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基础 > 二规教言论 > 正文

《二规教言论》生西法师辅导第6课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19/9/3 0:2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学习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二规教言论》。

学习《二规教言论》的目的,全知麦彭仁波切造这部论典的目的,或者大恩上师翻译、传讲这部论典的目的,就是让学习佛法的人,内心具足修学佛法最基础的素质——贤善的人格。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出离心,然后再有菩提心、空正见,才可以逐渐获得解脱。但是法王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讲了四个要点:最高的是空正见或者说大圆满,要证悟空性或者证悟大圆满必须安住在菩提心的基础上,菩提心安住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出离心安住在贤善的人格的基础上。所以,有了贤善的人格,就可以修持善法,如果没有贤善的人格,内心就很难生起殊胜地佛法的智慧和境界。

所以要通过方方面面的教言,来观察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具足了贤善的人格。如果具足了,我们要保持这种贤善的人品,如果不具足,我们要了知哪个方面有欠缺,然后通过这些教言来改正。通过不断地祈祷、学习和改正,内心就可以具足非常贤善的人品,然后在贤善人品的基础上修持出离心、守持戒律,生起菩提心等。以前在讲《入行论》菩提心的所依时,讲了菩提心的身所依是暇满人身,菩提心的心所依是善心。善心是在善良人的心相续中具足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善良的心和非常善妙的人品。

现在我们学习到《二规教言论》中有十一个问题,现在宣讲的是犹如树根一样的妙慧和稳重。智慧的内容已经讲完了,现在我们学习到的是稳重的必要性。

于自道行不退转,且与信赖自己者,

始终坦诚不欺惑,此称稳重人中胜。

这里讲到了贤善的人品非常重要。字面上的意思是,对于自己的道行(所选择的道路、或者一种善妙的行为),要坚持不退转,对于信赖自己的人“始终坦诚不欺惑”,如果具足了这些条件,就称之为稳重的性格。那么这个人在人当中是非常殊胜的,也是鼓励我们要具足这种殊胜地人品。

“于自道行不退转”,这个道行可以从世间和出世间的道行两个方面来理解。世间的道行,就是自己所选择的正确的道路,符合于世间因果的善法,都可以这样安立。有些人从小发了一些很好的愿,想要为他人服务,或者坚持一种比较清净地生活方式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一个正确的方向。当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正确方向的时候,有些人在行持过程没有什么违缘、违品,有些人就会遇到一些邪知识,一些环境的压迫,让自己没办法非常顺利地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行坚持,不要退失信心。

因为一个正确道路的选择本身就很不容易,选择好了之后,要走下去也是不容易的。既然我们已经转生到五浊恶世、娑婆世界,就没有任何一个事情中间没有违缘,真正是顺利的。尤其在这个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中,如果要行持一些恶业就比较容易具足很多顺缘,自己内心当中的习气,外在的环境等,乃至于舆论的宣传,都对自己行持恶行是比较有利的。而要行持善行就不那么顺利,一方面自己内心的习气,无始以来自私自利地心态和种种烦恼,会做一些障碍。还有如果自己要行持善业、正道,魔王、非人等也很不欢喜,它们也会做很多障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应该了解,好的善行对今生的人格修养和后世转生到善趣,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了解前因后果之后,就不要退失自己的信心。

还有一种道行,是指行持佛法。因为此处我们学习的是二规教言,《二规教言论》一方面讲世间的善良人品,相符因果的世间正见的行为。还有就是怎样获得解脱,比如行持成佛之道,修持解脱之道,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之道,或者选择自他二利之道等,这些道行我们也应该坚持。通过大恩上师、佛菩萨的加持,道友的帮助,或者自己内心发一些非常坚固的誓愿,不管怎样,对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不应该退失。

如果最初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学佛之路,选择做一个好人,我们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这就是稳重的人品。以前选择这样的修学方式,生活方式,现在还在坚持,以后也会坚持,不会跟着别人轻易地转变。所以“于自道行不退转”,“此称稳重人中胜”,这个人在人当中就是非常殊胜的人。

第二个特色,“且于信赖自己者,始终坦诚不欺惑”。我们在世间,通过前世的因、善缘,会遇到一些信赖自己的人。对于这些信赖自己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呢?此处讲得很清楚,“始终坦诚不欺惑”。对于他们,我们内心要坦诚相待,不应该欺骗。因为对方信赖自己,把很多方面交待给了自己,那么我们也要做一种相同的回应,应该信赖他,不要让他失望,感觉痛苦。相反,如果一个人很信赖自己,而自己非常狡诈经常欺骗对自己好的人,逐渐地这个人就会很伤心,离开自己。因为自己的人品不好,让别人失望、远离,这样就不是一个稳固的人。

所以对于信赖自己的人不应该有大的变化,最初的时候应该和他坦城相见,中间乃至于以后,都应真正地该成为他能够信赖的对境。有些时候,我们对于陌生人或者仇人,不敢欺骗,对他很坦城什么话都对他讲。但对自己非常好的人,非常亲近的人,反而觉得比较好欺负,对待方式最直接,不在乎他的感受。这样就不对。

所以对于信赖自己的人,尤其应该非常坦城,不欺负他,不让他失望、痛苦、伤心。应该通过方方面面去保护他,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乃至于最根本的自己的心,始终非常贤善地对待信赖自己的人。如果这样不变化,“此称稳重”这也是一个具有稳重人品,在人当中非常殊胜的好人。

