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开始讲第二个科判:立誓句。讲《善说海》的时候介绍过立誓句,此立誓句是寂天菩萨的原文。立誓句的必要是:大智者在造论之前,为了让造论善始善终,不因任何违缘而停止,所以要立誓把论典造圆满。因为前面有了立誓句,所以后面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会轻易放弃对论典的写作。
丁二、立誓句:
今当依教略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
此句一方面立誓把论典写圆满,同时也说明了论典是什么内容。这有什么必要呢?依靠教典简略地宣说趋入佛子律仪法,即真正能够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将在这个论典中进行讲述。此法如果广说则无量无边,现在的众生也没有时间能去广泛学习。寂天菩萨考虑到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性,所以用简略的方式宣讲。虽然简略,但是里面却内容完整、词句精炼,表达的意义非常圆满、殊胜。
“趋入佛子律仪法”:这部论典的必要就是为了让后代的众生趋入佛子行、菩萨行,所以依靠佛经和论典,简略宣说趋入菩萨律仪的行为、方法。接下来我们学习《善说海》注释的意义。
〖所说的内容是什么呢?即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本论所讲的内容就是趋入佛子律仪的方法。佛子律仪虽然多,但归摄起来就是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学习时如果能够抓住这三个重点,就抓住了佛子律仪的核心。
佛子律仪在这里指广义的律仪,代表一切学处、行为。在这三个戒律中,具有戒律意义的是第一个严禁恶行戒,如五戒、比丘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都是指菩萨应该修习善法,应该做饶益有情的事情,趋入菩萨的行为。
经典中讲过“什么是佛法”?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可以对照“严禁恶行”;“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可以对照“摄集善法”,清净自己的心;“是诸佛教”,这就是佛教。佛子行、菩萨行以利他为主,所以在三个戒律中,就有一个饶益有情戒。
〖其中“佛子律仪”是指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这就是平时所讲的三聚净戒,“聚”是聚集的意思。
三聚净戒第一个是严禁恶行戒。严禁恶行戒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禁止所有恶行。别解脱戒、小乘戒中遮止的内容,在菩萨行中仍要遮止。只要对自己的修行、他人的利益有害的恶行全部要遮止。不但包括小乘别解脱戒规定的内容,也包括在大乘的标准上更为严格、细微的内容,所有的恶行都禁止。
有一种情况很常见:有些行为在世间不算恶行,但在佛法中属于恶行。比如,世间基本上没有人认为杀鱼、杀鸡是不可饶恕的罪业,但在佛法中就是恶行。世间人认为只要不杀人就可以了,但在佛法中,哪怕是杀蚂蚁或杀其它众生,都属于恶行。同样的道理,有些行为在小乘中不一定是恶行,但在大乘中有可能变成恶行。小乘为了解脱,以自私自利的心修法也可以;但是在大乘中,如果为了自利而修法,这是必须要断除的。恶行的标准随着修法的深入会越来越严格,乃至于在密乘中,心一刹那没有安住在坛城中也算犯戒。严禁恶行戒一方面包括了小乘的戒律,另一方面还包括小乘没有的、在小乘是善业而在大乘是恶业的内容。大乘主要是发起利他之心,只要对利他的发心、行为有所妨害就属于恶行。
《入行论》后面还讲到,如果发了菩提心又舍弃菩提心:说我不度众生了;我要独自修持解脱之道;我要去依止小乘道修行……这样做虽然没有舍弃修行、舍弃佛法,只是不修大乘道、不修菩萨行,退大乘而修小乘,看起来还不算恶行,但是在大乘中,这样做的后果却很严重——欺骗了佛、欺骗了众生,后世将会堕入恶趣,过失相当严重。我们在理解严禁恶行戒的时候,要知道标准是很严格的。
严禁恶行戒有一些比较明确的戒条,在学习第二品的前面有一个总说,宣讲一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要遵守的戒律、戒条有多少种(十八种、十九种、或者二十种)。有些戒律是国王容易犯的,有些是大臣容易犯的。国王容易犯的五条,大臣容易犯的五条,一般平民老百姓容易犯的八条,后面都要讲。严禁恶行戒有比较明确的戒条和规定。
