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117课辅导及思考题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9/22 16:46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来一起学习《前行引导文》,前面我们学完了共同加行,现在学的是不共加行。

不共加行有皈依的修法、发菩提心的修法、念修金刚萨埵忏罪的方法,还有供曼扎积累资粮的方法和上师瑜伽这样强烈得加持和证悟的方便。

在这些修法当中前面皈依和发心我们已经学习完了,现在学的是念修金刚萨埵。前行念修金刚萨埵的修法是为了让自相续得以成熟的殊胜方便。其实从我们心的本性来讲,早就已经天然成熟的,不需要再重新成熟到什么阶段,因为它是佛性、佛功德。但是从显现上来讲,我们并没有认识到我们的佛性,所以还在轮回当中流转,导致了很多迷惑、烦恼的生成,在这个状态当中离我们的本性已经很远了。

轮回当中众生的相续没办法去现前殊胜的佛功德,所以要通过修行来让它现前。这是一个从生到熟的过程,我们的相续如果没有累积到一定资粮的时候,它相当于是一个很生涩的不成熟状态,没办法作为修行的法器。从我们苏醒了善根、种姓开始,就开始逐渐地要靠近佛性,这有一个成熟的过程。

所谓成熟我们的相续主要是,我们要开始接受我们本具佛性的这个实相。以前没有思考过,也没有朝这方面去努力过,现在通过上师诸佛的恩惠和我们自己不断圆满的福德,就遇到了能够让我们成佛的方法。

首先努力让我们的相续成熟,成熟了相续、成熟了法器之后,就可以在这个法器中装满所有的正法甘露和功德,这就是我们修加行的一个必要。

当然,如果我们在学修佛法过程中掌握了足够多的修行方法或者我们的福德智慧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皈依的修法可以让我们觉悟、发菩提心的修法可以让我们觉悟、金刚萨埵的修法可以让我们觉悟、供曼扎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让我们觉悟,每个都可以让我们觉悟。

如果那样的话,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前行了,它既可以成为前行–如果我们相续没有成熟的话,这五个修法可以成为成熟相续的方法。如果我们的相续已经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些修法又可以让我们开悟。

如果我们能够了悟到比较了义的观点,通过这些了义的观点来修皈依,它就可以修到非常深的层次,成为直接让我们证悟的因缘,那时就不单单是一个前行,它就变成一种正行,可以让我们真正开悟、觉悟的一种方法。

发菩提心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真正通过高质量的相续来修发菩提心的话,通过发菩提心的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还有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等一系列的窍决,是完全可以让我们开悟的。

金刚萨埵也是一样,如果有了等净无二见,如果有非常殊胜的信心,在修金刚萨埵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认识自己的本性,这是绝对可以的。关键看我们自己是哪个阶段,是以什么样状态来修这个法。当然很多道友可能以前没有修行过,相续相对来讲没有成熟,那我们就通过这个修法来让自己成熟。

前面的两个修法已经学完了,当然还要继续地修行,乃至于还没有完全生起验相之前都要不断地串习。

现在我们学的是念修金刚萨埵,念修金刚萨埵可以是一个忏罪的法,让我们的罪业不成熟、让我们下世不堕恶趣的法。它既可以是让我们不堕恶趣,罪业清净的法,也可以成为净障的法。净障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觉悟本性,金刚萨埵可以帮助我们在觉悟实相,在我们认证自己心性的过程当中,清净我们证悟实相的障碍。

金刚萨埵的修法和前面我们讲的一样,可以浅也可以深,如果我们有一定的信心,按照百字明仪轨来念,是可以把我们相续中很重的罪业减轻乃至逐渐消亡,我们就不会在下一世感受恶趣的痛苦等作用。

也可以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完完全全相应于圆满的菩提心和空性或者说等净无二的见解来修行,在修的过程当中就成为证悟实相的清障法。完完全全可以把障碍我们获得成就的、障碍我们成佛的、障碍自己认证心性的所有违缘都可以清净掉。金刚萨埵相应于本性实相去观修,就可以成为净障的修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刚萨埵修法中的四对治力,在学修过程当中每次都要用,不是用过一次就够了。而是每一次我们在念修金刚萨埵的时候,哪怕只念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都要具备四对治力,一遍是一遍的效果。

我们在修十万遍百字明的过程中,也是要非常认真地对待,尽量争取在每一座的观修中,一百、两百、一千等的念诵计数过程中,包含四种圆满的对治力是非常理想的。

四对治力、金刚萨埵的观修本尊等已经讲完了。前面也讲了通过念诵百字明,百字明化成的甘露冲洗我们相续中的障碍。

皮肤上、衣服上的脏东西可以通过水、香皂等洗干净。身体可以用一般世间的水洗涤干净,但内心、阿赖耶识上面的罪恶种子或成为障碍的违品的这些东西,水洗不掉。在世间当中找不到任何一个方法能够洗掉相续当中的障碍。只有通过殊胜的佛菩萨化现的咒语,相应于实相的方法,正确的念修可以清净相续中这些违品和障碍。

甘露其实是一种表示法。表示法的意思就是,我们一般的人对于安住在空性或者比较深的净罪方法难以去相应,因为它很抽象。所以通过一些有形象的方式,比如说通过白色甘露的方式来表示,这样便于我们观想。从头顶进来了充满我们全身,金刚萨埵化现的咒语里面自带了他无始以来所修行的智慧、愿力、功德,这些都在甘露里面全部带进来。

这些东西和我们相续中的障碍、罪业以及没有认证实相的虚妄分别念所形成的思想、罪业、障碍,二者之间是矛盾的。一个是实相一个是妄念。如果你认证或现前了实相,所有的违品是不可能安住的,就像火和水,光明和黑暗一样。

我们在想甘露从头顶进入到我们的身体里面的时候,就要想这个甘露它就是实相,它就是金刚萨埵的所有的功德。他发的愿力和所有福德智慧、善巧方便、种种功德智慧都是以甘露的形式来体现的,它是无坚不催的。实相现前了没有什么障碍能够抵挡得住。

我们平时在忏罪的时候,只是用一些世间办法,这些世间的分别念和罪性本身、障碍本身是相顺的,相当于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这些方式不能够彻底清净掉我们相续当中的违品,但是金刚萨埵可以,因为它就是代表圆满的实相。

罪业障碍代表的是虚妄分别,本性上是没有的。如果以后《中观》学到他空见的时候也会讲很多。所有的客尘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属于它法。真正的本性就是如来藏佛性,佛性上面这些所有的障碍都不存在。就像绳子上面蛇根本不存在一样。二者之间是相违的,如果有实相了虚妄分别就会消亡,如果有虚妄分别的时候实相就隐没。

现在我们就开始要观想这个实相,观想实相体现出来的是什么?这个实相体现出来的就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代表实相的、代表本性的光明。

我们在不断地观修的时候,就相当于不断的认证引入对治我们相续当中的违品、习气。再加上如果我们有这个认知,在念修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思想里面有这种见解,那力量就更大了。

我知道这个甘露代表什么,它就不是一般的水,不是一瓶牛奶。虽然形象上看起来像牛奶一样的东西,但是它不是,而是无为法的自性,是殊胜的相应实相的功德,所有金刚萨埵的信息都在里面。

它从头顶上进来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住它的威力,只要它一进来,所有的罪业就纷纷从我们身上能找到的窟窿、毛孔这些地方开始排到下面去。通过这样方式我们就观想罪障在逐渐清净。

在前面观修的过程当中这是很重要的,甘露不是一般的水,它就是金刚萨埵,就是实相,就是所有的智慧、功德、大悲心以及他所有发的愿、所有净罪的功能都在里面。这些已经冲洗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接下来观想下面的内容。

在我们修金刚萨埵过程中它是属于比较主要的部分。一边念百字明一边通过甘露来冲洗我们的身体,把这些罪障通过黑气、黑水、青蛙等让人不悦意的形式从我们的身体里面分离出去,它就远离我们而去了。我们的相续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清净,罪业、障碍不再和我们共住就这样观想。

接下来观想自己的身体是内外透明光的自性,

最早的时候是血肉之躯,像非常脏的容器一样,装了很多污秽。通过无数轮的冲刷,而且是强力的洗涤之后,我们的身体变了。这个要观想,其实每一个观想都是有一种表示的,暗示我们的罪障清净到一定程度了。

罪障清净到什么程度呢?它以前是血肉之躯,里面充满了黑乎乎的脏东西,但是冲洗后它就变成了内外透明光的自性。“内外透明光的自性”表示我们刚刚那拨的忏悔起作用了,它清净掉了罪业,我们的身体就变成内外透明了。身体还是这个身体,但是它已经从以前的那种状态通过清冼,变成第一内外透明第二是光的自性,这方面有必要这样观想。

这是一步一步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是平庸而住、血肉之躯,通过观想之后还是这个身体,但是开始变化了,变化成内外透明光的自性。最后还要变,变成什么?下一轮就变成金刚萨埵了,但是现在还没有,现在把这个很脏的身体变成了内外透明光的自性,下一轮观完之后自己要变成金刚萨埵,最后还要消失在法界中。

这一步一步的观想、修行,让我们从刚开始上座的时候特别罪障深重的凡夫,特别懊悔的

自性,通过认认真真地修,修的时候很专注,下座的时候就不一样。因为每一个步骤都是引导我们的心趋向实相。

真正来讲当我们在下座的时候应该是身体很轻快、内心很愉悦。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相应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最后一切都消失在法界当中和实相相应,在这种状态当中下座。

下座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有时间第二座又开始这样修。反复这样修我们相续就会越来越清净,不会再想罪障这么重怎么办?如果真正按照这个修法一步一步修下来,这些思想不会再存在。

