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瑜珈的日常修持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前行引导文。前面我们学习了共同加行,现在学的是不共加行。不共加行有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忏罪,还有供曼扎积累资粮,以及最后一个上师瑜伽。
这些修法是让我们相续次第成熟的窍诀。怎么让我们的心靠近实相,实际的操作方法就在这里面。虽然每个众生本具佛性,但是没有把障垢遣除掉,没有现前佛性的具体方法的话,虽然你本来具有佛性,但是对我们作用也不大。现在因缘成熟了,我们的善根成熟了,从某个方面来讲,我们已经准备好要来现前佛性。既然这样,我们就一定要好好学习有关现前佛性的理论。它的原理是怎么样的,实际的操作是怎么样的。把这些都学好、做好之后,那么佛性不得不现前,肯定会现前的。
佛性不现前,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遣除障垢,没有把这些覆盖佛性的障碍遣除掉,没有修行现前佛性的方法。如果已经知道了,已经修行了,那肯定会现前佛性的。对于修行者来讲,应该产生一个非常清净、稳固的信心。我们升起信心的话,第一个是对于三宝的功德要生信心,还要对我们本具佛性生信心,以及对我们绝对可以现前佛性生起信心。这些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之后,可以如实的了解。前面我们也学了上师瑜伽以外的其他修法,现在我们正在学的是上师瑜伽。
上师瑜伽对于修行者来讲,是一个很殊胜,很重要的修法。当然,初学者和修行有素的人,或者初学者和修行了一段时间的人,以及中等修行者,还有修的比较好,根基比较深厚的修行者,他们对于上师瑜伽的理解,都是有差别的。刚刚学习时对上师瑜伽的理解,以及学到后面对上师瑜伽的理解,通过自己对佛法不断的学修,认知也会不一样。随着我们对上师瑜伽修法的认知越来越透彻,越来越趣入上师瑜伽的本意,我们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
前面我们学了修行上师瑜伽的重要性,还有明观福田,把上师和上师的眷属观好之后,做七支供养,通过七支的方式来集资净障。然后也学习了把障碍清净,资粮圆满之后,马上开始祈祷。这都是一系列的修法,就是在一座当中是怎么样观修的。首先把该观的上师瑜伽的皈依境观想好,然后马上开始集资净障,集资净障之后,开始祈祷。自己如果很专注的话,每一座都应该有收获。然后好好的去念祈祷文,念到一定时间的时候,就开始念咒语,莲师心咒。莲师心咒念100遍之后,又开始念祈祷,然后又开始念心咒。这样很认真的修的话,我们的相续就会得到很明显的改变。
前面真正的修法,我们已经学了。今天我们所学的是上师瑜伽后面的,有关后行的修法,以及其他说明方面的修法。原文当中说,“这样的上师瑜伽(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上师瑜伽前面所讲的主要是座上修法,就是我们上座的时候怎么修上师瑜伽。要把环境选择好,供品放好,在舒适的垫子上坐下来。把外面的事情,该做的做完,创造一个很好的修法环境,把上师瑜伽在座上认认真真的修。不管是修五百遍也好,还是修一千遍也好,反正在这一座上把该修的修完。下座之后,就是要延续上师瑜伽。因为在修法当中,座上座下连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如果座上座下脱节了,就会导致我们在座上很好的观修了,祈祷了上师瑜伽,修了上师,就应该和佛法相应,正在缘着佛法相应,那么法义多多少少会融入到相续当中。在下座之后,如果完全开始融入到世间生活当中,好像完全脱节了。刚刚是佛法的时间,现在是世间法的时间,然后一心一意投入到世间法当中了。有人说,修佛法要专心,世间法也要专心,所以世间法的时候我就不管佛法了,这是不对的。修行佛法,在座上修完之后,还要在座下很好地保护座上所修的佛法。所以我们在座上观修完之后,下座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去延续上师瑜伽的修法。那么这里面就讲了具体的延续方式,在行住坐卧当中怎么样去相应上师瑜伽的法,它的正行,它的本意如何进行延续。如果延续的好,就会导致一个良性循环,也就是在座上修上师瑜伽,得到了上师的加持,或者体会到了上师瑜伽的本性,和法性有交流。那么在下座之后,借着上座时候的利用,下座的时候自然而然,面对一切行住坐卧的时候也不会离开佛法。这就是座上会影响座下,座上的佛法,会对座下功德的持续升起有帮助。
反过来讲,如果你座下做好了,你在下座之后的行住坐卧当中,都没有离开上师瑜伽的修法,你再继续第二次上座的时候,座下也会延续对你座上的修法有帮助。所以座上对座下有帮助,座下对座上有帮助,这样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连续修法,让我们没有断,中间没有被其他的烦恼、恶缘、分别念和障碍中断,也没有机会中断。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的和佛法相应。
如果座上座下都能够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延续到梦中,那么白天梦中都可以这样去修了。如果今生当中这样去修,很有可能今生当中就会证悟。如果今生没有证悟,会自动延续到临终,自动延续到中阴。所以这样修,一个人获得证悟的几率就会非常有把握,就比较容易能够证悟法性。如果没有这样,可能你在座上修的时候,这个时间段是属于佛法的时间。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去延续,座下纯粹是世间法的时间,那么你座上的修行对座下的影响就不大。反过来讲,如果你座下完全沉迷在世间法当中,那么重新上座的时候,因为是个陌生的,没什么感觉的,又是一个陌生的氛围,要重新去调整去适应,适应好之后又下座了,下座之后又投入到世间法当中,这样的话中间就脱节了。
对于修行来讲,对于自己认证法性,认证实相来讲,这是不利的,所以座下是很重要的。以前我们讲过,甚至有些大德,不知道记错没有,有时候引用教证总是记错,明明不是这个大德讲的,我说是他讲的,因为有些已经看过很长时间了。(堪布笑)有个大德,应该敦珠仁波切,他说真正的修行是下座才开始的。的确是这样的,真正的修行从下座开始,就是你从座位上站起来了,修行就已经开始了。因为从座位上站起来之后,从修法的坐垫上站起来之后,你就要面对世间的人,世间的事情,面对你的很多情绪,面对很多复杂的工作,很多烦心的事情,怎么去面对他们,就考验你的修行了。
真正的修行,从下座开始。那么座上是为了什么呢,上座是为了准备在下座的时候更好的修行。所以我在上座的时候,相当于充电一样,要准备好。上座的时候认真准备好了,我就带着一种气息,带着一种修道的觉受,投入到修行当中去了。下座之后投入到工作,生活,投入到和人的交往等等,都可以用你在座上得到的正知正念,或者对上师加持的体会,开始面对。通过这样一种状态,智慧、大悲,和对实相的认知,去面对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就会很好的处理。所以我们说,其实座上也是修行,座下也是修行。但是有些大德着重强调座下,就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不强调座下,就觉得只要是下座了,今天修行就完事儿了,功课做完了,好像觉得如释重负一样,就可以投入到世间法了,这样不对。