接下来我们宣说麦彭仁波切分析的稳重的功德。

身体稳重如狮子,不受蔑视大威严,

语言庄重如仙人,众所信任且欢喜,

性情稳重如珍宝,降临自他之所欲。

这个颂词从身、语、意三个方面来分析稳重的功德。

“身体稳重如狮子”,主要是从身体方面,作为一个人必须要稳重,犹如狮子一样。如果身体犹如狮子一样,他的功德就不会受到别人的蔑视,而且具有一种威严。如果一个人不受别人蔑视,很具有威严,就可以成办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语言庄重如仙人”,语言也很稳重、庄重,犹如苦行的仙人,或者具有一定功德的仙人。仙人是众所信任的,别人对仙人的语言非常信任,而且也很欢喜他所宣讲的善妙的教言。意方面就是心方面,信心稳重。心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性格、性情,性情也非常稳定,犹如珍宝,此处珍宝指如意宝。可以“降临自他之所欲”。自己的一切心中所想,他人的心中所想,都愿得成办。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首先是身体必须要非常稳重。是指住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不会随意地移动,在这个地方比较长。比如学习佛法,法王如意宝和大恩上师经常提到,我们学习佛法的人需要稳重。如果在一个寺院或者道场,真正准备学习的话,最好时间要长一点。时间长的话,就比较容易得到功德。如果总是跑来跑去不稳重的话,就没有办法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学习佛法。所以身体稳重,表现在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不会随便移动自己的身体。

还有在世间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经常跳槽换来换去,就会觉得这是个不稳重的人。对于不稳重的人,就不一定会信任。如果一个人不被信任,他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就没有办法非常顺利地成办,所以身体稳重也可以从这个方面表现出来。

还有一些身体稳重的,当他安坐的时候,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绝对不会让身体显得非常的轻佻,所以非常稳重。有些人坐下稳如泰山,别人一看自然而然就会对他产生一种敬畏之心。

大恩上师讲法王如意宝在学院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法王如意宝下面的弟子和大恩上师也是这样的,坐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显得身体方面非常地稳重;佛学院慈诚罗珠堪布也是一样的,只要他坐的地方,基本上旁边几米之内没有人敢坐,因为他威德显现的时候,自然而然散发一种威德力。在佛学院法王如意宝灌顶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只要是他老人家来了,或者慈诚堪布来了之后,他坐的地方,周围几米之内一个人都没有。所以大家都对他非常敬畏,因为身体非常稳重地坐在那个地方,眼睛不会到处看,显现上是安住在一种殊胜的境界中,非常稳重。我们所见到的一些大德也是这样的。

“不受蔑视大威严”众人自然而然地对他非常地尊重,有一种威摄力。威摄力究竟有什么必要呢?第一个,其他人不敢小视。高僧大德如果有一种威摄力,要示现什么行为,或者要说什么话,大家就很容易去听他们教言,承办让众生修行善法等,非常容易。还有就是示现一种稳重的样子。到底什么是稳重?比如法本中讲,“身体稳重如狮子,不受蔑视大威严”,到底是怎么样的,举例子,大德就是非常稳重的,“不受蔑视大威严”的状态。

身体或者语言和内心的状态也是有关系的。内心是怎么样,身体也会显现怎么样。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比较稳重,他的心也是比较沉稳的,但不是百分之百,也有特殊情况。所以,身体稳重有如狮子,我们自己平时也是这样。不管怎么样,平时也要经常训练,身体经常要稳重。比如我们看书学习的时候,也是长时间地安住,该看书、打坐、该念咒的时候,身体的稳重很重要。

华智仁波切在自我教言中曾经提到,“床上恒时应有身”,就是在自己的坐榻上面。在汉地床就是睡觉的地方,但是在藏地床是多功能的。如果去过寺院,或者在修行人家里面住过,就知道修行者所谓的床,既是睡觉的地方,也是打坐、修法、看书、吃饭的地方,是多功能的。这个地方的“床”,是指自己打坐或者念咒、安住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身体应该恒时坐在这个上面,而不是本来应该打坐念修的地方,只是睡觉的时候有,其他时候都没有,这就是身体不稳重的表现。所以身体稳重代表自己心能够坐得下来开始修学佛法。这个方面有很多的必要性。

“语言庄重如仙人”,自己的语言很稳重、很庄重,犹如仙人一样。仙人在有些地方是指获得神通的人,有些地方是指苦行者。苦行者在寂静的地方修行,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开口说话,对自己的语言也不会随便讲。

在世间中有一种说法:祸从口入。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就比较容易造一些罪业。所以如果语言不庄重,不稳重,经常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说一些绮语、粗语等等,在一开口说话的时候,自己很多的福德就从嘴里面漏掉了。所以非常不好的语言,很多福德就从嘴里面没有了。挖苦别人,或者说一些没有必要的话等等,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但其实有智慧的佛菩萨,或者世间有智慧的人,他们早就已经了解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经常说话不注意,就会损失很多功德。

反之,语言庄重的人就会象仙人一样,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功德,一方面他的语言也是具有实意的。所以“众所信任且欢喜”。仙人具有一种谛实语的力量,在印度和古代也是一样,人们最害怕这些苦行者、仙人的一些咒语,就是诅咒。如果这些仙人说愿你什么什么样,那就非常麻烦,因为他们只要说愿你倒霉或者愿你手断脚断,基本上就会实现他的诅咒。所以很多人就非常地害怕。这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仙人的语言力量比较大。