现在我们是要观想自己身体内外透明光的自性。

身体中央有一个中脉,

这些都是属于比较相应简单的有相的圆满次第的修法。首先是内外都是光的自性,然后身体的中央有一个中脉。在后面的破瓦中也有一些中脉的粗细、颜色观想等,很端直的在身体正中央的一个自性。在有些图片中也有表示,可以看一下。

正中有一个中脉

它分出的四轮形如同伞辐,

在正中的中脉是中心,它有四个轮,就像把伞撑开之后这个叫伞辐。

脐部幻化轮有六十四个脉瓣,瓣端朝上;

在脐部叫幻化轮,有六十四个脉瓣,瓣端朝上。“脉瓣”以前上师们说像伞辐一样,不能太陡。这个伞撑开之后有一定的幅度,但不是特别陡,都是比较平缓而往上的六十四个脉瓣,瓣端是朝上的。

心间法轮有八个脉瓣,瓣端朝下;

心间有法轮,有些地方讲脐部的幻化轮是黄色的,稍微朝上的六十四个脉瓣。心间的法轮蓝色朝下,朝下也不能特别陡,稍微平缓往下走的八个脉瓣,就像伞辐一样。我们撑开伞的时候也有很多的骨架,就像类似于那种,脉轮是空的。

喉间受用轮有十六个脉瓣,瓣端朝上;

在喉间是受用轮,有地方说是红色的,也是瓣端朝上的。

头顶大乐轮有三十二个脉瓣,瓣端朝下,

这些是白色的,头顶大乐轮有三十二个脉瓣,瓣端朝下,很多不同续部的修法有一些表示也有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要观这些呢?都是为了让甘露通过脉瓣的方式周遍到全身去。这些是主要的轮和脉,连接的还有很多分支细小的脉。这些细小的脉周遍全身,打比喻就像我们身体有主要的血管还有很多毛细血管,有些比较大的主要的血管,然后连接这些很多细微周遍全身的毛细血管,脉轮也是这样的自性,是周遍全身的。

甘露通过这些主要和分支的脉瓣,在全身中充满,不留死角,相当于在每个地方都充满了加持,获得清净的自性。

通过这些有形有象的方式观想,就相应于本身的法义,实相。通过这样修行,我们平庸的身体这样改造后,相应于空性、菩提心和实相的自性,我们自己的本体就慢慢开始转变了。开始是庸俗的身体,然后通过脉瓣等的方式进一步获得灌顶。最后变成相应于佛菩萨的自性。

在了义的经文中讲,每一个众生都本具佛性或者说本来就是佛,怎样快速地现前佛性呢?这个修法就是让我们快速现前佛性的方式。不单单是说你本具潜力,而且他直接告诉你心的本性是智慧,你的身体也是清净的。这些修法是密宗的不共修法,在显宗中没有这些修法。显宗当中是通过我们发菩提心,修行六度,然后观空性,逐渐成佛之后就可以获得这个功德。

但是密宗修法基本上来讲是由果位起修,把身语意相应于实相:身体相应于实相,完全跟佛陀一样,语言都是一些清净的咒语,心就是智慧。通过这样的观想,由果位起修,相应于很高的正见。所以障碍清净的就非常迅速。把这些脉瓣都观想好,头顶也有三十二个脉瓣,瓣端朝下。

这些脉瓣也都如前一样降下甘露,从自身头顶大乐轮开始直到四脉轮以及由它们分出的体内一切部分,包括手足的指尖在内全部像水晶瓶里装满乳汁一样盈盈充满白色的甘露,

由金刚萨埵的身体里面继续降下甘露,前面是把我们的身体清洗干净。相当于把瓶子通过长时间的洗刷之后洗干净,之后就开始把瓶子装满,所以甘露还是源源不断地从头顶降了下来。

从头顶降下来的顺序,从中脉进来之后,头顶大乐轮首先充满,之后因为大乐轮和中脉中间都是相通的,再从中脉往下走到喉部的受用轮,把受用轮充满甘露,再往下面走,心间的法轮也充满,再往下幻化轮也充满,然后逐渐通过他们的分支向毛细血管一样,整个全身全部充满甘露的自性,所以这个观想的次序是头顶开始的。

益西彭措堪布以前讲,动画片里面做错了。他首先是从下面,按照我们一般世间法的观点,当时他们做光盘的时候可能是一般的人在做。他想倒东西的话肯定是首先底部充满,哪里有首先悬在空中把上面充满之后才慢慢把下面充满?所以动画片里面首先是下面充满,然后慢慢地往上向瓶子里面装水一样,上师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地方。还有一个错误的地方百字明在转的时候是左转。还有一个地方我忘了,他讲了三个地方是在动画片里面。

当时做的时候这些工作人员不是太小心,有几个地方是做错了的,一个是咒轮转的时候是往左边转是错的,还有一个甘露在充满身体的时候,首先是底部充满,然后再往上走的,这个是错的。应该是头顶的脉轮先充满了之后再往下走,逐渐地从上而下把身体全部都充满甘露的自性。

包括手足指尖在内全部充满,这些白色的甘露,我们在观的时候知道这都是属于金刚萨埵的加持,属于佛智,都是相应于实相的。显现上面是像甘露一样的自性,其实就是智慧,大悲等等。为什么会这样讲呢?因为大悲和智慧对一般人来讲太抽象了,很难观想,所以通过这一个表示方式。

但是我们在观的时候就要知道,这是无为法的自性充满我们的身体。就像脱胎换骨一样,我们的内外身体也变了,内脏也没有了,障碍也清净了,变成一种很干净的自性全部充满白色甘露。

自他一切众生由此获得了宝瓶、秘密、智慧、句义四种灌顶,

这就是获得了一种四灌顶,在上师瑜伽当中也讲到了这个四灌顶。这是属于道灌顶,自己每天可以受这种灌顶,得到这些加持。

首先,有些地方是说在头顶获得宝瓶灌顶,然后往下走,喉间获得了秘密灌顶,心间获得了智慧灌顶,再往下的话就是属于句义灌顶。有些地方是说通过放不同的光进入头顶,喉间和心间获得四灌顶。

这四种灌顶是清净障碍、让我们获得加持、苏醒佛性的殊胜方便。在密宗的《幻化网》中——有的道友正在学习密宗《幻化网》,“光明藏论”里面专门讲了“灌顶”这一品,把灌顶所有的要义以窍诀的方式,麦彭仁波切讲得非常殊胜。以后道友们把前行学完之后进入到密法班,学习光明藏的时候,就能学到有关密宗很多殊胜广大的见解。

如果学完之后再去领受灌顶就不一样了,以前对于灌顶不了解,就是盯着这个水,觉得灌顶就必须要把水倒在手上喝掉,或者用水拍脑袋甚至每个地方拍遍之后就觉得得到了灌顶了。或者是头上戴个什么帽子,或者一定要看一下水晶。这些当然是一种表示,但是它还有更甚深的本意,这些我们要了解。

当我们学完之后,再受灌顶的时候,我们的见解以及方方面面都不一样,会更加能够获得灌顶的殊胜加持。对苏醒我们的佛性也有很大的力量。根基成熟的人在受灌顶的时候都有可能证悟,因为灌顶本身就是给你直指本性,所以具有善根的人在灌顶的时候就可以证悟。如果灌顶时没有证悟,灌完顶之后再讲窍诀,有些利根者在听窍诀的时候就会证悟。如果在讲窍诀的时候没有证悟,那么在修行的时候也可以证悟。众生的根基从利到钝都有不同的证悟的方式,这就是获得四种灌顶。

四种灌顶是由浅而深的。句义灌顶的时候接触到了究竟的实相,一般来讲,得到第四灌顶——句义灌顶是可以修行大圆满的。如果没有得到第四灌顶,就还没有资格修行最甚深的大圆满法。在道灌顶的时候观想,我们得到了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句义灌顶,像这样在得到了四灌顶的时候,

同时观想

清净了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四障,

得到宝瓶灌顶的时候清净了业障;得到秘密灌顶的时候清净了烦恼障;得到智慧灌顶的时候清净了所知障;得到句义灌顶的时候清净了习气障。习气障是所知障的一个分支,是更细微的一部分。

如此分别清净了四种障碍,从最粗大的业障到烦恼障。“业”可以直接成熟器情世界和我们的身体,它成为一种障碍;比“业”更细一点的就是烦恼——贪嗔痴等;比烦恼障更细一点的就是所知障——三轮二取的执著;比所知障更细的就是所知障的习气。从宝瓶灌顶开始,从粗到细分别清净了四种障碍。

相续中生起了喜、殊喜、极喜、俱生喜四喜智慧,

逐渐地生起四种喜,这四种喜其实是四种智慧的表示,从字面上看是特别欢喜的意思,但真实来讲,这四种喜是四个不同的阶段,也是由浅而深的四种智慧。

现前了化身、报身、法身、自性身四身果位。

一方面获得四灌顶、清净了四障、生起了四种智慧,最后也是最圆满的现前化身,报身,法身,自性身的四种果位。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从这个侧面来讲是自性身。

有些地方讲三身,但是三身的侧面往上分还可以分四身、五身等等,因为佛的功德有很多的侧面,通过不同的侧面可以分成不同的身。

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从这个侧面安立为自性身。把自性身拆开之后就是三身,获得了自性身就是获得了佛果的意思。

我们通过这些观想获得了殊胜的功德,总而言之这一系列的观想让我们的相续逐渐靠近实相、清净我们的障碍、苏醒我们的种姓。其实每一个人如果懂得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和句义灌顶的意义,在观想、领受灌顶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相应于实相的。相应于实相的时候就想:在我相应于实相的时候,所有的障碍从比较粗的到比较细的,逐渐远离。暂时地生起喜等四种智慧,究竟现前佛的功德——因为佛的功德是每一个众生本具的。