就是因为我们过度忽略了座下的修行,所以大德们有这样的讲法。仔细去体会一下这个教言,的确是这样的。真正的修行是从坐垫上站起来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就开始面对这些真实的状况。因为上座观修、打坐的时候,基本上脑袋里面观想的这些法义比如菩提心,都是总相。就是说我打坐的时候,对于一切众生发大悲心,修慈悲心,修忍辱,这些都是总相,或者只是做了个准备。下座的时候就不是总相了,下座时候看到的人是真正的人,不是你脑海里面观想出来的一个人。打坐的时候拼命扇我耳光也没事儿,好像修的很好。但是下座的时候,可能真的扇你耳光了,就不是在观想了,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有意识”就是我上座观想做好准备,我知道今天有人扇我耳光,我心里有个准备。所以我上座的时候观想,如果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怎么办。如果修的好,真正遇到的时候,因为你有修行的缘故,可以好好的依赖教法去修安忍。
当然我们只是打个比喻而已,还有很多情况都是一样,因为我们会碰到很多具体的事情。在打坐的时候观想的这些,和你的利害没有直接关系。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也好,怎么样也好,都是脑海里面浮现的,它不会对你现在的生活工作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没有实际的利害关系。怎么观修怎么都是对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下座的时候,就有直接利害关系了,一块钱就是一块钱,得到一块钱就是得到一块钱,损失一块钱就是损失一块钱,那就不是观想了。
所以我们说,哎呀,为什么遇到人,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不行了,这就是一种差别。如果上座修的很好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的把座上的这些觉受,带到座下去。或者我们上座的时候就提前想好,我上座是为了下座,是为了下座时更好的面对人和事,所以我在上座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如果你有这个意识就对了,因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在座上,对不对,肯定要下座的。为了我下座的时候能够更好的调伏相续,不生嗔心,能够调伏好自己的烦恼,或者其他情况,我在上座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如果你带着这个思想去修,那么就提前把这些连成一块了。就不是上座是上座,下座是下座了。
我上座就是为了下座准备的,如果有一种超前的思想的话,那肯定更有效果,你上座的时候也会认真。你知道上座是为了下座准备的,提前心里面就有这个做意了,你就会下座之后,有意识的把这个带到行住坐卧当中去。这样的话,就会更好的调伏我们,更好地和佛法的智慧和佛法的窍诀相应,这是很关键的一点。任何法都是一样,不单单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是这样,任何法都是一样的。你在修暇满难得的时候,也是要把座上和座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修无常的时候,如果这段时间要修无常,你下座的时候就主要思维无常,所看到的一切都往无常的方面去靠。如果你在观修轮回痛苦,在下座之后,就把所有的所愿所闻,都往轮回痛苦这方面去靠。如果你在观修业因果,下座的时候看到的一切都是业因果,这个是善因善果,那个是恶因恶果,这样都是方便,都把它尽量连成一片。
如果修皈依的时候,下座就和皈依的教法放在一起。修发菩提心的时候,下座就和菩提心;忏罪修金刚萨埵的时候,下座就和金刚萨埵有关。修积累资粮的时候,下座就和积累资粮有关。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下座就和上师瑜伽的修法有关。如果你在坐上修大圆满,那下座就和大圆满的修法有关。所以座上座下就可以有机的融合,可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甚至在你看教言的时候,在有些修法当中,包括你在座间看的书,都是要和你的修法一致。现在很多人要工作,但是针对闭关,专修的人,包括他们在下座之后所看的书,都必须和修行的这个法有关联。所以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观点,如果这些都做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尽量的把佛法,方方面面,想方设法的融入到我们相续当中去,这样成功的几率就更高一些。
那么在上师瑜伽当中是怎么样实际操作的呢。下面就讲:行走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右肩上方的虚空中,作为右绕的对境。我们平时在佛法当中有一个法行,有一个修法叫做转绕,这个转绕就是右绕,右绕就是顺时针转绕。右绕从法性力来讲,如果对佛像、佛塔、寺院,经典等等做顺时针转绕的话,法性力就相当于有建造的功德。比如转绕一圈佛塔,就相当于建造了一尊佛塔,所以右绕相当于建造。那反转,就是逆时针,相当于毁坏。
这方面来讲,是佛陀在很多智慧观察之后,在经典当中说要右绕。只不过在早期佛陀的时代,对于右绕本身,有的时候佛经当中说要右绕三匝,右绕七匝,但是没有专门把右绕或者转绕本身作为一个修法。后面逐渐右绕就变成一类法行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强调右绕,强调转绕佛法的地区,右绕的情况特别多。所以一到藏区,基本比较出名的这些佛塔,神山,还有去印度的金刚座,很多都在转绕。还有拉萨的觉沃佛像、布达拉宫、桑耶寺,都有很多人在顺时针的转绕。还有比如北京八大处佛塔,五台山大白塔,文殊发塔,以及整个五台山,都有很多人在转绕。
所以后来,一些比较强调转绕功德的,受到过这类教育的人,到了一个地方很自然的就会右绕,习惯性的右绕。大恩上师仁波切也讲了,像法王如意宝,平时也是这样的。好像上师说,他们从印度回来的时候,要去政府汇报,就是出国之后要汇报整个行程当中的事情。到了政府的时候,中间好像有一个水池,有假山有水。法王如意宝走到那里的时候就习惯性的顺时针走。工作人员就说:“活佛请这边走,活佛请这边走。”(堪布笑)因为他们习惯性的右绕,虽然没有佛像,但是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平时也是这样,如果自己条件成熟,还是应该习惯性右转比较好,随时随地养成一种习惯。因为右绕的确有功德,佛陀在经典当中也讲了右绕功德,包括转经轮也是顺时针旋绕。还有我们自己走路,通过自己的身体去集资净障,也是右绕的功德。
所以有佛像,有佛塔的地方,如果有机会,就多去转绕。当然有些地方虽然佛法兴盛,比如汉地虽然佛法很兴盛,也知道右绕的功德,但是并没有很多人,会特意的去转绕。特意转绕的不是很多,不是没有,还是有的。他们知道右绕佛像功德大,但是没有像藏区那样,对这个修法很重视。当然每个地方重视的修法是不一样的,汉地重视的可能其它地方不重视,所强调的内容不一样,有偏重。在佛学院转的最多的就是坛城,转绕坛城的人是非常多的。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右绕,功德很大。
我们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也是习惯性的把上师观在自己右肩稍微上方的虚空之中,这样就可以作为恒时右绕的对境。这个意思上师在讲记当中说,只要你观在右肩稍微上方的虚空当中,就算你在走直路,没有右绕,也是在右绕,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窍诀。所以右绕一定要顺时针,但是如果观在右肩,即使你没有顺时针,只要观在右肩,就已经右绕了,相当于右绕一样,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右绕修法。可能我们有些人在做,有些人不一定习惯。所以有必要去刻意的训练,把上师、皈依境,因为是观想上师,也就是莲师还有莲师的眷属,观想到自己右肩稍微上方的虚空当中。这样平时不管怎么样走路,直走或者怎么走,反正就是在右绕一样,这样恒时可以和上师相应。只要你一观,他就在这儿,观他在这儿的时候,你的心就和上师在相应,所以要把上师观在右肩。其实你的心在观上师的时候,已经在和上师相应了。那么这是在走路的时候。
