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继续学习《入行论》第二个科判功德。前面讲了,如果能够修持自他平等,内心安住于自他平等的话,我们会很乐意去利益他人、灭除他人的痛苦,就像乐意灭除自己的痛苦一样。下面继续介绍它的功德:
壬二、功德:
有情若解脱,心喜如大海。
此喜宁不足?云何唯自度?
颂词字面意思:一切有情如果能够解脱,我们的心会非常欢喜,犹如无边的大海一样,获得无边的欢喜。对于这么大的欢喜,难道不满足吗?“云何唯自度?”为什么只满足于自我解脱呢?
为什么这样回答?因为有些人说,如果能够获得解脱、成佛,的确是很大的快乐,但我只想一个人获得自我解脱,利他的快乐对我而言不是很大,所以我不愿意趣入利他之行。没有这种意乐,只想追求自我解脱,这代表了一类人的思想。
有些人的这种思想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他们的内心只想自我解脱。小乘道的上师、善知识在宣讲的时候,也是说轮回很苦,自己应该修持佛法而从轮回中获得涅槃。佛、上师、善知识这样讲的,他们的根基、意乐、发心、修行也是这样,最后得到的果也是这样。
还有一类人,虽然顶着大乘修行者的名头,(比如我们不注意观察自己,就像现在想修持佛法、修持《入行论》获得解脱一样)其实就是想自我解脱,没有想管众生的利益。有这种想法当然和大乘道、菩萨道完全不相应。
上师在讲记中也提到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在报自己修什么法的时候,我们很愿意往大的、高的报——我们是修大乘的、我们是修密乘的;我们是大乘弟子,密乘弟子等等。求法的时候,一定要求大灌顶、求大法,一定要求大中观、大圆满,好像不离开“大”字就满足。如果里面沾了 “小”字,比如小乘和基础的修法,就不愿修、不愿求。我们的想法是这样,口头上、行为上的表示也是这样。
当我们说自己是大乘行者的时候,稍微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的修行、生活当中,我们的发心、行为往往都和“小”相应。本来大乘道必须要发大心,要缘一切众生发愿,但是自己的发心往往和我爱执相应:我要解脱、我要修持、我要成佛,我的朋友、我的家人,他们需要获得安乐……发的心很小,真正修的时候完全没有和大乘相应。说的时候往大的说,修的时候却往往唯恐自己不小,把自己局限在非常狭隘的范围中。不愿意发大心,也不愿意修菩萨行去度化众生,这些方面都是和“小”相应。如果我们口头上说的和实际上做的完全矛盾,这种发心和行为怎么可能和大道相应呢?
《入行论》中引导我们的,都是让我们开放自己的心,不要把心局限在自我的范围中。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修法上,一系列的教言都是为了让我们打破我爱执,生起利他心,加入利他修行的行列中去。所以佛菩萨用了很多的教言、窍诀、公案,一代又一代的上师写了很多注释讲解《入行论》,让我们学习这部殊胜的论典。如果学完《入行论》,发现学习《入行论》还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怎样的果位,或者通过学习《入行论》自己能获得很大的利益,就和《入行论》本身的意义不沾边了。我们要懂得《入行论》到底在讲什么,《入行论》主要讲的是让我们发起利他心、修持利他心。如果学习《入行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方向已经有点不对,必须要调整了。
刚才讲到,有人认为自己一个人获得解脱就可以了,这个快乐很大,让我去帮助众生,并没有感觉到多大的快乐。为打破这种疑惑,就讲了“有情若解脱,欣喜如大海”。一个人获得解脱固然好,但是如果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解脱,这种欢喜不是很大吗?自己获得解脱、获得涅槃,当然是很欢喜的,因为相续中的烦恼、轮回中的罪业或习气都已经没有了,自己已经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了,就像从监狱中逃出去一样很快乐。但很多教言中讲过,一个人解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远离了殊胜菩提心的解脱味道,这种安乐没有什么用。(在注释中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
世间也有这种讲法:一个人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所有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同样的道理,修行佛法也是这样。假如我一个人获得了解脱,还有很多众生都在轮回中漂流,这种解脱有什么利益呢?对于一个相续中真正有悲心的人来讲,不忍无视这种情形。