第二个戒律是摄集善法戒。摄集善法戒的要点是所有的善法都必须修持。比如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之后,就必须努力修持一切善法。如果把摄集善法戒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修六度万行,因为六度包括了所有的善法:布施、持戒……乃至后面的禅定、智慧,摄善法戒以六度作为修行的核心。
第三个戒律是饶益有情戒,主要是要饶益众生。发了菩提心之后,要想方设法去利益众生、饶益众生。有能力时直接去利益,没有能力时间接去利益。间接利益:比如发了菩提心,发愿以后要利益众生,善根回向众生;直接利益众生:比如放生、给众生讲法等等。受了菩萨戒之后,要遵守饶益有情戒,尽量去做饶益众生的事情。
〖行持这些戒的方法通过十品来宣说。〗在《入行论》十品中,禁止恶行戒的内容如第五品,就说了菩萨应该遮止的很多恶行,散见于各品中的也很多;摄善法戒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饶益有情戒,就是教导佛子应该怎样利益众生、饶益众生,十品都包含了三聚净戒。
〖那么,这部论典是以什么方式造的呢?“依教”,〗颂词“今当依教略宣说”,就是依靠教义宣讲。〖也就是说,依据经论中所说的意义来造的。〗依靠经典中所述菩提心的意义、三聚戒的意义,以及前辈大德在论典中所说的菩提心、怎么样修菩提心、戒律的方式、种种行为等意义,造了这个《入菩萨行论》。
〖若有人想:如果是经论中所说的内容在这里讲述,那就没有必要了吧。〗有人认为,如果经论讲过的内容再讲就没有必要。论典所讲也是经典所讲,何必再重复?看经论就可以。是不是在经论中已经讲过,就没有必要单独再造一部《入行论》了呢?毕竟内容没有什么新鲜的,全在经论中。也许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实际上并非如此。下面讲造论典的必要性。
〖实际上,这部论典是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不清楚的内容解释得一清二楚,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由此可见并没有你们说的过失。〗
虽然经典中讲过这些内容,但《入菩萨行论》是把经典中杂乱无章的内容整理出条理、安排出次第,以井井有条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宣讲。
经典的内容不一定有次第,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佛陀和弟子在一起时,弟子提问佛陀就回答,这些问题和问题之间不一定有关联。后来由很多得到不忘智的阿罗汉、菩萨把法会内容记录下来,汇集为经典。但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没有次第,而是在某些场合、讲经法会中,佛时而跟随提问者的问题作答,时而根据在场人的根基进行讲述,所以记录下的内容不一定有次第。一般人虽知经典内容很殊胜,但看的时候却理不出一个头绪,这就是没有次第性的缘故。论典把看似杂乱无章的内容整理为井井有条,这就是造论的一个必要。
“不清楚的内容解释得一清二楚。”论典的主要作用就是解释经典,尤其是解释经典中意义不清楚的地方。意义不清楚并非是佛陀讲得不清楚,而是其中有隐蔽的意义。隐义也有一定的必要性。有时佛说法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言,很多隐蔽的意义当时没有解释,后世弟子看经典时就不明白。论典的任务之一,就是把经典中隐藏的含义开显出来,把不清楚的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样众生就可以了知到佛经的真正含义。
“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也许几十部经典都讲到相同的内容,如果让后代的众生去看,一方面经典多,一方面没有这么多时间、精力,终其一生也无法通过自力把这些内容汇集起来。大菩萨却有殊胜的智慧,能将各种经典中有关问题的零散内容汇集到一起,后人学完这个论典,相当于已经学完了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内容,所以造论有这种必要,能够帮助后学的弟子在短时间通达某个修行的内容。
