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入菩萨行论 > 正文

生西法师辅导讲记——《入行论》第91课及思考题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3/20 11:37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学习寂天论师所造的《入菩萨行论》。这部论典是阐释如何引发和生起菩提心的专著,是极为殊胜的窍诀。

大乘佛法的殊胜精华是菩提心,它不仅是大乘的入门和核心,也是究竟证悟的境界。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入菩萨行论》中第一到八品,包括第十品,都可归摄在世俗菩提心中,胜义菩提心主要通过第九品进行阐释。世俗、胜义菩提心的体相,以及怎样才能生起世俗、胜义菩提心,这些在本论都作了非常详尽的阐释。所以《入菩萨行论》,不仅是应该学习的理论,也是可以实践的殊胜要诀。

通过学修《入菩萨行论》,就可以生起菩提心。尤其是末法时代相续中有很多分别念和疑惑的凡夫众生,如果让我们发菩提心,我们既不知道为什么要发菩提心,也不知道如何发菩提心。面对整个大乘的修法,就不得其门而入。所以要进入菩提道,就必须学习《入菩萨行论》。

前面讲了,本论是整个大乘道生起殊胜证悟的关要,也是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指南,有了这样的论典做指引,跟随论中的意义进行观修、趋入的话,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我们生起菩提心的时候,便和大乘菩提道相应了。

大乘菩萨道最核心的就是菩提心,如果有了菩提心,就是大乘的修行者,没有菩提心就不算大乘行者。所有的菩萨都具有菩提心,没有菩提心的菩萨在世间是找不到的。既然我们决定修持菩萨道,就必须按照菩萨道修法的要求,生起殊胜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非常重视菩提心的修法,对生起菩提心的重要性也要有足够的认知。

我们正在学习《入菩萨行论》,就是学习如何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学习的过程中,有些道友通过学习《入行论》,有想要发心的愿望;有些把发心的愿望,已经转变成可以生起菩提心加行的修法;有些已经生起了菩提心。不管怎么样,通过这部殊胜论典的指引,各种各样不同根基的众生,都缘《入菩萨行论》获得了或多或少的殊胜利益。

即便听过《入行论》之后,没有生起任何觉受,也没有准备发菩提心,但因为《入菩萨行论》是殊胜的大菩萨所造的殊胜论典,即便只看了一眼,听了一句、十句或一堂课的内容,乃至听完整个论典,相续中都种下了殊胜的解脱种子。在以后的多生累劫,虽然还要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但因为种下了殊胜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个种子会发芽、开花、结果。所以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能够听到《入行论》,和本论结下殊胜因缘的道友,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六品,主要讲安忍波罗蜜,讲我们在遭受怨敌打击无助之时,遇到困难挫折之际,怎么样通过健康的心态和殊胜的智慧,来面对伤害我们的人、种种的痛苦和不如意。这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了知、学习和修行的殊胜内容。

安忍品教给我们止息嗔心、修习安忍很多切实可行的指导和窍诀,关键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认认真真地去观察,生起定解。尽量在座上去观修,座下遇到平时看不惯的、伤害我们的众生,我们就把理论用上,去实践所学到的佛法。

今天学习的是本论第二个建立众生与佛相同的科判。这里分为两个:第一、安立教证;第二、教义成立。

建立众生与佛相同,是为了恭敬众生。前面我们提到,如果我们恭敬众生就不可能嗔恨他,因为我们嗔恨的对象必定不是我们恭敬的对象。所以此处止息嗔心的核心,就是要帮助我们建立对众生的恭敬心,了知众生的可贵。

众生在我们修菩提道过程中,能够为我们做很多助缘,帮助我们修行佛法,所以我们应该把怨敌的观念转变成恩人的观念。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他是我的怨敌上面,就不可能恭敬他,也不可能通过恭敬的修法去止息嗔心。如果我们能够想到众生对我们的很多恩德,或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际的帮助,我们把注意力就放在他是我们的恩人上面了,就会对他产生报恩之心。他和我们的关系就很亲近,我们缘恩人就会产生恭敬心,而不会产生嗔恨心。

安立恭敬众生,是建立众生与佛相同,让我们产生恭敬心。因为我们对佛是很恭敬的,如果能够建立众生和佛相同(是从某一点相同,而不是方方面面的相同),众生就值得我们恭敬。

科判安立教证已经讲过,本师释迦牟尼佛在经典中说“生佛胜福田”,众生和佛都是殊胜的福田的缘故,所以我们要恭敬。

卯二(教义成立)分二:一、真实宣说;二、遣除争论。

教义成立意思就是,前面这个教证的意义可以通过理证的方式来成立。有两方面,第一是真实宣说教义成立,第二是通过遣除争论来成立殊胜的教义。

辰一、真实宣说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

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

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

字面意思是,经常恭敬众生和佛的修行者,可以圆满地到达波罗蜜多的彼岸。我们修持佛法过程中所依靠的助缘,有情与诸佛的功效和作用是相等的。我们只恭敬佛而不恭敬众生,没有道理。通过此理成立众生是殊胜的福田。

