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解义慧剑论》,本论主要宣讲所量的二谛、能量的二理,以及如此衡量之果。前面对于二谛的体相已经做了分析,为了要通达二谛也宣说了世俗量和胜义量。今天讲第三个科判宣说如此衡量之果。
丙三、宣说如此衡量之果:
通过二理对二谛衡量之后,能够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果呢?如果世间人做一件事情最终没有果的话,他就不愿意趣入。现在我们也是要了知如果通过二理去趣入二谛,到底会发生什么果?实际上前面的论文当中已经提到过很多殊胜的利益,这些利益都算是果。今天是正式宣讲如果能够通过世俗谛的智慧和胜义谛的智慧趣入二谛的道理的话,可以获得最为殊妙的定解,以及通过定解引发的无上妙果。因此,如是的抉择并非没有利益,而是有很大的殊胜利益。
量因佛陀语,依量成立故,
量道生定解,见量语谛果。
“量因佛陀语”S师在上次讲的时候说是“量正”,但注释当中没有改,解释的时候解释为“量正”。“量正”也就是正量的意思,佛陀本身堪为正量,佛陀所宣讲的语言也能堪为正量,“量正佛陀语”,佛陀的语言的确是最为殊胜的标准,量就是不欺惑的心识,或者说通过这种不欺惑的心识所安立的标准,称之为正量。佛陀是量士夫,佛陀所宣讲的语言可以安立成正量。
佛陀的语言是正量,如何能够了知?“依量成立故”。这里的量是能量,也就是世俗量和胜义量。前面的量是指正量,佛陀的语言完全是正确的一种量,依靠什么来安立它是正确的量呢?依靠能量来成立的。正确的能量就是世俗理和胜义理。
对于佛陀所宣讲的世俗谛的广大道理,不管是清净的世俗还是一般众生面前染污的世俗,佛陀所宣讲的道理通过正量都可以成立,清净的就安立成清净,染污的就安立成染污,任何人也没办法把染污安立成清净,把清净安立成染污。胜义谛的道理有相似胜义谛和真实胜义谛,这方面通过正量也可以安立,所以说“量正佛陀语,依量成立故”。
“量道生定解”,既然是通过世俗量和胜义量能够成立的,世俗量和胜义量又是怎么样确定的呢?依靠谁讲的二量我们可以产生定解?在注释当中列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犹如正理牛王一般的法称论师,他在《释量论》当中安立佛陀是量士夫,安立佛陀所讲的四谛法绝对是正确无误的道,在这方面做了非常详尽正确的阐释,能够引导众生对于佛陀是量士夫,佛陀所宣讲的法是正道产生定解。
第二个是讲到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佛陀在《楞伽经》等经典中授记的登地的圣者。龙树菩萨最主要的所诠就是解释了空性,胜义谛的道理。我们说佛陀所宣讲的正法非常正确,佛陀是量士夫,就可以通过他所宣讲的空性的道理来引发一个定解。《四百论》当中也讲过,其他的因果很微细,我们很难了知,但是可以通过空性产生决定信。
因为空性是最甚深的,是一切所知当中最难了知的,既然佛陀把一切万法最难了知的核心部分都已经通达了,宣讲了,那么其他粗大的显现法,因果缘起的道理也是完全能够了知的。就是因为彻底了知了空性,才能彻底了知因果缘起。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对佛陀所宣讲的所有正道正确无误产生定解。而且尤其是对修道者来讲,空性就是最真实的道,最核心的道。这就是为什么要把龙树菩萨所宣讲的胜义理论来作为衡量之道。
第三讲到了无著菩萨。无著菩萨是佛授记的登三地的菩萨,他宣讲了三转法轮中的含义,他侧重于如来藏方面。三转法轮当中有了义和不了义,无著菩萨也讲了唯识,也讲了如来藏,他在《宝性论》的注释中对弥勒菩萨关于如来藏的观点阐述得非常清楚。
使用这三个殊胜的正量来安立有什么必要性呢?他们三位圣者安立教法的侧重点不一样。法称论师侧重安立的是佛陀是量士夫,佛陀宣讲的法是正道;龙树菩萨安立的是胜义谛的道理,我们可以对胜义谛的道理产生定解;无著菩萨让我们可以对如来藏的教义产生定解。在《解义慧剑》中所提及的内容都有了,佛陀怎么样是量士夫,佛陀的道怎么样是正确的;空性和等性的道理也包括了;还有净见量如来藏的道理也包括了。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很多圣士夫所安立的量理的渠道生定解,对什么生定解呢?对佛陀生定解,对佛陀所讲的法义生定解,对世俗谛清净不清净的显现的问题生定解,对胜义谛空性的问题产生定解,这一系列都可以产生定解。
