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解义慧剑释 > 正文

《解义慧剑》释辅导(2008版)第13课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5/27 13:28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解义慧剑论》,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彼之作用四法依。前面对正量作了观察,正量的作用是四法依,四法依是评定了义不了义,或者正法究竟与否的关键要素。佛法当中判别内道外道一般用四法印,对法义是不是究竟了义可以用四法依来进行判定。四法依大家以前也是接触过: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在这种判别当中,对一个修行者应该遵循的标准,依止的方法说得非常清楚。了知四依四不依对于顺利地进行修学有非常大的作用。

戊二(彼之作用四法依)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己一、总说:

如此深与广,慧眼睁开已,

定见佛佛子,诸具大慧者,

由经之妙道,显密乘法理,

难得谁已获,莫令空无果。

“如此深与广”,我们知道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有甚深和广大的两个方面。甚深,就是了知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因为这种究竟实相不是分别念能够了知的,所以叫做甚深。我们一般的观现世量等分别念只能接触到万法的表层,粗大的法相可以通过分别心去观察、衡量,去趋入、取舍,但是牵涉到一些法性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分别心就没办法去缘了。这是甚深的方面,宣说甚深方面的能诠就是甚深的经或者论。当然佛经当中甚深的道理非常多,如般若实相的道理,三转如来藏的道理,都是非常甚深的意义。在佛法当中真正能把甚深和广大分别开来进行观察宣讲的,甚深方面有龙树菩萨创造的甚深见派。

广大是大乘的另外一种特点,如发心广大,缘一切众生,缘一切种类、所有受苦众生发起大悲心、救拔心,发起甚深的菩提心,发心非常广大,所以叫广。还有对积累资粮方面也有广大的方便,广大的布施、持戒等等。还有从资粮道乃至于成佛之间(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有很多不同的安立,广大的三摩地、智慧,非常多。这是就广大的法方面进行安立的。

佛经当中也有很多宣讲广大十地地道的法义,真正把佛经的意义归纳起来宣讲的是在弥勒菩萨的论典当中,后来真正成为广大行派的开宗祖师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在很多注释和论典当中对地道的安立和广大法行方面作了非常殊胜的抉择。

所以“深”和“广”既可以表示深广的意义,也可以表示甚深见和广大行。我们学习佛法一方面要学习甚深见,也就是中观方面的意义,第二方面要学习广大行,如《经庄严论》、《辨中边论》等等都是属于广大行方面的。

通过对深与广两方面的学习之后,就可以从圆满的方式了知大乘的道体,只有从甚深和广大两个方面都了知之后,我们对大乘的道体才可以说有了一种了知。

对于如此深与广的慧眼睁开以后,“慧眼睁开”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就好像世间的人要走路或做事情,眼睛没有睁开,或者说没有眼睛的话就看不到道路,看不到色法,就没办法去衡量取舍了。学习佛法,深和广就是一双眼目,甚深和广大的眼目对于学习者来讲必须要具备,如果具备了甚深和广大的慧眼,就能见到妙道。

见到什么妙道呢?“定见佛佛子,诸具大慧者,由经之妙道”,就是说深广两方面的路是一切三世诸佛佛子共经的大路,只有唯一的这条大路,除了这条路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以前诸佛是经过甚深广大的大路趋入到一切智智的大乘当中的,佛子也是通过甚深广大的妙道进入到菩萨行当中,现在我们既然是学习佛法者,我们也必须经由这种甚深广大的妙道,进入大乘的修学。

首先我们是通过学习完甚深和广大的法之后,相续当中有一种这样的正见,见到了诸佛佛子具有大慧者经由的妙道,这在所有的看见当中,所有的了知当中是最具有意义的。我们无始以来见到了很多东西,抉择了很多东西,但是我们在无始轮回当中,在世间当中抉择的,得到的这些东西,都是三界轮回漂泊的因。从无始以来,也许到今天,我们才真正见到了这些诸佛佛子经由的大道,所以是一切所见当中最殊胜的所见,一切所得当中最殊胜的所得。有了这种定解和这种正道之后,从今以后就可以在这个妙道上真正趋向于解脱。

