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解义慧剑释 > 正文

《解义慧剑释》2016年辅导11-12课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6/2 18:3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开示学习一下《解义慧剑》。

《解义慧剑》是通过思慧对于佛陀和佛法产生定解的殊胜方便,有些信心或者定解都是通过听闻的智慧,也有些是通过思慧、修慧,在闻思修得到的智慧中,这部论典主要是引导我们通过思维,也就是通过四理思维二谛,包括世俗谛和胜义谛中的佛陀、佛法等等,这方面完完全全通过自己的思慧来通达。一般来讲通过听闻产生的智慧、生起的信心稍显肤浅。虽然听的时候好像信心很大,或者很明白、很震撼,但是下了课出门遇到事情之后,这样的感觉就没有了,这也是很多人的亲身体验。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通过听闻得到的智慧,或者生起的信心、感到的震撼等等非常肤浅。为什么大恩上师经常说听闻之后必须要看书思维呢?就是把我们听到的东西不断地消化,通过思维转变成思所生慧,这是比较稳固。他不单单是耳根听了一下,也是通过自己的心反复去思考听到的法义。如果我们刚开始不听,不知道怎么下手,也不知道大概的意思。如果不听闻就去思维,我们也会无从下手;如果听了之后不去思维,听到的东西很快就会没有了。

如果想要系统的学习佛法,必须首先听再思维,有些世间人对佛法有一点兴趣,只是去参加一些讲座,听一些开示,听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频频点头,下去没有思维的缘故,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内心没办法进一步地对于这些法义产生更深的了知。

如果没有通过思维产生定解,也没有办法修行,我们修行必须要建立在定解的基础上。没有定解不能修吗?虽然也可以修,但是没有定解的修,一定是盲修瞎炼。有些人说我在修行,把自己的眼睛闭起来什么都不想,觉得很舒服。这是不是修呢?也算是一种修。修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修。对于自己解脱有利益的正见,无我的菩提心都没有,只是通过静坐获得了比较舒适的感觉而已,虽然不能说没有利益,但是离解脱的利益还差的远。

还有一种是通过听闻的修行,虽然听上师说应该这样去观菩提心,听了之后他就去修,这时能不能修呢?也可以修。关键是在修的过程中,内心对于所修的法本身还有很多隐藏的疑惑,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或者没有从很深的方面了解所修的含义。虽然也可以修,但是也许越修疑惑越多。在没有静下来修的时候,似乎懂了,坐下来观修的时候觉得有很多漏洞,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用犹豫的心去修效果不好,或者对这个法的本身理解比较肤浅,修的效果也不大。

通过思维之后会有了定解,因为定解是遣除了疑惑、增益损减之后的确信,所以既然修的是确信的东西,就没有疑惑,在修的时候会很有把握。通过思维得到的见解有深度,不会那么肤浅,既确信,又有深度,这就是真实的修行。闻慧来自于闻,听闻再生起闻慧,思维的基础是什么呢?我们应该以闻慧为基础,就是听闻之后有一种智慧,在闻慧的基础上展开思维,通过思维产生思所生慧,思所生慧的因是思。思的一种因是闻慧,闻慧的因是闻,就是这样的次第。有了闻所生慧的定解之后,就可以修了。

我们修的是什么呢?按照真正的次第来讲,我们所修的应该是思慧,思慧得到的定解才是真正的修所缘。我们一定要修思慧,然后通过修产生修所生慧,修所生慧可以成为证悟的因,里面有这样的次第。如果我们没有在修慧的基础上反复安住,就没有办法产生证悟的智慧,所以说证悟一定来自于修慧。一般来讲闻思修的次第就是这样。有些人没有修,灌顶或者听法时就证悟了,这方面说明他以前的种性或者善根非常圆满。以前曾经走过了很多修行之路,只差一点因缘的缘故。通过一次灌顶,或者传法可能就证悟了。

作为一般的凡夫人,应该按照次第去做,并不是我们通往证悟的过程中,不知道现在到底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修行。我会通过上师用棍子打我的头而证悟,还是哪一天不小心摔一跤证悟呢?根本没有底。按照闻思修的次第,通过听闻产生闻慧,通过闻慧产生思,通过思产生思所生慧,再由定解而修,由修而产生修所生慧等等,这些是我们通过按部就班的方式可以操控的。针对绝大多数中下根基的平凡者来讲,这是非常好的次第。

有些人想,谁知道我到底是不是利根呢?万一我是利根就可以不走这条路了。利根者有他的法相,如果对于颂词讲解也听不懂,对于上师的信心今天有明天没有,贪欲大得不得了,这些不会是利根者的体现。真正的利根应该不会这样,即使有些疑惑,听了一遍之后,马上也会产生感觉。虽然认为自己不需要广大的闻思,作为利根者就要走证悟者的道路,但是在灌顶或者听法时应该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感觉。这些都没有,你说自己是利根,可能也不现实。

我们情愿把自己定位成中下根,也不要定位成利根。利根者如果把自己定位成中下根,在这个过程中利根者的体相就会表现出来。相反自己是中下根如果定位成利根,就会出现很多麻烦。自己不会老老实实地按照上师安排的次第慢慢成熟自己的根基,所作所为都会按照利根者去做就会很麻烦。

闻思修的次第对我们来讲非常有必要。很多时候上师都说不要间断闻思修,如何调伏烦恼也是闻思修之一。以前我们在学院的时候,在觉得修行很困难,就去问上师有没有什么法可以调伏烦恼。上师说,闻思修就可以。通过不断的闻思修,从自己修行的侧面来讲,智慧和福德的沉淀特别重要。虽然上师有很多的窍诀、方便可以调伏我们的贪欲、嗔恚、愚痴、傲慢等等,八万四千法门都有这种功能,但是这些法教给我们,想要获得利益的话,修行者本身需要很深的沉淀。这个沉淀是什么?作为修行者来讲沉淀就是福德和智慧,一方面要有福德,一方面要有智慧,这些通过闻思修就可以沉淀下来。

有时感觉好像我们现在做的闻思是不是没什么用处,你看上师都在指点某某人实修了,心里很着急,没有什么着急的。如果我们的根基没有成熟,或者自己的很多因缘不成熟,急急忙忙趣向实修的轨道中,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实修的正行当中,非常了不起,仅此而已。如果我们有了福智之后,自己慢慢就会懂得修行方式,按照佛经论典、上师教言去落实,这些烦恼慢慢都会调伏。否则虽然顶着一个实修者的名称,但是内心根本不知道修什么,或者像刚刚我们讲的一样,虽然在修,但是根本没有深度,没有了知到自己所修的法的甚深广大之处,实际上利益并不大。从这方面看的时候,做为修行者来讲,通过这些方法产生应有的沉淀或者福智,具有不退转的信心非常重要。

整个佛法当中,从头到尾对于信心都是非常的提倡,虽然刚开始的信心可能只是一种迷信,但是迷信好不好呢?也好也不好。因为最初如果没有迷信,我们可能也进不来,所以也不能一概地说迷信不好。有多少人是完全通达了所有的五部大论才皈依的呢?有是有,但是很少。很多人刚开始皈依佛门或者修行佛法都是一种迷信的成分。这方面也有好处,如果没有迷信,我们可能也走不到现在,但是也不好,因为你不能永远保持在这个状态,所以进来之后应该好好地学习佛理,然后产生更高的信心。随着我们对佛法的认知,福智、信心会不断地增上。

信心的层次很多,不是只有一种信心,也不是说不管什么信心,只要有信心的人都可以六个月成佛。六个月成佛的信心和刚开始懵懵懂懂进入佛门的信心不在一个层面上,虽然都是信心,但是内涵差得太远了。因为六个月成佛的信心包含了太多的要素,如果要达到六个月、三年,或者一生成佛的信心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如果没有大量的准备,依靠自己现在的信心达不到一生成佛,或者六个月成佛的高度。我们到底能不能一生成佛呢?理论上来讲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众生都是佛,佛功德在如来藏中本来都是圆满的,所以能不能一生成佛还要看自己的精进和信心,就是说对于自己依止上师的信心,是不是依教奉行,或者按照他指点的道路慢慢去调伏自己,逐渐圆满自己的福智。如果这些因缘都有了,智慧、空性、如来藏、等净见等等都是属于智慧,发菩提心或者修五加行等等是福德,这方面获得强大善根的支撑力很重要。

真正有善根的人对上师的教言听得进去,也愿意去做,他不会说上师可能是给张三李四讲的,和我没有关系,我是另外一种人。对上师讲的他就会去做,虽然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要看他的善根,但是他对于上师的教言会认认真真地去落实,这种人更加容易一生成就。因为他表现出来的素质不一样,我们今天也不是讲这个,而是说通过思维生起定解很关键。

