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二规教言论》。
下面继续来学习二规教言,下面这个颂词讲:
未证诸法如幻相,身语行为不约束,
故受众人之呵责,此乃放逸之过失。
颂词字面的意思是:还没有证悟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的本性之前,自己的身语行为如果不约束的话,就会受到很多人的呵责,这就是放逸的过失。
我们必须要了解,作为一个修行者如果不了解佛法的真实精神,只是做一些佛法方面自以为是的行为,就非常容易和放逸的过失对上号。所以,麦彭仁波切也是很慈悲、善巧地给我们讲了很多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非常可能误入歧途的方面。如果我们正走在这个道路上,通过麦彭仁波切教言的警醒,就要反观内心,知道自己已经偏离了二规的轨道,就必须要马上返回来。
这个颂词讲,如果自己证悟了一切诸法如梦如幻,身语行为可以安住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做一些表面上无取无舍的行为。但我们也要观察,所有的修行者,就像《三戒论》所讲的一样,凡夫人不能做瑜伽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是佛陀的话,已经完全证悟了一切诸法如梦如幻的究竟本性,他的心完全转成了智慧。所以他的身语行为不管怎么做,都是相应于法界的,不会再有任何身语方面的因果。所谓的因果,一定是安立在分别心上的,有分别心就会产生因果。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的,而缘起依靠于意乐,就会有种种的业。
佛陀已经完全证悟了万法的本性,彻底地超越了因果,身语行为不会再受因果的束缚。佛陀的十八不共法中,也有所谓的“不需要观察”。佛陀在任何的团体中,不用刻意地观察行为、身体对不对,所说的话怎么样,因为绝对是符合于万法实相的。如果是这种状态,他的身语根本不用刻意地去约束,但是在众人面前也是自然而然的显得非常如法。
对于菩萨,有入定和出定的差别。菩萨入定位的时候,证悟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不会存在身语行为约束不约束的问题。因为安住在一切诸法的究竟本体根本定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什么因果问题的发生。但出定的时候,因为还没完全像佛一样出入定没差别,菩萨的分别心还是会现前,所以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还会取舍因果。只不过因为已经现证了法界的缘故,在出定的时候,行为也会自然而然符合于善业远离恶业。
在《入中论》中讲,初地以上的菩萨或者说见道以上的修行者,在见道登初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得到一种无漏戒的戒体,然远离一切非法的戒体。所以菩萨也会去取舍因果,虽然证悟了一切诸法如梦如幻,但他的身语行为,还是会自然而然的符合于善业,符合于菩萨道。因为整个菩萨道,就是一种制止恶业的行善之道。只不过它的善,有时是通过分别智慧的摄受,菩提心的摄受的一种殊胜的善法,所以菩萨出定后还是要去做取舍的。
对于凡夫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修行者,通过闻思或者修行,大概领受了一些诸法如梦如幻,在安住空性的时候,也知道二谛是双运的,现空是双运的,所以身语的行为还是要约束的,要刻意地去做善业远离罪业。
没有成佛、成菩萨,也没有真正如理如法地安住在资粮道、加行道的修行者,在还没有入道之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没有证悟诸法如梦如幻,只是了解一些诸法如梦如幻无取无舍的词句,就觉得自己了解了可以去行持了,在身语的行为上根本不约束自己了,做一些疯癫的、无取无舍的行为等等。
这样的话,就会受到众人之呵责。这里指的是呵责没有证悟却显示证悟相的,身语不约束的修行者。众人的呵责包括的范围很广,第一就会受到佛的呵责,第二会受到菩萨的呵责,还有殊胜的智者善知识的呵责,还有会受到世间人的呵责。世间人在世间中也会有一些身语方面的约束,如果自己完全没有一点约束的话,世间的人也是会呵责的。
所以,如果因为这方面导致被呵责的话,自己不会有丝毫的功德可得,完全是放逸的过失。麦彭仁波切和大恩上师也给我们讲了这方面的教诫,所以讲一切诸法皆空、一切无取无舍、因果不存在等,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实在的利益,纯粹是放逸过失。
未生厌世出离心,性情孤僻不合群,
自他诸现视如敌,此乃放逸之过失。
这个颂词的字面意思是:自己还没有生起厌世和出离心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性情孤僻而导致的不合群没办法和大家相处,或者和大众处在一起之后把自他诸现完全视为怨敌一样,“此乃放逸之过失”,这也是一种放逸的过失。这里对我们修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是直接的提出了批评,指出了我们修行方面的一些过失。很多修行者也会或多或少的,处在这样一种放逸的状态中。
从正面的角度讲,如果已经生起了厌离整个轮回的厌离心,生起了很强烈的解脱心,在这种状态下和其他的世间凡夫人接触,会影响自己的修行。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些修行者也会离群索居,在一些很僻静的地方,一心一意地修持出离道、解脱道。所以有些时候会尽量的避免和一般的世间人接触,会做这样的选择。当然他的内心对整个轮回,已经完全看破放下了,完全产生了一心一意追求解脱的出离心。这个时候他的行为和一般的人不一样,是情有可原的,也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也学习过,比如《山法宝鬘论》、《开启修心门扉》、《大圆满前行》中,所讲的四厌世心的教言等,多多少少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发心和行为,在修解脱道的过程中,和世间人的发心和行为完全一致的话,其实是没办法修解脱道的。在世间怎么修持?从修持出世间道的修行角度来讲,他的行为必须要与世间人背道而驰、完全颠覆,这个在修解脱道的时候另当别论。
