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入菩萨行论 > 正文

生西法师辅导讲记——《入行论》第139课及思考题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6 20:44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宣讲了趣入菩萨境界的修法,作为凡夫俗子、刚学习大乘道的我们,确实应该反复学习论中所讲菩萨的行为、修行和境界。论典中很多颂词的词句虽然不是很复杂,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它的境界、意义非常深,尤其是里面讲到的很多修菩萨道的理念,和凡夫人在轮回流转过程当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完全是颠覆性的思维和修行方法。

对于这种殊胜的论典,必须要深刻地、用心地去学习。如果只是看一次、听一次,不去深入思维,也不缘所讲的道理去反复观修,我们的心就远远跟不上颂词所表达的菩萨境界。如果是这样,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我们能够听到《入菩萨行论》的名称,学习到里面哪怕一个颂词,都能够在相续中种下成佛的种子。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作为获得了暇满人身的人,其实是有能力去深入学习的,我们内心中可以生起很多修行佛法的智慧和境界,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在相续中种下一些种子而已。我们讲法的时候,假如一只蚊子、一只苍蝇或其他的旁生飞过来,它听到这个声音也能种下解脱的种子,但是作为人身而言,能力远远不止于此,我们不能够满足于只听一次法,和这个论典、上师、法结上了善缘就行了。

就像前面我们分析的,结上善缘或者种下种子,其实很多旁生及小含生都做得到。既然遇到了这么殊胜的论典,就需要认真地学习、思维,要在心上面去下工夫,让这部论典在我们内心中深深地扎根,让它发芽、开花、结果,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对待这个论典的态度应该是:把它当成一个殊胜的如意宝。

我们能够遇到这样的论典,绝对不是无因无缘的,有因缘遇到这个殊胜的论典,怎样把握这个善妙的机会,让它发挥更强大的功用呢?就看我们内心的态度。如果我们非常重视以《入行论》为主的这些佛法智慧的教言,我们越重视,就越容易去钻研,越喜欢去观修,对我们的利益也就越大。

学习《入菩萨行论》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颂词容易理解,因为容易理解我们就比较容易松懈。一般凡夫人的习气(但不是百分之百)就是如此。对于非常深的论典,觉得太深了就不想学或学不进去,就放弃了;对于一些词句比较简单的论典,又觉得太简单了,不愿意去深究,认为花这么多时间去钻研、去学习,是不是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把看似简单的也放弃了。深的,我们学不进去;“浅”的又不愿意学。

颂词虽然看似浅显,其实讲的是菩萨的行为、境界,意义是非常深刻的。如果对这些比较浅显的词句你都不愿意学,那我们到底能够学到什么呢?如果以这种态度去寻找,可能在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根本找不到所谓的、真正符合我们口味的教法。

在佛法当中,哪怕一些看似简单或者非常深刻的教义,其实都是在宣讲修行的方式或者诸佛菩萨的境界等,对我们调伏自心、获得离苦得乐的殊胜果位,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学习《入菩萨行论》的时候,一定要以比较殷重的、恭敬的、难得的心态去学习,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入菩萨行论》我们现在学到了第八品——静虑。如上所说,静虑是世俗菩提心能够增上的殊胜方便和助缘。现在学习的内容是修持自他相换,它在整个世俗菩提心当中是很关键的、非常殊胜的一个修法。

从一个角度来讲,自他相换就是把我们自私自利的我爱执,通过这种修法换成他爱执,把以前利自的心换成利他的心,把我爱执换成他爱执,这是自他相换的主要内涵。

自他相换的修法就是把我们的快乐给予众生,众生的痛苦由我来代受,通过这种修法和善巧方便培养我们的利他心。它的理念前面我们已经再再讲过,为什么通过自他相换就能够培养我们的利他心呢?里面的关键还是要打破我们的自私自利的作意,打破我爱执,然后生起利他的意乐。

为什么说自他相换的修法是修持世俗菩提心、趋入世俗菩提心的一种关键修法呢?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的我爱执非常严重,必须要通过刻意的观修、转变,才能够让我们懂得利他的理念,行持利他的修法,才会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真正产生利他的思想,这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我们像初地菩萨那样已经生起了殊胜的菩提心,这种修法对我们而言也许就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了,因为菩萨的菩提心已经生起了,生起之后他就恒时安住在菩提心当中,不间断地作意下去就可以了。但是对我们来讲,这是一个重大转变的阶段,怎样才能从自私自利的心一下子转变成无条件的利他呢?

