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127课辅导及思考题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4 23:05

FS辅导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前行引导文》。前面我们学了共同加行,现在正在学不共加行。很多地方把《前行》作为佛学入门的基础教材,说明文字上面比较容易懂,当然也有不少难懂的教证。文字虽然容易懂,但是意义还是很深的。比如说共同加行,要在心中生起出离心这种状态,需要很长时间的观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的教义,通过观修之后内心要生起这种觉受,这些修法都需要很精进、很认真的对待。

有些时候我们观修找不到感觉,修暇满难得、寿命无常找不到重点,修这个法的必要性也不知道,或者修很长时间之后生不起应该有的觉受。比如说在每个引导后面都有一个公案,那个公案就类似于参照的标准,内心当中产生类似的觉受之后这个法就算是真实达标了。达标有究竟达标,也有不是那么高层次、高标准的阶段性达标。无论如何,我们在修习共同加行的时候,以前对于现世的轮回的执著抓得很紧,现在逐渐要放松,轮回的这些法暂时来讲虽然是不得不做,但是要知道绝对不能把它作为终极目标去追求。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讲,最应该追求的还是解脱道。

前面的共同加行还没有讲到菩提心的修法,在这里不讲菩提心也可以,也没有讲无我空性,在修共同加行的时候没有打破我执也不要紧,没关系。但是学习共同加行,我们应该知道对轮回的执著不是究竟目的,究竟目的就是一心一意地追求解脱,要有非常强烈的追求解脱的意乐。耽著轮回和出离轮回是两种思想,如果我们真正地看破轮回,就会知道轮回没有什么值得究竟追求的,内心当中会生起非常强烈的要出离轮回的意乐,如果生起这种意乐,想要解脱的心生起来了,以前对轮回的耽著心绝对就没有了。不可能一方面对轮回深深的爱恋耽著,一方面有很强的想要解脱、想要出离轮回的心,这绝对是矛盾的,这两种矛盾的心态不可能真实的生起来的,

终极来讲轮回对我们没有意义,我们内心要从耽著轮回逐渐朝追求解脱方面去发展,这个方向是对的,随着我们发现轮回当中没有意义,就会一心一意求解脱。如果内心当中生起很强的出离心,就会对轮回当中的很多事情没有真实的兴趣。换一个方面来讲,我们想要求解脱,生起很强的想要出离解脱的心不等于就已经解脱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份还在轮回当中没有解脱,只不过很想解脱,还没有真实的接触到让我们的心解脱的方法。因为第一个阶段的修法主要还是让我们内心当中对整个轮回的本质有很深的了知,发现它不值得像以前那样去追求,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都放在追求世间的享受上面没什么意义。

这个时候容易出现一个歧途,有些修行者认为解脱很重要,对世间的事情就一律不闻不问:反正我要求解脱这些事情可以不做了。这个也是我们要观察的,为什么观察呢?虽然有很强烈的求解脱的心非常好,但是因为你现在的身份还没有解脱,你还在轮回当中,而且轮回当中的很多事情对你还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对你长期修行解脱道,对你的发心、行为都有影响。所以,我们想要追求解脱道的强烈的出离心不能放松,不能让它减弱,但同时也要想:解脱这么重要,怎么样才能够保证想求解脱道的心和修解脱道的种种条件、因缘都具足呢?这个就要分析,第一个条件解脱道的本体,闻思修行关于解脱道的所有的教义都要认真对待,这是一个保证。单单从佛法本身的侧面来讲,必须要对能够帮助我们解脱的佛法非常认真地对待。

第二个条件要保证你修行解脱道的外围条件,现在你正处在轮回当中,轮回当中的这些人、事情对你是有影响的,对你的修行也会有影响。为了让自己的修行能够很顺利,认真对待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个内容。如果自己的修行还没有达标,修行方面的境界没有生起来,轮回当中的事情也放了,认为自己要一心一意修行,什么都不管了。但是,自己的修行还要慢慢走,如果世间当中的事情搞得一团遭,这样反过来就会对自己修行造成影响,就成了恶性循环。

虽然轮回的事情对我们来讲不是究竟的追求,但是对自己的修行决定有影响。所以,把轮回的事情处理好,不要在修行过程当中让这些事情来严重分心,我们就花一定时间,把工作、家庭的这些事情该做的做好,这是保证我们有更好修行环境的必然条件,否则肯定会影响,毫无疑问。如果你的家庭没处理好,就会有很多闹心的事情,你要在佛堂里面念经、听课、打坐,那家人绝对是不愿意的,他肯定要给你制造很多的麻烦:有些时候给你制造矛盾,有些时候给你制造很多的声响,反正要表达他内心当中的不满,有些时候就直接对抗,有些时候虽然不直接对抗,但是用其他方法来干扰。

我们经常说修行的违缘很多,其实有些时候还是应该把这些问题考虑进来,这不是离开修行之外的事情,它属于一个大的修行范围。修行的核心当然绝对是解脱道,就是佛法本身,即闻思修佛法,毫无疑问的,不可能把世间法当成修行的核心,但是修行的外围还是属于修行的范围,还是要把这些尽量的做好。

有些上师讲,一个真正有出离心的人不会刻意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遭,或把自己搞得很穷,什么都不管不顾,这不是应该有的态度,他不是会走极端的。如果真的想要求解脱,出离心越来越好,也会把身边的这些事情尽量打点好,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既不会有很强的耽著,也会把这些尽力的去做好。因为把这些尽量的照顾好了,对你修行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助缘,外部的环境、条件和谐了之后,你的修行也可以比较顺畅。

当然要完全做好不容易,但是这是修行的一个内容,它绝对不是和修行分开的,它和修行有关联。就像我们自己做一些世间的事情,在把正事做好的同时外围的事情还是要打点好,否则可能会时不时受到干扰。我们不要认为工作或者生活就是修行之外的事情,不是,它和我们修行有关联,而且是直接关联。当然现在我们的思想、目标转变了,以前是单单为了把轮回的生活过得很好,去打点很多事情,现在不一样,现在是为了修行修得更好,必须要把世间琐事打点好,这是两个不同心态的转变。表面上你还是在过一个高质量的生活,但其实你的内心当中你的重心已经转移了,但是你这样转移之后,旁边的人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威胁。否则,一下子做很大的改变的话,他会感觉到危险,他出于保护自己或者保护你的所谓必要,肯定要对你的修行做很多的违缘障碍。

有些时候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前世的因缘,没有办法,条件可能是很难具足。;时候是我们自己没注意走极端了,如果是走极端,就调整一下,为了长远的修行这些是有必要的。真正的出离心是中道,有了出离心之后,绝对不是全部的时间精力放在佛法上,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概不问。当然如果你有这个条件也可以,比如说有些人出家了,出家之后这些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样的条件不具足,还是应该想一想怎么样能够保护好自己修行的环境,以前纯粹是生活的环境,现在生活、工作就变成修行的环境了。怎么样能把自己修行环境保护好,有时候也必须稍微花点时间,认真地去把这些做好,其实这是有必要的。

出离心其实需要很长时候来修,来找这个感觉,找到一个融合点。自己以前是纯粹的生活,现在是修行、生活两个方面,以前不需要照顾修行,反正按照生活做就行了,现在修行加进来之后,两方面都要照顾。刚开始可能会有些碰撞、抵触、矛盾、摩擦,这个时候慢慢去找感觉。在修行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在这些道理上面,我们要去思维,或者和道友一起分享、讨论,到底是什么样的原理?到底有什么关系?把这些问题从理论上面要搞得很清楚,然后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通过修行把这些事情逐渐处理好。

刚开始不一定能马上处理好,但是找到感觉之后,逐渐就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很好。这其实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它不是和修行矛盾、对立的。尤其是当我们的修行逐渐深入到修行的本质、核心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没有离开修行本身。刚刚讲,生活工作是修行的外围,是属于保护我们修行一些外围的因素,但是随着我们对佛法的领悟加深,工作生活本身就可以是修行,它不是外围的了,它可以变成修行的核心,这个时候修行就变成全天候了。现在来讲,因为我们对修行的认知不够,导致了严重脱节,就觉得如果是修行一定要抛弃所有的事情,否则不像一个修行者等等,这是没有认识到修行的精髓、本质。

有些时候这方面强求不了,上师会把这些原理告诉我们,让我们去做一个思路,慢慢去朝这方面发展。前面我们也讲了,随着修行的深入就会真实的发现,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有的人和事全都是修行内容,没有离开过法界,也没有离开自己所修行的内容,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怎么去操心这些事情,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不管怎么样,逐渐地要把法入于心,真正修行好的人、有觉受的人他会自动的去规避很多极端的思想和行为。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最容易落入极端,要不然就是特别特别喜欢外相,对于外在的形式、仪式,很热闹的敲锣打鼓的,他觉得这就是真正的修行;有的时候很注重打坐的姿势,呼气到底呼几次、多长、颜色是什么?每一个细节都搞得很清楚。但这个也好,说明他关心了。

有些时候对外相很执著,有些时候把修行和生活严重对立,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有这些。但是随着我们对法义、对实相逐渐的了知,越深入到高层次的教义,对于实相认知更清楚,就会知道所谓的实相就在这些法当中,在法之外没有什么实相。要认证实相就借助这些法,完全可以帮助我们趣入到实相当中,关键是看你怎么去看待这些法,通过长时间的观修之后,智慧、能力就可以逐渐在我们相续当中生起来,这需要很长时间去训练。

