这些自然风景呢就说有缘的修行人呢就会自然去向往这样一种修行所。

【在寂静的圣地,鳞次栉比的茂密森林中,在种类繁多、美不胜收的果树凉荫的掩映下,青翠柔软的绿草铺盖的大地上到处都装点着形色各异、绚丽芳香的鲜花,】

这个方面呢就开始逐渐描绘殊胜这个寂静处的这些这个景色和殊胜的功德,那么在这些寂静的这个圣地的话,一方面就说是密密麻麻的鳞次栉比的茂密森林中,有很多这些这个果树,那么在这个果树凉荫的掩饰之下呢,还有这些这个青翠的草地,那么在草地上面呢也是到处装点着非常就说是这个悦意的,绚丽多彩的这样这种鲜花。

【清凉的瀑布飞泄的哗哗声与成群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回荡山林间,】

这方面就是讲有些神山呢有这个清凉的瀑布,就说在这个亚拉雪山呢也有这个非常好的这个瀑布。那么这个清净的,这个清凉的瀑布这个水呢它就是特殊的一种功德,就有的时候听到这瀑布的声音呢,有的时候就是瀑布妙音,就说这些瀑布的这个声音它就是一种妙音一样,如果在这个附近能够就说是修法的话,自己的内心呢容易生起这些出离心,或者说容易和正法相应,容易呢就说安住等持当中,这个方面就是赞叹这些这个瀑布的功德。

还有就是成群的蜜蜂发出的嗡嗡的声在山林当中这样回荡,

【巍然屹立的岩山前有天然形成的石板精舍。在这妙不可言的静处,仅仅以清净的泉水加上芬芳的花朵以及翠绿的树叶作为充饥之食就已心满意足了。】

介绍了这样一种这个寂静处之后呢,无垢光尊者就说明在这样一种地方,它到处都是清净的泉水,所以说自己所饮用的水呢就是饮用这些清净的泉水,还有食物就是这些芬芳的花朵,还有这些翠绿的树叶,就作为充饥的食物呢就已经足够。这个方面呢是内心当中有很强的这个出离心的人,或者说是内心当中有猛重等持的人的话,他可以单单以这个清净的水为食,以这个花朵和这个树叶为食,一般的人如果没有这个强烈的出离心,这些树叶我估计肯定不会好吃的,就说是这个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没有这些强烈的这个出离心的话,吃一两天一两顿,肯定就吃不下去了,然后呢就是这个就想去寻找这些其它的饮食。那么如果没这些禅定的话,就说是也可能,可能的话也是坚持不下去。所以说内心当中有这些这个出离心很强,或者说是它有这些某种修法的相应的功德的话,那么单单依靠这些饮食就够了,米日勒巴尊者也是以这个长时间以荨麻为食。所以说象这样的话就说是在这个以荨麻为食的过程当中,虽然把身体搞垮了,但是他的相续当中的这些断舍离的证悟也是一天比一天的这个增长,这个方面有很多。无垢光尊者以前在【19:34】??修行的时候,也是就说是,也是以这个二十一颗这个水印【19:38】??丸子等等,这个方面就是为食的,他也是经过苦行六个月而成佛的。这个方面呢传承上师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唯与鸟兽相伴,恒时处于安乐与禅定的境界中,如此无始以来的一切善愿定会实现。】

如果能够这样修持,也就说是这个,就说房子呢也是天然形成的石板精舍,然后衣服呢就说破衣烂衫啊就是可以足够了,还有食物也是这样的树叶,还有这样的鲜花等等,也就是说这是什么一个意思,根本不需要和任何人接触的一种境界。如果自己不需要和任何人接触,那么就乃至一点点的这个,稍微一点散乱的因缘都已经斩断了。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已化缘为食当乞丐从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的。这方面就是说以化缘为食当乞丐的话,当然会辛苦一点。但是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以树叶和花朵为食的时候可以通过化缘的方式尽量将愦闹散乱的因素减低到最低,这个是做得到的。这个方面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来描述的。无垢光尊者说,在这个寂静的森林当中没有一个人,只是与鸟兽相伴,所以说自己可以恒时处于快乐和禅定的境界当中。因为鸟兽相伴,鸟兽的声音,它不是一种非常刺耳的声音,不像人的声音,那么人的声音说之后,自己的心能够听懂这些话的时候,耳识听懂之后马上自己分别心跟随就生起来。所以说很多时候,人声会产生一种散乱的因,但在森林之中不存在这样的因素,所以就会恒时处于安乐的状态当中,恒时处于禅定的状态当中。一般来讲在非常寂静的环境当中自己要串习这个等持,自己生起禅定是非常容易的,非常快就可以生起这样一种境界,禅定的境界非常快就可以生起。所以说无垢光尊者再再赞叹寂静处的原因就是这样的,那么如果能够在这种一种环境当中修持呢,无始以来的一切善愿,什么善愿呢,当然就是自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自己证悟心的本性,自己成佛之后度化众生等等一切的善愿都会通过在寂静处为所依的这样一种条件当中迅速得以实现。(真是惬意非常!)仁波切也是在括号当中加入一句这样话(真是惬意非常!)。那么确确实实如果自己真正能够在在这样一种森林当中在这么寂静的环境当中,一心一意修持正法,什么琐事都不需要插手的话当然是非常惬意的。下面用《入行论》的教证加以说明:

【正如《入行论》中所云:“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寂天菩萨在禅定品当中宣讲修持禅定的顺缘的时候也是提到寂静处是成办禅定的助缘。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在森林当中呢,有这些鸟兽和这些参天的大树,这些有情和无情它不会发出刺儿的声音,尤其是有些地方的松涛它的声音听起来是非常舒服的。飞禽会发出一些声音但是这些声音听起来只能使自己的心更加宁静,只能使自己的心更加容易安住的。伴彼心常乐,如果自己恒时跟这些有情和无情相伴的话,自己的心会恒时处于安乐当中。所以说寂天菩萨也是发愿何时共安居?什么时候和这些鸟兽和森林一起来安居,像这样的话,一起修法呢?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什么时候我的因缘成熟可以独自的在树下修行,在岩洞当中修行,在无人的寺院当中修行,我的心来对所有的琐事没有丝毫的眷顾,断舍尘世贪。对于所谓世间当中五欲的快乐,对这些方面的贪著呢,尽快地斩断。这个时候可以一心一意的安住在森林当中。那么恒时贪着红尘的人没办法体会一个人森林当中修行的快乐的。而真正的能够在森林当中能够一个人体会到快乐的人他对于所谓愦闹之处,人们都喜欢的娱乐场所,像这样的话,非常没有兴趣去安住的。这方面修行人和一般的世间人截然不同两种心态。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什么时候可以迁移或者在这样天然的辽阔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不执为我所,不把这样一种住处或者食物执为我所,现在把房子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院子等等,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我所,但是如果是在寂静处的话,就不会执为我所,因为修行人这个地方的也是天然的地方,所以自己也没有加任何的营造,也没有加任何的劳作,修了之后呢,他觉得可以住就住下去,如果觉得没有必要住就会换一个地方。在这个大自然当中或者说深山当中到处都是可以安住的岩洞啊等等,所以说不会对这些产生产生我所执。无贪恣意行?在无贪的状态当中的随意而行持。

【又云:“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所以说我们应该独自地安住事少,事就是琐事,琐事非常少,容易产生安乐的,灵秀宜人林,风景非常好的森林当中。止息众散乱,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可以止息散乱。像这样的一种风景优美的地方越来越少了。风景优美的地方倒是多,但是风景又好,又寂静的地方不多了。因为风景好的地方马上被开发为旅游区。开发成旅游区之后呢,像这样很多游客就来来往往对自己修习禅定来讲的话也是一种障碍的。但是如果自己要找的话,肯定会找得到的。像这样的话,很多地方还是非常非常幽静的地方,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这个还是有的。

就像****,也是讲嘛百灵鸟大雪下了九天九夜,百灵鸟随随便便就找了一个能够藏身的地方。所以说一个修行人如果真要修行的话随随便便就能找一个安住的非常非常圆满的这样的环境。必定是一个人,一个人的住处,一个人的衣食 。一个人这方面非常容易具备的,如果人一多就不一定呢,所以说如果自己要寻找肯定找得到。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所以说自己应该住在森林当中,首先要厌弃一切的五欲。自己内心当中对于阿兰若欣乐,阿兰若就是寂静处,对于寂静处应该生起一种欣喜心,一种向往心。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这是介绍森林当中的特点,这个森林离开争论,没有烦恼,然后非常寂静,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这个方面是描绘森林当中的夜晚,夜晚当中的这样一种景象。皎洁明月光,在天上照着,清凉像檀香一样,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这个白白的月光照在自己修法的平石上面的时候就像天人的尊胜宫一样,意就是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在森林当中微风吹过来没有一点什么声响,然后说有福报的瑜伽士在林边一边行走一边内心当中思维如何利他。或者说住在平石上观察自己的心性等等,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什么事情也不需要操心,一心一意地安住正法的状态,这个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致弟子书》云:“皎洁圆满月轮作庄严,山腰飘带雨云层层现,山顶森林之中无贪著,如风飘动终生大缘分,】