“安坐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头顶的虚空中,作为祈祷的对境。”自己坐下来的时候,一坐下来就习惯性的把上师观在头顶,作为祈祷的对境。因为观在头顶当中,随时可以祈祷。祈祷上师加持我也好,念祈祷文也好,念喇嘛钦也好,请上师加持我等等,这些都很方便。坐下来的时候,观在头顶。前面我们在讲依止上师的时候,讲上师瑜伽的时候说了,如果能够意念一刹那上师,要比很多劫当中修本尊的功德还要大。所以如果我们坐下来,就应该习惯性的把上师观在头顶上,这也是随时随地和上师相应的一种方便。走路的时候就观在右肩,当然有的时候我们走路,会因为想别的事儿忘掉。但是只要你能想起来的时候,马上重新观在右肩,或者观在头顶上面。经常性的这样想,尽量念念持续性的和上师相应。就像修上师瑜伽,持续性的和上师相应,作为祈祷的对境。
“享用饮食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如果自己在吃饭的时候,就观想上师在喉间。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不用太过细致的搞清楚,到底在喉间哪个位置,怎么做等等,不用观想得特别清楚。上师说,你就观想上师在喉间,然后把饮食献新的部分供养。因为饮食有一个献新,献新就是还没有享用之前,首先把饮食观想供养给上师三宝。新的这一部分,就是还没享用过之前新鲜的部分先供养。上师的意思就是,大致想一想,上师在我的喉间,然后我用献新部分供养上师,这样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细节,不用太细致。
因为我们以前遇到过道友,他们讨论喉间是怎么回事。有道友分享他听说,应该上师在喉间,张着很大的嘴,然后你的食物进去之后,就直接放在嘴里面吃。(堪布笑)但是好像没有这样观想的,我觉得这样观想很不舒服。所以上师可能针对这方面,各式各样的形式,就说了不用这样。反正就观想在喉间,献新部分供应上师,这样就可以了。至于是不是张了很大的嘴,是不是在喉咙的地方把嘴张开,然后你的饮食就直接掉进去,可能不需要这样观想?(堪布笑)有些时候太过于细致,可能我们自己分别念方面不一定习惯,反而觉得别扭,也不愿意再供养了。要不然你直接把自己观想成上师,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上师,然后享用,也相当于是一种供养。但是上师讲的就是,你大概地观想在喉间,然后饮食献新的部分供养上师,这样就行了。那么这个是享用饮食的时候。
然后,“躺下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心间,作为所知入瓶的摄要。”在躺下睡觉的时候,不管是休息也好,睡午觉也好,还是晚上正式睡觉也好,反正躺下来的时候,就把上师的观想在心间。有的时候也说,上师在心间的八瓣莲花上面安坐着放光等等。有的时候就说,把上师观想在心间就可以了,意念上师,然后在这个状态当中入眠,作为所知入瓶的摄要。所知入瓶,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了,这是密法当中的术语。所知入瓶就好像把所有的东西,都摄入到一个宝瓶里面一样。所以所知入瓶,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观想在自己心间,观想上师好像把所有的所知收摄在这里面一样,专注在这里面。因为上师这个时候是代表法性,代表如来藏,代表究竟的实相。所以如果你能够观想究竟的实相,观想如来藏,就相当于所有的所知入瓶一样,摄入到宝瓶里面一样。你就不用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就只是想法性,只是想和上师相应的这个部分。
在这样的状态中入眠是最好的。如果你实在失眠的话,就这样观,也不用数绵羊,也不用数星星,就直接观想上师在心间,然后一直这样意念、观想、祈祷。这样其实也是不断在和上师相应的过程,就连睡觉也没有浪费。吃饭的时候没有浪费时间,睡觉的时候也是观想上师在心间。因为上师是代表实相的,代表你的本性。显现上面因为自己的本性很难去想,没有一个直观的自己的本性,究竟实相,如来藏,没有一个直观的认知,没有见过。但是上师,相当于是我自己本性的一种化现,他是具有功德的。我们通过很多方式已经认可,认证,确认上师是具有圆满功德的,所有如来藏都已经明显的证悟者,就是我的如来藏的外现。所以只要你这样去想,其实就是在想你的如来藏,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在和实相相应,也是和究竟的上师相应的方法,这样观想在心间。
当然,大恩上师在讲记里面也讲了,如果你实在不习惯观在心间的话。观在心间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是和我一个方向吗,还是坐在我心间呢,是怎么样呢,有时候也有不适应的地方。上师说,如果你觉得不适应,也可以观在头顶,甚至在其他窍诀当中,观想莲花生大师在你的枕头上,然后你枕着他的脚睡觉,或者枕着他的大腿睡觉,这样也行,这样也是一种相应。反正这样观想,无外乎一个目的,就是不要忘记上师。如果平时每天白天,每天睡觉都能够这样想的话,即便你在临终的时候,也会很自然的这样想,就不会离开上师的光明。临终的时候这样意念上师的话,也很容易解脱,很容易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时时刻刻都在行持法义。
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所有的修法,上师瑜伽的修法,全部和自己的生活相融。平时因为自己行住坐卧的威仪本身其实是无记的,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是修行方面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把上师瑜伽的修法融入到自己的行住坐卧,平时无记的行为当中,让这一切都变得有意义,变得和佛法相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延长了行持佛法的时间,刻意的延长了修行佛法的时间,最后就真的可以成为习惯了。这样很长时间串习之后,完全、真实的落实佛法,把佛法带入生活,就不是一个概念了。把佛法融入生活就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真实在行持佛法了。怎么行持呢,比如这里所讲的就是一个行持,只不过这里面修的重点是上师瑜伽。刚刚讲了,你可以把菩提心,座上菩提心的佛法融入生活。你可以把智慧空性融入生活,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全都是空的,把这个融入生活。也可以把无常融入生活,把暇满人身融入生活,都是可以的。可以把真实的佛法融入生活,用佛法引领我们所有的生活和工作。这样做是很有必要性的,所以行住坐卧的时候,就通过这样来观想。
下面就归纳了,“总而言之,随时随地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真正的铜色吉祥山,拥有这样的正念。”总而言之,首先把整个大环境观想成刹土。因为这时我们修的是以莲花生大士形象为主的上师瑜伽的修法,所以它的主尊观想的是莲花生大士,那么环境也要和莲花生大士这个主尊相应。莲花生大士的刹土是什么呢,就是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所以你要把整个环境观想是莲花生大士的净土,就是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拥有这样的正念,将一切显现观想成上师的身体,恭敬诚信。把所有这些好的或不好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干净的或肮脏的,所有的显现都观想成上师的身体,恭敬诚信。观想这些都是上师的变现,化现。前面也有这样的教言,把所有的显现都观想成上师。