有些人问通过观想就能得到佛果吗?觉得很不可思议,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所有的佛功德——从了义的经典上来讲,比如说《如来藏经》、《宝性论》、《妙法莲花经》等经典中都讲了:每一个众生都本具佛的功德。为什么不现前?是因为各式各样的障碍,如果这些障碍、分别念能够远离,本具的佛智就可以现前。

障碍是不是实实在在的呢?不是,障碍本来就是属于客尘。客尘是怎么形成的呢?所谓的客尘就是虚妄分别念、心识形成的,而且这个分别念的来源就是错认实相,没有了知实相而已。障碍本身是没有根的,他不像本性,本性属于自性,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不管怎么样折腾都不会远离我们。就算你堕入了无间地狱,或者变成了一个恐怖分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你还本具这种佛性。

但是障碍就不一样,看起来很坚固,如果我们一层一层地去找它的根源,找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为什么?所谓的障碍就是一个错觉而已,有些时候说障碍来自我执。但我执是什么?我执就是缘五蕴整体认为有一个我,是一个无明,无明又是什么?是对本性不了解然后产生的错觉,正如前面讲的黄昏的时候把绳子看成了蛇,所谓的蛇找不到来源,没有一个很稳固的所谓的因,就是一个虚妄分别念。

我们了解了每一个众生都本具佛性,而且深信不疑,与此同时,也知道障碍佛性现前的客尘就是所有这些障碍,都是假的。没有一个很实在的东西,看起来是很坚实,其实根本没有。有些地方通过空性的方式去破掉这种障碍:一切本性是无自性的,只是一个虚妄分别念而已,就是一个错误的心识、一个错觉。

当我们知道障碍本来是空性,也知道本来具有佛智,那这个障碍很快可以清净掉。如果能够在一座上认识到所有的这些要素,没有理由不能清静障碍;障碍清净了,本具的佛性也没有理由不现前。它是本具的,不是以前没有现在是要辛辛苦苦去打磨、打造一个佛果出来。

在了义的经典中会讲这些,不了义的经典中不会讲。不了义的经典中就说每一个众生都有心识,通过心识去发心,慢慢地改变,改变到一定阶段,你的心识就会逐步转变成智慧,而这个智慧是一个有为法、因缘法,以前没有后面才有的,这些也需要很多时间去打造它。

了义论典则不然,了义讲本具佛性,而且这个佛性是无为法,早在你处于凡夫位时就已经有了,观待你去认识到这个本性,或者观待修行者破障的能力,也就是清净掉客尘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如果清净客尘的能力特别强,他就很快可以现前;如果不强,那么他就会慢。很多了义的经典,从二转法轮开始,三转法轮,乃至到密宗的观点中都是讲这些比较了义的观点,所以越往后面越快。

密宗就是把这些快速成佛所有的要素在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在了义的基础上归摄成了很多修行的窍诀。如果我们在学习密宗之前能够把中观、如来藏等的关联,能够有一定的定解的话,再去学密宗的等净无二见,就会理解得比较清楚。

若对空性、如来藏、本具佛性的观点了解得不是那么清楚的话,学习密宗的时候,虽然讲的文字是一模一样的,比如说这里面讲的这些,其实每个里面都蕴含了很多很深奥的修行原理。如果我们不知道、不懂,看到这个字就解读不了,密码就打不开,因为不明白这里面蕴含的很甚深的窍诀。在这个基础上去修行念咒、观修仪轨、现前佛性的能力就受一定的局限。

如果我们不了解,却有很强的信心也可以,这个很强的信心也是能够帮助我们现前实相的殊胜的方便。不管怎么样,通过这样的观想,方方面面都相应于我们本具的佛性,有些时候在一座上面就可以证悟自己的心性,“不历僧祇获法身”完全是可以的——不需要经过阿僧祇劫可以证悟法身的原理,就是因为建立在了义的法门的基础上而成立殊胜的“一生成佛”的观点。

观完之后还有下面的修法,

接着念诵:

怙主!

我以愚昧无知故,于三昧耶有失犯

怙主,就是呼唤上师金刚萨埵,以前我因为愚昧无知的缘故,”于三昧耶有缺犯”,就是以密乘戒为主的,不是单指三昧耶。因为三昧耶是力量最大的,如果守好了三昧耶戒,把密乘戒守好了,很快可以成佛。如果守不好,破了三昧耶戒不忏悔,也可以让众生堕到最深层的地狱中。所以力量越大的,若做好了功德大,若做不好损失也大。显宗里面的菩萨戒也是一样的,守好了功德特别大,比守护别解脱戒的功德大多了,但是如果不小心破了菩萨戒,过患也比破别解脱戒大的多。

密乘戒也是一样的,密乘三昧耶戒如果守护清净可以帮助我们一生成佛。守不清净破了戒律又没有及时忏悔,过患也是相当大的。以最严厉对境的三昧耶戒为主,附带讲了菩萨戒等。“于三昧耶等有失犯”,就是指有违犯的这些戒。

上师怙主予救护

祈祷上师金刚萨埵救护我,

亦即主尊金刚持

上师金刚萨埵也就是所有坛城的主尊、金刚持。“金刚持”就是佛的意思,就是手持金刚。在表示中,佛像手里拿着金刚铃杵,就是手持金刚的意思。“持”是佛性已完全现前,已经证悟了。金刚是无为法的佛性、最殊胜的佛智,这个叫做持金刚或者金刚持。

金刚萨埵上师也是金刚持,我们呼唤的对境,是没有保留地去皈依的、要予以我们救护的对境,没有丝毫的欠缺。金刚持代表最圆满的,色身最圆满,证悟也最圆满,没有丝毫欠缺。这样我们的信心就可以达到极致。

如果要让我们生信心的对境是一个凡夫,或者有缺陷,那我们在皈依、呼唤的时候,信心没有办法因为对境的圆满而达到圆满。而主尊金刚持是一个真正圆满的佛陀。

具足大悲体性者

众生主尊我皈依

您具足无缘大悲的体性、完全大悲心的佛性,如来藏里面的大悲的自性已经完全现前了。

大悲有很多层次,有些是相似的大悲心,比如我们现在修四无量心。按照大悲心的仪轨、修法去修的时候,此时大悲心对我们来讲还是一个要了解和在串习的对象。大悲心在我们相续中有没有生起来呢?可以说我们正在朝大悲心的方向努力,相续中不一定具足大悲心。

大悲心修到一定程度会达到符合某个阶段大悲心的体性。比如对所有的众生没有偏袒,完全一心一意救度一切众生,这个心态生起来可以说是有了大悲心。虽然有大悲心但可能里面还有杂质、染污、不太清净,或者还有二取、三轮、烦恼障……,力量没办法现前。

通过不断修行菩萨道,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功德逐渐圆满,大悲心也越来越纯净。到成佛的时候,因为所有的障碍没有了,佛功德如来藏本具无二无别的大悲就完全现前了。

这些都是大悲体性,但因为生起大悲的相续不一样的缘故,大悲也有不同的层次。这里讲金刚萨埵的大悲完全是佛的大悲,一点杂质都没有,完全和空性智慧、如来藏的本体无二无别,所以说他是具足大悲体性者。

“众生主尊我皈依”,你就是众生的主尊,我一心一意皈依你。生起最大的诚敬心去呼唤、皈依金刚萨埵,然后得到加持。因为信心和加持成正比,前面讲我对于金刚持怙主生起了最清净的信心,然后去皈依。如果你的信心很清净,这样去祈祷得到的加持也是非常猛烈和巨大的。

发露忏悔身语意所失毁的一切根本支分三昧耶,祈求赐予加持一切罪障、堕罪、垢染全部清净。

然后在金刚萨埵面前开始祈祷、陈白、发露忏悔,身体、语言、心所造而失毁的一切根本誓言和支分誓言。或者所犯别解脱戒律的根本、分支戒律和一切自性罪等。以三昧耶戒为主的,所失坏的所有根本戒和分支戒全部在你面前发露忏悔。

祈祷金刚萨埵赐给加持,一切的罪障、堕罪、垢染都通过你的威德力全部得以清净。

忏悔文念诵完毕,紧接着观想上师金刚萨埵和颜悦色地说:“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所失毁的戒律均已清净。”

发露忏悔文念诵完毕之后就观想金刚萨埵和颜悦色地对我们说:“善男子,你的一切的罪障,所失毁的一切的戒律,现在都清净了。”就是表示认可了。

还有一些观想的窍诀说,刚开始上座时,观想上师金刚萨埵不是那么高兴,因为上座的时候还是一个罪人的身份,需要忏悔清净。修到最后他就和颜悦色了,因为你通过一系列的观想把该忏的罪业忏悔了。这也是和我们的心态对应的过程。

其实上师金刚萨埵有没有不高兴或是很高兴的时候呢?从本具佛的自性来讲不会有。但是相应于我们的情绪、心态的变化,在观想仪轨中也会安排刚开始显得不那么高兴,弟子如理如法地忏悔后,他逐渐高兴,和颜悦色。弟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金刚萨埵的加持,罪业清净了,所以他很高兴,也有这样观想的。

这般予以认可之后,

他认可你的罪业已经清净了。

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每天这样观想,我们相续中出不来的负罪感,一次次金刚萨埵认可已经清净后会逐渐消失。比如在一个我们有信心的上师或者对境面前,他认同我们的修行,我们心里就有很放心的感觉。这个也是利用这种原理,认可你罪障清净了。

罪障的确清净了,我们真正如理如法地忏悔,罪业不可能不清净。虽然清净了但我们心里的阴影还在,总是觉得是不是没有清净之类的,就导致继续往下修的动力受到影响。仪轨里把这一点考虑到了,金刚萨埵亲自对你说你的罪障已经清净了。我们得到认同后,除了罪障清净了,心里阴影的负作用也消除了。

