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解义慧剑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110课-重难点及讲记脉络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5/27 14:46

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课·重点

  一、静虑之必要

(一)何为静虑

静虑:就是禅定。

(二)静虑之必要

1、理说

如果一刹那也没有入过禅定,心很散乱,无法真实改变相续。

2、教说

《菩提资粮论》云:“众生诸烦恼,皆以乱心生,是故胜智者,旷修诸禅定。”

3、正反对比说

(1)正面:爱修禅定的人

透过禅定的力量,心比较清净,生活充满快乐。

(2)反面:不修禅定的人

心容易散乱,常被浮躁、焦虑、痛苦、伤感等情绪所控制。

  二、修持静虑之前行

(一)当舍

1、远离散乱,依止静处

(1)喧嚣散乱环境之过失

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

(2)城市中的人如何依止静处

用自己的房间,或修间佛堂,或到其他什么地方,定期不定期地修习。

(3)禅定之功德

A.自利

《发菩提心经论》中讲:“修禅定故,不受众恶,心常悦乐,是名自利。”

B.利他

《发菩提心经论》中讲:“教化众生令修正念,是名利他。”

(4)教诫

《佛本行经》云:“欲求解脱者,莫依众愦闹,天帝释以下,敬礼独静者。”

2、远离亲友

(1)远离亲友之必要

聚集必散:亲友终将分离,故不应贪执。

(2)遣除:割亲慈爱出家不慈悲。

A.相聚本来就是无常的体性。

B.割舍这些是为了寻求真理。

3、远离对财富的贪欲

(1)总说财富为苦因

A.财多生吝啬

颂云:“何人具财彼吝啬。”;“愈有愈贪如富翁”。

B.财多招怨敌

自己拥有多少饮食、财产、受用,也只会招来怨敌、盗贼等的损害。

C.财多消耗人生

(a)圣者龙树菩萨:“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

(b)《妙法圣念处经》云:“散乱之行,轮回之根。”

(2)详说积财之过患

A.吝啬而断送今生来世福

不顾一切罪业、苦难、恶语所得来的财产,既葬送了自己的今生,也断送了后世。

B.求财而不得悠闲安乐

(a)为了微薄的财物,不顾羞耻惭愧,不在乎人伦道德以及长久情谊,也不考虑正法和誓言,甚至都不顾惜生命。

(b)始终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安乐的日子,就在忙忙碌碌当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

《正法念处经》云:“贪心著财宝,不觉死时至。”

C.积财而终被怨敌所害

自己可能因为自己的财富死于怨敌之手,自己享用的并不多。

D.积财造业而漂于恶趣

为了积累财富造下的重如高山的罪业,导致自己遥遥无期地漂泊在难忍的恶趣之中。

(3)远离对财富贪欲之功德

《妙法圣念处经》云:“清净之行,安乐之本。”

(4)教诫

A.中道而行

(a)财富太多生痛苦

《大智度论》云:“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b)没有财富而活也不现实

要完全断绝五欲的享受,斩断跟财富之间的任何牵连,一方面不需要,一方面也做不到。

(c)中道而行

Ⓐ知道钱财的过失、无实质的意义,不过于贪执它,只要心清净,尽量让生活简单化,过一种适度的生活。

Ⓑ修行人尤其不能耽著财物。

B.为来世储备资粮

(a)当为来世储备资粮之理

今生所拥有的钱财、地位或者受用,绝对都是前世的福报所带来的。以后变成什么样子,就看今生的努力了。

(b)当以发心利他为来世储备资粮

Ⓐ为上师、为道场服务,也是在利益众生。

Ⓑ要有坚定长久的心态。

D.依靠上师三宝

随时随地都要祈祷上师三宝,让自己的心进入正确的轨道。

4、远离凡愚

(1)何为凡愚

一味追求今生利益的人。

(2)远离凡愚之理

A.凡愚令修行人失坏道心

这种人只顾今生,不顾来世,追寻真理的人和他接触以后,就会毁坏道心。

B.凡愚令修行人增灭善增罪业

因为凡愚难以取悦,所以与这种人相处只会增长罪业,减灭善业。

(3)远离凡愚不会失毁菩萨戒

A.大德教诫: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反反复复强调:远离凡愚恶人。

B.比喻说明:怀揣毒蛇。

(4)教诫

要求解脱、要修行,那一定要远离这些只有损害而毫无助益的人。

5、远离交际(愦闹)