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态,其实从早上到晚上,一天或者一个月,乃至一年当中,真正与利他有关的心态非常非常少,有时能产生一两次利他的念头,其他的念头几乎都是和自利的心态相合的。怎样将我们无始以来习惯了我爱、我爱执的、这个自私自利的心,转变成很无私、很纯净、非常广大的利他的念头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翻天覆地的转折,要把我们从一般的、世间轮回的这种众生的心态,一下调整到能够适应于菩萨道的这个高度。

这个方面,如果没有殊胜的教言去引导,只凭我们自我的一种造诣,其实是做不到的。我们流转到现在,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心这么严重,就说明:如果单凭我们自己的能力,是没有办法扭转这种心态的。如果能够扭转,那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漂流,时间已无法计算,但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为何我们从来都没有扭转过。现在我们遇到了《入行论》,遇到了能帮我们扭转自私自利的心态、能够打破我爱执的殊胜修法,一定要非常认真地去观察、观修才行。

现在我们看颂词。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癸三、自他为主之功过”这个大科判,分“子一、相之差别”和“子二、果之差别”。现在我们讲果之差别。

子二(果之差别)分三:一、分别宣说;二、摄义;三、以实例说明。

第一个科判上面我们已经讲完了,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二个科判。

丑二、摄义:

摄义就是对前面“分别宣说”的摄义,即对果的差别的摄义。颂词是: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

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这个颂词就是对前面内容的归摄。

字面上意思:所有世间的安乐、快乐,都是从利他而生起的,而一切世间的痛苦都是由自利而生成的。

下面进一步观察:“所有世间乐”,就包括我们在世间当中的身体的快乐、内心的愉悦、还有得到财富的快乐、遇到好风景的快乐、吃到好饮食的快乐等等,这一切世间的快乐都是从利他而产生的。如果说世间的快乐是果,那么这个果不可能是无因无缘产生,按照因果缘起的规律来讲,所有快乐的因一定是善业,通过善业而产生快乐,这是因果不虚的一种规律。

既然所有的世间乐都是以善业而产生的,此处说“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为什么不说“悉从善业生”呢?其实这里是在强调利他。利他和善业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所有的善业都是利他的吗?利他都是善业吗?

当然利他绝对是善业,这个毫无疑问。从菩萨乘的高度来讲,比如说发起了利他心、慈悲心、菩提心,它们当然是清净的善心。从菩提心的角度来讲,菩提心是利他的,所以它是一种善心。从这个利他的善心产生一切世间的快乐,比如说,我们修持通过菩提心摄受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些善法,究竟可以成佛,暂时可以获得世间的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毫无疑问的。

那所有的善法是不是都是大菩提心呢?绝对不是。除了很明显的,比如《入行论》中所讲的、大乘当中所强调的利他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之外。

既然所有的世间的快乐都是由善业而产生的,而这个地方讲“悉从利他生”,我们就会想:利他和善法是不是可以划等号?善法是不是都是利他的呢?在菩提心当中,所有的善法都是以利他为宗旨,利他的痕迹非常明显。

世间的一些善法,比如说十善或者修桥、补路,是不是有很明显的利他痕迹?不杀生是不是利他?不偷盗是不是利他?这些都是善法,如果站在菩提心那样利他的高度来讲,的确没有。因为菩提心一定是成佛的正因,而世间的善法并不是成佛的正因。

世间的善法有没有很明显的利他呢?其实所有的善业都是以利他为根本而产生的。菩提心的善业肯定是利他,小乘(声闻乘)的善业,也有利他的成分和利他的功效。

世间的善法,比如说十善当中的不杀生,从某个角度来讲,我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杀生,其实不杀生里面也有利他,因为我没有杀害众生,让众生没有感受相应的痛苦(因为离苦和得乐二者之间就是一本体、一反体的关系),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没有痛苦就是快乐,快乐当中肯定是无苦的,无苦当中肯定是有快乐的。

世间当中的善法,比如说,哪个地方地震了我去捐款,这个行为是不是利他呢?当然是利他。我去做志愿者帮助别人,是不是利他呢?也是利他。这个地方的路不好,我把路修好了,是不是利他呢?是利他,修桥、不杀生、不偷盗和不邪淫也是利他。

即便没有达到菩提心高度的利他心摄受,世间当中这些能够观察到的善行,包括前面所讲菩萨戒摄受的善行,声闻乘摄受的善行,还有一般的世间善行,哪怕是修桥、补路或看到乞丐后给他一元钱,都有利他的成分。一切的善行都是利他的,都是以利他为根本而安立的。

所以说一切的善行都是以利他为基础,包括不杀生、放生、布施、不偷盗等等善行,都是能够利益他人的。只不过菩提心里面利他心的成分很重。菩提心的作意就是一定要刻意地利他,而且以利他作为首要的动机和行为,利他的成分非常明显。而世间当中并没有像菩萨乘这么刻意地去提倡利他,其实还是有利他的成分。