每天这样观想有助于我们走出曾经犯过罪业的心理阴影。从世间角度讲,有些人犯了罪业,关过监狱出来了,但心理阴影还在,想自己是关过监狱的人,觉得很自卑。我们造过罪业,就想以前我是造过罪业的人,犯那么大的罪业。这个思想会在修行人的相续中成为障碍。

所以通过这些安排,告诉你罪障已经清净了,不用担心,这样就不用再处在这种心理阴影中了。所以,对我们讲这个有一定的必要性。

说完之后,

上师金刚萨埵化光融入自身,

从这开始自己要变成金刚萨埵了。金刚萨埵说完后就化成五彩的光明或白色的光明,从头顶融入到我们的身体里。

以此为缘,自己变成了与前面观想一模一样的金刚萨埵,

以此为缘,金刚萨埵化光融入到身体之后,我自己就变成了金刚萨埵。

这就是一步一步深入,前面是忏罪的状态,忏完罪之后,金刚萨埵融入我的身体,我就变成了金刚萨埵。这个观想的步骤可以引导我们比较顺利地把自己观成金刚萨埵。如果刚开始就把自己观成金刚萨埵,对有些人来讲有点唐突,觉得自己这个血肉之躯这么脏,怎么能观想成金刚萨埵?是不是到服装店做一套金刚萨埵的服装穿上,看起来像金刚萨埵,但里面还是很脏的感觉。

修法仪轨这样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接受。开始你是很脏的,通过大量百字明的冲刷之后,你清净到了一定程度,成为内外透明、光的自性;再通过四灌顶进一步清净,并在金刚萨埵面前祈祷清净,金刚萨埵也认可你清净了;然后再化光进入你的身体时,你就可以顺利接受自己是清净的了。真正接受“自己是清净的”这一点不容易。

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前面该清净的罪障已经清净了,再融入、把自己观成金刚萨埵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一点。不单这个修法,很多生起次第的仪轨,都是一步一步地生起本尊,不是一下子的。也有些仪轨对根基成熟的人是一刹那观想,对上根利智者不需要一步一步来,一刹那观想就可以把自己变成本尊。

但有些是一步一步来的,首先要处理好你的血肉之躯。血肉之躯怎么观成本尊?首先观空性,如果有空性的观点,所有不清净的东西在本性上面都是不存在的,在空性里面生起清净的法。

学完之后再看仪轨,它引导我们怎么样认同我就是本尊、就是佛。如果认同我是佛,这个力量非常大。你的见解就不一样了,从一个很卑微的、负罪感很重的有情,到内心中生起我和佛无二无别的见解。世间叫升华,而在佛法中认同我们的本性,这种力量非常大。

这种修法不单单清净了罪业,也让你趋向实相的证悟,相应于最深的修法的证悟。每一个步骤都要去体会,在法本、词句里都有思想,如果我们不了解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观,其实这样一步一步观下来,就是让我们和本具的佛性相应,最后真正认同我们就是佛。

既然你认同是佛了,所有的障碍生起来的时候,你安住在这种见解,在有些密宗中叫佛慢,安住在佛慢的时候,这些障碍根本没办法立足。

如果我们安住在“我是凡夫”,心相续安住在我执、烦恼、各种情绪状态当中,就很容易痛苦、造业,感受轮回中各式各样的苦恼。但是如果你相应于实相,生起烦恼的各种各样的基础就没有了。但安住在这种清净的状态一般来讲很难,而且上座的时候容易,下座的时候会重新消失。所以要反复去观,当你把自己本性是佛陀等等观得很纯熟的时候,很难再生起庸俗的分别念了。

如果很难生起庸俗的分别念,通过分别念导致的执著、烦恼、忧愁、痛苦也就慢慢消亡了,这就是原理。我们不是在讲密乘的具体修法,这些是原理,显宗里面讲很高的时候,也会讲这些原理。这样去观想的原因是相应于实相。学中观是相应于实相,了知万法空性,了知心的本性是空性,其实是引导我们的心安住在实相。

相应实相的时间越长,颠倒分别念的生起或者安住的时间就越短,这时就不会再生起很多的痛苦、忧愁。这些如果没有的话,时间越长越稳固,离现证实相的距离就越近。

在心间扁芥子大小的月轮上,中央是蓝色的吽字,吽的前面是白色的嗡字,右边是黄色的班扎,后方是红色的萨字,左边是绿色的埵字,然后在念诵“嗡班杂萨埵吽”的同时,观想五咒字放射白、黄、红、绿、蓝五色光,

在自己的心间观想咒语。咒语本身代表与金刚萨埵无二无别的自性,观想这个也是忆念金刚萨埵的意思。

我们念“嗡班杂萨埵吽”咒语的时候,心安住在金刚萨埵无二无别的智慧,身体观成金刚萨埵,咒轮也观好了,口里面也念诵“嗡班杂萨埵吽”,相当于身语意都相应于金刚萨埵的自性,无二无别。在唐密当中比较多,三密相应,身语意和所观的本尊、佛菩萨完全相应的一种观想。

我们一边念诵一边观想五咒字放射白、黄、红、绿、蓝五色光等无数的光明,每一个光明的顶端都有嬉女等供养天女。修三十七堆曼扎的时候也有花女、嬉女、鬘女、灯女等供养天女。这些嬉女等开始供养无量无边的光明、灯以及供品。

光的顶端有嬉女等供养天女挥手散出八吉祥徽、轮王七宝、幡伞、宝幢、华盖、千辐金轮、右旋海螺等无量供品,

她们开始供养各式各样非常吉祥的供品,比如八吉祥、轮王七宝等等。

我们在观想供养八吉祥的时候要想,这个八吉祥就是在世界里面具备的真实的供品。在佛堂里面做的是一个代表,相当于一个模型。在观想供养的时候不要单单想就把佛台上那个拿去供养,其实还有更好的,因为这毕竟是幻化供养。当然佛堂里面的想供也可以,除了这个之外你还可以想在整个世界当中有很多金轮宝、玉女宝等等真实的供品、八吉祥徽等,全部进行供养。

还有轮王七宝、在天界等很多地方所具备的幡伞、具有各式各样珍宝装饰的宝幢,还有华盖、千辐金轮–不是佛台上面表示的那个,是具有很多功德的真正的千辐金轮,还有很稀有的右旋海螺等等,整个世界当中所存在的无量供品。

现在因为我们的福德有限,很多供品名字都没听说过,真品也没见过,最多图片上看过,或者有些模型,但除了这个之外,在龙宫、天界、净土等各式各样的世界当中有很多非常殊妙的供品,我们通过自己的心识意幻缘取之后,通过供养天女把这些全部散发出去供养三世诸佛。

供养居于十方广大无边、不可思议刹土中的诸佛菩萨,令他们心生欢喜,从而圆满了资粮、清净了罪障。

我们供养住于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你的心有多大,观想能力有多大,你就观想无量无边的刹土,因为观想的刹土越多,里面的佛越多,供养的对境就越多。应该观想居于十方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刹土当中的诸佛菩萨。

“令他们心生欢喜,从而圆满了资粮、清净了罪障。”一方面从缘起的侧面来讲,诸佛菩萨得到这些供品的时候,很高兴、欢喜。

显现上我们要这样观想,当然真正应理解为:因为这些弟子修广大的供养对于他的相续成熟很有利,所以生欢喜不是诸佛菩萨以前很缺这些东西,你供养之后他收到了很高兴。这个“高兴”的意思主要是弟子通过这样广大的供养供佛,第一和佛相应,然后通过供养积累了成佛的资粮,弟子也可以因为这样的供养很快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迅速成佛,他很高兴看到这个。

因为诸佛菩萨欢喜的缘故,自己圆满了资粮,清净了罪障。

再观想所有佛菩萨的一切大悲、加持成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光融入自身,自己现前了殊胜与共同成就、

再观想佛菩萨的大悲和加持力变成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光明(光明代表加持力和大悲心),融入到自身当中。自己获得加持之后,现前了殊胜的成就和共同的成就,即平时所讲的共同悉地和不共悉地(成就就是悉地)。

获得了共同的悉地、成就,比如世间当中一些共同的神通、飞行、金丹术等很多各式各样的成就,还有不共的成就。

与学道相关的四种持明以及究竟果位——无学道双运果位,

也获得了与学道相关的四种持明。

这里面讲到了四种持明是和学道相关的,有些地方讲四种持明是从凡夫到无学果位之间都有,有些地方讲四种持明只是学道,相当于从一地到十地都是四种持明所涵摄的。

获得了四种持明,有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和任运持明(四种持明果位在《光明藏论》当中讲得很广),以及究竟果位——无学道双运果位,就成佛了。

这是准备自利法身的缘起。

这样观想是准备自利法身的缘起,就是获得自利法身的因缘,自己很快可以成佛。

又观想这五个咒字向下放射出无量光芒照耀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使他们相续中所有的一切罪障、痛苦、习气等犹如太阳出现在黑暗处一样烟消云散,

观想完自利缘起之后,再观想他利的缘起。观想这五个咒字往下(前面是上供,下面是下施)放射出无量的光芒,照射三界六道的所有众生,一个都不放过,也没有偏袒,不是说这个是我认识的人,光粗一点、明显一点,那个是我不认识的可以绕过去、或者光就弱一点。没有这样,都是平等的。

所有光明平等照射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使他们相续中的一切的罪障、痛苦、习气等等犹如太阳出现在黑暗处一样烟消云散。本来这个地方很黑暗,但是阳光照进去之后,所有的黑暗一刹那之间就消亡了。相当于很暗的暗室,你只要把电灯一打开,在灯开的一刹那所有的黑暗就消失了。观想心咒的光明照耀所有众生的相续,照到他们身上之后所有众生的一切罪障、痛苦、习气一刹那之间彻底烟消云散,都变得很清净了。