我们讲皈依的时候说过,有些人是畏惧恶趣的痛苦而皈依,有些人是畏惧轮回的痛苦而皈依,有些人是畏惧自我解脱而皈依。第三种“畏惧自我解脱的皈依”才是大乘的皈依。他害怕只是自己一个人解脱(无论发心还是实际情况),而其他众生仍旧漂流轮回中。只求个人解脱,这不是大乘行人应有的发心。为什么呢?因为《入行论》的所化根机,主要是针对像我们这样的人,既想修菩萨道,同时内心中又有我爱执的人。如果纯粹是小乘根基的人,《入行论》估计就不是为他们而造的了;有的人虽然暂时入于小乘,但有大乘种性也可以学;当然,对大菩萨也不用讲《入行论》。
对我们来讲,虽然我们自诩是大乘行者,但是没有真正修持大乘的教法,还没有修持菩提心或利他心。针对这一类众生而言,就必须要学习《入行论》,打破唯求自利的我执心。
世间的比喻也是这样:比如一家人都关在监狱里,其中一人想方设法从监狱里逃了出来,之后在外面大吃大喝,过上非常快乐的生活。虽然自己的父母亲人还在监狱中,但自己根本不闻不问,既不生起悲心,也不想去救护他们,这种人在世间肯定是被人唾骂的对象。
同样的道理,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现在我居然发心自己一个人从轮回的监狱中解脱,只要我安住在涅槃的快乐中就可以了,其他的众生可以不管,这样当然是不好的。无始以来流转在轮回中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有很大的恩德。现在我有机会学法、有机会解脱的时候,发心时居然没有想到利益他们,没有想到要报恩。对大乘行者来讲,这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所以这时候要引导我们的心去帮助众生。
比如世间父母对儿女的爱是非常强烈的,如果自己的儿女得了重病,经过治疗终于痊愈了,母亲会非常非常欢喜,因为子女终于摆脱了痛苦,获得了安乐,她的快乐是很强烈的。按照这种推理,如果一个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我们都那么高兴的话,那么更多的人从痛苦中解脱,我们的欢喜不是更加强烈了吗?如果我们缘的是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从痛苦中脱离,这种快乐就没办法衡量了,就没有边际了。
我们对照颂词“有情若解脱”看,“有情”就是指一切众生,一切有情。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所有有情在一段时间中获得解脱有点困难,但现在我们是在调整自己的发心和意乐,我们的心要趣向自他平等的状态中。以前我们不愿意去救度众生,没有发起救度众生的心,现在我们要发心利益众生。
我们要想,如果一切众生都从痛苦中解脱,就像自己从痛苦中解脱,自己很高兴;自己喜欢的人从痛苦中解脱,我很高兴;那么所有的众生都从痛苦中解脱了,这种快乐是无量无边的,内心的欢喜犹如大海一样。这种情况对我们而言,还是奋斗的目标,但是对于菩萨来讲,他们已经真实安住在“愿一切众生获得欢喜、获得快乐、获得解脱”的甚深的欢喜和犹如大海一样无量无边的快乐中。
“此喜宁不足?”这么大的快乐和欢喜,难道你不满足吗?如果哪一天你的心中获得了这么大的快乐,难道不满足?难道不好吗?为什么只是去追求自我解脱的快乐呢?自我解脱的快乐虽然快乐,但是没办法和无量无边、大海一样的快乐相比。既然都是想要获得快乐,就不要局限在我自己一个人获得快乐,应该把范围扩大到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快乐,这样的快乐是非常殊胜的。
从大乘道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一方面想修大乘道获得成佛的快乐,一方面我们的心却没有相合于大乘心,那就没法成佛。比如说我发誓要成佛,发誓成佛的动机是什么?——因为成佛很快乐,我一定要成佛。成佛之后怎么样?——我成佛就不管众生了。如果有这样发心,自己根本成不了佛。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法,因缘和果之间绝对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你发的心是菩提心,所获得的果就是佛果。虽然你想获得佛果,但是你的因只是自我解脱的发心,这种发心和佛果之间没有因果联系。虽然你想获得佛果,但因不具足,最后果是不可能获得的。
如果发的是利他心,虽然自己不想成佛,比如像地藏菩萨或者其他大菩萨一样,发的是利他心,修的是利他行。虽然他说“在一切众生成佛之前,我绝对不成佛”,不考虑自己成佛的事情,但因为他的利他心非常猛烈,越猛烈累积资粮的速度就越快,所以他虽然不想这个果,但是果也会不求自来。
这两种发心是完全不相同的。如果唯求自度,对一个大乘行者来讲,是绝对没办法获得佛果的。有人说:既然这样,我不求大乘了,转而求小乘不就得了吗?小乘也是可以获得解脱的,很多经藏中讲过,修无我空性可以获得解脱。
如果转而求小乘的话,更大的快乐和欢喜就没办法获得了。即使进入了小乘道,按照佛菩萨的很多教言来看,进入小乘道获得阿罗汉果位之后,经过一万大劫,还是要重新入大乘。相当于走了一条迂回之路,最后还是要回到大乘中来。所以与其自己走弯路,倒不如现在直接进入大乘道更好一点。