(1)何为愦闹

如果依靠农工商与文化等而广泛交际,一味以繁多的事务而散乱,这就是愦闹。

(2)愦闹之过失——再精勤也没有实义

A.扶助亲友没有尽头。

B.扶助亲友一方面很累,另一方面,这种世俗层面的帮助意义也不是很大。

(二)当取

1、当舍弃一切而修行

(1)上等修行人的标准

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于岩洞、与野兽为友、调顺身心、舍弃衣食名誉,就在无人的空谷中度过人生。

(2)中等修行人的情况

尽量减少琐事,抽些时间修解脱法。

2、依止静地

(1)何为静地

偏僻,看上去也令人伤感之处。

(2)略说静地之功德——种种善根自然会生起来

A.正面

a.米拉日巴尊者说:“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信心永不离。”

b.“于令人伤感之处可生起静虑”。

B.反面

到了愦闹的地方,贪嗔等烦恼便会强烈涌现,有了烦恼,善心也就泯没了。

(3)详说静地之功德

A.觉性增上

寂静林间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之地。在这些地方,觉性会自然澄清,等持也会自然增上。

B.摆脱贪嗔,生起诸多功德

《正法念处经》云:“若在山树下,常修习禅观,则得清净智,远离一切过。”

C.功德超胜

《月灯经》中说:不要说亲自住在寂静处,甚至怀着去往静处的愿望,仅仅朝那一方向迈出七步,也胜过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

D.善法自然生起

《月灯经》等佛经中说:“居于深山胜静处,一切威仪皆成善。”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38Q52BDbO0



一、  禅定的基础知识

(一)  何为禅定

  1. 何名禅定

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严格讲,安住法性叫做禅,但一般来讲,只要心处于平静状态,都可以称为禅。

  1. 何名坐禅

《坛经》中定义:“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二)  禅定的分类及主要区别

  1. 世间禅定

一般世间禅定比较多的是修寂止,使心寂静下来,减弱五欲等粗大的耽执。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我空性见等解脱的因素。

  1. 小乘禅定

有出离心,有一个无我的空性见。

  1. 大乘禅定

有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空性见。要为令众生解脱而修。

  1. 密乘禅定

有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空性见、等净无二大圆满等的见解。

(三)  禅定的功德

  1. 出世间禅定

通过禅修认识真理,让心达到最细微的状态,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1. 世间禅定的功效

(1)  合理抉择

人在心绪不定,如处于困惑、焦虑、大喜、大悲时,或被贪欲、嗔恨等烦恼束缚时,所做的抉择不一定合理。经常禅修,内心保持宁静,就不容易犯这种错误。如果没法做到特别静,应尽量处于善心的状态。

(2)  增强忍耐力

若没有一颗坚强的心,即使外在的地位再高、事业再大、长相再好、钱财再多,也不可能拥有幸福。而通过禅修,可以变得坚强起来。

(3)  减轻压力

由于身心不堪重负,许多人已经倒了下去,甚至自杀。如果有禅修的习惯,可以有效地纾缓压力,更好的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4)  提升专注力

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当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可以让管理者迅速作出合理抉择,让科学家一瞬间得到新的发现,前辈的佛教智者们,更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

(5)  激发创造力

在历史上涌现过无数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他们通过努力在不同领域有所建树,多多少少离不开禅。粗大的心只能了解简单的道理,经常禅修,心静下来,处于最微细状态时,才可能领悟到一些平时觉察不到的深邃之理。

(6)  化解烦恼

当内心被竞争、攀比、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满,慈悲心、笑容就消失了。负能量的提升会削弱善心。更严重的还会破坏正常生活:跟他人吵架、打骂孩子、敷衍工作……。而通过禅修来安心,则万事皆平。

