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前行引导文》。《前行引导文》是华智仁波切对他上师讲解前行窍诀的记录,它主要是引导我们趣向于觉悟,让我们证悟实相。我们现在所经历的一切事情,所见、所闻的本体其实就是万法实相,因为众生没了解实相的缘故,所以产生了迷乱,或者说因为迷乱没有了知实相。如果要现前实相,第一,必须要认证实相;第二,要致力于消除幻相。所以,对于现在我们所见所闻的一切法,首先要了解它是迷乱的自性;然后要肯定它本性是清净的自性,基本上通过这两个方面来着手的。
佛法当中有些是著重强调实相,比如说《宝性论》当中讲佛性如来藏;有些是从不应该耽著幻相的角度来宣讲,比如共同前行的主要思想就是讲幻相其实是不完美的,不值得贪著的;还有一部分进一步宣讲幻相其实也是空性的,在中观当中讲,一切的幻相正在显现的当下其实是无自性的、空性的,告诉我们:在我们见到幻相、正在经历幻相时,这一切的幻相其实都是空性的、不存在的;还有的讲到,一切的幻相不存在,究竟的实相是清净的佛性,如来藏的显现,这些在密乘的等净无二见当中讲得非常细致,在讲解这些密乘见解时,中观所提示的一切幻相不存在叫做大等性,然后佛性如来藏这部分就叫做大清净,密乘的见解是基于这两个部分,依靠显宗里面最了义的、最高的见解为基础建立了密乘殊胜的观点。
如果真正要了悟自心的实相,可以通过佛法的基础课程和比较了义的课程不断地进行闻思修行,我们的心逐渐逐渐就会看穿现相。也就是说正在经历现相的时候,了解现相的本质,不耽著现相。这是我们在学修过程中要经历的。如果把学修的过程走到底,就会像佛一样完全现前究竟实相,所有的幻相就会隐没。就好像做梦的人从梦境当中醒来之后,不管是好梦坏梦都没有了,就显现那种状态。
《前行引导文》帮助我们的心逐步逐步走出迷幻的幻相,然后现前究竟的实相。它修行的次第首先是通过四加行来让我们生起解脱的心——一定要解脱,这是第一步。虽然究竟的实相当中不存在所谓的轮回,也不存在所谓的解脱,但是在第一步一定要厌恶轮回。因为,不管你知不知道、证不证悟,现在我们就在轮回当中漂流,正在感受轮回当中的很多痛苦,还在不断地积累轮回的业。所以,首先要厌离轮回的果和厌离轮回的因,然后对于解脱轮回,获得殊胜的证悟生起兴趣。这就是我们修持共同加行相续当中要生起的、达到的一种状态。
在第五品当中简单地介绍了解脱的本体,讲解脱利益用的篇幅不多,大概介绍了一下声闻乘的解脱、缘觉乘的解脱和大乘菩萨究竟的佛解脱,不管哪一种解脱都是寂静清凉的,都是寂灭的自性,不会有痛苦、烦恼。这是对于所有志求于解脱的人所讲的三乘解脱。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必须要依止上师善知识,不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没办法解脱。在第六个引导当中就讲到了怎么样寻找一个具相的善知识,也讲了作为一个弟子应该如何依止上师善知识。
如理依止之后就会从上师那里得到对我们的相续有帮助的教言,就开始靠近于实相,接近于实相的核心了,这些叫内加行。内加行首先是皈依的修法,如果我们想要解脱必须要皈依三宝,只有三宝才是引导我们解脱的。除了三宝之外,其他的所谓的皈依处都具有欺惑性,不是真实的皈依处。有些是阶段性的皈依处,有些是局限性的皈依处,有些自己具备业惑,是欺骗性的,他没办法作为其他众生的皈依处。比如暂时的房子,儿女的皈依处父母,或者父母老了之后,皈依处反过来就是自己儿女,有些老年人的皈依处,可能就是能够遣除他怖畏的养老金等等。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过得好,依止一些世间的天神,但是他们自己都具备迷惑的自性缘故,也不是究竟的皈依。这些都是皈依的地方,通过这些皈依处可以遣除众生的一些恐怖,但这些都是不究竟的。
要真实解脱的话,究竟的皈依处就是三宝,三宝自性就是真实的皈依处。因为我们是求解脱道的人,通过方方面面的观察只有三宝是最究竟的、无欺惑的依止处。它欺惑的因素已经没有了,因为从法宝的侧面来讲,就是清净的道谛和灭谛,里面没有欺惑的成分;佛陀已经现前灭谛了,也没有欺惑的成分;僧宝也是现证了实相,现证了道谛自性的缘故,僧宝也不是欺惑处。
我们以前再再讲,按照《宝性论》的观点,一地以上的菩萨称之为僧宝。为什么绝对不会有欺惑处?因为他相续当中通过现证实相的缘故,所有欺惑的因缘都已经没有了,相续当中的菩提心非常的纯正,不会退失;因为现证了法性、实相空性的缘故,他自己的心也不会再重新生起粗重的烦恼,也绝对不会因为名利等等来欺骗众生,因为他的心已经了悟了实相,不会再返回到轮回的状态当中,不会欺惑自己,不会欺惑众生。这样一种三宝自性是我们可以真实信赖的,而且是生生世世可以信赖的。不是说这辈子我开始皈依三宝,我死了之后下一世重新投生回来的时候,三宝的性质已经变了,已经腐化了、堕落了,不再是我们的依止处了。永远不会这样,三宝的自性永远都是无欺惑的、可靠的皈依处,我们要趣向于实相或解脱,三宝永远是可靠的。
在修皈依的时候,皈依境就是我们的皈依处,是上师、本尊、空行的本性,或者说是佛宝、法宝、僧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依靠这个皈依境作为我们的皈依处,开始念诵十万遍的皈依,这是从修法的侧面讲的。从认知的侧面来讲,你必须要去学习有关讲解佛功德、法宝功德、僧宝功德的经论。因为只有了解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之后,我们的信心才会真正的从摇摆不定变得非常坚固,从有杂染烦恼的或杂染怀疑的信心变成非常清净的信心。
信心也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在皈依当中讲有清净信、欲乐信,还有胜解信、不退转信等等,越往后信心的质量越高。作为一个修行的佛弟子来讲应该致力于生起胜解信和不退转信。怎么样才能生起来呢?对于我们这些思想当中还具有怀疑的有情来讲,必须要深刻的了知三宝的功德,越了知三宝的功德我们的信心就会越加清净。因为怀疑的成分在学习有关三宝功德的法义当中就会清除掉。
闻思法义就是为了生起定解,如果我们去闻思三宝功德这部分的法义,有关三宝功德的增益和损减,这些怀疑都会在闻思过程当中去掉,取而代之的是相续当中的一个定解。是什么定解呢?就是对三宝功德的定解,不会再有疑惑。皈依三宝是生生世世的事情,三宝值得我们生生世世去皈投依靠,它不会有丝毫的欺惑之处。而且如果我们皈依了三宝,就可以让我们获得解脱,获得解脱的最初、中间、最后阶段都是三宝的自性,获得解脱的三大助缘是佛宝、法宝和僧宝,现在在我们众生面前的上师,就是佛宝、法宝、僧宝的总集化身的自性。
我们了解了和三宝有关联的所有教义,信心就会非常清净、稳固。修解脱道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对三宝的信心,对三宝皈依的因就是信心,皈依的本体是誓言,就是立誓绝对不舍弃三宝,这是非常非常清净的一种誓言。我们在修习佛法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情况,有可能让我们退失对三宝的信心。有的时候可能是日子过得太好了,慢慢就把三宝遗忘了;有些可能是过得太不好了,打击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打击自己的信心,最后在这种接连不断的打击之下,自己的信心也就没有了,各式各样的情况都有可能让我们退失对三宝的信心。
如果我们对三宝的信心退失了,整个解脱道的所依就没有了。因为解脱的助缘就是三宝的自性,这样就不会再有解脱道了。而轮回当中的事情和解脱比较起来,解脱当然远远要比轮回的事情殊胜得多,不管轮回当中经历怎么样的快乐,都完全不可靠。这些内容在共同加行部分也学了,在学后面法义的时候还要不断地去了解、对比:对比轮回和解脱,众生和佛之间功德、过患的对比,轮回和涅槃之间功过的对比。通过对比逐渐逐渐对轮回没有兴趣,对于三宝、对于解脱有兴趣有信心。皈依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很多内容。
其次是发菩提心的修法,不光自己要解脱,也要愿一切众生获得解脱。通过这种修法更加靠近大乘的解脱,大乘的佛果、大乘菩萨果的境界非常广大,心要非常广大,你的心量小了没办法相应于大乘的解脱果。在因上面必须要通过菩提心把自己狭隘的心对治掉,然后发起对一切众生的菩提心,这也有很多具体的修法。
在我们最根本的本性当中,这些所谓的自私自利全都没有,完全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生起的耽著轮回的思想,想要利益自己的思想,在本性当中完全找不到它的影子。因此从这个侧面来讲需要断掉,因为它就是一个客尘。如果本性当中具备的话,把它断掉就不合理。但是,不管是从佛陀现证的侧面,还是从理证的分析,这些自私自利的心全都是迷乱分别念增益出来的东西,一观察就绝对不合理的一种自性。不单单说在空性当中它是没有的,即便是从世俗的侧面来讲,只是利益自己,不利益众生的想法也是站不住脚的。这个问题是在《入行论》第八品——静虑品当中讲得特别多,讲自他平等时,为什么要利他,为什么不能考虑自己的利益等等,这方面的理证是非常丰富的。
我们发起了菩提心之后,为了扫除成佛的障碍,要修金刚萨埵百字明,然后为了积聚成佛的资粮也要供曼茶。后面还有一个上师瑜伽,通过具有法相的、三宝功德总集的上师的强力加持,可以在很短时间当中让自己的心性现前,这就是让自己获得强力加持的方便。这些就是不共加行。