我们只是观修菩提心,没有做行动,是不是利他呢?虽然只是在我的内心当中想到要利益众生,但这时的心是善的,所以观修菩提心本身也是一种善法。

比如我们去外面帮助他人,这时候行为可能占主导,而心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我们真正观察,当我们愿意去帮助他人的时候,里面有利他的行为,也有利他的心,于是就生成了一种善法,善法一定是以利他为基础才成为善法。我们真正分析的时候,所有的善法、善业,多多少少都有利他的成分在里面,或者说以利他为根本而形成利他的善业,而这个善业能够成就快乐的果报。

“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的快乐都是从利他的心和利他的行为而生成的。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世间快乐的话,必须要修善法,也必须要将我们内心当中利他的这种心引发出来。

当然世间善法中利他的心不是很明显,作为修菩提道的人,我们能不能满足于这种不明显的利他行为呢?当然不能满足。因为我们还要通过这种善巧方便,刻意地修持我们的心,调伏我们的心,让内心当中的利他的念头成为强势、成为常态,这个方面才是我们修学菩萨乘、修学菩萨行或者修持大乘的目标和任务所在。所以“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是可以成立的。

“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世间当中所有的痛苦,大到地狱当中的痛苦,小到我们平时的头痛、感冒或者夏天感到的闷热,都是由自利而成的。像前面分析一样,“世间苦”是一种果,这种果不可能无因无缘而产生。一切的苦果都有它的成因,它的成因是什么呢?按照因果规律来讲,一切苦的成因来自于恶业。既然一切世间苦来自于恶业,所以此处 “自利”其实就代表恶业。一切自利都是和烦恼、恶业等同的。

比如说,杀生可以感受堕地狱的异熟果,从地狱出来之后,还会感受短命、多病的等流果,杀生相不相合自利呢?相合自利。按照《大圆满前行》的观点,杀生分三种动机,第一类是以贪心而杀生,比如贪著动物的肉,然后把它杀死了;第二类以是嗔心杀生,比如很讨厌这个众生如蚊子,一巴掌把它拍死了,或者把怨敌杀死了;还有以愚痴心杀生的,比如有些教派认为,如果杀死这个动物献供,就会有很大功德。不管是贪欲、嗔恨、愚痴,都和自利有关。

有时我们看到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倒霉了,就兴灾乐祸,这也是一种自利。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自己觉得很舒畅,好像满足了自己的愿望——我很讨厌他,现在他终于倒霉了。这种感觉其实是一种自利。哪怕是这种心态、烦恼,都和自利、我爱息息相关。杀生、偷盗、邪淫都是如此,都是从满足我爱、满足自利的出发点形成的。所以“所有世间苦,咸由自利成”。

这方面讲到了自利和利他二者之间的差别。当然有些时候自利也有不同的标准,我们下面还可以分析。反正一切世间的快乐是利他而产生的,一切世间的痛苦是自利而产生的。

利他的心态基本上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因为要利益他人,自己的心、行为必须要向众生开放。而自利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行为,它是自我封闭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当然开放或封闭的程度不一样,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不同程度引来的苦乐也不一样。但是不管怎样,利他是开放的,自利是封闭的。

从世间的层面来讲,不杀生就是开放的、利他的心态。能够不杀生、不杀害其他生命,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能够容忍这个生命,在我面前不管给我作害或者怎么样,都能够生起利乐它、不让它受苦的心,就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而杀死它或者伤害它,就是没有考虑对方的、封闭的心态。杀生的时候心态是封闭的,不杀生的时候心态是开放的,不同心态就会引来苦乐。世间的苦乐就是从这方面生成的。

进一步讲,在声闻乘的修法当中,严格持守不伤害众生的戒律,这方面就是利他。以利他为基础再修无我,就可以获得解脱果——阿罗汉果。从另一个角度讲,他没有考虑到一切众生成佛,不考虑其他大多数的众生,只是自己一个人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从这个角度看也是封闭、自利的心态。当然自利的层次不一样。

前面所讲世间的自利几乎等同于恶业,那么声闻乘的自利是不是一种恶业呢?当然不是世间凡夫的恶业。但是相对于广大的菩提心来讲,如《大乘经庄严论》等很多大乘教典所言,声闻乘的发心算是一种歧途,有时甚至将它比喻为服毒。从这个标准来衡量,它就不算是善法,也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恶”。(当然这个恶要打引号,不是染污的恶。)通过封闭的、自私自利的心态,他会不会感受苦呢?因为“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当然他只能获得阿罗汉果,没办法获得大佛果。

在“苦”的定义当中,“苦”有时指生死轮回当中的苦;有时也指没有完全灭尽所知障的种子,没有彻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所谓生死的苦有两种,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凡夫人在轮回当中流转的时候,在六道轮回中从此道到彼道,这叫分段生死。声闻阿罗汉没有分段生死,已经是圣者,但还有变易生死——刹那生灭或者有意生身。变易生死是一种微细的苦,这种微细的苦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自利,因为心态没有彻底开放,有某种程度封闭的缘故,它也是由自利而成的。我们也可以从这方面理解。