“依量成立故”就是通过法称论师、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他们的量理的渠道产生殊胜的定解。这是暂时的作用,究竟的果是“见量语谛果”。如果相续当中有了这种殊胜的定解,缘这种定解修持就能见到一般世间的智者,乃至于声闻缘觉根本没办法完全了知的甘露妙法的量语真谛。“量语”就是甘露妙法,属于佛法如意宝,这种量语所诠释的真谛,它的无上妙果,完全可以了知,可以获得,可以见到。
再理一下这个颂词的思路,首先,佛陀的语言是正量,依靠世俗量和胜义量能够成立,这个世俗量和胜义量是谁开显的呢?是通过法称论师、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他们的量理渠道对佛陀是量士夫,对佛陀所宣讲的正道产生定解。这是修道者相续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定解,就会三心二意,有怀疑,没办法趣入。有了定解就能真正趣入正道当中。所以最后这句“见量语谛果”,相续当中有定解之后就能现量见到一般的凡夫智慧难以揣测的量语真谛的妙果。
乙三(末善结尾之义)分二:一、造论方式;二、回向此善。
丙一、造论方式:
这里分了两段,第一段宣讲了佛陀的智慧和大悲已经达到了圆满和究竟,给后代众生开示说愿你们能够依靠四种道理、四依来品尝我所得到的甘露味。佛陀很愿意把这种甘露味给大家分享,但是末法时代的众生的见浊、烦恼浊很猛厉的缘故,颠倒了四依四不依的道理,所以没有办法品尝。麦彭仁波切见到这种情况之后,相续当中引发了一种清净的意乐,引发了强烈的悲心,以对教义最恭敬的心态写了这部论。这就是造论方式。
所以造论方式第一段就是讲到佛陀是怎么给众生宣示的,佛陀怎么劝诫众生依靠四种道理等趣入妙法,麦彭仁波切见到众生没有依靠佛陀所开示的四种道理的正道去走,已经偏离了佛陀开示的正道,因而产生了悲心,让众生重新来认识四种道理,让众生重新依止四依四不依,通过这种方式让众生体会到佛陀所讲法义的真谛。这是他造论的初衷。
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
善逝示道言,我得甘露味,
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
“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是讲佛陀的智慧和大悲心已经达到了圆满。“所见极清净”主要是阐述佛陀的智慧,从所见开示能见。如果所见的二谛,所见的一切万法的实相都已经最为清净的话,就说明他内心当中能见的智慧已经达到了最极清净。所以说佛陀的智慧最清净,没有丝毫的垢染,相续当中的诸识已经完全究竟的转依了,见到了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因为这个缘故,大悲心也达到了究竟。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空性为什么重要?空性的重要性就在于,当你把所有的分别识都泯灭的时候,它能够见到最深层次的东西,它能对有法,对众生的状态完全了悟,见得非常清楚。
我们有时候大悲心发不起来,也就是没有见到众生真实的情况。菩萨为什么能发起这种无缘的悲心呢?就是因为他证悟了空性,因为证悟了空性的缘故,自然见到众生的悲惨状态,不由自主地引发殊胜的悲心。这么微妙的空性,就在众生的相续当中本来具足,但众生带着这个宝贝在漂流,就像一个乞丐,本来他的破衣服里面有如意宝珠,但他就每天拖着这个如意宝到处去乞讨,过着很悲惨的生活一样。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一切众生本来就安住在空性当中,但是就没有见到空性,菩萨已经见到了,已经现证了,对于带着珠宝流浪的众生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悲心。佛陀就是这样的,佛陀所有的空性已经圆满的证悟了,一点点丝毫的执著都没有,所以他的大悲心也已经完全达到了究竟。
又是智慧清净,又是大悲圆满的佛陀绝对会利益有情。所以说“善逝示道”,善逝佛陀给众生开示修道的正理,开示了一切万法实相的道理以及如何趣入实相的方便。“言”佛陀在经典当中再再地三番五次地宣说过,“我得甘露味,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我所得到的甘露妙味,佛陀在成佛的时候说过,我已经得到了甘露一样的妙法,法性已经证得了。我所得到的甘露妙味,愿后学的弟子你们也依靠四种道理和四依来品尝吧。这里把要趣入甘露法味的殊胜条件说得很清楚了,就是前面广说论文中所讲的这些含义。