“显密乘法理,难得谁已获,莫令空无果。”这是作者在劝学。意思就是说显教和密乘法理非常难得,谁获得了一定要精进,千万不要空耗没有结果,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好好地修学。

那么是不是显宗和密宗的法理非常难得呢?的确非常难得,一方面从佛陀在因地的时候要得到一句佛法,经历了怎样的苦行。佛陀成佛之后也是最初不讲佛法的,后面通过各种因缘讲法,讲法之后佛法真正要传下来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要说在藏地和汉地,即便是在印度,在无著菩萨出世的时候,正法阿毗达摩已经受了三次打击了,很多显宗和密宗的法义都已经消耗了,后面佛教在印度本土也是遭到了很大的打击,乃至于在整个印度绝迹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很多具有大发心的菩萨,也有很多高僧大德舍弃生命护持正法,还有一些把正法经由不同路线传到了西藏、汉地,让法脉不至于完全断绝。我们不了知的时候就觉得,我们现在遇到显密法理是随随便便的,但如果我们把这种正法获得的过程真正思考一下,真正观察一下就觉得法义能够流传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再加上我们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自己要生起一种信心去趋入,去学习的机率就更低。佛法传入汉地、藏地之后也是经过了很多次的灾难,法义能流传下来非常不容易。

我们现在对显宗的法理、密宗的法理能够获得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暇满人身很难得,一方面学习佛法也是非常难得,但现在我们对显宗的法理已经获得了,如发菩提心的教理、中观的教理已经获得了,对于密乘的很多法理,上师也是发悲心给我们传授了,获得之后,麦彭仁波切说不要让它空耗。对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以及密宗的法义要经常去实践,千万不要让所获得的如意宝的佛法空耗,无果而终,这是不合理的。

在这两个颂词当中,麦彭仁波切给我们作了教诫,第一、甚深和广大的慧眼一定要睁开,睁开之后才能看到殊胜的妙道;第二,显宗和密宗的法也非常难以获得,谁获得之后一定要珍惜,不要让它空耗无果。下面再继续观察。

具此四种理,具备妙慧光,

不随他转智,定生四法依。

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

为名句易了,四依成颠倒。

“具此四种理,具备妙慧光”,如果我们能具备这四种道理,或者四依的道理,或者说四依四不依也可以包括在四种理当中,除了这四种理之外,也没有四依了,宣讲四依的时候也是讲观待理等等四种理。

如果具备这四种理,这个人就能够具备妙慧的光芒,妙慧的光芒在佛法当中也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学习佛法必定是通过智慧来拣择的,通过智慧来趋入的,所以一定要具备妙慧。

具备了妙慧就具备了一种不随他转的智慧,不随他转的智慧尤其在末法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并不是在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没有邪知识,没有邪友,没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但在娑婆世界不是这样的,娑婆世界是一个不清净的刹土,它的所依能依都是不清净的。

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一方面佛法内部有一些不了知法义的人乱讲法义的,还有外面有一些外道等等也是想通过方方面面来转变人们的心,让学习佛法的人舍弃自己的宗义,进入他们的宗派当中,这也是很多很多教派毕生的追求。或者是通过很多财产或其他方式的诱惑,如果你舍弃佛法进入我们的教派,我们给你什么好处,这样也有的;还有一些是对过武力的,如果你不学习要把你杀掉、关起来等等,有很多要让我们的心转变的方式。所以这个时候,具备一种不随他转的智慧的确非常关键。如果具备了妙慧光,对于这四种道理或者四依四不依的道理了知得很清楚,对于大乘深广的法义了知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就具备一种不随他转的智慧,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内心当中有一种很坚定的取舍。

在《俱舍论》和其他佛法经典当中,把修学者分为两种根性,一是随法行,一是随信行。随法行就是此处讲到的具备不随他转智慧的人,随信行就不一定,它是随着当时对于某种修法,某个上师有一种信心,通过信心而趋入的,或者说“别人都在学,我也去学吧”,这就是一种随信行。这种随信行的修行容易退失,因为它的基础不牢固,只是别人在学我也在学,或者有的时候一下子心血来潮,一下子非常感动,通过这样一种心智趋向于佛法的,但是因为没有根基的缘故,很容易退转,这种基础一动摇之后,他整个学佛的动力也就退转了。所以随信行的行者一般来讲叫钝根者,随法行的行者叫利根者。为什么呢?因为随法行是对于正法了知之后,开始趋入,开始修学的。现在我们要努力地把自己的相续和根性打造成随法行修行者的状态。