如果一个人的语言庄重犹如仙人一样,“众所信任且欢喜”,别人就很喜欢,很信任他所说的话,为什么呢?因为大家知道他是不会随随便便讲话的,只要一讲话一定有它的价值。所以一个语言很庄重的人,就“众所信任”,他说的话都是思考好之后对自他有利益的语言,这就是“众所信任且欢喜”。

“性情稳重如珍宝”,自己的心也应该非常地稳重,不应该东想西想,今天想一个事情,明天再想一个事情,飘来飘去就不太好。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性情变得越来越稳重。如果一个人的性情稳重好象如意宝一样,就可以降临自他之所欲。对自己的财富方面的所欲,给别人遣除贫穷,遣除自他的疾病,或者说犹如灯光一样照亮很大范围的物体等等,如意宝具有很大的力量,可以降临自他所欲。

如果一个人的性情很稳重,也犹如如意宝一样。因为性情稳重的缘故,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他决定办的事情不会随便变化,一定会坚持做完。如果是这样,自己的所欲,内心想要做的事情肯定做得好。世间上的人是这样的,他人的所欲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想要承办其他人的利益,发下誓愿承诺之后,内心已经决定要做对人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不管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违缘也不会放弃。坚持做下去,肯定对他人的所欲也可以完完全全降临。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性情非常稳重,比如他要修禅定的时候,身体寂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训练自己的心。现在我们的心是不安住的,禅定是因缘寂止的,如果把自己的心定在一个地方,很长时间不会动摇,所以要修成禅定,需要长时间串习。

这个过程也许比较枯燥、无聊,但只要以比较稳定的方式,每天固定时间去串实,自然可以修成禅定。禅定修成之后,再把禅定的力量、等持的力量安住在胜观、无我、菩提心上面,这个力量就非常地巨大。成办他人的所利也是一样,一个人的信心很稳重,一旦修成了菩提心、禅定,就可以以禅定、证悟的力量帮助别人。一个人性情很稳重,内心的所思所想都可以成办。所以此处讲性情稳重的功德,就是犹如珍宝一样降临自他的所欲,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也是这样,看一个人可不可靠,主要是看他稳不稳重。如果这个人到处跑,就显现得不稳重,在需要用人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选他。如果一个人说话没有定准,心也是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身体也是今天在这明天在那,像这样身语都不稳重的人,在上师的眼中,或者在道友的眼中肯定是不稳重的。前面我们也讲了就是世间的领导也不敢用这个人,佛法中发心也不敢用这个人,因为大家都不信任他。

如果一个人很稳重,上师有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让他做是绝对放心的。稳重诸佛菩萨、上师、道友也欢喜,而且在这过程中自己想修法、得加持、弘法利生,慢慢都可以承办。稳重的人刚开始也许没有什么能力和智慧,但因为具有稳重的贤善人格,就会象前面所讲的一样,逐渐可以具足百种功德。

不稳重有什么过失呢?全知麦彭仁波切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让我们了解,具有稳重的功德是什么?不稳重的过患是什么?通过两方面的对比,我们就知道一定要训练自己稳重。以前自己不稳重就要改正。无论佛法还是世间的教言,跟他讲也好,不跟他讲也好,只要知道之后就会去做,像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利根者,不用讲很多就能够自然地安住,他们内心的善根福报也是非常强大的。还有一种人是非常恶劣的,跟他怎么讲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教言对这两类人的帮助可能不是很明显。

但是中间有一类人,具有某种潜力,只是受环境的影响,性格摇摆不定。跟这类人讲这些教言,并把利害关系讲清楚后,他会有所触动,就会慢慢去改变。如果你不跟他讲,自然是不会有所改变。所以很多教言对中间这类根性的人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自己现在基本上属于中间这种情况,虽然不象佛菩萨或善根利智者那么优秀,但也不那么恶劣。如果遇到善妙的上师、善妙的教言、善妙的道友相互帮助,我们慢慢可以朝好的方面发展。如果没有遇到这些,就发现不了这些问题,没遇到善妙的教言,就无法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哪个方面有欠缺,哪方面应该改正。想要成为一个很好的人,可能只有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经过好几世之后,慢慢才有所改变。现在遇到善妙教言之后,就可以通过这些教言对照自己,来改变自己。

身体若不稳重者,犹牛落角遭众欺;

语言若不庄重者,如同乌鸦众人恨;

性情若不稳重者,如风吹叶飘无定;

这是从反方面讲不稳重的三种过失,如果自己身体不稳重,就好象一个牦牛没有了角之后,就会遭受众多其他牛的欺负;如果一个人的语言不庄重,就好象乌鸦一样经常被别人讨厌;如果一个人性情不稳重,就好象风吹落叶一样,无根飘来飘去没办法有定准。所以我们要对照自己的身体、语言以及我们的心,看看是不是处在这样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学习佛法当讲到功德的时候,一对照没办法对号入座,哪个功德都没有。而讲到一个过失的时候,自己却感觉可以对号入座,讲第二个过失的时候,似乎这个自己也有份,讲第三个的时候自己还是有份,这就说明我们的确有很多过患需要去发现、改正、对治。