通过这一系列的修法,逐渐逐渐我们的心就成熟了。其实每一个修法、每一步都在靠近实相,前面讲整个佛法是让我们看穿迷乱,然后现前实相的。一个一个次第修下来,从共同加行到皈依、发心、百字明、曼茶、上师瑜伽,然后到正行,这些全都是大圆满前行。正行是得到灌顶之后,把你的心性通过窍诀的方式给你直指,如果你前面的修法修好了,在正行当中上师直指心性时就特别容易认知。因为从有些法义来讲,心性是非常简单的一种自性。
如果把前面的修法修好了,要真正了知实相、现前实相其实是比较容易的。如果前面的修法没有修好,虽然有些地方说众生和佛之间就是迷和悟的差别而已,迷乱了之后你就是众生,悟了之后你就是佛,但是迷和悟之间的这种障碍是怎么样也跨不过去的,你自己在迷乱当中就永远没办法认识到自己在迷,完全不了解悟是怎么样一种状态。所以,前面的修法应该认真的修,修完之后自己相续成熟了,一旦进入到正行当中,就非常有希望通过密乘的一些正行修法,让自己很快现证实相。
不共加行讲完之后,实际上应该直接进入到正行当中了。上师瑜伽修完了,就可以去求灌顶,上师会问,你的加行修完没有?有的时候可能会看你修得是否到量,比如皈依的量,你有没有生起来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信心,这种誓言有没有发起来?然后菩提心的量,是不是真的生起了菩提心?金刚萨埵忏罪的验相生起来了没有?然后曼茶的修行怎么样?还有上师瑜伽祈祷时是怎么样,每个修法都有标准。这些修行都合格了之后,可能上师就同意给你灌顶,灌密乘的顶、大圆满顶,灌顶之后就会给你讲一些密乘的窍诀。比如学《幻化网》《文殊大圆满》《大圆胜慧》这些正行的修法。然后你通过这些正行的修法精进地修行,就可以认证自己的心性。正行里面还有很多很丰富的,能够让你的心性现前或证悟实相的方便。
上师瑜伽之后,应该还有正行的阶段,上师瑜伽和破瓦之间隔着正行的,只不过这个法本里没有讲正行的部分,就直接讲到了破瓦。在其他的法本当中会把正行讲得非常清楚。。
如果今生修行没有成就,可以通过修破瓦在临终的时候获得往生。把破瓦法放在上师瑜伽的后面来讲有其必要:第一,有些人修了前行,可能还没有到达正行就快死了,那么就可以直接修破瓦,把正行略过去。第二,还有些人前行修完之后,不一定愿意接受正行的训练,这样修破瓦也可以。第三,破瓦我们先学着,因为死亡随时都会到来,也许就在你学习前行的过程当中,或者在求正行窍诀的过程当中,死亡都可能到来,提前学破瓦法训练好之后,有前修的把握,自己前面串习过破瓦法,不管什么时候死亡突然到来,你都能通过简便易行的方法往生到极乐世界,通过这个方式离开轮回。
现在我们学的就是破瓦了,在这个法本当中属于正行的分支,或者说这里面的正行就是破瓦法。破瓦法就是往生法,或者说迁识法,把自己的心识从娑婆世界迁移到极乐世界的一种修法。《大圆满前行》里面的破瓦,要往生的地方是极乐世界,当然其他修法也有可能往生到别的刹土中去,比如往生到金刚萨埵刹土、宝生佛刹土等等。这个修法主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刹土当中去。
前面我们讲了几种分类,法身往生、报身往生、化身往生等等,也讲到了平凡者具三想往生,现在学习的是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平凡者具三想往生后面还要广说,这里面就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一般来讲是证悟者通过这种仪轨超度亡灵,还有僧团里面也通过僧众的力量念超度的仪轨,通过念诵破瓦的方式来帮助亡者往生到刹土中去。
我们每个人都要死,有的时候能够找到具有威德力的上师来超度,有的时候不一定,作为学佛法的团队也必须了解一些有关超度方面的知识,现在学会当中也成立了很多超度亡者的爱心团队等等,有些时候也会给别人做一些超度。但真实来讲,最圆满的超度应该是超度到净土。如果在超度时大家的心都是非常清净,然后亡者自己本身条件也不错。条件不错不是钱多的意思,是他以前修得比较多,他的善根条件还可以,这些条件具足之后,大家一助念他就很有可能往生,真正获得解脱,这种情况也有。
即便不能获得解脱,通过大家很清净的发心,对亡者也是有利的。在助念的时候应该发起什么样的心?应该有清净的心——大悲菩提心,或者你对于仪轨、佛号有信心,以这种心去助念,那么对亡者的利益是很大的。虽然也许不能像圣者一样把亡者超度到刹土中去,但是对于一个漂流在中阴当中的亡灵来讲,来自于善法的力量最能够安慰他。在很多讲解中阴身漂流的这些文章当中,都提到过,人死了之后,他的家属嚎啕大哭,或者很悲伤,这个时候对亡灵也会有些影响,有些时候亲人流眼泪,中阴身就感觉天上在下很炽热的雨,有些感觉就像天上下热铁雨一样,会感受到很多痛苦,他们非常彷徨、恐怖。众生的情况不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也有这样的表述。如果谁给他们念佛号,做善法,回向,他们就会得到很大的安慰,他的心就定下来了,而且很舒服。
而且在助念的时候,如果亡者以前做过这方面的训练,他就很容易回忆起来以前所修的法,就知道娑婆世界是痛苦的,自己已经死了,极乐世界这些刹土是很安乐的,回忆起来之后跟着助念人的提醒,他就可以发愿往生。所以,还是可以为亡者做很多事情的。虽然这里面讲的大悲铁钩超度,只有圣者真实有资格超度,但这是指比较圆满的条件。如果我们遇到亡者,不管是死亡的人,还是死亡的动物等等,作为一个修行佛法的人来讲,这个时候应该考虑怎么样来帮助他,这个时候他需要帮助,不管能给多大的帮助,尽我们的一份力。不能说反正我超度不了,我就不管了,这就走极端了,虽然超度不了但是可以帮助他,不管怎么样念一句佛号,念一句观音心咒对他来讲都是一种帮助,你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大的帮助,只要有这份心,对他和对自己来讲都是有利益的。
我们去给亡者助念,或者去做帮助别人的佛事时,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心,应该有什么样的清净行为,这方面也需要了解。另外,这里面也讲了亡者自己的状态,引发我们的大悲心,去做一些佛事。大恩上师编的《生死救度》的仪轨加持力非常大,里面有很多具有力量的仪轨,还有佛号、心咒力量都很大,我们在念诵的时候,要知道这些都是诸佛菩萨累劫、甚至三个无数劫加持过的名号,他所有的功德、福德在名号中都可以体现,观音心咒等等咒语其实也就是本尊自己的体现。我们念诵的人对于佛号、心咒的信心有定解,念诵人的信心越强烈,通过这种心态摄受所念出来的咒语和佛号的力量是完全不相同的,这方面我们也需要了解。
可能修学佛法者不会长期做这些事情,但是自己也会死亡,身边的道友也会死,自己的家人也会死,学习过的人到了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忆念:我应该做什么事情,在法本里讲过,什么仪轨对他有利,应该什么样的行为对他有益,这样尽量去做,对自他都有一定的利益。
前面讲到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华智仁波切在这里也讲了一些不如理如法的发心的超度,和应该有的心态和行为。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是:
如今大多数徒有虚名的上师或活佛等超度亡灵,如果他们完全是在慈悲菩提心的驱使下而根本不牵扯自私自利的心,那么单单依靠菩提心这一动机也能大大地利益亡灵,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行的道障。
在藏区佛法比较兴盛,很多地方都有名气很大的上师、活佛,因为佛法比较兴盛的地方基本上佛法已经生活化了,所有的佛法教义已经融入到了家庭当中,融入到整个社会当中了。不像汉地或者其他地方,感觉佛法和生活是分开的,佛堂里面是佛法,出去之后纯粹是一个世俗的世界,差别很大。但是在佛法比较兴盛的地方,比如有些南传佛教的国家,密乘比较兴盛的地区,像藏区佛法很兴盛,每个家庭都是对三宝有信心的,外面也是有很多佛塔、寺院,佛法的修行已经和整个环境完全融合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死之后就会很正常地请一些僧众念经,这是必须要做的,就像现在的汉地,人死之后肯定要办这些白事,以前有追悼会,现在也要搭灵棚,请很多人来吊唁,有些地方要唱歌跳舞等等,做很多事情。
在佛法兴盛的地方,人死了之后很正常、很自然的,就想到应该请僧众、上师超度亡者,所以这里面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们所请的僧众和上师,有些是真实的具有功德的上师和转世者活佛,有些是徒有虚名。上师和活佛的形成,也有很多的因缘,有些是通过自己的修证,通过很多很多如理的训练,圆满了训练之后,他的相续很成熟了,这是真实的引导者,真实的上师、活佛。有些则不是,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因缘变成了上师、活佛,他有这样的名称,但是并没有真实的功德。