如果有了定解之后,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虽然定解不是修所生慧,但是也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比如我们的邪分别念生起来了,这时候定解就会跳出来帮助你,阻挡很多内在的非理作意、外来的邪知邪见等等,如果内在的分别念产生了,定解会帮你消灭;如果外来的病毒,定解也能帮你挡住,所以定解在我们相续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我们可能还没有产生修所生慧,但是也不能满足于闻所生慧,现在就要通过思维而产生定解,这是可以做到的,这是本论的特点。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对二谛进行观察抉择的四种途径,这样就会对于二谛完完全全了知,然后产生四依法的作用。前面学习了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现在学习的是依智不依识,其实四依还有所对应的四不依。这些对于我们趣入了义、证悟究竟实相来讲特别关键,四种正确的途径叫做四依。四不依不是完全错误,比如你在学法时依人不依法有没有利益呢?也有利益。为什么呢?毕竟这些对境本身代表了菩提心、圆满的智慧,只不过你的方式可能有点不对。如果你依止他的教言直接可以调伏身心,如果你依靠佛陀外在相好、神通、事迹等等,也可以种下善根,不一定就是错误的,只是你能够依法得到的利益更大,会直接成为调伏你的方便,也许依人也可以成就。

依人的本身有两种情况,既有像佛一样这种所谓的人,还有一些骗子,这方面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是完全依人,比如对于佛陀、文殊菩萨,或者上师等等只是依人有没有利益呢?也有。因为他是一个充满智慧慈悲,非常正直的人,所以依靠他可以间接得到利益。这个间接的利益是什么意思呢?从直接和间接的解脱利益来讲,依人不依法也许只能得到间接利益,当然不包括依止一个骗子的情况,我们说的是依止佛陀或者真正的证悟者。

如果依义不依语,依义就是说我们要在内心中修行,依语是不是没有意义呢?依语也有意义,如果你对于佛经、论典的词句反复推敲有没有用?也有利益,能够产生间接解脱的作用。依靠不了义有没有用呢?也有用,很多不了义法可以帮助我们压伏烦恼、积累福德,发菩提心、出离心,布施、持戒等方面当然有用了,但是相对直接的解脱来讲,仍然是间接的。依智不依识的依识好不好呢?也好。因为已经到了了义法中,通过心识去辨别了义的法,所以还是有用。如果你在这个基础上能够依智,不满足以心识去了知了义法,而是想要通过智慧去现证的时候方向就不一样了。自己用功的方向也会不同了,知道了现在依心识观察大空性、如来藏、等净无二等等不究竟、不圆满,我要超越它,如果有了这种观念就不一样了,你会为了超越心识了知了义法去做很多修行,否则觉得已经究竟了,心识了知二谛就可以了。这样证悟法界的时间还会拖延。

因为毕竟你是选择了一条迂回之道,而不是直接证悟圣谛的道,所以针对上根利智的大乘行者来讲,四依法是最好的。如果不是上根利智的大乘修行者,其他的也可以作为暂时的依靠处,或者我们也可以经由刚刚讲的首先依止人再去依止法、经由依止语再去依止义、经由依止不了义再趣向于依止了义、经由依止识到达依止智,关键是这个过程我们要清楚,必须知道四依四不依。我们应该知道现在是通过识来了知了义,虽然本来就有这个过程,但是要知道这是不究竟的,还要突破。如果有这种观念就没什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有可能依止颠倒了,我们就会难以迅速地直接趣入于正法或者实相了义的证悟。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依智不依识的内容。

精通二谛理,见二谛融义,

如为精除皮,知勤诸方便。

“精通二谛理,见二谛融义”,如果我们通过前面的道理修行,完全地精通了世俗谛和胜义谛的道理之后,可以见到二谛相融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二谛的通达,也要经历很多的心路历程。我们刚开始学习中观时完全不懂二谛,总是感觉好像很难理解,不知道什么是世俗、胜义,慢慢就会知道世俗是这样的,胜义是那样的,这时就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你觉得懂了二谛,二谛就是双运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模糊了,感觉二谛双运好像不是这样的,这个过程也会经历很多次。虽然有些根机很利的人一下子通过几步就可以达到二谛双运的状态,但是一般的人还是会对于所谓的二谛双运意义经过很多次的提炼。这段时间觉得二谛懂了,过段时间感觉还是不踏实一样,还是应该继续地学,慢慢在内心当中完完全全就懂了。这是精通二谛理,前面可能我们没有真实地精通,只是懂了某一部分,没有完全地融会贯通。如果把二谛的正理完全融会贯通了,就可以见到二谛相融,相融是无二无别,二谛无二无别,二谛的概念也没有了,就可以见到二谛相融的意义。

前面的精通二谛理,我们可以理解成定解,或者观修的过程,然后见二谛融义就是最后完完全全可以现见二谛双融,真实地见到二谛双运就是菩萨的境界,精通二谛理可以是凡夫,或者资粮道、加行道等等的修行,如果真实地现证亲见了二谛双运,不需要轮番可以见到就是亲证,亲证二谛双运是一地菩萨以上的境界,阿罗汉也没有,见二谛融义就是已经完完全全地证悟了。

为什么我们说四依法是一个把凡夫人的心逐渐引导趣向于证悟圣者地的过程呢?如果你没有经过正确的轨道,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四依法,最后达不到这个标准,见不到二谛融义的境界,只有刚开始时依法,依法不依人时就抓住了重点,开始入门了。依义不依语,法中我要依靠意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因为现在我们目标是证悟大法界、证悟实相,所以这个不能错。你依义的时候如果依靠不了义了,不了义的法不会直接讲到究竟法界实相的,它给你讲世俗谛、因果取舍、显现,不会给你讲究竟胜义谛。如果你依靠不了义,在不了义的法中找不到宣说究竟实相的内容。既然你没有学到又怎么通达呢?因此你必须要依靠了义,才能趣入究竟实相。然后在依靠了义的时候,必须要依智才能现证。因为依识不能现证,心识证悟不了胜义谛,必须要安住心识的本性,或者换句话来讲,必须要让心识隐没、智慧现前,而不是用心识去缘了义,应该以智慧去照见了义才能现证。

四依法的过程很清楚,你颠倒了就不行,依人不依法、依语不依义、依不了义不依了义、依识不依智都不行,四依法就是把我们现在凡夫人的分别心逐步地通过正确的四步走最后见二谛融义。见二谛融义是什么?就是现证二谛双运。圆满法界就见道了,至少是初地以上的菩萨,这是依智不依识的重要性。尤其是把四依法串起来看绝对是这样的,而且次第不能错乱,它的特色也很鲜明,就是引导我们的心证悟胜义谛的四个步骤。

“如为精除皮”,打个比喻讲好像为了精华去除它的外皮一样。比如我们吃核桃,如果你不把核桃外面坚硬的壳敲碎,怎么取出精华美味的核桃仁呢?不仅坚果如此,苹果等水果也是首先要把皮去掉,然后再吃里面的果肉,很多东西都是为了最后的精华,必须要去掉外面粗糙的皮,这也是一样的。“知勤诸方便”,所有的方便都会逐渐达到最后二谛双运的证悟。因为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朝这个目标行进,所以现在很多道友学法都是处在某个阶段。比如有些道友可能学到世俗菩提心的阶段,有些可能处在学习空性的阶段,他们并不明白学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只是在学,还不是很清楚。

真正地学到后面,再通过《解义慧剑》来做一个纲要性的指引,这就很清楚了。为什么要学这个呢?现在我的菩提心是哪个阶段,对于最后证悟二谛双运起到什么样作用?我们现在很辛苦地推理、观察这个杯子干什么?有些人想,观察这个杯子是一是多,对我修行到底有什么作用?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个不要紧,学下去就好了,慢慢自己的智慧通达了,会把前面、后面、中间所学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贯通了,对于里面的脉络、纲要非常地清楚,这些都是自己得到的。这时很多早期的疑虑也会一扫而空,而且通过自己的认知,慢慢就可以想明白,这个修法当时是这样讲的,对于后面有什么样的引导,或者对我们调伏烦恼到底有怎样的作用,逐渐很多的怀疑就会冰释了。

如果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很多时候还是不懂,学这个到底有什么用。以前我们也是遇到过这种情况,感觉好像学了很多,在学院也是一样的,道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有人说学了很长时间,到底学中观有什么用呢?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学习中观的必要性,柱子和瓶子跟我们有什么仇?天天去破它们。我们刚开始学习,可能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慢慢随着智慧增上了,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就会知道当时学习这些的原因。我们过去处在比较低的层次,看不到全局肯定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当我们学得越多,见解越来越高,定解越来越明显,慢慢就会知道了,自己就可以找到修行的道路。那时上师再给你讲窍诀,或者怎么样观修,因为你已经有了这个底蕴,一讲就懂了,所以修起来也非常迅猛。如果没有沉淀,即便给你讲了,不是模模糊糊地懂了一点,就是完全不懂。

知勤诸方便,所有的方便都是为了悟入二谛双运的意义,就像为了精华除掉皮壳一样,我们现在的很多方便,必须要知、勤,一系列从不了义到了义的所有成道方便等修法都包括在内。知和勤是什么意思呢?“知”是了知,必须要在见解上完全了知;“勤”必须要精勤地去做。了知之后还必须要去做。你知什么?知方便;勤什么?勤方便,这样你才能真正通过这种方便到达二谛双运的意义。如果你不知道,也没有去勤作,这方面不行。同样你知道了,不做也不行,或者你虽然很精进,但是不知道也不行。因此必须要知和勤。如果知勤诸方便,就像为精除皮一样,最后可以通过精通二谛理,见二谛融义,非常明显了。