这个颂词当中也是描绘寂静处殊胜的景色。皎洁圆满月轮作庄严,山腰飘带雨云层层现,意思是讲通过修辞的方法把山腰的这些云或者说是**比喻成山的腰代一样,比喻成山的飘带一样,所以说这方面是说自然的风景非常的优美。山顶森林之中无贪著,山顶上有大片的森林,如果自己能够住在大片的森林当中,自己的心自然而然就会远离很多贪著。寂静处有寂静处的加持,然后,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加持。这个方面上师也是以前早就说过了。寂静处的加持就是自然生起厌离心自然生起胜观等等。大城市的加持就是**散乱。一个修行人从山上到城市当中去的时候,要让自己安住在禅定的境界,要让自己闻思修行非常的困难。所以自己的心自然而然就散乱,很多修行人都有这种体会。所以,在山顶的森林当中自然而然就没有贪著。如风飘动终生大缘分,如风飘动什么意思呢?如风飘动就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就像如风飘动一样没有实质没有定住的。犹如风飘动一样的身体如果能够终身安住在寂静林中,这个是大缘分者。如果自己能够终身安住在这样的寂静林中,寂静的道场当中修持这个不是大缘分,那么再也找不到大缘分了。所以说这个方面是赞叹能够在寂静的森林当中将如风飘动的身体了长时间安住或者终身安住,这个就是大缘分的人。

【森林野兽成群而栖息,美丽悦意之地遍快乐,如此欢喜林园天界中,自然石板妙处岂具有?”】

这个是方面是讲森林当中野兽成群,野兽这个不是猛兽。很多时候野兽和猛兽是分开讲的。猛兽就像狮子啊,豹子啊等等,要想在这个猛兽成群当中想好好修行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这里的野兽是獐子,鹿,兔子啊比较温顺的这些野兽。这些野兽他也不会伤害你,你也不会伤害他,彼此就这样融洽的生存。所以说这个方面野兽成群而栖息,美丽悦意之地遍快乐,在这个森林当中遍满一切快乐。如此欢喜林园天界中,自然石板妙处岂具有?这么欢喜的林园在天界当中难道有这样一种自然石板的妙处吗?在天界当中也找不到这么自然的石板。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天人的福报是很大的,根本找不到这些庸俗的石板,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的话,天人她是恒时处于愦闹当中,他对这样一种欲妙极其贪著的,所以说在天界以自然的石板妙处作为自己的休息处,也就是说体现这样一种修行者他的知足少欲的境界,体现他一心一意在石板精舍当中安住禅定的境界,天界是找不到的。

所以说有些没有智慧的人他就会追求,想要寻找天界的快乐,他就对于在自然静处能够修禅定的快乐、妙处没办法体现,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是没有缘份的人了。

戊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

在寂静处自然而然能够生起无常的道理。

【各种旃檀的】

熏香药等飘芬芳,寂静悦意禅自增,

欢喜四季如莲海,春夏秋冬之四季,

依照次第变化故,增上无常厌离心。

这个方面就讲到了,第一个方面在寂静林当中可以自然生起禅定等等,还有一个方面后面一段主要是讲能够生起无常心。

熏香药等飘芬芳,就是讲在森林当中到处飘发着熏香,柏树林、松树林,实际上这个方面都能够自然而然发出这些香味。还有寂静悦意禅自增,在寂静处自己内心非常的悦意,禅定是自然而然增长的。欢喜四季如莲海,如莲海就是比喻修饰寂静处,这个寂静处就像长满了莲花的湖泊一样,或者说这样称之为莲海,所以这样又有清净的水,又有莲花装饰,当然是让我们生欢喜的对境了,这个方面如莲海就是在修饰寂静林,欢喜四季,四季当中都能够生起欢喜心,犹如莲花一样的寂静处,那么应该去依靠的意思。

春夏秋冬之四季,依照次第变化故,下面就是讲在林间容易生起无常心和厌离心,自己在林中长时间安住他会经历春夏秋冬的四季的变更,依靠次第的变化自己的心会自然而然增长无常心,自然而然增长对轮回的厌离心,而无常心和厌离心是修行者相续当中修法的两大要素。如果相续当中没有无常心的话自己不会想要马上修法,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没有厌离心的话,自己会想一边贪著五欲,一边在追求五欲过程当中一边修法,这个方面就成了一种毒,所以说自己的修法很多时候就成了一种杂毒的修法了。

所以说相续当中生起一个清净的厌离心,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而这样一种无常和厌离心,容易生起、容易保证、容易坚固的就是这个寂静的森林,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在其他的地方,在城市当中,或者在愦闹的地方是很难以生起增长和坚固的,因此说我们应该依止寂静处。

【在这宛如遍满莲花的湖泊一般的清幽之地,到处都散发着药花的扑鼻芳香,柔和的微风中也飘逸着沁人肺腑的清香。】

犹如遍满莲花的湖泊,这个方面就讲清幽的地方,虽然不一定自己是在遍有莲花的大湖旁边修持,但是清幽的地方和这样的效果实际上是一样的。在这样清幽的地方到处散发着药花的扑鼻的芳香,而且微风吹过来的时候也是经常能够吹过来沁人肺腑的清香的。所以有些地方确确实实,很多森林当中,前面时间在玲珑寺的时候也是感受很深,就是它的森林,那个松林是很大一片松林,松林当中风一吹过来的时候,确确实实那个松香特别的舒服,非常非常的好闻,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内心当中自然就生起一种非常欢喜的心,自然就发愿能不能在这样一种森林当中能够安住修行的话是非常非常好的。所以这样一种环境,再加上有一点点的想修法的心配合起来的时候,就容易对轮回产生厌离心,对于这样的寂静处生起欢喜心。

【在这里我们通过季节次第性迁变的实例,相续中可以生起强烈的无常观与厌离心。】

就是通过四季的变迁的实例,相续当中可以生起非常强烈的无常观,和非常强烈的厌离心。

【因为与任何人不相联系、互无交往,也就自然不会有贪嗔的烦恼,又不需对任何人、物牵肠挂肚,】

下面就是介绍在寂静处不需要和平庸的人打交道,而免除了很多自己不必要的麻烦和痛苦,因为寂静林当中没有任何人,所以说没有任何人的缘故自己不需要和任何人去联系,然后也不需要互相交往。当然住在深山当中的人,如果施主太多的话,也容易生起散乱。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当中也是教诲这些住山的人,就是修行人,如果在森林当中寂静山间去寻找圆满的福报的话,这个方面也是一种错道,这方面也是错的。所以说既然要住在森林当中,尽量斩断和任何人的联系,因为既然有联系的话,必然会产生交往,有了交往就会产生牵肠挂肚,贪嗔等等的烦恼。所以说如果自己有这样一种心态,再加上圆满的环境的话,因为不和任何人联系互不交往的缘故,所以说就不会生起贪嗔的烦恼。

【自己可以逍遥自在地居住,既不必考虑他人也不需维护别人的情面,又不用为住处奔波忙碌,】

然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自己可以在森林当中逍遥而住的,自己想怎么样安住就怎么样安住,所以根本不需要看别人的情面,或者不需要顾虑自己怎么样去和别人相处,也不需要为了住处去奔波忙碌,这方面什么事情都不会有的。但是如果没有处在这么寂静的地方的话,怎么也会为了住处奔波忙碌,如果是自己处在城市当中的话,那么这个房屋的问题,住处的问题,这个也是让这些人非常头痛的事情,如果自己住在一般的房子当中,别人住着很高档的房子,像这样的话自己要去住,要去住要找很多钱,找很多钱肯定要去劳作,如果像这样忙碌下来的话,自己修行的黄金的时间,非常宝贵的黄金的季节就在这样一种琐事当中就已经彻底的消亡了。

以前我们在讲共同前行的时候引用了一个大德的教证,在二十岁之前什么都不知道不懂,然后在二十岁之后到四十岁之间,这个时候虽然懂了很多事情,但是这个是为了忙碌住处,妻子儿女啊,这些受用这些方面,二十年又晃过去了,实际上二十岁到四十岁,这方面是最黄金的时间,不管是你自己要听法、思维,还是要修禅定,修这些观心性的法,都是最好的。但是很多人把最好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就浪费在了这个上面,所以一生都在奔波,一生都在劳累,最后实际上一无所得,时间过去之后直到老年之后,到老年之后自己想修法了,想修法又不能修了,为什么?自己的身体开始衰败了,自己的很多修法的精力开始衰败了,所以说应该把自己的心从散乱与世间琐事,散乱与名闻利养的心收回来,然后放在修心上面,放在修法上面,放在闻思修方面,这个方面尤其对于现在年青人,二十到四十岁,或者四十五岁期间的这样的人,应该所精力或者尽可能的时间放在这个上面是最殊胜的。