在这些徒有虚名的上师活佛当中,有些虽然是徒有虚名,但他在对待亡财、亡者方面还是比较畏惧、谨慎的,但大多数徒有虚名的的上师活佛,有时是不太重视这方面的。只有名称而没有实质的这些上师或活佛,在超度亡灵的时候,如果他们完全是在慈悲的菩提心的驱使之下,就是说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应该对亡者生起慈悲心和菩提心.没有牵扯到自私自利的心,就没有想到我去超度,自己可以得到很多的财产。因为在佛法兴盛的地方这是个规矩,如果你请僧众或者上师活佛来超度,要供养财富。
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人,即便是在信佛法的地区也存在攀比的现象,这家超度的时候请了多少人,比如说数量是五十或一百,然后每个人供养多少钱,以后就可能作为一个攀比的资本——我们给大上师供养的是最好的马匹,以前是马,现在可能是别的东西,所以也会有些攀比。为什么要讲这些问题呢?世间的家庭肯定有一些攀比,虽然请上师、活佛、僧众来超度,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是自己的家人,肯定是要尽到责任,他们知道这是很重要的。同时他也有烦恼,他也会攀比,家庭与家庭攀比,供养的东西可能就不一样。听说去年那家供养了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讲就有压力了,供养少了就觉得不行,他们就会尽量地把家里的好东西、更多的钱财拿来做供养,一方面来讲利益亡者,一方面可能说出去好听点,攀比的心理就是这样的。
有攀比的情况,对超度的上师来讲,当然这里面就有利益了,真正的上师不在乎供养多少,但有些就会在乎,这家人供养得多,听说比较富裕,那家人可能不行,他的心态可能就不平衡,他就会耽著供养东西的多少,这里面就会牵扯着自私自利。如果他没有牵扯到自私自利的心,单单依靠菩提心也能够利益亡者,就是说自己没有真修实证,但是你的心是很纯的,你的的确确不是为了接受供养,就是我作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对于这个亡灵,我有义务,有责任,对他作一个法事,这样的心态,通过菩提心的动机驱动也可以利益亡者,因为菩提心的功德、加持力特别大。当然他去了之后,不可能只是发一个菩提心,在藏区会念很多完整的仪轨,在汉地主要是通过阿弥陀佛圣号来助念,但藏地有《闻解脱续》,破瓦的仪轨,伏藏品的加持力的仪轨,有很多具有加持力的仪轨,所以他用菩提心摄持去念那些仪轨,对亡者的利益还是很大的。
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益亡灵,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道的道障。有些修行者他就很担心,如果我做这些超度的法事,对我来讲可能会有些修行的障碍,有时能推就推了,就不愿意去。如果自己去了,有菩提心摄持,一方面对亡者有利益,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道的道障。如果徒有虚名的上师或活佛去超度亡者,应该以最基本的菩提心摄持,这样发心做佛事是非常好的。
这个对我们来讲也是适用的,虽然我们没有顶着上师或活佛的名称,我们就是修行佛法的道友,道友去世了,或者道友的家人去世了,我们去助念也是一样的,应该以菩提心作为动机,然后念《生死救度》的仪轨,这样的话就对亡者有大利益,然后对自己来讲也不会成为道障,而且因为自己的善心驱动,去做了帮助别人的善法的缘故,整个行为是符合于大乘修法的,从你的发心、正行,到最后的后行,都是和菩提心相应的,就是完成了一次菩萨行,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也有利,对亡者来讲也是有利益的。
反之,一门心思谋求自己的利养、仅仅依靠口头会念诵来超度亡灵,又任意接受死者的往生马等等,这实在是极其下劣的行为。
如果没有按照上述的要求来做,一门心思谋求自己的利养,有些人特别耽著供养,“一门心思谋求自己的利养,仅仅依靠口头会念诵”,证悟的功德自不用说了,连纯净的心也没有,他有的只是一个头衔,还有口头会念诵破瓦、闻解脱的仪轨等等,同时“又任意接受死者的往生马等等”,没有丝毫的畏惧心,也没有惭愧心,任意地接受死者的往生马。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提到了往生马,往生马在藏区来讲就是一个术语。在人死了之后,就会请僧众或者活佛、上师去超度,供养家里面最好的一匹马。上师好像以前说过,一般来讲,黑色的马力量比较大,价格也高一点,白色的马可能好看一点,力量不行。以前我们也讲过黑马喇嘛的公案,黑色的马力量大,方方面面都比较优秀的。通常会把死者的衣服放在最好的马上面,一起供养给地位最高的上师。
如果上师只是口头上念了一些仪轨,心里在胡思乱想,在接受往生马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愧疚心。没有想到这次我念得不成功,念的时候我在想别的东西。具有惭愧心也很好,但是根本没有,任意的接受死者的往生马等等。
“这实在是极其下劣的行为”,这样一种发心和行为都是很下劣的,死者最好的衣服或者最执著的东西,基本上都会做供养。以前我们也在佛学院也碰到过,有一次在龙多活佛的家里聊天,看到有些地方送过来的东西,都是亡者家里最好的东西。他们把这些送给大的活佛、大的上师,请他们做超度。他们有这种规矩,把自己生前比较执著的东西纷纷送给这里名气大、修证高的上师。送到法王如意宝那里的最多了,其他大德、上师面前也有很多。
亡者非常执著这些东西,他虽然死了,但是中阴身也会对这些东西比较执著。他也会看,我的东西是怎么处理的,给谁了?如果给了戒律清净、证悟很高的人,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会什么想法,然后这些上师也会帮他念经超度;如果给的人没有功德,也没有好好念,他也会生起一些不好的想法或者嗔心,有时候也会做一些障碍。
如果任意的接受往生马,往生马属于一个比较大的亡财,它是价值最重的,还有一些死者最执著的东西在里面,所以这种供养就会变得比较沉重,不像一般的有很多僧众去念经,然后每人供养一碗稀饭那样很普通的。最好的东西都会供养地位最高或者证悟最高的人,这份供养是其中最沉重的供养。如果没有好好去作意、发心,果报也比较大。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背景的话,我们可能觉得往生马没什么;如果知道了之后,所谓的往生马是比较沉重一份供养。有时候所谓的亡财也就是指这方面的亡财,这是一种非常下劣的行为。
如颂云:“己未趋至解脱之干地,然却致力引导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许不相合,犹如溺水之人救溺者。”
在自己还没有到达解脱的干地之前,就是说没有到达彼岸,自己还在水里面。“然却致力引导他人者”,自己还在装模作样,或者说经常去引导他人,引导他人在这个地方主要是指引导亡者。如果放在其他地方有可能就是给别人传引导文,这个引导就是指开显、直指他的心性,然后引导他解脱。此处主要是引导亡者,虽然自己还没有解脱,但他对这方面非常有兴趣,经常引导亡灵。“此二之理少许不相合”,就是说自己没有解脱去引导别人解脱,这是矛盾的、不相合的。“犹如溺水之人救溺者”,就像自己掉在水里还在挣扎,你还去救另外一个溺水的人,这不合理的。
这里面所要强调的是,如果要真实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超度亡灵,必须要有证悟。如果没有证悟,也一定要有菩提心,不要耽著所谓的供养、名利。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去利益众生;如果自己很耽著,也没有证悟,这方面可能比较危险,一定要注意。
下面讲了一个案例。
从前,大证悟者丹增秋佩大师在转绕匝日神山期间,
这个大证悟者叫丹增秋佩,丹增秋佩大师是具有证悟的人。虽然刚刚讲完徒有虚名的上师、活佛,马上就引用这个公案,可能大家会认为是不是他就是一个徒有虚名的上师?不是。他是一个真实的证悟者,通过用他的案例来说明这种情况,如果不注意的话,连他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何况说其他徒有虚名的上师、活佛,不注意的话,势必会更加悲惨。他在境界当中看到了,及时做了一些弥补,还有一些人是完全看不到,根本不做弥补的,一旦他的果报成熟了,就会非常的恐怖,像黑马喇嘛一样。
匝日神山好像是藏区的四大神山之一,虽然功德特别大,但是非常难转。噶举派的很多圣地都在匝日。有一种说法是曾经有一个大德,牵着一头羊,羊背着经书转匝日,最后就解脱了,这个故事是很著名的。有些地方说匝日在所有的神山里面功德是最大的。我听说以前非常难转,现在不知道。就是说匝日神山特别难转,甚至在转山过程当中就会死去,不仅路特别难走,还有一段必经之路,当地的人也会射杀朝圣者,非常危险。在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如果要转山的话,需要政府组织,军队护送。这个功德很大,大转和小转也有一些差别,现在我不知道,可能没有那么危险了。随随便便地就把朝圣者射死了,肯定是不会的,应该比以前要容易。
他的境界中出现了昔日他所超度并收取了往生马的一个人,
转匝日神山期间,在他的境界当中,有可能在打坐的时候,出现了他曾经超度过的一个亡人,就是说为他超度,也收取了往生马。
看到那人从血海中露出头来并且喊着大师丹增秋佩的名字说:“我该怎么办?”