一切外器世界变成现喜刹土,

所有的外器世界(外面的世界)变成了现喜刹土,现喜刹土是金刚萨埵的佛土。

所有的刹土变成现喜刹土,就好像我们极乐世界修法的时候,把现在的世界观想成极乐世界、极乐刹土,也有这样的观想方式:把所有众生观想成阿弥陀佛的眷属,或者把所有众生观想成阿弥陀佛,把这个地方观想成极乐刹土。因为这里所修的是金刚萨埵,相应这个缘起,所以观想的器世界是现喜刹土。

一切内情众生变为白、黄、红、绿、蓝五色金刚萨埵的自性,

世界变了,一切众生也变了,因为所有众生本具佛性,都具有佛功德。所以,一切众生相应于各自的种姓变成了五部金刚萨埵,用白、黄、红、绿、蓝来表示。

五方佛的颜色也是白、黄、红、绿、蓝,五方佛的原理也是因为众生的种姓不一样,把所有的种姓归纳成五种姓:佛部、珍宝部、莲花部、事业部、金刚部,相应于各自的种姓就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五色金刚萨埵的自性、本体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在因地的时候种姓不同,所以在果位的时候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现而已,其实成佛之后不会有这些差别。

之后他们全部口诵“嗡班扎萨埵吽”,传出一片嗡嗡之声,这是准备他利色身的缘起。

所有变成金刚萨埵的众生都一起念“嗡班扎萨埵吽”。我们观想的时候整个世界充满了“嗡嗡嗡”,好像都在念金刚萨埵,一片嗡嗡之声,这就是所有的观为清净,没有一点不清净。

所有现在不清净的刹土都变成现喜刹土,所有具有烦恼的众生都变成佛的自性。这就是我们说的,“愿一切众生都得以成佛。”我们在修的时候观想一切众生本具佛性,最终都成佛了。当我们修法自己获得利益后,再一步一步地引导众生,实际让众生安立在佛地。

首先从修法观想中认证、知道了众生都是佛,每一个众生都可以成佛。这对生发菩提心或遇到刚强难化的众生时,因为经常这样观想的缘故,即便遇到这样的有情,我们的承受力也是很大的,不会觉得绝对无法度化,不会这样想。我们在观修时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在观想时的确相应于众生的佛性,把众生观想成佛。每一个修法都是有一定的必要,就像前面讲的密宗的所有修法、每一个次第都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如《法行习气自解脱续》中说:“射收二利净除分别障。”

光明射出去再收回来叫做“射收”。“二利”,放出去供养佛再收回来获得自利;把光明放出去利益众生,这是他利。这叫“射收二利净除分别障。”

通过这样的观想可以清净分别障碍–所有的罪业、障碍、分别念。什么分别念?二取、三轮和实相不相关的。因为所有的修法都是在大空性、大平等性、清净的佛性的情况下来观想的,所以所有的分别念都不会有。比如耽著轮回,还耽著什么轮回,有什么好耽著的?全都是清净刹土,没什么耽著的。

所以能观想清净刹土时,对打破对轮回的耽著是有效的。耽著自利也没有什么,因为所观想的一切众生都是佛性,没有只是自己的利益,也没有实在的法。

所有众生安住在佛性的时候都是离戏的自性,观想时所有粗粗细细的障碍,如果能够从头到尾相应于密宗的思想、仪轨来观,就像这里讲的一样,“净除分别障”,不管是什么程度的分别障都可以净除。哪怕你认为我不是佛,哪怕你认为什么样,这种障碍都会净除的。因为完全安住在和佛的状态无二无别的自性中,所以没有什么障碍不可以遣除。

关键是见解要高。如果见解能够高到完全相应于这种程度,那非常好;如果见解还没有到达那么高的程度,也可以得到相应于见解高度的加持和利益。

这其中讲的也是上述的这种要诀。依靠这样的观想要诀,加上密宗金刚乘善巧方便的要点一瞬间就可以圆满不可思议的福慧资粮,

依靠这样观想,再加上密宗的善巧方便能够快速让自己净罪、圆满资粮、成就四种事业。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善巧方便,这些要点在一刹那当中就可以圆满不可思议的广大的福慧资粮。

因为所有的修法都是相应于实相的,观想时每一个毛孔都相应于坛城、实相,没有保留一点点不清净的地方。看仪轨、修行时,都要相应于究竟的实相去观想。这样观想没有理由不迅速积资净障,所以可以很快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正因为一刹那间可以圆满不可思议的福慧资粮,那一生成佛就有了支持。

为什么可以一生成佛呢?因为一瞬间可以圆满在常规道上要很多劫才能圆满的资粮。所有观想都是相应于很高的见解、实相去观修的,所以可以很快集聚不可思议的资粮。通过这样的观想去掉障碍佛性的客尘的速度也非常快。因为福慧圆满得越快,障碍去得越快,就像风有多大把云吹走的速度就有多快,是一样的道理。

同时也能够成办利益天边无际众生的事业。

放光这些看起来是观想,如果见解、福慧、菩提心等到位的时候,在放光的时候也能利益到很多众生。

如果他的福报够,跟你有因缘,我们在观想的时候可以利益很多人和非人。所有的有情都可以通过这样的修法利益到他们。

如此尽力念诵金刚萨埵心咒。

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金刚萨埵心咒。

这个不像百字明念十万遍,每一座有一定的数量要求。金刚萨埵心咒随力诵,随着自己的时间、精力而定,尽力念诵不用计数。

到最后收座时观想为现喜刹土的一切外器世界全部收摄在内情五部金刚萨埵尊众之中,

现在开始收摄,修持最后的圆满次第。因为一直在观想,也许还会觉得有一个实在的金刚萨埵存在,最后要把这种执著打破,通过最后的观想让我们相应于更深细的实相。

开始收摄,因为我们现在把世界观为现喜刹土,所以首先把现喜刹土全部放光,收摄在所有众生变成的五部金刚萨埵当中。

他们也依次化光融入自身。

在我观想的金刚萨埵周围还有无量无边的金刚萨埵,所有众生已经显现成金刚萨埵的形象。在收摄时,所有众生的金刚萨埵全部逐渐融入到我的金刚萨埵的身体里,全部依次收摄。

他们也依次化光融入自身,

无量无边的金刚萨埵变成自己这尊金刚萨埵,就剩下自身的金刚萨埵和心咒。

自身也从边缘逐渐化光融入心间的“嗡”字中、

从自己的边缘、外面,逐渐往身体里面化光,融入到心咒里面。

“嗡”融入“班扎”、

首先融入“嗡”字,“嗡”字化光融入“班扎”当中。

“班扎”融入于“萨”、“萨”融于“埵”、“埵”融入“吽”字的

最后就只剩下“吽”字。“吽”字有几层结构,融入“吽”字之后融入“吽”字的“雅布杰”,就是最下面的小钩里面。

“雅布杰”、“雅布杰”融入“小阿”、“小阿”融入“哈”、“哈”融入头部的日月明点中,

这个在藏文的字当中有,融入到日月明点中。

到“那达”之间次第融入,

最后融入到“那达”的符号当中。

最后“那达”也如彩虹消于空中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看那达的构造,下面比较粗,上面比较细。从比较粗的部分逐渐融入到比较细的部分,越来越细,最后消失在空性当中。

就这样在无缘离戏的境界中稍许放松而入定。

融入的时候把我们分别心,因为我们在缘本尊、缘清净的思想逐渐把器世界融入有情,有情融入自身,自身融入心咒,心咒融入“吽”,再逐渐融入“那达”,最后我们的分别心随着观想越来越细微,所观的字越细、所缘境越少,分别心相应就越小。观想越细微,分别心越细。最后随着所观想的“那达”融入到虚空中的时候,自己的分别心就无缘,没什么安住、没有什么执著,因为所有的都已经融入到空性、法界中。

我们一定要认真观,如果一步一步观到这儿,再进入到一切无所执的状态中,很自然就进去了。修法的仪轨每个步骤都是这样的。引导的文字,观想的次第,逐渐引导我们的心到达一切无所执、无所缘的状态。这样认真修下来,最后随着“那达”的融入就没有什么可执著的,稍许放松而安住在空性、无缘离戏的状态中。

当又开始生起分别念时,

福报越深、境界越高,安住的时间就会很长。如果福报不够,可能就安住一会儿或者几秒钟,马上又开始生起分别念。

再度将一切器情明观为金刚萨埵刹土,并念诵:

当生起分别念时,把这些器情世界又观想成金刚萨埵的刹土,并念诵:

我今速以此善根

成就金刚萨埵尊

令诸众生无一余

悉皆安置于此地

然后就开始念诵这个回向文。

“我今速以此善根,成就金刚萨埵尊。”

这时已经起座了,“我现在以修持金刚萨埵这一座的修法的善根成就金刚萨埵尊。”首先让我成就金刚萨埵,主要是自利方面的回向。

“令诸众生无一余,悉皆安置于此地。”

这个是他利的回向。不单我成就金刚萨埵,而且令一切众生,没有一个剩下,也全部安置于此地—金刚萨埵的果位。这是回向和发愿。

金刚萨埵的修法如果认真去学习、修行的话,力量是很大的。如果非常认真地观修,在一座中可以得到很大的加持。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有些论典中讲:这里以金刚萨埵为例,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修七天密宗,就像刚刚讲的:随着词句的深入,如果能够跟随词句观想,认认真真地修行、闭关七天,出来之后你的相续、状态和以前会不一样。这就是密宗仪轨的加持力。认认真真地实践,佛法的加持力就会这么大。