还有一个方面,佛陀很自信,因为佛陀证悟的是实相,根本不害怕谁来观察。有些世间导师的道理害怕别人观察,别人一观察他就用教义来扣,说你不能观察,你如果观察就犯罪了,你如果观察就要堕地狱等等,遮止别人观察。佛陀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佛陀说“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你们要好好通过四种道理观察,观察佛陀所讲的道理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你就受持,而且要通过理证之道详尽观察之后产生定解,然后就可以品尝它的殊胜妙味了。
此处也是一方面给弟子开出了这种条件,我所得到的甘露妙味,如果你们要品尝的话,你们必须要依靠四种道理(作用理、观待理、证成理、法尔理)产生定解,然后通过四依四不依的方式进行品尝。因为前面我们在学习四依四不依的时候,把前后的次第讲得很清楚,实际上把趣入究竟实相的次第已经讲清楚了。
第一步就是依法不依人,也就是说你如果要趣入实相,最初的条件必须要依靠正法,不能依靠某个人;法当中有词和意义,你不要依靠词句,要依靠意义;意义当中有了义不了义,你必须要依靠了义;了义当中有智慧通达的了义和心识通达的了义,你必须要依靠智慧。这就把一个凡夫众生从初学到究竟悟入了义之间的道理通过四依的方式讲得非常清楚。
为什么必须要通过四依呢?泛泛地在词句上面得到一些受用,这个不叫真正的品尝甘露妙味,这只是好像吃甘蔗的时候吃到了甘蔗皮一样,真正的精华在里面呢。有时候不管我们也好,其他众生也好,如果单单把重点放在词句上面的话,是没有办法真正品味的。所以佛陀在这里讲得很清楚,要依靠四种道理来详尽观察,详尽抉择,引发定解。然后再从相续成熟的角度来讲,必须要依靠四依,抛弃四不依,才真正能够品尝佛陀所证悟的这种甘露妙味。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反观一下,我们所走的道路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我们现在正在依靠四依抛弃四不依,逐渐逐渐我们就可以品尝,如果背离了四依,或者背离了闻思修的次第,或者只是闻思不修行,或者首先盲修瞎炼,老了之后再来闻思,这都是颠倒的。所以这里讲了,四种道理主要是通过听闻和思维产生定解,四依就是怎么趣入,怎么真修实证去品尝它。
分享此甘露,然于此浊世,
由反其道致,难尝法妙味,
见此以净意,最敬教心着。
“分享此甘露”佛陀很愿意在世间当中分享他自己证悟的甘露,没有丝毫的吝啬心,非常愿意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品尝,因为他的所见最清净的缘故,大悲已经最究竟。如果你相续当中还觉得我证悟了,我得到了,我就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其他人千万不要品尝到这个,万一和我平起平坐不就分享我的教徒了吗?如果有这样的心理,根本成不了菩萨,成不了佛。这些都是修菩萨道过程当中的所治,所对治所抛弃的。
佛陀之所以发心成佛,就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得到究竟的安乐,最初的发心就是这么正确,中间修道也是这样的,所以最后成佛,已经得到甘露的时候,他就是愿意把这个甘露和众生分享。
在其他地方讲菩提心的教义的时候,有些教派也讲过,比如一家人,有一个男子是家长,还有妻子儿女,大家都饿得非常厉害,但是只有一点点食物,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如果把一点点食物分下去的话,大家都只能吃一点,还是免不了饥饿,而且很快就会死亡。这个时候这位家长就发起了勇悍的心,一个人把食物全吃了,他吃了食物有力气,马上去找更多的食物。他是这样的发心,当找到食物的时候,他会干什么?肯定是把食物拿回来给家人分享。