他从血海里面,把头露出来了之后,然后喊大师的名字说,我该怎么办呢?以前是他负责超度的,也收了最贵重的往生马,相当于超度的一些供养,这个时候那个人问,我应该怎么办?
大师惊恐万分地说道:“我将转绕神山的功德回向与你。”于是那人便不见了。
大师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非常恐怖。他说,我把转绕匝日神山的功德回向给你。因为转绕匝日神山的功德的确非常大,前面我们也讲了,所以他说,我把转神山的功德回向给你。一边这样回向之后,也许这个人一边就被超度了。
这些案例说明,虽然他们从本性上来讲,证悟了究竟实相,但是显现上来讲他们还是在人间,可能显现上假装忘记了,然后把示现出来,通过这个案例给大家做一个警示。真实具有菩提心、证悟的大德们不会这样随随便便地处理事情,不可能会有随随便便接受了别人的东西,不超度的情况,这个是不会的,这样的事情在示现上面的确发生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很恐怖的。一个人从血海里面冒出,喊着他的名字说我该怎么办。他感到恐怖,说那我把功德回向给你。这是一种示现。他不是一个徒有虚名的证悟者,而是真实的证悟者。可能是以前收了东西以后忘记了,反正是没有真实的超度,最后还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来。
这样说完以后,那个人就不见了。
他们尚且如此,这些徒有虚名的上师、活佛,随随便便地收很多供养的后果会更加严重。听到这个案例以后,有些人连助念也不敢去了,万一哪天我的境界里面出现了什么,怎么办?有没有境界也不好说,反正会出现一些担心。其实也不用担心。我们去助念的时候,有时候连水都不喝,有时候可能会喝点水,更不会去收别人的东西,就是真心诚意地通过发菩提心去念诵仪轨,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个情况就像前面第一段当中所讲的那样,既对亡者有利,也不会成为自己的道障。而下面的的情况,即便是证悟者显现上都会成为道障的。在他的境界当中会浮现很恐怖的情形,他有现量见到这个境界的功德,然后也是适时地回向了很大的善根给他,这个幻象就消失了。
前面讲了,藏地有很多经忏师,一直致力于通过超度亡者去收很多钱,汉地也有很多经忏师,非常喜欢做超度的佛事,也不好好念。如果能够好好念,不管是汉地、藏地,居士、出家人,都会对自他有利的;如果不好好念,不管是哪个地方的人,做这些所谓的超度,对亡者没有利益,他们根本没有被超度,对自己来讲,也不会有什么利益。如果能够发起端正的心,通过极具加持力的佛菩萨名号心咒摄持来念诵,肯定会对自他有利。这方面我们不用过度的担心,也不能够太随便,不要堕入两个极端,既不要太担心,一点都不敢做,也不要太随便了,以玩笑或无所谓的心态去别人家里助念。如果我们去助念的话,应该具有对于亡者的大悲心,通过小心谨慎的态度,把自己的身语意管好,然后认认真真的念诵佛经、仪轨、心咒,最后认认真真地回向,这样做很有利益。
不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胜证悟的高僧大德,如果接受亡财供养以后没有念经回向等,也会成为地道的障碍。
前面的公案并没有明显的成为地道的障碍,只是出现一些恐怖的情况,只是讲那个亡者没有被超度。下面这个案例,就是会成为一些道障。如果你没有好好念经回向的话,即便是具有殊胜证悟的大德,也会成为道障。虽然他具有殊胜的证悟,但是接受了亡财,不管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比如忘掉了等等,没有念经回向,都会成为他的道障。成为道障就是说比较的明显,在死后的中阴状态当中,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道障,这里就是说,他在中阴的阶段出现了道障,也就是说,如果他没有这些道障的话,很快就会融入到法身当中,获得更超胜的证悟。如果接受亡财供养以后没有念经回向,可能就出现了道障,自己没办法到进入到殊胜的涅槃。
当然真正具有证悟的高僧大德,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世间上一个比较严谨的人,他都不会有收了别人的钱,不办事情的情况,证悟者不是说通过世间的训练,让他变得很优秀,而是真正地了悟了实相,他相续当中的智慧、大悲,不是一般的凡夫能够比拟的。他们示相的情况是比较多的。不管怎么样,他们有这样示现的必要性。因此,收了亡财之后,没有念经回向的话也会成为地道的障碍。
从前,竹庆仁波切杰美泰秋丹增圆寂时,弟众迎请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念诵遗体火葬仪轨。
竹庆仁波切杰美泰秋丹增应该是现在的佐钦寺当中的大德,佐钦寺在德格那边。那里有竹庆仁波切历代的转世,杰美泰秋丹增应该是第二世竹庆仁波切。我们看传记的话,历代竹庆仁波切都是功德非常圆满。第一世是白玛仁增,他创建了佐钦寺,他圆寂了之后,第二世竹庆活佛就是杰美泰秋丹增。他也是佐钦寺的第三任住持,第一任住持就是白玛仁增,他圆寂之后,他的大弟子成为佐钦寺的第二任住持,然后他的转世活佛就是第三任住持。我看他的传记里面说,他方方面面的功德都非常圆满,他是一个名符其实、具有殊胜证悟的高僧大德。历代的竹庆仁波切在宁玛佐钦派当中,都是值得顶礼或尊敬的,全是真实的高僧大德。
在第二世竹庆活佛圆寂的时候,“弟众迎请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哲美扬炯滚波”是一位噶陀的活佛,噶陀寺的传承有很多,比如莫札活佛的转世体系,也有哲美扬琼体系的转世。此处的哲美扬炯滚波就是这个体系前面的转世者,好像是第一世,他也是一个殊胜的证悟者。
这个竹庆仁波切在圆寂之后,弟子们迎请噶陀寺的哲美扬炯滚波来超度,念诵遗体的火葬仪轨。高僧大德圆寂之后,还有很多事要做,要修很多的法,处理遗体和处理一般人的尸体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要做一些唤醒,入灭之后,他们是入到一种很深的禅定当中,如果不做唤醒的仪式,直接火化不合适。如果他安住在里面,直接火化了,相当于这个人还没死,你就把他烧了。对高僧大德要祈请他出定,还要法体上面也要清洁,和做很多的供养,这一系列的仪式,也对众生有很大的利益,处理高僧大德的遗体有很多不一样的仪轨。
结果尊者一整天始终念诵沐浴仪轨进行勾召,反复超度,完全像对一个普通人作超度一样。
把尊者请来之后,本身应该是做一些针对高僧大德的仪轨,这方面是完全不一样的,要用冰片、红花和水来清洁身体,然后要戴五佛冠等等,还要做很多的事情。上师老人家在讲记里面讲,对高僧大德不要念破瓦等超度,有时候是祈祷出定,有时候是祈祷他转世,有时候就是念《菩贤行愿品》《上师供》等等,主要是弟众积资净障。如果在殊胜的上师圆寂的时候,念诵上师瑜伽或者对他做祈祷的话,相对于平时来讲,如果在这些尊者涅槃时去祈祷,祈祷者更容易得到加持和证悟心性,也有这样的说法。
这个尊者一整天就是念诵沐浴仪轨,像给普通人念闻解脱一样。写好一个灵牌之后,要在镜子上面做一些沐浴,就是把他的罪业通过沐浴清除掉,然后勾招他的神识到灵牌里面,再反复念破瓦去超度他。“完全像对一个普通人做超度一样”,感觉他怎么像在超度一个普通人一样,而且是反复做超度。罪业到底有多重,才这样反复做超度,都有这种感觉。下面的弟子都糊涂了,为什么这位上师像对普通人反复做超度一样,超度自己的上师呢?
诸位僧人问这样做的原因,
当时没有说,做完之后,这些僧人问到底是怎么情况,为什么像超度普通亡者一样,反复给我们的上师做佛事?