专业的人士——什么世事都不做的很多出家人,他要花很长时间去闻思、禅修,最后他可以认识到这一点,从内心深入完全知道所有的法和修行没有丝毫的矛盾、抵触,任何法都是法性的显现而已。他们尚且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现在没有花很多时间,就应该首先知道这个大方向,然后逐渐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刚开始有各式各样的思想、困扰,在修行当中也是避免不了的,一个人要成熟的话,肯定需要经过很多挫折。修行也是一样的,有的时候想退,有的时候有各种情绪、烦恼、困惑等等,这些经历一些也好,关键是我们的目标不要丢了。我们经常性的去闻思修行,逐渐我们心智成熟之后这些就不成问题了。共同加行要花很多时间。

不共加行不管是皈依、发心等等,要相应也要花很多时间,从数字来讲,上师说五十万的数字很容易,只要发个狠的话肯定修得完,没什么的,但要在相续当中真实的生起那种达标的界限不太容易。内心当中完全产生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信心,不管是遇到好的事情,还是遇到很大的挫折、打击,或者面对外在舆论的很大压力,自己对三宝的信心都完全不动摇,不受任何影响,这是不太容易的。有的时候顺风顺水,外界都在赞叹三宝,自己身体等方方面面也很好,觉得自己信心非常清净、非常好。如果大环境来的时候,外面的人都在说学佛不好,诽谤三宝,自己的心也很容易被这些所转变。要对三宝生起那种绝对不变的信心不容易,如果一旦生起来了,就会作为真实证悟实相的强大基础。

发菩提心也是一样,这些修法没有一个是容易的。虽然的确是不容易,但是也必须要修,不能说不容易我就不修了。对我们来讲毕竟这些是非常有意义的大事情,虽然困难,但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只要能够消化它或者说战胜它,所有的困难都会变成我们获得证悟的助缘。

现在我们学的是五加行当中的上师瑜伽的修法,它是强力地在我们相续当中生起证悟的方便,当然这是外在的上师殊胜的加持,还有法本身的加持力,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信心。我们要生起一个能够接受强制证悟加持的信心,从某些方面来讲这也是对等的,你有多大的信心就能接受到多大的加持。如果你的信心上等的,那肯定接受到上等的加持,这和自己的信心是有关的。

因为法本身是可以让我们强制性的获得证悟,所以在修这个法之前,长时间去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师很重要,上师要实打实的具有功德,按照前面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标准一条条去观察去分析,这是很重要的。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要按照前面华智仁波切给我们列出来的观察上师的标准认真的观察。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得到。如果只是听几个道友介绍一下,或自己觉得不错,这些都靠不住。

上师也说,凭感觉去寻找一位所谓的根本上师,觉得这个人不错、感觉很好、因缘很好,依此寻找一位根本上师是不行的。上师有他的标准,就应该长时间的去观察,寻找一位真正能够加持你相续的上师,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修法当中,基本上把自己所有的信心、时间精力都投在具德的上师上面——我祈祷你来加持我,一切一切都依止你,这样的上师一定是要非常合格的。

作为一个初学者来讲,要寻找这样一位上师,不要太着急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判断能力,还有我们本具的智慧,怎么去观察、判断、寻找一位上师,综合素质还不够,像这样很着急的去寻找、认定一位根本上师,这有点早了。我们前期主要是依止一位上师学法,可能有些上师他的确是具德的,也是被有些道友认证为他的根本上师,但对自己来讲不一定,他们认证了,我马上也要去找一位根本上师。因为每个人的条件、情况不一样,所以不用太着急。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太着急了,很多后续的副作用就会浮现出来,依止了之后,把他当根本上师,然后最后把他抛弃了,毁谤或者说很多过失,这些都是属于副作用。

什么导致的副作用?就是刚开始没有准备好,着急忙慌的去找一位所谓的根本上师,觉得找一位根本上师好像就是标配,是作为一个弟子的标准配置。如果没有根本上师,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学佛法的,感觉是有点这个意思。这种跟风是不太好的,从比较理性的侧面来讲,刚开始学习就把他当成是讲解佛法的一位法师,这是最好的,不管这个人怎么样,反正他讲的法,对我的相续的成熟有帮助,刚开始的时候低一点,就说他是一个法师,跟着他所讲的法义去思维、观修,这个过程当中帮助自己逐渐生起信心,生起福智。也许学完之后,你的功德、辨别力增长了,你发现这个法师不适合做我的根本上师。并不是抛弃了,就他不适合作我的根本上师,他在我的早期修学当中,他对我的帮助很大,他的恩德我也会一直记着,但是你说是不是他可以做我的根本上师呢?通过我的观察可能不一定适合。

还有一个可能,比如说我们大恩上师,刚开始学加行、《入行论》都是从他那学的,学完之后,你发现他功德越来越明显,你也可以把他当成自己根本上师。但是这需要时间去学习,刚开始不要着急,因为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你要修上师瑜伽,他要给你加持的这位上师,不是随便找一个就行,不是我感觉他可以就可以。上师在这堂课当中也讲了几次这方面道理,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慢就慢一点,不用着急,听说谁谁谁他都找了根本上师,我也要去找一个,听说谁谁谁把谁认成根本上师了,我也要去认一个,这又不是什么赶时髦,不需要你赶什么时髦。修学佛法,尤其是修上师瑜伽让相续当中生起强制证悟的法,应该是有一个很强的、很高的信心才可以真实得到强烈的加持。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有很多上师,有很多听法的法师,可以作为共同的上师来对待,包括灌顶也是一样的。如果真正要认定完全依教奉行、信心完全不变、可以真实给你相续做加持的根本上师,那就需要很仔细的去辨别。通过比较长时间的观察之后,逐渐自己的辨别能力、认知能力达到高标准了,那个时候做的判断基本上会靠谱一点。

否则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就凭感觉或谁跟我说:他应该做你的根本上师,他不错—-这样就有点儿戏的成分,就不要太着急。在我们的教义当中,有很多的讲法,比如我们讲上师瑜伽时,肯定会要你把上师当成佛一样地看待,这些肯定会有。对已经准备好的道友,肯定会这样讲。对于我们现在来讲,也许还不到这个时候。刚开始要把自己的心念定下来,好好地学法,把自己的信心和对佛法的整体认知上升到一个程度,逐渐地认定,这是很保险的。

有些人说来不及了,其实有些事情不是说着急就是可以的,也是没有办法的。有人说我现在都已经三四十岁、四五十岁了,再让我去观察,再慢慢去寻找,哪里有时间啊?轮回长得很,从时间上来讲也并不是你找不到上师轮回就结束了,不是这样子的。而且从法上来讲,真正要修行的人应该是很认真的,不是随随便便的。世间上要找终身伴侣,也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去了解、观察,何况是解脱道呢?因为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解脱道上的依怙,自己的信心、身口意都要交给上师,所以应该要好好地观察。上师也说:“千万不要凭感觉!”凭自己的感觉去认定还是比较危险的。

对于上师瑜伽的修法,前面我们讲了一部分修上师瑜伽的重要性,今天继续讲第二部分的必要性。

至尊果仓巴也亲口说过:

这也是一个大修行者,关于他的传记、故事特别多,在《开启修心门扉》等很多地方都有。他是一个修行的典范,他非常知足少欲,他的加持力、菩提心等等都是非常深厚的。大恩上师也讲过,我们可能也学过这个教言。他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妇女很伤心,她的家人死了,特别地伤心,后来她到了果仓巴尊者跟前,果仓巴尊者说:“我现在正在修菩提心,我很欢喜,你把我的欢喜心拿走,然后把悲伤留下就行了!”说完了之后,老妇人马上就不悲伤了,他的加持力就是那么大!有些修行人修心特别纯熟的时候,不单单自己内心当中充满了安乐,而且他也可以把这种安乐赐给旁边的其他人,能够影响他人的相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一说完,对方马上就不痛苦了,这也是非常殊胜的功德。他是一个大修行者,那么他的教言当然是很有分量的。

“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

如果我们能够修上师瑜伽,现在也可以在所有的上师当中,如果对某位上师的信心大,也可以对他进行观修。上师说,最好是一些公认的大德,上师老人家给了我们这样的标准。现在有很多修行者都在世间当中传法,都在收很多的弟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弟子非常容易凭自己的感觉,找一些上师来做自己修行上师瑜伽的对境,这个里面当然有些是具德的,有些不一定。

上师老人家很早以前就给了我们一个建议,如果要修上师瑜伽,最好是大家都公认的大德,把他作为修上师瑜伽的对境非常好。大恩上师老人家推荐所有的学员全都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为什么这样的呢?因为法王如意宝的弟子里面有很多具有证悟具有功德的,对法王如意宝本身来讲没有任何争议,所以上师要求他的弟子都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为主,这也是比较保险的。

你认定的上师,对他信心很大,你觉得他应该是成就者,但他到底是不是具德的?这个不好说。有时候只是他为人比较好或者有一点其他智慧,能不能作为上师瑜伽赐予加持的来源?那就不一定。法王如意宝不管是从他的功德、加持等方面来讲,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告诉我们,如果不好判别,不知道他行不行,那我们就干脆不辨别。早期的时候不辨别,就把大家公认的当成上师瑜伽的修学对境,这是非常好的,也是很关键的。如果真实修行具功德的上师瑜伽,向他祈祷,因为他本身具有无尽的悲心、殊胜的智慧和巨大的加持力,所以向他祈祷,肯定会给你加持的。

净除过患得圆满,可以净除所有的过患。不管是我们的烦恼障、所知障,还是贪欲、嗔恚或者很多违缘。有时心很烦乱的时候修上师瑜伽,上师的智慧和自己的心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上师瑜伽结束的时候还有一个窍诀,如果我们的心很烦乱,就把上师观在头顶上祈祷,祈祷完之后,融入到我们的心,安住在和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这样很烦燥的心就会慢慢地平息下来。