麦彭仁波切在这里讲的很清楚,“未生厌世出离心”,内心中一点都没有生起厌世心和出离心,只是自己的一些暂时的问题,暂时的一些出离心。导致这个看不惯那个也看不惯,非常地愤世嫉俗,性情很孤僻不合群。自己的所有想法和其他人不一致,行为和其他人也不一致,完全没有办法融入到任何团体中。比如在工作的时候,融入不了工作中,无法和同事们一起和睦相处;在道场中,也没办法和道友们一起和睦相处;在寺庙中,还是没办法和寺庙的一些师父们和睦相处。这是什么原因呢?并不是内心中的厌世心出离心非常强烈,而是因为自己的性情很孤僻不合群。
而后“自他诸现视如敌”,自己面前所显现的和他人的所作所为,都非常的讨厌,这个看不顺眼那个也看不顺眼,这其实就是人格不贤善差导致的。而并不是,自己一个人非常清静修行很高而其他的所有人都有过失。
有时候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产生这种观念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了。当我们内心中觉得,这个人修行不好那个人修行也不好,整个道场中都不行,说来说去就是自己可以。他们都在沉睡中,只有我一个人独醒,如果这样的话,就要真正注意了。不管怎么样当自己还是个凡夫人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没有过失,只有我一个人有功德,其他人都有过失的时候,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傲慢。
傲慢的状态就是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其实不可能别人什么功德都没有,都是问题。如果我们把自他诸现都视为怨敌,觉得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真修行,其他人都是假修行。想逐渐远离一切人躲到一个非常清静的地方去,谁也不想看谁也不想管。自己躲到这些地方去,是不是真的修行呢?有时候也不一定。这段话就是说自己远离这样的地方,不是为了真正的出离,就是看不惯所有人,与所有人格格不入,这其实是不好的。
一个真正人格贤善的人是懂得随顺他人的,他的发心和行为都是非常调柔贤善的。所以我们在团体中,应该和团体的人尽量的融为一体。当然如果大家在做非法的事情就不必要了。但是从基本普遍的角度来讲,在平常正常的工作关系中,自己还是应该和别人和睦相处,有一种比较和睦的气氛,让别人感觉你这个人非常好处,而不是很难打交道。
在世间中,我们是没办法离开其他人而独自生活的,所以修行也是一样,自己还没有达到可以离开一切团体独自修行的状态的时候,还是应该依靠团体和团体里的其他修行者,相互激励、相互帮助,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一个团体中,能够和别人和睦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个团体中,自己会不会受到很多人的欢喜,和每个人的福报、性格有关。有些人性格很好,比较开放、外向活泼,在团体中大家都喜欢他,自己也很活跃。而有些人虽然性格很贤善,很配合别人说话和做事情,也很愿意为别人付出,但性格很内向,不善于表达,这样也是可以的。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但内心比较好,经常帮别人做事情,也会受到别人的喜欢和尊重。
不管怎样,我们在一个团体中,尽量要和别人和睦相处,表现自己贤善的人格,在团体中修炼自己的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多的利益需求,但是在团体中,为了大局、他人考虑,有时候适当放弃自己的想法等来成全别人,这也是应该的。就如前面我们所讲的自己的利益要保护,这是不矛盾的,因为适当的放弃一些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也是为了整个团体能够和睦,让别人得到一些利益,像这样的话,在世间的人品中也是可以的。如果在别人有很多非常不合理的行为时,该据理力争的就据理力争,这里和前面所讲的问题是有所区别对待的。
彼违时境之正量,种种行为之过患,
皆由未经细观察,放逸之因所出生。
这个也是有很多放逸,放逸之因,“彼违”,前面讲了很多放逸的过失,这些所谓的过失,是“违时境之正量”,有时是在时间上没有掌握好,违背了时间的正量,有时是违背了环境的正量,所以说“彼违时境之正量”。这种行为的过患都是因为没有谨慎、详细观察放逸的因导致的。学习过因明的道友就清楚,正量就是正确不欺惑的心识。
我们在世间中,时间、环境上必须要把握一个度。如果经常性的不观察,没有掌握好时间,上师在讲记中讲了,太缓了也不行,太急燥了也不行,掌握一个度是很重要的,太急也没有用,太慢也做不成事情。就像前面讲的,如果在团体中,自己格格不入,不合群,也会出现很多的过失。所以种种行为的过患都是因为没有经过详细观察。如果详细观察之后,就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应该慢,什么时候要考虑别人的利益,什么时候不能够完全地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比如怨敌把自己的所有东西拿走,不过问也不去追究,这也不行;有时太过考虑自己的利益,什么都要争第一,所有的好处要捞到,这也不行。所以环境方面也要适度的掌握,观察而不离开正知正念,这是非常好的。
倘若行为已偏袒,不能圆满士夫义,
谨慎密护诸威仪,犹如日月不著空。
倘若我们的行为已经偏离方向,没掌握好分寸,就不能够圆满。“士夫”就是自己的很多大义,或者很多的士气没办法圆满成功。“谨慎密护诸威仪”,我们在平常行走坐卧的威仪中,应该谨慎地守护自己的行为。“犹如日月不著空”,就好像日月行进在天空,自由自在的、没有违缘的在虚空中承办自己的事业。回头来看,“倘若行为已偏袒,不能圆满士夫义”,我们在世间要做事情,行为就不能够走极端,“偏袒”的意思就是走极端,不能偏于一方。
说话的方式也是这样,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专门有一篇语言品。其中讲,一个人说话的方式也要注意。说话太多别人会反感,在有些场合中,全都是听到一个人在讲,别人想插嘴根本插不进去,像霸主一样,把所有的机会都霸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人说话太多,很有可能祸从口入,从你所宣讲的话中就开始逐渐显示出一些祸端。因为说话太多,就不可避免的去讥讽或者评论别人等,故意不故意中就得罪了别人,有时会说一些过分的话来损伤自己的福德。其实如果我们说话不注意,福德就从自己的口里漏出去了,就会消减很多福德。