当然更高层次的菩萨乘,发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对一切众生是彻底开放的,不管任何种类的众生,要让一切众生永远离苦得乐,永远将众生安置在大觉悟之地。因为心完全开放,所以果唯一是佛果,没有丝毫的痛苦,既没有凡夫的分段生死苦,也没有声闻缘觉的变易生死苦。从以上分析我们也可以知道,一切的乐都是利他而成的。

因为封闭和开放、自利和利他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可以从世间的角度和声闻乘的角度安立自利利他的苦和乐,然后从菩萨道乘的角度,来安立一切快乐,乃至成佛的快乐,都是由利他心产生的,一切世间的苦,都是由自利产生的。从这方面我们可以知道“摄义”的内容。

我们回顾一下讲果的差别,苦和乐的果的差别从哪里来的?是从利他和自利的心态而产生的。

丑三、以实例说明:

前面讲了很多道理,下面再举实例直观宣讲一下不同的果的差别。

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

字面意思:不需要再用很多理论宣讲它的理由了。凡愚者求自利,“求自利”是因,所以现在仍流转。“牟尼唯利他”,所以他已经成佛了。“且观此二别”,我们只是看一下二者的差别,就知道了自利和利他不同的果。

“果之差别”到底是怎样呢?就从“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这两句可以看出来。这个颂词很著名,频繁出现在很多大德的注释中,他们在宣讲菩提心利益的时候几乎都会引用。如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等,都频频引用这个颂词作为教证。因为这个颂词的确很殊胜、很直观地讲到了自利和利他的差别。前面我们反复讲道理,讲了道理之后以实例说明,直观地告诉我们自利和利他的差别。

“凡愚求自利”,“凡愚”是果,它的因是什么?求自利。我们无始以来都在求自利,凡夫人就是这样,老是想自己获得利益,所以只要自己能获得利益,就可以不择手段。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他也不愿意伤害众生。但是,如果他内心的想法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顾不得这么多了,不管什么都愿意干,甚至杀生偷盗都愿意干,只要能够挣钱,让自己获得利益就可以。这种时候,他就会不择手段。这就来自于自利。无始以来凡夫都是以这种心态作为主导,总是想自己获得利益,反而自己没办法获得利益。所以说无始以来凡夫人都在求自利,但是所得的果是什么?“凡愚”两个字说得很清楚。现在还是“凡愚”——凡夫、愚者,还是愚痴的凡夫人。

现在不改变会怎么样呢?如果还不改变自私自利的想法,不改变我爱执,以这个因到了后世,还是凡愚。这样就永无休止地流转下去,直到有一天碰到改变它的因缘,比如《入行论》。因为《入行论》等大乘教言的出现,我们才知道:导致以前流转到现在成为凡愚的因,就是来自于自私自利的作意,来自于我爱执。所以开始接受利他的理念,开始训练、调伏自己的心,让自己逐渐地树立起利他至上的理念。

从树立起利他的理念开始,我们再看下一句,“牟尼唯利他”。“牟尼”是释迦牟尼佛,这里代表一种果位,代表什么果位呢?彻底的二利,完全的、永远不变化的快乐,就是殊胜的佛果,觉悟的果位。圆满觉悟的果位是果,它的因是什么?

“唯利他”,因就是利他,从利他来的。有时候我们想:“一心利他了,我怎么办?我如果把所有都给别人了,那我得到什么?”这完全是因为没有了知业因果的秘密而导致的愚痴。笼统地讲,释迦牟尼佛从三无数劫之前开始发起利他心,然后在三个无数劫当中训练利他心,三个无数劫过后成佛了。作为佛弟子,我们都知道成佛是什么概念。

前面我们讲了“凡愚唯自利”,当我们碰到像《入行论》这种教言的时候,我们终于知道了这个观念不对。以前我们求自利,因此一直在轮回当中流转,一直成为凡愚。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打破自利心而生起利他心,打破我爱执而修他爱执。以前我们只是考虑自己、考虑自利,从来没考虑利他,没考虑他人的利益,现在我们要考虑他人的利益,从现在开始修持利他心。

如果一天当中生起了两、三次利他心,或者一年、一个月当中生起几次,我们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其实远远不够,偶尔生起利他心不算什么。其实不要说人,连旁生都可以产生利他心。前面我们讲了,要让利他心成为强势、成为常态,成为心中一种主要的心理状态才行。要成为这样,必须刻意地去观修才行。

现在我们可能内心当中利他心还不够深厚,但是我们接触到这个论典,知道了利他的重要性之后,就要从现在开始观修,把它作为真正的修法认真对待,开始培养利他心,就像释迦牟尼佛,他在三个无数劫前开始培养利他心,开始生起利他心,三无数劫之后就成佛了。