也许现在我们体会不到,但是正到了老年,到了临终的时候,再一回顾自己在这么好的环境当中,这么圆满的道场,上师和道友都能够相处的时候,既然没有好好的闻思修,没有观察自己的心性这个方面肯定会生起极大的后悔心,那个时候也没有必要了。所以现在听到无垢光尊者的教言之后就应该尽量的将自己的心转向一佛法。

【无论什么时候离开也不会有他人的百般干涉与重重阻挠,这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恐怕连天王也不会得到。】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自己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住,什么时候离开,不会有很多人百般的干涉和设置很多的重重的阻挠。我们就知道如果自己处于很多人的恭敬当中,很多眷属当中,如果你要离开的话,很多人都会干涉你的,给你设置很多障碍的。再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来讲,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出家的时候不是有很多人干涉吗?不是有很多人重重阻挠吗?这个方面就是明显的体现的。

所以如果在一个人的今生当中,你走就走没有任何人劝你、留你,然后干涉,都是远离的。这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连天王都不会得到,天王虽然高高在上,他感受很多的欲妙,他的五欲是自在的,但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样一种清净的心境,这种快乐的状态绝对天王也是没有的。所以说应该在相续当中好好的思维,尽量的熏习这种习气,就是说我们现在依靠前世的熏习不同,所以现在很多人的意乐和很多人的想法也不同,所以有些人他就认为应该在寂静处好好修行,有些人就认为并不是这样,应该在城市当中好好修行。

不管怎么样呢,无垢光尊者讲了这些问题适合于每个修行者,所以说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这种习气,那么就应该坚固,即便是没有这种习气,应该再再思维,让这种习气在内心当中种种子下去,然后慢慢让它生根发芽,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入行论》中云:“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这个方面也是引用《入行论》的观点,就是说在深山当中,很多空舍,很多岩洞,很多大树,随时的任意住,什么时候你想在这棵树下面住,那个树下面住,没人管你的,或者说你今天换这个房子,明天换那个空舍这个没人管你的,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一种非常自由自在的一种描述。尽舍护持苦,护持的这些痛苦全部舍弃了,完全舍弃的干干净净。无忌恣意行,不需要看任何人的情面,不需要顾及任何人的想法,恣意而行,随随便便就可以行持了。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离贪,离开对世俗五欲的贪著,自在的行持,自在的修法的行为,谁亦不相干,和任何人也没有相干的。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所以说连这些国王,连这些封侯封爵的这些大臣,这些方面也是难以享受知足闲居的欢乐,根本没办法体会的。

【《致弟子书》云:“林海净水静处遍快乐,胜过涂抹妙香之天女,发髻装饰美丽之花鬘,天界境中亦有此乐耶?】

这方面就是说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快乐,这个方面讲林海净水静处,林海当然这个林就是指森林、树林,海可以理解成和林海连接起来,或者说森林和大海的意思,这个海可以表示湖泊的意思。还有在这个当中静水充满了,就是说没有愦闹的寂静处,周遍快乐。胜过涂抹妙香……,后面两句就是讲天界当中的天女,人们认为是非常让人生起快乐的境,但是这样一种快乐,在寂静处当中的快乐的境就胜过天界的天女,本身天女长得就非常的好看的,再加上身上涂抹天女,在发髻上面装饰美丽的花鬘,应该说是美上加美的,但是这样一种寂静的静处,一个修行人能够安住,能够以知足少欲的方式安住,他的快乐是绝对胜过拥有这个天女的快乐的。所以说在天界境中亦有此乐耶?天女就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快乐的。

【根叶瓜果繁茂之妙树,林园无尽山水不断流,广阔江边花果坠悦意,为何无解脱心住家狱?】

根叶瓜果,这个方面主要是讲森林当中有很多可食用的物品,有些是根可以食用的,有些是叶子可以食用的,有的时候是瓜果可以食用的,这个方面充满了这些妙树啊,充满了植物。林园无尽山水不断流,这样一种山水的林园是无穷尽的,山水就是山上的清水,源源不断的流淌。广阔江边花果坠悦意,在广阔的江边这些花果从树上掉在江里看到很悦意,当然这样的环境可能不一定找得到,就是花果多的往江里掉。

这个方面如果说是当然找得到我们可以去找这个地方,不需要化缘,也不需要找什么施主,但这个方面肯定是不好找,但不管怎么样主要是描绘了古代的环境吧,或者说是理想当中的悦意处,寂静处的环境,也可能是这个意思。那么既然有这么圆满的环境,为何无解脱心呢?还贪恋家狱,家狱就是犹如监狱一样的家庭,这个叫家狱。那么有这么自由自在的环境可以一心一意的修法,没有解脱心没有向往心,还要贪恋犹如牢狱一样的家,这方面就是一种颠倒的作意。

【山峦连绵无扰极安乐,用品丰富绿色森林连,河边瀑布泄声悦如鼓,似宣我等莫为烦恼染。】

山峦连绵的意思,是在深山当中一座山接着一座山,这个是连绵无尽的。无扰极安乐,在这样一种大山当中,在这样一种连绵的群山当中,没有任何人打扰,非常的快乐。用口丰富绿色森林连,在绿色的森林当中,这些苦行者的用品极其丰富的,并不是说电冰箱、洗衣机全有中,不是这个意思。绿色森林连的意思是说你自己要找到的这些个住处,还有食物,这些野果等等,这些方面是非常多的意思,如果你真正有一种想要修苦行的心,在森林当中苦行的用品非常多。

河边瀑布泄声悦如鼓,在河边有瀑布宣泄的声音,犹如鼓声一样,好像似宣讲我们不要被烦恼所染污,就是说这个瀑布的声音好像就是讲你们不要被烦恼染污,应该住在寂静地好好的修行的意思。

【佛说一切欲妙财三有,如幻阳焰水月与波涛。”】

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一切世间妙欲的财富,就是三有当中和整个三有都犹如幻术、阳焰、水月、波涛一样无有实质,根本不可靠的。所以说我们如果追求这些轮回当中三有的妙欲,这个方面实际上本质是幻化的无有实质的,但是最后得到什么果呢?最后就得到三恶趣的果,或者最后得到轮回的果,没有得到什么其他的果。如果自己今生当中一方面这个寂静处啊,被无垢光尊者、寂天菩萨、月光论师渲染的这么清净,这么悦意,那么自己应该生起欢喜,住在寂静的森林当中的话,一方面自己的心自然而然能够安静下来,还有自然能够修禅定。就是说最可贵的是在森林当中他们可以修持非常清净的妙法,可以观察自己心的本性等等,这个方面他的果是什么呢?果就是超越三有的殊胜的解脱,这个方面是肯定可以得的到的。所以说从两个方面一对比的时候,修行人应该对于寂静处生起极大的向往。

戊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

目睹尸林散骨景,自身亦知如是性,

悉皆散落之有法,不贪无实轮回法,

恒灭诤论诸烦恼,自心堪能得安乐。

在尸林当中,可以目睹尸陀林当中的骨架,散失、散落的这种情景,因为观察到了尸林当中的骨架散落的情景,自己稍微一内观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我的身体也和尸陀林当中散落的骨架的身体也是一个自性,这些都是散落的有法,所以说自然而然就不会贪执无实的轮回法,这方面就是帮助自己生起无常心和厌离心。

恒灭诤论诸烦恼,自心堪能得安乐,如果自己能够住在寂静处的话,那么就恒时能够灭除诤论,这个诤论是从哪个地方引发的?这个诤论就是在人群当中引发的,诤论就是在凡愚,就是凡夫愚人当中引发的,如果自己离开了这些凡愚呢,肯定就不会有诤论的,你和谁诤论,没有诤论的对境了。所以佛陀以前也是教诫修行人,尤其是教诫出家人,你们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你们没有广大的房屋受用,为什么要诤论?佛陀讲的这句话确实非常的好,为什么诤论呢,凭什么诤论呢?犹如青?云当中散发霹雳一样,青?云当中就是说是非常寂静的一种云,这个里面就发出霹雳的火,这个是不应理的,所以说出家人又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世间所谓的财产的拥有,那么为什么还要诤论呢?这个时候不应该诤论,应该好好的一心一意的观察法性,这个方面是在《开户修心门扉》当中,龙树江村尊者他也引用了佛陀这个话,来教导后学出家者应该好好的一心一意的修持正法。灭除一切烦恼,自心堪能得安乐,自己的心逐渐生起禅定,堪能之后这些安乐可以拥有。