所以一个人说话太多也不行,有时说话太多,自己今生后世的事情想圆满也很难办,在办世间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一个人话太多,你就不愿意跟他合作,这个情况也有。但是说话太少了也不行,该表达的不表达,该说的时候不说,这样也没办法。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别人也不知道,这样也没办法和别人交流。所以完全不说话或者说话太少,也起不到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作用。
说话太多不行,说话太少也不行。要掌握一个量,在很多人当中说话的时候,要看脸色,照顾到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如果说话的时候随随便便,也许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就能够伤害到其中的一个人。或者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恰好当时正有这种伤痛,你一说话就把伤疤揭开了,他就会很痛苦。大家都知道某个人有什么样一种不好的地方,你说话的时候把他不好的往事揭出来了,虽然有可能是无意的,但大家都知道你在说他,他也会非常地难受。
所以我们说话的时候,大恩上师也经常讲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尽量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想法。当然完全把所有人照顾的非常好,这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尽量把握住分寸,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注意。有些性格轻浮的人说话根本不考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些稳重的人说话就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什么时候说对别人有好处,就说一些鼓励的话。但不管怎么样,说话时必须要注意,这就是说话的方式。
还有其他的方式也是一样,比如和人接触或做事情的时候,如果标准太宽泛了,没有一个底线,没有一个原则,那么也不行。失去了原则,很多事情就会变得非法。有的时候太过于严格了也不行。你如果是所有的标准都没有,当然不行。但是如果你的标准太多,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你这个也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这个必须按照我想法做,那个也必须按照我想法做,要求太严格,也没办法做好事情。
世间中有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水太清了,鱼就没办法活,“至察”太严格“无徒”没有朋友,就是说待人的标准太严,就不会有朋友。待人接物太苛刻,要求太严,别人没办法接近。虽然待人接物太宽泛,做人没有标准和原则不对,但做人要求太原则太严格了,别人没办法适应同样也是不对的。世间中归纳了很多,我们在待人接物时比较好的发心和行为,需要我们去学习。如果自己的行为偏袒了,很多事情便不能圆满,所以下面讲“谨慎密护诸威仪”。
“诸威仪”威仪两字在佛经中是一个术语,佛经中经常提到威仪,威仪的意思就是行为,四威仪就是行、住、坐、卧四种行为。平时我们在行住坐卧时,要非常谨慎F地保护自己行住坐卧的行为。比如行走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其实不管是行、住、坐还是躺下来,都是有规范的。如果大家都不注重这个问题,世间就会越来越乱套。反之,大家都比较注重并都去遵守,这也是对大家对其他人的一种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注意自己行为的缘故,就会认真观察,这里有观察的意思。古代的威仪行为是很多的,礼也是很有讲究的。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在别人家里哪些地方可以坐,哪些地方不能坐;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能去;哪些地方可以看,哪些地方不能看;什么东西不能翻,包括吃饭,都有很多讲究。
现代人认为讲究这些,搞这么多条条框框没有意义。其实这些是提醒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要观察自己的身心,谨慎密护自己的行为。当我们在谨慎密护的时候一定要观察,比如在别人家里时,是什么样一种情况,怎样注意自己的行为。时间长了之后,大家就会尊重你喜欢你。如果你到了别人家里什么都不管,也不会守护自己行住坐卧的行为,别人就会非常讨厌你,这样下去自己也不会欢喜。所以保持对自己的观察,保持正知正念是很重要的。
尊重别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行为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谨慎密护诸威仪,犹如日月不著空”,就好象日月不著空,在空中根本没有什么阻碍,运行非常顺畅。我们经常观察谨慎密护,行为不偏袒,“士夫义”,每个有情、每个众生心中所想都会圆满成功。如果自己谨慎密护,也会象日月运行一样,没有丝毫违缘和障碍。
言行举止之定准,当依无欺如来教,
及与具相善知识,复此亦依自净心。
这个颂词也很重要,字面意思是讲我们言行举止的标准,这里讲了三个标准。“当依无欺如来教”,佛的教言是第一个标准;第二个标准是“及与具相善知识”,真正具有智慧悲心的殊胜上师,善知识的教言作为取舍标准;“复此亦依自净心”,通过清净心去观察去取舍,这是第三个种标准。