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利他心,它就真正成了成佛的因:第一,和轮回流转的洪流说再见,我们要离开轮回了;第二,相应于菩萨道,相应于佛道。虽然现在我们的心可能还在造作,夹杂了自私自利,但是毕竟已开始随顺于成佛之道了。以前根本不随顺,至少现在开始随顺了。不管怎么样,如果从现在开始生起利他心,三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有些地方讲这是不了义的讲法,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即便需要三个无数劫——有时我们觉得三个无数劫非常漫长,其实真正看一下,我们流转轮回的时间绝对不止三无数劫,而是无数个无数劫,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现在不改变,以后还会流转无数个无数劫。在这么长的流转过程当中,三无数劫基本上只能算一刹那,就像一天当中的一个刹那一样短,只不过在我们看来很长。其实真正从整个时间的洪流上来观察,从我们整个流转的次第来讲,三无数劫的时间根本不算长,很短很短。更何况,如果我们修持菩提心,再修持净土、密法、大圆满等等,根本不需要三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

但最关键的是利他心必须要培养起来,从果的差别就能看出:众生无始以来都考虑自利,所以现在还是凡夫,还在承受一切的痛苦,没一点自在;释迦牟尼佛从三无数劫前开始利他,现在已经成佛了,解决了轮回当中的所有问题。

我们和佛比较一下,要经常通过这种教言来反观自己。可以这样说,三无数劫前我和释迦牟尼佛一样,都是凡夫人,他老人家也是凡夫人,我也是凡夫人。但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佛陀他老人家三无数劫前发了利他心,开始往上走了,我还是自利心,所以三无数劫之后我们再会面,佛陀成为我的导师,我还是凡夫人。现在我和其他的道友、和外面的世间人一样,也是凡夫人,但是如果我们现在开始修利他心,再过三无数劫我们就成佛了,他们还在流转。这是很明显的。

能不能改变自己,关键看我们能不能调伏自己的我爱执和自私自利,所以“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只是一心一意地利他,最后得到了什么?最后成就了佛果;我们一心一意地自利,得到了什么?还是一个充满了业障、痛苦、烦恼的不自在的凡夫人。

“且观此二别”讲得很清楚,就看这二者的差别。如果从世间的层面来看,一心一意造恶业的人和一心一意利他修善法的人,死后的上升下降很明显。一心一意利他做善法的人在死了之后,可以升到善趣去;一心一意伤害众生、自利的人,死后就是堕恶趣了。现在来讲也是这样的。

从佛传来看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佛的公案,因为提婆达多总是喜欢生害心,佛陀总是修持善心,所以最后佛陀成佛了,提婆达多还是凡夫人,显现上是这样的。世间修善法、修十善的人也是一样的,修利他的人和修自利的人,死了之后上升的上升、下降的下降。

我们这些道友也是一样的。我们在座的道友,现在表面看起来都一样,都是血肉之躯,从外在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差别。但是如果有些道友内心当中修利他,有些道友内心当中修自利,当死的时候(假如我们同一个时间死的话),肯定是上升的上升,下降的下降。到最后的时候,投生何处不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而是靠自己到底修了什么法,哪个法串习得多,跟随善恶的串习会从而有不同的上升或者下堕。所以说“且观此二别”。

寂天菩萨通过这些颂词来提醒我们,我们要觉醒,不应该再求自利了,应该开始发利他心,开始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这方面是很重要、很关键的。以上分析了“果之差别”。

癸四(自他不相换之过患)分二:一、真实宣说;二、教诫断除彼因。

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有很多过患。学自他相换时,第一要知道修持自他相换有什么功德。第二要知道因上、果上各有什么差别,过患是什么。从方方面面了知这些后,我们就愿意修持自他相换了。

首先是真实宣说不修持自他相换的过失。

子一(真实宣说)分三:一、未见之过患;二、可见之过患;三、摄义。

“未见之过患”是我们没见到的过失,以肉眼看不到,但以佛眼可以见到、可以安立。第二是可以见到的过失,通过我们的分别念可以观察到、眼睛看得到。第三是归摄。

丑一、未见之过患:

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

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字面意思:如果不能以自己的快乐真实相换他人的痛苦,非但不能成佛,即使在轮回当中也没办法获取善趣的快乐。

这就是未见的过患,为什么呢?因为凭我们的肉眼凡胎,后世的很多过患是没有办法观察的,所以叫未见的过患。但是佛菩萨有殊胜的智慧眼,他们可以看到,如果不修持善心、不修持利他心,会感受到什么痛苦;如果修持了利他心,会感受到什么快乐。所以通过佛菩萨的教证来安立未见的过患。