【如果有幸能住在寂静的圣地,则对轮回厌离心会油然而生、口舌之争与粗重的烦恼也会随之化为乌有。居于静处有诸如此类的无量功德。】

如果自己前世当中安住寂静林的习气已经成熟,成熟之后就能够真实的,不是向往,不是一种梦想,如果真正哪一天已经安住在寂静圣地的时候,那就会产生以下的功德。那么产生什么功德呢?对轮回当中的厌离心就油然而生,而且口舌之争全部灭除,这些绮语啊,或者这些妄语啊,调拨离间语等等等等这些口舌之争也会远离,还有粗重的烦恼也会随之化为乌有,居于静处有诸如此类的无量功德。

【《富楼那请问经》中云:“喜爱深山林园处,增上一切功德源,若人依止寂静处,五欲贪执皆断除,无有嘈杂愦闹故,一切善法不失毁,】

一个人如果能够喜爱深山,喜爱林园,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增上一切的功德,或者说这个方面寂静处就是增长一切功德的来源,如果一个人能够依止这样的寂静处的话,那么对于五欲的贪执就会断除。前面我们讲过五欲对于修行者来讲是一个最大的怨敌,所以说如果相续当中贪著五欲是不可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的,没有厌离心不可能生起正道功德。

那么在这样一种寂静林间没有嘈杂的愦闹的缘故,一切善法没有的会生起,已经有的不会失坏,而在这些愦闹的地方,散乱的地方的话,没有的善法不会生起,已有的善法就会逐渐的失毁,这个方面是寂静处和愦闹巨大的反差。

【无有彼此互来往,以及问候相交谈,是故一切佛赞叹,空旷静处极幽静。】

在寂静处的话,没有彼此的来往,所以说没有彼此的来往就没有虚假的问候,没有虚假的交谈,所以说一切佛陀都是赞叹空旷静处,就是非常幽静的环境。

【是故一切菩萨众,恒时当依寂静处,切莫贪恋大城市。”】

所以说这个方面不是给声闻在教诫,这个方面讲的很清楚,是故一切菩萨众,所以说我们就不要认为赞叹寂静处是给声闻这些人讲的,声闻这些人他们应该住寂静处,大菩萨应该在其他地方去度化众生。但是对初学者来讲的话,初学菩萨的话,恒时应该依止寂静处,千万不要贪恋大城市。不要贪恋的意思也不是说让你一点不要去发个死愿,我就绝对不踏入大城市,不是这个意思,不要贪恋。如果我们内心当中没有断除贪恋的话,尽量不要去,尽量少去,如果自己相续当中已经断除了贪恋,那就恒时安住大城市当中对自己都没有什么影响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也是作为一个思考之处,或者对于菩萨来讲的话,怎么样增长这些功德,反正不管是菩萨也好,声闻也好,内心当中的自相的烦恼都是需要断除的,内心当中的禅定智慧的功德都是要增长的,而共同的所依就是这样一种寂静处,所以无垢光尊者在讲寂静处的时候也是如此的再再的赞叹寂静处的所依吧,或者说寂静处的功德。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如今已在宣讲如何增上自己菩提心的方式,在宣讲如来行,修持如来行的方法的时候,现在正在广说六度,广说六度当中现在正在讲第五度的修法,也就是在讲静虑度,静虑度当中分了十个科判,今天讲第九个科判:

戊九、依止园林之功德:

诸佛称赞寂静林,厌恶世间往静处,

仅迈七步之福德,何者恒河劫佛前,

数劫供养诸福德,不及前福百千分,

是故行者皆应当,依止寂静森林处。

这个方面宣讲依止寂静园林的殊胜功德,此处也是首先引用这样种教证,诸佛都是称赞寂静林,因为从一个角度来讲,诸佛都是依靠寂静林来成就的,佛陀以前也在尼连禅河有六年苦行之后,最后证悟证悟殊胜的法身。所以三世诸佛都是同等的赞叹寂静的森林,如果一个人内心当中厌恶世间就对整个世间的红尘还有种种的欲妙生起厌恶之后,对寂静处生起了向往之心,然后往静处仅迈七步的福德,这个福德非常之大,这个福德大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人从正面来宣讲的时候难以了知,所以现在通过比较的方式、通过对比的方式来知道,向寂静处仅迈七步的福德,下面就开始讲何者恒河劫佛前,数劫供养诸福德,恒河劫就是像恒河沙这么多的劫,这么多佛面前数劫供养,数劫供养自己也在这么多劫当中也是供养这些一切诸佛的福德,他应该是非常大,因为我们以前学过这些《随念三宝经》等等,如果对于一尊佛清净心供养的话,他福德是不可思议的,何况说恒河沙劫的佛,自己数劫供养,这个福德应该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福德不及前福百千分,前福就是内心当中生起了对轮回的厌恶心之后,往寂静处迈七步的福德,和前面的福德相比较之后根本不及百千分之一等等,这个福德是非常大的。

是故行者皆应当,依止寂静森林处。意思就是如果单单向寂静处迈七步的福德都这么大的话,何况说行持真正依止寂静森林去修持的福德应该更加殊胜更大的,从这个仅迈七步的福德和真正安住在寂静林当中去修行的福德,从这个角度一比较的时候福德就更大。

【有些人在多生累劫中以财物供养佛陀的福德远远不如以厌离心欢喜向森林等寂静处迈七步的福德大。】

也就是说有些人在累劫当中以财物供养佛陀,他的福德非常大,但是远远不如厌离心,厌离心就是指对轮回对五欲等等生起厌离心,欢喜是对寂静处生起这样种欢喜,所以说一个是厌离心一个是欢喜,二者是不抵触的,像寂静的森林等,仅迈七步的福德完全是没办法相比的。

【《三摩地王经》中云:“若有人数劫中于数劫之一切佛前供养鲜花、熏香、涂香、神馐、一切舒适资具,有人以极大厌离心向静处仅迈七步,则此福德较前者胜无量倍。】

一个人在数劫当中,对于数劫的一切佛,就是在数劫当中安住的或者数劫当中出现的这些佛陀面前供养这些鲜花、熏香、涂香、还有供养神馐,神馐就是天人的食品称之为神馐,有时候也称之为食子,还有一切舒适的资具,卧具也好、座具也好,这方面舒适的资具福德很大,但是有人通过对轮回的极大厌离心,向寂静处在他自己内心当中向往寂静,想到寂静处去安住修法,所以向寂静处仅迈七步,后面福德较前者超胜无量倍。

【观察身命而舍弃,当修寂灭胜空性,依极勇猛精进心,如野兽般居静处。”】

观察身命而舍弃的意思我们应该观察身体和生命都是无常的,他自己必定是舍弃的自性就和前面科判当中的意义可以互相对照,前面也是要在厌离心和无常心推动之下去修持殊胜正法,这个时候也要观察生命无常,必定是舍弃的自性,从这个角度来讲必须要修持寂灭的胜空性,这个方面的身命和寂灭,身命这样种无常的身命必须要抛弃的自性和寂灭的胜空性这个从世俗当中讲是需要现证的,需要获得的,并不是需要抛弃的它不是无常的,所以说我们应该了知这样一种无常自性之后,应该修持寂灭的殊胜空性。

依极勇猛精进心,如野兽般居静处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要修持这样殊胜空性的话必须要依靠极其勇猛的精进心,犹如野兽恒常居住在静处一样,所以修行人也应该恒时地居住在寂静处闻思修行。

下面讲第十个科判:

戊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彼处垫上跏趺坐,一缘不动心入定,

修凡夫行义分别,及缘真如胜静虑。

四禅以及四无色,未入已入道圣众,

当知三等持名称。依彼断喜妙欲心,

成就智通与等持,五眼神变心自在。

彼处垫上跏趺坐,彼处垫上很多地方讲舒适的坐垫,必须要有个舒适的坐垫,尤其是刚学坐禅的人,尤其是初学者像他坐垫如果不舒适,或者他所坐的地方凹凸不平的话,会影响他修法影响他入定,如果说是已经修行有成的大成就者,坐在石头上面、坐在草地上面,这方面没有大的差别,但是刚刚开始修的时候,很多地方要求垫子必须要舒适,所在垫子上跏趺坐,跏趺坐有些地方就是指双盘,有的时候就是指散盘,都可以称之为跏趺,跏趺严格定义来讲应该是双盘坐,但是在有些修法当中讲,双跏趺坐的话是在比较高级的瑜伽当中才使用的,一般人如果没办法长时间跏趺坐的话,散盘坐也可以的。

一缘不动心入定,所谓的修法是什么的呢?一缘不动,自己对于所缘境不动摇,自己的心安住在定静当中,称之为静虑,或者就是说我们讲静虑两个字的时候,什么叫静?什么叫虑?首先我们分析虑的意思,虑就是粗大的分别念,静就是讲将殊胜的分别念寂静下来,这个叫静虑的意思,所以我们要一缘不动心入定,如果我们的心专注在一个所缘境上面,不管有的初学的时候专注在木块、石块或者专注在佛像,这方面都可以作一个任意专注境,只要自己的心一缘专注,心不散乱就称之为入定。