如果有一种不随他转的智慧,就“定生四法依”,就肯定能产生四法依,也就是依法不依人,乃至于依智不依识的四法依。如果有了四法依,自己的相续就会非常稳固。

依法不依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应该唯法是依,不应该依靠人。人可能表面上长得好,长得不好,或者也有可能讲得好,讲得不好,但是要看他所讲的法,如果他所讲的法的确是佛法的话,我们应该依靠他,依靠这种佛法。反正你讲的是正法,我就依靠,如果讲的不是正法,我就不依止。

第二个是依义不依语。法当中也有词和义的方面。词有的时候是随文解义,很危险,跟随文字就开始判断它的意义,非常危险。因为词句可以随便表达的,人们的分别心很多种,所以可通过这个词来表达这种意义,也可以通过这种词来表达那种意义,所以一个词实际上有很多很多的意义。佛法当中的一个词句也有很多的显义和密义、隐义。如果单单从词句方面来看的时候,有可能意义方面就会虚耗了。所以在依法不依人的基础上,这个法我们需要进一步地观察,这个法有词方面的法和意义方面的法,我们要依靠意义。也不是说完全抛弃文字的意思,主要要看这个词句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含义。

这个是一环扣一环的,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把法作为依止处定下来了;第二,法分了两种,句和义的法,我们要依靠意义;第三,意义上面也有差别,有了义和不了义,我们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不了义是一种方便诠说的,针对不同的根性有一种不同的宣讲方式(下面还要讲四种秘密、意趣等等)。了义的法是实相是怎么样,就这样宣讲,不需要再作进一步的抉择了,直接可以理解的,或者说根本没有理证妨害的。我们应该依靠了义的法,不应该依靠不了义的法。

因为这是抉择大乘殊胜修行的四依,所以在趋入的时候讲到了义、不了义的方式方法,按照一般的共同讲法,小乘当中不分了义不了义,佛经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看你怎么样去解释它。在很多内地的解经当中就是说,怎么去汇释,意思就是说,这部佛经中这样讲,那部佛经中那样讲,这个时候怎么解释佛经。在大乘当中就是说这类佛经不了义,那类佛经了义。

第四种依智不依识。了义当中也分两种,一个是通过自己的心识去通达的所谓的了义,第二是通过智慧去现证的了义。通过心识通达的了义,比如说现在我们坐在这儿观察中观应成派,破有破无破是破非,破完之后内心当中觉得了知了了义的观点,但是这个是心识在了知了义,它还不是最甚深的,因为只要落在心识当中,就不是真正的精华,不是真正的胜义谛。所以最后要依智不依识。智,是初地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智慧,他的智慧所照见的了义才是最究竟的。所以即便对于了义方面,也要依智不依识。心识的对境容易通达,而且是有一定的偏颇的,错误的,智慧所了达的了义是最究竟的。

这个前后的次第,一个是依法,第二是依意义,第三是依了义的意义,第四是依通过智慧通达的了义。尤其是第四种,如果错乱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我的心识通达了一种所谓的佛法,我的心识通达了一种所谓的光明,我的心识通达了一种所谓的密法,有时候我们就觉得证悟了,但实际上这不是证悟,按照四法依来讲,这的确是依止了义,但依靠的是心识的了义,还不是真正的了义。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把依智不依识的标准衡量好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我了知的不算什么,没什么可傲慢的,因为我现在只是通过分别念来抉择应成派,通过分别念来抉择离四边的空性,这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应该进一步把自己心识的本性证悟成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时候才真正叫做依靠智慧而了知的了义。