前面我也讲了,从某些方面来讲,所谓的上师,其实就是实相的代表,或者说是究竟的实相,明空无二的实相。有的说是大空性,有的说是如来藏,一种法性,这就是真正的上师的本体。我们有时候说,一切万法本性都是空性的,这个我们容易理解。但如果说一切万法都是上师的变现,就不好理解。其实,如果我们把上师能够真正理解成,他就是实相,就是法性,就是空性,这样就容易理解了。因为我们要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的变现。虽然显现上面是种种的五蕴,种种的山河大地,好的不好的种种行为显现。但是每一个法的本性,无一例外都是离四边的空性,全都是空性,这个空性代表实相。所以我们说,这些法显现的当下,是没有离开空性的。只要你的智慧清净了,就可以现量见到法的空性。如果你有实执,就见不到法的空性。
所以同样道理,如果我们有净观的话,这一切都是上师的变现。如果你没有净观,这些都是庸俗的显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或者杀人越货,很多很多不清净的东西。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有不清净的眼光的话,我们自己本性不清净,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不清净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已经证悟了,就知道这些全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光明的,都是空性的。我们没有证悟怎么办呢,就用一种信心进行净观。净观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净观,也是一种信心,是一样的。那我们就通过这种净观的智慧进行净观。净观就是清净观,就是清净的观想,清净的智慧,叫净观,在密乘当中是比较多的。
净观也是一种智慧,因为你能够了知万法是清静的,就是有智慧。或者是一种信心,就是我相信它本性是清净的。用这样一种智慧和信心,我们相信或者观想,一切万法正在显现的时候,没有离开过上师的本体。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上师的幻现。或者可以说,因为每个众生其实本性都是明空无二的,都是佛性如来藏,没什么差别。即便是在世俗当中的的确确有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他相续的众生,我们说把他观想是上师也没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在显现上面有你我他很多很多的分别,但是在法性上面没有差别。所以我们可以说,因为上师他是证悟了一切万法的本性,法性是已经证悟的了。在上师的本体当中,所有你我他的不同差别的显现都已经泯灭了。其实他完全见证了一切万法的实相,包括我们自己的实相,或者其他有情的实相,都已经证悟了。
证悟了实相,从讲法来讲,就只有一个实相。我们可以说,显现上面有很多众生不同,也有很多清净或不清净的行为显现,但是他们的本性都是没有差别的。我们可以从这方面讲,一切都是上师的变现,或者一切都是实相的变现,其实也在和究竟的上师的实相在相遇。所以一切的显现都观想上师的身体,恭敬诚信。因为我们知道他是上师变现的缘故,所以我们就会把以前庸俗的想法,庸俗的分别心,取而代之是一种恭敬心。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上师,我们就会恭敬。我们是凡夫人,如果知道这是佛菩萨,马上就恭敬了。如果说,哎搞错了,他不是佛菩萨,他是个骗子,马上我们的心态一下子就不一样了,所以众生的心很容易变化。
当然如果修行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心不太容易变化。但是,如果在刚开始修行,修行还不稳固的时候,众生的心很容易变化。如果这是一个大成就者,马上我们就开始恭敬了。如果这是一个一般的人,他只不过长得胖而已,马上我们就好像没有信心了,有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分别。但是这里就是让我们把所有都观想成上师。如果所有都是上师,我们就不敢像以前那样去轻视,去生嗔恨,产生那些庸俗的分别念,就不会这样去想。这样的话,就能够保护好我们的善心。一方面来讲,我们把这些观想成上师,对他恭敬,这是一种善心。还有这样去想的话,会持续性的和上师的本体相应,也是一个上师瑜伽的延续,所以如果你这样想,一定能够得到加持。这方面讲的是,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观想,这样的静观,如果我们经常性在想这是上师的加持,这是上师的智慧,上师的游舞,我应该对他恭敬。如果你能够持续这样想的话,一定是持续性地得到上师的加持,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观想上师的身体,恭敬诚信。
当然修的时候,前面讲了,跟随每个众生对上师瑜伽修法领悟的深浅,有些人修起来可能比较得心应手,感觉这里面没什么障碍,没什么阻力,没什么不适应,没什么别扭的。但有的人有些时候就觉得很勉强,明明他是一个很讨厌的人,他为什么就是上师。为什么我一定要硬生生把他观想成上师去恭敬呢,就觉得很抵触。这就是对修法本身,可能方方面面还没有真实的去融入,所以会产生很多这方面的想法。
当然,随着自己修行的进步,这样的想法可能会越来越少,最后就真正可以很顺畅的观想一切都是法性,是上师的变现,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帮助我,调伏我的。只要把自己的心守好了,自己的心如果成熟了,外面这些对自己来讲不是事情,不是事儿。但如果自己的心没有成熟,没有修好的话,修起来就很别扭。因为都是佛法的一种修法,它是相应实相的。而我们在现象当中,在世俗当中沉溺的时间过久。所以一下子说这些都是清净的,一下子我们也适应不了,仅此而已,没有别的。这些都是错误,颠倒,不符实际情况的,是不存在的。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的确是清净的,每个众生都是清净的。这个越深入佛法,越观察的话,的确答案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经得起观察。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多的抵触、矛盾。到了后面,这些全都是顺理成章的,可以成立,安立的。这个修法很深,刚开始修的时候,我们现在很多道友正在修的时候,正在用的时候,可能还是疑虑。在我们心里面还是在嘀咕,还是有很多很多的想法的。只不过是法本里面这么说了,好像带着不愿意去观,好像觉得必须要想一下,必须要观一下,否则今天的作业完不成的这种想法。刚开始会这样想,慢慢慢慢,一边深入学习,一边增上自己的修行,最后就完全可以接受,就可以知道。完全相信之后,那么自己所看到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
从净观逐渐逐渐变成一个真实的觉受,完完全全了解或者相应于,这些就是上师的显现,没有什么差别。逐渐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习气、烦恼、客尘,逐渐消净之后,就开始相应实相了,就和实相相应了,这个叫做和上师深层次的相应;上师瑜伽就是和实相相应。所以这样,我们把一切观想成实相,把一切观想成上师,就是和上师和实相相应的过程。至于你观想的时候是很容易融入呢,还是有各式各样的抵触呢,抵触来自于我们的分别念。所谓的抵触都来至我们的分别心,都是我们对于实相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就是这些观念在抵触。把这些都消在法界当中,都通过空性来了解,或者通过清净的正见融化之后,我们就发现没什么抵触了。的的确确,一切都是清净的显现,都是上师本体的显现,很容易可以了解。