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平常我们在生活、学习,或者修行过程中,在言行举止上,哪些能做还是不能做,都应该有一个标准。而非前面所讲的一样,随着个人的喜好,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如果都随着个人性子来,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我们言行举止,在世间中要有世间的标准。这里主要是偏向于出世间,但并不是说佛陀的教言,没有讲到世间的取舍,也不是说具相善知识没有讲世间的标准。只是这里从字意词句上看,比较接近于出世间的教言。
“当依无欺如来教”,有些事情到底能做还是不能做,佛经中交待得很清楚,诸如这个可以做,这个是不能做的。经常学习佛法的人就知道,如戒律的取舍修行方式等。无欺的如来教育,因为佛陀是辩智,佛陀所安立、宣讲的行为取舍标准,一定完全符合于殊胜的因果法则。佛陀所宣讲的道理叫十智力,如来教言十力中第一个力知处非处智力,了解什么是处和非处,如是因如是果,不会错乱的如是了知叫做处,因和果不符合叫非处,比如杀生没有痛苦会快乐这叫非处。佛陀非常清楚什么是处什么是非处,教言中也讲的很清楚,这样做没有过患是属于非处,这样做有功德这个是有处。经典中虽然不是百分之百都是针对我们现代人来宣讲取舍标准的,但基本的取舍原则在经典中讲的是非常清楚的。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这个事情能不能做?这个问题应当怎样处理?当家里面有很多蟑螂蚊子的时候,能不能杀生?诸如此类的问题,佛陀的教言讲得很清楚——不能杀生,如果杀生会导致什么果报等。
第一,依靠无欺如来教,第二,依靠具相善知识的教言。具相善知识的教言是指:当我们没找到在佛经中所宣讲的标准,而大恩上师、相善知识在讲法的时候,或者我们请问上师时所开示所讲的教言。具相善知识第一个是要有悲心的,第二个要有智慧。如果没有悲心就不会想利益众生,如果只有悲心没有智慧,虽然想利益,但给你的建议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具相善知识很重要。具相的善知识不是名相上的善知识,是指既有悲心又有智慧的善知识。他们所给的建议,真正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应该依靠具相善知识的教言、开示,给我们的指点都应该对照去做。
第三个,依靠自净心、清净心。假如没看到佛陀的教言,也没办法遇到善知识请教,这时就必须依靠自己清净的心。自己的心是真正清净不想伤害众生,想要利益众生利益自己学习佛法的,这样发一个对众生、佛法有利益的心,就是善妙清净的心。清净的心也有标准,广闻博学基础上的清净心是最好的,这时的清净心是有殊胜定解作为支持基础的,这样有智慧发心又清净的心是最好的。
我们的心虽清净但在抉择的时候,或许因为了解不太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但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以善心的标准做为底线,不要起心去伤害别人。我们起心不伤害别人,但在做的过程中可能会做错,不想伤害别人却伤害了别人,从发心的角度来讲,没有一点想要伤害别人的发心,比没有清净心去做好很多。
三个条件三个依靠的标准,第一,依靠无欺如来教;第二,“依靠具德善知识;第三,经常发清净善妙的心,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不是以贪心、嗔恨心摄受,也不是以自私自利心摄受的清净心非常好,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基本上自己言行举止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此三之外诸他语,皆为种种分别染,
亲人抑或非亲人,听从彼等有何用?
前面讲了取舍标准,此三之外的其它语言,都是被各种分别念所染污的。不管是亲人还是非亲人的语言,“听从彼等有何用?”听从他们的语言到底有什么用处?前面为什么讲到,我们在作取舍的时候要依靠三种标准,依靠佛陀的教言、具相善知识和清净的心,因为除了这三个之外其他的语言,如果没有清净的心肯定是安住在贪心、嗔心、自私自利心中。如果没有清净心说出来的话,指引的方向可能是相应于贪心和嗔心,听从以后对自已不会有什么利益。
有的所说的话并不是通过佛的遍智观察,也不是通过具相善知识智慧和大悲摄持的教言和开示,而是被各种各样的分别念所摄持,或者是因为不了解因果没有慈悲心,或者是没有善巧方便,不管这种语言来自于哪里,父母、亲人、丈夫、妻子还是朋友等,还有的是来自非亲人。比如我们在网络上查询某个问题怎么解决,而给出答案让你这样做或那样做的人,并不是你的亲人。但不管是亲人也好,非亲人也罢听从他们的语言,尤其在一些大是大非、关系到因果取舍方面,若听从他们是没有用的。
因为有些人相合于自己的利益讲你应该这样做比较好,有些人相合于贪欲心的角度讲你应该这样做,有些人通过嗔心的角度讲必须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必须要伤害他等等。如果听从这些贪心嗔心所引发的语言去做,没有实际的用处。所以我们做事情最好依靠教典,此处所讲的三种可以信赖的来源。
除此之外,分别染污或者没有遍智摄受有些外道的语言,或者世间分别念重的有些学者写的书、专著,有些时候某种意义上有一些作用,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作一个决定的取舍还是不能依靠的。尤其是大恩上师讲到,你想学佛,你问这些人不一定给一个正确的指引。你想出家,到底能不能出家?佛陀的教言中讲得很清楚,大恩上师在不同的场合也讲得很清楚,通过自己的清净心分析,出家不是为了逃避责任,真正想要有更多的时间、更专业的方式学习佛法,想更快地利益众生,如果是发这样的清净心就可以。如果你问其他的人,他们对出家的问题跟你肯定不是完全相同。你问他,如果他喜欢,他说可以,如果他不喜欢,他会说根本没必要,出家是走入歧途,逃避责任等等,他会讲很多似是而非的理由。自己本来还没有决定出还是不出,再去问这些人给一些反方面的建议,当然可能会打消出家的念头,这方面对自他可能也会有些影响。所以关键的问题应该请求三种执行标准来实行。
大恩上师讲,一般的事情,像吃饭不吃饭吃什么,自已决定就可以了,不需要上师的教言来观察取舍。在学习《三十五十颂》事师法的时候也一样,有些事情必须要请示上师,开许之后才去做。但并不是每一个小事都要请示上师,比较重大的事情必须要请示,一般的小事情,自已随便做了也没有什么。
谨慎筹划未来事,纵使失败亦无悔,