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

(7)  延缓衰老

人的大脑如果不锻炼,就会慢慢退化。如果有禅修的习惯,不仅不会孤独,大脑也不容易衰退。

(8)  治愈疾病

经常禅修,内心平静,身体不易生病,免疫力强,甚至能抵抗传染病。真正会静心的人,痛苦、妄想连同不合理的分别意念全都会消失,当宁静的力量延续到生活里,整个人的面貌会有改观,精神好,心情开朗,比吃药的效果好。

日本的长谷川卯三郎博士在《新医禅学》中说,通过禅修可以治疗高血压、胆结石、肺病、胃病等12种病。

藏族人有禅修、持诵佛号与心咒的习惯,心比较清净,避免了许多疾病,从而拥有了健康和长寿。

二、  禅定的修习

(一)  准备工作

1、身远离愦闹

远离尘俗世间的一切琐事。通过观修资财在积累、守护、增长、毁灭等方面的过患和痛苦,断除对身外之物的贪恋。

2、心远离妄念

舍弃谋取今生的一切心态和行为,除去所有分别散乱,尤其是对欲界五欲的沉迷和渴求,所想所修唯有正法。修持不共乘的菩萨还要远离自私自利的心态。如果广修,就是四种厌世法,倘若略修,就观修无常四际,生际必死等。

3、生活资具等不堕两边

不堕入纵情享乐的一边,也不能过分疲惫不堪,历经危及生身性命的严重苦行折磨。

4、断除贪恋有情

贪恋有情过患无穷,诸如争论不休,毁坏梵行而投生恶趣,受到众人谴责等。

对于异性的贪爱,小乘可以修不净观;菩萨乘可以作母亲、姐妹、女儿想;金刚乘观作都是本尊和本尊母的自性。

5、观寂静处之功德

独自一人在山里呆不住时,要念念回想寂静之地的功德:没有财物亲眷等对境,依此外缘所生的一切烦恼会自然泯灭,与飞禽走兽朝夕相伴……往昔诸佛菩萨持明众全是身居深山而得以证果。

6、守护清净戒律

修禅还必须守护心无恶作的清净戒律。在此基础上,修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并对犹如大地般的誓言三戒开遮加以取舍。

7、放松心态

在禅修过程中,要有一种放松的氛围:身体不要有太大的动作、行为;内心不要有太多的负面情绪。把压力、痛苦、焦虑等等抛诸脑后,保持一种轻松、清净的状态。

8、毗卢七法

坐垫后面稍高前面略低,身体作毗卢七法。身体悠然放松、心里无有苦楚。手结定印,或持密宗中双手盖膝盖的心性休息手印。

眼睛看势:初学者睁着眼睛,面前浮现的景象容易引起分别念,应闭上眼睛,等修到一定程度再睁开。

舌抵上腭:不是舌抵牙龈,而是舌尖抵在牙龈后面的凹陷处,如此可让分别念安住下来。

(二)  正式禅修

  1. 修法

禅定的本体是不散乱。于行住坐卧一切时分,以正念为绳将心栓在正法的柱子上,以正知为哨兵巡逻随时查看,令心不外散。

(1)  寂止

心专注于佛像或慈心、慈等持之类善心的所缘相上,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不跟随三时分别念,不散于六识对境中。心松紧适度,不加改造而安住。

(2)  胜观

心安住或生贪嗔心时,观察心的本性。无论何时,心的本体是不可言说的光明和空性,这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大圆满的本来清净。

  1. 寂止

(1)  境界

安住时会发现心轮番处于外散、内收或茫然无记中。

心静下来后,没有明显的杂念,而且意识感觉清澈、透明,内心感受平静。

如同浑浊的水在泥土沉淀后,上面的部分非常清澈、透明,如如不动。

(2)  安住

开始可能保持几秒钟,或者根本感受不到这种境界,只是各式各样的杂念。逐渐才能在没有杂念的情况下,保持这种状态。

在还未找到这种感受前,尽量不要搅动自心,令其沉淀平静后才会感觉到。在感觉到这种感受时停下来,就叫安住。再继续保持没有杂念、非常清澈透明的状态。

  1. 胜观

(1)  从方位观察:

《楞严经》讲心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

如:你正在想一个美好的对境,此时可以观察,心是在对境上,还是在自己的身体里;如果觉得在身体里,可以继续观察,是在上半身还是下半身;如果觉得在上半身,又是在哪个地方……如此层层剖析。

(2)  从三时观察: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3)  从相状等观察:

观心的本体,有没有颜色、形状等。

如:是红色还是绿色?是四角形还是圆形?如果找不到它的来源、去向、颜色、形状,到最后不难明白,这颗正在胡思乱想的心,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一种空性,而空性中又不是什么都没有,明清的心是一直都有的,叫光明与空性无二无别。

(4)  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在密宗的修法中,对任何一种分别念,贪心、嗔心,都要明观它。内观时会发现,经历过的痛苦、恐惧,根本没有发生过,都是分别念的不同形态。

如:正在生贪心、嗔心的时候,观察心的本体是什么,认识的当下就能止息。能认识心的本性,就叫“烦恼即菩提”,或者“分别念即是佛”。

(三)  树立正确的禅定知识

1、内心平静不是四禅八定

《俱舍论》中关于四禅八定的标准很高,没有长时间修禅定的话很难达到。没有杂念、清澈透明的状态不是四禅八定,但是稍微比较接近。

2、只修寂止不是解脱

只修寂止没有胜观,无法断除烦恼。修寂止是为了让心静下来,没有太多干扰,再去观其本性很容易证悟。

3、大乘禅定修法

禅修前,有出离心菩提心的修法,禅修后正确回向,才是大乘佛教的禅定修法。

4、禅定与睡眠、发呆不同

深度睡眠也没有杂念,但同昏迷一样是无念的状态,没有清澈、透明的感觉。

发呆是身心过度疲劳后,不想去思考,自然就很平静。但也没有清澈、透明的感觉。

5、观修时有杂念没关系

禅修主要是让心专注不散乱,安住分为两种,一种是住于清净中,一种是住于杂念中。

保持正念,不要沉迷于妄念不自知,当能制心一处时,有无念头都没关系,所见所听都可以作为禅修的对境。念头生起时,无论好坏都没关系,注视其后面不变的自性,或是突然切断念头之流,注视着赤裸的觉性。若无杂念,继续保持专注即可。

6、观修也可成就禅定

按阿琼堪布的观点:观修后的安住修,可以安立为一种禅定。按高标准修持,《三处三善引导文》的前92个修法,也可以成就禅定。

教证:

《前行备忘录》:“在这般观察修的过程中,心感疲惫,不想继续的时候,不跟随过去的妄想,也不迎接未来的希求,又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不加改造悠然安住,这就是舍等持。”

《阿琼仁波切密传》云:“依照阿哦仁波切制定的常规修法,《心性休息》的前行部分,从‘人生难得’开始到‘行菩提心’的学处——六度之间,至少需要用146天的时间来修习。修完以后,上等修行者即能够成就四禅定;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禅;下等修行者也能达到欲心一境。”

7、勿修到长寿天

真正的禅定是寂止和胜观结合,具有胜观的明分。

在一定的善业基础上,没有以正确的发心、正见、胜观摄持的禅定有可能生到长寿天。

8、佛菩萨是长时间处于禅定当中吗?