我们发现不对的地方,就要努力地去忆念。因为这个理念,不单单是说你不稳重,它是从全知麦彭仁波切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当中流露出来的。不稳重就会有这些过患,而这些过患也只是众多过患中,其中一类的描述而已。进一步讲,如果一个人的身体不稳重,“如牛落角”,牛,尤其是牦牛或者黄牛等一些比较好斗的牛,它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牛角,如果它的牛角粗壮、有力、尖锐,在打架的时候就会占上风,其他的牛就会害怕。而一头牛它的牛角断了或者角没了,它在这个牛群就不会有什么势力,经常受到其他牛的欺负。

前行中讲我们要调伏自己的傲慢,打个比喻,就好像断角牛一样,断角牛是没有什么傲慢的,因为牛角已经断了,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东西,所以它在牛群当中肯定是很低调的。从修行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犹如断角牛。但这个地方讲,如果你的身体不稳重,就自然而然地落在断角牛的状态中,经常受到其他众牛的欺负。而我们身体不稳重,别人就会逐渐看不起你,或者慢慢对你产生反感,甚至世间的领导、家人可能也反感你。因为经常不落家,慢慢家人就会不高兴,很多事情也逐渐开始朝不好的地方发展。所以在工作的时候是这样,学习佛法的时候还是这样。

一个人要做什么事情,应该有一种比较稳重的性格。这里我们讲的主要是善法方面,如果是造恶业方面,身体不稳重那当然好了。遇到恶业,今天有事来不了,明天也不来了避免造恶业,这个不稳重就非常好。但这里提倡的是贤善的人品,主要是针对自己向善的方面,对自他有利的方面,我们的身体应该要稳重。如果不稳重就会像没角牛一样,逐渐被很多人看不起,遭受很多人的欺负。

第二个语言不稳重。比如有些人说话非常不负责任,有时说话很刻薄,经常喜欢讽刺别人,别人一说什么马上用语言顶回去,把别人顶得非常难受,非常痛苦。还有些人牙尖嘴利,经常挑别人的毛病,别人刚说一句话,马上挑出毛病,让别人下不了台。或者有些人喜欢过度地开玩笑也不好,因为喜欢过度开玩笑的人,他的语言肯定不太稳重。适当地开玩笑是可以的,但过度地喜欢开玩笑,世间上形容他嘴很多,就“如同乌鸦众人恨”,别人都很讨厌他,就像乌鸦一样很多人都不喜欢。

大恩上师在其他地方讲过,有些论典也有赞叹乌鸦的,以前我们也提到过这个问题。第三世多智钦仁波切登比尼玛他在一部论典中,也是高度赞叹过乌鸦的功德。有些地方说如果某个地方的乌鸦比较多,这个地方大圆满法可能会比较兴盛。还有一些地方讲,乌鸦是大黑天护法的眷属。以前我们也提过,法王如意宝在佛学院的时候,他也说让乌鸦念很多心咒,念阿字等等,从佛法角度讲算是一种比较好的鸟。

但是从世间普遍的认知来讲,乌鸦不是吉祥鸟,它是众人恨。世间上有乌鸦嘴的说法。大家都不太喜欢乌鸦,所以就把讨厌的、经常一说话一开口就带来不好的、乱说话、不靠谱称之为乌鸦嘴。哪些地方出现了乌鸦就觉得不吉祥,比如刚一出门就看到乌鸦在飞,今天办事肯定不会顺利,缘起不好。大恩上师以前讲,是不是缘起不好也不好讲,但是就说明大家对乌鸦不是特别喜欢,如果看到喜鹊就好,乌鸦就不好。所以就世间来讲乌鸦不讨人喜欢,如果一个人的语言不庄重,那么他就被别人认为像乌鸦一样,都不喜欢他。

“性情若不稳重者,如风吹叶飘无定。”如果一个人的性情不稳重,就好像风吹落叶一样,没有定准。风一吹好像停下来了,但一吹又开始往前跑,或者往后跑,或者左右摇摆不定,有时候被风卷到天上去,飘来飘去。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性情不稳定的话,就像落叶一样没有定准。

如果一个人的性情、心态不稳重,就好像疯子一样。疯子的心就不稳重,前一分钟想这个,第二分钟想那个,很多人根本琢磨不到他到底想什么,到底是什么事情才让他高兴的,什么事情让他不高兴的,喜欢的不喜欢的经常变来变去,非常地喜怒无常。或者他心态不稳定,今天想修佛法,明天又不想修了,没有任何根据和理由。性情非常不稳定的人要想做成事情,绝对是非常不容易的。

尤其在学习佛法上面性情要稳重。我们现在学习佛法,比如现在报名要学习《入行论》,学《入行论》要三、四年,前行要三、四年。如果你的心定下来,有一个稳重的心,不管怎么样,遇到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都能容忍、消化,那么就能坚持把它学完,学完之后就能得到很多利益。如果性情不稳重,今天学两堂课没有什么感觉,就换其他的道场,再换其他的法门学,学了之后没感觉又开始换其他的,换来换去最后自己几年下来什么都没有得到。

当然每个凡夫人都会有波动,今天的状态好一点儿,明天的状态差一点儿,性情波动很正常。关键是总的方向、学习佛法的路线不要变。比如学《入行论》这个总的方向不会变,中间有些起起落落、波动,状态好一点、不好一点,心情高兴点、不高兴点,这都没什么。一个凡夫人没有这些就不正常了,除非他福报很大,每天都处在高度法喜当中,这样的是很少的。一般人来讲,要不然就受自己心相续业力的影响,要不然就受外界的影响、天气的影响、工作不顺的影响,学习佛法的时候这些因素都会受到影响。虽然会让他心情波动一点,但总的方向不会变。这样算是一种性情稳重的人。

