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修practice > 正文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19/7/1 11:13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菩提树与明镜台

神秀上座与行者卢慧能相遇的时候,他55岁,他23岁,他们写下了中国佛教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对偈语。

那时候,神秀禅师早已是学贯儒佛、博综多闻的大师,曾经“游问江表,老庄玄旨,书易大义,三乘经论,四分律义,说通训诂,音参吴晋”。

当他五十岁,到黄梅东山之时,拜谒五祖弘忍禅师,被五祖禅法所折服,不由得惊叹:“此真吾师也。”留在东山砍柴挑水,丝毫没有上座法师的架子。

神秀禅师以苦行自役而求其道,深得五祖弘忍的器重,对他说:“吾度人多矣,至于悟解,无及汝者。”更对门人说:“如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我与神秀论《楞伽经》,玄理通快,必多利益。”

大约五六年后,一位岭南的“獦獠”卢慧能拜谒五祖弘忍,五祖令他去槽厂砍柴踏碓。

几个月后,五祖弘忍指示门人呈上偈语,若悟大意,则传授衣钵。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神秀上座澄心作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看了,告诉门人:“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回到房中,却告诉神秀上座,此偈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在槽厂舂米的行者卢慧能听闻童子持诵此偈,便知尚未见性,亦作一偈,以对治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用自己的鞋子擦去,告诉大众,此偈亦未见性。

后来的人读到这两首偈颂,知见纷起。有人说慧能之偈不如神秀,有人说五祖为了保护慧能而擦去偈颂,有人说这两首偈颂代表了不同的宗派主张……

禅宗常说:“种种法门,皆悉如幻,本无实法与人。”

本为对治种种执著,对治以后,病与药二法尽除,更无去处。慧能听闻童子诵神秀之偈,便知此偈着于“有”,便作一偈谈“空”,今之学人,岂可又执一时之方便而执著“空”“有”!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求衣钵与求法

当天而五祖悄悄潜入槽厂,问慧能道:“米熟了吗?”

慧能行者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即是说,自己的见地已然纯熟,却还欠一“筛”。

用手杖击碓三下,慧能便明白了,晚上三更时到五祖的方丈室中,听五祖为他说《金刚经》,慧能行者当下见性,说偈道: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五祖将袈裟传付给了这位居士:“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连夜将他送下山去。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那时候,唐代社会的阶级门阀之见十分顽固,许多人不能忍受一位不识字的行者得受衣法,争相追逐,夺回祖师袈裟。

而正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砍柴行者,走出了当时所有人的一个知见误区,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禅法,给了当时以身份、学问自矜的社会精英们一个始料未及的震撼。

而神秀上座在呈上自己的偈颂前早已发愿:“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

他对抢夺衣钵没有兴趣,却对求法的虔心不改,还是默默地担柴挑水,侍奉祖师,直至五祖圆寂,便驻锡江陵当阳玉泉山的度门兰若中。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从玉泉到曹溪

后来六祖慧能禅师在岭南开法,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

南宗的弟子讥讽北宗不识意旨,慧能大师便对弟子规劝道:“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北宗的弟子讥讽慧能禅师不识字,有何所长,神秀禅师则开导道:“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并遣派门人志诚法师前去曹溪听法。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在曹溪,慧能大师告诉志诚法师:“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

戒定慧如良药,对治种种贪嗔痴之病,然“药到病除”,非但要契理,更要契机。

所谓契理,如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直指来人的执著盲区。

所谓契机,则更需要智慧,不同的人根基需要不同的善巧方便,便有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乃至种种法门,而南北二师,则以不同的法门教导相应根基的弟子,才造就盛唐恢宏畅快的禅门气象。

世间的人,往往爱以凡测圣,读到南能北秀的故事,爱用“一时瑜亮”的脸谱思路去套路;读到玄奘三藏取经的故事,爱用才子佳人的模型去涂抹,不仅难以谦逊地领略祖师博大的胸怀,更爱以“上根利智”自居,往往“望药兴叹”,生无量罪。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四十年后的来信

十余年后,年过九旬神秀禅师被请武则天遣宋之问恭迎入宫中供养,武则天以尊贵之躯对大师“亲加跪礼”,人们见到他“身长八尺,厖眉秀目,威德巍巍”,不由得赞叹“王霸之器也”。

有一天,京城的仕宦请教神秀禅师禅法心要,此时的神秀禅师,经过了三十余年的保任,早已悟解超然,为众人说偈云: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这一则偈颂,为京城学道之士拨开种种迷雾,与当年东山之上,慧能行者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禅法《大乘无生方便门》盛行于长安洛阳,每日来礼谒问法之人,日有万计,都尊他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

那时候,虽然慧能禅师的禅法盛行于岭南等“蛮荒之地”,但其流传远不及东西二京的神秀禅法……

到达京城的第五年,神秀禅师一百岁了,他与自己的知交好友老安禅师一同给武后、唐中宗上书:“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先师五祖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向能禅师问法。”

武则天早已听闻了慧能禅师的盛名,便遣派内侍薛简至岭南迎请,但慧能大师却称病不赴,愿终老于山林。

神秀禅师便亲自修书一封,请慧能禅师北上。

慧能禅师收到故人的书函,悠然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的相貌短小,北方的仕宦见到我的短陋之身,会轻慢圣教。且先师五祖大师早有预记,我与岭南有缘,不可违背先师遗命。

如此诚恳的往还示现,不仅显示出两位祖师为法忘己的菩萨情怀,更为后人留下了隽永的启迪。

所以古人说:

“秀也,拂拭以明心;能也,俱非而唱道。”

“只宜为法重人,何至因人损法。”

……

黄梅一别:神秀与慧能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