下面讲有三类禅定,三等禅的名称。

三等禅的名称有凡夫行,凡夫行就是凡夫所行持的禅定。

义分别,是资粮道、加行道的禅定,不单单可以安住在寂灭当中,而且在坐禅的时候可以分别意义,义分别的意思也可以说分别意义或者对于意义可以分别这种禅定叫义分别。

缘真如的胜静虑,他的所缘是殊胜的空性法界,这方面叫缘真如的静虑,这方面有胜静虑。

四禅以及四无色,未入已入道圣众,这个实际上也是解释前面的凡夫行、义分别和缘真如静虑的意思。首先是四禅以及四无色,和未入,这个是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就是讲凡夫行静虑,凡夫行静虑就叫未入道,他自己称之为凡夫行的意思就是未入道的意思,未入道就是还没有进入五道,还没进入大乘或者小乘的小资粮道,这个叫作未入,但是他自己所修持的本体应该是四禅或者四无色定,但是他自己是未入道的凡夫的缘故,称之为未入,也称之为凡夫行。

已入道的意思就是已经进入了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个方面称之为已入道,他自己所修持的还是四禅和四无色,资粮道和加行道他也是凡夫的境界,为什么他不称之为凡夫行,因为虽然他是凡夫,但是他可以义分别,他可以分别这个意义,或者他从这样种已经进入大乘或者小乘的五道的缘故,从这个方面和一般意义上凡夫还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个方面只是称之为义分别而不称之为凡夫行的意思就可以这样理解。

还有就已入道圣众,圣众的意思就是讲缘真如静虑,也就是真正能够缘真如静虑的能依补特加罗肯定是圣众,就是得到见道以上的这样一种圣众,他可以入缘真如的静虑,这个就是三等持名称,三等持名称就可以从这个方面了解的。

依彼断喜妙欲心,这个就是它的作用,那么就是修持这样一种禅定什么样作用呢,断除喜欢妙欲的心。为什么通过修持禅定可以断除妙欲的心呢,因为就说是喜欢妙欲的心极其粗大,他自己所得到的妙欲呢也是极其就在整个欲界当中,在三界当中呢这个安乐呢都是极其粗大的安乐。而这样一种这个进入禅定,不管是怎么样一种禅定,凡夫行也好,还是说意分别也好,这个方面这个禅定的快乐很微细,啊非常微细,所以说如果他能够安住在禅定当中,一旦他自己真正开始享受到禅悦的时候呢,一般来讲他对于外在的五欲啊,欲妙啊就没有大的兴趣了,是这样的。但是呢获得一两次这个禅定并不等于他就永远不会对妙欲生贪心。所以说呢获得禅定之后还要再再去这个串习禅定,使得禅定的境界呢再加深加强,最好是有胜观摄受,否则的话有一些这个在胜天??【11:02】当中修禅定的人,一段时间当中修持生起了这个禅悦,领略了禅悦,然后呢就说对于妙欲没有这样一种这个喜悦心,但是呢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对这个妙欲生起贪欲心这个情况是有的。但不管怎么样呢,反正在生起这个禅定的时候,领略领受这个妙欲,就说领受这个禅悦的时候呢,对于这样一种妙欲的欢喜是可以断除的。还有呢成就智通也等持,智呢就是讲这个四无碍界,那么就是说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这个禅定呢成就这个四无碍界的功德。通呢就是神通,因为他是这个神足,平时我们讲这个四神足,有神通足,就说通过这样一种禅定,禅定的脚,禅定的足呢可以获得这样一种他的这个目的地。所以说呢可以通过修持禅定呢自然而然引发这样一种殊胜的神通,有这个神通也好,无这个神通也好,都可以引发。等持呢就是通过这样一种修持,这样殊胜的可以说禅定,可以生起各种各样的一种这个殊妙的等持。还有呢获得这个五眼,肉眼,天眼,法眼,还在慧眼和佛眼,这个五眼呢通过这样一种这个静虑也可以引发,还有获得其他的这个神变。一变多,多变一等等,这方面的神变呢也可以就说是这个自在的显现。心自在,自己的内心呢就说这个获得堪忍,自己内心获得自在,尤其是要现证这个胜观的时候,尤其是要现证心性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禅定做基础的话,很难现证的。

【静虑之本体是指心一缘专注于任何一种善法的所缘境上。】

这个就讲了,啊总的来讲静虑的本体是什么样的,静虑的本体就一缘专注于任何一个善法的所缘境,就是事后呢对于这个出离心,就是这个善法的所缘境的一缘专注。有的时候呢对于菩提心比如说半个小时当中修菩提心,这个时候实际上呢他的心没有散乱在外体的菩提心之外的法上面,他都是在观修菩提心的这样一种殊胜的本体,这个方面也叫做这个静虑。还有呢就专注于这个空性,自己的心呢专注于空性,这个方面也是这个专注于所缘。总之的话就是说自己的心缘专注,不散于他处,专注于任何一个善法的所缘境,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就说这个静虑。

【《道灯论》云:“于何所缘境,心当住善法。”】

这个和前面的意思也是一样的,意思是说,下面无垢光尊者开始宣讲入定和出定无二无别的方式,就说是这个入定和出定这个方面就是完全相同,无二无别的这样一种这个修法。

【意思是说,我们在修静虑之时,坐在垫上,如果心毫不动摇而入定,那么戏论的显现自然而然会消失,处于一味一体的法性中,如同闭着双目一般。】

就是说我们在修静虑的时候呢,坐在这个柔软的坐垫上面,如果自己的心呢毫不动摇的开始这个入定也不分别任何一个法,这个时候毫不动摇入定的时候呢,这个时候有无是非的等等的戏论的显现呢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那么这个地方所谓戏论的显现,就是指内心当中的鞭子,并不是外在的这些这个,就说广义上面的这些色法的戏论呢。所以这个时候的戏论就是指内心当中有无是非或者长短等等,这个方面呢就说是这个显现呢,这个方面戏论的显现自然而然就会泯灭了,这个时候自然而然会去消失了,处于一味一体的法性中,就好象闭着眼睛一样,闭着眼睛的时候好象是这个就说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处于就不见色法的这样状态吧,所以好象是闭着眼睛一样。

【然而这种境界并非不见显现境,只是对显现境无有执著相而已。也就是说此时可以清晰见到外境显现,就像睁着眼睛一样,此二者虽是同时存在的一体,(然却有入定后得的差别。)】

那么这个时候呢前面讲到了这个在心不动摇入定的时候,一切戏论的显现呢自然泯灭了,但是呢在这个同时啊,在这个当下当中,这个外在的境界是不是不显现呢,就说是外面的外境还是会显现的,庸俗的这样一种住址三个大底??【15:12】还是会显现的,那么就是只不过呢这个时候,自己在入定的时候,对于显现之境没有执着相,所以前面就讲的话,就说没有戏论的显现,没有有无是非等等这个执着的显现,那么外在的这个境呢自己还是可以显现的,尤其是很多宁玛派在修持禅定的时候呢,就说不鼓励闭着眼睛修,都是鼓励把眼睛睁开修。把眼睛睁开修的时候呢,自己眼睛可以缘这个,也不是这个刻意去缘啊,就可以让它显现这个境,在显现境的时候呢,自己就不执着,然后还是泯灭有无是非的这样一种戏论,这个方面在很多窍诀当中都是这样观察的。所以此处所谓的这个入定的时候呢,它也是这个就说在入定的时候一切戏论自然消失了,但是正在处于这个境界的当下,外境的显现呢是这个,就说明清的显现的,它并不遮止,或者说这些显现呢并没有消除,由这个时候呢可以清晰的见到外境的色法,就像睁开眼睛一样,睁开眼睛呢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这个色法。这个方面前面闭着眼睛和睁开眼睛呢,这个只是两个不同比喻啊,我们不能说是这个比喻和意义完全相同的,否则的话就说这个是,这个是无垢光尊者讲的禅定呢是入定和出定无二,就说一位一体的,而闭着眼睛和睁开眼睛这两个不可能是一位一体的。所以这两个比喻呢只是对照一个是后得,一个是入定的境界,那么这二者虽是同时存在的一体,也就是不是别别他体的,不是刚开始的时候呢不见一切显现,后面的时候呢还是慢慢慢慢看得起显,二者是同时的,存在的一个本体的,这个方面必须要非常清楚的认知。那么这个时候有入定后得的差别,入定和后得的差别和平时我们讲的这个入定后得的差别呢,这个意义上面呢这个就不是完全相同的意义。上次在讲这个地方的时候就是讲,无垢光尊者在这个地方讲入定和后得,还有别意,其他一个意义必须要理解的。因为这个时候是入定和后得同时,入定和后得是同时的,后面还要讲为什么是同时的这个道理啊。所以这段意思讲禅定的时候呢也是讲这个入定和出定,入定和后得是同时的这种境界。