包括自己的心情烦乱在内的诸多过患,通过修上师瑜伽都可以予以遣除,获得圆满。令过患完全清净,出离心、菩提心,以及各式各样证悟的功德,都会逐渐地生起来,最后也会圆满佛陀一样的功德。从原理上来讲,这些也是可以成立的,每个众生本具佛性,所有的障垢都是客尘,如果通过修上师瑜伽认识到心性,得到加持的话,所有这些不稳固的客尘都会因为认证实相,通过上师的加持,都会消尽、远离,然后本性的功德就可以纷纷地圆满具足,所以说净除过患德圆满。

又说:“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

这里讲到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虽然现在很多的密乘行者修了很多生起次第、本尊法,比如修观世音菩萨、大威德、时轮金刚的生起次第等等。然修上师为无上,在所有的修法中,修上师瑜伽是最为无上的。虽然我们要暂时性地修一些生起次第,但是这些本尊本性也要观为上师。

虽多修持圆次第,虽然修了很多的圆满次第,圆满次第就是修风脉明点,比如修拙火定、修宝瓶气、观明点、观风等等,这些是有相圆满次第,还有无相圆满次第。修了很多的圆满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恭敬虔诚地依止上师是最好的,最为无上的一种修法。外在恭敬地依止上师,内在祈祷上师加持、修上师瑜伽,这是所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精华、殊胜的窍诀。

这里讲到了上师瑜伽的重要性,并不是说不修生圆次第。有些教言当中讲,生圆次第还是需要修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法要,对修行人来讲,都有不同的缘起、作用,上师瑜伽要作为核心的修法。

另外,哲贡炯巴仁波切也曾说:

他是哲贡噶举派的创始者,属于第一代祖师。噶举派有很多,哲贡噶举现在也是很兴盛的一个教派,拉萨那边的哲贡寺就是哲贡噶举派的道场。

“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

上师四身雪山上,就是把上师的加持比喻成雪山。上师的四身,即法身、报身、化身,还有自性身,和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的叫自性身,这方面也没有单独的,就是一个本体的不同侧面。法身、报身、化身也是一个本体的不同反体,再加上自性身,也不是在三身之外的,三身本来无二就是自性身。不管是三身,还是四身,不是某个教义里面说了这个上师五身,可能这个上师就厉害,那个地方只说三身,可能就不厉害,不是这样的,这方面只是一种表示方法而已。其实说上师是法身或报身、化身、自性身,这些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上师具有佛一样的功德。

真正的化身只有佛才有,除佛之外,其他的化身不叫真实的法报化三身的这种化身。有时说这是某某菩萨的化身,初地菩萨有多少化身,那个化身可以幻化出这个身体,而三身当中的化身和这是不一样的,那种化身只有佛才有,其他可以变化出很多身体的化身不是佛的特点,有时菩萨、阿罗汉,乃至于一些仙人、帝释天,他们都可以变化出很多的身体,那个化身和这个化身不是一回事。我们讲的这个四身,就是说上师是佛的意思,从不同的侧面说他有四身。

上师四身雪山上,就把上师比喻成雪山;敬信之日若未升,把弟子的恭敬心和信心比喻成太阳,如果太阳没有升起来,温度不上升的话,就没有办法融化雪山上的雪。所以说,不降加持之水流,太阳升起来了,温度上升,雪山的雪融化了,水就会流下来,上师的加持就好像是雪山上融化的水一样。这个水流向哪里呢?加持之水就流入弟子的相续当中。

如果我们要得到上师的加持,作为弟子必须要有恭敬心、信心,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对上师有恭敬心也有信心,你一祈祷就相当于太阳升起来,雪山化了之后,水就流下来。上师相续当中强大的,和佛陀一样无二无别的加持力,怎么融入弟子的相续当中呢?现在我们还没有受到强大的加持,真正接触到了之后,相续当中的实相就会现前,那个时候信心就会非常地强烈和稳定。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用现在已有的信心对上师做经常性地观修、祈祷,上师相续当中的加持力就会源源不断地融入到弟子相续当中。

可以说谁祈祷谁得加持。比如一位上师有成千上万的弟子,信心参差不齐,有些弟子的信心特别强烈,也很清净,他祈祷的时候,得到的加持就多;有些弟子的信心没那么强烈,也不祈祷,他得到的加持就少。上师并没有偏袒心,谁的信心达标了,就能得到加持,这方面都是平等的,因为弟子的信心有差别,所以得到的加持力也有差别,主要是从这个方面讲的。太阳没有升起来,就不降加持之水流,升起来了就会降下加持之水流。

故当勤修敬信心,所以应该勤修恭敬心和信心。勤修恭敬心和信心,有时需要多祈祷,有时需要多学法,多去闻思修行,努力生起智慧。一个具德的上师,他的功德就摆在这,是不会变化的。如果弟子没有智慧就观察不到。一个真正的具德上师根本不怕弟子生起智慧,而是非常希望弟子生起智慧。弟子生起了智慧之后,上师原有的功德弟子就会慢慢地觉察到,越观察越生信心。如果是冒牌货,就会越观察越虚幻,最后智慧彻底生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上师的踪迹都没有了,一点上师的味道都没有了。

佛陀为什么说你们可以观察我所有的教言?这个自信来自于哪里?因为他的内心的确安住在觉悟一切实相的智慧当中,所以根本不怕观察。我们也是一样的。作为弟子,要对上师产生恭敬心和信心,这个智慧很重要。有了智慧你就会逐渐发现上师的不共之处。比如我们的大恩上师,显现上他不说自己是转世者、活佛,什么都不说,但是他的功德就摆在那个地方,他的智慧、悲心,还有很多的善巧方便,都在这儿。随着弟子智慧的上升,慢慢就会发现上师的不共威力、不共的加持,在平凡中发现不共的功德,这种信心是很稳定的,他根本不怕,会一直鼓励弟子多去学习增长智慧的方法,通过学法得到的智慧再来对上师做观察,他的信心就会逐渐地生起来。而且这种信心不是其他方式产生的,完完全全是本具的最经得起观察的信心,就是很平凡当中引发了弟子的信心。

不是通过天天显神通让弟子生起的信心,显神通让人生起信心很容易,一个人在天上飞,根本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别人一看马上就生起信心了。虽然这种信心很容易生起来,但是含金量不够,因为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生起来,所以只要显个神变大家都能生起信心来,不要说佛教徒,其他不学佛法的人也能生得起来。这个信心本身的底子很薄弱,能保持多久?天天显示,时间长了之后,你就烦了。今天又显神通了,有没有什么新花样?昨天你跳了五米,今天跳了十米,我都知道后天要跳十五米。由于这个信心没有什么含量,虽然刚开始引发了强烈的信心,但是时间长了,你不显神通,他没有信心;你天天显,他又麻木了,觉得反正就是这些,没什么。

如果你学习佛法,通过智慧生起信心,这种信心是经得起观察的。你不用显神通,也不用去标新立异,这种信心基于很坚实的基础。这个坚实的基础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佛法的智慧中生起来的。这种信心一旦生起来了,保质保量,含金量特别高。这种含金量很高的信心,第一个根机很牢,第二个质量很高,也不容易退失,而且能够发现很多很深的东西。他在依止上师时,可以发现和实相相关的内容,显神通就完全没有这个效果。虽然很多上师有这个功德,但是他们为什么不从这方面引导?对于一个弟子生起信心来讲,含金量太少了,这样引导的话,会让弟子进入一个歧途。因此就引导弟子去闻思修行。

我们的上师经常讲,你要多闻思。多闻思干什么?生起智慧。智慧生起来之后,可以通过智慧去观察、辨别。有了智慧以后,就可以消化掉自以为上师所谓的一些不如法的行为。如果你没有智慧,就很容易生邪见;如果你的信心很深,完全可以明白。这么多的弟子,根机意乐都是不一样的,为了调化不同的众生,上师肯定要示现很多不同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但不会认为这是过失,还会明白这是一种善巧方便,从而生起信心。就像一个高明的医生不只是开一种药,针对不同的病人会开不同的药,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时候生起的信心,就会更加强烈了。

这种信心就是敬信心,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之后,信心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一些定解、智慧很深的人,虽然我们不敢说他完全不退失信心,但是退失的几率会很低,相对来讲保险多了。有了这种信心以后,他可以带着这种信心向上师祈祷。因为他有智慧,也有信心,这种信心是通过智慧产生的,所以他知道怎么去祈祷,相当于懂得怎么去打动上师,让上师给我加持。当然这是我们这里描述所运用的一个修辞方法,意思就是说你的祈祷可以切中要害,带着智慧、信心去祈祷这是完全不一样,会契合于实相等很多方面。能够深入、猛烈地祈祷,这是很重要的。

故当勤修敬信心,敬信心应该通过各方面逐渐去培养。有些人根机很好的人,不一定需要通过学习佛法获得,他是天生的,前生修学过,具有不动摇的信心,这样也有。修行人也有非常多的不同类型。还要多积资净障、发愿、回向,这些都是需要的。我们的信心生起来之后,就相当于太阳生起来了,我们把自己变成太阳了,有了太阳就可以融化雪山。如果现在观察我们的相续,还没有像法本里面一样,这么达标的信心很多道友可能都没有,但是我们现在正走在让信心达标的道路上,现在正在努力学法,学习了很多的道理和生起智慧的方法。智慧一旦生起来,逐渐信心也会跟随智慧的增长而增长,最后我就能成为一个法器。法器的标准之一就是诚敬心,恭敬的信心非常地强烈,也很真实。这样的话,就是万事俱备了,你一祈祷很容易得到殊胜的加持。现在我们应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非常认真地做很多加行的修行。

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求无分别之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彼无境心融合时。”

让热日巴,日巴是布衣,布衣者叫做日巴,比如说米拉日巴。西藏的冬天很冷,他们都是穿皮衣、棉袄,这些修行者只穿布衣。因为他们修气脉、拙地火,身上的热量很高,只是穿布衣。