以此等来作回向、发愿。

以此作回向和发愿。下面是一些注意事项。

在念修金刚萨埵等任何念诵期间,心思专注所缘而不散他处、不夹杂闲言碎语,这一点相当相当重要。

以念诵金刚萨埵心咒为例的所有念诵,不管是念金刚萨埵,还是“南无阿弥陀佛”、“嗡啊吽班杂格热班玛色德吽”,在做任何念诵期间,“心识专注所缘”很重要,一定要专注不散乱。“不散他处”,心不胡思乱想。

“不夹杂闲言碎语”,嘴里也不要夹杂闲言碎语,如果在大众共修中,最好是止语。如果要修法,最好专门抽一段时间来修,两小时中不接触人、不说话,要不然就找一个地方闭关。这样可以有效制止夹杂闲言碎语,如果做不到,只有尽量减少。

这一点华智仁波切用加重的语气说,相当相当重要。

如续部中说:“若无此等持,如海底磐石,诵数劫无果。”

如果没有这样一心专注的等持。“如海底磐石”,就好像在海底安住了很长时间的石头一样,扔进去若干年、几十年之后它还是一样,没有什么变化。“诵数劫无果”,如果在很散乱的状态中念诵,就会数劫无果,念诵很长时间都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又说:“净与不净差千倍,有无等持差十万。”

清净的念诵和不清净的念诵之间有一千倍的差距,有没有等持之间有十万倍的差距。

这就告诉我们最好是清净地、有等持地念诵。等持就是专注,观想之后完全不散乱。比如修生起次第,通过仪轨把自己观想到最后一步生起本尊的时候,就一直安住在本尊观中,念心咒的时候一直不动摇。如此一直不动摇、不散乱,外面的器世界是清净的,一切的有情就是佛菩萨,一切的声音都是咒语,全部安住在这样的状态中就很容易和实相相应,专注的话就很容易得到悉地。

所以,有没有等持就差十万倍。稳固的我们也许没有,但是要尽量专注,把观想细化。因为观想越细化,就越不容易走神,这也是让我们专注的一种方法。

念修密咒时,如果掺杂一些庸俗不堪的闲言碎语来念诵,那么他所念的密咒就是不清净的念诵。

这里所说的不净的念诵,就是在念密咒的时候掺杂闲言碎语(开始说一些闲话)。

举个例子来说,就算是在纯金、白银中掺杂微量的黄铜或普通铜,也只能被人们称为非金或伪银了,它们再也起不到纯金纯银的作用。

就好像在金子和银子里面掺杂了一点点的黄铜,或者普通的铜,这样就不是纯金或者纯银了,而是非金或伪银,起不到纯金或纯银的作用。

邬金莲花生大师也说:“杂有绮语诵一年,不如禁语诵一月。”

在杂有绮语的状态中念诵一年的咒语,还不如以禁语的方式诵一个月。

这些都是要诀。我们总是说修行很长时间,却没有动静,没有感应,其实我们在念诵的过程中,观想时观想得不齐全,或者不清净念诵,没有等持,或者一边念诵一边胡思乱想,或者一边念一边说很多绮语……这样的状态中要让效果显现也是很困难的,连金刚萨埵都没有办法–“你这样念我没有办法给你息业。”如果我们真正地按照要求念诵,很快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现前很殊胜的悉地。

假如有条件就禁语念诵,这样是非常好的。一个月或者七天或者三天,这样完全禁语地念诵非常好;或者两个小时中禁语,这是可以做到的,每天抽一两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禁语念诵,这也挺好。

当今时代,有些经忏师在大众中念经、诵咒期间,尽力做到禁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经忏师在给别人做佛事的时候(汉地、藏地、南传佛教都有经忏师),在大众中念经、诵咒期间,尽力做到禁语也是很重要的。

当时的环境(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的),有很多修行者、僧人、密咒师去做经忏,华智仁波切也提醒这些人:如果要做经忏,发清净心然后认认真真地念诵很重要。还有一些,当然不是那种意义上的经忏,现在很多道友给其他的亡者助念,这些原则也用得上,发起善心认认真真地念,对亡者,对自他都有很大的利益。

从这里开始到下面的一大段,都和这有关。我们在念诵的时候尽量按照文字去观想,尽量地禁语、发起正知正念,这样念诵对自他的利益都特别大。

杂有庸俗绮语的念经、诵咒等没有什么实义,

如果在念经诵咒的时候杂有庸俗绮语没有什么实义。

特别是做超度亡灵等佛事时,那些正在中阴界遭受恐惧、痛苦等逼迫的众生为了获利,会满怀希望地跑到上师僧人们面前,

在做超度的时候,对于念超度的爱心小组的道友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要去超度亡灵,当然了,我们能够超度吗?总之我们在做这个,仪轨是超度的仪轨,也可以说我们是在做超度的佛事,至于能不能超度,尽力做就行。反正只管去做,不管有没有能力超度,尽了自己的力量,尽量做到清净是很好的。

我们这样做就是一种慈悲心,助念时就要观想,现在处于中阴身的这些有情正在遭受各式各样的恐怖和痛苦。“为了获利会满怀希望的跑到上师僧人的面前”,他们想要获得利益就会跑到(上师僧人的面前)。有些地方有上师主法,会有很著名的上师给他念经,还有一些僧众给他们念经,可能现在有些亡者会跑到助念的道友面前,满怀希望地想得到一些帮助。

那时如果他们既不能明观等持,也不具足清净的戒律与誓言,而且口中说些贪嗔的话,心里一直胡思乱想,结果具有神通的那些中阴身知晓后,便对这些上师僧人们起邪见或生嗔心,以此为缘将堕入恶趣。

如果上师僧人们在超度的时候该具备的要素都没有具备,比如没有明观等持,没有明观词句安住在等持中,因为要念很多闻解脱,念很多仪轨,词句必须要念得很清楚,一边念一边观想,安住在等持中。也不具备很清净的戒律和誓言,而且口里面经常说一些具有贪嗔的话,心里面也是一直胡思乱想。

中阴身通过自己的业报,自然具足神通,可以知道这些人心中所想,会对这些上师僧人或者对助念的人生起邪见或者嗔恨心。“以此为缘将堕入恶趣”,因为他对福田,对其他的修行者生起了邪见和嗔恨心的缘故,造了罪业,以此为缘将会堕入恶趣当中。

这类上师僧人有还不如没有的好。

本来是去帮助亡者的,不但没有帮助到,反而因为自己没有注意的原因让这些亡者堕入恶趣,这是不应该的。所以华智仁波切说这样的超度者、上师僧人,有还不如没有好。没有的话中阴身还不一定堕落,但是因为他们不如法的修行、操作的缘故,反而使他堕落了。

尤其密宗金刚乘所有的仪轨就是所谓的“明观生次词句门”。

金刚乘的仪轨就是很明显地观想生起次第的词句的方便,“门”就是方便。通过词句随文入观,一方面念诵词句,一方面跟随词句引导自己的思想开始观想,把自己观想成本尊,把外面的一切观想成清净刹土。

本来,明观生起次第的要义必须要依靠词句来观想,

所以仪轨很重要,因为仪轨引导你的心一步一步地趋向于最后要达到的状态。如果没有仪轨,很难达到这种状态。要真正观的时候,有些参加大修的道友就知道,有时候仪轨会念得很慢,就是为了让我们观想得很清楚,念太快了可能就来不及。所以念很慢,一边念一边观,念完的时候观想成功了,下一步就开始诵最关键的咒语。通过这个要义必须要依靠词句来观想。

可是有些人对于本该观想的生圆次第的意义,丝毫也不专注,只是口头上以各种不同的语调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吟诵“明明观观修修”等仪轨的词句,

有些人对于该观想的不观想,只是口头上(念诵)很多仪轨,在不同的教派、传承或者一个仪轨大修中,不同的词、不同的阶段,词句和语调是不一样的。有些特别好听,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吟诵“明明观观修修”。“有些仪轨里面会出现“明明”,然后“观观”等这些词句,让我们观得很明显的意思,是仪轨的词句。

到了最为关键的讽诵心咒的时候,心情顿然放松下来,

在参加修法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前面敲锣打鼓、念诵颂词的部分是最重要的,都很专注地在修,而到了咒语的时候就觉得念完了,好像放松了,开始做各式各样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前面敲锣打鼓也好,或者念词句(也好),都是让你达到要念咒的状态,你要真正地开始念咒了。

前面的准备工作就是按照词句引导生起本尊,然后把该观想的观完之后(把自己观成本尊),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念诵心咒,念咒语就开始跟本尊交流,通过心咒的方式相应于实相。

念咒语是整个仪轨里面最关键的地方,但是我们一到这里就开始放松,觉得中间这一部分是不是不太重要的?回向、下座的时候,又开始敲锣打鼓地觉得重要了,把法本拿过来开始很专注地观想。其实都重要,尤其中间的部分是最重要的。

甚至原来端坐的身姿也已经东倒西歪了,

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写照。我们在修法的时候就是这样,本来坐得很端直的,到了念咒时候就开始靠墙,开始拿着茶杯,开始喝水……反正开始放松下来,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多的。并不是说不要喝茶也不要靠,若觉得有必要喝茶,喝一点也行,关键是我们的心,要知道念咒语是最重要的时候,是直接和实相、和自己的本性在相应。

开始吸起百恶之源的烟草,

以前华智仁波切在的时候,当时有些地方有些僧人吸鼻烟或者吸烟草,现在非常少。

谈论“沟头沟尾”等无关语,

开始说很多的闲言碎语。

开启了众多绮语伏藏之门,

就好像把绮语的伏藏门打开了,很多的绮语纷纷涌现出来。

就像捋黑色肠子般空空地数着念珠来混日子。

就好像捋肠子,相当于清洗肠子里脏物时,抓住一边,使劲去戳、去捋肠子,把粪便捋出后清洗肠子。有时我们念咒,拿着念珠哗哗拖着,好像在动,但其实根本没念,手上拿着念珠、嘴巴说的是其他话、无意识地念,这不对。念珠是用来计念诵的咒语数量,应该通过念咒、数念珠的方式,控制自己的心识。