“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把很多典籍的内容全部概括起来,让众生便于忆持。佛经中有很多广大宣讲的内容,众生智慧若不够,就不知道这些内容概括起来讲了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抓不住重点。而论典把很多经典的内容概括起来,比如描述空性或者修道的方法。有这种必要性的缘故,造论一定没有过失。
上师在注释说过,论典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次第论,讲了修道的次第。比如华智仁波切作的科判“菩提心妙宝,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坏,不退而增长”——菩提心怎么生起,生起之后怎么不退,不退之后怎么增长,把修菩提心的次第理得很清楚。《入行论》把经论中讲菩提心的内容,整理出井井有条的次第,这就叫次第论。《善说海》讲过,这部论典是将经论中杂乱的内容理顺为井井有条,这就是次第论的意思。
“把不清楚的内容解释得一清二楚。”这是第二种解隐论。解开隐蔽的内容,把隐藏的内容开显出来叫解隐。我们前面提到,般若就是《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很明显就是解隐论,它把般若经中修空性的不同次第开显出来:加行道、资粮道怎么修持,见道、修道怎么修持等等。修道次第隐藏在经典中,一般人看不出来,弥勒菩萨通过殊胜的智慧,把这些隐藏的意义,通过造《现观庄严论》的方式作了解释,让大家明白般若经中有清楚的道次第。《入菩萨行论》把怎样通过修利他来开放自己的心胸等等隐藏的意思,也解释得清清楚楚,所以《入行论》也属于解隐论。
“把零零散散的内容汇集一处”这是第三种汇集论。弥勒菩萨另外一部论典《大乘庄严经论》就是汇集论。它把整个大乘的经典内容,除《般若经》之外汇集在一起:把所有皈依的内容汇集成皈依品;把所有发心的内容汇集成发心品;把所有神通的内容汇集成神通品;把所有的六度四摄汇集成度摄品。把经典中讲皈依的放到一起,讲发心的放到一起,讲神通的放在一起,讲六度四摄的放在一起,把这些教授一个个归类,零散的内容汇集到了一处。《入菩萨行论》也是汇集论,是把各经典中讲菩提心的内容全部归摄到一起。第六品安忍品,就是把佛经中有关安忍的教义汇集到一品,这叫汇集论。
第四种叫做修行论。修行论就是“并将许多典籍的内容概括起来进行阐述。”面对这么多理论我们怎么去修行?佛经浩如烟海,我们看一下《大藏经》:《大正藏》或者《龙藏》,去里面找一个修行的关要,概括一个修行的内容,都是很困难的。大菩萨通过造论把修行的意义归纳出来,把所有关于修行的典籍内容概括起来,方便我们去修行。《入菩萨行论》一千颂,就是讲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内容。
大乘菩萨造论是非常有必要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必要性是什么呢?佛陀讲经的时候,有时密意非常深,一般人不依靠论典,以自力去看经典很容易误解、误读,这时候就需要依靠菩萨造论来解释其中的密意。有的菩萨实际上是佛的化身,有的是真正的菩萨,他们已经圆满地见到了法界实相、获得了空性智慧,他们比凡夫具有更深广的智慧,能够理解佛的密意,为了解释佛的密意就造出论典,令我们知道佛的意思。比如龙树菩萨的“龙树六论”[1]就是解释般若经空性的意义。般若经中讲了很多空,这个空到底怎样正确理解呢?我们学习完“龙树六论”之后,就可以正确理解般若经中的空性,而不会按照我们的分别念把空性理解成其它的东西,不会有这种过失。所以造论典实际上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学论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典中关于这类问题的比较准确的解释、答案。“由此可见,并没有你们说的过失。”
〖这般宣说立誓句的必要在于,所有正士均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这样立誓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宣说立誓句的必要性就是:所有正士都是比较正直的人,不会舍弃所立下的誓愿。世间的人也是这样,一旦承诺之后,就算遇到生命危险也应承办自己的诺言,何况是菩萨呢?菩萨发下誓愿更不会舍弃。宣讲立誓句的必要就是不舍弃所立誓愿,立誓就是为了使造论善始善终。