事前细致作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
这也是不放逸的问题。字面意思:应该谨慎筹划未来的事情。如果谨慎筹划未来事情,“纵使失败亦无悔”,即便事情没有成功,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事前细致作观察”,在做事情之前,对这个事情前前后后做一个细致的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没有什么后悔,安住在无悔的状态非常重要。事前要准备,事后后悔就没有很大的必要性。这个颂词也很重要,大恩上师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让我们在做事情之前,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世间上的事情也是一样的,修学佛法也是一样的,事前谨慎筹划很重要。对我们未来的计划,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事情,或者世间大的事情或者小的事情,都要计划,不要过于草率作决定。只不过有些小的事情做得很多,已经很熟悉了,就不用专门计划了。但是如果要做一些一般的事情,还是要规划一下时间要多少,最近的距离是什么。首先要思考,思考好之后再去执行,中间就不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一般的小事情需要计划,大事情更是如此。
比如要盖一栋楼或者一间房子,必须要很谨慎。选址、图纸、材料、钱、工人这些要谨慎取舍。如果要盖一栋楼,首先要做前期准备,资金怎么来,怎么设计图纸,钢筋、水泥用什么,必须要策划得非常好。如果在策划的时候,方方面面投入时间很长,非常谨慎地筹划,运作的时候,成功的几率就比较高。如果非常紧密地筹划了,即便中间发生了无法预料的,或者不可逆转的违缘,失败了,也没什么后悔的。所以我们筹划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要去外地旅游,或者要去筹划朝圣的事情等,前期都要做很多的筹划,路线的规划,其他很多方面都要做策划。
弘扬佛法的过程中,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事情,都要做很多的筹划。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怎么做,运作的时候谁来负责,怎么样运作资金来源。然后按照这个筹划一步一步落实。弘扬佛法是这样,我们自己闻思修行也是这样。在最初的时候多闻多思,后面的时候多修。或者我们学习佛法,先学哪一个,中间学哪一个,后面再学哪一个,也需要一个比较的谨慎的筹划。
未来的事情必须要谨慎的筹划,之后应该去做。已经定完的,没必要就不要经常变动。当然并不是完全不能变动,但大的方向不能变动,小的方面做一些修改没有问题。这样即便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缘,违缘、障碍太多,最后失败了也没什么后悔的。因为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考虑到了:第一套方案是什么,如果失败了,后备的计划是什么。都有所准备,即便失败了,因为已经尽力了,所以也不会后悔。如果事先没有做详细观察,就会后悔:当初我这样想就对了,找某某人把这个事情落实一下就对了。很多事情都是事后后悔,其实事情已经发生了,再后悔也没什么必要。所以这里的教言是“事前细致作观察,无悔而住极为要”。
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无悔而住?做完这个事情内心没什么后悔的,如果后悔,永远处在忧悔的状态中,就会在这样的状态中不可自拔,没办法振作起来,再去重新筹备,或者去转型做其他事情,就没有精力和心力。怎么样才能够做到无悔而住?“事前细致作观察”,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比较细致地作观察,不懂就问,就去查资料。“事前详细作观察”非常重要。做完观察之后,就像《入行论》中讲的,一旦决定了投入时间、精力、资金,不管怎么样,遇到再大的违缘还是要坚持。即便这个违缘太大了,实行不了了,也不会后悔。因此处在这种无悔而住的状态非常关键。
如是无悔欢喜心,悦意无垢之月影,
由不放逸海中现,故当恒依谨慎行。
字面意思:如是无悔的欢喜心,悦意无垢的月影,在不放逸的海中才能出现,所以应当恒时依靠谨慎而行。
此处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来宣讲的。清净无垢的月影,只能在平静的海面上才可以映现出来,这是比喻。同样的道理,我们无悔的欢喜心,很悦意的状态也是在不放逸的境界中才会出现。就好像无垢的月影只会在平静的海面上出现,没有后悔的欢喜心态也只会出现在不放逸的状态中。
这方面非常关键。不放逸就不会后悔,放逸就会后悔。如果经常放逸,会产生很多后悔;经常不放逸,那么永远也不会产生后悔心。没有后悔心,自己也不会处于忧悔状态,不会总是处于自责的状态中,整天非常伤心痛苦的状态也不会出现。
从世间、出世的方式讲,这里没有直接讲到调心的方式、空性,但即便是世间中也应该详细地观察。这也是不放逸和谨慎的一个表现。这里从很多方面表现了不放逸的功德和利益,和放逸的过患。如果我们能够经常不放逸,谨慎观察,每一步都非常谨慎地取舍,有时候稍微一放逸就会出现转折。如果不放逸,经常处于谨慎的状态,成功的几率就非常高。
做世间的事情是这样,做出世间修行佛法尤其重要。所以我们应该经常不放逸,在不放逸的大海中,映现出悦意无垢的月影,这个是非常关键的。
以上讲完了不放逸的内容。虽然大恩上师讲得很快,每天都讲了很多颂词,但是这里面的意义,我们即便过一遍,也知道的的确确以前不了解不放逸的功德,学习的必要性特别大。如果放逸,很多时候就会出问题。一段时间修行不成功有可能就和放逸有关,没有观察自己的三门,没有谨慎地观察、抉择。所以以后就要开始逐渐不放逸,远离放逸的过患。这样就能够逐渐改变做事的方法和问题。
五、正直
十一个问题中第五个问题是正直。正直属于大树的树枝,前面有愧和不放逸属于树干和树茎。树茎中长出的树枝其实就是正直和誓言坚定。
首先学习正直。正直很重要,在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中也讲到了要正直。我们要心地善良,要正直,随顺他人。正直到底怎么样理解?