当罹患疾病,出现魔障等不幸的事情时,也要想到这是上师以大悲恩赐我尽除恶业方便,满心欢喜,而不要升起断除之心。平时我们在修法过程当中,也会出现这样的违缘。比如有的时候罹患疾病,就是生了病,有的时候出现魔障等等,有很多很多不幸的事情。这个时候一般的想法就是马上要祈祷上师,遣除魔障,要把魔障遣除掉,让自己没有病或者很顺利。这个想法对不对呢,当然这个也对。平时我们遇到障碍的时候,祈祷上师加持遣除障碍也对。但是这个修法的操作不是这样的。这个地方的操作,是把这一切的障碍,观想成上师的另类加持,另外一种加持。这样观想的必要性,就是要和上师瑜伽相应,和上师相应的上师瑜伽的一种后续。所以这里面讲,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出现魔障等等,有很多不幸的事情的时候,也要想这是上师的大悲心,他的智慧和大悲恩赐我,他恩赐我的悉地,为了清除我的恶业的一种方便。上师在讲记当中讲,因为每一个众生,他的根基、根性不一样,所以,上师在调化的时候,诸佛在调化的时候,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也会做相应的调伏。
有些时候觉得如果给他顺缘,对他的修行有利,也会加持他尽量具足顺缘。如果觉得这段时间,可能给他一点违缘,也就是让他生点病,出现点违缘,可能更容易让他心入于道,让他升起厌离心,或者让他更加精进的修行,放下世间八法等等。如果觉得这样有必要,也会加持出现不顺利,比如这里面说的出现生病,或者一些很不顺利的魔障。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想这也是上师的大悲心,为了遣除我的分别念,为了遣除我的恶业。因为,如果恶业按照正常发展的持续,按照恶业自由成熟的方式,一旦成熟了会很强大,有可能会在恶趣当中去感受,或者比现在所承受的还要大的多。但是通过上师的加持,一下子就把它提前成熟了。成熟提前的话,它的烈度,就是它痛苦强烈的程度;以及它的时间,就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就可以遣除。所以,当我们遇到这些的时候要想,这是上师的一种大悲加持,为了让我遣除恶业,遣除魔障的一种方便。应该满心欢喜,通过这方面来进行观想。
所以,不要升起断除的心,不要像平时的修法一样,我要断除这个违缘,我要断除这个恶缘。这个没有矛盾的,在有些修法当中,就是要通过修上师瑜伽来断除违缘。比如,我们前面讲,修古萨里的时候,就是通过上师的加持来断除我们很多的魔障。在心性休息当中,也有把上师的咒语和息增怀诛四种业配合起来,我要息灭罪障,我要降服魔障等等,也有这样的修法。修法在某一类,在某一个阶段当中要这样用。但现在这个阶段不能这样用,现在阶段是上师瑜伽。所有这些我们自己遇到的事情,都要和上师瑜伽去靠拢。这个时候是以上师瑜伽的修法为核心的。所以我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行为,所有的修法都要围绕它来服务,都要以上师瑜伽为核心而展开。
那么具体的表现,比如出现魔障的时候,如果在修菩提心的阶段,我们对魔障怎么样去面对,就是要对魔生起悲心,他也是我的父母,他也是我要度化的对象,通过这样一种心去对待他了。如果出现在修轮回痛苦的阶段,这个魔障,这个轮回就是这样的,没有快乐可言,就是有很多很多痛苦。现在是修上师瑜伽,如果是出现在修上师瑜伽当中,我们要想,这是上师的大悲加持,是为了救赎我的一种方便,不需要刻意的断除,应该很欢喜的去承受。这样的话就很好,就可以和上师相应。
而且当我们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也避免了很多的恶心,也不会生邪见,不会退信心。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有的时候学习佛法的人,如果对于法义没有很深的了解,觉得如果皈依三宝,做了很多福报,也修了很多很多佛法,按理说应该是一切顺畅,比以前顺畅的多才对。这个钱不想要都挡不住的,每天都中大奖,每天都有很多,应该这样才对吧。现在好像有点不正常,为什么我修了这么多福报,还出现违缘呢,还出现贫穷的状况等等。一般的人,对佛法的本意不太了解,他很自然地会升起这种观念。那么升起这种观念,就很容易生邪见。觉得三宝没有力量,或自己修的善法唐捐了,好像白费了,很多人会产生这样一种观念,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转变观念。这个修法,第一和上师相应是主旨,主要的思想就是上师相应。附带的让自己不生邪见,附带的让自己能够保持对上师的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因为只要这个观念一转,它的结果结论,我们自己下的结论就变了,变成另外一种结论。这也是保护我们道心的一种方便,因此不要升起断除之心。当然,一般人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容易接受,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只不过他这个坎儿迈过去之后,就是承认放下了,这样一下子就过去了。有的时候不愿意承受,老是抱着以前那种观念,一定要顺利,一定要遣除。所以有的时候一直转不过弯,为什么要欢喜接受呢,为什么不要升起断除之心呢?就好像一直接受不了这种观念,这种修法。但是,只要我们信心放下来了,我就是不要断除,不需要断除,这就是清净我罪业的方便。这样想了之后,有的时候一下子就过去了。
所以这个修法,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勇气,需要一定的智慧,也需要一定的福德,才能够去相应。这个修法本身的确是很殊胜,用过的人都说好,都说非常非常殊胜,但是自己好像觉得总是不相应,总是觉得不愿意接受。但是如果当我们自己的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时候,一下子就觉得,哦是这样的,好像一下子就醒悟过来,一下子想通了,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原来是这样的,想明白之后,愿意朝这方面去观修,去做意,慢慢就开始接受这种修法。如果一旦接受之后,自己对待这些问题,就不会有障碍了。至少这一块儿不会有障碍,其他方面还有很多窍诀,一个一个去瓦解。我们相续当中很多很多,无始轮回以来所形成的很多不正确的知见,很多执着、观念、概念等等,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修法,不断不断去攻克,不断去瓦解。
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刻意的想要规避恶缘,规避疾病,都想要顺利,所以一旦遇到,一下子转不过弯来。这个就是一种很好的对治方法。它也不要求你一定要怎么样,它就是让我们接受,接受这些都是上师在加持我消除恶业的一种方便。如果这样想了之后,这样一观想,其实本身可以加速违缘的消尽,加速恶业的消尽。因为这是很清净的善心,可以加速恶缘的消尽。这个修法本身,也可以积累很大的资粮。而且可以和上师相应,不会产生邪见,不会退信心等等,全都是好处,全都是密义。当然这些修法,一般的人可能不一定马上都能够接受,但一旦接受了,也发现非常多的好处,非常多的利益。