到了下午时分抬头望望天空,便开始念诵“班扎布白得贝……”,吹打法器发出巨响(而念完仪轨)。

时间差不多到了的时候,觉得应该收座了。收座时看看天空差不多快黑了,这时就“开始念诵‘班扎布白得贝……’”:这时就开始供赞的仪轨,供养本尊、赞叹,然后取悉地、回向,吹打法器,发出巨响,把后面的仪轨念完。

这种讽诵仪轨简直是形象中最低等的形象,

华智仁波切很不客气地说,“这样的念诵没有实际意义,是所有形象中最低等的。”

诸如此类的形象佛事,真不如以清净心念诵一遍《三十五佛忏悔文》或《普贤行愿品》好。

这种不清净的念诵,还不如一般人通过“清净心念一遍《三十五佛忏悔文》,或者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本来按理讲,密宗整个仪轨的加持力,肯定比《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大。如果如理如法地修,对自他的利益、加持特别大,但如果你不好好念诵,还不如去念诵显宗的《三十五佛忏悔文》、《普贤行愿品》,肯定比不如法念密宗仪轨的利益还大得多。

依靠这种不清净的念诵及形象的仪轨将亡魂引入恶趣的那些上师僧人们,对活人作佛事也同样只能是弊大于利。

不清净地、形象地念诵仪轨的人,会把亡魂引入恶趣中。所有的助念者(助念团体,或者有时找不到团队、自己给别人助念,或者有些爱心助念团、其他助念团队),不能做弊大于利的助念。发心要清净,知道亡者很需要帮助,依靠佛菩萨加持的力量来帮助亡者。所以一心一意助念是非常重要的。

不单单对亡者,对活人做佛事,比如消灾延寿,也这样随随便便、不负责任地念诵,也是弊大于利的。

这类人享用信财,确实好似食用炽燃的铁丸一般。

形象念诵者去享用信财,确实好像食用炽燃的铁丸子。烧红的铁丸子吃下去,只能伤害自己的身体,对自他都没什么利益。

所以,享用信财、亡财者,无论是上师还是普通僧人都是同样,切切不要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肉块大小、油饼薄厚、供养好坏上,而应当对于那些处于紧要关头、倍受痛苦、无依无怙的病人或死者一视同仁,发心利益他们,以慈悲心、菩提心摄持而行事,专心致志勤奋努力念修自己所了达的生圆次第法门。

所以给别人做超度、做佛事的上师、僧人等等都一样的,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肉块的大小上。

华智仁波切在的时候,因为藏区环境很恶劣,也有一些肉食习惯。就像现在很多南传佛教的国家,其实也不吃素,是食肉的。我也看过有些南传佛教的应供,受供时也有鱼肉、鸡肉,他们的传统就是这样。汉地很早就有素食的习惯,但其他地方因为环境、教义的原因,小乘教义中开许三净肉。藏区虽然是大乘佛教,但以前它的环境很恶劣,交通不发达,很多菜没法运进去,所以也有肉食的传统习惯。

这里意思也一样,就是不要把注意力放到施主供养的肉块大小上,或者油饼薄还是厚,供养是不是很丰厚,红包是不是很厚、很大,不要把注意力放到这上面,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亡人身上。亡人很可怜,自己是要帮助他的,有没有供养没什么的。

但有些地方说,“如果你去做这些佛事、做超度,要和亡者结上因缘”,有时也以亡人的名义,给超度者做一些供养,结缘后可以方便超度,在有些经续中也有这种说法。虽然有这说法,但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供养上,应把注意力放在亡者上面。

“对于那些处于紧要关头”,就是正处在中阴时,上和下很关键的时候,如果这时有一些具有能力、心清净的人,助他一臂之力,他在中阴时就可以往上走,可以到善趣或者获得解脱。如果没人帮他,甚至他的亲人在世间还为他杀生等,有可能就会往下走。或者说在中阴时,业的力量可以往下也可以往上,如果没人助念,可能就往下了。这是很关键的、是“处于紧要关头”的时候。

正“备受痛苦”,中阴时,也有出现很多比较恐怖的声音、图像等等。“备受痛苦,无依无怙的中阴身或者病人、死者,一视同仁”,对这些需要帮助的对象应该“一视同仁,发心利益他们”。

“一视同仁”,不要想这是某位大施主、大老板家的亲人,所以念的时候格外起劲,念很多种类、很长时间;如果这是没钱的施主,就随随便便应付下,这是不好的!应该一视同仁,不管怎样,都是亡者,他们没别的依怙,这时你可能就是他们唯一的依怙,应该以一视同仁的方式,发心利益他们,“以慈悲心和菩提心摄持而行持”,通过这种善心来行持。

“专心致志勤奋努力地念修自己所了达的生圆次第法门”,如果你懂生圆次第、闻解脱等等,那就好好念,有什么样等净无二的见解,所有对词句的观想都要用上。如果没有这些,就把《三十五佛忏悔文》、“四皈依”好好地念,或者把《阿弥陀经》、《往生咒》好好念,把阿弥陀佛圣号好好念。你有多深的定解、多好的修行都用上。

千万不要想这是在帮别人,十成功力只用三成,而自己用时就全部用上,这是不行的。你有多大的定解、多大的修行,也应该去帮助这些可怜的人,或者活人、或者亡者,用自己所了达的生圆次第等的法门。

不能做到这样的人,也应该随着词句思考意义,或者至少也要怀着一颗慈悲的心肠怜悯这些可怜的众生、

有些参加助念的道友,可能刚学佛,很甚深的生圆次第的见解还没有,也没有很深的禅定等持。如果没有、做不到这些,“也应该随着词句思考意义”、随文入观,随着词句来思考意义。“至少也要怀着慈悲的心肠”,为了利益这位活人、或者亡者、可怜的众生念诵,这叫慈悲心。

对三宝的无欺谛实力生起信心、定解等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三宝的无欺谛实力生起信心”、和“生起定解”,要相信经文的力量、佛号的力量、善法的力量、三宝的力量,这很重要。慈诚罗珠堪布还是谁讲过,我们在给别人助念的时候,会怀疑“我哪有能力去超度?哪有能力去帮助?”

我们要相信佛语的力量、相信佛号六字洪名,这里代表了阿弥陀佛在三大无数劫,所有修行的愿力、功德、慈悲、智慧,他的等持都在这里,相当于密码一样,你一念就打开了很多的功德之门。所以要相信这个名号的力量很大、佛菩萨的加持力很大,我们只不过通过嘴、或者发心去念这些来帮助亡者,如果没有我们,亡者和佛号之间可能没有联系,但我们念佛号后,就联系上了。

我们要相信佛语的力量,你自己倒底有多大证悟、多大功德,这也是一个因缘。如果你是证悟者,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佛号,如果不是证悟者,那就通过信心来用这佛号。你倒底是不是证悟者、能不能帮助亡者,其实不要想太多,我们是依靠仪轨、经书、佛号的加持力,其实就是把阿弥陀佛搬过来帮助他,哪是你在帮助亡者。

我们念仪轨也是祈祷三宝的力量,来帮助这位有情。我们难道对三宝没有信心?你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对三宝应该有信心,我们就是请三宝来帮助这位有情,他自己现在没有能力呼唤三宝、没办法意念三宝,那我们来帮他呼唤、意念。再加上大家一起发善心的力量、菩提心的力量、念仪轨的力量,很多力量加在一起,一定可以帮助亡者、活人。

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能够帮助他。这是很重要的,对一般人来讲也很重要,如果是一位证悟者,他自然会安住在证悟、生圆次第境界中做最大的帮助。对我们平凡人,以信心,相信三宝的谛实力、相信佛语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相信佛语的力量、是仪轨、佛号的加持力在加持亡者,这样我们帮助别人念诵时,就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这里讲对三宝的无欺谛实力生起信心、定解等等。

总之身语意三门要集中精力。

总而言之要很认真去做。

如果能够做到仪轨念诵音正、清晰、发心清净,那么依靠皈依处三宝的大悲力、无欺因果的威力以及菩提心的无量功德等,必定会使病人或死者受益匪浅。

“如果能够做到念诵仪轨时音很正”,就是念诵的音很正。“无欺因果的威力”,我们念诵是因,他的加持力就是果,这因果是有无欺的威力的,通过这种无欺善法的威德力,还有“菩提心的无量功德“,有些时候是法界、法性的谛实力。通过各式各样的因缘,一定可以使亡人得到利益,或者受益非浅,病人和亡者都能够受益匪浅。

而且,诚如人们所说的“于人垫上净己障”。

这个也很重要。我们在别人的坐垫上帮别人助念,或者帮病人加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发心很清净,念诵仪轨很清净,我们在利益病人、利益亡者的同时也清净了自己的障碍。这是一种双赢的善巧方便,叫自利利他。

佛教术语自利利他,世间说法是双赢。这是一个殊胜的方便,也是打消我们的顾虑。有时我们很顾虑帮助别人:如果我有了损失怎么办?有时去帮助别人想到的是我能够得到多大的名声、多大的供养。这些都不对。

讲这些的原因就是让我们处在最正确的心态和行为中,这样再去做的话,结果就是自他二利,能够利益众生,也能够利益自己。你的心越清净,越能够利益对方,反过来也越能够利益你自己,所以我们不需要很多的顾虑,只需要把该做的做好。这很重要。

同时也能使自他二种资粮得以圆满,

所以,于人垫上净己障,净除自己障碍的同时也能够圆满自他二种资粮。前面是净障,这里是圆满自他两种资粮。

并将凡是结缘的众生安置在解脱道中。

给病人、亡者念,或者是在放生时念仪轨,其实是一个道理。念放生仪轨时,也是要把所放的生命,通过慈悲心、菩提心,通过很清净的心(就是前面讲的因正、发心清净),依靠念诵的药师七佛、阿弥陀佛及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等的愿力,将他们的威德力给这些放生的有情,一心一意地去念。