故佛知方便,方便称正道,

于师彼圣教,起不退转信。

“故佛知方便”,我们知道佛陀是遍智,佛陀也是通过四依法,知方便、勤方便在初地的时候,了悟了二谛双运之后,再通过不间断的勤奋,最后成佛了。成佛之后,佛陀成了遍智,完全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机,也会知道调伏不同根机的方便法,以及哪些是调伏众生的方便,哪些不是,这些在佛陀遍智的相续中了知得清清楚楚,不是推理,而是现见,没有丝毫的错误和疑惑。佛陀完完全全地知道这些方便,能够帮助我们趣入无生实相、究竟法界的方便称之为正道,即正确的途径。如果最后不能趣入于究竟实相,走偏了,不能叫方便,也不叫正道,只有能够帮助我们趣向于究竟实相的方便称之为正道。

虽然这些方便,了义和不了义的法对我们来讲都很重要,但是为什么说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个原则是什么?我们要趣入究竟实相,如果没有这些不了义的方便,不经由这个梯阶,也到达不了究竟的状态。对我们而言,不了义和了义的修法、心识和智慧都是需要的,只不过我们要把主次分清楚,这样就没有矛盾。有些人说这里讲了不能依不了义,我以后不守因果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不了义的。佛陀讲了了义、不了义的差别,空性是了义,世俗显现是不了义的,不了义不等于错误,不是就要丢掉,只是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趣入于实相,它是辅助的因缘,或者基础、方便,没有它达不到更高的状态。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既要恭敬不了义的法,也要恭敬了义法,对不了义和了义的法都要依止、修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趣入于究竟实相,这种方便称之为正道。

如是地学习了知之后,“于师彼圣教,起不退转信”,这个“师”是导师,导师就是释迦牟尼佛。世间有很多自称为导师的人,能够通过方便引导众生的心识趣向于离戏光明法界,就是导师释迦牟尼佛。我们因此会对于佛陀本身的智慧,以及他是遍智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只有佛知道方便,讲了那么多方便法,如果没有遍智,怎么能够知道这么多众生的根机呢?然后通过不同的根机,给众生不断地指引趣向于证悟的方便,根本说不出这些方便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于导师佛陀是一位真正的量士夫要产生不退转的信心。

“彼圣教”,然后是对于佛陀宣讲的圣教生起不退转的信心。不管是小乘的法,还是大乘显宗、密宗法的每个修法都能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对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等净无二的如来藏等等,越思维越会产生定解。因为不退转信特别重要,所以佛法中经常会讲到信心。刚刚讲了信心有很多层次,在初期的迷信阶段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信心,然后是有了一定福智之后的信心,乃至于最后对于导师和圣教完全产生了定解的不退转信。在前行等地方讲了三种信心,或者四种信心,都是信心的不同层次。

第一种是清净信,基本上没有什么根据,就像一般的人从来不学习佛法,或者学习了一点佛法的人,有时看到雄伟壮观的佛像,觉得特别庄严产生了信心,或者看到佛学院修行者、建筑等等,感觉非常震撼,这样的信心会油然而生。这种信心有没有根据呢?没什么真实生起信心的根据,就是到了某种场合受到感染而产生的信心,这也是一种信心。清净信就是没什么根据生起来的。

第二种是欲乐信,就是听了法之后,想我要成佛,不好的我要断掉,这是欲乐信。通过少许听闻之后,有了一定的根据,比第一种信心要深一点,还不是那么深,这是通过听闻产生的信心。

第三种是胜解信,不是单单是听一点点,完全通过思维遣除怀疑,在内心产生胜解。胜是殊胜,殊胜的了解。有了殊胜的了解之后,产生的信心叫做胜解信。

第四种是不退转信。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注释中把胜解信和不退转信作为一体两面解释,胜解信是从正面解释,产生了胜解之后的信心是不退转的,从不退转、没有违品的侧面来讲叫做不退转信,没有把不退转信和胜解信划为两个不同的层次,而是划成一体两面。不退转信没有违品,什么没有违品?如果你产生了胜解信,就是没有违品。从没有违品的侧面来讲,叫做不退转信,从正面来讲,通过胜解产生的信心叫做胜解信。

有些地方上师们也分了两个层次,不退转信比较究竟一点,虽然有胜解的,但是也许还会有一些微细的违品没有完全断掉,最后把这个违品断掉了,叫做不退转信,永远不会退转。比如初地菩萨完完全全现证了法界,这种信心怎么还会退转呢?不可能会有退转的情况。因此也有把不退转信当成最高级的信心安立的,也有把不退转信和胜解信作为一体的两面,有些地方讲三种信心,有些地方讲四种信心,三种信心中没有不退转信,因为不退转信包括在胜解信当中,如果是胜解信,一定不退转,它是这样安立的。为什么呢?因为已经胜解了,所以这种具有殊胜定解的信心不会退转,这是从另外的角度宣讲没有退转的因缘,叫做不退转信。

每个佛弟子都应该产生不退转信或者胜解信,胜解信来自于什么呢?最好的是来自于证悟实相,或者通过修行之后产生的觉受,他的信心非常稳固,然后通过思维的智慧产生了不退转的信心。这里讲到依智不依识时,如果在依智不依识层次上的不退转信已经悟入了实相。因为二谛已经双融了,当然会生起不退转信心,不单单是对于圣教,在登初地之后,对于本师会不会产生邪见?绝对不会,初地菩萨现证了实相之后,经常可以见到本师的报身,从这个方面来讲,永远不会退转。然后对正法会不会退转呢?也不会。因为证悟之后,相续当中的道谛本身就是圣教、法宝,所以他自己现证了,怎么会退失呢?这是不会的。有怀疑是没办法见道的,见道绝对不会再有怀疑了。小乘的见道永远不会再有怀疑,只有圣者才能产生高级别的不退转信心。

得胜不住智,自解有寂边,

无勤大悲心,遍及时空际。

此处安立了殊胜圣者的智悲。因为他们已经现证了,通过依智不依识趣入了证悟的自性之后,可以得到最殊胜的智慧和大悲心,得到之后是如何体现的呢?“得胜不住智,自解有寂边”,有些人得到了非常殊胜的不住智慧。

什么叫不住智?现在我们的分别心都是住于一边。凡夫人的分别心住于轮回,阿罗汉等小乘圣者的智慧或者心识住于涅槃的边,大乘圣者以上的菩萨智慧不住四边,即有边、无边、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边都不住,或者不住三有和寂灭的边。凡夫人是住于三有的边,没办法超离轮回的边;圣者阿罗汉是住于涅槃、寂灭的边,他的智慧、能力没有办法超越,因此一般的凡夫人和小乘的圣者分别住于三有轮回和寂灭涅槃两边。而大乘圣者菩萨不住两边,已经完完全全超越了三有和寂灭的边,叫做自解有寂边。圣者菩萨的智慧非常殊胜,虽然初地菩萨和阿罗汉都是圣者,但是初地菩萨所证悟的境界、实相,完全是无分别智,这是殊胜的不住智,阿罗汉还是有住的智慧。凡夫人没有这些智,只是分别念而已。

这叫“胜”,很殊胜的。为什么殊胜呢?因为完全没有戏论,也没有耽著于三有和寂灭的边,所以这是非常殊胜的智慧,这种智慧“自解”,自然而然安住于这种智慧之后,对于“有”,就是三有的执著边际也息灭了,当他现见法相的一刹那,对于三有、寂灭的执著都息灭了。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对三有的执著,还是对寂灭的执著,都有边执的执著在里面,全是心识的智慧,所以这种心识有所执、所缘,当你真正安住在无所执、无所缘的智慧时,哪里还有一个叫做三有的边、一个叫做寂灭的边,让你执著、让你抓住呢?根本没有。这方面恰恰解脱了一切边,三有的边代表整个轮回,涅槃的边代表不究竟的暂时的小乘解脱道,两个都去掉之后,就代表了真实相应于究竟法界的实相。

一般来讲轮回众生对法界是什么一窍不通,完全不知道。阿罗汉对法界趣入了一部分,但是没有完完全全的趣入。圣者菩萨不一样,既超越了凡夫人的境界,也超越于小乘的境界,安住于究竟的真实法界。只要把见到的法界达到圆满就行了,所见到的法界本身的空性离戏方面,已经没有什么更增上的了,只是会更加广大、清晰。他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之后,才能完全显露最清净圆满的究竟法界实相。因为证悟的菩萨不住有寂边的智慧特别圆满,所以他自然而然就可以解脱有边和寂灭涅槃边。如果菩萨证悟了究竟实相之后,还可以无勤的生起大悲心。无勤大悲心,遍及时空际,只要时间和空间存在,他的悲心就不会消亡。

这不像我们刚刚学习佛法时的悲心,现在我们的悲心是有勤作的,而且也是有局限性的。而菩萨的悲心无勤作、清净圆满。这么清净的悲心,也是因为现证了实相法界的缘故得到的,所以在大乘中凡夫最有两个主要修法,一个是修智慧,一个是修悲心。现在我们都是有分别的智慧,有分别的智慧是什么意思呢?虽然我们的分别心有分别的,但是现在要缘无分别的法界。比如我们要学中观,通过分别心抉择的空性和最后的不住智是相应的。当我们修空性到量之后,就会获得里面所讲的“胜不住智”。虽然现在我们修悲心还是有勤作,每天努力地在座上挤自己的眼泪,通过观想一定要哭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法本中讲到,生起了悲心之后,如果想到众生的痛苦就会哭出来,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就在想,怎么总是不哭呢?好像老是不哭的话,自己的大悲心就是没修好的感觉。