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如果不祈祷上师,“求无分别之智慧”,你想要求无分别智,这是很困难的事。虽然在显宗当中,也有很多的方法,但是非常的慢。显宗当中要三个无数劫,不是佛陀故意安排的。显宗针对密宗来说,就是一个比较缓慢的道。他们生起无分别的时间相对来讲就长得多,密宗当中有很多殊胜的方便,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针对想要快速生起无分别智慧的人来讲,如果你不祈祷上师加持,想要很快生起无分别智慧,就像如朝北洞中待日。山洞因为地势不一样,朝向也不一样。有些山洞是朝南的,阳光就很容易照到里面。有些山洞是朝北的,因为太阳走势的缘故,东边升起来,经过南边,再从西边落下去,不会从北边绕过去,所以山洞朝北阳光照不进去。以前我也观察过一些山洞,有些山洞是朝阳的,太阳升起来就能照进去;有些山洞是朝北的,里面就比较阴暗,阳光照不进去。有些修行者去山洞闭关,中午就坐在外面,因为阳光照不进去,所以他必须在外面晒太阳。我也见过很多不同的山洞。

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住在一个朝北的山洞,想要阳光照进来,那是没有机会的。同样如果你不修上师瑜伽,想要很快生起无分别智,也是没有机会的。虽然你很想生起无分别的智慧,但是没有切中扼要,没有抓住修道的核心,这样会很难。那是不是完全生不起来呢?也不是,只是比较慢。要通过大量的修行,慢慢地生起无分别智慧。比如显宗之道就是这样子的,这里讲的是密宗。想要很快地生起无分别智,不修上师瑜伽是不行的。上师瑜伽相当于是强制性地,可以让我们迅速地生起无分别智慧的一个最快的捷径和殊胜的修法。

彼无境心融合时,如果没有境和心的融合。这里可以解释成实相和心融合或者外境的山河大地和心完全成为无二无别,就是证悟无分别智的心境无二,不是心外有一个色法,完全是实相周遍,叫做境心融合。上师的加持融入自己的心或者实相融入自己的心,没有这样境心融合的时候。

因此,无伪实相的证悟,唯有依靠以恭敬诚信之心来修上师瑜伽,才可以在自相续中生起,除此之外依靠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证悟。

我们要真实地证悟万法实相,唯有依靠恭敬、诚信之心来修上师瑜伽,才可以在自相续中生起。除此之外,依靠其他任何的方法都无法证悟。这也不是纯粹的。并不是说其他方便就不行了。前面我们讲了,显宗之道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便,以比较缓慢的方式生起实相的证悟。我们看到过很多显宗的修法,并没有把上师瑜伽当成一个修法,甚至于在显宗法当中,都找不到上师瑜伽的说法。显宗当中不可能其他的法都说了,只有这个不说,而是显宗就没有这个法。依靠显宗的道慢慢积资净障也可以逐渐地生起来,在密宗当中,迅速地证悟无伪的实相,必须要依靠恭敬心和诚信心来修上师瑜伽。

上堂课我们讲了,所谓的上师瑜伽,如果我们把上师看成一个人,你的注意力放在他这个人上面,就会和上师瑜伽很多的原理、修法矛盾,也会出现很多的疑惑。为什么上师比佛陀还高,为什么不说修佛陀瑜伽,要说上师瑜伽呢?在密乘当中,为什么对上师的修法、上师的教言、上师的恭敬这么突出?会出现很多类似的疑惑。

前面我们讲了,在密乘的修法当中,并不是完全把上师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修,我们知道了他本身就是三宝的总集,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的概念。我们修上师瑜伽并不是因为一个普通人比佛还厉害,佛都给不了你这种加持,而修了上师瑜伽六个月就可以证悟实相了,一个人就有这样的能力吗?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如果明白里面的含义,就会知道所谓的上师是具有法相和条件的。真实来讲,他就是三宝总集的自性,这样去修上师瑜伽就会很快。

为什么一定是修上师瑜伽呢?所谓三宝自性的集中体现在我们面前,可以与我们交流的,自己也可以缘的最近的因缘显现就是上师。这还是诸佛慈悲心的体现。虽然从释迦牟尼佛的功德来讲,从相好乃至于证悟都是圆满的。虽然在我们面前显现的上师没有这么圆满,但是这也是佛陀的善巧和智慧的体现。佛陀所示现的上师善知识,既要和我们交流,还要相应我们的根机和业力,成为我们愿意亲近的样子,又要具有佛陀的功德,这就是一种善巧方便。

如果我们从外相上来看,上师就是一个人,甚至于方方面面还不如你;如果从本性来讲,他就是三宝的总集。我们可以见到他,和他交流,面对面祈祷他,他也能够直接教化你,这些是他不共的功用。我们应该把他当成三宝事业的外现,佛宝的佛陀已经入灭了,僧宝的菩萨们在刹土当中,我们都根本见不到。那法宝呢?真正的法宝就是道谛和灭谛,也不是像一朵花一样直观,就在那个地方。什么是道谛灭谛呢?道谛灭谛就是智慧,它存在哪里呢?灭谛在佛的相续当中,道谛在僧宝相续当中,其实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宝,真实的法宝不是经书,就是道灭二谛。因为《宝性论》当中讲的很清楚,道谛灭谛就在圣僧宝或佛宝相续当中,所以到哪里去缘呢?缘不了。对我们来讲,这是很困难的事情。

化现的上师属于三宝的总集,在他的一体上面佛法僧三宝都有,因此他是我们趣入实相的一个最近的途径。我们依止他、祈祷他,就是直接和三宝相应的一个对境,和佛陀交流、沟通也是一样的。如果证悟了以后,可以直接到净土当中去见报身佛或大菩萨们,现在我们不行,身处在娑婆世界根本见不到。实相当中的三宝化现成一个上师的形象,我们祈祷他就是直接和三宝、实相交流了,这是我们通过上师的方便趣于实相最近的一种捷径,直观的原理就是这样来理解的。

那若巴尊者尽管是精通三乘的班智达,能折服一切外道,但在布扎玛希拉寺担任守护北门的班智达时,智慧空行母告诉他:“你只是精通词句而并没有通达意义,所以仍然需要依止上师。”

大恩上师讲记当中也讲了,那若巴尊者起初就是班智达,他在布扎玛希拉寺守护北门,布扎玛希拉寺翻译过来就是戒香寺。印度当时有两大寺院,一个是那烂陀,一个是戒香寺。那烂寺的遗址现在还有,但是戒香寺的遗址找不到了,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现在很多去印度朝圣的人都没有听说过有戒香寺的遗址,还有那烂陀寺的遗址。

当时他是在戒香寺担任护门班智达,寺院很大,因为有很多外道前来辩论,所以每个门都有护门的班智达,相当于守门的。这和现在小区守门的人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些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随便在哪地方戴个帽子或者穿件衣服就可以守门。当时需要最出色的班智达才可以去担任护门班智达,因为很多来辩论的外道都很厉害,所以没有学问、智慧的人根本做不了这件事情。他非常通达佛法,作为护门班智达。后来他又做了一次,我们前面讲依止上师的时候讲过,那时候上师说你回去不要做护门班智达,他没有听,当时也不是不听,而是形势所迫,寺院里苦苦哀求,他没办法就当了,还有一段故事。

他在依止帝洛巴尊者之前,作为护门的班智达。上师在讲记当中讲,有一位很丑的老妇女,走到他面前说,你现在学什么啊?他说,我学因明等显宗的教义。老妇女问,你懂不懂啊?他首先说,我通达了词句。这个老妇女很高兴,就开始跳舞。他说既然你很欢喜,就再说一下,我也懂意义。老妇人就哭了。他问你为什么会哭了呢?她说,因为你懂词句是实事求是,懂意义就是吹牛了,所以我感觉有点伤心。有些时候的确可以懂词句,而要懂得意义必须是证悟了实相。如果你不证悟实相,是否真正懂了意义也有点不好说。

他说,到底谁通达这个意义呢?老妇人告诉他说,我的哥哥帝洛巴通达意义,然后她就消失了。他知道这是智慧空行母来点化他,让他去依止根本上师,他具有宿缘的上师就是帝洛巴尊者。虽然他已经通达了三藏,但是还需要依止上师,才能获得更高和更快的证悟,不单单是通达一些学处,还需要有更深的智慧。

如果有了更深的智慧,他利益众生的能力会更强大。作为护门班智达虽然也可以利益部分的众生,但是他毕竟在显现上还没有证悟实相。利益众生或者护持佛法的能力仍然有限,如果通过一个因缘令他证悟了实相之后,利益众生、护持佛法的力量会更加的殊胜。

因为他是一个上根利智者,所以并没有说你这个老妇女懂什么?要什么没有什么,年龄那么大,相貌也很丑,他没有这样,而是如理如是地去问,那么谁通达意义呢?老妇说,我的哥哥通达。他就去寻找帝洛巴尊者。因为他听完老妇的话之后,觉得的确如此,真正通达意义应该是证悟实相,证悟了实相才能完全通达意义。

有时候我们说懂了意义,其实是通达了词句的意义,相当于手指的方面我们通达了,而手指所指的月亮可能还没有通达。有些时候我们对于词句能够消文了,然后也可以挖掘它的意义,这方面可以这样讲。我们挖掘的是词句的意义,虽然有关手指的方方面面都知道了,但是手指所指的月亮可能还没有了知,必须要看到月亮才能真实的知道,噢,这就是月亮,因此词句的意义和意义本身是不相同的。

所以说,那若巴尊者开始准备去依止帝洛巴尊者。

于是尊者便遵照空行母的授记,历尽千辛万苦而依止帝洛巴尊者。

尊者依靠空行母的授记,经历了很多苦行依止了帝洛巴尊者,这方面在前面依止上师那一章也讲了,前行里面只是节选,在广传里面讲得更广,把所有的大小苦行记载得特别清楚。对于密乘弟子来讲,如果看一下这些传记会有很大的启发。

