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已五、思维静处功德
前行:皈依、发菩提心。
正行:观想寂静地是往昔诸佛菩萨修持而获得成就之处。
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往昔在尼连禅河六年苦行,最后于寂静处修成佛果。藏地历代的大成就者,也都是依止静处获得成就。汉传佛教中的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的很多大德,也依靠静处而证悟心性。
寂静处的山洞、大树、岩洞、森林,都是往昔大德们获得成就的地方,这种环境对修行人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可以此获得甘露法义。所以我也愿意前往寂静的林间。
寂静之地有如下功德:没有愦闹、无意义的世间散乱、为衣食住行而盲目奔波的琐事;有大自然的美景:大江高山、清风明月、森林、鸟语花香、青青草地等。大自然给人一种特有的宁静,修行人在山洞、茅棚、树下,于黄昏时分,柔和的月光倾泄下来,那种宁静的感觉极为清凉,并为世界增添了一份美。
在森林里,悄无声息的微风徐徐吹拂,鸟语花香的生活令修行人极其快乐。于石板上或岩洞中,静静地思维缘起性空、无常、利他的菩提心,这种特有的安静和舒适快乐无法用语言描述。
寂静之地也不需要以经商、务农等世间行业来虚度光阴。而是与鸟兽为伴,远离嘈杂、喧嚷、争斗,自然可以减轻烦恼,增长善根。比如与鸟兽相伴会坦然地趋于安乐的禅定境界,无始以来的善愿也会实现。如《入行论》所述: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在寂静之地过少欲知足的生活,以净水、树叶等饮食修苦行,生活虽然简单,内心却很快乐,没有压力和痛苦,非常开心。能够舍弃世间的各种妙欲,远离一切顾虑。无忧无虑,悠然自在地修行。在寂静的山里,以野菜、水果充腹,以茅棚挡风遮雨,这种少欲知足的生活,减少我们的贪嗔痴烦恼,也不与谁牵连纠缠,自己相续中的善法自然就可以增长。不与任何人联系、交往,自然没有对人对物的牵肠挂肚,逍遥自在地居住。
寂静地特有的加持力,使得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全部成为善妙。通过四季次第性的迁变实例,相续中也可生起强烈的无常观和厌离心,对有为法也会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安住在寂静的森林、岩洞、山中修行,就会增上善法,灭除烦恼,心得以清净、智慧也会清明。自然而然地,自己的等持也可增上。
了知寂静处的功德,我们尽量依止寂静的森林、寺院、山间、山洞,随学古大德。作为城市中的人,虽然前往森林等寂静地比较困难,但也可以减少世间的散乱交往,抽出时间到寂静的寺院;或在自己的居室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修行。
无常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有抽出时间,尽量思维修行,临终才有把握。特别是有因缘在寂静地居住,一定要加以珍惜,行持善法,修持等持。
后行:回向善根
第88修法 终
法师带观修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思维静处功德:
一、随学往昔诸佛菩萨依止寂静处:
观想昔日诸佛菩萨都是通过在寂静林中修持,获得了甘露法义,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往昔在尼连禅河六年苦行,最后于寂静处修成佛果。藏地历代的大成就者,也都是依止静处获得成就。汉传佛教中的净土宗、华严宗、禅宗的很多大德,也依靠静处而证悟心性。寂静处的山洞、大树、岩洞、森林,都是往昔大德们获得成就的地方,这种环境对修行人来讲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也愿意前往寂静的林间。
二、思维寂静处远离愦闹等违品:
寂静之地没有愦闹、无意义的世间散乱、为衣食住行而盲目奔波的琐事;有大自然的美景:大江高山、清风明月、森林、鸟语花香、青青草地等。大自然给人一种特有的宁静,修行人在山洞、茅棚、树下,于黄昏时分,柔和的月光倾泄下来,那种宁静的感觉极为清凉,并为世界增添一份美。
在森林里,悄无声息的微风徐徐吹拂,鸟语花香的生活令修行人极其快乐。于石板上或岩洞中,静静地思维缘起性空、无常、利他的菩提心,这种特有的安静和舒适快乐无法用语言描述。
三、思维寂静处远离交际违品:
寂静处也无需经商、务农、与凡夫来往,与鸟兽为伴,充满安乐。远离嘈杂、喧嚷、争斗,自然可以减轻烦恼,增长善根。比如与鸟兽相伴会坦然地趋于安乐的禅定境界,无始以来的善愿也会实现。如《入行论》所述: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无有任何熟人、亲友,自然而然增上善法,内心清净使智慧明清。
四、思维在寂静处过少欲知足的生活:
以净水、树叶为饮食而苦行,生活虽然简单,内心却很快乐,没有压力和痛苦,非常开心。能够舍弃世间的各种妙欲,远离一切顾虑。无忧无虑,悠然自在地修行。在寂静的山里,以野菜、水果充腹,以茅棚挡风遮雨,住卧于山间岩洞中,与正法相应
寂静地特有的加持力,使得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全部成为善妙。通过四季次第性的迁变实例,相续中也可生起强烈的无常观和厌离心,对有为法也会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安住在寂静的森林、岩洞、山中修行,就会增上善法,灭除烦恼,心得以清净、智慧也会清明。自然而然地,自己的等持也可增上。
五、鞭策依止寂静处:
寂静之处——寂静的森林、寂静的寺院、寂静的山间、寂静的山洞等,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功德。因此,我从现在起应当住于静处。作为城市中的人,虽然前往森林等寂静地比较困难,但也可以减少世间的散乱交往,抽出时间到寂静的寺院;或在自己的居室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修行。毕竟人生很短暂,来世并不是很遥远。我们在临死之前,每天哪怕抽出短短的时间,静下来思维、修行,这也很重要。
后行:善根回向一切众生
第88修法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