比如我们承诺修五加行也一样,承诺完之后就去修。最好每天是固定的数量,多少一点点都可以,但是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每天承诺要修行的不管怎么样抽时间把它修完。虽然每天看不出来,修得很少,但时间长之后数量和质量就逐渐上去了。

一个人性情不稳重,在世间做不成事情,修学佛法更加没办法做成任何事情,所以性情不稳重的过患非常大。

下面是一个归摄,是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归纳。

若具无误取舍慧,安住稳重之善道,

则能扎下殊胜之,世规如意妙树根。

“若具无误取舍慧”,讲了第一品的内容,智慧。“安住稳重之善道”是讲第二品的内容,稳重。

如果一个人具有无错误的辨别取舍的智慧,内心当中具有非常清楚的、清晰的、清净的智慧,很明了自己在做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把问题分析得很清楚,头脑很清楚,也安住在稳重的善道当中,能够保持住自己的身语意,那么“则能扎下殊胜之,世规如意妙树根。”

前面全知麦彭仁波切把整个修行的道比喻成一颗妙树,树根、树干、树枝,然后它的树叶、树花、树果都有描述。人身如意妙树最根本的是树根,如果树根长得非常好,在土里扎的很深、很稳固,那么向树干输送养分,枝叶花果也会非常茂盛。如果我们无误取舍的妙慧很深,稳重的功德非常明显,上面的功德自然而然就可以具足、得到或者扎下“世规如意妙树根。”

三、有愧

下面讲第三有愧,主要是比喻成树干或者树茎。

以何名为有愧者?即于下等恶劣事,

极生忧愁厌烦心,此乃二规之妙衣。

这个颂词是总说。“以何名为有愧者?”什么叫有愧?我们相续当中应该有知惭有愧的功德。到底什么是有愧?对于世间非常下等的恶劣事,佛法的佛智当中下等的恶劣事,“极生忧愁厌烦心”对这些很厌烦,看到别人做这样的事情,内心当中产生忧愁的心,或厌烦心。如果对这些很不好的事情,“极生忧愁厌烦心”的话,“此乃二规之妙衣”,就具有了有愧的功德。

如果内心具有惭愧,就是“二规之妙衣”,二规就是世规和法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二规的妙衣。妙衣的作用是什么?第一可以遮挡身体,人是有惭愧的,如果有衣服遮挡,就是人间当中一种庄严;第二,妙衣可以庄严身体。

惭愧心相当于妙衣,如果一个人没有妙衣,就没有惭愧,没有惭愧就没有妙衣。此处所讲的有愧就是对于下等的恶劣事没有兴趣,而且非常讨厌、厌恶。如果内心有种不愿意接近的心态,内心就有了有愧。而不是在身体、语言上表现好像很厌烦,这个就是假装的。如果内心当中对所谓的下等恶劣事情非常有兴趣,只不过不敢在身语上面表现出来,害怕自己因此失去地位、财富或其他的东西,这不一定是真正的有愧。当然,身语不表现出来也可以,总比内心当中无愧,身语也无愧要好一点。但关键问题是对于下劣的事情,内心当中要产生忧愁的心、厌烦的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要对这些下等恶劣事产生厌烦的心?因为它会损害名声、高尚清净的行为。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它可以损坏戒律,没办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或者下世投生恶趣等等,很多可见不可见的世间和出世间的种种过患。我们应该对于下劣事产生一种厌烦心。如果我们现在对这些还有高度的希求的话,要进一步观察这些的过患,之后从欢喜的心和行为当中逐渐脱离出来。

下面再看没有惭愧是怎样描述的。

若于众多士夫中,遍身沾染不净物,

裸体行走非为耻,然此无愧真羞耻。

如果在众多的士夫、大庭广众中,满身沾满了不净粪便,裸体行走、奔跑,那么在人们眼中就是不知羞耻的人。虽然身体沾满了污秽裸体行走让人感到非常羞耻,但是内心当中没有惭愧才是真正的羞耻。

裸体行走、身体沾满不净粪让别人看不起、羞耻,但这只是外表。也许精神失常了才裸体行走,或者不小心掉到粪坑里沾上了不净粪,这没什么,但是如果内心没有惭愧心,身上涂满不净粪,或者没有惭愧心的方式在街上裸体行走,才是真正应该感到惭愧的地方。单单从身体方面裸体奔跑,在别人眼中是非常让人讨厌或者羞愧的地方,但如果内心当中没有羞愧心才是真正的羞耻。前面的不知羞耻和后面的无愧的不知羞耻比较起来,相当于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

下面讲为什么“然此无愧真羞耻”的根据。

不净以水可洗净,裸体著衣可严饰,

无愧沐浴不得净,著上妙衣亦不美。

“不净以水可洗净”,如果一个人掉在粪坑里面,可以通过清水把身体重新洗干净。“裸体著衣”,裸体行走之后,如果穿上衣服,就可以重新变得好看,远离不好看的状态。但是“无愧”,如果一个人内心当中没有羞愧,通过水的沐浴能清净吗?是没办法的。一个人内心当中没有惭愧心,外表穿很多好看的衣服能美丽吗?也不可能的,没办法变得清净、美丽。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内心有没有惭愧心。