有一些大德认为,像寂天菩萨这样的大菩萨,造论绝对不可能半途而废。尤其《入行论》是菩萨坐在法座上、从心中涌现之后诵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舍弃。这样做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符合造论的传统;第二个是为了让后代的人了知,发了誓愿之后不要轻易放弃。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听法了,没必要为了一些小事情中断听法,即便不得已中断了听法,也要通过听光盘的方式补全,这方面上师也讲过。所以我们发誓把这部论典学习圆满,对今生后世,对自己他人也都有很大的必要。我们学习到如此殊胜的教言,要善始善终才有意义。论师造论不会随便放弃,我们学习佛法也应该有一个比较殷重、比较重视的态度,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放弃。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丁三、示现谦虚:
此论未宣昔所无,诗韵吾亦不善巧,
是故未敢言利他,为修自心撰此论。
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
这是谦虚之词。寂天菩萨说“此论未宣昔所无”:这部论典没有宣讲以前没有的内容,所宣讲的内容在佛经、大德论典中都有;“诗韵吾亦不善巧”:对于写作技巧、诗韵和词藻运用方面,我不是很善巧;“是故未敢言利他”:既然内容没有什么新的,语言方面也不善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就不敢说我的论典能利益他人;虽然说不敢言利他,那必要性是什么呢?“为修自心撰此论”:我是为了修自己的心,或是为了修持菩提心而撰写这部论典;有人想:你自己修行菩提心就可以了,有什么必要写成论典呢?——“循此修习善法故,吾信亦得暂增长”。
这里有两个必要:第一个是“循此修习善法”,我对修行有一些不同的理解,造论典之后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有了文字就不至于忘失。因为有论典作为所依,我的信心也能够暂时得以增长;还有一个必要是什么呢?就是“善缘等我诸学人,若得见此容获益。”“善缘等我”:和我有相同因缘的——想发菩提心、想修菩萨道的后代菩萨行学人,“若得见此”的“此”就是这个论典,如果能够见到这个论典,“容获益”:也许能够获得一点利益。所以它有两个必要:一是我自己缘这个论典修习,可以让我的心性得以增长,不至于忘失;二是与我有缘的后代学人,看到了《入行论》之后也许会有利益。现在我们正在看这个论典,学这个论典,也正在从这个论典中获益,所以说是有这个必要性的。
前面一句寂天菩萨说,我不敢说有利他的想法、利他的心,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修行,表现得很谦虚,但后面一句又说“若得见此容获益”,其实还是希望能利益众生。寂天菩萨是谦虚的,没有人会说寂天菩萨没有菩提心,他不但有世俗菩提心,而且胜义菩提心都已经圆满了。这样一位大圣者,只是在我们面前示现了一种谦虚的自性和功德而已。很多人没有功德,还去捏造一些功德宣扬自己,如果有一点功德,就想夸大其辞。而寂天菩萨等圣者,是为了让菩萨行的后学者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才这样宣说。只有谦虚才能够获得功德,傲慢就无法获得功德。寂天菩萨本来就没有傲慢,谦虚也好,不谦虚也好,对他来讲没什么,关键是对后学者有很大的示范意义,起了标杆的作用。我们如果对寂天菩萨和《入行论》有信心,那么我们对他的教言、指导也会非常有信心。寂天菩萨都这么谦虚,那么我们在学《入行论》、菩萨行的过程中也应当谦虚,不要有一点点功德就到处去宣扬,没有功德就去捏造,这是没有必要的。以上讲了寂天菩萨示现谦虚的原因,是为了让后代众生以比较谦下的心态去学习,有示现谦虚的必要。
注释中提到“此论未宣昔所无”,上师讲义中说这和寂天菩萨在法座上传《入行论》的故事有关。当时他登上法座之后问下面的僧众:你们想听以前没有的论,还是想听以前有过的论?有的人对他有信心,有的人想看热闹,都说要听一个以前没有的论,寂天菩萨就宣讲了《入行论》。从对话看,他要宣讲一个以前没有的论典,但论典中却说“此论未宣昔所无”。这两种说法是不是矛盾?其实没有矛盾。从哪个方面讲没有矛盾呢?实际上“此论未宣昔所无”是从意义上讲的,《入行论》宣讲的意义在佛经论典中都有。而当时他问:你们要听以前有的论,还是以前没有的论?大家说要听以前没有的,这是从词句的角度而言。在寂天菩萨诵出《入行论》之前,《入行论》的法本、词句在人间有没有呢?是没有的。所以《入行论》的法本是以前没有的,但它的意义是“未宣昔所无”,意义早已宣说,这就可知二者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寂天菩萨造这个论典有很大的必要性,《入行论》出世之后,它对众生的修行、断除众生的烦恼等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以前佛经等之中未曾出现过的任何内容在此论中一概没有宣说,前所未有的词藻、诗歌韵律我寂天也并不精通。