“当获得幸福安乐,丰衣足食,善法增上等顺缘的时候,要认识到这些都是上师的大悲所致,万万不可心生我慢欣喜若狂。”那平时当我们遇到幸福,在修行过程当中,如果很幸福安乐,丰衣足食,这个阶段都是顺缘,都是善法增上等等。相续当中法喜充满,生活工作也是一帆风顺,好像都是顺风顺水的一种状态。那么这个时候,也要想这就是上师的大悲心加持。可能观察到这段时间,我可以比较顺利,所以上师加持我这段时间顺利。所以千万不要升起我慢,觉得自己很了不得,或者怎么样。因为我慢一升起来,当下就会导致看不见自己的过失,看不到别人功德的这种状况,马上就会出现。所以为了让我们不要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让我们不要我慢,要冷静下来,不要欣喜若狂。得意就忘形了,他也想不到法义了,想不到众生痛苦了,想不到和上师相应了,什么都想不到了。
即便遇到所有事情都顺利,要想这是上师大悲心加持我。这是上师观察到我这段时间,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教化我。这段时间顺利对我来讲比较好,上师就加持我顺利。这样一想之后,就不会出现那种副作用,就会很冷静的看待这一切。自己的心,不会大喜大悲。大喜对修行不利,情绪太波动了;大悲对自己修行也不利。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比较平稳的状态。
自己的心比较平稳,才可以去缘该缘的法义,缘法义也会很准确,不会有偏颇。如果自己的心很烦乱,虽然在观想空性,但是就是缘不了,融不进去。如果你的心今天特别高兴,中了大奖或者怎么样,很高兴。你坐下来想的时候,脑袋里面全都是这个,要修空性,就融不进去。所以这就是波动太大的时候,他的正所缘,他的法义就不清晰,没办法很清晰。但是你的心平静下来了,所缘境就清晰了。所缘境清晰了,你融入到法当中的时候,该升起的法义,就可以很顺畅地去升起。所以这样一种说法,其实就是让我们第一时间和上师相应。任何时间,不管是苦也和上师相应,如果是乐也和上师相应。和上师相应,就是没有离开上师瑜伽的本意。还有就是让我们的心平静,不要受暂时的外境因缘的干扰。
这些因缘都是暂时性的,像一个波动一样,是暂时性的。坏的事情也是一个暂时性的波动,好的时候也是个暂时性的波动。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暂时性的东西陷进去了,它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如果你不执着,它就是个暂时性的东西。这就要看对待问题的人,有智慧有福报和没有智慧没有福报的差别。本来是很小的事情,如果你能够解决,它就是很小的事情而已,它的影响非常有限,就几分钟或几天,过了就过了。但是如果你没有处理好,它就不是几分钟的事情了,可能就是几年,一辈子的事情。有的时候有些人说,哦,这件事情没处理好,当时如果我怎么怎么样就好了,就不会有后续的一切,的确是这样的。
其实这就是要告诉我们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好好的,真正的去修行。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一种智慧去面对任何事情,不要让这几分钟的事情变成几辈子的事情,或者几个大劫的事情,这样就没有必要了。所以如果是坏事情,那就几分钟,你把它处理好了,你安住在平静的状态当中把它处理好,它过去了就过去了,不会再影响了,没有什么不好的一种后续。因为几分钟的事,可能是个恶因,但是这个恶因一旦走下去,它的后续就会很广大,就开始翻翻了,那就非常非常广大了。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我能够安住在自己的法义当中,平静的对待这一切。坏的事情,它就波动一下,就走了。
好的事情,这个阶段很顺,它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不要执着。你如果又陷进去了,很顺利,有钱了,想法多了,是不是环游世界啊,或是以前没做的事情,要做一做,一下子心就散了。散了之后,好的话几年找回来,不好的话可能几辈子找不回来这样的状态,就不想再修行了。所以有的时候短暂的一些顺利,短暂的痛苦,尽量不要让这些成为我们丢失修行的因缘。最好的方式,这里面所讲到的,反正就是观想这是上师的加持,很冷静的一种观想方法,就可以让自己的心不会那么欣喜若狂,不会我慢。怎么我慢呢,这是上师观察到这个阶段,我比较适合这样的状态而已。就想这是上师的加持,不会有一些额外的想法,就完全和上师在相应。有上师的智慧在引领,他就不会有这些出格的思想和其他的,不会有。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有人说,你们佛弟子说,不好的事情就是你的业,好的事情就是上师的加持,好像觉得这是很狡诈的一种说法。如果不学佛法的人有这个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果深入法义了,里面有很多道理就明白了,主要这样讲,是让我们的心保持一种平静。保持平静的话,更容易去处理任何一种看似很棘手的事情。很多事情明明就是一个阶段性的,但是我们硬生生的把它搞成一个长久性的东西。本来是几分钟的痛苦,我们就硬生生的把它搞成一辈子的痛苦。所以,有些思想,有些技巧,思想上的技巧,如果用好了,的确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平稳的心态,更多的顺缘。如果你用不好,的确有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麻烦。
所以这样的想法,尚且不管它是不是真实的,就是说一切不好的就是我的业,好的都是上师加持我们。我们尚且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但是我们这样去想,这样去修,不管有没有懂得里面的含义,只要你去做了,就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有利益的。那么仅凭这一点,利益就是很大很大的。如果我们把这一点去分析,放大去看,它的利益非常大,它是个良性循环。那如果不这样想的话,可能变成一个恶性循环,很多很多不可收拾的,不愿意看到的一些恶果都会纷纷出现。所以很多时候,佛法当中告诉我们,经常性的让自己的心处在一个平静的,清净心的状态。就是把一切往好的方面去想,往法义方面去想,这样想的必要性,主要就是让自己的心能够处在一个善良、或者智慧、或者平静的状态。有了这个基调,有了这样一种基础的心态,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是靠谱的,不会做出一些让自己特别后悔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一种训练,把自己的心训练得非常成熟。
这个叫做成熟的修行人应该有的心态,一个标志性的一种想法。他就不会让自己的心,受这些短暂因素的影响,而且特别的冷静。如果没有受到这个训练的人呢,一个小火星就可以把一个人点燃,一下子就爆炸了。他爆炸之后又怎么样呢,对不对?爆炸之后,其实没有任何的利益。但是如果一个很冷静的人,他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以冷静地面对,不会让一些短暂的因素,小小的因素影响他,完全都可以去应对,然后很风平浪静地就过去了,他该做啥做啥,这就是一个高效。否则的话,通过很小的事情,就会耽误更多的事情。所以佛法的训练,就是让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等等,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一个很冷静的心,智慧地去对待,避免很多麻烦。让我们能够做正确选项的一种殊胜的方便。所以我们要想,这些都是上师的加持,反正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是上师的加持。