到了一定的时候,

显现上上师没给他传法,就是让他干活,用各式各样的方式折磨他,而且那种折磨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折磨,现在可能有些人觉得上师在折磨我,实际上根本不是。他承受的是实打实的折磨,就是让他做很多苦行。玛尔巴尊者也是折磨米拉日巴尊者,身体方面还好说,米拉日巴尊者本来就是身强体壮,身体方面的折磨不算什么,心里的折磨比较多一点,相当于一次次地摧垮他的意志。他想求法,就是不给他传,让他一次又一次失望。

那若巴尊者经历了二十四次大小苦行,到了一定的时候,相续当中通过很多的苦行,罪障清净得差不多了。上师不用给他讲法,为什么呢?他在词句方面早就通达了,对于所有显宗的教法都通达了。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位三藏法师、班智达,所以上师不需要给他讲什么法,密续也没给他传。

上师对他说:“这般宣讲开示还不了达。”说罢便用鞋底猛击他的额头,结果那若巴尊者的相续中顿时生起了实相的证悟,达到了与上师的密意平等一味的境界。

到了一定的时候,上师给他讲,这样给你宣说开示还不了达。其实传记当中说的是,根本没有给他讲法,反正也没有什么理由。那若巴尊者也不会说,你从来没有对我做过什么开示,他不会去分说你没有给我讲啊,你说这个话不对,他根本不会。真正的上根利智者,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恩上师说,即便上师说太阳从西边升起,你都会说是,的确是这样的。有些人觉得这个太可笑了吧?如果是不学佛法的人,觉得这些密宗的行者这么迷信,明明是违背常规,世间人都知道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来,这些密宗弟子还这么愚笨,这么迷信,搞个人崇拜,可能各式各样的想法都会有。如果真正境界达到很高的层次,解读的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所有凡夫人的思想、境界,对圣者来讲,都是颠倒的。为什么有时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他完全是从实相的侧面讲的,而凡夫人都是从颠倒分别讲的,所以你给他说你的错了我的是对的,这样说是很可笑的。

以前大恩上师讲过一个案例,好像是第一世敦珠法王有个弟子,他在外面学了很多法,非常会说,显现上面上师都说不过他,他因此觉得有点得意,非常的傲慢。上师就对他说,你再怎么能说,也是分别念;我再怎么样,也是无分别智。这句话有很大的分量,你再怎么说都是分别念。凡夫人的分别念都是自己的思维而来,而分别念的本体就是无明的自性。再怎么会讲,还是分别念;上师再怎么不会说,或者说你觉得我讲错了,也说不过你,反正我也是无分别智慧。的确是这样的。

这不是上师通过这样的话来压弟子。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特别震惊,的确是这样的。上师不是通过权威在压弟子,说不过了,就说我全是对的。虽然世间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作为一个真实证悟实相的人,这句话从他的口里说出来的。假如我们相似的站在圣者的角度去看这句话,真的是这样的。凡夫人所有的东西都是颠倒的,包括自己所认知的实相,都是和无明在相应的。凡夫再怎么样也是颠倒的,而圣者说的话,或者在世间做的事情,再怎么不如理,即便我们看起来非常难以理解,也都是无分别智慧。到底是他错了,还是你错了?显现上可能严重违背常识,哪个地方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来的?而我们还要说对对对、是是是,太阳就是从西边升起来的。

如果从凡夫人的分别念来看,严重的违背了常识,一般的人也不会这样说。而上师就这样说,而且如果上师说太阳从西边升起来,要求弟子也必须要承认。这方面要看弟子的信心和智慧领悟到了什么层次。凡夫人承认的东西都是假的,不可能作为参照。所谓的所有世间的标准、规律、对错、取舍,从整个三界六道的本质来讲,就是无明颠倒习气形成的。可能在世间当中,有一个相对的正确和错误,或者说常识、非常识、颠倒、非颠倒的标准。如果从实相侧面来讲都是错的,没有一个是对的。假如我们能够从这个侧面去理解,也会理解密宗的修行者不是非常可笑,高层次的密宗行者也不是那么幼稚的,学了半天又回去了,甚至于比一个八岁的世间小孩子还幼稚,那是不可能的。

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渐上升,所有世间的概念、通过世间的分别念浮现出来的颠倒相逐渐都会瓦解,他会完全地认同,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是出于实相的。他也不是说一定要强制性地让我们的心处在和上师一个频道。虽然不理解,但是也要说对。虽然从某些缘起来讲,不理解也要这样讲,但是真正从原理上来讲,为什么要说他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呢?凡夫人所有认为对的东西其实都是错的。上师和佛菩萨安住在实相当中,他们才是真实的标准。只有他才是真实地证悟了万法的实相,安住在最正确的标准当中,他的本体是正确标准,讲出来的东西当然也是对的。而我们的本体是颠倒的标准,认为的对错,虽然暂时来讲,在世间人面前可能有一个对错,但是你以这个标准去和真正证悟实相的佛菩萨讨论孰是孰非,就太可笑了。

我们要理解这个原理,然后逐渐地朝这方面去靠近。我们在依止具德上师的过程当中,有时候觉得这个上师做事情很颠倒、非常离谱,好像不可思议,其实没有什么。凡夫人认为的很多概念,包括我们用学习过的佛法去衡量上师,也是很可笑的。佛法是圣者证悟实相之后给我们讲的,我们学习了有关实相的佛法,再用这个去衡量真正证悟实相的人,的确是不合适的。

虽然道理上是这样的,但是是不是所有讲这些话的人都是证悟实相者?也不一定。可能他听到了这个公案,然后就用这些话来忽悠弟子。此处不是说忽悠的问题,而是的确从本性上来讲就是如此。比如我们前面讲的,这般宣讲开示还不了达,优秀的弟子就是这样的。他从来不想去和上师辩别,说我是对的,他也没有想过这些,反正就是完全安住在上师的智慧,处于正确无误的状态当中,不是在浅层次的认知上面,而是从见解上面完全接受,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为什么有时说完全依教奉行就可以证悟实相呢?我们的思想都是错误的,只有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想,这个时候就要依教奉行,这个教代表实相的侧面。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所有的思想,依教奉行就是一个捷径,不要自己想到很多的对错。虽然是这样讲的,但是我们离这个标准还很远,可以大概分析一下这里面的道理,然后慢慢去靠近,或者把这些当成一个发愿的对境。如果真正要让我们的心达到这么高的标准,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慢慢去了解、慢慢去做。

那若巴尊者丝毫没有自己的想法,所有的条件都已经成熟了,就剩一点点的障碍,所以这个时候帝洛巴尊者用鞋底狠击他的额头,把那若巴尊者打晕了。尊者从晕迷当中醒来之后,相续当中顿时生起了实相的证悟,一下子就证悟了万法的实相,然后达到了和上师的密意平等一味的境界,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当中,他没有自己的思想。

作为一个真正的弟子来讲,应该没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自己所有的思想都会辨别对错、取舍,这些都是属于凡夫的分别念。弟子的想法越少越容易证悟,那若巴尊者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反正上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让我去偷稀饭我就去偷,还要再去一次,我就再去一次。他没有想很多,上师也没有给他讲很多道理。这个上师的的确确是货真价实的如佛一般的上师,弟子相续当中的智慧、大悲心等所有的条件也都具足了。弟子高素质的一个弟子,上师也是非常圆满的上师,这样一来很快就可以证悟。

对于我们来讲,虽然上师是圆满的,但是我们还没达到那若巴尊者那么高的标准。如果有人说他可以,那就太高估自己了。以你现在的条件和那若巴比还差得远。不管怎么样,我的意思是希望大家可以了解。因为现在随学还早了一点,坚持不了多久,终究可能还会退失、生邪见,所以很多上师通过一个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调化,主要以法为主,通过学法慢慢来调伏你的相续。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调伏自相续,或者说不需要走这条路,反正你的根机成熟了以后,证悟的方法会是各式各样的。

那若巴尊者的开悟是上师用鞋子抽,然后被打晕了才证悟的。我们看到在很多传承上师的历史当中,证悟的因缘有很多种,有些人被门夹到了腿而证悟的。汉传禅宗的故事里面也是各式各样的情况,密宗当中也有很多,反正都是差不多的。在不同的传承当中,开悟的经历都是这样,只要他的因缘成熟了,都会有一个证悟的机缘。虚云老和尚是在喝茶的时候,茶杯打碎了之后证悟的,有些人是不小心掉在河里一下子开悟了。开悟的机会到处都是,关键自己要具备那种素质。你说我也像这样掉河里一下,或者摔个茶杯,买一吨茶杯来摔可能都不一定开悟。这方面只是一个助缘,主要还是内心当中具有强大的善根,这些素质也很重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就是这方面,把自己相续当中欠缺的诚敬、信心培养起来,而且我们对上师的信心和诚敬心也不能靠感觉,觉得他怎么样,不是这样的,必须要有智慧。这个时候应该多学法,通过学法就会生起真实可靠的智慧,那样生起来的诚敬心和信心才是最为可靠的。上师在这堂课当中也是讲了很关键的教言。

下面再讲一个龙树菩萨弟子的案例。

据说阿阇黎圣者龙树丢了一把鼻涕,

阿阇黎圣者龙树就是龙树菩萨,有的时候翻译成龙猛,有的时候翻译成龙树,龙猛和龙树是一个人,两个不同的翻译而已。按照有些说法来讲,早期的鸠摩罗什大师,翻译龙树的多一点,后来玄奘法师翻译成龙猛的比较多。