作为佛弟子,我们可以相信佛菩萨的智慧是全知的。世间当中也是这样,比如人和人之间的眼根也不一样,以眼睛为例,有些人的眼睛是0.2,有些人的是2.0;0.2的近视眼就看不到比较细的、远的事物,2.0的就看得清清楚楚。同样是眼睛,就有这样的差别。凡夫人看不到的事情不等于佛菩萨看不到,我们不能说因为自己看不到,就觉得佛菩萨说的是假的。

我们现在看不到不要紧,我们相信佛菩萨的眼睛看得够清楚,而且已经给我们指出来了。用世间话来讲,因为他们很正直,用佛教术语来讲,他们既有智慧,也有慈悲方便,所以他们告诉我们,如果不修持利他,会有这种过患。

如果我们没有“以自乐真实换他苦”,即不修持自他相换,没有把自己的快乐换给众生去感受,众生的痛苦换来我来感受,“非仅不成佛”,不但成不了佛,而且“生死亦无乐”,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有快乐。这怎么理解呢?前三句不会有什么问题,第四句可能稍微有一点疑问,我们可以解释一下。从菩萨乘的角度来讲,自他相换是成佛的主因。因为此处自他相换就是菩提心的代名词,所以如果你不修菩提心就不成佛,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修自他相换就没办法获得善趣的安乐吗?这方面我们可能会有一点疑惑。“生死亦无乐”,“生死”是轮回、善趣的意思,只要我不修持自他相换,就没有办法获得善趣的快乐,这怎么理解?

除了修菩萨乘发菩提心、真正懂得自他相换的修行者之外,其他修世间十善、修小乘的人都没有发菩提心,世间人也没有发菩提心,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些善法有没有快乐的果报?如果世间十善没有以菩提心摄受,就没有办法获得快乐的话,那么佛陀在经典中所讲的“善因得善果,善法得快乐”的因果规律就会虚耗了,当然因果规律是不会损耗的,善法绝对可以得到快乐。

问题在于此处讲“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则“生死亦无乐”。如果你不修持自他相换,你连善趣的快乐都得不到,这怎么理解?首先我们肯定善因可以得善果。世间的十善可以获得快乐,这可以确定。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则“生死亦无乐”,这怎么理解呢?通过观察分析可知,世间的十善当中也有自他相换的成分,当然这个成分不是菩提心,它的规格要往下调一两个档次。

这又是怎么讲呢?菩提心当中的自他相换是成佛的主因,而世间的十善不是成佛的主因,这方面二者之间有差别。但是在世间十善当中,有没有自他相换的因素在里边呢?它有自他相换的因素,只不过这个自他相换不能等同于菩提心高度的自他相换。

这是怎么理解呢?前面的颂词讲过,所有的世间乐都是利他生,所有的世间苦都是由自利而成。如果把这里的“自他相换”等同于“利他”,“不自他相换”等同于“自利”,这样换算,就可以承接上文的意思,进行直接解释。即: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的利他,就没有办法获得善趣的快乐(即前面所讲的“一切世间乐”)。不修持这种利他的善行,就没办法获得世间的快乐;如果修持利他的善行,善趣当中可以获得快乐。这里把“自他相换”等于“利他”,“不自他相换”等于“自利”,就可以解释了。

再进一步观察,在世间善法当中,比如修桥补路、不杀生、不偷盗等世间善法或十善当中,有没有类似于自他相换的内容、成分?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善法当中的确有。比如去修桥,桥修好后,别人就可以从这个桥上过,就可以得到快乐,离开痛苦。在修桥的时候,我付出体力、财力或者操心,这些都是苦。这样相当于把众生的苦由我来代受,然后把我的快乐给众生了,其中也有自他相换的内涵。

不杀生、不偷盗也是这样的。不杀生,就是让众生无苦,让众生快乐,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他相换。所交换的东西有时候是财力,有时候是物力。像这样把快乐方面让众生去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承担一部分的痛苦,里面也有自他相换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把它降低到世间的标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如果你不修持世间善法,在生死当中也不可能获得善趣。

这个颂词还可以换一种解释的方式,不降低自他相换的标准,纯粹从菩萨乘的意思来解释。“若不以自乐,真实换他苦”:如果一个修行菩萨道的菩萨,不修持自他相换,“非仅不成佛”,肯定成不了佛,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自他相换是成佛的正因。

而且“生死亦无乐”,怎么理解呢?以菩提心、菩萨乘的高度来解释:如果你不修持自他相换,就体会不到菩萨在修持利他行过程当中的快乐。“生死亦无乐”,“生死”就是轮回,在成佛或者登地之前菩萨还会在轮回当中流转,这期间能不能获得快乐呢?