所以当我们出现魔障的时候,有的时候出现魔障,疾病了,如果按照平时的想法是,哎呀着魔了,赶快念降魔咒啊,其实这是上师在加持,你要降谁呢,你要把谁当成魔的来降服呢。(堪布笑)其实这些就是上师加持你的,你想要把上师降服了吗,把上师当成魔来对待吗?可能是上师加持我们,故意刻意加持我们,让我们有点违缘。因为的确有的时候会很顺利,比如前世做了特别大的善业,导致今生风平浪静,真的特别特别的顺利,一切都是很顺利的。如果上师的力量不进来干扰的话,就会一直顺利下去。但我们会想,这很好啊,祈祷上师不要来干扰我这个状态。但是上师也看到这个状态对你的修行不利。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你的解脱会延迟若干世。他的力量就会进来,进来之后去影响你的走向,加持点违缘,加持点疾病,让你升起的该有的出离心,该有的菩提心,这对你的修行整体来讲更加有利。
其实这个时候,也可以说上师就是魔,上师就是魔障的制造者。那么反过来讲,魔也是上师,魔障也是上师。因为不管这个魔障是真的魔,还是上师加持的魔障,反正它能够帮助我们解脱,帮助我们观空性,帮助我们升大悲,能够帮助我们忆念实相,那这个魔也是上师。如果你没有这样去了知的话,上师也是魔,你没有理解他的利益的话,那么他也变成魔了。如果你理解了之后,魔也变成上师了。如果你真的有了这样的智慧去观待的话,那么对你来讲,其实所有都是修行的顺缘,所有的违缘也变成修行的顺缘。这就非常有利,对修行正法非常有利。如果真是一个愿意修行解脱道的人,应该这样去观想做意。那么如果你智慧不够,或者见不到,当然不一定接受这个观念。但如果我们深入学习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一种观念,对我们的修行是最有利的一种观想方法。
然后下面还有个窍诀,是什么呢?如果修禅时出现疲厌、沉掉等现象,要观想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护持实相见解的自相,聚精会神的祈祷上师并念诵莲师心咒:嗡啊吽班扎格热班玛斯德吽。这是一个很好的窍诀,这个窍诀是什么呢?因为我们修禅的时候,或者平时会很疲倦。修禅定的时候会很疲倦,修不动了,或者有的时候沉掉。沉就是昏沉,昏沉就是观不清楚所缘境,好像要睡觉,要睡没睡着的一种状态,就是昏沉。掉就是思想很活跃,但活跃的地方不对,不是在法上面活跃,活跃到其他地方去了,这就是掉举。昏沉和掉举,都不适合修禅。修禅就必须要安住在正所缘当中,一元专注。但现在完全专注不了,昏沉就是完全不清楚,所缘境不清楚。掉举就是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胡思乱想去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出现疲厌、昏沉、掉举的时候,或者有的时候心很乱,心特别乱,或者有的时候心很恐怖、很忧伤、很忧虑、很担忧,反正各式各样不好的心态。出现这样心态的时候,华智仁波切就告诉我们一个窍诀。这个窍诀是非常有用的一个窍诀,能够很快地,很有力地帮助我们遣除内心当中种种的,对我们平时修行不太适合的心态。这个窍诀就是观想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现在我们的心不是正在烦乱吗,正在疲厌、恐怖、正在忧伤吗,那么我们就观想上师智慧融入到我的心中,安住在上师的智慧当中,成为无二无别。成为无二无别的意思就是上师的智慧进来之后,我们以上师的智慧为主。因为上师的智慧是力量强大的,而我们现在这个心是一个客尘,它是不稳定的。上师的智慧是稳定的,而且它是清净的,具有力量的,相应于实相的。而我们的心,是无明的,不稳定的,是客尘,是染污。所以当上师的智慧融入我们心中的时候,我们就安住和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护持这种实相见解,护持这一切都是上师的智慧,是清净的,是光明的自性,护持实相见解的自相。
然后在这个状态中,聚精会神的祈祷上师。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无二无别,祈祷上师加持自己,并念诵莲师心咒。通过这样一种殊胜的修法,心很快就会从疲厌当中,一下子解脱出来,从昏沉当中解脱出来,从掉举当中解脱出来。有的时候特别的烦乱,心很乱,安住不了,这个时候这样安住祈祷一会儿之后,马上自己的心就开始慢慢的逐渐平息了。有的时候会特别恐怖,比方到一些很恐怖的地方,会做噩梦,各式各样让我们恐惧的因缘,有的时候压不住。我们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把上师的智慧和自己的心无二无别,安住在上师的智慧当中,护持这样的实相当中,专心祈祷。因为安住下来之后,我们是聚精会神的状态,把自己放松下来,聚精会神地安住。然后念诵莲师心咒,嗡啊吽班扎格热班玛斯德吽。一直念诵,慢慢的,通过上师的加持力和法性力,自己的心逐渐就平息了。
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情况,很多的情况。或者我们有的时候,在闻思的时候,看书的时候不懂,法义理解不了,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把上师的智慧和我的心无二无别,然后开始祈祷。祈祷完之后,念诵文殊心咒也好,念诵莲师心咒也好,念诵完,祈祷完之后,再去看法本,然后再安住,再去看法本,慢慢就会懂,意思一下子就解开了,就能懂里面的意思。有的时候修行遇到瓶颈的时候,没办法增上的时候,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突破,这是一种很好用的方法。我们各自在轮回当中有各式各样的业,平时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好的情绪。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自己能够很安静,或者遣除内心当中很多烦乱的情绪,把自己的心安住在殊胜的道当中。
所以要念诵莲师心咒。大恩上师说了,莲师心咒要念一千万遍,应该是先从一千万遍的莲师心咒开始。这个标准在法本原文当中,在上师瑜伽的最后面,讲完传承上师的历史之后,会提到一千万遍。上师在这儿也讲到,要念颂一千万遍的莲师心咒。当然现在我们进入密法班的最低标准是念诵十万遍,相当于一个最低的底线。但是按照法本当中的要求,应该是念诵一千万遍。因为这是上师瑜伽的咒语,念诵的越多越容易和上师相应。在念诵的时候,因为我们相续当中,有很多很多需要遣除的障碍。这么多需要遣除的障碍,必须要长期的忆念上师,长期和上师相应的过程当中,逐渐可以遣除它的违品,逐渐和上师就会相应。
因为咒语本身就是上师,所以你能够一千万次的和上师去观想,去相应,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进步。其实真正念心咒不是在这个地方念,只不过窍诀当中提到,真正念心咒计数是在前面,就是我们从念诵至尊莲花生大士开始,念诵祈祷文,然后再念颂心咒,这个时候再计数。我们计数念一千万遍莲师心咒,要尽量抽时间念。当然现在正在修加行的阶段,我们就修十万遍。在逐渐修行过程当中,要安排时间,念诵圆满一千万遍的莲师心咒。因为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本来就特别大,大恩上师专门翻译了一个讲解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每个字每个字都解释了,功德是非常大的。方方面面都有利益,相当于一个全能的咒语,一个如意宝的作用一样,方方面面都可以,遣除违缘、清净罪业、生起证悟,能够得到很多世间的和出世间的各种利益。
莲师心咒本来就很殊胜,再加上念诵一千万遍,就会非常非常殊胜,再加上莲花生大士不共的发愿,不共的愿力。像文殊菩萨的愿是赐予众生智慧;观世音菩萨是拔苦,或者赐予大悲。莲花生大士,除了其他一些功德之外,他最不共的就是遣除修行者的违缘。我们自己在世间,出世间,外内密,有很多很多的障碍。尤其是修道的违缘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想修也修不成,不想修或者修不动,或者没办法深入,没办法延续修行等等,这些都是属于道障。那么遣除道障最殊胜的方法,就是祈祷莲花生大士,念莲花生大士的心咒,对我们遣除道障是非常有用的。