圣者龙树丢了一把鼻涕。

他的弟子龙菩提全部拾起来吃了,

龙菩提有时候翻译成龙智,他是龙树菩萨的大弟子之一。在他的眼中不是一把鼻涕,他通过很清净的信心观照,完全没有离开实相,相当于我们荟供的甘露代表实相,他没有把上师当成一个凡夫人,鼻涕当成应该扔掉的脏东西,认为这是赐悉地的机会,所以龙菩提全部拾起来吃了。

依此而获得了殊胜成就。

通过这样的信心就获得了殊胜成就。龙树菩萨完全证悟了佛一样的境界,有些经典当中说他是初地或者七地菩萨,密乘当中讲他是一生获得金刚持果位,有不同的说法。这样一种和佛无二无别的圣者丢下来的鼻涕也不是一般通过有漏或者烦恼、业力形成的东西,不是这样的。龙菩提的信心特别大,既有智慧,也有信心,所有的因缘都具备了之后,就通过这个获得了殊胜的成就。

上师在讲记当中讲,有些地方说他是通过上师的一句话证悟的,有些地方说是依靠一把鼻涕证悟的,这方面也是一样的。针对现在学习佛法的道友来讲,最主要的还是法。如果我们的智慧境界不够的话,吃鼻涕、吃口水,对我们的帮助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还有净秽分别,捏着鼻子往下吞,这样的意义并不大。你认为那么脏的东西,自己还要吃下去,要在这种状态当中,得到证悟可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你还会想,这个里面有没有细菌?前段时间听说上师感冒了,会不会带很多病菌啊?在这样的分别念当中吃下去,完全没有效果。

这些外相上的东西,对于初学者来讲,尽量没有的好。早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法上面,多做闻思修行这是很重要的。至于其他的东西,比如说龙树菩萨的鼻涕,要从当时的环境、弟子的信心等很多方面去考虑的,不是说这样去做一下就行了。有时候我们不了解这些情况,看到了传记想随学。虽然想随学的心也是好的,但是有时如果自己的条件不够,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反而更加生了很多不好的分别念,还要把这个吃下去,想要得到证悟也很困难,甚至还会生起后悔心,这样就没有必要了。真正对我们百利无一害的就是缘法好好地闻思修行,对我们来讲完全没有丝毫的副作用,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相续当中的综合素质,智慧、福德等等稳步地增长,这是非常关键的。

到了一定的阶段,你看到的鼻涕就不是鼻涕了,也不会观察细菌等等,这个完全不是鼻涕的自性,那个时候你去吃也可以,相当于灌顶的水一样,依靠它可以得到加持、证悟。我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必须要分清楚重心。

下面还有一个案例。

此外,持明无畏洲也曾经亲口讲述道:“我也是因为拜读了第二大佛的论著后,

持明无畏洲就是智悲光尊者,大圆满前行的传承叫做龙钦宁提,龙钦宁提的第一代祖师就是智悲光尊者,这是他创立的宗派。

第二大佛又是谁呢?他称呼全知无垢光尊者为第二大佛陀。他读了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四心滴、三解脱、三休息等论著之后,认为他就是真佛。

相续中认为他老人家就是真佛的想法油然而生,

他说,这一定是一位真实的佛陀,完全安住在他一个真佛的境界当中。

一心一意地虔诚祈祷,

然后专心专意地祈祷全知无垢光尊者。

承蒙尊者的智慧身摄受,从而自相续中生起了自然本智,

在智悲光尊者的自传里面也讲得很清楚,还有在其他的佛教史里面对智悲光尊者三次见到无垢光尊者智慧身的记载也很清楚。他三次见到无垢光尊者的地方就在现在的桑耶青浦。现在很多人都去朝拜拉萨,在桑耶寺附近有座神山叫做青浦神山。青浦神山上面有很多的山洞,既有莲花生大士的山洞,还有贝诺扎那尊者、嘉瓦却央、赤松德赞的山洞,其中的桑青梅朵,即大密莲花洞,就是智悲光尊者修行的地方。

无垢光尊者也住过很长时间,也是圆寂在青浦,好像也是在这里火化的,现在还有火化台。我第一次、第二次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最后一次去的时候看到了。以前大恩上师说过,那里有无垢光尊者火化的地方。无垢光尊者的灵塔比较容易看到,火化台不容易看到。我第三次去的时候,也是非常有缘,一下子就看到了。之前怎么也找不到,后来一回头就看到了火化台。无垢光尊者在那里住了很长时间,也有他老人家修行讲法的地方。

在桑青梅朵的山洞里面,还有两个洞,一个上山洞,一个下山洞。智悲光尊者在里面三次见到了无垢光尊者。第一次好像主要是身摄受,也是给他做了加持,对他讲话,给他授记;第二次是语加持,语言摄受为主,身体方面没有接触,给他一些纸条,授记他前世是谁谁谁;第三次就是意加持,显现了班智达的形象,戴着班智达帽,什么话也没有讲,就是微笑着看着他。据说从智悲光尊者见到了无垢光尊者之后,所有龙钦宁提的传承上师就有了一个传统,都要见一次无垢光尊者的智慧身。

我们看阿琼堪布的密传,里面也是讲到了,只要是传承弟子里面的持教者,都要见无垢光尊者的智慧身。从智悲光尊者开始第一世,反正后面的祖师都是得到了无垢光尊者智慧身的摄受和加持之后,证悟了实相的。在传承上师的历史里面,只要是龙钦宁提的,都有这样一种传统。当时诺西龙多尊者在摄受阿琼尊者的时候,也再再地问,你见没见到无垢光尊者?他说,没有见。上师说,你梦到了没有?他想起来了,的确有一次在梦中得到了无垢光尊者的摄持,而且讲了很殊胜的教言。上师就说,阿乐也见到了大全知。像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王如意宝都是见过无垢光尊者。

桑青梅朵是比较著名的一个山洞,有很多修行的人到那里去闭关。我去朝拜的时候,就想当时智悲光尊者在这里见到无垢光尊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无垢光尊者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显现的?那个山洞不大,智悲光尊者当时坐在哪个位置祈祷呢?我进入山洞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想法。

持明无畏洲因此生起了自然本智,真正现前了相续当中的实相。

从此以后我才开始引导数以百计的求法者。

那个时候就开始真实地从大圆满的实相当中,引导别人修持本来清净、托噶等等,像这样真实地以实修法去引导数以百计的求法者。

其中具精进者获得了出世间禅定,有智慧者不入分别伺察的歧途,他们都真正地意识到胜义谛的证悟完全依靠对上师万分的恭敬和坚定的诚信这条途径。”

所引导的精进者,获得了出世间的禅定,证悟后见到了实相;智慧敏锐的人完全不会进入到分别念伺察的歧途当中,他就可以相应于无分别智慧。他们都真正地意识到了胜义谛的证悟,完全依靠于对上师的万分恭敬和坚定的诚信这条途径,这样才可以。

这里为什么说精进者、智慧者?对于上根利智,有些大圆满的窍诀当中说精进根最重要,有些地方说慧根最重要。在五根当中,普遍认为信根最重要,就是说上根利智的标准就是信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讲法。有些具有精进者,获得了出世间的禅定。智慧者不入分别的歧途其实已经现证了实相,他们都知道对上师的万分恭敬和坚定的诚信是真实的证悟胜义谛的唯一途径。这是我们的传承上师智悲光尊者证悟的过程。因为他被无垢光尊者的摄持,所以自己的伏藏也叫做龙钦宁提,这里面也有无垢光尊者的名字。

下面是另外的一个案例。

大译师贝若扎纳流放在甲摩擦瓦绒地区期间,

贝若扎纳尊者去印度求取了大圆满法,主要是以大圆满心部为主。他回来的时候,给国王传法,据说白天传一些显宗,晚上单独给国王等人传密宗。传记里面写在莲花生大士自己的大圆满法类当中心部不全,莲花生大士心部的大圆满法也是在贝若扎纳那里得到的,就是说贝若扎纳大师给莲花生大士传过大圆满法。

贝若扎纳大师是莲师二十五大弟子当中的佼佼者,他是一个大班智达、大译师,也是一位大成就者。贝若扎纳传法的时候有一些其他的因缘,被有些相续不好的王妃破坏了,本来想把贝若扎纳他们杀掉的,后来改成了流放甲摩擦瓦绒。当时他们在拉萨,甲摩擦瓦绒就是现在四川甘孜的金川、马尔康、小金、丹巴那一带。其实甲摩擦瓦绒是两个地方,一个叫甲摩,一个叫擦瓦绒,合起来叫做甲摩擦瓦绒,其中有一个地方是甲摩藏族。

大家去佛学院的时候,都会经过这些地方,山特别的高、地势很险峻,贝若扎纳基本上把每一寸土地都加持过了。他住的主要地方是丹巴,叫做墨尔多神山,我去过三次。贝若扎纳在那个地方也显露了很多神迹,有他修禅定的禅定洞,留下了很多手印、脚印,他把自己穿的鞋脱下来之后,扔在峭壁上面,这样的情况特别多。那里基本上就是朝拜贝若扎纳的圣地,下来往道孚的方向走的时候,上次我们也讲过,他靠在大石头上面的印子还有,特别的清晰。他也是在墨尔多神山那一带传法,玉扎酿波是贝若扎纳的大弟子,也是莲师的二十五大弟子之一,他还是心部的主要传承者。

他在很多地方都有圣迹,从成都去马尔康,离马尔康大概还有八公里,那个地方有路标。有一个贝若扎纳的修行处,叫做圣窟,是一个很大的洞,大恩上师也去过。那里有贝若扎纳开的泉水,他把拐杖插到地上,现在已经长成了七八米高的一棵大树。现在已经保护起来了,以前大恩上师去的时候,还抠了一些树皮,回来分给了我们。现在不要说抠树皮了,连摸都摸不到。在金川路边好像也有贝若扎纳的很多圣迹,那边就是他教化的地方。