首先解释“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前面虽然我们给出了一个教证,佛陀说:众生和佛都是殊胜的福田。有些人就不认同,认为这个教义没有可以依靠的理证,众生是福田很难以让人相信。

虽然我们自己也是众生,但是在我们的想法当中,众生具有业惑,很难调化。包括我们,非常清楚自己的种种烦恼,所以怎么可能众生和佛居然平起平坐呢?虽然说“生佛胜福田”,众生和佛都是殊胜的福田,但在我们心目中,佛才是殊胜的佛田,是应该恭敬的;而众生绝对不可能和佛一样也是殊胜的福田,也绝不是所恭敬的对象。甚至,众生是我们杀害、伤害及讨厌的对象,有一部分众生是贪爱的对象。真正想到众生这个名词,基本上是负面的。我们认为很多众生是很讨厌的,对我们无关紧要,或者是我们贪爱的对境,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达到佛那么高的境界。

我们相续中佛是永远坐在佛堂上高高在上的,或像上师一样坐在法座上给我们摸顶加持、传授佛法,是那么的神圣。现在居然说众生和佛、上师一样,我们就难以接受,认为教义之所以这样说,可能是佛有其他想法,其实众生并没有这么尊贵,并没有真正成为福田的依据,这仅仅是一种说法而已。

下面开始观察分析,这种说法的确是有根据的。

“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能让我们圆满到达彼岸的缘故,所以众生是殊胜的福田。比如某块田地播种之后,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所收成,这就是良田。这里讲的也是同样,能够令我们相续中菩提心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起大乘道的功德,在修行中逐渐圆满菩萨地乃至佛地的功德,那这块田就是福田。

这里讲的很清楚:“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陀。如果我们经常恭敬众生恭敬佛陀,能令我们圆满地到达彼岸。大家都清楚,恭敬佛陀会获得很多福德,如消除傲慢、产生信心等殊胜功德,通过佛陀不断地提醒和加持,我们可以逐渐到达彼岸。这些道理大家都想过,也认同这种说法。

而常敬众生者,“圆满达彼岸”是怎么样的呢?学习本论的过程中,这个理念从学习《入行论》的第一课到现在为止,以及后面几品的内容,众生帮助我们圆满菩萨道的理念,已处处体现在《入行论》的论义中。此处把这个问题专门提出来让我们加强认知,众生帮助我们“圆满达彼岸”是很明显的,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深入地想,或者不愿承认。无论承不承认,事实都是如此。

首先我们发菩提心的时候,没有众生菩提心不会圆满。菩提心有两个体相:“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一是以悲心缘众生,一是以智慧缘佛果。学习大乘道的人都想发誓成佛,这是智慧缘佛果的方面;但是悲心缘众生的方面,其实也是大乘菩提心最殊胜的一个构成部分。在学习的时候,悲心缘众生和智慧缘佛果是构成菩提心的两个版块,其中一块是发心为利他,也就是悲心缘众生。

我们最初发心的时候,构成殊胜菩提心的成分中有缘众生的部分;然后积累资粮修布施度的时候,部分是缘众生的;守持戒律的时候,大部分是缘众生的,如不杀生、不偷盗等,都和众生有关;修安忍尤其如此。我们观察到,必须借助众生的因缘,才能真正圆满资粮。

前面对悲心和智慧,是作为平行的两个条件来观察的,二者都是发菩提心或者说成佛必不可少的条件。再进一步对菩提心的体性分析时,还能了知,在这两个条件中,众生是占最重比例的条件。“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以前再再讲过这个问题,两者间一个是悲心缘众生,一个是智慧缘佛果,似乎关系是平等的,各占一半的感觉,但其实利他的成份要重的多。要利益他众的缘故,我们才选择成佛,如果不是为了利他,成佛是毫无意义的。

上师讲《现观庄严论》要义也是这样讲的,真正殊胜的大乘佛法,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利他,而不是成佛,成佛是为利他而服务的。为什么要成佛,只有成佛才能圆满利他,所以成佛是利他的手段和方便,为了究竟的利他,我要选择成佛。