【如《道灯论》中云:“如同人闭目,入定心如是,如同人睁眼,后得识亦然。”】

就好象人入定的时候,入定的心不见一切就说戏论,这个入定的心就象人闭目一样,那么如同人睁开眼睛,就说可以看到万法,所以说后得的识也是同样的,只不过呢就说是这个闭目和睁眼是这前后两个刹那,两个不同的时间,而这个时候所谓的入定和后得,这个时候是一个时间,同时当中这样显现的。

【意思是说,一本体中的入定是指寂止,后得是胜观,】

这个地方是说止观双运,止观双运所以说前面我们就讲了介绍这个,因为这个是无垢光尊者所讲的入定和后得呢,和平时我们所讲的入定和后得的意义呢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个时候入定和后得是这个从两个侧面,从一本体和一反体的侧面来进行观察,它是一个时间当中安立的。所以说一个时间安立的时候呢,所以入定的这一分呢就称为寂止,就是不见一切戏论这个叫寂止。后得时候或者说在同时,在就说心入定的同时他可以见到,可以清晰的显现外界的显呢叫做胜观,从这个方面理解寂止和胜观的意义。

【因为一本体中的入定与后得一内心、一本体、一时间、一所缘,所以它们断除障碍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这个方面讲的话,一本体当中的入定和后得,就说这个方面没有别别分开,两个就说是这个两个本体,这个入定和后得就一个本体,一个本体呢它是一个内心,一个内心的意思就是在当时缘的时候呢,内心它处于入定的时候它就说分别念寂灭了嘛,第六识已经寂灭,但是眼识这个方面呢它还可以就说是这个明清的见到外境。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呢它如果是一个内心,就说前段时间我们在学这个学【19:11】因明??的时候也是大概有这个意思在里面,但是呢讲的深度呢比这个就要浅,这个方面讲的深度它是入于这个法性定,入于法性定的话就说寂灭一切戏论的同时呢,眼识面前可以显现这些这个外境这个意思,所以它一个类型的意思。一个本体,它也没有别别的,入定和后得是一个本体,一个时间没有前后的这个刹那它是一个时间当中,一个所缘,它自己呢也是在一个所缘当中这样安立的,所以他们断除障碍的作用也是相同的。断除什么障碍呢,就是断除对色法,对这些这个声音等等的这样一种这个有无是非的耽着,对这方面的这个想,这些妄想呢可以断除,比如自己的眼识在缘外境的时候,这个时候虽然可以见到外面的这个色法,但内心当中对这个色法的有无是非,这个方面呢同时已经寂灭了。

比如说自己的耳识正在缘声音的时候,耳识面前清晰地显现这个声音,但是自己的内心对声音的有无是非这方面也是同时断除的。所以说入定和后得一个本体的缘故,所以说在入定的境界也好,在后得的境界也好,它断除的障碍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略释论》中云:“清净世间是指(入定时)不耽著所取与能取相,后得之心与入定相同之果能遣除色等之想。”】

入定时用括号括起来。识字改为想字,想法的想,想象的想,思想的想。在《略释论》当中讲的意思是清净世间是什么。有些地方讲清净世间这种名词或者清净世间这种修法,什么叫做清净世间?这方面就讲了,对于能取所取无耽着之相。可以从总的侧面也可以从入定的侧面来讲。入定的时候能取所取泯灭了,对于能取,对于所取都没有耽着之相。所以这个时候称之为入定时已经没有能取所取之相。后得之心与入定相同之果能遣除色等之识。”

后得的这种心在此处是讲见色法的心,眼识面前显现清晰色法的心,这个叫后得的心。入定的心就是泯灭能取所取的心,安住法性当中的这种心,所以说后得的心和入定相同的缘故,所以它的果也是相同的。它的果是什么,都能够遣除色等之想,入定的时候没有二取当然也没有二取之想的,然后在后得的时候,眼识面前显现色法的时候也是遣除了色等之想。这个时候他不会去分别,这个是什么色这个是什么柱子或者还是什么东西。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遣除色等之想。

【这其中的意思是说,入定的显现中外境显现不灭,而又无有任何分别念,因此称为清净;】

这个是解释什么叫清净世间的四个字。上面不是说有清净时间四个字吗?这个是解释什么是清净,所谓的清净就是讲在入定的显现当中,外境显现不灭。前面讲入定和后得是一个本体,没有分两个本体没有分两个时间。这个时候入定也好或者说它的显现就一个意思去理解。入定的显现当中,外境是清晰显现不灭的。但是在这个时候是安住于法性或者说安住于泯灭戏论的缘故是没有任何分别念的,因此称为清净。又有显现又没有分别,这个叫清净。

【在此境界中也显现土石等平庸的五境,所以命名为世间。】

为什么叫清净世间呢,清净解释完了,世间的意思是说,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土石等等平庸的五境也可以显现出来。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就叫做世间。

【此刻无有能取所取之相,因为是无分别心的状态。】

那么,处于无分别心的状态当中,根本没有什么是能取什么是所取,这样一种想或者这样一种想法。

【当时的显现分之心,从空性而言,命名为入定;就显现而言,称为后得。】

此处上师解释的时候,这个地方,无垢光尊者讲,入定后得别义,像这样的话,当时处于这样一种禅定的时候,他有一种入定的心,有一种后得的心。那么什么叫入定的心呢,从显现分的空性这部分,从空性这个角度称之为入定。从空性的同时可以显现这个侧面来讲。这个叫后得,这个叫做出定,所以说入定和出定无二无别的修行方法。又是入定又是出定,二者没有什么矛盾,没有抵触的。修行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

【由于此时的后得之心与入定是同一个心的缘故,与自然断除二取之入定同一体的后得也无疑能够断除对色受等诸法的二取贪执之想。】

因为这个时候这样一种后得的心就是显现这一部分的后得,和入定空性这一部分的心是一个心。没办法分别两个心。所以说这样一种后得的心和自然能够断除二取入定这种空性的心一体的缘故,后得的这个心也无余能够断除对色等诸法的贪执。平时我们对于色法或者对于受啊都有一种贪执想。如果处于这样一种入定出定无二的状态时候它就会断除这样一种贪执。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个方面的修行方法,能够真正通达这种修法的窍决的时候,平时我们在看一切万法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修持。这个修行的方法以前我们在讲《定解宝灯论》的时候,大概也介绍过,按照根登群佩大师的观点也是大概做过介绍的。像这样的话入定可以断除二取之想。那么出定也可以断除二取贪执的想。

【从入定中出定的后得称为放纵后得,这种后得具有能取所取等贪执。】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第二种后得,前面一种后得就是讲与空性无二无别的这种显现称之为后得,第一种后得是没有所谓的受想等这种执着的,没有二取的执着。后面这一种从入定当中出定了,从入定出定无二无别的状态出来之后呢,这个时候就称之为从入定到出定,那么这个时候就叫做后得,这个后得称之为放纵后得。在这种放纵后得当中,具有能取所取等贪执,从法性定当中出来之后,从泯灭一切戏论的这样一种定当中出来之后。外面的显现,仍然存在。存在的时候和前面的不一样之处呢,前面在后得的时候没有二取的贪执,但是在放纵后得从前面那种境界出来之后,他面前一方面显现这些瓶子柱子等等,一方面就开始显现能取所取的分别念。能取所取的分别念,这个是柱子,自己的心呢,能够缘取它,这明显的这样以种分别念会出现,这个方面称之为放纵后得。

【无论在修等持的任何时候均具有入定与后得一本体的境界,】

那么在修持等持的任何时候都具有前面所讲的入定和后得一本体的境界。修法的时候就是处于入定和后得一本体的境界。

【七地之前有放纵后得,七地以后入定与出定在一本体中不可分割,无有各体。】

前面放纵后得是在七地或者包括七地,像这个时候是放纵后得的。然后在七地以后或者说在八地的时候,在八地之后出定的时候无分别念,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了。这个时候,它就不存在所谓的放纵后得。这个时候入定出定一本体不可分割的缘故,没有别别他体,前面在七地的以前,他有一个别别他体的,比如说有一个入定的境界,前面所讲的入定出定无二的这种境界,还有一个放纵后得的境界,这个方面他体的法,但是在八地之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下面引用《宝性论》的观点进行证成。

【《宝性论》中云:“恒时利众心,勇猛如烈火,静虑之等至,亦是恒安住。”】

在《宝性论》当中这一段话就是在介绍八地菩萨的境界。在介绍八地菩萨的境界的时候,恒时利众心,勇猛如烈火,这方面是讲八地菩萨的大悲菩提心和他的智慧。第一句是讲他的利众的心。恒时利众心,就是介绍八地菩萨他对利益众生的心是非常迫切的。勇猛如烈火是介绍他的智慧。八地菩萨的智慧,它是非常勇猛的智慧犹如烈火一样可以焚烧一切。所以说八地菩萨的无分别智慧可以焚烧一切执着。下面开始讲八地菩萨的等持。静虑之等至,亦是恒安住。除了以上两种功德之外,八地菩萨的禅定静虑的等至恒安住,恒安住和前面的意义配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了,它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一种入定和放纵后得这样的一种区别。