虽然我们修大悲心的时候,还是有勤作的,而且有时修得很痛苦。但是这也很有必要。因为通过修这种造作的菩提心,慢慢地力量越来越大之后,悲心就开始生起来了,这种有勤作的悲心在最后证悟的时候,就会和无勤作的大悲心相应,所以无勤作大悲心的前因是有勤作的悲心。首先是悲心,然后变成大悲心,悲心和大悲心不一样。大恩上师讲《经庄严论》时,后面要讲一个《梵住品》,其中讲到了悲心和大悲的差别。我们不学很容易混淆,我们觉得自己有大悲心,其实这不是大悲,有时候就是一种普通悲心,和大悲心不一样。一般人的悲心,比如母亲对儿女的悲心,还有阿罗汉的悲心等等,这些都是普通悲心。只有菩萨才有大悲心,而且里面还有六个条件。我们不是讲这个,今天也不介绍。后面我们学到《经庄严论》时,就可以学到大悲和普通悲心的六种差别。具足六种条件的才是大悲心,平时的叫普通悲心。普通悲心有时连旁生也会有,不是很稀有,稀有的是菩萨的大悲。

现在我们一定要好好修悲心。为什么呢?因为修到量之后,菩萨本性当中的无勤大悲心,就会通过现在大悲心接引它,和它相应,如果我们现在不修,很难引发最后的实相、如来藏中的大悲心和智慧,所以现在我们一定要把智慧和悲心抓住。无勤大悲心,遍及时空际。他利益众生的心不会停歇。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心永远不会变的。不会今天遇到一个小违缘,某某道友说了我几句,就不发悲心了,然后怎么样了,天天闹小脾气,菩萨不会这样,他的悲心非常地任运、无勤作。现在我们的悲心需要观待很多因素,但是不管怎么样,修得再差也要坚持。

我们修了几年悲心,好像每天没什么动静,只要我们坚持去做,自己的心已经慢慢改变了。打个比喻就像天最冷的时候我们看起来冰很厚,春天来了,冰的内部在慢慢地瓦解。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变化可能很小,它已经开始在改变了,这个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越来越高。坚冰融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一两天之内没有了,一点都找不到痕迹。

现在我们修悲心、空性好像都是一样,每天都是老样子。第一,我们也不能一概地说,你不要着急,这要看什么情况。如果你的方法不正确或者非常懒惰,说不着急也不负责任;第二,如果修行方法正确的,每天也是精进地在做,没有感觉不要紧,可以慢慢来。因为你的时间可能还不够,即便是最好的种子种到最好的田里也不能说今天种完之后盯着它,芽就会冒出来,即便种子、土和肥料都是最好的,也要运作一段时间,芽才能长起来。还要运作慢慢才能长大,最后才能开花、结果。

我们修持悲心等佛法也是一样的,不能说你看我的上师这么好,我天天这么精进,四、五点钟就爬起来了。为什么还没有动静呢?即便你现在投入了很多的时间,非常精进,方法也正确,但是你也明白,最好的种子也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才能一点地发芽,发芽之后会不会马上就能摘果子吃呢?当然也不是。还要等它慢慢地生长,最后就可以受用它的果实了。世间的植物也需要时间去运作,修行佛法、调伏烦恼也是一样的,从这个侧面来讲仍然是一个因果规律。我们修学佛法的时候,刚开始的精进非常重要,还要知道一些道理。否则容易打退堂鼓,觉得怎么搞的,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动静,慢慢就开始对上师三宝产生了怀疑,这些其实也没有必要。

这么多的修行者通过这条路早已成就了,现在给我们指出的路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要沉得住气,世间上成就大事的都是沉得住气、能够坚持的人。你今天做了不行,明天就换掉,这么浮躁的人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刚刚有了一点点感觉,慢慢就放弃了。就像钻木取火一样,刚刚有点热就放弃了,那不行,必须要不断地钻,最后达到燃点自然就会燃起来。我们修学佛法、积累资粮也是一样的道理,每天去做就行了,慢慢积累到了一定量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果。

这里的智慧、大悲,我们现在不断地勤作、观修,不管我们今天打坐有没有感觉都不要紧,只要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做,不要偏离,每天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行了。实在修不动,没有感觉的时候,我经常会鼓励大家想一想无著菩萨十二年都没有做过好梦,我们可能哪天晚上也梦到过上师、佛陀,肯定比无著菩萨还要厉害一点。无著菩萨连续在十二年中那么精进,没什么感觉,连善梦都没有。有时候想想他老人家,感觉到有点安慰了。可能我现在还不够十二年,到了十二年再说,无著菩萨不是不精进、不是方法有偏差,他也不是每天上班八小时之后再回去打坐,相当于是全职修行,除了去外面托钵、睡点觉之外,都在修行,十二年也没有动静。

因为我们可能还有很多分心的时间,这些因素都要算进去,所以就算我们很精进,也不要想很快就会有结果。我们看这么多的大德,无著菩萨可以这样示现,也可以不这样。我经常用这个例子,自己修行也是这样,劝大家也是这样。我觉得无著菩萨专门示现十二年没有动静的事迹来给后代修行者一个修下去的动力,给我们一个安慰。这么利根者的一个人,都是在十二年中精进的修,也没有动静的。我们也不要想很快成就,这是专门示现的。

这么多的大德出世之后,把他们传记写下来,每一个对我们的修行都会有帮助。我们看传记也要懂得看里面对于修行的启示,看完之后就会知道以前历史上曾经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只是经典当中讲,也许我们没有那么直观的感觉,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确修了十二年没有什么感觉,当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对我们的触动会更大一点。

我们修行还是要沉得住气,佛陀沉得住气成就了,他在三个无数劫中修行。佛陀真正到了修行开始沉得住气的阶段可能并不长。我们说你要稳住,通过这种教言来让佛陀在因地坚持下去的时间肯定不长。为什么呢?我们虽然三个无数劫,但是后面两个无数劫都是初地以后了,还需要去安慰初地菩萨要沉得住气吗?对他而言已经不需要了,加行道、资粮道都不需要。在最开始的阶段要告诉他沉得住气,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心可能还不成熟,就像很多道友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们说你要沉得住气,你看做大事的人都能沉得住气。过了这个阶段之后不需要安慰了,内心当中已经有了强大的种子,就会自主精进,他想通了,知道这个道要长时间的相应,自己想通之后不需要人去劝解,这个时间应该很短。

换句话来讲,我们苦苦的挣扎时间不会太长,只要把这个阶段过去之后,一旦我们的修行上路了之后,这时候就快了。很多的烦恼在最艰难的时间段当中,我们必须要去努力不断的去做。当我们的福智一旦起来了,那时候方方面面一下子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和现在苦苦挣扎的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了。虽然苦苦挣扎的时间不会太长,但是不修的话挣扎的时间会特别长。如果我们真正去做,虽然挣扎的时间很痛苦,但是不会特别长。因为在挣扎的过程中,他的福智同时在增长,所以从这方面来讲,应该好好地去了知这些问题。

智慧不住三有,大悲不住涅槃。《现观庄严论》中也是这样分的,通过智慧不住三有和大悲不住涅槃,这是一种分法;还有一种分法,菩萨的无分别智直接可以不住三有和涅槃。“自解有寂边”,他的智慧可以“自解有寂”,对于有边和涅槃有什么执著的?如果他真正安住无分别智了,对于三有不会执著,难道菩萨的无分别智慧会对涅槃有所执著吗?仍然不会。这种的智慧不是一般阿罗汉的智慧,无分别智是从全方位超越的。从智慧的角度来讲,菩萨不会住三有和涅槃,因为大悲和智慧双运无二,什么时候现证了法界,大悲不需要修自然就会有了,无勤大悲心和殊胜的智慧会同时出现。

因为同时出现的缘故,所以我们可以从大悲心的侧面来讲不会住于涅槃。为什么呢?他有殊胜大悲,即便不讲大悲,他也不会住于涅槃。为什么呢?他的智慧是不住有寂智慧的缘故,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换个角度来讲,初地菩萨的大悲和智慧分不开,它们是双运的。我们可以把智、悲分成两个侧面,即智慧不会住三有,大悲不会住涅槃,这样讲也可以。

戊三、宣说八辩才之果:

作用是四依的作用,然后是“八辩才之果”。通过见二谛之后也可以得到八辩才,从这个侧面安立。八种辩才后面我们还会讲,首先自己成熟,还有利益众生,从整个佛法弘扬的角度来讲,八种辩才实际上也是一种弘法利生的能力,不是说得到八种辩才之后,从今就会辩论无敌。当然肯定会辩论无敌,但是不是嘴巴的辩论八辩才?不是这样的。里面的内涵很深,虽然叫八辩才,但是包含了很多智慧,比如弘法利生的能力、护持佛法的功能等等。