在喇荣神山也有他的圣迹,今年很多道友朝拜了喇荣神山。这边到那边中间隔一个山坡,贝若扎纳和玉扎酿波比赛谁先到。玉扎酿波变成了兔子,贝若扎纳变成了鹰,玉扎酿波在前面,贝若扎纳在后面。这边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先是玉扎酿波一下子撞到石头上,留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兔子耳朵的印记,然后贝若扎纳变成的老鹰飞了过来,也撞在了石头上,老鹰翅膀很清晰的留在了石头上,还有他的手印等等。他们为后代留下了很多朝拜的地方,我看到这些圣境的时候,遥想当年的情景是什么样的,我到了刚日托嘎也在想,无垢光尊者当年在山洞里面怎么样呢?他住在哪里呀?怎么出去打水呀?总在想这些问题,到了这些地方的时候,非常容易忆念起传承上师。

流放在这里的期间,来了一位老人。

有一位年近八旬老迈龙钟的老人名叫邦甘麦彭滚波,

他也是贝若扎纳的心子,他当时已经八十五岁了,那时候流放结束了,国王也是带信说可以回来,他们准备起程返回。他和玉扎酿波一起走,有些地方说是在道孚的扎嘎神山,有些地方说是在炉霍,也就是大恩上师的降生地,在那里的宗塔草原上,现在也有一些脚印。反正就是那一带,麦彭滚波见到了贝若扎纳,这些地方现在也有很多圣境。他问,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他们说,我们是从甲摩擦瓦绒过来的,现在要去拉萨。他说,两位搞错了,你们要求法应该在甲绒才行。去拉萨求什么法,拉萨有法吗?要求佛法必须是甲绒,因为贝若扎纳住在那里,他的名气很大,就是一个佛法的大太阳。如果不是我太老了,也会去了,他的信心特别大。贝若扎纳说,我就是贝若扎纳,他生起了很大的信心,马上求了法。贝若扎纳就给他传了以上师瑜伽为主本来清净的修法。

上师将禅带系在他的身上,禅杖靠在他的腰间,

他没有办法端坐,我们看到一些图片里面,有些修行者用一个大带子捆着,有些是从肩膀上下来的。修法的时候有一些特殊的姿势,如果你不用禅带固定住的话,膝盖会翘起来,姿势很难长久地保持,必须要用缠带固定好。用禅杖靠在腰间,也可以帮助他端坐。

对他传讲了上师瑜伽修法,结果他的相续中生起了直断本来清净的真正密意,最后身体散为尘埃而成佛……

然后对他传讲了上师瑜伽的修法。他的根机很利,甚至他也说过去拉萨求不到法,要求法就到甲绒去求法,他的信心很大的缘故,上师传完之后,他就证悟了本来的清净。传记里边讲了,他证悟了实相之后,抱着上师的脖子一天都没有放手,特别的高兴。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证悟的就更深了。刚开始他可能只是初步的证悟,特别欢喜抱着上师的脖子,一天没有松手,然后他的证悟就完全显发了,有这样的记载。

这些完全是因为修持上师瑜伽,他对上师的信心非常大,后来活到了一百多岁。可能这也是一个缘起,《藏密佛教史》里面记载了他的弟子年龄没有低于七八十岁的,都是高龄遇到了上师,然后修持佛法,最后得到了成就,似乎有这样的传统。他们一个主要的成就地就在扎嘎神山。我一直都想去,始终没有找到地方,也问过龙多活佛,龙多活佛说这个神山不是很大,我一直没有去过,特别想去朝拜一下。一方面这是康区的五大神山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传承上师们修法的地方。墨尔多我去过三次,喇荣神山我也去过,这个神山一直没有去过,这个神山里面有个狮子岩,一个很像狮子的岩石,好几个修行人在那成就了虹光身。在有些传记当中说,他们把袈裟、念珠取下来放在那里,身体虹化了,只留下这些东西。我看到好像有六七代,都是很老的人,遇到佛法的时候已经有七八十岁了。

他就是八十多岁遇到的上师,然后可能也是挑一些老的弟子才传法,缘起就是这样。这也是传递了一个信息,年老不要紧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成就。他们一个比一个老,通过清净的信心和大圆满的窍诀都证悟了。有时候我们说自己已经四十多、五十多,其实和他们比起来算是很年轻了,完全有证悟的机会。

为什么传承上师们要这样示现呢?也有一定世间的必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比较沮丧,我这么大的年龄可能不行了,修不了法了,这也不一定。如果说你以很强的信心去修行上师瑜伽,即便是八十五岁才开始修法,也可以证悟实相。这方面在我们传承上师的历史当中,有些讲得很广,有些稍微略一点儿,在不同的传承当中都有。

邦甘麦彭滚波在大圆满传承当中,也是一个很著名的成就者,这么老才遇到了上师,一下子就证悟了实相,这是贝若扎纳众多弟子当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弟子。他不像玉扎酿波一样,后面成为了一个翻译家。作为莲师的二十五大弟子之一,他后面对大圆满的传承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麦彭滚波证悟之后虽然所收的弟子并不多,但是他的弟子很多都是具有真实证悟的殊胜功德。贝若扎纳最明显的就是在额头上面有一只眼睛,很多图片上面都有。他开第三只眼的地方就是在桑耶寺附近的一条路进去,有一个叫做雅玛陇的地方。很多道友可能去朝拜过,也有很多道友没去过。雅玛陇有一个长寿岩,当年莲花生大士也在那里住过,因为赤松德赞有寿障,所以在那里开了长寿水,然后让他闭关遣除寿障。贝若扎纳也在那里闭关修行了三年,在山洞里面打开的第三只眼睛,那个地方也是很殊胜的修行处所,那一带有很多传承上师的圣境。道友们如果要朝拜的话,对这些主要的地方不可不知。

所以说,所有九乘次第的法门当中,再找不到比这一上师瑜伽更为殊胜的深道了,

所以说,所有的九乘次第的法门当中,找不到比上师瑜伽更为殊胜的了。

虽然把它命名为加行,实际上一切正行道的究竟要诀就是它。

虽然取名叫加行,我们说这是五加行当中的上师瑜伽,但实际上这就是所有正行道的究竟,不单是正行,而且是正行道的究竟。也就是所有九乘道当中最殊胜的,可以在相续中生起强烈证悟的一种殊胜之道。话说回来了,在我们的修行过程当中,上师瑜伽如果要成为所有修法当中最主要的修法,我们本身的素质和相续都要成熟到一定的高度。虽然法本里面讲到了很多殊胜道的关要,但是对我们来讲暂时还达不到。

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始终如一地将上师瑜伽作为修行的核心,即使没有任何其他修行也可以。

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地把上师瑜伽作为修行的核心,始终如一地只修上师瑜伽,就是说把所有的法都归纳到上师瑜伽当中,即便没有修行任何法也是可以的。大恩上师对于这个问题也讲到了,因为这句话是针对某一些修行能力很强,根机非常好的人,其他的法不修完全可以。对我们来讲,其他生圆次第的修法还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让我们一直修行上师瑜伽可能还做不到,我们的专注度、自己对上师瑜伽修法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可能刚开始修的时候信心满满的,我什么法都不修了,一定要修上师瑜伽。最初也许是这样,修了一段时间,过了几天、几个月之后,慢慢低这个心也会动摇,觉得还是再加一些别的吧,有时也会这样去想。上师说了,刚开始可以多学多修,对于生圆次第都可以学一点,到了一定程度时,完全只是把上师瑜伽作为修行的核心,这样就够了。

所以,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修上师瑜伽,非常非常关键。

我们每天也应该用一定的时间来修行上师瑜伽,或者自己在打坐之前,修一个比较简略的上师瑜伽修法。现在很多道友在修五加行,顶礼的时候用的就是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我们要认认真真地把它当成上师瑜伽的法来修,肯定可以得到很多的加持。虽然像麦彭滚波、智悲光尊者、那若巴尊者等传承上师们那样暂时还达不到,但是我们只要认真地修,肯定会有收获,能够得到加持。我们获得的加持和自己的信心都是这样逐渐修起来的。我们现在虽然是在修,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觉受,但是只要认真修行,总有一天会达到这样的标准,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关键的。

以上就学完了上师瑜伽的重要性。我们今天的课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思考题

问:为什么说一切安乐都是上师的加持?为什么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

答:一切安乐都是上师的加持,加持有直接的,有间接的。间接的加持,比如上师给我们传法,我们通过修行法获得善根,通过善根得到安乐。一切安乐最核心的、最究竟的就是解脱安乐,是上师加持可以获得的,所谓的一切安乐的核心、最主要的安乐得到了,那么其他的安乐都可以说是上师加持获得的,所以一切安乐都是上师加持获得的。

问:为什么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

答:出世间的成就如前所讲,直接可以从上师那获得的,上师给我们传讲出世间的法,或者我们修上师瑜伽给予加持,使我们获得成就。那么世间的成就也同样。我们在世间做事情的时候,如果经常祈祷上师、忆念上师,世间的很多事情自然圆满,尤其在有些依止法当中讲,如果自己依止上师很圆满,从不违背上师的教言,都能依教奉行,种种行为都能成为一个善妙的缘起,这样的人做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会非常顺利,这是一种规律。善巧依止上师的人,他世间的一切成就也会上升。还有一点,世间的一些成就来自于善根,善根来自于上师所传的法,它的源头、作者也是上师。(生西法师)

问:小乘或密乘八关斋戒有没有根本戒与支分戒之说?具体该如何界定?比如故意杀一只蚂蚁,或以烦恼心唱一首流行歌曲,是否犯了八关斋戒的根本戒?还是不会影响整个戒体?