公平正直天人道,虚伪狡诈邪魔道,
趋入天道住天门,趋入魔道住魔门。
这里提到的正直和虚伪狡诈是矛盾的。字面意思:如果一个人处于公平正直的状态,他就行走在人天之道上,住于人天门;如果处于虚伪狡诈,他就已经行走在邪魔的道,最后会住于魔门,进入魔的状态中。
这个公平正直也很重要、罕见。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性格很直,但大恩上师在讲记中也讲到,有些人觉得自己很直,看到别人不如法的行为马上说出来,根本不考虑别人的面子,有什么说什么。从某些角度来讲,把自己心中想的事情说出来,性格方面比较直爽,没有拐弯抹角,有些人认为这是种功德。但是这还不是正直,只不过是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并不是自己想说不敢说,然后以另外的方式说一些不想说的话。从某些角度来讲,当面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背后说要好得多。但这不是真正的公平正直。
真正的公平正直是不管怎么样,他做事情有标准,事情出现的时候,不会偏向于自己,也不会偏向于别人,完全是按照中线,按照标准来做取舍。不管是自己的亲人还是怨敌;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遇到事情,都没有偏袒。或依靠经论教典作证,或依靠自己的良心作证。不管怎么样,绝对不会偏袒。这种绝对不偏袒的状态,就是公平正直。完完全全按照世间的道德规范、法律,或者佛法的教言来取舍,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这就是一种公平正直的相,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说话太直了,好像是比较好的,比一些甜言蜜语,或者口是心非要好一点。太直也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呢?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也讲过一个比喻,说话太直了会伤害自他,就像笔直的弓箭一样,箭射出去之后,一旦碰到一个硬的东西,不是把对方射穿,就是把自己折断。如果说话太直,有时直接会伤害到别人,有时就会伤害到自己,像箭一样反过来会把自己折断了。因此该善巧的时候还是要善巧一点,有些人在世间不懂这些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曲折一点,什么时候应该直一点,这方面的标准分不清楚。
有些人以自己说话直为荣,认为这是值得炫耀之处。我从来不拐弯抹角、说话很直。某些方面来看,说话直可能也好,真正来讲,也不一定完完全全是值得赞叹的。很多智者对这些问题早已做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什么时候你应该直,什么时候应该弯曲一点。虽然右旋的海螺有很多道弯,但是右旋的海螺很吉祥,而太直的弓箭却会伤害自他。有时稍微弯一点并不是过患,关键要看你的发心是怎样的。如果你的发心很善妙,说话也可以不用那么直。全知无垢光尊者他老人家在《三十忠告论》中讲了,当看到别人的过患时,能不能直接说出来?如果你直接说出来,别人非但不会接受,反而会对你产生反感。
为什么呢?显现上你是一个一般的人,虽然自己的发心可能很好,但是你说出来之后,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他会觉得你多管闲事,你又算什么,凭什么说我!虽然你的话非常好,也是为他好,但是因为人微言轻的缘故,所以有时你说了之后,对方也不一定信受,而且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无垢光尊者的忠告是你是要安住,在这个情况之下不能说太多,否则对方不满意,最后自己也会生烦恼,我是好心好意的对你说,你反而是这种态度。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看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在给别人给建议的时候,我是直接跟他讲,或者旁敲侧击,以委婉的方式讲,还是暂时不说好一点呢?有时的确是需要观察的。如果你是领导者,威望很高,比如大恩上师具有那种威德力,直接让他改正也没有问题,那时的效力很大。可以直接给他说的很重,弟子也知道自己的过患很大,马上就改变了。如果是都是道友,就不要通过上师对弟子的口吻来讲,应该按朋友的方式,以良师益友的口气,旁敲侧击地委婉一点来讲,讲一些比喻,让他有所触动发现问题是最好的。有些人再怎么讲可能也没用,暂时不讲,就好了。虽然从某方面来讲,可能讲了之后会好,但是有时讲了之后,就会适得其反的情况下,最好就不要讲了。这里面也有很多的问题。因此说话到底是直好,还是不直好呢?要看情况要看场合而定,也要看自己、他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大德们在处理事情时也是非常的善巧。有些大庭广众中可以讲,有些大庭广众中不能讲,应该单独给某个人讲,这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一般的凡夫人,不像一些大修行者,他们的忍耐力没有那么大,如果在大庭广众当中,有损于他们的面子,也许就会脱离这个团队,从此记恨你,这些都有可能,这就没有必要了。
不管怎么样,发心要贤善,做事的时候要有一种善巧方便。不管怎么做,一定要公平正直,不偏袒,不偏堕,这个底线就在这个地方,不偏向于自己,不偏向于他人。凡事都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这方面就会比较好。
郑重取舍苦乐时,自己如何他亦尔,
如是直士获富乐,狡者与此皆相违。
当我们在郑重取舍因果苦乐的过程当中,“自己如何他亦尔”,自己想要得到的安乐,别人也愿意得到;自己不愿意得到的痛苦,别人也不愿意得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应该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是直士”,这样一种正直的人,“获富乐”,他能够获得财富、安乐。“狡者与此皆相违”是从两个方面讲的,一方面“与此皆相违”是在郑重取舍苦乐时,对于自己想得到的,会拼命的想要得到;对于自己不想得到,不管别人喜不喜欢,都要给别人。这样的做法和直士相违,这样做的结果是获得贫穷和痛苦。因此我们一定要选择做一个正直之士,千万不要狡诈者,狡诈者也许在短时间当中,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是在长时间当中,绝对不得人心,后世也没办法得到快乐,我们一定要郑重取舍苦乐。
在人和人交往的过程当中,有时是可以取舍的,对于痛苦和快乐可以选择,比如在干活的时候,如果选择重活、苦活肯定会很累、很痛苦;如果选一些轻活,可能会很快乐,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取舍的时候,应该想到自己如何他亦尔,如果我想挑轻活,对方肯定也喜欢挑轻活;我不想挑重活,他也不想,自己应该主动多承担一些,多去考虑别人,通过贤善的利乐,自己去选择重一点的活,然后把轻一点的活留给别人,把痛苦自己多承受一点,然后快乐让别人承受。别人也会了解这些情况,他也会看、会思考。第一个自己很正直,第二个也是利益对方,第三个,从长时间的角度来讲,对方也能够感受到你的善意,你们的友谊会非常绵长。从某个角度来讲,在工作、修行过程中,在苦乐方面有很多可以做取舍的,应该尽量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吃饭的时候也是一样,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喜欢吃的东西,也要多考虑一下。
如是直士,这样的直士非常善良,行为也很公正,可以获得很多利益,而狡诈者不是这样的。他想方设法的想要得到快乐,把痛苦推给别人。自己的痛苦不愿意感受,别人快乐自己也想要强夺过来,这样也是和前面的行为矛盾,从他的果报来讲,也有非常大的差别。
贤者善行不赞颂,劣者恶行不呵斥,
恩重如山不在乎,慈爱如母无稍忆。
这也是狡诈者与劣者的一种法相。劣者的法相是“贤者善行”,很多贤者所做的善行不去赞颂,然后很多不如法的恶行也不呵斥,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人根本不在乎,“慈爱如母”,对自己非常慈爱的母亲都不会去忆念关心。这些都是人品很差的狡诈者法相,我们要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具有这样的法相,我们是不是一个狡诈者?