这四个方面有前前作为后后的基的问题,后后更超胜于前前。生起了不随他转的智慧一定能生起四法依。

下面从反方面讲。

“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为名句易了,四依成颠倒。”如果不具备这四种理而引发的妙慧的光芒,不具备不随他转的智慧,“如盲依盲人”,这个时候就犹如一个盲人去依止另一个盲人一样。我们依止了对方,要看他是不是真正能够宣讲法义的人,如果只是看对方的相貌、辩才、名声,但他相续当中根本没有法的话,就像一个盲人依止另一个盲人一样,实际上根本得不到任何利益。

“为名句易了,四依成颠倒。”“名句易了”就是颠倒的四依,四依是依法、依义、依了义、依智;四不依就是不依人、不依句、不依不了义、不依心识,“为名句易了”就是配前面的四个法,“为名”就是依人,为什么不要依靠名(人)?第一个四依讲到“依法不依人”,这个人有没有名气不要紧的,但是一般人的分别念要看这个人名气大不大,如果这个人名气大,不管他相续当中有没有智慧,不管有没有其他的功德,都去依止,这样观察的时候就把重点搞错了,把重点放在名气上面,而不是去观察他有没有菩提心,观察他有没有智慧。

名气有没有必要呢?当然有必要,很多高僧大德名气也是很大的,很多众生依靠名气慢慢接近,但关键在于你把你的观察重点首先放在名气上面,对他的智慧,对他的大悲等等就不会观察了。如果首先把重点放在他的大悲和空性智慧,或者其他智慧方面,名气方面很容易了知的,观察的重点调整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他说的佛法是不是真正符合佛经。这方面有一个重点趋入的问题。

如果自己是为了名的话,就会落入到依人不依法的颠倒当中。但是名只是一种表示而已,上师在注释当中一个是以名气大作为表示,还有一个是相貌庄严,还有其他很多相似的问题,在人的方面作了很多比喻。总的来说不应该看别人的名,应该看他所讲的法。

第二,“为句”,句和意义是相对的。前面我们讲“依义不依语”,语就是句的意思。依靠句子就是随文解义,看到这个句子就开始解释它的意义,根本不看这个句子表达的意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只是依靠表面的词句,看表面的词句很流畅就依止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依句会在义方面产生很大的颠倒。

第三,“为易了”,包含了后面两种,因为后面两种都是易了的范围。了义和不了义当中,不了义的法容易了知,了义的法不容易了知。因为不了义的法是佛陀观待众生的根性、分别心所宣讲的法,很多讲世间名言的,这样就比较容易了知;而讲空性,讲如来藏等甚深观点的法就不容易了知。这是“易了”的第一层含义。

“易了”的第二层含义是配第四个“依智不依识”,识和智当中,心识容易了知,心识的对境容易了知。有时候我们觉得《中观》好简单,我一下就抉择完了,这就是“易了”,落入了颠倒当中,暴露得清清楚楚,真正的《中观》是不是“易了”呢?真正的《中观》是智慧的所缘,这种空性是无分别知的对境,绝对是很难通达的,要不然就不是无分别智的对境,所以在“依智不依识”当中心识容易了知。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具备智慧的光明,否则就好像盲人依靠盲人一样,依靠这四种颠倒而趋入歧途当中,真正就像前面麦彭仁波切给我们教诫的,变成空无果的结局。

己二(别说)分四:庚一、不依人而依法;庚二、不依句而依义;庚三、不依不了义而依了义;庚四、不依心识而依智慧。

庚一、不依人而依法:

是故不依人,而当依正法,

由说理成道,解脱说者非。

这个颂词当中直接讲到了为什么要不依人而依法,根据是什么?