耽著于小乘的发心、意乐,对修持大乘菩萨道是比较大的障碍。其实修大乘道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痛苦。前面引用过《入中论》的教言,初地菩萨修持布施达到成熟时,不要说真正把东西送给众生,即便是听到乞者向菩萨索要东西的声音,菩萨就获得了如比丘入于禅定的快乐。听到乞讨的声音就如此快乐,何况是真正把东西给众生、满足众生的愿望呢?那就更加快乐了。这种快乐是一般凡夫人很难体会的。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其实利益众生是无量大快乐的来源,而不是只要踏上菩萨道,只要开始发菩提心,无穷无尽的痛苦就接踵而来了,从今以后,我们就被淹没在痛苦的大海中没法解脱了,根本不是这样的。
只要我们真正修菩萨道,把菩萨道修好了,我们的心一旦成熟之后,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的痛苦。因为它的因是善良的,发心是贤善的,贤善的发心不可能引来痛苦的结果,因果之道是不虚的。
我们越能够发大心、发善心的话,就越能够获得快乐。真正的、最极致的善心是什么?就是利他心、大悲心、菩提心。一般的善心可以引来安乐的果报,就像前面讲过母女俩过恒河的故事,她们相互发慈心而生到梵天界。佛陀在因地的时候,曾堕到地狱中和他的朋友一起拉马车,当时佛陀发了这样一个善心“他的痛苦我来承受”,当下就从地狱中解脱了。诸如此类的公案特别多。
发了善心之后,一定是获得快乐的,这种因果是不虚的。何况你发的是最殊胜的善心——利他的菩提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远离一切痛苦,这种心是善心的极致。既然是善心的极致,它的善果也是极致的。所以我们如果想要获得最殊胜的善果,就不能局限我们的心,只把我们的心放在自利以及和我有关系的人上面,其他的人不管不问,这样就错失了获得最大快乐的机缘。
《大乘经庄严论》讲过四种快乐:“思利及得方,解义亦证实,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我们前面引用过这个颂词,说明菩萨有声闻乘根本没有的四大快乐。四大快乐是什么?首先是“思利”,思利就是思维利益众生,相当于我们发愿菩提心或慈悲心——我要利益一切众生,这个叫思利。思利的时候可以获得很大的快乐,这种“思利”而获得的快乐小乘没有。只是趋向于小乘的寂灭之道,就不可能通过思利得到快乐。
第二个“得方”,就是得到方法。首先想要利益众生,其次是了知可以利益众生的方法(比如通过学习《入行论》而了知),我就很快乐。第三个是“解义”,就是意义被我通达了。第四个是“证实”,指完全证到了这种境界。如果你趋向于小乘,就永远体会不到这四种快乐。这是菩萨乘专有的快乐,发起利他心专有的快乐。这种快乐,现在我们这些凡夫人体会不到,小乘行者体会不到,但是很多大菩萨、佛陀已经体会到了,他们在经论中把这四种快乐告诉我们,如果缘这个方法去修持,我们相续中也可以获得。
这些快乐没有丝毫的副作用,没有丝毫的罪业相杂,而世间快乐就不是这样清净。不管怎样,大悲生起的快乐或者利益众生而生起的快乐,它是和解脱道、智慧相应的,它是灭苦之道,可以灭尽罪业;它是能够生起大福报之道;它是和大菩提心相应之道;它是自他获得殊胜利益之道,具足百利而无一害。
菩萨给我们宣讲了这么好的道,我们就不应该再怀疑与迟疑:“我要不要趣入这条道呢?”其实这大可不必。如果自己的福报不够,虽然大菩萨讲了,还是不愿意趣入的人也有,他还是想追求眼前的快乐,还是觉得小乘的快乐好,这个时候佛也没办法。如果我们属于善根不是那么差的人,听了之后就会知道,大乘的快乐的确很超胜。以前我们介绍过弥勒菩萨的《大乘经庄严论》,它从第一品到最后一品全都是赞叹菩萨道的,如菩萨道的修法、菩萨道的利益、菩萨道的功德,菩萨道超胜小乘的发心和行为等等,方方面面都讲得清清楚楚,所以学完之后,自然而然就对大乘道生起非常强烈的信心。
只要学一些大乘的教义,我们会知道,“欣喜如大海”的确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所以这么大的欢喜,这么大的快乐,你能够获得,那你应该满足、应该高兴才对。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大的快乐,而去追求很小的自度的快乐呢?的确是不应该的。这里讲到获得犹如大海一样无边的快乐,这就是修自他平等带来的功德。
下面继续讲:
故虽谋他利,然无骄矜气,
一心乐利他,不望得善报。
“故虽谋他利”,虽然菩萨在行持利益他人之事,但是没有一点认为自己了不起的心态,一心一意热衷于利他,而不希望获得任何的回报。这是菩萨修持自他平等之后获得的一种功德,也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境界本身也是一种功德。这对菩萨来讲是很自然的,但对我们而言,是让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修持自他平等,最后可以得到这种功德,而这种功德往往就是我们很羡慕的、大菩萨内心当中所具足的境界,如高尚的发心,清净的意乐。如果我们修持自他平等,这种我们所羡慕的境界,我们也可以获得。