尊者解释说:“他生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马供品,可是当时却没有对死者诵经念仪轨作回向,被他超度的这个亡者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因此对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碍,但现在通过我们俩并肩携力已经卓有成效。”
经过他的解释之后,就知道了,其实反复做的沐浴、勾招、超度,不是给这位上师做的,而是给另外一位亡者做的,哲美扬炯滚波尊者是在人间做,然后第二世竹庆活佛相当于在中阴给他做。两个人一起在做,通过反复地做这个仪式,最后就把这个罪业特别深重的人给超度了。
他以前接受这了这个人的黑马供品,就是往生马,当时忘记了念诵仪轨,也没有做回向。因为被超度的这个人业障非常深重,所以导致他在去世之后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碍。大德们虽然从实相来讲,可能就是真实的佛陀的化现,但是他们示现在人间,也是在生下来之后,像普通人一样学习,然后依止上师、修炼,有些可能没有完全证悟,到了中阴的时候,也可以在中阴身成佛。在他们示现上面,去世之后,他的地道还可以趣入到更圆满的状态当中,他的修证在中阴的时候最圆满,属于这样的情况。因为他在生前收了往生马没有超度的缘故,所以对他进入最后最圆满的境界产生了一些障碍。这个地方讲的是稍微产生了一点障碍,现在通过两位尊者并肩携力已经卓有成效,意思就是说把亡者已经超度了。
据说这位亡者名叫各洛丹增。
这个人是青海果洛州的人,名叫丹增,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他给超度了。
这些真实具有殊胜证悟的大德们,也会有这样的示现。作为一般的人,如果肆意接受供品的话,不障碍地道的绝对没有,肯定会有障碍的。在《极乐愿文大疏》里面也经常说,如果任意享受信财、亡财的人,他的境界会越来越退失,以前具有的出离心、菩提心慢慢都没有了。
《极乐愿文大疏》里面讲到,以前的一个格西,他是很大的法师,智慧特别敏锐、非常超胜,智慧越来越不行了,以前可以见到文殊菩萨询问法义,后面文殊菩萨不来了,他觉得怎么回事,为什么看不到了?他就请人打卦观察,可能需要做灭财佛事,可能就是说他收的信财太多了,产生了地道的障碍。灭财佛事可能就是把这些财富供养或者布施了。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个仪轨叫灭财佛事,不要再发财了,如果不做这个佛事,财富会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做这个佛事之后,就会阻止了。
现在很多道友修财神,把自己善根赶快提前成熟,做灭财佛事就是不要再成熟了,做完灭财佛事之后,他又见到文殊菩萨了。有些时候这些也会成为道障,这是比较明显的。还有一些人本来就见不到文殊菩萨,智慧越来越不敏锐,道心越来越退失,这也是道障,反正就是修行修不动,最后连想修法的心都没有了。
这是收受信财亡财的情况,一般的修行者,虽然没有收受信财亡财,但是如果对于财富等世间的东西过度执著,从早到晚自己的心都在世间法上,肯定也会成为道障,过度的耽著世间法本身就会成为道障,只不过成为道障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家人和经忏师成为道障的方式不一定相同的,作为证悟者都会成为道障,何况是一般的人呢?肯定也会成为道障。如果能够知足少欲是最好的,当然知足少欲,并不是要过穷人的生活,不是这个意思。上师们早就讲过知足少欲的意思,不要过度贪著世间的财富、名利、地位,这样对自己心的明清、相续当中道业的增长,变成顺缘,都会有非常有效。
那些身居上师大活佛之位的人也是一样,如果在接受亡财的时候既不发心也不作回向、发愿、念仪轨等,而认为“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师、大活佛”,实在没有什么好处。
当然真实的证悟者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绝对不可能说我是了不起的上师活佛,就可以随随便便去做了。有这样想法的人,都是修行很不好的。
有些身居上师大活佛之位的人也是一样,上师老人家在讲记当中也讲到,有些人就喜欢看头衔,如果说这是某某法王、大活佛,那是某某上师,他会生起信心。即便是身居大活佛之位,的确有活佛、上师的名字,就像刚刚讲的一样,成为所谓的大活佛、上师的因缘有很多,不一定都是真实的通过修证而得到的,也可能是通过其他的因缘而获得的。
在很多佛法兴盛的地方,虽然佛法兴盛是一回事,但是这个地方的人,主体来讲都是凡夫人。如果是凡夫人,就有凡夫人的烦恼、凡夫人的业,还有凡夫人的习气所形成的某些规则。佛法兴盛的地方毕竟也不是净土。极乐世界佛法兴盛,会不会有腐败呢?在那个范围不会存在。去了极乐世界的人,都被极乐世界强烈的加持力改造了,根本不可能生起这些烦恼。往生之前不管再怎么差,只要一往生,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这就是净土的加持,这不是净土,即便佛法兴盛,必定是娑婆世界不净的剎土。
有些人经常说这里佛法那么兴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那样的事情?我们说这里的人,主体来讲都是凡夫,修持佛法代表他善根的成熟、愿意去修行,不代表他已经没有这些负面的东西了。成为大活佛、大上师,有自己的因缘,有些人的的确确是诸佛菩萨的化现,有些人不是,可能是其他的因缘。
以前上师老人家也讲过一个很著名的上师,好像是华智仁波切时代的人,是华智仁波切,还是华智仁波切另外一个上师,我忘记了。他在一个地方传法,村子里面有户人家,是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很小的儿子,大概只有几岁,非常穷,艰难度日。她就请求上师,你能不能够认定我的小孩子是某某大德的转世?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多供养了。上师说可以。有一天在法会上面上师宣布这个小孩子是无垢光尊者的转世,很多人供养他,供养完之后,上师说,你们已经得到了这么多东西。然后他就过去宣布这个小孩不是活佛,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悲心比较强大的上师们也会这样做,他说你们知道这个小孩不是,我也知道不是,就是为了你们能够得到一些供养,生活得好一点,我才这样宣布的。这些人供养的是一个凡夫,而不是圣者的化现,他们也得到了很多东西。只有真正的上师,才能用他的智慧、大悲心来摄持整件事情,这方面我们倒没有必要过多的担心,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可能性,也有其他的可能性。有上师的名称不等于已经证悟了,也有通过其他的因缘获得这个头衔的人。
如果在接受亡财的时候,没有发心也不回向。在前行没有好好发心,在正行也没有好好念发愿文、仪规,在后行还没有好好做回向,单单以为我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上师、大活佛,如果安住在这样的傲慢当中,实在没有什么好处。
即使是被无误认定为高僧前辈转世的那些活佛们,最初也需要从藏文的元音字母开始学习,换句话来说,包括文字读诵以上他们都和普通人没有差别需要学习。
即便有一些被无误认定为转世活佛的人,比如有些小活佛的的确确是某某活佛、某某证悟者的转世,这是无误的,没有认错。认错的因缘也有,通过各种因缘干扰,也有认错的,还有一些可能是有其他的目的,故意认错了。
这些无误认定的活佛们,“最初也需要从藏文的元音字母开始学习,换句话来说,包括文字读诵以上他们都跟普通人没有差别需要学习”。这些认定的小活佛们,经师从小给他教授文字,从字母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教,和普通人没有差别。
可以肯定地说,将前世所精通的文字读诵忘得干干净净却没有遗忘生圆瑜伽的人绝不会有。
华智仁波切说,连前世所精通的文字都已经忘得干干净净的了,还没有忘记生圆次第的境界的人绝对不会有。如果他连文字都忘光了,以前生圆次第的境界肯定没有了。如果他有这个境界,也不会忘记这些文字。
因此我认为(那些小活佛)不要在刚刚能骑马就开始享用信财亡财而要稍稍将精力放在修学发心、闭关修持上面,难道不是吗?