佛菩萨是圣者,超越了轮回。佛恒时安住在大平等清净的状态中,具足一切禅定的功德,无有生灭、变化,超越一切相状。为利益众生,示现上也可以安住在禅定的境界当中。

9、佛菩萨的禅定境界

《华严经》中云:“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禅。何等为十?所谓:常乐出家清净禅,舍一切所有故;得真善友清净禅,示教正道故;住阿兰若忍风雨等清净禅,离我、我所故;离愦闹众生清净禅,常乐寂静故;心业调柔清净禅,守护诸根故;心智寂灭清净禅,一切音声、诸禅定刺不能乱故;觉道方便清净禅,观察一切皆现证故;离于味著清净禅,不舍欲界故;发起通明清净禅,知一切众生根性故;自在游戏清净禅,入佛三昧,知无我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清净禅。”

三、  在生活中禅修

(一)  善巧利用当下因缘

1、随缘创造环境

如在家中,即便每天修寂静只有十分钟,也尽量在这十分钟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氛围。

2、不圆满中不能放松

在寂静处很自然生起的功德,在不圆满的环境中必须得要勤作才能生起来。比较溃闹散乱的地方,一定要小心谨慎,尤其更加要保持正知正念,对闻思修行,听法、思维、念咒、打坐等善行就更不要放松,以此避免道心下滑。

3、道场即是寂静处

寂静处一种是真正在寂静森林、山洞等地,一种是令我们可以增上智慧、慈悲心之地。

我们每周去的共修道场,就是寂静处。大家一起听法,思维研讨法义,一心求善,互相影响。闻思修、戒定慧、善心慈心都可以生起来。每周一次的共修,相当于强烈充一次电,可以帮助我们至少在这一周中保持一种好的状态,底下在做一些闻思修就更好了。

(二)  禅修与生活相融合

1、不是无所事事

借助禅修可以更好的完成对社会的责任,无疑是有益的,不是无所事事,享受安逸。禅修,是让生命更有意义,并有所作为。

2、不是放下生活

从前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什么叫禅?”老和尚说:“饿了吃困了睡,就是禅。”在禅宗大德的修行里,是不需要排斥任何行为的,行住坐卧都是禅。

3、如何结合生活?

这取决于你是否了解这种修法。如果了解并懂得运用,就可以在生活的各样形态里禅修,即使生烦恼时也不例外。

如:生气时,向内观愤怒意念的本体。如果能认识其本体并安住其中,狂暴的心态自然烟消云散。在真实层面里,并没有一个另外的“愤怒”存在。这就是禅,一种回归自性的修行。

4、随时随地禅修

真正的禅修,不需要影响工作。甚至不必单独安排时间来修行,坐车、开车、上下电梯乃至行住坐卧都可以。只要懂得以心观心,从而认识心的本性,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变意念;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将心念转变为对实相的了解,就是在禅修了。

5、培养禅修习惯

为了引发这种修行,我们要培养每日打坐的习惯。早上起来,不光要洗脸刷牙,也要禅修一会儿,一天都会拥有放松、积极的心态;晚上睡觉前,不光要沐浴洗漱,也要让心静一静,睡眠质量也会很高。如果每天坚持这样做,贪嗔等烦恼就会越来越轻。

参考资料:智悲研讨论坛、《前行广释生西法师辅导》、《前行备忘录》、《慧灯之光》、《禅与财富管理》、《禅宗与心灵救助》、《身语意的瑜伽》、《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禅修》等。