再看“故虽谋他利”。“谋他利”其实就是一种词句上的讲法,因为菩萨修了自他平等之后,所谓“自”和“他”的差别已经没有了。在没有修持自他平等,相续当中还没有生起自他平等时,我们把“自”、“他”分得很清楚:这是“我”、这是“他”;今天“我”要自己修法,“我”要出去做利他的事情;“我”修自己的利益,就伤害了他人的利益;“我”去做利他,就伤害了自己的利益。有时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顾虑,为什么呢?就是 “自、他”的概念太重了。而自他平等的修法,恰恰就是抹平这种偏袒、执著的殊胜妙法。当我们修持自他平等,相续当中生起自他平等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烈或者就如现在这种状态的自他分别了。因此颂词“故虽谋他利”是相对我们而言的。
对菩萨来讲,并没有所谓“自他”的分别,他没有分别:这个是自利的法,那个是他利的法;我在修他利,我放弃了自利。菩萨修自利就是他利,修他利就是自利。菩萨虽然显现上在帮别人做事情,但是他没有一点点骄矜之气,没有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有觉得自己很稀有。“你看,我把自己的利益放弃了,去做他人的事情,多了不起,多稀有。”菩萨不会有这样的心态,把自他界限划得很明显的人就会有这种想法。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没有自他平等的思想和概念,我们去做他利、谋他利,就会一定会产生骄矜之气和功利的思想,会产生“我为了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利益,我很了不起”等等想法。
就像前几堂课我们所讲的那样,如果内心当中有利他的心,外在的行为自然就会具足。如果内心当中没有利他的心,虽然外面做了利他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会不会成为真正的利他呢?不一定。因为内心并没有通过修法安住在自他平等的境界,所以一方面在做利他,一方面内心中有偏袒、有我爱执,这样就比较容易产生优越感,帮助别人时,觉得自己是救世主,对方是自己悲悯的对象,傲慢的情绪很容易产生。但修自他平等的菩萨不会有这种骄矜之气,因为所谓“自、他”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下面的颂词讲,菩萨利他就好像给自己做事情一样,就好像自己的手给自己喂饭,这时自己会有想求善报,会有傲慢之心吗?根本不会有。
菩萨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放弃了我的利益,我去利益他人没想到自己,这应该是值得赞赏的等等。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没有到达菩萨的阶位。菩萨在修行菩萨道的时候,永远不会想去申请什么奖章、奖状之类的东西——我帮助众生了,请佛给我发个奖状;我帮助众生了,请佛给我发个奖章。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没有想到“我是在给别人做事情”,他给众生做事情就是在给自己做事情。当然发不发奖章是另外一回事,但菩萨不会希求这些东西,像下面所讲的“一心乐利他”,这个时候他是一心一意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不望得善报”,他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得善报上面。
如果我们内心没有安住在自他平等,没有一心利他的话,我们就会希望得善报。希望得善报有两种:一种是现世的,一种是异熟的。现世的是什么呢?比如我今天利益了众生,我就想“我利益了他,对方可能会回报我”。当然回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利益了对方之后,对方说一声谢谢,自己就满足了。有的人帮助了别人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呢?他说,“你看,我给他这么大的帮助,他连谢谢都没有说一声”,他就盼着这一声“谢谢”,如果对方说一声谢谢,他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如果别人不说谢谢,他虽然帮助了别人,但是就很不高兴。这就是一种想得善报的心态。
我们是不是这种心态?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是不是在等那一声谢谢呢?如果我们在等那一声谢谢的话,说明我们还是没有达到《入行论》所讲的高度,我们还希望得善报,希望有回应。“我给你做了善法,应该有回应啊!哪怕是一声谢谢也行。”说明我们是希望得善报的。因为我们希望得善报,所以在做利他事情的时候就会有所选择,怎么选择呢?我们就看这个人,如果我给他做了帮助,以后他回报我的几率很大,我就帮助他;如果发现面前这个人,可能我给他做帮助几乎没有回报的可能,很多人就选择不帮助他了。