依择二谛理,四理而深思,

作用四法依,无垢胜因中,

甚深智慧果,普照遍一切,

印持觉性界,八种辩才开。

“依择二谛理”就是依靠观察二谛的正理,即四种理。因为四种理对于二谛完完全全做了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依择二谛理,四理而深思”,因为他通过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导我们去思维世俗谛中的作用理、观待理、法尔理,像胜义谛中的道理一个个地分析观察。

“作用四法依”,通达二谛的作用自然而然就可以生起四法依。我们刚刚学习了。在四法依的“无垢胜因中”,在非常清净的殊胜因中,“甚深智慧果,普照遍一切”,通过无垢的胜因,也可以说通过前面的四理抉择二谛产生的四法依的无垢胜因,都是属于非常清净无垢的殊胜因,因缘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是的因如是的果。你的因如果是无垢殊胜的,它的果也会非常殊胜;如果因是微小的,或者是有染污的,果也一定殊胜不了。

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修行的因很清净。我们进入大乘的因是菩提心,就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菩提心特别清净。如果你的菩提心不清净,属于有染垢的因,当然没办法得到无垢的殊胜果。我们不要着急跑到前面去,如果菩提心没有修好,就要把菩提心修得非常纯净,心量也广大,而且非常清净,把真实的大悲和菩提心按照上师的教言一步步地去修行,再去生起来。因为它的因殊胜、清净、具力,果才会正确,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无垢胜因中,这些都是很殊胜的词句,我们要把这些重量级的颂词反反复复去思维。

无垢胜因中,甚深智慧果,通过无垢胜因就可以生起非常甚深的智慧果。比如前面讲到了二谛双运的法界实相,当你证悟初地时,这种甚深的智慧,分别念永远没办法通达的叫做甚深。甚深不是说一个山洞很深,或者地下的裂缝很深,不是这个深,而是世间分别念安立的深,几万米、几十万公里的深不可测,不是这种深。分别念永远无法通达的叫做甚深。

中观的道理叫做甚深见。甚深见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中观抉择都是为了泯灭分别念。我们为什么要破四边呢?因为分别念执著的四边,所以你把四边破掉了,相当于分别念就灭掉了,所以知道分别念的本性叫做甚深。分别念不是甚深的,然后甚深的就是超越分别念,现在我们凡夫人习惯性的只能用分别念去思维这一切。首先我们要善用分别念去抉择超越分别的总相,然后再通过有力的引导慢慢去息灭分别念,分别念息灭之后就会产生甚深的智慧。智慧果是初地以上,如果获得了甚深智慧果,这种智慧果普照遍一切,它可以普照周遍一切,智慧非常甚深广大。

“印持觉性界”,这种智慧可以印持我们殊胜的如来藏觉性。在觉性界中一旦得到了这种智慧之后,叫做印持觉性界,就像太阳照到某个法上面一样,这是一个比喻,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智慧一样太阳、觉性一样的物体,照了之后显现一个什么样的影像。觉性就是我们的本性,通过这种四依四不依等无垢胜因修持之后,在我们的觉性当中就可以产生甚深的智慧。甚深的智慧在觉性界中一旦生起,自然而然就获得了八种辩才。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证悟的无分别智慧,在觉性中自然而然的获得八种辩才,八种辩才也算可以弘法利生的果,下面我们看一下八种辩才。

麦彭仁波切有一个祈祷文中也是说,“密意界中获得八辩才”。法王如意宝写的麦彭仁波切的传记中也有获得八辩才的功德等等,八辩才就是圣者的功德,他们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依靠八辩才可以广大的弘法利生。

先前闻思义,不忘正念藏。

八辩才也叫八功德藏,颂词中叫正念藏、智慧藏等等,这个“藏”就是辩才的意思,所以辩才又是藏。这个辩才并不是说那种意义上的,你辩论很厉害,嘴巴很快,别人说不过你,并不是单纯的辩论、辩才的意思。此处的辩才在颂词当中用藏来代替,我们通过藏来了知辩才,更加能够知道辩才的含义。

第一个叫正念藏,“正念藏”是什么?就是先前闻思的意义完全不忘,到了圣者地之后,内心当中完完全全就会具有正念藏。初地菩萨的功德就可以获得正念,因为内心通过四法依印持觉性界之后八辩才就可以显现,可以说初地以上的菩萨都具有正念藏,按理来讲他们本身的功德都是过目不忘的,不会忘记先前闻思义,以前所听闻的教言都能不忘失,记得特别清楚,这是正念藏。上师们在世间显现的时候没有把他们的功德显现出来,有时显现上上师已经忘记了一些事情,需要我们提醒一下,从他们的功德来讲,地上菩萨具有正念藏,以前所闻思的意义都不会忘记。

世间有些凡夫人也是通过以前的因,比如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善因,在今生当中记忆力超群,以前听过或者思维过的意义都不会忘记,这也是善因中出生的。善因中出生的是不稳固的,可能在这一生他的善因成熟了之后,下一世有没有不一定。正念藏他会生生世世拥有,不会丢失。

彼彼深广义,尽辨智慧藏。

第二个叫智慧藏,智慧藏具体的体相是“彼彼深广义尽辨”,就是说彼彼,第一个彼可以理解成甚深,第二个彼是广大,对于甚深和广大的意义完全可以辨别。我们有时会辨别不清楚这个法相到底是什么?显宗、密宗、世俗谛、胜义谛容易混淆,凡夫人学习很辛苦,很多时候不清楚,如果通过真实的努力,获得了智慧藏之后,对于彼彼的深广义,甚深、广大、世俗谛、胜义谛的法义完全可以清楚的辨别,能够通达。

有时候我们觉得,那个上师的智慧特别的细致,他对于很多的容易混淆的地方都可以辨别清楚,这方面就是真实的智慧藏。如果我们要获得清楚的智慧,还是要去真正的努力,总有一天我们获得了智慧藏,就会对于现在搞不清楚的深广法义辨别得特别清楚,不单单是自己辨别得很清楚,也可以帮助别人辨别,这是他本具的智慧。有些菩萨们本身具有证悟智慧,也显现了这部分的智慧;有些菩萨有这部分智慧,但是他们不显现。

有些大德讲法非常善巧,有些大德讲法不善巧,这是他的一种示现。他们是不是完全辨别不清楚呢?不是辨别不清楚。主要是针对自己的所化众生有没有必要这样去做,或者这样去辨别,对于不同的根基有没有直接的帮助,弟子们有没有承受能力等等,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其实他完全都是通达的,对于彼彼深广义,完全能够辨别叫做智慧藏。

所有经续义,通达了悟藏。

第三个叫了悟藏,所有经续义通达。“经”是显宗的经典,“续”是密宗的经典,对于所有的显宗和密宗经典的意义完全可以通达。前面是对于甚深广大,这里是对于显宗和密宗,显宗的三藏十二部和密宗的四大续部的意义完全都可以通达。虽然辨别和通达二者之间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侧面也不一样,第一个是讲深广,世俗谛和胜义谛,第二个是讲经续显宗和密宗,前面是尽辨,辨是辨别的意思,附带也有通达的意思,只有通达了才能辨别,主要是辨别,后面是通达,对于经续义完完全全可以通达无碍。通达无碍里没有辨别吗?也有辨别,对于所有经续意义通达了叫做了悟藏。很多的班智达们,也是如是的完完全全示现通达一切显宗、密宗的教义,分的特别清楚,不会混淆,完全通达叫做了悟藏。

无余所闻义,不忘总持藏。

第四个叫总持藏,“无余所闻义”,对于听闻到的所有意义,无余都不忘,能够记得清清楚楚,这个地方叫总持藏,梵语叫做陀罗尼、陀罗尼藏。无余所闻义不忘和先前闻思义不忘,前面是正念藏,此处是总持藏,虽然有相通的地方,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第一个是正念,就是他能够忆念不忘失,这方面是很明显的。第二个是总持,总持和正念二者之间有差别,虽然都是不忘,但是总持陀罗尼的意义和正念的侧面不一样。

有时陀罗尼就是咒语,咒语叫做总持。有些注释中讲,比较短的咒语叫做真言,比较长的咒语叫做陀罗尼。还有一些说法,总一切义而持,总一切法而持,叫做总持。持是总持、守持,完全能够在相续当中保留的意思叫做总持。总持的第一个功用是可以守持一些善法,所有的善法不会忘记,也不会丢失,而且能够守持住。第二个功用是可以阻碍一切的恶法,让恶法不生起,或者阻止它生起。

另外总持的意义是一个字可以持一切字,一个义可以持一切义,一个文可以持一切文,就是说一个法可以总一切而持。它和正念还是不一样。在注释中也提到了四个总持,即忍陀罗尼、法陀罗尼、意陀罗尼和能加持密咒陀罗尼。下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四个陀罗尼。

第一个法陀罗尼,为什么我首先讲法陀罗尼呢?这是有次第的。法陀罗尼主要是法,比如词语、文句等等,对于经典文字只要听过、看了之后不会忘记,叫做法总持,法陀罗尼就是不会忘失。