从这个角度分析时,缘众生利他的部分,帮助我们打开狭隘的心胸。真正地去迎接菩萨道广阔实相的,就是利他思想。在大乘道中是非常侧重于大悲和利益众生的。

我们对众生起初发起慈爱,其实是种恭敬。我们感觉好像磕头、弯腰就是恭敬,其实对众生产生慈爱的心,也是一种恭敬方式。我们有慈爱心,愿意帮助众生,在修法过程中依靠众生,恭恭敬敬地为众生做布施、保护众生、不杀生,这些全是恭敬的方法。我们能够有恭敬众生的心态,把众生放在第一位,才可以入菩萨道。

想想看,这里并没有说在大乘道中,对佛如何恭敬就是入道。在讲授皈依的时候,必须要对佛、佛的功德有高度的认可,我们才愿意全身心地皈投依靠,因此初入佛门时,很强调对三宝功德的认同和皈依上师三宝的信心。

但是,到了大乘道的时候,因为我们选择了大乘道,大小乘的界线是以有无利他心和悲心来划分的。内外道以皈依别,大小乘以发心别。意思是大乘和小乘是以发心,是以利他心来作为判别的标准。

如果我们没有利他心,只是对佛很有信心,对上师佛陀的一切教言,我们完全认同。当然,佛陀或上师要求我们对众生发菩提心,那也应该认同。但这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的,无论如何恭敬佛和上师,仅凭恭敬心就算是大乘的修行者、菩萨,这是不可能的。而是什么时候有了悲心,具有菩提心利他心,这时候才是进入大乘道。因此,信心和利他心这两者所占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我们如果恭敬众生,就趋入大乘道,进入大乘道后,为了利益众生,再去圆满积累资粮,逐渐在大乘道当中,通过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最终到达无学道圆满佛果的大彼岸。众生帮助我们圆满到达波罗蜜多的彼岸,在我们成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佛作为我们的皈依处、引导者和修行的示范者,他的作用也不是众生能够替代的,所以佛和众生都是修行的助缘。尤其修大乘道,如果没有通过众生来发悲心、发利他心,我们没办法打开执著、放弃自私自利,也就没办法和广大清净的大乘道相应,“圆满达彼岸”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这方面分析,佛陀讲“生佛胜福田”,众生是殊胜的福田这一点是绝对成立的。原文是通过“常敬生佛者,圆满达彼岸”的理证,证成前面所讲教证的意义。

下面分析“修法所依缘,有情等诸佛”。我们修持佛法所依靠的助缘“有情等诸佛”,“等”字是说修持佛法所依靠的助缘——有情,他和诸佛的作用是平等的。我们趋入大乘道,趋向佛果的过程中,有情和诸佛的帮助都必不可少,有着平等引导我们趋向佛果的作用。

所以,“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诸佛和众生都是帮助我们修持佛法的殊胜助缘,我们只恭敬佛陀而不恭敬众生,岂有此道理呢?作为一个公正的、智慧理智的人,我们仔细地分析就知道这样做不对,同样是我们的大恩人,为什么只选其一来作为恭敬的对象呢?恭敬佛陀而不恭敬众生,从道理上讲的确不应该。

当然后面还会讲,佛有他的殊胜之处,但是在帮助我们成熟相续,进入修持,最后圆满大乘道的过程中,众生的位置是无法逾越也不可替代的。总之,众生在我们修持大乘佛道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有情等诸佛”,有情和诸佛作用是等同的。对这个“等”字要有很好的体会,体会出有情在修法所依的助缘中,他的作用和诸佛是相等的,当然侧面和角度不一样。

我们对诸佛首先非常恭敬,然后趋入佛门,我们不缺乏对佛陀、上师的恭敬心,但是还需要逐渐把恭敬心增上圆满。对众生的恭敬这方面,从进入佛门就不太重视,寂天菩萨就帮助我们了知这个事实,帮助我们重新建立对众生的恭敬心。既然生佛作用是等同的,只恭敬佛陀不恭敬众生就没有道理。我们要有对众生感恩戴德的心,把恭敬众生的心建立起来。

这个观念如果在相续中根深蒂固,那在起心动念时,就会把恭敬心带出来。有时我们起心动念时,恭敬众生的心和我们的心是脱离的,内心是看不起众生的状态,而恭敬众生的境界在法本中,两者之间没有融合在一起。当起心动念的时候,还是被自私自利的心所操控,没办法产生恭敬众生的心。哪怕现在已经学了《入行论》,学习了这些颂词,还是不愿意认同,怎么可能应该恭敬众生呢?还是不愿意这么做。

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我们无始以来,已经养成的自私自利固有惯性在作怪。当学习真正有益的利他思想的时候,内心的我执就会反抗。我们把利他的思想引进之后,长期盘踞在相续中的我执会感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就会排斥利他思想。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相续中还是无法真正接受和认同,难以真正生起利他思想,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每个众生都有自私自利的心,利他的思想学习之后,我执就感到威胁,会想方设法保护自己的地位,排斥利他的思想,这是我们的分别念在作怪、妄执、非理作意。我们不愿意去修持、不认同的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恭敬有情、利他思想反反复复串习,直至成为心的一部分。当起心动念之际,和我们成为一部分的恭敬有情的心态,自然而然会被带出来,我们的心念生起它就会出来。这时,自然而然能恭敬我们所看见的所有众生,就能够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他们奋发,这时就完全地变成了菩萨。