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课·讲记脉络
科判定位
甲一、闻法方式
甲二、所讲之法
乙一、共同外前行
乙二、不共内加行
丙一、皈依
丙二、发殊胜菩提心
丁三、愿行菩提心学处
戊二、行菩提心学处
己五、静虑
庚一、静虑之必要
正文脉络
一、静虑之必要
(一)何为静虑
静虑:就是禅定。
(二)静虑之必要
1、理说
如果一刹那也没有入过禅定,心很散乱,无法真实改变相续。
2、教说
《菩提资粮论》云:“众生诸烦恼,皆以乱心生,是故胜智者,旷修诸禅定。”
3、正反对比说
(1)正面:爱修禅定的人
透过禅定的力量,心比较清净,生活充满快乐。
(2)反面:不修禅定的人
心容易散乱,常被浮躁、焦虑、痛苦、伤感等情绪所控制。
二、修持静虑之前行
(一)当舍
1、远离散乱,依止静处
(1)喧嚣散乱环境之过失
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
(2)城市中的人如何依止静处
用自己的房间,或修间佛堂,或到其他什么地方,定期不定期地修习。
(3)禅定之功德
A.自利
《发菩提心经论》中讲:“修禅定故,不受众恶,心常悦乐,是名自利。”
B.利他
《发菩提心经论》中讲:“教化众生令修正念,是名利他。”
通过观修、发愿回向等清净心态,也可以帮助众生,间接实现利他。
(4)教诫
《佛本行经》云:“欲求解脱者,莫依众愦闹,天帝释以下,敬礼独静者。”
2、远离亲友
(1)远离亲友之必要
聚集必散:亲友终将分离,故不应贪执。
(2)遣除:割亲慈爱出家不慈悲。
A.相聚本来就是无常的体性。
B.割舍这些是为了寻求真理。
a.寻求解脱者需要放下亲友这种“残忍”
从谏和尚不认亲生儿子:从谏和尚值遇自己俗家的儿子打听自己的下落,故意给他指了别的方向,之后,永远也没有再见到儿子。
b.大多数修行人是看破之后才走上出家之路的
(a)藏地寂光大师:寂光大师在米拉日巴尊者示现神通后生起极大信心,依止尊者后发誓:终生只着一衫布衣,不穿皮制靴子,永远不回家乡,永远不贮存超过两天的食粮。成为尊者弟子中最能看破红尘的一位。尊者示现圆寂后,寂光大师在山洞中苦修至圆满境界,最终不舍肉身而飞往空行刹土。
寂光大师给的教言:“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我独自而安住。”
(b)汉地惟则禅师:唐朝的佛窟惟则禅师一个人住山几十年独自修行,用落叶作房顶修建茅棚,渴了喝清水,中午就以野果充饥,野兽为友,禅修不辍,开创了佛窟一派。
c.给我们的启示
现在要修行,如果一个人不敢去森林里住,那就两个人:一个人护关,一个人闭关。三四个人以上,搞不好会成为烦恼之因。
3、远离对财富的贪欲
(1)总说财富为苦因
A.财多生吝啬
颂云:“何人具财彼吝啬。”;“愈有愈贪如富翁”。
B.财多招怨敌
自己拥有多少饮食、财产、受用,也只会招来怨敌、盗贼等的损害。
C.财多消耗人生
(a)圣者龙树菩萨:“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
(b)《妙法圣念处经》云:“散乱之行,轮回之根。”
(2)详说积财之过患
A.吝啬而断送今生来世福
不顾一切罪业、苦难、恶语所得来的财产,既葬送了自己的今生,也断送了后世。
B.求财而不得悠闲安乐
(a)为了微薄的财物,不顾羞耻惭愧,不在乎人伦道德以及长久情谊,也不考虑正法和誓言,甚至都不顾惜生命。
(b)始终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安乐的日子,就在忙忙碌碌当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
《正法念处经》云:“贪心著财宝,不觉死时至。”
C.积财而终被怨敌所害
自己可能因为自己的财富死于怨敌之手,自己享用的并不多。
D.积财造业而漂于恶趣
为了积累财富造下的重如高山的罪业,导致自己遥遥无期地漂泊在难忍的恶趣之中。
(3)远离对财富贪欲之功德
《妙法圣念处经》云:“清净之行,安乐之本。”
(4)教诫
A.在家人该如何做
不一定有机缘到寂静处学修,但只要心清净,尽量让生活简单化,就很好了。千万不要过于执著财富和欲乐。
B.中道而行
(a)财富太多生痛苦
《大智度论》云:“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
(b)没有财富而活也不现实
要完全断绝五欲的享受,斩断跟财富之间的任何牵连,一方面不需要,一方面也做不到。
(c)中道而行
Ⓐ知道钱财的过失、无实质的意义,不过于贪执它,只要心清净,尽量让生活简单化,过一种适度的生活。