第二个意陀罗尼,就是法所表达的世俗谛、胜义谛等意义,这些意义也是不会忘记的,有些人不会忘记词句,不懂意义;有些人意义不会忘记的,词句不一定记得住。这是对于词句完全了知不会忘记,也能够通达意义。

第三个能加持密咒陀罗尼,因为有些咒语叫做陀罗尼,所以通过密咒成就了密咒陀罗尼之后,能够帮助众生成办事业,可以加持众生成办利益、遣除违缘障碍等等,这是能加持密咒陀罗尼。有时会有陀罗尼等同于密咒的说法。

第四个忍陀罗尼,即对于法界实相的本性能够忍受,不是咬牙坚持是忍,而是说能够完全领悟,不会产生其他的想法,或者完完全全可以堪能,能够接受叫做忍。此处的忍主要是证悟之后永远守持这个意义,不会丢失的意思。

因为四个法是有次第的,分别是闻、思、修和证悟。法陀罗尼主要对应听闻,对于词句、文字等等不会忘记;思主要对应意陀罗尼,意义在思维之后不会忘记,产生思慧主要是对应意陀罗尼;修禅定而成就密咒,很多密咒必须要安住在禅定当中修持比较容易成办,如果你以散乱心念也是有作用,成就非常慢。修密咒的时候,为什么要专修或者大修,一天分好几座,一座二个小时,念完仪轨一直在座位上不断的持咒。有些咒力可以通过禅定显发的,这是修慧,即通过密咒、禅定引发功能,然后通过禅定引发密咒功能能够加持众生,咒力明显、非常广大。忍通过证悟的实相不会丢失,叫做忍陀罗尼。

陀罗尼的意义很广,不单单不忘记而已。虽然肯定不会忘,为什么无余所闻义不忘呢?最初都是通过听闻之后不忘记,然后再产生其他的法,比如首先听闻,然后产生法、义、密咒和忍陀罗尼,也有这样的安立。虽然总持之前我们讲了很多种,但是此处从字句上来讲无余所闻义不忘,主要是这样理解,对于所闻的意义都不忘记,叫做不忘总持藏。

善说令众生,满足辩才藏。

第五个叫辩才藏,“善说令众生满足”,因为智慧非常殊胜,所以可以安立所有善说的教言。所说的教言能够让众生满足,众生生起欢喜心的时候,一方面愿意修法,一方面在修法的过程中也可以打消他的怀疑等等,辩才藏就是善巧说法,讲法的时候非常善巧,他的辩才可以让众生法喜充满。

只要是地上的菩萨都有一种辩才藏。刚刚我们讲了,因为所化弟众的关系,所以显现上有些大德证悟很圆满,说法的时候也会说不清楚,说话结结巴巴的,下面的人听了很难受,恨不得帮他去说。证悟很深的大德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们是观待众生的根基或者有特殊的必要,显现上面并没有滔滔不绝、辩才无碍。有些大德显现上证悟圆满,辩才也很殊胜的。这是在不同的众生面前菩萨们示现这样一种形象。

妙法大宝库,普护正法藏。

第六个叫正法藏,就是对于“妙法大宝库普护”。对于佛陀的妙法,或者整个教法、证法等等大宝库一样的妙法,因为大宝库打开之后,众生可以得到富裕、安乐,所以佛陀的正法也是一样的,只要打开了学习之后,就可以得到很多的安乐和利益。正法藏一方面是对于妙法大宝库有能力去护持;另一方面是有这种决心和能力,智慧、功德都具有,就是正法藏。他完全能够通过一切的手段去护持,护持的方法有很多,并不是说我牢牢的把经书抱住,你们都不要动,虽然这也是一种保护,但是保护的手段特别多。

比如修藏经楼把经书保护起来,还有就是像大恩上师一样不断的讲经说法,令一批一批的人对于佛陀的教义尽量去学。什么时候进来学都可以学到正法,这是把佛陀的教义完完全全植入于所化弟众的相续中,让他们去修行,这就是护持正法。有些人通过讲闻或者修行的方式来护持,比如一个人在深山当中修行也是在护法。有人认为他没有做什么事情,既没有当护法,也没有去捐钱,更没有讲经说法,怎么可以叫做护法呢?在深山中打坐修行就是护持佛陀的正法,因为他在不断的观修、实践。

三宝之种族,不断觉心藏。

第七个叫觉心藏,觉是菩提,觉心藏就是菩提心藏,即“三宝之种族不断”,他有这种发心、能力、善巧方便,能够让三宝种姓不断。什么是三宝种姓呢?菩提心就是三宝种姓。如果有了菩提心,三宝种姓会延绵不绝,因为有了菩提心,就会有人修菩提心,成为僧宝,最后就会成佛,所以三宝的种姓都来自于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两种,菩提心是三宝的种姓,除此之外其他的也是,只是相对次要。比如寺院等等也是,真正来讲菩提心就是一切三宝的根本,通过种种方便,能够让菩提心三宝的种姓不断,也是属于荷担如来的家业。

因此要通过任何方法让众生相续中安住或者修行菩提心。大恩上师也是经常让我们发菩提心,为我们讲解菩提心,再再的赞叹菩提心,呵斥自私自利,都是为了让我们抓住根本。有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的修行就是有意义的;没有菩提心就很困难。它可以让三宝种族不断,菩提心有这样能力。

无生等法性,得忍修行藏。

第八个叫修行藏。“无生等法性”,无生、无住、无灭等等,就是说一切万法的本性能够得忍。“忍”是能够安住、不退失,对于无生法性得法忍叫做修行。佛经中法忍分三品,小品的法忍在加行道忍位时得到了;中品法忍是在初地得到;上品的法忍是在八地得到。虽然说其他的时候也有,但是这三个阶段比较重要。有些人想,难道二地菩萨没有法忍吗?三地菩萨为什么不安立?修行人到了忍位,对空性的认知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初地是一个分水岭,从分别念觉受的法忍到无分别智的法忍;到了八地的时候无分别智自在了,这是三清净地的分界线。八地菩萨出定入定非常微细、很难分别,前面的修行是有勤有功用,八地以后是无勤无功用,这些在《入中论》中讲得很清楚。因此八地菩萨是大品法忍,佛地更不用讲了,已经圆满了。真正来讲法忍有三种。此处的法忍这种在忍位就有了,见道的时候已经现证万法的空性。

以上是八种辩才。大恩上师在讲记中没有讲,按照注释中的内容前四种属于因,后四种属于果,这样安立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前面比较相似,虽然相似,但是后面四种法是不同的因,果也不一样。

刚刚分析了正念藏和总持藏的差别很大,但是从字面上来讲很接近的。还有尽辨智慧藏对深广义能够辨别和经续义能够通达,这方面也比较相近。前面四种是因、后面四种是果,或者第一个是因,第五个是果;第二个是因,第六个是果;第三个是因,第七个是果;第四个是因,第八个是果,这样的对应也行。因为正念藏可以满足辩才藏,普说令众生,满足辩才藏。因为彼彼深广义尽辨,所以能够辨别智慧藏,通过妙法大宝库,普护正法藏完全能对于深广辨别,护持一切的正法。他对于所有经续义通达,就能够对于三宝的种族护持,让三宝的种子不断,这是觉心藏。无余所闻义不忘,总持藏也有这种能力,无生等法性,得忍修行藏。注释中说前面四种是因,后面四种是果,这样对应的。我此处这样的分别对应,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有没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如果有前因后果的关系,理解的时候可能会对八辩有更清楚的认知。

自在富不离,无尽八大藏,

佛菩萨赞叹,成三界怙主。

对于无尽的八大藏,谁能够拥有呢?前面通过四种理抉择了二谛,然后以四法依趣入于智慧的菩萨。八大藏不可能存在于任何人的相续中,那到底存在于谁的相续中呢?就是刚才通过四种理抉择了二谛,圆满了二利,然后以四法依获得了智慧的菩萨们。其实也说明了如果通过四种理抉择了二谛,我们也可以获得四法依,然后通过这种无垢圣因而证悟、获得八辩才,就可以获得此处讲到的功德,成为佛菩萨赞叹的三界怙主,这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我们都想成佛,主要的法不能偏离。如果偏离了,自己想一套做一套,也许发心是好的,成就还是路漫漫,看不到结果。此处一方面是赞叹拥有八辩才的菩萨,另外一方面也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途径,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三界怙主、真实利益众生,最初依靠四理通达二谛非常关键。因为以四理通达二谛了才能获得四法依,通过四法依修行能够获得无垢、甚深、广大的智慧,获得了八辩才之后,再通过辩才展开弘法利生的事业,如果有了这些功德还虚什么?不虚了。有了八辩才不怕忘记,不会理解错误,也不会背不下去。经续义通达了,总持藏也有了,可以真实地弘法利生,把众生安置在解脱之地。这样无尽八大藏谁拥有呢?菩萨们拥有。