前面我们大概讲过这个理念。比如菩萨发心利他,为了利益众生去布施、持戒,可以获得一种快乐,但是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的菩提心,这种快乐就会失去。前面我们经常引用一个颂词:“思利及得方,解义亦证实,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思维利益众生的快乐、找到了利益众生方法的快乐、理解了内容的快乐、证悟了真实义的快乐,这四种快乐是小乘永远体会不到的。

换句话来讲,以自他相换菩提心利益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是一种快乐。比如帮助众生去掉痛苦,如果能够帮助众生把痛苦去除了,我非常快乐;如果能够让众生获得快乐,我非常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于自他相换。如果你不修持自他相换,就永远没有这种快乐。所以菩萨发心的快乐、利益众生的快乐、将众生安置在佛地的快乐,是小乘行者、世间凡夫永远得不到的。

打个比喻讲,一个母亲很爱她的儿女,当儿女离开了病患、痛苦,当儿女考上好学校或者找到好工作,有什么大喜事,母亲会不会很快乐?母亲见到儿女离苦得乐的这种快乐,旁人是体会不到的。

菩萨在生死轮回当中,通过代受众生苦、给予众生快乐而得到的这种安乐,其他的众生不发菩提心,就永远体会不到。

所以直接解释 “生死亦无乐”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修自他相换,不但成不了佛,而且在轮回当中,由真实解决众生痛苦、给众生带来安乐的这种快乐,你是没办法体会的。

就像做志愿者、做义工是很快乐的。如果我们不去做义工,就体会不到做义工和帮助别人有多快乐。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体会到。同样的道理,如果不修自他相换,就永远体会不到修自他相换的快乐。所以说“非仅不成佛,生死亦无乐”。

以上两种解释方法都是可以的。颂词当中直接或者间接的意思,都可以去理解。这是“未见之过患”,如果不修自他相换,这些快乐是没有的。

丑二、可见之过患。

“可见之过患”就是通过分别心直接分析观察可以知道的过患。

后世且莫论,今生不为仆,

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

字面意思:后世的过患暂且莫论,即便是今生当中,我们也可以现量见到很多的过患。“今生不为仆,雇主不予酬”:今生当中如果仆人不做仆人的事情,雇主不做雇主的事情,都“难成现世利”。

这怎么理解呢?以仆人和雇主做例子。仆人,如现在的保姆或过去的奴仆,他们主要是给主人做事情,打扫屋子、做饭等,其实他们都是各取所需。仆人给主人做事情,有点像现在上班的人给老板做事。作为仆人或者职员来讲,必须要做好老板要求你做的事情。如果你不自他相换的话——这个自他相换的概念是:你要让老板得到快乐。你把事情做好了,老板赚到钱很快乐,或者你把房子打扫干净了,让他看到很高兴。你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当然会有一定的苦,你要承受一部分的苦,然后把快乐给主人或老板。如果你不愿意自他相换,不愿意老板获得快乐,自己不愿意为此承受痛苦,你不做事情则“难成现世利”。为什么呢?因为你得不到工资,拿不到报酬。你一天不做,一天没工资;一个月不做,一个月没工资,因此就没办法成就现世的利益。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今生不为仆”和“难成现世利”要连起来看,“雇主不予酬”和“难成现世利”也要连起来看。前面已经分析了“今生不为仆,难成现世利”的意思。现在再来看“雇主不予酬,难成现世利”的意思。

作为老板、雇主,别人给你做了事情,如果你不给予报酬,不愿意让对方得到拿到工资的快乐,可能别人就会控诉、造反或者不再给你做事情,你就得不到快乐,所以说“难成现世利”。

雇主给报酬,或者自己给别人钱或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相换,让对方得到快乐,自己也要承受一部分轻微或较大的痛苦,然后把快乐给别人。“雇主不予酬”,如果你不给别人薪水,没有给别人快乐,没有利他,你就“难成现世利”。也许你在这个月中捡到了便宜,但是如果你每个月都这样,就没人愿意给你做事情,你自己的想法也永远实现不了。所以可见的过患也是这样。

今生当中,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利益的,如果大家都站在自他相换的立场,都接受这种法则,那么大家各取所需,都能够成就现世的利益。不论哪一方打破了这种规律,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让对方快乐,他自己也会因此遭受很大的失败。古代是这样,现代也是这样的。这种信用、诚信其实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或法则。

如果自己违背了这种法则,就没办法在世间当中过得很好。如果你的诚信已经缺失了,你的亲人、邻居不相信你、整个社会都不相信你,你在这个世间就会孤立无援,很多困难、麻烦就会接踵而至。反过来讲,你很愿意利他,愿意遵守前面我们讲的这种法则,那么你的亲人很愿意相信你,其他的老板、公司也相信你,你在方方面面就会得到很多的利益和照顾。

其实利益他人也就是利益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你伤害的越多,面积越大,反过来对自己的伤害也就越大;如果你伤害的范围小,反过来伤害自己的力度就小。利益众生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发了很广大的利他之心,这种放射出去的力量一旦回来,自己就得到很多的利益。如果自己只是发起了很小的利他心,反弹回来的力量也就小。就像平时讲的,反作用力也就小,自己得到的利益就小。如果发的利他心很广大,这种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对自己的利益就越大。这方面其实也是一种规律。