恒时获得自在的缘故,没有别别他体的法。

【静虑若作广说,则有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与缘真如静虑三种分类。】

这个和前面所讲的一样,有三种。首先介绍凡夫行静虑。

【未入道者相续中的四禅四无色之等持称为凡夫行静虑;】

凡夫行静虑的意思就是说还没有入道,还没有入道的意思就是还没有入大乘的小资粮道。未入道者相续中的四禅四无色等等,这个方面的等持称之为凡夫行静虑。

【已入资粮道、加行道之人的等持作为解脱道之因,并且能细致分辨意义,所以称为义分别静虑;】

在资粮道加行道的修行者,他们身份是凡夫,但是他们自己的等持可以作为真正的解脱道之因。而且在这个等持当中,可以细致的分辨这些意义,所以说从这个角度称之为义分别静虑。

【一地以上圣者们的所有等持称为无漏等持或缘真如静虑。】

缘真如静虑就是一地菩萨他们所具备的。

【《楞伽经》中云:“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这个就是用经典证成三种静虑的出处。

【关于此中所说的三等持之界限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有明确分析。】

这也是引用论典《瑜伽师地论》来说明前面所讲的三种等持的界限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明确的分析和判断。

下面讲静虑之果。

【静虑之果:】

通过静坐修禅,可以成就神通神变等。

通过静坐修禅,一方面可以成就神通神变。一方面可以作为胜观的近因。我们要证悟殊胜的胜观的话,也必须要静虑作为它的前因。

【《般若摄颂》中云:“静虑舍弃恶妙欲,成就智通与等持。”】

般若摄颂当中也是讲通过修持静虑可以舍弃恶劣的妙欲。前面我们讲了欲界的这些种种的五欲妙,名闻利养,那方面的贪执通过修持就可以舍弃,而且可以成就智通等持这方面殊胜的果。

【又如《经庄严论》中云:“自心内安住,依正念精进,能生安乐果,神通获自在, 诸法之根本,彼等有三种,如是知静虑,智者真实行。”】

下面也是通过精进的本体,因果作用分类等等一一的进行介绍。然后在解释的时候,对照下面的这个注释。无垢光尊者对这些方面都有解释的,

【静虑之本体:自心不散,于内安住。】

这个就是对应颂词当中的第一句,自心内安住,这一句就是解释静虑之本体。静虑的本体是什么呢?自己的内心呢不散与其它处,在内当中安住这个叫做静虑的本体。然后是

【静虑之因:恒具正念,精进行持。】

这个对照颂词当中第二句,依正念精进,就是讲静虑的因。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获得静虑的话,要想获得静虑要有什么一种因呢?这个方面介绍了两种因,第一个是恒具正念,第二个是精进行持。恒具正念是什么意思呢?不忘失善所缘,那么不忘失善所缘,此处呢专指对于修静虑的方法。修静虑的方法我们不能够忘失,如果我们在修静虑的同时啊,在修静虑的这个时候忘记了怎么去安住的技巧,怎么样安住的窍决忘失之后,就没办法生起这个静虑。所以第一个对于善所缘不能忘失的这个正念,还有就是精时行持,那么自己的掌握了这个窍决之后呢,你三天打鱼二天晒网,这个方面是没有办法生起这个静虑的,所以必须要持之以恒的修持这种静虑。反正如果一个人他如能能够长时间的修持的话,内心当中从极其散乱的状态,就可以逐渐逐渐获得调柔。通过九次立定,最后就获得这个欲心一境,在欲心一境上面修持获得轻安,然后再修持获得未到定之后,就可以进入初禅,所以这个方面全知都是通过精进的修持而获得的。有些呢当然也是不一定也是极其精进的修持,比如说通过念咒语得到的感应,或者说修本尊有成,本尊一加持之后马上获得四禅,这个也是有的。但是这个方面也是不多,而且难以成就,一般来讲的话,通过这些修禅定的方式,就长时间通过四座的方式去修持的话,内心当中从极其散乱的状态,慢慢开始收受,最后就可以获得这个静虑的。所以说呢有的时候我们看到静虑的人的境界是非常羡慕的,但是光羡慕不够,就是自己获得这样一种境界,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去串习,去修习这样的一种静虑,这个方面是绝对可以获得这样一种殊胜的静虑的。

【 《经庄严论》云:“速疾知散乱,复当静安住。】

就是我们在修持这样一种静虑的时候,如果散乱的时候马上知道我已经散乱了,知道我已经散乱了之后呢。复当静安住,我马上通过调心的窍决安住于所缘境上面,通过这种方式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持,就可以修持这样的静虑。这个地方好像在讲九次立定的时候呢,也是做了这样一种观察的。然后是讲

【静虑之作用:是获得安乐、成就神变之因。】

无垢光尊者的注释当中就对照讲义当中,对照颂词当中能生安乐果,神通获自在,那么对照这两个。那么在前面在其它的地方,有麦彭仁波切这个注释当中分开讲的,能生安乐果,这个就是讲静虑之果,神通获自在这个是讲静虑的作用,是这样分开讲的。那么如果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能生安乐果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就是通过修持静虑的话能生起安乐的果,安乐的果第一个方面是指可以获得轻安,如果我们获得轻安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也是非常的轻盈,不像现在这么沉重,走一点路的时候就是气喘吁吁的,这个方面是容易获得有的。真正获得轻安的时候,他的身体非常的轻爽,还有自己的心非常的明丽,自己的心非常的轻松。如果出现轻安的状态的时候,我们就是要念咒也好,或者念本尊也好,就是要修持什么其它的法都能堪能。所以说内心当中获得轻安的话,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第是第一个能生轻安。

还有一个方面通过这样一种修禅定,可以获得色界的果,这个方面就是色界当中获得安乐果,这个是从能生安乐果方面的侧面讲的。神通获得自在呢,解释成或者说作用,那么作用是两种作用?第一个是获得神通,第二个是获得自在。获得神通的意思就是通过修持这样的一种禅定,可以获得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等等的神通。就是我们要引发神通,就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禅定。如果你真正能够生起禅定,这个时候再加上一个作意,在禅定当中加上一个作意的时候,就一下子可以引发神通。比如说我获得了四禅,我获得了四禅的时候,我作意我在这个境界当中我要了知他心,或者我要了知数世,一作意之后呢马上就可以很迅速的现前的,所以说像这样的话有两个条件。

当然以前我们讲《庄严经论》的时候,讲神通品的时候,它有三个条件,它主要讲无漏神通。无漏神通再加一个条件当然就是讲证悟无分别智的智慧。无漏的智慧这个加上去之后呢,获得了无漏神通。有漏的神通就是禅定再加上作意,这个时候就可以逐渐逐渐获得了。所以通过修禅定自然引发神通。获自在呢,对于三种获得自在,对于哪三种法获得自在呢?对于天住、梵住和圣住获得自在。什么叫天住呢?所谓的天住呢就是四禅四无色就是叫做天住,这个以前我们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讲过,在第八品的时候讲过三种柱。天住呢,就是讲四禅四无色定。然后梵住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获得无四量,获得无四量心的梵住。然后圣住是什么意思,三解脱门叫做圣住,因为这样一种三解脱门,这样一种三解脱是圣者相续当中或者做为圣者的因的缘故,这个方面称之为圣住。所以说通过修持这样一种静虑呢,对于三种住而获得自在这是他的作用,无垢光尊者就是将这个果和作用呢连起来讲的,注释当中讲了静虑之作用呢,是获得安乐成就神变之因,这个方面就是可以了解的。

然后在这个颂词当中有一句就是诸法之根门,无垢光尊者这个地方没有解释,在我们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呢,诸法之根门解释成静虑的具足。我们在学的时候就是具有或者具足。那么诸法的根门也可以叫做诸法的上首,我们在学《经庄严经论》的时候经常提到这个是这样诸法的上首,一个是用在静虑度的时候,一个是用在般若度的时候,这两个都称之为诸法的上首。那么就说是静虑具足,诸法的上首,具足诸法的上首就是说在一切白法当中,在一切清净的白法当中,它是居于上首的,它是主要的这个白法,所以说它是诸法的根门,诸法的根门和诸法的上首,就是一个意思。而且通过这样一种静虑呢,通过这样一种静虑它可以引发出现智慧和知见的这样的因,从这个方面讲叫做诸法的根门。彼等有三种,颂词当中讲,对照后面的分类,

【静虑之分类,有现法乐住,成就功德,利益众生三种静虑。】

而麦彭仁波切可以说在安立三种静虑的时候,分类的时候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像这样的话分三种,现法乐住成就功德和利益众生三种静虑。实际上这些静虑或者六度的分类呢,在各个不同的经论当中分法都有很多种的,所以依据各自有依据的,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类。首先讲什么叫做现法乐住的静虑呢?