我们怎样变成菩萨呢?就是把利他思想变成心的一部分,我们的心完全变成利他的心。这时,我们的起心动念全是利他之心,像上师或大菩萨的心,起心动念都是利益众生,遇到了我们,他的心是利益我们的;遇到另外的众生,他的心也是利益他们的作意。我们要利益众生,心要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这时才是无有造作的无伪的利他心,这时才算入道,这时我们才是毫无争议的大乘行者。

当然,我们一方面在修利他心,一方面还有自私自利的心,在和自私自利的心作斗争,无论如何,这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障碍需要逾越,比如对众生不恭敬的观念,我们还是要再再地学习。

《入行论》我自己讲过很多遍,也学了很多遍,但每次讲的时候,就像今天我再看再讲这个颂词,还是对于恭敬众生又有了新的收获。的确对于《入行论》中,寂天论师讲众生和佛帮助我们成佛,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这个道理,又有了和以往不同的更深认知,我自己有,可能其他道友也会有。

所以,《入行论》并不是听完学完一遍就够了,里面还有很多的思想意义,如果学习时间不够长,没有深入去思维,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就会视而不见。就好像有时候找东西,比如茶杯,它就在我面前的桌子上,但我找来找去好像看不到一样,最后一看原来在这里。其实就是这样,它本来在这里。如果没有深入或者因缘福报不够,虽然意义很明显,但是我们却发现不了,没办法体会它。只有我们再再地听闻,通过不同的上师、法师去观察讲解讨论,或者再再地看书,祈祷上师加持等,通过很多方法,就发现这个颂词原来蕴藏这么甚深的含意,一下子内心中就会有一种触动。这种触动帮助我们更加坚定地去发菩提心、去生起利他心,的的确确有很大的帮助。

此处寂天论师告诉我们,“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虽然只有两句话,但它的意义很深。其实从《入菩萨行论》出世到现在,这些简单朴实的语句,利益了无量无边的人。不管是高僧大德还是其他的人,都通过《入菩萨行论》的词句,有很大的受益,境界从浅入深,从凡夫变成菩萨。

《入行论》的论典慢慢流传下去,还会利益更多的人。我们学习《入行论》得到受益,也有责任、有义务把《入行论》推荐给其他的人,让他们都来学习《入行论》,都能够知道大乘利益众生的思想,转变相续自私自利的狭隘作意。我们学后受益,也希望其他的人通过学习《入行论》获益。如果这样,就能改变很多人的相续,都能产生大乘利他心,这也是对佛法作了一份贡献,也是我们在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以上是科判“真实宣说”。

辰二、遣除诤论:

遣除对前面“有情等诸佛”,就是有情和佛同等需要恭敬的说法的诤论,下面几个颂词我们逐渐地学习。

非说智德等,由用故云等,

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有些人认为,二者的功德是完全不同的。前面说“有情等诸佛,敬佛不敬众,岂有此道理”,有些人看到后,心中还是疑惑:为什么二者是相同的?二者的功德截然不同啊。有时寂天论师是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把我们相续中同具的疑惑带出来,然后予以解答,我们内心中对这方面的争论和疑惑就会烟消云散。

有些人认为二者功德截然不同,所以不应该同等恭敬。寂天菩萨回答说:“非说智德等”,这里并不是说众生和佛的智慧功德完全是相等的。“由用故云等”,这个“用”是它的作用和功用,从帮助众生成佛的功用而言,二者是相等的。“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从有情帮助众生成佛的侧面和佛帮助众生成佛的侧面来讲,都有帮助众生成佛的因素,所以“故说生佛等”,因此才说众生和佛是相等的。

在经典和论典中,有很多这样的词句,单看词句,很难去信受,因为有时候我们的智力的确非常有限。但在佛经论典中有些是某个侧面相同,于是字面上就说二者是相同的。所以有时候稍作解释就明白了,而且可以更深入地了知恭敬众生的必要性。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它的意义会更加明显,我们理解的时候就更加深入。

这里讲“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针对有情和佛的功德不相同这一点,寂天论师说得很清楚——“非说智德等”。寂天菩萨作为大菩萨,他老人家的悲心、智慧、能力都是圆满的,不会不了知众生和佛之间的差异巨大,两者断德、证德差别很大。所以寂天论师说“非说智德等”,并不是说众生和佛的智慧是等同的,没有说众生的功德和修行三大阿僧祇劫的佛的证德断德是等同的。