我们站在放生的鱼旁边(塑料筐或是塑料口袋边),可以清净自己的障碍,也可以圆满自他资粮,还可以把结缘的所放众生、要帮助的病人、还有要超度的亡者安置于解脱道,因为所做的一切都和解脱道相关。

仪轨本身就和解脱道相关,它是佛菩萨的威德力,它描绘的境界是实相;自己发的心也和解脱道相关——所有的一切都和解脱道相关。所以当你发愿只要和自己结缘的众生,通过三宝的加持都能够种下解脱的因缘,就可以把他们安置在解脱道中。如果力量很大,甚至可能直接超度到净土去。

因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这样去做。

华智仁波切这段话,就是超度指南,或是助念指南、往生仪轨操作指南,我们做的时候很多地方都用得上。我们很多不必要、不健康的心态、过度的思想,通过认真地学习记在心里,然后把自己的心扭转过来,再去做就很轻松、很殷重,或是很清净,这就的确是自他二利了。不会想应该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的功课怎么办?我的修行怎么办?其实这就是修行,也是可以让自己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

    如今有些本来被人们一致共称为比较贤良并且明晓因果的上师僧人们,却因为害怕享用信财、亡财的过患,甚至对病人、死者等倍受痛苦的众生连加持、回向、发愿等佛事也不肯做,这真正已经断绝了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

华智仁波切批评了另一种极端思想:有部分修行者特别注重因果,就共同乘来讲是比较贤良的好修行者。很明晓因果,觉得信财对修行者障碍很大,尤其是亡财,所以特别害怕沾染上享用信财和亡财的过患。非常地小心谨慎,甚至于请他给病人念个经、给亡者念个超度仪轨,对病人、亡者等需要帮助、倍受痛苦的众生做个加持、回向、发愿等佛事都不肯做。他就是不和这些众生结缘,不让他们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怕会晦气、不吉祥,或者做了之后亡者会找到自己,或者给别人背业等等,有很多思想。

华智仁波切说这是不对的。从自己小心因果取舍、或是保护修行来讲是可取的,但是太极端的心态也不对,因为连这些都不做,说明已经断绝了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在修行中这个要素就欠缺了。

华智仁波切的意思就是:如果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不愿意帮助可怜人,去修大乘也没有办法修成功。这就是太过于谨慎,走了另一个极端,也要避免。汉地的修行者、出家人、居士当中有,藏地也有,特别注重因果取舍,尤其是亡财,都不敢碰,信财尽量不碰。

从为了保护自己的修行的角度的确是可取的,但是要考虑到太过于保护自己的修行,是不是慢慢连慈悲心、菩提心都要逐渐丧失了?这也必须要小心。华智仁波切的意思是不用过度担心,只要自己认真地去做,也能够利益对方,接受一些供养不会成为多大的障碍。

    另有些过于注重一己私利的人,到了施主家以后,在大众行列中,需要为施主家念诵的经不念,反而取出自己那黑乎乎的念诵集,认为自己的诵经功课不能间断而装模作样地念起来,他们对自己的一点点念经、诵咒竟然如此认真谨慎,并且认为这完全可以净除自己的罪障以及享用信财的罪过,

还有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有些人太过注重一己私利,到了施主家之后,该给施主念的经不念,把自己的黑乎乎的念诵集(因为要长时间地念,念诵集变得很黑)拿出来,认为自己每天的功课是不能断的。给亡者超度时,别人在念超度,他把自己的念诵集拿出来装模作样地开始念诵。对自己的念经诵咒很认真谨慎,而且认为念功课完全可以净除自己的罪障,还可以消除享用信财的罪过。

    而在为施主家念诵的大众行列中却东张西望、胡言乱语、心不在焉,全然不考虑那些本该救护的众生——死者或活人的利益。这些人已经断绝了慈悲菩提心的根本。

他很注重自己的念诵,觉得自己的修行、念诵不能断,就不给施主好好念。在应该念的时候,在大众的行列中东张西望、胡言乱语,也就是说他完全不考虑该救护的众生(这些活人或死人)的利益,这是不对的,“这些人已经断绝了慈悲菩提心的根本”。

    即使他们后来尽力净除享用信财的罪过,然而以自私自利的恶心也很难清净享用信财的障碍。

尽管他以后也许发现了自己的问题,针对享用信财的罪过开始忏悔,但是自私自利的心很严重,也很难清净享用信财的障碍。华智仁波切讲了,如果我们好好地念诵,完全可以在清净自己罪障的过程中利益众生。一些比较明白取舍因果的人,过度地保护自己,不给别人做必要的加持也是不对的。

其实这些思想在刚开始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就应该逐渐开始接受。一个是利他思想,是非常好的,大恩上师老人家在很多地方都教导我们,开放自己的心,不要过度地保护自己。当然有些时候保护自己是应该的,但是过度地保护、不愿意去帮助众生的心态,在刚开始修学大乘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这是不好的,然后有意识地、逐渐地改正,这对于大乘的修行者来讲非常重要。

    所以说,如果我们最初就能以慈悲、菩提心为本,尽己所知、尽己所能、诚心诚意精进修行生圆次第等都不离开想利益众生的动机,那么无论是在自家还是到他家观修生圆次第、念经、诵咒都没有丝毫差别。

用我们清净的心态,慈悲菩提心,还有自己能够了知多少(自己有多高的定解,对佛法、对生圆次第了解多少,有多高的境界),尽己所知,尽己所能,就使用这些境界、见解来修行生圆次第。“都不要离开利益众生的动机”,在自己家里念诵生圆次第,但是动机是利他的缘故,也会成为成佛的因;在别人家里面念诵生圆次第,因为动机是利他的缘故,也会成为成佛的因。都是一样成为自他利益的因,没有什么差别。

这些教言在逐渐地扭转我们的心态。我们无始以来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态,修行佛法之后,这个心态还在起作用。大恩上师、华智仁波切等等,在很多地方扭转我们过度考虑自己的想法,所以在不同的教言中,以见缝插针的方式告诉我们不管修什么,若以菩提心摄持都是自他二利,利益自他没有差别。如果没有慈悲菩提心,不管在哪里修都没有办法对自他有大的利益。人身是很难得的,既然得到了就应该做最有利益的法行,以菩提心摄持就是最有利益的。

我们自以为保护自己的修法,其实不是最好的使用暇满人身的方法。如果有过度自私自利、想保护自己的心,就不是正确的、让暇满人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法。真正的方法,就是以利他心、利益众生的心去使用人身。这样不管自己修还是利益他人,是没有差别的,这里讲得很清楚。

    不管怎样,远离私欲之心,一心一意利益他众,这点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必须要希求这种目标。

这是用了加重的语气,必须要希求这样的目标,远离私欲之心,一心一意以利他的菩提心摄持来修行、帮助众生,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思考题

445、百字明应该怎么观修?请具体说明。(116课中)

于金刚萨埵佛父佛母无二无别的心间,观想一轮明月,大小就像压扁的芥子,月轮的上面有一个白色吽字,宛如毛发写成的一样。观想百字明好似竖立的兽角一般,互不抵触,旋绕着“吽字。之后,口中以祈祷的方式,念诵百字明。观想好咒字以后,现在再观想:从所有的咒字中,犹如寒冰被火融化形成水滴一样,源源不断地降下智悲甘露,通过身体从佛父佛母双运的密处流出,由经自他一切众生的头顶流入,使体内的所有疾病变成脓血,所有魔障变成蜘蛛、青蛙、鱼、蛇、蝌蚪、虱子等小含生的形象,所有罪障变成烟汁、炭汁、灰、烟、云、气的形态,这一切的一切,犹如飞泻的洪水冲走尘土一般,全部被甘露流毫无阻碍地冲走,从足底、肛门、所有毛孔的部位,黑乎乎地排出体外。再观想,自己下方的大地裂开,无始以来的所有男女冤家债主,围绕着死主阎罗王,它们全都是张着口、伸着手、张着爪来盛接,上面的脓血等,全部冲到它们的口、手、爪中。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百字明。最后,观想居于地下的死主阎王等,所有冤家债主全部心满意足[1],至此已经化解了宿怨,偿清了业债。阎罗王等也都闭上了它们的口、手、爪,裂开的大地又恢复到原状。

446、你的念诵质量如何?请尝试在念诵过程中禁语。

(知识点:)平时念诵时,不论是念修金刚萨埵,还是其他咒语经文,心思专注所缘、不散他处,并且不夹杂闲言碎语,是相当相当重要的。续部中说:“若无此等持,如海底磐石,诵数劫无果。”如果没有等持的力量摄持,那就像一块沉睡海底的大磐石,念诵多少天、多少年乃至多少劫,也毫无结果。续部中又说:“净与不净差千倍,有无等持差十万。”清净与不清净念诵的差距,是一千倍;有等持与无等持念诵的差距,是十万倍。

447、什么是“于人垫上净己障”?你对此有何体会?

所谓“于人垫上净己障”,就是你坐在别人的坐垫上,为别人念经,但却净除了自己的罪障。(可以从不离菩提心这一角度去思维体会)

448、请仔细分析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并以此指导实践,渐渐舍弃私欲之心。

  • 不离菩提心,当自身清净菩提心的力量、三宝的大悲力、因果不虚的威力聚合时,就如由三种植物配成的良药一样,绝对能利益到众生。
  • 于人垫上净己障在别人的坐垫上,为别人念经,但却净除了自己的罪障。
  • 只重视自利者不得自利,断了慈悲菩提心,罪障得不到清净。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