“是故不依人,而当依正法”,所以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不要依靠人,而应该依靠正法。这个佛陀已经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现了,我们在学《贤愚经》的时候,在第一品《梵天请法六事品》当中也是讲得很清楚,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为了得到一句正法,不管讲法者是一个食人肉的罗刹,还是在外表中显得贪得无厌的人也好,还是一般的苦行仙人、婆罗门也好,反正只要他有正法就依止,根本不看他这个人是怎么样的。

有的时候,我们在求法的时候,首先看这个人怎么样,人好可以去学习,人不好就不去学习,不看这个法到底怎么样,佛陀在因地的时候,只要有正法,什么样的代价都可以付出。当然这不是说让我们乱来,不是说什么人都依止,尤其在末法时代,在依止正法之前,对人方面也需要作一番观察,他是不是具备正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善知识,要再再地观察。末法时代的情况相对来讲复杂得多,以前的情况不是那么复杂。

“由说理成道,解脱说者非。”这是直接讲根据,“由说理成道解脱”是一句,“说者非”是另外一层含义。为什么要依法不依人呢?因为是通过正法宣讲的殊胜道理成立涅槃道。

涅槃道主要是通过法义安立的,比如说四谛当中就宣讲了流转的因果和还灭的因果,流转讲苦谛和集谛。首先是苦谛粗大,容易了知,让我们了知一切都是痛苦的,产生一种想解脱的意乐。然后讲集,苦是通过什么原因来的呢?是通过业、烦恼,根本就是无明。当我们对集产生想要断离的心的时候,就讲到了灭谛,我们就知道烦恼是可以断除的,因为有灭的缘故,这个时候就对解脱产生一个很大的希求。怎么样获得解脱?就给我们宣讲道,首先要发心,自己要守持戒律,修学佛法,修持无我空性,逐渐逐渐把相续当中的随眠烦恼一品一品地破除、断掉之后,就可以把集谛完全断除,就获得灭谛,这个时候苦谛就没有了。这就是通过理成涅槃道,获得解脱的典型。四谛法门就是佛陀最殊胜的宣讲。

这就是为什么依靠法,因为法义能够宣说,能够诠释,通过正理成立涅槃道,通过这种方式修学就能获得解脱。所以法是最重要的,佛陀在世间当中最殊胜的事业就是宣讲正法,除了这个之外,偶尔示现神通、神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给众生不间断地说法,有时候给无量无边的众生说法,有时候乃至于给一个众生说法,让众生获得解脱唯一就是依靠说法,所以我们要依靠正法。

“说者非”就是说不依人,前面这句话讲获得解脱是依靠理成道,通过正法宣示的正道而解脱的,“说者”就是人,并不是依靠说者而成就解脱道,是依靠说者所说的法成就解脱道。佛陀讲得很清楚“我为汝说解脱道,当知解脱依自己。”意思是说,我只是给你宣讲解脱道而已,应该知道解脱是依靠你自己去依靠法修持。

佛陀也没办法通过他的手来除罪,没办法通过水来洗罪,佛陀也没办法把自己的证悟移给修行者,如果能够做得到的话,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的?没有谁能够比得上佛陀的大悲心,如果佛陀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让众生解脱的话,那绝对不需要再依靠一个迂回战术了,不需要依靠说法,让众生了知,再修持,再解脱,直接加持众生成就就好了。但是佛陀没有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其他的原因,而是只是这个方法。所以依靠法的原因就是依靠法可以解脱,而不是依靠人解脱。

这个方面有时候稍微有点疑惑的地方就像马尔巴尊者的传记、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还有很多大德的弟子通过给上师做事情获得解脱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真正来看的时候,他也不是依靠人,也是依靠法,这种依止上师而解脱也是在修一种特殊的法,依教奉行这种法如果不修习,他也是没办法获得解脱的。

法有很多,修出离心、菩提心,这是一种修法,给上师做事情(当然这个上师必定是具备殊胜功德的,他具有菩提心,又具有很多善巧方便),上师让你做这个你就做这个,让你做那个你就做那个,这样去做的时候,信心、内心当中清净的心非常稳固,这也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法,也是依靠法,而不是真正依靠一个人。是依靠上师讲的方式去做了,对你来讲这是一种特殊道,观待我们平时讲的正统的道路不一样,正统的道路是闻思修行,依靠深广的法理趋入,生起定解,再去修,再解脱。但是这个也是道,这个也是法。

当然在这个当中也不是没有歧途的,上师在注释当中也讲了,主要是看这个上师是不是具备证悟,是不是具备利益有情的殊胜意乐。单单是一个一般的人,让你给他做很多事情,做完他自己舒舒服服,这不是一个道。这就不是依靠法了。依法不依人的准则在这样的情况当中是不具备的。经过这样分析之后,真正到最后仍然是依靠法,而不是依靠人。