因为毕竟是众生,即使再优秀的人,是整个世界的领袖(当然世界的领袖现在是没有的),或者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学者,或者是财富最多的富翁,他的智慧功德和佛都是无法比较的,也只是一个在轮回中流转的凡夫众生,无法认识到我执的存在、无法对治我执的凡夫众生而已。

佛陀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早已断除轮回的根本——我执,发现了一切众生相续中本具的佛性,佛陀是圆满具足一切智慧功德的。所以众生和佛的差别很大。

那为什么还说“有情等诸佛”呢?主要由“用”故,由作用的缘故,说二者相同。什么作用呢?下面两句讲了,“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帮助我们成佛二者的作用是相同的。

有情能够帮助我们成佛,没有有情就无法发菩提心、积累资粮。所以有了众生,就可以帮助修行者成道,比如说你、我、张三、李四,帮助我们缘众生发起利他心,开始进入大乘道,然后积累资粮。

“有情助成佛”,我们在缘众生的过程中,相续的功德在逐渐成熟,对待众生的态度上,逐渐地在转变。以前我们把众生分三类,一类非常喜爱,一类非常讨厌,一类无利无害的中等人。在修行的时候逐渐认识到,无论是爱的人、恨的人,还是和我们无关的人,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众生,具有心识、佛性,需要离苦得乐。我们认识到他们是单纯的众生,就要帮助他们获得快乐和觉悟。通过不断缘众生,我们相续中的观念在逐渐变化,然后在众生帮助中,我们的相续开始成熟、登地、成佛,所以说“有情助成佛,故说生佛等”。

我们知道了有情生佛等,众生和佛在成佛的路上都在帮助我们往前走,成熟着我们,他们所作的事情,只是侧面不同。其实都在帮我们,就像左边是佛,右边是众生扶着,我们慢慢往前走,最后到达成佛的彼岸。

所以,我们的成佛,绝不是通过自我造诣,不是自己的能力强大。一方面上师诸佛告诉我们取舍的道理,是左边帮助我们的助缘。我们内心生起菩萨道的功德,必须要缘众生逐渐令心成熟,所以众生在右边扶着我们走。慢慢这样走,通过佛和众生的帮助,我们逐渐就到达了成佛的境地,佛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佛的。佛陀在经典中,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让我们在观念上转变。首先对佛陀生起信心,然后对众生生起悲心,两个因缘具足后,我们就处在菩萨道中了,再通过信心祈祷诸佛,通过悲心去缘众生,就可以逐渐成佛。

看起来我们在帮助众生,众生多么可怜,多么需要救度,好像我们是施恩者,众生是受惠者,会有这样的想法。当然也有很多人是这样想的,我们是高高在上的菩萨,那些是可怜的众生,我们永远在他们的头上洒甘露水。

其实真正反过来讲,受益者是我们。如果没有众生的帮助,我们怎么可能入道,怎么圆满资粮、成佛?菩萨是这样思维的。我们对此讲过很多次,虽然我在讲,可能我自己也没有生起来。但不管生不生得起来,道理就是这样的,不能因为我生不起来,就一概否认。生不起来,可能我的福报或因缘不够,但我知道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总有一天我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目标。我们了知之后,就明白并不是我帮助了众生,而是众生帮助了我,事实的确就是这样。因此,“故说生佛等”,众生和佛是相等的。

下面这个颂词

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

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

颂词讲“怀慈供有情”,我们应该怀着慈心去供养有情,因为有情尊贵的缘故。“敬佛福德广”,我们也应该恭敬福德广大的佛陀,也因为佛陀尊贵的缘故。

颂词当中有一个名词,就是“尊贵”。我们对众生、对佛恭敬,共同点是什么?就是都具有尊贵这种特质。所以,我们在遣除这个诤论的过程中,要发现和了解到众生尊贵的本体。首先讲了“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后面又讲了“敬佛福德广,亦因佛尊贵”。共同点是什么呢?都具有尊贵的特质,这就是众生和佛平等的根据。

“怀慈供有情”,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方法是,我们要供养从慈心定当中出定的众生,无著菩萨是这样解释的。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和前面后面的意思连贯起来看,“怀慈”,我们应该怀着慈心去供养有情,为什么呢?因为有情尊贵的缘故。

尊贵的原因前面也讲了。一方面来讲,众生具有佛性。但是,这里主要不是在讲有情具有佛性故尊贵,而是讲能够帮助我们圆满成佛的资粮。从这种角度来讲,他是很尊贵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个有情他很坏、很糟糕、具有业惑等上面。虽然有情的确具有业惑,但是从他帮助我们成佛的角度来讲,没有谁能够替代他。我们发慈心、悲心、利他心的时候,谁能够替代有情这个位置呢?没有谁能够替代他。就像是我们请客,有位贵宾是没有谁能够替代他的。他不来我就随便找个人替代,这是不行的,因为他的身份在那、作用也在那。我们对待有情的态度也是一样的。