这种利他其实还是自利,是在利益自己,不是在利益他人。这就不是一心利他了,最终极的目的还是利益自己。想得到谢谢也好;或者我帮助了他,以后自己有危难了,他再帮助我也好;或者我帮助了他,他发达之后再提携我也好,或者我帮助了他人之后,得到一个见义勇为奖、好市民奖等等,只要想得到某种名誉,得到某种地位,都是想得到今生的回报。
还有的是追求后世的果报。学习因果教法之后,知道利益他人有如是的功德,很多人觉得做了利他的事情,后世就可以拥有很多财富、得到很多快乐,因此想通过现在帮助他人而希望后世得到一些善报,这就是追求后世的异熟果报。
作为菩萨来讲,如果分心在这上面,利他就被我执和这种希望杂染了。作为一般世间人,希求得到一声谢谢,想要后世的异熟果报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我们在修菩萨行,修菩萨行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以世俗的心态来衡量这个结果。如果用世俗的心态来衡量,我们就永远没办法和菩萨道相应,所以我们的标准要相应提高,以菩萨道的高度和标准来看待这个事情。
《入菩萨行论》是让我们趣入菩萨行的教言,所以我们不能老是想:怎么这和世间的想法不一样?关键是我们在修菩萨行,要相合于菩萨道的思维。所以这里讲“一心乐利他”,要一心利他,“不望得善报”。我就是一心帮助众生,在做帮助众生事情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心思。这里“一心”指只是一心利他,没有去想“我帮助了众生,之后众生怎样回报我;我后世怎样得到善报,乃至可以成佛”,没有想这些,他就是一心利他,只要对众生有利就可以了,做完就放下了。作为一个菩萨来讲,应该是这样,为什么呢?他是自他平等的,自他平等的时候就会一心一意地想利益众生,他没有想获得一个很大的果报,没有觉得很稀有。
我们看菩萨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觉得很稀有。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专门有一个教言:有时看菩萨的行为很稀有,有时看菩萨的行为不稀有。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稀有是菩萨舍弃了自己的利益去做利他的事情,比如上师仁波切一心一意利他,说很稀有是观待我们的境界,因为我们做不到放弃自利而一心利他。但不稀有是为什么呢?不稀有是观待菩萨自己而言,这是他本来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好稀有的呢?他的心达到自他平等状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趣入了,很平常。
我们自己现在看菩萨的行为觉得很稀有,但是当我们的心真正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就不会以为我们的心很稀有了,因为我们的心达到这个高度了,我们也抛弃了自他的分别念,我们也一心利他了,我们就会觉得菩萨就应该这样——不应该求善报,不应该求异熟,只能一心一意的去利他,所以说并不稀有。
如果我们现在做了善法,觉得自己的行为很稀有,就肯定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这是一个判别的标准——“不望得善报”。自己给自己做事情,想得什么善报呢?而且真正修持菩萨道,修持利他行,一切围绕利他而转的时候,他根本没想到修持利他要得什么善报,他没有考虑自利。因为得善报是我爱执的体现,通过修持自他平等,我爱执已经泯灭了。他没有了我爱执,谁希望得善报?众生得到利益,他最高兴了,没有自己想得到善报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菩萨是一心利他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菩萨不求得善报,是不是就得不到善报了呢?不是。这是两回事。菩萨不求善报和最后能够获得善报是不一样的。这个以前我们分析过,这里还可以再分析。菩萨是一心利他、不求善报的。虽不求善报,他能不能得善报呢?肯定能得善报。为什么呢?因为因果是不虚的。你的心处在利他的状态,而且是高度利他、清净利他的状态,而因果是不虚的,善报肯定会有的,所以不求不等于没有,而且不求的善果更广大。这是很稀奇的,的的确确因果的规律是很稀奇的。我们越学菩萨道,越觉得绝对应该打破我爱执,如果不打破我爱执,很多殊胜的利益和巨大的资粮没法累积。
修了利他之后,如果心专注在“我要得到佛果、我做了这个事情有很大的功德”上,这样心就被局限了,被我爱执染污了。虽然善果肯定会成熟,但成熟的时候,就没有这么大、这么清净了。如果做了利他行根本不求善报,善果肯定成熟。而且善果成熟的过程当中,因为没有受到我爱执的染污,没有被我执局限在“我要得到回报,我要得到谢谢,我要得到后世成熟的大福报”上,心是开放的,所以果报就越来越大,没有局限性。
