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想请您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以及它对现代生活有什么启示。
答:六祖惠能大师曾经以砍柴为生,有次去卖柴,刚好听见一个人在念《金刚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当下获得了一种开悟。所以在佛教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它的含义,有人在不同场合问过,我也做过解释。“应无所住”讲心的空性,“而生其心”讲心的光明,意思是说,心的本体在空性方面一无所得,在光明方面真实存在,明明清清、无可动摇,它是明空无二的。这也是佛教第二转法轮和第三转法轮的基本思想和意义。
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当你真实开悟的时候,证得的不仅仅是一个空性,这种空性跟光明如来藏无二无别。懂得这样的意义,才能获得佛教最高的证悟境界。
问:佛教讲人人本具佛性,佛性是自性清净的,但后来又有无明生起,导致佛性被遮障。我很想知道这个无明究竟是怎么回事,佛性既然是清净的,怎么会有无明生出来?
答:这个问题跟上一个问题比较类似。无明不是心的本性,它是忽然产生的,就像虚空中的乌云一样。但乌云不是虚空的本性,所以它还会消失。同样的道理,心的本来面目是光明和空性无二无别,刚才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的本性是明空无二的。在这样的本性上面,依靠众生的因缘,会忽然产生烦恼障和所知障,但这些并不是本性,所以还会离开。一旦它们离开,就像水银消毒以后不会再有毒性,这些障碍也不会再出现,此时就获得了佛或菩萨的果位。实际上,烦恼和障碍的本体,就是空性和光明,否则,一定会跟佛性形成遮障和对立。但并不是这样,所以众生可以通过修行积资净障,显露佛性。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几种层次
– 应无所“求”而生其心,希求的心越稀薄,心越自在。。。
– 应无所“得”而生其心,心外的一切皆为因缘生因缘灭,因缘生灭皆为一刹那,故对于所谓“心”相续命而言,“得”心无所得,“失”心亦无所失,无需过于执着什么 。。。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了知眼耳鼻舌身为传感器,意为大脑意识得讯息分析作意或不作意,事件为外相,故知相不执着相,故心不造境,亦不住烦恼境,如此心的本体在空性方面一无所得,在光明方面真实存在,明明清清、无可动摇,它是明空无二的。。。
个人认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让我们不要去执着任何的想法与信念,比如鬼神是否存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道德、不结婚是不是就不幸福、人类的意义是什么、宗教和政治到底是什么等等。而是要用心去体验,去实践,当你不受那些对你毫无意义的想法和信念影响时,你就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安宁和真正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