第一个,贤者善行,对于贤者的善行,不管是出世间的高僧大德,还是世间当中的慈善家,或者平时我们在新闻中,也能够经常看到帮助别人的报道。对于这些善行,我们应该赞颂,内心当中应该知道这些人做得好。和别人谈话时,也应该把这些思想带出来,对于贤善的行为应该经常赞颂。如果世间上的善事,很多人都来赞叹,大家都会认为,这样的事情是好的;如果是恶劣的事,大家都来谴责,大家就会认为这是不好的,逐渐会对于善恶的取舍方面有一些改善。如果对于好事大家都不赞叹,纷纷地质疑、谴责,很多人最后都不敢去做善法了。对于恶劣的事情也是这样的,如果恶劣的事情发生了之后,大家都没有说它不好,反而从不同的方面发表对于这件事情的赞许,行持恶行的人会越来越多。
出世间法也是一样的,对于闻思修行、背诵经论、如理如法的依止上师,或者对于佛生起信心等等,这方面的善行都应该赞颂。如果越赞颂,他自己越有信心。我们修行善法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虽然当面赞叹别人不是特别好,背后赞叹比较好,但是有时候为了鼓励刚刚学习佛法的一些道友们,当面赞叹他,说非常随喜,然后让这个人产生一些信心,他觉得自己做对了,这个善行是对的,这些道友、善知识都在赞叹我,下一次再遇到这个事情,他还会非常欢喜的趋入,对于鼓励他修善法有着很大的帮助。还有一些恶劣的行为,也是相反的,哪些人戒律不严,破了戒律,该呵斥的还是要呵斥,不能鼓励。
“恩重如山不在乎”,对自己恩德很大的人,比如父母,还有上师善知识等等,这些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人根本不观察,不在乎,好像觉得对自己没什么恩德一样,有些时候还觉得,父母管得很宽,经常唠叨,或者上师在很多地方限制自己的自由。如果是这样,父母给予了自己身体,大恩上师给予自己出世间的智慧,他们对我们的恩德非常重。如果对这些恩重如山的人根本不在乎,平常对父母的恩德不忆念,对上师也不去祈祷、修上师瑜珈,这样都是非常不好的,属于狡诈的行为。
“慈爱如母无稍忆”,很多人对自己非常慈爱,有些是陌生人,有些是身边的朋友,还有邻居、同事等等,都是对自己非常好。经常性给自己问候啊、帮助等等,从来不忆念,好像从来没发生这些事情一样,这方面就是不好的,这些人都是属于狡诈者。
反过来讲,对于善行我们一定要赞叹,对恶行也应该有个态度;对恩重如山的人要非常在乎,要知恩报恩,对于慈爱自己的人也要经常要忆念,懂得念别人的好,知道这些人是对我很好,自己也是需要忆念,在合适的时候,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忆念别人的好感,或自己的感谢也必须要表达出来。
前时所作无反省,现时善恶无辨别,
如是混淆不清者,此乃非正狡诈相。
这还是非正直的狡诈之相。对于我们以前的所作所为也不去反省,现在的善恶也不辨别,如是对于所作所为不反省,现在的善恶完完全全混淆不清的这些人,就是“非正”,不是正直的狡诈之相。这方面也是必须要观察的。
我们以前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对不对呢?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的有没有忏悔?这方面没有去反省、总结的;现在我正在做的事情,发心是不是善的,行为是不是恶的,这些也需要做一些辨别。如果什么都不反省,也不辨别,完完全全混淆不清,也不知道,也不去反省,反正对错,也是做了,然后也不去辨别善恶,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一种狡诈之相。
这个狡诈之相和世间的狡诈之相有时候不是完全一致,有些地方是相通的。世间有善恶的标准,也有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反省,从早上到晚上,今天早上起床之后,我什么事情做错了,或者是对自己的家人也凶巴巴的,或者是不是在外面的时候遇到某个人的时候,自己的态度不好等,这也需要做反省的。自己的发心今天是不是有占便宜的心,经常经常反省、观察自己的相续,越观察正念就越强,这就是一种训练的模式。如果每天都不观察、不反省、不辨别的话,自己内心中对善恶的观念会越来越混淆,想再理一个头绪也是非常困难。这些都是属于狡诈之相。
宁与直士结怨仇,彼于己事尚有利,
不与狡者交亲友,饶益彼等反遭害。
宁愿和正直人结仇,因为和他结仇,对自己的事情还会有利益,也不和狡诈的人交亲友,因为不管怎么样,狡诈的人只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关键的时候虽然饶益了他,但还是会遭到他的陷害。这就是正直的人和狡诈的人的最大的差别,我们在交往的时候也应该知道这个度。
不管正直的人显现上遇到什么样的因缘和自己变成了怨敌,有些时候怨敌是属于宿世的怨仇,即家族的仇恨;有些可能是在今生中某些观念不同,或者什么误会,发生一些个人之间的怨仇,成为仇敌或者不说话,关系比较冷淡。
我们在结仇的时候,我们宁可和正直的人去结仇,这也是有利益的。为什么有利益呢?因为正直的人很公正。如果出事情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这个人是我的仇人,而有一种偏袒心。有一个标准,处在这个标准上就是对的,或者处在这个标准上就是错的,以事论事的。他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如果是法律,他以法律为标准。