〗“此论未宣昔所无”:以前佛经论典中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在本论中一概没有。《入行论》先讲菩提心的功德,之后就是忏悔、怎样发愿、怎样为众生服务等等,这些内容在《华严经》及很多大乘的经典中都有。“诗韵吾亦不善巧”:诗韵、词藻、诗歌等等,我寂天菩萨也不是很精通。作为一个大菩萨,精通世间的文字、词句并不是难事,因为他已经通达了万法的实相,世间中这些词藻、诗歌的问题,对大菩萨来讲根本不存在任何困难。为什么他说我不精通呢?这也是有密意、有必要的。有什么必要呢?就是引导后学者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不要把重点放在论典、经典的文字上——诗词怎么样?词句优不优美?应当把重点放到意义上,词句只要能点出它的意义就已经足够。
佛陀当年讲法,是用最白的语言给大家宣讲最朴实的道理——世间无常、苦、空、无我,一切万法的空性。佛陀是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来讲法的,没有用很多词藻、诗学、诗歌来讲法,因为讲法是为了度众生,为了让众生能够理解诸法的含义,如果加上一些词藻,让众生在通达的时候产生困难,这不是佛陀的目的。
寂天菩萨也一样,诗韵善不善巧、用不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意义。尤其是利他的思想、空性的思想,这些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菩萨说我不精通诗韵,放弃了华丽的词藻,使用一些平实的语言。《大圆满前行》也有这种特点,作者华智仁波切是非常精通诗学的,但他写《大圆满前行》也是使用非常简单的语言,让我们学习之后,能够掌握里面很甚深的修行内容、修行关要。
〖鉴于这两种原因,我不是为了利益他众而造此论的。〗一方面说,我没有利他心,或者说不是为了利益他众而造《入菩萨行论》。〖那么是为什么呢?是为了自相续串习菩提心,我才撰写这部论典的,〗就是为了让我自己的相续能够修习菩提心、串习菩提心,所以撰写了这部《入菩萨行论》。是为了利益我自己,没有利益他人的想法。下面讲〖倘若如此,那自己了知就可以了,造论有什么必要呢?〗如果只是自己串习菩提心,自己了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撰写论典、把它落在文字上吧?
下面就讲落成文字的必要性:〖为了修习菩提心善法,根据自己平时所理解的不同而在论典中陈述,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越来越增上。〗为了让自己修习菩提心,根据自己平时的不同理解,在论典中作一些陈述。有时我们做一些笔记和备忘录,就是怕要点忘记了没办法串习。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暂时也能使自己的信心增上,循着写下来的东西,再再去看、去观察,由于不忘失的缘故,暂时能够让信心不断地增长。
这里有个“暂时增长”,有些大德认为“暂时”的意思说明了有利他的含义:〖善天尊者与普明尊者说:所谓的“暂”字说明有观待他利的意思〗。暂时让我的信心得以增长,究竟是为了利他。暂时是观待利他,暂时让自己的信心增上,究竟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增长善根。寂天菩萨有没有菩提心?是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而造《入菩萨行论》?实际上这是很清楚、没有任何怀疑的,他一定是有利他心的,菩萨已经圆满了菩萨的学处,只是为了后代众生能够趋入菩萨行才造论典的。很多大德分析,论典中“暂时”这一句隐藏了利他的思想,是一种谦虚。有利他心可谓菩萨,而一般的人容易产生傲慢——你看我是为了利他,不是为自己。寂天论师在文字上说:我写这个论典不是为了利他,主要是为了我自己修行,是一种谦虚的示现。