前面讲了,身上不小心沾了一些不净物,如果内心没有故意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哗众取宠,或者也可以通过水洗干净,那么别人也不会说什么。最多别人看到你的时候,提起曾经有一段时间,你可能身体沾满了不净物。但自己也不是故意的,因缘显现而已。其实我们在世间有很多因为以前的业力或者不小心等等,做了很丢脸的事情,自己回忆起来也会不好意思,别人看到你的时候也想起前段时间的事情。不管如何,有些通过自己前世的业力,有些是不小心自己没办法控制,这没什么。裸体也一样,有些人精神不正常,没办法控制。我们经常看到、听到媒体上一些精神失常的人把自己的衣服脱光,然后在外面到处奔跑。如果慢慢治疗,病好了之后,自己也觉得这样不好,然后慢慢就恢复了。

关键是无愧。内心没有惭愧之心,不是从外表的行为或者不可控制,而是内心当中真正没有惭愧心、羞耻心的人天天洗澡、泡水里也得不到干净,穿最好看的衣服也不美。第一内心不净,第二也不庄严,无愧的人不会因为衣服而变得庄严。

有时一个恶人,大家都知道他是没有惭愧心的人,虽然外表看起来衣冠楚楚,好像长得好看,穿的衣服也好,但一接触之后,发现他是一个人格很差的人,大家不会觉得他非常美丽,都不愿意接触他。

全知麦彭仁波切讲了很多无愧的过患,到底什么是无愧呢?下面我们一个个地分析很多无愧的表现。

首先是第一组:

利济恩人不报恩,作害仇人不追踪,

心头茫然无所措,此等即是无愧者。

这是一类无愧的人。“利己恩人不报恩”,对于曾经帮助、利益过自己的恩人,自己不知恩也不报恩,这就是一个无愧的人;“作害仇人不追踪”,对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亲友、团体等作害的仇人不追踪,这也是一个无愧的人。

“心头茫然无所措”,根本分不清楚谁是对你好的人?谁是对你不好的人?反正对你好也是一个态度,对你不好还是一个态度,这也是无愧者。我们上堂课讲过一个问题,有些道友听完之后,觉得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对仇人要追踪或者报复,学了大乘佛法的人不是应该原谅仇人,或者以平等心观待吗?其实《二规教言论》中,用世间的话来讲相当于爱恨分明,就是对你好的人应该有个态度,对你不好的人也应该有个态度,这个界限应该分清楚。

这个地方也很清楚,利济恩人应该要报恩,不报恩就有愧;作害仇人不追踪,相当于说你应该追踪他,必须要追问他,或者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对于我们的恩人要有一个态度,对于仇人也要有另一个态度,这是不是和佛法有矛盾的地方。我们前面也在讲,后面还要讲,不是说和佛法方面有什么抵触、矛盾,因为这个地方讲的是世间的人规,所以对于恩怨必须要有一种辨别力,就是说谁对你好,谁对你不好,最基本的东西必须要分清楚。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虽然自己的父母、丈夫、妻子、儿女对自己特别好,但是自己看到他们时就像看到仇人一样,一点都不知道父母对他的好。而对外面那些经常扇自己耳光、欺负自己的仇人非常崇拜、非常恭敬,这就是完完全全颠倒了,这样的人有很多。如果我们不注意的也是一样,对外面那些经常为难自己的人很恭敬,回到家里以后,父母问你,今天累不累,在外面过得怎么样,或者自己的丈夫、妻子问自己怎么样,觉得很烦,问这些干什么,觉得特别讨厌,这样就不好,你要分清楚谁是对你好的,因为内心中对你好,所以他对你慰问也是为你好。我们不要搞颠倒了,在外面自己经常对仇人非常恭敬,回到家之后自己对恩人不了解,不报恩,这样就不对,这就是无愧者。

对于利济自己的人,应该了解这些是对我有恩德的人,他们对我很好,虽然能不能报恩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首先是知恩,我要知道这些人是对我好的。世间的人规是应该有一个辨别取舍的能力,反过来讲,如果你连辨别的能力都没有,怎么算是一个人呢?没办法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你这个人根本没有惭愧心,不知道谁对你好,谁对你不好,如果辨别不清楚,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不具有这样的人品,你无法修学佛法,也没办法在世间中做一个好人。

这个地方讲世规的时候,对好的人一定要了解,经常思维这个人对我很好,或者这个人曾经给我做过利益,自己首先内心中要知恩,把这个恩要记住,以后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去报答他,比如可以在语言上面经常说一些他愿意听的话、帮助他干点活、在经济方面帮助他等等,或者自己在道义、精神上面支持他,危难的时候站在他那边,这些都是利益他的方式,对于恩人,你必须要一种表示。

对自己的仇人,比如有些人对自己、家人、团队不好,甚至于对佛法不好的,这些对我们不好的人,必须要了解,内心中对于恩怨必须了解得清清楚楚。虽然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如果谁给你作害,必须要报复,世间法就是这样,必须要一种表示,你要站出来,敢说话,所以世间上也是这样的,一般来讲,对于一个老好人,很多人也不会尊重他的。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他也不是佛法的境界很高,而是很懦弱或者根本分不清楚恩怨的人,属于无愧者。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对于仇人就要有仇报仇,就是世间法规,我们再再讲它是世间法规。如果我们站在修学佛法的角度,现在开始修慈悲喜舍,首先修舍无量心的时候,你如果不把亲怨放下,那就不行,对于亲人或者仇敌过度地贪著,就会对修法的提升造成障碍,这时必须要把过度贪爱亲友,以观察过患的方式拉下来。对自己的仇人必须要想他的功德,不要再想他给你作害的方面,如果再想他怎么作害我,越想越多,自己的嗔恨心就会升级,我们要对仇人以慈悲心去观待,必须要修他的功德,然后就可以逐渐把对他不好的看法往上抬。如果把过度的贪爱往下压,过度的仇恨往上抬,就会达到平等,就是说他们是平等的。我们要生慈心平等利益,这是佛法中一个很高的标准。