【现法乐住之静虑:即依靠内在的禅定所生的功德而获得喜乐。(此种静虑也就是指四禅,)】

就是说现法乐住对于修持内在的禅定呢获得一种喜乐,对于现法的意思,就是对于这样的一种禅定啊,对于这样的禅定产生一种快乐,能够如是的安住,称之为现法乐住,这个在学《俱舍》的时候也是提到过这样的问题。此种境地也就是指四禅,这句话呢也括号括起来,此种静虑也就是指四禅,因为有的时候上师在翻译的时候,括号括起来的时候不是真正的原文,就是说为了连接前后文这个时候呢就加一些括号,所以说呢这个是在新的译本当中,在新译本当中这个加了括号了,以前的译本当中没有加了括号的,所以加了括号有的时候有一种其它的意义帮我们理解的时候,这个是连接词,除了这个括号之外,不是原文。

【其中一禅的未至定与相似正行之时具有寻思与伺察,殊胜正行时无有寻思而仅有伺察,】

一禅呢我们在学的时候分为三种。一个是未道定,或这个地方讲未至定,有些地方也叫将禅,就是将来,叫将禅,有时叫未至定,有的叫未道定。

这个时候他的境界是处于有寻有思,有寻有思这个地方讲就是具有寻思与伺察。就是说前面那个寻思是比较粗大的分别,伺察是比较细微的分别,所以说在未道定的时候,他是具有寻思和伺察。在初禅

的正行定当中又分了两种,一个是一般正行和殊胜正行。

所以说这个方面讲其中一禅的未至定与正行,这个与正行,这个第一个正行叫做一般正行。那么在一般正行的时候呢,他的境界当中也是具有寻思,也是有寻有思定,这方面介绍了初禅的前两个境界。

然后第三个就是殊胜正行,就是在初禅的时候有殊胜正行,殊胜正行的时候无有寻思,仅有伺察,就叫无寻为伺,没有粗大的寻思有细微的伺察,所以称之为无寻为伺,这个叫做无有寻思而仅有伺察的意思。

【二禅、三禅、四禅之正行时既无寻思也无伺察,】

就是说无寻无思,在二禅至四禅的正行定当中,既没有粗大的这些寻思,也没有细微的伺察,这个方面就是各自不同的境界。

【《瑜伽师地论》中说彼等禅定也是前前作后后之未至定(意思是前一禅作为后一禅之因)。】

这个地方都在介绍现法乐住的静虑,现法乐住静虑的本体实际上就是指四禅,那么四禅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说有寻有思,无寻有思,无寻无思,这样三种境界。

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讲,就是说这个四禅是前前作为后后的未至定,就是说前一禅作为后一禅的因。比如说一禅作为二禅的因,二禅作为三禅的因。对于二禅来讲整个一禅的境界都作为未至定了,然后二禅作为正行定,从这个方面依此类推可以了知的。

下面讲第二种分类:

【成就功德之静虑:是指实际修持清净六波罗蜜多等法门时一缘安住分的禅定。】

这个所谓成就功德的静虑是怎么样呢?就是说我们在行持六度的时候,行持清净六度的时候,一缘安住分的禅定,意思就是前面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讲,六度每一度当中都有静虑度,就是说布施度可以包含其它五度,持戒度可以包含其它五度,这个方面六度分别都可以包含其它的五度,所以说分别来讲有三十六种分类。

这个意思就是说在每一度当中都有静虑,都有静虑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在布施的时候,我的心就没有散乱在其他地方,我就一心一意的把布施的这件事情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叫做一缘安住分。在布施度的时候有一缘安住分,在持戒的时候也有一缘安住分,在安忍的时候还是有一缘安住分,所以说从这个一缘安住分的侧面来讲,他就是能够成就功德。如果我们在修六度的时候,自己的心散乱于其他地方,那么就不具备所谓的这种静虑,如果不具备这种静虑的话,我们所修持的布施、持戒不是清净的六度,他就夹杂了其他的邪分别,夹杂了其他的分别念在里面。

所以这个地方讲实际行持清净六度的时候,从这个时候,一缘安住的侧面,一缘安住的这个侧面就称之为禅定,所以这个方面就叫做成就功德的静虑。

【利益众生之静虑:即一缘专注众生的利益,并且由禅定正行的境界中随心所欲示现化身饶益有情等等的禅定。】

所谓的第三种分类就是利益众生的静虑,利益众生的静虑首先自己一有专注于众生的利益当中,而且通过安住于禅定的正行,在禅定的正行境界当中可以随心所欲的示现化身饶益众生,或是说在禅定当中治愈众生的疾病,或在禅定当中加持众生的相续啊,在禅定境界当中普降粮食雨啊,普降珍宝雨,这些全都是利益众生的静虑。

所以说菩萨他修静虑的时候,他就历厉引发神通,菩萨他要历厉引发神通与一般人历厉引发神通的目的完全不相同的。一般的人没有发菩提心或是说不是真正修道的人,他引发神通他肯定是为了获得这些名闻利养,但是菩萨他历厉要修神通,引发神通,他完全是为了度化众生。比如说有些地方讲,无有神通难利他,这个是无垢光尊者也是在《禅定休息》当中讲过的。

就是说你真要利他的话,你没有神通是很难以利他的,第一个你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如果对方他不是一个法器,或是说对方对于正法不恭敬,这个时候对他传法没有意义的,这个方面也必须要有神通。而且有的时候你再给他讲解怎么样殊胜的教法,但是如果你这个时候给他示现个神通,因为凡夫人,一般凡夫人的习性就是这样的,对于神通、神变稀有的事情最容易引发信心,所以说这个时候一方面你讲教理,一方面再配以神通的话,这个时候他就容易信服。

比如说佛在世的时候,两大弟子,两大弟子就是目犍连尊者和舍利弗尊者,有的时候比如说提婆达多在分裂僧团的时候,两大尊者去调化去和合僧团。和合僧团他们两个有分工的,目犍连尊者加持提婆达多睡觉,然后他去睡觉之后,目犍连尊者就在天空中示现很多神变,令这些僧人生起信心,生起信心之后马上舍利弗尊者开始给他们宣讲正法,马上就调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还是很有必要性的。反正菩萨他获得神通之后,像这样获得静虑之后引发神通,他就可以利益很多很多的有情。

【静虑之功德:《经庄严论》中云:“佛子具多禅,成就诸静虑,以禅乐安住,以悲投劣身,静虑令众生,获得三菩提,静虑为智摄,于世永无尽 。”】

这个和前面一样,主要是讲广大无求,大义无尽的四类功德。首先是讲广大的功德,广大的功德就是讲一切佛子具多等持,成就一切静虑,这一句话就是讲广大。广大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一切的菩萨具多等持,多等持是讲虚空藏三昧呀,或者说是首楞严三昧啊,这些佛子所具备的不共的等持,《三摩地王经》当中讲很多等持的种类,《大般若经》当中讲很多等持的种类,反正一切菩萨具备的等持全都具备,这个就是广大的意思。

成就一切静虑就是讲,这个地方的静虑就是讲四禅啊、四无色定啊,然后八解脱啊,十遍处啊等等等等,这些静虑就叫做成就一切静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就是所有的等持和静虑他都要修持,都获得叫广大,这么广大的一种本体。

然后以禅定胜乐安住且以大悲投生劣身,这个叫做无求,无求的意思就是说一方面菩萨修禅定他获得胜乐,可以安住在殊胜禅定当中,但是他对这个禅悦,对于禅定的境界没有什么追求的,没有什么耽执的,这个是一个。第二个方面他相续当中生起的这个禅定境界之后,本来按照修禅定来讲他可以投生色界,但是他通过大悲心不投生色界,他投生劣身,这个劣身就是讲欲界的众生的身份。三界当中可以说真正从三界的侧面来讲,欲界的身份是最下劣的,那么菩萨为了度化众生他以大悲心故意投生欲界当中,或者有的时候乃至于投生旁生,投生旁生去利益众生,所以这个是无求,他对禅定的这些果是没有什么下劣的追求的。

然后是大义,依此静虑亦令众生获得三菩提,这个是大义。大义的意思就是具有广大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广大的意义呢?菩萨修静虑利益众生,现在满足众生的愿望,然后在后世的时候也将众生安置在三菩提的种性、三菩提的果位当中,这个叫做大义。

然后无尽,静虑为智慧所摄持而不住世间,住于世间就有尽,不住世间就无尽,那么怎么样才不住世间呢?以智慧摄受,就是说他的静虑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摄受完之后就不住世间了,一不住世间他的功德就非常非常的广大。

所以说这个以上讲完了静虑度的修法了。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