〖为什么这样说呢?万一与我具有同缘分即相同种姓百般寻求菩萨行、心术正直的其他诸位学人见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利益。〗大乘种姓是很重要的,有了大乘种姓才可以真正趋入于大乘修行。如果大乘种姓不成熟,对大乘的教法就没有强烈的信心。在《大乘庄严经论》第四品中,弥勒菩萨专门描绘了“种姓品”,讲了大乘种姓的很多殊胜性。如果一旦大乘种姓苏醒了,即便造了五无间罪,也不会马上成熟。一般情况下,造了五无间罪没有中阴,死后马上堕入无间地狱。但是大乘种姓苏醒了的人,即便造过五无间罪,在颂词中有“迟入速出”的说法。“迟入”是什么意思?本来造了五无间罪的人死后无间堕入地狱,但是有大乘种姓的人可以“迟入”——可延缓入地狱的时间,也许是隔好几生、或者几百生才会成熟。有时间就有机会,有可能通过修行把罪业忏悔清净。“速出”就是即使果报成熟堕入地狱,也能很快出来,就像皮球落地马上弹起一样,即便在地狱中,也能对其他众生发大悲心,这就是大乘种姓的不共功德。大乘种姓一旦苏醒的功德非常了不起,种姓成熟有圆满成熟的、部分成熟的很多种,前面所讲当然是种姓很强烈成熟的那种众生。
寂天菩萨很谦虚地说:与我有缘分的人,具有同样大乘种姓的人,百般寻求菩萨行,对菩萨行很有兴趣,心术也很正直(心术正直指有一种依法不依人的品性)的人,只要论典对修行有帮助,就不会看作者如何。寂天菩萨说我这个人不怎样,但我写的这个论典,在一些心术正直的学者面前,也许会接受。第一他们对菩萨行有兴趣,另一方面心术正直,其他诸位学人看到这些内容,也许会有增长菩提心等的利益,所以造了这个论典。
〖这样的谦虚之词能使大家了解作者无有我慢,〗前面这些谦虚之词很容易让大家知道,作者内心没有我慢。有些大德没有我慢,但不示现谦虚之词;有些大德没有我慢,但也示现谦虚。大德已经安住在一切万法的实相中,对他们而言,需不需要示现谦虚,关键在于对众生有没有利益,如果对众生有利益,可以示现谦虚,也可以示现不谦虚。我们看藏传佛教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德,如萨迦班智达,他的智慧非常深,他在写论典、注释后跋的时候直接这样写:我是精通十明的、我精通一切佛教论典、我具有甚深的辩才、我对一切正法通达无碍。他的相续中的确具有这样的智慧,直接把自己的功德表现出来,一些众生看到也容易产生信心——这个作者的功德了不起!
全知无垢光尊者在造论的时候,也很少有这些谦虚的词句,他说:我就是精通胜乘的瑜伽士龙钦绕将!克主杰尊者是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在论典中也没有很多的谦虚词。大德们本来具足通达万法的功德,直接讲出来是一种了义的谦虚,不用在词句上表现。如实表述并不是我慢,对一些众生有这样的必要性。诸位大德的风格不一样,对众生都是有利的。像萨迦班智达、无垢光尊者、克主杰尊者等等,因为他们的功德明摆着,谁也不会因为他们的论典中没有谦虚词,就认为他们一定有我慢,绝对不会这样想。
而有些大德的示现就很谦虚,如寂天菩萨百分之百没有我慢,在造论典的时候,词句上就很谦虚,有让众生趋入谦虚之道的必要。全知麦彭仁波切也相当谦虚,他在《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后跋中说:我是浊世的名相说法者等等。在《定解宝灯论》中也有很多谦词。不管怎样,这些大德谦虚也好,不谦虚也好,都是从不同侧面引导众生的心趋向于实相,引导众生进入修正法之道,都有一定的必要。
所以一方面了解作者没有我慢,这是毫无疑问的,然后〖也表明如果出现过失则请求宽恕之义。〗当然寂天菩萨的论典中不可能出现丝毫的过失,但在词句上也表示如果有过失则请求宽恕。这是《善说海》的作者无著贤论师对颂词的理解。在他所写的《佛子行三十七颂》的最后也说:如果有什么过失,我也发露忏悔,请求圣者宽恕,也是这样的含义。以上是大德们的一些共同观点。
丙二、讲述宣说之必要关联分三:一、各自之本体;二、宣说之必要;三、如何宣说。
“宣说之必要关联”,在藏传佛教的论典当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句子。第一是各自的本体。各自的本体是什么意思?在宣讲论典之前,宣讲三种法或者四种法作为它的联系,是趋入讲解正论之前需要学习的。第一个本体是所说,或者叫所诠,就是这个论典所说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个本体是必要;第三个本体是必要的必要;第四个本体就是关联,即它们有什么联系。
首先我们来看注释:〖此论的所说内容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颂词为代表完整无缺的大乘之种姓、道、果,当然主要是菩萨的所有学处。〗这就是讲到必要等四法、三法的时候,第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所诠或所说。我们在学习论典之前都要了解所诠是什么,比如我们学《入行论》,《入行论》讲了什么内容,首先就要做个简单的介绍。此论的所说内容即以“趋入菩萨律仪法”这一句来代表,宣讲了完整无缺的大乘种姓就是修道之基,然后是修持之道,最后修道之果就是成佛果或者菩萨果。《入行论》的所说主要是菩萨的所有学处。如果是对成菩萨、成佛有兴趣的人,了解这个所说之后,就会产生兴趣:这个论典好,我一定要学这个论典。这就是必要等四法中第一个所诠或者所说的意义。