如果是一个法官、检查官,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依靠法律还是依靠这个人来判这个案子?如果是我的仇人,就想方设法去挑他的毛病,把他关进去监狱,他是不会这样的。这个事情是怎么样,对他有利的证据是什么,不利的证据是什么,就对这个事情来做观察。如果这个人是自己的怨敌,但他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话,自己就不用怕。为什么不用怕?因为他是肯定是依靠良心或者以世间的道德规范来做衡量的标准,而不是因为你是他的亲人或者怨敌做取舍。所以如果我们可以选择的话,宁可与正直的人结怨仇,这对自己也有利。
历史上也有,以前宋朝的时候,王安石还是哪一个,我忘了。他虽然和某个人关系很不好,但是当皇上说要推荐一个人做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推荐了他了。皇帝大臣们也是奇怪,你和他关系好象不太好。我和他关系不好是私人的事情,现在关系到国家大事,他有能力可以胜任这个官职,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益,所以我就推荐了他。这就是很典型的一种,公正的人只是以事情标准做衡量,不以恩怨做衡量。
“不与狡者交亲友”,“狡者”,不和他交亲友,不管他是不是已经成为自己的亲友,反正不能深交。陌生人或者还不熟悉的人,也不要很轻易的和他交朋友,变成亲友,为什么呢?因为“饶益彼等反遭害”,“狡者”不是以事情的是非做衡量标准,而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导思想。只要对自己有利,对你好也可以,如果对自己没有利益,或者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利益,他可能就会伤害你。虽然你曾经饶益过他,他也根本不管。所以与正直的人交往,和与狡诈的人交往,的确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要分辨谁是正直的人,谁是狡诈的人。在交往的时候宁可和正直的人结仇,也不和狡者结交亲友。
直士正行护他人,情谊绵长如江河,
狡者交友为私欲,虽予慈爱终成怨。
这和前面的意义差不多。正直的人是以公正的行为来保护他人。他的内心有一个道德底线,有一个衡量判别的标准。所以他是以这个标准、正直的行为来保护他人。如果这样的话,“情谊绵长如江河”,他对待别人的情谊很绵长,就好像江河一样源源不断,因为他行持的标准只有一个——正行。永远以正行来对待、护持对方,这样他的情谊就会非常绵长。和正直的人交友,他绝对会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狡者交友为私欲”,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你交往之前,他要观察:和这个人交往到底对我以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帮助,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或者和他交往能不能在他身上捞一笔钱、弄点好处。“虽予慈爱终成怨”,因为他始终只是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当有利益的时候怎么都行,如果他的利益受到了伤害,肯定就会不顾你的感受和利益,来成自己的利益。从这方面的观察,也是非常危险的。
直士之前天喜聚,直士顺利抵天界,
直士做事极稳妥,直士国王亦胜任。
下面讲一些直士的功德,即正直的人功德是什么。
“直士之前”,正直的人之前,“天喜聚”,天人、白法的天神也很欢喜地集聚在公正的人周围,经常保护他。“直士顺利抵天界”,正直的人完全不偏袒,很公正。前面讲了这种公正之道就是天道,是和安乐直接挂钩的,是得到天界的正因,所以正直的人顺利抵天界。这个里只是从世间的正直来讲,如果在正直的基础上再修持殊胜法义,一定可以获得殊胜的解脱,或者佛法方面殊胜的利益。
“直士做事极稳妥”,正直的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稳妥,这就是他的标准,做事非常认真地对待。
“直士国王亦胜任”,正直的人可以被国王信任,甚至做国王也可以胜任。他在当国王的时候,不是因为谁给的钱多、谁在他面前说的好话多、谁很愿意听他的话去办事情。很多小人非常喜欢拍高官、国王的马屁,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的。正直的人当国王,根本不会看这些,就看你做的事情对不对,符不符合国法。如果符合国法,该奖励就奖励,如果不符合国法,该惩处的一定要惩处,不重用的一定不会重用,所以正直的人当国王也是胜任的。
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这个人很正直,我们可以让他去当负责人,让他在公司里管些事情,或者在寺院去当执事、管家,都是可以的。因为他是很正直的人,一定会按照规章制度或者按照标准去实行,而不会依靠个人的好恶去判别。
下面归纳正直的功德。
所谓正直之功德,一切德中最超胜,
清净世规之精要,勿须饶舌赞叹之。
正直的功德在所有功德中是最为超胜的。“清净世规之精要”,整个清净世间法规的精要,也是包括在公平正直中,所以根本不需要费很多口舌去赞叹,因为这个很明显,大家都可以看到。如果这个人非常公正,在世间也会受人尊敬,很多事情也非常容易成办。前面讲了很多天神、护法神也经常集聚保护,公正的人也可以顺利抵天界,修行佛法也会非常容易成功等,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功德。所以作为修行者,一定要公正,千万不要成为狡诈者,做一个公平正直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学习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