依靠闻思了解财富的过失
首先反观自心,提升自身的佛学修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才知道如何对治贪执,也才会心甘情愿过知足少欲的生活。
财富的过失
龙猛菩萨:“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
不退转是关键
应该长期闻思修行,仅凭最初的“看破”,是不会有真实收获的,因为修行的路很漫长,让自己不退转是至为关键的。
Ⓑ修行人尤其不能耽著财物
如果心全部耽著在财物、名声等世间法上,内在的修行就没有希望了。
C.为来世储备资粮
(a)当为来世储备资粮之理
今生所拥有的钱财、地位或者受用,绝对都是前世的福报所带来的。以后变成什么样子,就看今生的努力了。
(b)当以发心利他为来世储备资粮
Ⓐ为上师、为道场服务,也是在利益众生。
Ⓑ要有坚定长久的心态。
修行一定要有耐心,依止寂静地、上师也要有耐心,不要换来换去。
D.依靠上师三宝
随时随地都要祈祷上师三宝,让自己的心进入正确的轨道。
4、远离凡愚
(1)何为凡愚
一味追求今生利益的人。
(2)远离凡愚之理
A.凡愚令修行人失坏道心
这种人只顾今生,不顾来世,追寻真理的人和他接触以后,就会毁坏道心。
B.凡愚令修行人增灭善增罪业
因为凡愚难以取悦,所以与这种人相处只会增长罪业,减灭善业。
(3)远离凡愚不会失毁菩萨戒
A.大德如是教诫: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也反反复复强调:远离凡愚恶人。
B.比喻说明:怀揣毒蛇。
(4)教诫
要求解脱、要修行,那一定要远离这些只有损害而毫无助益的人。
5、远离交际(愦闹)
(1)何为愦闹
如果依靠农工商与文化等而广泛交际,一味以繁多的事务而散乱,这就是愦闹。
(2)愦闹之过失——再精勤也没有实义
A.扶助亲友没有尽头。
B.扶助亲友一方面很累,另一方面,这种世俗层面的帮助意义也不是很大。
(二)当取
1、当舍弃一切而修行
(1)上等修行人的标准
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于岩洞、与野兽为友、调顺身心、舍弃衣食名誉,就在无人的空谷中度过人生。
我们做不到可以怎么办?
A.随喜和发愿。
B.到山里住几天、几个月。
(2)中等修行人的情况
只要尽量减少琐事,抽些时间修解脱法。
A.不要一激动就马上离婚辞职,住进山里,这样是不负责任的。
B.选择怎样的修行之路,一定要慎重。也许这种慎重,对你的出家或修行是一大违缘,但以智慧抉择为先导,也是经论的意趣。
2、依止静地
(1)何为静地
偏僻,看上去也令人伤感之处。
(2)略说静地之功德——种种善根自然会生起来
A.正面
a.米拉日巴尊者说:“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信心永不离。”
b.“于令人伤感之处可生起静虑”。
B.反面
到了愦闹的地方,贪嗔等烦恼便会强烈涌现,有了烦恼,善心也就泯没了。
(3)详说静地之功德
A.觉性增上
寂静林间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之地。在这些地方,觉性会自然澄清,等持也会自然增上。
榜样:宋朝的怀志禅师谨遵师命,在寂静山里修持了二十多年,可谓“万事看破、万缘放下”。
我们当行于中道:
作为修行人,饮食上不应该太挑剔,只要吃饱,吃得卫生就可以。
也不能太愚痴,什么都不讲究。
B.摆脱贪嗔,生起诸多功德
《正法念处经》云:“若在山树下,常修习禅观,则得清净智,远离一切过。”
当一个人的心能清净下来,并且常常专注于真理的话,智慧自然而然会打开的。
C.功德超胜
《月灯经》中说:不要说亲自住在寂静处,甚至怀着去往静处的愿望,仅仅朝那一方向迈出七步,也胜过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
D.善法自然生起
《月灯经》等佛经中说:“居于深山胜静处,一切威仪皆成善。”
即便没有刻意精进行善,可是厌离心、出离心、慈心、悲心等功德会油然而生,所作所为也自然全部成为善法。
(三)总结
以上讲的这些是静虑的前行法,因此也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
参考资料:《前行广释.第一百一十课》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3fWZBCpWg0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