能够念诵一千万遍莲师心咒的话,很多外内密的违缘自然而然就消失在法界当中了。自己以后的修行就会比较顺利。以前方方面面的修行,这样那样的违缘特别多。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念诵圆满一千万遍之后,很多很多违缘逐渐逐渐就会消失,而且自己修行的顺缘都会逐渐逐渐升起。而且这里也是跟着根本上师的本体在修行,所以它也是和上师相应的修法,也是莲花生大士的一种殊胜的咒语。作为宁玛派的弟子,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缘起。
因为莲花生大士可以说是宁玛派的开山祖师,所以也是和法脉有一定关系。后面不管我们要修持宁玛派特色的伏藏法也好,还是要修持宁玛派特色的大圆满也好,这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因缘,很好的缘起。所以我们不管怎么样都要有意识的来安排,把这一千万遍心咒,如果有时间现在就可以开始了。如果没有时间的话,逐渐要安排,把这个纳入到自己的修行计划当中来,这是有必要的。所以上师老人家在这里面也是鼓励或者提醒我们要修。有些道友已经修完了,有些人可能正在修。有些可能没这个概念,还没有把这个纳入修行当中,没有觉得一定要把一千万遍念完。但是不管如何,还是要把一千万遍心咒念完。我自己是花了一年多,应该是在若干年前已经念完了。上师老人家讲完之后,就开始安排,最后大概一年多念完了一千万遍。质量不知道怎么样,反正数字是圆满了的。(堪布笑)
现在道友如果有机会有时间,还是应该安排把这个念完,必要很大。有的时候着魔了,或者有魔障,念这个心咒,利益肯定是非常非常大的,它的威德力特别特别殊胜。索甲仁波切好像是在《西藏生死书》后面,也讲了他自己祈祷莲花生大士的感应。有一天他好像一直在讲课,回答问题。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问,他最后基本上没有力量了,一点力量都没有了。学生坐在下面,他就靠在法座上面,开始念莲师心咒。念了一下,一下子好像就复原了,满血复活了,就改变了。所甲仁波切是列绕朗巴的化身,是一位转世者,显现上面,一下子就恢复了精神焕发的状态,重新开始给学生、弟子交流法义。的确不可思议,只要一念,莲花生大士一定有回应,一定会回应你的祈祷,一定会回应你的念诵,一定会给我们做加持。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生活、修行过程中,遇到各式各样麻烦、违缘的时候,都可以祈祷。宗萨仁波切也讲了,莲花生大士是照看从你证悟到炉灶以上的所有事情。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找他。我们就不要想,不能麻烦莲花生大士啊,这个事情不能麻烦他等等。他说你不要这样想,莲花生大士照看从你证悟到你家炉灶以上所有的事情,他都要照看,他都可以照看的,他是属于证悟的法性。至于他通过什么方式来回应你,可能一方面要看你自己的因缘,还要看你的需要。如果你想,既然莲花生大士什么都能照看,我就希望马上发财。他如果观察到发财在现在这个阶段对你没有什么大的利益,也许不一定这样直接回应。
但是他一定是可以的,你任何事情都可以祈祷他。我们平常要经常性,习惯性地去祈祷。有些地方也讲了,如果家里有供养莲花生大士的像,不管是佛像,唐卡,大的小的,反正如果家里有莲师像,他们的违缘一般来讲会自动减少很多。很多障碍自动就消除了,很多顺缘就具足了。这就是法性力,莲花生大士不共的加持。所以很多寺院,不管是不是宁玛派的,都要塑莲师像。因此佛弟子们尽量在家里应该有,不管是唐卡也好,铜像也好,不管大的小的,反正应该请莲花生大士的像。如法的装藏,开光之后,每天好好的顶礼、供养、祈祷、念咒。对我们修行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不可思议的加持力,那么这就是一些窍诀。
如果真正能够这样去修行,那么万事万物都会显现为上师与本尊,所做所行都将成为善法。这个就是在行走坐卧,在后行的时候,把一切观想成上师的必要性。什么必要性呢,如果真正能够像如上那种修行,座上座下能够这样去修行的话,万事万物都会显现为上师,都会显现为本尊。好的不好的,清净的,肮脏污秽的,反正所有的这些都会显现为上师和本尊,你自己都在里面可以得到加持或者生起清净观。所做所行都将成为善法,因为这一切都忆念上师的话,你的心是清净的,所以你的所作所为都和善法在相应,你的所作所为都将成为善法。那么这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讲,是非常需要的。
如米拉日巴尊者亲口说过,我行显现转道用,六聚自解之走式。那么米拉日巴尊者也在这里这样讲,把行住坐卧等等转为道用。他说我行显现转道用,行就是行走,我行走的显现转为道用。平时行走的显现怎么样转为道用呢,就是六聚自解之走式。六聚就是六识聚,六种识,从眼识到意识之间就叫做六识。六识聚就叫六聚,六聚自解就是六识自然得到解脱。就是在行走的时候,就想六识自然解脱了。因为走的时候,他的眼睛升起眼识,然后听的时候升起耳识等等,反正走的时候就相当于自解脱,六识聚的本性。自解就是自然解脱,比如我们讲空性的时候,一切万法在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的,就是法性,就自然解脱了。当然自解脱这个术语,在密宗当中多一点。显宗当中也有相似的理解吧,比如说显现的当下,现空无二,显现的当下就是空。这个空呢,其实也是解脱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解脱。它本来就是空的,不存在染污,束缚,都是不存在的,从这个侧面来讲是自解脱。所以六聚自解脱的方式,就是一边走,一边忆念安住在六聚自解脱的境界当中,这叫六聚自解的走势。
然后就是,若坐无伪本来住,精华实义之坐式。前面是行,那么坐的时候呢。坐就是坐在椅子上,坐垫上等等的时候。若座无违本来住,无伪就是不造作的意思。有的时候无伪就是真实的,不虚假的意思。有的时候无伪就是没有造作。比如平时我们起心动念,刻意要做什么事情,都叫做造作。无伪就是没有造作,就是自然安住在实相,无伪本来安住,就是自然安住在实相中,相应于无造作的本性而安住,这个叫精华实义。为什么叫精华实义呢?因为在坐的时候,就是相应了他的究竟实相,所以叫做精华实义之坐式。这个叫做坐的时候要转为道用,
然后,若食享用空性食,断除二取之食式。如果是在饮食的时候,也要相应于正法,享用空性食。当你正在喝水的时候,就想这个是断除二取,没有能喝和所喝,吃饭的时候没有能吃和所吃。因为能吃所吃就有二取,有能和所,就有执着,有个执着的心,有个所执着的对境,这个叫二取,二取分别念。所有的轮回,所有的烦恼,这些都是由二取而产生的。因为有了能所,就开始产生这个是好的,这个是不好的,就开始产生烦恼,有了烦恼之后就开始造业,有了业之后就开始显现了广大的轮回,开始受痛苦等等。所以在饮食的时候,要断除二取之食式,那么食用的方式就是断除二取,一切都是空性的,没有能食所食。安住在空性当中去食用,这就叫做断除二取之食事。把饮食通过这个方式,转为道用了。
若饮痛饮念知泉,坚持不懈之饮式。那么前面是食用,现在是饮,就是喝,在饮水饮茶的时候,痛饮念知泉。念知就是正念和正知。正念和正知,我们学《入行论》的道友学过,在第五品,正知正念品。正知,就是经常观察三门处于什么状态,正念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观察到自己的身语意,把正念安住在善所缘当中,安住在善法当中。如果自己的心散乱了马上拉回来安住在善法。如果身体散乱了,拉回来安住的善法,这个叫正知和正念。在喝水的时候,就相当于在痛饮念知泉,喝念知泉正知正念的泉水。把正知正念比喻成一个饮料,我要喝的话,平时就要一直经常习惯性的喝正知正念的泉水,经常安住在正知正念当中。坚持不懈之饮式,这个饮式就是坚持不懈,不是偶尔观一下,而是持续性的要观。经常性地保持正知正念,才会不放逸。不放逸的话,自己该忆念的正法就会忆念,该抛弃的过患就会抛弃。我们在学入行论的道友知道,正知正念对菩萨和修行者来讲,是非常好的让自己安住在善法的一种方法。这就是米拉热巴尊者的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