比如说,我今天放生就想着“我要得长寿”,善果就被局限在“想得长寿”的范围当中,没办法无限制地增长。或者想“通过放生我后世想要得到好的果位;通过布施我后世要发大财”,其实这就是一种回向,善根就被分别心局限了,成熟之后就没有了。如果你不希求这些回报,而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我不希求今生怎样,也不希求后世怎样,只希求众生得到利益。”你的心是开放的,没有受到我爱执的任何局限,所以果报成熟起来就不得了,非常非常清净、非常非常广大。通过这种方式累积资粮非常迅速,因为发心是缘一切众生的,根本没有边际,没有受到任何我爱执的影响。所以这种发心肯定得到殊胜的资粮,甚至还可以成为成佛的资粮。
不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如果我不考虑回向给自己,我是不是很吃亏?如果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众生,是不是也很吃亏?其实把所有的功德完全分享给众生、回向给众生,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话,受益最大的是自己。通过因果不虚的原则来看,越不考虑自己的人得到的善果越大。佛陀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佛陀成佛了。我们修菩萨道还在斤斤计较,所以进展非常缓慢,很多时候原地踏步。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被无明所导致的狭隘我爱执局限了,自己把自己捆住了,而不是谁把我们捆住了。所以只要心态开放了,不求自己的利益,很多利益会不求而自来。按前面分析的原理,就是因为没有被我爱执局限,所以放生、闻思修的功德没有边际,根本难以估量。
如果按照常规方式积累成佛的资粮,的确是看不到边的,根本没有希望。但是好就好在我们学习了菩提心的修法,它一来就让我们放弃自我,放弃自我之后,心就和法界、佛果相应了,这时自然很快就累积资粮了。如果我们想要很快积累资粮,必须要放下我爱执,一心利他。一心利他,不望得善报,这是积累资粮最快的、最捷径的方式,是得到善果最有力的方式。
佛陀和文殊菩萨等都是通过这样的窍诀而成佛的,寂天菩萨把这个方式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搞清楚里面的原理,搞清之后才愿意放弃我爱执,一心一意修持利他行,这样就能较快地和利他的行为相应。
辛三、摄义: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
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
这是对前面为什么修持自他平等的归摄,因为下面的科判就进入自他相换了。这是自他平等的摄义。
“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对于别人微不足道的口出不逊,我们也是加以防护,不想让自己受到这方面的苦。“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其他众生也应该如是地修持悲心,通过悲心来修持保护对方的善心。就是通过悲心保护众生,不要让众生的心受到伤害。
自己想怎样,众生也是这样,颂词的摄义就是这样。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众生也喜欢;自己想要防护的,也要帮助众生防护。比如别人骂自己一句话:“你的头发好难看”,或者“你的脸好黑”,这是微不足道的口出不逊,但我们马上反唇相讥:“我哪里黑了?头发哪里不好了?”这就是保护自己不要受到语言的伤害,如果把这个话回过去了,觉得就是保护了自己。对这么小的痛苦,我们都是不愿意忍受的,都愿意保护自己不受到这样的攻击。
“如是于众生,当习悲护心”,同样的道理,每个众生都不愿意感受强烈的痛苦,所以对于每个众生,我们都应该如是地通过悲心去修持保护他们的意乐,即“当习悲护心”。
我们平时修持的时候,最初是从内心中发起愿众生不要受苦的心。我们要发愿,不要因为自己的言行导致众生受苦。从主观方面我们不要生起伤害众生的心。从客观的角度看,虽然我们已经很防护了,但有些人也可能伤害到众生,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我们内心中并没有想伤害对方。内心当中首先不要生起伤害众生的心,然后在行为当中也要尽量保护众生,不要让他们受伤害。不要通过我们的行为、语言去伤害众生。我们要把心慢慢扩展,打坐观修时首先对一个众生观修,观修自己方方面面不要伤害他,内心中把这个法修纯熟,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最后对一切众生,比如人、旁生、地狱饿鬼,对伤害我们的人或非人,都来修持悲护心。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和菩萨道相应。这个颂词就是摄义,对于他众应该修持爱护心和慈悯心。