还有一个问题,“依法不依人”和平时我们说的密宗当中的“依靠善知识”有没有抵触?有没有矛盾?看起来似乎是有矛盾,有抵触的,因为在讲四法依的时候要依法不依人,但在密宗当中讲的时候,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乃至于有的时候讲上师的话和佛法抵触了,也应该以上师的话作为取舍标准。这是不是依人不依法?不是。这个时候上师本身已经是法了,上师所讲的所有都是法。

当然讲这个问题的时候都再了一个前提,这个上师本人必定是要代表法的,他相续当中的证悟、智慧、悲心的的确确是真正的善知识所具备的法相,所以他所讲到的一切究竟来讲不会违背法性,不会违背佛法,即便有时候从字句上似乎有些矛盾,但意义上面绝对不会有矛盾,所以对上师的话依教奉行,相当于对佛陀所说的法依教奉行,一样的。这哪里有迷信的成分呢?哪里有颠倒的成分呢?真正观察的时候,没有。

但是如果对佛法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掌握,单单从表相上来看,一方面是自己首先带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点,一方面不了知里面真正的意义,看表相的时候似乎有这种嫌疑,真正观察分析的时候没有这样的问题,还是依法不依人。

下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讲。

何者若善说,说者纵如何,

如佛为化众,幻现屠夫等。

“何者“就是说法者,他如果有符合佛法的善说,“说者纵如何”说法者的外表不管显现成什么样子,都要恭敬,都要从他那里去求取法义。很多比喻讲,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它需求的是蜂蜜,花朵的外表怎么样有什么关系呢?没什么关系。我们求取的是法义,是佛法,是能够让我们取舍、让我们解脱的法义,所以说者的外表如何没有很大关系。说者也许外表丑陋、性格粗俗等,有很多这样所谓的缺点,但不管怎么样,他说出来的法是正确的,所以从他那里也能取到一些殊胜的法义。

如果是懂得学法的人,他每天在听课的时候,总会在这里面发现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觉得这个说法者不是一个殊胜的对境,在听法之前首先就带了这样的想法,这种情况会导致首先就不想听,所以他在所听的课当中一句收获都没有。但是如果换一个有名气的人,他就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他就会仔细去听,就觉得每一句话都是有收获的。但真正我们去观察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这是一种偏颇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可以了知,有时候在上师面前听一堂课,是不是每句话对我们都是很大的触动,很大的收获?这个也不一定,但有时候对我来讲,比如下课有道友在讲考的时候,很多时候讲的东西真正对我有帮助,这不是说好听的话,的的确确有时候道友讲的是我没有考虑到的,有时候一讲对我很触动的,让我很感动的,这些都有。所以就是说,你不想听的时候,你就觉得没有一句是讲对了,你想听的时候就觉得不管他讲得怎么样,总有那么一两句法语能够打动自己,能够帮助自己的。所以说者如果讲的是善说,不管怎么样都是可以去取受的。

打个比喻讲,“如佛为化众,幻现屠夫等。”就好像佛陀为了度化众生,化现成屠夫、妓女的形象,外表上看来够下劣的了,在世间当中操持的是最下劣的职业,但是他的相续是佛陀的相续,是清净的、完全没有丝毫垢染的,而且佛陀的本体是整个三界最尊最贵,这两个反差不可谓不大,但实际上显现是怎么样,它的本体不一定是这样。他如果讲的是善说的话,不管外表显得怎么样,都可以在这个当中获得殊胜的加持,获得殊胜的法义。这在大乘的修行当中非常关键。

还有印度的八十四大成就者,还有汉地很多大德的示现,藏地很多大德的示现,反正有佛法的地方都有很多超出一般人想像的示现,但是往往就是在他们的口中,从他们的相续当中流露出很多加持,很多殊胜的法句。外表上显现乞丐也好,显现怎么样也好,但他的相续是真正利益有情的,真正是能够宣讲正法的,就可以去依止他们。否则单单从外表上是没办法区别的,比如说佛陀化现的屠夫,外表很下劣,但他的相续是非常非常清净的,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多的,我们不应该以貎取人,应该看他所讲的正法是什么样,违不违背佛经。