“自在富不离,无尽八大藏”,对于无尽功德的八大藏菩萨可以自在,而且在精神或者证悟上也很富有,现前之后永远不离开八大藏。这里讲到了证悟的殊胜功德,和我们现在心不自在、内心贫穷,经常远离功德法完全不同,已经颠倒过来了。他们获得八大藏自在了,而且获得了八大藏而富有。因为八大藏的缘故可以永远不离殊胜的功德,凡夫人在修行佛法过程中所有的无奈、忧虑都没有了。这里相当于给我们指了一个果,如果我们按照理证之道修下去,也可以获得八大藏,而且也会获得佛菩萨的赞叹而成为三界的怙主,可以调化欲界色界无色界。并不是由于佛菩萨的赞叹,我们就会怎么样,佛菩萨的赞叹是对于你的修行的认可,该赞叹的功德一定要赞叹,如是的宣说就是赞叹。因为你的确拥有这些,所以佛菩萨会赞叹,在赞叹的时候,其他有情也会产生信心,成为真实的所化。成为了三界怙主,并不是说自己终于从低层爬起来了,不会有这种想法,就是一心一意地利益有情。这是不共的功德。

丙三、宣说如此衡量之果:

量因佛陀语,依量成立故,

量道生定解,见量语谛果。

讲记中写的是“量因”,以前的译本是正量,我们按照正量来解释。“正量佛陀语,依量成立故”,这是果,佛陀的语言本来就是正量。佛陀是量士夫,宣讲的佛法就是一种正量。对于正量佛陀语怎么成立呢?“依量成立故”,通过四种根据可以成立。否则虽然我们说佛陀的语言是正量,但是经不起推敲,或者不能观察,观察就有很大的过患,就是不敬,不是这样的,完全可以通过正量观察之后成立的。不管是佛陀讲到的胜义谛或者世俗谛,都可以通过正理进行观察,无常、苦空或者一切万法的自性都可以通过正量观察,所以说依量成立故,通过正量可以成立佛陀语的正量。

“量道生定解,见量语谛果”,“量道”是观察、安立量的道。能够观察量的道,一方面是佛经中讲到的道理,一方面是后代的论师们抉择胜义空性的道理,对于胜义空性产生定解的量道,即以龙树菩萨为首的中观论师的胜义理。在《中论》《四百论》《入中论》《智慧品》等很多中观的论典中,把万法为什么是空性的道理抉择得非常细致,他们没有因为佛陀说这是是空性的,就说是空性的。他们说万法是空性,因为什么之故,比如离一多故、缘起故等等,通过很多的推理完全可以证成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所以中观是一个量道。

还有一种量道是因明,比如法称论师造的《释量论》,陈那论师造的《集量论》等等,把世俗谛观察恒常抉择无常的道理讲得很清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佛陀是量士夫。通过四谛法倒推上去就可以知道佛陀是量士夫,这种安立是有根据可循的。

“量道”,还有很多论师菩萨们造的殊胜理论都可以如实证成,通过这样的量道观察之后产生了定解,见到殊胜的果,就可以见到观察智慧的果,这个果就是“见量语谛”。什么是见量语谛果?见量、见语谛,或者见量语谛。“量”是正量,即佛陀是量士夫,语言就是真谛,量和语都是真实的。一般的世间人、声闻缘觉没办法宣说一个正确无误的正理,真实不虚地见到这种果。对我们来讲可以产生定解,见到这些真理。

通过这样的观察,佛陀是量士夫,佛陀宣讲的语言完完全全是真实的。“谛”就是真实不虚的意思。这是现量见到的果,对于我们宣讲如此衡量的果。学习了《解义慧剑》,通过四理去衡量二谛,最后可以对佛陀是量士夫、妙法真实不虚,通过抉择之后产生定解,最后觉得佛法完全真实,宣讲佛法的佛陀是正量。如果不是正量,宣说的东西经不起观察,有很多的漏洞。通过观察之后对于佛陀是量士夫、佛陀的妙法正确无误产生真实的定解,这就是见量语谛果。完完全全可以现量见到量和语,量是正量,语是完全可以获得真实不虚的佛语。

乙三(末善结尾之义)分二:一、造论方式;二、回向此善。

丙一、造论方式:

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

善逝示道言,我得甘露味,

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

“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佛陀具有这样的功德,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大悲。初地菩萨也有智悲,刚刚我们讲了初地菩萨见到实相之后生无分别智,同时也生起了无勤、无造作的相应于空性的大悲心。初地菩萨是刚刚获得,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相续中还有烦恼障,或者还有所知障。

虽然有烦恼障、所知障障碍的缘故,相续当中的无分别智和大悲没有完全清净,但是通过二到十地的修行,慢慢把相续当中的障碍一分一分地去掉,粗大的障碍已经没有了,后来去掉的是比较微细、覆得比较深的障碍。这方面需要不断的增长空性的福智,障碍就会一分一分地越来越少、越来越细微,到了金刚喻定十地末尾,通过金刚喻定的智慧把最微细的障碍清净了,然后所见就会极清净,无分别智达到了圆满。因为这时没有障碍的体性存在了,他在初地获得的无缘、无勤作的悲心这时也达到究竟了,所以没有什么再增上圆满的。每一分都非常清净,没有丝毫的垢染。因此佛陀的功德一方面是所见智慧特别清净,一个是大悲臻于究竟。

对于智悲圆满的佛陀,“善逝示道言”,佛陀成道时已经开示了殊胜的语言,“示道言”是什么呢?“我得甘露味”。佛陀成佛时说了犹如甘露一样的妙法我已经获得了,现在给众生宣讲恐怕众生难以了解。因此佛陀在证悟时说我获得了甘露一样的正法,已经完全证悟了。

佛陀的悲心没有舍弃众生,佛陀的智慧也是照见了众生的需要,一方面讲我得甘露味,一方面是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佛陀也很愿意让众生证悟自己所证悟的如来藏,那时众生的根基还没有大面积的圆满,即便佛陀想依靠四理、四法依等等让众生品尝,但是一般有情的根基还是不行,所以佛陀针对下根者宣讲了四谛法要,让他们的根基先成熟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再让他们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可以通过四道理、四依的方式抉择万法的本性。因为根基中等的众生容易发菩提心,所以让他们发菩提心之后再给他们讲解四依和四道理。

佛陀证悟之后,愿意让众生也获得证悟,也给出众生证悟这样道的方便,这就是愿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尝,愿众生依靠四种道理来观察二谛,依靠四依的方式来品尝佛陀的法味。因为佛陀的悲心、智慧特别圆满,所以佛陀也在经典当中给我们讲了很多的道理。

分享此甘露,然于此浊世,

由反其道致,难尝法妙味,

见此以净意,最敬教心著。

佛陀在世讲了,或者佛陀在经典中已经讲了,分享妙法的甘露,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根基成熟的众生依靠四理、四法依找到了证悟之道。按照《经庄严论》的说法,十方世界中每一刹那都有人在成佛。这么多修行者都是依靠正确的途径,通过四理圆满了二谛,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证悟了实相,已经尝到了佛陀当年尝到的正法妙味,然后他们也是不间断地给其他有缘弟子宣讲,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正在学习,前辈们分分秒秒都在成就,他们早期做过努力了,现在已经成就了,正在品尝成佛之后的正法妙味,给我们讲了之后,我们也准备品尝这个道。佛法的意义对我们来讲,完完全全不像世间的东西,世间的东西追求无数次也得不到真正的结果,佛法只要我们花功夫得到之后,就会一得永得。

上师传讲的殊胜正法,都是跟随我们的根基,如果有些法太深了,我们没办法了解,可以先学一些简单的法。对于能够理解的,我们就去学习,学完之后就去做,遇到有缘的众生我们就对他们讲解这些简单的法,让他们也能对佛法产生信心,或者多多少少修持一点正法。能够趣入的要好好去生起定解,生定解之后就去找机会通过念咒、打坐的方式观修,我们要发愿总有一天品尝到这样的甘露妙味。佛陀在世时,或者涅槃了一段时间之后,佛陀的传承弟子们依靠佛陀的教言通过四种道理、四法依的方式趣入这个道,这是以前的一个情况。

“分享此甘露,然于此浊世”,慢慢到了五浊恶世。虽然也想分享甘露让所有的众生品尝,但是在劫浊、众生浊、见浊、命浊、烦恼浊都很炽盛的时候。“由反其道致”,因为众生相续中的福德越来越浅薄,罪障越来越深厚,所以对于这样正确之道没办法依教奉行了,所以说反其道致。“反其道致”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正确的道是四法依,他没有按照四法依去做,而是颠倒去依止四依,依人不依法、依语不依义等等,就是反其道致。佛陀给我们开示的是以四理去了知二谛,反其道致是众生没有依靠四理。虽然如果不依靠四理通达不了二谛,也生不起四法依,但是现在浊世的众生就是这样的,没办法通过他们的智慧来知道佛陀的真实意趣,或者佛陀开示的方便。

现在很多有情内心当中也许有一个向善、追求解脱的心,但是不得其道,反其道致。反其道导致了什么?“难尝法妙味”,导致这些有情虽有想要品尝妙味的心,但是得不到品尝妙味的方法。怎么办呢?此处也体现了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智慧和悲心,当年佛陀为了让其他的有情品尝这个妙味,佛陀依靠宣讲四理、四法依引导当时的众生趣向于正道、品尝甘露妙味。时至今日,众生的根基根本没办法了解经典真实的意思,那怎么办呢?这个阶段的工作麦彭仁波切来做,他给我们造了这部论典,本论和佛陀当年宣讲的能够让众生趣向于品尝甘露法味的意趣是一致的,当年佛陀通过四理、四法依让他们品尝,现在众生可能是听不懂,或者在经典中找不到比较集中的方法。以前众生的根基也利,然后大德讲了之后,他们很容易理解,现在众生的根基钝、福德浅薄、罪障深厚,对于以四理趣入二谛的道越来越模糊了,然后对于依四法依趣向于实相的证悟也不太重视,这时麦彭仁波切出世了,他开始做这件事情。什么事情呢?为了让众生再来品尝妙法味。