如亲精卵聚,本非吾自身,
串习故执取,精卵聚为我。
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
如亲精卵聚:“亲”就是父亲、母亲。“精卵聚”,精子和卵子相聚。“本非吾自身”,受精卵其实并不是我的身体。“串习故执取”,我们反复串习之后,对于精卵和合的身体认为这是我的。“精卵聚为我”,最后就执著“这就是我”。“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同样的道理,我们对于他人的身体为什么不可以执为我呢?一样可以执为我。
这个教授的意义很深,智慧非常尖锐。它告诉我们,我们的执著是一种妄执。我们既然可以把本来不是我的东西执为我,同样,对其他的众生也可以执为我。上师也讲过,我执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上几堂课我们反复强调这个重点。这个颂词的意思是,我们转生的时候,上一世的身体已经没有了,被土葬、火化或者天葬了,之后进入中阴身,(中阴身没有实质,没有明显、粗大的肉身),再后就开始投胎了。
以胎生为例,首先是投生者自己的神识作为主因,然后父精母血作为缘,(父精母血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父精母血和合的受精卵是不是我呢?不是我。其实父亲的种子也好,母亲的因缘也好,这个受精卵都不是我,这是很清楚的。后来我的神识投胎,进入到受精卵当中。里面共有三方面的因缘:神识是我的,父精母血一个是父亲的,一个是母亲的。神识入胎之后,受精卵在母胎当中开始发育,手脚、眼睛、诸根开始生成。这是不是我呢?其实并不是我们的身体。一入胎之后,我们就开始串习:这是我的身体。
“串习故执取,精卵聚为我。”现在我们的身体、手脚,它的助缘来自哪里?来自于父精母血。严格讲并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没有从上一世带来,从上一世带来的只是我们的神识。神识进入到受精卵当中,反复串习之后,我们就把“精卵聚”执为我了——这就是我的身体,你不能指责,你不能打我,不能骂我等等,执著就这么强烈了。短短的时间一串习,就把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变成是我的了。这个杯子也是一样,没付钱的时候不是我的,一付钱之后就变成我的了。本来不是我的,就变成我的,这是很简单的。把这个理论用到自他平等上面去,非常适合。
“如是于他身,何不执为我”,同样的道理,所有的有情、一切的众生也不是我,也是他身——这是张三的身体、李四的身体……虽然是他们的身体,但就像我们可以把本来不是我的精卵聚执为我一样,把本来不属于我的、他人的身体执为我、执为我所,这有什么不行的呢?把他们都执为我保护的范围——这是我的众生,我的分支,我要保护他们离开痛苦,保护他们得到安乐,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只不过我们没有串习而已。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认认真真地串习,不需要几年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生起“一切众生是我”的感觉。生起“一切众生是我的、是我所”的感觉之后,一切众生的苦乐就是我的苦乐,我要帮助他们摆脱痛苦,我要帮助他们获得快乐,我要帮助他们发菩提心,我要帮助他们走入正道,就好像我帮助自己一样。颂词把这个原理讲得很清楚。如果把道理搞清楚了,对于为什么可以把众生执为我,为什么修持自他平等,通过窍诀就完全可以了知。
在修菩提心的两大传统当中,阿底峡尊者的是七重因果教授。它首先从一切众生是我的母亲开始,然后观修每一世的母亲都对我有恩德,我对每个众生都要报恩。像这样对所有众生产生一种悦意慈,我们天生对亲人都愿意去报恩,所以把一切众生都执为母亲、执为亲人之后,我们就愿意同等去报恩了。通过这个思路修持利他心、修持菩提心。
以上的颂词、科判就讲完了自他平等的内容。它就是这些殊胜的窍诀,自他是平等的,修持自他平等以后,再修持自他相换,再修持自轻他重,利他心就生起来了。七重因果教授也是首先修利他,为了利他而发誓成佛。这里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也是利他,为什么是利他?因为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就是利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利他心也生起来了,为了利他,我发誓成佛。两种修法最后是一样的。
我们怎样产生像菩萨那样清净、伟大的菩提心呢?通过《入行论》当中的修法,慢慢一层层地观修,观修之后我们的心就逐渐在改变。关键我们的心态要改变,不是说把颂词看懂了、搞清楚就可以了。内心要安住在这种状态,才可以使心慢慢转变。以前完全是极端的自私,极端的我爱,现在慢慢开始有利他的思想,利他的思想越来越强大,慢慢胜过我爱的思想,最后相续当中完全是利他的思想,这时候我们修菩提心就成功了。