为什么《入行论》要讲广大的利他呢?当然这里并不是出于功利心:“因为我要自利,要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我要普遍地对一切众生发起利他心,最后想得到的是,这个力量返回来时,我得到更大的利益”。的确广大的利他能够得到自己最大的利益,但是并不能够以此作为我们修持自他相换的动机。修菩萨行的动机是纯粹是利他的,不考虑自利,不考虑自己,纯粹利他,这是我们修持菩萨行真正的、根本的要点。

前面我们再再提到,“不考虑自利”不等于“没有自利”。因果不虚的缘故,不考虑自利,肯定会获得自利,可能获得的更多,而且所获得的是非常广大、清净、无染的殊胜利益,这个利益就是成佛。

如果佛陀在发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哪怕是夹杂了一点点的自利心、功利心,或者最初的这一点点功利心没有改变,这一点点的自利心就没办法让佛陀成佛。正因为他一心一意地利他,不考虑丝毫的自利的缘故,所以他的回报很清净,就成佛了。

对这方面的因果法则,我们要认真思考。思考好之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尽量发起利他心,发起对治自私自利、对治我爱执的心,不要让自私自利之心存在,在我们的相续中连一点点的立足之地都不应该有,这时候修行才会成功。

话又说回来,作为初学者来讲,刚开始不一定能够马上做得到,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一个标准。“现在做不到”不等于“以后做不到”。既然现在做不到,我们就要努力,慢慢向这个标准去靠近,通过不断努力,最后我们会发现,利他的心会越来越强,自私自利的心会越来越弱了,这是通过修行得到的。我们不要只是站在理论和学术的角度去学,这样相续当中永远生不起纯粹的利他心,我们一定要通过理论去实践,去逐渐改变和调伏我们的心。

只要我们不间断地修下去,利他心完全会充满我们的相续,最后一起心动念就是利他心。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起心就是自利心,要使劲想一想才能够生起一点利他心,要使劲挤一挤才能够把利他的水挤出一点点来,现在差得很远。

我们要反复观修,最后一起心动念就是利他心,再怎么挤也挤不出自利的水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修心成就了。菩萨就是这样的,菩萨的内心充满了菩提心、悲心、充满了利他心,所作所为都是以利他为首要,根本不考虑自利,因为他不需要考虑自利。我们就要朝这个目标进发。

当然这个地方是从过患来讲它的必要。了知过患之后,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调伏我执,生起殊胜的利他菩提心,这是非常关键的。

第一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思考题

1、“所有世间乐,悉从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你对这个颂词有什么感触?请以发生在你身边的事例说明。

答:请自己发挥。

2、请以实例剖析:利他与利己所生的苦乐之理。

答:在三界之中,众生无始以来都在为自利而劳碌,时时刻刻为了自身利乐而追逐不休,可是结果仍是无尽苦海轮回。这种爱执自身的习气如果不能断除,也就毫无安乐可得,将永无止息地流转在三界火宅中受煎熬。

反之,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智者们为例,他们在因地时,也曾是凡夫众生,但他们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并且将一切都投入在利益众生的事业中身体力行。不仅一生如此,他们在生生世世,乃至发愿在轮回不空之际,都是如此,不顾自己身命善根等一切,唯一谋求众生的利益,从来不为自己考虑,而其结果,却是得到了无上成佛大安乐。

逐自利者堕落无尽苦海,唯利他者终成无上正觉,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效智者的足迹,去精勤修习利他菩提心呢?

3、如果不修持自他相换,将会有什么过患?请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1)未见之过患:如果不能以自身的安乐,真实相换别人的痛苦,那么不但获得断证圆满的佛果是天方夜谭,甚至在生死轮回中也不会有善趣的快乐,因为一切快乐之源就是利他。这种果报虽然现在看不见,但它是确实存在的。

2)可见之过患:暂且不论自私自利者来世果报如何,在现世,比如主仆之间,如果仆人以狡诈行为骗取利益,一旦被发现,就会丢掉工作;而如果主人不愿支付酬劳给别人,吝啬又轻视仆人,则仆人也不会为他付出,这样,就连今生的小利乐也无法成办。

4、有些人认为自己应该先修行,暂时把众生的死活置之不顾,等自己成就了以后再度他们。这种想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正确。自己发了菩提心以后,眼睁睁地看着众生受苦乃至死亡却见死不救,说证悟以后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这简直是一种空话。“不救一虫,何以救天下?”连一个小虫都不救的话,声称要救天下的众生,恐怕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对身边的每一个众生,甚至一草一木,都要以利他心来对待,倘若有了利他心,即使修行没有很高的境界,但也是菩萨的行为。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