“见此”,见到这种情况之后,“以净意”,“最敬教心著”。他老人家就示现谦虚了,佛陀是通过真实见道的真实谛的智慧和最圆满的悲心。前面讲了两个条件,佛陀是依靠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开示了这种道。麦彭仁波切没有说我是通过所见极清净,大悲臻究竟。虽然他是文殊师利菩萨的真实化身,和佛陀无二无别,但是他示现的是佛弟子的身份,他说我以恭敬教法的心写的这部论典。当然也是具有悲心的,为什么呢?由反其道致,难尝法妙味,见此,因为看到这么多可怜众生,对于这么好的途径,众生的罪障深厚看不到,所以他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就要造这部论典,这就是悲心引发的。

他造论的时候是以净意,非常清净的意乐,不是为了自己能够扬名立万,也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很多的钱财,而是清净的作意,就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得到,净意也是悲心的体现。最敬教心著,以对于教法非常恭敬的心著了这部论典。这不是随随便便的,完完全全是为了让众生知道佛陀的四理和四法依最殊胜的妙道,写了《解义慧剑》。

麦彭仁波切为了开显佛陀当年引导众生以四理趣入二谛之后,生起四法依的证悟之道,造了《解义慧剑》。学完之后我们大概就会明白了世俗谛和胜义谛、四法依的道理,其他很多道理也会知道了,最后我们了知了应该依靠四理去抉择二谛,对二谛产生了真实不虚的正见,然后再依靠四依法趣向于真实。

丙二、回向此善:

即回向造解义慧剑的善根。

愿此思所生,无垢慧生理,

略说之善根,众成文殊果。

“愿此思所生,无垢慧生理”,一方面来讲,麦彭仁波切他老人家是随顺思所生慧造的论,他是文殊师利菩萨化现,修行已经圆满了,他造论的思路,主要是依靠思慧。麦彭仁波切有没有思慧呢?麦彭仁波切的闻慧在相续中是增上圆满的方式具足的,思慧也是通过增上圆满的方式在修慧的相续中具足的。

我们可以说他有,也可以说他通过思慧造了这部引导众生以思所生慧趣入于二谛的论典。这方面可以这样说,作者麦彭仁波切也是有的,对我们而言,麦彭仁波切造论是愿我们这些后学者通过思维的无垢妙慧产生的道理去趣入二谛。一方面作者具有思慧,另一方面麦彭仁波切讲的道理是引导我们开显思慧,通过我们的思慧产生无垢慧再产生对二谛了知的道理,这方面趣向于二谛,趣向于实相。

“愿此思所生,无垢慧生理”,就是通过讲解《解义慧剑》,让众生的相续当中去掉很多的迷惑,生起了很多的定解,对佛法、佛陀产生了信心,这时他修行的意乐也会和以往完全不同,因为有了二谛正见的缘故,修行质量也会大大的提高。造这部论典的作用非常大,功德也很大。“略说之善根,众成文殊果”,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证悟最圆满的实相、成就文殊师利菩萨的果位。

甲三、圆满末义:

蒙文殊语日,心莲以信启,

溢此善说蜜,愿善缘蜂喜。

最后的末义也是一个发愿,“蒙文殊语日”,就是说文殊菩萨的语言好像太阳一样,太阳出来之后照在莲花上,莲花开启之后会引来很多的蜜蜂,在莲花中采了很多的蜂蜜,蜜蜂得到了欢喜,这是一个比喻。意义是文殊菩萨语言的加持,我们内心的实相功德就像莲花一样,通过我们对文殊菩萨的信心,可以开启心中智慧莲花,智慧莲花开启之后,就可以引来很多有缘的众生给他们传授这样的教法,然后让这些善缘的众生能够欢喜。

虽然麦彭仁波切和文殊师利菩萨无二无别,但是显现上是一位祈祷文殊菩萨的修行者,麦彭仁波切一生所依的本尊就是文殊菩萨,造论也是文殊菩萨放光之后融入到心间,然后自己要写的法义全部从内心的智慧深处源源不断地流露出来的。显现上他老人家得到文殊菩萨加持之后,通过信心开启了智慧,麦彭仁波切说我的智慧就像莲花一样,通过信心祈祷文殊菩萨之后开放了,开放之后莲花里面很多蜂蜜。“善缘蜂喜”就是我们这些有情,当时麦彭仁波切有很多亲传弟子,后面还有很多传承弟子,我们也属于麦彭仁波切的传承弟子,也通过自己的善缘。我们通过善缘和上师们悲心智慧的摄持,也在学习这部论典。因为这部论典,麦彭仁波切说他的智慧打开了,蜂蜜就像论典一样,所以我们学习这部论典就像从麦彭仁波切智慧中得到他的意传加持,或者得到了殊胜的智慧,让我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得到最为殊胜的利益,感到非常欢喜。

如果通达了这部论典,我们都会很高兴,因为四理去抉择二谛的道理,学习四法依的时候都很高兴,所以这时我们也很欢喜。不单单是现在是欢喜听了法,而且通过这个法调伏了心之后,烦恼慢慢调伏了,功德越来越增上,俱生的欢喜心也可以真实地引发出来。这就是麦彭仁波切造的圆满末义,他是这样造论的,或者愿后面这些有情通过学习这部论典之后得到欢喜。

现在有些道友可能很欢喜,以后也会越来越欢喜,这是麦彭仁波切给我们做的一个发愿。我们在学习这部论典的时候,内心种下一个非常圆满的欢喜因,然后通过这个教言修行之后,可以真实地远离轮回,或者得证悟之后获得欢喜。

此《解义慧见》,我本有书写之意,近日承蒙智者净意幢(拉色丹毕嘉村)劝请,而于护地年三月二十九一日内,文殊欢喜(麦彭仁波切)撰写,愿吉祥!共有一百零四颂,善哉!

这是后跋。“此《解义慧剑》,我本有书写之意”,麦彭仁波切说我本来就有想写的这部《解义慧剑论》心。“近日承蒙智者净意幢劝请”,他本来有要写的因,“书写之意”是净因,这是主要的内因,外面的大德劝请是外缘,内因外缘具足了。

因为上师们写论典、伏藏大师取伏藏,或者大恩上师翻译、讲法,上师心中一直有这个想法,后面某个弟子劝请了之后,内因外缘就具足了,上师就开始翻译一个法或者讲一个法。内因外缘还是很重要的,弟子不断去劝法、请法,请上师翻译,这些很有必要性。同样麦彭仁波切本有书写之意,就看有没有请,但是能想到请上师著一部像《解义慧剑》的法,一般人可能也想不到。就像阿难尊者请法一样,很多深法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这么深的问题提不出来,佛陀就加持他,让他突然站起来提问,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还没达到阿难尊者的程度,有时想到这个法对众生有益,请上师讲一下、传一传,或把那个法翻译出来。上师心中有很多对众生有利的计划,不像我们计划的是下个月上哪儿玩、怎么去赚钱等等,我们计划的都是轮回的事情,而上师计划的都是弘法利生的事情。

上师有很多计划,主因在上师这里,外缘是必须要弟子去劝请,弟子劝请一下因缘就成熟了。有时一请就答应了,有时说考虑考虑,有时口头上没有答应,但是慢慢会成熟。我跟了上师这么长时间,也碰到很多这方面的情况。上师也说过弟子们还是要来请,表露过这方面的因缘。劝请说明你对这个法有兴趣,大家都不请说明从显现上来讲大家都没有兴趣了,对正法没有兴趣在显现上会影响圣者们的因缘法,比如圣者弘法的意乐,甚至于有时没有人学法就会入灭了。虽然我们不是说真有这样凶险的情况,但是意思就是这样的。如果弟子们对法的兴趣高涨,这时上师会很欢喜的去翻译、讲解,对很深的法、很大的法都会慢慢讲。很多新学的道友可能不懂,时间长一点,有智慧的人会经常性的去劝请上师翻译、讲解殊胜的法要等等,这方面很重要。

内因外缘具足之后,“而于护地年三月二十九一日内,文殊欢喜(麦彭仁波切)撰写”。一天就写完了,虽然他早就有写的心,但是一天不请就没显现出来,请了之后,一天就写出来了,马上在内心就流露出来了。“愿吉祥!共有一百零四颂,善哉!”

以上我们辅导完了《解义慧剑》。

我们回向之前,在讲闻的过程中,如果有过患,在上师三宝面前诚心忏悔;如果有功德,祈愿上师、诸佛菩萨、善知识永久住世、常转法轮;祈愿清净的教法常住世间;祈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暂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祈愿道友们早日成佛利益众生,大家安住在正念中一起念诵回向文。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如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