在某一类发菩提心当中就是这样的,我和所有的众生现在都漂泊在轮回当中,大家都很痛苦,大家都没有正法,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有些大德在开示的时候说,如果现在用我的能力去做很多事业的话,自他都得不到很大的利益,这个时候我就发心成佛,我先去寻找妙法,我成佛,成佛得到了这种力量之后,我把证悟得到的妙法带给众生,这个时候真正能够利益众生。
这是一种修心的方式。修心的方式有很多种,这是有些大德开示的其中一种,在修行次第当中应该是在七重因果教授,前面知恩、念恩等等修下来之后,还有一个增上意乐,这么痛苦的众生谁来利益?我来利益,我有责任义务,这个时候就担起了利益有情的重担了。第七步就要想,我要利益他们,怎么利益他们?这个时候就发誓成佛,我以成佛的果来利益他们,这个时候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就具备了。
此处也是讲这个问题,最初发愿成佛是为了利益众生,现在已经成佛,就很愿意把这种甘露妙果给众生一起分享。
“然于此浊世,由反其道致”,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五浊恶世,尤其是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浊、见浊非常强烈,这样的时候就会反其道而行之。
本来佛陀说,你要通过四种道理来观察,但众生就根本不用四种道理观察,觉得多此一举,理论上的东西有什么用呢?这种说法在最初观察的时候欺骗了自己,蒙蔽了自己,是一种邪慧。有时候我们可以站在很高的角度,拿一些禅宗的语录、拿一些大圆满、大手印的词句来唱一些高调,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不执著,但内心当中对世间法非常执著,对任何一个法都非常执著,也不愿意通过这四种道理进行观察,觉得很累,很辛苦,但几年时间过去之后,内心当中这些很高很高的证悟也没有,定解也没有,什么都没有。这样的话,不如最初的时候通过四种道理来观察,通过四依来趣入。
但众生就是首先不愿意通过四种道理去观察,然后四依方面又颠倒了,依人不依法,依句不依义,依不了义而不依了义,依识不依智,这样反其道而行之,“难尝法妙味”。
因缘一错乱,它的果就会错乱。因正果就正,因圆满果就可以获得。如果你的因邪了,果就会邪。没有因就没有果。我们想要成佛,我们想要获得解脱安乐,每一个修行者,每一个出家人,每一个居士,都想成佛成菩萨,想要品尝正法妙味的心都有,但是如果方式方法不正确的话,是很难以真正品尝的。
这里点出了末世众生,或者我们相续当中的有些过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品尝到正法妙味?很多都是因为“反其道致”,不依靠四依,不依靠四种道理观察,怎么样品尝?
前面麦彭仁波切已经把这个观点讲得很清楚了,如果你要品尝甘露妙法,你必须要通过四种道理,四依的方式去趣入品尝。现在如果说是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想要通过自我造就,觉得佛陀说的是一回事情,对有些众生有利,我要重新开辟一条路,也许这条道路对我是最适合的。但实际上我们分别心认为最适合自己的,以最后的结果检验的时候,往往就是导致自己偏离正道的最主要的因素,这个叫做私心自是。为什么我们学佛的时候要依靠佛语?要依靠善知识的教授?千万不要自己去搞一套,否则就会导致这个问题。
“见此以净意,最敬教心着。”“见此”麦彭仁波切见到这个情况,佛陀开示了一条道路,众生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所以众生没有办法去体会佛意,没办法去现证佛经当中的意思,没办法去品尝甘露妙法的法味。见到这种情况之后,“以净意”,“净意”就是清净的意乐,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让众生重新回到正法的坦途上来,“最敬教心”就是对佛法的教义最为恭敬的心态,写了这部论典。
一方面是利益众生的心,一方面是恭敬佛法如意宝,因为佛法如意宝是唯一能够引导众生趣向于解脱的道路,如果这条路失坏了,很多众生就没办法趣入了。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在这样一种时机下,谁来挽救佛法?谁来让众生重新趣入正道?这个时候麦彭仁波切就写了这个论典。