第二个就是四法当中第二法:〖这些所说内容依靠此论而通达为必要,〗这个必要是什么呢?学这个论典可以达到什么必要?所说的内容——菩萨的学处依靠此论而通达,通达里面的所说、通达菩萨的学处,就是它的必要,即学习这个论典的目的。
讲法时,第三、第四可以前后调整,有些先讲〖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有些先讲〖实修所通达的意义从而获得果位是必要之必要〗。前面讲过一个“必要”就是通达此论。通达此论有什么必要呢?通达此论就可以获得果位,修习下去就可获得殊胜的佛果,这是必要的必要、究竟的必要。前面的必要是暂时的必要,是通达本论的所说、所诠义。通达了会怎样?就要了知必要的必要,是不是通达了所诠义就圆满了?如果单是这一点我们就不愿意学下去了,只是通达所说意义还不够圆满,还缺少点儿什么,这时就要讲必要的必要:通达了论义之后,通过实修获得殊胜的佛陀果位,这个才是我们究竟的目的。获得果位之后可以真正展开利益众生的事业,必要的必要就很明显,究竟的必要是获得果位之后度化众生。所以通过三法观察之后,我们一定想学这个论典,因为它太殊胜了。
后面讲“关联”,“关联”是指联系是什么?“通达依赖于论典是关联。”我们要通达这种必要依靠于论典,论典是方便,通达这个意义是方便所生。我们要通达这个论典,必须要依赖《入行论》十品的文字,帮助我们通达所说意义,这就是关联。以上讲了四法各自的本体。
第二个科判宣说必要等四法有什么目的呢?〖诸位智者通过了知论典具有必要等从而才会深入修学。〗有智慧的人学习之前会观察:所做的事情是什么?做完有什么必要?必要的必要是什么?之间有什么联系?通过四法观察,觉得有投入的必要,把精力时间投下去有比较好的回报,才愿意深入学习。比如我们观察一个世间的论典是否需要学习,就要观察它的所说是什么。所说如果是引发的贪嗔痴的文字和意义,那么通达它有什么必要呢?暂时的必要没有,必要的必要也没有,这样就不值得学。如果观察之后,了知论典的所说就是大乘的基道果,通过论典可以帮助我们通达一切所诠义,那么学习是有必要的。必要的必要就是通达后继续修学可以成佛。关联就是通过学习这个论典可以通达本论,通过能诠可以通达所诠。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学这个论典,学论典才能了知里面所诠的意义,了知里面所诠的意义才能够通达,通达之后才能够修持获得证悟,它有这样的次第性。以上宣说了“必要四法”的作用。
第三“如何宣说”。〖那波瓦尊者的《入行论释难》中说:“这部论的必要等实际上通过论名就已经指明了”。〗那波瓦尊者的观点是“所诠”、“必要”、“必要的必要”、“关联”这四法,通过《入菩萨行论》的论名就可以知道。所诠就是菩萨行的种种学处;“入菩萨行”的“入”就是必要,可以帮助我们趋入菩萨行;究竟的必要是什么?就是入了菩萨行之后一定会得到菩萨果或者佛果;关联就是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当中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了知所诠,逐渐达到“必要的必要”,所以通过论名就可以知道了。以上是那波瓦尊者的观点。
还有〖阿阇黎善天说:“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为利益自他是必要,论典与必要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即是关联。〗善天论师讲解这个“四法”的时候,是通过“趋入佛子律仪法”这个立誓句来观察的。“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也是入菩萨行的意思,趋入就是“入”,“佛子”就是菩萨,律仪法就是“行”,也是通过论名来指明“四法”的关系。“趋入佛子律仪法”是“所说”,利益自他是“必要”,论典就是“能诠”,能诠和必要是方便与方便生的关系。通过这个论典,作为方便、因,就可以产生方便生所生利益自他的必要,所以它是关联。这里没有讲必要的必要,必要的必要很明显就是最后成佛。以上就讲了必要三法或四法。总而言之,必要等四法在很多论典里都有,主要是在趋入正论之前,通过观察它的所说、必要等等,建立深入学习下去的兴趣,这是特别重要的。
本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1]《根本中观论》、《精研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中观宝鬘论》。
思考题
34、作者写立誓句的原因是什么?