这是另外的层次了,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层次的时候,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世间一个很厉害的人,就是恩怨分明的人,就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这个他一定会受人尊敬,别人知道他做事有原则,把这些分得很清楚,所以千万不要去惹他,你利益可以他,如果你帮助了他,他以后一定会回报你,在整个世间中,这是一个真正的人表现。

心头茫然无所措,什么都是浑浑噩噩的,分不清楚,好像没有脑袋一样,别人天天地赞叹你、帮助你,你也没有任何表示;别人天天地骂你,你听了也没有什么感觉,你是不是大成就者呢?不是。你是不是修菩提心、空性修得很好呢?单单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你什么都不知道,分不清楚对你好的人、对你不好的人,这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没有一个真正的人品,这就是无愧。

假如我们这方面比较欠缺,自己就要去思考,从现在开始,哪些是对我有利益的人?自己要知恩要报恩;有些人是对我不好的人,有些人对佛法、自己的上师或者亲人有种仇视的心,这些我们都要了解。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学了佛法,不可能把大乘的菩提心全部舍弃掉,然后将心重新留级到世间的层次,首先把人做好,再来修佛法,现在的菩提心我不要了,这个没必要。现在我们既然已经发了菩提心,谁对自己、自己的亲人不好,或者他是出于什么原因对自己不好?是我自己做的不好造成的吗?还是我们在这个事情中没有任何的过患,纯粹就是他在仇视我们,或者对佛法有不好的观点,经常对佛法作伤害,这些我们都要知道得清清楚楚。该表态的时候也要表态,当然报仇是不行的,既然我们已经成为佛弟子,再去报复他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在内心当中要知道谁是对我有恩的人,必须加倍去报恩。对于有仇的人,我们现在要用慈悲心去观待,但是慈悲心观待,也有一个前提,我要知道他是对我不好的人之后,再通过慈悲心去对待他,这就不是和这个地方一个层次了。麦彭仁波切这里讲的是世规,世间法应该对于作害的仇人有一个追踪,追踪就是应该去过问,过问的话应该用什么手段,不能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过问,好像一点都分辨不清楚,这是不行的。

下边还有一些无愧的表现。

虽受恶语不顾忌,有利之语不愿闻,

善妙德行无希求,此等亦是无愧者。

“虽受恶语不顾忌”,虽然听到很多人的恶语中伤、诽谤等等,自己也没有什么想法,毫无顾忌。“有利之语不愿闻”,对自己有利的,可以改善自己人品,或者让你改正烦恼、不良行为的有利语言,一点也不愿意听闻。“善妙德行无希求”,对于世间清净的行为,还有对于解脱道方面善妙的德性,也没有一点希求心。“此等亦是无愧者”,像这样也是没有惭愧的人。

虽受恶语不顾忌,当然在世间当中我们应该顾忌恶语,别人对自己说一些恶语,诽谤等等的时候,自己应该注意,我现在在外边名声不好,这个原因是什么?是别人造谣,还是自己的行为不检点造成的?如果因为自己行为不检点,我就要改正。如果对自己的名声有所顾忌,他才会反观自己的言行到底对不对;如果是对恶语一点都不顾忌的话,这个人就是无愧者。

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会感觉历史上有些人反应太过激烈了,古代的人的确对自己的名声还是非常在意的。如果碰到谁在外边造谣,污蔑他的名声,如果他能够分辩,一定会分辩。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他会选择现在我们认为过激的行为,比如上吊、投河自尽,或者撞死了,所以古代人对恶语非常在意,对自己的名声很在意的缘故就会这样做;如果对名声不在意,他绝对不会做,管他这么多,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恶语、中伤、诽谤。如果不顾忌自己的恶名,怎么可能去反观自己的行为,哪个地方不对,哪个地方对。虽受恶语不顾忌就是无愧的表现。

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应该观察如梦如幻,恶语犹如空谷回响,然后现在我受恶语是因为前世的业。这方面是另外一回事,这是修行到了一定高度,为了调伏自己的烦恼,就要把恶语观成对自己有利的,这是不是不顾忌呢?有些时候我们说不用去辨别,是从修心的角度,为了调伏我们内心过多的分别念,而说这些是空谷回声,一切都是前世的恶业,听到很多恶语可以消除自己的我执。

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应该有这样的作意和心态。在世间当中,还是要有一个对恶语比较顾忌的状态,否则自己会慢慢滑向恶性的深渊当中去了,这也是一种标志。我们对于别人的恶语是什么态度,完全不顾忌是不对的,作为佛教徒,反应过激也是需要观察的。