华智仁波切说,我也认为那些小活佛不要在刚刚能骑马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信财亡财等等,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修学发心、闭关修持等上面。华智仁波切讲了这方面的情况。真实的大德们会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如果了达了实相的境界,无为法的证悟一旦现前之后,不会再忘记了。
很多大德忘记是出于示现的必要,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降之前,有些地方说他是十地菩萨,有些地方说他成佛了,他降生到人间的时候,也是示现了跟一般小孩子一样,学文习武,过着世俗的生活,还要苦行,显现上也很迷茫,这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广大游舞经》里面对释迦牟尼佛每个阶段的每个行为都做过解释,这样示现的必要性是什么都有说明。
证悟比较圆满的成就者们,他们示现投生以后就忘记了文字,有这方面的必要性。为什么他们会反复投生到世间当中?因为他上一世事业圆满了,该度化的众生度化完了,所以就会换一种身份接着度化,或者说有另外一批众生需要度化。他主要是给弟子们做一些表率,什么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式。他示现的时候,刚开始也是和普通人一样,文字也不懂,好像懵懵懂懂的必须要学习。转世者有些学得特别快,有些根本不需要学,有些显现上学得很慢,这种情况也不少。为什么这样呢?就是给其他的弟子做一个参照,不要差距太大了。他也在学习文字,依止上师好好学法,后面闭关,慢慢弘法利生,其实他的整个一生就是为了给后面的弟子做示范。他们从小学习,最后的境界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
有些人只是学几年,或者根本不学习,就想要证悟实相,通过这些大德真实的示现,就告诉我们没那么容易!示现给我们看,这个大德是一个转世,前世的功德很厉害,然后都要精进地修学,有时还要闭关很长时间,那么一般的人就更加地需要勤奋。大德会给弟子很多必要的示范。
有时的确是示现,有时所谓的转世也不一定。转世有很多种,有的可能是圣者的转世;有些转世,比如说活佛,他不一定是成就者转世,虽然有活佛的名称;有的在中阴入胎的时候观想某个种子字,这个也可以是转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反正转世者,有些是佛的化身,有些是菩萨的化身,有些可能是加行道的,前一世修行有些觉受,但没有证悟,这种活佛也有。还有一种是中阴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心观成种子字入胎的,这个也是活佛转世,有各式各样的。有些是真的忘记了,有些是假装忘记了,示现重新学习的,有很多种。
所以,上师老人家有教言说:认定一个上师不要看他的前世。释迦摩尼佛的经典当中也没有说,寻找上师善知识要看他的前世是什么,是第几代转世等等。在前面第六个引导依止善知识的条件里面,也没有说要观察前世怎么样。这个人是不是高僧大德,要看他现在在做什么,现在是不是在做对众生、对教法有利的事情,而不是看他的前世是什么。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学院来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活佛转世,很多人都去见,当时的情况还是比较热烈、疯狂的,因为名声太大了。后来第二天上课的时候,上师就说:我对这个小活佛没有什么兴趣,不知道他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不是真正的大德要看他现在在做什么。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佛菩萨的化身,肯定会对众生、对教法有利益,所以,他以后做什么我会生信心,现在不生信心。是这样讲的,这些话我记得很清楚。
的确是这样的,不管你是不是佛菩萨的化身,有没有这个头衔,是什么活佛转世,小时候是看不出来的,慢慢长大,如果真是一个化身的话,他会度化很多众生,对教法也会做很多饶益。所以,上师老人家一惯的做法就是,前世是怎么样的,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他这一世在做什么。有些前世很厉害的,这世也有伤害众生、毁坏佛法的情况;有些没有听说是谁的转世,但是这一世也做了很多饶益众生的事业。
上师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因为现在有些修行者非常看重前世,很关心这个人的前世怎么样。我师父的前世是什么?如果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可能就泄气了——没什么意思!如果前世是很厉害的就鼓起勇气继续依止,这是错误的。当然上师老人家说的这个小活佛现在很厉害,现在对佛法和众生利益都非常大。上师老人家当时给我们讲的教言是,让我们不要盲目地去崇拜,如果真的是活佛的化身,他一定会对众生和佛法有很大的利益。上师在这里面讲的一些殊胜的教言,我们要放到心里面去,就是主要看他其他的方面,而不是看他的前世。
在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的往生法或者叫做心识上师之往生,这也与《无垢忏悔续》所说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的意义相吻合。
前面是讲大悲超度,下面主要讲三想往生。在讲三想往生之前,先做一个铺垫,介绍一下往生法。这个引导文里面所讲的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的往生法,或者叫做心识上师的往生。
什么叫“心识上师”呢?就是临终的时候把自己的心识和上师的本性融为无二无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往生。在一些密法如《文殊大圆满》等的后面也是这样讲的,把自己的心识变成一个种子字融入到上师的心间,然后上师逐渐趣向极乐世界,这样往生叫心识上师往生。
“这也与《无垢忏悔续》所说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的意义相吻合”,《无垢忏悔续》里面也讲了“依靠临终”,在世的时候,如果修行没有成就的话,临终时,依靠光环和声音,在仪轨当中讲,最后把自己的心识或者观成明点,或者观成光环,光团等等,声音呢?有“贺嘎贺嘎”等修破瓦的声音,以这样的方式,光环和声音配合起来训练破瓦法。然后死的时候就通过“啪的、贺嘎”等等这样的声音,把自己的心识很快地趋入到上师或者本尊的心间,最后一起往生到极乐世界,和这个意义相吻合。
这种往生法对于具有殊胜证悟的补特伽罗来说是不需要的。
这种平凡者三想往生对于具有殊胜证悟的补特伽罗或者圣者修行人来讲是不需要的,因为这是平凡人的具三想,他们是具有殊胜证悟的,不一定需要这个。
如《无垢忏悔续》中说:“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
《无垢忏悔续》里面说,对于具有殊胜证悟的人来讲,死亡就是一种分别念,就和生是一样的,生和死都是一种分别,他知道这是一种分别,不是真正一个实有恐怖的地方。
“可引空性刹”,了知了死亡是分别念,通过自己证悟心性,证悟死亡的本体,了知心的分别念是空性的,这个时候可以引导他的心识趣向于空行刹土。有些地方说空行刹土是空行母的刹土,比如是金刚瑜伽母的刹土,度母的刹土。真实来讲,空行刹土就是证悟心性的实相。
又如说:“所谓之死亡,瑜伽小成佛。”
所谓的死亡,一般的平凡者,世间人非常恐怖的死亡,对瑜伽士来说是“小成佛”,成佛就是觉悟,他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就获得一次小的觉悟,所以死亡对他的证悟有所帮助,他不会对“小成佛”的机会恐怖,会非常期盼死亡到来的那种机会。在没死之前,有些人修法要有很大的精进才能突破,但是死亡来临,“小成佛”阶段出现的时候,他就很容易现前那种境界,所以也有中阴身成佛的修法。
有些人在没有死之前就成佛了,有些是在中阴身的时候成佛。中阴的时候,粗大的五蕴没有了,很多的障碍自然分离,分离的时候加上他生前所认知的中阴身实相,本性实相现前,那个时候对瑜伽士来讲,是一个非常珍贵的、能够让他觉悟圆满增上的机会,所以对他来讲,那时就是一个“小成佛”的机缘,死亡根本没什么恐怖的。当然对于一个一生修佛法的人来讲,也没有什么恐怖的,因为该做的他做了,他知道在死亡之前修了那么多的善法,所以,他完完全全有这个功德,有善根来面对死亡,面对中阴,面对后世。这是因为他修了善业才有的无畏,有这种把握;还有一种把握是他已经证悟了心性。在死之前,对心性有所证悟,他知道在中阴的时候,还有一次小成佛的机会,有什么可怕的呢?完全没什么可怕的,这个叫瑜伽小成佛。
今生今世已经证得坚地、获得生死自在的诸位补特伽罗虽然表面上现似死亡,但实际上只是像从现在的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
有些圣者今生修行“已经证得了坚地”,“坚地”就是很稳固、坚固的证悟,已经获得了,生死已经自在了,对于这些圣者补特伽罗来讲,表面上看起来是“现似死亡”了,别人从外表上看,他呼吸已经中断了,已经死亡了,但其实来讲,他只是从一个地方趣向于另一个地方,从这个身份换成另外一个身份,回来之后还是会继续利益众生的,他生死是自在的。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生死对他来讲没有丝毫的阻碍,他非常地自在。
修习生圆次第的诸位行者,正像前面所说依靠生死、中有的三种实修法而于三身中得往生。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实的证悟者,他不需要这三种往生,法身往生,报身往生,化身往生,这个都不要,他已经证悟,获得坚地了,这个生死自在的补特伽罗只是表面上死亡,换地方而已。他很自在的,世间的所谓来去自如,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没什么阻碍,非常非常轻松。
第二种情况是怎么样的呢?破瓦法有三种,修习生圆次第就是其中的第二种。修习生圆次第的诸位行者,证悟可能还没有达到坚地,生死还没有得到自在,这种情况就依靠前面的生死中有的三种实修法,在“三身中得以往生”:生,在生住中阴的时候;死,在临死中阴的时候;后面是真实进入中阴的时候。在生、死、中有三个阶段,通过三种实修法——在死之前有一种修法,临终时有一种修法,中阴时有一种修法,“通过三种实修法而于三身中得以往生”,即身往生,报身往生,化身往生。
正如所说的“往生法引导修法差者”。
往生法是引导“修法差者”,主要是针对具有三想者,如果是修法比较差的人,就可以通过三想往生来获得解脱。所以,在整个佛法当中,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设计了一套能够让不同的人解脱的方案,我们有很多套方案可以做。关键是你首先要学,要重视,该训练的要训练。如果所有的方案都了解了,那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地去修持共同加行,不共加行,修持空性,修行大圆满正行,训练中阴也训练破瓦。临终的时候,显宗当中还有用呼吸去修自他相换,在这个状态当中死去的也有,也可以很自然地往生到刹土当中。还有净土宗,在临终的时候,呼唤阿弥陀佛,念诵阿弥陀佛佛号,死亡断气之前阿弥陀佛来迎接,一断气就走了,这个也是临终时候的修法。还有已经进入中阴的怎么办?在中阴有一些中阴的观想、修行的方式。
针对每个阶段都有修行方法,乃至于所有的方案都失效了,都没有来得及,那么投胎的时候,还有一个观想。怎么去善巧地投胎?这个也是一个技术活。投胎是技术活,在世间是这样讲的,就好像有些人投到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但是我们说的意思是,这里面有一些技术成分,就是把你的心识观成“吽”字,或者观想成“德”字,观想成“舍”字,或者怎么去寻找修行的家庭,这些必须要选择的,这个是一套方案。
因为有很多套方案,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学,学完之后要不断地串习、发愿、回向。这样做了之后,最好是今生就证悟了,或者临终往生了,然后在中阴的时候还有小成佛,或者往生极乐世界。在中阴的时候,有些地方说往生极乐世界特别地容易,只要能想到一念就能往生。因为中阴的时候,心识没有粗大的五蕴,特别地快,很敏锐,一下子就去了。就好像船在水里,一只手就能轻轻地拖来拖去,很简单地。我们要去了解,了解完之后要认真地去对待,该训练的就训练。现在每天也可以训练,有烦恼,有什么挫折就用正法去面对,死的时候,临终的时候用正法去面对,训练好之后,就没有什么可恐怖的。但是如果没有佛法,或者说对佛法没有认真串习的话,那现在可能就会有很多的担忧、恐怖,临终的时候也有,中阴的时候也有,这样你就一直没有办法得到安稳的。