当然,说到有情,在我们印象当中,好像只是一个或者两个有情,但其实有情就是一切众生。他可以是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也可以是我们电梯里面遇到的众生,也可以是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遇到的小贩,这些都是尊贵的有情。我们每一次和这些众生打照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的的确确,我碰到的张三,他就是能够帮助我成佛的助缘;碰到的李四,也是帮助我成佛的助缘;以及我的家人、怨敌,也是帮助我成佛的助缘。所以,每个众生都具有尊贵的特质。

因为我们发心的时候,它并不是缘一拨人。真正地发菩提心,是平等的、广大的、周遍的。一切有情,一个都不能放过,一个都不能少。每个有情在我们修道的对境中,都是尊贵的,你缺哪一个都不行。为了好理解,就假如法界当中有一千个众生,但是我们只缘九百九十九个众生,漏掉了一个,这样的菩提心都是不圆满的、不周遍的。

所以,众生一个都不能缺,他同样地具有尊贵的自性。恰恰这个众生是我最讨厌的,能不能刨去呢?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过,我发菩提心能不能把隔壁的邻居张三刨出去,因为他太坏了。那么如果把他刨出去,发的菩提心肯定不圆满。这说明我们的心还存有偏袒,我们作为菩萨来讲,这种平等、无偏袒的心就不具足。我们的心就不是真正的清净心,因为还有一个拣择。

只有当每一个众生都被我们考虑到,都被我们所缘了,我们的发心才圆满。每个众生都是尊贵的,都是不能少的。不管碰到的是帮助你的人、打击你的人、仇视你的人、一般的毫无关系的人,或者是苍蝇、蚊子,不管哪个众生,都是一样尊贵的。所以,我们应该怀着慈心去供养。

当然,供养有很多种方法。我们愿他们获得佛果也可以,回向也可以。总之,供养是恭敬的意思,我们应该恭敬有情。众生尊贵的缘故,应该“怀慈供有情”,把自己所有修行的善根回向给他们,发愿自己成佛之后,要把他们安置在最殊胜的佛果上面。这就是“怀慈供有情”的一个体现。

“敬佛福德广”,我们亦要恭敬福德广大的佛陀,“亦因佛尊贵”。为什么要恭敬佛陀呢?也是因为佛尊贵的缘故,佛是遍知,能够开示最圆满、最细致的菩萨道修行。很明显,我们能够学习到这个教言,能够懂得有情是尊贵的、要恭敬有情,哪怕是这个教言也是从佛那里来的。

所以,佛是很尊贵的,他告诉我们取舍之道;有情是很尊贵的,我们要入道,就必须要对有情产生慈爱的意乐。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尊贵。我们不能只恭敬尊贵的佛,而不恭敬尊贵的有情。这里寂天论师就用这个理证来遣除争论。佛和有情的功德是截然不同的,为什么同等要恭敬呢?因为二者都有尊贵特质的缘故。我们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的想法,但这方面我们没有办法否认。

虽然有情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正是因为他们有缺陷,所以才成为我们发菩提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助缘。如果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都圆满了,我们怎么能发起利他心呢?没有办法。正是因为这么多有缺陷的众生,我们才可以在这种对境当中,圆满我们的发心。对佛生起信心,对众生生起悲心,当这两者都圆满具足的时候,修行的要素就圆满了。

继续看下面的颂词。

助修成佛故,许众生佛等,

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

颂词以总说的方式告诉我们,众生和佛之间共同和不共同的地方,或者说平等和不平等地方。平等的地方,“助修成佛故”,能够帮助众生修行成佛的缘故,“许众生佛等”,承许众生和佛是相等的;不平等的地方,“然生非等佛,无边功德海”,众生并不是等同佛一样,都具足无边无际的功德大海。

我们分析这二者的时候,有共同的地方,我们就要恭敬。当然,所谓的平等,也不是方方面面的,他们只是有一分的平等。比如,从能够帮助众生成佛的侧面来讲,生佛是平等的、相同的,但是众生和佛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在学习这个教义和修法的时候要有智慧,因为有些时候,我们的智慧太过于笼统了。要不然就是完全平等,众生和佛一点差别也没有,到最后我们分析来分析去,都不敢说佛具有功德,众生具有烦恼。好像一说,佛和众生就不平等了,我们害怕这样。要么就说完全不平等,连平等的一部分都抹杀了。