有利之语,别人逆耳忠言,告诉你这样行为不对,世间贤善的人品,比较高尚的道德,应该是这样的。对这些有利的语言根本不想听,没兴趣听,所以“有利之语不愿闻”。

“善妙德行无希求”,对于世间的善妙德行也没有希求。对于怎样做让自己变成一个高尚的人,没有兴趣,乃至变成菩萨善妙的德性不稀求,成佛不希求,像这样都不希求的话,就是无愧者。因为内心对好的东西没有兴趣,对不好的东西也不去遮止。如果对于好的东西不想追求,对恶的东西不想遮止,这样的内心就是一种无羞耻、无惭愧的状态。所以“此等亦是无愧者”,这个方面要了解。

泄露极为隐密语,令诸信赖者灰心,

虽成应供亦不思,此等亦是无愧者。

“泄露极为隐密语”,别人让你保密的种事情或者话,自己随随便便泄露出去,让信赖自己的人灰心丧气。“虽成应供”,虽然自己变成别人的恭敬处或者供养处,自己也不思考自己有什么德行、功过等等。“此等亦是无愧者”,这些也是无愧者。

此处所讲的“泄露极为隐密语”,我们在世间中有些秘密必要要守,秘密的语言是不能讲的。这里不是密乘戒中的不能泄密等等,基本上讲的是世间的。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泄露极为隐密语”,如果你都有能够保密的人品,口风很紧,别人委托他保密的事情绝对不会说,这就是有愧的人。

在世间都这么好,一旦学习佛法的时候,对自己的境界、本尊的修法、本尊的名号、修行的境界,更加能够保密。从修行密法的原则来讲,越保密成功率越高,越往外宣讲扩散,失败率就越高。如果有一个保守秘密功德,对我们修学佛法,乃至于修学密法也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有的人虽然委托他一定要保密,但是自己口风不严,或者别人收买他,威逼利诱,就把这些隐密的语言说出去了,这就是无愧者。

在战争时期,有些叛徒给他钱或者严刑拷打,给其他诱惑,他就出卖组织,变成叛徒;有些口风特别紧,自己的生命可以失去,但是保密承诺绝对不讲。从世间的层次来讲,能够保密的人就是有愧者,泄露秘密的就是无愧者。所以对内心能够保密的人,就是有人品的、人格的。当然,明知道是非正义的事情还要去保密,这就不太好。但是分析、观察,内心的的确确有一种保密的功德,就是有愧的。

“令诸信赖者灰心”,别人很信赖自己,但是自己经常让别人心灰意冷,别人指望你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不把他的事情当成事情看,经常让别人灰心,这也是无愧者。既然别人这么信赖你,不管怎样也要想方设法去维护他的心,维护他的利益,这就是有愧的人。

“虽成应供亦不失”,虽然成了别人的应供处、供养处,这个时候应该去思维取舍的道理,自己到底有没有资格变成别人的恭敬处、应供处。如果别人恭敬、供养自己,那么自己到底能不能受到别人的恭敬、供养,必须要思考。想当然的别人供养、恭敬自己,也没有什么感觉,这样就是一个无愧的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别人的恭敬赞叹等等,这时,我们要去反思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功德,是不是想当然的可以接受别人的恭敬,这个方面还是要去观察。

虽闻善理及善语,于此不起欢喜心,

亦不依止善知识,此等亦是无愧者。

虽然听闻到善妙的道理,善妙的语言,但是对这些不产生兴趣,也不产生欢喜心,也不依止善知识,这就是无愧者。如果我们对善理和善语产生欢喜心,说明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对善理善语没有兴趣,对于修善的道理、语言也没有兴趣,就不愿意改正自己的恶行,不愿意去修行。

“亦不依止善知识”,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善知识,教导自己获得比较好的学识,或者矫正自己不好行为的;还有教导自己修学佛法的出世间善知识。那么自己既不依止世间具有非常高尚道德的善知识,也不依止佛法中的善知识,任由自己的行为越变越恶劣,这也是无愧者。

作为普通人来讲,依止什么样的人,行为就会向这方面就转变。依止一个行为很高尚的人,你的行为也会变得很高尚;依止一个邪知识,行为不高尚的人,自己的行为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对于善知识不想去依止,这也是无愧的人。

亲近劣种恶行友,愚人群中欢欣游,

背弃世法二规行,此等亦是无愧者。

“亲近劣种恶行友”,自己非常喜欢亲近做不好行为,下劣行业的种姓下流者。“愚人群中欢欣游”,在这些不知取舍,行为非常颠倒的愚人群中,和他们在一起非常高兴。“背弃世法二规行”,“二规”指世规和法规。“世法”并不是指世间法,“世”是讲世间法,“法”是讲法规,出世间法的意思。背弃了世规和法规的行为,“此等亦是无愧者”,这也是无愧的人。

“亲近劣种恶行友”,为什么非常喜欢亲近劣种恶行友呢?因为他自己很喜欢这种行为,所以对于这些不好的劣种,恶行的行为,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和愚人在一起可以得到释放,有共同的语言。经常处于颠倒取舍因果、成天无所事事的愚人群中,觉得如鱼得水,非常开心。

《格言宝藏论》中,萨迦班智达也讲过,如果依止高尚的人,慢慢就会变得高尚;如果依止中等的人,自己的行为逐渐就会和他差不多;如果依止恶劣的人,自己也会变得很恶劣,有很多这个方面的教授。所以我们特别喜欢亲近愚人,发心和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愚钝,越来越恶劣,后世的果报从等流的侧面来讲,也没办法变得非常好。所以这些方面也是属于无有惭愧的表现。

这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