因此,修道尚未获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等需要具三想往生法的这一要诀。
第一种情况,是修道没有获得稳固的。道修了,但是出离心没有稳固,菩提心也没有,空性的修法也没有,所有的修法都不稳固,这是一种人;第二种情况,罪障特别地深重,杀生偷盗邪淫,包括五无间罪都做了,像这样的也需要三想往生。罪孽很深重也有一个方法可以解脱,不是说你罪孽深重就完全完了,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行,完全不修了,不是这样的。罪业很深重,完全丧失广大闻思修机会的时候,还可以每天串习破瓦法,不管怎么样,每天修一次破瓦法。如果没有办法制止很多罪业,比如必须要杀生、偷盗,必须要做很多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眼睁睁地看着罪业增长,没有办法去对治,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按照一般的情况,可能是很危险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破瓦法,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训练破瓦法,临终的时候通过这个还可以往生。即便是罪障很深重的人,也可以通过破瓦法往生,这是一个殊胜的窍诀。
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
如果拥有破瓦的窍诀,不管这个人的罪业是怎么样地深重,如果掌握了这种修法,修好这种修法,那么他绝对不会堕入恶趣,但是,前提是你要修。如果说这么好的修法,你现在不训练,临终的时候也不训练,那就没有办法了,最后一个帮助你解脱的方法,你都放弃了,那就没有办法了。虽然这个非常好,但是还是有个前提,最低标准就是你要对这个法有信心,你要去修,修了之后你就容易成就,临终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堕入恶趣。
就算是造了无间罪业径趋直下的人们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
这是非常肯定的,不是不一定堕,是一定不会堕,即便是五无间罪。五无间罪在整个共同乘当中是最重的罪业,一般来讲,死了之后没有中阴身,直接堕入无间地狱,这是非常严重的一种罪业。
即便“造了无间罪业”的人,如果遇到这个教言的话,也不用担心,绝对不会堕入恶趣。你要对这个修法有信心,经常去串习。这个很简单,破瓦法特别地简单,每天修几分钟、十分钟,每天修就能很快修成,修成之后就每天花一定时间去串习,养成习惯了。如果死亡到来,因为早已习惯了,就能自然而然地通过中脉道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一定不会堕入恶趣的。
续中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
“日日杀梵志”,每天都在杀梵志。“梵志”是婆罗门,俩个字是梵语和汉语的综合体,混合起来翻译的,“梵”是清净的意识,“志”是志愿的意思,梵志是清净的志愿。以前在印度梵志就是婆罗门,婆罗门有清净的志愿,要修行梵天的叫梵志,有时佛教里面的修行者也叫梵志。但是上师老人家,他解释梵志不是佛教的修行者,主要是外道的一些修行者,比如国外的修道士,印度的婆罗门等等,这些苦修的、想要解脱的叫着“梵志”。
“日日杀梵志”,就是说每天都在杀,不是杀虫子、杀鸡,他杀的是人,是修行人,所以,他所造的罪业是很重的。杀生罪业在十不善当中都是排首位的,而且他所杀的不是一般的旁生,和旁生没法比,杀旁生虽然有过失,但是杀一个人的过失比杀旁生的过失要大很多,虽然生命是平等的,但是因为人感受苦乐的能力、修道方方面面的能力,要远远地超胜旁生,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杀人比杀旁生的过失要重。五戒当中,也是杀人犯根本罪,杀生则不是。杀人当中,是杀一般的普通人还是修行人?这是杀修行人,天天都在杀修行人。还有造五无间罪,五无间罪当然是很严重的,他不单单是杀一般外道的修行者,而是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这是三个无间杀,还有破坏和合僧,出佛身血,这是非常严重的罪业。
这么重的罪业,“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都可以通过此道解脱,不会被罪业所染污。所以如果修这个法,你就可以到净土当中去,最起码不会被罪业所染堕入恶趣。无间罪本身肯定是要堕入恶趣的,而且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但是如果你修这个破瓦法,就绝对不会堕入恶趣,还非常有可能往生到净土当中去。
又说:“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生于清净刹。”
“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九窍”就是平时我们讲的两眼、两耳,两个鼻孔,嘴,和大小便道叫九窍。“九窍之上方”是指我们头顶上的梵净穴,九窍上方有焚净穴。
“意念可往生”,我们平时要习惯性地把心识往头顶上走。破瓦法就是这样的,就是观想中脉,头顶上有阿弥陀佛安住,把我们的神识一次一次地从中脉当中往上,从头顶上出去。
大恩上师也讲到了刹那往生法,也就是经常性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头顶上,这样我们死的时候,注意力在头顶上也可以解脱,不堕入恶趣。所以,“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其实就是讲破瓦法。“生于清净刹”,不会被罪业所染污,而且可以生于清净的刹土。
其他续中也说:“头顶日月坐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
其他的续部当中是这样讲的,“头顶日月坐垫”,在自己头顶上面观想坐垫,“日月坐垫上”,莲花上有日轮和月轮的坐垫,坐垫上面有自己的具相上师,或者在后面咱们的修法当中,把上师的本性观想成阿弥陀佛,在“尊足”前皈依或者是修行。
“若知趋入中脉道”,观想中脉,后面还要讲,把自己身体的正中央观想成中脉。中脉就像一个通道,它是空的,观想一种通道。如果自己的心识从中脉往上走,进入到上师的心间,这个时候“造五无间罪亦解脱”,即便是造了五无间罪,也可以解脱。
所以说,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
所以这个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就可以成佛。这个里面的“不修便可成佛”,“不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需要像其他那些修法一样修很长时间,后面讲如果你在闭关修行的情况下,一般七天就可以修成,但有些差一点的就多修一段时间,修行好的人可能一两天就能修成。一般地七天就可以修成,所以叫“不修”,意思就是说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修行。
“便可成佛”,如果你通过这样的法修行的话,不堕入恶趣,可以到净土,这是成佛的因,虽然不是直接成佛,但是从这个层面来讲,是一种小的觉悟,是觉悟的开端,终究可以很快成佛,所以叫做不修可以成佛。当然如果所有的因素都齐全的话,通过这个法也可以直接成佛,这也是有的,不是说绝对不可以成佛,或者说绝对可以成佛,这要看根基。所有因缘成熟的时候,成佛就特别快,可以这样去理解。
这样的法,一方面是不修成佛的法,一方面也以强制性的方法,让罪业深重者比如一些世间人造了很重的罪业,或者我们很多道友经常说自己罪业深重,如果我们愿意修破瓦,那么通过修行破瓦的方式还是可以得“解脱的密道”,“密道”就是捷径,或者是非常殊胜的秘密的修法。
虽然这么殊胜,但是也需要善根,如果没有善根,第一个遇不到,第二个给他讲,他也听不进去。世界上有这么多罪业深重的人,如果你给他讲破瓦法,有几个人能相信呢?打诨、乱说,完全不会有一点点的相信,他绝对不会修的,即便是我们身边的这些人,他们也不会去修的,父母你给他们讲,他们也不会去修的,所以还是需要一定的福报。就像净土宗所说的一样,我这个修法“三根普被,万修万人去”,但是关键的是你要信才行,你不信的话,再“三根普被”的,可能是三根之外的根,没有办法的。根本不相信的话就完全没有办法,你不念什么办法都没有,所以还是要有信心作基础。如果对破瓦法有信心,那么即便是罪业深重的人也可以往生。
有些道友说,如果是破了誓言的怎么办呢?破了誓言的人不算在这个里面,因为这个是太重的罪业了,没办法了。这里面没有讲到破誓言,只讲到了五无间罪。无间罪当中,最轻的是可以的,谤法也可以,或者说你破了根本的戒律,别解脱戒的根本戒律,菩萨戒律,不是最重的密乘戒律都可以。或者说杀生很重,偷盗、邪淫、堕胎,世间很多特别严重的罪业,都可以包括在里面,都可以通过修行破瓦得解脱,完全不会受这些罪业染污,这是非常殊胜的法。
金刚持佛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若遇此教言,无疑定解脱。”
这个和前面的教言是一样的。前面是“不被罪业染”,这个是“无疑定解脱”,一定是可以解脱的。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
邬金莲花生大师说,通过精进修持可以成佛的法,每个大乘教派都有,但是,不修就可以成佛的法“我独有”,只有“我有”。
这个法在这里指的就是破瓦,当然在其他地方也可能指大圆满,大圆满法基本上也是不修成佛的。在正行当中,大圆满的窍诀是特别地殊胜。但在这里是指破瓦法,它是不修就可以成佛的法。
大智者那若巴说:“九门乃为轮回窗,一门即是大手印,关闭九门启一门,无疑趋入解脱道。”
那若巴尊者说,“九门乃为轮回窗”,“九门”就是前面讲的九窍,是轮回的窗口。“一门即是大手印”,头顶梵净穴属于大手印,是代表解脱道的意思。大手印既是一种修法,我们知道噶举派有一种大手印的修法,也是一种果位,一种境界,比如四持明当中有个大手印持明。“大手印”理解成解脱道,“一门”,头顶的梵净穴就是解脱道。
“关闭九门启一门”,临死的时候,神识不从九个门走,不从眼睛鼻子这些方面走,是从头顶走,所以叫着关闭九门。“关闭九门”在中脉修法当中体现得很清楚,只有一个通道,就是头顶这个通道,其他的包括中脉里面全是封闭的,心间也是隔断的,心神不会往下走,是往上走的,从头顶上出来,所以“关闭九门启一门”,开启一道门,就是头顶上的门。
“无疑趋入解脱道”,我们的神识必须通过强制性的训练,观想自己的神识从头顶上趋入上方的阿弥陀佛心间,不断地训练,训练得很纯熟,然后“无疑趋入解脱道”,死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趋入解脱道,可以到刹土当中,证悟究竟的实相。
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也曾经说:“我今修持往生法,反反复复修炼已,平凡而死亦无惧,具有前修之把握。”
米勒日巴尊者的上师马尔巴尊者就是这样讲的,“我今修持往生法”,我现在修持往生法。“反反复复修炼己”,现在开始修行往生法,反反复复地修炼。不管是修大圆满的人也好,还是修净土的人也好,或是正在修加行的人也好,这个破瓦法对所有的人都是特别地简单,非常容易修,只要把它搞清楚之后,几分钟就完全可以修一遍。
反反复复修炼之后,“平凡而死亦无惧”,就是说没有获得任何境界的,没有证悟空性还是一个平凡身份的,即便是以平凡的身份而死,“亦无惧”,也没有什么可恐怖的。为什么呢?“具有前修之把握”,因为以前我修持破瓦有把握的缘故。“前修”就是在死之前,已经反复修炼了破瓦,他有一定的把握。所以在死之前把破瓦修好了,就没有什么恐怖的了,就不用担心了。
把破瓦修好之后,你就不用说没有时间了怎么办呢?你修完破瓦之后,你该学中观的你就慢慢地学中观,你该学什么就慢慢地去学什么,不用说我现在还在学理论,我死了咋办呢?你把颇瓦修好之后,你可以慢慢地去学其他的教法。因为现在说这样话的人比较多,说没有时间了,我现在还在学理论等等,如果你把这个修好之后,“平凡而死亦无惧,具有前修之把握”的缘故。
至尊笑金刚说:“此等往生融合(将自心融合于阿弥陀智慧之教言)之窍诀,乃为摧毁中有之向导,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彼将趋入法界唉玛吙!”