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是只说我们要修菩提心,但不告诉方法。寂天菩萨把修菩提心的方法告诉我们,而且通过一步一步修,就像上楼梯一样,慢慢走上去,越来越高,最后发现到达楼顶,已经达到了殊胜菩提心的高度,这时相续当中已经生起菩提心。一生起菩提心就和大乘道相应了,这时你要修密乘修法也好,修生圆次第也好,修大圆满,修净土法也好,一切修法都变得很简单。
为什么现在我们修大乘法、密乘法觉得很困难呢?因为最主要的菩提心的修法没有生起来,如果花时间把菩提心生起来,后面大乘的修法都是比较容易的。有了菩提心,忏罪也很快,罪业清净后,内心本具的功德也很容易现前。菩提心积累资粮的速度很快,如果你天天安住于菩提心,相续当中的福报会突飞猛进,福报一增长,什么事情都可以心想事成了。有福报的基础,想要生起什么境界——禅修的境界,修空正见、修生圆次第,因为有强大的福报作支撑,所以很容易成就。菩提心也是平等心,安住平等和实相本身就直接相应。只要我们生起了菩提心,整个大乘就基本上修成了;如果菩提心没修成,修大乘就看不到希望,没办法和大乘真正相应。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修相似的菩提心,生起相似的菩提心一点都没用。如果我们没有经过相似菩提心的阶段,比如修学《入行论》,学一遍、两遍或者讨论、考试、共修,没通过前期的累积,后期突然生起菩提心很困难。但是我们经过前面的不断积累之后,总有一天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相续当中一下子生起了殊胜的菩提心。
以上就讲到了自他平等的修法,以后再讲自他相换。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思考题
1、为何菩萨利益众生时,纵然是无间地狱也愿意欣然前往?此举与小乘行人有何差别?
答:生起了自他平等菩提心的菩萨,会时时刻刻护念着一切有情,如果有情从业和烦恼中获得了解脱,他会为此生起无比的欢喜心。这种快慰安乐超越了一切,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有了这种大安乐,菩萨决不会舍大求小,追求个人解脱的寂灭之乐,因为从大乘宗旨而言,自私自利是修行中最大的障碍。
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智者虽常处地狱,不障清净大菩提;二乘清凉自利益,得乐虽妙障菩提。”菩萨即使长期处于地狱,由于利他心极为强烈,根本不会障碍取证菩提;而声闻和缘觉二乘行人,就算住在寂静的地方饶益自己,也对解脱有很大的障碍。
2、强迫出家人把僧衣脱掉,会有什么过患?懂得这个道理后,你有哪些感触?
答:佛陀在《地藏十轮经》中讲,如果强迫出家人把僧衣脱掉,则是断三宝种,亦名为挑坏一切众生法眼,亦为毁灭我久勤苦所得正法,与诸众生作大衰损,比五无间罪还严重。
3、在讲经说法时,为什么需要引用教证?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答:如果说法从来没有教证,全部是自己的分别念,则很容易偏离正道。当然,若是大成就者,说出来的话会比较可靠,否则,随随便便就下定论,然后自己的语言成了弟子永远的依靠处,如果所说的有错误,就会将无数人引入无明之道,过失是很大的。
4、你如何看待藏传佛教?如果你周围有人毁谤藏传佛教,你会怎么样做?
答:请自己发挥。
5、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培养下一代?为什么?
答:不仅要让孩子学一点知识,最关键的是让孩子有悲心。
如果没有悲心,他长大以后读完大学、博士,会盘算着怎么样贪污,一直想着自己,根本不想这是众生的血汗,随便享用不合理,最后对自己、对社会都不利。因此,应该以慈心、悲心的理念教育下一代。
6、请以公案、教证说明:一切世间事,串习无不成。并谈谈你对此有哪些感受?
答:1)公案:《胜莲经》讲了一个公案,说以前在鹿野苑有一个婆罗门女,时时观想自己是老虎,后来有一天,她果然变成了老虎,将当地居民全部吓跑了。
龙树菩萨有一个弟子,也曾观修头上长角,结果真的长出了一个角。龙猛菩萨教他再继续观没有角,然后他不断地观修,角慢慢就没有了。
2)教证:佛经中说:“是故无论真或假,凡事若经久串习,串习力达圆满时,不思亦能生是心。”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
7、在依止善知识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原因何在?请以你所见闻的事例进行剖析。
答:不要盲目去依止,首先应该多打听、多了解。就像买东西,也要辨别是否是伪劣产品。依止上师是终生大事,不能随便去依止一个人,一定要多方观察,不然对双方都不利。
后一问请自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