如果我们把目光再重新返回去,简单梳理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里面讲了二谛,讲到了世俗量、胜义量,讲到了四种道理,讲到了四依,最关键的东西在这里面都有了,如果是他的传承弟子,或者其他相续当中有慧根的人,一看到这个论典之后,至少他就会认为四种道理非常重要,四依很重要,如果脱离了这种道理没办法解脱。至少在相续当中会产生这样一种正确的观念。当然福慧善根再深一点的人,就会在学习完之后对这四种道理引发定解,对四依四不依产生最为殊胜的趣入之心。这就是麦彭仁波切写这个论典的原因。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四依四不依等的殊胜道理,因为佛讲了必须要通过这个方式去趣入,去品尝妙味,如果众生偏离了这个正道就根本没办法,所以麦彭仁波切通过这个方式写了这个论典,让我们了知什么是四种道理,怎么样通过四种道理来了知二谛,怎么样了知四依四不依,怎么样去掉它的障碍违品,都讲了。所以我们就能体会到麦彭仁波切写这部论典的初衷。这就是如何造论的含义。
丙二、回向此善:
愿此思所生,无垢慧生理,
略说之善根,众成文殊果。
愿此善根回向众生都能成就文殊菩萨的果位。什么善根呢?“思所生,无垢慧生理,略说之善根”,“思所生,无垢慧”就是通过思维所产生的无垢智慧,我们如果真正要了知二谛,要了知四种道理,必须要通过思维所产生的智慧才能通达,不是通过听闻,通过听闻很难以了知,产生定解,必须要通过思维趣入。“生理”就是在众生相续当中生起的道理,麦彭仁波切在这部论典当中简略宣说了。
把这样略说的善根回向众生成就文殊果。也就是说,众生通过这部论典的学习,在相续当中是可以生起思所生慧的,思所生的无垢智慧能够在众生相续当中产生的道理,通过104个颂词宣说了,这个善根很巨大,所以回向众生都能够成就文殊菩萨的果位。
文殊菩萨显现上是十地菩萨,但实际上是三世诸佛智慧的总集,早就成就了无上妙果。成就文殊果就意味着众生能够真正证悟实相,能够成就最为殊胜的佛果。
甲三、圆满末义:
蒙文殊语日,心莲以信启,
溢此善说蜜,愿善缘蜂喜。
此处把自己的心比喻成一朵莲花,如果莲花向着太阳,又得到了太阳的照射,就会开放。莲花一旦开放之后,就会从莲花当中溢出蜂蜜,这些蜜蜂尝到了蜂蜜之后就会很欢喜。这是比喻的意思。
意义就是说,我们的心有信心的话,我们通过信心向文殊菩萨祈祷,得到文殊菩萨语言的太阳的加持,我们的心就会开放。我们的心性开放之后,就会从心性当中自然而然流出善说,就像从莲花当中自然流出甜美的蜜一样。我们的心一旦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就能自然显现善说。
当然这是说麦彭仁波切自己是怎么样得到加持的,从一个显现的角度来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所写的论典没有一句话不是文殊菩萨加持之后流露出来的。这是生生世世依止的,一生当中完全都是文殊菩萨加持之后显现很多事业。从究竟的角度来讲,全知麦彭仁波切本来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化现,无二无别。
此处说我的心通过三种信心,趣向于文殊菩萨,祈祷之后,文殊菩萨语言的加持力和我的心相融,打开我的心性,在这样的心性当中自然而然流露出这样一种善说的花蜜。
“愿善缘蜂喜”,这种善说的蜜出来之后,有善根、有善缘的弟子品尝之后会产生欢喜心。所以《解义慧剑论》,后代有缘弟子学习之后,能够由衷地产生欢喜,因为这当中对显宗密宗最为殊胜的道理,尤其是二谛二理、四种道理、四依、八辩才等等都讲过了。词句很少,但内容非常丰富。所以也愿众生对这些最关键的问题学习之后,能够由衷地产生欢喜心,从这个地方开始趣向于解脱的正道。
此《解义慧剑》,我本有书写之意,近日承蒙智者净意幢(拉色丹毕嘉村)劝请,而于护地年三月二十九一日内,文殊欢喜(麦彭仁波切)撰写,愿吉祥!共有一百零四颂,善哉!
“我本有书写之意”就是说写《解义慧剑》的近取因,以前就有书写的意愿,但是因缘不成熟的缘故没有写。“近日承蒙智者净意幢(拉色丹毕嘉村)劝请”,就是我们发的注释的作者,以净意幢的劝请作为俱有缘,因缘具备之后,在“护地年三月二十九一日内”,一天当中从文殊欢喜(全知麦彭仁波切)的相续当中自然流露出来,一天当中就写完了。愿吉祥!总共一百零四个颂词。“善哉!”就是一切善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