下面是从反方面讲。

违大乘义说,说者纵现似,

贤善亦无益,如魔化佛陀。

违背了大乘的意义,大乘的意义就是甚深和广大,或者全知荣索班智达在《入大乘论》当中讲真正的大乘包括在智慧和悲心当中,或者此处讲的大悲心和空性当中。如果你所讲的法违背了大悲心,违背了空性,你说一切都是成实的,一切都是实有的,你就违背了大乘的精华了,或者说你要自私自利,自求解脱 ,这就违背了大悲心了。

如果违背了大乘的意义在宣说法,“说者纵现似贤善”宣讲者虽然相貎也端正,口才也好,口齿也清晰,或者有很多财富,眷属广大,名声远播,反正外表很贤善,也没有意义。为什么?因为你宣讲的法违背了大乘的意义。我们去依止他也没有什么用,外表搞得热热闹闹的,或者外表觉得我们找到了一个好的上师,但是如果他根本不讲大乘的法义,或者违背了大乘的法义在宣讲,对自己修学法义来讲是没有真正帮助的。

打比喻讲,“如魔化佛陀”就好像魔化现的佛陀,外表看起来是尽善尽美的。《贤愚经》优波鞠提品也是讲到魔化现的佛陀非常的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外表是无可挑剔的,但相续就是魔的心,他相续当中是想怎么样诱惑众生,让众生趋入到妙欲当中,让众生趋入到小乘当中,他就胜利了,就圆满他的心愿了。像这样是不能依止的。

在世间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因为很多众生,从某个角度来讲,喜欢执相,喜欢执贤善的相,魔就抓住这种心理,给你化现好的外境,长相好的上师,然后逐渐逐渐地诱骗。很多修行人在入佛道之前,他所追求的就是一般的妙欲,学佛法之后,对于世间妙欲这一层,也许有所淡化,也许没有淡化,但是很多时候,在进入佛门之后,总喜欢在打坐或者在什么时候看见一些奇迹的东西,比如说突然哪天一睁眼就看见金光赫奕的佛陀显现在自己面前,而且给自己授记、摩顶,看见这些是多让人愉快的事情,很愉快很愉快,一方面觉得自己修行有成了,一方面有可能成为道友之间炫耀的资本。

但有的时候如果太过于执著相,就容易中魔的圈套,你喜欢这个东西,他就给你化现一个这个东西,而且化现完了还给你说法,所说的法全是颠倒的。所以,如果你依人不依法,他宣讲的有可能完全是错误的,违背了法义的,但是从外表上观察,他好像是非常清净圆满贤善的,这方面也必须要注意。

学佛之后容易着相,很多大德了知这个情况,所以在很多教言当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着相不是真实该依止的,必须非常注意,在学习的时候就要注意,不要太过于执相,如果太过于执相就容易出现歧途。我们真正学习佛法主要是在因果方面,在出离心、菩提心等方面去发展,至于见得到佛陀,见不到佛陀,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修法的时候见佛不见佛放在次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容易入圈套了。如果把这个放在第一,那就很容易入圈套。规律就是这样的,对一个东西看得很重,和对一个东西无所谓,这两种心态最后的结局完全不相同的。

以前我们讲过的修心法语当中也讲过很多类似的观点,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财产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名声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这说明了一个什么心态呢?无所谓,对这个不太执著,有就用一点,没有就算了,这就是一种很淡泊的心态。如果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对所谓的修行的觉受、修行的境界,也用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的心态去修行的话,那么百分之百不会着魔的。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实执心,喜欢新奇的东西,所以很容易入歧途。

这是魔化现佛陀的时候是这样一种情况,还有从四依四不依的角度来讲的话,在依止上师善知识方面,有的时候容易依止一个相貌庄严、名声广大的、财富众多、眷属如云的善知识,但有的时候是真正的善知识,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善知识,主要是看他所宣讲的法是不是违背大乘,如果违背大乘就不能依止。这是讲到第一类,依法不依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