平等的地方,我们就承认他平等;不平等的地方,就承认他不平等。我们要知道这里是从哪个方面讲平等,哪个方面讲不平等。

从帮助我们成佛的侧面来讲,众生和佛的确是平等的。众生和佛不平等的地方呢?就是众生具有无边的业惑,而佛具有无边的功德海。佛经过三无数劫地修炼,已经圆满现前了相续当中的如来藏佛性,而众生还在轮回当中漂流。众生虽然具备成佛的潜质,但表面上还是被深重的业惑所迷惑、蒙蔽、牵引,没办法了知自己本具的佛性,在轮回当中没有自主的漂流、打转。这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一定要承认,二者之间的确有很大的差别。

唯佛功德齐,于具少分者,

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

这里进一步宣讲佛具有的超胜功德。“唯佛功德齐”,在所有补特伽罗当中,只有佛陀的功德最为齐全。对于佛陀所具有的一切功德,哪怕是具有少分功德,“虽供三界物”,虽然整个三千大千的事物全部供养,还是嫌得不足,还是没办法和佛的这部分功德等同。所以我们就知道佛陀的功德很大。

在《中观宝鬘论》中,有很多这样的比较。佛陀的功德当中,以佛陀的身相为例,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其中佛的一个毛孔的功德,哪怕是一切众生、一切声闻缘觉的福德,全部加起来都没办法获得佛陀一个毛孔的功德。所以,真正获得佛果需要无量无边的资粮,这不是一般的众生具有的。世界首富、天人的福德,或者乃至于声闻缘觉果位的福德,这些加起来都没办法和佛的一个毛孔相比。所以,“于具少分者”,比如毛孔的功德,虽然供养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物品,都没办法和它相同等,“犹嫌不得足”,就显得太少了。

今天我讲的内容,因为没有资料,没办法提供具体的数字来给大家描绘。但是,我向大家推荐龙树菩萨的《中观宝鬘论》,其中有一段是讲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其中,所有凡夫众生的功德多少倍等于声闻的功德,多少倍等于缘觉的功德、菩萨的功德,最后是成佛的毛孔的功德,佛的所有毛孔的功德加起来的总和,多少倍又成为佛的其他的相好的功德,乃至于佛的无见顶相的功德等等,一个一个上去就知道,佛的功德是非常圆满,非常巨大的。

我们看到这儿就有点气馁,这么多的功德怎样才能够达到呢?其实,这里有一个窍诀,就是发菩提心。为什么众生的功德,声闻缘觉的功德,远远没有办法和佛的功德相比呢?佛陀到底怎样以这么快的方式圆满了功德呢?就是具足菩提心。

一般的众生不具备清净的菩提心,声闻缘觉也不具足广大圆满的菩提心。他们再怎么积累,再怎么勤奋,他所获得的功德,因为只是缘自己,或者缘很少众生的缘故,所以他的功德迟迟没有办法突飞猛进。而佛陀从入道开始就掌握了这个窍诀,也就是利他心,打破自私自利。

如果我们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放弃自己是最好的方法。而众生恰恰就是为了利益自己,只要自已获得好处就可以了,对别人的利益不关心,时而还牺牲别人的利益成办自己的利益。这恰恰是一种什么行为呢?众生想得到,但是所做的事情却是失去的。

而佛的教言是什么呢?如果要真正地圆满自利,就要利他。放弃自己,最后才会得到最多的,这就是缘起的规律。佛在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道理。所以,佛一开始就缘众生,抛弃了自私自利的心、有局限性的作意。

为什么我们要学《入行论》,或者上师让我们学习《入行论》?寂天菩萨造的这部《入行论》,它的核心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限,也就是自私自利。打个比喻来讲,如果老是局限在这个春蚕吐丝所结的茧当中,我们就会束缚在里面,即使我们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挣扎,都是在这个茧当中,出不去。如果真正想要解脱,一定要从茧当中出来,茧外面的世界是很广大的。

茧里面的世界就是我们自私自利的心,闻法修法的一切都在茧里面。茧有多大呢?外面的空间有多大呢?这是没法比的。当我们放弃自私自利的想法,从茧当中出来了,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了,也就是真正地生起了利他心,才发现这广阔的世界,可以大到无穷无边。当我们打破了作茧自缚,抛弃了自私自利的心之后,我们就开始面对这无量无边的广阔天地。

当我们从这走出来之后,生起利他心的时候,圆满资粮的速度那就无法和以前相比了。以前,我们在轮回当中挣扎了这么多劫,都没有产生一点出世的功德;而现在,当我们把这个心量打开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就能入道,就可以成佛。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最初掌握了这样的窍诀,一直贯彻下去才成佛。