答:这个不像我们平时讲的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有支分戒和根本戒之分。这里面也有一些属于戒律的分支,属于戒律的本体,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按斋戒的讲法,有些属于它的禁行支,不放逸支。如果一定要分,也有,如杀人、偷盗这些属于根本戒。但是从斋戒本身来讲,它没有分得那么清楚,它只是从戒律支、禁行支、不放逸支来讲,把这八支列入戒律的本体—-戒律支,那个是属于不放逸支,那个是属于禁行支,它并没有从根本和支分来分。杀一只蚂蚁、唱一首流行歌曲是不是犯了根本戒?就戒体而言,它是一个短期的戒,如果其中一条犯了,说明戒律本身已不清净了,但是,其它没有犯的还是应该把它守圆满、清净。案例:有些守斋戒的人,其他的戒律守得很清净,但是经不起威逼利诱,晚上吃了饭,因此下一世转成了王子,但却是聋哑。公案说明,虽然这个戒律已经犯了或者破了,不清净了,但只是破了其中一条,其他的几条守清净了还是有很大的利益,有很多的功德,再加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念百字明把破了这一部分的过患忏悔掉。守斋戒,一个戒条破了对整个戒体会有影响,但不会一个破了之后,所有的完全就不用守了。(生西法师)

问:126课中《誓言庄严续》的教证:“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弟子有个问题,是不是其他都不用修,只要忆念和祈祷上师就可以?

答:一直这样念下去,只要祈祷上师就可以了,理论上讲的确可以。但是,一般的凡夫人是做不到的。有的时候,让你做你都做不到,因为我们的分别念太多了,福报也不够。即使祈祷上师的所有条件都具足,这样修下去也是可以的,但能不能完全这样做下去是不好说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禅修,原则上只要不想,不分别就可以了。让你什么都不想看起来是最容易的,最轻松的,但是你坐下去就知道了,什么都不想太困难了。念佛也一样,看起来什么都不学,只要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但关键是能不能念得下去,中间会不会出现别的问题。所以理论上来讲,只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就可以了,但是关键是能不能达标,能不能一直这样修下去,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说为了保险起见,上师也讲了,还是要多修多学其他的法,可以把其他的法作为辅助,上师瑜伽作为主要修法。(生西法师)

问:弟子发愿每月初十受八关斋戒,结果初十早上,睡在一肘高,宽度1.2米的床上睡到五点多,弟子想问这样是否破戒?如果是超过一肘高,宽度大于1米8的床,这种睡过头的情况是不是算破戒呢?

答:一肘高,宽度1米2,睡到五点多,好像问题不大吧。睡过头应该不算犯戒。没有说受八关斋戒要求必须几点钟起床,我也许没理解这个问题的意思。床的高度、宽度,严格讲,一肘高,宽度差不多1米—1米2,能翻身。如果是一般的床,高一点宽一点,问题也不大,应该不算是破戒的标准。比如,睡大通铺,有十米宽,是不是犯戒?其实睡在这种床上也根本不会生起贪著心的。所以,真正的硬性规定,并不是要求床必须多高、多宽,而是指能够让你升起傲慢心、耽着心的这种高广大床是不允许的。一般不是很豪华的普通床,不用刻意去担心,但为了保险起见,有条件的话,低一点、窄一点比较好。(生西法师)

问:请问曼茶盘以铜表面镀金,这样算金曼茶盘吗?

答:镀金也算金,如果要把它算成金曼茶也可以,因为毕竟镀了一层金,因为就在表面上那一层修法的,应该算是金曼茶。真实的金曼茶,法本里面讲的是纯金的金曼茶。有能力就用纯金的,没有能力,就用铜的或者镀金的,或者在边上镶一圈金边,或者里面的八吉祥图案镶了一点金边儿,这些都可以。只要有能力,镶嵌、镀金怎么样装饰都可以,如果通过修曼茶突然发财了,把它换成纯金的也可以。关键是看自己的情况而定,但严格来讲应该算是铜的,铜镀金。(生西法师)

问:看到“中间百般苦行而实修”这句,弟子十分惭愧,这个身体好像经不起挨饿受冻,别说苦行了。苦行是上师瑜伽的一部分吗?必须经过苦行才有可能今生成就吗?

答:苦行其实是修行过程当中需要具足的。苦行的理解有很多,上师在法本里面讲,真正的苦行不是说吃得很少,或者不吃饭,或者必须在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穿个衬衫出去,这就是苦行了,也不完全是这种意义上的苦行。而是主要安立在心上面的苦行,比如,听法、念经花很长时间;或者思维法义,思维不动了;或者修曼茶的时候很痛;或者磕大头不想磕了,这个时候仍然要坚持下去,这种不想修的时候坚持下去,就是苦行。身体的苦行,极端的苦行,在佛教当中基本上是不怎么鼓励的,所以苦行不是必须的。有些时候如果有条件,稍微简单一点儿(行持苦行),或者有的时候出于很大的必要,为了对治自己强硬的烦恼,稍微苦行一下也可以。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保持中道,尤其对初学者来讲中道非常重要,既不要过度奢侈,以严重分心的方式去奢侈,也不要过度贫穷,走中道就可以,像这样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就能够得到生活资具,这是非常重要的。(生西法师)

问:请问修学净土的师兄,可以不需要依止上师,一心念佛就能往生吗?

答:和前面讲的一样,理论上讲是可以的。只要一心念佛,中间信心不变、不退,一直把佛念到底,当然可以往生。因为净土法门对其他的法的要求不一定很多,所以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不依止上师一心念佛,中间(出现违缘了),比如生烦恼了,被恶友、邪知识引诱了,出现种种问题的时候,自己不一定有能力去应对。但如果依止上师,或者依止上师听法,法义会讲念佛的关要,和念佛相关的内容,比如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样去对治,这样学修就更保险。到底能不能往生,我也不能一概说可以,或者不可以,这要看情况。如果具备了(往生的)条件,就可以,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比较有把握的方式,还是多依止上师,一边依止上师一边念佛,是非常保险的,因为我们自己好不容易在修学佛法,有希望能够解脱的时候,不能够铤而走险,觉得是不是赌上一把,我自己努力奋斗,不要依止上师了。这个不好说。现在也许是信心满满,觉得一直可以坚持学下去,但是每个人的心在变,因缘在变,烦恼也在不断地变,魔王也不愿意轻易放一个人离开娑婆世界,他也会制造很多干扰,这些都是可能影响我们修行的因素。这种修行方法相当于一场赌博一样,押上了所有的身家性命而走这条独木桥。是不是只有这条独木桥?其实不然,还有其他很多的修法,比如有道场,有上师,有道友,都可以学习,有很多很多更保险地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所以建议:如果(有条件依止上师)还是要继续依止,继续听法,继续在团体中一起学修,这些因缘能帮助我们稳定念佛的心,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生西法师)

问:现在进入密法班的师兄,因为更多的是偏重于安住修,所以个别师兄很想亲近一些能够指导观修的师父,请教修行方面的问题,请问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答:其实进入密法班,不等于已经到达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就可以安住修了,不一定。因为我们大家走的路线是:半年学共同的法,然后进入加行班,加行课程修完结束,进入密法班。这条路线不等于该学的都已经学了。进入了密法班,是不是就可以安住修了呢?其实安住修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找到一个人指点怎么做、怎么样观就可以的,关键是有人指点了后能做到吗?并不是找到人指点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具备很多很多关于所有修法的综合素质。比如,让你坐在那儿什么都不执著,观心,可是你坐也坐不住,你再去请教,他还告诉你就应该这样做,还有别的吗?就是这样做。而所谓的指点无非就是告诉你身体怎么做,其实很简单,身体怎么放,姿势怎么做,怎么呼吸,这个不需要一堂课就教完了。关键问题是怎么样去安住,安住就不是几句话能让你安住得了的,这是个很综合的问题,关系到很多很多内容,不是进入密法班就能够安住修。实际上进入密法门只是说你可以接触密法,可以听密法了,不等于已经达到很高的标准了。如果他走的是另外一条路线,的确把该学的菩提心、《入行论》、《中观》都已经学完了,之后进入密法班了,偏重于安住修,有人能够帮助你,指点你,这个是可以的。

其实上师讲的密法当中有很多具体的观修方法,可能因为没有好好听课,不懂,所以要去专门找一个指导观修的师父,我估计是。如果好好听课,上师讲课的时候哪里有该观的内容全都不讲,和观修无关的内容却都讲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听完之后不知道怎么观修,肯定没有好好听,或者觉得其他地方还有一个更好的观修方法,其实根本没有的。这些法里面,我没有听过很多密法,但真正来讲,这上面怎么观修,上师讲得太清楚了,所以真正认真听了,思维了,不可能不懂怎么修的。而且有关修行的方法,即使找他人指导观修,他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到底怎么样指导,什么条件,什么状况。他可能刚开始给你讲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观心安住的方法,但关键是他告诉你的内容当中所包含的意义你要懂得的,这个很重要。如果(该修的法)已经达到标准了,的的确确其他的条件都具备了,就想要找一个能够指导的人,这个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确也有找到之后有帮助的。但有些人觉得到了密法班就可以安住修了,其他的都可以不学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关于观修密法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大等净当中的平等空性到底怎么回事,清净的如来藏到底怎么回事,如果不了解,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观的。只是单纯地讲一些术语、名词而已,但具体的内容还是要不断慢慢学习的。随便点拨几下,一下子就变得非常非常厉害了,没有这样的事情。如果有的话当然非常好,也不是说不行。但(密法)如果真正认真修,慢慢修,是一个很漫长的路程,需要具备很多很多条件,否则即便找一个师父,他能够点拨你,但你不懂,还得回头学。(生西法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