至尊笑金刚就是米拉日巴尊者。这里面引用了续部的观点,引用了邬金莲花生大士的观点,也引用了噶举派那若巴尊者的观点,还有米拉日巴尊者的观点。
“此等往生融合之窍诀”,“融合”就是自己的心识最后融入到头顶阿弥陀佛的心间,或者某某上师的心间,叫做“融合之窍诀”。这是“摧毁中有之向导”,因为这主要是临终的时候修的,如果自己死的时候通过这个法,就不需要经过“中有”了,不经过中有就是“摧毁中有的向导”。
“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具足这个殊胜窍诀的人有没有呢?就是说如果没有学的应该去学,学了之后应该反复地去观修。我们有没有呢?鞭策我们应该是具备这种窍诀的人。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米拉日巴尊者就像站在我们面前,点着我们的脑门说:你应该具备这个窍诀!你应该就是这样的人!
“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命风进入中脉,就是自己的这个生命,最后要把它观想成一个风团明点,把自己的心识观想成一个种子字,从中脉里面往头顶上走,叫着“命风进入中脉的人安乐”。命风进入中脉,从平时圆满次第的角度来讲,所有的命风或者进入中脉,或者轮回的气进入中脉可以获得解脱。中脉代表法界的意思,所有的业气进入中脉,他就可以在中脉当中获得解脱,证悟空性。在观想的时候,命风进入中脉,从中脉修炼,把自己的生命观想成风团和“舍”字,从头顶上出去,然后进入到阿弥陀佛心间。这样修炼的人,他会非常地安乐,今生也安乐,没什么恐怖的,死了之后也安乐,因为他会趋入到净土。
“彼将趋入法界”,这个人一定会趋入法界。“唉玛吙”,很稀奇,特别特别地稀有,“唉玛吙”不是随便喊的,的确是很稀有的一个法。就是说罪业深重的人,不修可以成就,或者通过前修把握的缘故,“平凡而死亦无憾”,没有什么畏惧的等等。
这以上讲到了破瓦修法的殊胜性。它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要一些时间去搞明白,这个修法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该画的图的都画了,该念诵的也有,观修的也都是很清楚地,最多花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就把修法搞懂了,搞懂之后每天就串习,最后就修一个长寿佛,念几句长寿佛的心咒,这个的确非常简单。我们要对这个法生起信心,讲这么多就是让我们生起信心——想修。
如果我们想修,还要真实去修,有时我们想修,就是一直不修,这个不对。想修就一定要修,只要开始了,就没什么不会的。有的时候说怎么办呢?一定要带着修啊!其实也不需要带着,这个是很容易的。你搞清楚之后,早上起来修,有时晚上修,经常修,修纯熟之后就特别容易修。颂词也不多,刚开始你可以照着读,然后背下来,在什么地方都可以串习,这是非常容易的。有朝一日如果你生了很重的病,在病床上什么都修不了的时候,你就可以每天串习这个颇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修法,很容易修,它的加持力、功德特别大,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就可以成佛、趋入法界,的确是非常稀有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思考题
516、请仔细分析平凡者需要具三想往生法的道理。
生死自在,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对一般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平时要断恶修善,而与此同时,也要学会把握好临死时的心念。
《毗婆沙论》记载道:舍卫城有两个人,一个人一生修善,另一个人一生造恶。修善的人在临终时,因为顺次生受业[1]所感,后世的恶报提前,出现地狱的各种景象。这时他有点诧异:“我一辈子行善,不曾造恶,为何出现地狱之相?”但转念一想:“应该是我后世的果报提前成熟,将来可以不再感受了。”于是欣然接受。因为他对业果的信心毫不动摇,地狱相立即隐没,天界的景象显现,这样他便生天了。
而造恶之人临命终时,因为一生造恶的缘故,顺次生受业提前显现,他见到了天界之相。他想:“我这一生造的全是恶业,不曾修善,如果真有因果,那我应该堕地狱,不可能生天,为何会出现天界之相呢?”此人立即断定:“根本没有因果!”就这样,因为生起邪见诽谤因果,天界景象消失,现地狱相,他当下堕入地狱。
从这则公案中,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因果不虚:不论你修善造恶,后世的苦乐是绝对不会欺惑的。对一个皈依佛门的人而言,因为相信前世后世,所以一生断恶行善,死时很安详,而后世也会更加安乐。但不相信有来世的人,因为总觉得人死了就没了,所以死时非常恐惧,即使是科学巨匠,也往往如此。而且,如果这一世多作恶业、缺乏善行,那后世一定是更加痛苦。
一方面,也是要着重说明的,就是临死时的心念很关键。如果具有相当的观想能力,就像前面讲的,那些一生修习生圆次第等的行者,他们完全可以在生住中阴、临死中阴、转世中阴三种不同阶段,于法报化三身中获得成就。但如果没有这种修行能力,即使平时也在修善,临死时也很可能会变得手忙脚乱,甚至意识也糊涂了,而一旦失去正念,那就往生无份了。
因此,所谓“往生法引导修法差者”,对于修道尚未获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而言,一定要依靠具三想往生法这一要诀。
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就算是造了无间罪径趋直下的人,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在显宗里,没有比五无间罪更严重的罪业了,但是拥有这一窍诀的人,也一定会解脱。
如续云:“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
517、请解释不修成佛法中“不修”的含义。这对你有何启示?
这里的所谓“不修”,不是说完全不修,而是说不必用三大阿僧祇劫长久、费力地去修,只是在练习好这一简易修法之后,便能往生,即使是罪业深重的人,也可以强制性地往生。
和显宗的净土法门相比,有些念佛的修法是很殊胜,但说实在的,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有更多的窍诀,而这种窍诀可以让你直接往生,毫无疑问,也毫不费力。
金刚持佛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若遇此教言,无疑定解脱。”
值遇佛法之前,即使不是“日日杀梵志”,也肯定造了很多业。不说其他的,单单饭桌上的杀生,恐怕已经是相当多了,再加上,从小到大有意无意的杀生,乃至身口意的种种自性罪,那更是不计其数。而在学佛以后,进入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以来,烦恼深重也好,没有正知正念也好,佛制罪肯定也造了不少。
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通过修持而成佛的法门,各个教派都有,但不修便可成佛的法门,我有。
当初米拉日巴遇到绒顿拉嘎上师时,一听说不修可以成佛,便整天睡大觉,等着成佛。如果你们也这么理解,“反正我遇到莲花生大士了,遇到这个‘不修成佛法’了,看来我很有缘分……”,于是就懒散度日,其实这是误解。所谓不修,刚才讲了,是说不必旷劫苦修,但这一修法本身,如果想要到时候运用自如,平时一点也不修,是不行的。
这些解脱窍诀,像闻解脱、系解脱、往生法,能遇到这些修法,的确是一种善缘、一种幸运,理应欢喜。
因此,遇到这么好的法门,不修太可惜了。就像你捡到一个如意宝,但如果不祈祷,只是闲置在那儿,也就白白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