而现在佛把这个窍诀告诉我们了,让我们也来走这条路。如果我们现在发菩提心,开始抛弃自己的一切自私自利的非理作意,抛弃自私自利的行为。首先,从认知上发利他的心,然后从行为上慢慢的突破这个茧。之后,我们的心就放开了,我们缘一切众生,考虑一切众生的福址。像这样,我们的心很广大。心越广大,圆满资粮就越多,成佛的速度也就越快。

所以,看似很大的功德,佛能圆满,但是一般的众生、声闻缘觉圆满不了,就是因为没有菩提心的窍诀,它正是能够帮助我们打破狭獈心胸,能有飞跃突破的最殊胜关要,就是利他之心,修持他爱执,打破我爱执。我们讲佛的功德这么大,那怎样才能圆满呢?其实就是一个利他心。如果抓住这个要点,一直修下去,我们很快就能够和佛的功德相应,我们也可以有“虽供三界物,犹嫌不得足”的佛陀的功德。

换一个角度来讲,众生相续当中成佛的潜质、佛性和智慧是非常广大的,但是被自私自利的心局限了。如果突破它,实际上利他的潜力非常巨大的。世间上有一种说法,人的大脑开发的很少很少,其实还有很多的资质没有开发。它和这种情况相比,有一些类似。我们现在所谓的聪明才智、智慧能力,其实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我们心的自性当中还有无量无边像佛一样的深广境界,它就在我们的心中。而障碍它显现的,正是我们的不平等的、有差别的心。如果我们把它突破了,平等地面对一切众生,面对实相,对众生开放我们的心,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地达到佛的境界。

就在于我们能不能突破,如果不能,我们就一直在这个茧当中。我们觉得在发菩提心,其实我们是在茧当中发菩提心。我们觉得我们的心很广大,但是再广大也是在茧当中,没有真正地走出去。当真正把自私自利的心抛弃了,从茧里出来了,这才真正是广大无边的菩萨道。在茧当中的菩萨道,是伪菩萨道。因为发心是一个虚伪的菩提心,但不管怎么样,通过《入行论》的教诲,慢慢地修炼,当我们从茧走出来之后,迟早有一天也会达到标准。

此处讲佛能成就无边无际的福德,是因为缘众生生起了菩提心。而现在,我们很有幸、有福报地学到了佛最初的学习窍诀。就像在武侠小说当中,某某众生奇遇了秘笈,一修炼就马上超过了修炼很长时间的武林高手一样。我们现在也是一样的,《入行论》就像是武林绝学、秘笈一样。佛以前得到了这个窍诀,因而成佛,成为一切的尊贵者。现在我们也是有幸找到了这本书,找到了秘笈,找到了修行的关要,像这样我们一直修下去,绝对也会像佛一样,能够成为一切众生的怙主。

第一堂课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思考题

554、你看到佛塔佛像和看到普通众生时,态度有什么不同?这样对吗?为什么?

答:请自己发挥。

555、“众生与佛完全相同”,这种说法正确吗?请具体分析。

答:就修行所依的助缘来说,佛和众生同等重要。如果一个众生都没有,很多法的确没办法修。我们修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从刚开始发心到最后回向之间,众生是不能离开的。同时没有佛陀也不行。因为佛陀宣说正道,给我们开示了取舍的道理,如果没有这些,所有众生都是迷迷糊糊的,依什么引导去证悟佛果呢?因此,从功用上而言,众生与佛是平等的,获得佛果既有佛陀的恩德,也有众生的恩德。

但在本身功德上,二者有很大差距。众生由业和烦恼的缠缚,转生于轮回苦海,福德、智慧贫乏,无法与佛的无边功德事业相比。

556、“怀慈供有情,因彼尊贵故”有哪两种解释方法?

答:1)安住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境界中,去供养一切有情,这个功德非常大,因为众生是珍贵的福田。

2)供养从一缘慈心等持中出定者,这个人虽不是圣者,但供养的功德无量无边。

557、请以教证、理证说明:众生对我们成佛非常重要。

答:1)教证:《华严经》中说:“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龙树菩萨也说过:“众生菩提因,若欲成佛果,于众敬如师。”

2)理证:如果没有众生,发心便无由可起;再者学道积资粮的过程,需要修习六度四摄等菩萨行,如果不依靠众生,布施、忍辱、四摄等等,也就无从下手;最后要获得圆满果位时,还是不能离开众生,否则成佛的事业无法圆满。因此,众生对我们成佛非常重要。

558、怎样才能了解佛陀的功德?对此你有何打算?

答:佛陀的悲心和五道十地的广大功德,应该看一看《释迦牟尼佛广传》等论典,佛于多生累劫中,为了众生发菩提心,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一般凡夫人根本无法想象。至于佛陀的无上智慧,可依靠因明的推理来成立佛陀为量士夫。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