答:为了造论不出任何违缘,善始善终、圆满结束,令自己中间不会退转。
35、作者在颂词中用“依教略宣说”,对我们有何启发?
答:启发后学者造任何一部论典,或讲经说法,以及著书辩论,千万不能离开佛陀的教义,必须要依据佛经论典,否则,仅凭自己的想象胡言乱语造成文字,实际上对众生的利益不大。
36、既然《入菩萨行论》的内容在经论中已有,那我们直接学习经论就行了,寂天菩萨造论是否多此一举?为什么?
答:并非多此一举。因为佛经的内容非常广泛,即使很多人想学大乘法义,但也不知道如何下手,若一一去翻阅《大藏经》,恐怕也有很大的困难。因为《大藏经》的内容特别多,我们末法时代众生的寿命有限,思想纷繁复杂,琐事此起彼伏,智慧也非常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想通达佛陀的大乘教义是极为困难的。
另外,佛经一般是根据请法者当时的提问,佛陀随即回答,内容没有一定的次第,而这部《入菩萨行论》却摄集了所有大乘经论的精华教义,并将经论中杂乱无章的内容理顺成井井有条,零散的内容汇于一处,次第性地编排了修学内容,如果学习本论并深入研究,大乘佛法的教义就能完全通达。因此,寂天菩萨造论并非多此一举。
37、大乘佛子有哪三种学处?每一学处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摄持善法戒、禁止恶行戒、饶益有情戒。
摄持善法戒,侧重于身口意三门如何转为功德、善法;禁止恶行戒,侧重于身口意三门不造恶业;饶益有情戒,侧重于如何真正利益众生。这三者虽然反体不同,但实际上是一个本体。
38、寂天菩萨说:“这部论的内容经论中已有,我的诗韵也不善巧,所以造论的动机不敢说利他。”他是真的无利他心,还是另有密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另有密意。寂天菩萨说自己诗韵不善巧和无有利他心,这是谦虚的说法。他的密意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让我们后学者了知,真正的佛法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词句来修饰,关键是要有利益众生的教言在里面。
另一方面是让后学者懂得谦虚,摧毁自相续的傲慢,因为傲慢是修学佛法的最大障碍,有了它,就见不到别人的功德和自己的过失,对自己会有满足感,从而失去了增上学问和修行功德的机会。
所以,寂天菩萨虽然在智慧、修行境界等方面非常了不起,但仍在众生面前示现谦虚,正如贡塘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所说:“具诸功德智者,无有慢心调柔,负有累累硕果,妙树垂头而住。无有功德之人,趾高气扬傲慢,无有果实之树,直立乃为规律。”
39、什么是修行?怎样将修行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答:布顿大师说:“在印度梵语中,串习和修行是一个意思,所谓的修行,就是把闻思的道理一直在心相续中串习。”比如说心中经常串习“我要利益众生”、“一切众生皆当过我的父母,别人怎么害我,都要修安忍”,这种接连不断的心态就是修行,印度的法友论师也说:“我们的相续跟佛法不断相应、不断串习,才叫做修行。”
不管在哪个场合,都可以修行。即便是平时坐车,也可以用耳机听上师的课,表面上你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相反,如果你的心没有专注,纵然天天在山洞里闭关,但内心一直胡思乱想,这也不是修行。
40、为什么说过于傲慢和过于谦虚都是修道的障碍?
答:请自己发挥。
41、请写出本论的必要等四法。
答:1)所说内容:菩萨的所有学处;
2)必要:依靠学习本论,通达菩萨的所有学处;
3)关联:若要通达这部论典,必须依靠本论的文字、内容,还有自己的串习和闻思,这些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
4)必要之必要(最究竟的目的):通过学习《入菩萨行论》,完全通达其中密意,最终获得大乘的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